小雨淅瀝的晚春夜裏,伴著異國泥土的芬芳。獨坐窗畔翻起隨身攜帶的《紅樓夢》,再一次踏入了時空對話中的靈犀與感動。猶記得在寫完《碧海青天夜夜心》之後,曾在QQ群聊上與幾位知交好友論起了“紅顔薄命”這個沈重的話題。而今夜又恰巧翻至林黛玉的《五美吟》,不覺感慨良多,做下寥寥幾筆。 林黛玉自稱曾見“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終身遭遇,令人可羨、可欣、可悲、可歎者甚多。”“因欲擇出數人,胡亂湊幾首詩,以寄感慨”。颦兒寫的詩被寶玉看見了,將之題爲《五美吟》。寶钗看了《五美吟》,評之曰:“命意新奇,別開生面。”然而寶钗終究不了解黛玉《五美吟》中所寄感慨深意之所在。 《西施》 【原文】
【今譯】 一代美女葬身于江中逐隨浪花而去,(隻剩下)吳宮群妃白白的懷念。(請君)切莫譏笑那東村效颦女的(無知),(要知道)她即使活到滿頭白發的年紀仍能在溪邊浣紗。 【賞析】 《西施》是《五美吟》的第一首,颦兒在詩中以西施自況,發出自已預感命運不幸的悲歎。 西施是春秋時代越國的美女。越王勾踐兵敗吳國夫差之後,爲報仇複國,以西施作美人計,滅掉吳國,吳國人因此把西施沈溺于大江之中。但也有另一種說法,吳國滅亡之後,西施與範蠡逃走隱居西湖。颦兒以第一種說法爲依據,寫成此詩,以西施自況,感懷自已紅顔薄命。 此詩的首聯便直接寫西施的不幸。其中,“一代傾城逐浪花”就把紅顔薄命的意思點明了,並爲此詩定下了悲歎的調子。第二句寫的是“逐浪花”後的反響,紅顔而薄命,隻給人留下悲傷的歎息。
三、四兩句寫西施和一般的女子一樣,紅顔多薄命。又借用了東施效颦的故事進行了反襯,悲歎中說出:(請君)切莫譏笑那東村效颦女的(無知),她雖然長得醜,可在頭發花白的年紀時仍能在溪邊自由的浣紗。在這裏我們還可以參考兩個典故。唐代的王摩诘曾作《西施詠》:“兒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持謝鄰家子,效颦安可希!”又在《洛陽女兒行》中感歎:“誰憐越女顔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在這裏颦兒顯然是化用了王維的詩意,意思是指西施雖美,已如江中浪花,稍縱即逝;而東村的醜女,卻可以活到銀絲白發。 《西施》一詩字句淺白,所用的東施效颦的典故也爲大家所熟悉,但其用意在以古喻今。西施雖美,終究薄命隨流水而去,有如浪花易逝。她雖令宮女懷戀,但終不如東村女能活到白頭。林黛玉借此而說自己寄人籬下,雖有寶玉等知已的關心,但她也預感到病魔纏身難治,因而發出了預感命運的悲歎。 《虞姬》 【原文】 【今譯】 烏骓迎著夜風的悲鳴,讓人聽了肝腸寸斷。(虞姬)恨對雙瞳的丈夫心中充滿了死別的悲傷。(且看)反複無常的黥彭在若幹年後最終得到醢刑應有的下場,(其實)他們遠不如當年那楚帳中飲劍自刎的虞姬來得忠貞與堅強。 【賞析】 虞姬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了,這位女子傳奇的一生讓無數人爲之泣下腸斷。但我們在颦兒的筆下卻可以看到她的心中其實對虞姬是充滿了贊美,同時也寄托了自己的宿志。也許在颦兒的心中虞姬最後的自刎不能算是“薄命”,而是“死得其所”,這其實也是千百年虞姬能感動無數人,獲得無數敬仰的原因。 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虞姬,西楚霸王項羽的侍妾,貌美、才高、善歌舞且劍術精湛,驚豔一時,爲當日衆才子佳人心儀傾慕之傳奇人物。在楚漢交戰的最後階段,項羽被劉邦圍于垓下,夜間聞四面楚歌,感到絕望,對虞姬歌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作歌答曰:“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已盡,賤妾何聊生?”歌罷拔劍自刎。颦兒此詩源自于此典故,贊美虞姬的忠貞與堅強,寄托了自己正直倔強的思想品格。因此本詩作的感情渲染在一種對比的手法中顯得尤爲精彩與動人。
詩的第一句用烏骓馬在夜風中發出的悲鳴渲染了戰爭的殘酷與人內心中的焦慮彷徨,同時也渲染了虞姬自刎的悲慘氣氛,那夜風與馬鳴都讓人肝斷寸斷。 第二句又緊承上句寫出虞姬含恨對著項羽的悲傷,發出內心中的悲歎。一個“恨”字道盡了幽幽女兒心,這個字在這裏應有兩重含意:其一是埋怨項羽在“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鴻門宴上沒對劉邦痛下殺手,以致今日之禍;其二是虞姬的離情別恨,爲了讓自己心愛的丈夫殺出重圍,他日東山再起,虞姬早已作下了一死謝君的心理准備。雖然是滿腹心事無從寄,但在這一眼之中深情厚意卻千古流芳了,而這種一死報夫的忠貞也確實是可圈可點。“恨”其實也是颦兒當時的心迹。而句裏“重瞳”也源自《史記.項羽本紀》記載:“又聞項羽亦重瞳”意思是傳說中的項羽一個眼睛裏有兩個眸子。 第三、四句是在對比中突出了颦兒內心中的理想,表明了黛玉對反複無常的黥彭最後得到應有可恥下場的極端鄙視。“甘受”一詞本意爲甘願承受,在這裏卻引申爲“罪有應得”,反襯黛玉對虞姬的崇敬,頌揚了虞姬的忠貞堅強的高尚品德。
《虞姬》一詩表明颦兒的內心:甯可像虞姬一樣自刎于帳中,也不學黥彭叛變自己的初衷那樣的鄙劣。其實在《葬花吟》中,黛玉就表示:“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汙掉陷溝渠”,這就是贊美虞姬精神的基礎,也點出了黛玉對自己當時身處的環境壓迫卻絕不屈服的鬥爭精神。 《明妃》 【原文】
【今譯】 豔麗驚人的王昭君離開漢宮遠嫁到了匈奴,(其實)年輕貌美的女子多是薄命人的(結局)古今都相同。(但)漢元帝即使不重視女子的美麗,卻也不能把決定(宮女命運)的權力交給畫工。 【賞析】 首先有兩點要先跟大家說明一下:其一、這裏的“明妃”指的就是王昭君。王昭君原名王嫱,是漢元帝的宮女。晉朝時晉人爲避晉文帝司馬昭之諱,改稱王明君,也稱明妃。其二,這首詩是根據《西京雜記》的傳說故事而寫成的,據載:當時宮廷畫師毛延壽爲宮女畫像,漢元帝按像召幸宮女。宮女們都爭相賄賂毛延壽,惟王昭君拒不行賄。毛延壽就把她畫得很醜,因而不爲元帝召幸。後來被遣出塞,遠嫁匈奴。颦兒在詩中歎息明妃“紅顔薄命”的同時,也寄托了自己深沈的感慨。 詩的前半首是對明妃遭遇的哀歎,對于“明妃”的遭遇,颦兒隻能感歎“紅顔薄命”的無力悲吟。而在詩的後半句,則用了一句反問的形式,這種感情是相當強烈,憤懑的。表明了黛玉在爲明妃鳴不平之中,也流露出她同病相憐的同情。
據史書記載,昭君出塞,是王昭君爲了民族的和諧而自請遠嫁匈奴呼韓單于的。颦兒的這首詩,舍正史而就野史,把昭君“出漢宮”說成是命運注定的,這是黛玉借吟明妃的不幸,來抒發自己深沈的感慨。颦颦父母雙亡,遠離家鄉,寄人籬下,盡管日常生活中處處小心,但內心中也飽受著理想和追求不能實現的沈重壓抑,所以在已之不幸中爲明妃哀歎“紅顔薄命古今同”。但是她在詩中也表達了自己的不肯妥協,從她敢于直陳對“君王”的不是,表達了她不願受人擺布,要求掌握自己命運的獨立精神。 《綠珠》 【原文】 【今譯】 豪門大富一向都把明珠當瓦礫一樣拋掉,石崇又何曾看重過綠珠的美麗與嬌俏呢?都說福氣隻因前生所造的注定,更何況同歸一道可安慰死後的寂寥呢? 【賞析】 林黛玉的《綠珠》一詩寫的是晉代石崇與綠珠的故事。其典故來源于《晉書.石崇傳》,據載:綠珠是晉代官僚富豪石崇的侍妾,爲人“美而豔,善吹笛”。有個更大的官僚孫秀發現綠珠才貌過世,便向石崇強行索取,石崇不肯,孫秀因此而大怒,就假傳皇帝之命逮捕石崇。其時,石崇正與綠珠在樓上飲宴,石崇對綠珠說:“吾今爲汝得罪!”綠珠哭著說:“當效死于君前”說罷跳樓自殺。石崇也被處死。在這首詩裏邊,我們可以看出颦兒對綠珠之死是深表同情的,但在她的內心中卻對綠珠因此而殉情自殺感到不值。 詩的第一句以“明珠”喻綠珠,第二句中的“嬌娆”原指美貌的女子,也暗指綠珠。從“石尉何曾重”這幾個字之中可以看出颦兒對石崇的非議,同時也反映了颦兒雖然同情綠珠之死,卻不贊同她爲石崇跳樓殉情。可是,綠珠不願攀就孫秀,卻願“效死于君前”,爲石崇“投下樓而死”,這當中就有著綠珠甯死不屈的一面。可以說颦兒歌頌這種敢于反抗的精神,因爲這和黛玉本身叛逆鬥爭的性格相一致,詩中寫出了黛玉對綠珠的惋惜,但她也深知這是前生注定,無可奈何的。 《紅拂》 【原文】
【今譯】 李靖(在筵席上)長揖不拜雄談善辯的神態潇灑不凡,紅拂那敏銳的眼光看出了窮途中的英豪。試問楊素那死氣沈沈腐朽將亡府署,又怎能困得住女中的大丈夫呢? 【賞析】 這首《紅拂》詩的典故來源自唐代杜光庭傳奇小說《虬髯客傳》。紅拂原是隋朝大臣楊素的婢女。有一次還是布衣的李靖去拜訪李素,從容談論天下大事。紅拂恰好隨侍一旁,見李靖氣宇軒昂,見識卓越,判定李靖是個有作爲的人。于是連夜越出森嚴的楊府,私奔李靖,二人同往太原輔助李世民起兵反隋,建功立業。颦兒在《紅拂》詩中贊美紅拂有“巨眼”,是卓識敢爲的“女丈夫”。 詩的第一、二句主要寫出李靖與紅拂各自的飒爽英姿。李靖去見楊素時,還隻是個布衣平民。楊素態度傲慢,所以李靖隻揖不拜。而當時,李靖的地位卑微,境遇貧困,可紅拂卻在他“雄辯態自殊”中看出李靖日後必有一番作爲,故而颦兒贊她“美人巨眼”。 第三、四句主要寫紅拂逃離楊府之事。在這裏,颦兒用“屍居余氣”來說明楊府已是極其腐敗,如人之將死,形同屍體,隻剩下一口氣的樣子。在颦兒認爲,“屍居余氣”的楊府是決不可能把女丈夫紅拂“羁縻”得住的。所以詩中用“豈得”這種反問句式來加強正面決斷的語氣。 這首《紅拂》詩,陳詞慷慨,寫得磅礴有力,是《五美吟》中自《虞姬》之後寫得格調最爲昂揚的一首。颦兒贊美紅拂有“巨眼”,也說明了颦兒本人同樣有著非同凡俗的“慧眼”。在她看來,紅拂不但看出李靖于“窮途”時已具備與衆不同的特殊之處,而且還看出當時“權重京師”的楊素已是“屍居余氣”。這也正是黛玉敢于叛逆當時社會現狀的鬥爭精神。黛玉贊美紅拂是不受“羁縻”的“女丈夫”,更是反映了她不甘屈服于環境的束縛,大膽追求美好理想與自由的強烈願望。 詩已讀完,淚猶未幹。蓋上《紅樓夢》,更思今日情。其實黛玉的《五美吟》訴說的正是千百年來女性的品格。一言一語,悲歡離合之中,滴滴都是來自內心深處。也許有些人會認爲颦兒是一個宿命論者,但在現實生活裏,誰又不是在命運的巨輪下苦苦的掙紮呢。所謂的命運其實就是人本身的思想,所以冥冥中一切都有注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