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3 16: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鸣石滩
2019-06-02 09:08益阳日报万成
摘要:在资江南岸,桃花江镇西部,有一条名叫弄溪的小溪。从浮邱山穿天坳发源,经千丘圯、沙田湾、鸣石滩,九曲回弯,过七星桥而流入资江,全长30余里。

万成

在资江南岸,桃花江镇西部,有一条名叫弄溪的小溪。从浮邱山穿天坳发源,经千丘圯、沙田湾、鸣石滩,九曲回弯,过七星桥而流入资江,全长30余里。

鸣石滩是溪水最后经过的一个峡谷口。这里风景优美,更因清代名门才女郭纯贞和两江总督陶澍在此留下的故事而久负盛名。据清代同治版《益阳县志》载:鸣石滩“巨石中亘,溪水奔腾泻下,声如殷雷,两山夹束,苍崖古木,幽荫白日,披拂洲渚。右岸畔石上有圆柱孔,居人云:昔郭贞女(郭纯贞)出家后建水阁于兹,其父郭都贤自沔阳新镇归里,住持东林,贞女移居于此,以便定省也。”这里顽石垒叠,上游之急湍流经石缝,形成高数丈的流水,急射出而跌落,击石的轰鸣声在山谷回响。故叫“鸣石滩”。

清代桃江籍女诗人郭纯贞,曾建水榭于鸣石滩,并在此隐居。其父明末江西巡抚郭都贤有对联一副,题鸣石滩: 此间少这座桥梁,辜负园林一胜;隔岸借他家地亩,凑成邱壑双清。从联语看,贞女的水榭是建在滩的彼岸,与郭都贤所在的东林寺隔滩相望,郭都贤心想,这里有座桥该多好!所以,对联一开始就是“此间少这座桥梁”,接着写道“辜负园林一胜”,如此看来,联意非止“园林”,更包含了几分禅意。因为父女都出了家,避离尘世,寻隐于青灯黄卷,他们仍然挚爱着大自然。

鸣石滩水中的花岗岩卵石如鲸如龟,隐约可见,那些成对的,则像石磨一般。北岸有块巨石,削掉一小半之后,形成了一个平整的断面,长约三米,高约一米,上面摩刻着“印心石屋”四个大字。此为清道光皇帝手书,是他赐给两江总督陶澍的。陶澍在此建有庄园,广置田产。嘉庆年间,陶澍不得志,在此重修“水榭”,自号“桃花渔者”,其实当时陶澍是在此思考救国之方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3 18: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道教名山——浮邱山

发布时间:2013-09-04 17:55 信息来源:县委宣传部 作者: 浏览量:2553 【字体:大中小】


  
  浮邱云海 (资料图片)

    浮邱山,位于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城西南12公里处,海拔752.4米,面积约58平方公里。山上有48面峰,层峦叠翠,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6℃,最高不超过34.2℃。
  浮邱山在历史上曾经是我国的一座道教名山,是湖南道教的发源地。据史料记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人在浮邱山上修道炼丹。据明《一统志》、《湖南通志》、《益阳县志》记载,明清两代朝廷均在浮邱山设立“道纪司”,管理湖南道教各方丛林,为省级宗教行政管理机构,可见其历史地位之高。浮邱山在历史上被誉为“楚南名胜”和“湘中第一道场”。
  浮邱山是道教玄天真武祖师(即玄天大帝)的道场,传说远古时期,真武祖师驾“飞来石屋”到浮邱山,将洞庭孽龙镇锁于浮邱山风洞之内。相传南北朝道士潘子良,自号浮邱子,在浮邱山修炼后得道成仙,浮邱山因此而得名。宋《太平御览》引衡山图经曰:“浮邱山古老相传,谓浮邱公上升之所,兼有道观存焉。”因而道教真武祖师和仙人浮邱子谓之浮邱山的灵魂。最近,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在北京白云观专门为浮邱山题字:“中国道教名山浮邱山”和“楚南名胜”,奠定了浮邱山道教文化和道教名山的历史地位。
  浮邱山现存有浮邱寺(浮邱观)、飞来石屋、丹台、仙翁洞门、齿石、风洞、火云洞、古银杏林、炼补亭、子良岩、会仙观等一大批道教历史文化遗址和“三月三”、“九月九”真武祖师庙会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
  浮邱寺,位于浮邱山主峰东面,原为道教浮邱观,又名凌霄宫。始建于南北朝刘宋时期(公元420年),由道士浮邱子创建,距今1600年历史,历经风雨,香火延绵不断。现存庙宇为清朝乾隆三十五年重修,建筑为典型的道观结构,共有四殿:一殿为玉皇殿,供奉道教玉皇大帝;二殿为福寿殿,供奉道教无量天尊和南岳圣帝;三殿为祖师殿,供奉道教真武祖师;四殿原为道教观音殿,1992年改为佛教大雄宝殿,供奉佛教西方三圣。第四殿现在仍然保留道教的“太极图”、“麒麟”、“蝙蝠”、“二龙戏珠”、“日月星辰”等图腾。浮邱寺自古以来就是道观,清同治《益阳县志》明确记载:“浮邱观在九里浮邱山巅,今为僧居后殿壁摹”。另外在同治《益阳县志》图志:“浮邱山图”中称浮邱观为“凌霄宫”,亦为道观。
  飞来石屋,位于浮邱观后面山顶,高2.33米,石屋整体呈方形,两侧雕有“八仙过海”图,基座刻有“丹凤朝阳”。飞来石屋不知何年何月何人所建,相传道教真武祖师受玉皇大帝之命,驾此石屋自北方而来,收缚了洞庭湖兴风作浪的孽龙。据清同治《益阳县志》记载:“浮邱石屋在九里浮邱山巅,传为浮邱子炼丹之处,有丹灶齿石诸迹”。石屋右边有一个风洞,高1.8米,传说真武祖师将洞庭孽龙镇锁于浮邱山风洞之内,据传此洞可直通洞庭湖。石屋之后有“丹台”,明《一统志》记载:“浮邱山顶有石亭,相传刘宋时浮邱子炼丹处”。丹台之下有“浮邱仙翁洞门”石碑,传说是仙人浮邱子的住所。石屋前山下约300米处有“火云洞”,传说浮邱子炼丹时将拨火棍插入山中形成此洞,又有传说称当年哪吒脚踏“风火轮”协助真武祖师收缚洞庭孽龙时居于此洞,现洞口常有热气冒出。山顶现存有数十株千年古银杏树,其中两棵已有2400多年历史,相传为道教真武祖师亲手种植。道观右侧为桂花园,有千年古桂花树阵阵飘香。另外,还有浮邱山所独有的、也是随处可见的“齿石”,传说是当年浮邱子在浮邱山修炼时“煮石为粮”吃剩下的,石头上留有明显的牙齿印。
  在今桃花江还存有一处古迹“子良岩”,相传也是仙人浮邱子修炼的地方,“朝入子良岩,夜宿浮邱观”。清代两江总督陶澍曾在“子良岩”的石壁上题词:“石破天惊,仙山第一”。后因水库建设被沉入水底。在桃花江水库边上现存有会仙观,供奉浮邱真人潘子良。
  值得一提的还有浮邱山庙会,历史上,在每年的“三月三”真武祖师生日和“九月九”真武祖师得道升天之日,都有来自长沙、益阳、汉寿、常德、湘阴及周边地区数以万计的道教信众云集在浮邱山朝拜真武祖师,登山的几条大路都被挤得水泄不通,可见庙会的盛况空前,形成了浮邱山独特的人文景观。
  此外,浮邱山至今还保存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留下了不少女娲娘娘在浮邱山“补天”的遗迹和故事。比如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勇敢战胜自然灾害的部落首领,把她炼石的山坳取名为“穿天坳”,在坳上修建了一座茶亭,题名为“炼补亭”。位于穿天坳东南侧的浮邱山天堑,传说是由天河之水冲刷而成,据说也是女娲在此取石补天形成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浮邱山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因仙得名的道教名山,道教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其他教派的进入,浮邱山已经褪去了昔日的光彩,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嚣之中。近年来,中央多次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典型代表的道教文化,又将迎来灿烂的春天。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了解中国的道教,等于了解了大半个中国,中国根底全在道教”。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不断振兴和延续,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浮邱山将重新展现出昔日中国道教名山的绚丽风采。                                    
  (作者:全国人大常委、中国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张继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3 20: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浮邱山  播报   讨论 上传视频   
湖南省益阳市山峰




浮邱山乡,位于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城西南12公里处,主峰海拔752.4米,方圆58平方公里,区内有48面峰。浮邱山是中国道教名山,是湖南道教的发源地。历史上被誉为“楚南名胜”和“湘中第一道场”。浮邱山因仙人浮邱子在此修炼并得道升天而得名,又因是道教真武祖师道场而闻名于世。明清两代,朝廷在浮邱山设立“道纪司”管理湖南道教各方丛林,其历史地位很高。浮邱山主峰年平均气温16℃,最高34.2℃。这里早春留雪霁,盛夏存阴凉,每至云雨季节,山上云雾缭绕,云蒸霞蔚,岚光异彩,胜似人间仙境。


















































中文名浮邱山 拼    音fú qiū shān 所在地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 [1]  主峰海拔752.4米 方    圆58平方公里 年平均气温16℃ 气    候亚热带湿润气候风 主要建筑浮邱寺庙










目录

1 发展历史
2 主要景点
▪ 飞来石屋
▪ 摩崖石刻
▪ 龙眼洞
▪ 三仙亭
▪ 风洞
▪ 火云洞
▪ 齿石
▪ 千年古树
▪ 子良岩

   


发展历史

 播报



浮邱山
浮邱山
浮邱山是道教玄天真武祖师(即玄天大帝)的道场,传远古时候,真武祖师驾“飞来石屋”到浮邱山,将洞庭孽龙镇锁于浮邱山风洞之内。相传南北朝道士潘子良,自号浮邱子,在浮邱山修炼后得道成仙,浮邱山因此而得名。宋《太平御览》引衡山图经曰:“浮邱山古老相传,谓浮邱公上升之所,兼有道观存焉。”因而道教真武祖师和仙人浮邱子谓之浮邱山的灵魂。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曾经为浮邱山题字:“中国道教名山浮邱山”和“楚南名胜”。中国道教历史上唯一的女方丈吴诚真也为浮邱山题字:“洞天福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湖南省道教协会会长黄至安为浮邱山题字:“浮邱山中国道教名山”。浮邱山现存有浮邱观、飞来石屋、丹台、仙翁洞门、齿石、风洞、火云洞、古银杏林、摩崖石刻、龙眼洞、三仙亭、仙人寨、炼补亭、子良岩、会仙观等一大批道教历史文化遗址和“三月三”、“九月九”真武祖师庙会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


浮邱山
浮邱山(5张)



浮邱山因南北朝道士潘子良,在此炼丹修仙,他自号浮邱子,浮邱山便因浮邱子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浮邱山常年云遮雾绕,远望若浮,近看似邱,故称之为浮邱山。浮邱山因道教真武祖师和仙人浮邱子而有了灵气,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浮邱山还有一名曰浮梁山。光绪《湖南通志》记载:“浮邱山亦名浮梁山,今呼无量山”。



浮邱山
浮邱山
浮邱寺,位于浮邱山主峰东面,原为道教浮邱观,又名凌霄宫。始建于南北朝刘宋时期(公元420年),由道士浮邱子创建,距今1600年历史,历经风雨,香火延绵不断。现存庙宇为清朝乾隆三十五年重修,建筑为典型的道观结构,共有四殿:一殿为玉皇殿,供奉道教玉皇大帝;二殿为福寿殿,供奉道教无量天尊和南岳圣帝;三殿为祖师殿,供奉道教真武祖师;四殿原为道教三清殿,1992年改为佛教大雄宝殿,供奉佛教西方三圣。第四殿仍然保留道教的“太极图”、“麒麟”、“蝙蝠”、“二龙戏珠”、“日月星辰”等图腾。浮邱寺自古以来就是道观,清同治《益阳县志》明确记载:“浮邱观在九里浮邱山巅”。另外在同治《益阳县志》图志:“浮邱山图”中称浮邱观为“凌霄宫”,亦为道观。
   


主要景点

 播报

   


飞来石屋



浮邱山
浮邱山
飞来石屋,位于浮邱观后面山顶,高2.33米,石屋整体呈方形,两侧雕有“八仙过海”图,基座刻有“丹凤朝阳”。飞来石屋不知何年何月何人所建,相传道教真武祖师受玉皇大帝之命,驾此石屋自北方而来,收缚了洞庭湖兴风作浪的孽龙。据清同治《益阳县志》记载:“浮邱石屋在九里浮邱山巅,传为浮邱子炼丹之处,有丹灶齿石诸迹”。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
位于浮邱山南坡石仑关的石壁上,是中国最大的“道”字,湖南省最大的摩崖石刻,号称“天下第一道”。石刻字高6.1米、宽5.5米,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湖南省道教协会会长黄至安题写,成为浮邱山的镇山之石。
   


龙眼洞



龙眼洞
龙眼洞
位于浮邱山南麓高桥乡赵家山村境内,有飞瀑、流泉和深潭,风景宜人。传说洞庭湖蛟龙被道教真武祖师镇锁在浮邱山下,这里便是龙的两只眼睛和龙口。瀑布旁边的石壁上刻有中国道教历史上唯一的女方丈吴诚真道长题写的“洞天福地”。
   


三仙亭

在龙眼洞的竹林深处还掩映着一座石亭叫“三仙亭”,传说五代时有浮、葛、许三仙曾在浮邱山修道炼丹,后经道教无量天尊点化得道升天,溪边今尚存有一处“卧仙石”。



三仙亭
三仙亭

   


风洞



风洞
风洞
风洞,高1.8米,传说真武祖师将洞庭孽龙镇锁于浮邱山风洞之内,据传此洞可直通洞庭湖。石屋之后有“丹台”,明《一统志》记载:“浮邱山顶有石亭,相传刘宋时浮邱子炼丹处”。丹台之下有“浮邱仙翁洞门”石碑,传说是仙人浮邱子的住所。
   


火云洞



火云洞
火云洞
石屋前山下约300米处有“火云洞”,传说浮邱子炼丹时将拨火棍插入山中形成此洞,又有传说称当年哪吒脚踏“风火轮”协助真武祖师收缚洞庭孽龙时居于此洞,现洞口常有热气冒出。
   


齿石



齿石
齿石
浮邱山所独有的、也是随处可见的“齿石”,传说是当年浮邱子在浮邱山修炼时“煮石为粮”吃剩下的,石头上留有明显的牙齿印。五代时,浮邱山浮、葛、许姓三个穷人在此炼丹,有一天砍倒一树,异香扑鼻,放入窑内燃烧更是满山飘香。直冲九天的香气引至一仙人下凡,仙人取出三丸丹药,交三人服下,三人服下丹药即化作清风随仙人而去,故称浮、葛、许三仙。
   


千年古树



千年古树
千年古树

山上有银杏、桂花树、猫儿刺树等古树名木118棵,均有300年以上历史。其中两棵银杏“寿”高2400岁, 相传为道教真武祖师亲手种植。两棵桂花树也历尽沧桑500年,堪为浮邱山的瑰宝。银杏为史前树种,它的存在有3亿多年,与恐龙、熊猫为同时代产物。

   


子良岩



子良岩
子良岩
在今桃花江还存有一处古迹“子良岩”,相传也是仙人浮邱子修炼的地方,“朝入子良岩,夜宿浮邱观”。清代两江总督陶澍曾在“子良岩”的石壁上题词:“石破天惊,仙山第一”。后因水库建设被沉入水底。在桃花江水库边上现存有会仙观,供奉浮邱真人潘子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3 20: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桃花江的故事】山水景观篇——炼补亭

发布时间:2023-03-07 22:55 信息来源:湖南省文艺出版社 作者:胡著宣 浏览量:194 【字体:大中小】



民国初年,初夏的一天,胡寿明举家搬进了炼补亭。第一天,他就来到了穿天坳西坡那八株古树下。当地村民讲,这古树是以前的守亭人栽的,都有几百上千年了。千年古树,都有灵气, 在村民们眼里,古树就是这里的风水和山神。胡寿明企盼得到 “风水”“山神”的护佑,便迫不及待前来“朝拜”。

他在那株十来丈高、两个人合抱不拢的大枫树下,崇敬地仰望,然后踏着一块块被时光打磨得铮亮的青石板,从这“草籽穿天坳,离天三尺高”的山顶往下走。与他擦肩而过的那些来自新化、安化的扮禾佬,打着赤膊,腰捆澡巾,叼着“喇叭筒”旱烟,人似牯牛,脚板如鼓槌,把这“宝安益大道”上的青石板震得山响,他们忙着去洞庭湖边的湖田抢收稻谷。

见时间不早了,胡寿明转身回炼补亭。

“你去哪里了?来了这么多客,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呀! ”胡寿明一进炼补亭,妻子就丢来一串抱怨。

“这么多客?我们刚搬来,客人不'欺生’?”胡寿明将信将疑。

“你自己去看嘛。”妻子忙得像只陀螺。呀,好家伙,自家北半亭这边那两进开着通铺的十几间客房,住得满满的;南半亭杨满翁妈那边,也是人声鼎沸。胡寿明赶紧钻进厨房,烧水端茶, 跑前跑后。

入夜,两口子都兴奋,一直聊着。“六十块大洋,从汪老板手里买下了炼补亭北面的经营权,地基三四亩,房屋二十多间,还搭了十几亩山林,依照今天这生意,要不了多久就回本了呢!”胡寿明兴奋地亲了一下妻子。

“经营’宝安益路会’南半亭的杨满翁妈一家,看起来仁厚友善,长期做邻居,应该好相处。”妻子心中有事,继续着她刚才的话题。

“我们虽说是外乡人,有你哥在这石井头当团总,十多条枪在背后撑着我们的腰,不用担心受哪个的欺负。”胡寿明信心满满。

“笃、笃、笃”,敲门声响起,杨满翁妈轻声喊:“胡老板,快起来。”

天还没有完全亮。胡寿明跟在杨满翁妈身后,走到公用过道的西端,见地上一大摊血,吃了一惊。

“赶紧洗干净,别惊吓了客人。”杨满翁妈一边舀水冲地一边说。“去看看你家丢了牲畜没。我忘了告诉你,过道这西门,山高林子密,高脚野物多,还要提防挨门贼,晚上一定要锁好门。” 杨满翁妈提醒道。

胡寿明查看了一圈,发现丢失了从老家带来的两只羊。这山上并不安全,看来,今后得多加小心!

“宝安益”道上不断人,“炼补亭”灶里不熄火。

一群穿黄色土布衣服的“宝古佬”,挑着从洞庭湖贩来的淡干鱼,嘿呼嘿呼口里冒烟从东边过来,一屁股蹾在过道横木上, 满身的汗臭与鱼腥味熏得先来的人四散开。

一溜溜马队,驮着黑茶、中草药、苞谷、粟米……从安化那边过来。马系在廊柱上,喝水喷响鼻;人靠在廊柱上,抽烟算行程。

驾“毛板船”、放“篁簰”的那些宝庆、新化船老板、簰客子,从湖北汉口一打转,就嚷着要呷胡老板娘的桃花江擂茶、杨满翁妈的神仙醋浸刀豆与藠头。于是,南半亭与北半亭相互协作,一起招待这些风里浪里来的客。

有身份的官员,做生意的老板,坐轿来的,骑马来的,走路来的,一踏入炼补亭,自取瓜瓢舀一碗凉煎茶,踱到视野开阔的过道东端凭栏远眺:绵亘湘中的群峦,飘逸如练的资江,如诗如画的田野,屋宇幢幢的桃花港街市,桃花江山水风光尽收眼底。

胡寿明夫妇忙得脑壳上冒青烟,对客人仍嘘寒问暖、关心备至,他们的勤奋和诚实深深感动了客人,回头客越来越多,生意一直很好。

一年冬天,大雪封山。胡寿明的大儿子胡之初和杨满翁妈家的老大、老二结伴去山里放“逮”(捕野物的机关)回来,与亭子过道坐着的一位年龄相近的少年不期而遇。同龄人,三句话便熟了。少年是长沙岳云中学的学生,叫袁朴,学校放了假,往新化老家赶。见他因长途跋涉双脚的血泡破裂,北边亭子的胡之初取来三七粉,敷在伤口上;南边亭子的老大、老二扒开火灰,取出喷香的烤红薯。四个少年围着一堆火,听袁朴说外面的新鲜事,晚上,四个人还挤在一床被窝里睡。第二天一早,苦株子、 毛栗子、野葛根……南、北两边亭子凑了一堆山果,三少年送袁朴下穿天坳,恋恋不舍。从此,每次放假返乡,袁朴必住炼补亭, 与亭子里的三伙伴共享一个快乐的夜晚。

后来,袁朴考入了黄埔军校第一期,从排长、连长,升到了 57师的副师长。炼补亭的三个后生子结伴去了袁朴的部队。他们随袁朴参加了淞沪会战。胡寿明的大儿子胡之初有幸捡回了一条命。杨满翁妈的两个儿子把炼补亭滋养的满腔热血,洒在了抗日救国的疆场上!

炼补亭人旺财旺,胡寿明又扩建了几间客舍,老婆相继为他添了三个儿子。小儿子出生时,因盼望大儿子胡之初能早日打败日本鬼子平安归来,胡寿明给他取名“望归”。

一年腊月,离年三十只有十来天了。像往年一样,回家过年的“宝古佬”像云一样从东边拥向穿天坳。那些卖苦力或做小买卖的只得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那些驾“毛板船”赚得盆满钵满的老板和“长随”(相当于现在的船长),以及在南京、汉口、岳 阳、益阳等地做大生意的老板,则留宿炼补亭痛痛快快睡一觉。那晚,炼补亭两边爆满,各有一百多号人。因为都是熟客又临近过年,胡寿明特意陪客人喝了几杯酒,微醺的他,借着酒劲到各客房陪客人聊天。“炼石功深,好为煎茶添活水;补天术幻,但看远岫起浮云。客官,可晓得炼补亭这副对联的来历不?当年共工撞断天柱不周山,女蜗娘娘便在这穿天坳炼石补天,炼就五彩石三万六千六百六十六块,补好了天的缺口,才有了云霞灿烂、风轻云淡,补天剩下的那块石头……”

“砰、砰!”两声清脆的枪响,打断了胡寿明“喷口水”。

“团防局的?催粮饷?”胡寿明不假思索。

“雪峰山的红辣椒,打劫!”一伙彪形大汉,用黑洞洞的枪口对着房客。

胡寿明吓得瘫倒在地上,客人们像筛糠一样抖起来。

劫匪命令客人面墙而立,然后押解交换场地(行李一概原封不动),住北半亭的押到南半亭那边去,住南半亭的押到北半亭这边来。完成人与行李的分离后,劫匪分头行动,一拨人搜身, 一拨人搜物。大获全胜的劫匪一人发两块大洋作返乡盘缠,随即消失在夜幕里。等到团防局追来时,老奸巨猾的“红辣椒”丢下两袋金银朝雪峰山扬长而去。后面,团防局空放的枪声,久久在夜空回响。

惊魂未定的客人又气又急又恨,一年的心血付诸东流,白花花的银子成一地的雪花,如何回去见老婆孩子?这时,有人忽然想起了胡老板随口说的那句话,“团防局”,“催粮饷”,莫不是里应外合?!越想越玄,越传越真。这下,炼补亭炸开了锅!幸亏有一部分老顾客坚信胡老板的人品,据理力争,才稳住了局面。第二天,山下的刘姓宗族也派人斡旋,由炼补亭两边的老板适当补偿,才安抚疏散了客人。这件事后,炼补亭的生意每况愈下。

后来,交通发达了,修通了水泥公路,“宝安益”官道弃用了, 生意完全停摆了。守亭人搬去了山下的穿天坳组,炼补亭拆了。

若干年后,胡寿明的满儿子胡望归老人带着他的儿孙来到炼补亭遗址,老人兴奋地述说当年的兴旺和热闹,说完,老人跪在那块黑底蓝光纹的水波石前,燃起三炷香,喊儿孙们来磕头。

“女蜗娘娘,请您保佑穿天坳,保佑炼补亭,保佑这里的老百姓平安幸福。”

这块水波石,就是女蜗娘娘补天时剩下的那块石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3 20: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桃花江的故事】名人轶事篇——鸣石滩的思念

发布时间:2023-03-07 11:50 信息来源: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昌松桥 浏览量:265 【字体:大中小】



浮邱山下七星河畔有个鸣石滩。在巨石连绵的山溪中,溪水 奔泻而下,声音轰鸣如雷。左岸山石上有圆柱孔,是郭纯贞出家 后在此所建的水阁亭柱遗迹。岸边有一座石孔桥,其父郭都贤曾 题一■联:

此间少这座桥梁,辜负园林一胜。

隔岸借他家地亩,凑成丘壑双清。

鸣石滩,日夜的轰鸣倾诉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明崇祯十二年( 1639),也就是郭都贤丁忧(回家守孝)三 年后返京的那年四月,故宫护城河边空旷的草地上热闹非凡:大 人和小孩在河边踏青、放风筝,也有学子在写生。郭都贤十三岁 的女儿郭纯贞也在护城河边,正倚着一棵歪脖子柳树看书。

花坛边端坐着一个蓝衣后生,面前架着一张画板。

郭纯贞没动,蓝衣后生也很专注。半个时辰后,当郭纯贞走 过蓝衣后生身边时不由一惊,她看到那画板上画着一个穿着锦服


的姑娘,倚着一棵刚发芽的柳树,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原来蓝 衣后生画的竟是自己!

蓝衣后生说:“小姐好,我叫沐忠亮,在太学府就读。”望 着英俊潇洒的沐忠亮,郭纯贞的心里突然咯噔一下,也像那初春 的柳枝一样,萌发了嫩芽!郭纯贞羞得脸如煮熟的虾米,扭头就 跑,边跑边轻声丢下三个字:郭纯贞。然而,兴奋中的沐忠亮一 个字都没有听清。

从此,护城河边的杨柳树和花坛就装在郭纯贞的心里了。一 有空闲,她总要到护城河边走走。她渴望见到那个英俊少年,可 每次都落了空。

郭纯贞不知道,此时沐忠亮的父亲沐天波已袭黔国公爵位, 担任征南将军。沐忠亮已随父到了云南边陲。她更不知道沐忠 亮的父亲与自己父亲是生死之交。

郭都贤夫妇视纯贞为掌上明珠,教她书琴诗画。纯贞秉性聪 慧,一看就会,一点就通。她博览群书,工于诗画,在京师是小 有名气的才女。

次年,清兵统帅皇太极率大军南下,进攻大明,边关告急。 沐天波想趁回京议事之机将儿子托付给好友郭都贤。

父子俩刚来到郭府,门子报洪承畴拜访。沐天波便向郭公 告别,带儿子忠亮去后堂向郭母请安。郭母见到英俊潇洒的沐忠 亮,心里很高兴。忠亮向郭母请完安,环顾四处,看到了一幅画 像,心中一惊。郭母问他母亲的情况,他有些心不在焉,答非所 问。郭母会意,忙唤丫环:“清香,把你家小姐请出来。”

不一会,沐公子听到脚步声,连忙起身去迎。刚到门边,两 人同时愣住了。“是你! ”两人同时兴奋地说。小姐看到面前站 着的沐忠亮,面庞不觉绯红;而沐忠亮看到更加漂亮丰满的郭纯 贞,呆若木鸡。沐天波看到这一幕,心中暗喜。

当天晚上,郭母将白天发生的事告诉都贤,夫妻俩高兴不 已。沐天波一回家便与夫人合计,次日去为儿子提亲。第二天郭 都贤高兴地答应,愿将女儿许配给沐忠亮。

这年秋,各地相继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郭都贤出任江西巡 抚,纯贞和沐忠亮随父从京城来到江西。张献忠率大军进犯江 西,郭都贤全力拒敌,但无力回天,南昌沦陷,郭都贤弃官携一 家老小回桃江隐居,沐忠亮一路护送。

明崇祯十七年( 1644 ),崇祯帝自缢身亡。明亡后,唐王朱 聿键在福建称帝,沐忠亮受命助唐王复明。为抗清,这对恋人在 浮邱山下鸣石滩告别。

离别时,纯贞画了两朵鲜艳的桃花,一朵代表自己,一朵代 表忠亮。忠亮身藏桃花图奔赴战场。后来唐王失败,被清将吴三 桂用弓弦勒死于云南昆明,忠亮率败兵经广东撤往缅甸,战死在 缅北丛林。从此,纯贞与忠亮的联系中断。

浮邱山下有一条通往西南的古道,路边有桃花庵。纯贞每 天站在桃花庵前,盼望着忠亮凯旋。她还不知鸣石滩的离别已 成永诀。

隐居在泗里河石门村的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设法将她 接回石门村,给她介绍了一位表哥。纯贞严词拒绝,誓不再嫁! 她望着挺拔秀丽的丫头山,写下了《咏丫峰》,表达了她的心意:















她执意回到鸣石滩,在滩旁造了一个水阁,题名“郭贞庐”, 白天等忠亮,晚上吟诗作画。每年中秋节,她都要画两幅怒放的 桃花。苦等忠亮的十六年,她的房间里挂满了桃花和诗画。梅林 寺附近的观音阁和望夫台留下了她的联句:

观音阁,观音阁内观音坐。

望夫台,望夫台上望夫来。

对联表达了她对忠亮刻骨铭心的思念。后来,她得知忠亮已 为大明捐躯,战死在异国他乡,在忠亮战友的帮助下,在缅北丛 林找回了忠亮的骸骨,从此,终身陪伴,圆梦鸣石滩,终年83岁。 临终时,她笑靥如花,手里紧紧握着忠亮在护城河边为她画的那 幅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3 22: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探春生日是哪天?



少读红楼

少读红楼​



自媒体人,书评人,全网同名帐号:少读红楼


15 人赞同了该文章




文/夕四少 微信公众号:少读红楼

一直以来,关于探春的生日,众说纷纭,有说三月初二的,有说三月初三的,因为曹公在书中并未明确交代探春生日,只是通过众人之口做了交代,所以几百年来,无论是红学家还是红迷,对于原文透露探春生日的一段话,都有自己的理解。

今天我们试着来揭开探春生日之谜。

不像黛玉、宝钗等人的生日,曹公是做了明确交代的,比如宝钗是正月二十一日,黛玉是二月十二日,而像宝玉、探春等人,则没有具体的日期,都是很模糊的交代,于是成了后世之人争相研究的“热点”。

关于探春生日的文字,原文第七十回中有一段较为明显的文字,这一回里说到了林黛玉重建桃花社一事,这时候是三月初一,众人在一起讨论起社一事,我们来看原文。

说起诗社,大家议定:明日乃三月初二日,就起社,便改“海棠社”为“桃花社”,林黛玉就为社主。明日饭后,齐集潇湘馆。因又大家拟题。黛玉便说:“大家就要桃花诗一百韵。”宝钗道:“使不得。从来桃花诗最多,纵作了必落套,比不得你这一首古风。须得再拟。”正说着,人回:“舅太太来了。姑娘出去请安。”因此大家都往前头来见王子腾的夫人,陪着说话。吃饭毕,又陪入园中来,各处游顽一遍。至晚饭后掌灯方去。

次日乃是探春的寿日,元春早打发了两个小太监送了几件顽器。合家皆有寿仪,自不必说。饭后,探春换了礼服,各处行礼。黛玉笑向众人道:“我这一社开的又不巧了,偏忘了这两日是他的生日。虽不摆酒唱戏的,少不得都要陪他在老太太、太太跟前顽笑一日,如何能得闲空儿。”因此改至初五。

以上这两段是关于探春生日的细节,虽然只有短短的两段文字,曹公却将探春生日隐含其中,但并未明确交代日期,这就造成了后世关于探春生日三月初二日与三月初三日的争议。

按照原文,第一段文字发生的时间是在三月初一,内容是众人讨论接下来的起社之事,并没有真实发生,这一点可以确定。

有人揪住“明日饭后,齐聚潇湘馆”这句话,认为这是发生了的真实的事情,既然大家讨论的时候是三月初一,那么这个“明日”就是三月初二,接着第二段说“次日乃是探春的寿日”即为三月初三日了,因此得出探春生日实为三月初三日。

虽然我认为探春生日的确是三月初三日,但这个论据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明日饭后,齐聚潇湘馆”这句话,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是大家议定的内容,并没有发生,所以以这个论据推导出探春三月初三日生日,没有说服力。

既然可以确定第一段话都发生在三月初一日,那么第二段的“次日乃是探春的寿日”这句话里的“次日”很明显是三月初二日。那么我所支持的探春生日是三月初三日是怎么得来的呢?我有三个方面的论据。

首先就是关于“寿日”这个词的理解,我查了不少资料发现,“寿日”和“生日”是有区别的,“寿日”是指生日的前一天,而“生日”才是指生日当天,如果这个说法可靠,那么“次日乃是探春的寿日”这句话的意思即是三月初二是探春生日的前一天,也就是说三月初三才是探春的生日。

我这么分析还有一个佐证,后面林黛玉说:我这一社开的又不巧了,偏忘了这两日是他的生日。请注意林黛玉的措辞,黛玉说的是“这两日是他的生日”而不是说“今天是他的生日”,可见“寿日”和“生日”是有区别的,不然一个人一年里只有一次生日,黛玉如何说“这两日是他的生日”,可见是把生日的前奏“寿日”包含在内的。

其次是关于探春判词,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过论及,即探春一生有三样东西如影随形,暗示了她的命运,分别是东风、清明和风筝,她的判词描述里就提到有两个人在放风筝,还有后文探春的元宵节灯谜,以及这一回后文众人放风筝,即风筝是象征了探春远嫁的命运的,而民间素有三月初三放风筝的习俗。且三月三属于上巳节,又称女儿节,就如同黛玉的二月十二日,正好是花朝节,曹公把众裙钗的生日与这些节日放在一起,自然不是巧合,而是有意为之,是有深意存焉的,就像元春的正月初一一样。

再次就是起诗社的日期,我们知道,红楼中是探春先发起了诗社,李纨为诗社定的一个规矩值得注意,原文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众人做了海棠诗之后,李纨说:“从此后我定于每月初二、十六这两日开社,出题限韵都要依我……只是到了初二、十六的这两日,是必往我那里去。”

这个众人都没有异议的,这一回里黛玉重建桃花社,仍旧遵循旧例,试想,如果初二日是探春的生日,岂不是正好跟开社的日子相冲突?别人不知道探春生日,难道李纨也不知道吗?所以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探春的生日不在初二,结合原文的这两段话来看,应该可以得出就是三月初三日。

实际上,曹公不仅安排了探春三月初三的生日,对四春从生日到姓名,都是有了很深的布局的,非常人可及,这里不赘述,后面会有专文讲解四春命运。

发布于 2017-08-26 11:01




红楼梦(小说)


探春


红楼梦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4 10: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当山 [wǔ dāng shān]  播报   讨论 上传视频   
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








  收藏


  
0
  


0


















武当山,中国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东接襄阳市,西靠十堰市 ,南望神农架,北临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

明代,武当山被皇帝封为“大岳”、“治世玄岳”,被尊为“皇室家庙”。武当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地位闻名于世 [1]  。武当山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武术的发源地,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流派。元末明初,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开创武当派 [1]  。截至2013年,武当山有古建筑53处,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遗址9处,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全山保存各类文物5035件。 [2-3]  

1994年12月,武当山古建筑群入选《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被整体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2007年,武当山和长城、丽江、周庄等景区一起入选 “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2010至2013年,武当山分别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十大避暑名山、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入选最美 “国家地质公园”。 [5-9]     


















































中文名武当山 外文名Wudang Mountains 别    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 地理位置中国中部,湖北省西北部 主    峰天柱峰 海    拔1612 m(天柱峰) 占地面积312 km² 景点级别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开放时间08:00—17:00 门票价格164元(2022年4月20日起) [38]  著名景点金顶、南岩宫、紫霄宫、太子坡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地区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 建议游玩时长2—3天 适宜游玩季节四季皆宜



目录

1 历史沿革
2 地理环境
▪ 位置境域
▪ 地质地貌
▪ 气候特征
3 自然资源
▪ 植物资源
▪ 动物资源
4 主要景点
5 历史文化
▪ 武当道教
▪ 武当古建
▪ 武当武术
▪ 道教音乐
▪ 武当养生
6 旅游信息
7 所获荣誉

   


历史沿革

 播报



武当山
武当山
“武当”之名最早出现于《汉书》中。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武当县。

汉末至魏晋隋唐时期,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

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唐太宗诏武当节度使姚简到武当山祈雨而应。敕建“五龙祠”。乾宁年间(896—897年),武当山列为“七十二福地”第九位。

自唐代后,武当山就得到历代封建皇帝的重视,封号武当,使其地位崇高、名声显赫。

元代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玄教宗师张留孙向世祖忽必烈奏报武当山后,忽必烈大信其道。大德八年(1304年),元成宗封“武当福地”。



武当山
武当山(6张)


明代永乐十年(1412年),成祖朱棣命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工部右侍郎郭琎、礼部尚书金纯等率军民、工匠30余万人,大修武当山。 [10]  
永乐十五年(1417年)封为“大岳”,高于五岳之上。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历时12年,敕建的大岳太和山,建成9宫、8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座建筑群。史称“北建故宫,南修武当”。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封为“治世玄岳”,把武当山尊为至高无上的“皇室家庙”,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的显赫地位标名于世,被列为道教第一名山。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世宗令工部右侍郎陆杰提督重修武当山宫观。

1956年,湖北省将全山古建筑群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金殿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02月22日,紫霄宫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当山
武当山
1983年,国务院把武当山太和宫、紫霄宫列为全国重点宗教活动场所。
1988年01月,“治世玄岳”石牌坊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12月15日,南岩宫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12月17日,“武当山古建筑群”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1年07月,玉虚宫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05月,启动武当山玉虚宫修缮工程。

2012年,武当山启动武当大兴600年20余项大型系列活动。

2012年07月25日,五龙宫景区正式投入开发建设。

2012年08月01日,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遇真宫顶升工程正式启动。

2012年09月27日,武当山玉虚宫修缮落成。 [11-13]   


武当风光
武当风光

   


地理环境

 播报

   


位置境域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东接历史名城湖北省襄阳市,西靠车城十堰市区,南依世界自然遗产神农架,北临南水北调源头丹江口水库。

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6′15″—111°15′23″,北纬32°22′30″—32°35′06″ [14]  ,古称“方圆八百里”,总面积312平方千米。 [15]  




武当山风景区

   


地质地貌

武当山周边高峰林立,天柱峰海拔1612米。武当山山体四周低下,中央呈块状突起,多由古生代千枚岩﹑板岩和片岩构成,局部有花岗岩。岩层节理发育,并有沿旧断层线不断上升的迹象,形成许多悬崖峭壁的断层崖地貌。 [16]  

   


气候特征

武当山处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南北过渡属性,从丹江水库沿岩至天柱峰顶,气候的垂直层带明显,兼有丰富多彩的局部小气候,大体可分三层气候区。高层:即朝天宫至金顶,海拔1200—1612米,年平均气温7.7—10.0℃之间,无霜期163—194天;中层:即紫霄宫至朝天宫一带,海拔750—1200米,年平均湿度10.0—12.0℃,无霜期194—222天,降水量995—1106毫米;在海拔750米以下的太子坡、武当山集镇一带,年平均气温12.8—16.0℃,无霜期222—254天,降雨量843—995毫米。景区温和气温的成因,是因武当山以隔江相望的秦岭东延伏牛山作屏障,东有起伏的岗峦,减缓了南襄隘道沿汉江西贯的冷空气,中有汉水调节,故水域附近冬暖夏凉。 [17-18]  


武当云海
武当云海

   


自然资源

 播报

   


植物资源

武当山有植物758种。水杉、珙桐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树种;银杏、香果树、篦子三尖杉、金钱松、山白树、榧树、水青树、杜仲、胡桃、鹅掌楸等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树种,其中,南岩老虎岩前的一株银杏树,胸径1.35米,高约20米,树龄约600年以上,被誉为“武当银杏之王”。天竺桂、华榛、金钱槭、领春木、天目木兰、蝟突、天目木姜子、厚朴、青檀、白辛树、紫茎、楠木、红椿、核桃楸、豆腐柴、刺五加等被列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树种。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记载的1800多种草药中,武当山有400多种,被誉为“天然药库”。据1985年药用植物普查,全山药材有617种,较名贵的有天麻、七叶一枝花、绞股蓝、何首乌、灵芝、黄连、天竺桂、千年艾、巴戟天等。 [19]  

   


动物资源

武当山有鸟类130种,兽类49种,昆虫1055种,金钱豹、猕猴、豺、水獭、金猫、大灵猫、小灵猫、青鼬、林麝、鬣羚、斑羚、雀鹞、普通鵟、燕隼、红巢、领鸺鹠、灰林鸮、长耳鸮、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勺鸡、凤头鹰、大鲵等被列为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19]  

   


主要景点

 播报

武当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台等胜景,风景名胜区以天柱峰为中心有上、下十八盘等险道及“七十二峰朝大顶”和“金殿叠影”等。 [20]  





太和宫

位于天柱峰南侧,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有古建筑20余栋,建筑面积16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处于孤峰峻岭之上,殿字楼堂依山傍岩,结构精巧,是武当山的最高胜境,无论是道士还是香客游人,只有登上顶峰,走进太和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到了武当山。明永乐十年(1412年),明成祖朱棣下令敕建太和宫,建成后嘉封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封这座建在绝顶上的道宫为“大岳太和宫”。 [21-22]   





金殿

位于天柱峰前小莲峰上。元代大地十一年(1307年)铸,高3米,阔2.8米,深2.4米,悬山式屋顶,全部构件为分件铸造,卯榫拼装,各铸件均有文字标明安装部位,格扇裙板上铸有“此殿于元大德十一年铸于武昌梅亭万氏作坊”,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铜铸木结构建筑。 [20]   [23]   





紫禁城

建于永乐十七年(1419年),延天柱峰环绕,周长345米,墙基厚2.4米,墙厚1.8米,城墙最高处达10米,用条石依岩砌筑,每块条石重达500多千克,按中国天堂的模式建有东、南、西、北四座石雕仿木结构的城楼象征天门。该石雕建筑在悬崖徒壁之上,设计巧妙,施工难度大,是明代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21]   





净乐宫

位居武当山八宫之首,始建于明代永乐十一年(1413年)的武当山净乐宫,因1958年兴修丹江口水库时淹没在水库之中,宫中的牌楼、龟驮碑等一批文物搬迁至丹江口。2002年,丹江口市引资7000万元,全面实施净乐宫复原工作,经过2年多的施工,一期工程广场、山门、御碑亭、三大殿及配殿等已初现雏形,再现了当年净乐宫的宏伟气势,成为丹江口南水北调工程地上文物搬迁复原的范例。 [24-25]   





玄岳门

是“治世玄岳”牌坊的俗称,为三间四柱五楼式的石建筑。“治世玄岳”牌坊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位于武当山镇东4000米处,为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又名玄岳门。





玉虚宫

全称“玄天玉虚宫”。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造宫观庙宇2200间,嘉靖三十一年又经修葺,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最大的单元。后来大部分毁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现存部分建筑和遗址,还建有重达百吨的“龟驮碑”亭四座。 [26]   





磨针井

又名纯阳宫。坐落在老营以南12千米处,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现存磨针井为清咸丰二年(1852年)重建,1984年修葺如初,有厢房50余间,面积1700平方米。 [20]   





太子坡

又名复真观。基本保持当年规模,是武当建筑群中的一个较大单元。复真观建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位于狮子峰前,建筑20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6万平方米。 [20]   [27]   





南岩

为道教所称真武得道飞升之“圣境”,是武当山36岩中风光最美的一处。南岩宫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至元至大三年(1285—1310年),明永乐十年(1412年)扩建。位于独阳岩下,山势飞翥,状如垂天之翼,以峰峦秀美而著名。现存建筑21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9万平方米。有议案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皇经堂、八封亭、龙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门建筑物。主体建筑天乙真庆宫石殿,建于元至大三年(1310年)以前,面阔11米,进深6.6米,通高6.8米,梁、柱、门、窗等均以青石雕凿而成。顶部前坡为单檐歇山式,后坡依岩,作成悬山式,檐下斗栱均作两跳,为辽金建筑斗栱的做法。龙头香,长3米,宽仅0.33米,横空挑出,下临深谷,龙头上置一小香炉,状极峻险。 [20]   





琼台观

位于天柱峰东南麓约10千米,垂直距离1350米,分为上观、中观、下观。在元代时,称为“琼台宫”。明清时修葺扩建有24座道院,庙房数百间。至清咸丰六年(1856年),毁于兵火。已修复部分庙房。该处系武当山客运索道的起始点。已成为重要的游客集散地。 [20]   





隐仙岩

位于竹关之上,五龙宫之北,是武当山三十六岩中的一座大型岩洞,长约15米、深约1.5米。洞体岩石由绿泥钠长片岩和绢云石英钠长片岩及浅粒岩等组成。岩石经强烈挤压,形成复杂的褶皱图案,总体形成一处宽缓背形构造。这些形态复杂的图案,均是距今2.10亿年左右期间,受剪切应力作用留下的产物,洞穴是岩石沿比较脆弱的片状岩石风化崩落形成。 [28]   





大明峰

坐落在丹江口市官山镇骡马沟村,又称武柱峰、柱头岩,真武坐像(因真武大帝父亲净乐国明真大帝而得名),元代建有王母宫(即真武大帝母亲)。距武当天柱峰14千米,是武当72峰之一,海拔为1132米。此坐像两峰如笋形同座椅,之间端坐着一尊高约80米、宽40米的天然石像,酷似武当山金顶的真武大帝像。 [29]   


   


历史文化

 播报

   


武当道教

历史沿革

春秋至汉代末期,许多达官贵人到武当山修炼,诸如周大夫尹喜,著名方士、炼丹家马明生、阴长生也曾隐此山修炼。汉末至南北朝时,由于社会动荡,数以百计的士大夫或辞官不仕、或弃家出走,云集武当辟谷修道。同时,出现了有关真武的经书。

隋唐时期,李唐自称为老子的后裔,扶持和崇奉道教,使之成为三教之首。唐贞观年间,武当节度使姚简奉旨在武当山祷雨而应,敕建五龙祠,这是皇帝在武当山敕建的第一座祠庙。此时,许多著名高道隐居武当山修道,如姚简、孙思邈、陶幼安、吕洞宾等。唐末,武当山已被列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九福地,武当山的道教地位得到很大提升。

宋元时,由于统治者极力推崇和宣扬武当真武神,使真武神的神格地位不断提高,促使武当道教的形成和在社会上的影响日益扩大。宋真宗于天禧二年(1018),加封真武号为“真武灵应真君”,令建祠塑像崇祀,将五龙祠升为观。宋仁宗推崇真武为“社稷家神”,并建真武庙塑像崇祀。徽宗、宁宗、理宗等都为真武封号,虔诚祭祀。

元朝时,道教深受元朝统治者的恩宠,武当山成为元朝皇帝“告天祝寿”的重要道场,武当道教得到充分发展。朝山进香的民间信士也很多,香火很旺。武当道教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武当山成为与天师道本山龙虎山齐名的道教圣地。

明代,武当山一直被皇帝作为“皇室家庙”来扶持,并把武当真武神作为“护国家神”来崇祀,武当山的地位升华到“天下第一仙山”,位尊五岳之上,成为全国道教活动中心,持续了二百多年的鼎盛局面。明太祖朱元璋崇奉真武神,为后裔诸帝崇奉真武神奠定了基础。把武当道教推向全盛的皇帝则是明成祖朱棣。朱棣夺取其侄儿朱允炆的政权后,自称真武保佑他和他父亲取得天下,为报神恩,于永乐十年(1412年)遣人在元代旧址上建成九宫九观等33处庙宇。继成祖后,明朝历代皇帝、皇亲贵族、地方官吏、四方信士又陆续在这里兴建和扩建庙宇。明世宗朱厚熜又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遣臣率湖广军民在武当山进行大规模重建和扩建,使武当道教宫观空前宏大。同年,封武当山为“治世玄岳”,把武当山尊为至高无上的皇室家庙,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的显赫地位标名于世。到嘉靖(1522—1566)时,全山各大宫观有道士少则三四百人,多则五六百人,全山有道官、道众、军队、工匠等一万余人,朝武当者人流不绝。明代张开东在《大岳赋》中描述其盛:“踵磨石穿,声号山裂”,可见当时的繁荣景象。

清代统治者偏重佛教,不重视道教,因此,武当道教日趋衰落。民国期间,武当山更加衰败。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奉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武当道教发生了很大变化。道众们恢复了正当的宗教活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武当道教协会组织,制定了《武当山道教协会章程》和各宫观管理制度,国务院把紫霄宫、太和宫收归武当山道协管理,并作为重点宗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1997年,湖北省政府将五龙宫、清微宫、琼台中观移交武当山道协管理。道教活动井然有序。武当道人在政治上也有了一定的地位。 武当山道协负责人先后被选为丹江口市、十堰市政协副主席,湖北省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 武当山道协成立以来,投资上千万元,对太和宫、紫霄大殿、御碑亭、禹迹池、琼台中观等古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使之焕然一新。加强道教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1992年9月,成功举办了“中国武当道教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不断与意大利、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的道教组织进行道教文化交流和武当武术交流,扩大武当道教在海内外的影响,使武当道教文化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0]  

真武大帝为主神

真武,即元武,“元”通“玄”,故又名玄武。宋真宗赵恒因避所尊圣祖赵玄朗名讳,改玄武为真武,尊为“佑圣帝君”。据《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记,玄武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化身,在武当山修炼42年,功成道满,升天成神,被玉皇大帝封为“玄天上帝”等,镇守北方,因此,武当山被道教尊为玄天真武上帝的修炼圣地。

道教武当派

武当派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流派,是“以武当山为本山,以信仰真武——玄武,重视内丹修炼,擅长雷法及符箓,强调忠孝伦理、三教融合为主要特征的”一个道教派别。武当派由张三丰于明代创立,其主要特点是:以崇拜“真武大帝”为主神;重习三丰武当内家拳技;主张三教合一,以“道”为三教共同之源;重内丹丹法,主张性命双修。

   


武当古建

武当古建可溯源至秦汉,许多隐士、道众在此结茅为庵。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唐太宗敕建五龙祠;大历年间(766—779年)建“太乙”、“延昌”等庙宇;乾宁三年(896年)又建“神威武公新庙”。



武当山古建筑群
武当山古建筑群
宋真宗时升五龙祠为五龙观;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创建紫霄宫。
元代建成9宫8观。

明永乐年间,永乐皇帝遣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礼部尚书金纯、工部右侍郎郭琎等率军民工匠三十多万人,用十二年时间,在武当山长达160里的建筑线上建成9宫9观等33处建筑群。成化、嘉靖年间,又有所扩建和增建,使武当山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道场。据不完全统计,明代有各种建筑五百多处,大小为楹二万多间。

武当道教宫观建成之后,武当山由“高真道场”一跃而成为“朝廷家庙”。明朝历代皇帝即位后,都要派钦差大臣到武当山致祭真武、修建斋醮;不仅如此,遇有御赐神像奉安、每年 “恭遇万寿千秋,并玄帝冲举圣诞”,均有圣旨敕命修建醮事。 [10]  

整个建筑群严格按照真武修仙的故事统一布局,并采用皇家建筑规制,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仙山琼阁”的意境,绵延140里,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宗教建筑群。大有玄妙超然、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充分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堪称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观,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博物馆”和挂在悬崖峭壁上的故宫。 [10]  

清代至民国,或毁于兵火,或遭破坏、或坍塌,武当山建筑规模逐渐缩小。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武当山古建筑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湖北省政府把全山古建筑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殿、紫霄宫、“治世玄岳”石牌坊、南岩宫、玉虚宫遗址等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拨专款修复和重建二百多间三万多平方米,修复三条登山古神道以及古桥十几座。现存较完好的建筑129处,庙房1182间,建筑面积43332平方米,仍不失当年的宏伟气势。



武当山古建筑群
武当山古建筑群
武当山古建筑群是根据《真武经》中真武修真的神话来设计布局,突出了真武信仰的主题。在《真武经》中,真武的出生地为净乐国,因此,在均州城外建有净乐宫;五龙、紫霄、南岩为真武修炼之地;玉虚宫,因真武被封为“玉虚师相”而得名;真武曾领元和迁校府事而建元和观;回龙观、回心庵、磨针井、太子坡、龙泉观、上下十八盘、天津桥、九渡涧等无不与真武修真的神话有关,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使朝山香客一进入武当山,就沉浸在真武修真的神话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加深了对真武的信仰和崇敬。
武当山古建筑群的整体布局以天柱峰金殿为中心,以官道和古神道为轴线向四周辐射。北至响水河旁石牌坊为80千米,南至盐池河佑圣观25千米,西至白浪黑龙庙50千米,东至界山寺35千米。采取皇家建筑法式统一设计布局,整个建筑群规模宏大,主题突出,井然有序。武当山古建筑群还体现了道教“崇尚自然”的思想,保持了武当山的自然原始风貌。工匠们按照明成祖朱棣“相其广狭”、“定其规则”、“其山本身分毫不要修动”的原则来设计布局。营建武当山的材料不是就地取材,而是从陕西、四川等地采买。营建时,充分利用峰峦的高大雄伟和岩涧的奇峭幽邃,使每个建筑单元都建造在峰、峦、岩、涧的合适位置上,其间距的疏密、规模的大小都布置得恰到好处,使建筑与周围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达到时隐时现、若明若暗、混为一体的艺术效果。

综观武当山古建筑群,荟萃了中国古代优秀建筑法式,集中体现了皇宫的宏伟壮丽,道教的神奇玄妙,园林的幽静典雅,民间的淳朴节俭等多种特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建筑风格。明代张开东把武当山的建筑称为“补秦皇汉武之遗,历朝罕见;张金阙琳宫之胜,亦寰宇所无”。

1982年,国务院公布武当山为全重点风景名胜区时,称武当山古建筑群“工程浩大,工艺精良,成功的体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犹如我国古建筑成就的展览”。

1994年12月17日,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1]  

   


武当武术

武当武术是中华武术中的一块瑰宝,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



武当武术
武当武术
武当武术与武当道教的渊源很深。武当道士在修炼学道时,常常伴以练习武功。宋代以前,武当道士中的武林高手不凡其人。元末明初,武当道士张三丰集武当拳技之大成,创立了武当内家拳,被尊为武当武术的开山祖师,为武当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武当武术受道教隐秘单传的传统影响,武当武术长期隐没不彰。清代至民国,由于社会动荡和道教衰微,许多道人离山还俗,武当武术遂之流传于民间。
武当武术继承古代武术攻防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易》中的某些原理,参以道教内丹功法的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套路风格。其理论核心是阴阳消长,八卦演变,五行生克。它以养练功,防身保健为宗旨,具有尚意不尚力,牵动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后发制人,辨位于寸毫厘,制敌于擒扑封闭。

武当武术包括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武当气功、武当剑等拳法和器械术。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拳种,门派,如内家拳法、武当太乙五行拳、武当纯阳拳、武当丹派剑术、赵堡太极拳、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功家南派等。

为弘扬武当武术,1982年, 丹江口市成立了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创办了《武当》杂志。 2003年3月,成立了十堰市武当协会。挖掘、整理各种拳法、剑法、刀法、气功等功法套路一百五十多种。在武当山地区,武当武术已列为中小学必修课;开设了十几所武院、武校、武馆等,以及武术培训班,培训武术后继人才。在武当山成功举办了“中国武当文化武术节”、“武当山武术擂台赛”、“武当拳国际交流大会”、“武当拳功理功法研讨会”等武术赛事、研讨活动,使武当武术发扬光大。武当武术研究机构几十家,海内外习练武当武术者上百万人,许多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武术爱好者前来武当山拜师学艺。1996年,武当山被列为“全国武术之乡”。

   


道教音乐



武当道教音乐
武当道教音乐
武当道教音乐是中国道教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简称武当道乐。它承袭了远古巫觋舞乐传统,吸收了先秦时的民俗祭神音乐、宫廷音乐、民间音乐中的精华,根据道教特有的审美情趣,对之进行综合与改造,形成了独具神韵的道教音乐,有渲染法事情节,烘托宗教气氛的作用,并贯穿各项法事活动始终。
武当道教音乐形成较早。东汉时,道教的《太平经》认为音乐可以感天地、通神灵、安万民。东晋时,《元始无量度人经》认为梵气之离合而成音,这种自然之音便是大梵的隐语。这样,道教音乐就成了天神的语言,赋予了它神圣性,南北朝时,北魏道士寇谦之改直诵为乐诵,把念诵经文与音乐结合起来,相互陪衬、烘托,融为一体。南朝刘宋道士陆修静,吸收儒家礼法,制订斋醮仪式,逐步规范化。唐宋时,已初具规模。唐代时,宫廷音乐传到武当山。五代武当著名道士陈抟熟读经书,音乐修养很高。南宋时,武当道士孙寂然奉旨入宫设醮倡道。元代时,由于历代皇帝推崇真武神,每年真武生日、天寿节以及皇帝生日,皇室都直接遣使到武当山建醮,使武当山道乐得到发展。



湖北省武当山
湖北省武当山(25张)


明代,是武当道乐发展最辉煌的时期。由于武当道教受到明成祖朱棣的推崇,大建武当,使武当山成为“皇室家庙”,朱棣还亲自撰写《大明御制玄教乐章》,供武当道士演唱,并从全国各地钦选四百多名高道分派到武当山各宫观办道;祭祀也按宫廷制度设置“乐舞生”(受过宫廷祭祀音乐训练的御用演礼、诵经、奏乐的人);经常在武当山设坛建醮,少则三七天,长则四十九天,“在这类盛大的国家祀典中,道乐阵容庞大,不仅动用本山数百名道士,还行文全国各地征调道士协助,并抽调宫廷雅乐队来大壮声威”,在武当山形成了“仙乐忽从天外传”、“仙乐飘飘处处闻”的景象。这样,武当道乐不断完善和成熟。清代至民国时,由于道教不受官方重视,道众或出走、或还俗,通经乐者已不多,“盛极一时的武当道乐几乎声断音消”。


武当新年音乐会
武当新年音乐会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武当道乐进行抢救性的挖掘、整理。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湖北省文化厅和民族宗教事务局为保存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组织武汉音乐学院的专家于1986年至1987年,先后六次到紫霄宫、太和宫采录、整理,出版了《中国武当山道教音乐》一书,这是第一部中国道教音乐的专著。同时,道协邀请武汉音乐学院举办道教音乐学习班,为武当山培养二十多名道教音乐人才,使道乐水平有了较大提高。1987年,在武当山召开了我国民族民间器乐曲宗教寺庙音乐会,到会专家对武当山道教音乐作了充分肯定,认为它是我国的宝贵遗产。1999年5月26日,江泽民视察武当山时,称赞武当道教音乐是“中国仙乐神韵,很好听,陶冶情操,给人以极大的享受”。
武当道乐是“歌舞乐”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可分为“韵腔”和“曲牌”两大类。再根据演唱的场合和对象的不同,韵腔又分为阳调和阴调,曲牌分为正曲和耍曲。阳调,主要用于殿内祀典,配合课诵、演法,其对象是“神”,是在宗教内部活动中应用的歌曲。阴调,应用于殿堂外的斋醮道场活动,对象是“人”,是在宗教外部活动中应用的歌曲。正曲,用于为神灵做法事。耍曲,主要用于为俗民做道场。演奏乐器有钟、鼓、吊锣、铙、钹、大木鱼、笙、箫、管、笛等。

武当道乐,既具有中国道教音乐的共性,又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据《武当山志》记载,具有四个特征:

一、庄严典雅的气质。唐至明代,武当道场受到皇室的重视,在武当山安置神像、科仪法事,配置乐舞生,纳入皇室官府议事日程,宫廷雅乐对武当道乐有很大影响,因此具有宫廷音乐庄严典雅的气质。

二、混融一体的独特宗教韵味。武当山的全真、正一等派别的道士长期同室咏讽经乐,相互吸收相互渗透,形成了既丰富多彩,又协调一致的武当仙乐神韵。

三、南北交融的地方特色。武当山与川、陕、豫相邻,这一地区的民歌、曲艺、戏曲十分丰富,武当道乐受之影响;再者,皇室从全国各地钦选四百多名高道来武当山办道,外地道士常到武当丛林云游挂单,都对道乐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四、武当道乐还融合吸收了相当数量的佛教文化因素,因而具有道佛融合的宗教风格。

武当山道协与旅游部门录制出版了《武当仙韵》、《中国武当道教音乐》、《武当道教早晚坛功课》等磁带,拍摄播放了《太和玄乐》、《武当风韵》等电视专题片。 [32]  

   


武当养生



武当养生
武当养生
武当内家拳首要是重视养生,把技击视为养生的副产品(即在不违背养生的原则下发挥技击作用)。纵然是技击,体现的是贵化不贵抗、借力打力,在意识上强调的是先天直觉、灵感,在劲力上体现的是内气内力。所以内家拳一般体现的都是松柔、中和、轻缓的行拳姿态。所以有人说,内家拳实际上就是高级的养生气功。
武当内家拳在修炼实践中,极其重视人体精、气、神的锻炼,讲求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以"三调"(调心、调息、调身)贯彻始终,处处不违背卫生原理。无论在何种功法上,对外强调手、眼、身、法、步的训练,对内则强调精、神、气、力、功的培养,内与外还都要坚持"中、正、平、圆、松、静、柔、和"八字兼修,注重阴阳虚实的运化。修持到一定程度,一方面增强了人的生命活力,取得祛病益寿之效;另一方面,又以人生理特征的合理运用,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技击效果。这是其它武术、其它体育运动项目所无法做到的。养生与技击兼顾,正是武当武术(养生功)历千百年而不衰的魅力所在。

武当内家拳是把养生、技击与人体美学结合得很好的一门功夫。抛开技击性,它就是中医治病术,神仙长生术。

武当内家拳是贵柔贵静的功夫,肢体运动处处适中,不超过极限,体现"中、正、平、圆、轻、灵、柔、和"八字要领,并且有行、立、坐、卧和动、静相别的多种功法。例如太极拳就是动功功法之一。显而可见,它可以适应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和不同身体状况(包括残疾人)各类人学练,具有很强的普及性。

   


旅游信息

 播报

地理位置: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

开放时间:08:00—17:00

门票:

2022年4月20日起,武当山风景区进山门票将与武当山道教协会管辖的金顶、紫霄宫门票进行整合,实行“一票制”。实行“一票制”后,武当山风景区通票价格为164元,较此前分散购买下降了8元,其他联票较此前分散购买也分别有不同程度的优惠。与此同时,景区观光车票价格由100元调整到90元,较此前下降了10元。游客购买全山通票后,在门票有效期内,若需二次入园,只需要在检票点备案即可,不再另行购票。 [38]  

1、1.2—1.5米儿童、60—69岁老人享受景区半票优惠

2、70岁以上老人免大门票,车票半价

3、全日制在校学生(凭学生证)享受景区半票优惠

4、持十堰“旅游一卡通”的游客所有门票全免

交通:

①航空:武当山机场至武当山景区专线巴士2号线,全程高速直达武当山景区,单程约40分钟,票价拟定为15元/人 [33]  

②铁路:2019年11月29日汉十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从武汉乘高铁到武当山西站下车即可 [34]  

③公路:到武当山镇有高速公路(福银高速)。此外,汉十公路横贯武当山麓

④景区交通:从武当山镇到南岩车一般坐满即开车,行程约半小时,票价10元

武当山上可以坐滑竿,从南岩到金殿十多千米的石级山路收费80元。另外还有索道,一点设在琼台中观,另一点设在距金殿下100米处的绣球峰和狮子峰之间,单向运行时间不到半小时,往返票价70元 [35-36]  

   


所获荣誉

 播报

2020年4月,入选“2020中国避暑名山榜”。 [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4 21: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松风书院+】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60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桃花江的故事】历史文化篇——松风书院
发布时间:2023-03-09 03:55 信息来源: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胡著宣 浏览量:559 【字体:大中小】
北宋庆历年间,暮春的一个早晨,三堂街龙牙寺钟声阵阵, 数百灰衣布履的僧人,在执事僧净空大师带领下,齐集大雄宝殿诵读早课。突然,一位神色慌张的小沙弥匆匆撞入,贴着净空大师耳朵禀报。禀报完,净空大师马上起身去了十觉方丈清修的禅室,两人立马来到寺庙山门前。

“见过大师。实因公务紧急,顾不得一早来打扰大师清修。本官奉朝廷之命,特来宝刹恭请李堰李大人出山,即赴澶州(今河南濮阳)出任副都指挥史一职。”一位身着官服的朝廷官员,在一 队兵士的护卫下,站在龙牙寺山门外,躬身向方丈道明了来意。

“佛门乃清静之地,容不得兵马入内践踏,还请大人随老衲移步到后院述说详情吧。阿弥陀佛! ”十觉方丈说罢,领着那官员来到龙牙寺东北角的松风书院。

一位青衫布鞋、气宇轩昂的中年男子快步出迎。官员简单询问完男子,拿出一份朝廷文书,召他即赴澶州任职。男子平静地听完,躬身回道:“本人乃一山野平民,教人识文断字尚可,出任 府州官职万万不可!况且,鄙人姓李名贤,不是大人所要找的李堰将军,请恕草民实难从命。”

自称李贤的男子,望着官员离去的背影,多年前的一幕,又清晰浮现在眼前。

宋真宗景德元年( 1004 )秋天,辽国二十万大军从三面围住澶州。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放弃南逃,御驾亲征来到澶州。兵多将广的辽国统兵萧挞凛,根本不把宋朝军队放在眼里。一天,他带着数十名轻骑,来到澶州城下察看地形,准备率兵攻城。澶州守将李继隆和他侄儿副将李堰,启动八牛弩射杀萧挞凛于城下。辽军万余精锐来城门前挑战。李继隆、李堰一马当先, 率兵迎敌。宋真宗亲见二位将军斩杀辽军过半,首战告捷。辽军讲和,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结束了两国长达25年的战争。

“澶渊之盟”后,寇准因功高望重,遭宋真宗疑忌被贬。新上任的妥协派宰相王钦若,欲加害李继隆和李堰叔侄,斥责他俩在皇帝眼皮底下开城迎战是“罔顾圣上安危,逞勇争功树势! ” 还说李继隆是李唐王朝的后裔,早怀灭宋复唐之心。失去了贤相寇准的保护,加之北宋皇帝重文轻武,忌惮武将,生怕哪位武将效仿宋太祖赵匡胤,再来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了大宋的江山!李继隆深感危机逼近,为了保住李家的血脉,保全几代的忠名,命侄儿李堰火速离开军营,远遁山水,并嘱咐他弃武从文,从此不再做官。

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位自称李贤的游学士子乘舟来到三堂街龙洞口。见这里山如凤舞,水似游龙,阡陌如棋,桑田如画,龙洞深邃,殿宇重重,实为栖凤藏龙之地、世外桃源之乡。他弃舟登岸,走进天下人称为“洞天福地”的龙牙寺。

“群山环抱翠竹映,梵音缭绕殿宇重”。李贤仰叹每一根高大的屋柱,驻足每一块古老的青砖,凝视每一处精美的雕刻,数百年晨钟暮鼓黄卷青灯浸润,每个细微之处都折射着佛慧灵光,李贤找到了久违的归属感。

龙牙寺高僧云集,藏书如海,全国各地来龙牙寺游学、布道的络绎不绝。李贤成天守着藏经阁读书,聆听大师教诲,同莘莘学子研精覃思。闲暇时,他一人踱去东北角的那片松树林,坐在那块大青石上,静听阵阵松涛,禁不住思绪万千:没有家人的消息,不知叔父的安危;近忧百姓的困苦,远惦边境的局势。我李贤堂堂七尺男儿,身为将门之后,一心报国却遭猜忌,埋名江湖存身古庙,可我还是要尽平生所能,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啊。

一天,李贤正捧卷苦读,执事僧净空大师邀请他去禅室一叙。十觉方丈盘腿端坐蒲团上,示意李贤落座后,缓缓说道:“李将军来敝刹有五年了吧? ”李贤闻听一惊!十觉方丈见状,微笑着从身旁拿出一张朝廷缉拿叛将李堰的画像文告。“这是三年之前的事情了,那些来搜捕的官兵,都被我打发走了,将军尽可放心。”十觉方丈顿了顿,又继续说:“刚听北边来的慧远大师说, 寇准宰相可能复归朝堂,时局将转太平。你武能安邦定国,文可锦绣天下,敝刹这小小龙洞口,帮你养养龙爪尚可,久困你的龙威可不行呀! ”

李贤由衷感谢十觉方丈的多年爱护,表明已无意官场的心迹,提出了创办书院的期望:“这样,贤即可常与大师相学相讨, 又方便学子们求学,延续国家文脉,培育栋梁之材,此足慰平生之愿也! ”十觉方丈颔首笑道:“李将军的心思,老衲早已洞明, 如将军立志办学,将军常去的那片松树林,环境雅静藏风纳气, 很适合建造一所书院。老衲这就安排把那块地买下,帮你做成这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李贤感动不已,捧出自己早已画好的书院布局图呈上:“大师大德啊! ”

李贤日夜操劳,书院很快建成。四合院形的书院坐北朝南, 占地近五亩,门口雄踞一对威武的石狮子,四周绕以青砖围墙;主体为两进的砖木混合建筑,中间有天井,两旁为斋房,四周走廊相连接;建在书院东北角那块大青石旁的六边形凉亭,后来成了李贤与学子们休息清谈的处所,被称为“松风亭”。

李贤陪着满面笑容的十觉方丈看完书院,来到院门外:“还请方丈给书院取个雅名吧! ”十觉方丈见四周幽雅,耳边传来阵阵松涛,脱口道:“十里松涛如斯语,一院贤儒好凭风!叫’松风书院’如何?”

松风书院在李贤的主持下,吸引了各地名师士子,他们许多来自北方,重演了自东晋之后又一次“过江名士多如鲫”的盛况。

松风书院是益阳最早的一座书院,培养了大量栋梁之材。此后,益阳陆续建起了龙洲书院、箴言书院等十余所书院,益阳民办学堂由此蔚为壮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5 10: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陶汝鼐  播报   上传视频   
明朝历史人物







  
  收藏


  
0
  


0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陶汝鼐(1601年-1683年), [1]  字仲调,又字燮友,号密庵,明亡后更名为鞠延,字忍草,号忍头陀,或署石溪农。湖南宁乡人。明末清初时期官员、诗人。 [2]  

明崇祯六年(1633年),陶汝鼐中举人。廷试授知州,不就。弘光元年(1645年),官新会教谕。唐王时授检讨。永历元年(1647年),授御史,已回乡山居。入清不仕,顺治十年(1653年),以反清嫌疑入狱论死,囚系年余始得脱,后在湘历参志局,与修方志,卒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2]  

陶汝鼐少奇慧,工诗文词翰,海内有楚陶三绝之誉。 [1]  陶汝鼐早年入复社,有文名。朱彝尊称其“诗未脱竟陵之派,然觉爽气殊伦”(《明诗综》)。著有《荣木堂集》。 [2]  


















































字仲调,燮友 号密庵,石溪农 所处时代明朝 出生地湖南宁乡 出生日期1601年 逝世日期1683年 主要作品《广西涯乐府》《荣木堂文集》等 本    名陶汝鼐 誉    称“楚陶三绝”



目录

1 人物生平
2 相关事件
3 作品一览
4 佳作赏析
5 轶事典故
6 抗清志士
7 创作背景
8 广交文人
9 历史评价

   


人物生平

 播报

《清史稿》所载其传如下:

陶汝鼐[nài],字仲调,一字密菴,宁乡人。与郭都贤交最笃。崇祯初,充拔贡生。会帝幸太学,群臣请复高皇积分法,祭酒顾锡畴奏荐汝鼐才,特赐第一,诏题名勒石太学。除五品官,不拜,乞留监肄业。癸酉举於乡,两中会试副榜。南渡后,剃发沩山,号忍头陀。生平内行笃,父歾,哀慕终身。事母曲尽孝养,处族党多厚德,尝为人雪奇冤,冒险难,活千馀人,然不自言也。诗古文有奇气,著有广西涯乐府、古集、寄云楼集、褐玉堂集、嘉树堂集,都贤为序而行之。有“生同里、长同学、出处患难同时同志”之语。

   


相关事件

 播报

陶汝鼐原本只想做一名处江湖之远的文人,不问政治,终日以读书为乐。

但在明清之际巨大社会变动下,山河破碎,家业飘零。陶汝鼐不得不走出书斋,投身到当时遍布全国的反清活动中。弘光政权在南京建立时,他受人举荐担任了何腾蛟的监军。南京陷落,弘光政权灭亡后,他又转道广西,参加了永历政权,并官授翰林院检讨。但腐败的明政权贪图享乐,无所作为,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复国无望,陶汝鼐只能再次归隐不仕。

顺治十年(1653),他受到牵连,以叛案下狱,被定为死罪。幸而友人多方努力,尽力搭救,才免于一死,但仍被囚禁了一年多才得以放还。晚年,在沩山剃发为僧,号忍头陀。遁迹江湖,郡县曾以“隐逸”荐举,坚辞不仕。

   


作品一览

 播报

他年轻的时候曾加入过复社,才华横溢,诗文书法俱佳,名动海内,被当时的人称为“楚陶三绝”。著有《广西涯乐府》、《嚏古集》、《寄云楼集》、《褐玉堂集》、《嘉树堂集》等。另有合刻的《荣木堂文集》、《荣木堂诗集》共三十六卷,流传于世。《清史稿》卷五零一有传。

他的诗多感慨兴亡,自伤身世之作,激越凄楚,声情并茂。如《白水六月五日》一诗:“此地余茅屋,相邻近钓矶。村香吹岸帻,竹粉■披衣。野旷人烟贵,兵深物命微。得闲殊自诧,何也■忘归。”《放还贻别诸同难者》:“填海移山事岂成,湘天不明人夜行。十年离乱各风雨,一劫修罗共死生。辽鹤乍来城郭变,枯树纵去江潭平。归欤莫负雄慈力,好着袈裟安钓耕。”都写出了清初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浮动的状况,文辞间流露出非常痛迫的感情。

   


佳作赏析

 播报

他的文章内容也多是涉及到明清之际的历史,忆古思今,文笔纵横驰骋,颇有气势。

《荣木堂文集》共十二卷,所以见到的最早的刻本是清康熙年间的刻本。卷一为论、策和代人所作的制词,卷二到卷四为序,卷五为志序,卷六碑记,卷七游记,卷八传、志传,卷九题跋,卷十书启,卷十一祭文与墓志,卷十二杂著。作者并不是一位关心时政的人,入清后,虽归隐不仕,但却也并不继续抗清的活动,反而是安于现状。因此文集中不象当时大多数明朝遗民的作品那样,充满了明显讥刺怨怼清朝统治的文字,相反,在某些文章中还流露出对清王朝有所称颂。如卷四《新修长沙府志后序》称清朝统治者使“世乱而复始,地危而复安,政教失而复修,如行■海中再睹澄霁。幸矣!”

   


轶事典故

 播报

这时陶汝鼐已经安心于做一名清朝的顺民了。但旧王朝的影响和痕迹毕竟不是很容易消退的。何况他在过去曾有过少年得志,名动海内的美好记忆,因此在许多文字里仍然不时表达对明王朝的怀念之情。如卷二《商歌自序》云:“思报国恩,独惟文章……余明之逋人也,……三十以前习成,宗伯、冢卿、宰相皆持奏其举子文,先皇帝诏勒其姓字于石,欲早用之。……嗟乎!君国之恩,报无日也。”“今即有人笔削三百年王业之盛,无缘得见,姑撮其奇事数十,广昭代之异闻者,咐诸《嚏古》焉。”这篇文章作于顺治八年(1650年),那时作者虽已削发为僧,却生缘未断。遥忆当年自己颇得朝中重臣的推许及崇祯皇帝的赏识,封官扬名的情形,仍然感激涕零,为不再有机会上报国恩而扼腕长叹。因此,只能以文章记录旧朝“奇事”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抗清志士

 播报

他的文章中也有一些记载抗清志士轶事的文章。如卷八《扬龙友中丞传》中详实记叙了友人扬文骢(龙友)坚持抗清,不屈不挠,被俘之后,不为清政府威逼利诱所动,慷慨赴义的经过。《黎平何公殉节传》记述了南明督师何腾蛟受伤被俘,誓死不降,绝食五、六日,终于被杀。作者曾做过何腾胶的监军,朝夕相处,共同斗争,对他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写到何殉国时,说“天为之■”,又云:“呜呼!公于是成仁无憾矣。……封疆大臣能鞠躬尽瘁,从容而死节者如公几人!”

陶汝鼐的诗文风格颇受公安、竟陵的影响。卷三《刻荣木堂诗集自序》云“十三补弟子员,即私效袁公安近体诗”。卷三《车孝恩高霞堂集序》中也说他曾在二十多岁时北上游历关中,在回乡的途中特地到鄂城向钟惺请教诗学。他对明七子的复古倾向,并不赞同,主张诗歌应以写性情为主。卷二《嚏古自序》说:“窃尝披撷春华,追寻古响,不若汉魏乐府诸诗,苏李而下犹能真真朴朴,写山川风俗,忧思怨悱之情也。……明兴,吴越诗最盛,中叶乃推七子,然所为乐府不过拟古题目,刻画无盐。即通肖古人口吻,何关风义!”

卷三《廖大隐覆巢全草序》又云:“噫嘻!汉魏诗歌莫高于苏李蔡琰,而皆以骨肉生离,痛沦肌髓。”同时称赞廖大隐诗歌“悲则悲矣,其沉郁顿挫之节,忧思怒悱之情,犹江潭遗响也。”可见作者推崇的是那些抒发真实感情,能打动人心的作品。他还认为李白杜甫之所以最为人称道,是由于“盖代词人,遭逢祸乱”,“一则子然流夜郎,一则无家寻弟妹”,因此沉郁顿挫之节,忧思怨悱之情溢于言表,诗作感人肺腑。而明七子刻意仿古,结果作品呆板乏味,自然不能动人,而比拟之处往往不伦不类,就象以丑女比美人。

   


创作背景

 播报

作者是一个寄情山水,率性而为,疏离政治的人。因此《荣木堂文集》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他的游记。如《月夜游君山记》叙述了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仲冬与友人月夜游洞庭湖君山事“甫及中流,月光渐吐,波粼粼有金色”,“余灭烛受月,君山青影若岸”,“取径入山,修篁古木掩翳有声”,“月明烟淡,薄暖如春”,“斯时也,气若椒兰,响无虫鸟”,“倚杉下长啸,极目湖霜缕缕白而青天无纤生,遥指人寰,如隔瀛岛,神仙可接。”

又如《淞海观涛记》叙述了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在一个夏季在海边从午夜到黎明观赏潮水的情形。“声来如雷!”“澎湃喧■,若万马奔至,卷地拍天,毛发欲竖。须臾红轮出曙,在百丈银山中,而此银山亿万腾涌,迸为火齐,散为紫贝亦亿万,未易名状。群舶帆樯,转瞬而没,移时水立,舶文在银山上,随潮落去,如坠危崖,”“雄奇变幻,约廿刻许而渐平,迥澜伏波,而观者神态始定矣。”两篇文章都写得清新生动,无论是月夜下静谧的湖光山色,还是朝霞中澎湃起伏的海潮,都被作者描写得逼真生动,引人入胜。

   


广交文人

 播报

陶汝鼐交游广泛,与晚明的许多文人,如陈继儒,董其昌、钟惺、黄周星、杨文聪等都多有往来。文集中许多相关文章可以作为研究他们的佐证、参考。另外,文集卷八是陶汝鼐所撰补续的《长沙府志》中的人物列传,数量亦颇为可观,而且他所记的又多是明末清初的人物,亦可以用来补正史方志的缺失,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历史评价

 播报

乾隆四十三年,湖南巡抚查出陶汝鼐之孙陶煊与张灿同辑的《国朝诗的》内有吕留良、屈大均的诗作。这是雍正朝的一桩文字狱。当时雍正皇帝利用这桩案件,一面清除了诸王朋党的残余势力,另一方面大大打击了汉人的反满意识。当时此案牵涉面极广,处理也极为残酷,但凡同吕、屈有关联的人、事,收有他们文字的书籍,都统统被列入禁毁的行列。因此湖南巡抚派人到陶煊后人家中搜查,是否还有其他的违碍书籍。又抄出了陶汝鼐的《荣木堂集》,认为书里有“隐合怨谤”语,于是奉旨将《荣木堂集》与《国朝诗的》连同书板一起销毁,列为禁书。这样一位不问政治的文人的抒发心性的作品,意然也会因莫须有的罪名而招致禁毁,清朝文字狱的泛滥由此可见一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5 10: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文骢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明代画家








收藏



0


0











杨文骢(1596年—1646年),字龙友,贵州人,明代画家。流寓金陵(今南京)。万历四十七年(1619)举人,六次会试不中,崇祯七年(1634)选为华亭县教谕,后迁青田、江宁、永嘉等知县。为御史詹兆恒参劾被夺官。杨文骢博学好古,善画山水。为”画中九友”之一。生于贵筑,独破天荒,所作台蕖等图,有宋人之骨力去其结,有元人之风雅去其佻,出入巨然、惠崇之间。


中文名杨文骢
别    名龙友
出生日期1596年
逝世日期1646年
职    业官员、画家
代表作品《仿董巨山水》等
荣    誉“画中九友”之一


目录

1艺术门类
2生平经历
3人物关系
4作品集
▪艺术创作
▪诗书画三绝
5人物评价
6展览信息





艺术门类

播报
编辑

杨文骢的艺术门类主要是中国画。 [1]




生平经历

播报
编辑

弘光元年(1645年),擢升为右佥都御史,郑鸿逵隔江乱放炮弹,清军佯败,以大筏置灯火于江中。杨文骢直向妻兄马士英报捷。是夜清兵乘夜,渡江而来。因不敌清军,逃至苏州,清军派降臣黄家鼒劝降,杨将黄斩首。再退至处州(浙江丽水市),大募义军。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授兵部右侍郞,兼右佥都御史提督军务,后升浙闽总督,因马士英沆瀣一气,为世所诟病。后以率众抗击清军负重伤被执,谕降不屈,乃被杀。举家三十余口同时遇难。

少年时,既学文,又习武,喜游览,好骑射,写字作画,运笔如风驰雨骤,每每不能罢休。少年时勤奋学习和锻炼,使他逐渐成长为一个文武双全,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 [3]

康熙元年(1662)同孙临葬于枫香岭。




人物关系

播报
编辑

好友:邢昉曾,陈子龙。 [1]

父亲:杨师孔,字愿之。

祖父:杨克明。 [3]




作品集

播报
编辑




艺术创作







杨文骢画作(21张)



杨文骢博学好古,善画山水。为“画中九友”之一。生于贵筑,独破天荒,所作台蕖等图,有宋人之骨力去其结,有元人之风雅去其佻,出入巨然、惠崇之间。


传世画作


创作时间

作品名称

收藏地/收录处


崇祯九年(1636)

《仿董巨山水》轴

北京市文物局


《仿倪瓒山水图》轴

无锡市博物馆


崇祯十一年(1638)

《古木竹石图》轴

南京博物院


崇祯十一年(1638)

《水村图》卷

图录于《中国绘画史图录》下册


崇祯十五年(1642)

《仙人村坞图》轴

故宫博物院


《幽兰竹石图》轴

广东省博物院


崇祯四年(1631)

《秋林远轴图》轴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诗书画三绝







艺术作品展览(15张)



杨文骢卓才绝艺,皆因他的诗、书、画三绝,还有精于骑射。杨文骢的诗作传世的有《洵美堂诗集》,刻于崇祯十五年,而9年前夏云鼎编选刊刻《崇祯八大家诗选》时,列杨文骢为一家,另外7人是董其昌、陈继儒、王思任、曹学佺、李明睿、谭元春、季孟莲,可见当时他的诗名之盛。
杨文骢的诗多抒写忧时爱国、师友骨肉之情,对山水丘壑的迷恋,热情满怀、慷慨激烈,正如他的好友陈子龙所言:“龙友诗有幽峭之思,沉郁之色,壮烈而不失平和,夷旷而中存庄雅。”他的文也非常出色,尤其是游记。崇祯三年刊刻的诗文画合集《山水移》中,收《台荡日记》八千馀言,堪称上乘之作,白坚先生说其“镕名山奇景、掌故传说、风土人情于一炉,奇情叠现,妙绪纷呈,诗情画意充溢于字里行间,耐人寻味,引人入胜”。

杨文骢的画名比诗名更盛,吴梅村作《画中九友》诗,他是其中之一。







杨文骢《松鹤听泉图》--金陵天渡楼收藏(2张)



杨文骢山水画传世作品《松鹤听泉图》《仿赵松雪意图》,现为金陵天渡楼收藏。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对他的画,当时的画坛名士多有崇评,记载累累。秦懋德将他与当时的大家董其昌相提并论:“余偶以诗画自娱,谬荷海内诸名公许可,每论此中三味,必推龙友与华亭董宗伯并驱中原,眼前馀子,鲜见其匹也,是岂阿私所好哉?试叩之此图,当自应声而出。”

“杨龙友生于贵竹,独破天荒,所作台宕等图,有宋人之骨力去其结,有元人之风韵去其佻,余讶以为出入巨然、惠崇之间,观止矣。”(董其昌评)

“杨子产夜郎,山水天下绝,牂牁以南峰插天,一一写出森嶻辥。画家惟取胎骨奇,细论流派良足嗤。”(好友邢昉曾评)

“龙友诗有幽峭之思,沉郁之色,壮烈而不失平和,夷旷而中存庄雅。”(好友陈子龙评)

他被吴伟业赞为”画中九友“之一,吴伟业诗中以“阿龙北固持双矛,披图赤壁思曹刘。酒醉洒墨横江楼,算山月落空悠悠”来比喻他。

“杨文骢恰恰与江南文化有很深的联系,遂成为诗书画三绝的大名士。”(胡晓明评) [2]




展览信息

播报
编辑

2008年7月16日—8月29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明清绘画精选”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藏品联展(群展),展出的艺术家的作品中就包含有杨文骢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1 23:47 , Processed in 1.4221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