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贾迎春·哀其不争二木头·累金凤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7-14 20: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迎春被偷的“累丝金凤”原来是“扬州十日”的代名词系列之一
龍乡
龍乡
与朋友们一起透视隐藏在《红楼梦》背后的真实故事。
​关注他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迎春被偷的“累丝金凤”原来是扬州十日的代名词(一)

文:龍乡



如果说贾迎春那个被乳母偷走的“攒珠累丝金凤”,暗隐“扬州十日”,一定会被嘲讽是想用荒唐不着调的哗众取宠来吸人眼球的拙劣臆想。








而《红楼梦》里“草蛇灰线”的伏脉却证明了,“累丝金凤”恰恰正是那场臭名昭著、惨绝人寰、八十万人被屠杀的历史事件一一“扬州十日”的见证和代名词。







其实在以往对贾迎春、对南明弘光政权的解读中,关于“扬州十日”的解读一直有所欠缺,而“累丝金凤”将基本可以补足最后一张拼图。







也就是说,我们将从《红楼梦》中隐写的,自南明弘光政权建立至灭亡这一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及重要人物(如:朱由崧、江北四镇、马士英、阮大铖、钱谦益、左良玉、多铎等)的线索中,最后定位出“累丝金凤”是让史可法殉国的“扬州十日”之重要历史见证。







“累丝金凤”原来是“扬州十日”代名词的第一张拼图:薛藩的生日。



第二十六回,薛藩即向贾宝玉宣布,“明儿五月初三是我的生日”,赶到第二十九回五月初二宝玉和黛玉闹了个天翻地覆后,书中写道:







“过了一日,至初三日,乃是薛藩生日,家里摆酒唱戏,来请贾府诸人,宝因得罪了林黛玉,二人总未见面,心中正自后悔,无精打釆的,哪里还有心肠去看戏,因而推病不去。”







下文中紫鹃劝黛玉道:“若论前日之事,竟是姑娘太浮躁了些。”后文又写“原来明日是端阳节”,这就说明“过了一日”是从五月初二,直接跳到了五月初四,而“至初三日,乃薛藩生日……宝玉……因而推病不去”,则是对昨天作了一个极简单的介绍,而且主要还是说的宝玉。







这就使人不由地感觉着,如果说书中写了薛藩过生日,可五月初三这天完全被跳了过去,对他过生日的场景可说是只字未提;如果说没有写薛藩过生日,可第二十六回、第二十九回,及第三十回宝玉因没去给薛藩“祝寿”而央求薛宝钗代自己向薛藩陪罪,这样反复地去提他的生日。







大家都知道“红楼无闲笔”,如此这般地似写非写,其作用无疑于是在表示,薛藩五月初三生日非常重要,是必须出现于书中的,但是由于“真事隐去”的缘故,又不能正面去作描述,只能用反复“提起”来暗示其重要性。






那么,怎么才能得知薛藩生日隐藏着什么“真事”呢?







第二十六回薛藩说出五月初三是自己生日之前的第二十五回里,贾宝玉中了马道婆的五鬼魇魔法;之后的第二十七回中,林黛玉埋香冢写《葬花吟》,这两个情节都是《红楼梦》的重头戏。







第二十九回薛藩生日的前一天,也就是五月初二,宝玉黛玉爆发了二人之间最严重的“冲突”,大哭大闹中,宝玉恨得要砸烂“通灵宝玉”,黛玉则把“通灵宝玉”的穗子给剪断;而薛藩生日的第二天,也就是五月初四,宝玉象丢了魂一样失去了灵性,一是被薛宝钗讽刺敲打,二是让金钏因自己而被撵出贾府,三是痴看龄官画蔷被雨淋成落汤鸡,四是误给袭人一记窝心脚。







在薛藩生日的两头,初二是“木石前盟”的重大危机;初四是贾宝玉丢了魂的一天。







在这表面故事的背后,究竟是怎样的“真事隐去”呢?要想知道答案,最好的办法便是对它们进行一一地梳理:







(一).







第二十六回,薛藩预先言说自己生日的第二天是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那这天便是四月二十五,同时,也是宝玉病癒之日。







而三十三天前癞头和尚与跛脚道人为宝玉治病的日子,就是三月二十二日。那么在此三天前,即从此日往前的第四天,便为三月十九马道婆用五鬼魇魔法暗害贾宝玉的日子。







可以看出,能够推出宝玉被暗害这天为“三月十九日”,完全是根据书中留下的时间脉络。并且,这个“时间脉络”肯定是作者刻意精心设置出来的。







当然会有朋友对这个“刻意精心设置”表示怀疑,而下面的数据将会把这种“怀疑”转化为“不容置疑”。









黛玉葬花的四月二十六日,是传说中朱姓始祖炎帝朱襄氏的生日,从这天往前推三十八天便是“三月十九日”;







黛玉的生日是二月十二花朝节,往后推三十八天也是“三月十九日”;







黛玉第一次葬花,书中只说正当“三月中浣”,却未点出具体日子,然而又一天接一天地记述了九天,第九天正是“三月十九日”;







黛玉第一次葬花是宝玉与黛玉等众姐妹搬入大观园后描述的第一个故事,而元妃省亲的元宵节到二月二十二日大家搬进大观园仍是三十八天;







另外,元春所出之有死亡象征的“爆竹”灯谜,是在正月二十二;大家搬入大观园是在二月二十二;“双真”为宝玉治病为三月二十二。这一切都证明了从第十八回元宵节至第二十七回芒种节,再到第三十回的的五月初四,这些日子形式的脉络,都是作者刻意精心设置的。







如此设置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在隐藏中“突出““三月十九日”,因为这天特别重要,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之日。同时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这十三个章回中,所出现的所有日子都指向了崇祯十七年。







(二).







这样,也就可以确定了薛藩骗宝玉到自己家赴宴,声称“明儿五月初三”是自己生日的这一天为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五日。







由于贾宝玉是被薛藩指使茗烟从大观园里骗出来的,宝玉骂茗烟“反叛杂种的”,可以说就是给薛藩这次家宴的性质作了定位。







参加酒宴的除了薛藩和宝玉,还有詹光、程日兴、胡斯来、单聘仁、冯紫英。其中,冯紫英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在贾宝玉眼中,这些人是否都是“反叛杂种”呢?







这位“神武将军冯唐之子冯紫英”自我介绍说:“从那一遭把仇都尉的儿子打伤了,我就记了再不怄气,如何又挥挙?这个脸上,是前日打围,在铁网山叫兔鹘梢了一翅膀。”“三月二十八日去的,前儿也就回来了。”







按文本中给出的时间线索可知,这个“三月二十八日”,自然就是崇祯十七年九月十九日大明朝灭亡后的第九天。可下句的前儿就回来了,却没说明具体日子,因而可推测“三月二十八日”应该也并非确指。







当然,在崇祯十七年三月二十八日左右,至四月二十五的“前儿”这个时间段里,冯紫英所谓“打围”脸上“在铁网山叫免鹘子梢了一翅膀”只可能是“假语村言”。作为读者,我们应该做的是从这“假语村言”中琢磨出有什么“真事隐去”。而究竟隐去的是怎样的“真事”,只有从字里行间作者给出的暗示和线索来进行考证。







那么,在崇祯十七年三月二十八前后,至四月二十五的“前儿”这个时间段里,可曾发生过什么可以使后世读者考证出来,或可以载入历史的重大事件呢?







答案是肯定的,毕竟“红楼无闲笔”,作者又岂会无的放矢:







崇祯十七年三月二十七日,进入北京的大顺官兵开始制造各种刑具,施用酷刑向那些达官显贵索要“饷银”;四月十三日,李自成率部前往山海关;四月二十二日,李自成与联合在一起的降将吴三桂和多尔衮率领的清军激战于山海关外一片石;四月二十三日,大顺军兵败向北京撤退。







这个时间可以说与冯紫英的介绍是基本吻合的,而所谓的“铁网山”“打围”自然是隐喻李自成与吴三桂和满兵在山海关大战,“兔鹘子”属北方及东北的特有物种,隐喻满清,“被……梢了一翅膀”隐喻大顺军战败。







如此说来,爽快利落、特招读者喜爱的冯紫英难道暗隐闯王吗?







(三).







在崇祯十七年三、四月间,闯王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人物,写这一时段的历史岂能会被遗漏呢?可是如果按步就班把他的故事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又想把他隐藏起来,几乎是办不到的。那怎么办呢?《红楼梦》中使用的是“分身术”:







“三月中浣”林黛玉第一次葬花那天为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一,李自成率领起义军开进了宣府,怎么隐写呢?







书中用卜世仁与贾芸的舅甥关系,来影射前后两位闯王高迎祥与李自成的舅甥关系;再用与贾芸为紧邻,同样住在“后廊上”的醉金刚倪二影射正德年间(1509年)刘六刘七两兄弟领导的农民起义,以刘六刘七为廊坊灞州人,并且曾率领起义军直逼京师,来暗示李自成进驻宣府。







三月十一日,贾芸初会林红玉,而以林红玉想尽办法接近贾宝玉,来隐喻起义军步步逼近北京城。







三月十五日,贾环用滚烫的蜡油将宝玉脸烫出一串燎泡,隐喻李自成点领了北京的最后一道关口居庸关。







三月十九日,贾宝玉被赵姨娘与马道婆用五鬼魇魔法暗害。赵姨娘暗隐李自成出生于赵宋时期西夏国主的故里“李继迁寨”;马道婆之“马”则暗隐“闖”字。







那么,这个英俊小生冯紫英又是怎么暗隐闯王李自成呢?







书中说他是“神武将军冯唐之子”,其实明清两朝都没有“神武将军”这个官职,冯紫英说自己把仇都尉的儿子打了,而“都尉”这个官名始自于秦汉时期,将两都连系在一起,不能不让人想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中的冯唐。







汉文帝与冯唐的故事历来广为人知,《红楼梦》则是利用其故事发生在长安,来影射陕西米脂人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正月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那么,“冯紫英”这个名字怎么解释呢?







“冯”中之“马”,自是来于“闯”中之“马”;“紫”既是“自”的谐音,亦隐李自成为大顺皇帝;“英”:《楚辞.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游国思纂义孙奕曰:“宫室始成而祭则曰落成,故菊英始生亦曰落英。”







由此看来,“冯紫英”即暗隐和代表三月十九日进入北京,四月二十九日称帝,三十日匆匆撤离,在北京待了四十二天的李自成。









还有,詹光、程日兴、胡斯来、单聘仁这四个“反叛杂种”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完全可以对他们通过意会作出这样的解释:







詹光谐音“沾光“,意为满清能够轻易入关,沾了明朝先被李自成灭亡的光;







程日兴,意为满清趁着明朝进入末世并最后灭亡而兴起;







胡斯来,意为胡虏鞑子入侵而来;







单聘仁谐音“擅骗人”,隐指满清入关之际,打着欺骗性的“平寇复明”的旗帜。







(四).







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是李自成撤回北京的日子,《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也是四月二十六日,从下午至夜里,冯紫英的家宴中,参与者有冯紫英、贾宝玉、薛藩、蒋玉菡、妓女云儿。







于行酒令间,贾宝玉唱了一首《红豆曲》: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挨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从这悲伤的词曲中,令人感受到的是忍爱而不堪忍受、刻骨铭心、痛彻心扉的相思之情。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要问这相思之情为谁而发,且看这天上午林黛玉埋香冢、泣残红、写《葬花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这真的是在葬花吗?







黛玉生日为二月十二花朝节,原是百花之神的生日,而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却是花神退位,祭饯花神的之时。黛玉这不是在泣自己、埋自己、祭饯自己吗?







从黛玉生日到马道婆暗害宝玉,也就是闖王攻进北京的三月十九日是三十八天,从祭饯花神到这天也是三十八天,可见这花朝节与饯花神,皆为大明灭亡而设置。而黛玉之泣、埋、祭原来都是为了明亡。







如此看来,宝玉所唱《红豆曲》,实是在为明朝灭亡而“滴不尽相思血泪”。







(五).







轮到冯紫英行酒令时,最后以一句“鸡声茅店月”结束。







这句诗来自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是其四十八岁时,离开长安后,途经商山时所写。







这是在暗隐李自成四月二十六日撤回北京,二十九日举行了登基仪式,三十日离开北京后,即撤退到了陕西。







轮到那锦香院的妓女云儿行令时,薛藩一直插科打诨,末了以“桃之夭夭”完令。







“夭夭”原意为“草木初长而茂盛美丽,另外还有,屈,未成年,刚出生的禽或兽等意思。







云儿在唱“女儿悲,将来终身指靠谁?”时,薛藩叹道:“我的儿,有你薛大爷在,你怕什么?”







再看行酒令前云儿所唱小曲中有这样的句子:“两个冤家,都难丢下……想昨宵幽期私订在茶縻架。”







将这些文字放在崇祯十七年三、四间,能从中体味到什么,或者说妓女云儿更象是谁呢?







唯有吴三桂这个禽兽:先是准备投降李自成,结果却投靠了满清,最后将胡虏引入了关内。妓女就是形容吴三桂的品行节操,云儿则是指他被封为平西王后就藩云南。







(六).







薛藩行酒令时说的:“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他自作解释:“笑什么?难道我说的不是?一个女儿嫁了汉子,要当忘八,他怎么不伤心?”“忘八”,乃暗借“八旗军”来隐满清也。







最后一个行酒令者是蒋玉菡,他以“花气袭人知昼暖”完令后,随着宝玉出去解手时,用自己的汗巾子同宝玉腰间系的袭人的汗巾子作了交换,预示了袭人将来会嫁给蒋玉菡。







棋官是作为伶人的蒋玉菡艺名,可是,身份低贱的伶人,怎么可能会住在紫檀堡呢?要知道古时“紫”和“檀”都是帝王皇家的象征。而如果“棋官”为“旗官”,即“八旗之官”,“蒋玉菡“为“将玉含”,即掌管玉玺之人,那就不奇怪了,当然,紫檀堡也并非紫檀堡,而是紫禁城。






在古代的《推背图》等谶语中,普遍以一两个字来代表某个人或某一事物。以谶语形式写出来的袭人的判词是: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顺”和“福”两个字正应了顺治福临,而那“一床破席”,则是以席子为蒲苇、芦苇编织,隐指顺治为“胡虏(蒲芦)”。









由此得出,蒋玉菡交换来袭人的汗巾子,隐喻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五月初二,多尔衮率领清兵进入北京;预示袭人嫁于蒋玉菡,隐喻顺治于九月从盛京迁都北京,住进紫禁城。







(七).







这样,接下来在第二十九回里,宝黛发生最大冲突时,宝玉要把象征传国玉玺的通灵宝玉砸烂,黛玉则剪断了上面的穗子,就好作解释了。因为这天是五月初二,满清进入北京的日子。传国玉玺被砸,象征传国玉玺上五龙交互手柄的穗子被剪,意味着作为正统合法的朱明王朝自此永远失去了天下。







且看初四那天在贾宝玉身上发生的那些事儿:







薛宝钗回黛玉之问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宝玉便笑道:“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串子。这叫《负荆请罪》。”宝钗笑道:“原来这叫作《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







这段文字在表达什么呢?后面金钏说的:“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就是答案。







李逵绰号黑旋风,宋江人称及时雨,“风水(雨)”合在一起不正是“井卦”吗?






“井”卦又暗隐什么呢?后面龄官画“蔷”就是答案。







元朝诗人刘因有一首《蔷薇》:







“色染女真黄,露凝天水碧。







花开日月长,朝暮阅两国。”







“天水碧”,即为浅青色。据传南唐后主李煜的妃子有一次在染色时,把没有染好的丝帛放在露天过夜,丝帛沾上露水后,起了变化,竟然染出了很鲜艳的青绿色。后来人们便按此发染色,并将这种颜色称为“天水碧”。







龄官在蔷薇架下画“薔”又被雨淋的场面,正好应合了刘因的这首《蔷薇》。当然,这首诗在《红楼梦》会被引伸出另外一层含义:“女真”“天水碧”皆指满清,后两句则可意会成,原来朱明的大好江山,旦夕之间却被那胡虏窃取。







随后宝玉冒雨跑回怡红院时,给了袭人一记窝心脚,也是对上面解读的一种印证。因为当时有两个优伶宝官、玉官正在怡红院里跟袭人等一起戏耍,为什么非要是宝官、玉官呢?这两个名字合在一起就是“宝玉”,但是,她们的优伶身份,说她俩影射蒋玉菡更加恰当。而蒋玉菡与袭人于象征皇宫的怡红院里戏耍,宝玉反被关在了门外,不正可隐喻满清窃取朱明天下吗?







那么,宝玉踢袭人那一脚又有何隐喻呢?







其实从第十八回至第三十回,所隐藏的就是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明亡,到五月初二满清进入北京的这一历史时段。宝玉踢袭人的那一脚,代表的是转折,也就是将从前一个故事转入到另一个故事。而另一个故事,需要从五月初三说起。







(八).







五月初三薛藩过生日的场景,书中只字未提,意在暗示这天并非薛藩生日,但却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十六回,薛藩言称五月初三是自己生日后,有一段这样的描述:







薛藩笑道:“你提画儿,我才想起来。昨儿我看人家一张春宫,画的着实好。上面还有许多的字,也没细看,只看落的款,是“庚黃”画的。真真的好的不得了!”宝玉听说,心下猜疑道:“古今字画也都见过些,那里有个‘庚黄’?”想了半天,不觉笑将起来,命人取过笔来,在手心里写了两个字,又问薛藩道:“你看真的是‘庚黄’?”薛藩道:“怎么看不真!”宝玉将手一撒,与他看道:“别是这两字罢?其实与‘庚黄’相去不远。”众人都看时,原来是“唐寅”两个字,都笑道:“想必是这两个字,大爷一时眼花了也未可知。”薛藩只觉没意思,笑道:“谁知他‘糖银’‘果银’的!”







“庚黄”“唐寅”各取一字为“庚寅”。







原来,福王朱由崧在江北四镇和马士英扶持下,于崇祯十七年五月初三庚寅自大明门入大内,至武英殿行监国礼。五月十五日,朱由崧即皇帝位于南京紫禁城武英殿,以次年为“弘光”元年,国号依旧为“明”。南明政权的建立,也开始了与满清将近二十年的对峙局面。



(《透视红楼梦》)

编辑于 2022-07-10 17: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7-14 20: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迎春被偷的累丝金凤原来是扬州十日的代名词系列之二
龍乡
龍乡
与朋友们一起透视隐藏在《红楼梦》背后的真实故事。
​关注他
贾迎春被偷的“累丝金凤”原来是“扬州十日”的代名词(二)

文:龍乡



2021-12-16 21:35



“累丝金凤”原来是“扬州十日”代名词的拼图之二:薛小妹十首“怀古诗”之前三首



(一).







金钏在回应贾宝玉的粘缠时,以“调戏”的口吻说:“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句话语难道也不明白?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







结果,金钏被王夫人一巴掌撵出了荣国府后投井自尽,还是穿了薛宝钗的衣裳给下葬的。







前边刚说过“金簪子掉到井里头”,后边就“投井自尽”,金钏跟“井”怎么就这么有缘呢?







而宝玉在粘缠金钏之前,刚刚被薛宝钗以“李逵给宋江陪罪”嘲讽。“巧”的是李宋二人的绰号“黑旋风”和“及时雨”合在一起,正好可以组成水风“井”卦。









下为巽,风也;上为坎,水也,是为[井]卦。







“井”卦爻辞云:“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意思是:村(城)邑变动,井不变动,既不让井水干涸,也不让井水溢满,往来井然有序。如将井水取干,井绳就会缠绕困住取水的瓶子,主凶。







宝钗、金钏嘲讽调戏宝玉暗隐“井”卦,其意所指为何呢?







金钏调戏宝玉的下半句是:“你往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其实就是在暗示,这个“井”卦的答案,可在贾环那儿找到。







从上一篇中,我们已经知道,三月十五日那天,贾环用蜡油烫伤了宝玉的脸,而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五日,李自成占领了北京北边的最后一道关口居庸关,而兵临城下。可见贾环就是李自成在《红楼梦》里的多个影子之一。







所以说,暗示与贾环有关,即是暗示与李自成有关。归根结底则是暗示读者到《推背图》“第三十二象,乙未(巽下坎上:井)”里去获取答案。







(二).







《推背图》第三十二象的“井”卦,也是“闖王灭明”之谶。其谶图是:









馬立門内为“闖”。







谶曰:







马跃北阙,犬嗷西方。







八九数尽,日月无光。







颂曰:







杨花落尽李花残,







五色旗分自北来。







太息金陵王气尽,







一枝春色占长安。







谶语中:马跃北阙,指闯王攻取北京;犬嗷西方,指张献忠攻占四川,建“大西”政权;八九数尽,指崇祯在位十七年,明朝气数已尽;日月无光,即明朝灭亡。







颂辞中:扬花落尽李花残,一是指三月,二是借李唐代隋之谶“桃李子,洪水绕杨山”,代指李自成灭亡了明朝;







五色旗分自北来,指闯王的大顺写举着黄、白、黑、红、蓝五色旗,占领京城之北的居庸关后进攻北京;







太息金陵王气尽,痛惜始建都于金陵(南京)的朱明王朝,气数已尽;







一枝春色占长安,以春天的青绿色,喻指满清最后点领了北京(长安)。







这个“井”卦的谶与颂所表达的意思就是,闯王虽然灭了明朝,最后却被满清摘取了果实。而金钏投井自尽后,穿着宝钗的衣裳下葬,一样是在暗喻,李自成白白为满清做了“嫁衣”。







(三).







因金钏挨了王夫人一巴掌而急忙逃出来的贾宝玉,在蔷薇架下,看见龄官在地上画了成百上千个“蔷”字后,被一场突来的大雨浇了个透心凉。







上一篇中已经讲过,这个场景乃是对元朝刘因《蔷薇》诗进行的演化,引伸出明亡后满清入关占领北京。







无独有偶,下一回,也就是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中,蔷薇架下又出现了另一个场景:







史湘云和丫鬟翠缕正论“阴阳”时,在蔷薇架下拾到了宝玉丢的金麒麟,脂砚斋在此批道:“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







假如因此而理解成,湘云在蔷薇架下拾金麒麟,是在预示她将来会嫁给卫若兰,那就说明是被表面故事的假语村言给迷惑和禁锢着了。







当年潘岳赠石崇的诗中有这样一句,“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后来两人被孙秀陷害,一同被押赴刑场问斩,使“白首同所归”变成了一句应验的谶语。







而史湘云在蔷薇架下拾到金麒麟时,正与翠缕论“阴阳”,可见“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所暗隐的是阴阳相隔与生死。







1646年十月,朱由榔在被称为麒麟之乡的广东肇庆称帝,十六年后的1662年四月十五日被吴三桂弑杀后,被大臣扶纲偷偷葬在了贵州的高唐山。正应了史湘云判词里的“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高唐山的具体位置是,贵州省、古且兰国境内的都云卫,可见“卫若兰”这个名字便是由此而来,同时,暗隐南明灭亡后永历帝的葬身之地,才应该是脂批的真实用意。







蔷薇架下,龄官画”蔷”,隐喻大明灭亡;湘云拾金麒麟,隐喻南明灭亡。由此可知,“蔷薇”实为“墙危”,暗隐着王朝的高墙即将倒塌灭亡。







(四).







贾宝玉冒雨回到怡红院时,两个优伶宝官、王官正与袭人等在一起玩耍,她们把院子四周出水口全部堵住,使怡红院俨然成为了一片水塘,或一口水井。







在前一篇中对此也已作过解读,并且也讲到了贾宝玉踢袭人的那一脚的隐喻,是五月初三庚寅,朱由崧在金陵宣布监国,随后建立了南明弘光政权,开始了近二十年的抗清斗争。对于一心想要完全取代明朝的满清来说,朱由崧建立弘光政权,无疑相当于心口被狠狠地踢了一脚。







而南明在近二十年的抗清斗争中,踢满清踢得最狠最具代表性的一脚,出现在永历六年,李定国经过一番准备后,于五月出兵,数月间逼死孔有德,斩杀尼堪,收复失地数千里的“两蹶明王”。因此在紧接着的下一回才有了关于晴雯的“撕扇子做千金一笑”。







不过,这已是后话,咱们要讲“累丝金凤”原来是“扬州十日”的代名字和证据,便不能扯得太远。







且说,五月初三朱由崧在金陵宣布监国时,南明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形势状况呢?







咱们一起来看薛小妹那十首“怀古诗”的前三首。









(五).







怀古诗的第一首是《赤壁怀古》: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嚣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这首诗所体现的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是一首很标准的怀古诗。致于要从中“理解”出符合《红楼梦》主题思想的另一层含义,不同的解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向和思路给出许多不同的答案,只是难以避免牵强附会之嫌。







比如,因为赤壁之战其中一方主将为曹操,曹学专家们忽略了作为战败的一方,对曹操完全是一种耻辱,而从各种角度去与满清包衣曹寅家去作连系。这样的”解读”,无论对《红楼梦》,还是对专家自己,不能不说是很一种悲哀。







那么,这首《赤壁怀古》到底该怎么理解呢?







其实,在《红楼梦》中的任何一首诗词、一句话、一段文字,都不应该也不可以进行单独地去理解,必须与前后文形成紧密的联系,才会尽可能减少主观臆断式的错误。







所以说,如果不与后边的怀古诗互相连系起来,还不如不解读的好。







(六).







第二首是《交趾怀古》: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这首《交趾怀古》就显然得名不符实了,完全违背了“怀古”这种文学体裁的常识。自古以来所有的怀古诗词以及其它文学体裁的怀古作品,其所怀事物,无一不是没有具体的照应和针对性的。







须知在东西汉,交趾郡(国)辖下的疆域非常广阔,除了越南北部,还包括了这些地区:福建、广东和广西三省,以及浙江、江西、湖南和贵州的南部、云南的东部。谁又曾见过对一个如此广大的区域去写怀古诗呢?







其首句“铜铸金镛振纪纲”,讲的是马援在交趾郡平定了一对姊妹规模上也不是很大的叛乱后,在获胜处立了两根用铜铸成的柱子,以彰显朝廷的权威与法度不容侵犯。







可是整首诗只此一句与标题有联系,就有悖于常理了,当然不能把它当成一首正常的怀古诗去理解,而应该考虑到,如此写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







第二句“声传海外播戎羌”,说的是伏波将军马援此前曾在四川平定羌人之乱。







后面的“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则是说江东吴地(江苏)的两个老乡项羽、刘邦于安徽灵璧东南进行的垓下之战中,张良以笛声(箫声)引领了四面楚歌。







也就是说,《交趾怀古》的四句诗覆盖了福建、广东、广西、及浙江、江西、湖南、贵州南部、和云南东部,还有四川、安徽、江苏等涉及到十一个省份,如果加第一首《赤壁怀古》的赤壁在湖北省,这些省份合在一起,恰好是1644年五月初三,朱由崧在南京宣布监国前后,南明所控制的疆域。









(在这幅南明形势图中,1644年五月,李自成还没有来到湖北,张献忠尚没有占领四川。)







(七).







第三首是《钟山怀古》: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根据前两首诗的经验,对于诗中所写的《北山移文》中,关于对假隐士周颙进行的讽刺,我们完全可以将其忽略不管,只需要关注一下“钟山”就可以了。







钟山即紫荆山,自古以来便是南京的象征。







如果说前两首怀古诗画出了1644年五月前后,南明控制的疆域,第三首则点出了朱由崧建立南明弘光政权时都城的所在地南京。







既然是朱由崧建立了弘光政权,那么在下一篇《迎春被偷的“累丝金凤”原来是“扬州十日”的代名词》之第三张拼图中,咱们就来说一说弘光帝朱由崧



(《透视红楼梦》,揭秘隐藏在背后的“真事”。欢迎喜欢红楼的朋友关注、转发、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7-14 20: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迎春被偷的累丝金凤原来是扬州十日的代名词系列之三
龍乡
龍乡
与朋友们一起透视隐藏在《红楼梦》背后的真实故事。
​关注他
红楼梦里迎春被偷的“累丝金凤”原来是扬州十日的代名词(三)



文:龍乡



2021-12-30 17:51



​既然说迎春被偷的“累丝金凤”是“扬州十日”的见证与代名词,那黛玉说迎春“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当然也指“扬州十日”,那么,迎春背后所影射之人,与“扬州十日”就应该有非同寻常的连系。







​迎春被偷的“累丝金凤”原来是“扬州十日”代名词的拼图之三:二小姐迎春













在《红楼梦》第七十八回关于林四娘的故事中,那个被“犬羊、贼众”所杀的青州恒王,查遍明清两代历史,以及根据康熙时期那些明朝遗民笔下的林四娘,可以肯定,他就是明朝青州的末代衡王朱由棷。







按书中所写,衡王是在贼兵围攻青州时被杀,这当然是为了把“真事隐去”的“假语村言”。







既然是解读《红楼梦》,我们当然不能只在“假语村言”里纠缠不清,应该作的是查证出衡王到底是怎么死的。







原来,朱由棷于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投降了满清,弘光元年(顺治二年)清廷借口其族人企图反清而把朱由棷押往北京软禁。南明隆武二年(顺治三年)四月二月二十五日在北京莱市口被满清杀害(一说被弓弦勒死)。与衡王一起被杀的朱明宗室共十七人,其中一位是南明弘光帝朱由崧。







原为福王的朱由崧,因崇祯皇帝自缢殉国,大明朝灭亡,在江北四镇与凤阳府督师马士英的合力推举下,于1644年(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五月十五日在南京紫禁城武英殿宣布即皇帝位,以第二年为弘光元年。哪里想到就在弘光元年的五月二十二日,朱由崧便在芜湖被叛将献给了满清和硕豫亲王多铎。此时朱由崧才刚刚坐了一年的皇帝宝座。







随后,朱由崧、潞王朱常淓、太后邹氏等人被多铎押送到了北京,又是即将一年,这些人全被顺治下旨杀害。







特别是从被俘到被杀的这一年,不能不联系到贾迎春嫁给孙绍祖只一年时间便被作践蹂躏而死,以及迎春的判词: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后两句“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已经不用多作解释,而前两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所指的孙绍祖,自然是指把弘光帝掳走的满清宗室豫亲王多铎了。









那巜红楼梦》里为什么把多铎起名孙绍祖,又说他是大同人呢?







这是因为满清来自后金,后金又认为他们的祖先是金国。大同作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中原王朝占领大同,就能对北方游牧民族形成震慑,北方游牧民族占领大同,就会对中原王朝造成威胁。







宋金时期,正是金国宗室完颜宗翰(粘罕)于公元1122年攻占了大同,1127年,制造了“靖康之变”,将徽、钦二帝掳走。这就是书中将掳走弘光帝的多铎起名孙绍祖,家在大同的原因。







元春元宵节归省后的第七天,也是薛宝钗正月二十一生日的第二天,迎春出了这样一个灯谜:







“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







因何镇日乱纷纷,只为阴阳数不同。”







谜底是“算盘”,而它的隐喻是什么呢?算盘中间横梁的上边,两个珠子相加为十,下边是五个珠子,这也同样是隐指1644年五月十五日,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了弘光政权。同时横梁上边两个珠子,下边五个珠子,又是二和五,则隐指1646年四月二十五日,朱由崧、朱由棷,朱常淓等被满清杀害于北京莱市口。







就在迎春的“攒珠累丝金凤”被下人偷走后,绣橘、黛玉、探春、平儿纷纷替她出头时,迎春自己反而要息事宁人,不感追究,坐到一旁看起《太上感应篇》来。于是黛玉说她“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







这个典故说的是南朝梁武帝:梁武帝痴迷于佛学,大兴土木修建了很多庙宇,太清二年,侯景发动叛乱,年底宫廷沦陷,而梁武帝还是只顾谈经论佛,宣扬着因后果生死轮回,最终被侯景囚禁,后来直到活活地饿死了也没有人来过问。









《红楼梦》里借黛玉之口讲出这个典故,暗隐的是弘光元年四月,多铎率领清军围困扬州时,督师史可法调不来军队驰援,几次紧急上书弘光帝要求支援,而朱由崧都只顾自己在后宫酗酒淫乐,置之不理。从而使扬州在兵少将寡的情况下,于四月二十五日被清乒攻陷,史可法宁死不降被杀后,多铎下令屠城,八十多万人杀害,制造了臭名昭著、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



(《透视红楼梦》,揭秘隐藏在背后的真实历史,欢迎朋友们关注、转发、支持。)









发布于 2022-07-12 08: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7-14 20: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迎春被偷的“累丝金凤”原来是扬州十日的代名词系列之四
龍乡
龍乡
与朋友们一起透视隐藏在《红楼梦》背后的真实故事。
​关注他
迎春被偷的“累丝金凤”原来是扬州十日的代名词



文:龍乡

阉党阮大铖,权臣马士英,老阁部史可法,东林党魁钱谦益,军阀左良王,有争议的何腾蛟等南明弘光时期的重要人物,是否出现于《红楼梦》中,都不能否定“累丝金凤”是“扬州十日”的见证与代名词。即便是写的寅孙自传和曹寅家事也不能否认。其实,“累丝金凤”出现在《红楼梦》里也充分证明了书中没有只字半句与包衣曹家有关系。重要的是,上面那些人物都以不同的形象的的确确地被隐写在了《红楼梦》里。







迎春被偷的“累丝金凤”原来是“扬州十日”的见证与代名词拼图之四:司棋和潘又安



“品貌风流”、“高大丰壮”,脾气刚烈、做事雷厉风行,是迎春房里大丫鬟司棋的标签。









就是这样一个大丫鬟,在迎春住的“紫菱洲”所拥有的权势和地位俨然成为了“副小姐”。







再来品品“司棋”这个名字,不正是对她能够获得“副小姐”这个称呼一种暗示和体现吗?







“司”,主持、掌握、操控之意。偏偏这二小姐贾迎春的最大爱好就是下棋,而“司棋”则意为主导、掌控棋局走势。这也正是在表面故事上,迎春虽贵为千金小姐,却是个性格懦弱的“二木头”,从而使司棋这个副小姐成了紫菱洲实际当家人的具体定位。







书中为什么如此设置呢?当然是“真事隐去”的需要。







我们在上一篇关于“累丝金凤原来是扬州十日的代名字”拼图之三中作了分析解读,迎春影射南明弘光帝朱由崧,而在弘光时期的政局一真操控在权臣马士英手中,对比一下表面故事的设计,司棋这个形象是不是很符合马士英呢?







其实司姓与马姓同源,共同的祖先是秦朝的得姓始祖伯益,这也是司棋被设计姓秦的根本原因,同时,给秦司棋影射马士英更增加了一份可信性。







很多学者认为,马士英操控弘光时局背后主使者为阮大铖,即马为阮所操控,多少存在一些争议,不过,两人狼狈为奸却是不争的事实。







阮大铖无疑是弘光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红楼梦》中又会怎么隐写他呢?







“阮”,是一种汉族传统乐器,阮咸的简称。相传西晋人阮咸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而因“奸情”被鸳鸯到的司棋和她表弟潘又安,后者的名字恰好来自西晋人潘岳。









“阮”不但为“潘”的谐音,在文学方面阮大铖也如潘岳一样被认为是天才,同时在做人方面两人又一样被世人所诟病。因此上,用来自潘岳之名潘安,制造出一个潘又安来影射阉党余孽阮大铖是很恰如其分的。









当年潘岳写给石崇的诗中,有“投份寄石友,白首同所归”的句子,那料因被孙秀陷害,两人最后一同走上了破头台,使这句诗成为了被应验的谶语。







历史中的阮大铖与马士英狼狈为奸,《红楼梦》中的潘又安与司棋双双殉情,也是潘岳“投份寄石友,白首同所归”的真实写照。







迎春被偷的“累丝金凤”原来是“扬州十日”的见证与代名词拼图之五:柳家的、柳五儿、钱槐和邢岫烟



司棋在《红楼梦》里正式出场,是在第二十七回“四月二十六日未时交芒种节”,写她“从山洞里里出来,站着系裙子,林红玉问她“姐姐,不知道二奶奶往那里去了?”司棋道:“没理论。”







红学家们认为,《红楼梦》里一字不可更改,字字句句都是有一定用意的。关于司棋正式出场的这个不起眼的小情节,自然更是不能被忽视。







那么,描写这个小插曲的用意会是什么呢?重点在“四月二十六日未时交芒种节”上。







原来大明灭亡后,在南京究竟该立谁为帝这个问题上,凤阳督师马士英与掌有实权的南直隶内阁首辅兼兵部尚书史可法,刚刚达成拥桂王朱常瀛为帝的协议,回过头来,却瞒着史可法,于1644年四月二十六日,联合江北四镇的高杰、刘良佐、刘泽清、黄得功把福王朱由崧从淮安接到了南京,使得拥立朱由崧为帝变得无法逆转,从而,这一天也变成了马士英操控弘光政权的开端。







脂批曾言《红楼梦》中的文字“表里皆有喻也”,那么写司棋“从山洞里出来,站着系裙子”,可有什么意象和隐喻吗?







在表面故事中,可以让人理解为司棋在山洞里方便,或与潘又安约会;在背后隐藏的故事里呢?







在确定潘又安影射阮大铖后,我们可以这样放飞一下想象:







阮大铖,字集之,号圆海、石巢、百子山樵。巢者,穴洞也,这“石巢、山樵”,不正可引伸出“山洞”之意吗?而这天偏偏是1644年四月二十六日,如此写来,是否在隐喻接福王到南京这一行动,原来是马士英与阮大铖合谋的结果呢?







再来看金鸳鸯撞上司棋和潘又安幽会的描写:







“(鸳鸯)偏生又要小解,因下了甬路,寻微草处,行至一湖山石后大桂树阴下来。刚转过石后,只听一阵衣衫响,吓了一惊不小。定睛一看,只见是两个人在那里,见他来了,便想往石后树丛藏躲。鸳鸯眼尖,趁月色见准一个穿红裙子梳鬅头,高大丰状身材的,是迎春房里的司棋。”







从这段描写中,“微草”呀“山”呀“石”呀,似乎可以看到马士英字瑶草,阮大铖号石巢、百子山樵的信息。









1644年五月十五日,朱由崧称帝后,弘光朝正逐渐被马士英、阮大铖掌握操控,俩人开始对东林党人和复社成员进行大肆地残酷迫害与屠杀。这一切彻底激怒了出身于东林党,在武昌拥兵自重的左良玉。1645年三月底,左良玉打着“清君侧”的旗帜,率领号称八十万的大军,浩浩荡荡杀土奔南京。岂料与四月初行至九江,左良玉大口吐血而暴亡。









左良玉死后,其子左梦庚在狄港被黄得功战败后投降了满清,几乎同时,江北四镇也被满清上占领,出现了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事件。左良玉的“清君侧”是加速弘光政权灭亡的重要事件,《红楼梦》里会怎么对其进行隐写呢?







“清君侧”之起因,是马士英阮大铖与东林党之间的矛盾冲突。而《红楼梦》里,司棋与人发生最大的冲突是因为一碗鸡蛋羹,怒砸柳家的承包的小厨房。







“柳家的”之女儿是那个一心想进入怡红院伺候贾宝玉的柳五儿。









贾宝玉是传国玉玺与皇权的象征,一心想进入怡红院伺候贾宝玉,就等于是想接近皇权,这与“清君侧”是多么地相似。







九江口,本是“五柳先生”陶渊明的故里,“柳五儿”这个名字不正是在暗隐左良玉在诗人故里九江口暴病而亡吗?







虽然这边是柳五儿想去怡红院“出人头地”,那边赵姨娘的娘家兄弟钱槐却看上她,一心想娶其为妻。这钱槐究竟是何许人也?







槐,不但指植物,在古代传统文化中,又有三公宰辅之位的象征,因此槐与官是相连的。如:槐鼎、槐位、槐卿、槐兖、槐望、槐绶、槐岳、槐蝉、槐府、槐第等。且“槐”“魁”相近,也就有了企盼子孙后代得魁星神君之佑而登科入仕之吉兆。







左良玉出身于东林党,那想娶柳五儿的钱槐,不是影射东林党魁钱谦益还会影射何人?









迎春、司棋、潘又安、柳家的柳五儿、钱槐分别影射南明弘光时期的朱由崧、马士英、阮大铖、左良玉、钱谦益,那么,前来贾府投亲,被安排住在迎春那里的邢岫烟又影射谁呢?







以前的拙文中对她已经作过多次解读,“云无心而出岫”,邢岫烟影射字云从的南明重臣何腾蛟,安排她住在迎春的紫菱洲,暗隐弘光时期,何腾蛟寄身于在武昌拥兵自重的左良玉。因左良玉曾劝他与自己一起举兵“清君侧”,何腾蛟偷偷离开了武昌,后来被他的半个“南阳老乡”隆武帝朱聿键(妙玉影射者)信任并委以重任。



​(《透视红楼梦》,揭秘隐藏在背后的真实历史。欢迎各位老师和朋友们关注、转发、支持。)

发布于 2022-07-13 11:01
扬州
扬州攻略
江苏省扬州中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7-14 20: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迎春被偷的累丝金凤原来是扬州十日的代名词系列之五
龍乡
龍乡
与朋友们一起透视隐藏在《红楼梦》背后的真实故事。
​关注他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迎春被偷的“累丝金凤”原来是扬州十日的代名词(五)



龍乡红楼



​*迎春被偷的“累丝金凤”原来是扬州十日的见证与代名词拼图之六:第四、第五首怀古诗







薛小妹的“十首怀古诗”,第四首为什么是《淮阴怀古》?第五首为什么是《广陵怀古》呢?









这与前三首怀古诗有着莫大的关系。







拙文《“累丝金凤”原来是“扬州十日”代名词的拼图之二:薛小妹十首“怀古诗”之前三首》,与《“薛小妹十首怀古诗”暗隐南明二十年的形势变化》中,对此均曾进行过解读:







前三首怀古诗暗隐了湖北、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安徽、江苏等十二个省份,以及南京。这恰好就是1644年五月,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南明第一个政权,弘光政权时,所控制的疆域。









而《淮阴怀古》之“淮阴”,便是后来的淮安。







崇祯十七年,大明王朝灭亡之际,作为福王的朱由崧从洛阳逃出来后辗转来到了淮安。拥兵自重的江北四镇之高杰、刘良佐、刘泽清、黄得功,为了成为南明皇帝的首立功勋,便近水楼台先得月,一力主张把逃到这里的福王立为南明第一个皇帝。







1644年四月二十六日,江北四镇与凤阳督师马士英联合,用水师浩浩荡荡地把福王从淮安接到了南京,终于使朱由崧在五月初三庚寅时开始,举行了“监国”仪式。随后于五月十五日在南京紫禁城武英殿宣布称帝,以第二年为弘光元年。









谁知弘光政权仅仅只建立了一年便灭亡了。在灭亡的过程中,作为南京北大门的江北四镇,所驻守的徐州、淮安、庐州、泗州首先被满清所占领。









这就是《红楼梦》在设计中,将第四首怀古诗命名为《淮阴怀古》的根本原因。







第五首《广陵怀古》之“广陵”即为扬州。







随着江北四镇的失陷,紧接着便是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二十五日爆发的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







这也正是在设计中,将第五首怀古诗命名为《广陵怀古》的根本原因。







扬州作为弘光政权都城南京的最后一道屏障,它的失陷,也昭示着弘光政权的最终灭亡。那么,“扬州十日”作为一个历史上重大的丑恶事件,《红楼梦》中有没有对其进行具体地隐写呢?







答案是肯定的,“累丝金凤”事件便是在隐寓“扬州十日”大屠杀。







​*迎春被偷的“累丝金凤”原来是扬州十日的见证与代名词拼图之七:“累丝金凤”事件







为什么说“累丝金凤”原来是“扬州十日”的见证与代名词呢?







2009年7月,一则名为《扬州一小巷入选中国最邪最灵异的地方》的帖子频现网络,帖子称扬州一古巷深夜“闹鬼”,因而该巷子入选了“中国最邪最灵异的地方”。







这条古巷名叫“螺丝结顶”,位于扬州市广陵路东侧的醉仙居巷尾端。巷子蜿蜒曲折,长约数百米,最窄处一米多宽,最宽的地方不过两米,地上铺着板砖石块。







“螺丝结顶”在佛教中常用来形容佛,因释迦牟尼佛头顶上布满了螺髻而得名。







而扬州的这条古巷之所以得到“螺丝结顶”这个名称,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螺丝结顶”即“垒尸及顶”的谐音,意思是说,明末清初的1645年四月二十五日,爆发的“扬州十日”中,扬州变成了清兵最大的屠场,死人一层铺着一层地往上摞、往上垒,最后垒到屋顶那么高;







第二种说法是,在这条巷子里曾有一个有名的澡堂,面积小但设施全,并且一楼通往二楼的楼梯是螺旋状的,“螺丝结顶”是指这家小而全的澡堂。







这条古巷,到底是因“垒尸及顶”而得名,还是因澡堂子而得名呢?《红楼梦》里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因为,迎春被乳母偷走的“累丝金凤”,只能是取自“垒尸及顶”的谐音,而绝不会占用那么大的篇幅去暗隐一个澡堂子。







可是,“累丝金凤”事件真的是以谐音“螺丝结顶”这条古巷的“垒尸及顶”来隐寓“扬州十日”吗?









按书中描述,在丫鬟绣橘、贾探春、林黛玉、薛宝钗、平儿等忙着向玉柱儿媳妇讨要“累丝金凤”时,贾迎春却坐在一旁看起了《太上感应篇》。于是黛玉笑她“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









这个典故讲的是,南朝梁武帝痴迷于佛学,大兴土木修建了很多庙宇,太清二年,侯景发动叛乱,年底宫廷沦陷,而梁武帝还是只顾谈经论佛,宣扬着因后果生死轮回,最终被侯景囚禁,后来直到活活地饿死了也没有人来过问。







1645年四月,扬州十日爆发前,作为督师的史可法,曾数次给弘光帝写信,请求援助,而朱由崧却在武英殿终日酗酒淫乐,対史阁部的求援信置之不理,这不正是“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的真实体现吗?







作为“副小姐”的司棋,此时正在病中,对“累丝金凤”被偷也几乎没有出面过问。如此设置所暗隐的,难道不是弘光政权的实际掌控者马士英与阮大铖,于“扬州十日”期间,正在因为左良玉“清君侧”而自顾不暇吗?









倒是迎春房里的另一个丫鬟绣橘,在急切地一遍又一遍的催促着迎春向乳母和玉柱儿媳妇索要“累丝金凤”。那么,“绣橘”这个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呢?







当初,齐国大夫晏子使楚时,被楚王刁难,晏婴说出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句名言。扬州则恰恰正好地处淮南,“绣橘”催迎春索要“累丝金凤”,不正如老阁部史可法写信催促弘光帝支援拯救扬州吗?







那么,赖着不肯归还“累丝金凤”的玉柱儿媳妇,不就是在影射扬州十日的刽子手豫亲王多铎吗!







由此,我们也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了:贾迎春被偷的“累丝金凤”,原来就是“扬州十日”的铁证、与代名词。

发布于 2022-07-14 10:42
扬州
扬州文化
扬州攻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08: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判词解读12:迎春判词图谶解读一,攒珠累丝金凤揭秘
2024-06-22 12:40 发布于:陕西省
《红楼梦》判词解读12:迎春判词图谶解读一,攒珠累丝金凤揭秘 2024-06-22 12:40 发布于:陕西省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217】
(修订后此篇已放入迎春解读章节,补发此篇)
12.12 迎春
迎春是四春之一,南明皇帝中的弘光帝,所以书中安排是福王贾赦唯一的女儿。贾府中儿媳、女儿才是皇帝,所以迎春不住在自己家,却住在王夫人家这个皇家“正”支。从反面看,这些安排设计都有合理原因。迎春的懦弱、不理事、任由下人放肆,也完全符合福王系的弘光帝朱由崧的特征。
在73回,“绣春囊”之后,回目上便是“懦小姐不问累金凤”。绣桔说“那一个‘攒珠累丝金凤’竟不知那里去了”,“姑娘竟不问一声儿”。迎春的乳母不但赌博做头家,而且胆大妄为,竟然把迎春的“攒珠累丝金凤”私自拿去典了银子。迎春呢?“竟不问一声儿”,“只是脸软,怕人恼”。绣桔说“他是试准了姑娘的性格,所以才这样!”绣桔甚至当面说迎春:“姑娘怎么这样软弱!”
迎春乳母子媳王住儿媳妇更是无法无天,“也因素日迎春懦弱,他们都不放在心上”,竟跑到迎春卧室,跟绣桔、司棋大嚷大吵。“也明欺迎春素日好性儿”,居然发邢夫人之私意,说姑娘使了他们的钱!说什么“没有钱只合我们奴才要”,说他们“白填了三十两”。迎春呢?迎春劝止不住,自拿了一本《太上感应篇》来看,“若有不闻之状”。迎春就是这样个人,这样的懦弱性格。
探春说:“如今那住儿媳妇和他婆婆仗着是妈妈,又瞅着二姐姐好性儿,如此这般私自拿了首饰去赌钱,而且又捏造假账妙算,威逼着还要去讨情,和这两个丫头在卧房里大嚷大叫,二姐姐竟不能辖治!”
迎春呢?笑道:“问我?我也没什么法子。……任凭你们处治,我总不知道。”
所以黛玉感叹:“真是‘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并提醒读者:“若使二姐姐是个男人,这一家上下若许人,又如何裁治他们?”
黛玉说的“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不就是弘光帝朱由崧吗?
清兵屠扬州后,五月初五,“上不视朝,以串戏无暇也”。五月初九,清兵渡江。五月初十,弘光下令“闭京师各城门”,“午后,唤集梨园子弟入大内演戏”!不做部署,不守京师。到晚上,干脆弃南京城,直接逃跑了。
黛玉说“若使二姐姐是个男人”,“如何裁治”的话,更是挑明了:反面此人不是小姐,是个男人,在“虎狼屯于阶陛”时,“如何裁治”,黛玉说的都是反面的话。
迎春的回答:“正是”,并说“多少男人尚如此!”红楼作者写的,还是反面的话:“正是”,那个“末世”,多少男人尚如此!
在“虎狼屯于阶陛”时,黛玉说的“尚谈因果”是什么?迎春拿了一本《太上感应篇》,在给读者看什么?
《太上感应篇》第一句: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表面看,黛玉说的“因果”,便是《太上感应篇》的祸福、善恶之报的因果。
太上:表面之义,指太上老君,至高无上的道教至尊。
“太上”本义就是至高无上,至尊之意,也指皇帝、天子。
福:祸福之“福”,迎春拿在手上以示读者,暗指“福王”之福。
所以,迎春专门拿了一本《太上感应篇》给读者看:太上、福,是福王、皇帝。给读者专门指出那个软弱、不理事的福王、弘光帝。
再看“攒珠累丝金凤”:
文中一再重复“累金凤”、“金丝凤”、“金凤”、“那凤”,这段文字一直在说这个“攒珠累丝金凤”,所以读者不要忘了目标。而且,这个“累金凤”出现在回目中,再看回目中对应的上联字,是什么?“绣春囊”!
“绣春囊”在前文花了一个章节专门解过,是大观园中藏“鱼”卧“龙”的重要线索,直接向读者指出了大鱼的“首尾”。并且由傻大姐在鱼“头”处拾得,再由邢夫人接力,专门拿到了鱼“尾”处的紫菱洲,迎春住处。让读者意识到“紫菱洲”的“菱”字,状如“菱角”,正是“鱼尾”形状,从而看出大观园中这个几百米长的大“鱼”,也就看到了大观园里隐藏的这个“鱼龙”。
“累金凤”跟“绣春囊”相对,可见其重要程度!读者不能轻易忽略过去,要仔细看到书中的各种提醒和重复强调。
“累金凤”也是覆“凤”射“龙”,指的是哪个“龙”?
看探春给读者的提醒:
探春笑道:“我才听见什么‘金凤’?”
“但不知‘金累丝凤’因何又夹在里头?”
----什么“金凤”?
----不知“金累丝凤”,因何“夹在里头”?
夹在“金凤”里头的,是什么?“累丝”!
什么“金凤”?“累丝”金凤!还是“累丝”!
那么,什么是“累丝”呢?“累丝”是一种制金工艺,是将金银拉成丝,然后将其编成辫股或各种网状组织,再焊接于器物之上,谓之累丝。“累丝”又名“花作”或“花纹”,为金属工艺中最精巧者,立体的累丝作品制作最难。
下图便是用“累丝”工艺制作的“金凤”头饰,上嵌珠子:
下图这是一个明代的“金累丝龙纹冕”,累丝工艺精巧,做工极其精致。
探春为什么特意告诉读者“金累丝凤”?
----金勒死凤!
红楼作者常跟读者玩射覆,这里覆“凤”射“龙”,这个“龙”,这个皇帝,是被金国勒死的。
前文介绍弘光朝这段历史时,说过弘光帝是跟惠王朱常润、潞王朱常淓等人一起被斩首于北京菜市口的。这是现在史学界比较流行的说法。那么,当时的史书是怎么记载的呢?
《清世祖实录》:“壬戌,京师纷传故明诸王私匿印信,谋为不轨,及行查,果获鲁王、荆王、衡王世子金玉银印。鲁王等十一人伏诛。”
欲加之罪,太明显了!如此低劣的手法,我们一眼便能看出的把戏,满清居然玩弄于庙堂之上!怪不得茗烟说满清是东北上一个“破庙”,妙玉说是“鬼脸青”,贾母说是“阎王庙”!
对“福王”,没有提及。也就是说,朱由崧很可能没有在菜市口一同被斩首。
对这么重要的历史人物的结局,《明史》作为官修史书,总该交代清楚吧?看《明史•列传•卷八》中的“诸王五”:
“丙午,执由崧至南京。九月甲寅,以归京师。”
完了。押“归京师”,就完了!
朱由崧作为南明的皇帝,做了满清的囚徒,最终是怎么死的?满清最清楚!却对自己杀人灭口的恶行,在史书中居然不记录,无耻啊!
但从南明,到民间,直到现代,一直有朱由崧是“弓弦勒毙”的说法。
顾诚先生在《南明史》中写道:“次年(1646)五月,朱由崧、朱常淓以及其他降清的明朝藩王都在北京被杀。”至于朱由崧是被斩首的,还是勒死的,怎么死法,顾诚先生很聪明地回避了这个问题。
终生从事南明史研究的历史学家钱海岳,其撰写的一百二十卷《南明史》,从崇祯十七年五月,纪至永历三十七年止,参阅了3400余种图书文献,弥补了《明史》与《清史稿》回避的诸多史实,在史学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重要的学术价值。
钱海岳的《南明史》:“二年五月甲子(此弘光二年,1646年),清以弓弦勒令自尽,崩年四十。是日大风,凶问至南京,父老皆为流涕。……永历十一年四月,改上今谥曰简皇帝,庙号安宗。”
《红楼梦》中采用的,显然也是“勒死”之说。同样,不是孤证,在下文解读迎春的词曲时,能得到验证。
还有,“攒珠”,突出:朱!
(迎春未完,下文继续)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08: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判词解读13:迎春判词图谶解读二,中山狼、猖狂的典故
2024-06-24 12:25 发布于:陕西省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218】
(接上文,迎春身份揭秘)

图:

后面忽画一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

谶: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解读:

迎春的图、谶,和下面的词曲,都强调“狼”,是恶狼,中山狼,无情兽,子系中山狼。

“子系”是个“孙”字,表面看起来,说的是迎春嫁的孙绍祖。但反面迎春不是女子,嫁也不是婚嫁,嫁给姓“孙”的显然另有所指。答案还是在典故,“子系”姓“孙”的典故人尽皆知,出自《西游记》:

金猴的师父说他像个“猢狲”,便是从“胡”字、“孙”字讲解,因“子系”正合婴儿之本论,故教“金猴”姓“孙”。

《红楼梦》中“子系”的“孙”家,提醒读者:孙、胡、猢狲,别忘了“胡”。而且,这个姓“孙”的猴子是“金”猴。

在《红楼梦》中,以“金”为特征的是什么人?薛家,薛宝钗!金玉良姻,戴金项圈。更妙的是,“雪满”的“金”国,正是“胡”,所以写薛家出场时,用两个“葫芦”,强调这是“胡虏案”。

所以贾母说“猴子身轻站树梢”的谜语,说“吃猴儿尿”的笑话。

所以薛宝钗生日,唱的第一出戏是《西游记》!宁府唱戏,也有《孙行者大闹天宫》。这个“金”猴,闹的是哪个皇家的“天宫”?

“子系”的这个“孙”家,反面指满清,书中喻为中山狼,恶狼;迎春是美女,反面指弘光帝。则1645年清兵南下,屠扬州,取南京,追捕弘光,正是:追扑、欲啖,得志、猖狂!与这段历史完全吻合。

谶语中的“中山狼”、“猖狂”,“花柳质”、“黄粱”,都是用典。

“中山狼”的典故家喻户晓,出自明朝马中锡的《中山狼传》:

赵简子大猎于中山,有狼当道,人立而啼,被简子射中。狼逃,遇东郭先生,狼哀求相救,并说昔毛宝放龟而得渡,隋侯救蛇而获珠,许愿效龟蛇之诚,报生死大恩。

东郭先生将狼藏匿于书袋中,躲过了简子追杀。不料刚放出狼,狼便凶相毕露,扑过来要吃先生。东郭先生无奈,说按民俗,必询三老,来决定你该不该吃我。

先问一老树,老杏树以自身遭遇作比,说二十年来,硕果累累,现今老矣,将被砍伐,求生不得。你何德于狼?怎能幸免?狼该吃你。

再问一老牛,老牛诉说一生辛劳之功,却还是要被宰杀,不知死所。你何德于狼?怎能幸免?也说狼该吃你。

然后见到一位老人,东郭先生乞丈人一言而生。狼狡辩说,先生闭我囊中,压以诗书,其意将死我于囊而独窃其利。老丈说不足信,试再囊之,吾观其状,才知谁对。狼欣然从之,先生复缚狼置囊中。老丈说“禽兽负恩如是!”于是助东郭先生杀死了囊中之狼。

“中山狼”的特征是“负恩”!明朝的马中锡讲这个故事,说的仅仅是狼吗?明显是用比喻的手法,讽刺“负恩”之人。

“子系”的“孙”家,“金”国,满清,是“负恩”之人吗?

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在永乐年间,便受明朝招抚,授建州卫都指挥使。其后世代为明朝边将,直到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还是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世受皇恩。

觉昌安父子死于明军攻打古勒城之役,李成梁便将努尔哈赤兄弟收留军中培养,并让他世袭父职,还加以扶持。明朝对努尔哈赤,更有再造之恩。

那么,努尔哈赤父子是怎么“报答”的呢?

正是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趁明朝内乱,窃取京城,而且侵略江南,占领南京,到处屠城,抢夺明朝江山,并把朱明皇家斩尽杀绝。这不是“中山狼”是什么?

注意:《中山狼传》的第一句,“赵简子”。

“赵简子”是什么人?《赵氏孤儿》大家都知道,荣国府中庆元宵、开夜宴,“戏演的是《八义》”,《八义》就是《赵氏孤儿》的戏。孤儿赵武长大后复兴了赵氏,赵武之孙,便是这个叱咤风云的赵鞅,因谥号“简”,称“赵简子”。

前文弘光死因,说到钱海岳的《南明史》:弘光帝“谥曰简皇帝”。

什么是解读密码?

迎春弘光帝判词的第一句,是“子系中山狼”,典出《中山狼传》。

这《中山狼传》的第一句,“赵简子”,是个谥号为“简”的人。

而弘光这个皇帝的谥号,恰恰也是“简皇帝”!

这便是解读密码。

还有,迎春看《太上感应篇》,“太上曰:祸福无门”,也是。

“子系”的“孙”猴,猢狲,胡、孙,正好是“金”猴。

金玉良姻、金玉配的“金”,正好是满清的前身“金”国。

薛家一出场,就抢人、打死人,正好是“胡虏案”。

薛家到贾府,正好就住在“东北”角上的梨香院。

这些都是解读密码。

“猖狂”的典故:

“猖狂”最早出现在《庄子》中,《庄子·在宥》:

“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

但《庄子》中的“猖狂”,是随心所欲、无拘无束,显然并不是恶狼的“猖狂”之意。

恶狼的“猖狂”,典出汉代扬雄的《赵充国颂》:

明灵惟宣,戎有先零。先零昌狂,侵汉西疆。
汉命虎臣,惟后将军。整我六师,是讨是震……
杨雄以辞赋闻名于世,所以这篇短短的赵充国颂文,广为人知。

先零“猖狂”,先零是“戎羌”,侵“汉”西疆。

赵充国是什么人?“汉”之虎臣,威震匈奴,平定西羌,是名垂千古的“麒麟阁功臣”之一。

黄道周评价:“充国老将,识夷最真。”

《汉书·赵充国传》:“通知四夷事。击匈奴,获西祁王,擢为后将军。”

所以对了解先零“猖狂”典故和赵充国平先零、击匈奴、知四夷的读者来说,“子系”的这个“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是“夷”侵“汉”疆,是类似先零、匈奴这样的“夷”,侵略“汉”的国土。这个“子系”的“孙”家,“金”国,东夷满清,忘恩负义,要吃掉迎春这个“简皇帝”,弘光帝。

(迎春未完,下文继续)

点击看上一文:《红楼梦》判词解读12:迎春判词图谶解读一,攒珠累丝金凤揭秘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08: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判词解读14:迎春判词图谶解读三,一载、赴黄梁的典故
2024-06-26 12:41 发布于:陕西省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219】

迎春

(接上文,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花柳”出自唐诗典故,卢照邻的《送二兄入蜀》,是首送别诗: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后来的王勃,更晚的李白、杜甫,也都有“花柳”诗句。

《红楼梦》中也有多个“花柳”:

“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外具花柳之姿,内秉风雷之性”。

花柳质:表面看是资质娇嫩,如鲜花嫩柳。

迎春这样的佳人、帝王,显然娇嫩、尊贵。

“金闺花柳质”:为什么用“金闺”?

“金”还是指“金国”,暗指迎春这个弘光帝被金国软禁关押,如闺房一般,大门不能出,二门不能迈。

清兵占领南京,弘光出逃,被追捕、俘获。多铎回京,用车载弘光、惠王朱常润、潞王朱常淓等人,押回北京,然后软禁关押。对这些前朝宗室,不能像囚犯一样关进牢房,而是拨给房舍院落,并岁给养赡银几百两,软禁关押。

从“金国”软禁关押的意义上看,“花柳质”的“质”,就不能理解为表面上的“资质”,而是“人质”、“质押”之“质”。

“金闺花柳质”:反面看,是花柳帝王,做了金国的人质。

对清廷给以“日费”、“房屋”,潞王朱常淓就在顺治二年十一月初九日上疏清廷,“恭谢天恩”。

但“天恩”不长,被俘仅一年,清廷便以“私匿印信,谋为不轨”作借口,将“故明诸王”斩尽杀绝。

迎春弘光帝当然不能幸免,所以谶语下句是:“一载赴黄梁”。

看“黄梁”典故,“黄梁”典出唐代沈既济的传奇小说《枕中记》:

说的是唐玄宗开元七年,有道士吕翁,在邯郸一旅舍遇少年卢生。卢生言其穷困,吕翁以枕授之,时主人方蒸黍。

卢生一枕入梦,娶富美,中进士,步步高升。凿河济民,邦人利之,刻石纪德,升京兆尹。

皇帝方事戎狄,帝思将帅之才,卢生任河西节度使,大破戎虏,拓地千里,归朝册勋,恩礼极盛。

后为人所忌,被贬三年。再入为贤相,执政十余年,荣显一时。不料又遭人陷害,下狱之际,对妻子说,吾家有良田,足以御寒馁,何苦求禄?如今下场,思敝衣而行邯郸道中,不可得也!引刃自刎,其妻救之,获免。

数年后,平冤,复职,封公。子孙满堂,显贵天下,奢侈淫乐,享尽荣华。年渐衰迈,病中候问,名医上药,无微不至。上疏谢恩,皇帝赐诏,令高力士就第候省。是夕,薨。

卢生醒来,蒸黍未熟。生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也?”翁谓生曰:“人生之适,亦如是矣。”生怃然良久,幡然醒悟,再拜而去。

“黄梁”典故,无人不晓,甚至成为成语“黄梁一梦”。

汤显祖据此改编为戏剧《邯郸记》,是“玉茗堂四梦”之一。

“黄梁梦”,或“邯郸梦”,说的是享尽荣华富贵,却到头一梦,梦醒之时,黄梁未熟。人生之适,不过如梦。

“一载赴黄梁”,同样是机带双敲:

上句“金闺花柳质”,是金国的人质。那么,“一载”就是一年,“赴黄梁”,就是赴黄梁之梦,最终是“薨”。

在“黄梁梦”中,卢生是过完了荣华一生,最后,“薨”,死了。

所以第一层意思,就是迎春弘光帝一年而死。符合弘光帝被俘后一年被杀的历史细节:1645年五月被俘,1646年五月被杀,正好是一年,所以迎春谶语写“一载”。

“载”,除了“年”的意思,还有“用车运”之意。弘光在南京被俘,是“车载”押到北京的,最终在北京被杀。所以按用车一载,然后赴黄梁,“薨”,也符合此人经历。

《红楼梦》中的多音多义,一石多鸟,比比皆是,都成了规律。我们读时注意到这种多音多义,才能更多体会到书中用字的精妙。

“一载赴黄梁”,还有一层意思,也符合弘光帝:

“黄梁梦”是享尽荣华富贵的美梦。在弘光帝一年而死之前,是身为皇帝也享尽了荣华富贵,多久?一载!弘光1644年五月登基,1645年五月被俘,正好一年。

所以“一载赴黄梁”还可理解为:弘光一年荣华,美梦一年而终。

请注意:“猖狂”的典故,“黄梁”的典故,都有“戎狄之事”!在“猖狂”的典故中,是赵充国平定戎羌;在“黄梁”的典故中,是卢生大破戎虏。正好对应“子系”的“孙”家,“负恩”的“金”国,西戎对东夷,妙!

现在就能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迎春为什么“嫁”给姓“孙”的?

是姓“孙”的金国“负恩”,“夷”侵“汉”疆,弘光帝被俘为质,被金国软禁关押。

这种“质押”、“关押”的意思,原著中提醒过读者:

80回,迎春自己说的,姓“孙”的指着迎春的脸说:“你别和我充夫人娘子!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银子,把你准折卖给我的。好不好,打一顿撵在下房里睡去。”

正常情况下,丈夫能这样对待妻子?更何况这妻子是公府千金!

“把你准折卖给我的”:有无“质押”之意?

“打一顿撵在下房里”:有无“关押”之意?

所以我解“质押”、“关押”,不是猜测、随意说,都是根据原文、典故。比如“猖狂”:引用“先零猖狂,侵汉西疆”,其实意思很明显。对不愿去了解典故的读者,就只能看到表面的意思了。

弘光帝一年后被杀。所以在80回,迎春说离了姊妹们,眠思梦想,记挂旧房子,“死也甘心”,“不知下次还可能得住不得住了呢!”王夫人说是“丧话”,显然迎春死期已近。

《红楼梦》,岂其梦也?明末清初,人生之适,亦如是矣。

(迎春未完,下文继续)

点击看上一文:《红楼梦》判词解读13:迎春判词图谶解读二,中山狼、猖狂的典故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08: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判词解读15:迎春判词图谶曲词解读四,淫荡贪还构典故
2024-06-28 12:28 发布于:陕西省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220】

迎春

(接上文,迎春判词解读)

第八支〖喜冤家〗: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

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

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

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

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解读:

迎春之曲,是“第八支”?

若按“元迎探惜”的正常顺序,迎春应排在探春之前。即便按重要程度、“用反”等原因,迎春也应紧随探春之后,放在湘云之前,至少应在妙玉之前吧?

即便随图谶之序,在图谶中迎春是第六,在曲中怎么就是第八?

还有,“喜冤家”的“喜”字,非常刺目。

“冤家”本义是仇人、死对头。又引申为“情人”,因又恨又爱。

可迎春对孙绍祖,既谈不上“情人”,又无“喜”可言,说仇人、死对头倒还符合。

我们一向对红楼作者的用字,深以为妙,对这个“喜”字,却当如何理解?

又是跟读者玩射覆,覆“喜”,射“福禄寿”。

“福禄寿喜”:本是中国神话中的四位神仙,是分别掌管降福、爵禄、长寿、吉祥的四神。

“福禄寿喜”在民间流传已久,是大众非常喜闻乐见的俗语,与“梅兰竹菊”、“春夏秋冬”等四字词一样常见。有很多“福禄寿喜”的字画、年画等。

比如启功的“福禄寿喜”书法:



再如民间的“福禄寿喜”年画:



中国邮政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2012年还发行了一套《福禄寿喜》的特种邮票,志号为2012-7。全套四枚,图案分别为篆字和花体字的“福”“禄”“寿”“喜”,同时配以蝙蝠、梅花鹿、仙鹤、喜鹊之图。



中国民间用蝙蝠的“蝠”表示“福”,用“鹿”表示“禄”,就是谐音法,在中华文化中很常见,《红楼梦》中也用了这种方法。

第八支;覆“喜”,射“福禄寿”。

朱由崧:小字“福八”,又叫朱福八。还是“福王”。

中山狼,无情兽:

马中锡“中山狼”的典故,说的绝不仅仅是“狼”,是用比喻手法,讽刺“负恩之人”。

《红楼梦》中也一样,用“中山狼,无情兽”,指的绝不仅仅是“狼”和“兽”,而是“负恩之人”、“无情之人”!

《红楼梦》中有一人,以“无情”著称,人所共知:薛宝钗!

任是“无情”也动人!

而且,宝玉、黛玉都为读者指出过薛宝钗的“无情”。

所以,这个“中山狼,无情兽”,在反面指的正是薛宝钗代表的“金”国,满清。

这跟“子系”的“孙”家,解读为“金”国,满清,完全一致。

“无情兽”,不是说“兽”,从文字上可对应到:“无情之人”。

“中山狼”,不是说“狼”,从文字上也有对应:“山中高士”。

这个“山中高士”,典出“雪满山中高士卧”,是薛、满!

全不念当日根由:

“金”国,满清,是“负恩”之人,上文说过。从猛哥帖木儿到努尔哈赤,明朝都封为建州的都指挥使,对努尔哈赤更有扶持之恩。努尔哈赤却“全不念当日根由”,起兵反明,建立“金”国。其子孙更“不念当日根由”,夺明江山,还把朱明皇家斩尽杀绝。

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

甲戌本是“還搆”,庚辰本是“还構”,己卯本是“還構”。

“还构”,从正面读,完全不通。说几个版本都抄错,也说不通。

《康熙字典》:

还:“【篇海類編】音浮。又音否。俗作還字。”

构:“【篇海】同構。楮木也。”

构:本义就是构树、楮树。

“楮”是多音字:除了chǔ,还有zhū音,“朱”!

还,也是多音字,还“音浮”。

“还构”,用多音来看,还、楮,念作:福、朱!

反面看,弘光帝朱由崧继承了福王朱常洵的荒淫、饮乐,书中又好色又酗酒的正是迎春反面的弘光帝。只是出于正面故事的合理性,不能写公府千金又好色又酗酒,所以把“又饮又淫”的特征,移到了迎春嫁的孙绍祖身上。

一味的骄奢淫荡,正是“福、朱”,福王系的朱由崧,一味淫乐,贪图享受,不理政事,导致亡国。

这是从字典字义和《红楼梦》中常用的多音多义的角度来看的,再从典故的角度看,“还构”也是用典:

古文中只有被高欢所废的北魏皇帝元恭的《帝纪》中有“还构”这个词,《魏书·帝纪·卷十一》中“社稷危而复安,洪基毁而还构”。

“社稷危而复安,洪基毁而还构”:不正是弘光立朝的情况吗?甲申之难,崇祯吊死,京城失陷,国家处在危难关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朱明社稷危而复安,毁而还构。

还有比“还构”这个典故更贴切的吗?

以下,是“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的歌曲版。

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

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

表面看,是孙绍祖把佳人当贱婢,作践公府小姐。

反面同“金闺花柳质”一样。处于核心位置的字,是“侯门艳质”的“质”,和“公府千金”的“金”。而且,“质”的对偶字正是“金”。曲中再次出现“质”、“金”,明显是重复强调。也证明我们解读谶语“金闺花柳质”时,抓关键字“金”和“质”没有错。

同前,“质”还是“人质”、“质押”的“质”;“金”还是“金国”。

所以说“质同蒲柳”,“金似下流”。

迎春弘光帝作为人质,如同蒲柳一样低贱;下流的,是“金”。

“蒲柳”,典出《世说新语》:“蒲柳之姿,望秋而落。”

蒲柳的特征:入秋就凋谢。

在《红楼梦》中,“秋”一直是“金”国的关键字,“春”是朱明的关键字。迎春弘光,如同蒲柳,“望秋而落”,遇到“金国”就凋谢。

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叹的是“魂魄”,说明是人新死。

荡悠悠:是吊死、勒死时的用词。

元春的曲中有“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我们解为脖子被勒、生命消耗的状态,指永历帝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

迎春的“荡悠悠”也一样,也是被满清勒死。前文“金累丝凤”,用谐音“金勒死凤”,解为金国勒死了迎春弘光帝。与“荡悠悠”被勒死的描写,可相互验证,不是孤证。

“一载荡悠悠”,与谶语中的“一载赴黄梁”一样,接着上句的“质”、“金”,被金国关押后,正好一年,被金国勒死。与弘光帝的被俘、被杀历史细节,完全一致。

一载赴黄梁、一载荡悠悠:重复“一载”,一年!

弘光帝朱由崧做了“一年”的皇帝,被俘,“一年”后被勒死。

点击看上一文:《红楼梦》判词解读14:迎春判词图谶解读三,一载、赴黄梁的典故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

(点击最上方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12: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绣春囊事件:绣香囊是哪来的?+ 傻大姐在哪里捡得绣香囊?邢夫人把绣春囊拿到哪里去了?+ 为什么写迎春的攒珠累丝金凤?邢夫人怎么知道贾琏借当?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62】



然后压轴大戏来了,是个入了回目的痴丫“头”:

邢夫人在王夫人处坐了一回,也就往园内散散心来。刚只园门前,至见贾母房内的小丫头子,名唤傻大姐的笑嘻嘻走来,手内拿着个花红録的东西。低头一壁瞧着,一壁只管走,不防迎头撞见邢夫人,抬头看见方才跕住。

注意:“刚至园门前只见”故意错写为“刚只园门前至见”,明显是在强调此处地点“园门前”:从王夫人处出来,出荣禧堂后东角门,向北则直达此“园门前”,正好是鸳鸯撞破司棋偷情所出的园子角门,即大观园大门西边的角门。

注意傻大姐的三个“头”:低头、迎头、抬头。

今日正在园内掏促织,忽在山石背后得了一个五彩绣香囊。

邢夫人接来一看,吓得连忙死紧攥住,忙问:“你是那里得的?”傻大姐道:“我掏促织儿,在山石上捡的。”

注意捡得绣春囊位置的差异:按作者描述,是在“山石背后”;而傻大姐口里说出来的,是在“山石上”。显然是傻大姐说的不准确,导致在抄检大观园前王夫人对凤姐说:“这样的东西,大天白日月明摆在园里山石上,被老太太的丫头拾着。”王夫人说出来成了“白日月明”、“摆在山石上”,所以邢夫人、王夫人都把傻大姐说的“山石上”当作了准确信息,其实不然。

傻大姐捡得绣春囊的具体位置,作者没明确写,但线索很清楚,就是大观园图上标H处,司棋偷情处,鸳鸯发现隐秘处。原因如下:

一是傻大姐来园内的目的,作者重复强调过,是“掏促织”,不是游山玩水,所以不必舍近求远去大主山,在一进园的门口山,便可达成掏促织的目的。

二是傻大姐拿在手上边走边看,说明是刚捡得,而且尚未碰上任何人,符合H处,从角门里刚走出角门外就碰到了邢夫人,没几步远。

三是凤姐的辩解词,市卖货,凤姐不要这劳什子,贾赦、贾珍的年轻侍妾同样看不上这劳什子。

四是司棋和表弟衣衫响的地点,正是山石后:鸳鸯“行至一湖山石后、大桂树阴下来。刚转过石后,只听一阵衣衫响……”。衣衫响,而且在慌乱中,从司棋的表弟衣衫中掉出来,符合市卖货,和逃走。

五是司棋表弟逃走。作者写其逃走,一定有目的,否则不必写这一笔。如果仅仅是表姐弟约会,即便衣衫响,撞到的是个女孩子,肯定不好意思说的太露骨,而且朦胧中看不真确,完全可以抵赖有动作。那么跟司棋一样,悔怕则有之,但不必逃走。一旦他当晚发现绣春囊这样的东西,竟遗失在偷情处,大观园是贾府小姐们的居所,这还了得!遗失的绣春囊被人发现,是早晚的事,而在此偷情还被人碰到,无可抵赖,除了逃走,没第二条路可走。

所以傻大姐捡得绣春囊的地方,便是司棋偷情的山石背后。作者不写清楚的原因,跟司棋偷情的原因一样,不敢明着写,但让读者能看出:这是为了写大鱼的“首尾”。看后面继续写的“头”和“尾”:

这傻大姐听了,反吓得黄了脸,说:“再不敢了。”磕了个头,呆呆而去。在路上,丫头也好,其他下人也好,给主子“磕头”而去的,仅此一次!这个“磕头”,明显异常,反面是强调“头”。

邢夫人回“头”看时,都是些女孩儿,不便递与,自己便塞在袖内,心内十分罕异,揣摩此物从何而至,且不形于声色,且来至迎春室中。

其实拿到绣春囊的人,不是荣府里这么多人之一,偏偏是邢夫人,也属于异常,因为邢夫人另门别户,却跑到大观园来,偏偏还在“园门前”拿到了绣春囊,然后看邢夫人把绣春囊拿到哪里去了:紫菱洲!大鱼之“尾”。所以这是个接力赛,傻大姐在“鱼头”处捡得绣春囊,但傻大姐不适合去迎春处,于是交给邢夫人,邢夫人带着绣春囊专门到了“鱼尾”的紫菱洲,绣春囊只是个线索,关键是“鱼头”、“鱼尾”这两个地点。

迎春低首弄衣带,半晌答道:“我说他两次,他不听也无法。”迎春这话,是作者说给读者听的:作者说了两次,读者不听也无法。把什么话说了两次?往后看:迎春不语,只低头弄衣带。把“低首弄衣带”、“低头弄衣带”说了两次,是说“首”、“头”。

邢夫人走后,又说攒珠累丝金凤:那一个攒珠累金“凤”竟不知那里去了?是迎春乳母拿去典了艮子放“头”儿。“姑娘不信,只说司棋收着呢,问司棋,司棋虽病着,心里却明白”。把“银子”故意错写为“艮子”,在强调放“头”。三次重复“司棋”,是提醒读者司棋病因,强调司棋偷情的地点是“鱼头”,而此地是“鱼尾”,并要读者“心里却明白”。

攒珠累丝金凤:珠,是“朱”。作者又跟读者玩射覆,覆“凤”,射“龙”。攒珠累丝金凤是头上戴的,反面是指:朱的“龙头”。

在“鱼尾”紫菱洲,说攒珠累丝金凤,还是指大鱼的“首尾”。

74回抄检大观园前,贾琏说他和鸳鸯借当,邢夫人却知道了。凤姐和平儿重复强调“没一个外人”,只有傻大姐的娘也可巧来送浆洗衣服。因此便唤了几个小丫头来问:“那日未(谁)告诉呆大姐的姐(娘)?”众小丫头慌了。

把“谁告诉”的问话,写成“未告诉”,还把傻大姐的娘写错。如同随后写道:凤姐和平儿猜疑终是谁人走的风声,竟拟不出人来。其实没一个外人,未告诉,拟不出人来,没人走风声。傻大姐的娘也是作者故意安排来的,是把傻大姐、邢夫人、鸳鸯这几个发现隐秘的人,形成交集,构成线索链,提醒读者:从鸳鸯发现司棋偷情至今,这些线索需要联系起来,反面说的是同一件事,大鱼的“首尾”。



点击下一个:绣春囊事件:为什么抄检大观园?+ 为什么王熙凤突然识字了?司棋表弟的字帖有什么秘密?+ 为什么紫菱洲的司棋被抄?为什么惜春的入画也抄出问题? - 知乎 (zhihu.com)



(绣春囊事件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6: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0-18 13:06 , Processed in 0.06011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