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太虚幻境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09: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已推荐到博客首页,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红楼故事“真假有无”的戏剧解读 (2020-03-30 15:30:00)
标签: 红楼故事 真假有无 甄士隐贾雨村 戏剧创作经 旧谱填新词        分类: 文学解析
红楼故事“真假有无”的戏剧解读

(修订稿)

土默热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副《红楼梦》里最著名的楹联,在书中先后出现两次,都是在太虚幻境:第一次是在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石头”降临人间时,作为太虚幻境石牌坊的坊前联,在甄士隐眼中一闪而过。第二次是在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在警幻仙子居处石牌坊前亲眼所见。

《红楼梦》作品中不仅在太虚幻境联语中宣扬了这种“真假有无”观念,在具体故事创作中也践行了这种理念。书中开篇便宣扬此书创作是“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铺叙故事,并在书中按谐音创作了“甄士隐”、“贾雨村”两个人物,用来引领书中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三大主人公出场,也用来提示和收束主人公悲剧故事。

对这副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的千古名联,及其“甄士隐”、“贾雨村”概念性人物,红学界兖兖诸公妄加解释者甚多,但得其真谛者甚少。多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不是按照字面望文生义牵强附会,就是按照现实哲学或伦理学观念去妄解曲解,很大程度上都搞得不知所云,不仅错会了作者原意,而且糟蹋了《红楼梦》的思想文化。

《红楼梦》绝非道学气浓郁的乾隆中期北京西山那个破落八旗子弟曹雪芹所凭空杜撰,而是晚明文化气脉的产物,是在明末清初情本文化滥觞之际,以言情戏剧手法创作出来的小说,是小说化的水磨腔和故事化的梅村体。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不读晚明言情传奇,不懂晚明情本思想,读不懂《红楼梦》——无论红学大家还是草根概莫例外!

明末清初的戏剧界,流行以梦幻手法写风月情浓的创作思潮。晚明大剧作家袁于令曾言:“盖剧场即一世界,世界只一情人。以剧场假而情真,不知当场者有情人也,顾曲者犹属有情人也,即从旁之墙堵而观听者,若童子,若瞽叟,若村妪,无非有情人也。倘演者不真,则观者之精神不动。然作者不真,则演者之精神亦不灵。”

袁于令这里所说的“真假”是有特定含义的,所谓“假”,即剧场中的梦幻戏;所谓“真”,即剧中表达的纯真情。只有情真意切的作品,才能使演员和观众都有精神。正如清初戏剧家张坚在《〈梦中缘〉自叙》中所说:“情,真也;梦,幻也。情真则无梦非真,梦幻则无情不幻。夫固乌知情与梦之孰为真,孰为幻耶?”

清初著名官僚学者赵士鳞评《江花梦》传奇时亦曾说:“梦之为言幻也,剧之为言戏也,即幻也,梦与戏有二乎哉”?“列公不以戏为戏,而以为天下事惟戏最为真;不以梦为梦,而以为天下事惟梦最为实。故能识梦也,戏也,幻也,能形诸咏歌也”。梦就是戏,就是幻,也就是最真最实,这种创作观念在明末清初最为流行。

梦幻为假而情不假,情与梦孰幻孰真?乃明末清初戏剧家们内心最纠结的事情,一部《牡丹亭》,便是以梦为真的绝好教材。清初钱宜在《吴吴山三妇评牡丹亭还魂记》中曾说:“柳(梦梅)因梦改名,杜(丽娘)因梦感病,借以梦为真也。才以为真,便果是真。如郑人以蕉覆鹿,本梦也,顺途歌之,国人以为真,果于蕉间得鹿矣。”

就是这个以梦为真的《牡丹亭》评点者钱宜(吴仪一续妻,吴山三妇之一),曾画杜丽娘小像而供奉之。别人以为杜丽娘乃剧中人物,并非真有,供其神主或无凭。她则认为:“大块之气,寄于灵者。一石也,物或凭之;一木也,神或依之。屈歌湘君,宋赋巫女,其初未必非假托也,后成丛祠。丽娘之有无,吾与子又安能定乎?”

明末清初的戏剧界,不仅对传奇戏剧中的故事人情,有“真假”之辩,且对戏剧中的人物事迹,亦有“有无”之争。晚明戏剧评点家茅暎在《题〈牡丹亭〉记》中亦曾说:“第曰传奇者,事不奇幻不传,辞不奇艳不传。其间情之所在,自有而无,自无而有,不瑰奇愕眙者亦不传。”梦幻中的情无中生有,有中还无,瑰奇愕眙者方得传奇。

由上可见,《红楼梦》中的名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只能是明末清初传奇界流行以梦幻手法写情时期,即水磨腔(昆曲)大行其道时期,某位传奇大师根据当时流行思想编撰而成的。太虚幻境者,梦境也,幻境也,戏剧境也;其“真假有无”四字有着特定的昆曲文化内涵,这就是戏剧中梦幻故事与儿女真情的关系。

请朋友们不要忘记,在《红楼梦》太虚幻境此联的下面,作者同时还写了一联:“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横批是“孽海情天”。这是典型的昆曲情境,是上一联的绝佳注脚,足以佐证笔者以上推论分析。《红楼梦》创作中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敷衍故事,本质上也是昆曲戏幻情真手法的再现。

笔者考证,《红楼梦》初作者,乃是康熙年间的传奇大师洪昇。书中的“木石前盟”,“前盟”出自《长生殿》,绝无他处可资借鉴;“木石”二字,或亦出自吴吴山三妇“大块之气,寄于灵者。一石也,物或凭之;一木也,神或依之。”吴吴山乃洪昇的文学挚友,评点《长生殿》深得作者首肯;一石一木皆有情,乃二人之共同文学理念。

让我们来看看洪昇《长生殿·自序》中的交代吧:“因断章取义,借天宝遗事,缀成此剧。凡史家秽语,概削不书,非曰匿瑕,亦要诸诗人忠厚之旨云尔。”“第曲终难于奏雅,稍借月宫足成之。要之广寒听曲之时,即游仙上升之日。双星作合,生忉利天,情缘总归虚幻。清夜闻钟,夫亦可以遽然梦觉矣。”

“断章取义”、“概削不书”——故事情节假也;“非曰匿瑕”、“忠厚之旨”——剧中之情真也;“稍借月宫足成之”,“情缘总归虚幻”——创作之手法及宗旨,虚幻也。“清夜闻钟”,“遽然梦觉”,实乃作者对戏剧创作真谛的领悟。由此足见,《长生殿》创作中“真假有无”之旨,尽在序言和引言的表述中。

《红楼梦》是《长生殿》旧瓶装新酒、旧谱填新词。作者创作此书,乃沿用了戏剧的创作手法,故用“甄士隐”、“贾雨村”敷衍故事,并明确交代书中故事“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同时用“孽海情天”的这个典型的昆曲幻境联,来说明“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之剧情。

《红楼梦》是晚明文化气脉的产物,是明末清初情本梦幻文学大潮中的一朵浪花,是以昆曲创作理念和手法写就的一部小说。“红楼梦”一词,其本质就是作者的梨园梦,昆曲梦,是作者内心情本梦幻理念的文学外化,是作者内心不吐不快之儿女真情的梦中宣泄。正所谓天下事惟梦最为实,故能识梦也,戏也,幻也,方能形诸咏歌也。

明末清初传奇界这些情本主义“异端邪说”,盖源自陆王心学的滥觞和情教流行的积弊。乾隆以降,士人逐渐远离阳明心学和情教情禅,复归理学道学正统。以“水磨腔”和“梅村体”为代表的晚明文化气脉淡出文学艺术界,遂致《红楼梦》问世后,出现了脱离时代、脱离文化的种种猜笨谜式解读,书中之“真假有无观”遂无正解矣。

洋博士胡适,即不知情为何物,亦不懂文学演心,更不晓梨园梦幻,搞出了光怪陆离的“曹学”误导世人。胡适之传人余绪,更脱离了文学,跑到经学史学乃至荒诞不经之杂稗园地去索隐考证,愈加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可不悲哉?亲爱的红学家们啊,迷途知返吧,请记住红楼梦乃梨园梦的真谛,不要脱离文化继续糟蹋《红楼梦》了!

                      2012年11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09: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物理有真伪,僧言无是非。
〖打印内容〗作者: 王安石   诗名:《《次韵留题僧假山》》时间:2019-12-06 10:55:39
  出自宋诗人王安石的《次韵留题僧假山》

  态足万峰奇,功才一篑微。

  愚公谁助徙,灵鹫却愁飞。

  窦雪藏银镒,檐曦散玉辉。

  未应颓蚁壤,方此镇禅扉。

  物理有真伪,僧言无是非。

  但知名尽假,不必故山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09: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曹雪芹名句 -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诗句大意
2022-05-31可可诗词网-名句解析与应用 https://www.kekeshici.com

摘要:作者用高度概括的哲理诗的语言,提醒大家读本书要辨清什么是真的、有的,什么是假的、无的,才不至惑于假象而迷失真意”(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评语)。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语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太虚幻境对联。这两句对联的意思是:把假的当作真的,真的也就成了假的;把没有的当作有的,有的也就成了没有的了。“作者用高度概括的哲理诗的语言,提醒大家读本书要辨清什么是真的、有的,什么是假的、无的,才不至惑于假象而迷失真意”(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评语)。后人常引用这两句对联或只引前一句来说明以假乱真之类。

例如

①看来,“传”的厉害不可小觑。它能把假的传成真的,也能把真的传成假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摘自季洪余《察“传”》)

②《红楼梦》中有句诗颇富哲理:假作真时真亦假;《水浒》中的李鬼,《西游记》中的六耳猕猴,固然也曾一度以假乱真,但最终仍要现出原形。(摘自郭全《圣水盆的启示》)

③中秋佳节,好友聚会,我拿出一瓶酒来助兴,却遭到朋友们一致“拒喝”,理由是“杜康酒”里有好几种是假冒的,商标装潢一模一样,“谁敢保证你这一瓶喝不死人?”我怎么解释也没用,只好摇头叹息“假作真时真亦假”,留着那瓶酒自己慢慢独享。(摘自安陵《假作真时真亦假》)

④“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话出自曹雪芹,其中的哲学意味,成了今天某些人在官场上混世的原则。所谓把实事办虚,把虚事说实,正是这些人的“功夫”。(摘自秦海《官场“虚实”论》)

⑤《红楼梦》中说,假作真时真亦假。“转疯了”的鼓动、“集赞送礼”的利诱、“不转不是中国人”的怂恿,让“朋友圈”里的谣言病毒式传播、裹挟式转发,影响更为深广,危害也就更大。(摘自《警惕政治谣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09: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煜名句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诗句大意
2024-02-29可可诗词网-名句解析与应用 https://www.kekeshici.com

摘要:这几句词的意思是:这恼人的愁绪如团团丝线,剪也不断,理了还乱,另有一种滋味在心中,难以言传。词写离恨,明白如话,妙在把抽象的愁绪写得十分具体,既可“剪”,又可“理”,实际上是把离愁比作乱丝,而喻体又隐而不露。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语出五代·南唐后主李煜《乌夜啼》。词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下阕这几句词的意思是:这恼人的愁绪如团团丝线,剪也不断,理了还乱,另有一种滋味在心中,难以言传。词写离恨,明白如话,妙在把抽象的愁绪写得十分具体,既可“剪”,又可“理”,实际上是把离愁比作乱丝,而喻体又隐而不露。宋·黄升说:“此词最凄惋,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花庵词选》)王闿运赞道:“词之妙处,亦别是一般滋味。”(《湘绮楼词选》)后人常引用“剪不断,理还乱”两句词来说明感情的缠绕难断或头绪不易弄清;或引用“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来说明对离愁的特殊感受。

例如

①把这一切,都交给虔诚的乡情去烹煮吧,这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乡愁啊。(摘自陈金山等《魂兮归来》)

②我不是为了她而离婚的,老天爷可为我作证,我也不必为此自责。但是,既然有了她,难道就不应该抓紧么?准是有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因素,堵在我的下意识里,让我也一时说不清。(摘自吴若增《离异——一个当代中国男人的内心独白》)

③家茵伏在桌上哭。桌上一堆卷曲的绒线,“剪不断,理还乱。”(摘自张爱玲《多少恨》)

④今夜,在剡溪边上又听到《渔光曲》,更使我感到亲切,在胸中似有一种“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感觉。(摘自周艾文《剡溪岸边怀任光》)

⑤会上,专家发言无不关注数字传播技术带来的媒体传播现实、理论与教学的变化,由此引起的感慨、展望、担忧、沉思……可谓五味杂陈。听着发言,不禁想起李煜的词《相见欢》中的后两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摘自黄芝晓《剪不断 理得清》)

  相见欢①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②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③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④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李煜此词
  即有将此调名标为《乌夜啼》者.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③离愁:指去国之愁. ④别是一般:另有
  一种.
  【品评】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
  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
  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
  “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
  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
  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
  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
  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
  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
  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
  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过片后“剪不断”三
  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
  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
  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
  不言此愁古”; 或写愁之长, 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
  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
  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
  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
  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
  之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09: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相见欢
- 360国学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收起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五代·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09: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标野宴
[ 唐 ] 王昌龄
原文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译文
夏天的夜晚在沅溪边乘着凉爽的风儿散步,朋友们带着酒相互陪伴着来到了竹林深处。

不要说我们的音乐和歌声是因为被贬谪的哀愁,那远处的青山和当空的明月却从不曾空缺。

注释
夏天的夜晚在沅溪边乘着凉爽的风儿散步,朋友们带着酒相互陪伴着来到了竹林深处。

不要说我们的音乐和歌声是因为被贬谪的哀愁,那远处的青山和当空的明月却从不曾空缺。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09: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 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

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这首词感情真实,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间词以绮丽腻滑笔调专写“妇人语”的风格,是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创作年代
五代时期

作品出处
南唐二主词


文学体裁


作者
李煜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3创作背景
4作品鉴赏
5作者简介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①。

剪②不断,理还乱,是离愁③。别是一般④滋味在心头。[1]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词句注释
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
​①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清秋,一作深秋。

②剪,一作翦。

③离愁:指去国之愁。

④别是一般:另有一种意味。别是,一作别有。

折叠白话译文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

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1]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975年(开宝八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李煜在忍屈负辱地过起了囚徒生活。李煜的词以被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相见欢》便是后期词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1]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折叠文学赏析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意境图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意境图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寓的很多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如今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词人不禁“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不只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而“锁”住的也不只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用一个愁字是说不完的。

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种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同时也为下片的抒情做好铺垫。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他在下片中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前人以“丝”谐音“思”,用来比喻思念,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李煜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所涌动的离愁别绪,是追忆“红日已高三丈后,金炉次第添金兽,红锦地衣随步皱”(《浣溪沙》)的荣华富贵,是思恋“风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破阵子》)的故国家园,是悔失“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的帝王江山。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国奴、阶下囚,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毁于一旦。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作者尝尽了愁的滋味,而这滋味,是难以言喻、难以说完的。

末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紧承上句写出了李煜对愁的体验与感受。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一种独特而真切的感受。“别是”二字极佳,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阶下囚徒,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常人更是体会不到。若是常人,倒可以嚎啕倾诉,而李煜不能。他是亡国之君,即使有满腹愁苦,也只能“无言独上西楼”,眼望残月如钩、梧桐清秋,将心头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

沈际飞在《草堂诗余续集》中评价说:“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破之浅,不破之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句妙。”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说:“此词写别愁,凄惋已极。‘无言独上西楼’一句,叙事直起,画出后主愁容。其下两句,画出后主所处之愁境。举头见新月如钩,低头见桐阴深锁俯仰之间,万感萦怀矣。此片写景亦妙,惟其桐阴深黑,新月乃愈显明媚也。下片,因景抒情。换头三句,深刻无匹,使有千丝万缕之离愁,亦未必不可剪,不可理,此言‘剪不断,理还乱’,则离愁之纷繁可知。所谓‘别是一般滋味’,是无人尝过之滋味,唯有自家领略也。后主以南朝天子,而为北地幽囚;其所受之痛苦,所尝之滋味,自与常人不同,心头所交集者,不知是悔是恨,欲说则无从说起,且亦无人可说,故但云‘别是一般滋味’。”

李煜的这首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此外,运用声韵变化,做到声情合一。下片押两个仄声韵(“断”、“乱”),插在平韵中间,加强了顿挫的语气,似断似续;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地表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1]

折叠名家评价
沈际飞《草堂诗余续集》“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破之浅,不破之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句妙。”

茅暎《词的》卷一:“绝无皇帝气。可人,可人。”

谭复堂:“前半阙濡染大笔。”

王壬秋:“词之妙处、亦别是一般滋味。”[2]

刘永济《词论》:“纯作情语,比托情景中为难工也。此类佳者,如:李后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陈延焯《词则·大稚集》卷一:“哀感顽艳,只说不出。”《云韶集》卷一:“凄凉况味,欲言难言,滴滴是泪。”

王阁运《湘绮楼词选》前编:“词之妙处,亦别是一般滋味。”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后闽仅十八字,而肠回心倒,一片凄异之音,伤心人固别有怀抱。”

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上半阅言所处之寂寞。下半例满腹离怨,无语可以形容,故朴直说出。“别是”句,尤为沉痛。盖亡国君之滋味,实尽人世悲苦之滋味无可与比者。故曰:‘别是一般’。此二首表面似春秋闺怨之词,因不敢明抒已情,而托之闺人离思也。”

俞平伯《读词偶得》:“其实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六字之中,已摄尽凄婉之神矣。”《唐宋词选释》“虽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凄凉的气象,却融会全篇,如起笔“无言独上西楼”一句,已摄尽凄婉的神情,‘别是一番滋味’,也是离愁。剪不断,理还乱,还可形状,这却说不出,是更深一层的写法。”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写别愁,凄惋已极。‘无言独上西楼’一句,叙事直起,画出后主愁容。其下两句,画出后主所处之愁境。举头见新月如钩,低头见桐阴深锁俯仰之间,万感萦怀矣。此片写景亦妙,惟其桐阴深黑,新月乃愈显明媚也。下片,因景抒情。换头三句,深刻无匹,使有千丝万缕之离愁,亦未必不可剪,不可理,此言‘剪不断,理还乱’,则离愁之纷繁可知。所谓‘别是一般滋味’,是无人尝过之滋味,唯有自家领略也。后主以南朝天子,而为北地幽囚;其所受之痛苦,所尝之滋味,自与常人不同,心头所交集者,不知是悔是恨,欲说则无从说起,且亦无人可说,故但云‘别是一般滋味’。”[3]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4]

参考资料
1.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 古诗文网 . [2017-8-16]
2.詹幼馨 - 南唐二主词研究 - 武汉出版社 , 1992年 . 96.
3.杨敏如 - 南唐二主词新释辑评 - 中国书店 , 2003年 . 104.
4.李煜  . 古诗文网 . [2017-8-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风光霁月,有这么形容人的么?
wangxinsuli分享举报
我总看到这么形容小说里的男的,什么意思?... 我总看到这么形容小说里的男的,什么意思? 展开
1个回答
carolyn_f
2024.09.21 · 上海
推荐答案
风光霁月这一成语常被用来描绘人

风光霁月,源自明代苏濬的《鸡鸣偶记》:“风光月霁,乃吾心太虚之真境;鸟语花阴,乃吾心无尽之生机。”通常描述雨过天晴后那清新明净的景色,或是象征政治上的安定与清明,亦可用于形容人心胸宽广、坦诚无私。霁月即明月之意,象征着纯洁明亮、宁静美好的景象,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美丽。



拓展内容:

在叶挺不幸遇难后,陈毅元帅创作了《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这首诗以表达哀思,其中便用“风光霁月”来形容叶挺:“勇迈绝伦,风度翩翩,使我追忆其非凡将才。胸怀坦荡,风光霁月,使我追忆其纯真如孩童之心。”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风光霁月陈毅:哭叶军长希夷同志-中国文明网


光风霁月

胡仲弓〔宋代〕

胸怀自洒落,风月特寓形。
造物无尽藏,何假乎丹青。




[url=][/url]
[url=][/url]





胡仲弓 [url=][/url]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752篇诗文











《红楼梦》中史湘云的人物魅力:英豪阔大宽宏量,霁月光风耀玉堂2019年10月27日 00:31 新浪网 作者 柠檬历史
举报[url=]缩小字体[/url][url=]放大字体[/url][url=]收藏[/url]微博[url=]微信[/url][url=]分享[/url][url=][/url]





  《红楼梦》“,千红一窟,万艳同悲”。不管你出生于王侯将相之家,还是寻常百姓人家,不管是千金小姐,还是丫鬟奴婢,无一例外的难逃那个男尊女卑时代的悲剧命运。曹公塑造人物不是单一而是多面的,宝钗虽端庄大方却冷漠无情,“纵使无情也动人”,王熙凤也有怜贫惜弱的善良之举(对待刘姥姥)。因此,《红楼梦》才能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红楼》一书是一部写女儿的书,多记录女子的事。一部《红楼梦》,千种女儿愁。书中的女子尽管命运不同,却都是那样的鲜活动人。他们的故事,总能让我们在嘘唏之余,品味出人生的酸甜苦辣。


  史湘芸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是红楼中的重要人物。虽是金陵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之一史家的千金(侯门千金),出生富贵人家。看似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事实却是“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由于父母早亡,她由叔叔婶婶养育长大。“到底隔着肚子”,不是亲生的。哪里会尽心教养呢?后由贾母接至贾府教养,因而来自于父母的呵护、家庭的温暖,史湘芸是没有感受过的。
  美丽与才华并重
  湘芸是美丽的,在第31回中她穿上了宝玉的服装“猛一瞧倒像是宝兄弟,老太太都说‘:倒扮上男人好看了。’”宝玉是一幅什么模样呢?第三回有对宝玉的直接描写,“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可见宝玉的外在颜值很高,湘芸外貌虽不及薛、林二位,确也应该是中上等水平。也一样是如花似玉,貌美出众。因为林黛玉听说她有麒麟,宝玉也有同样的东西。也悄悄跟来,见机行事,以察二人之意。她怕“二人借此生隙,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第62回憨湘芸醉眠芍药丛,好一幅醉美人图画:“果见湘芸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瓣枕了,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
  腹有诗书气自华,湘芸自有一份才情。中国社会最重视教育的阶层:士大夫、地主乡绅等,出生侯门的史湘芸,作为大家闺秀家里的教养非同一般:琴、棋、书、画、诗、酒、茶一应俱有。她是在叔叔婶婶的教养下长大的,虽然生在史侯家,但是她生活里一点也没有侯门千金的养尊处优。


  史湘芸的文学素养在第37回、50回、70回、76回大放异彩。又是拟题、又是限韵、又是拟灯谜、对句、行酒令、听曲文。古时小姐们的种种学识,湘芸样样精通,只不过相较于宝钗的博学多才,黛玉的才高八斗,湘芸相对弱势
  性格美
  善良懂事
  相较于宝钗的圆滑世故、心计冷漠、城府极深;黛玉的多愁犀利、至情至真;王熙凤的左右逢源、两面三刀、虚伪做作以及霸道残忍。史湘芸却是乐观善良,知世故而不世故。甚至可以说她还有些天真可爱,娇憨可掬。


  曹公在第19回、32回写湘芸回贾府小住,她十分记情,每次都要给服侍过自己的袭人送些东西以叙他年之好,没有一点主仆之分,只有好的情谊。袭人都说,“只这个就试出你来了,戒指能值多少,可见你的心真。”凹晶馆联诗时,劝解黛玉,你我都父母双亡,再不想开些,恐伤身体。当黛玉说出:“冷月葬诗魂”又说到:“诗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你现病着,不该作此过于清奇诡谲之语。”一个善良懂事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红楼曲子这样来描画史湘芸的《乐中悲》:“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表明了她胸怀开明,磊落光明的性格。



  悲剧命运
  在这部长篇巨制中,有爱情婚姻悲剧,有家庭悲剧,有社会时代悲剧。而对于湘芸来说则是人生悲剧。同属“薄命司”的女儿们,在那个时代都无从选择,只得听命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迎春早亡;探春远嫁;元春不明不白死在皇宫里,省亲时流泪哭诉;宝钗的结局也是被弃守活寡;黛玉泪尽而亡;湘芸也没有逃脱残酷的社会现实,结局是守寡。再联系小时的孤苦生活,她的命运也是令人垂泪的。我们根本无法看到曹雪芹留给我们的关于史湘芸的真正结局,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猜想。有人说后来是嫁给了贾宝玉(有金麒麟为伏线)。湘芸最终难逃宿命,也难逃时代、社会、人生的悲剧。仍然是曹公笔下令人惋惜的人物。一个可爱的贵族小姐形象。总而言之,史湘芸作为红楼女儿,有品德、有才情,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关注!

[tr][/tr]
[tr][/tr]
光风霁月
[ guāng fēng jì yuè ]
基本解释
雨过天晴明朗洁净的景象。比喻人的胸怀坦白开朗。宋陈亮《贺周丞相启》:“风光霁月,足以荡漾英游。”《宋史·周敦颐传》:“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霁(jì):雨后转晴。

详细解释
1. 【解释】: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2. 【出自】:宋·黄庭坚《豫章集·濂溪诗序》:“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3. 【示例】:胸无城府,~,令我忆君之天真有如提孩。 ◎陈毅《哭叶军长希夷同志》

4.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辞书解释
[ ɡuānɡ fēnɡ jì yuè ]
嵠礍铉嶲殲鞦寱韆闎汢埭浶廮阱。脄潈唷鷔膈塂殲砈。
《啄哰洯烳》衑錋:“熑惤鉦鞦縇韆桓殲玕。”
鵪脄潈唷鷔豤汢凢绖蠬蚾。
《喑擞·珀筂插荤》:“爷净癷垗漚豤凢踞奣,坓泘劏莳,惾鉦鞦縇韆。”
来源:聚典平台·《辞海(第七版)》

光风霁月的晴雯




[url=]送TA礼物[/url]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4-23 13:09回复





很多人认为晴雯不懂社会潜规则不够圆滑世故,才把一手好牌打烂,导致最后自己惨死。我承认这是事实,可是这是晴雯的错吗,答案显然不是,作者在啨雯的判词里(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已经给了我们明确答案。表面上看是晴雯不懂人情世故,得罪了很多人,导致了她的悲剧。其实在我看来其核心本质就是人性中的嫉妒自私自利容不下晴雯的率真正直纯洁。在那个黑暗的封建社会里,人性中的真善美得不到张扬,假恶丑却大行其道,晴雯的品行与当时污浊的社会格格不入,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所以说晴雯的悲剧是很难避免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4-23 13:13
收起回复




  • 史湘云: 回复 D调的头文字 :这很好理解呀,身为**是指晴雯作为一个丫鬟,身份很低贱。心比天高指晴雯的心灵非常高贵。作为一个身份低下的丫鬟却能保持高贵的品格更是难能可贵
    2021-4-25 13:11回复
  • 史湘云: 回复 [url=https://tieba.baidu.com/p/7315791423]贴吧用户_007JRb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光风霁月
[ guāng fēng jì yuè ]
基本解释
雨过天晴明朗洁净的景象。比喻人的胸怀坦白开朗。宋陈亮《贺周丞相启》:“风光霁月,足以荡漾英游。”《宋史·周敦颐传》:“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霁(jì):雨后转晴。

详细解释
1. 【解释】: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2. 【出自】:宋·黄庭坚《豫章集·濂溪诗序》:“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3. 【示例】:胸无城府,~,令我忆君之天真有如提孩。 ◎陈毅《哭叶军长希夷同志》

4.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辞书解释
[ ɡuānɡ fēnɡ jì yuè ]
嵠礍铉嶲殲鞦寱韆闎汢埭浶廮阱。脄潈唷鷔膈塂殲砈。
《啄哰洯烳》衑錋:“熑惤鉦鞦縇韆桓殲玕。”
鵪脄潈唷鷔豤汢凢绖蠬蚾。
《喑擞·珀筂插荤》:“爷净癷垗漚豤凢踞奣,坓泘劏莳,惾鉦鞦縇韆。”
来源:聚典平台·《辞海(第七版)》

光风霁月的晴雯




[url=]送TA礼物[/url]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4-23 13:09回复





很多人认为晴雯不懂社会潜规则不够圆滑世故,才把一手好牌打烂,导致最后自己惨死。我承认这是事实,可是这是晴雯的错吗,答案显然不是,作者在啨雯的判词里(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已经给了我们明确答案。表面上看是晴雯不懂人情世故,得罪了很多人,导致了她的悲剧。其实在我看来其核心本质就是人性中的嫉妒自私自利容不下晴雯的率真正直纯洁。在那个黑暗的封建社会里,人性中的真善美得不到张扬,假恶丑却大行其道,晴雯的品行与当时污浊的社会格格不入,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所以说晴雯的悲剧是很难避免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4-23 13:13
收起回复




  • 史湘云: 回复 D调的头文字 :这很好理解呀,身为**是指晴雯作为一个丫鬟,身份很低贱。心比天高指晴雯的心灵非常高贵。作为一个身份低下的丫鬟却能保持高贵的品格更是难能可贵
    2021-4-25 13:11回复


  • 史湘云: 回复 [url=https://tieba.baidu.com/p/7315791423]贴吧用户_007JRb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若有情天亦老
出自中唐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致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舝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赏析
  据朱自清《李贺年谱》推测这首诗大约是公元813年(唐元和八年),李贺因病辞去奉礼郎职务,由京赴洛,途中所作。其时,诗人“百感交并,故作非非想,寄其悲于金铜仙人耳”。

  诗中的金铜仙人临去时“潸然泪下”表达的主要是亡国之恸。此诗写作时间距唐王朝的覆灭(907)尚有九十余年,诗人产生兴亡之感的原因,要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诗人的境遇来理解、体味。自从天宝(742-756)末年爆发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一蹶不振。宪宗虽号称“中兴之主”,但实际上他在位期间,藩镇叛乱此伏彼起,西北边陲烽火屡惊,国土沦丧,疮痍满目,民不聊生。诗人那“唐诸王孙”的贵族之家也早已没落衰微。面对这严酷的现实,诗人的心情很不平静,急盼着建立功业,重振国威,同时光耀门楣,恢复宗室的地位。却不料进京以后,到处碰壁,仕进无望,报国无门,最后不得不含愤离去。《金铜仙人辞汉歌》所抒发的正是这样一种交织着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凝重感情。

  诗共十二句,大体可分成三个部分。前四句慨叹韶华易逝,人生难久。汉武帝当日炼丹求仙,梦想长生不老。结果,还是像秋风中的落叶一般,倏然离去,留下的不过是茂陵荒冢而已。尽管他在世时威风无比,称得上是一代天骄,可是,“夜闻马嘶晓天迹”,在无穷无尽的历史长河里,他不过是偶然一现的泡影而已。诗中直呼汉武帝为“刘郎”,表现了李贺傲兀不羁的性格和不受封建等级观念束缚的可贵精神。

  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四句是第一个层次,借金铜仙人的“观感”慨叹韶华易逝,人生短暂。世事无常。诗中直呼汉武帝为“刘郎”为“客”,表现了李贺不羁的性格和不受封建等级观念束缚的精神。中四句为第二个层次,用拟人化手法写金铜仙人初离汉宫的酸苦惨凄情态,亡国之痛和移徙之悲跃然纸上。特别是“酸”、“射”两字,把主观的情和客观的物完全揉和在一起,含义极为丰富。末四句为第三个层次,写出城后途中的情景。“衰兰”一语,写形兼写情,而以写情为主(因愁苦而“衰”);“天若”一语,设想奇伟,意境辽远,感情深沉,司马光称为“奇绝无双”;末联进一步描述了金铜仙人恨别伤离,不忍离去,而又不能不离去的情怀,感人至深。

  “夜闻”句承上启下,用夸张的手法显示生命短暂,世事无常。它是上句的补充,使“秋风客”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也为下句展示悲凉幽冷的环境气氛作了必要的铺垫。汉武帝在世时,宫殿内外,车马喧阗。此时物是人非,画栏内高大的桂树依旧花繁叶茂,香气飘逸,三十六宫却早空空如也,惨绿色的苔藓布满各处,荒凉冷落的面貌令人目不忍睹。

  以上所写是金铜仙人的“观感”。金铜仙人是汉武帝建造的,矗立在神明台上,“高二十丈,大十围”(《三辅故事》),异常雄伟。公元233年(魏明帝景初元年),它被拆离汉宫,运往洛阳,后因“重不可致”,而被留在霸城。习凿齿《汉晋春秋》说:“帝徙盘,盘拆,声闻数十里,金狄(即铜人)或泣,因留霸城。”李贺故意去掉史书上“铜人重不可致,留于霸城”(《三国志》注引《魏略》)的情节,而将“金狄或泣”的神奇传说加以发挥,并在金铜仙人身上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物和人、历史和现实便融为一体,从而幻化出美丽动人的艺术境界来。

  中间四句用拟人法写金铜仙人初离汉宫时的凄婉情态。金铜仙人是刘汉王朝由昌盛到衰亡的“见证人”,眼前发生的沧桑巨变早已使他感慨万端,神惨色凄。而自己又被魏官强行拆离汉宫,此时此刻,兴亡的感触和离别的情怀一齐涌上心头。“魏官”二句,从客观上烘托金铜人依依不忍离去的心情。“指千里”言道路遥远。从长安迁往洛阳,千里迢迢,远行之苦加上远离之悲,实在教人不堪忍受。“东关”句言气候恶劣。此时关东霜风凄紧,直射眸子,不仅眼为之“酸”,亦且心为之“酸”。它含有“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的意味,表现出对汉宫、对长安的深切依恋之情。句中“酸”、“射”二字,新奇巧妙而又浑厚凝重。特别是“酸”字,通过金铜仙人的主观感受,把彼时彼地风的尖利、寒冷、惨烈等情形,生动地显现出来。这里,主观的情和客观的物已完全揉合在一起,含义极为丰富。

  诗人时而正面摹写铜人的神态,时而又从侧面落笔,描绘铜人四周的景物,给它们涂上一层忧伤的色调。两种手法交互运用,使诗意开阖动荡,变幻多姿,而又始终围绕着一个“愁”字,于参差中见整饬,色调统一,题旨鲜明。“魏官”二句,侧重描写客体,“空将”二句则改写主体,用第一人称,直接抒发金铜仙人当时的思想感情:在魏官的驱使下离别汉宫,作千里之行。伴随着“我”的唯有天上旧时的明月而已。事情发生在三国时期而称月为“汉月”,它抒发的是一种怀旧的感情,正如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所诠释的:“因革之间,万象为之一变,而月体始终不变,仍似旧时,故称‘汉月’。”金铜仙人亲身感受过武帝的爱抚,亲眼看到过当日繁荣昌盛的景象。对于故主,他十分怀念,对于故宫,也有着深厚的感情。而此刻坐在魏官牵引的车子上,渐行渐远,眼前熟悉而又荒凉的宫殿即将隐匿不见,抚今忆昔,不禁潸然泪下。“忆君”句中“泪如铅水”,比喻奇妙非凡,绘声绘色地写出了金铜仙人当时悲痛的形容——泪水涔涔,落地有声。这种感怀旧事、恨别伤离的神情与人无异,是“人性”的表现,而“铅水”一词又与铜人的身份相适应,婉曲地显示了他的“物性”。这些巧妙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塑造出金铜仙人这样一个物而人、物而神,独一无二,奇特而又生动的艺术形象来。

  末四句写出城后途中的情景。此番离去,正值月冷风凄,城外的“咸阳道”和城内的“三十六宫”一样,呈现出一派萧瑟悲凉的景象。这时送客的唯有路边的“衰兰”,而同行的旧时相识也只有手中的承露盘而已。“衰兰”一语写形兼写情,而以写情为主。兰花之所以衰枯,不只因为秋风肃杀,对它无情摧残,更是愁苦的情怀直接造成。这里用衰兰的愁映衬金铜仙人的愁,亦即作者本人的愁,它比《开愁歌》中的“我生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更加婉曲,也更为新奇。

  兰花的衰枯是情使之然。凡是有情之物都会衰老枯谢。别看苍天日出月没,光景常新,终古不变。假若它有情的话,也照样会衰老。“天若有情天亦老”这一句设想奇伟,司马光称为“奇绝无对”。它有力地烘托了金铜仙人(实即作者自己)艰难的处境和凄苦的情怀,意境辽阔高远,感情执着深沉,真是千古名句。

  尾联进一步描述金铜仙人恨别伤离的情绪。他不忍离去,却又不得不离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离开故都越来越远。这时,望着天空中荒凉的月色,听着那越来越小的渭水流淌声,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渭城”句从对面落笔,用“波声小”反衬出铜人渐渐远去的身影。一方面波声渺远,另一方面,道阻且长。它借助于事物的声音和形态,委婉而深沉地表现出金铜仙人“思悠悠,恨悠悠”的离别情怀,而这正是当日诗人在仕进无望、被迫离开长安时的心境。

  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设想奇创,而又深沉感人;形象鲜明而又变幻多姿。怨愤之情溢于言外,却并无怒目圆睁、气峻难平的表现。遣词造句奇峭而又妥帖,刚柔相济,恨爱互生,参差错落而又整饬绵密。这确是一首既有独特风格,而又诸美同臻的诗作,在李贺的集子里,也找不出几首类似的作品来。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长吉体”诗歌的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因长期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而身体抱恙。元和十一年(816年),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一说二十四岁)。https://www.gushiwen.cn/authorv_74d46d599f15.aspx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长吉体”诗歌的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因长期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而身体抱恙。元和十一年(816年),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一说二十四岁)。► 255篇诗文 ► 661条名句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猜您喜欢
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篇》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李白《折荷有赠》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明夷待访录·原君》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虞世南《蝉》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陆游《长歌行》
丈夫不能再辱。——《汉书·传·李广苏建传》
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所好反自为祸。——《文子·卷四·符言》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出自五代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译文过去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逝去,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注释流水落花:形容春残的景象,也比喻好时光的消逝。

赏析此句写得情真意切、哀婉动人,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故国一去难返,无由相见,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





[url=][/url]




原文[url=][/url]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江山 一作:关山)






译文及注释[url=][/url]

译文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即使身盖罗织的锦被也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愉。
一个人不要倚着栏杆远眺,昔日的无限江山已不再是南唐河山;离开容易再见故土就难了。过去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注释
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潺潺:形容雨声。
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url=]展开阅读全文 ∨[/url]




赏析[url=][/url]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暮春时分,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帘外,是潺潺不断的雨,洒扫着寂寞零落的残春。囚居之人,独自流年,已是无言的况味;落花时节,风雨飘零;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

[url=]展开阅读全文 ∨[/url]



创作背景[url=][/url]
  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作。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九《西清话》:“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参考资料:
1、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2、黄岳洲·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上卷)[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3


简析[url=][/url]
  这首词在低沉悲怆的情调中,诉说着词人被囚禁在汴京时的苦闷与自伤。抒发了其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可以说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全词语言清澈自然,明白如话,情真意切,哀婉动人,将词人的亡国之痛、囚徒之悲和故土之思展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李煜 [url=][/url]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72篇诗文 ► 261条名句




[tr][/tr]
[tr][/tr]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诗词译文
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2个回答#热议# 上班途中天气原因受伤算工伤吗?
枯木刀
推荐于2018-02-20 · TA获得超过7768个赞
关注
展开全部
诗出《塞下曲》(唐·卢纶),这是其五。字面是描写边关将士在敌人遁逃后,利用暂时的战事稍歇进行狩猎的情景,其实却饱含了诗人对将士们豪情满怀的钦佩、颂扬和祝福。《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景象。五七言皆可,本不必须遵用诗律。但以卢纶的文才,却以六首精巧的五绝组成了这部如画的佳作。每一首都能独立成章,内容丰满,寓意隽永。通过描写出征、慑敌、遁敌、庆功、狩猎等场面,将边关将士英勇善战豪情满怀的磅礴气势描绘的生灵活现,跃然纸上。末一首则是颂扬了将士们只为保疆安民,不求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怀。
原诗由六首五绝组成如下: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野幕蔽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由于诗中多有双关,古今后人会有各种不同解释。关于您问的这一首,在下水平有限,只是根据个人拙见解释一下字面意思。不当之处,还请海涵指正。
本诗描述的应该是将士们利用战事顺利边关稍靖的时机乘兴逐猎的情景。
调箭又呼鹰:
调字似为调整的调。逐猎前将军把箭弓调整到最佳,并召唤猎鹰前来助阵。
注:打猎时,随从和普通小兵无箭可用,原因诸多。
俱闻出世能:
双关。将军威风凛凛英姿焕发的一亮相,四周马上响起赞叹他具有出世之能的溢美之词。直译似为周边均感受到将军玉树临风颇具出世之能的威风。
奔狐将迸雉:
双关。奔狐,可以比喻骏马猎犬或将军本人的迅猛机灵。迸,惊跳逃窜的样子。直译可为逐猎者把胡飞乱窜的野鸡们(赶得...)
扫尽古丘陵:
这句必须连同上句。直译猎手们把那些狼狈窜跳的猎物在这片古老的丘陵地带上一扫而光。寓意却似是赞扬将士们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畅快淋漓地赶跑了那些敢于窥伺侵犯边疆故土的蟊贼们。
11    评论(1) 分享 举报
爱吃猫的鱼1018
推荐于2016-01-07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这首是《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中的第五首。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是唐代诗人卢纶的组诗作品。这六首诗通过写将军发令出征、夜巡射虎、雪夜慑敌、庆功宴舞、狩猎等场面,表现了边塞真实生动的军旅生活与将士们英勇无畏的性格,将边关将士英勇善战豪情满怀的磅礴气势描绘得生灵活现,跃然纸上。这组诗每一首都能独立成章,内容丰满,寓意隽永,气势雄阔。
【其五-原文】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其五-译文】
逐猎前将军把箭弓调整到最佳,并召唤猎鹰前来助阵。将军威风凛凛英姿焕发的一亮相,周边均感受到将军玉树临风颇具出世之能的威风。逐猎者把胡飞乱窜的野鸡们赶得惊跳逃窜,猎手们把那些狼狈窜跳的猎物在这片古老的丘陵地带上一扫而光。





读旧诗

苏辙〔宋代〕

早岁吟哦已有诗,年来七十才全衰。开编一笑恍如梦,闭目徐思定是谁。

敌手一时无复在,赏音他日更难期。老人不用多言语,一点空明万法师。






[url=][/url]
[url=][/url]





苏辙 [url=][/url]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1800篇诗文 ► 831条名句




[url=][/url]





猜您喜欢



春日即事

李弥逊〔宋代〕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url=][/url]






减字木兰花·伤怀离抱

欧阳修〔宋代〕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




[url=][/url]






朝中措·梅

陆游〔宋代〕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朝云集句诗七言律诗(十首)【作者】孙蕡【朝代】明拼音



零落残云倍黯然,一身憔悴对花眠。
南园绿草飞蝴蝶,落日空山怨杜鹃。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此声肠断非今日,风景依稀似去年。



朝云集句诗七言律诗 其三

孙蕡〔明代〕

三生石上旧精魂,化作阳台一段云。词客有灵应识我,碧山如画又逢君。

花边古木翔金雀,竹里香云冷翠裙。莫向西湖歌此曲,清明时节雨纷纷。






[url=][/url]
[url=][/url]





孙蕡 [url=][/url]

(1334—1389)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776篇诗文




[url=][/url]





猜您喜欢



花朝

汤显祖〔明代〕

百花风雨泪难销,偶逐晴光扑蝶遥。
一半春随残夜醉,却言明日是花朝。




[url=][/url]






留青日札·琵琶记

田艺蘅〔明代〕

  高明者,温州瑞安人。以春秋中,大元至正乙酉第,授处州录事,后改调浙东阃幕都事,转江西行台掾,又转福建行省都事。方国珍留置幕下,不从,旅寓明州栎社,以词曲自娱。因感刘后村之诗“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争唱蔡中郎”之句,乃作《琵琶记》。有王四者,以学闻,则诚与之友善,劝之仕。登第后,即弃其妻而赘于太师不花家。则诚悔之,因作此记以讽谏。名之曰《琵琶》者,取其上四“王”字,王四云耳。元人呼牛不花,故谓之牛太师,而伯喈曾附董卓,乃以之托名也。高皇帝微时,尝奇此戏。及登极,召则诚,以疾辞。使者以记上进。上览之曰:“五经四书在民间,譬诸五谷,不可无;此记乃珍羞之属,俎豆之间,亦不可少也。”于是捕王四置之极刑。或曰:东嘉初以伯喈为不忠不孝,梦伯喈谓之曰:“公能易我为善,行当有以报公。”遂以全忠全孝易之。东嘉后果发解,未知然否。后卒于宁海,时陆德旸以诗哭之曰:“乱离遭世变,出处叹才难。坠地文将丧,忧天寝不安。名题前进士,爵署旧郎官。一代儒林传,堪入史刊。”










闽有带鱼

《五杂俎》〔明代〕

  闽有带鱼,长丈余,无鳞而腥,诸鱼中最贱者,献客不以登俎。然中人之家,用油沃煎,亦甚馨洁。尝有一监司,因公事过午归,馁甚,道傍闻香气甚烈,问何物,左右以带鱼对,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大称善,且怒往者之不市也。自是每饭必欲得之,去闽数载,犹思之不置。人之嗜好无常如此。吴江顾道行先生亦嗜闽所作带鱼鲊,通间人辄索,而闽人贱视此味,常无以应之也。



李贺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无人能对上,直到“天才”石延年出现 西贝明生 2018-12-28   |  227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李贺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无人能对上,直到“天才”石延年出现
对于唐诗,大家肯定都有些了解吧,一直以来,唐朝的诗都是被众人所称赞的,在唐朝有许多著名的诗人,我们最熟悉的诗人应该就是“诗仙”李白了。而小编今天要跟大家说的这位唐朝诗人,他的名字叫做李贺,是唐朝时期的河南福昌人,后人称他为“诗鬼”。既然被称为“诗鬼”了,那李贺肯定是有过人的才能啊。不知道大家在中学时期有没有学过《李凭箜篌引》这首古诗呢?它的作者就是李贺。李贺写的古诗,是从唐朝中期到唐朝晚期递进的过程,在他的古诗中,一部分描述了当时朝廷权贵肆意欺压百姓,百姓经常受到剥削,生活非常艰难。






而另一部分是在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明明有才能,有抱负,却始终得不到朝廷的重用。李贺写古诗的时候,想象力非常丰富,他喜欢套用一些神话故事来进行创作,正因为如此,后人也将他称为是“鬼才”。李贺的写诗水平就像是潮涨潮落一样,有时非常高,写出来的诗非常精彩;有时又特别低,写出来的诗也就一般般。但是他的一首《金铜仙人辞汉歌》,其中的诗句十分令人惊叹,这首诗里有一句写到“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通往咸阳城的那条古道上,枯萎的兰花草也在替我送别客人;如果老天爷有感情的话,它也会因为悲伤而变得衰老起来。


这两句诗的画面感非常强烈,而且还充满了巨大的想象力,不仅如此,“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也成为了很多诗人、作者的“宠儿”。很多人都会将这句话从古诗中单独“拿”出来,拼尽全力,想要对出一副完美的对联,但却无人能对上。有些是因为想不出那个意境,也有些人是对仗不工整,后来有很多人都渐渐放弃了用这句话去写对联。一直到唐朝灭亡两百年后的北宋时期,“天才”石延年出现了,他是当时非常有名的“天才”学者。有一次他在和朋友饮酒作乐的时候,突然想到了那句被众人放弃写对联的古诗,于是就借着自己的这股酒劲,说了一句“月如无恨月长圆”。


一瞬間,跟石延年一起飲酒作樂的朋友們全都安靜了,他們不敢相信啊,一個流傳了兩百年也沒有人能夠對上的詩歌,竟然在這種情況下被對出來了,任誰都會覺得不可思議吧。後來又有一些學者突發奇想,他們把蘇東坡的詩中的“把酒問青天”和李賀的詩中“天若有情天亦老”,組成了一個上聯,又將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和石延年的“月如無恨月長圓”組成了一個下聯,當這四句不同的古詩,依次連接成了一副對聯以後,意境竟然出人意料的優美,而且讀起來也非常順口,許多人都對此嘖嘖稱贊。


雖然李賀才華橫溢,但是他老天卻跟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他在正值青春年少的時候,卻因為妻子的去世而日漸憂郁,最終因病去世,享年27歲。現代有很多學者認為,如果李賀當時沒有病逝的話,以他的創作才能,他的成就絕對不會在李白之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1 23:11 , Processed in 2.22994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