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dmin

警幻仙姑&四仙姑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1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06: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ikemr2014.01.26浏览474次其他分享举报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
陈辉1989
2014.01.26
满意答案
【原文】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今译】
人生的欢乐会如春梦一样烟消云散。
青春年华也会象飞花那样落水东流。
我要告诫大观园的痴情男女啊,
你们何必要自找无谓的闲愁!
【赏析】

这是<<红楼梦>>第五回警幻仙姑出场时吟的一首五言绝句。据<<红楼梦>>介绍,警幻仙姑“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她这次出场,是接受贾家宁、荣二公鬼魂的嘱托,来点化贾宝玉的。她是曹雪芹所塑造的女性神仙形象。
中国古典小说每逢重要人物登场之时,为了引起读者对人物的注意,或者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往往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对人物进行渲染,而诗词歌赋的插入就是其中一种。曹雪芹对警幻仙姑的出场就运用了这一手法。在警幻仙姑还未露面之前,作者先让仙姑吟歌一首,刚一露面,又用“赋”对其外貌、风姿、气质等进行描绘。由此观之,警幻仙姑是曹雪芹着力塑造的女性神仙形象。曹雪芹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借仙姑之口预示大观园儿女的未来命运。当然,读者也可以看出作者宿命论思想和一切皆空的观念。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开首两句表达了仙姑对世间人事的看法,在警幻仙姑看来,人的青春年华是美好的,人生际遇中也会有欢乐,但可惜往往又是好景不常,转瞬即逝,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化为乌有。这两句诗所反映的就是这种思想观点。不过它不是直说,而是用生动的比喻加以表现,把人的欢乐比作象“云”那样容易消散的“春梦”,把人的青春比作容易凋谢飘落水中的“花”。世上一切人事均逃脱不了“散”与“流”的命运。这实际是宿命论的思想及一切皆空的观念的表现。
“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这两句写警幻仙姑对世上男女包括大观园痴男怨女的所谓“忠告”。“寄言”,即托人传达或直接传送的话语。“觅”,即寻找之意。“闲愁”,指不必要、多余的烦恼。基于前两句对世间人事的看法,警幻仙姑最后对大观园的儿女进行“点化”,要他们凡事得过且过,不必“庸人”自扰,自找烦恼。
<<春梦歌>>虽然只短短的四句,但通过比喻,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宿命论的思想及一切皆空的思想。这思想显然是为曹雪芹所认同的。这种劝人消极处世的思想虽然不可取,但对于一个曾经享受过大官僚家庭的富贵生活、后因家道衰落生活陷于困顿的曹雪芹来说,他会产生这样的思想,又不足为奇的。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出自五代李煜的《浪淘沙·怀旧》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赏析
这首《浪淘沙》是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软禁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词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
上阕两句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梦里暂时忘却了俘虏的身份,贪恋着片刻的欢愉。但美梦易醒,帘外潺潺春雨、阵阵春寒惊醒了美梦,使词人重又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里梦外的巨大反差其实也是今昔两种生活的对比,是作为一国之君和阶下之囚的对比。写梦中之“欢”,谁知梦中越欢,梦醒越苦;不着悲、愁等字眼,但悲苦之情可以想见。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这样写“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情毕现。“帘外雨潺潺”,这雨似乎更是词人心间下起的泪雨;“春意阑珊”,春光无限好,可是已经衰残了,就象美好的“往事”一去难返;“罗衾不耐五更寒”,禁不住的寒意,不仅来自自然界,更来自凄凉孤冷的内心世界。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所写情事与此差同,但此处表达情感更显委婉含蓄。
“独自暮凭栏,无限江山”,“莫”一作“暮”。“莫凭栏”是说不要凭栏,因为凭栏而望故国江山,会引起无限伤感,令人无以面对;“暮凭栏”意谓暮色苍茫中凭栏远眺,想起江山易主,无限往事,“暮”也暗指词人人生之暮。两说都可通。李商隐曾在《无题》中写下“相见时难别亦难”,表达了人们普遍的情感。降宋后被掳到汴京,告别旧都金陵是多么难舍难离,《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中“最是仓皇辞庙日”一句表达的正是这种情感。这里却说“别时容易”,可见“容易”是为了突出一别之后再见之难;“见时难”似也包含着好景难再,韶华已逝的感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就象水自长流、花自飘落,春天自要归去,人生的春天也已完结,一“去”字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哀痛和沧桑。昔日人上君的地位和今日阶下囚的遭遇就象一个天上、一个人间般遥不可及。“天上人间”暗指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一说“天上人间”是个偏正短语,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意谓天上的人间,用在这里暗指自己来日无多,“天上人间”便是最后的归宿。
这首词表达惨痛欲绝的国破家亡的情感,真可谓“语语沉痛,字字泪珠,以歌当哭,千古哀音”。词的格调悲壮,意境深远,突破了花间词派的风格。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1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06: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霓裳羽衣曲
积善余庆❤️
积善余庆❤️
2019-06-09 17:36:42

                  
《霓裳羽衣曲》即《霓裳羽衣舞》,是唐代融诗歌、音乐、舞蹈、于一体的中国宫廷乐舞。
是盛唐宫廷歌舞艺术中及负盛名的代表,也因为白居易所作的《长恨歌》而令后世文人神往。

《长恨歌》中有: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此曲约成于公元718—720年间,据《杨太真外传》载: 霓裳羽衣曲者,是玄宗登三乡驿,望女几山,有感于神仙之事,回宫后遂做作此曲。

刘禹锡《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开元天子万事足,唯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陌上望仙山, 归作霓裳羽衣曲……"

关于《霓裳羽衣曲》还有另一个传说:
相传道士罗公远在中秋夜陪同唐玄宗赏游月宫。玄宗在月宫中看到数百名仙娥素练宽衣,舞于广庭。

玄宗问这是什么曲子,仙娥回答说是《霓裳羽衣曲》。玄宗记住其声调,次日清晨命伶官依声谱曲,命名为《霓裳羽衣曲》。
所以白居易在元和年间见到当时宫廷里表演此曲时,舞者“不著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缨累累佩珊珊,”俨然是一副道家仙女的打扮。

其舞姿也是“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抑无力,斜曳裙时云欲生”,“烟蛾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和微之》]。

唐玄宗引《霓裳羽衣曲》为得意的作品,由杨贵妃配以舞蹈,称之为《霓裳羽衣舞》。

大臣张说《华清宫》:“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






               
© 本文版权归 积善余庆❤️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1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08: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之情: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木柳书屋 2017-11-20   |  136阅读  |  1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之情:春梦随云
散,飞花逐水流


腾讯儒学·王俊杰2017-11-07 11:04


[摘要]问世间情为何物?一者“喜笑悲哀都是假,贪求思慕总因痴”,情只是痴;二则“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世间之可爱可居正因还有痴情二字。
文/王俊杰

红楼梦的主题是情,从本体论上说是情本论。它的起点线索是青埂峰,青埂者情根也,这是从开天辟地女娲补天所生发出来的一段情,它的意义不亚于伊甸园里的亚当夏娃。这正是红楼梦十二支曲目引子所谓“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红楼梦》之情: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春梦随云散(资料图 图源网络)

情既然生根,就必然需要一番尘缘,因此情的真正展开场域是红楼尘世、大观之园。情的最终归宿是孽海情天,孽海情天的对联“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正是情的主旨。宝玉到了太虚幻境和孽海情天,第一句就听得“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这孽海情天是一个“了情”之地,把世间的所有金钗风月遗恨离愁编订成册,由警幻仙姑档案馆长进行管理,一段情到此了却了。

曹雪芹写作的动机正是对以往小说的不满,深感“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故他的全部宗旨就是要述说一段“真情”。

难怪空空道人见了这“真情”,能够“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石头从青埂峰下凡正是因空见色、由真入幻;大观园中由色生情、传情入色,真是一把辛酸泪,所谓红尘如梦;最后情还归太虚,正所谓“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是由幻复真、自色悟空。

《红楼梦》之情: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飞花逐水流(资料图 图源网络)

河畔船头,白雪茫茫之中,宝玉身披“大红猩猩毡斗篷”拜别乃父贾政,歌曰:“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这种透彻的悟境,实在比世俗所愿意见到的圆满结局——成就木石前盟、宝玉黛玉结合生一堆孩子高明万分。

这书这情,年轻人读了不免对此产生各种憧憬,俗人见了不免有不生于仕宦之家温柔乡里的感叹,而高明的读者应当有更高级的精神体悟,在情境之间有所了悟。

红楼梦内演绎了各色爱恨情仇。情之发动为欲,王国维最早用了“欲”来解释红楼梦,可惜失之于偏颇,受叔本华的影响过深太过于悲观,他没有全面的了解情。

《红楼梦》之情: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红尘如梦(资料图 图源网络)

红楼梦内,以宝玉、黛玉的真情至性为主线,又时时以情爱、滥情等诸多情感纠结来对照真情。

宝玉在红楼梦中有过几段情。

其一,宝玉与秦可卿的梦中情缘。秦可卿者,情可亲也。秦可卿是红楼梦中的大众情人。秦可卿是集黛玉、宝钗于一体的人物,连宝玉的梦中情人也是秦可卿。

其二,宝玉与袭人、宝钗。性是情的落实,是情的现实化、实体化,但宝玉的两段并不是情的顺承转化落实。可以说,宝玉没有过情的真正现实化之性。

其三,宝玉与秦钟、蒋玉菡。秦钟,秦可卿之弟,谐音寓意着“情种”。秦钟和蒋玉菡都是宝玉真正动情的男人。贾宝玉的出家,它的肉身遗留给了袭人与蒋玉菡,二人最后结合在一起,代表着宝玉的肉身在尘世的延续而精神则超升回向于太虚。

其四,宝玉、黛玉之木石前盟。绛珠仙子黛玉,最初“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她的下凡是为了回报神瑛侍者宝玉的甘露浇灌之情,黛玉的回报方式是“泪”而不可能是肉身情欲。这是真情、至情,是情之本身、本体,故真情不转化为婚姻,我们很难想象宝玉和黛玉顺承地结婚过并生一堆孩子享受天伦之乐。

《红楼梦》之情: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资料图 图源网络)

红楼梦里,情的表现多种多样,不仅主角深深的爱着,丫鬟、仆人殉情的也多,其他诸如贾珍、贾蓉、贾赦之滥情,连贾雨村这般俗物,见到甄士隐的丫鬟之回眸一笑,也不仅发出“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的感叹。不待一一细说。

问世间情为何物?一者“喜笑悲哀都是假,贪求思慕总因痴”,情只是痴;二则“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世间之可爱可居正因还有痴情二字,这是另一番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了。






林子大了,什麼鸟都有!大開眼界~ - 宝贝梦 - 分享美丽.分享快乐.品味人生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

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木柳书屋 > 《红楼文化》举报/认领
上一篇: 贾史王薛——家亡血史!《红楼梦》最新的谐音隐喻大全
下一篇: 不同视角看出不同境界:《红楼梦》中的色空二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1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05: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已推荐到博客首页,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警幻仙姑《春梦歌》新解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09-21 21:00:44)
标签: 警幻仙姑 贾宝玉 吴伟业 陈子龙 李煜        分类: 《红楼梦》新解
——红楼梦诗词曲赋明末清初时代背景新解(4)

作者:至真斋主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在秦可卿的房间睡午觉,书中写道:“那宝玉刚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宝玉在梦中欢喜,想道:‘这个去处有趣,我就在这里过一生,纵然失了家也愿意,强如天天被父母、师傅打去。’正胡思之间,忽听山后有人作歌曰:‘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宝玉听了是女子的声音。歌声未息,早见那边走出一个人来,蹁跹袅娜,端的与人不同。”这个唱着歌走出来的女子就是“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的警幻仙姑。

警幻仙姑《春梦歌》新解


那么为什么警幻仙姑一出场就唱这首歌呢?这首歌到底有什么深刻寓意呢?《红楼梦》这部书因为没有明确交代时代背景,也不知作者究竟是谁,在解读上就出现了严重分歧。《红楼梦》就时代背景来说有多种观点,因为时代背景的不同,对本书的文本解读就存在很大差异。目前对《红楼梦》时代背景的认知主要有两大派:清中期和明末清初。自从上世纪胡适的新红学成为主流红学以后,清中期时代背景说就占据了霸主地位。我们先看看胡适派红学怎么解读警幻仙姑这首《春梦歌》。

胡适派主流红学家蔡义江在《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中认为,“春梦随云散”:“比喻欢乐短暂,往事已矣”;“飞花逐水流”:“比喻青春易逝,女儿命薄”。他又进一步评说道:“所谓‘儿女闲愁’,并不是抽象的。有封建礼教所造成的青年男女的不幸,也有封建阶级本身糜烂生活所带来的恶果。作者虽然对具体的人和事表现了不同的爱憎倾向,但终究不能从本质上对此加以分析区别,因而也不知道如何才能真正解决这些矛盾,以至只能劝人采取消极的处世态度,并对现实发出‘繁华易散’,‘乐极生悲’等无可奈何的叹息。不过。这首歌也非泛泛而作。在这里,作者是借仙子的唱词,对将来大观园众儿女风流云散、花飞水逝的命运先做预言。在艺术上,它有总摄全书情节的作用。”冯其庸、李希凡主编的《红楼梦大辞典》对这首歌的解释与蔡义江基本相同。

由于胡适红学把书中多次提到的“末世”理解为封建社会的末世,把十九世纪才出现的“封建社会”概念强加在作者身上,他们也只能把《红楼梦》的主旨思想解释为反封建礼教。然而,书中众多的青年女子因何“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他们解释不了。而我们吴氏红学认为书中众多人物出生的“末世”是明朝末期,作品采用“假语存”“真事隐”的写作手法,用贾家(假家)这个大家族兴衰的故事作“假语存”,把被清朝统治者禁锢的屠杀汉人等史实作“真事隐”,揭露清朝统治者的虚伪野蛮残暴行径,祭悼殉国的抗清志士,怀念逝去的汉家江山。《红楼梦》的作者是具有强烈汉民族主义思想感情的文人,原创作者和一些批书人历经明清梦幻般的改朝换代,“字字看来皆是血”著成此书。这样解读《红楼梦》就与胡适红学截然不同,这样解读才看到了实质。

警幻仙姑《春梦歌》新解


太虚幻境的警幻仙姑“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所谓“风情月债”很多人理解成男欢女爱的事情。结合明末清初的时代背景,“风情月债”在这里应该指“对清朝的感情,对明朝欠下的感情债。”这里的“风”、“月”是明遗民诗文惯用的隐语,“风”指代清朝,“月”指代明朝。例如,吕留良的七绝《述怀》“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寒冰不能断流水,枯木也会再逢春。”意思是:“清人尽管无处不在也不能让我屈服,明朝对我的恩泽还在沐浴着我。寒冷的冰块挡不住奔腾的流水,干枯的树木还会再次迎来春天。”明朝覆亡后,有很多曾在明朝为官的文人深深自责内疚,尤其是那些屈节仕清的前朝文人,没有殉国却屈节辱身,他们觉得欠了明朝的恩情债。吴伟业的余生就是在痛悔中度过的,他的《临终诗》这样写道:“忍死偷生廿载余,如今罪孽怎消除?受恩欠债应填补,总比鸿毛也不如。”《红楼梦》作者在自云中也称自己“有罪”:“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红楼梦》作者著书也是在赎罪还债。

警幻仙姑的《春梦歌》也是对大观园儿女们未来命运的预言,蔡义江教授这点说的很对。在接下来的情节中,警幻仙姑让贾宝玉看了金陵十二钗未来命运的簿册,又让他听了十二钗命运归宿的《红楼梦曲》,可以说《春梦歌》是对裙钗命运的高度概括,同时也是微缩版的《葬花吟》。这首《春梦歌》取意于南唐后主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首词是李煜被拘押在大宋汴京时所作,距离他被鸩酒毒死已经不远了,他也可能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诗词基调低沉悲怆,流露出这个亡国之君对故土绵绵不尽的相思,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无奈感叹。这首词里的“落花”是作者自喻,“流水”隐喻大宋势力,“春去也”的“春”指代自己的江山事业和美好人生。

警幻仙姑《春梦歌》也表达了类似的情感,首句“春梦随云散”,是在感慨恢复明朝故国的美梦已经消散了。在明遗民的诗文中常以“春”作为符号隐语指代明朝或南明,例如,抗清英雄陈子龙的《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在陈子龙的这首词中也是用隐语来抒发亡国之痛,“东风”指代清兵,“花”指代抗清志士和明朝民众,“杜鹃啼血”是亡国的象征,“春”指代南明,“春无主”是在感叹崇祯殉国后故国王孙都没有组织能力,集合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恢复江山。

警幻仙姑《春梦歌》新解
(清兵)

“飞花逐水流”,这里的“飞花”跟陈子龙诗词中的“花”是同义,指代抗清志士和明朝民众。这里的“水”指代清兵。关于“水”指代清廷或清兵,我们在多篇文章中有论述。在《红楼梦》文本中对“水”指代清廷有多处情节暗喻,也是在这第五回,贾宝玉跟兼美可卿缱绻过后,“忽至一个所在,但见荆榛遍地,狼虎同群,迎面一道黑溪阻路,并无桥梁可通。”黑溪里还有“夜叉海鬼”。在这里“迷津”是隐语,指代清廷。“夜叉海鬼”隐喻清兵。这种情节在吴伟业的诗文中有相似的描述。吴伟业七言古诗《悲歌赠吴季子》:“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前忧猛虎后苍兕,土穴偷生若蝼蚁。”吴伟业在《亡女权庴志》中写道:“伊岩关之嶻嶭兮,虎豹以狺;冰雪皑皑兮,恨黒水之无津。”意思是:“危岩险峻,虎豹嘶吼。冰雪世界,黑河没有渡口通往彼岸。”第十四回描述参加秦可卿葬礼的王公,在说到“镇国公牛清”时,有批语“牛,丑也。清属水,子也。”书中又用“冷子兴”这个名字隐喻“清兴”。

如果把“飞花逐水流”当做风花雪月的吟唱还是很有美感的。然而,如果知道了《红楼梦》的时代背景是明末清初,作者是明遗民,隐写了大清、大顺与明朝争夺江山,清兵对反抗剃发易服的汉族民众几十次大屠杀,“白骨如山忘姓氏”、“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史实,你就不会那么轻飘飘的看“飞花逐水流”这句诗了。面对清兵的野蛮行径,明遗民邢昉感伤时事,作《感春》一首,描述了大屠杀尸骨无人掩埋顺江而流的惨景:“朝花堕雨惜寒姿,碧树沈沈隔水湄。白骨沿江沙鸟避,清燐无火夜乌悲。中原滚滚来边马,天险荒荒有大旗。遥想垂杨绾离别,几因兵甲怨丝丝。”

“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寄语汉家的青年男女们不要再自寻烦恼和忧愁,这一切都是天意。

————————————————————

校对:王华东          编辑:潇湘夜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03:49 , Processed in 0.76837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