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七=====可儿为谁淫?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16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20: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医术高明的张太医为什么治不好秦可卿的病
2018-12-10 22:02
秦可卿是贾府人人称道的好媳妇,连贾母都觉得她“是个极妥当的人……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连“嘴甜心苦,两面三刀”的王熙凤都跟她合得来,关系还非常融洽。就是这样一个“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人人称道的好媳妇,却早早地生病死了。

她得的是什么病呢?其症状用尤氏的话说是“经期有两个多月没来。叫大夫瞧了,又说并不是喜。那两日,到了下半天就懒怠动,话也懒怠说,眼神也发眩”——肯定是妇科病。她这个病不像王熙凤那样“下面淋血不止”,可见不是俗语说的“血崩”;她也没有疼痛的症状,可见也不是子宫肌瘤之类,更不会是子宫癌了。那她是什么病呢?她明显是内分泌失调导致的功能紊乱。尤氏说她“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这样的性格最容易得这样的病了。秦可卿还有一个症候——或是贫血的症状,或是梅尼埃病(就是俗语说的眩晕症),因为她有“头眩”的症状。不管怎么分析,秦可卿得的都不应该是什么大病。



然而,就秦可卿这样的症状“学问最渊博的,更兼医理极深,且能断人的生死”的名医张友士竟然没有治好,没过多久秦可卿就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张太医听婆子说以前给秦可卿看过病的“有一位说是喜,有一位说是病,这位说不相干,那位说怕冬至,总没有个准话儿”后,就笑着说:“大奶奶这个症候,可是那众位耽搁了。”中医是慢调理,秦可卿得的是急症。时间久了,当时又没有现在的医疗条件,消炎比较好的药——黄芪也没有青霉素消炎效果好。时间久耽搁了也有可能。



但其实秦可卿的心病是很重的。从贾珍对秦可卿的态度,可见其对秦可卿的觊觎之心——哪有老公公那么关心儿媳妇的?秦可卿死了,贾珍那么伤心,可见他对秦可卿的感情不一般哪!秦可卿这样一个敏感的人,碰见这么一个无耻的老公公,在封建社会伦理道德制约下,她是一直被压得抬不起头、喘不过来气的。因此秦可卿的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应该找心理医生好好地疏通疏通。但当时去哪里找心理医生呢?秦可卿是在夜里死去的,她的判词背景画的是一个美人悬梁自尽。或许秦可卿是夜里上吊死了,宁府为了掩人耳目,说她是病死的也未可知。她死后,她的贴身丫头瑞珠触柱而亡,自杀为她殉葬,有可能是知道秦可卿的死因被活活摔死的。



所以秦可卿之死并不是张太医的医术不高明,而是她死得太蹊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16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20: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可卿的病发诱因
三春去后读红楼
三春去后读红楼
一页一菩提。
​关注他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01

秦可卿的病很复杂,是红楼梦的一个热点,也是个悬案。我们暂且回避秦可卿的病本身,只说其病发诱因。

简单地说,秦可卿病发诱因有三个:一个内因、两个外因。

02

内因是思虑过重。

尤氏和张友士两人都说到秦可卿的病源自思虑过重。

尤氏说了秦可卿思虑的情况,对她的表现有较详细描述。

婶子,你是知道那媳妇的: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会行事儿,他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这病就是打这个秉性上头思虑出来的。
张友士的诊断,则又更深一层,已经涉及到秦可卿思虑过重的原因:

据我看这脉息: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经血所以不能按时而至。
张友士的话,比较明白地点出秦可卿的病来自“不如意”,这些不如意导致她思虑过度。只是这些话以解释病情的面目出现,至于这思虑是害怕、还是无法解脱,仍然语焉不详、不得而知。

03

第一个外部诱因,是焦大骂街。

本来焦大只针对管家派活不公平,由于贾蓉要将他捆到马厩里,骂街升级,“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骂出了“爬灰”和“养小叔子”。

尽管焦大没有挑明爬灰和养小叔子的人是谁,但是大家显然心知肚明,只是迫于宁国府淫威而没有公开罢了。

焦大骂街,实际上把原本心照不宣的肮脏事情公之于众。

在没有公之于众之前,秦可卿作为当事人,尚可以假装别人不知道,苟活于世;

一旦丑事大白于天下,在礼教大于天的时代,秦可卿再无转圜余地,只有死亡一条路可走。

04

第二个外因,是秦钟告状。

这个秦钟告状的描写,作者笔法很灵动,还需要多啰嗦几句。

金荣的姑妈金氏因为学堂一事准备找尤氏、秦可卿讨个说法,没想到尤氏罗里吧嗦说了一大堆,把学堂里闹事的情况先说了。

谁知他们昨儿学房里打架,不知是那里附学来的一个人欺侮了他了。里头还有些不干不净的话,都告诉了他姐姐。
金氏听了尤氏的话,吓的不敢再说什么,把一腔讨说法的念头都熄了。

金氏听了这半日话,把方才在他嫂子家的那一团要向秦氏理论的盛气,早吓的都丢在爪洼国去了。
金氏之所以坚持找贾家讨说法,金荣被欺负是次要的,主要还是茗烟骂她“只会打旋磨子,给我们琏二奶奶跪着借当头”等等不堪的话。

金荣他妈“一五一十”地把学堂的事情都告诉了金氏,她怎么可能咽下这口气,这才是她来贾府的真正原因。

正如茗烟骂金荣,金荣和秦钟对打,也必然有涉及秦可卿的辱骂。尤氏所说“不干不净”的话,就是金荣打架时骂秦可卿“爬灰”“养小叔子”,秦钟回来到秦可卿处告状了。

金氏也明白金荣从哪里听到的这些话,所以被“吓的”不轻,不敢再讨说法。

金氏怕的不是秦可卿生病,而是怕宁国府追究她一家子宣扬宁国府丑事。

只有这样,金氏的害怕才能说得通,否则她怎么可能怕得那么厉害,被“吓的丢到爪哇国去了”。

所以说,红楼梦没有一笔闲文。

05

两个外因,实质上是一个,都归结于“爬灰”“养小叔子”,那是秦可卿的索命符。

跳出具体内容,从小说章回安排看,作者层层递进,通过写秦钟,把秦可卿写到死的。

从宝玉如可卿卧室,到宝玉秦钟相会,焦大骂街,学堂闹事,每一步貌似都在写秦钟,实际都暗写可卿,一步步写到秦可卿不得不死。

蒙府本批:欲速可卿之死,故先有恶奴之凶顽,而后及以秦钟来告,层层克入,点露其用心过当,种种文章逼之。
而那个内因,其实是由外因引起的思虑,更准确地说,是焦虑。如果从作者笔法上看,这个内因是假的,是作者故意安排的迷魂阵。真正的诱因就是两个外因。

而两个外部诱因,都指向秦可卿真正的死因。

06

最后还得说一下张友士这个人。

张友士这个人也是红楼梦的热点之一,主要是和冯紫英的关系,以及给秦可卿开的那个药方。

他本身不是医生,只是个医理较深的教书先生,也叫“师爷”。精通医理只是个幌子。

张友士的名字很有意思,谐音“有事”。很明显,寓意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事。

张友士这个教书先生的身份不一般,是冯紫英从小跟随的先生。在冯紫英家多年,冯家一定藏着事;他到宁国府给秦可卿看病,也暗示宁国府与冯家有事。正因为有事,秦可卿不得不死。

作者给他安排了教书先生的身份,又是一个有事的人,我们就不能完全侧重医理方面理解他的话,包括他开的药方。

总的来看,这是一个是非之人。贾珍这么重视他,宁国府的是非就少不了,也导致和进一步坐实“家事消亡首罪宁”。

发布于 2021-11-03 07: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16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15: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可卿的幻情之味-有心拾萃
麦克风5G
麦克风5G
流量卡上网卡三网运营商一级直销可发全国含新疆西藏内蒙云南广西
已关注
秦可卿的幻情之味
原创 2018-02-20 暗香疏影

接上文,我们展开分析一下贾蓉和张太医的这段对话:贾蓉看了,说:“高明的很。还要请教先生,这病与性命终久有妨无妨?”先生笑道:“大爷是最高明的人。人病到这个地位,非一朝一夕的症候,吃了这药也要看医缘了。依小弟看来,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贾蓉也是个聪明人,也不往下细问了。

1、从贾蓉的问话我们可知,秦可卿的病症在贾蓉看来已经很严重了,关乎性命。就像我们现在病人进了ICU一样,家属最关心的是能不能脱离生命危险。

2、贾蓉说高明可以理解:这个张太医比之前的太医都强,马上给出了药方。张太医却接了一句最高明,这就有深意了,表明二人都心知肚明一些事情,但作者不能直笔明言,只能用烟云模糊法瞒过读者。

3、张太医其实是给秦可卿“断了命”:今年一冬不相干,如果能过了春分,或许还有生机。就像我们现在的医生对癌症病人说,至少应该有三个月,乐观的话能坚持六个月。

再看第十一回,秦氏笑道:“任凭神仙也罢,治得病治不得命。婶子,我知道我这病不过是挨日子。”凤姐儿说道:“你只管这么想着,病那里能好呢?总要想开了才是。况且听得大夫说,若是不治,怕的是春天不好呢。如今才九月半,还有四五个月的工夫,什么病治不好呢?”这段话充分表明,贾府上下都很相信张太医的论断,病人本人更产生了放弃治疗的想法。





我在前文逐句分析了秦可卿的判曲,经脂批提示,判曲是经过修改的。那判词呢?判词配的图是高楼大厦上一个美女悬梁自缢,明明白白揭示了秦可卿的结局是自尽。现在我们从张太医的话可知,秦可卿理应因病而死,那就说明判词或判词的配图没有做修改。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看到后文我们还会发现几处这样的矛盾,我个人理解是作者有意为之,故意“逗漏”的。一方面告诉读者修改是不得已而为之,脂批也说是“命芹溪删去”;另一方面,通过这些逗漏的信息来明确作者的立场,明晰作者一开始用史笔来写秦可卿情事的深意:只有让世人看到了赤裸裸的幻情,才能在幻情破灭时给到沉迷于皮肤滥淫之人一记棒喝,从而产生警醒世人的力量。



既然作者无奈之下,给到秦可卿两种结局,那我们也不必对秦可卿究竟得了什么病再做纠结。

这一回的戚总评似乎更有价值:欲速可卿之死,故先有恶奴之凶顽,而后及以秦钟来告,层层克入,点露其用心过当,种种文章逼之。虽贫女得居富室,诸凡遂心,终有不能不夭亡之道。我不知作者于着笔时何等妙心绣口,能道此无碍法语,令人不禁眼花撩乱。

这段评语显示,这一回作者写秦可卿的病实际上是在写一个二十岁青春鲜活生命的“夭亡之道”:秦可卿在人间的幻情身终究会招致“断不透是喜是病”的一大劫数。换句话说就是,秦可卿的“擅风情,秉月貌”是她的怀璧之罪,因为世间充满了贾珍之流的摧花辣手。




ɬ��X�b�m

编辑于 2018-02-20 17:37
红楼梦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16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15: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可卿的幻情之魅-有心拾萃
麦克风5G
麦克风5G
流量卡上网卡三网运营商一级直销可发全国含新疆西藏内蒙云南广西
已关注
秦可卿的幻情之魅
原创 2018-02-21 暗香疏影



曹雪芹在红楼梦人物的名字上做了巧妙的谐音双关,而后人往往对其谐音做的是多关解读。比如说“秦可卿”。之前我说过了“情可倾”,今天我要说的是“秦可亲”,之后我还会说到“情可轻”。

纵观《红楼梦》文本,并没有怎么写秦可卿如何待人接物,反而逐一写了贾母,尤氏,王熙凤对她的厚爱,仿佛她天生就应该是个可亲之人:

第五回,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甲侧:借贾母心中定评,又夹写出秦氏来。见他去安置宝玉,自是安稳的。

历来都有人对于“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这句话感到不解,荣宁二府只有贾蓉,贾兰,巧姐是贾母重孙辈,当时只有秦可卿一个重孙媳,哪来第一之说?

在此我稍作解释:《红楼梦》虽说着重写了荣宁二府的事,但从后文秦可卿的葬礼,修建大观园和除夕祭宗祠可以看到,贾府一族都聚居在一起,日常生活中都有来往,宁国府的贾珍还承担着族长之责,因而这里的比较范畴是贾氏一族。

第十一回,贾母说:“可是呢,好个孩子,要是有些原故,可不叫人疼死。”说着,一阵心酸,叫凤姐儿说道:“你们娘儿两个也好了一场,明日大初一,过了明日,你后日再去看一看他去。你细细的瞧瞧他那光景,倘或好些儿,你回来告诉我,我也喜欢喜欢。那孩子素日爱吃的,你也常叫人做些给他送过去。”到了这个时候,贾母还在认为秦可卿好个孩子,说明贾府众人还没发现秦可卿“品行有污”。

再看尤氏,第十回,尤氏嘱咐贾蓉:倘或他有个好和歹,你再要娶这么一个媳妇,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情的人儿,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他这为人行事,那个亲戚,那个一家的长辈不喜欢他?

几乎是个完美之人,要不怎称得上“幻情身”?不过细想想的话,性情好,模样好,为人行事好都不至于打着灯笼找不着,这段话最关键的没说,其实只有门第相当,家世般配才不好找。虽然作者故意隐藏了秦可卿的真正出身,但又在处处逗漏了秦可卿身份的高贵。

接下来又说:我才看着他吃了半盏燕窝汤,我才过来了。婶子,你说我心焦不心焦?况且如今又没个好大夫,我想到他这病上,我心里倒象针扎似的。分明是当自己的女儿来待了,与后文秦可卿的自述相互照应。

至于王熙凤对秦可卿更是没的说了,书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二人虽差着辈分,可年龄相当,闺蜜一样相处。比如第十一回,尤氏道:“你是初三日在这里见他的,他强扎挣了半天,也是因你们娘儿两个好的上头,他才恋恋的舍不得去。”凤姐儿听了,眼圈儿红了半天,半日方说道:“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尤氏道:“好妹妹,媳妇听你的话,你去开导开导他,我也放心。你就快些过园子里来。……凤姐儿才向秦氏说道:“你好生养着罢,我再来看你。合该你这病要好,所以前日就有人荐了这个好大夫来,再也是不怕的了。”……

可见秦可卿的幻情当中包括了亲情,友情和密情。

编辑于 2018-02-21 17:27
红楼梦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16
 楼主| 发表于 2024-7-2 09: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宝玉与秦可卿云雨情,为什么是个梦?作者写猫狗打架揭开真相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他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说得是人言可畏。

谣言没有成本,也成了人们最容易输出的廉价谈资。殊不知有些语言如刀,又杀人不见血。






是以,当声名狼藉的多姑娘说出一句“可知人的嘴一概听不得”,替含冤被撵走的晴雯叫屈时,便成为曹雪芹对王夫人这种道貌岸然的卫道士的嘲讽。

他们用别人的造谣“杀人”,才是最恶毒的刽子手。

比如金钏儿,明明是贾宝玉调戏在前,不该回言过于轻浮是真。可王夫人不抓贾宝玉,却将她撵走回家后,以至于流言蜚语成为杀人刀。后来贾环对贾政说起金钏儿之死,就成了贾宝玉在王夫人房中强奸她……金钏儿显然是不堪流言蜚语,才投井自尽。

更有焦大一句“爬灰”,恶心的秦可卿大病一场,要不是张友士她就死了。而她终究没能躲过去,死后被贾珍一顿如丧考妣的表演,将爬灰与通奸的臭水泼到她身上,此后三百年就要经受千夫所指。






没有人去计较,贾珍生怕别人不知道秦可卿与他有染而人前人后卖力宣扬的原因是什么。

有些人说是不是因为贾珍情不自禁?

趋吉避凶是人性使然。贾珍越对秦可卿有情,不是越要珍惜她的死后名誉么?

且爬灰这种事,被他搞的尽人皆知,不光泼了秦可卿脏水,他自己和贾府列祖列宗的脸都被丢尽了,难道他疯了不成?

贾珍没疯,“造衅开端实在宁”的造衅二字,明确秦可卿是受贾珍侵犯后上吊自尽,反证了贾珍对秦可卿有不轨之心,诱导秦可卿去天香楼施暴才是真相。

秦可卿受辱自尽,贾珍为掩盖侵犯儿媳妇致死的罪名,也要给世人交代秦可卿的死因,才有意借爬灰脱罪。毕竟秦可卿要犯了“淫”罪,则死有余辜。

其实这一切,从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早都给了伏笔。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贾宝玉三天两头来宁国府,伺机接近秦可卿,说明当时十一二岁的小叔叔,对侄儿媳妇产生了青春期的萌动感情。

等他随着贾母众人来宁国府后,一向怪癖到连林黛玉房中的枕头都不睡的他,竟然非要午睡。

而贾宝玉要睡觉,身为宁国府媳妇的秦可卿,当仁不让要替婆婆尤氏安排好小叔叔。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贾宝玉偏不睡宁国府早给准备好的书房,秦可卿无奈只好让他睡了自己的房间,毕竟不能再给贾母送回去。

她的安排正中贾宝玉下怀,一进房间睡下就入了梦。

一场梦游太虚幻境,与警幻仙子之妹可卿成亲入洞房,进而有了夫妻云雨之事。醒来才发现尴尬,不得不换了一条裤子。






曹雪芹通过这段描写,分明在交代情窦初开的贾宝玉,对秦可卿产生的非分之想。不断伺机接近,最后在梦中“如愿以偿”。

警幻仙子说他“意淫”,便源于此。

贾宝玉是叔公公。

秦可卿是侄儿媳妇。

他对秦可卿的企图,明确“漫言不肖皆荣出”,就是在“爬灰”。

也许有人较真说“爬灰”只能是公公对儿媳妇的企图,叔公公不是,那咱们也无话可说。

总之,贾宝玉对秦可卿的梦中企图,无疑影射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真相:贾珍蓄意接近,侵犯儿媳妇致死。

秦可卿不知道贾宝玉对她有企图,也就不知道贾珍要对她不轨。

“爬灰”是事实,但秦可卿是受害者不是参与者。更不可能与贾珍通奸。

然而,人言可畏就在于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猜测而“定论”。






别说“爬灰”的解释人与亦云,只说秦可卿让贾宝玉睡她房间,便总有言论认定她是故意。更指出贾宝玉在梦中的云雨情是现实隐笔,实际指秦可卿与贾宝玉当天发生了不可描述的事!

这种言之凿凿,还颇有市场舆论基础,附和者极多。

然而,谣言止于智者,但凡对贾府规矩有一点了解的人,都不可能凭着花边刺激就胡乱揣测。

(第五回)宝玉含笑连说:“这里好!”秦氏笑道:“我这屋子大约神仙也可以住得了。”说着亲自展开了西子浣过的纱衾,移了红娘抱过的鸳枕,于是众奶母伏侍宝玉卧好,款款散了,只留袭人、媚人、晴雯、麝月四个丫鬟为伴。秦氏便分咐小丫鬟们,好生在廊檐下看着猫儿狗儿打架……“吓得宝玉汗下如雨,一面失声喊叫:“可卿救我!”吓得袭人辈众丫鬟忙上来搂住,叫:“宝玉别怕,我们在这里!”却说秦氏正在房外嘱咐小丫头们好生看着猫儿狗儿打架,忽听宝玉在梦中唤他的小名,因纳闷道:“我的小名这里从没人知道的,他如何知道,在梦里叫出来?”
原文写的清清楚楚,贾宝玉一觉看似在太虚幻境经历不少,实际时间极短。

秦可卿看着众奶母服侍贾宝玉躺好,又留了袭人等四大丫头看着睡觉。她便退出吩咐小丫头在廊檐下面看着猫狗打架,正吩咐着,贾宝玉便醒了……






贾宝玉这一梦,比黄粱一梦更短,估计和南柯一梦差不多。

别说时间有限,就是贾宝玉睡觉这一会儿,也不是咱们普通老百姓自己一个人。身边不但有四个大丫头看着他睡,外头房檐下更有一群小丫头,秦可卿还要安排嬷嬷们吃茶歇息,怎么可能与贾宝玉有什么事!

借此谣言诋毁秦可卿人品者,不但不仔细看书,更是不懂一点古代豪门的规矩。只是为了心中猥琐的花边而意淫,着实不应该。

正是如此罔顾常识的造谣诟谇,才展现出《红楼梦》中女儿们生存的艰辛。

秦可卿会生病,金钏儿会投井,晴雯会气死,尤三姐抹了脖子……全都是因为谣言杀人。

谣言猛于虎,就如当今的网曝。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6-22 21:13・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16
 楼主| 发表于 2024-7-13 10: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可卿暴毙,贾元春封妃,加一起都不如林如海的死讯让人心惊惶恐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2024 人文季美学向导
​关注他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秦可卿死后不久,贾元春就被晋升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二者之间肯定有关系。不过却与秦可卿生前无关,而是与她死后有关。

具体关联说来也有意思,竟藏在林如海的死讯里,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秦可卿葬礼要七七四十九日。就在“五七正五”这一天,贾琏派了小厮昭儿回来报丧,说林如海死了。

你注意这个小厮的名字“昭”,是明示的意思。昭告,昭雪等,都要用到这个字。

“昭儿”回来给林如海报丧,肯定会透露出不同寻常的讯息。

(第十四回)昭儿道:“二爷打发回来的。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二爷打发小的来报个信请安,讨老太太示下,还瞧瞧奶奶家里好,叫把大毛服带几件去。”

果然,昭儿这句话的最核心,就昭示出林如海死亡时间的不寻常。


林如海死在九月初三日巳时,说明了三点:

一,林黛玉头年底回扬州,隔年九月初三林如海去世,中间隔了九个多月。

二,秦可卿头年冬至已有转好迹象,开始吃点东西。说明张友士的药有效。而十个月后她死在天香楼上,肯定是病好后的其他原因,点破“淫丧天香楼”。

秦氏死的时间是近半夜。古人睡的早,当时推测不到子时就应该是亥时。

亥时对应巳时,都是九点到十一点,这肯定不是巧合。

昭儿从扬州坐船北上,以当时的行程,要费时一个月左右。

是以,从林如海去世的九月初三日巳时,能反证秦可卿极可能也死在九月初三日亥时。

两个人同一天去世,一个是上午九点到十一点的巳时,一个是夜里九点到十一点的亥时,可就细思极恐了。


这个时间的巧合,能够充分证明贾元春晋升这件事背后,朝堂斗争的波云诡谲。

原因就是“九月初三日,日与夜”两个线索,引出的一首有名的诗,白居易的《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关于这首诗与《红楼梦》的关系,之前多次提及。

根据史料记载,这首诗是白居易深陷牛李党争,被排挤出朝堂任杭州刺史时写下。

作者看似在写黄昏景色,实际却写晦暗的朝廷党争。

彼时的牛李党争,严重动摇了大唐的根基。

一方如残阳,将落未落。

一方如新月,将盈未盈。

这首诗凸出新旧两派势力共存的背景。正是《红楼梦》里的朝堂格局。

贾府等四王八公代表老臣,忠于先帝和太上皇,就像宁府的焦大。

忠顺亲王等新势力代表,为新皇登基后扶植的亲信,就像宁府的赖二。


双方互相争斗,各自为政,一如白居易写《暮江吟》时的“牛李党争”。

而“日与月”还有另一层意思。李白在《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所写:双悬日月照乾坤。

日代表太上皇,残阳将落未落。

月代表新皇帝,新月将盈未盈。

彼时太上皇余威犹在,新皇帝立足未稳。

林如海是前科探花,钦点巡盐御史,属于天子门生,是新帝亲信,派遣去扬州掌控“财权”。

王子腾是京营节度使,被贾家扶植替掌控京营。皇帝登基不久,便擢升他为九省统制,变相收回京营。

尽管曹雪芹写的很隐晦,但脉络很清晰。太上皇一退位,登基的皇帝便将手迫不及待的伸向财权和军权。以稳定皇位。

林如海被派去扬州抓财权,动了太上皇老臣们的财路。根据后文“小耗子偷香芋”故事看,扬州盐课明显出现“耗子”监守自盗的贪腐大案。林如海受其所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林如海死在九月初三巳时,是白天,日当空,也说明他为太上皇旧势力所害。


王子腾被调离京营节度使岗位,贾家失去对京营的直接控制。皇帝动了贾府掌控数十年的根基势力,侧面折射出皇帝对其他四王八公的基本盘也有动手。

秦可卿死在九月初三亥时,是夜晚,月当空,说明新皇针对老臣势力展开反制。

双方的斗争互有“生死”,作者通过新皇之臣林如海与老臣之媳秦可卿的死,借昭儿的“昭”,引出“九月初三”《暮江吟》背后的党争典故,昭示出贾府当时置身的朝堂,在太上皇与皇帝并立的情况下,复杂又残酷的斗争现实。

贾府被夺了军权,肯定深恨皇帝不仁不义。像焦大一样对“新主子”不臣不忠,才会毫无顾忌的将秦可卿的葬礼操办的异常盛大,甚至用了义忠亲王老千岁的棺材板。

骄狂自大的言外之意,表达出对皇帝登基不如义忠亲王的含义。

之前解读义忠亲王坏了事时,说过可以参考玄武门之变。

皇帝像李世民一样“得位不正”,贾家像焦大一样说“别说你,就是你爹,你爷爷也不敢和焦大仗腰子”,岂不相当于戳皇帝肺管子。


北静王为首的四王八公不但乐见贾府硬刚皇帝,更同时出场声援。

北静王更是伸出橄榄枝,颇有效仿义忠亲王要与皇帝争权之意,说什么“受海内名士青眼”,邀请贾家共襄盛举。

皇帝彼时羽翼未丰一如新月,除了面对四王八公这些不臣不忠的老臣,也要面对天下不稳的局面,更要面对隐居大明宫的太上皇……

不得已只得退一步示弱,晋升贾元春以求安抚贾家。

所以,贾家在元春晋升后,才“人人面上有得意之色”,作者明确隐喻其小人得志。

贾元春晋升,皇帝有三个目的。

一,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安抚贾家情绪。

二,拉拢贾家为翁婿,就是分化贾家与北静王结党。

三,试探贾家忠心。

不管如何,皇帝面对压力,需要缓和局面,晋升贾元春背后,是积蓄力量将异己一网打尽。

所以,当贾元春省亲被安排在元宵节夜里时,皇帝的目的也昭然若揭。

九月初三的新月,能力不足对付不了你们。等正月十五月圆之夜,就是贾府死期!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7-12 10:22・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16
 楼主| 发表于 2024-7-13 19: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解密:二丫头和秦可卿是什么关系?
啸风
啸风
咨询顾问
​关注他
丫头一词原为女孩子的发式名称,后演变为年轻女性的一种称谓语。红楼梦文本第十五回,在秦可卿出殡途中,王熙凤、贾宝玉、秦钟等人转道农庄短暂休息的时候,他们见到一个约有十七八岁的乡下姑娘二丫头。作为一个乡下姑娘,二丫头虽然远离繁华,还是生活社会边缘的小人物,但是在五彩缤纷的众多红楼女儿中,她是那么朴实无华,不知不觉间引人注目。在整部红楼梦中,二丫头也仅仅出现过这么一次,参见红楼梦原文:

一时凤姐进入茅堂,因命宝玉等先出去顽顽。宝玉等会意,因同秦钟出来,带着小厮们各处游顽。凡庄农动用之物,皆不曾见过。庚侧:真,毕真!宝玉一见了锹、镢、锄、犁等物,皆以为奇,不知何项所使,其名为何。甲侧:凡膏粱子弟齐来着眼。小厮在旁一一的告诉了名色,说明原委。甲侧:也盖因未见之故也。宝玉听了,因点头叹道:“怪道古人诗上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正为此也。”甲侧:聪明人自是一喝即悟。庚眉:写玉兄正文总于此等处,作者良苦。壬午季春。一面说,一面又至一间房屋前,只见炕上有个纺车,宝玉又问小厮们:“这又是什么?”小厮们又告诉他原委。宝玉听说,便上来拧转作耍,自为有趣。只见一个约有十七八岁的村庄丫头跑了来乱嚷:“别动坏了!”庚侧:天生地设之文。众小厮忙断喝拦阻,宝玉忙丢开手,陪笑说道:庚眉:一“忙”字,二“陪笑”字,写玉兄是在女儿分上。壬午季春。“我因为没见过这个,所以试他一试。”那丫头道:“你们那里会弄这个,站开了,甲侧:如闻其声,见其形。庚侧:三字如闻。蒙侧:这丫头是技痒,是多情,是自己生活恐至损坏?宝玉此时一片心神,另有主张。我纺与你瞧。”秦钟暗拉宝玉笑道:“此卿大有意趣。”庚侧:忙中闲笔;却伏下文。宝玉一把推开,笑道:“该死的!甲侧:的是宝玉生性之言。再胡说,我就打了!”庚侧:玉兄身分本心如此。说着,只见那丫头纺起线来。宝玉正要说话时,庚眉:若说话,便不是《石头记》中文字也。只听那边老婆子叫道:“二丫头,快过来!”那丫头听见,丢下纺车,一径去了。

前面已经分析过了,秦可卿是天下最好的媳妇,秦可卿的葬礼是她和公主婆婆的双重葬礼,来参加秦可卿葬礼的是晚明的一干重要官员,其中就包括了孙传庭和祁彪佳两位重臣,加上东西南北四大郡王的映衬,贾府多年的耻辱可以说一扫而空。可是如此严肃如此重要的丧葬礼仪,王熙凤为什么一定要送葬的队伍在一个农庄里休息,还要遇到一个叫二丫头的女孩子?

这里牵扯到秦可卿的真实身份,原来秦可卿是秦业从养生堂抱养来的弃婴。秦可卿是作为秦业养女的身份嫁入贾府的,如果秦可卿是秦业的亲女儿,秦业愿意不愿意把秦可卿嫁入贾府呢?答案是一定不愿意。

红楼梦第八回写到:“(秦可卿)长大时,生得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秦邦业官职的官职寒酸,其职位与贾府比较兼职是天壤之别。秦家的家业对比四大家族,公府侯门的势力地位肯定是无法比较的。可是为什么贾府那么大的家族竟然娶了低级官员抱养来的农庄弃婴?

前面我们用了十几篇文章分析秦可卿的死亡和葬礼,得出了隐藏在秦可卿背后的皇室公主及双重葬礼的秘密。秦可卿的两个丫鬟,其实是公主朱红玉的丫鬟,而且两个丫鬟很明显是来自于皇宫的宫女而不是一般的豪门贵族家里的丫鬟。一个丫鬟瑞珠因为后悔告诉秦可卿真相而自杀,另外一个宝珠也愿意成为秦可卿的义女,而这里隐含的其实是成为朱红玉的义女。瑞珠和宝珠的名字一定是公主朱红玉起的,为了自己的心上人贾珠。奢华葬礼上,所谓的四王八公和诸多文武大臣来吊唁,根本不是为了一介平民出身的秦可卿,而是为了死亡已久却还没有入土的皇室公主,也就是说皇室公主嫁到贾府非正常死亡后一直没有出殡,没有出殡就代表着皇帝一直没有看到贾府给一个满意的结果,显然贾元春没有得到皇贵妃的地位与这个有根本性的关系。等到秦可卿死亡,贾府才有机会为秦可卿和公主朱红玉举办了一次盛大的葬礼,四王八公及满朝文武大臣都来送葬,算是给了皇帝一个满意的答复,因此无论皇室还是贾府上上下下都才长出一口气。补充一点,秦可卿的棺木到寺中,另演佛事和重设香坛。安灵于内殿偏室之中,宝珠安于里寝室相伴。这个地方的描写很奇怪,一般很少人注意,既然秦可卿的棺木在内殿偏室,为什么宝珠安于里寝室相伴?要知道宝珠来陪伴的并不是秦可卿,而是早已经死亡的公主朱红玉,朱红玉的棺木在正寝室,而秦可卿的地位远低于公主,当然只能在偏室。

红楼梦关于秦可卿和二丫头的关系秘密在一个卿字上。文本没有详细描写二丫头的纺织技巧,但从二丫头说的“你们那里会弄这个,站开了,我纺与你瞧”这句话以及随后的熟练纺织动作里,可以看出她对纺织非常擅长,而且引为自豪。可是短短一段故事,始终没有见到二丫头的姐姐,也就是那个大丫头。

秦钟曾经暗拉宝玉笑道:“此卿大有意趣。”这里的话大有味道,此卿大有意趣。如果说二丫头是一个卿,那么另外一个卿是谁?显然是秦可卿。秦可卿原来就是这个农庄的弃婴,后来被低层官吏秦业抱养,长大后嫁给贾蓉。显然王熙凤早已经把秦可卿的家室打听的清清楚楚,贾府除了给秦业家里馈赠了七千两银子,王熙凤还专门安排葬礼专门来到农庄,也是给秦可卿的出生地的家人给一个秘密的交代,同时也给读者一个交代一下二丫头和秦可卿的真实关系。

秦可卿就是来自这个农庄,秦可卿和二丫头是如假包换的亲姐妹。

作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发布于 2024-07-12 23:37・IP 属地陕西
红楼梦(小说)
秦可卿
红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16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08: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判词解读22:秦可卿判词图谶曲词解读,情既相逢必主淫
2024-07-12 12:13 发布于:陕西省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227】
(接上文,李纨判词解读,如冰水好空相妬)

12.17 秦可卿
图:

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

谶: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解读:

图上美人悬梁自缢,明显与其后的病死不符。图谶是情必主淫,悬梁自尽,预演秦可卿结局是“淫丧”。

甲戌本在十三回前,有脂批“隐去天香楼一节,是不忍下笔也”,在回后又有脂批:“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回末有眉批:“此回只十页,因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却四五页也。”

前后都提到“天香楼”,应是图上画的“高楼大厦”。而且明确写到“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样的话,和“删去”,“隐去天香楼一节”。甲戌本也确实只有十页(十张纸,20页)的篇幅,比其它回都短。

这说明:“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被后来删改了。第五回的图谶,却留下了原样,并未删改。

这些信息能帮我们看到两点:

一、秦可卿确是“淫丧”。

二、明显背后隐了真事。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情天、情海、幻情身:重复的“情”,谐音“卿”,点出此为秦可卿的图谶。这种用谐音指出人物的情况,在前面的图谶中很多,比如“一床破席”的“席”,指出袭人的“袭”。“金簪雪里埋”的“雪”,指出薛宝钗的“薛”。“缁衣顿改昔年妆”的“昔”,指出惜春的“惜”。

宝玉转过“太虚幻境”的牌坊,便是宫门,上书“孽海情天”,和“古今情”、“风月债”的对联。宝玉入梦的引梦人,正是秦可卿。

所以秦可卿的“情天情海幻情”之身,看起来是“孽海情天”的“风月之情”,但这却是幻境幻情之身,不是人间真身!作者用幻笔,提醒读者看到幻境、真境的区别,幻情、真身的变化,能看到反面的真境、真身,和真正的“风”、“月”之意。

情相逢,必主淫:这么多“情”字相逢,主“淫”。秦可卿此身,“淫”是特征。图中已丧,谶中主“淫”,强调此人“淫丧”。

“淫丧”而且短命的皇帝,很容易看出秦可卿是“淫丧”的明末皇帝朱常洛。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不要说不肖都出自荣国府。因亡国的皇帝都在荣国府,准确说,都在宝玉家或者说王夫人家,是王夫人朱由校身后的皇帝,比如黛玉崇祯帝,和那些南明皇帝,个个是亡国之君。

明亡的开端其实在宁国府。宁府贾敬,嘉靖皇帝,便开始“箕裘颓堕”。尤氏隆庆帝、秦可卿泰昌帝,都有能力,却都淫丧。

看看宁国府都是什么人?好道炼丹,二十多年不上朝的嘉靖皇帝,“纲纪驰矣”。淫佚无度,甚至丧命的隆庆帝尤氏和泰昌帝秦可卿。所以说“造衅开端实在宁”,与“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一样的意思。


秦可卿

第十三支〖好事终〗:

画梁春尽落香尘。

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

宿孽总因情。

解读:

看到这支曲,首先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秦可卿朱常洛是最后一曲?为什么是“好事终”、春尽?

朱常洛既不是最后一帝,也不是亡国之君,为什么是“好事终”?

看首句“画梁春尽落香尘”旁的脂批:“六朝妙句”,批在“春尽”两字旁。

春、花,都是朱明关键字,“春尽”也表示“朱明亡”、“华亡”。

“六朝”也是机带双敲,表面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这个历史上的“六朝”;反面看,却是提醒读者:明末六帝!

后面的“箕裘颓堕皆从敬”,可作为验证:“从敬”是从宁国府的贾敬,即嘉靖皇帝,到崇祯亡国,正是明末六朝皇帝。

“春尽”:正是明末的妙句!

黛玉的《葬花吟》,也给了读者提醒:“一朝”春尽,花落人亡。

主角儿林黛玉,必须在正册“头一页上”,不宜出现在末尾。则明末六帝,除了末代皇帝林黛玉,便只有秦可卿在正册十二钗、十二曲中,贾母万历、王夫人朱由校这些人物因不是年轻女子,不宜出现在十二钗中。所以最末一曲,除了预演秦可卿这个泰昌帝,还有朱明“末世”“六朝”的谶语、预演,比如“春尽”。甚至还有对“春尽”的反思,比如“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说的不只秦可卿一人之事。

画梁春尽落香尘:

画梁春尽:表面是春天完了。但“春尽”,如同“春风吹又生”一样,诗人真正要表达的,绝不是表面的春风和草,明显有更为深刻的内涵。

画梁:注意图画中的梁,“美人悬梁自缢”。就是黛玉说的春尽、花落、人亡,两不知:是读者不知,既不知花是华,也不知人是谁。

落香尘:先看“香尘”典故。

东晋王嘉的《拾遗记》卷九:

“(石崇)又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床上,使所爱者践之。无迹者赐以真珠。”

所以后来多用“香尘”指女子之步履。

典故中:践香尘,无迹者,赐以真珠!在反面,指出“真朱”。

“香尘”典故,赐读者“真朱”!

注意:

秦可卿带宝玉到“上房”,看到的《燃藜图》,讲的“燃藜”典故,也是出自东晋王嘉的《拾遗记》。典故中的《洪范》,就是《洛书》,书的正是朱常洛的“洛”。

两个典故,都指向秦可卿,都是《拾遗记》,这就不是偶然了。

诗中典故,出自唐诗,沈佺期的《洛阳道》:

“行乐归恒晚,香尘扑地遥。”

《洛阳道》的“洛”:朱常洛的“洛”。

红楼作者怕读者注意不到“香尘”典故中《洛阳道》的“洛”,在“香尘”前用了个什么字?“落”!特意用“落”字来提醒读者。

“落香尘”:还是用“落”,指出朱常洛。

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

情主淫,淫是败家的根本。什么是亡国的根本?

风、月,就是本文标题“清风明月”,清争明玉。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

“敬”,显然是宁国府的贾敬。好道炼丹,不理家事,导致“箕裘颓堕”,特征很明显,而且“贾敬”谐音便是“嘉靖”,差不多都给读者指明了。嘉靖皇帝,好道炼丹,久不上朝,导致“纲纪驰矣”。

所以作者指出:国事消亡,“首罪宁,皆从敬”,都是从嘉靖开始。而且此处用了“亡”字!消者,尽也,灭也。直言“灭亡”,还是从末世六帝的角度说的,嘉靖朝并未灭亡,秦可卿朱常洛时也没灭亡,“一代不如一代”,直至崇祯亡国。

宿孽总因情:

宿孽,因清。

一直以来的孽缘,表面看,总因情,情主淫,由淫而生各种罪孽。

反面看,总因“清”。因清争明玉,是明亡、华灭的根本。这也是本文一直强调的观点。

点击看上一文:《红楼梦》判词解读21:李纨一盆兰在诗经芄兰,如冰水好空相妬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16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12: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人物,有多少皇帝?+ 秦可卿的棺材,为什么万年不坏?世上有樯木这种树吗?义忠亲王老千岁是谁?+ 双悬日月照乾坤:只是明吗?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7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84】



8 贾府人物
《红楼梦》中写的角色有多少个皇帝?您扶好墙,我告诉您个数,您别吓着:《红楼梦》里有超过十五个皇帝!

我们算一算明末清初的皇帝: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南明的弘光、隆武、绍武、永历,满清的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玄烨,还有称帝的李自成、张献忠、吴三桂,十七个,这十七人在《红楼梦》前八十回里都出现了!

还是先看看明朝那些奇葩皇帝----阆苑仙葩。

8.1 明朝皇帝
8.1.1 朱见深
为了容易看清贾府里这些龙,我们先从明朝皇帝中选出一个作为开头:朱见深。

朱见深是谁?按朱元璋给子孙们用木火土金水的五行相生的排序,是这样的: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朱见深。朱见深之后,又是一轮儿木火土金水:朱祐樘,朱厚照,嘉靖朱厚熜,隆庆朱载坖,万历朱翊钧,泰昌朱常洛,两轮儿五行就到明末了。

有些人可能不熟悉朱见深,那我们从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人说起:于谦,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土木之变时,于谦是兵部左侍郎,朱见深年幼,还不是太子,朱见深的父亲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瓦剌被俘,把瓦剌高兴坏了,活捉了个皇帝,这一票绑的,要什么明朝还不得给什么,不料英宗是个硬核,什么都不写,你们要杀要剐看着办。明朝皇帝有个特点:比别的朝代硬气,比如传说中的朱棣天子守国门,崇祯君王死社稷。之所以用传说,是因为传说美丽,我不大认可,朱棣的守国门更多是因为北京是他的老巢,崇祯的死社稷不是这么个死法,你本来完全可以不必死,看看唐玄宗和他的子孙们怎么一趟趟的逃出京,自有要扬名立万的武将替你灭贼,你南巡到南京没问题啊。退一步说,你就是脸皮薄,怕背不起骂名,一定要死,那么把三个儿子随便戳一个在南京,也比弘光那货有感召力,有责任感,还抗打击啊。我认为崇祯是怕像唐玄宗一样,被儿子称帝硬架上太上皇,是自私和不明智。跑题儿了,说于谦。

以于谦等为首的统治精英们一看,心里暗骂:“活该!不让你去,不让你去,你非要听王振那阉货的话御驾亲征!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现在皇帝被人抓了,咋办?凉拌!把英宗的亲兄弟朱祁钰立为皇帝,实告你们瓦剌这些土鳖说,你们就是绑票了一个平民,我们汉人别的没有,皇帝从来不缺。所以有人说中国不是由一个皇帝在统治,而一直是由一个儒家的精英团队在统治,我深以为然。这叫“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招不但老百姓没意见、官员们没意见,甚至皇帝家人也没意见,甚至英宗本人也没意见。作为平衡,经皇太后主持公道,先把英宗的三岁儿子朱见深立为太子,用意很明确:这皇帝弟弟先当着,但以后要把玉玺还给哥哥的儿子。

这下瓦剌傻眼了,一边儿伸着脖子让你杀寸土不让,一边儿立了个新皇帝不让寸土,左右是啥都不给!闹了半天瓦剌才回过味儿来:这是老土匪遇到新流氓了!杀了这没用的皇帝,解恨,但不够明智,而且跟朱明皇室就结了死仇,以后谈判余地都没了;不杀,拿他怎么办?还要供他吃,还要供他喝,撒尿还要金马桶,还要镶钻的,人家毕竟是皇帝嘛,这回把瓦剌这帮强盗给难住了。后来有高人给支招:人家立个新皇帝,摆明了就是要你杀了老皇帝,然后人家才名正言顺、同仇敌忾嘛。您为难呀?把老皇帝给他送回去不就完了嘛,俩皇帝,看他们怎么玩儿!这球呀,给他们踢回去!

瓦剌恭恭敬敬地把英宗给送回来了,这下轮到景泰帝跟于谦们傻眼了:有这么干的吗?按照惯例,不是把首级送回来吗?然后我们隆重国葬,追封英烈,同仇敌忾,各得其所,皆大欢喜嘛。这连带脖子的活皇帝回来了,那新皇帝往哪儿搁呀?这帮土匪!没文化!不懂事!瓜皮土鳖三孙子!景泰帝在心里骂了个遍。然后,弟弟皇帝把哥哥皇帝关起来,自己继续当皇帝,没有杀掉没有毒死没有饿死英宗,说明景泰帝人性未泯,比李世民强多了,只是贪心不足,把太子朱见深也废了,另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第二年新立的太子朱见济就夭折了。

总有一些人要追求功名不择手段,景泰做了八年皇帝后得病了,石亨、徐有贞等带着禁军打开门把英宗接了出来,直接搁在朝堂上,百官来上朝面临二选一,要么跪下叫万岁,要么出去摘脑袋。病床上的景泰帝听到钟鼓齐鸣,问怎么回事,左右回说是太上皇,景泰帝说了一句让我感动的话:“哥哥做皇帝了,挺好的。”

给于谦的可就不是二选一了,只有一个必选项:斩决。抄家时家无余财,于谦真正做到了两袖清风,后来葬于杭州西湖。西湖还葬了两位民族英雄,岳飞和张煌言。看张煌言在就义前辞故里的诗: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贾母的“六桥梅花香彻骨”赞的就是这三位埋剑西湖的民族英雄,而且岳飞和张煌言都是抗击女真的民族英雄,贾母用意直白呀。作者怕读者没注意到贾母说的西湖三杰,让湘云随后用李白的诗句“双悬日月照乾坤”提醒读者:“日月双悬于氏墓”。

景泰帝也随即被废为王,也遭软禁,一个月后死了,死因不明,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的景泰陵,是在明朝迁都北京后,唯一没有入十三陵的一个特例,而景泰帝在位期间,在十三陵为自己修建的庆陵也随即废弃,这个线索先记下来。在一百多年后,1620年这一年中,从春到秋接连死了三个帝后,分别是万历皇后王喜姐、万历帝、泰昌帝朱常洛,这个情景在红楼梦中是不是很眼熟?书中写秦可卿死时也连续死了三个人,以至于秦可卿到底是春天死的还是秋天死的都说不清,是作者糊涂吗?当然不是。因朱常洛继位后一个月就死了,来不及修帝陵,所以就用了废弃的景泰帝的庆陵,这个情景在红楼梦里是不是也眼熟?秦可卿的棺材,用了万年(万岁)不坏的叫做什么樯木,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没人敢买。景泰帝坏了事后,就是亲王,就是千岁。世上没有樯木这种树木,樯是船上的桅杆!如果作者用樯木指的不是棺材,而是指陵墓,用了某个坏了事的亲王的陵墓,是不是跟泰昌帝朱常洛用了景泰的陵墓如出一辙呢?



点击下一个:哪个皇帝废除了宫妃殉葬制度?+ 谁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奶妈!+ 清修《明史》,可信度有多高?堂堂皇宫,还是地狱?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8 16: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16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12: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个皇帝废除了宫妃殉葬制度?+ 谁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奶妈!+ 清修《明史》,可信度有多高?堂堂皇宫,还是地狱?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85】



朱见深的父亲夺回皇位后,朱见深又被立为太子。然后英宗又做了七年皇帝,临终遗诏,废除自朱元璋以来的宫妃殉葬制度,伟大!此处应有经久不息的掌声!!!英宗真没法算是好皇帝,不辨忠奸,宠信阉党,丧权辱国,损兵失土,朝政也乏善可陈,但他经历了被敌人囚一年、被兄弟囚七年的痛苦之后,能够设身处地体谅别人,这一点在中国的皇帝堆儿里非常难能可贵。拿活人殉葬这种残害妇女、丧尽天良、惨无人道、丧心病狂、寡廉鲜耻、伤天害理、恶贯满盈、穷凶极恶、天打雷劈、天诛地灭、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还有什么骂起来解恨的话,都给这儿放)的恶迹,在汉、唐、宋代都已绝迹,在明清两朝却又历史倒退,死灰复燃。即使仁爱宽厚的仁宗朱高炽,和英明贤德的宣宗朱瞻基,都没有废止人殉,但几乎一无是处的英宗却做到了,在奇葩成群的皇帝堆儿里,昭显了人性的光辉!

明宪宗朱见深的特点是:宽仁,能干,不上朝,淫乐,宠奶妈。

朱见深继位后,平反了于谦冤案,恢复了于谦之子的官职。即便景泰帝曾废掉自己的太子之位,却能恢复景帝帝号,追谥“恭仁康定景皇帝”。这些宽仁之举,博得朝野和后世一片称颂。

其能干体现在多方面。任用李贤为大学士,阁臣之中人才济济,朝政也比较清明。对建州女真犁庭扫穴,使建州女真部崩溃。多次对鞑靼出兵,收复自英宗时丢失的河套地区。减省刑罚,解决荆襄流民问题,平定两广叛乱等,文治武功还算不错。朱见深留给朱祐樘的,是一个外无强敌、万民乐业的太平之世。

但在位后期,就不上朝了,怠于政事,不见大臣,群臣奏事都经宦官转奏,朝野称为“万岁阁老”。晚年传旨多倚太监怀恩、覃吉,怀恩犯颜敢谏,覃吉曾在东宫侍太子读书,这两人是宦官中的优秀人物,都有美誉。

大学士万安迎合帝意,进献媚药及房中术。僧人继晓向朱见深进房中秘术,成为国师。

其父英宗宠太监,朱见深却宠奶妈,各有所好。朱见深的奶妈,准确说是保姆,便是著名的万贞儿,比朱见深大十七岁,把朱见深从小带大,还把少男第一课也给上了,所以深受宠信。朱见深登基后,第一件事,便要册立心爱的万贞儿为皇后,被太后驳斥,不合礼法,于是立为贵妃,但朱见深专宠这个万贵妃。皇帝大婚,娶的是父亲给选定的吴皇后,才貌双全,通晓礼乐,却敌不过这个半老徐娘,新婚不到一个月,便因万贞儿废后。万贵妃仗着皇帝宠爱,对皇后不恭,更要命的是,皇帝不顾新婚燕尔,对如花似玉的皇后新娘看都不看,终日临幸万贵妃,如胶似漆,形影不离。年轻的皇后忍无可忍,以后宫之主的身份,杖责万氏,甚至亲自动手打了万贵妃,以解心头之恨。结果呢?皇帝获悉,毫不犹豫,一纸诏书,废了皇后。宠奶妈到这种地步,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所以后来继立的王皇后,深知谁才是真正的后宫之主,明哲保身,不捋虎须,只在深宫里,做个安静的美皇后。后宫诸事由万贵妃统领,万贵妃待内宦宫婢甚严。

皇帝无子,大臣上疏,请求皇帝扩大宠幸范围,宪宗表面同意,但仍专幸万氏,所以万贵妃恃宠而骄,一旦皇帝临幸了谁,便灌汤药,谁敢怀孕,便使堕胎。万贵妃所生的皇长子,不到一岁,却夭折了。后来的明孝宗朱祐樘,若不是宫女太监百般保全,早就遭了万贵妃毒手。其母纪氏,偶尔被宪宗临幸,怀孕后为万贵妃所知,万贵妃命一宫女为其堕胎,宫女不忍,谎报遮掩,万贵妃仍将纪氏打入冷宫,纪氏是在冷宫偷偷生下了朱祐樘,又在宫女太监的帮助下,秘密藏匿,长到六岁。

一天宪宗叹息无子,太监张敏趁机说已有皇子,宪宗大惊,问出实情,大喜之下,立即下令去接皇子。当宪宗见到瘦弱的儿子,不禁泪流满面,抱着孩子说:“是吾子,类我。”不久颁诏天下,立朱祐樘为太子,封纪氏为淑妃。但随后纪氏却在宫中病逝,太监张敏也吞金自杀。宪宗的母亲周太后见势不妙,担心万贵妃也对太子下毒手,赶紧将孙子抱养在自己所居的仁寿宫,才使太子朱祐樘安全活了下来。

太子十六岁时,宪宗听信万贵妃谗言,要废太子。太监怀恩苦谏,也被贬到凤阳去守陵了。恰巧泰山连续地震,宪宗认为朱祐樘是天命的合法继承人,才打消了废储的想法。就是这么个万贞儿,万奶妈,朱见深却宠爱不衰,年近六旬,仍可一言废太子,万贵妃对宫中事务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当然,以上资料都出自《明史》,清修《明史》,可信度有多高?很多地方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不合常理:这是堂堂皇宫,还是地狱?竟然有人能公然残杀皇帝子女?皇帝、太后都任其所为?看来清朝抹黑宪宗朝和万贵妃的可能性很大。我们看一份当时的奏章,是朱祐樘被立为太子之前,三代名臣商辂和其它大臣所上奏章:

“臣等仰惟皇上至仁大孝,通于天地,光于祖宗,诞生皇子,聪明岐嶷,国本攸系,天下归心。
重以贵妃殿下躬亲抚育,保护之勤,恩爱之厚,逾于己出。
凡内外群臣以及都城士庶之门闻之,莫不交口称赞,以为贵妃之贤,近代无比,此诚宗社无疆之福也。
但外间皆谓,皇子之母因病另居,久不得见,揆之人情事体诚为未顺。
伏望皇上勅令就近居住,皇子仍烦贵妃抚育,俾朝夕之间便于接见,庶得以遂母子之至情,惬众人之公论,不胜幸甚。”
大臣奏章,论当时之事,相当于我们给老板的报告,对某事的见解或要求,岂能乱写,信息可靠。宪宗重臣商辂以刚正闻名,其奏章说的明白:纪氏因病另居,请就近居住,以便母子朝夕相见,才合人情。此时朱祐樘由万贵妃躬亲抚育,保护之勤,恩爱之厚,逾于己出。众臣以为贵妃之贤,近代无比!

商辂的奏章,万贵妃之贤,更可信。

再算下万贵妃当时的年龄,朱祐樘六岁,朱见深二十九岁,万贵妃已四十六岁了,明知自己已不能再生育了,还残杀灭绝其他皇子?其目的是什么?人人都是张驴儿的智商吗?

此文非辩万贵妃之贤恶,是论万贵妃之受宠,顺便对清修《明史》提出质疑,我们对《明史》中的史料,不能不加分辨一概采信。

1487年春,万贵妃病死,宪宗悲叹说:“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数月后,宪宗朱见深也因悲伤过度去世,年仅四十一岁。

真爱?变态?用情专一?恋母情结?我不敢评。



点击下一个:谁是中国唯一的一夫一妻的皇帝?+ 谁是玩的最嗨的皇帝?开妓院,玩裸女,玩野兽,玩打仗 + 红楼梦中的“镇国公”是谁?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1 19:22 , Processed in 1.3011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