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甄英莲香菱秋菱更衣石榴裙&湘灵鼓瑟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4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6 15: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返魂香
拼音:
fǎn hún xiāng
注音:ㄈㄢˇ ㄏㄨㄣˊ ㄒ一ㄤ

结构:返(半包围结构)魂(左右结构)香(上下结构)

返魂香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即返生香。【好工具hao86.com】参见“返生香”。 形容一岁再开的梅花。参阅宋吴聿《观林诗话》。 传说中的一种香。谓点燃后能引导人见其亲人亡灵。
引证解释:
⒈ 即返生香。参见“返生香”。


唐张祜《南宫叹亦述玄宗追恨太真妃事》诗:“何劳却睡草,不验返魂香。”
清蒋士铨《临川梦·说梦》:“坟头上几点泪,当不得返魂香。”

⒉ 形容一岁再开的梅花。参阅宋吴聿《观林诗话》。


唐韩偓《湖南梅花一冬再发偶题于花援》诗:“玉为通体依稀见,香号返魂容易迴。”
宋苏轼《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诗:“蕙死兰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岭头梅。”

⒊ 传说中的一种香。谓点燃后能引导人见其亲人亡灵。


宋苏轼《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诗“返魂香入岭南梅” 王文诰辑注引程縯曰:“李夫人死, 汉武帝念之不已,乃令方士作返魂香烧之,夫人乃降。”
《香乘》引宋洪刍《香谱》:“司天主簿徐肇,遇苏氏子德哥者,自言善为返魂香,手持香炉,怀中以一贴如白檀香末,撮於炉中,烟气裊裊直上,甚於龙脑。 德哥微吟曰:‘ 东海徐肇欲见先灵,愿此香烟,用为引导,尽见其父母、曾、高。’ 德哥云,死经八十年以上者,则不可返。”

网络解释:
返魂香 (传说中药物)
返魂香是一种药物,带有很强烈的传说性质。返魂香据说填加了多种药物,香气非常浓厚,据说能飘数百里,死人闻到此香也能活过来,在中国古书当中有许多关于返魂香的记载。
该汉语词典《返魂香是什么意思|返魂香的解释是什么》来源于好工具,网址: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a831b43ac9a831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4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6 15: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返生香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编辑分类
《返生香》是韵清女史吕逸所写的故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返生香


作者
韵清女史吕逸

吾曩见矮人于丹初者,长不满五足,而身通百艺,既精绘事,复擅楸枰,于金石骨董之真赝,亦复一览了然。至于管弦词曲之能,戏剧排场之妙,偶一登场串演,老伶工尝自愧勿如。而尤工于笛,每当良宵风月,一曲横吹以娱其母。闻者辄曰:"此于矮子笛声也。"或谓于丹初囟门隆起,若覆盂然,宜其智慧过人,若易于为智,则于其名始称,故里人成以矮智呼之。然丹初固读书能文,不乐应试,遂集资,设装裱肆于城南老屋。屋凡两进,其前开轩面圃,地颇空阔,设为他人居者,徒供畜鸡晒衣而已。而一经丹初经营,则花木泉石,无不位置得宜。屋后临河,即古香斋裱画肆是已。

特其逸事,颇有供人笑柄者。一日为腊月之初,有以牡丹立轴托丹初代售者,展之则为瓯香馆真迹。丹初爱不忍释,而索价十四金。筹之,仅得过半,急切无从措置。不得已,质其绵被,如数购之。孰知天时骤变,霎时之间,西风刮地,大雪纷飞,入夜愈寒,更无卧具。又勿忍使母知,乃觅幼时所卧摇篮,实以败絮,裹毡而卧焉。事后有嘲之者,谓其蜷睡摇篮,首足不露于外,此不无过甚之辞。然丹初之清贫雅尚,于是可见矣。故年逾而立,依然孑身。有劝之授室者,丹初叹曰:"吾体矮而心高,非德容兼备,与吾同嗜好者,勿娶。特如此人才,岂屑下顾窭人。矧吾一岁,半涉江湖,脱不幸娶一悍妇,徒苦吾慈母。为我终身之虑,欲求如今日承欢之乐,其可得乎?"盖丹初薄田,不足资半岁粮,肆中获利綦微。每岁必游艺江湖,以补不足。其时外侮虽迫,而海内晏安,人民尚有盖藏。舶来品之进口者,未如今日之盛,画师所获尚丰。时丹初慷慨热肠,急人之急,虽穷饿勿悔。然由是声誉日广,渐入佳境矣。

某年夏,炎暑初消,丹初以老母安健,尚可远游,庶所获较丰于内地,乃迎其孀妹侍母。迳赴秣陵,跋陟舟车,止于江宁僧舍所谓报恩寺者,而下榻焉。虽此邦初莅,交好寥寥,幸主僧悔馀,工书善谈,雅重士流,主客颇相投洽。一日下午,悔馀方摘花供佛,忽报客至,则檀越杨公德芳与公子撷珊也。悔余因丈室客堂,适事修葺,尘灰障天,不足辱杨公之驾,遂延於别室曰爽翠轩者,而奉茗焉。轩在佛殿之东,沿廊辟门而入,凡五楹,中为客座。庭中松竹萧疏,余悉黄杨虎刺之类,无一杂花,殊足爽人心目。茗谈之次,杨公见西室门帘未下,篆烟随风而飏,偶起觇之,酌无一人。惟临窗案上,古鼎余香,铜瓶中插晚香玉一束,余则惟画具,大小笔纵横于架,而洁无纤尘。顾谓僧曰:"此中何人所寓,雅洁乃尔!"曰:"画师于丹初也。此君于山水、人物、花鸟,莫不兼擅其长,求者颇众。绘成之件犹在,不妨入室一观。"杨公颔之,遂从僧人,见壁间有巨幅,未加题款,笔法文待诏,盖园景也。曲池水榭、山亭佳石等处,杨公似曾游涉,遂谓……

返生香
拼音:
fǎn shēng xiāng
注音:ㄈㄢˇ ㄕㄥ ㄒ一ㄤ

结构:返(半包围结构)生(独体结构)香(上下结构)

返生香的意思
词语解释:
传说中能令死人复活的hao86.com一种香。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中能令死人复活的一种香。


《太平御览》卷九五二引《十洲记》:“聚窟洲中,申未地上,有大树,与枫木相似,而华叶香闻数百里,名为返魂树。於玉釜中煮取汁,如黑粘,名之为返生香。香气闻数百里,死尸在地,闻气乃活。”
吴梅《读尤西堂钧天乐乐府》诗:“千古蛾眉同一哭,《还魂记》与返生香。”

网络解释:
返生香
吾曩见矮人于丹初者,长不满五足,而身通百艺,既精绘事,复擅楸枰,于金石骨董之真赝,亦复一览了然。至于管弦词曲之能,戏剧排场之妙,偶一登场串演,老伶工尝自愧勿。而尤工于笛,每当良宵风月,一曲横吹以娱其母。
该汉语词典《返生香是什么意思|返生香的解释是什么》来源于好工具,网址: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a833543ac9a8335/

清·陈宝琛《落花诗》赏析 江山携手 2021-01-15   |  2901阅读  |  14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清·陈宝琛《落花诗》
   生灭原知色是空,可堪倾国付东风。
   唤醒绮梦憎啼鸟,罥入情丝奈网虫。
     雨里罗衾寒不寐,春阑金缕曲方终。
   返生香岂人间有,除奏通明问碧翁。
  “生灭原知色是空”,你看到花落了,从生到死,你说我早就在哲理上明白了,我早就知道,色本来就是空的,生原来就有灭的,生灭色空,这是古今不变的真理,我生灭就原知色是空。古人说,我是看得破,忍不过,在思想上,在哲理上我知道,有生有灭,即色即空;我早就在哲理上懂得了,可是你忍堪倾国付东风,你在思想上有了准备,理性上你说我认同,认知。可是你在感情上你怎么能够忍受、可堪,堪就是忍受,你可以堪受吗?堪受什么,是倾国付东风?倾国倾城的这么美丽的颜色,现在就被一阵东风给吹落了。所以我知道,知道是一件事情,看得破忍不过,我忍受不了这种悲哀,所以说是“生灭原知色是空”。但是“可堪倾国就付东风,唤醒绮梦憎啼鸟”,谁给我叫醒的,就是外边的鸟叫,这里边有个文本。
  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所以落花,他用了一个古人写落花的一个文本,是因为说是昨天晚上是春眠不觉晓,醒了是处处闻啼鸟,是鸟把我叫醒的。而唐朝人,还有另外一首诗,说“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我梦见我所爱的那个人,我的丈夫正在辽西的前线,我梦里边正跟他欢会,可是黄莺鸟的叫声把我叫醒,所以打起黄莺儿。你不要在树枝上叫,啼时惊妾梦,你黄莺叫的时候,就把我的梦惊醒了。不得到辽西,我梦到辽西跟我爱的人相聚会,我还没有走到呢,你就把我叫醒了,所以他说唤醒绮梦憎啼鸟。


  当然了,现实上说起来,唐诗所写的是现实,现实的梦,现实的鸟叫,鸟的叫声把我惊醒了。可是当现在的陈宝琛,作为晚清清末民初的诗人在用的时候,不是现实的花,也不是现实的鸟了。你人生有多少美梦吗?你曾经在爱情上有过美梦吗?你曾在事业上有过美梦吗?是什么东西?哪一件事情,哪一句语言,把你爱情的梦唤醒的?哪一件事情,哪一句语言,把你事业的梦唤醒的,唤醒绮梦,那么美丽的梦,是憎啼鸟,就是那个鸟叫声,忽然间一声鸟叫把你的美梦唤醒了,那是哪个人,是哪个事情,是哪个语言,“唤醒绮梦憎啼鸟,罥入情丝奈网虫”,罥是被一个网网住了,所以上面是网字头。当这个落花,落花飘下来的时候呢,就落在蜘蛛的网上了。辛弃疾写过一首伤春的诗,说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只有那屋檐下的蜘蛛网把落花、飞絮给挽留住了,这是流水落花春去也。什么要把落花留住,就是一张蜘蛛的网把这一朵落花就留在那里,那蜘蛛对这个花朵是多情的吗?蜘蛛网上的丝是一缕情丝吗?罥入情丝,如果说蜘蛛的网是多情的,对于落花把它网住吗,是好吗?是幸运吗?但也许是幸运,没有让你流水落花地飘零,还把你留住在那里了,可是你回头一看,蜘蛛网网住的不是你一朵美丽的花朵,蜘蛛网上有苍蝇、也有蚊子嘛!罥入情丝奈网虫,你看这个诗人从那么淳朴的《诗经》,到唐朝的那种理性的那种载道的,那种言志的比兴,到现在真是写的人生一种非常微妙、复杂的境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感情,不管是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的夫妇,你的儿女,都是你的情丝。
   :此诗多化用典故,借前人诗中典故和意象。
    【返生香】:传说中能令死人复活的一种香。《太平御览》卷九五二引《十洲记》:“ 聚窟洲中,申未地上,有大树,与枫木相似,而华叶香闻数百里,名为返魂树。於玉釜中煮取汁,如黑粘,名之为返生香。香气闻数百里,死尸在地,闻气乃活。”吴梅《读尤西堂钧天乐乐府》诗:“千古蛾眉同一哭,《还魂记》与返生香。”
   【碧翁】:犹天公。宋·陶穀 《清异录·天文》:“晋出帝不善诗,时为俳谐语,咏天诗曰:‘高平上监碧翁翁。’”清·梁章鉅 《浪跡丛谈·喜雪唱和诗》:“﹝ 吴笏庵 ﹞又叠韵云:……试为举头应更喜,白漫漫作碧翁翁。”亦省作“ 碧翁 ”。明袁宏道 《天坛》诗:“碧翁难道是无情,分合千年议不成。”清·陈维崧 《渡江云·欲雪》词:“碧翁将试手,趁春未到,要放一城花。”
   唐·金昌绪 《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宋·辛弃疾《摸鱼儿》“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唐五代·杜秋娘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据叶嘉莹先生文学讲座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4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6 15: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芸草可以死复生
芸,芸草也,似目宿。――《说文》 芸草可以死复生。――《淮南子·王说》 阳华之芸。――《吕氏春秋·本味》。注:“芳菜也。” 芸始生。――《礼记·月令》 各位哥哥姐姐们,可以帮我解释下上面语句的意识吗?要详细点哦! 满意我会追加悬赏分~~~~~~绝对不少~~~~~~~
匿名用户    2008-03-02 16:01   
满意回答
这篇文字会对你很有帮助:

《说文解字》在“芸”字下引淮南王说:“芸草可以死复生。”段玉裁注:“淮南王,刘安也。‘可以死复生’,谓可以使死者复生。盖出《万毕术》、《鸿宝》等书,今失其传矣。”

关于段注,需要说明两点:其一,这位乾嘉大师解说许君原文,说“可以使死者复生”,大意虽没有错,但却犯了乾嘉大师们所最忌的“增字为训”的禁例。其实,段氏对许君原文也只通其大意,并没有逐字了解。他把原文的“可以”二字连读,当作一个词。殊不知“可”即后世的“可以”,古人但说“可”,不说“可以”〔50〕。“可”字和下面的“以”字要分开,“以”是动词,用也〔51〕。其次,段玉裁不知在汉代“死”字当作名词用,即“尸首”的“尸”字〔52〕,不是生死之死,所以不能也不必解作“死者”。《汉书·酷吏尹赏传》引民歌:“安所求子死?垣东少年场。”〔53〕上句谓:“哪儿去找儿子的尸首?”可证“死”即“尸”字。这位文字学家甚至忘了“葬”字从“死”,而不从“尸”。“死”在zy(莽)中为“葬”,则“死”即后世“尸”字。所以许君原文:“芸草可以死复生”,只是说,“芸草可用尸首来恢复生命”,或“芸草可借尸还魂”,“芸草有起尸体而使之复活之效。”最后,还须指出,《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引刘安的话是有根据的,因为他本来是东汉研究《淮南子》的专家。他的《说文解字》序文说苍颉造字使“天雨粟,鬼夜哭”,即是用《淮南子·本经训》“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的神话。《隋书·经籍志》著录:“《淮南子》二十一卷,许慎注。”《宋史·艺文志》也有同样的记载。

可知许慎注的《淮南子》到宋代还存在。所以许慎关于芸草的说法,必有所根据。

“芸草可以死复生”。许慎所引刘安旧说也许只是汉代的迷信〔54〕,但雪芹用“芸”字为宝玉的“义子”命名,却因为此人在“荣府事败”之后,对宝玉等人有救命之恩,有“起死回生”之功。且不说茜雪、小红、贾芸在“被借阅者迷失”,的雪芹原稿中有怎样动人心弦的故事,单就这命名所透露的曹雪芹的博学,似乎也不是后世俭腹的“红学家”所能设想的。

《狱神庙》回故事中须得有小红、贾芸,这是因为前者是凤姐的侍女,后者是倪二的朋友;必须通过这二人,才能和“有胆量的有作为的”人联系起来,入监探视。但何以又需要有茜雪?而且脂评第二十六回眉批说:“《狱神庙》有茜雪、红玉一大回文字。”把茜雪放在红玉之前,似乎在这一回故事中,茜雪的作用比小红更为重要。第二十回脂评说,“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又说《狱神庙慰宝玉》有“五六稿”之多,可见茜雪在书中的主要活动在狱神庙,这一故事以茜雪为主角。小红当然也在内,但她是去探望风姐的,或以探凤姐为名而进监的。作者在前半部书中写茜雪,只是为后半部《狱神庙》故事预下伏笔,所以著墨不多。一共只有三处,每处只有寥寥几笔:

1.第七回周瑞家的从薛姨妈处去宝玉房中,说起宝钗病了。宝玉说他自己从学里回来,也着了凉,问谁能代他去问宝钗之病,“茜雪便答应去了”。这个故事中有黛玉在宝玉房中,所以他不愿离开她而去看宝钗;当时袭人、麝月等没有答应去,所以茜雪答应去了。作者著墨不多,却有深意。

2.第八回宝玉从薛姨妈家半醉归来,要早上沏的枫露茶喝,茜雪说已给他的乳母李嬷嬷喝了。宝玉本来已生乳母的气,听说她又喝了他的茶,就把手里的茶碗打碎,“泼了茜雪一裙子的茶”,还要撵走他乳母,为袭人劝止。

3.第二十回追述茜雪离开宝玉,只从生气的乳母李嬷嬷口中附带说到一下:“将当日吃茶,茜雪出去,与昨日酥酪等事,唠唠叨叨,说个不清。”第四十六回鸳鸯也追叙“去了的茜雪”。

从此以后,作者再不提起茜雪,一直要到《狱神庙慰宝玉》这一回中才写她的“正文”。

仅仅为了一盏茶,茜雪怎么就得离开宝玉而去,这是不容易解说的。是不是和她上回自动答应代表宝玉去问宝钗的病有关,因而引起袭人的嫉妒,变个法儿把她弄走〔55〕?第八回中宝玉生气,只说要撵走乳母,没有说要撵走茜雪。第二十回中李嬷嬷也只说“茜雪出去”,没有说她被“撵走”,可知她的出去另有原因,作者故意存此疑案,以便后文补叙。如果上文说得太呆了,下文故事的发展便受了一定限制,失去叙述的自由了。但读者却因此更不容易推测茜雪后来是怎么去狱神庙安慰宝玉的。

上文谈到贾芸之名时,我们知道雪芹用了有“起死回生”之功的芸草的意义,借以暗示贾芸在后半部书中的重要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4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7 13: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菱花镜里形容瘦 怡红院中“无玉疯”
原创2022-03-24 20:53·青溪话红楼

循着书中的草蛇灰线,前几篇文章爬梳了《红楼梦》中隐藏的本书的信息,找到了作书人和批书人在书中对应的角色。



原著中镶嵌了许多本书的信息,本篇文章再来解析一段关键的情节。



第五十七回,紫鹃试探宝玉对黛玉的情分,骗他说黛玉已经大了,就要回苏州老家去。这一下可了不得,宝玉听后急得发了痰症,“两个眼珠儿直直地起来,口角边津液流出,皆不知觉。给他个枕头,他便睡下;扶他起来,他便坐着;倒了茶来,他便吃茶。”


宝玉这一病,惊动了荣国府上下,贾母等人都来看视。谁知贾宝玉只等见到紫鹃才“嗳呀”一声哭了,这才清醒过来。贾母问明原因,就让紫鹃在这里服侍宝玉。



宝玉病情好转后,紫鹃便要回潇湘馆继续侍奉黛玉,临走之时,宝玉向她要了一面镜子。我们看原文:


紫鹃听说,方打叠铺盖妆奁之类。宝玉笑道:“我看见你文具里头有三两面镜子,你把那面小菱花的给我留下罢。我搁在枕头旁边,睡着好照,明儿出门带着也轻巧。”紫鹃听说,只得与他留下。先命人将东西送过去,然后别了众人,自回潇湘馆来。


不知道大家读完这段文字看出什么端倪没有,“睡着好照”这四个字便有文章。



人们睡着了还要拿着镜子照,那除非就是做梦。

说破这一层,想必就很清楚了。“睡着好照”四个字,把这枚菱花镜和宝玉的梦对应起来,菱花镜比喻的就是《红楼梦》这部书。



《红楼梦》这部书记述了贾宝玉的生活经历,把他的人生比作一场梦。他要这枚菱花镜“睡着好照”,正说明“菱花镜”就是他的梦,所以,这枚“菱花镜”影射的就是《红楼梦》这部书。


再看这部书放在什么类别里?在紫鹃的“文具”里头。这个“文具”应该是明清时代流行的一种全新的多功能梳妆用具——文具镜匣,这是人们根据文具箱改进制造的。



虽然表面上指的是紫鹃的妆奁,可是“文具”的名称还是让人联想到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


再有,《风月宝鉴》是《红楼梦》的别名,它在原著中正是以镜子的形式出现的。贾瑞被凤姐戏耍两次得了重病,跛足道人送来《风月宝鉴》这枚镜子让他照看。



这枚《风月宝鉴》的镜子就是《红楼梦》这部书,贾瑞正照风月鉴命丧黄泉,他爷爷贾代儒把《风月宝鉴》扔进火里要烧掉,跛足道人赶来抢走了这部书。



根据以上几点,我们得到暗示:宝玉要的这枚“菱花镜”是《红楼梦》这部书的另一种物化意象,它是《风月宝鉴》的另一种说法。同时,也告诉读者,《风月宝鉴》这枚镜子是“菱花镜”。


贾宝玉说,他出门的时候,“带着也轻巧”。这暗示了将来贾宝玉离家出走,随身带走了这部书。



第五十四回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回末,蒙府本有一段批语,其中说道:



[作者借他人酒杯,消自己块垒。画一幅行乐图,铸一面菱花镜,为全部总评。]


“画一幅行乐图,铸一面菱花镜”,说的都是作者创作了《红楼梦》这部书。



第二十八回,贾宝玉在冯紫英家中吃酒唱了红豆曲,其中有一句是“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


“菱花镜”是《风月宝鉴》,是《红楼梦》的代名词。“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说的是宝黛二人最后分离,彼此不能相见。



“菱花镜”里的瘦肖的形容,又令人想到《风月宝鉴》背面的骷髅。“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这具骷髅,影射的是林黛玉的结局。这个结论,笔者在前期文章已经做过分析,在此不再赘述。


这枚“菱花镜”就是《风月宝鉴》这部书,从紫鹃手里传到宝玉手中,紫鹃身份是丫鬟,没有说她识字。所以,最初作者应该是林黛玉。宝玉最后离家出走时带走了这部书。这个情节交代了这部书的一条传播路线:



林黛玉——紫鹃——贾宝玉



贾宝玉拿到这部书,回到“青埂峰”。这时候他的身边没有林黛玉,“青埂峰”变成了“无玉峰”。



紫鹃试探宝玉,说黛玉要离开贾府回苏州,贾宝玉听后诱发疯痴,正上演了一场“无玉疯”的故事。


不管是“无玉疯”,还是“无玉峰”,谐音都是“吴玉峰”。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谐音法,贾宝玉化名“吴玉峰”,给书题名为《红楼梦》。



这个推理再次验证了前期文章的结论:吴玉峰是贾宝玉的化名。



这篇文章,发现了原著中《红楼梦》这部书的又一个嵌入的物象——菱花镜。


现在来总结一下《红楼梦》这部书在字里行间镶嵌的本书的几种物化意象:



石刻(碑文),对应书名《石头记》。空空道人访道求仙看到的石头上的文字,以“石头记”的形式呈现。



画册。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在薄命司看到的《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以及《红楼梦十二支曲》,就是《红楼梦》这部书的主要框架。



2.镜子:

(1)《风月宝鉴》:贾瑞重病,跛足道人送来一柄“风月宝鉴”。“风月宝鉴”正反皆有喻,贾瑞正照风月鉴而命丧黄泉。



(2)菱花镜:贾宝玉从紫鹃处要的,他使用“菱花镜”的方式是“睡着好照”。这暗示“菱花镜”就是贾宝玉的梦境,所谓“镜花水月皆是空,人生觉来如一梦”。


3、鸳鸯宝剑。鸳鸯宝剑分雌雄两剑,雌雄即阴阳,又可以理解为正反。尤三姐进入太虚幻境之前来和柳湘莲诀别,手捧鸳鸯雌剑和一部卷册。尤三姐告诉柳湘莲自己奉警幻仙子之命,去修注案中一干情鬼的命运。这个情节告诉我们,尤三姐拿着的鸳鸯宝剑和卷册象征的其实就是《红楼梦》这部书。



到这里,笔者一共15篇写了文章。关于原著中镶嵌的关于《红楼梦》这部书本身的线索,我们基本挖掘得差不多了。



通过书中草蛇灰线的前后呼应映照,主要有了三方面结论:



1、找到了不同艺术角色之间的对应;

2、确定了《红楼梦》的作书人和批书人;

3、辨清了《红楼梦》这部书的四种不同物化形式。


对于原著信息的剖析,到这里要告一段落了。

“画一幅行乐图,铸一面菱花镜”,这作书人创作这部书的比喻。镜子有多种形状,为什么一定是“菱花镜”?



下一篇文章将要从“菱花镜”入手,分析原著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敬请期待。



正是:

“反正从来总一心,镜光至意两相寻。

有朝敲破蒙头瓮,绿水青山任好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4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8 12: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元春省亲日期定在正月十五,是皇帝不怀好意,元宵节就没好事
2021-06-13 08:35
贾元春省亲日期定在正月十五,是皇帝不怀好意,元宵节就没好事

趣侃红楼50:元宵节至,大观园张灯结彩,明月好悬,贾元春回家省亲

贾家经过一两年的忙碌,终于是万事俱备,只等着元春回家省亲。由于越是日期临近越是忙碌,各种事应接不暇。以至于贾家年也没有过好。



好容易等到元宵节那一天,贾家早早就全员整装,不过五鼓天没亮,就已经做好接待准备。然而,左等右等不见人来,直到元春从宫里派出来一个小太监告知具体行程,才知道需要晚上才能回家。

(第十八回)至十五日五鼓,自贾母等有爵者,俱各按品服大妆。园内各处,帐舞龙蟠,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静悄无人咳嗽。贾赦等在西街门外,贾母等在荣府大门外。街头巷口,俱系围幕挡严。正等的不耐烦,忽一太监坐大马而来,贾母忙接入,问其消息。太监道:“早多着呢!未初刻用过晚膳,未正二刻还到宝灵宫拜佛,酉初刻进太明宫领宴看灯方请旨,只怕戍初才起身呢。”

贾元春奉旨回家省亲,怪在无人告知贾家具体行程。他们从天不亮五鼓等待,元春却要天黑才来。这证明双方的沟通不畅。宫里边管事以六宫都太监夏守忠为首,并没有派人告知贾家,贵妃的具体行程安排。

当初夏守忠来贾府传旨,就没有透露元春晋升的一丝一毫,一口水都不喝转身就走,白白让贾母担心一场。



夏守忠的态度,代表皇帝的态度,否则他一个大内总管,早都巴结贵妃娘娘的家人了。从夏守忠看皇帝对元春省亲的态度,可知元春晋升和省亲都有很大问题。

贾家这边等得不耐烦,这些养尊处优的“贵人”,在又冷又饿又乏又急迫的环境下苦等大半天,实在不好受。好在终于等来了一个太监“骑着大马”而来。

“大马”凸显的是权威和压迫感。太监代表皇权,大马代表皇家威仪,贾家此刻被皇权玩弄于股掌之间,才是“细思极恐”!

太监告知贾元春的具体行程。原来上元节那一天,元春活动密集,省亲不过是小事,真正需要陪皇帝领宴赏灯才是重点。

先皇家,在自身,最后是娘家,贾家忘了皇权至上,终归要惹祸。而细看元春这一天行程,有两点需要格外注意。



一,“未正二刻还到宝灵宫拜佛”。

“未正二刻”是下午一点半。此时是日过午时太阳偏西。注意这个时间点。

贾元春去“宝灵宫拜佛”,宝灵宫需要注意不是寺庙,而是皇帝的家庙。供奉的也不是神佛,而是列祖列宗。

“宝灵宫”的“宝灵”,意谓帝王的灵威。出自汉·焦赣 《易林·益之困》:“盗窃灭身,贰母不亲,王后无党,毁其宝灵。”

宝灵宫供奉着帝王之灵,元春赶在省亲前去祭拜颇值得玩味。贾家自宁荣二公起三代为臣,拥有无上功勋。皇帝的龙椅,很大一部分是宁荣二公用命打下来的。

元春祭拜灵宝宫,无疑是在提醒皇帝记得这一点,要给予贾家老臣以优待:你有今天坐拥天下,贾家有大功劳!这就是焦大说的:“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就做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到如今了,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

不过,就像贾蓉最讨厌焦大“摆谱”谈老资格一样,贾元春借宝灵宫拜佛提醒皇帝,也不是贾家臣子之道。

对皇帝来说谈老黄历没用,他现在需要的是对自己尽忠尽力的忠臣、顺臣。贾家响应太上皇旨意操办贵妃省亲,注定惹皇帝怨恨!



二,“戌初才起身”。

戌初是七点半前。时间上与“未时二刻”对应。此时太阳落山,明月高升,也与日落对应。

按照元春的行程,这本没什么大惊小怪。然而结合元春省亲定在正月十五。以及前文说到当时的朝廷局势是太上皇与皇帝并立,以及皇帝一手提拔的巡盐御史林如海死于九月初三巳时,这些线索的暗示就不简单了。

李白有诗对太上皇和皇帝并立的朝堂,有一个形象比喻:“双悬日月照乾坤”。

太上皇是“日”,夕阳西下之“日”。皇帝是“月”,新月初升之“月”。

回头再看贾元春祭拜宝灵宫的“未正二刻”太阳西下,贾家就是响应太上皇旨意才操办省亲,甘做太上皇的顺臣。

而元春在“戌初”动身省亲,月亮升起。代表皇帝此时彻底掌控一切,贾家作为太上皇的人,成为皇帝要除之的逆臣。



林如海死在“九月初三巳时”,如此详细的时间为什么?白居易《暮江吟》说: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九月初三残阳余晖致使皇帝亲信林如海死在上午。到了“月似弓”的夜里,则是秦可卿死在亥时。对照贾元春的判词图画“一张弓,弓上挂着一串香橼”。贾家在秦可卿葬礼时表现得不臣不恭,已经让皇帝下定决心,要对贾家“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晋升元春不过权宜之计,而省亲则是贾家找死!

回头再看正月十五元春省亲这个日子,岂有不细思极恐?

还记得第一回甄英莲么?就是在正月十五赏灯时被仆人霍启丢失。霍启者,祸起也!贾家大祸临头就在元宵节元春省亲之后。

关于贾家的结局,甄士隐一家是重要伏笔。甄士隐在元宵节失去女儿甄英莲,引发一系列故事。



贾元春元宵节省亲后至死未归,与甄英莲丢失类似。

甄士隐一家由于隔壁葫芦庙大火连累家破人亡。荣国府则因为隔壁宁国府惹祸连累,惨被抄家。

元春省亲,代表皇帝决定对贾家出手的重要诱因,贾家败亡不可避免。

元春省亲定在正月十五戌初,太阳彻底落山,月亮冉冉升起。如果说林如海死的九月初三,月亮如弓代表皇帝无力反抗,到元春省亲时,月亮已经圆满,皇帝可以掌控一切。

曹雪芹借日与月的盈亏起落,暗示皇帝在与太上皇新旧权力的交接过程中,顺利过渡彻底掌权。

可笑贾家还心存侥幸,首鼠两端不肯臣服。最终只能加速覆亡,为骄狂自大付出代价。



一朝天子一朝臣,不是没有老臣一直得意。但也要像贾琏奶娘赵嬷嬷,赖大母亲赖嬷嬷那样,恪守本分。而不是像焦大、李嬷嬷那样无法无天。曹雪芹早都通过贾家几个老人告诉读书人贾家的结果。

不管如何,属于贾元春的高光时刻还是来了。这场用她自己的生命,以及贾家兴亡共同支撑的盛事,绝不是贾家的“回光返照”,而是他们在饮鸩止渴!

元春终于回来了,但她在省亲全程的表现可谓惨不忍睹,并最终决定了她悲惨的结局。那么,省亲当晚需要注意什么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首赞+1
阅读 (40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4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8 13: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剪梅·舟过吴江
[ 宋 ] 蒋捷
原文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译文
船在吴江上飘摇,岸上酒楼酒旗飘摇,我那满怀羁旅的春愁只能用美酒来消除了。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江风迅疾,落雨潇潇,实在令人烦恼。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清洗衣袍,在家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型的盘香呢?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

注释
吴江:今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

浇:浸灌,消除。

帘招:指酒旗。

秋娘渡:指吴江渡。

秋娘:唐代歌伎常用名,或有用以通称善歌貌美之歌伎者。又称杜仲阳,为唐德宗时镇海军节度史李侍女。

渡:一本作“度”。

桥:一本作“娇”。

萧萧:象声,雨声。

银字笙:管乐器的一种。调笙,调弄有银字的笙。

心字香:点熏炉里心字型的香。

作者介绍

蒋捷
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 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
文天祥 免费编辑 [url=]添加义项名[/url]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历史人物




南宋状元郎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乡富田村的一个地主家庭。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便被杀害,时年47岁。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文天祥

  • 宋瑞,一作履善

  • 浮休道人、文山

  • 所处时代

    宋末元初

  • 出生地

    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南)

  • 出生日期

    1236年6月6日


  • 逝世日期

    1283年1月9日

  • 主要作品

    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 等

  • 主要成就

    民族英雄

  • 性别

  • 学位

    状元






目录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设法聘名师就教。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弟一起诵读、写作、谈古论今。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18岁时,文天祥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20岁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即中选吉州贡士,随父前往临安(今杭州)应试。

在殿试中,他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被主考官誉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由理宗皇帝亲自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4天后父亲不幸病故,文天祥归家守丧3年。


折叠宦海浮沉

后来,蒙古军两路攻宋,蒙哥率西路入川,攻战成都。忽必烈率东路,越天险长江与自云南北上潭州(今长沙)的另一支蒙古军合围鄂州(今武昌)。南京朝野震惊,宦官董宋臣提请避兵迁都四明(今宁波),以便理宗随时逃往海上。对此。文天祥仅以进士身分大胆-直言:“陛下为中国主,则当守中国;为百姓父母,则当卫百姓。”请斩董宋臣以安人心。后因蒙哥病死,忽必烈欲北归争夺汗位,才允准南宋右丞相贾似道秘密称臣纳贡后撤军。

贾似道转而谎报朝廷:“诸路大捷”,被加封卫国公,大权独揽。继而度宗即位,耽于酒色,贾似道欺上瞒下,国事益乱。文天祥奏疏无人理睬,只被派一闲差。

此后十几年中,文天祥断断续续出任瑞州知州、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或半年或月余。后来又因讥责贾似道而被罢官。


折叠国难见臣忠

忽必烈即帝位后,改国号为元,于公元1274年发20万元军水陆并进,直取临安。南宋政权一片混乱,度宗死,仅4岁的赵隰即位,为恭帝。谢太后临朝,要各地起兵“勤王”。

次年,任赣州(今江西赣州)知州的文天祥,散尽家资招兵 ,数月内组织义军三万,以“正义在我,谋无不立;人多势众,自能成功”的信心和勇气,开始了戎马生涯。义军赶往吉州,文天祥受任兵部侍郎,获令屯军隆兴(今江西南昌)待命,几经阻挠才得入卫临安。不久出任平江(今江苏吴县)知府,奉命驰援常州。在常州,义军苦战,淮将张全却率官军先隔岸观火,又临阵脱逃,致义军五百人除四人脱险外皆壮烈殉国。这年冬天,文天祥奉命火速增援临安门户独松关,离平江三天后,平江城降。未到目的地,关已失守。急返临安,准备死战,却见满朝文武纷纷弃官而逃,文班-仅剩6人。

1276年正月,谢太后执意投降。元将伯颜指定须由丞相出城商议,丞相陈宜中竟连夜遁逃,文天祥即被任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出使议和。谈判中,文天祥不畏元军武力,痛斥伯颜,慨然表示要抗战到底遂被扣留,又被押乘船北上,文天祥初以-,后在镇江虎口脱险。由于元军施反间计,诬说文天祥已降元,南返是为元军赚城取地,文天祥屡遭猜疑戒备,颠沛流离,千难万死两个月,辗转抵温州。这时,朝廷已奉表投降,恭帝被押往大都(今北京),陆秀夫等拥立7岁的赵端宗在福卅即位。文天祥又奉诏入福州,任枢密使,同时都督诸路军马,往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筹饷,号召各地起兵杀敌。秋天,元军攻入福建,端宗被拥逃海上,在广东一带乘船漂泊。

1277年,文天祥率军移驻龙岩、梅州(广东梅县),挺进江西。在雩都(今江西南部)大败元军,攻取兴国,收复赣州10县、吉州4县,人心大振,江西各地响应,全国抗元斗争复起,文天祥号令可达江淮一带,这是他坚持抗元以来最有利的形势。元军主力开始进攻文天祥兴国大营,文天祥寡不敌众率军北撤,败退庐陵、河州(今福建长汀),损失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掳走。


折叠兵败被俘

1278年春末,端宗病死,陆秀夫等再拥立6岁的小皇帝,朝廷迁至距广东新会县50多里的海中弹丸之地,加封文天祥信国公。冬天,文天祥率军进驻潮州潮阳县,欲凭山海之险屯粮招兵,寻机再起。然而元军水陆猛进,发起猛攻。

年底,文天祥在海丰北五坡岭遭元军突然袭击,兵败被俘,立即服冰片 ,未果。降元的张弘范劝降,遭严词拒绝。文天祥曾写《过零丁洋》以明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目睹陆秀夫负主投海,张世杰被台风恶浪吞没,悲痛欲绝。苟延残喘的南宋小朝廷灭亡了。元将张弘范在庆功宴上向文天祥敬酒说:“宋朝已亡,你的忠孝也尽到了。丞相如能为元朝做事,元朝宰相岂不非你莫属吗?”文天祥说;“国亡而不能救,做大臣的死有余辜。难道还能贪生怕死,背叛祖国吗?”


折叠此恨凭谁雪

4月22日,文天祥被押往大都,一路上“风雨羊肠道,飘零万死身”,路过文天祥的家乡时,怕有乡亲劫船,便把他颈项和双足捆锁在船里。文天祥--八天,因听说船将在建康停留,又唤起了逃跑的希望,恢复饮食。在建康,被严密隔离囚禁的文天祥写下了“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的词句。

10月初,辗转万里,文天祥被押解到大都。被带到接待投降者的“会同馆”,安置在高贵的房间里,摆有佳肴美酒。第一个来劝降的就是留梦炎,此人与文天祥都是南宋状元,官至丞相。他在临安危急时弃官逃走,降元后,任元朝礼部尚书。文天祥见到留梦炎便厉声斥骂,留梦炎只得窘然退下。接着,南宋-之君,9岁的赵隰又来了,文天祥连声说“圣驾请回”后,便闭口不语了。

再往后,元朝专横跋扈的宰相阿合马来了,劈面喝问文天祥:“见了宰相为何不跪?”文天祥说:“南朝宰相见北朝宰相,凭什么要跪?”阿合马见文天祥威武不屈,便讥讽地说:“那你怎么会来到这里呢?”文天祥正言厉色答说:“南朝如果早用我做宰相,北人就到不了南方,南人也不会来北方了”。阿合马无言答对,色厉内荏地环顾左右说;“这个人生死由我……”。文天祥立即打断他的话,高叫:“-之人,要杀便杀,说什么由不由你!”。


折叠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一个月后,文天祥被带到枢密院,见元丞相孛罗。文天祥泰然自若站定,立刻有-喝令:“跪下!”,文天祥拒不跪下,孛罗令差官按文天祥跪倒,尽管一群走卒拳脚相加,文天祥被拽倒后还是拼死坐在地下,始终没有屈服,通事(翻译)传话:“你还有什么话说?”文天祥答:“我尽忠宋朝,才有今天,请你们快快处置罢!”孛罗又说:“你们丢掉君王(赵隰)。先后另立二王,算什么忠臣?”,文天祥答:“社稷为重,君为轻。”孛罗再问:“那你干出什么功绩了?”文天祥答:“做一天臣子尽一天责,谈何功绩!”,又说:“现在只有一死,不必再说什么!”孛罗叫道:“你要死,我偏不叫你死,要把你关押起来!”,文天祥凛然答说:“我为国死都不怕,还怕关押!”

元统治者又将他投入恶牢,囚禁折磨达三年之久,使他读到正在元宫中充当女仆的被俘妻女的信,使他已降元的弟弟来狱中探望。但文天祥不为百般折磨、千般利诱、万缕亲情所动,凛然作《正气歌》,颂历史人物不朽业绩,抒“是气所磅腐,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之志向。

一日,忽必烈亲自劝降,说:“现在你如能用对待宋朝那样对我,立即任你为丞相”。文天祥虽被卫士用金棍击伤膝骨,仍泰然处之,昂首挺立,答曰:“一死之外,无可为者。”次日,文天祥便被杀害,时年47岁。



折叠编辑本段名言名句

1、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

2、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3、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

4、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5、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

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7、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8、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9、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

10、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11、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12、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13、燕子楼中,又挨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

14、铜雀春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

1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6、修复尽还今宇宙,感伤犹记旧江山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蒋一葵:当时有先兆曰:“擎天者,文天祥。捧日者,陆秀夫。”

于谦:呜呼文山,遭宋之季。殉国亡身,舍生取义。气吞寰宇,诚感天地。陵谷变迁,世殊事异。坐卧小阁,困于羁系。正色直词,久而愈厉。难欺者心,可畏者天。宁正而毙,弗苟而全。南向再拜,含笑九泉。孤忠大节,万古攸传。载瞻遗像,清风凛然。

陈循:天祥孤忠大节为宋臣,首按谥法;临患不忘国曰“忠”,秉德遵业曰“烈”请谥曰“忠烈”。枋得仗节死义为天祥亚。

韩雍:今斯集也,传之天下后世之人,争先快睹,皆知是君之大义,守身之大节,不宜以成败利钝而少变。以扶天常,以植人纪,以沮乱臣贼子之心,而增志士仁人只之气。其于世教,重有补焉。

胡华:昆陵忠义之名益著,忠义著而诸公之英声伟烈,震耀两间,人人知所景仰,吾辈又当以君之录达于朝行,将立庙奉祀,勒石颂功,隆一代崇褒之典,而大显扬于时,于以励髙风,激颓俗,匪直有劝于常抑有劝于天后世是録有关于忠义大矣。

杨士奇:文丞相甫冠奉廷对,即极口论国家大计。未几元兵渡江,又-乞斩嬖近之主迁幸议者,以一人心安社稷,固已气盖天下矣。自是而断断焉,殚力竭谋,扶颠持危,以兴复为已任。虽险阻艰难,百挫千折,有进而无退,不幸国亡身执,而大义愈明。盖公志正而才广,识远而器闲,浩然之气以为之主,而卒之其志弗遂者,盖以天命去宋也。虽天命去宋,而天理在公,必不可已。故宋亡其臣之杀身成仁者不少。论者必以公为称首公。

敖英:人莫不有死也,恶之欲其死者,众人之情也。爱之欲其死者,君子之心也。夫既爱之矣,又欲其死何哉!盖所爱有重于死者,先民有言,纲常九鼎,生死一毛,是故南霁云被执而未死,张睢阳大呼男儿以速其死,文丞相被执而未死,王鼎翁作生祭文以速其死。

宋仪望:公之忠大矣,海隅荒服闻其名犹知敬慕,况过化之区乎!孺子懦夫一及当时事怒发竖指,涕洟沾襟,况冠裳之儒乎!

谢肇淛:宋之人物,若王沂公、李文正、司马温公之相业,寇莱公、赵忠定之应变,韩魏公之德量,李纲宗泽之拨乱,狄青曹玮岳飞韩世忠之将略,程明道、朱晦庵之真儒,欧阳永叔、苏子瞻之文章,洪忠宣、文信国之忠义,皆灼无可议,而且有用于时者,其它瑕瑜不掩,盖难言之矣。

王世贞:谈者悲文信公之忠,而惜其才之不称也,余以为不然夫信公非无才者也。当咸淳之末天下之事巳去而信公以一远郡守,募万余乌合之众,率以勤王而众不溃,此非有驾驭之术不能也;丹徒之役能以智窜免,间关万死,而后至闽复能合其众,以收巳失之郡邑;而所遣张汴、邹凤遇李恒悉败,既再散而再合矣。而举军皆大疫,死者过半。五坡之役,复遇张弘范以败,凡天祥之所用将,皆非恒范敌也。元起朔漠。以力雄海内外,灭国四十歼夷女直,以至宋宋自朱仙之后未有能抽一矢、发一骑,而北驰者元举太山之势以压宋卵。而信公欲以单辞羁身,鼓舞其病媍弱息,以与贲育中黄之徒抗,葢未接刃而魄先夺矣。虽有韩白未易支也。故信公之数败,而能数起吾以是知其才,其数起而数败,吾不谓其才之不称也。

乾隆帝:才德兼优者,上也;其次,则以德贵,而不论其才焉……当宋之亡也,有才如吕文焕、留梦炎、叶李辈,皆背国降元,而死君事、分国难者,皆忠诚有德之士人也。然此或出于一时之愤激,奋不顾身以死殉之,后世犹仰望其丰采。若文天祥,忠诚之心不徒出于一时之激,久而弥励,浩然之气,与日月争光。该志士仁人欲伸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1]







参考资料

正气歌
[ 宋 ] 文天祥

原文
译文对照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译文

我被囚禁在北国的都城,住在一间土屋内。土屋有八尺宽,大约四寻深。有一道单扇门又低又小,白木窗子又短又窄,地方又脏又矮,又湿又暗。碰到这夏天,各种气味都汇聚在一起,雨水从四面流进来,甚至漂起床、几,这时屋子里都是水气;屋里的污泥因很少照到阳光,蒸熏恶臭,这时屋子里都是土气;突然天晴暴热,四处的风道又被堵塞,这时屋子里都是日气;有人在屋檐下烧柴火做饭,助长了炎热的肆虐,这时屋子里都是火气;仓库里储藏了很多腐烂的粮食,阵阵霉味逼人,这时屋子里都是霉烂的米气;关在这里的人多,拥挤杂乱,到处散发着腥臊汗臭,这时屋子里都是人气;又是粪便、又是腐尸、又是死鼠,各种各样的恶臭一起散发,这时屋子里都是秽气。这么多的气味加在一起,成了瘟疫,很少有人不染病的。可是我以虚弱的身子在这样坏的环境中生活,在这样坏的环境中生活,到如今已经两年了,却没有什么病。这大概是因为有修养才会这样吧。然而怎么知道这修养是什么呢?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心中的浩然之气。”它有七种气,我有一种气,用我的一种气可以敌过那七种气,我担忧什么呢!况且博大刚正的,是天地之间的凛然正气。(因此)写成这首《正气歌》。

天地之间有一股堂堂正气,它赋予万物而变化为各种体形。在下面就表现为山川河岳,在上面就表现为日月辰星。在人间被称为浩然之气,它充满了天地和寰宇。

国运清明太平的时候,它呈现为祥和的气氛和开明的朝廷。时运艰危的时刻义士就会出现,他们的光辉形象一一垂于丹青。在齐国有舍命记史的太史简,在晋国有坚持正义的董狐笔。

在秦朝有为民除暴的张良椎,在汉朝有赤胆忠心的苏武节。它还表现为宁死不降的严将军的头,表现为拼死抵抗的嵇侍中的血。表现为张雎阳誓师杀敌而咬碎的齿,表现为颜常山仗义骂贼而被割的舌。

有时又表现为避乱辽东喜欢戴白帽的管宁,他那高洁的品格胜过了冰雪。有时又表现为写出《出师表》的诸葛亮,他那死而后已的忠心让鬼神感泣。有时表现为祖逖渡江北伐时的楫,激昂慷慨发誓要吞灭胡羯。

有时表现为段秀实痛击奸人的笏,逆贼的头颅顿时破裂。这种浩然之气充塞于宇宙乾坤,正义凛然不可侵犯而万古长存。当这种正气直冲霄汉贯通日月之时,活着或死去根本用不着去谈论!

大地靠着它才得以挺立,天柱靠着它才得以支撑。三纲靠着它才能维持生命,道义靠着它才有了根本。可叹的是我遭遇了国难的时刻,实在是无力去安国杀贼。

穿着朝服却成了阶下囚,被人用驿车送到了穷北。如受鼎镬之刑对我来说就像喝糖水,为国捐躯那是求之不得。牢房内闪着点点鬼火一片静谧,春院里的门直到天黑都始终紧闭。

老牛和骏马被关在一起共用一槽,凤凰住在鸡窝里像鸡一样饮食起居。一旦受了风寒染上了疾病,那沟壑定会是我的葬身之地,如果能这样再经历两个寒暑,各种各样的疾病就自当退避。

可叹的是如此阴暗低湿的处所,竞成了我安身立命的乐土住地。这其中难道有什么奥秘,一切寒暑冷暖都不能伤害我的身体。因为我胸中一颗丹心永远存在,功名富贵对于我如同天边的浮云。

我心中的忧痛深广无边,请问苍天何时才会有终极。先贤们一个个已离我远去,他们的榜样已经铭记在我的心里。屋檐下我沐着清风展开书来读,古人的光辉将照耀我坚定地走下去。



注释

予:我,一作余。北庭:指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

寻:古时八尺为一寻。

单扉:单扇门。

白间:窗户。

污下:低下。

萃然:聚集的样子。

雨潦:下雨形成的地上积水。

涂泥半朝:“朝”当作“潮”,意思是狱房墙上涂的泥有一半是潮湿的。

蒸沤历澜:热气蒸,积水沤,到处都杂乱不堪。澜:澜漫,杂乱。

乍晴:刚晴,初晴。

风道四塞:四面的风道都堵塞了。

薪爨(cuàn):烧柴做饭。

炎虐:炎热的暴虐。

仓腐寄顿:仓库里储存的米谷腐烂了。

陈陈逼人:陈旧的粮食年年相加,霉烂的气味使人难以忍受。陈陈:陈陈相因,《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骈肩杂遝(tà):肩挨肩,拥挤杂乱的样子。

腥臊:鱼肉发臭的气味,此指囚徒身上发出的酸臭气味。

圊溷(qīng hún):厕所。

毁尸:毁坏的尸体。

秽:肮脏。

叠是数气:这些气加在一起。

侵沴(lì):恶气侵人。沴:恶气。

鲜不为厉:很少有不生病的。厉:病。

孱弱:虚弱。

俯仰其间:生活在那里。

于兹:至今。

无恙:没有生病。

是殆有养致然:这大概是因为会保养正气才达到这样的吧。殆:大概。有养:保有正气。语本《孟子·公孙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致然:使然,造成这样子。

然尔亦安知所养何哉:然而又怎么知道所保养的内容是什么呢?

孟子:名轲,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其弟子将孟子言行变成《孟子》一书,为儒家经典。

浩然之气:纯正博大而又刚强之气。见《孟子·公孙丑》。

吾何患焉:我还怕什么呢。中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家都认为浩然正气对于人身有无所不能的巨大力量。

“天地有正气”两句:天地之间充满正气,它赋予各种事物以不同形态。这类观点明显有唯心色彩,但作者主要用以强调人的节操。杂然:纷繁,多样。

“下则为河岳”两句:是说地上的山岳河流,天上的日月星辰,都是由正气形成的。

“于人曰浩然”两句:赋予人的正气叫浩然之气,它充满天地之间。沛乎:旺盛的样子。苍冥:天地之间。

皇路:国运,国家的局势。清夷:清平,太平。

吐:表露。

见:同“现”,表现,显露。

垂丹青:见于画册,传之后世。垂:留存,流传。丹青:图画,古代帝王常把有功之臣的肖像和事迹叫画工画出来。

太史:史官。简:古代用以写字的竹片。《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春秋时,齐国大夫崔杼把国君杀了,齐国的太史在史册中写道“崔杼弑其君”。崔杼怒,把太史杀了。太史的两个弟弟继续写,都被杀,第三个弟弟仍这样写,崔杼没有办法,只好让他写在史册中。

在晋董狐笔:出自《左传·宣公二年》载,春秋时,晋灵公被赵穿杀死,晋大夫赵盾没有处置赵穿,太史董狐在史册上写道:“赵盾弑其君。”孔子称赞这样写是“良史”笔法。

张良椎:《史记·留侯传》载,张良祖上五代人都做韩国的丞相,韩国被秦始皇灭掉后,他一心要替韩国报仇,找到一个大力士,持一百二十斤的大椎,在博浪沙(今河南省新乡县南)伏击出巡的秦始皇,未击中。后来张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封留侯。

苏武节:《汉书·李广苏建传》载,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匈奴人要他投降,他坚决拒绝,被流放到北海(今西伯利亚贝加尔湖)边牧羊。为了表示对祖国的忠诚,他一天到晚拿着从汉朝带去的符节,牧羊十九年,始终贤贞不屈,后来终于回到汉朝。

严将军:《三国志·蜀志·张飞传》载,严颜在刘璋手下做将军,镇守巴郡,被张飞捉住,要他投降,他回答说:“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张飞见其威武不屈,把他释放了。

嵇侍中:嵇绍,嵇康之子,晋惠帝时做侍中(官名)。《晋书·嵇绍传》载,晋惠帝永兴元年(304),皇室内乱,惠帝的侍卫都被打垮了,嵇绍用自己的身体遮住惠帝,被杀死,血溅到惠帝的衣服上。战争结束后,有人要洗去惠帝衣服上的血,惠帝说:“此嵇侍中血,勿去!”

张睢阳:即唐朝的张巡。《旧唐书·张巡传》载,安禄山叛乱,张巡固守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每次上阵督战,大声呼喊,牙齿都咬碎了。城破被俘,拒不投降,敌将问他:“闻君每战,皆目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张巡回答说:“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敌将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

颜常山:即唐朝的颜杲卿,任常山太守。《新唐书·颜杲卿传》载,安禄山叛乱时,他起兵讨伐,后城破被俘,当面大骂安禄山,被钩断舌头,仍不屈,被杀死。

辽东帽:东汉末年的管宁有高节,是在野的名士,避乱居辽东(今辽宁省辽阳市),一再拒绝朝廷的征召,他常戴一顶黑色帽子,安贫讲学,名闻于世。

清操厉冰雪:是说管宁严格奉守清廉的节操,凛如冰雪。厉:严肃,严厉。

出师表:诸葛亮出师伐魏之前,上表给蜀汉后主刘禅,表明白己为统一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表文中有“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名言。

鬼神泣壮烈:鬼神也被诸葛亮的壮烈精神感动得流泪。

渡江楫:东晋爱国志士祖逖率兵北伐,渡长江时,敲着船桨发誓北定中原,后来终于收复黄河以南失地。楫:船桨。

胡羯: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过去史书上曾称匈奴、鲜卑、羯、氐、羌为五胡。这句是形容祖逖的豪壮气概。

击贼笏:唐德宗时,朱泚谋反,召段秀实议事,段秀实不肯同流合污,以笏猛击朱泚的头,大骂:“狂贼,吾恨不斩汝万段,岂从汝反耶?”笏:古代大臣朝见皇帝时所持的手板。

逆竖:叛乱的贼子,指朱眦。

是气:这种“浩然之气”。磅礴:充塞。

凛烈:庄严、令人敬畏的样子。

“当其贯日月”两句:当正气激昂起来直冲日月的时候,个人的生死还有什么值得计较的。

“地维赖以立”两句:是说地和天都依靠正气支撑着。地维:古代人认为地是方的,四角有四根支柱撑着。天柱:古代传说,昆仑山有铜柱,高人云天,称为天柱,又说天有人山为柱。

三纲实系命:是说三纲实际系命于正气,即靠正气支撑着。

道义为之根:道义以正气为根本。

嗟:感叹词。遘:遭逢,遇到。阳九:即百六阳九,古人用以指灾难年头,此指国势的危亡。

隶也实无力:是说我实在无力改变这种危亡的国势。隶:地位低的官吏,此为作者谦称。

楚囚缨其冠:《左传·成公九年》载,春秋时被俘往晋国的楚国俘虏钟仪戴着一种楚国帽子,表示不忘祖国,被拘囚着,晋侯问是什么人,旁边人回答说是“楚囚”。这里作者是说,自己被拘囚着,把从江南戴来的帽子的带系紧,表示虽为囚徒仍不忘宋朝。

传车:官办交通站的车辆。穷北:极远的北方。

鼎镬甘如饴:身受鼎镬那样的酷刑,也感到像吃糖一样甜,表示不怕牺牲。鼎镬:大锅。古代一种酷刑,把人放在鼎镬里活活煮死。

阴房阒鬼火:囚室阴暗寂静,只有鬼火出没。杜甫《玉华宫》:“阴房鬼火青。”阴房:见不到阳光的居处,此指囚房。阒:幽暗、寂静。

春院閟天黑:虽在春天里,院门关得紧紧的,照样是一片漆黑。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诗:“天黑閟春院。”閟(bì):关闭。

“牛骥同一皂”两句:牛和骏马同槽,鸡和凤凰共处,比喻贤愚不分,杰出的人和平庸的人都关在一起。骥:良马。皂:马槽。鸡栖:鸡窝。

一朝蒙雾露:一旦受雾露风寒所侵。蒙:受。

分作沟中瘠:料到自己一定成为沟中的枯骨。分:料,估量。沟中瘠:弃于沟中的枯骨。《说苑》:“死则不免为沟中之瘠。”

如此再寒暑:在这种环境里过了两年了。

百沴自辟易:各种致病的恶气都自行退避了。这是说没有生病。

沮洳场:低下阴湿的地方。

“岂有他缪巧”两句:哪有什么妙法奇术,使得寒暑都不能伤害自己?缪(miù)巧:智谋,机巧。贼:害。

顾此耿耿在:只因心中充满正气。顾:但,表示意思有转折的连接词。此:指正气。耿耿:光明貌。

仰视浮云白:对富贵不屑一顾,视若浮云。《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悠悠我心悲”两句:我心中亡国之痛的忧思,像苍天一样,哪有尽头。曷:何,哪。极:尽头。

哲人日以远:古代的圣贤一天比一天远了。哲人:贤明杰出的人物,指上面列举的古人。

典型:榜样,模范。夙昔:从前,讨去。

风檐展书读:在临风的廊檐下展开史册阅读。

古道照颜色:古代传统的美德,闪耀在面前。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年文学家,爱国诗人,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公元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4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8 14: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绛珠仙子===绛珠生魂//阳魂贾宝玉+绛珠阴魂林黛玉
绛珠仙子===贾宝玉//神瑛侍者+林黛玉+补天石//通灵玉===绛珠还泪木石前盟
贾宝玉+薛宝钗+补天石//通灵玉====金玉缘
幻笔===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金玉缘【木石前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4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8 14: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神瑛侍者===秦可卿

绛珠仙子===林黛玉+贾宝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4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8 14: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无处不在的香事
2018-02-23 17:28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香文化盛行于明清两朝,正是《红楼梦》所描写的年代,书中虽然格局架空,人物事迹却是影射清雍正朝之事。



87年版红楼梦,经多方援引考证,从细节上还原了书中的故事背景、人文风俗。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版的红楼梦里,87版是唯一接近原著的电视剧。在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宝黛钗时,王扶林导演却看到了它包裹在情爱之外的历史民俗价值。



红楼梦涉及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无所不包,本文所说的,就是红楼梦中的无处不在香文化。

香名

《红楼梦》中很多的人名、地名、建筑名的命名都与香有关,以香命名无疑是《红楼梦》的一大特色。

有以香为人名的,如香菱、芸香、金桂、蘅芜君、麝月、檀云、袭人。



有以香为地名的,如遣香洞、蟠香寺、天香楼、暖香坞、藕香榭、红香圃、蘅芜院、木香棚、紫檀堡、稻香村。

以香为诗更是数不胜数:“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香具

从宏观来看,《红楼梦》中的用香可以分为:祭祀用香、生活用香、节庆用香。其中又以“生活用香”内容最为丰富。各式各样的香炉,香囊,香具无一不体现了官宦贵族的奢靡烂漫。

黛玉初入贾府时堂下的落地铜炉,炉中有炭火,可直接将香木投入火中熏烧;丫鬟侍书手中的鼎炉,多用作隔火熏香或焖香;袭人家的手炉,既有熏香,也有暖手之用。



贾府家庙祭祀上,均出现了五供之物,即是鼎一只、烛台与香瓶各一对,五件器皿成一套,又名“泰山五供”、“佛前五供”。这五件器皿所供奉的五物分别是香、花、灯、水果,以求神佛保佑;而在宝玉私祭晴雯处,仅仅是一炉,二烛台的“三供”搭配,并配有清酒;黛玉床帐上挂着香囊,其中装有香料,或安神助眠或驱赶蚊虫;贾母身前的桌上摆着瓶炉三事,有香盒、香炉、香瓶,香瓶里插着的是香压和香筷。



香事

金钏投井死后,宝玉打马到郊外祭奠,焚香时便说道:“别的香不好, 须得檀、芸、降三样。”茗烟道:“这三样可难得。”最后宝玉用随身带的两颗沉速散香代替,这里的沉速香就是沉香。

在宝玉游太虚幻境时还有一样世间少有的香——群芳髓。书中所记:警幻携了宝玉入室。但闻一缕幽香,竟不知其所焚何物。宝玉遂不禁相问。警幻冷笑道:此香尘世中既无,尔何能知!此香乃系诸名山胜境内初生异卉之精,合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名“群芳髓”。



晴雯死后宝玉写的《芙蓉女儿诔》:洲迷聚窟,何来却死之香?海失灵槎,不获回生之药。典出张华《博物志》返魂香:武帝时长安大疫,有使者请烧西域月氏国进贡的香丸,宫中病者闻之即愈,疫死三日内者熏之皆活。

元春在元宵省亲时及贾母八十大寿时送给贾母“沉香拐拄、伽南珠、福寿香”。



宝钗服的冷香丸,用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夏天开的白荷花蕊,秋天的白芙蓉蕊,冬天的白梅花蕊各十二两,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合末药一齐研磨。

而在黛玉死后宝玉与宝钗拜完堂,迷迷糊糊看见坐着的人不是黛玉,一时犯了疯病,只能满屋点起安息香,哄他睡下。



大观园也曾是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红楼梦》的袅袅余香与巍蛾背影中,也正辉映着中国香文化曾有的繁华与辉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4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9 09: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英莲和娇杏:红楼梦里最先出场的两位女子,背后大有深意
少读红楼

2022-09-29 18:28发布于安徽文化领域创作者

+关注
1、甄士隐家和贾家的神奇联结
通部书中,真正的甄士隐家之文字[注1]少之又少,但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关键之少数[注2]。与此相对,贾家之文无疑是重中之重,脂批指出:“写假则知真”,因此,作者用“贾雨村言”敷演出一篇关于贾家的故事,目的还是在于“甄士隐”。只要“细心体贴”(脂批)贾家的故事,就可以解密“甄士隐”,也就会无限接近作者的“其中味”。
2、文本中正统与非正统之争
虽然作者和脂砚斋一再声明,此书“大旨谈情”,“毫不干涉时世”,但第二回脂批又指出:“此是一部书中大调侃寓意处,盖作者实因鹡鸰之悲、棠棣之威,故撰此闺阁庭帏之传”,因此,“撰此闺阁庭帏之传”是“假动作”,真实意图还是在于暗写“鹡鸰之悲、棠棣之威”。
甄英莲是假借意在“使闺阁昭传”的通部书中登场之第一个女子,癞僧一见到英莲便大哭其“有命无运、累及爹娘”,脂砚斋对此感慨万千:“看他所写开卷之第一个女子,便用此二语以定终身,则知托言寓意之旨,谁谓独寄兴于一`情’字耶?家国君父,事有大小之殊,其理其运其数,则略无差异。知运知数者,则必谅而后叹也。”因此,文本中暗藏的“鹡鸰之悲、棠棣之威”牵涉到皇子之争,即正统与非正统之争。
图片
3、甄英莲和秦可卿之神奇联结
甄士隐,“托言将真事隐去也”。曹家和皇家之间盘根错节,为避免“文字狱”,作者不得不故意假托贾府从而“甄士隐”,而甄士隐,姓甄名费,脂批提醒费即“废”,因此,“写假则知真”(脂批)的贾府演绎的一切,其中既有如“南直召祸”(脂批)之类的自身家事,还包括与“废”太子有关的皇家真事,这才是文本最大的“甄士隐”。
秦可卿就扮演了废太子的角色,秦可卿是贾家人,还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与“通部大纲”之一的警幻本质上是同一个人,都隐指废太子胤礽,因此,文本中,秦可卿和甄士隐家,大有关系。
第三回脂批还指出:“妙在全是指东击西、打草惊蛇之笔,若看其写一人即作此一人看,先生便呆了。”第十六回脂批又指出:“《石头记》中多作心传神会之文,不必道明,一道明白,便入庸俗之套。”
甄士隐家的唯一后代一一甄英莲作为假借意在“使闺阁昭传”的通部书中登场之第一个女子,而且位列副十二钗之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脂砚斋对她有精辟的分析: “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蹇,致为侧室……”当然,称她为甄士隐家最重要的梦中人,一点都不为过。因此,在奇幻之至的文本中,甄英莲和秦可卿之间一定同样有着神奇的联结。
图片
第七回周瑞见到已改名为香菱的英莲,说她有点像“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脂批指出“一击二鸣法,二人之美,并可知矣。再忽然想到秦可卿,何玄幻之极。假使说像荣府中所有之人,则死板之至,故远远以可卿之貌为譬,似极扯淡,然却是天下必有之情事。”这一细节,其实就是“笔笔不空”(脂批)的作者对两者之间有着神奇联结的暗示。
文本以秦可卿为正统,“箕裘颓堕皆从敬”的贾敬,就是非正统。文本中,贾敬和秦可卿既不是同一辈分,也从未直接发生过冲突,这就是“甄士隐”,即脂批所谓“不写之写”、“不写而写”。因此,第四十三回脂批又指出:“一部书全是老婆舌头,全是讽刺时事,反面春秋。所谓`痴子弟正照风月鉴’,若单看了老婆舌头,岂非痴子弟乎?”
因此,在“表里皆有喻”(脂批)的文本中,在“热日无多”(脂批)的末世登场、“平生遭际实堪伤”的甄英莲更像是一个总寓言,隐寓在正统已式微而非正统气焰正盛的时代[注3]里,贾宝玉及诸芳的人生是“有命无运,累及爹娘”,“真应怜”。这其中当然包括了秦可卿,而秦可卿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又与甄英莲是总寓言相对应。
图片
4、大有深意的“甄英莲”和“娇杏”
副十二钗之冠的甄英莲作为登场之第一女子,其非凡的寓意自是不用提,其实,甄士隐家的丫鬟娇杏同样别具意涵。
上两篇拙文(《“行”走红楼》 《贾雨村一一一代奸雄,四个角色 1一2》)已经指出,贾雨村绝对是洋洋洒洒百十回红楼文本中不可忽略的角色,他在80回后的文本中肯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他关乎贾家最终的盛衰成败。
“写假则知真”(脂批)的贾家既艺术再现曹家,又暗喻了清朝皇家,在贾家貌似风平浪静的背后,激荡着正统与非正统之间的政治斗争风云。贾雨村也扮演了非正统的雍正角色;由于贾家既艺术再现曹家,又暗喻清朝皇家。最终贾雨村取贾家而代之,意味着清朝终结,而贾雨村就类似真实历史中的一代奸雄窃国大盗袁世凯(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103、104《贾雨村一一一代奸雄,四个角色1、2》)
雨村和娇杏,夫妻一体,“指东击西、打草惊蛇”之下,写雨村,其实也是在写娇杏。当甄士隐家因为所谓葫芦庙炸供事件一夕之间迅速败落,甄英莲颠沛流离,但娇杏作为败落的甄士隐家的丫鬟,却因为当年偶然一顾,命运两济,成为雨村的正室夫人。贾雨村在梦幻红楼文本中具有非凡的象征意义,娇杏能够成为贾雨村的正室夫人,她自然也是不同凡响的,在风月宝鉴的背面肯定也另具深意。
图片
文本中,与娇杏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贾雨村。脂批对于娇杏与雨村关系的解读,看似也有矛盾之处。对于娇杏回望雨村,脂批指出:“如此忖度,岂得为无情?”而对于娇杏在门内窥见新任大如州知府雨村,她觉得面熟,一时想不起来,进了房中,也就丢过不在心上,脂批却指出:“是无儿女之情,故有夫人之分。”
其实脂批并不矛盾,因为文本亦如风月宝鉴有两面,正面大旨谈情,娇杏对雨村当然有儿女之情,但第一回对于甄英莲“有命无运,累及爹娘”,脂批就指出“谁谓独寄兴于一情字耶?”,因此,在风月宝鉴背面,娇杏与雨村之情另有隐喻。
脂砚斋对甄英莲和娇杏截然相反的人生际遇也批道:“妙!与英莲`有命无运'四字遥遥相映。莲,主也;杏,仆也。今莲反无运,而杏则两全,可知世人原在运数,不在眼下之高低也。此则大有深意存焉。”
甄英莲和娇杏是甄士隐家可与甄士隐相提并论的最重要的红楼梦中人,“大有深意存焉”,甄英莲和娇杏主仆易位,一定与最大的“甄士隐”一一真“废”家事有关。甄英莲与秦可卿之间有着神奇的联结,秦可卿隐指的正是废太子胤礽。当年胤礽当太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之时,胤禛也曾积极向他靠拢,成为“太子派”重要一员,在“表里皆有喻”的文本中,胤礽与胤禛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甄英莲和娇杏主仆关系。
但是,胤禛最终成为一代君王雍正,胤礽却只能在孤独中品味着无尽的哀伤,把最后的落寞的背影留给那个让他爱恨交加的王朝。胤禛成为帝王,胤礽却成为臣民,正如娇杏与甄英莲主仆易位。
脂砚斋指出,娇杏即“侥幸也。托言当日丫头回顾,故有今日,亦不过偶然侥幸耳,非真实得尘中英杰也”。以娇杏与甄英莲暗喻雍正和胤礽,即暗讽雍正能够登上皇位,不过只是一时侥幸而已。正如第十三回秦可卿魂托王熙凤,脂砚斋对于“瞬息繁华、一时欢乐”所作的长批中指出:“其奸人倾陷之计,亦非天命不能行。”
图片
娇杏本是丫鬟出身、根本没有资格当正室夫人,到雨村身边,刚过一年便生了个儿子,又半载雨村嫡妻突然病逝,她便被雨村“扶册作正室夫人”一样。文本借娇杏暗讽,命运两济的雍正看似“正”,却一点也不正[注4]。
对于娇杏的行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受益,文本以一对联予以辛辣的讽刺,即“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脂批又指出:“妙极!盖女儿原不应私顾外人之谓。可知守礼俟命者终为饿莩。其调侃寓意不小。”,暗示写娇杏,作者的本意并不在娇杏,而是另有更大的“调侃寓意”,而更大的“调侃寓意”就在于讽刺雍正为了皇权,不择手段,奸诈至极。
雨村在士隐的接济下,入都中了进士,后升任为大如州知府。“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脂批指出:“此亦奸雄必有之理。”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空参他一本,云“生性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脂批又指出:“此亦奸雄必有之事。”而雨村不过被革了职,脂砚斋又批道:“罪重而法轻,何其幸也。”本府官员无不喜悦,雨村虽然惭恨,脸上却全无一点怨色,依然喜笑自若,脂砚斋又指出:“此亦奸雄必有之态。”写升任为大如州知府的奸雄雨村,大有深意,即暗写雍正也“大概如此之风俗”。
当然,如果贾雨村的寓意是类似于袁世凯之流的窃国大盗,“箕裘颓堕皆从敬”,甄英莲和娇杏之间的“主仆易位”就隐喻了胤礽及其后世传人与最终非法取清朝而代之的奸邪小人之间的权力更替。这同样也是真“废”的家事一一如果不是贾敬所隐指的雍正让王朝元气大伤,雨村之流想要阴谋得逞,其难度绝对不亚于登天。当然,即使具备了这些条件,雨村要野心得逞还是需要“侥幸”。
注1、甄英莲位列副十二钗之首,戏分不少。但她被拐卖之后,曾被宝钗起名为香菱,后又被夏金桂改名为秋菱。随薛家长住荣国府,进了大观园。但这些都应算作贾家之文。
注2、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86《甄士隐家、江南金陵甄家和贾家》
注3、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1《秦可卿就是废太子胤礽》等系列拙文
注4、在充满隐喻的红楼文本中,以月隐喻废太子胤礽,雨村因娇杏曾回头顾他两次,自为是个知己,而口占的五言一律:“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隐喻胤禛(雍正)踌躇满志的同时,又焦虑不安,希望“侥幸”垂青于己,让自己得偿所愿。
雨村这首咏月诗和上引的七绝,其中心思想就是取正统之“月”而代之,后文将作进一步探讨。
作者:郭进行,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16:16 , Processed in 0.06640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