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史湘云·昙花一现韦陀泪【湘江水涸&云散高唐】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3 19: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儒林外史》中的吃喝:真名士遇到美才女,只有一杯清茶道相惜
播报文章

无尤网络彦君
关注
2021-07-20 09:59


秦淮河,是南京城里最有诗意与风情的地方。
武书是杜少卿的好友,他的生日在四月末,正是秦淮河最美的时光。杜少卿知道好友穷困,便“备了一席果碟,沽几斤酒,叫了一只小凉蓬船,和武书在河里游游。”二人饮酒闲谈,停停走走,将无限风光尽入眼中。船到利涉桥,二人上岸闲逛,竟然在码头上看到一个醒目的招牌:
“毗陵女士沈琼枝,精工顾绣,写扇作诗。寓王府塘手帕巷内。赐顾者请认毗陵沈招牌便是。”
杜少卿和武书看了也不以为意,以为不过是暗娼,却挂着写诗卖文的幌子而已。二人戏谑几句,继续喝茶闲谈,看秦淮夜景,赏明月满船……
转眼几个月过去,沈琼枝女士的声名竟然渐渐响亮起来,杜少卿身边的几个朋友名士都对这女子很好奇,杜少卿和武书便相约一起来拜访沈琼枝,看看这个“独自在外,又无同伴”的女子是什么路数,是不是真的会做诗?


他们刚走近沈琼枝的住所,便看到有好多人在那里吵闹,随即看到:
“一个十八九岁妇人,梳着下路绺鬏,穿着一件宝蓝纱大领披风,在里面支支喳喳的嚷。”
原来这些人中有的是来买香囊,有的根本就是来捣乱的。沈琼枝大方泼辣,该卖香囊卖香囊,该骂捣乱的便骂捣乱的,不一会儿便都打发走了。
看到杜少卿和武书这两位器宇不凡的儒生来访,沈琼枝落落大方地行礼问候,言语不卑不亢。得知杜少卿夫人同在南京,当即表示自己这就去杜家拜访,细说心事——一个单身女子对初识男人聊经历,总是不太合适。
“少刻沈琼枝坐了轿子,到门首下了进来,杜少卿迎进内室,娘子接着,见过礼,坐下奉茶。”
一杯清茶,几句寒暄过后,沈琼枝将自己的故事告诉了杜娘子和杜少卿:


原来沈琼枝是常州贡生沈大年的女儿,这沈大年不知为何,竟然被媒人骗婚——把女儿许嫁给扬州盐商宋为富为妻,其实是做妾。结果沈大年带着沈琼枝来到扬州后,发现有点不对,却没了主张,问女儿怎么办?沈琼枝说,我先去看看吧。第二天沈大年上告官府,却被盐商打通关节,派差人将他押解回乡。走进宋家的沈琼枝却是有胆有识,一进门便是声色俱厉责问对方,我是做正室的,为何是娶妾的模样?如此让宋盐商十分头痛,打算晾她几天再说。沈琼枝在宋家逍遥自在地过了几天,觉得父亲是没指望了,当即买通了看守她的丫鬟,将屋中金银器皿打包而去。她也不回常州,直接奔南京而来,决定凭着才华智慧卖文为生。
得知沈琼枝的这番传奇经历,杜少卿情不自禁击节赞叹:
“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你一个弱女子,视如土芥,这就可敬的极了!但他必要追踪,你这祸事不远。却也无甚大害。”


就在这时,南京的差人奉命来捉拿沈琼枝,一路追到杜府。杜少卿给了差人四钱银子,让他们回到沈琼枝的住处拿人。随后留沈琼枝吃了饭,并将自己的一本诗集、武书的一首赠诗,外加四两银子送给她,表达了对她才华智慧的由衷欣赏赞叹。
沈琼枝是《儒林外史》中的第一才女,她与出身贵族之家的“八股才女”鲁小姐不同,是能诗善赋、具有名士风范的才女。她没有强大的家族,唯一的父亲也稀里糊涂,然而却勇敢承接自己的命运,逃婚后独自在南京卖文为生将近半年,显示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听说差人来到,沈琼枝亦是敢做敢当,绝不给杜少卿添麻烦。后来在公堂之上,亦是有理有据,当场赋诗,赢得了县官的好感。虽然他按照程序派差人将沈琼枝押回扬州,却私下写了封信,托请同僚“开释此女,断还伊父,另行择婿。”——她应该能够顺利回到家乡的。


杜少卿是《儒林外史》中作者最欣赏的真名士(据说是作者自况),是一位襟怀磊落的性情中人。然而真名士与美才女在秦淮河畔相遇,却简单得只有一杯清茶一顿便饭一部诗集,只有一份由衷的相知相惜。
杜少卿也没有能力、没有想法为沈琼枝摆平官司,甚至已经没有财力给她更多的馈赠。就在不久前,他“平居豪举”,有的没的被人骗走了无数银子,而这个真正自强自立、需要帮助的女子,他就只能送出区区四两银子的“程仪”……
君子之交淡如水,真名士与美才女的相遇,一杯清茶一卷诗集足矣。这才是真实的人生,便是邂逅在风光旖旎的秦淮河畔,他们也没有情愫暗生,一切都光风霁月,不谈爱情。
当然,《儒林外史》中的第一才女也无需谁的帮忙资助,沈琼枝有勇气也有能力智慧担当自己的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3 20: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
【作者】朱敦儒 【朝代】宋拼音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标签: 情感人生生活感叹
译文 注释
每天把大酒杯倒满酒,终日在鲜花盛开的小花圃里喝醉。自己唱歌自己跳舞,自己乐得开怀大笑,最令人高兴的是没有牵挂没有羁绊。 一生中能有几回短暂的美丽的梦,多少奇人异士都不免归到黄泉。人生不用计较太多,只要把现在的欢乐时光过好就行了。
赏析
这首词写作者晚年以诗、酒花为乐事的闲淡生活,用语浅自而意味悠远,流露出一种闲旷的情调。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 ”,起首两句写出词人终日醉饮花前的生活。深杯酒满见得饮兴之酣畅,小圃花开点出居处之雅致。无一字及人,而人的精神风貌已隐然可见。这正是借物写人之法的妙用 。“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 ”,抒情主人公的正面形象出现了。三个“自”隔字重叠,着力突出自由自在、自得其乐的神态,自然地带出“无拘无碍”一句。整个上片洋溢着轻松自适的情致 ,行文亦畅达流转,宛若一曲悦耳的牧歌。两句一转,由物及人,既敞露心怀,又避免给人... 诗词名句网>>
作者介绍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百科详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3 21: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色什么意思20
匿名网友2016.10.23浏览92次人文社科分享举报
2个回答
匿名用户
2016.10.23
推荐答案
(1)指本来面目。陈师道《后山诗话》:“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要非本色。”

(2)古以青黄赤白黑五色为正色,亦称本色。

(3)指本行。《新唐书·柳仲郢传》:“仲郢以为医有本色官,若委钱谷,名分不正。”

(4)指以米麦缴纳的田税。《明史·食货志二》:“于是谓米麦为本色,而诸折纳税粮者谓之折色。”清代承用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3 21: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宽袍大袖,真名士自风流(典故里的霓裳洛阳)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经典洛阳  来源: 洛阳网 2023.10.26 08:15
核心提示:
细节是魔鬼,穿衣见个性。一个时代流行什么样的服装,跟这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人文气质有关。

  细节是魔鬼,穿衣见个性。一个时代流行什么样的服装,跟这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人文气质有关。

  到汉魏洛阳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怀古访幽,若是身着汉服,褒衣博带,更有入画之感。

  魏晋时期,洛城先锋——“竹林七贤”衣着潇洒,放荡不羁,掀起了一波宽袍大袖的时尚潮流。那时你要是穿着紧身衣裳逛街,没准会被嘲笑为土老帽儿。

  曲裾深衣,深藏不露

  中国乃礼仪之邦。衣冠礼乐有秩序,穿戴服饰有等级,不可乱了规矩。

  两三千年前,周公在洛阳制礼作乐,一种名为“深衣”的汉服逐渐流行。据《礼记》等古籍记载,深衣又称袍服,“衣裳相连,被体深邃”,上衣和下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深藏不露。

  这种款式的汉服比较正式,穿上后显得人雍容典雅,是汉族传统服饰之一,传承千年,影响深远。

  东汉时期,京城洛阳流行穿一种续衽绕襟、宽袖紧身的深衣——曲裾。当时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裤子,男男女女都穿“开裆裤”——绔(类似没有裤裆的加长版护膝)。曲裾深衣能把身体裹得严严实实,避免走光。

  洛阳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藏有洛阳一带出土的汉代壁画、陶俑,观之可想汉代洛阳人的衣着方式: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曲裾深衣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犹如喇叭花,行不露足;男子经常出门,衣裳的下摆略微宽大一些,便于行走。

  《汉书》里说,汉代有个叫隽不疑的人熟读经典,恪守礼仪。高官暴胜之巡察州郡时,隽不疑“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盛装打扮,登门拜访。暴胜之见他衣冠整齐,谈吐不凡,大为敬重,遂举荐他当官。

  褒、博,形容宽大。褒衣博带,意为着宽袍、系阔带,是古代读书人的标志性装束。

  类似的形容词还有峨冠博带,意为高帽子(头冠)、阔衣带,用以形容身穿礼服,衣着隆重。

  宽袍大袖,魏晋风度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奸臣董卓火烧洛阳城,魏、蜀、吴三国混战,曹操的儿子曹丕建立曹魏王朝,定都洛阳。之后又是一通混战,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在洛阳称帝,建立西晋。

  天下大乱,衣裳也乱了,很多人不再规规矩矩地穿衣戴冠。“竹林七贤”一身反骨,宽袍大袖,披头散发,以夸张服饰对抗世俗,发泄对时代的不满,姿态狂狷。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的洛城名士社团,成员有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这七人才华横溢,志趣相投,常在洛城的竹林里饮酒聚会,喝多了就袒胸露背,披头散发,光着脚乱跑,仰着头乱叫——美其名曰“长啸”。

  鲁迅先生认为,嵇康等魏晋名士好穿宽松衣裳,或与其服食五石散有关:吃药后皮肤易磨破,非穿宽袍大袖不可,看似飘逸,“其实他心里都是很苦的”。

  魏晋时期,洛城贵族及士大夫阶层流行服用五石散。五石散亦名寒食散,药性燥烈,吃药后全身发热,异常兴奋(名曰“石发”),必须吃冷食,饮温酒,洗冷水澡,穿宽松衣服,并不停地行走、呼喊,以发散药性,倘若处置不当会有性命之忧。

  据说,吃了五石散后皮肤变薄,搓澡像扒皮,不能常洗。不洗便生虱。《晋书》记载,晋代有个叫王猛的名士,“扪虱而言,旁若无人”,当众挠痒逮虱,高谈阔论。有人推测,他大概没少“嗑药”。

  嵇康也“嗑药”,身上也生虱子,穿宽袍大袖方便挠痒痒。

  史载,嵇康清高孤傲,淡泊名利。权臣司马昭想拉拢他,他屡屡推脱,宁肯窝在洛城的大树底下打铁,冷眼看世事。好友山涛推荐他做官,他公开发表《与山巨源绝交书》,声称自己本性疏懒,经常个把月不洗澡,身上生虱子,浑身痒,要是让他“裹以章服”,穿着官服去上朝,不如把他杀了。

  后来,有人诬告嵇康“言论放荡,非毁典谟”,蔑视礼教,败坏风气。司马昭下令处死嵇康。

  行刑当日,天地失色,满城皆惊。三千名太学生义愤填膺,齐聚洛城,集体请愿,要求朝廷赦免嵇康。嵇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在刑场上潇洒地弹了一曲《广陵散》,从容就戮。

  嵇康死了,以他为代表的魏晋风度却得以传承。太学生们把嵇康奉为精神领袖、时代偶像,争相效仿“竹林七贤”的穿着打扮。嵇康等人爱穿的宽袍大袖,成了魏晋风度的注脚,演变为一个时代符号。

  其实,真名士自风流,穿衣是一种态度,无所谓时尚不时尚。(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张丽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3 21: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理解“是真名士,当自风流”这句话?
请问各位文学方面的前辈,怎样理解“是真名士,当自风流”这句话?盼望指点,非常感谢!...展开
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3个回答#热议# 为什么说不要把裤子提到肚脐眼?
wj忘记wj
推荐于2017-11-24
关注
  原文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大观园的冬景真是美丽动人,然而更美的是活跃其间的青春花朵,脂粉香娃割腥啖膻,史湘云带头大嚼烧烤鹿肉,还带动宝琴等都围上来尝鲜。林黛玉打趣说:“今日芦雪庵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庵一大哭!”史湘云就还击她说:“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果然,后来在芦雪庵联诗,独她和宝琴两个吃鹿肉最多的大展奇才,技压群芳。
  是的,真正高雅的人物,用不着装扮做作,其一举一动自然而然地就能显示出超俗洒脱的高品位来。 ”
  ~~~~~~~~~~~~~~~~~~~~~~~~~~~~~~~~~~~~~~~~~~~~~~~~~~~~~~~~~~~~~~~~~~~~~~~~~~
  出自《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朝(公元1368 1644年)洪应明晚年所写的一部语录体的说理劝世的作品,是一本论述修身、处世、待人、接物、应事的格言集。该书精彩论说了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的深刻道理。
  此句后来在《红楼梦》从湘云啖鹿肉的口中说出,更觉几分潇洒。
  赏析:
  所谓名士的本义,郑玄注《礼记》云:“名士,不士者。”但《礼记·月令》的本义是说:“季春之月,勉诸侯,聘名士。”就是说,要在晚春时节去勉励诸侯,聘请名士来做官。并非是不要名士去做官。自古以来的所谓隐士,不过是沽名钓誉罢了。隐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做官,隐是曲线讨官的手段而已。在古代,所谓的名士,是指那些其德行贞绝,道德通明,在野隐居一时没被发现或没被起用者。古有隐者如彭祖、老子、庄子、大舜。大舜被尧帝发现之后,被起用,接了尧的班,此事被传为千古佳话。在晋代,有阮籍、嵇康之流,所谓竹林七贤,任凭你朝廷怎么请也不去做官的,但那是不得已而已,因为晋朝廷太黑暗且极不稳定。古代还也有“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的说法,就是说真正的大隐,是在朝廷,可能做着一般官职,没被发现。但是,是金子即便埋在土中,也会发光的。在朝廷中的所谓大隐,最后都又实现了做大官的目标。所谓殊途同归是也。
  中国是个极讲仕途的国度,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做官。不象西方那些国家,经过工业革命的洗礼,优秀人才都去挣钱办实业,或经商。所以,中国发展慢的原因就在这里。官场规则轭杀了生产力。本来明清时期已经有了资本主义萌芽,如果不是封建官僚主义的强大,也许会发生工业革命的。这样看来,沈谦的文章,其偏面性是显而易见的。《辞海》中说:“名士,也泛指有名的人士。”杜甫有诗《陪李北海宴历下亭》云:“海内此亭古,历下名士多”。“名士,又特指以诗著称,恃才放达,不拘小节的人。”《后汉书·方术传论》云:“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虽弛张趣舍,时有未纯,于刻情修容,依倚道艺,以就其声价,非所能通物方,弘时务也。”第三种解释是,指刑名之士。《史记.律书》云:“自是之后,名士迭兴,晋用咎犯,而齐用王子,吴用孙武,申明君约,赏罚必信。”《辞海》的解释可能更科学些。
  由此可见,是真名士自风流。那些以争权夺利为目的的所谓名士,还有那些沽名钓誉者,不能算名士,也并不风流。他们对民族对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最后中饱私囊。在东汉,张俭之流,就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骂的那些“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执政”。如今那些跑官买官者,与张俭无异。而掌管乌纱帽的人如不警惕,重蹈东汉之覆辙,不是杞人忧天。辨别真假名士,是一个新课题。但是,往往在和平时代很难做到辨别得清楚,而在国家危难关头,却自显风流。所谓英雄诞于危难之中。这几年每当国家有难,如1998年的大洪水,去年的非典,今年的禽流感,都涌现出风流人物,钟南山、任长霞等英雄辈出,说明我们这个民族还是有希望的。
  我们不幸生活在一个面具的时代,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涂抹了厚厚的颜色,无论光鲜亮丽,还是混沌沉着;无论台上作戏,还是台下做人,无不变幻种种姿态,游戏粉墨之间,将灵魂隐蔽,将爱遮掩,让本来的面目无法看清。
  “安心”是中国佛教中一个无我的境界,那是人类涉过生死悲喜的大河之后,心灵获得的彻底安顿。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保持“安心”的状态,进可普渡众生,退可独善其身,那等于立地成佛了!
  我希望一直坚持做自己,一个原色,本色的我。透明如水,如水一样柔软平易,如水一样顺其自然,神聚则汪洋恣意,形散则化雾成烟……
  无论人或物,皆以原色为本,以本论质,以质为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5 20: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陵图
[ 唐 ] 韦庄
原文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译文
谁说画不出六朝古都的伤心事,只不过是那些画家为了迎合当权者的心态而不画伤心图而已。

你看这六幅描摹南朝往事的画中,枯老的树木和寒凉的云朵充满了整个金陵城。

注释
⑴金陵:古地名,即今江苏南京及江宁等地,为六朝故都。

⑵逐:随,跟随。《玉篇》:“逐,从也。”这里可作迎合解。

⑶老木:枯老的树木。’

作者介绍

韦庄
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玄宗朝宰相韦见素之后、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时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

远别离

作者:李白

  远别离⑴,古有皇英之二女⑵,
  乃在洞庭之南⑶,潇湘之浦⑷。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⑸?
  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⑹。
  我纵言之将何补?
  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⑺。
  尧舜当之亦禅禹⑻。
  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⑼。
  或云:尧幽囚,舜野死⑽。
  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⑾?
  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⑿。
  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
  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⒀。

注释
  ⑴《远别离》,乐府“别离”十九曲之一,多写悲伤离别之事。
  ⑵皇英,指娥皇、女英,相传是尧的女儿,舜的妃子。舜南巡,两妃随行,溺死于湘江,世称湘君。她们的神魂游于洞庭之南,并出没于潇湘之滨。见《水经注》。
  ⑶乃,就。
  ⑷潇湘,湘水中游与潇水合流处。这里作湘江的别称。
  ⑸“海水”两句意为:谁人不说这次分离的痛苦,象海水那样的深不见底!
  ⑹惨惨,暗淡无光。冥,阴晦的样子。两句意为:日光暗淡,乌云密布;猩猩在烟云中悲鸣,鬼怪在阴雨中长啸。这是比喻当时政治黑暗。
  ⑺纵,即使。补,益处。皇穹,天。这里喻指唐玄宗。窃恐,私自以为。照,明察。凭凭,盛大的意思。雷凭凭,形容雷声响而又接连不断。这三句意为:我即使向唐玄宗进谏,又有什么补益?恐怕他不会了解我的忠诚,以至雷公也将要为我大鸣不平。
  ⑻禅,禅让,以帝位让人。这句是“尧当之亦禅舜,舜当之亦禅禹”的意思。
  ⑼“君失臣”两句意为:帝王失掉了贤臣,犹如龙变成鱼;奸臣窃取了大权,就像老鼠变成猛虎。
  ⑽或云,有人说。幽囚,囚禁。尧幽囚,传说尧因德衰,曾被舜关押,父子不得相见。舜野死,传说舜巡视时死在苍梧。这两句,作者借用古代传说,暗示当时权柄下移,藩镇割据,唐王朝有覆灭的危险。
  ⑾九疑,即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南。因九个山峰联绵相似,不易辨别,故又称九疑山。相传舜死后葬于此地。重瞳,指舜。相传舜的两眼各有两个瞳仁。两句意为:九疑山的峰峦联绵相似,舜的坟墓究竟在哪儿呢?
  ⑿帝子,指娥皇、女英。传说舜死后,二妃相与恸哭,泪下沾竹,竹上呈现出斑纹。见《述异记》。这两句意为:两妃哭泣于翠竹之间,自投于湘江,随波一去不返。
  ⒀“恸哭”四句意为:两妃远望着苍梧山,大声痛哭,泪水不断洒落在湘竹上。除非苍梧山崩裂,湘水断流,竹上的泪痕才会消灭。

赏析
  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帝尧曾经将两个女儿(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嫁给舜。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二妃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这个传说,使得潇湘洞庭一带似乎几千年来一直被悲剧气氛笼罩着,“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一提到这些诗句,人们心理上都会被唤起一种凄迷的感受。那流不尽的清清的潇湘之水,那浩淼的洞庭,那似乎经常出没在潇湘云水间的两位帝子,那被她们眼泪所染成的斑竹,都会一一浮现在脑海里。所以,诗人在点出潇湘、二妃之后发问:“谁人不言此离苦?”就立即能获得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接着,承接上文渲染潇湘一带的景物:太阳惨淡无光,云天晦暗,猩猩在烟雨中啼叫,鬼魅在呼唤着风雨。但接以“我纵言之将何补”一句,却又让人感到不是单纯写景了。阴云蔽日,那“日惨惨兮云冥冥”,就像是说皇帝昏聩、政局阴暗。“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正像大风暴到来之前的群魔乱舞。而对于这一切,一个连一官半职都没有的诗人,即使说了,也无补于世,没有谁能听得进去。既然“日惨惨”、“云冥冥”,那么朝廷就不能区分忠奸。所以诗人接着写道:我觉得皇天恐怕不能照察我的忠心,相反,雷声殷殷,又响又密,好像正在对我发怒呢。这雷声是指朝廷上某些有权势的人的威吓,但与上面“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相呼应,又像是仍然在写潇湘洞庭一带风雨到来前的景象,使人不觉其确指现实。
  “尧舜当之亦禅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这段议论性很强,很像在追述造成别离的原因:奸邪当道,国运堪忧。君主用臣如果失当,大权旁落,就会像龙化为可怜的鱼类,而把权力窃取到手的野心家,则会像鼠一样变成吃人的猛虎。当此之际,就是尧亦得禅舜,舜亦得禅禹。诗人说:不要以为我的话是危言耸听、亵渎人们心目中神圣的上古三代,证之典籍,确有尧被秘密囚禁,舜野死蛮荒之说啊。《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竹书纪年》载:尧年老德衰为舜所囚。《国语·鲁语》:“舜勤民事而野死。”由于忧念国事,诗人观察历史自然别具一副眼光:尧幽囚、舜野死之说,大概都与失权有关吧?“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舜的眼珠有两个瞳孔,人称重华。传说他死在湘南的九嶷山,但九座山峰联绵相似,究竟何处是重华的葬身之地呢?称舜墓为“孤坟”,并且叹息死后连坟地都不能为后人确切知道,更显凄凉。不是死得暧昧,不至于如此。娥皇、女英二位帝子,在绿云般的丛竹间哭泣,哭声随风波远逝,去而无应。“见苍梧之深山”,着一“深”字,令人可以想象群山迷茫,即使二妃远望也不知其所,这就把悲剧更加深了一步。“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斑竹上的泪痕,乃二妃所洒,苍梧山应该是不会有崩倒之日,湘水也不会有涸绝之时,二妃的眼泪自然没有止期。这个悲剧实在是太深了。
  诗所写的是二妃的别离,但“我纵言之将何补”一类话,分明显出诗人是对现实政治有所感而发的。所谓“君失臣”、“权归臣”是天宝后期政治危机中突出的标志,并且是李白当时心中最为忧念的一端。元代萧士赟认为玄宗晚年贪图享乐,荒废朝政,把政事交给李林甫、杨国忠,边防交给安禄山、哥舒翰,“太白熟观时事,欲言则惧祸及己,不得已而形之诗,聊以致其爱君忧国之志。所谓皇英之事,特借指耳。”这种说法是可信的。李白之所以要危言尧舜之事,意思大概是要强调人君如果失权,即使是圣哲也难保社稷妻子。后来在马嵬事变中,玄宗和杨贵妃演出一场远别离的惨剧,可以说是正好被李白言中了。
  诗写得迷离惝恍,但又不乏要把迷阵挑开一点缝隙的笔墨。“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这些话很像他在《梁甫吟》中所说的“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轰震天鼓。……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不过,《梁甫吟》是直说,而《远别离》中的这几句隐隐呈现在重重迷雾之中,一方面起着点醒读者的作用,一方面又是在述及造成远别离的原因时,自然地带出的。诗仍以叙述二妃别离之苦开始,以二妃恸哭远望终结,让悲剧故事笼括全篇,保持了艺术上的完整性。
  诗人是明明有许多话急于要讲的。但他知道即使是把喉咙喊破了,也决不会使唐玄宗醒悟,真是“言之何补”。况且诗人自己也心绪如麻,不想说,但又不忍不说。因此,写诗的时候不免若断若续,似吞似吐。范梈说:“此篇最有楚人风。所贵乎楚言者,断如复断,乱如复乱,而辞意反复行于其间者,实未尝断而乱也;使人一唱三叹,而有遗音。”(据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转引)这是很精到的见解。诗人把他的情绪,采用楚歌和骚体的手法表现出来,使得断和续、吞和吐、隐和显,消魂般的凄迷和预言式的清醒,紧紧结合在一起,构成深邃的意境和强大的艺术魅力。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9篇诗文 ► 5980条名句


《红楼梦》史湘云判词判曲:湘江水逝楚云飞2024年02月03日 15:19788浏览 · 19点赞 · 1评论



深海少女有点甜

粉丝:5129文章:656


关注


判词与配图:

后面又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曰: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周汝昌按]此写湘云,其所谓展眼吊斜晖者,乃是针对首句富贵而言。富贵指其家境,非指本人,应加分别。

戴敦邦 绘
前二句说史湘云自幼父母双亡,家庭的富贵并不能给她以温暖。

襁褓(qiǎng bǎo抢保)之间:指婴儿时期。襁:背孩子用的系带;褓:包孩子用的小被。

后二句说史湘云婚后好景不长,转眼之间夫妻离散。

吊:凭吊,伤悼。

湘江水逝楚云飞:藏“湘”、“云”二字,并暗用宋玉《高唐赋》中楚怀王梦会巫山神女事,喻夫妻生活的短暂,与该判词画面含意相同。

(注释来自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

郭霄珍 饰 史湘云
【注释】

(1)这一首是写史湘云的。

(2)「富贵」二句:说史湘云从小失去了父母,由亲戚抚养,因而「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富贵对她来说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襁褓,婴儿裹体的被服,这里指年幼。违,丧失、死去。

(3)「展眼」句:这句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意思。从后面《红楼梦曲》中我们知道湘云后来是「厮配得才貌仙郎」的(庚辰本有「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等批语,她大概就是嫁给卫若兰的)。只是好景不长,可能婚后不久,夫妻就离散了。展眼,一瞬间。吊,对景伤感。斜晖,傍晚的太阳。

(4)「湘江」句:诗句中藏「湘云」两字,点其名。同时,湘江又是娥皇、女英二妃哭舜之处;楚云则由宋玉《高唐赋》中楚襄王梦见能行云作雨的巫山神女一事而来。所以,這一句和画中「几缕飞云,一湾逝水」,似乎都是喻夫妻生活的短暂。

【评解】

湘云幼小时曾寄居过贾府。但小说对她过去的富贵家境和父母早亡情況,都未作正面描写,判词的前两句可算是对此的补述。对于她的终身,除婚后不久,夫妻离散或离异外,尚有丈夫猝死的揣测;从小说三十一回有「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其含义后详)回目看,丈夫是不可能猝死的。其他可参见本回《红楼梦曲·乐中悲》一首的评解。

(摘自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



判词说的是湘云的命运,并暗含了她的名字。“富贵又何为”一句有点“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的意味在里面。先是小时候父母双亡,后来夫妻生活又短暂,体现了湘云的孤独。“湘江水逝楚云飞”是用典,并非字面意思的死在江上或江边。如果湘江水逝是湘云死在江边,那楚云飞是湘云在战场上被炸弹炸飞了吗?甄士隐的《好了歌注》里有一句“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甲侧批是“宝钗、湘云一干人。”,说明宝钗和湘云是相对活得比较久的。

郭霄珍 饰 史湘云
判曲:

乐中悲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甲侧]意真辞切,过来人见之不免失声。[周汝昌按]这是夫子自道,不可含浑读过。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戚夹]堪与湘卿作照。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甲眉]悲壮之极,北曲中不能多得。

〔乐中悲〕一首——曲名谓乐中寓悲。写史湘云虽生于富贵之家,但自幼父母双亡,虽嫁得“才貌仙郎”,又中途离散。

绮罗丛:代指富贵家庭。霁月光风:雨过天晴时明净景象,喻史湘云胸怀开朗,磊落光明。光风:《楚辞·招魂》:“光风转蕙”。王逸注:“光风,谓雨已(止)日出而风,草木有光也。”

厮配:相配。才貌仙郎:据脂批,当指卫若兰。准折:抵销;弥补。坎坷:道路不平,喻人生道路的曲折多艰。

“云散”二句喻史湘云的夫妻离散,晚景孤凄。水涸(hé合)湘江:传说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随征,溺于湘江,俗呼湘君。见汉刘向《列女传》。

消长:《易·泰》:“君子道长,小人道消。”消:灭;长:生,这里指盛衰变化。数:气数,运数。

(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

马晓晴 饰 史湘云
【说明】

这首曲子是说史湘云的。曲名「乐中悲」,是说她的美满婚姻好景不长。

【注释】

(1)襁褓(qiǎng bǎo抢保):包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2)叹:不幸。

(3)绮罗从:指富贵家庭的生活环境。绮罗,丝绸织物。
(4)霁月光风: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比喻胸怀光明磊落。

(5)「厮配」句:据脂砚斋评注提到,史湘云后与一个贵族公子卫若兰(名字曾出现于第十四回)结婚。八十回以后的曹雪芹佚稿中,还有卫若兰射圃的情节。厮配,匹配。才貌仙郎,才貌出众的年轻男子。

(6)准折:抵消。准,抵算、折价。坎坷(kǎn kě砍可):道路低陷不平的样子,引申为人生道路艰难,不得志。这里指史湘云幼年丧失父母、寄养于叔婶家的不幸。

(7)「终久」二句:两句中藏有「湘云」二字,又说「云散」、「水涸」,以「巫山云雨」的消散干涸,喻男女欢乐成空。

(8)尘寰:尘世,人世间。消长:消失和增长,犹言盛衰。数:命数,气数。

【评解】

《红楼梦》以「写儿女之笔墨」的面目出现,这有作者顾忌当时政治环境的因素在。因而,书中所塑造的众多的代表不同性格、类型的女子,从她们的形象取材于现实生活这一点来看,经剪裁、提炼,被综合在小说形象中的原型人物的个性、细节等等,恐不一定只限于女性。在大观园女儿国中,须眉气象出以脂粉精神最明显的,要数史湘云了。她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她的婶母待她并不好。因此,她的身世和林黛玉有点相似。但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又不大瞻前顾后,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青石板凳上睡大觉。她和宝玉也算是好友,在一起,有时亲热,有时也会恼火,但毕竟襟怀坦荡,「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在史湘云身上,除她特有的个性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封建时代常被赞扬的某些文人的豪放不羁的特点。

史湘云的不幸遭遇主要还在八十回以后。根据这个曲子和脂砚斋评注中提供的零星材料,史湘云后来和一个颇有侠气的贵族公子卫若兰结婚,婚后生活还比较美满。但好景不长,不久夫妻离散,她因而寂寞憔悴。至于传说有的续写本中宝钗早卒,宝玉沦为击柝的役卒,史湘云沦为乞丐,最后与宝玉结为夫妻,看來这并不合乎曹雪芹原來的写作计划,乃附会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的回目而产生。其实「白首双星」就是指卫若兰、史湘云两人到老都过着分离的生活,因为史湘云的金麒麟与薛宝钗的金锁相仿,同作为婚姻的凭证,正如脂批所说:「后数十回若兰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那么,「提纲」是怎么「伏」法的呢?这一回写宝玉失落之金麒麟(他原为湘云也有一个而要来准备送给她的)恰巧被湘云拾到,而湘云的丫鬟正与小姐谈论着「雌雄」「阴阳」之理,说:「可分出阴阳来了!」借这些细节暗示此物将來与湘云的婚姻有关。这初看起来,倒确是很像「伏」湘云与宝玉有「缘」,況且,与「金玉良姻」之说也合。黛玉也曾为此而起过疑,对宝玉说了些带讽刺的话。其实,宝玉只是无意中充当了中间人的角色,就像袭人与蒋玉菡之「缘」是通过他的传带,交换了彼此的汗巾子差不多。这一点,脂评说得非常清楚:「金玉姻缘已定,又写一个金麒麟,是间色法也。何颦儿为其所惑,故颦儿谓『情情』(末回《情榜》中对黛玉的评语,意谓『用情于多情者的人』)。」绘画为使主色鲜明,另用一色衬托叫「间色法」。湘云的婚姻是宝钗婚姻的陪衬:一个因金锁结缘,一个因金麒麟结缘;一个当宝二奶奶彷彿幸运,但丈夫出家,自己守寡;一个「厮配得才貌仙郎」,谁料「云散高唐,水涸湘江」,最后也是空房独守。「双星」,就是牵牛、织女星的别称(见《焦林大斗记》),故七夕又称双星节(后來改为双莲节)(见《嬛琅记》)。总之「白首双星」是说湘云和卫若兰结成夫妻后,由于某种尚不知道的原因,很快就离开了,成了牛郎织女。这正好作宝钗「金玉良姻」的衬托。《好了歌注》:「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脂批就并提宝钗、湘云,说是指她们两人。可见,因回目而附会湘云将来要嫁给宝玉的人们,也与黛玉当时因宝玉收了金麒麟而「为其所惑」一样,同是出于误会。

(摘自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

程十发 绘 湘云拾麟
“乐中悲”三个字,在我个人看来,除了指湘云的命运,也可以指湘云的性格,一个活生生的人,再乐观,再开朗豪爽,也会有悲伤的时候。如湘云笔下的白海棠,既有“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的坚强与随和,也有“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的执着与伤感。

对于湘云的结局,我个人比较同意蔡义江先生的观点,受程高本后四十回影响,我对湘云是夫妻分离还是丧夫上我没有区分得很清楚。这里必须再提一下金陵十二钗的排列顺序:林黛玉和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转载】金陵为何只有“十二”钗?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红迷会”,作者:葛鹏,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十二”是先民参合天地而得的一个圆数。 日月星辰是天地之间最为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引发人不同的身心感受,古人把这些变化记录下来,用来标志、指导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 比如古人观察到太阳有周期性的升降,太阳升起的时候,人体温升高,气血在体表,运行变得活跃;而当太阳落山之后,人体温开始降低,气血内敛,较为缓慢地运行。因为发现了这个规律,古人才会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用太阳的升降来描述昼夜变化,称为“以日记日”。 在昼夜周期之外,古人


文章深海少女有点...369120


林黛玉与薛宝钗既是书里的主角,也是跟贾宝玉关系最密切的两个人,一个象征着理想,一个象征着现实。所以她们俩必须排在最前面。
元迎探惜四姐妹是贾府的四个女儿,也必须在金陵十二钗里。元春是大姐,又是皇妃,排第三。探春排行第三,精明能干,成为了王妃,排第四。迎春和惜春存在感较低,才华不如其他人,所以反而排在史湘云和妙玉的后面。
贾府的媳妇地位不如女儿,因此最耀眼的王熙凤反而排在第九位,李纨第十一位。巧姐是王熙凤的女儿,辈分也小,排王熙凤后面。秦可卿既是媳妇,辈分又小,死得又最早,排最后。

光从十二钗的排名就可以看出来,史湘云最后和宝玉在一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按一个写作者的角度来想,如果史湘云和贾宝玉有那么特殊的关系,应该会有更多的暗示,或者给湘云“加戏”,或者将她的排名再提前一点。毕竟连袭人嫁给蒋玉菡,作者都做了这么多铺垫,史湘云和贾宝玉在一起这么重要的事情,连批语都只字不提,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

马晓晴 饰 史湘云
金玉良缘为什么不是贾宝玉和史湘云呢?第一点,和尚说的是金锁要配有玉的,而不是宝玉要配有金的。第二点,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和薛宝钗的金锁都是有字的,史湘云的金麒麟没有字。且林黛玉和薛宝钗名字里各有一个字与宝玉相关,黛玉和宝钗二人也经常同时出现,太虚幻境的可卿,是“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贾宝玉则写到“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而史湘云的判曲,却是“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若是随便一块玉或者金就能配,那《红楼梦》里有金或者有玉的人可太多了,王熙凤有金项圈,贾琏有玉佩,说贾琏和王熙凤是金玉良缘也没有任何问题。

无论脂砚斋的原型是不是史湘云,和作者什么关系,小说都是存在虚构的,就像贾宝玉最后会出家,曹雪芹并没有出家一样。至于传说中的的旧时真本,等什么时候挖出来一张纸再说吧。

由于脂批提到的卫若兰射圃,认为湘云的丈夫是卫若兰的比较多,也有部分人认为可能是冯紫英。冯紫英在第二十八回行酒令说的是:

女儿悲,儿夫染病在垂危。
女儿愁,大风吹倒梳妆楼。
女儿喜,头胎养了双生子。
女儿乐,私向花园掏蟋蟀。

程乙本的顺序是:

女儿喜,头胎养了双生子;
女儿乐,私向花园掏蟋蟀;
女儿悲,儿夫染病在垂危;
女儿愁,大风吹倒梳妆楼。

曲子是:
你是个可人,你是个多情,你是个刁钻古怪鬼灵精,你是个神仙也不灵。我说的话儿你全不信,只叫你去背地里细打听,才知道我疼你不疼!

酒底是“鸡鸣茅店月。”

出自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而行酒令时,有一个锦香院的妓女云儿,因此有人根据云儿的名字结合与史湘云相关的诗词认为湘云去做了船妓,不过,《红楼梦》里名字带“云”的人还有贾府的丫鬟侍妾,如彩云、素云、翠云等,即便确实存在映射,也不能断定是人物结局上的映射。

宝钗和湘云,一个有金锁,一个有金麒麟,一个是雪,一个是云,一个抽到了“艳冠群芳”的牡丹花签,一个“醉眠芍药䄄”。两个人的性格虽然不同,却走向了相似的结局。

1987央视版《红楼梦》
第九十四回:史湘云因他叔叔调任回京,接了家去……

第九十九回:史湘云因史侯回京,也接了家去了,又有了出嫁的日子,所以不大常来,只有宝玉娶亲那一日与吃喜酒这天来过两次,也只在贾母那边住下,为着宝玉已经娶过亲的人,又想自己就要出嫁的,也不肯如从前的诙谐谈笑,就是有时过来,也只和宝钗说话,见了宝玉不过问好而已……

第一零八回:一日,史湘云出嫁回门,来贾母这边请安。贾母提起他女婿甚好,史湘云也将那里过日平安的话说了,请老太太放心。

第一零九回:贾母病势日增,只想这些好女儿。一时想起湘云,便打发人去瞧他。回来的人悄悄的找鸳鸯,因鸳鸯在老太太身旁,王夫人等都在那里,不便上去,到了后头找了琥珀,告诉他道:“老太太想史姑娘,叫我们去打听。那里知道史姑娘哭得了不得,说是姑爷得了暴病,大夫都瞧了,说这病只怕不能好,若变了个痨病,还可捱过四五年。所以史姑娘心里着急。又知道老太太病,只是不能过来请安,还叫我不要在老太太面前提起。倘或老太太问起来,务必托你们变个法儿回老太太才好。”

第一一零回:且说史湘云因他女婿病着,贾母死后只来的一次,屈指算是后日送殡,不能不去。又见他女婿的病已成痨症,暂且不妨,只得坐夜前一日过来。想起贾母素日疼他;又想到自己命苦,刚配了一个才貌双全的男人,性情又好,偏偏的得了冤孽症候,不过捱日子罢了。于是更加悲痛,直哭了半夜。鸳鸯等再三劝慰不止。宝玉瞅着也不胜悲伤,又不好上前去劝,见他淡妆素服,不敷脂粉,更比未出嫁的时候犹胜几分。

程高本后四十回中,史湘云“配了一个才貌双全的男人”,符合判曲中说的“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续作者直接用“他女婿”三个字代指史湘云的丈夫。续作者写到“冤孽症候”“捱日子”,便不再提湘云,算是留白,读者可以推测湘云的丈夫大概率是没了,也可以抱有侥幸心理,如续写湘云得到给丈夫治病的药。后四十回中,湘云的结局还是比较符合前八十回的。

韦梓彤 饰 史湘云
1987央视版《红楼梦》的史湘云结局给我一种各个红学观点大杂烩的感觉。先是卫府与史家相继出事,又是史湘云沦为船妓,而贾宝玉又偶遇史湘云。贾宝玉偶遇史湘云的那一场戏拍得非常感人,可见导演与演员的功底,也有人并不喜欢这个结局。

我个人认为,理想状态下的符合原著至少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对得上前八十回埋下的伏笔,一是放在当时的环境下要经得起推敲。《红楼梦》第四回提到“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如果史家出事了,电视剧里湘云的这种结局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在古代是有可能的,问题在于并不是很符合判曲。与之相反的是后四十回的调包计,还原了黛死钗嫁宝玉出家的情节,这一点是符合前文给的暗示的,问题则在于不符合现实,也不符合人设。


花签:

        湘云笑着,揎拳掳袖的伸手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只恐夜深花睡去。

【註釋】
(1)「只恐」句:出宋代蘇軾《海棠》詩:「東風渺渺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泛崇光,參見第十七回《題大觀園諸景對額》「紅香綠玉」註。後兩句參見第十八回《大觀園題詠》「怡紅快綠」註。

【評解】
詩句正好合著「憨湘雲醉眠芍藥裀」事,所以黛玉打趣說:「『夜深』二字,改『石涼』兩個字倒好。」這是作者的幽默。但花籤引詩,深意不止於此。蘇軾原詩是惜春光短促,好景難留,所以他連夜裡都要點蠟燭賞花。湘雲後來的遭遇正是如此:雖有洞房花燭照紅妝新人之喜,可惜轉眼就「雲散高唐,水涸湘江」,春光別去了。(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

戴敦邦 绘 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红楼梦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曹雪芹金陵十二钗史湘云郭霄珍蔡义江


分享到:
  • [url=][/url]
  • [url=][/url]



投诉或建议


[backcolor=var(--bg1)]

  • 评论1
  • [color=var(--text1)]最热

    最新


[img=0,48][/img]

[backcolor=var(--bg3)]
[color=var(--text3)][backcolor=var(--bg3)]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ω・)








[color=var(--text3)]发布












[color=var(--dc735352)]麦克12345

基本属于一本正经的胡说,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是说的卫若兰么,麒麟本来是谁的呢?[color=var(--text3)]2024-10-14 13:42回复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是谁,怎么死的
 我来答
分享
[url=]举报[/url]



13个回答#热议# 为什么有人显老,有人显年轻?

尼克的右手
推荐于2019-09-07 · TA获得超过1.9万个赞
关注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是指:潘安、兰陵王、宋玉、卫玠。

潘安:西晋文学家、政治家,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永康元年,西晋发生“八王之乱”,中书令孙秀诬潘安、石崇、欧阳建等阴谋奉淮南王允、齐王冏乱,潘安被杀洛阳西市,时年53岁,夷三族。

兰陵王:高长恭,文襄帝高澄第四子,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封爵兰陵王,号称“北齐战神”。因战功赫赫,受到后主高纬猜忌,被赐鸠酒而亡。

宋玉: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战国时人。好辞赋,“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关于宋玉身世的记载并不多。只知道他出生于贫寒之家,为了谋求政治上的出路,在楚王的身边做了文学侍从,据说也一度受到楚王的赏识。但宋玉实际上不善为官,不合于时,最后还是离开了朝廷,重归乡野,带着满腔的遗憾走完了人生。

卫阶:晋朝玄学家,官至太子冼马。永嘉四年,迁移南方,人们早已听到他的名声,出来看他的人围得像一堵墙。卫玠本来就有虚弱的病,身体受不了劳累,最终形成重病而死。当时的人说是看死了卫玠。

扩展资料:

关于古代四大美男,也有另一种说法是:潘安、兰陵王、嵇康、卫玠。

嵇康,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嵇康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 。官至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隐居不仕,屡拒为官。因得罪钟会,遭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无论是哪种说法,这些美男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才貌双全,或文学、音乐修养极高,或文治武功威震华夏。据说这些人出行的时候都曾造成万人空巷,争相目睹的场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代四大美男




32   
评论 分享
[url=]举报[/url]收起







元宝中
推荐于2019-10-19 · TA获得超过1.4万个赞
关注


展开全部

古代四大美男:卫玠、宋玉、潘安、兰陵王。

第二种说法是:潘安、兰陵王、嵇康、卫玠;

1,卫玠:看死。他是魏晋时期人士,长得极美,美如珠玉。有一次他一外出,看他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卫玠可能当场就晕过去了,回到家后不久就死了,这就是典故“看杀卫玠”的由来,这场由美丽导致的悲剧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2,宋玉:庸死。宋玉出生于贫寒之家,为了谋求政治上的出路,一度到了楚国的京城,到了楚王的身边做了文学侍从,据说一度也受到楚王的赏识。但宋玉这个人实际上不是做官的料,不合于时,所以最后还是离开了朝廷,重归乡野,带着满腔的遗憾走完了人生。

3,潘安:找死。他的政治道路还是很坎坷的,早年不被重用,后期投靠了和她的侄子贾谧为首的贾氏集团。那个时候正是贾氏集团呼风唤雨的时候。贾南风想废掉太子,潘安不幸被搅入了这场阴谋之中。一次太子喝醉了酒,潘安就被安排写了一篇祭神的文章,并让太子抄写。太子早已醉得神志不清,依葫芦画瓢地写了一通。

潘安拿到太子写的文章以后,再勾勒几笔,把它变成了一篇谋逆的文章,导致太子被废,太子的生母被处死。虽不是策划者,但潘安在这起阴谋中显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这次奸计得逞,潘安终也不得善果。八王之乱后,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他立刻抓了潘安,并判了他一个灭三族。

4,兰陵王:冤死。兰陵王貌美、勇猛、爱兵如子、私生活严谨,近乎完美,但就是这样一个绝世美男居然落了个冤死的结局。 一次,皇帝召见兰陵王。皇帝关切地对他说,你作战的时候太勇猛,往往深入敌阵,很危险。

兰陵王一时口误回答说,这是我的家事。听了这话皇帝就睡不着觉了,你和我还想分家不成?这不是要篡位夺权吗?一般人说错这话倒也未必会怎么样,但兰陵王是战将又有地位,皇帝是怎么也不能放过他的。于是皇帝就赐了毒酒送到他家。

兰陵王拿到毒酒非常悲愤。他说我一生为国,现在干错了什么,老天要这样对我?原本为了自保,他连英雄都不做了,故意给自己身上抹黑,可是到头来还是难逃一死。 潘安:八王之乱后,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他立刻抓了潘安,并判了他一个灭三族。

扩展资料:

卫玠(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晋朝玄学家、官员,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其祖父卫瓘,晋惠帝时位至太尉,父亲卫恒,官至尚书郎,著名书法家。卫玠是魏晋之际继何晏、王弼之后的著名清谈名士和玄学家,官至太子冼马。永嘉四年(310年),迁移南方。 永嘉六年(312年),卫玠去世,时年二十七岁。

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322年),又名子渊,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汉族,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后世常将两人合称为“屈宋”,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

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

潘安(247年-300年),即潘岳,字安仁,西晋著名文学家。史书上直接说潘安长得漂亮的就三个字———“美、姿、仪”。他自然是外貌又好,气质又好。虽说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潘安到底五官如何、身高几尺,他的美貌却是件毋庸置疑的事情。

潘安在当时已经拥有一大批死忠的“粉丝”了。《世说新语》中记载,潘安每次出去游玩,都会有大批少女追着他。追着潘安的一批批少女又是给他献花,又是给他献果。潘安每次回家,都能够满载而归,这就是“掷果盈车”这个典故的由来。

兰陵王,北齐战神,面具下的悲情美男子,这两个词语都是用来形容兰陵王的,可见兰陵王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即是战神又是美男,可谓是文武双全的绝世美男子啊,可正是这样的一个男人最后却因太过完美,而惨遭嫉妒,含冤而死。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古代四大美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19   
评论 分享
[url=]举报[/url]





光弘电子商务03
推荐于2019-11-09 · 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
关注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分别是:潘安、兰陵王、宋玉、卫玠。

晋惠帝永康元年(300年),潘安在洛阳被杀,并“夷三族”,

北齐战神,面具下的悲情美男子,这两个词语都是用来形容兰陵王的,可见兰陵王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即是战神又是美男,可谓是文武双全的绝世美男子啊,可正是这样的一个男人最后却因太过完美,而惨遭嫉妒,含冤而死。

因为楚国的灭亡,宋玉卒,约享年七十六岁。

卫玠本来就有虚弱的病,身体受不了劳累,最终形成重病而死。

扩展资料:

潘安(247年―300年),即潘岳,字安仁,西晋著名文学家,河南巩义(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籍贯河南中牟(今河南郑州中牟县大潘庄),有“河阳一县花”之称。

龙章凤姿嵇中散,孤松独立长遗叹——《晋书》和《世说新语》中的风流嵇康,历史上最帅的男子。

卫玠(jiè)(公元286年—公元312年6月20日),字叔宝,小字虎,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容貌俊美,风采极佳,为众人所仰慕。玄学家,官至太子洗马。永嘉四年(310年),卫玠迁移南方。 永嘉六年(312年),卫玠去世,时年二十七岁。

高长恭(541年―573年),又名高孝瓘、高肃,祖籍渤海调蓨(今河北省景县),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详,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封爵兰陵郡王。

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誉为中国古代十大美男 ,崇尚老庄,战国时期宋国公子,因父子矛盾而出走楚国。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生于屈原之后,为屈原之后学。曾事楚顷襄王。

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所作辞赋甚多,流传作品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神女赋》等。《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宋玉东墙"的典故皆他而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代四大美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19   
评论 分享
[url=]举报[/url]





欣欣自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11-18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关注

【{卫玠+兰陵王===卫若兰}】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他们分别是西晋的文学家潘安、晋朝的玄学家卫玠、楚国的辞赋家宋玉、三国时期的文学家嵇康。

1、潘安出生儒学世家,“美姿仪”是世人对他的评价,短短三个字却表达了潘安长相俊美、身材魁梧、气度非凡。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当潘安乘坐马车出门,都会引来一大批迷妹前来围观。有人献花,有人向他马车里扔水果,这就是掷果盈车的典故。只可惜这样的美男子最后卷入了朝政风波,死于非命。

2、卫玠五岁那年,他异于常人的容貌越发明显,就连他的舅舅都说:“每当与卫玠站在一起,都觉得自己样貌丑陋,无法登大雅之堂”。卫玠出门跟潘安的遭遇一样,车马被前来看热闹的人围得水泄不通。

但是卫玠从小体弱多病,用文弱书生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了,这一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每每出门都会被里三层外三层包围起来,因此受了不少劳累,最终重病而死。卫玠可谓是史上唯一一个因为美貌被活活看死的一位男子。

3、宋玉是战国时期的文学家,不仅容貌俊美,而且才华横溢。有个登徒子到楚王面前告状,说宋玉是个好色之徒,千万不要让他与后宫妃嫔碰面。宋玉得知此事后,立刻跑到楚王面前为自己辩解,由于宋玉能言善辩,最终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4、嵇康父亲早亡,他跟着母亲长大,虽然他样貌不凡,但是却不注重打扮,每天只知道读书。因为他博学多识,通晓各种技艺,因此被曹林看上,将女儿长乐亭主许配给他。

嵇康因此也获得了一官半职,但是他对朝政一点也不感兴趣,更喜欢田园生活。无奈最后还是被卷入了宫廷政变,被司马昭下令处死,即使有三千太学生为他请愿,也没能动摇司马迁杀他的决心。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玉环贵妃醉酒观花时的故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代四大美男

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619   
评论(2) 分享
[url=]举报[/url]





YinLi0118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11-13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关注


中国四大美男如下:

1、卫玠。

卫玠是被人看死的。他是魏晋时期的人,长得极美,粉丝众多,有一次他外出,就被“粉丝”们包围了,“观者如堵墙”,看他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卫玠当场就晕过去了,回到家后不久就死了。

2、宋玉。

宋玉是碌碌无为遗憾致死。宋玉出生于贫寒之家,为了谋求政治上的出路,一度到了楚国的京城,到了楚王的身边做了文学侍从,但宋玉这个人实际上不是做官的料,最后还是离开了朝廷,重归乡野,带着满腔的遗憾走完了人生。

3、潘安。

潘安是得罪太子被赐死。潘安写了一篇祭神的文章,并让太子抄写。太子喝醉之后依葫芦画瓢地写了一通。潘安拿到太子写的文章以后,再勾勒几笔,把它变成了一篇谋逆的文章,导致太子被废,太子的生母被处死。八王之乱后,太子司马伦夺权成功,他立刻抓了潘安,并判了他一个灭三族。

4、兰陵王。

兰陵王是含冤而死。兰陵王貌美、勇猛、爱兵如子、私生活严谨,但因为面见皇上的时候说错话惹怒皇帝,于是皇帝就赐了毒酒送到他家,最后含冤而死。

扩展资料:

高长恭性格温良敦厚,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累次升任至并州刺史。初封乐陵县开国公,从弟高殷即位后晋爵为兰陵郡王,后历任尚书令、录尚书事、大司马、太保、太尉等,与段韶征讨柏谷,又攻打定阳。

武平四年(573年),因“国事即家事”招致北齐后主高纬记恨,被后主高纬赐死,时年仅三十三岁。死后北齐追赠假黄钺、太师、太尉公,谥号忠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兰陵王

百度百科-古代四大美男



假黄钺
[ jiǎ huáng yuè ]

基本解释

魏晋南北朝当位高权重之大臣出征时,往往加以'假黄钺'的称号,即代表皇帝亲征的意思。



详细解释

魏 晋 南北朝 当位高权重之大臣出征时,往住加以“假黄钺”的称号,即代表皇帝亲征的意思。

《周书·静帝纪》:“上柱国、 扬州 总管、 随国公 杨坚 为假黄鉞、左大丞相。”《资治通鉴·晋武帝咸宁五年》:“冬十一月,大举伐 吴 ……命 贾充 为使持节、假黄鉞、大都督,以冠军将军 杨济 副之。” 胡三省 注:“黄鉞,天子之器,非人臣所得专用,故曰假。”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南史一》:“ 晋 宋 之制,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假黄鉞则可专戮节将矣。”后亦省作“ 假鉞 ”。 宋 陆游 《上殿札子二》:“一旦或有非常,陛下择羣臣,使之假鉞而董二军。”



魏晋南北朝当位高权重之大臣出征时,往往加以“假黄钺”的称号,即代表皇帝亲征的意思。




辞书解释黄钺即饰以黄金的钺,本用于皇帝仪仗。三国时特赐予出征重臣,以示威重,令其专主征伐,代表皇帝亲征之意。... 展开





[tr][/tr]
[tr][/tr]
高唐赋
[ 先秦 ] 宋玉
原文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王曰:“朝云始楚,状若何也?”玉对曰:“其始楚也,榯兮若松榯;其少进也,晰兮若姣姬,扬衭鄣日,而望所思。忽兮改容,偈兮若驾驷马,建羽旗。湫兮如风,凄兮如雨。风止雨霁,云无所处。”王曰:“寡人方今可以游乎?”玉曰:“可。”王曰:“其何如矣?”玉曰:“高矣显矣,临望远矣。广矣普矣,万物祖矣。上属于天,下见于渊,珍怪奇伟,不可称论。”王曰:“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

惟高唐之大体兮,殊无物类之可仪比。巫山赫其无畴兮,道互折而曾累。登巉巗而下望兮,临大阺之稸水。遇天雨之新霁兮,观百谷之俱集。濞汹汹其无声兮,溃淡淡而并入。滂洋洋而四施兮,蓊湛湛而弗上。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势薄岸而相击兮,隘交引而却会。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砾磥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礚礚。巨石溺溺之瀺灂兮,沫潼潼而高厉,水澹澹而盘纡兮,洪波淫淫之溶。奔扬踊而相击兮,云兴声之霈霈。猛兽惊而跳骇兮,妄奔走而驰迈。虎豹豺兕,失气恐喙;雕鹗鹰鹞,飞扬伏窜。股战胁息,安敢妄挚。于是水虫尽暴,乘渚之阳,鼋鼍鱣鮪,交积纵横。振鳞奋翼,蜲蜲蜿蜿。

中阪遥望,玄木冬荣,煌煌荧荧,夺人目精。爛兮若列星,曾不可殚形。榛林郁盛,葩华覆盖;双椅垂房,纠枝还会。徙靡澹淡,随波闇蔼;东西施翼,猗狔丰沛。绿叶紫裹,丹茎白蒂。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清浊相和,五变四会。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长吏隳官,贤士失志;愁思无已,叹息垂泪。

登高远望,使人心瘁;盘岸巑,裖陈皑皑。磐石险峻,倾崎崖。巌岖参差,纵横相追。陬互横啎,背穴偃蹠。交加累积,重叠增益。状若砾柱,杂巫山下;仰视山巅,肃何千千。炫燿虹蜺,俯视峥嵘,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倾岸洋洋,立而熊经,久而不去,足尽汗出。悠悠忽忽,怊怅自失。使人心动,无故自恐。賁育之断,不能为勇。卒愕异物,不知所出。纵纵莘莘,若生于鬼,若出于神。状似走兽,或象飞禽。谲诡奇伟,不可究陈。上至观侧,地盖底平。箕踵漫衍,芳草罗生。秋兰茝蕙,江离载青。青荃射干,揭车苞并。薄草靡靡,聮延夭夭,越香掩掩;众雀嗷嗷,雌雄相失,哀鸣相号。王鴡鸝黄,正冥楚鸠。秭归思妇,垂鸡高巢。其鸣喈喈,当年遨游。更唱迭和,赴曲随流。

有方之士,羡门高谿。上成郁林,公乐聚榖。进纯牺,祷琁室。醮诸神,礼太一。传祝已具,言辞已毕。王乃乘玉舆,驷仓螭,垂旒旌;旆合谐。紬大絃而雅声流,冽风过而增悲哀。于是调讴,令人惏悽,胁息曾。于是乃纵猎者,基趾如星,传言羽猎;衔枚无声,弓弩不发,罘不倾。涉莽莽,驰苹苹。飞鸟未及起,走兽未及发。何节奄忽,蹄足灑血。举功先得,获车已实。王将欲往见,必先斋戒。差时择日,简舆玄服。建云旆,蜺为旌,翠为盖。风起云止,千里而逝。盖发蒙,往自会,思万方,忧国害,开贤圣,辅不逮,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

作者介绍

宋玉
宋玉(约前298年——约前222年),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鄢城人(今湖北省宜城市)。其艺术成就很高,为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楚辞作家,后世常将两人合称为“屈宋”。美貌流传千古,并且以美貌以及楚辞,获得天下第一风流才子的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6 06: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唐赋
[ 先秦 ] 宋玉
原文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王曰:“朝云始楚,状若何也?”玉对曰:“其始楚也,榯兮若松榯;其少进也,晰兮若姣姬,扬衭鄣日,而望所思。忽兮改容,偈兮若驾驷马,建羽旗。湫兮如风,凄兮如雨。风止雨霁,云无所处。”王曰:“寡人方今可以游乎?”玉曰:“可。”王曰:“其何如矣?”玉曰:“高矣显矣,临望远矣。广矣普矣,万物祖矣。上属于天,下见于渊,珍怪奇伟,不可称论。”王曰:“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

惟高唐之大体兮,殊无物类之可仪比。巫山赫其无畴兮,道互折而曾累。登巉巗而下望兮,临大阺之稸水。遇天雨之新霁兮,观百谷之俱集。濞汹汹其无声兮,溃淡淡而并入。滂洋洋而四施兮,蓊湛湛而弗上。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势薄岸而相击兮,隘交引而却会。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砾磥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礚礚。巨石溺溺之瀺灂兮,沫潼潼而高厉,水澹澹而盘纡兮,洪波淫淫之溶。奔扬踊而相击兮,云兴声之霈霈。猛兽惊而跳骇兮,妄奔走而驰迈。虎豹豺兕,失气恐喙;雕鹗鹰鹞,飞扬伏窜。股战胁息,安敢妄挚。于是水虫尽暴,乘渚之阳,鼋鼍鱣鮪,交积纵横。振鳞奋翼,蜲蜲蜿蜿。

中阪遥望,玄木冬荣,煌煌荧荧,夺人目精。爛兮若列星,曾不可殚形。榛林郁盛,葩华覆盖;双椅垂房,纠枝还会。徙靡澹淡,随波闇蔼;东西施翼,猗狔丰沛。绿叶紫裹,丹茎白蒂。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清浊相和,五变四会。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长吏隳官,贤士失志;愁思无已,叹息垂泪。

登高远望,使人心瘁;盘岸巑,裖陈皑皑。磐石险峻,倾崎崖。巌岖参差,纵横相追。陬互横啎,背穴偃蹠。交加累积,重叠增益。状若砾柱,杂巫山下;仰视山巅,肃何千千。炫燿虹蜺,俯视峥嵘,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倾岸洋洋,立而熊经,久而不去,足尽汗出。悠悠忽忽,怊怅自失。使人心动,无故自恐。賁育之断,不能为勇。卒愕异物,不知所出。纵纵莘莘,若生于鬼,若出于神。状似走兽,或象飞禽。谲诡奇伟,不可究陈。上至观侧,地盖底平。箕踵漫衍,芳草罗生。秋兰茝蕙,江离载青。青荃射干,揭车苞并。薄草靡靡,聮延夭夭,越香掩掩;众雀嗷嗷,雌雄相失,哀鸣相号。王鴡鸝黄,正冥楚鸠。秭归思妇,垂鸡高巢。其鸣喈喈,当年遨游。更唱迭和,赴曲随流。

有方之士,羡门高谿。上成郁林,公乐聚榖。进纯牺,祷琁室。醮诸神,礼太一。传祝已具,言辞已毕。王乃乘玉舆,驷仓螭,垂旒旌;旆合谐。紬大絃而雅声流,冽风过而增悲哀。于是调讴,令人惏悽,胁息曾。于是乃纵猎者,基趾如星,传言羽猎;衔枚无声,弓弩不发,罘不倾。涉莽莽,驰苹苹。飞鸟未及起,走兽未及发。何节奄忽,蹄足灑血。举功先得,获车已实。王将欲往见,必先斋戒。差时择日,简舆玄服。建云旆,蜺为旌,翠为盖。风起云止,千里而逝。盖发蒙,往自会,思万方,忧国害,开贤圣,辅不逮,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

作者介绍

宋玉
宋玉(约前298年——约前222年),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鄢城人(今湖北省宜城市)。其艺术成就很高,为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楚辞作家,后世常将两人合称为“屈宋”。美貌流传千古,并且以美貌以及楚辞,获得天下第一风流才子的称号。
[tr][/tr]
[tr][/tr]
高唐赋
[ 先秦 ] 宋玉
原文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王曰:“朝云始楚,状若何也?”玉对曰:“其始楚也,榯兮若松榯;其少进也,晰兮若姣姬,扬衭鄣日,而望所思。忽兮改容,偈兮若驾驷马,建羽旗。湫兮如风,凄兮如雨。风止雨霁,云无所处。”王曰:“寡人方今可以游乎?”玉曰:“可。”王曰:“其何如矣?”玉曰:“高矣显矣,临望远矣。广矣普矣,万物祖矣。上属于天,下见于渊,珍怪奇伟,不可称论。”王曰:“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

惟高唐之大体兮,殊无物类之可仪比。巫山赫其无畴兮,道互折而曾累。登巉巗而下望兮,临大阺之稸水。遇天雨之新霁兮,观百谷之俱集。濞汹汹其无声兮,溃淡淡而并入。滂洋洋而四施兮,蓊湛湛而弗上。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势薄岸而相击兮,隘交引而却会。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砾磥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礚礚。巨石溺溺之瀺灂兮,沫潼潼而高厉,水澹澹而盘纡兮,洪波淫淫之溶。奔扬踊而相击兮,云兴声之霈霈。猛兽惊而跳骇兮,妄奔走而驰迈。虎豹豺兕,失气恐喙;雕鹗鹰鹞,飞扬伏窜。股战胁息,安敢妄挚。于是水虫尽暴,乘渚之阳,鼋鼍鱣鮪,交积纵横。振鳞奋翼,蜲蜲蜿蜿。

中阪遥望,玄木冬荣,煌煌荧荧,夺人目精。爛兮若列星,曾不可殚形。榛林郁盛,葩华覆盖;双椅垂房,纠枝还会。徙靡澹淡,随波闇蔼;东西施翼,猗狔丰沛。绿叶紫裹,丹茎白蒂。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清浊相和,五变四会。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长吏隳官,贤士失志;愁思无已,叹息垂泪。

登高远望,使人心瘁;盘岸巑,裖陈皑皑。磐石险峻,倾崎崖。巌岖参差,纵横相追。陬互横啎,背穴偃蹠。交加累积,重叠增益。状若砾柱,杂巫山下;仰视山巅,肃何千千。炫燿虹蜺,俯视峥嵘,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倾岸洋洋,立而熊经,久而不去,足尽汗出。悠悠忽忽,怊怅自失。使人心动,无故自恐。賁育之断,不能为勇。卒愕异物,不知所出。纵纵莘莘,若生于鬼,若出于神。状似走兽,或象飞禽。谲诡奇伟,不可究陈。上至观侧,地盖底平。箕踵漫衍,芳草罗生。秋兰茝蕙,江离载青。青荃射干,揭车苞并。薄草靡靡,聮延夭夭,越香掩掩;众雀嗷嗷,雌雄相失,哀鸣相号。王鴡鸝黄,正冥楚鸠。秭归思妇,垂鸡高巢。其鸣喈喈,当年遨游。更唱迭和,赴曲随流。

有方之士,羡门高谿。上成郁林,公乐聚榖。进纯牺,祷琁室。醮诸神,礼太一。传祝已具,言辞已毕。王乃乘玉舆,驷仓螭,垂旒旌;旆合谐。紬大絃而雅声流,冽风过而增悲哀。于是调讴,令人惏悽,胁息曾。于是乃纵猎者,基趾如星,传言羽猎;衔枚无声,弓弩不发,罘不倾。涉莽莽,驰苹苹。飞鸟未及起,走兽未及发。何节奄忽,蹄足灑血。举功先得,获车已实。王将欲往见,必先斋戒。差时择日,简舆玄服。建云旆,蜺为旌,翠为盖。风起云止,千里而逝。盖发蒙,往自会,思万方,忧国害,开贤圣,辅不逮,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

作者介绍

宋玉
宋玉(约前298年——约前222年),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鄢城人(今湖北省宜城市)。其艺术成就很高,为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楚辞作家,后世常将两人合称为“屈宋”。美貌流传千古,并且以美貌以及楚辞,获得天下第一风流才子的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6 08: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史湘云的丫头为何取名叫“翠缕”?曹雪芹有三层深刻含义
2020-04-14 13:40
《红楼梦》里的人名不仅新雅不落俗套,而且每一个名字都有深刻的含义。

比如甄士隐、贾雨村,这两个一正一邪的人物,其名字谐音正体现了本书宗旨——真事隐,假语存。曹雪芹通过这两个人名告诉我们,读《红楼梦》的时候,不要只看表现故事,而要看到故事背后的深层涵义。

再比如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个人名谐音是“原应叹息”,这正暗示了四春姐妹悲惨的结局。还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他们的名字也是个个独具匠心、意义深刻。

除了主要人物外,连丫头的名字都别具一格。她们的名字中,有的体现了主子的品性、喜好;有的预示了主子的命运走向;有的暗示了她们自己的结局。比如紫鹃和雪雁,就体现了黛玉文艺青年的气质,以及伏笔了黛玉的结局。



本文我要分析的是:曹雪芹如何通过翠缕的名字,来寓意史湘云的处境、品格、和结局?

翠缕如丝,寓意史湘云处境悲苦
“缕”本意指的是麻线。比如《说文解字》中记载:“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孟子·滕文公上》也有记载:“麻缕丝絮轻重同。”后来,我们形容细长的东西时,就会用到“缕”,比如一缕青丝,一缕细线,等等。

也就是说“缕”代表的就是细而柔弱的东西。曹雪芹用“缕”字给湘云的丫头取名,也就寓意了湘云身为孤儿的柔弱命运。同时,“缕”指代麻线时,又寓意了湘云时常做针线活到半夜的悲苦。

总之,曹雪芹把湘云“襁褓之中父母违”的柔弱命运,和无人娇养,时常做针线活到半夜的悲苦处境,都倾注在一个“缕”字中。



翠缕如柳,寓意史湘云百折不饶
“翠”就是“翠绿”的意思,象征着欣欣向荣的生命力。“翠缕”就是刚刚抽出嫩芽,翠绿细长的垂柳,就像香菱写的“丝丝柳带露初干”,又像朱淑贞笔下的“楼外垂柳千万缕”。

还在春寒料峭之际,垂柳就开始长出嫩芽。风来了,它们随风飘扬;雨来了,它们默默承受。它们虽柔弱,却百折不饶,轻易折不断。

翠缕如柳,曹雪芹用它作为史湘云丫头的名字,也就寓意了史湘云虽身处困境,却始终如柳般百折不饶的品格。



史湘云虽是尊贵的史家大小姐,可她实际的生活却很苦。

襁褓之中父母叹双亡,这是湘云的第一苦。成为孤儿是人生最大的不幸,而在襁褓中就成为孤儿,则是不幸中的不幸。

纵居那绮罗丛,却无人娇养,这是湘云的第二苦。湘云从小随着叔叔婶婶过,小小年纪,就要做针线活到半夜三更。偶尔给别人做一点半点,史家太太奶奶们还要抱怨她。

虽然说不上史家多虐待湘云,但婶母们肯定不怎么疼爱她。不然以湘云豁达的性格,她不至于在宝钗面前表露悲戚,也不至于在史家派人接她回家时,竟当众泪眼朦胧,还悄悄让宝玉记得去接她。

除了要做针线活到半夜外,湘云还有一个苦——很穷。自从大观园起诗社后,姐妹们也时常轮流做东。可湘云连做一回东的钱都没有,最后还是宝钗办了一次螃蟹宴,才算把她的羞给遮过去。至于湘云在史家的苦楚,宝钗这番话说得很详细:

你家里你又作不得主,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盘缠呢。这会子又干这没要紧的事,你婶子听见了,越发抱怨你了。况且你就都拿出来,做这个东道也是不够。
从宝钗这话我们可以看出,湘云月例很低,至少比贾府小姐们低很多。她身上的钱也就只够去贾府的盘缠,就算全部拿出来,也不够起一次诗社。可见,湘云的确比较穷。

贾府姑娘们每月月例二两,虽说不上阔绰,却也足够零花。除了做东起诗社外,探春还时常攒了钱,让宝玉去外面帮忙买小玩意,连她的丫头都有钱时常买东西。为吃个油盐炒枸杞,探春和宝钗一出手就打赏柳嫂子五百钱。黛玉更是,怡红院小丫头给她送茶叶,她随手就打赏一把钱。董婆子给她送燕窝,她也打赏了几百钱。

宝钗虽不领贾府月例,但她的花费更自由。薛家人口简单,想必主子们并不像贾府那样,每月发月例。宝钗作为薛家大小姐,自然是需要多少钱,薛姨妈就给她多少钱。因此,她可以比较自由去帮姐妹们,以及打赏下人。为帮湘云起诗社做东,宝钗吩咐一声薛蟠,薛家伙计们就弄了几大篓螃蟹来,刘姥姥说这些螃蟹足足值二十两。

可以说,和这些姑娘们比,湘云就如灰姑娘一般。她在史家的日子,只怕连贾府二三等丫头都不如。



然而,湘云日子虽苦,她却从不自苦。

那年中秋夜,贾母感慨人太少了,黛玉因此想到父母双亡,自己孤苦无依,于是默默走开,倚栏垂泪。湘云连忙跟了上去,劝慰黛玉说:“你是个明白人,何必作此形象自苦。我也和你一样,我就不似你这样心窄。何况你又多病,还不自己保养。”

湘云这番话,正表明了她自己的人生哲学。

她说黛玉是个“明白人”,其实就是说自己是个明白人。她的豁达,并非稀里糊涂的豁达,而是看破人生后的豁达。她知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那些表面看似光鲜的人,实际上又岂能事事如意?既然人人都有不如意之事,那就把心胸放宽些,不要作茧自缚,不要自悲自苦。

湘云每一次出场,都伴随着欢声笑语。这笑声那样的爽朗、明媚,仿佛她过着千娇万贵的日子一般。她的样子总让我想起金庸笔下的郭襄,一个总是言语清脆,笑靥如花的小侠女。湘云就像郭襄一样,是个可爱乐观的小侠女。所不同的是,湘云的处境比郭襄差远了。

正因为有着豁达豪迈的心态,湘云才能苦中作乐。尽管在家里做针线活到三更半夜,但袭人请她帮忙时,她也从没推脱过。和贾府姐妹们在一起时,她一点都不自卑,作起诗来才思敏捷,丝毫不让人。她还撺掇着宝玉一起烤鹿肉吃,边吃烤肉边喝酒,像极了侠女。她甚至时常穿宝玉的衣服,或贾母的斗篷玩耍,就像个无忧无虑的小淘气。

不自苦的湘云,就像风雨中嫩绿的柳条一样,任凭你风吹雨打,她自随风而舞,欢快生长。因此,“翠缕”这个名字,其实就寓意了湘云虽然命苦,却始终乐观豁达,百折不挠的品格。



丫头翠缕和湘云一样乐观豁达。

曹雪芹不仅通过翠缕的名字,来寓意湘云的品格,他还通过翠缕本身的性格,来进一步刻画湘云的品格。

所谓“有其主必有其仆”,身为湘云的丫头,翠缕其实也和主子一样,是个没心没肺的乐天派。从贾母的丫头,到湘云的丫头,翠缕的处境一落千丈。可她从未抱怨过,反而每天都乐呵呵,陪着湘云苦中作乐。

跟着贾母时,翠缕工资颇高,工作轻便,环境惬意,地位尊贵。

翠缕原本是贾母的丫头,级别应该和紫鹃晴雯一样,属于二等大丫头,这可从贾母送丫头的标准推测出来。

从贾母屋里出去的丫头有袭人、晴雯、紫鹃、翠缕。袭人跟着贾母时,级别和鸳鸯一样,是月例一两银子的一等大丫头。跟了宝玉后,袭人的月例依然在贾母屋里领。王夫人和王熙凤都说过,袭人还算贾母屋里的人,只不过借给宝玉使唤罢了。想必是因为贾府规矩大,少爷小姐们还不够资格使唤一两银子的丫头。因此,贾母才没把一等丫头袭人送给宝玉。

贾母真正送给宝玉的丫头是晴雯。晴雯月例一吊钱,略比袭人次一等,可见晴雯级别应该也比袭人低一等,属于贾母屋里的二等丫头。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贾母送丫头的标准是:送自己身边的二等大丫头。

按贾母送丫头的标准来看,翠缕跟着贾母时,应该也和晴雯一样,是月例一吊钱的二等大丫头。

贾府的大丫头不仅工资高,而且工作也轻便。她们只要贴身伺候主子饮食起居,并不需要做粗活。翠缕伺候贾母时,日常工作估计就是跟在贾母身边,端茶递水、捶捶腿等轻便工作。

贾府自祖宗以来,皆以宽柔待下人。大管家们、各位主子的奶妈们,以及大丫头们,差不多和半个主子一样。可以说,在贾府当差的奴才们,只要没原则性错误,基本不会受到惩罚。贾府这样的工作环境,应该算比较轻松惬意了。

贾府大丫头地位都比较尊贵,特别是伺候长辈的大丫头。跟着贾母的大丫头,地位就更高了,连王熙凤和贾琏,都得管鸳鸯叫“姐姐”。翠缕地位虽比不上鸳鸯,但也不会低到哪去。



跟了湘云后,翠缕工资下调,工作繁重,环境压抑,地位下降。

湘云自己在史家的处境,就已经很困难了。她的月例只有几串钱,估计还不足一吊。那么作为她的丫头翠缕,月例自然就更低了。也就是说,翠缕跟了湘云后,工资比在贾府时要低。

除了工资下调外,翠缕的工作也比在贾府时繁重许多。湘云时常要做针线活到三更半夜,贴身丫头翠缕自然也要跟着一起做。跟着贾母时,翠缕肯定不需要做针线活到三更半夜。

在史家时,湘云身为主子姑娘,尚且要看太太奶奶们的脸色过日子。翠缕作为她的丫头,自然也要跟着看脸色过日子了。可见史家的环境比贾家压抑,翠缕的地位也比在贾家时低。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知,翠缕跟着湘云到史家后,工资地位都下降了很多,活计却繁重了不少。可以说,她的处境一落千丈。

尽管处境一落千丈,翠缕却从不抱怨,反而乐观豁达,陪湘云苦中作乐。

翠缕的戏份很少,主要在三十一回。这一回中,翠缕和湘云有一段关于“阴阳”的长篇大论。从这段话中我们能感受到,翠缕和湘云的关系,其实更像闺蜜、姐妹。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翠缕是个天真无邪、古灵精怪、阳光明媚的女孩儿。似乎史家的压抑,做针线活到半夜的繁重劳累,一点都没在她身上留下痕迹。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出,翠缕是个忠仆。她对湘云的忠心,都在下面这两句话中:“姑娘是阳,我就是阴......人规矩主子为阳,奴才为阴。我连这个大道理也不懂得?”

翠缕,人如其名。她就像春寒料峭时,那一抹生机勃勃的绿色,又像随风飘舞的细嫩柳条。她和她的主子湘云一样,都是苦中作乐、阳光明媚的女孩儿。

曹雪芹给她取名翠缕,正是为了赋予了她乐观豁达的品格。同时,曹雪芹也通过她的品格,进一步刻画了湘云的乐观豁达。



翠缕如烟,寓意湘云悲剧结局
宋朝词人柳永的《玉楼春》中有一句:百和焚香抽翠缕。这里的“翠缕”,指的就是焚香时,冒出的一缕缕青烟。可见,“翠缕”还可以指一缕缕的烟。

烟是一种轻薄无根,无依无靠的东西,风一吹就散了,就像天上的云一样。翠缕就是地上的烟,湘云就是天上的云,这主仆二人,正好应了“烟消云散”这个词。

翠缕如烟,她的名字,就寓意湘云幸福的婚姻很快消逝,从此落入比婚前更为悲惨的结局。

这正如判词中所说: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也如判曲中所说: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结语:
曹雪芹笔力巧妙,他只用“翠缕”二字,就寓意了三层深意:

翠缕如丝,寓意了湘云坎坷的命运——襁褓之中父母违,湘云贵为侯府小姐,却比贾府丫头还劳累穷苦。

翠缕如柳,寓意了湘云百折不挠——日子虽苦,湘云却从不自悲自苦,反而心胸豁达,阳光明媚。

翠缕如烟,寓意了湘云悲剧的结局——厮配得才貌仙郎,却很快又“云散高唐,水涸湘江”,湘云最终的结局,必然以悲剧收场。

以上三层意思,就是曹雪芹给湘云的丫头取名“翠缕”的深刻含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7 08: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宫春·梅
[ 宋 ] 曹冠
原文
一品天香。似蕊真仙质,宫额新妆。先春为传信息,压尽群芳。化工著意,赋阳和、欺雪凌霜。应自负,孤标介洁,岁寒独友松篁。

因念广平曾赋,爱浮香胧月,疏影横窗。真堪玉堂对赏,琼苑依光。江城塞管,任龙吟、吹彻何妨。君看取,和羹事在,收功不负东皇。

作者介绍

曹冠
曹冠字宗臣,号双溪,东阳(今属浙江)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二十五年,为平江府府学教授,旋除国子录擢左宣议郎、太常博士,寻兼权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桧死,为撰谥议,称桧“光弼圣主,绍开中兴,安宗社与阽危之中,恢太平于板荡之后。道德先天地...

孤标 免费编辑 [url=]添加义项名[/url]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词条暂无分类




孤标,读音gū biāo,汉语词语,意思为山、树等特出的顶端。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孤标

  • 拼音

    gū biāo


  • 释义

    山、树等特出的顶端

  • 出处

    《水经注·涑水》






目录




折叠编辑本段解释

1.指山、树等特出的顶端。

2.形容人品行高洁。



折叠编辑本段出处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涑水》:"东侧磻溪万仞,方岭云迥,奇峯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羣山之表。"

唐·白居易 《有木》诗之七:"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

唐·李山甫 《松》诗:"孤标百尺雪中见,长啸一声风里闻。"

《旧唐书·杜审权传》:"冲粹孕灵岳之秀,精明涵列宿之光,尘外孤标,云间独步。"

《红楼梦》第三八回:"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郭沫若 《今昔集·题画记》:"问余何所爱,二子皆孤标。"




孤标傲世写谁隐?湘云霞城隐赤标!凭谁醉眼认朦胧?胧是月龙长安昭阳王关注IP属地: 四川
0.9512024.07.27 12:25:49字数 2,306阅读 61



【 红楼日月:连载14】
(接上文,湘云身份的秘密)
2.1.3 凭谁醉眼认朦胧
湘云的菊花诗,本节不做专题解读,只看几个要点:
《对菊》 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踈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清冷香:冷香是宝钗的标配,湘云说:清,冷香。
后面两句有多重含义:君傲世之君,表面指菊花;也可指皇帝;更是指此诗比作菊花之人,“看来惟有我知音”,看来只有我知道此人音讯;还有:无君,有我,作者的一石多鸟随处可见。
《供菊》 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迳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三径:是隐者家园。
傲世:湘云诗里再次说傲世。
《菊影》 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迳中。
窗隔踈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三径:重复强调,隐者。
潜度偷移:隐之前的艰苦历程,不为人知的奔波亡命。
破月锁玲珑:破明,锁龙,此龙在破明之时曾被锁过。
珍重暗香休踏碎:珍重暗香,不要踏碎菊影,还是月影?
凭谁醉眼认朦胧:谁能认出这个模糊的“胧”??月龙,明之龙。
前文讨论过黛玉的“月胧明”,黛玉是月龙,明君,湘云是储君。




湘云的菊花诗

再简要看下黛玉的三首菊花诗:
《咏菊》 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运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菊》 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菊梦》 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黛玉的这三首诗有一个共同点:隐!
一从陶令平章后:陶渊明,《诗品》称“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忆旧还寻陶令盟:还重复强调陶渊明,强调隐。
孤标傲世偕谁隐?问菊,也是问读者,写谁隐?
一般都认为这句诗是写黛玉孤高傲世,是指黛玉。反面看是黛玉说湘云,指湘云这个太子隐居之事。
黛玉的三首菊花诗里的“隐”,都在向读者揭示“湘云之隐”。这一社是湘云特邀,菊花诗题为湘云所拟,而菊花本就是:隐逸花。
我们来看“孤标傲世写谁隐”?
这次菊花诗有个小动作,黛玉勾题赘名为“潇”,湘云勾题开始赘名为“湘”,很明显意在“潇湘馆”的“潇湘妃子”,这个小细节也透露了湘云与黛玉的渊源。但我说的小动作是:宝玉改“湘”为“霞”,是特意设计,引起读者注意,“霞”是湘云“枕霞旧友”的简称。
芦雪广联诗,湘云说“霞城隐赤标”。霞是湘云,隐了。赤标:赤是朱,标是木末,也是旗帜,赤标是朱的最后的旗帜。崇祯死后,朱明的旗帜,首先是太子,其次是其他皇子,然后才是弘光、隆武等皇家宗室。所以朱的旗帜,太子是首选,但“霞”这个“赤标”隐了。
孤标:无父为孤,何况太子父母双亡;标即“霞城隐赤标”之标。孤标是“霞”,是湘云,是崇祯太子。
傲世:《问菊》之前,湘云的《对菊》、《供菊》重复强调“傲世”。
所以,“孤标”、“傲世”都是湘云特征,不是黛玉。重复强调的“三径”,写的也都是“湘云之隐”。
有个细节:在湘云醉眠芍药后,“探春忙命将醒酒石拿来,给他衔在口内。”有文字记载的最早收藏“醒酒石”之人是谁?陶渊明。陶渊明收藏的醒酒石,是有考证以来个人收藏的第一块醒酒石。但陶渊明的醒酒石大,不是含在口内的,陶渊明每每酒后醉卧石上,醒来且歌且诗。所以这醒酒石还是把湘云比作陶渊明,与湘云之隐相符。
黛玉的三首诗还有第二个共同点:无人知。
向读者说“片言谁解”,“众莫知”,“举世无谈者”,“同谁诉”。
我们笼统俯瞰全部菊花诗:
黛玉的三首菊花诗,全部名列榜首,孤标隐、众莫知、同谁诉、片言谁解是主要原因。
探春的诗排名在湘云、宝钗前,仅此一次。“彭泽先生是酒狂”指出陶渊明,“短发冷沾三径露”指出隐士。注意庚辰本是“短发”,很多版本是“短鬓”,为什么要改?很显然在古时“短发”不好理解。放在明清之际,则很容易明白,剃发,头顶不就成短发了吗?是鞭挞剃发令。还透露出一个信息:说明隐居的太子也剃发易服了。这不是探春的诗吗?怎么说湘云?跟黛玉诗一样,探春的隐士陶渊明也是在说湘云之隐。虽隐居,为了不引人怀疑,不得不剃去受之父母之发,这一直是太子心里之痛。也就很容易理解黛玉说湘云打扮的话:“妆出个小骚达子”,这是父亲责骂啊!所以《红楼梦》中有许多泪笔。
湘云的《菊影》竟然没排上名次!在我看来,这首诗句句都好,是湘云三首诗中最好的。或许是作者用明贬暗褒之法,为了引起读者对比思考《菊影》,此诗揭露湘云“胧”的身份。此诗还有一个特点:与黛玉的《菊梦》都是“菊”字在前,其它菊花题都是“菊”字在后,而这两首诗都点出“胧”字!
影、梦也是此书的重点字:寒塘渡鹤影,红楼梦。
说到“寒塘渡鹤影”,和黛玉说湘云打扮“小骚达子”,第49回,湘云笑道:“你们瞧我里头打扮的。”一面说,一面脱了褂子。只见他里头穿着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彩绣龙窄褙小袖掩襟银鼠短袄,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妆缎狐腋褶子,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麀皮小靴,越显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
湘云里头打扮:绣龙,红妆!外面的“骚达子”打扮只是表象,里头打扮才是此人真正身份。否则湘云为什么给读者瞧里头打扮?
注意:鹤势螂形!“鹤”在后面湘云诗中多次提到,“螂”字却无着落,“螂”是其形!崇祯太子之名便是“烺”字:“朱慈烺”。

未完,连载【红楼日月】
(点击正文前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color=rgba(150, 150, 150, 0.4)]©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3人点赞



红楼日月


【原】《芦雪庵即景联句》赏析 我的图书馆1m7r  2022-03-30   |  3198阅读  |  8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第五〇回

读红品诗词-152-2
芦雪庵即景联句》赏析
/墨吟 筱蕊
图:红楼女儿群像

首联“一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上句为凤姐所吟,下句为李纨所联。这两个人,一个不会作诗,一个不大会作诗,但她们所吟首联,却立即转入“即景”本题,毫不拖沓。
二联“入泥怜洁白,匝地惜琼瑶”,上句为李纨所吟,下句为香菱所联。此联意为:洁白的雪花飘入泥土里,让人怜惜;遍地白雪好比美玉般珍贵,让人爱惜。
三联“有意荣枯草,无心饰萎苕”,上句为香菱所吟,下句为探春所联。此联意为:白雪有意掩盖了枯草,以便来春使其复苏返青;白雪又无意间装点了已经枯萎的芦苇,犹如芦花再次绽放。
四联“价高村酿熟,年稔府粱饶”,上句为探春所吟,下句为李绮所联。此联意为:寒冬下大雪,农家所酿的酒也提高了价格;雪天预示好年景,官府的粮仓必定富足有余。
五联“葭动灰飞管,阳回斗转杓”,上句为李绮所吟,下句为李纹所联。此联意为:节令已到冬至,葭灰从乐律管中飞出;北斗七星之柄渐渐向东转,已是阴尽阳回之日。
据《后汉书·律历志上》记载,古代为了测定节气,将芦苇茎内的薄衣烧成灰,置于十二乐律的玉管内,到了某一节气,相应的玉管发生振动,葭灰即飞出。又,古人认为四时变化是阴阳消长使然,夏至阳气最盛,冬至阴气达到顶点,北斗之柄指向正北,此后斗柄逐渐向东偏移,阳气开始回升。
六联“寒山已失翠,冻浦不闻潮”,上句为李纹所吟,下句为岫烟所联。此联意为:寒山被白雪覆盖,已经失去了苍翠的颜色;河流被封冻,再也听不到涨潮的声音。——此为雪的远景。
七联“易挂疏枝柳,难堆破叶蕉”,上句为岫烟所吟,下句为湘云所联。此联意为:白雪易于在稀疏的柳枝上垂挂,却难以在破碎的蕉叶上堆积。——此为雪的近景。
八联“麝煤融宝鼎,绮袖笼金貂”,上句为湘云所吟,下句为宝琴所联。此联意为:下雪天熏染香料的木炭在火炉中融融燃烧,穿着金色貂皮袄的少女将手笼入锦衣袖中以取暖。
九联“光夺窗前镜,香粘壁上椒”,上句为宝琴所吟,下句为黛玉所联。此联意为:雪光明亮赛过窗前的铜镜,雪花粘在墙壁上,沾染了花椒的芳香。
十联“斜风仍故故,清梦转聊聊”,上句为黛玉所吟,下句为宝玉所联。此联意为:雪夜寒风依然阵阵吹来,辗转难以入睡,很少能做美梦了。
十一联“何处梅花笛,谁家碧玉箫”,上句为宝玉所吟,下句为宝钗所联。此联意为:雪夜一片寂静,不知何处传来悠扬的笛声?又是谁家庭院在吹奏幽咽的洞箫?


十二联“鳌愁坤轴陷,龙斗阵云销”,上句为宝钗所吟,下句为湘云所联。此联意为:大海龟为积雪即将压塌大地而发愁,大雪如玉龙战败后的鳞片漫天飞舞。
十三联“野岸回孤棹,吟鞭指灞桥”,上句为湘云所吟,下句为宝琴所联。此联意为:雪夜乘舟访友,更为尽兴;雪夜骑驴挥鞭至灞桥,诗思就如泉涌了。
十四联“赐裘怜抚戍,加絮念征徭”,上句为宝琴所吟,下句为湘云所联。此联意为:皇上怜惜风雪中的戍边将士,特赐棉袍以御寒;宫中制衣人亦惦念前方士兵,在棉袍中多加了棉絮。
十五联“坳垤审夷险,枝柯怕动摇”,上句为湘云所吟,下句为宝钗所联。此联意为:少女踏雪而行,因大雪将低洼地和小土丘淹没,须仔细审视何处安全,何处危险;又怕碰落树枝上的积雪,为雪团所击,更是小心翼翼。


十六联“皑皑轻趁步,翦翦舞随腰”,上句为宝钗所吟,下句为黛玉所联。此联意为:少女莲步轻移,行走在洁白的雪地上;凌冽的寒风卷起雪花,随着少女的步履在腰间飞舞。
十七联“煮芋成新赏,撒盐是旧谣”,上句为黛玉所吟,下句为宝玉所联。此联意为:用山芋煮成的玉糁羹洁白如雪,成了人们赏识的新宠;用撒盐来比拟大雪纷飞只是差强人意的陈旧套路。
十八联“苇簑犹泊钓,林斧不闻樵”,上句为宝玉所吟,下句为宝琴所联。此联意为:大雪天仍有穿着蓑衣的渔翁在芦苇丛中垂钓;林子里再也听不到樵夫用斧子砍柴的声音。


十九联“伏象千峰凸,盘蛇一径遥”,上句为宝琴所吟,下句为湘云所联。此联意为:大雪覆盖万千峰峦,犹如白象伏地;山间小路蜿蜒曲折,犹如银蛇盘旋,一眼望不到边。
二十联“花缘经冷聚,色岂畏霜凋”,上句为湘云所吟,下句为探春所联。此联意为:雪花与寒冷结缘,方能凝聚在一起;其洁白的花色,怎么会畏惧严霜而凋零呢?
二十一联“深院惊寒雀,空山泣老鸮”,上句为探春所吟,下句为岫烟所联。此联意为:深深庭院中受冻的鸟儿,被雪夜反光惊飞;空旷的山中,传来猫头鹰凄厉的叫声。


二十二联“阶墀随上下,池水任浮漂”,上句为岫烟所吟,下句为湘云所联。此联意为:台阶上的积雪一层又一层,形成洁白的阶梯;雪花飘落池中,随着水流漂浮。
二十三联“照耀临清晓,缤纷入永宵”,上句为湘云所吟,下句为黛玉所联。此联意为:在明亮雪光的照耀下,感觉已是清冷的拂晓;飞雪纷纷扬扬,下了一个通宵。
二十四联“诚忘三尺冷,瑞释九重焦”,上句为黛玉所吟,下句为湘云所联。此联意为:守边的将士们忠诚报国,忘却了大雪天的寒冷;瑞雪兆丰年,皇上也就释怀,不再为民生焦虑。
二十五联“僵卧谁相问,狂游客喜招”,上句为湘云所吟,下句为宝琴所联。此联意为:贫穷之家因大雪皆闭门不出,躺在被窝里取暖,也没有人来过问;富贵人家踏雪尽情游乐,扫雪迎接宾客前来宴饮。
二十六联“天机断缟带,海市失鲛绡”,上句为宝琴所吟,下句为湘云所联。此联意为:雪花飘飘如织女从天上织机裁下的白色绢带,绵延不绝;又如鲛人吐丝织成的白色鲛绡,迷漫于海市蜃楼。
二十七联“寂寞封台榭,清贫怀箪瓢”,上句为黛玉所吟,下句为湘云所联。此联意为:独对被大雪封住的楼台亭榭,感觉格外寂寞;清贫之士不改其乐,总是怀念箪食瓢饮的生活。
二十八联“烹茶冰渐沸,煮酒叶难烧”,上句为宝琴所吟,下句为湘云所联。此联意为:用冰雪烹茶,等待煮沸的时间很长;用沾着冰雪的柴草煮酒,很难点燃。
二十九联“没帚山僧扫,埋琴稚子挑”,上句为黛玉所吟,下句为宝琴所联。此联意为:山中僧侣欲打扫山门,但大雪淹没了扫帚,可见雪之厚;小童子挑着古琴跟随主人,但大雪掩埋了古琴,可见雪之深。
三十联“石楼闲睡鹤,锦罽煖亲猫”,上句为湘云所吟,下句为黛玉所联。此联意为:雪夜寒冷,白鹤不再离窝,悠闲地睡在石楼里;主人宠爱的猫儿钻在绣花的毛毯里取暖。
三十一联“月窟翻银浪,霞城隐赤标”,上句为宝琴所吟,下句为湘云所联。此联意为:白雪如银浪翻飞,直抵月宫;积雪深厚,天台赤城山红色的标记也被隐没。
三十二联“沁梅香可嚼,林竹醉堪调”,上句为黛玉所吟,下句为宝钗所联。此联意为:浸润雪水的梅花香气更加浓郁,可以嚼着吃;林子里的竹子在大雪飘飞中发出醉人的声韵,非常适宜弹琴。
三十三联“或湿鸳鸯带,时凝翡翠翘”,上句为宝琴所吟,下句为湘云所联。此联意为:雪花时而飘落在女儿绣有鸳鸯图案的腰带上,把腰带也弄湿了;时而飘落在女儿头顶翘起的翡翠簪上,把簪子也凝结了。
三十四联“无风仍脉脉,不雨亦潇潇”,上句为黛玉所吟,下句为宝琴所联。此联意为:雪花纷飞,即使没有风,不下雨,也同风雨一般,绵绵不绝。
尾联“欲志今朝乐,凭诗祝舜尧”,上句为李纹所吟,下句为李绮所联。此联意为:若要记述今天之欢乐,有咏雪联句为证,乃仰仗皇上之圣明,方能有此等盛事。
联句写到这里,雪景几乎写尽,“二萧韵”也几乎用尽,故让初进贾府的李纹、李绮姐妹以“颂圣”作结,十分恰当。
这种“联句”形式,因参与者才情各异,构思无法统一,又要求反应敏捷,立即联吟,故作成的诗结构松散,内容良莠不齐,犹如一件“百衲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7 09: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史湘云取名枕霞旧友,可不止因为枕霞阁,曹雪芹对她太厚爱了
2022-05-14 08:30:02 来源: 君笺雅侃红楼 辽宁  举报
68
分享至
贾探春提议成立诗社,第一社就叫海棠诗社,不想最终被在家的史湘云摘了桃子,两首海棠诗才冠群芳让人赞佩。

海棠诗就是为史湘云量身定做,也是她作为大观园第一个“出嫁”女儿的人生写照,结合后文海棠花签,昭示出湘云多舛的人生命运。




湘云仗义提议开诗社,却不想“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兜里没钱只好听从薛宝钗的安排,借由薛家的螃蟹和酒水,借花献佛请了贾母和贾家众人,并开社作了十二首“菊花诗”。

因史湘云是后来,并没有像众人一样提前取“名号”,还以“湘”字落款,于是薛宝钗提议她以贾母提到的枕霞阁作为笔名,便成了枕霞旧友。

(第三十八回)探春道:“你也该起个号。”湘云笑道:“我们家里如今虽有几处轩馆,我又不住着,借了来也没趣。”宝钗笑道:“方才老太太说,你们家也有这个水亭叫‘ 枕霞阁’,难道不是你的。如今虽没了,你到底是旧主人。”众人都道有理,宝玉不待湘云动手,便代将“湘”字抹了,改了一个“霞”字。



关于枕霞阁倒是要多说几句。贾母说她小时候经常去玩,结果不小心失足落水跌破了头,差点没死了。

王熙凤听懂贾母的言外之意,急忙说老太太福大命大,寿星老头上本是个窝儿,只因福满才成了寿头。

贾母对史湘云极为疼爱,深知史湘云窘迫借助薛家帮忙才办了螃蟹宴请客。她便借枕霞阁旧事告诉众人湘云在她心中的地位。又借自己往日遭难,如今贵为荣国公诰命夫人暗示众人不要小看湘云,为她撑腰。

至于枕霞阁为什么没有了,则在于枕霞阁是当日金陵史家的一处有名景色,京城史家并没有。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史家当日何等富贵,何用薛家资助。枕霞阁的名字透出“接水连天”之意,又何等磅礴。可比贾家此时的亭子还要美了。

不过,史湘云得名“枕霞旧友”的意义远不止如此。这里需要注意前后文的主要线索关联。




首先,史湘云署名“湘”,后改为“枕霞旧友”,湘为水意,“枕霞”虽有水意,却更突出“云”字。

《红楼梦》中人名,最突出的是金玉、草木(木石)两种。比如贾宝玉、薛宝钗都为金玉,与林黛玉、花袭人等则为草木。

但还有一种类型也极为重要,就是“水云”属性。比如史湘云,晴雯、彩云、彩霞、绮霰、檀云、碧痕、贾芸、柳湘莲,包括薛蟠、薛蝌、邢岫烟,鸳鸯也都是水云属性。他们都以史湘云为首。

形成以薛宝钗为首的金玉、林黛玉为首的草木、史湘云为首的水云三条线索。

这也是“钗黛湘”三足鼎立的根基,证明史湘云的重要性。

其次,史湘云的“枕霞旧友”,结合判词图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湘江水逝楚云飞”,预示史湘云的人生变故与水有关,生命如浮云。




贾母落水差点没死掉,也是史湘云未来的重要伏笔。“落水”等同于家破人亡。贾宝玉也有谶语,“明儿掉水里,被癞头鼋吞了去,变成个大王八”,就是讲被抄家后出家的故事。

中秋节联诗史湘云作“寒塘渡鹤影”,“鹤”是自诩,寒塘则是未来家破人亡的困局。好在“渡鹤影”,鹤有惊无险。不同于林黛玉“冷月葬花魂”,花有死无生。

其实史湘云的“湘江水逝”,主要源于她的丈夫冯紫英。“冯”姓有水,冯紫英父亲名“冯唐”,日后冯家与贾家一样卷入北静王的谋逆夺权一事,“虎兕相逢大梦归”被抄家。

冯紫英被仇都尉儿子报复而死,史湘云迫不得已流落到烟花巷,像妓女云儿那样卖笑,忍辱含垢抚养两个孩子(麒麟白首双星)。




最后,枕霞旧友给史湘云的未来留下希望。

尽管史湘云婚后遭遇家破人亡,被史家抛弃一度流落到烟花巷,但尚有否极泰来。

《咏白海棠》“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预示史湘云与薛宝钗日后会有姐妹相伴之机。

无独有偶,《咏红梅花得花字》借薛宝琴之口讲薛宝钗的结局。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讲薛宝钗靠不上薛家,最终与史湘云相伴到老。“有落霞”就是指史湘云。

林黛玉作《折足雁》酒令,交代宝黛钗湘四人结果。开篇“落霞与孤鹜齐飞”,落霞是史湘云,孤鹜借凫靥裘影射薛宝钗,二人“齐飞”还是讲钗湘携手到老。




第一回甄士隐解读《好了歌》,“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脂砚斋批语[宝钗、湘云一干人],又暗示了史湘云与薛宝钗姐妹扶持到老的结果。

史湘云无父无母没有兄弟姐妹,最想要薛宝钗这样的姐姐,曹雪芹最终让她得偿所愿,算是弥补了她年幼失怙的缺憾。

所以,枕霞旧友的名号借由贾母讲述“枕霞阁”故事,突出史湘云的一生悲喜。与潇湘妃子、蘅芜君、蕉下客等人一样,是浓缩人生的点睛一笔。

文|君笺雅侃红楼

还请帮忙点赞、收藏,能关注作者更好,每日都有新内容持续更新

史湘云和贾母只是血缘关系?曹雪芹藏巧心思,枕霞旧友含义深刻
[color=var(--GBK03A)]君笺雅侃红楼

[color=var(--GBK04A)][color=var(--GBK04A)]红楼梦(小说)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关注他

18 人赞同了该文章


说起贾母和史湘云的关系,有人觉得那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么?史湘云的爷爷是贾母的亲兄弟,史湘云从小父母双亡,贾母亲自抚养长大,是贾母最疼爱的孙辈之一,不比贾宝玉、林黛玉差。其实舍此之外,史湘云与贾母还有其他密切关系。今天从原文线索再梳理一下。


一,史家姑娘贾家养
史湘云父亲是贾母的大侄子,史家长房长子爵位继承人。可惜刚生下史湘云没多久,与史湘云母亲双双去世!史湘云父母才生孩子,表明身体没问题,年纪轻轻去世,意外的成分更大!按理史家是大族,史湘云叔叔史鼐继承爵位,年纪不会小,完全有能力抚养史湘云,贾母抚养是没道理的。
史湘云笑道:你还说呢。那会子咱们那么好,后来我们太太没了,我家去住了一程子,怎么就把你派了跟二哥哥,我来了,你就不像先待我了。
史湘云这句话并不简单。“我们太太”并不是随便叫的。贾宝玉、贾探春、贾环称呼嫡母王夫人是“我们太太”。贾琏、王熙凤在荣国府,称呼王夫人用太太。称呼邢夫人才是“我们太太”。史湘云称呼史鼐的妻子是二婶婶,能被她称呼“我们太太”的,一定是她自己的嫡母。她襁褓中父母去世,才几个月大婴儿,没理由嫡妻才死,她父亲就续弦,然后再死!所以,史湘云肯定是庶出唯一长女。


问题是,有嫡母为什么不抚养她?还不放在史家抚养,要送到贾家贾母养大?等到“我们太太”死后她才回到史家?这一连串疑点串联上史湘云父母双双早逝,可以肯定,这个嫡母坚决不肯养育史湘云,或者史湘云对她是个刺激,不得已才由贾母抚养。说句诛心的话,贾母等于给了史湘云二次生命,否则一个婴儿能不能在史家长大很难说!
第二,史湘云是枕霞旧友
史湘云请吃螃蟹宴,在大观园的藕香榭上贾母勾起少年时回忆,说史家曾经有个枕霞亭,她和姐妹们天天去玩耍,结果不小心失足掉下去磕破头,差点没死了!史湘云由此在诗社中的名号就叫“枕霞旧友”。
史湘云没见过枕霞亭,现在的史家也没有枕霞亭。枕霞亭应该在金陵老家。对枕霞亭来说,旧友是贾母,绝不是史湘云。曹雪芹有意如此写,在于史湘云是贾母年轻时的样子。模样,性格,顽皮劲儿,都一模一样。


贾母说她天天去玩,表示屋子里关不住她,别的姐妹都很好,她却掉下去,就数她最淘气。史湘云更不用说,爱穿男孩子的衣服,上窜下跳,穿了贾母的斗篷,和丫头们闹滚到了水沟里。坐凳子上,没形象的大笑,咕咚一声摔了下去……贾母年轻时就和史湘云一个样。难怪贾母疼她不比林黛玉差!皆因枕霞旧友是史湘云更是贾母!
第三,贾母第一任孙媳妇人选
二十九回有两件关于史湘云的小事值得说。贾母打醮清虚观,史湘云并没去,可她引发的事端却不小。
第一,金麒麟。
贾元春前脚二十八回刚赐了元宵节节礼,贾宝玉和薛宝钗“金玉良姻”一个样,贾母后脚就拒绝了张道士提亲的那位和薛宝钗家世年貌极其相似的“某小姐”!还顺便影射了“金玉良姻”的另一种方式“金麒麟和通灵宝玉”。薛家无话可说,林黛玉倒上心了。引出随后宝黛打架之事。这是贾母一天内第二次露出史湘云曾是她属意的孙媳妇。第一次是与张道士话中透露出的。


第二,贾宝玉和贾代善一个稿子。
张道士叹道: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说着两眼流下泪来。母听说,也由不得满脸泪痕,说道:正是呢,我养这些儿子孙子,也没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玉儿像他爷爷。
贾宝玉长的像贾母丈夫贾代善,张道士说“一个稿子”。史湘云像贾母,是枕霞旧友,同样一个稿子。贾母亲眼看着这一对长大,必有促成这一对“金玉良姻”的想法。她先让袭人伺候史湘云,再伺候贾宝玉,就有迟早一家人的意思。贾母后又给了史湘云丫头翠缕。皆是挚爱的缘故。除了史湘云,也只有林黛玉再获得丫头赏赐。贾母选孙媳妇的标志就是送丫头,林黛玉无疑抢了史湘云的地位!
综上,贾母和史湘云除了血缘关系,还有养育之恩。枕霞旧友的设定,曹雪芹有意借史湘云写贾母年轻之时。贾母眼中,史湘云和贾宝玉正是自己与丈夫贾代善的翻版,如果不是林黛玉的到来,贾母孙媳妇的第一人选,就是史湘云!若真如此,贾史两家可谓构筑一个百年联姻佳话!您觉得?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1 21:30 , Processed in 1.00789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