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9
 楼主| 发表于 2024-1-15 15: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最核心隐秘:就是“玉在犊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细说红楼梦066:玉在犊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且说甄士隐过葫芦庙请贾雨村过中秋时,他正对月有怀吟诗。

诗中之意浅白,就是要求得甄士隐资助科举,并让他抱得美人归。

显然他知道甄士隐到来,故意为之。

但甄士隐可是致仕还乡的官场老人,贾雨村这种小年轻在他眼中还是稚嫩,何况儿女情长可无法打动他。




☞细说红楼系列066,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第一回)雨村吟罢,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曰:




玉在犊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贾雨村这副对联一出,甄士隐只得现身出来,不好继续考验。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这副对联更加直白。

贾雨村自诩“待价而沽”的美玉,暗示甄士隐,只要给出好价格,必然获利丰厚。




由此证明贾雨村早发现甄士隐到来,故意借诗遣怀。

只是他开始太贪心,想要资助还想要美人,若志气如此庸俗,甄士隐肯定不会帮他。

眼见甄士隐不为所动,逼得他不得不直接“开价”,当面锣对面鼓。

先说自己是待价而沽的美玉,又比作等待时机一飞冲天的鸾凤。

古代的“玉”,最好的肯定是羊脂美玉。而“钗”,最好的肯定是金凤钗。

《史记·滑稽列传》:“此鸟非凡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凡鸟”对应的肯定是凤鸟。王熙凤的判词图画就是一只雌凤,可惜她能力有限才又被称“凡鸟偏从末世来”。




贾雨村标榜自我是美玉和鸾凤,暗示甄士隐只要资助他,必然一飞冲天,回报丰厚。

甄士隐至此不得不出。笑道:“雨村兄真抱负不浅也!”雨村忙笑道:“不过偶吟前人之句,何敢狂诞至此。”就说他借了“一鸣惊人”的典故。

不过这句“玉在犊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着实关乎《红楼梦》最核心的一个秘密伏笔。

既然有“玉”有“钗”。就必然关乎宝黛钗三人的姻缘结局。

尤其日后贾雨村成了林黛玉的老师,贾宝玉的族兄,就更是相关。

“玉在椟中求善价”没争议,预示日后贾雨村出卖林黛玉或者贾宝玉,为自己谋利。

“钗于奁内待时飞”有说贾雨村最后娶了薛宝钗,这就大缪了。




贾府抄家,贾雨村个人也到了败亡之时,“致使枷锁扛”,不死也好不了。

何况薛宝钗有山中高士之德,又怎么能二嫁呢?

真相是贾雨村出卖了贾宝玉,导致林黛玉被迫外嫁。宝黛姻缘被拆散,薛宝钗才得到机会以续弦之礼嫁给贾宝玉。

具体的,不妨看一看《孔雀东南飞》《钗头凤》和《一捧雪》这三个故事。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1-15 11:09・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9
 楼主| 发表于 2024-1-15 16: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妙玉==香菱==黛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9
 楼主| 发表于 2024-1-15 19: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吴玉峰和《红楼梦》
快乐老年435 2019-02-28   |  2174阅读  |  1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吴玉峰和《红楼梦》
整子2019.2.27

应人之邀,叫我考证一下吴玉峰到底是谁?

关于这个名字虽然我已经做了多次陈述,即是尤侗的一个情人,秦淮名妓冯静容,也是尤侗的一个女学生,女校书,是唱戏的,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大,帮助尤侗整理书籍。在《红楼梦》中,就是芳官的原型。

当然,人们对我的判断将信将疑。其实说到底,如果真的把“吴玉峰”看作是一个历史中的真实人物,还不如看作是小说本身的虚构人物来得安心。

我罗列了历史上众多关于叫“吴玉峰”和“玉峰”的名字的人。

1,吴雯(1644—1704)清代诗人,字天章,号莲洋。原籍奉天辽阳,父允升以举人官蒲州学正,遂占籍于此,康熙十八年(1689)召试“博学鸿儒”科,报罢。既试不售。晚年置圃郑谷口,面雷首山,望太华山,有梅竹各数百株,中作草堂,署名鹅馆。著有《莲洋集》。没有什么“玉峰”的称号。

2,王玉峰,明代戏曲作家,字号、生卒年、生平均不详,松江(今属上海)人。所撰传奇《焚香记》,今存。《传奇汇考标目》另著录《羊觚记》,不详所据。

《钗钏记》是明时旧本,作者署名月榭主人,真实姓名不详。一说作者是王玉峰,明代人,生卒年不详。

3,吴乔,又名殳,(1611-1695)字修龄,昆山人。高才博学,尤工于诗。

4,徐乾学(1631-1694)号玉峰先生,苏州昆山人,顺治七年(1650)与吴梅村、尤侗、朱彝尊等在十郡大社。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迁任左都御史,复劾罢擢升刑部尚书。藏书家。著作颇丰。同吴梅村有一定的交情,吴梅村曾为徐乾学之父徐开法所作墓文,徐氏晚年“偃息吾吴氏之南园,索余所作...而是让当时并不得宠的黄保仪陪伴后主升仙天国”云云。徐乾学也有《题吴梅村先生爱山 台上巳宴序卷》。

5,魏良辅(1489-1566),字师召,号此斋,晚年号尚泉、上泉,又号玉峰,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嘉靖三十一年(1552)擢山东左布政使,三年后致仕,流寓于江苏太仓。为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戏曲革新家,昆曲(南曲)始祖。


6,清代女诗人姜宜,字玉峰。著《玉峰集》。江苏如皋人。恭寿(乾隆七年至一七四一至解元)姊,钱标林妻。善墨兰及竹石,从学舆汤密,笔致颇佳,有管道升之遗法。善琴,工诗。引自《如皋县志、姜玉峯遗稿序》 。

7,王岑,清画家,字玉峰。乾隆四十三年(1778)仿元人太室晴峦图。

8,清吴县人金佐,字玉峰。

9,赵士麟(1629-1699),字麟伯,号玉峰,云南省澄江县人,生于明崇祯二年(1629),幼时从师醒觉和尚。顺治十七年(1660)庚子科中举,康熙三年(1664)甲辰科考取进士。

10,金代文学家赵可,字献之,号玉峰散人。赵可博学多才,卓绝不羁。著有《玉峰散人集》,今佚。诗入《中州集》,词入《中州乐府》。


11,明朝画家夏昶,字仲昭。号自在居士,又号玉峰,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正统中官至太常寺卿直内阁。善画墨竹。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谣。

12,明代朱希周,字懋忠,号玉峰。朱家祖籍昆山(今属江苏),后迁吴县(今江苏苏州)。朱家乃书香门弟,参加殿试,一举夺魁。《明史》有朱希周传。

朱希周(1473 -1557 )

13,许玉筠,字畹珍,号玉峰,女史,江苏昆山人,著有《花晴阁吟草》。

《谷曼谷九亭集》录有其诗。

14,《板桥杂记》记载:乱后,有旧院大街顾三之妻李三娘者,流落江湖,遂为名妓。忽为匪类所持,暴系吴郡狱中。余与刘海门梦锡兄弟及姚翼侯、张鞠存极力拯之,致书司理李蠖庵,仅而得免。然亦如严幼芳、刘婆惜,备受箠楚决杖矣。三娘长身玉色,倭堕如云,量洪善饮,饮至百觥不醉。时辛丑中秋之际,庭桂盛开,置酒高会,黄兰岩、方邵村及玉峰女士冯静容偕来。居停主人金叔侃,尽倾家酿,分曹角胜,轰饮如雷,如项羽、章邯钜鹿之战,诸侯皆作壁上观。饮至天明,诸君皆大吐,静容亦吐,髻鬟委地,或横卧地上,衣履狼藉。惟三娘醒,然犹不眠,倚桂树也。兰岩贾其余勇,尚与翼侯喝拳,各尽三、四大斗而别。

这个叫“玉峰女士冯静容”的女人同样记于尤侗的《西堂全集》中。

《板桥杂记》所记载,就是《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的事件和芳官。

《吴氏石头记增删本》第六十七回有一条批语:【近日雪芹润色二尤故事觉不甚紧要,兴致大减。托刘兄及女弟子代为摹描本回,阅之颇觉草草。存留难定。】这个女弟子就是玉峰女士冯静容。

《安龙纪事》记载:冯香,字静容,江南昆山妓。

《次韵答尤西堂大史》

扫眉才子忽停车,鹦鹉传言到妾家。三日名香留坐褥,五云彩笔照窗纱。青山肯惜红颜薄,翠袖容扶乌帽斜。珍重春风数相访,小庭新树枇杷花。

徐电发即徐釚(1636-1708)《续本事诗》卷九介绍,冯静容“江上名姬也,意态潇洒,风韵不减徐娘,尚登场演剧,一座倾靡。”


尤侗《看云草堂集》卷三《同诸子宴珍示堂中,观静容演西子、红娘杂剧,再叠前韵》:“锦瑟迎还金犊车,《霓裳》一部本仙家。钟声晓寺来传简,花影清溪出浣纱。珠箔骤飞白雪下。画梁常袅彩云斜。都移此夜销魂尽。背语教人剪烛花。

《西堂全集》里有很多尤侗赠诗,如《访冯静容校书》和《留别静容》等艳诗。

据余怀日记记载“骏公手录《琵琶行》见遗”,并约他“当十日登床,扬擢风雅”,可见吴梅村同冯静容似乎也有点私下关系。

在所有上面所列的人物中,唯独冯静容同“红楼梦”的概念是逻辑恰适的。

我对这些人物在对应的相关内容中都给予一一排除,没有发现其他更加可疑的人物。

玉峰,是昆山的一座山。昆曲滥觞于昆山。许多来自昆山的文人也取号“玉峰”。玉峰山位于昆山市内西北处。高80.2米,此地平畴百里,然一峰独秀,满山苍翠,而且山石洁白似玉,世称玲珑石,因而此山有"真山似假山"之誉。

而《红楼梦》第一回:“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冯静容姓冯,怎么会姓吴呢?

作为题写笔名,稍微歪曲一点,这其实在常理之中的。“吴”的真正意思在这里并非是姓吴,而是“吴门”的意思。例如“吴门十二才俊”,“吴门派”侯方域《司成公家传》:“初,文相国震孟 为吴门孝廉,年五十馀,老矣。”“吴门”指的是苏州地区一带的意思。

“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不但意思同冯静容是一位唱曲相关,也同居住于“红楼”的名妓相关,更加重要的是指出“红楼梦”这本书同昆曲剧本的传奇特性所杂糅的诗话性质以画龙点睛。

因此,综合各种因素,认定《红楼梦》第一回:“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中的“吴玉峰”就是指冯静容。

冯静容之所以题写这个名字,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对尤侗所题写《情僧录》名字不雅的缘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9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16: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夫妻蕙+并蒂莲+】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六十二回如何理解香菱手里的夫妻蕙和宝玉手里的并蒂莲?

跳跳1608
IP属地: 湖北
2022.03.01 21:24:32
字数 1,724
阅读 337

红楼梦六十二回,正是宝玉生日期间,宝玉来到红香圃寻姐妹们,和香菱、小螺藕官蕊官玩斗草,香菱有“夫妻蕙”,正好宝玉有并蒂莲。大家笑说薛蟠出外多日,香菱想薛蟠了才扯出个“夫妻蕙”来。

香菱解释,一箭一花为兰,一箭数花为蕙,并头结花为夫妻蕙。而宝玉手中的并蒂莲正好也是同一花柄上开出的两朵荷花,是荷花中的珍品。

夫妻蕙和并蒂莲的意思一样,都是代表美好理想的爱情。

香菱和宝玉对各自的爱情和感情生活都持有浪漫良好的祝愿。


1.香菱的遭际所导致的性情,让她对每一份感情保有珍惜心,或是像救命稻草般的不愿舍弃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香菱的判词活脱脱写出她的美貌温情和平生命运的悲苦。

眉心一颗胭脂痣,出生姑苏望族甄士隐之家,被父母宠爱的独女,原本应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却在一个元宵节灯会上被遗失,被拐子养大卖来卖去,过着颠沛流离挨打受骂的日子,又在冯渊和薛蟠争夺战中,酿出一桩人命案来。

香菱的性情温柔安静,偏木讷懦弱,这都是拐卖生活中的动荡和没有安全感所致,及至跟了呆霸王薛蟠,也是短暂的欢喜,很快被喜新厌旧的薛蟠看作了马棚风,但这不多的温情,香菱仍就像救命稻草般的珍惜和不舍放弃。

好在有慈爱的薛姨妈和沉稳识大体的宝钗,对她力所能及的爱护,薛蟠也并非一无是处,霸王虽横行霸道无所不为,却不失一颗赤胆单纯之心,在对待柳湘莲一事上就可以看出,初以柳湘莲为优伶而好色心起,后感动柳湘莲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视生死之交,为柳湘莲买房置业,闻柳湘莲出家,遍寻不着失声痛哭。


香菱念及薛家的这些好意,即便薛蟠被夏金桂挑唆常欺辱香菱,抱怨香菱坏了他和宝蟾的风流事,洗澡时踢香菱用门闩打香菱,香菱依然不改对薛蟠的一片真心。薛蟠调戏柳湘莲时,被柳湘莲拖到芦苇坑暴打一顿,浑身是伤,“香菱哭得眼睛肿了”;薛蟠不堪丑闻决意跟张德辉出外贸易,“薛姨妈便和宝钗香菱并两个老年的嬷嬷连日打点行装”;薛蟠迎娶夏金桂,香菱忙乱得很,“我也巴不得早些过来,又添一个作诗的人了。”

香菱不仅善良还浪漫,勤学作诗,拜黛玉为师,茶不思饭不想废寝忘食,赢来一个“诗呆子”外号,和“呆霸王”薛蟠真配啊!

一丝温情就能感动的香菱,即便面对满身是缺点的薛蟠,她也怀抱希望,拿着夫妻蕙,香菱何尝不愿她与薛蟠的感情能够好转,并且长长久久!


2.宝玉希望与黛玉的爱情坚若磐石,一心一意,开花结果

宝玉黛玉的初见似曾相识,一见钟情,有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前缘锁定;有“意绵绵静日玉生香”的同枕嬉戏,小儿女情趣;也有共读《西厢记》,宝玉的“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真言戏说,和黛玉听戏文“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心痛神痴而落泪。爱情来了,似如花美貌只觉时光飞逝,害怕爱也老去!

爱到浓时,是那一次未开门的误会后,黛玉葬花唱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跟随而来的宝玉也不禁恸倒山坡上。

有那黛玉因爱而生的醋意和疑心,宝玉与宝钗多呆一会儿就生气,知道史湘云也有和宝玉一样的麒麟,“便恐借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黛玉不忘前去打探,无意听到宝玉争论“仕途经济”时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而欣然落泪,又有宝玉的错表白“睡里梦里忘不了你”。


宝玉的被打,黛玉的痛惜,“你就改了吧!”,紫鹃试探宝玉撒谎黛玉要回老家,引发宝玉的痴傻晕厥,黛玉终知道她在宝玉心中的分量,如性命同等重要。

依然在六十二回里,香菱换好裙子,见宝玉蹲在地下,将方才的夫妻蕙与并蒂菱用树枝儿抠了一个坑,先抓些落花来铺垫了,将这菱蕙安放好,又将些落花来掩了,方撮土掩埋平服。宝玉代表香菱和自己,将对爱情的美好憧憬慎重埋在土里,静待愿望成真。


3.香菱和宝玉的爱情结局

香菱的忍耐等来还算欢喜的结局,痛改前非的薛蟠迷途知返,夏金桂陷害香菱反将自己毒死,香菱被扶正,又生下一子“以承宗祧”,可惜难产而亡,让早升仙界的父亲甄士隐引渡到太虚幻境。

而宝玉和黛玉的爱情结局不尽人意,贾家从长计议,为振兴祖业和延续子嗣,也为失玉后终日痴痴傻傻的宝玉冲喜,而放弃了身体多疾性情不沉稳的黛玉,黛玉含泪而逝,留给宝玉无尽的遗憾和相思。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爱到尽头,宝玉出家,随一僧一道飘然而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9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16: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臻儿+情解石榴裙+往虎口里探头儿去呢】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难怪薛蟠会家暴香菱,看香菱与宝玉做了什么令人脸红的事
2021-11-28 18:11:50 来源: 吉庆有娱  举报
177
分享至
导语:薛蟠在外面虽然是个没有节操底线,动辄挥拳打死人命的霸王,可是,薛蟠在家里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暖男,是个好夫君、好哥哥、好儿子,对宝钗的宠溺更是有目共睹。



对于香菱而言,更是一位好丈夫了。记得薛蟠被柳湘莲暴打的那一回,香菱看到薛蟠身上的伤,甚至还哭肿了眼睛。倘若薛蟠是个不懂怜香惜玉的莽汉,香菱怎会对他如此深情?就连宝钗和薛姨妈也没有像香菱这般哭得稀里哗啦的。由此可见,当时的薛蟠对香菱还是十分宠爱的。也从未有过家暴行为。



而香菱遭受家暴的时间点是在薛蟠娶亲以后,香菱从大观园回到了薛蟠与夏金桂的身边,打这个时候开始,香菱的噩梦才正式拉开帷幕。

1:薛蟠并非是受夏金桂挑拨,不过是借题发挥罢了

很多读者都以为薛蟠是喜新厌旧,又受了夏金桂的挑拨,才会对香菱大打出手。其实不然,薛蟠的心里有一根刺,而且还是非常尖锐的那一种,他并不是出于喜新厌旧才家暴香菱的,而是暗暗怀疑香菱已经失贞出轨了。



薛蟠看似是个神经大条的“大傻子”,实际上,感情细腻的很。大家还记得凤姐与宝玉被马道婆迫害那一回吧?凤姐和宝玉都像疯了一般,各种闹腾,几乎所有地家人都出来围观制止,薛蟠也跟着来了,期间,他的关注焦点却不是王熙凤和宝玉,而是宝钗、香菱和他的母亲。他担心母亲被别人挤到,担心香菱被贾珍之流“臊皮”,又担心宝钗被人看见……

什么叫“臊皮”呢?据我判断,应该就是“咸猪手”。薛蟠很清楚,贾珍贾蓉等人是惯在女人身上做功夫的,所以,尤其担心香菱被“臊皮”。也就是说,怕香菱被他们吃了豆腐。这说明,薛蟠不但是个感情细腻的人、并且还有些感情洁癖。




他的感情细腻还体现在后来去黛玉的家乡,为自己心仪的女神挑选小礼物的事情上。薛蟠外刚内柔,外粗内细,是个非常感性的男人,甚至比宝钗更重感情,也更重义气。

对于薛蟠来说,香菱虽然是个妾,却是他喜欢的第一个女人,也是跟他一起过日子的第一个女人。在心中的地位不亚于“结发夫妻”。就像宝玉与袭人的关系一样。区别是,香菱是过了明路的,而袭人与宝玉却属于“暗渡陈仓”。

就是这样一个对薛蟠来说,至关重要的女人,却被自己的妹妹宝钗带进了大观园,还跟着黛玉学起了作诗。香菱跟黛玉学作诗,薛蟠自然是别无二话的。可是,那个贾宝玉整天与大观园里的姑娘们厮混在一起,与黛玉的关系尤为亲密,而香菱就自然避免不了与宝玉接触碰面。



那宝玉一向是个好色的,见了漂亮女子就恨不得占为己有,如今见了自己那漂亮可人的美妾,怎能不垂涎三尺、伺机而动?寻机吃豆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薛蟠越想越郁闷,越想越憋屈,却又不好表现出来,只能暂时把这根刺埋藏在心底,以后找机会惩罚香菱。当然,比起怀疑宝玉和香菱有染来,倒是“喜新厌旧”的借口更有利于掩饰自己的疑心。于是乎,才有了后来的薛蟠找借口殴打香菱。那不过是借题发挥、掩人耳目罢了。



香菱的受虐惨死,从某种角度来说,竟是拜宝钗所赐。倘若她不把香菱带进大观园,或许就不会让薛蟠种下疑心病,香菱也就不至于被怀疑被嫌弃了!

2:香菱与宝玉到底干不干净?

说实在的,薛蟠的怀疑也并非空穴来风,还是有些依据的。尽管没有捉奸在床,但香菱和宝玉确确实实精神出轨了。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那一回。宝玉与香菱就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交际接触。



而且,章回的题目也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也就是说,这个动作里是有“情”存在的,并不是因为石榴裙被玷污了才要“解”,而是为了“情”才解。细想想,还真不能细想啊!

并且,他们两个一起葬花的行为就是在山盟海誓,相约来生。要不信,咱们就来看一段原文:

宝玉因问:“怎么散了?”香菱便说:“我有一支夫妻蕙,她们不知道,反说我诌,因此闹起来,把我的新裙子也脏了。”宝玉笑道:“你有夫妻蕙,我这里倒有一枝并蒂菱。”口内说,手内却真个拈着一枝并蒂菱花,又拈了那枝夫妻蕙在手内。香菱道:“什么夫妻不夫妻,并蒂不并蒂,你瞧瞧这裙子!”


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两种花的名字十分暧昧呀?“并蒂菱”、“夫妻蕙”。而且,并蒂菱里就含着香菱的名字呀,宝玉什么意思?这不是在调戏香菱是什么呢?他在借花喻人试探香菱的心意呢。

大家以为这样就完了吗?不,接下来,宝玉更令人肉麻的一个举动又来了。

香菱见宝玉蹲在地下,将方才的夫妻蕙与并蒂菱用树枝儿抠了一个坑,先抓些落花来铺垫了,将这菱、蕙安放好,又将些落花来掩了,方撮土掩埋平服。香菱拉他的手,笑道:“这又叫作什么?怪道人人说你惯会鬼鬼祟祟的作这使人肉麻的事。你瞧瞧,你这手弄的泥乌苔滑的,还不快洗去。”


看见了吧,一男一女把“并蒂菱”和“夫妻蕙”埋葬在一起了,这不是相约来生是什么?连香菱自己都感觉不妥并心虚了。看看香菱是怎么嘱咐宝玉的。

二人已走远了数步,香菱复转身回来叫住宝玉。宝玉不知有何话,扎着两只泥手,笑嘻嘻地转来问:“什么?”香菱红脸,只顾笑。因那边他的小丫头臻儿(真爱)走来说:“二姑娘等你说话呢。”香菱方向宝玉道:“裙子的事可别向你哥哥说才好。”
宝玉笑道:“可不我疯了?往虎口里探头儿去呢。”
俩人的对话翻译过来就是:“这件事,你可别跟我老公说呀,他会怀疑的。”宝玉:“我傻啊?这种事瞒都怕瞒不住呢,我还主动爆料?”



所以说,薛蟠怀疑香菱出轨有错吗?是每个男人都会怀疑的吧?自己的美貌小妾整天在色狼身边转悠,那色狼还能不趁机舔一舔?

臻儿 免费编辑 [url=]添加义项名[/url]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词汇




臻儿,曹雪芹红楼梦》里人物,香菱的丫鬟。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臻儿


  • 国籍

    中国


  • 本质

    《红楼梦》里人物



  • 身份

    香菱的丫鬟


  • 出处

    第二十九回


  • 注音

    ㄓㄣ ㄦˊ








第二十七回:二人正说着,只见香菱、臻儿、司棋、侍书等上亭子来了。

第二十九回:少时,贾母等出来...薛姨妈的丫头同喜, 同贵,外带着香菱,香菱的丫头臻儿......一共又连上各房的老嬷嬷奶娘并跟出门的家人媳妇子,乌压压的占了一街的车。

第四十八回:......一面说,一面命香菱收拾了衾褥妆奁,命一个老嬷嬷并臻儿送至蘅芜苑去,然后宝钗和香菱才同回园中来。

第六十二回:香菱只顾笑。因那边他的小丫头臻儿走来说:"二姑娘等你说话呢。"香菱方向宝玉道:"裙子的事可别向你哥哥说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9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17: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兼美香菱+】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宝玉对香菱的情谊,既是闺阁良友,更是人生知己
2022年04月22日 20:00580浏览 · 9喜欢 · 0评论

夕四少
粉丝:4616文章:1245
关注
周瑞家的送花一回,第一次见到跟了薛姨妈的女孩香菱,对金钏儿赞她道: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说着又为她的身世叹息伤感一回。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陪房,心性乖滑,最擅长在各房主子跟前殷勤讨好,此时的香菱,不过一个没名分没身份的小丫头,却能引来的她的一番赞美和同情,可见香菱是个品格优秀而命运凄惨的女孩。

然而,这么一个有着秦可卿般品格的女孩,却被呆霸王薛蟠强抢过来,又为了弄到手,跟薛姨妈打了一年的饥荒,薛姨妈纵爱香菱,怕儿子糟蹋辜负了她,可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她终究还是让香菱给儿子做了妾。

就连花花公子贾琏也替香菱鸣不平,说她“生的好齐整模样”“竟与薛大傻子做了房里人,开了脸,越发出挑的标致了。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他。”

就连眼高于顶的王熙凤,也认同薛姨妈的看法。说香菱模样儿好还是末则,其为人行事,却又比别的女孩子不同,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他不上呢。

她们哪里知道,被拐卖前的香菱,原本就是主子小姐呢。




心疼看重香菱的,不只周瑞家的,琏凤夫妇,那自幼在女儿堆里长大的多情公子贾宝玉,对香菱之事也是颇为上心的。

情解石榴裙一回,香菱因和几个小丫头斗草,不小心弄脏了薛宝琴刚给她的石榴裙,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候有心的宝玉看到了。

为什么说宝玉有心呢?因为她一直想找一个在香菱跟前尽心的机会而不能,毕竟香菱进贾府没多久就成了薛蟠之妾,这样的关系,宝玉是不好跟她走得太近的。

而他又替香菱的命运深深叹息和惋惜,“可惜这么一个人,没父母,连自己本姓都忘了,被人拐出来,偏又卖与了这个霸王。”

更重要的是,得知香菱的裙子脏了,宝玉先就替他考虑到了可能会出现的后果:一个是担心香菱裙子脏了,被宝琴知道,便是辜负了她的心。一个是担心薛姨妈老人家嘴碎,说香菱他们不知道过日子,只会糟蹋东西。

宝玉替香菱所虑的两件事,恰好都碰在香菱的心坎上,看到这个善解人意的金凤凰,香菱“反倒喜欢起来了。”因为宝玉懂她。

宝玉不仅懂她,还很快解了她的燃眉之急,说袭人做了一条一模一样的,但因为有孝在身,暂时穿不得,就让香菱把袭人的换了来。这样周到体贴,尽心尽意,换成是谁,都得打心里感激佩服吧?




其实早在香菱学诗一回,宝玉便对香菱学诗这件事,给予过很高的评价,他说: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宝玉不仅对香菱学诗,是十分赞赏的态度,即便在其学诗之前,宝玉并众人也都认为香菱的容貌品格性情并非一般丫头可比,她是高过一众丫头的,就是姨娘中,似香菱这般也少见。

脂砚斋对香菱的赞美,更是不吝笔墨,竟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说她“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好家伙,香菱一个人,竟然兼美了红楼梦里最优秀的这些女子。

香菱是个单纯的女孩,即便命运如此悲惨,但她总能笑对生活。哪怕是面对对她始乱终弃的呆霸王,在得知薛蟠被柳湘莲暴揍后,她竟哭的眼睛都肿了,可见也是个忠诚痴心的女子。

宝玉虽然也是个单纯的多情公子,但作为旁观者的他,在得知夏金桂即将进门,成为薛蟠的正室后,便不由得替香菱担心。




别说夏金桂是个盗跖的脾气,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贾府的妻妾关系,就有现成的例子可参考。赵姨娘还不是被王夫人压得死死的,平儿不一样被王熙凤拿得死死的?

此时的香菱,还沉浸在盼着新奶奶进门,又添了一个作诗的人了,却不知危险将至。而宝玉却难得地保持了清醒,他对香菱说:虽如此说,但只我听这话,不知怎么倒替你担心虑后呢。

宝玉的担心,一点都不多余,此前被王熙凤赚入大观园的尤二姐,就是前车之鉴。而单纯的香菱,根本不会想到人性之恶毒,会如夏金桂那般,千方百计要置她于死地。

没想到,宝玉的一番好心,她竟不领情,还说宝玉是个亲近不得的人,说完就走开了,留下宝玉一人在那里怅然如有所失。

这就如同情解石榴裙一回,香菱换完裙子之后,见宝玉蹲在地下,将夫妻蕙和并蒂菱埋在一起,便说宝玉惯会鬼鬼祟祟使人肉麻的事儿。

无论是香菱学诗,还是情解石榴裙,又或者是替香菱担心虑后,可以说,宝玉不仅是一番关心女儿的体贴之情,他更是懂香菱的,但香菱并不懂宝玉,或者说,她太单纯了,单纯到宝玉的一个动作,她都会觉得肉麻, 宝玉的一句话,他都认为亲近不得。




夏金桂进门后,香菱不再是往日的那个香菱,她不再有学诗时的痴和忘我,不再有宝玉生日自告奋勇写阄儿时的天真烂漫,眼里不再有期待和光芒,她这朵菱花,在夏金桂和薛蟠的摧折下,渐渐枯萎了。

而宝玉还是那个宝玉,在得知夏金桂是个河东狮之后,去天齐庙还愿时,竟问起那王一贴有无治女人妒病的方子。他这是在想办法挽救奄奄一息的香菱啊,虽然法子有些可笑,但其心志诚,令人动容。

在宝玉的理解中,如果能找到疗妒的方子,给夏金桂吃下去,也许她就能容得下香菱,而香菱也就不会那么快枯萎,人生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可这一切,宝玉终究也是单纯了。

不论如何,香菱也曾在大观园有过短暂的诗意生活,与宝玉的生活有过那么几次不深不浅的交集,他本体贴一切女子,既能在平儿前尽心,就能在香菱前尽意,只是想略尽心意,让那世间的女子少受些苦痛。

他不忍看到这么一个容貌出众,品格贵重的女孩,被生活摧折成一个俗人,被无常的命运轻易夺走了性命,哪怕她并不懂他,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他懂她就够了。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本文为我原创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
红楼梦 四大名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9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17: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梅村,至死不原谅自己
小熊家228 2016-12-13   |  3828阅读  |  27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明清之际风起云涌,孕育了许多重要的文人。他们才华绝艳,恰逢其时地用诗篇和人生谱写了一曲曲华丽篇章。其中,大诗人吴梅村算得上是最为凄美的典型文人。
故事得从吴梅村去世时说起。康熙十年(1671年),吴梅村在家乡太仓去世,终年62岁。这位名满天下的大才子在临终前伤感地回顾了自己的一生,说他“无一刻不历艰险,无一境不尝辛苦”,是“天下大苦人”。然后又留下遗言,在他墓前立一圆石,只要刻上“诗人吴梅村之墓”7个字就可以了。
中国文人历来重视做官。大凡仕途顺利的,不免得意忘形;而仕途坎坷的,则难免牢骚满腹。普通人为了表示对文人的尊敬,都喜欢用其曾经担任的最高官阶来称呼他们。就连大诗人杜甫、李白也被称为杜工部和李翰林,无非是因为他们曾分别担任过工部员外郎和翰林学士。所以文人去世后,他们坟前的墓碑上多半需要刻上某某曾担任某某官职之类的文字。然而,吴梅村却愿意摒弃官阶等一切社会身份,只希望做一个纯粹的诗人。他宁愿抛弃那些俗世的纷争,而返回宁静的心灵世界。这当然都与吴梅村本人的遭遇有关系。那么,吴梅村的痛苦到底是什么?他为什么认为自己是“大苦人”呢?
22岁的榜眼
其实,吴梅村的人生原本是一帆风顺的。他名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又号梅村居士、梅村叟等,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出生于太仓的一个名门大族。
他的高祖吴愈曾官至河南参政(处理河南地方政务的高级官员),同时也是明代中期吴中文化的代表人物,后来“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音同“征”)明则是吴愈的女婿。吴梅村出生于这样一个文化世家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之他年少聪颖,所以很快得到一些大文人的赏识和提携。
吴梅村曾就读于同乡王在晋家的私塾,老师是南昌文人李明睿。他认为吴梅村日后必成大器,就劝吴家人将吴梅村转投当时的古文大家张溥。张溥以治学严谨著称,读书都用手抄,每本书抄一遍朗诵一遍,六七遍后就能记得,还把自己的书斋起名叫“七录”。他见到吴梅村写的文章,感叹地说:“文章正印在此子矣!”收留其在门下。吴梅村于是得遇名师。
崇祯元年(1628年),19岁的吴梅村考中秀才。之后一鼓作气,又考中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各地举子齐聚京师进行会试,吴梅村先获第一名,之后入宫殿试,又夺得第二,俗称“榜眼”。那一年,吴梅村只有22岁。这是何等的荣耀!所以他兴奋地将自己和历史上的两位大文人陆机、苏轼相比,说:“陆机词赋,早年独步江东;苏轼文章,一日喧传天下。”从中可见当时吴梅村春风得意的样子。
不久,因为朝廷中党争的缘故,有人利用吴梅村的试卷弹劾当时的主考官周延儒,说他徇私舞弊。崇祯皇帝于是亲自调阅了吴梅村的试卷,阅后非常满意,御笔批下“正大博雅,足式诡靡”8个字,对吴梅村的才华予以高度评价,随后又特赐假期,准他返乡娶亲。一时之间,吴梅村声名鹊起,得到天下读书人的艳羡。而吴梅村自己也把崇祯皇帝对他的欣赏视为旷世恩典,一生念念不忘。
一个抹不去的污点
应该说,吴梅村是一个极其幸运的人。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年纪轻轻就当了榜眼,更何况是直接得到皇帝的青睐!这意味着吴梅村在仕途上将平步青云,前途不可限量。然而,不幸的是,他身处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大明王朝已经摇摇欲坠,朝廷中到处是党争与倾轧。吴梅村虽受重用,屡被提拔,也不能缓解内心失望之情,崇祯十四年(1641年)便辞官回乡。3年后,在李自成起义军的包围下,崇祯皇帝自缢于北京煤山,延续276年的大明王朝轰然倒塌。
吴梅村虽回到家乡隐居,但崇祯皇帝的自缢仍令他悲痛欲绝。他本想自尽殉明,却被父母阻止。不久,福王在南京建立政权,延续大明的统治,召吴梅村前来重用。在仅仅担任两个月的官职之后,吴梅村目睹了这个小朝廷的种种倒行逆施,知道已经没有任何可能收复河山,于是再次辞官返乡。之后不久,清军便攻下江南,福王政权覆灭。从此吴梅村闭门不出,再次隐居乡里。
作为一个遗民,吴梅村创作了大量记载明清改朝换代历史的诗歌,受到广泛关注。如创作于顺治八年(1651年)的《圆圆曲》,借助吴三桂与陈圆圆的爱情故事,描绘了改朝换代的沧桑感,其中名句“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更是脍炙人口,这都使得吴梅村从一名才子转变为一位享有崇高声望的前朝文人。
可是,正因为吴梅村拥有的声誉,加之他的姻亲遍布江南诸大家族,清廷强行命令他出来当官,以打击当时江南文人抗清的积极性。就在吴梅村复出之说甚嚣尘上的时候,已经在清朝为官的好友侯方域写书劝他千万不可仕清,原因有三:吴梅村蒙崇祯皇帝重恩,亲批考卷,这是其一;短短数年被明朝朝廷一再提升,这是其二;如若出山,吴梅村一定会失去在汉人士大夫中的名望,会像侯方域现在一样悔不当初,这是其三。侯方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规劝吴梅村,其用心可谓良苦。吴梅村也慷慨激昂地回复表示:“必不负良友。”
只是,当时的清廷正设法拉拢人心,岂容吴梅村保全自己。顺治十年(1653年),在各种威逼利诱之下,吴梅村的父母也流涕相求,他迫于无奈,只好北上为官。
清初对汉人的统治十分残酷,对主动投降的汉人高官都防范森严,更不用说像吴梅村这样被迫当官的了。在担任国子监祭酒(掌管清代最高学府国子监教学与考试的官员)等清闲职务之后,吴梅村借继母去世的时机,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返回南方,从此不再北上任职。
然而,吴梅村前脚刚走,祸事后脚就跟来。顺治十五年(1658年),他的儿女亲家、大学士陈之遴被革职问罪,全家发配东北。不久,吴梅村一直提携的吴中才子、被誉为“江左三凤凰”之一的吴兆骞也因为科举案被发配宁古塔,吴梅村赋诗相送,内心悲愤无比。他写道: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销魂别而已。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
这是多么凄凉的哭声!
短短4年的出仕满清,吴梅村不仅失去了亲人、朋友,更让自己从一个操守高洁的遗民变成了有污点的士大夫,他因此感受到巨大压力。在生命的最后10多年里,他始终无法摆脱心灵的折磨,懊悔、惭愧、自悲、自怜等情绪不断吞噬着他的灵魂。他写了大量有关身世之痛的诗歌,在《过淮阴有感二首》中竟然说出了“浮生所欠只一死,尘世无由识九还”这样悲痛的话,可见他对自己在清廷为官的行为有着极其严厉的自责。另如《贺新郎》词中说自己“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这些句子沉痛悲怆,可谓字字血泪,读起来凄恻低回,动人心弦。
25年的情路
自怨自艾之余,吴梅村时常会想起昔日的恋情。康熙七年(1668年),59岁的吴梅村前往无锡,拜谒一位故人之墓,之后写下《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一诗,后人得以知道他与墓主卞玉京之间的爱情故事。如同吴梅村出仕清廷一样,他和卞玉京的感情也是凄凉的。
卞玉京是南京人,能写一手漂亮的小楷;画画也不错,尤其擅长画兰花,一落纸便是10余幅;她还会弹琴,指法精妙;与柳如是、李香君等人同属“秦淮八艳”(明清之际秦淮河一带才艺双绝的8位名妓)。
崇祯十六年(1643年),吴梅村与卞玉京第一次相逢。在吴梅村的眼里,卞玉京“双眸泓然,日与佳墨良纸相映彻”,又聪颖无比,“其警慧虽文士莫及也”。当时吴梅村虽刚刚从明朝的庙堂上归隐,不再当官,但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又才过而立之年,俊逸潇洒。卞玉京对他一见倾心,酒酣之余,手抚几案,大胆问吴梅村:“亦有意乎?”言下之意是想以身相许。但是,吴梅村听到卞玉京的话之后,却不敢直接回答。卞玉京盯着吴梅村长叹了一声,从此不再提及。吴梅村在那一刻犹豫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他当时才34岁,妻妾也风华正茂;而他的父母又是保守谨慎之人,卞玉京是秦淮名妓,若娶回必定不能为父母家人所容。
有缘无分,说的大概就是吴梅村和卞玉京这样的人。一别6年之后,明朝已亡,也许是因为时局大变,吴梅村也不像昔日那么有所顾忌。顺治七年(1650年)的一日,他偶然得悉卞玉京被老朋友钱谦益接到常熟的消息,于是匆匆赶到常熟,想要与卞玉京话旧重逢。然而,卞玉京心中一直无法忘怀当年吴梅村的绝情,居然对吴梅村避而不见。吴梅村“屡呼之,终不肯见”, 想起卞玉京当年以身相许的恩情,如今却忍情不见,不免悲从中来,写下《琴河感旧四首》。其中第三首说:
“休将消息恨层城,犹有罗敷未嫁情。车过卷帘徒怅望,梦来携袖费逢迎。青山憔悴卿怜我,红粉飘零我怜卿。记得横塘秋夜好,玉钗恩重是前生。”
出人意料的是,次年春天,卞玉京竟然带着琴前往太仓专门拜访了吴梅村。她为吴梅村弹琴,讲述自己这些年来如何度过战乱,以及她在战乱中的一些所见所闻。然而,卞玉京却已身穿黄色的道袍——原来她出家了。吴梅村根据她的叙述,写了一首《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描写战乱之中名门闺秀和青楼女子的遭遇,揭示了南明王朝选妃和清军疯狂掠夺的荒淫残暴。
两年后,卞玉京迫于生计,依附了70多岁的名医郑保御。郑保御为她专门盖了房子,供她安心居住。从此卞玉京每天长斋绣佛,不再出门。为报答郑保御的收留之恩,她曾花费3年的时间抄录《法华经》,为其祈福。在隐居10多年后,卞玉京病逝,安葬于无锡惠山。
郑保御是吴梅村的远房表兄。利用这层关系,吴梅村曾去见过卞玉京。一个“名花有主”的女道士和一个俗家人,想来也无法再续前缘。从崇祯十六年(1643年)的第一次相逢,到康熙七年(1668年)的墓前祭奠,他们之间的感情经历了多年,虽然未曾完满,却也浓厚热烈,曲折动人,同时见证了明清之际这个剧烈变动的时代里人的飘零无力。
从吴梅村出仕满清、对待卞玉京的感情等事情上,我们都可以感觉到他性格中有着软弱胆怯的一面。他的行为处世,往往受制于他人。吴梅村虽然有很高的才华,但对事情缺乏担当的勇气。同时,他又有着一颗格外敏感的心灵,不利的舆论、政治上的压力,都会使得他无力彷徨。不过,这一切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酸楚哀怨的美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精品。
临终前,吴梅村还曾写下一组《临终诗》,其中第一首说:“忍死偷生廿载余,而今罪孽怎消除?受恩欠债应填补,总比鸿毛也不如。”人生以华丽开场,结尾却黯然。他不能在墓碑上表明自己明朝官员的身份,更不愿用清朝的官职。300年后,透过“诗人吴梅村之墓”这7个字,我们感受到的,是他心中浓浓的无奈与亏欠。
编辑:王晶晶 美编:陈思璐 编审:吴迎春
小宗师欢迎您转载分享:
http://www./article/412776-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9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15: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五十两银子+两套冬衣+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贾雨村多奸诈?你看他得到甄士隐50两银子为何谢都不谢?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细说红楼梦068:贾雨村初露峥嵘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话说中秋节距离春闱大比日近,贾雨村终于着急向甄士隐求“赞助”。

不过读书人的方式更加文雅,可不像刘姥姥臊眉耷眼的直接开口。他借吟诗作对以铭志,将抱负展现给甄士隐,是为“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甄士隐也终于认为时机成熟慷慨解囊,资助贾雨村进京赶考的费用。

☞细说红楼系列068,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贾雨村的诗既表明志向也承诺回报,甄士隐才不见兔子不撒鹰,立即赞叹,说他未来不可限量。

话已至此,贾雨村不能再不动声色,便讲出囊中羞涩的难处。

甄士隐既然早有资助之意,也不好真“薄”了有识之士。“你有才,我有钱”,之前不说不过是“未敢唐突”罢了。





(第一回)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又云:“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耶!”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

这里就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个是甄士隐提到“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战,方不负兄之所学也。”

“春闱”是指会试,每隔三年于京城二月举行。春闱胜出者就是“会元”,再经过四月的“殿试”流程,就金榜题名成为进士。

贾雨村参加春闱,表明他过了秋闱乡试,已是举人之身。




前文就讲过他既然是个举人,看过《范进中举》的都知道,范进中举后不但称老爷,家里也很快有人送钱送物富了起来,何以贾雨村在家乡竟无法立足,跑来姑苏穷困潦倒于葫芦庙中?

可见贾雨村出走“胡州”应该另有故事,不提。

另一个是甄士隐又说“其盘费馀事,弟自代为处置,亦不枉兄之谬识矣!”

除了“盘费”还有“馀事”,别忘了甄士隐可是致仕还乡的乡宦,他也曾是金榜题名的进士、朝廷的官员,人脉才是他的资源。




如今尽管无官一身轻,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贾雨村若只是个穷书生不是举人,怕还结识不得甄士隐。

可惜贾雨村此时心愿达成,显然不像他外表表现的那样“平静”。

他虽面对甄士隐资助的五十两银子,两套棉衣,连句谢谢也没有。

只因“大恩不言谢”,他才立了军令状得到资助,这会说“谢”都是空话,反被甄士隐看轻!




由此可知贾雨村确有枭雄之心。

然而,他大喜之下没听出甄士隐的言外之意,也说明其人急功近利,到底还是年轻识浅。

他这一次错过,就导致了未来的万劫不复。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1-17 11:05・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9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11: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



0


0











孙承泽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清朝吏部右侍郎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孙承泽(1593-1676),字耳北,一作耳伯,号北海,又号退谷,一号退谷逸叟、退谷老人、退翁、退道人,山东益都人,世隶顺天府上林苑(今河北大兴)。明末清初政治家、收藏家。明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官至刑科给事中。先投降李自成大顺政权,清顺治元年(1644)又投降清朝,历任吏科给事中、太常寺卿、大理寺卿、兵部侍郎、吏部右侍郎等职。富收藏,精鉴别书、画。著有《春明梦余录》《天府广记》《庚子消夏记》《九州山水考》《溯洄集》《研山斋集》等四十余种,多传于世。卒年八十五。其故宅即今后孙公园25号,寓号“研山堂”,内有“万卷楼”。入“贰臣传”。












































本    名孙承泽
字耳北,耳伯
号北海,退谷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山东益都
出生日期1593年
逝世日期1676年
主要作品《春明梦余录》、《天府广记》、《庚子消夏记》等


目录

1生平经历
2退居生涯
3个人著作
4收藏活动
5人物评价





生平经历

播报
编辑

孙承泽,原籍山东益都,世隶上林苑籍,实际上是个北京人,崇祯四年中了进士,官至刑科都给事中,开始了政治生涯。李自成占领北京,大顺政权中归顺后任四川防御使,清顺治元年投降清朝,起供职于清廷。

他经历了明、大顺、清,三易其主。在清廷任职十年,频繁调迁,由太常寺历大理寺、吏部、兵部,虽加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使衔,其实并没有得到重用,也未建立大的功勋。凡经起伏,心灰意冷,于顺治十年辞职,结束了他的宦海浮沉。

传言1644年春李自成攻进北京,他在玉凫堂书架后自缢,被人解救后,又同长子跳井,也被救。不久即任大顺政府的防御使,又改任谏议,相当于中央一级的官员。清兵入关,顺治元年他又当上了吏科给事中,后来历任大理寺卿、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务。

仕明、投李、降清,他的经历和清初三大文人之一的龚鼎孳一样,都受到社会舆论的非议,史书把孙承泽列入《贰臣传》,清政府一度也不太相信他们,于是后来孙就“老病告休”近20年。在这段时期的前后,他开始著书立说。

他写的书中,《春明梦余录》和《天府广记》是两部有名的北京地方史料,人们比较熟悉。此外,他还着手整理前朝史料。现已知道他写过《崇祯事迹》《四朝人物传》等书。清初爱国史学家谈迁来到北京,一天去拜访曹秋壑太仆,曹给他看了孙承泽写的《崇祯事迹》一书,谈迁在他的《北游录》中写道:“侍郎辑《崇祯事迹》若干卷,不轻示人。”谈迁还常去看望吴伟业太史,他在《北游录》中写道:“太史同年侍郎孙北海(承泽)撰《四朝人物传》,其帙繁,秘甚。太史恳年余,始借若干首,戒勿泄。”这两段话说明孙承泽当时在秘密地从事崇祯年代史料的撰写工作,即使吴伟业这样有名望的人,他也秘而不露。《崇祯事迹》和《四朝人物传》两本书,我们没有看到。但知他写了《思陵勤政记》《思陵典礼记》两书,已被编入《借月山房汇钞》等丛书。因为他任过给事中,能有机会接近皇帝,确实掌握史料,所以这两书以丰富的资料记载了崇祯朝每年每月的重大活动,也有褒贬。可以看出,他是在总结前朝兴亡的经验,里面蕴藏着一个明遗臣的苦心。孙承泽撰写这些著作时已是晚年了,《天府广记》卷首写明“都门八十岁老人孙承泽纂”。但他注意搜集资料则是很早以前的事。明朝有些图书是宋朝宣和时候的,被金人掳去,后来归元朝。徐达打下北京时,曾经接管了这些图书。李自成兵败离京,孙承泽进宫后,出于对资料的爱护,他首先去寻觅这些书,发现还在,心里很高兴,但不久又都散失了。

由于他平时注意搜集资料,治史态度谨严,他所写的《春明梦余录》和《天府广记》两书引用了明朝不少档案材料,详细记载了明朝的中央机构和典章制度。




退居生涯

播报
编辑




孙承泽的《天府广记》
退出政坛的孙承泽,起先居住在京师宣武门外寓所,该处现在仍然有前孙公园、后孙公园胡同之称,清顺治十一年,他在西山樱桃沟筑造别墅,修造“退翁亭”,自号退翁,不问政事,吟诗赏画,以文会友,著书立说,开始了山林隐逸的文人学者生活。
孙承泽在北京有好几个住处,如金鱼池、樱桃沟等,都是人们熟悉的名胜。但他主要住在前门外臧家桥西,通常叫做“孙公园”。这里藏书很多,建有“万卷楼”,上下共14间,存放他费心收集来的书籍。万卷楼的对面,越过花木扶疏的庭院,有一大厅,即“研山堂”,是孙承泽会客写书的地方。中间有一大戏楼,那是从前他宴客演戏的地方。经过几百年的变迁,现在这些建筑都已变成了居民住宅,面目全非,只有后来改建成为安徽会馆的大戏台至今还存在,现在是北京椿树整流器厂的仓库,楼栏建筑还保存完好,可以看出这是当年富贵人家办堂会的好地方。墙壁上偶尔还能看到明末清初建筑留下的月亮门洞和花墙,这些就是孙公园遗留到现在的痕迹。晚清时期,孙公园分为前孙公园、后孙公园两地。孙公园自孙承泽以后,住过很多名人。康熙年间洪升的《长生殿传奇》写成后,曾在这里举行过盛大的演出,主持演出的是相国、保和殿大学士梁清标。乾隆三十七年,后来成为大学士的翁方纲曾在这儿住过。道光年间藏书家和篆刻家刘位坦也住在这里。著名的甲戌本脂批《红楼梦》就是刘位坦的藏书,经他的子孙拿到琉璃厂出售流失出去的。刘位坦的曾孙、著名篆刻家刘博琴先生幼年时代就住在这里。




个人著作

播报
编辑




孙承泽收藏的书法
孙承泽晚年著述颇多,涉及史学、经学、书画等许多领域、据《大清畿铺书征》所载,已刊或未刊著作有三十余种。其中《天府广记》《春明梦余录》两书有关明代北京的建置、名胜、城池、宫殿、庙宇、衙署以及佚闻异事,并广为学者所推崇。《春明梦余录》为近人史学家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多所引用。而《庚子销夏记》《闲者轩帖考》《法书集览》《砚山斋墨迹集览》都是有关书画方面的著作。还有《畿辅人物志》《山书》等。



收藏活动

播报
编辑

综述

平生无其他嗜好,以谈经史、古籍为乐,明一代典故,了如指掌。精于鉴别书画,家收藏颇富。在京师任职时,曾手抄经学书籍200余册,藏于“万卷楼”中。当时与河北藏书家梁清标、汴中藏书家朱睦木挈 以富藏书而著称一时。明亡之年,有藏书7万余卷,被付劫灰。后又继续收藏,告老还乡后,闭门收书,拥书万卷,撰《两朝典故编年考》百余卷。缪荃孙记其“京师收藏之富,清初无逾孙退谷者。盖大内之物,经乱皆散逸民间,退谷家京师,又善鉴赏,故奇迹秘玩咸归焉。”藏书处有“万卷堂”、“岁寒堂”、“研山斋”、“玉凫堂”等。其藏书印有“北平孙氏研山斋图书”、“长宜子孙”、“八十一翁”、“孙氏万卷楼记”、“北海孙氏收藏印”、“退翁”、“孙承泽印”、“退谷老人”、“思仁”、“深山闭户”、“北平孙氏”等多枚。晚年藏书流散后,大部分归于北平藏书家黄叔琳。 [1]

孙承泽的收藏活动,是与他的宦海生涯并行的。早在退居以前,政务之余,就开始收集和研究书画。他所藏书画作品,有的在明朝灭亡后得自于故明大内,有的为朋友相赠,大多数为自己所购求。得之故内 孙承泽生活于明末清初改朝换代之际,此时明朝内府及许多私家收藏都因战乱而大量散失,使他有机会得以收集,因而他的藏品不少来源于明朝内府。在所著《庚子销夏记》中,多次提到其所藏得之故内:

甲申之变,名画满市,独无浩画,一日见从故内负败楮而出者,浩画在焉。甲申,指公元1644年,为清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这一年,明朝灭亡,李自成占领北京又败走,清兵入关。余从故内得汉啤四种。余求关同画不可得,忽于故内得一帧,已坏绝而画体不伤。

清诗人王士祯在所著《池北偶谈》中,记载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孝经图》,褚河南之法书为“故明大内物,后归孙北海侍郎承泽家”。宋荦在跋王维(传)画《济南伏生像》时说:“不知何时取入大内,鼎革时散落人间,为孙侍郎退谷先生所得。”




《春明梦余录》
朋友相赠 孙承泽鉴赏书画,在当时已经颇负重名,不仅古董商人持画来售,朋友们来往也多以古书画相赠。在《庚子销夏记》中,记有王诜《设色山水》卷:“曹秋岳(即曹溶)赠余一卷,布景不多,悠然有海阔天空之妙。”沈石田(即沈周)《江山一览图》卷:“在开封王半庵惟俭家,张孝廉民表购以赠余,今相依三十余年矣。”



《松泉图》
收藏印记 孙承泽的收藏印记,在流传至今的书画作品中,仍可见到二十余方。目前所见姓名章有七种:孙氏、孙承泽印(五种)、承泽。隐居西山退谷后所用的收藏印记有八种:深山闭户、退翁(二种)、退谷、退谷老人、退谷逸叟、八十一翁、八十二翁。此外尚有思仁、研山斋、长宜子孙、北平孙氏砚山斋图书、北平孙氏珍藏书画印。题画 孙承泽在自己喜欢的书画上,多作题跋,叙之流传或记之由来,抑或抒发感慨。他在吴仲圭《松泉图》上题道“吴仲圭一代高士,绕屋植梅,隐居读易,知元之将乱也。自称梅花和尚,喜画竹而松尤妙,备见孤高特立之致。《松泉图》,尚见沈石田临本,今见庐山真面目矣,退谷八十一老人记。”孙承泽在崔白的《芦雁图》上题诗一首,暗寓自己的隐居生活:“白露苍苍已结霜,蒹葭深处独徜徉。羽毛无损性情适,不羡高冈有凤凰。”
赏画

尽管孙承泽的书画鉴藏活动开始得很早,但是,潜心赏画、跋画以及研究书画,还是在离开政坛以后,现在所见孙承泽留在书画作品上的题跋,大多为其隐居时期所作,有的书画一次次拿出,反复欣赏,多次题跋:“家有小室,入冬则居之。其中置扬补之所画竹枝,赵子固水仙,王元章梅花三卷。继得吴仲圭古松泉石小幅,长条,仿宣和装,改而为卷。余以八十之老婆娑其间,名曰‘岁寒五友’。四贤皆奇特之士,余不得见其人,数百年后抚其遗墨以为友,呜呼!岁寒之友,岂易得哉!退道人再记。”




《孝经图》
以书画补史证史 孙承泽同时也是一个史学家,又有专门的史学著作。因而,孙承泽在鉴赏书画的时候,除了注意其真伪、艺术价值及书画家本身的问题以外,特别注意以书画实物来补充史料记载之漏,纠正其记载之误,这是孙承泽独具的对书画功能的新看法。他在记载阎立本《十八学士图》时道:“沈存中跋学士图谓,图称房玄龄字乔年,薛庄字元敬,陆元朗字得明,姚柬字思廉。而唐书称姚思廉字柬之;房乔年,字元龄,以字行;陆德明、薛元敬即其名也。”以是证史之误。
藏品的去向




北京市前孙公园胡同
孙承泽的藏品,当他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散失。他著《庚子销夏记》时就感慨过去所藏书画,失去大半,有的失之战乱,有的散之友人。而鉴藏家本人去世,子孙后代不 甚爱惜或力不能守,致使其所藏书画大量散失。这些书画除一部分直接被收入内府,所余有的落入著名书画鉴藏家之手,有的落入市贾之手,有的落入官僚之手,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芦雁图》
藏品的著录 孙承泽隐居西山以后,于庚子年(1660年)六月,完成了他的书画著录《庚子销夏记》。
该书因始著于四月,六月成书,故而名曰《庚子销夏记》。全书共八卷,著录自己所藏书画及所寓目书画。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综上所述,孙承泽的一生是相当曲折的,作为一个政治家,可以说他是失败者。然而,作为一个书画鉴藏家,他做出了很大的成绩,无疑他是很优秀的,从这一方面说,他是成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9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11: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翰林院,唐代初置,宫廷供奉机构,安置文学、经术、卜、医、僧道、书画、弈棋人才,陪侍皇帝游宴娱乐,统称翰林院,并非正式官署。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明朝以后被内阁等代替,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无论政治地位高低,在各朝各代,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唐朝的张九龄、白居易,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张居正,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

成为翰林学士的辉煌前景也使得大量知识分子投身科举,造成了人才浪费。社会重文士轻技工,拖缓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此外,翰林制度也使得文学界和思想界的主流处于皇帝的监管之下,对学术自由和知识分子的思想独立起了压抑作用,有利于皇帝进行专制统治。












































中文名翰林院
外文名Imperial Academy或Hanlinyuan
设立于唐朝
结束于清末
有关名人李白、张居正、方孝孺 、伍秉鉴


目录

1机构名称
2历史沿革
▪唐代
▪宋代
▪元朝
▪明代
▪清代
3外班翰林
4机构组织
5机构职责
6历史影响
▪政治
▪文化
7主要影响
8他国翰林
▪越南
▪朝鲜
▪日本





机构名称

播报
编辑

翰林,即文翰之林,意同文苑。翰林一词最早可以在汉代扬雄的《长杨赋》中看到。由于汉代侍诏在玉堂殿,翰林院也常被称为玉堂署。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唐代

唐代翰林院是中国唐代开始设立的各种文艺技术之士供职的机构。初唐玄宗选擅长文词的朝臣入居翰林起草诏制,后逐渐演变为草拟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任职者称为待诏。起草诏制本是中书舍人的专职,但唐玄宗感到中书舍人草拟诏制的制度难以保守机密和应付急需,乃一度挑选擅长文学的亲信官员充翰林院待诏,以备起草急诏(兼撰拟诗文)。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又另建翰林学士院,专供草拟诏制者居住,供职者称翰林学士(简称学士),本身无秩品。初置时并无员额,后来依照中书舍人之例,置学士六人,择其中资历深者一人为承旨。

安史之乱以后,军事频繁,翰林学士地位愈来愈重要,不但在草拟诏制方面分割了中书舍人之权,也在参谋密计方面分割了宰相之权。

唐宪宗以后,翰林学士承旨往往晋升为宰相。学士院设置之后,与中书舍人院有了明确分工。学士所起草的是任免将相大臣、宣布大赦、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称为内制;中书舍人所起草的则是一般臣僚的任免以及例行的文告,称为外制。

学士院有两名由宦官充任的学士院使(或称翰林院使),在皇帝与翰林学士间起传达联系的作用,在政治上有很大影响。后晋天福五年(940年)曾宣布废除翰林学士,将草拟诏制之权归还中书舍人,但不久又恢复。




宋代

宋沿唐制设学士院,有时也称翰林学士院。 [1]翰林学士实际上充当皇帝顾问,很多宰相都从翰林学士中选拔。北宋前期的翰林学士,亦无秩品。元丰改制后,翰林学士承旨和翰林学士成为正式官员,正三品,并且不任其他官职,专司草拟内制之职,例带知制诰衔。由于唐代学士院自翰林院分出,故宋代有时亦称学士院为翰林学士院。宋代另有专掌艺学供奉之事的翰林院。

金天德三年(1151年),置翰林学士院。 [2]




元朝

元朝设翰林兼国史院及蒙古翰林院,官制与金代相同,分掌制诰文字、纂修国史及译写文字。




明代

明孔贞运《明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墓志铭》:“赐进士、通议大夫、协理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纂修先朝实录记注起居管理六曹章奏、较内书文华殿展书诰勅撰文、前右春坊右谕德左庶子掌南京翰林院事、经筵讲官、通家乡眷生王铎顿首拜书丹”。




清代

清因明制,设翰林院。置掌院学士两人,满、汉各一人,从二品。清掌院学士无文学撰述之责,是侍读学士以下诸官的名义长官,与唐宋之翰林学士有所不同。但仕为翰林官者不仅升迁较他官为易,而且南书房行走及上书房行走例由翰林官为之,因皇帝、皇子及近支王公,多蒙优待厚遇。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均由翰林官主持,形成座师制度,文脉与人脉相互交织,使翰林影响延伸至各个领域。翰林在知识界享有崇高声望,对社会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翰林院制度不始于清代而以清代为最完备,资料最为丰富,机构最为庞大,品秩最为突兀,规模最为壮观,是集历代大成的产物。




外班翰林

播报
编辑

外班翰林出现在清朝,指的是为保持翰林中满蒙人的比例而经皇帝特准,从科甲出身的满蒙官员中直接招取的翰林。由于非经正途而入,被戏称为“斗字翰林”,表示才学不够之意。但满蒙翰林并非全是靠此途径入馆,凭真才实学入翰林者亦众多,还出现了一家数代翰林的满蒙翰林世家。外班翰林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满蒙两大民族敦儒重学的风气。




机构组织

播报
编辑

翰林院内部组织有典簿厅与待诏厅。

典簿厅掌奏章、文移及吏员、差役的管理事务,并保管图书。额设典簿满、汉各1人,孔目满、汉各1人,笔帖式若干人(满40人,汉军4人,分在两厅办事)。

待诏厅:掌缮写、校勘之事,额设满、汉待诏各2人,笔帖式若干人。满待诏掌校时,翻译章奏、文史;汉待诏掌校对,缮写所撰之史。




机构职责

播报
编辑

翰林院的职责是:

(一)充经筵日讲:每年秋天举行经筵典礼,先由翰林院开列直讲官满、汉各8人(满讲官由大学士以下,副都御史以上充任;汉讲官以翰林出身之大学士、尚书、侍郎、内阁学士、詹事、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充任),奏请皇帝钦派四人值讲。

(二)掌进士“朝考”之事:清代科举制度,每科于“殿试传胪”后,礼部以新进士名册送翰林院,由掌院学士奏请“御试”于保和殿。

(三)论撰文史:其所撰有祝文、册宝文(册立、册封后妃)、册诰文(册封王公)、碑文、谕祭文等。此外,纂修实录、圣训、本纪、玉牒及其他书史,或由翰林院承办,或由翰林院派编修、检讨参与纂修。而对书史的编辑校勘,则是翰林院官的主要职务。

(四)稽查史书、录书:六科根据红本辑录的史书(送内阁),录书(存科),为防止“玩忽潦草”,每年派翰林官两人专司稽查。

(五)稽查官学功课:宗人府的宗学、觉罗学,内务府的咸安宫官学及八旗的官学,都派翰林官稽查教习功课。

(六)稽查理藩院档案:理藩院的档案关系重大,须随时整理,例由翰林院派翰林官稽查,以重其事。

(七)入值侍班: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谕,翰林各官,原系文学侍从之臣,分班值宿,以备顾问,并在景云门内建造值房,翰林官分班入值。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定翰林官在尚书房侍值。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又定于圆明园值班。

(八)扈从: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定皇帝巡幸京城内外及王府等处,翰林院例应派员随从。

(九)每遇直省文武乡试、会试、殿试时充主考官、读卷官;顺天乡试,掌院学士充正、副主考、侍读、侍讲以下担任考官。各省乡试,学士以下、编修、检讨以上都可以充任正副考官。会试,掌院学士充任正副考官,侍读、侍讲学士以下充同考官。武科会试,侍读、侍讲学士都可以充任正副考官。

(十)考选、教习庶吉士:开列教习庶吉士职名,从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中选择学问优异者担任小教习。




历史影响

播报
编辑




政治

翰林院自出现便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发轫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是教育制度和选举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其核心是通过考试以选拔官员,以制度的形式保障并促进社会成员规范化地垂直流动。

此制尽管有其种种欠缺与不足,而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却不失为一项较为公正的选材制度。它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用人制度上的血缘、地缘局限,确立了以文化为本位的标准,成为与社会上根深蒂固的官本位、金本位并行的另一标准。科举制度给无数栖身社会下层的民间士子带来了出头的希望,为其扶摇直上提供了可靠的阶梯。诸多寒士终日苦读,以期博得金榜题名。

历代王朝统治者则藉此网罗到大批知识精英,既提高了统治效能,巩固了统治,也消弭了民间可能孕育的躁动与不满,在延长王朝寿命,缓解统治危机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在科举制的发展过程中,翰林院逐渐成为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

自唐代创翰林学士草诏并应奉文字之责后,靠科举而晋身者的比例逐渐增加。宋代,科举制度与翰林院制度接轨。至明代,翰林院成为外朝官署,并规定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之制,状元授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还创立庶吉士制度。

所谓庶吉士,就是在新科进士中再行选拔,以《尚书·立政》篇中所云“庶常吉士”之简称名之,在院学习三年后再试,合格者留院,称留馆,余者外委为他官。但因曾就学于翰林院,世人对不能留馆之庶吉士也以翰林视之。自此,“非进士不入翰林”。而自明太祖废丞相之后,成祖设内阁,置大学士,与丞相相类。大学士均出自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翰林院成为培育高级文官的摇篮和涵养高层次学者的场所。

清代科举,沿袭一甲进士直入翰林之成法,二三甲进士则通过考选庶吉士才得入翰林,称为朝考。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合格者由皇帝亲笔勾定,称“钦点翰林”。为了防止冒滥现象,还在会试与殿试间增设复试,复试合格者方准参加殿试。

另外,对已经跻身翰林者,创立大考制度加以监督和激励。制度之严格、措施之细密可知一斑。为笼络汉族知识分子,清廷仿宋朝故事,实行制科征士,大批汉族士人被罗致入彀,直接进入翰林院,以成士林佳话,影响并吸引知识分子,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前人阐述明清科举制度,多囿于成说,只谈秀才、举人、进士三级结构,以考中进士为科举制度的终结;而考察教育制度者,则从府、州、县学直至国子监,以及清代出现的八旗官学、宗学、觉罗学,就以为概括了所有的教育机构。两者于不经意间,都把翰林院制度中的庶吉士培养制度摒弃于视野之外。其实,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由进士馆选而庶常,庶常而留馆,加之清朝特创的翰林大考、考差,无不是科举制度的延伸和发展,悄然又于三级结构之上又多出一个层次——翰林。

由于长期施行科举制度,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不少学术世家。而翰林院制度的完善,使学术世家无论从层次还是规模,都比以前任何朝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出现了大量“翰林世家”。

清代最盛之翰林世家乃六世翰林之安徽桐城张氏。自康熙朝张英始,至来孙聪贤,共6代12人得入翰林,且代无间断,诚为空前绝后之盛事。从时间方面考察,以张英得馆选之康熙六年(1667年)始,至聪贤得馆选之嘉庆十年(1805年)止,该家族绵延于翰林近140年,足见其家风崇文重教之盛。此外,五世、四世、三世、两世翰林之家更多,成为士林一道特殊风景。




文化

数千年以来,中国历代中央政权一向强大,必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一方面是频繁的自然灾害,辽阔的国土,恶劣的周边环境;一方面是一盘散沙般的农牧经济,低下的生产力和众多的人口。为应对上述问题,早在秦代,便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汉代,又以“独尊儒术”的方式完成了思想文化领域的专制。二者相互依存,最高统治者与知识界建立起共生关系,正式确立了法统(政权体系)、道统(文化体系)二元格局。

皇帝据法统而南面称尊,君临华夏;士人倚道统而安身立命,承传文明。皇帝可操利刃而生死、荣辱士人;士人可搦秃笔而臧否、褒贬君主。皇帝授士人以官爵,士人扶君主以智力。对士人之需求与对历史之敬畏的双重因素使得君主不敢过于骄纵,为所欲为;而士人亦可售才学于朝廷,待价而沽。

人主或为寻求智力支持而礼贤下士,如刘备之三请诸葛;或为不留千载骂名而强压怒火,如曹操之不斩弥衡。士人或为保持自然天性而辞官高蹈,如陶潜之采菊东篱;或因注重享受生命而放浪形骸,如杜牧之江南落拓,由汉至唐,士人之地位虽有沉浮,但基本稳定,中华文化于稳定中走向昌盛。这一时期,作为皇帝首席助手和百僚之长,丞相的选取标准一直以才学为主流,地位尊崇而相对稳定,也是士人尊严与权益的重要依托。

就在这一时期,科举制度与翰林院制度应运而生。其初始目的,就是最高统治者借其获得知识翘楚所提供的智力支持,而其发展脉络则显示出双方在互动过程中一直在探索实现二者结盟的最佳途径。但令人遗憾的是,此后二者的关系却一直向着法统日隆而道统日损的方向发展。

士人逐步将所有权力与尊严奉献给最高统治者,而作为知识界的幸运儿的翰林群体和功名获得者以牺牲自身尊严的方式换得剥夺其他人尊严的权力,如法炮制,逐层效仿,使得社会底层成员几乎丧失了一切尊严和权力,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

君臣关系从汉唐之坐而论道,经宋代之立而听命,发展为明清之跪而请旨,尊卑关系绝对而僵硬。中华文化体系中的民主精华被不断荡涤,迫使亿万苍生不得不匍匐于专制强权的脚下。在此过程中,翰林院与翰林群体一直起着决定性作用。

明代,以废除丞相制度为标志,皇权更加恶性膨胀,继而以翰林为主要选择的对象的大学士制度开始出现。与丞相相较,大学士无论是权力还是地位,均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士人地位也随之沉沦。造成了二百余年间凄风苦雨,星月无光。为适应执政需求,清代摸索出一系列提高最高统治者个人素质的有效方法,由翰林培养出的清代诸帝大多聪明天纵,精力过人。他们立于权力之颠,控制着庞大的统治网络的弛张,顾盼自雄,不可一世。一方面利用科举和翰林院制度,给无数士人以诱人的天梯,定期制造出些许幸运个体,以粉饰太平,引导天下士子皓首穷经,在科场拼杀至死;另一方面又张牙舞爪,对一切他们认为的不稳定的文化因素予以围剿、荡涤,直至大开杀戒。

康熙时,满洲翰林朱天保,雍正时,汉族翰林、榜眼戴名世,皆因文字狱而成刀下之鬼。有清一代,共罗织文字狱160余起,终于使知识界形成了万马齐喑,上下失语的可悲局面。探究清帝心灵深处,文化上以低制高带来的自卑感与人数上以少至多带来的恐惧感交织一处,致使他们终日惶惶,变态过敏。他们倚重满蒙翰林尤其是满洲翰林,视为心腹,并通过他们带动、改造汉族翰林,使之最终几乎不知气节为何物,死心塌地甘当帝王之鹰犬。其所作所为,不仅使明代时士大夫尚存留着的东林党之气节至清代已无从寻觅,乃至对近现代乃至当代不少知识分子的政治软骨症与气节缺失症的形成,亦负有不容推委的责任。




主要影响

播报
编辑

清代共有6472人得入翰林,形成了庞大的翰林群体,对清朝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到了清朝末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以及科举制度日显腐朽落后。西学东渐,翰林中也出现了主张改革教育制度,以救亡图强的声音。洋务运动的领导者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沈葆祯等都是翰林出身。清朝灭亡后,遗留下来的翰林群体依然活跃在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经济的舞台上。中华民国时期,教育总长蔡元培,北洋总统徐世昌,民族实业家张謇,武汉国民政府主席、书法家谭延闿,外交总长颜惠庆,书法家潘龄皋俱是翰林中人。

清末翰林的后代子孙,由于受到父辈祖辈的学术熏陶,成为文学家、教育家的也不在少数。例子有清代首科状元傅以渐后人、著名教育家傅斯年,翰林吕凤岐之女、女子教育先驱吕碧城,翰林张佩纶的孙女、著名作家张爱玲,庶吉士周福清之孙、著名作家鲁迅(周树人)和周作人,以及其后的:末科探花商衍鎏之子、国学家商承祚,学术巨擘俞曲园曾孙、红学家俞平伯,军机大臣瞿鸿禨之孙、社会史学家瞿同祖,嘉庆状元赵文楷后人、佛学家赵朴初,宗室翰林毓隆之孙、国学大师兼书法大家启功,溥仪老师陈宝琛的侄孙、经济学家陈岱孙等等。




他国翰林

播报
编辑




越南

据黎崱《安南志略》所载,古代越南的文职官员中,就设有翰林院官。至於它的发展,可追溯至太宁四年(1075年),李朝仁宗「选明经博学及试儒学三场」,这是实行科举制度的开始。1076年(英武昭胜元年)李仁宗在升龙(今河内)设立国子监,选文职官员识字者入内习文。

英武昭胜二年(1077年),试官员以书算刑律;广祐二年(1086年)成立翰林院,试全国有文学之才者充翰林院官。以后的陈朝、胡朝中仍实行科举制度,翰林的职位也一直保留。陈朝时,翰林学士更参与政界,如陈圣宗时的黎文休便任翰林院学士及兵部尚书。据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等的分析,这是说明了「儒生作为庶族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到黎朝时科举兴盛,翰林院纳入正式规制,之后的阮朝亦加以承袭。明命帝改革官制时,修订了翰林院官职的品级,如掌院学士及直学士为正三品、侍读学士为正四品、侍讲学士为从四品、翰林院侍读为正五品、翰林院侍讲及翰林院承旨为从五品、翰林院著作为正六品、翰林院修撰为从六品、翰林院编修为正七品、翰林院检讨为从七品、翰林院典籍为正八品、翰林院典簿为从八品、翰林院供奉为正九品、翰林院待诏为从九品。

翰林院直到20世纪初,才随着科举废除而消亡。




朝鲜

朝鲜于王氏高丽时代开始实施科举制度,太祖王建时参考泰封(後高句丽)的制度设置元风省,并在下面置学士院。至第8代君主显宗时改名为翰林院,是君主命令起草文件的部门。宋人徐兢所著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也提到:「翰林院在乾德殿之西,所以处词学之臣。」之後又改过几次名,到第31代恭愍王五年(1356年)时又改回翰林院。恭愍王十一年(1362年)改为艺文馆。又名文翰署、词林院、艺文春秋馆,但成为元朝的朝贡国後,则改为成均馆。

在高丽一朝的发展中,曾出现「文翰」及「史官」两者合并的情况,就是前述的艺文春秋馆(合并於忠烈王三十四年,即1308年),後来虽曾於忠肃王十二年(1325年)分拆,但至高丽恭愍王元年(1389年),两者再度合并为艺文春秋馆。朝鲜王朝‎之后,科举被两班垄断,进士直接授予官职。朝鲜官制中与翰林院类似的是承政院、弘文馆,负责传达王令,颁布诏书。但是科举考官的职责由礼曹负责。




日本

日本在8、9世纪时曾仿照唐朝的制度举办贡举,但到了11世纪后已名存实亡,并不与举官授职衔接。日本的官制为“二宫八省”,其中并无翰林院。与翰林院类似的机构是中务省,负责保卫工作以及草拟诏书,确保上命下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07:37 , Processed in 0.06856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