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妙玉===庄妙善太庙之中的玉通灵&不求大士瓶中露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15: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德 - 汉语词语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明德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光明之德,出自《大学》。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明德

拼 音
míng dé


出 处
《大学》

释 义
光明之德;美德

目录
1出处
2用法
折叠编辑本段出处
明德[1]出自儒家典籍《礼记·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折叠编辑本段用法
明德是一个形容词,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质、品德、道德水平等,例如“明德之人”、“明德之举”等。

参考资料
1.明德  . 百度汉语 . [2023-12-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15: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宣室
[ xuān shì ]
基本解释
1. 古代宫殿名。殷代宫名。

2. 古代宫殿名。指汉代未央宫中之宣室殿。

3. 泛指帝王所居的正室。

详细解释
1. 古代宫殿名。

殷 代宫名。《淮南子·本经训》:“ 武王 甲卒三千,破 紂 牧野 ,杀之 宣室 。” 高诱 注:“ 宣室 , 殷 宫名;一曰 宣室 ,狱也。”

2. 古代宫殿名。指 汉 代 未央宫 中之 宣室殿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孝文帝 方受釐,坐 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 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裴駰 集解引 苏林 曰:“ 未央 前正室。” 司马贞 索隐引《三辅故事》云:“ 宣室 在 未央殿 北。” 南朝 宋 刘孝标 《重答刘秣稜沼书》:“若使 墨翟 之言无爽, 宣室 之谈有徵,冀 东平 之树,望 咸阳 而西靡。” 明 杨慎 《春兴》诗:“ 宣室 鬼神思 贾谊 ,中原将帅用 廉颇 。” 清 查嗣瑮 《贾太傅祠》诗:“已遣 长沙 忧不返,如何 宣室 召空回。”

3. 泛指帝王所居的正室。

汉 焦赣 《易林·师之恒》:“乘龙从蜺,徵诣北闕,乃见宣室,拜守东城。”《陈书·宗元饶传》:“ 元饶 劾奏曰:‘爰降曲恩,祖行宣室,亲承规诲,事等言提。虽廉洁之怀,诚无素蓄,而禀兹严训,可以厉精。’” 唐 骆宾王 《代李敬业以武后临朝移诸郡县檄》:“公等或居 汉 地,或叶周亲,或膺重寄於话言,或受顾命於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 宋 苏轼 《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新年对宣室,白首代 尧 言。” 清 龚自珍 《咏史》诗:“宣室今年起故侯,衔兼中外辖黄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16: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细读林黛玉、史湘云、妙玉中秋即景联句
谈艺录
2022-06-10 21:37
河南
接着读《红楼梦》,第七十六回的下半回,主要内容是林黛玉、史湘云、妙玉三人的即景联诗,这一处的内容,可以与前面众人的芦雪广即景联句对看,那段文字我们曾有详细解说。本文,我们对这段诗词也作细细读一下。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中秋之夜,众人欢宴,黛玉和湘云独自到凹晶溪馆(就在凸碧山庄东边低洼近水处)赏月遣怀,这里有两段文字描写,其中可以读出两个细节:

1、湘云也对宝钗产生了埋怨,为什么呢,因为宝钗曾经答应中秋节大家一起赏月,但她爽约了(这不是宝钗第一次爽约,上一次,是爽黛玉的约)。


(湘云与黛玉在凹晶馆联诗)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宝钗、湘云、黛玉三人的人格品性:湘云相对灵性十足,她能看透人情世道,但却不愿混入世俗,她能以赤子之心对待姐妹,她爽直,直接说“可恨宝姐姐”;宝钗圆通世道,也能看透人情世道,但却能世事精明,人情练达,在世俗与姐妹之间,她更愿意混入和适应世俗;黛玉聪慧过人,她同样能看透人情世道,但她选择自苦,选择逃避,她始终不忘自己的悲苦,念念不忘自己是“旅居客寄”。


(大观园平面图)

2、“凸碧”和“凹晶”的名字,来源于黛玉,足见当初大观园初建之时,贾元春对黛玉的欣赏以及贾政对于黛玉的宠溺,同时也足以看出黛玉的博学。

回到这首诗,为表述方便,我们不再标明每一句诗的作者,但读红楼诗词,却一定要注意诗词的作者是谁,否则就不易于理解,就像木心先生所说:“《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因此,我会偶尔提及某一句是某人所说,便于理解。


(木心《文学回忆录》)

三五中秋夕,清游拟上元。撒天箕斗灿,匝地管弦繁。几处狂飞盏?谁家不启轩?轻寒风剪剪,良夜景暄暄。

“三五中秋夕,清游拟上元”,联诗的时间是中秋节。“三五”,即农历十五;“上元”,即元宵节,阴历正月十五日,这一句意思简单:今天中秋节,清雅游赏仿佛可以跟元宵节相比;“撒天”即满天;“箕斗”,即“南箕星”和“北斗星”,典故出自《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这里代指所有星辰;“管弦”,即管乐器和弦乐器,这里泛指乐声;这一句的意思是:天上满是星光灿烂,地上满地管弦声繁。

“飞盏”,即举杯饮酒;“启轩”即开窗,旧时的门、窗、楼板或栏杆都可以称为“轩”,开窗当然是为了赏月;这句意思是:家家户户人人都在饮酒、人人都在赏月。“轻寒风剪剪,良夜景暄暄”是在说中秋的天气微寒薄冷,但赏月的大家心内温暖,良辰美景,其乐融融。

这一节联诗,主要是环境描写,铺垫氛围,是全诗的“起”,按说“联句诗”不可能结构严谨,但这一段就是全诗平平常常的开头。


(中秋夜宴)

争饼嘲黄发,分瓜笑绿媛。香新荣玉桂,色健茂金萱。蜡烛辉琼宴,觥筹乱绮园。分曹尊一令,射覆听三宣。骰彩红成点,传花鼓滥喧。

“争饼嘲黄发,分瓜笑绿媛”句,“争饼”,即争吃月饼;“黄发”,指老年人,用唐僖宗以红绫扎饼赐进士之事,典出宋代秦再思《洛中记异》,因为典故生僻,湘云认为不好,是黛玉用俗事难为自己,黛玉让她查唐书唐志;“分瓜”,就是切西瓜,“绿媛”,指年轻女子,典出清代潘荣陛、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参差。”“凡中秋供月,西瓜必参差切之,如莲花瓣状。”


(萱草)

“香新荣玉桂,色健茂金萱”句,“香新”,指清新的香气;“玉桂”,是“桂树”的美称;“色健”,指鲜艳的颜色;“金萱”,是“萱草”的美称。全句的意思是:清新的香气让桂花如玉树一样,繁茂的萱草闪烁着金子一样的光辉。因为萱草又叫“忘忧草”,古诗里常用它代指母亲,因此,这两句也暗含祝天下母亲健康长寿之意,而黛玉和湘云的母亲早已离世,所以湘云才会说“不犯着替他们颂圣去”。


(湘云)

“蜡烛辉琼宴,觥筹乱绮园”句,是场景描写,没有生僻词汇与典故,不必详说;“分曹尊一令,射覆听三宣”句,讲的是宴会上人们欢宴游玩的场面,“分曹、射覆”,典出李商隐的《无题》“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是现成的典故;“骰彩红成点,传花鼓滥喧”;骰子上的一、四是“红点”,所以有“红成点”之说;“传花”,指击鼓传花,鼓声有长有短,所以是“滥喧”。实际上,平水韵“十三元”里没有“宣”字,“宣”是“下平一先”韵,所以,黛玉的“射覆听三宣”这句,乱了韵(曹雪芹不小心吧),只是湘云觉得“三宣”对“一令”有趣,没有“挑理”。

这一段,是宴会室内场景描写。

晴光摇院宇,素彩接乾坤。赏罚无宾主,吟诗序仲昆。构思时倚槛,拟景或依门。酒尽情犹在,更残乐已谖。渐闻语笑寂,空剩雪霜痕。

“晴光”句,“晴光”、“素彩”,指的都是月光;二人把眼光转向室外,转向“月亮”上,“赏罚”句,指此次联诗,没有宾主,却要赏罚分明,不论好坏,却要排出名次。这里的“仲昆”多数情况写作“昆仲”,是称呼兄弟的敬词,哥哥为“昆”、弟弟为“仲”,比如鲁迅《狂人日记·序》开篇:“某君昆仲,今隐其名”,这里引申指二人作诗的优劣与名次,是二人“斗诗”的意思。


(中秋联句)

“构思”句,模拟两人作诗时的情态,后面两句则描写欢宴结束时的情景。夜晚将尽,酒虽然喝完,但大家感情犹在,天色终将转明,大家虽恋恋不舍,却不得不撤席而去,欢声笑语渐渐远去,皎洁的月亮还照耀着大地。其中,“谖”(读xuān)本义是“欺诈”,《说文解字》:“谖,诈也。”引申为忘记,这里指止歇。“雪霜痕”,指像雪霜一样的月光。

阶露团朝菌,庭烟敛夕棔。秋湍泻石髓,风叶聚云根。宝婺情孤洁,银蟾气吐吞。药经灵兔捣,人向广寒奔。

黛玉终究是伤感之人,她第一个把诗意转向与死亡有关的典故,这里的“朝菌”指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典故出自《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这里代指天亮,显然,黛玉对于生命短暂的叹息,是深入骨子的;湘云对的“夕棔”指昼开夜合的合欢树,一名马樱花,又叫夜合花,“昼开夜合”对“朝生暮死”实在巧妙不过,而且“棔”是“十三元”最后一字,所以黛玉赞叹称佳。这里的“棔”,又借指黄昏。这一句的意思是:宴会从黄昏时就开始,一直持续到天亮才结束。

“秋湍”句,指湍急的流水从假山的石缝中喷涌而出。“湍”,水流急速;“石髓”,指石钟乳,石上多孔隙,这里借指假山。这一句是湘云的出句,妙在既能映出月色,又有“动感”,所以黛玉说“只这一句,别的都要抹倒。”需要“打起精神”才能对下一句,却也觉得配不上这一句了。


(林黛玉)

“风叶聚云根”是黛玉的对句,意思是风吹落的树叶都在假山脚下堆积起来。“云根”,指山脚。因为古人认为云气是从山石中生出来的,所以称山脚为“云根”。典出晋·张协《杂诗》:“云根临八极,雨足洒四溟。”这一句全出自然,却也动感十足,对仗精彩。

后面两句,诗意又被黛玉拉回到天上的月亮,“宝婺”,指的是婺女星,即须女星,二十八星宿之一。“银蟾”、“灵兔”,指月宫中的蟾蜍和玉兔,源自古代神话,说蟾蜍吞吐云气,才会有云遮月;“广寒”,就是“广寒宫”,指月宫。

犯斗邀牛女,乘槎访帝孙。盈虚轮莫定,晦朔魄空存。壶漏声将涸,窗灯焰已昏。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通行本作“诗”)魂。

“犯斗”句上下联,典故均用晋代张华《博物志》的故事。中间两联,“盈虚”,指月亮的圆缺。“晦、朔”,“晦”是指每月最后一日,“朔”是指每月月初,又指新月。“壶漏”,是古代计时器,又叫“铜壶滴漏”。这句话的整体意思是天将亮了,夜又昏了。总之月缺月圆,月复一月,年复一年。


(铜壶滴漏)

最后“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句,是经典名句,湘云出句、黛玉对句,之前我有专门的分析文章,此不详述,这两句意境优美,合于情境,宛若天成。意思是:秋夜朦胧,寒凉的池塘上有白鹤飞过的身影,月色冷清,埋葬了花朵枯萎的灵魂。细细思量,“鹤影”指史湘云,她是“寒塘”(贾府,人间?)的过客,“花魂”指林黛玉,她是“草木”之人,是“还泪”的精魂,因此,这一句实际上暗含着二人的悲惨命运;对于理解全诗诗意,这两句异常重要,因为它与很多红楼诗词一样,也有“诗谶”的作用。


(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

余下的诗,全部由妙玉一人续出,除了说明妙玉也是有捷才之外,其实也是在说妙玉的“云空未必空”,她时刻还想着还她的“闺阁面目”,时刻还在关怀着尘世的人。

香篆销金鼎, 脂冰腻玉盆。箫增嫠妇泣, 衾倩侍儿温。空帐悬文凤, 闲屏掩彩鸳。露浓苔更滑, 霜重竹难扪。犹步萦纡沼, 还登寂历原。石奇神鬼搏, 木怪虎狼蹲。赑屃朝光透, 罘罳晓露屯。振林千树鸟, 啼谷一声猿。歧熟焉忘径, 泉知不问源。钟鸣栊翠寺, 鸡唱稻香村。有兴悲何继, 无愁意岂烦。芳情只自遣, 雅趣向谁言。彻旦休云倦, 烹茶更细论。


(妙玉)

妙玉一口气续了十三韵,而“十三元”又是最不易用准的韵(关于这个韵部,有个典故,清朝有个叫高心夔的,他两次参加科举,都是最后殿试时错在这个韵部,后来有句调侃他的话称:“平生双四等,该死十三元”),妙玉肯定是“捷才”无疑了,但如果细品诗味,妙玉的句子,并没有如她所说,将黛玉、湘云的诗从“悲凉的调子”“翻转过来”,她诗中的“嫠妇悲泣”、“啼谷清猿”、“露浓苔滑”、“霜重竹冷”、“歧路”等等都是指向凄冷、寒凉、分别之词,而“赑屃”是托碑之物,与死亡相关,“罘罳”则是篱垣,是隔离之物,与离别有关,众多的意象与寓意,都推动诗意指向颓败凄凉,这,如何“翻转”得过来呢?

黛玉、湘云、妙玉这次联句,是在抄检大观园之后,宝钗搬离、凤姐、李纨生病,晴雯病重之际,此时的贾府已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败,或者说是走向衰亡,就算诗中也有繁华与热闹,也不过是她们硬打精神、强颜欢笑罢了。

(【跟着布丁读《红楼》】之157,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16: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16: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滕王阁序[téng wáng gé xù]播报编辑讨论99+[url=]上传视频[/url]

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骈文
展开6个同名词条





秒懂TA




少年天才挥笔写就千古第一骈文,为何落水而亡?真的是天妒英才?
03:14










诗人简介




王勃:流光少年 天妒英才
03:57






名句赏析




秋水共长天一色,人生何处不诗意?
02:05






创作背景




阎公邀才,勃笔生花!滕王阁序的创作背景你了解吗?
02:27








创作背景




阎公邀才,勃笔生花!滕王阁序的创作背景你了解吗?
02:27





查看全部












收藏
16194
2042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文章由洪都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文章除少数虚词以外,通篇对偶。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多,对得整齐;又几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较自然而恰当,显得典雅而工巧。 [1]

相关星图查看更多


[url=]王勃的主要著作[/url][color=rgba(0, 0, 0, 0.6)]共37个词条12.5万阅读


滕王阁序
[color=rgba(0, 0, 0, 0.6)]《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文章由洪都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文章除少数虚词以外,通篇对偶。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多,对得整齐;又几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较自然而恰当,显得典雅而工巧。




春思赋
[color=rgba(0, 0, 0, 0.6)]《春思赋》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辞赋名篇。他在赋中表现了自己崇高的品质、美好的人格,抒发了心中的忧郁愤懑、磊落不平之气。尽管如此,他从未放弃对功名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此赋可认为是其心理路程的真实反映,是对理想和功业执著追求的见证。




七夕赋
[color=rgba(0, 0, 0, 0.6)]《七夕赋》为一篇著名的赋,收录于《全唐文》。其为唐代的诗人王勃所作,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人。王勃与于龙以诗文齐名,并称“王于”,亦称“初唐二杰”。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游庙山赋
[color=rgba(0, 0, 0, 0.6)]《游庙山赋》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辞赋名篇,出自《王子安集》。





[url=]王勃的诗文作品[/url][color=rgba(0, 0, 0, 0.6)]共28个词条2.9万阅读


滕王阁序
[color=rgba(0, 0, 0, 0.6)]《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文章由洪都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文章除少数虚词以外,通篇对偶。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多,对得整齐;又几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较自然而恰当,显得典雅而工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olor=rgba(0, 0, 0, 0.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诗作。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颈联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虽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蜀中九日
[color=rgba(0, 0, 0, 0.6)]《蜀中九日》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绝句诗。这首诗前二句以“望乡台”、“送客杯”作对仗,用他乡送客来衬托诗中人思乡的情怀;后二句用呼告语作咏叹,从北雁南飞着想,反衬北人久居南方思念故乡的苦闷。这首诗仅以四句来写乡思,却将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突破了唐初宫廷绝句多借咏物寓干进之意的小格局。




寒夜思友三首
[color=rgba(0, 0, 0, 0.6)]《寒夜思友三首》是唐代诗人王勃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写诗人因思念友人而苦苦煎熬,心情焦虑神情憔悴,以弹琴寄托思绪,也难以排遣痛苦;第二首诗写诗人远游他乡,又与友人离别,其愁绪又多几层;第三首诗主要抒写诗人对家乡和亲友的日夜思念。全诗叙写寒夜思念友人的情景,抒发友情兼乡思,蕴含着一种孤独与寂寞,情感真挚深厚。





[url=]描写励志的诗词作品[/url][color=rgba(0, 0, 0, 0.6)]共66个词条11.1万阅读


满江红·怒发冲冠
[color=rgba(0, 0, 0, 0.6)]《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般认为是宋代抗金将领岳飞的词作。此词上片抒写作者对中原沦陷的悲愤,对前功尽弃的痛惜,表达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下片抒写作者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愿望,对国家朝廷的赤胆忠心。全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概,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奋发的精神。




满江红·浩浩长江
[color=rgba(0, 0, 0, 0.6)]《满江红·浩浩长江》是著名外交家、当代诗词大家厉声教创作的一首词作。词作中处处激扬着风华正茂的书生意气,抒写了大时代里有为青年的爱国热忱和报国理想,富有教育意义,堪称不可多得的长调佳作。




五四有感
[color=rgba(0, 0, 0, 0.6)]《五四有感》是著名外交家、当代诗词名家厉声教晚年于五四青年节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旨在勉励青年人珍惜大好时光,积极进取。全诗表达了作者对青春的真诚赞美和对青年的爱护与期望,以及自己志在归隐让贤的情怀。该诗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用典精妙,洒脱飘逸,堪称佳作。




过零丁洋
[color=rgba(0, 0, 0, 0.6)]《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的诗作。此诗首联二句自叙生平遭际,思今忆昔,感慨万端;颔联二句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国破家亡的现实;颈联二句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如今零丁洋上自叹伶仃;尾联二句以死明志,是作者对自身命运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格调大气磅礴,情感真挚自然,语言工整精妙,生动形象,语意丰富。





[url=]描写抒情的诗词作品[/url][color=rgba(0, 0, 0, 0.6)]共32个词条3.8万阅读


将进酒
[color=rgba(0, 0, 0, 0.6)]《将进酒》是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七言歌行。此诗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诗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全诗情感饱满,无论喜怒哀乐,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变化剧烈;在手法上多用夸张,且常以巨额数词修饰,既表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在结构上大开大阖,张弛有度,充分体现了李白七言歌行的豪放特色。




沁园春·雪
[color=rgba(0, 0, 0, 0.6)]《沁园春·雪》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下片议论抒情,重点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醉翁亭记
[color=rgba(0, 0, 0, 0.6)]《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滕王阁序
[color=rgba(0, 0, 0, 0.6)]《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文章由洪都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文章除少数虚词以外,通篇对偶。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多,对得整齐;又几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较自然而恰当,显得典雅而工巧。





[url=]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所含篇目[/url][color=rgba(0, 0, 0, 0.6)]共22个词条2705阅读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color=rgba(0, 0, 0, 0.6)]作者:杨焕明




南州六月荔枝丹
[color=rgba(0, 0, 0, 0.6)]作者:贾祖璋




景泰蓝的制作
[color=rgba(0, 0, 0, 0.6)]作者:叶圣陶




陈情表
[color=rgba(0, 0, 0, 0.6)]作者:李密














作品名称滕王阁序
出    处《王子安集》、(《四部从刊》本)
作    者王勃
创作年代唐代
作品体裁骈文
作品别名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目录




作品原文
播报编辑

滕王阁序1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2。星分翼轸,地接衡庐3。襟三江而带五湖4,控蛮荆而引瓯越5。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6;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7。雄州雾列8,俊采星驰9。台隍枕夷夏之交10,宾主尽东南之美11。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12。十旬休假13,胜友如云;千里逢迎14,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15;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16。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17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18。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16: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
16194
2042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文章由洪都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文章除少数虚词以外,通篇对偶。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多,对得整齐;又几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较自然而恰当,显得典雅而工巧。 [1]
作品名称滕王阁序
出    处《王子安集》、(《四部从刊》本)
作    者王勃
创作年代唐代
作品体裁骈文
作品别名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3创作背景
4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名家点评
5后世影响
6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
播报
编辑
滕王阁序1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2。星分翼轸,地接衡庐3。襟三江而带五湖4,控蛮荆而引瓯越5。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6;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7。雄州雾列8,俊采星驰9。台隍枕夷夏之交10,宾主尽东南之美11。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12。十旬休假13,胜友如云;千里逢迎14,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15;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16。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17。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18。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16: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滕王阁序1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2。星分翼轸,地接衡庐3。襟三江而带五湖4,控蛮荆而引瓯越5。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6;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7。雄州雾列8,俊采星驰9。台隍枕夷夏之交10,宾主尽东南之美11。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12。十旬休假13,胜友如云;千里逢迎14,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15;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16。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17。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18。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68于上路19,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20。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21。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22。披绣闼,俯雕甍23,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24。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25。云销雨霁,彩彻区明2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27;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28。遥襟甫畅,逸兴遄飞29。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30。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31;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32。四美具33,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34,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35。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36。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37。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38?嗟乎!时运不齐39,命途多舛40。冯唐易老,李广难封41。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42;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43?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4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47。北海虽赊,扶摇可接48;东隅已逝,桑榆非晚49。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50;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51!勃,三尺微命52,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53;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54。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55。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56。他日趋庭,叨陪鲤对57;今兹捧袂,喜托龙门58。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59;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60?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61;兰亭已矣62,梓泽丘墟63。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64。敢竭鄙怀,恭疏短引65;一言均赋,四韵俱成66。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67。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15]注释译文播报编辑词句注释1.滕王阁:为唐高祖的儿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旧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之滨。 [19]2.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豫章是汉朝设置的,治所在南昌,所以说“故郡”。唐初把豫章郡改为“洪州”,所以说“新府”。“豫章”一作”南昌”。3.星分翼轸(zhěn):从星宿名说,(洪州)属于翼、轸二星所对着的地面的区域。古人用天上二十八宿(列星)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某个星宿对看地面的某个区域,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衡庐:指湖南的衡山和江西的庐山。4.襟三江而带五湖:以三江为襟,以五湖为带。即前面有三江屏蔽,周围有五湖环绕。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旧说古时长江流过彭蠡(今鄱阳湖),分成三道入海,故称“三江”。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一说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南昌在五湖之间。5.控蛮荆而引瓯(ōu)越:控制楚地,连接瓯越。控、引:本义都是指拉弓,引申为控制。蛮荆,古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瓯越,原为族名,古越族的一支,分布于瓯江一带,故名。后也指该族所居之地,相当于今浙江南部地区。6.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物产精美,犹如天上的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射(天上)牛、斗二星所在的区域。龙光,宝剑的光芒。墟:域,所在之处。《晋书·张华传》记载了这样的传说:牛、斗二星之间常现紫气,张华请豫章人雷焕来看,雷焕说那是宝剑的光芒上通于天。后来果然在豫章的丰城地下掘出了双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宝剑出土后,星间紫气也消失了。7.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人物俊杰,源于地方的灵秀,徐孺子在太守陈蕃家中下榻。徐孺,名稚,字孺子,南昌人,东汉时名士,家贫,常亲自耕种,德行为人所景仰。当时陈蕃为豫章太守,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稚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稚来访才放下。因此后世有“下榻”的说法。下,名词使动用法,使……放下。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8.雄州雾列:雄伟的大州像雾一样涌起,形容洪州的繁盛。州,指洪州。9.俊采星驰:杰出的人才像星星一样,形容人才之多。俊采,指人才。星驰,众星是运行着的,所以说“驰”。10.台隍(huáng)枕夷夏之交:南昌城处在瓯越与中原接壤的地方。这是说洪州处于要害之地。台隍,城台和护城壕,这里指南昌城。枕:倚,据。夷,古代称少数民族为夷,这里指上文所说的蛮荆、瓯越之地。夏,古代汉族自称夏,这里指中原地区。交,动词活用名词,接壤的地方。11.宾主尽东南之美:(来赴这次宴会的)客人和主人,都是东南一带的俊杰。主,指洪州都督阎公,名字不详。美,形容词活用名词,俊杰。12.都督阎公之雅望,棨(qǐ)戟(jǐ)遥临;宇文新州之懿(yì)范,襜(chān)帷暂驻:有崇高声望的都督阎公远道来临,有美好德行的新州刺史宇文氏在此地暂时停留。宇文,复姓,名字不详。新州,州名,今广东新兴。懿范,美好的风范。襜帷,车的帷幔,这里借指宇文新州的车马。棨戟,有套的戟,古时官吏出行时用做前导的一种仪仗。都督的仪仗到了,也就是说阎公光临。新州,州名,今广东新兴。13.十旬休假:指恰好赶上十日休假的日子。当时官员十天休息一天,叫做“旬休”。14.千里逢迎:指迎接千里而来的客人。15.腾蛟(jiāo)起凤,孟学士之词宗:文坛上众望所归的孟学士,文章的辞采有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样灿烂夺目)。孟学士,名字不详。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词宗,文词的宗主。16.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王将军的兵器库里藏有锋利的宝剑,意在显示王将军的勇武和韬略。紫电,宝剑名。晋·崔豹《古今注·舆服》:“吴大皇帝(孙权)有宝刀三,宝剑六,二曰紫电。”青霜,也指剑。《西京杂记》卷一:“高祖(汉高祖)斩白蛇剑,……刃上常若霜雪。”也可写作“清霜”。王将军,名字不详。 [3]17.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家父作交趾县的县令,自己因探望父亲路过这个有名的地方(指洪州);年幼无知,(却有幸)参加这场盛大的宴会。宰,县令,这里指交趾县的县令。出,过。何,宾语前置,应为“知何”,懂得什么。饯,送行的宴会。18.时维九月,序属(zhǔ)三秋:指当时正是深秋九月。维,语气词。序,时序(春夏秋冬)。属,适值。三秋,秋季,这里指秋天的第三个月,即九月。19.俨骖(cān)騑(fēi)于上路:驾着车在高高的道路上(前行)。俨:使整齐,整治。骖騑,驾车的马。上,高。20.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意思是说到滕王阁来观赏。帝子、天人,都指滕王。长洲,指滕王阁前的沙洲。旧馆,指滕王阁。有版本为“得仙人之旧馆”。 [17]21.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在这里可以望见)重叠的峰峦耸起一片苍翠,上达重霄;凌空架起的阁道上,涂饰的朱红色油彩鲜艳欲滴,从阁道往下看,地好像没有了似的。飞阁,架空建筑的阁道。流,形容彩画鲜艳欲滴。丹,丹漆,这里泛指彩绘。临,从高处往下探望。飞阁流丹一作飞阁翔丹。 [15]22.鹤汀凫(fú)渚(zhǔ),穷岛屿之萦(yíng)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鹤、野鸭止息的水边平地和小洲,极尽岛屿曲折回环的景致;用桂木、木兰修筑的宫殿,(高低起伏)像冈峦的样子。桂、兰,两种名贵的树,这里是形容宫殿的华丽、讲究。23.披绣闼(tà),俯雕甍(méng):打开精美的阁门,俯瞰雕饰的屋脊。绣,指雕刻得精美细致。24.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放眼远望,辽阔的山岭、平原充满人们的视野,迂回的河流、湖泽让人看了吃惊。盈视,极目遥望,满眼都是。骇瞩,对所见的景物感到惊异。25.闾(lǘ)阎(yán)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gě)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房屋遍地,有不少官宦人家;船只停满渡口,有许多装饰着青雀、黄龙头形的大船。闾阎,里门,这里代指房屋。钟鸣鼎食之家,指大家世族,因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青雀黄龙之舳,船头作鸟头形、龙头形。26.云销雨霁(jì),彩彻区明: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明朗。27.彭蠡(lǐ):古代大泽,即现在的鄱阳湖。28.声断衡阳之浦:鸣声到衡阳之浦而止。断,止。相传衡阳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回。29.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登高望远的胸怀顿时舒畅,飘逸脱俗的兴致油然而生。30.爽籁(lài)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è):宴会上,排箫响起,好像清风拂来;柔美的歌声缭绕不散,遏止了白云飞动。爽,形容籁的发音清脆。籁,排箫,一种由多根竹管编排而成的管乐器。31.睢(suī)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zūn):今日的宴会,好比当年睢园竹林的聚会,在座的文人雅士,豪爽善饮的气概超过了陶渊明。睢园,西汉梁孝王在睢水旁修建的竹园,他常和一些文人在此饮酒赋诗。32.邺(yè)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是借诗人曹植、谢灵运来比拟参加宴会的文人。邺,今河北临漳,是曹魏兴起的地方。曹植曾在这里作过《公宴诗》,诗中有“朱华冒绿池”的句子。临川之笔,指谢灵运,他曾任临川(今属江西)内史。33.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34.睇(dì)眄(miǎn):眼睛左转右动地观望。睇,斜视。眄,也是斜视的意思。 [18]35.识盈虚之有数:知道事务的兴衰成败是有定数的。36.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远望长安,遥看吴会。长安,唐朝的国都。吴会,吴地的古称。37.地势极而南溟(míng)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地势偏远,南海深邃;天柱高耸,北极星远悬。天柱,《神异经》记载,昆仑山上铜柱,高入天穹,叫做“天柱”。北辰,北极星,这里暗指国君。38.帝阍(hūn):原指天帝的守门者。这里指皇帝的宫门。宣室:汉未央宫前殿正室叫宣室。汉文帝曾坐宣室接见贾谊,谈话到半夜。39.时运不齐:命运不好。不齐,有蹉跎、有坎坷。40.舛(chuǎn):不顺。41.冯唐:西汉人,有才能却一直不受重用。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难再做官了。李广: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大,却终身没有封侯。42.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汉文帝本想任贾谊为公卿,但因朝中权贵反对,就疏远了贾谊,任他为长沙王太傅。屈,使动用法,使……屈。43.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使梁鸿逃到海边(隐居),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吗?窜,使动用法,使……逃。梁鸿,东汉人,因作诗讽刺君王,得罪了汉章帝,被迫逃到齐鲁一带躲避。海曲,海隅,指齐鲁一带临海的地方。明时,政治昌明的时代。44.见机:事前洞察事物的动向。达人知命:通达事理的人,知道命运。45.宁移白首之心:哪能在白发苍苍的老年改变心志?46.青云之志:比喻远大崇高的志向。47.酌(zhuó)贪泉而觉爽:喝下贪泉的水,仍觉得心境清爽。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这句是说有德行的人在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保持纯正,不被污染。处涸辙以犹欢:处在奄奄待毙的时候,仍然乐观开朗。处涸辙:原指鲋鱼处在干涸的车辙里。比喻人陷入危急之中。《庄子·外物》有鲋鱼在干涸的车辙中求活的寓言。48.北海虽赊(shē),扶摇可接:北海虽然遥远,乘着旋风还可以到达。北海,即《庄子·逍遥游》中的“北冥”。49.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为时还不晚。东隅,指日出的地方,表示早。桑榆,指日落的地方,表示晚。古人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说法。50.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孟尝品行高洁,却空有一腔报国热情。这是作者借孟尝以自比,带有怨意。孟尝,东汉人,为官清正贤能,但不被重用,后来归田。51.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怎能效法阮籍不拘礼法,在无路可走时便恸哭而还呢?意思是说,虽然怀才不遇,但也不放任自流。阮籍,三国魏诗人。他有时独自驾车出行,到无路处便恸哭而返,借此宣泄不满于现实的苦闷心情。猖狂,狂放、不拘礼法。52.三尺微命:指地位低下。三尺,士佩三尺长的绅(古代礼服上束带的下垂部分)。微命,犹如说身份卑微。王勃做过虢州参军,所以这样说。53.无路请缨(yīng),等终军之弱冠:自己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汉书·终军传》记载,汉武帝想让南越(今广东、广西一带)王归顺,派终军前往劝说,终军请求给他长缨,必缚住南越王,带回到皇宫门前(意思是一定完成使命)。后来用“请缨”指投军报国。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54.投笔:指投笔从军,用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宗悫:南朝宋人,少年时很有抱负,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55.舍簪(zān)笏(hù)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自己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富贵,到万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亲。簪笏,这里代指官职。簪,束发戴冠用来固定帽子的簪。笏,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手版。56.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自己并不是像谢玄那样出色的人才,却能在今日的宴会上结识各位名士。谢家之宝树,指谢玄。《晋书·谢玄传》记载,晋朝谢安曾问子侄们:“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来就称谢玄为谢家宝树。孟氏之芳邻,这里借孟子的母亲为寻找邻居而三次搬家的故事,来指赴宴的嘉宾。57.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过些时候自己将到父亲那里陪侍和聆听教诲。趋庭,快步走过庭院,这是表示对长辈的恭敬。叨,惭愧地承受,表示自谦。鲤对,孔鲤是孔子的儿子,鲤对指接受父亲教诲。事见《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孔)鲤趋而过庭。(子)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子)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58.捧袂(mèi):举起双袖作揖,指谒见阎公。喜托龙门:(受到阎公的接待)十分高兴,好像登上龙门一样。托,指寄托身子,这是客气话。龙门,地名,在今山西河津西北的黄河中,那里两岸夹山,水险流急,相传鲤鱼跃过龙门则变为飞龙。这里借“登龙门”的说法,表示由于谒见名人而提高了自己的身份。59.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没有遇到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虽有文才也(只能)独自叹惋。这里是以司马相如自比,又叹惜遇不到引荐的人。杨意:即蜀人杨得意,任掌管天子猎犬的官,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是由他推荐给汉武帝的。凌云,这里指司马相如的赋。《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相如献《大人赋》,“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60.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既然遇到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演奏高山流水的乐曲又有什么羞惭呢?意思是说,遇到阎公这样的知音,自己愿意在宴会上赋诗作文。钟期,即钟子期。《列子·汤问》记载,俞伯牙弹琴,钟子期能听出他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遂成知音。61.难再:难以第二次遇到。62.兰亭已矣:当年兰亭宴饮集会的盛况已成为陈迹了。63.梓(zǐ)泽丘墟:繁华的金谷园也已变为荒丘废墟。梓泽,金谷园的别称,为西晋石崇所建,故址在今河南洛阳西北。64.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登高而作赋,那是在座诸公的事了。《韩诗外传》卷七:“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65.恭疏短引:恭敬地写此小序。66.一言均赋,四韵俱成:我这首诗铺陈出来,成为四韵。67.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请各位宾客竭尽文才,写出好作品。洒、倾各与江、海对应,意思是竭尽才能,写诗作文。潘岳、陆机都是晋朝人,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云“陆才如海,潘才如江”。云尔,语气助词,用在句尾,表示述说完了。 [4]68.騑:也可写作

白话译文
这里是汉代的南昌郡城,如今是洪州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楚地,连接闽越。这里有物类精华、天产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之间。人中有英杰,大地有灵气,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雄伟的洪州城,房屋像雾般罗列,英俊的人才,像繁星一样活跃。城池坐落在夷夏交界之地,主人与宾客,汇集了东南地区的青年才俊。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在此暂留。正逢十旬休假的日子,杰出的朋友云集,高贵的宾客,也都不远千里来此聚会,文坛领袖孟学士,其文采像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王将军的武库里,藏有像紫电、青霜一样锋利的宝剑。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路过这方宝地;我年幼无知,竟然有幸亲自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时值九月深秋,积水消尽,潭水清澈,云烟凝结在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找到仙人居住过的宫殿,这里山峦重叠,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从阁上看深不见底、白鹤、野鸭栖息的小洲,极尽岛屿的迂折回环之势,威严的宫殿,依照起伏的山峦而建。
打开雕花的阁门,俯视华美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湖川曲折令人惊叹。房屋密集,不少富贵人家,船只塞满了渡口,都是雕刻着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雨过天晴,虹消云散,阳光朗照。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长天连成一片。傍晚渔舟中传来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因寒意而长鸣,到衡阳岸边方止。
放眼远望,心胸顿时舒畅,兴致兴起,排箫的音响引来了清风,柔缓的歌声令白云陶醉,像在睢园竹林的聚会,宴会上的人酒量超过陶渊明,像在邺水赞咏莲花,席上人的文采胜过谢灵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四种美好的事物都已经齐备,贤主、嘉宾千载难逢。向天空中远眺,在假日里尽享欢娱,天高地远,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我想到了事物的兴衰成败是有定数的。远望长安,东看吴会,陆地的尽头是深不可测的大海,北斗星多么遥远,天柱山高不可攀。关山重重难以跨越,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萍水相逢,大家都是异乡之客。心系朝廷,却不被召见,什么时候才能像贾谊那样去侍奉君王呢?
唉!命运不顺,路途艰险。冯唐容易老,李广封侯难。把贾谊贬到长沙,并不是没有贤明的君主:梁鸿到海边隐居,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吗?不过是君子能够察觉事物的先兆,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数罢了。年纪大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艰难反该更加坚强,不能放弃凌云之志。这样即使喝了贪泉的水。仍然觉得心清无尘;处在干涸的车辙中,还能乐观开朗、北海虽然遥远,乘着旋风还是可以到达;过去的时光虽然已经消逝,珍惜将来的日子还不算晚。孟尝品行高洁,却空有报国之心;阮籍狂放不羁,怎能效仿他在无路可走时便恸哭而返?
我,地位卑微,一个书生,虽然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报国的机会;像班超那样有投笔从戎的豪情,也有宗悫“乘风破浪”的壮志。而今放弃一生的功名,到万里之外去侍奉父亲,不是谢玄那样的人才,却结识了诸位名家。过些天到父亲那里聆听教诲,一定像孔鲤那样有礼;今天有幸参加宴会,如登龙门。司马相如倘若没有杨得意的引荐,虽有文才也只能独自叹惋。既然遇到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演奏高山流水的乐曲又有什么羞愧的呢?
唉!名胜不能长存,盛宴难逢。兰亭集会的盛况已成陈迹,繁华的金谷园也变为废墟。有幸参加这次盛宴,故写小文以纪念;登高作赋,那就指望在座诸公了。竭尽心力,恭敬地写下这篇小序,我的一首四韵小诗也已写成请各位像潘岳、陆机那样,展现江海般的文才吧。
巍然高大的滕王阁建在江渚之滨,当年滕王宴饮的场面已不再呈现。
南浦轻云早晨掠过滕王阁的画栋,西山烟雨傍晚卷起滕王阁的珠帘。
悠闲的云朵映在潭水上悠然渡过,变换的景物在星空下历数着春秋。
修建这滕王阁的帝子在什么地方?只有槛外的长江水滚滚向东流淌。 [2] [5]

创作背景
播报编辑

关于《滕王阁序》写作时间,主要有四种说法:
  • “十三岁”说

太平广记》记载王勃“年十三省其父至江西”。《古今事文类聚前集》记载:“唐王勃字子安,六岁能文,词章盖世。年十三,侍父宦游江左,舟次马当,寓目山半古祠,危栏跨水,飞阁悬。”
  • “十四岁”说

五代王定保记载:“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笔纸巡让语宾客,物不辞。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请宴所,极欢而县。”
  • “二十二岁”说

清初吴楚材等注《古文观止》认为作于“咸亨二年”(671年),王勃时年二十二岁。其注云:“咸亨二年,阎伯屿为洪州牧,重修。九月九日,宴宾僚于阁。欲夸其婿吴子章才,令宿构序。时王勃省父,次马当,去南昌七百里。梦水神告曰,助风一帆。达旦,遂抵南昌与宴,阎请众宾序,王勃不辞,阎恚甚,密令吏,得句即报。至落霞二句,叹曰,此天才也。想其当日对客挥毫,珍词绣句,层见叠出,海是奇才。”清人蒋清翊在《子安集注》中亦主张作于“省父”六合县之时。
  • “二十九岁”说

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认为《滕王阁序》是王福峙谪交趾(今越南北部)之后。王勃前往省亲,过南昌而作。父福时坐是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勃至入谒,帅知其オ,因请为之。物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酒曲辞别,帅赠百,即举帆去,至炎方,舟入洋海溺死,时年二十九。”这里所说的“二十九”是虚岁。 [6]
总之,这首《滕王阁序》是诗人为滕王阁而写的一首并序诗歌。 [4]

作品鉴赏
播报编辑


文学赏析

《滕王阁序》全文行思缜密,紧扣题目,不拘一格,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洪府地势雄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主人贤德”“高朋满座“。“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点明滕王阁所在地点,再详写其方位在翼、轸星宿的分野,从地理位置上看连接着湖南衡山和江西庐山,由上及下,再一笔荡开,写南昌地势:三江为襟,五湖为带,胸怀楚国而指引吴越。本为滕王阁作序,开篇却避开宴会和阁楼,不落俗套,气势高卓。“物华天宝”一句到“王将军之武库”一句,写南昌物产丰富,人才济济,称赞宴会宾主“尽东南之美”“高朋满座”“胜友如云”。最后一句,简述自己来到这里参加宴会的缘由。宴会盛况寥寥数笔带过,接下来是文章最重要的部分。

滕王阁序书法集萃(21张)





第二、三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作者由近及远,从壮丽的楼阁到秀丽的山川,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滕王阁秋景,展开了一幅流光溢彩、错落有致、上下浑然天成、虚实相映成趣的滕王阁三秋图。“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这两句在静止中表现了光影色彩的变化,将湖光山色写得极富生命力。积水消尽后寒潭显出一片清澈,傍晚时分,淡淡的云烟凝聚着重重的暮霭,水天之间呈现出一片盈盈的紫光。这一句在色彩浓淡的变化中描绘秋意正浓的晚景,一个“寒”字写出秋高气爽,“寒潭”与“暮山”一近一远构成了错落的景致,这一句被誉为“写尽九月之景”。接下来是虚写,作者带着读者驾着马车在高高的山路上,在崇山峻岭里遍访秋日风景,来到昔日帝子居住的长洲,找到仙人休养过的宫殿。接着从众多名胜中将滕王阁烘托而出——“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山峦重叠,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飞檐丹辉欲流,仿佛直插大地。作者在一上一下之间仅仅用了十六个字就把楼阁高耸入云的气势写得蔚为壮观,把楼阁的独特风貌写得栩栩如生,这一句借着俯仰视角的改变,使上下浑然天成。“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这两句写滕王阁周围的动物和植物,白鹤野鸭在萦回的小岛上畅游,洒满兰桂花香的宫殿掩映在起伏的山峦之中,使滕王阁犹如众星捧月一般,显出恢弘的气势。作者写到在滕王阁上登高远望极目之景:打开绣花的阁门来俯视雕梁画栋的屋脊,远阔的山川平原尽收眼底,近处的江河之水蜿蜒曲折令人惊奇。楼宇巷陌中尽是富贵人家;舸舰泊满渡口,都是装饰精美的雀舫龙舟。秀美山川、繁华市井、众多舟楫上承第一段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又与下面的“渔舟唱晚”“雁阵惊寒”共同构成一幅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的图画。这一段中属“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最为人称道。这句话是一个视觉的飨宴,整幅画面的主体是红色的夕阳余晖和蓝绿色的水光接天的模样,白色的野鹭穿插其间。色彩美,动态美,虚实美,空间立体美,带给读者无暇的想象。
第四、五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众人宴会上登临逸兴,进而兴尽悲来,怀古议论,引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作者以起伏跌宕的笔势,从“逸兴遄飞”写到了“兴尽悲来”。第四段头两句“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写的是宴会时丝竹管弦、轻歌曼舞的欢乐场景。接着将在座宾客杯中豪情和笔下才华堪比陶渊明、谢灵运。良辰美景与共,赏心乐事具备,宾主难得相聚,极目远望,尽情地欢娱。到这里写的都是登临逸兴的乐。下面一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从宇宙无穷想到兴衰有尽:回望长安犹在夕阳下,吴会却如在云海间。大地有穷尽,而南海深不可测,擎天之柱不可攀,北斗星辰遥远:关山难越,谁来为失意人悲痛?萍水相逢,都是异乡漂泊之人。满怀抱负,王宫何时能见?皇帝的召见,又要等到何年?作者以“失路之人”自指,叹息自己的命运。作者虽满腔热血,才华横溢却因恃才傲物、放荡不羁而被当时社会所不容。壮志难酬,所以在这里作者由宇宙的无限而想到人生有限、短暂,表露出对时光流逝却功业难成的感慨;他悲叹盈虚有数,透出无法扭转命运的无奈,为自己只能流落南海之滨,无力跻身帝都长安为国效力而感到悲伤。在第五段中,作者用典故把自己比做贾谊、梁鸿、冯唐、李广,来描述自己现在遭遇的困境,但作者没有在悲伤中停留太久,转而用自己的乐观精神给这一段咏叹做了更好的注解。作者表示自己仍是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身处逆境仍旧心胸开朗,立志报国。这一段所用典故较多,但却合理恰当毫无堆砌之感,王勃写自己怀才不遇、深陷困境的矛盾心理,却又用一种处世的乐观精神加以化解,这种高尚的情怀,千百年来引起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共鸣。
第六、七段为第四部分,简述自己的旅程和志向,对宾主的知遇表示感谢,对参加宴会并饯别作序表示荣幸,这一段内容与开头遥相呼应,再一次紧扣主题。 [7]
在艺术上,《滕王阁序》有以下写作特色:
(1)句式错落,节奏分明
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这些句式,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起承转合。一般来说,二字句用于抒情(文中有两处:“嗟乎”“呜呼”)。三字句、四字句用于一个话题的开始或转折。六字句或七字句连用,为平实的叙述。四六句或六四句连用,为叙述或抒情的展开部分。仅有一个一字句“勃”,是自指兼表提顿。这样,全篇的行文,既起伏跌宕,又自然流转。
(2)骈俪藻饰,辞采华美
全篇采用对偶句,不但字面相对,而且音韵大体相对。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一句中平仄交替,上下句之间又平仄相对。如此讲求音律,又不影响意义表达,写出来的句子抑扬顿挫,富于乐感,富于诗意。这篇序文,如“物华天宝”“俊采星驰”“紫电青霜”“钟鸣鼎食”“青雀黄龙”“睢园绿竹”“邺水朱华”等,都是讲求辞采的典型例子。这样,文章辞采华美,赏心悦目。
(3)运用典故,简练含蓄
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典故的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4]

名家点评

  • 唐代

韩愈《新修滕王阁记》: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关,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
  • 宋代

洪迈《容斋续笔》:唐人诗文,或于一句中自成对偶,谓之当句对。盖起于《楚辞》“蕙叠、兰藉”,“桂酒、椒浆”,“斫冰、积雪”。自齐、梁以来,江文通、庾子山亦如此。如王勃《宴滕王阁序》一篇皆然。谓若:“襟三江、带五湖”,“控蛮荆、引瓯越”,“龙光、牛斗”,“徐孺、陈蕃”,“腾蛟起凤、紫电青霜”,“鹤汀凫渚、桂殿兰宫”,“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舳”,“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天高地迥、兴尽悲来”,“宇宙、盈虚”,“丘墟、已矣”之辞是也。
计有功《唐诗纪事·王勃》:勃为文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而卧,忽起书之,初不加点,时谓腹稿,《滕王阁序》“落霞孤鹜”之语,至今称之。其诗甚多,如“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 明代 [14]

胡应麟诗薮》:神俊无前,六代体裁,几于一变。即“画栋”“珠帘”四韵,亦唐人短歌之绝。
  • 清代

唐德宜《古文翼》卷八引曹德培语:此序一起极有力量,而于洪波汹涌中,随结随却,尤为超特。前半曲描婉写,璧缀珠联,奇丽极矣。后半独能别开生路,以悠扬怀抱,写出磊落事情,抚今思古,吊往追来。盖前半以景胜,后半以情胜。非情无以显景,非景无以寓情。而前半写景,景中有情;后半写情。情中有景。
林云铭《古文析义》:余细读之,见起初以南昌名胜,从天引起地,从地引起人,又从人分出宾主。此起手铺叙之伦也。因就宾主句落下间公,兼点字文,并许多佳客与己为会之时,及所会之地。此入题铺叙之伦也。到阁之后,先写阁居山水之间,增山水之胜,开阁而眺。再写阁外所见之实景,及当秋之奇景。此形容铺叙之伦也。逸兴既发,或闻风声,或聆歌声,或德星饮酒,或见文土临池。凡游宴中所当有而不能备有者,皆无不有,诚可为乐。此序事铺叙之伦也。游乐已极,由壮生悲,人情皆然,穷旅尤甚。以为在会诸客中,必有不能忘情于不遇,与己相等者。此感慨铺叙之伦也。末以时命自安,藏器待时之意,为在会不得志诸君子慰藉。再自叙同此沦落,而壮志不衰。今因省父途中,得遇佳会,虽平日之词章,见诎于君上,而得伸于知己,亦为可幸。此收东铺叙之伦也。复把盛衰不常之理,以感慨发作余波,并系以诗,寓吊古之意,此结尾铺叙之伦也。其中布置之巧,步步衔接,步步脱却,皆有开合相因之妙。
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三:滕王阁连甍市廛,名不称实;徒以王勃一序,脍炙今古。求所谓“飞阁流丹、飞云卷雨”者,何有也?吴下管元心(正传),令永新,作一绝书版悬阁上,末句云:“争传画栋珠帘句,江上藏风笑杀人。”
李扶九原编、黄仁黼重订《古文笔法百篇》卷十八:自来手八叉、才七步如温庭筠、曹子建辈,类皆不免枚皋速而不工之弊。至求其可以三《二京》而四《三都》者,则又非相如之工而不速不可。古今所传,惟祢正平《鹦鹉》一篇,庶几兼之。然年非弱冠,而又有黄祖娱宾之迫,不得不顺从以远害,尽辞以效愚。若夫子安路出洪州,躬逢胜饯,既无避祸之苦,又叨末座之宾,出纸慨然,此阎公之所以见恚也。而序珠来玉举笔有神,初不让八叉七步之捷,竟致陈思铜雀能倾魏武之心,以视孟坚之折西宾,太冲之访岷事。其工拙又如何也?然非遗墨一梦,安见十三楮子不减洛神,能令阎公叹为天才而矍然起敬哉!
  • 现代

古典文学专家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唐代骈文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自初唐四杰始,不少作品已于工整的对偶、华丽的辞藻之外,展示出流走活泼的生气和注重骨力的刚健风格,如王勃的《滕王阁序》。 [8-9]

后世影响
播报编辑

一、地位
从内容上看,《滕王阁序》拓展了骈文的艺术境界。在艺术形式上,《滕王阁序》接受了六朝抒情小赋的传统,又在骈文的形式上加以散文化,达到了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滕王阁序》既是六朝骈文之新变,也是唐朝骈文通俗化格律化之先声。 [10]
二、成语
人杰地灵:来源于“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萍水相逢:来源于“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11]
三、教材收录
《滕王阁序》被入选高中语文必修五人教版教材中。 [12]

作者简介
播报编辑

王勃(650—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学者文中子王通之孙,唐代诗人。年十四,举幽素科,授朝散郎。因作文得罪唐高宗而被放逐,漫游于蜀中。后补虢州参军,犯死罪,遇赦,革职。年二十七,因渡南海探望父亲,溺水受惊而死。工诗能文,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13]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词条图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16: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的典故时间:2017-11-08 16:37:46由微梦雨 分享投诉“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这句话出自历史上颇为著名的唐代诗人王勃所作的《滕王阁序》这篇文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王勃所写的这句“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并不是指责阮籍猖狂,而是感叹如阮籍那般风流人物,也会因穷途末路而大哭,真是可悲可叹。“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这句话主要讲的是关于阮籍一生三哭中的其中一次。阮籍曾自己驾着马车四处行走,与他人有目的地游走不同,阮籍并没有决定要去什么地方,而是任凭牵引马车的马匹无目的地四处闲逛。不管马车行驶的道路有多么崎岖不平,也不管东西南北什么方向,阮籍只是一直往前走,一路喝着酒。然而再长的路也会有走到尽头的时候,当马车行至道路的尽头的时候,阮籍的眼泪突然就流了下来,放声大哭。等到他哭够之后,阮籍就调转马车的行驶方向,换了一条路行进,然而走着走着就又走到了路的尽头,于是阮籍又开始放声大哭。阮籍之所以在行至道路尽头时突然痛哭流涕,是因为他从走到道路尽头这件事而联想到了自己的处境,阮籍身负极高的才华和能力,却无法得以施展,无法实现自己远大的抱负,只能整日喝酒抚琴如此虚无地度过自己的人生,他对自己的悲惨的现状而感到穷途末路般的绝望与痛苦,因此才会嚎啕大哭。阮籍的那次大哭令世人无比震撼,后曾被后世众多文人学者所引申,写入自己的作品中,唐代诗人王勃就是其中之一。有关三国名士阮籍的故事有哪些阮籍是个颇为有名的历史人物,因此历史上流传的关于阮籍的故事有很多,有阮籍醉酒避亲的故事,关于青白眼的典故,还有阮籍蔑视世俗礼法而发生的故事,更有被世人所熟知的阮籍丧母的故事。阮籍醉酒避亲的故事出自《晋书》这本史书,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阮籍作为魏晋时期才名远播的贤士,肯定会有很多有权有势的人想要招揽他为自己所用。当时权势滔天的司马昭为了招揽拉拢阮籍,就想出了与阮籍结为亲家的办法。而阮籍并不愿意在司马昭手下做事,于是为了躲避司马昭的那门亲事,他就开始每天拼命喝酒,每天都会喝醉酒,而且还醉酒得非常厉害,甚至有时还会醉到整个人失去意识的程度。就这样,喝酒醉倒,醒来后继续喝连续过了六十天,那个奉司马昭之命前来提亲的人根本无法对阮籍开口提及提亲一事,最后,实在没办法,他只能回去将情况禀告给司马昭。对此,司马昭也只能无奈打消借结亲之机拉拢阮籍的想法。阮籍对礼教礼法的厌恶和蔑视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相关故事也有很多。例如,阮籍非常喜欢喝酒,酒店就位于他家旁边,酒店主人的老婆是个年轻漂亮的女子。阮籍经常和王戎一起去酒店喝酒,喝醉后就径自躺在人家女主人身边睡觉,出乎意料的是酒店的男主人也不觉得他会有什么不当的行为。在那个时期,男女授受不亲是应该的,但是阮籍却无视了这条世俗规范。后世之人对阮籍的评价如何阮籍是魏晋时期颇为风流的一个人物,他有才华,胸怀大志,但是为人谨慎,懂得随机应变,至尊至孝的同时又个性不羁,行事率性,不被礼法之类所束缚。总结来说,阮籍是个真性情的人。阮籍与其他六人一起被世人尊称为竹林七贤,从中就可见阮籍自身才情颇高,更不用说他的那些相当优秀的被世人传颂的诗文。阮籍的父亲是著名的文学家、世人阮瑀,也因此,阮籍受家学的影响,在文学方面的成就颇大,更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人物,他所著的《咏怀》不仅促进了五言诗歌的发展,还成为那个时期诗歌的代表作。阮籍虽然心有远大抱负,但是为人谨慎,懂得审时度势。在魏晋那个时期,曹魏与司马两大家族矛盾冲突不断,作为当时非常出名的贤士的阮籍也因此会受到两方人马的招揽,处于两大家族之间,阮籍说话行事更为谨慎,毕竟处在那样的乱世之中,只有会隐藏自己的人才能顺利活下去。阮籍对于礼法之类的相当轻蔑,为人行事相当率性不羁。在当时,司马昭此人虽然不是晋朝的皇帝,但是他的地位权势都堪比皇帝,因此他人迫于司马昭之势,在司马昭面前都相当恭敬,连在酒席上都正襟危坐,不敢放松,只有阮籍子啊酒席上自顾自喝酒唱歌,逍遥快乐,好似不将司马昭此人放在眼里,可见其个性不羁。总的来说,阮籍此人相当懂得为人生存之道,为人处世虽有怪异之处,但也可以说成是真性情的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16: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这句话出自历史上颇为著名的唐代诗人王勃所作的《滕王阁序》这篇文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王勃所写的这句“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并不是指责阮籍猖狂,而是感叹如阮籍那般风流人物,也会因穷途末路而大哭,真是可悲可叹。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这句话主要讲的是关于阮籍一生三哭中的其中一次。阮籍曾自己驾着马车四处行走,与他人有目的地游走不同,阮籍并没有决定要去什么地方,而是任凭牵引马车的马匹无目的地四处闲逛。不管马车行驶的道路有多么崎岖不平,也不管东西南北什么方向,阮籍只是一直往前走,一路喝着酒。然而再长的路也会有走到尽头的时候,当马车行至道路的尽头的时候,阮籍的眼泪突然就流了下来,放声大哭。等到他哭够之后,阮籍就调转马车的行驶方向,换了一条路行进,然而走着走着就又走到了路的尽头,于是阮籍又开始放声大哭。


  阮籍之所以在行至道路尽头时突然痛哭流涕,是因为他从走到道路尽头这件事而联想到了自己的处境,阮籍身负极高的才华和能力,却无法得以施展,无法实现自己远大的抱负,只能整日喝酒抚琴如此虚无地度过自己的人生,他对自己的悲惨的现状而感到穷途末路般的绝望与痛苦,因此才会嚎啕大哭。

  阮籍的那次大哭令世人无比震撼,后曾被后世众多文人学者所引申,写入自己的作品中,唐代诗人王勃就是其中之一。

  有关三国名士阮籍的故事有哪些
  阮籍是个颇为有名的历史人物,因此历史上流传的关于阮籍的故事有很多,有阮籍醉酒避亲的故事,关于青白眼的典故,还有阮籍蔑视世俗礼法而发生的故事,更有被世人所熟知的阮籍丧母的故事。

  阮籍醉酒避亲的故事出自《晋书》这本史书,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阮籍作为魏晋时期才名远播的贤士,肯定会有很多有权有势的人想要招揽他为自己所用。当时权势滔天的司马昭为了招揽拉拢阮籍,就想出了与阮籍结为亲家的办法。而阮籍并不愿意在司马昭手下做事,于是为了躲避司马昭的那门亲事,他就开始每天拼命喝酒,每天都会喝醉酒,而且还醉酒得非常厉害,甚至有时还会醉到整个人失去意识的程度。就这样,喝酒醉倒,醒来后继续喝连续过了六十天,那个奉司马昭之命前来提亲的人根本无法对阮籍开口提及提亲一事,最后,实在没办法,他只能回去将情况禀告给司马昭。对此,司马昭也只能无奈打消借结亲之机拉拢阮籍的想法。


  阮籍对礼教礼法的厌恶和蔑视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相关故事也有很多。例如,阮籍非常喜欢喝酒,酒店就位于他家旁边,酒店主人的老婆是个年轻漂亮的女子。阮籍经常和王戎一起去酒店喝酒,喝醉后就径自躺在人家女主人身边睡觉,出乎意料的是酒店的男主人也不觉得他会有什么不当的行为。在那个时期,男女授受不亲是应该的,但是阮籍却无视了这条世俗规范。

  后世之人对阮籍的评价如何
  阮籍是魏晋时期颇为风流的一个人物,他有才华,胸怀大志,但是为人谨慎,懂得随机应变,至尊至孝的同时又个性不羁,行事率性,不被礼法之类所束缚。总结来说,阮籍是个真性情的人。

  阮籍与其他六人一起被世人尊称为竹林七贤,从中就可见阮籍自身才情颇高,更不用说他的那些相当优秀的被世人传颂的诗文。阮籍的父亲是著名的文学家、世人阮瑀,也因此,阮籍受家学的影响,在文学方面的成就颇大,更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人物,他所著的《咏怀》不仅促进了五言诗歌的发展,还成为那个时期诗歌的代表作。


  阮籍虽然心有远大抱负,但是为人谨慎,懂得审时度势。在魏晋那个时期,曹魏与司马两大家族矛盾冲突不断,作为当时非常出名的贤士的阮籍也因此会受到两方人马的招揽,处于两大家族之间,阮籍说话行事更为谨慎,毕竟处在那样的乱世之中,只有会隐藏自己的人才能顺利活下去。

  阮籍对于礼法之类的相当轻蔑,为人行事相当率性不羁。在当时,司马昭此人虽然不是晋朝的皇帝,但是他的地位权势都堪比皇帝,因此他人迫于司马昭之势,在司马昭面前都相当恭敬,连在酒席上都正襟危坐,不敢放松,只有阮籍子啊酒席上自顾自喝酒唱歌,逍遥快乐,好似不将司马昭此人放在眼里,可见其个性不羁。

  总的来说,阮籍此人相当懂得为人生存之道,为人处世虽有怪异之处,但也可以说成是真性情的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17: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 唐 ] 李白
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孤标傲世写谁隐?湘云霞城隐赤标!凭谁醉眼认朦胧?胧是月龙长安昭阳王关注IP属地: 安徽
0.9512024.07.27 12:25:49字数 2,306阅读 56



【 红楼日月:连载14】
(接上文,湘云身份的秘密)
2.1.3 凭谁醉眼认朦胧
湘云的菊花诗,本节不做专题解读,只看几个要点:
《对菊》 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踈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清冷香:冷香是宝钗的标配,湘云说:清,冷香。
后面两句有多重含义:君傲世之君,表面指菊花;也可指皇帝;更是指此诗比作菊花之人,“看来惟有我知音”,看来只有我知道此人音讯;还有:无君,有我,作者的一石多鸟随处可见。
《供菊》 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迳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三径:是隐者家园。
傲世:湘云诗里再次说傲世。
《菊影》 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迳中。
窗隔踈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三径:重复强调,隐者。
潜度偷移:隐之前的艰苦历程,不为人知的奔波亡命。
破月锁玲珑:破明,锁龙,此龙在破明之时曾被锁过。
珍重暗香休踏碎:珍重暗香,不要踏碎菊影,还是月影?
凭谁醉眼认朦胧:谁能认出这个模糊的“胧”??月龙,明之龙。
前文讨论过黛玉的“月胧明”,黛玉是月龙,明君,湘云是储君。




湘云的菊花诗

再简要看下黛玉的三首菊花诗:
《咏菊》 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运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菊》 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菊梦》 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黛玉的这三首诗有一个共同点:隐!
一从陶令平章后:陶渊明,《诗品》称“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忆旧还寻陶令盟:还重复强调陶渊明,强调隐。
孤标傲世偕谁隐?问菊,也是问读者,写谁隐?
一般都认为这句诗是写黛玉孤高傲世,是指黛玉。反面看是黛玉说湘云,指湘云这个太子隐居之事。
黛玉的三首菊花诗里的“隐”,都在向读者揭示“湘云之隐”。这一社是湘云特邀,菊花诗题为湘云所拟,而菊花本就是:隐逸花。
我们来看“孤标傲世写谁隐”?
这次菊花诗有个小动作,黛玉勾题赘名为“潇”,湘云勾题开始赘名为“湘”,很明显意在“潇湘馆”的“潇湘妃子”,这个小细节也透露了湘云与黛玉的渊源。但我说的小动作是:宝玉改“湘”为“霞”,是特意设计,引起读者注意,“霞”是湘云“枕霞旧友”的简称。
芦雪广联诗,湘云说“霞城隐赤标”。霞是湘云,隐了。赤标:赤是朱,标是木末,也是旗帜,赤标是朱的最后的旗帜。崇祯死后,朱明的旗帜,首先是太子,其次是其他皇子,然后才是弘光、隆武等皇家宗室。所以朱的旗帜,太子是首选,但“霞”这个“赤标”隐了。
孤标:无父为孤,何况太子父母双亡;标即“霞城隐赤标”之标。孤标是“霞”,是湘云,是崇祯太子。
傲世:《问菊》之前,湘云的《对菊》、《供菊》重复强调“傲世”。
所以,“孤标”、“傲世”都是湘云特征,不是黛玉。重复强调的“三径”,写的也都是“湘云之隐”。
有个细节:在湘云醉眠芍药后,“探春忙命将醒酒石拿来,给他衔在口内。”有文字记载的最早收藏“醒酒石”之人是谁?陶渊明。陶渊明收藏的醒酒石,是有考证以来个人收藏的第一块醒酒石。但陶渊明的醒酒石大,不是含在口内的,陶渊明每每酒后醉卧石上,醒来且歌且诗。所以这醒酒石还是把湘云比作陶渊明,与湘云之隐相符。
黛玉的三首诗还有第二个共同点:无人知。
向读者说“片言谁解”,“众莫知”,“举世无谈者”,“同谁诉”。
我们笼统俯瞰全部菊花诗:
黛玉的三首菊花诗,全部名列榜首,孤标隐、众莫知、同谁诉、片言谁解是主要原因。
探春的诗排名在湘云、宝钗前,仅此一次。“彭泽先生是酒狂”指出陶渊明,“短发冷沾三径露”指出隐士。注意庚辰本是“短发”,很多版本是“短鬓”,为什么要改?很显然在古时“短发”不好理解。放在明清之际,则很容易明白,剃发,头顶不就成短发了吗?是鞭挞剃发令。还透露出一个信息:说明隐居的太子也剃发易服了。这不是探春的诗吗?怎么说湘云?跟黛玉诗一样,探春的隐士陶渊明也是在说湘云之隐。虽隐居,为了不引人怀疑,不得不剃去受之父母之发,这一直是太子心里之痛。也就很容易理解黛玉说湘云打扮的话:“妆出个小骚达子”,这是父亲责骂啊!所以《红楼梦》中有许多泪笔。
湘云的《菊影》竟然没排上名次!在我看来,这首诗句句都好,是湘云三首诗中最好的。或许是作者用明贬暗褒之法,为了引起读者对比思考《菊影》,此诗揭露湘云“胧”的身份。此诗还有一个特点:与黛玉的《菊梦》都是“菊”字在前,其它菊花题都是“菊”字在后,而这两首诗都点出“胧”字!
影、梦也是此书的重点字:寒塘渡鹤影,红楼梦。
说到“寒塘渡鹤影”,和黛玉说湘云打扮“小骚达子”,第49回,湘云笑道:“你们瞧我里头打扮的。”一面说,一面脱了褂子。只见他里头穿着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彩绣龙窄褙小袖掩襟银鼠短袄,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妆缎狐腋褶子,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麀皮小靴,越显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
湘云里头打扮:绣龙,红妆!外面的“骚达子”打扮只是表象,里头打扮才是此人真正身份。否则湘云为什么给读者瞧里头打扮?
注意:鹤势螂形!“鹤”在后面湘云诗中多次提到,“螂”字却无着落,“螂”是其形!崇祯太子之名便是“烺”字:“朱慈烺”。

未完,连载【红楼日月】
(点击正文前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color=rgba(150, 150, 150, 0.4)]©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红楼梦诗词赏析——159.饮酒即景(5.寂寞对台)焰归来关注IP属地: 湖南
2018.06.12 19:02:19字数 865阅读 1,353



 僵卧谁相问,
(湘云)狂游客喜招。
  注:上句用“袁安卧雪”典故:汉代有一次大雪积地一丈余,洛阳令出外视察,见百姓都除雪开路,方能出门。到袁安门口,无路可通,以为袁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见《录异传》。下句说踏雪狂游之客喜有人招饮可御寒。唐时,王元宝每逢大雪就叫仆人从巷口到家门,扫雪开路,招客饮宴,名曰“暖寒会”。见王仁裕《开元遗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天机断缟带,
(宝琴)海巿矢绞绢。(湘云)
  注:天机,传说天上织女所用的织机。缟带,白色丝带,喻雪。海巿,海市屡楼,海中幻境。鲛绢,参见《题帕三绝句》注。两句取喻相类。
  寂寞对台榭,
(黛玉)清贫怀箪瓢。(湘云)
  注:独坐雪中台榭,寂寞凄清。或有隐意。第七十九回脂评说,原稿后半部有宝玉“对境悼颦儿”情节,并谓书中所写“轩窗寂寞,屏帐翛然”,先为其“作引”。“对”程高本作“封”,主语就不是指人了,与对句不相称。下句说怀念在风陋巷中过着“一箪(音单,盛饭的圆竹器)食,一瓢饮”的清贫生活的人。典出《论语·雍也》。这里只借取其常用义。从脂评说宝玉后来过“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的生活看,或所说“怀”人,也有隐指。
  烹茶冰渐沸,
(宝琴)煮酒叶难烧。 (湘云)
  注:渐,迟,很慢。冰雪之水,因此难沸;柴叶沾湿,所以烧不着。“冰”程高本作“水”。
  没帚山僧扫,
(黛玉)埋琴稚子挑。(宝琴)
  注:意即“山僧扫没帚〔之雪〕”。用“江边扫雪夕阳僧”诗意。雪中埋琴,出处不详。
  石楼闲睡鹤,
锦罽暖亲猫。(黛玉)
  注:闲睡鹤,雪夜鹤闲已睡。锦罽,锦毯。见《冬夜即事》诗注。这句说,天冷,猫贴着毯子以取暖。黛玉戏语作诗,所以“笑得握着胸口”。
  月窟翻银浪,
(宝琴)霞城隐赤标。(湘云)
  注:月窟,指月。见《咏白海棠》注。银浪,喻月光。宋代陈与义《咏月》诗:“玉盘忽征露,银浪泻千顷。”这里转而形容雪如月光倾泻大地。翻,倾。霞城,常指碧霞城仙境,与“赤标”并用则指赤城山,在浙江天台县北,“土色皆赤,状似云霞,望之如雉堞(城墙)”。见《会稽记》。晋代孙绰《天台赋》:“赤城霞起而建标。”赤标,谓赤色高峰望之可作标识。隐,指隐没于雪中。
题尤使君郡圃十二诗·凝思斋
[ 宋 ] 李庚

原文

孙绰赋天台,平人以图至。

公今身见之,情亲心更醉。

坐想复行吟,商颂得十二。

寄语范荣期,金声重掷地。


游天台山赋

孙绰〔魏晋〕

  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情之壮丽矣。所以不列于五岳、阙载于常典者,岂不以所立冥奥,其路幽迥。或倒景于重溟,或匿峰于千岭;始经魑魅之涂,卒践无人之境;举世罕能登陟,王者莫由堙祀,故事绝于常篇,名标于奇纪。然图像之兴,岂虚也哉!夫遗世玩道、绝粒茹芝者,乌能轻举而宅之?非夫远寄冥搜、笃信通神者,何肯遥想而存之?余所以驰神运思,昼咏宵兴,俯仰之间,若已再升者也。方解缨络,永托兹岭,不任呤想之至,聊奋藻以散怀。

  太虚辽阔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融而为川渎,结而为山阜。嗟台岳之所奇挺,实神明之所扶持,荫牛宿以曜峰,托灵越以正基。结根弥于华岱,直指高于九嶷。应配天以唐典,齐峻极于周诗。邈彼绝域,幽邃窈窕。近智以守见而不知,仁者以路绝而莫晓。哂夏虫之疑冰,整轻翮而思矫。理无隐而不彰,启二奇以示兆: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

  睹灵验而遂徂,忽乎吾之将行。仍羽人于丹丘,寻不死之福庭。苟台岭之可攀,亦何羡于层城?释域中之常恋,倡超然之高情。被毛褐之森森,振金策之铃铃。披荒蓁之蒙笼,陟峭崿之峥嵘。济楢溪而直进,落五界而迅征。跨穹窿之悬磴,临万丈之绝冥。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揽樛木之长萝,援葛藟之飞茎。虽一冒于垂堂,乃永存乎长生。必契诚于幽昧,履重险而逾平。

  既克济于九折,路威夷而修通。恣心目之寥朗,任缓步之从容。藉萋萋之纤草,荫落落之长松。 觌翔鸾之裔裔,听鸣凤之嗈嗈。过灵溪而一濯,疏烦想于心胸。荡遗尘于旋流,发五盖之游蒙,追羲农之绝轨,蹑二老之玄踪。

  陟降信宿,迄于仙都。双阙云竦以夹路,琼台中天而悬居。朱阁玲珑于林间,玉堂阴映于高隅。彤云斐亹以翼棂,皦日炯晃于绮䟽。八桂森挺以凌霜,五芝含秀而晨敷。惠风伫芳于阳林,醴泉涌溜于阴渠。建木灭景于千寻,琪树璀璨而垂珠。王乔控鹤以冲天,应真飞锡以蹑虚。驰神变之挥霍,忽出有而入无。

  于是游览既周,体静心闲。害马既去,世事都捐。投刃皆虚,目牛无全。凝思幽岩,朗咏长川。尔乃羲和 亭午,游气高褰,法鼓琅以振响,众香馥以杨烟。肆觐天宗,爰集通仙。挹以玄玉之膏,漱以华池之泉;散以象外之说,畅以无生之篇。悟遣有之不尽,觉涉无之有间;泯色空以合迹,忽即有而得玄;释二名之同出,消一无于三幡。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于不言。浑万象以冥观,兀同体于自然。






[url=][/url]
[url=][/url]




译文及注释[url=][/url]

译文
  天台啊,是天下山岳当中的神奇秀丽之山。远渡大海,就会看见方丈山和蓬莱山,登上陆地,就能进入四明山和天台山,这些山都是先辈圣人游方行化、神灵仙人当成住宅的地方。它高峻到极致的样貌、吉利祥和的身姿,穷尽了山川河海的丰富美满、人间天上的宏伟秀丽。之所以没有列入五岳、也没有记载在通常的典籍里,还不是因为所在的地方幽深、道路不同于一般的曲折,有的倒影映照在深广的水域当中,有的山峰朦朦胧胧隐匿在千山万岭之中。一开始就要经过到处是妖魔鬼怪的道路,最终还要走向渺无人烟的地方,世上很少有人攀登跋涉,王霸之人也没有理由来祭祀,所以,有关天台山的事情在通常的篇章里没有,它的名字呢只有在特殊

[url=]展开阅读全文 ∨[/url]



创作背景[url=][/url]

  这篇赋是孙绰在永嘉太守的任上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文选》卷十一《游天台山赋》李善注:“孙绰为永嘉太守,意将解印以向幽寂,闻此山神秀,可以长往,因使图其状,遥为之赋。”可见孙绰此赋并非真实游记,而是他对天台山神思飞扬的描述,是他所向往的山水佳境。作者想摆脱世俗羁绊,把生寄托于此,便写了这篇赋。


参考资料:
1、方伯荣主编.历代名赋赏析:重庆出版社,1988年02月:109-118
2、张国星编著.六朝赋: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01月:142-145



赏析[url=][/url]

  《游天台山赋》是一篇记游之作。这篇赋不是将天台山作旁观、静止的描写,而是紧紧围绕一个“游”字,把自然景物贯穿起来,循着作者的游踪,景物不断变换。千姿百态的景色,也随着作者攀援的节奏步步展开,构成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全赋辩致工巧,语句骈俪而无滞涩之病;加之想象丰富,波澜起伏,意奇语新,景物摹写更显得情采飞动,可谓有摇笔散珠,动墨横锦之妙。

  赋前的小序交代创作此文的原因:一是天台山神秀妙绝,可是没有人在通常典籍中记载它;二是幻想寻仙,摆脱世俗,便永托此山。这个序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散文。作者对天台山有深厚的感情,开头便热情赞颂了天合山是山岳中的神秀奇异

[url=]展开阅读全文 ∨[/url]





孙绰 [url=][/url]

(314—371)东晋太原中都(今晋中榆次)人,字兴公。孙楚孙。少以文称。初居会稽,游放山水。与许询并为玄言诗人,亦能赋,尝作《天台山赋》,辞致甚工,自谓掷地有金石声,为当时文士之冠。名公之碑,必请绰为文。除著作佐郎,累迁廷尉卿,领著作。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孙廷尉集》。► 14篇诗文 ► 64条名句



孤标傲世写谁隐?凭谁醉眼认朦胧?+ 湘云霞城隐赤标 +《菊影》《菊梦》揭朦“胧”+ 为什么黛玉骂湘云小骚达子?
[color=var(--GBK03A)]长安昭阳王

[color=var(--GBK04A)][color=var(--GBK04A)]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8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4】

2.1.3 凭谁醉眼认朦胧湘云的菊花诗,本节不做专题解读,只看几个要点:
《对菊》 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踈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清冷香:冷香是宝钗的标配,湘云说:清,冷香。
后面两句有多重含义:君傲世之君,表面指菊花;也可指皇帝;更是指此诗比作菊花之人,“看来惟有我知音”,看来只有我知道此人音讯;还有:无君,有我,作者的一石多鸟随处可见。
《供菊》 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迳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三径:是隐者家园。
傲世:湘云诗里再次说傲世。
《菊影》 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迳中。
窗隔踈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三径:重复强调,隐者。
潜度偷移:隐之前的艰苦历程,不为人知的奔波亡命。
破月锁玲珑:破明,锁龙,此龙在破明之时曾被锁过。
珍重暗香休踏碎:珍重暗香,不要踏碎菊影,还是月影?
凭谁醉眼认朦胧:谁能认出这个胧?月龙,明之龙。
前文讨论过黛玉的“月胧明”,黛玉是月龙,明君,湘云是储君。
再简要看下黛玉的三首菊花诗:
《咏菊》 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运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菊》 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菊梦》 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黛玉的这三首诗有一个共同点:隐!
一从陶令平章后:陶渊明,《诗品》称“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忆旧还寻陶令盟:还重复强调陶渊明,强调隐。
孤标傲世偕谁隐?问菊,也是问读者,写谁隐?
一般都认为这句诗是写黛玉孤高傲世,是指黛玉。我认为是黛玉说湘云,指湘云这个太子隐居的事实。
黛玉的三首菊花诗里的“隐”,都在向读者揭示“湘云之隐”。这一社是湘云特邀,菊花诗题为湘云所出,而菊花本就是:隐逸花。
我们来看“孤标傲世写谁隐”?
这次菊花诗有个小动作,黛玉勾题赘名为“潇”,湘云勾题开始赘名为“湘”,很明显意在“潇湘妃子”,这个小细节也透露了湘云与黛玉的渊源。但我说的小动作是:宝玉改“湘”字为“霞”,是特意引起读者注意,“霞”是湘云“枕霞旧友”的简称。
芦雪广联诗,湘云说“霞城隐赤标”,霞是湘云,隐了;赤标:赤是朱,标是木末,也是旗帜,赤标是朱的最后的旗帜。崇祯死后,朱明的旗帜,首先是太子,其次是其他皇子,然后才是弘光、隆武等皇家宗室。所以朱的旗帜,太子是首选,但“霞”这个“赤标”隐了。
孤标:无父为孤,何况太子父母双亡;标即“霞城隐赤标”之标。孤标是“霞”,是湘云,是太子。
傲世:《问菊》之前,湘云的《对菊》《供菊》重复强调“傲世”。
所以孤标、傲世都是湘云特征,不是黛玉。重复强调的“三径”写的也都是“湘云之隐”。
有个细节:在湘云醉眠芍药后,“探春忙命将醒酒石拿来,给他衔在口内”。有文字记载的最早收藏“醒酒石”的人是谁?陶渊明。陶渊明收藏的醒酒石,是有考证以来个人收藏的第一块醒酒石。但陶渊明的醒酒石大,不是含在口内的,陶渊明每每酒后醉卧石上,醒来且歌且诗。所以这醒酒石还是把湘云比作陶渊明,与湘云之隐相符。
黛玉的三首诗还有第二个共同点:无人知。
跟读者说“片言谁解”,“众莫知”,“举世无谈者”,“同谁诉”。
我们笼统俯瞰全部菊花诗:
黛玉的三首菊花诗全部名列榜首,孤标隐、众莫知、同谁诉是主要原因。
探春的诗排名在湘云、宝钗前,大概仅此一次。“彭泽先生是酒狂”指出陶渊明,“短发冷沾三径露”指出隐士。注意庚辰本是“短发”,很多版本是“短鬓”,为什么要改?很显然在古时“短发”不好理解。放在明清之际,则很容易明白,剃发,头顶不就成短发了吗?是鞭挞剃发令。还透露出一个信息:说明隐居的太子也剃发易服了。这不是探春的诗吗?怎么说湘云?跟黛玉诗一样,探春的隐士陶渊明也是在说湘云之隐。虽隐居,为了不引人怀疑,不得不剃去受之父母之发,这一直是湘云心里之痛,这就很容易理解黛玉说湘云打扮的话:“妆出个小骚达子”,这是父亲责骂啊,所以红楼梦中有许多泪笔。
湘云的《菊影》竟然没排上名次,在我看来,这首诗句句都好,是湘云三首诗中最好的。或许是作者用明贬暗褒之法,为了引起读者对比思考《菊影》,此诗揭露湘云“胧”的身份。此诗还有一个特点:与黛玉的《菊梦》都是“菊”字在前,其它菊花题都是“菊”字在后,而这两首诗都点出“胧”字。影、梦也是此书的重点字:寒塘渡鹤影,红楼梦。
说到“寒塘渡鹤影”,和黛玉说湘云“小骚达子”,第49回,湘云笑道:“你们瞧我里头打扮的。”一面说,一面脱了褂子。只见他里头穿着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彩绣龙窄褙小袖掩襟银鼠短袄,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妆缎狐腋褶子,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麀皮小靴,越显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湘云里头打扮:绣龙,红妆!外面剃发易服的“骚达子”打扮只是表象,里头打扮才是真正身份。注意:鹤势螂形!“鹤”在后面湘云诗中多次提到,“螂”字却无着落,而崇祯太子名“朱慈烺”。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color=var(--GBL05A)]编辑于 2021-12-07 13: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21:25 , Processed in 0.0771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