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5 10: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学新论:方以智是《红楼梦》的作者?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09-12-10 08:25:51)
标签: 冒辟疆 脂砚斋 《红楼梦》 方以智       


http://img1.qq.com/book/pics/6373/6373253.jpg

(方以智自画像,他的身上,有着太多的谜)

最近,红学研究提出一个石破天惊的观点,有研究者提出,《红楼梦》的作者是明末清初今枞阳籍著名思想家和哲学家方以智,方以智是贾宝玉的创作原型。最新的论点认为,《红楼梦》是明末四公子方以智与冒襄(字辟疆,号巢民)合著,曹雪芹即方以智,脂砚斋即冒辟疆。著名学者汪军认为,《红楼梦》是不是方以智原著尚待进一步深入考证,但《红楼梦》的作者肯定是明遗民,绝非那个江宁织造厂的八旗后裔。胡适的所谓“乾嘉考据法”,从《红楼梦》到《水经注》,一错再错,为害甚大。另外,方以智与天地会、孙中山的关系,方以智对易学、庄学、诗学、禅学的全新阐释,都是中国文化新一轮复兴的原点

   研究者认为,曹雪芹是笔名而不是真名,曹是曹洞宗的曹,雪芹是明遗民推崇的复卦意象,象征复活与新生。若如此解读,曹雪芹非方以智莫属,它将永远终结上世初胡适《红楼梦考证》中提出的《红楼梦》作者是江南织造曹寅后人曹雪芹的论断。《红楼梦》一书和曹家并无关连,因为密之去世时,曹寅(1658—1712)才13岁,他16岁才入宫作康熙御前侍卫,康熙29年才任苏州织造,三年后江宁织造,按现在专家考证的结果,曹雪芹在13岁时家族就已败落,以他的知识经历能写出这部文学“百科全书”来吗?简直是天方夜谭。方密之是中国古代卓越的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唯物论哲学家,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中国有几人?只有第一流的作家,才能写出《红楼梦》这样百科全书式的第一流文学作品。

《红楼梦》以写宁荣二府、宝黛二人爱情故事为幌子,实际上是写明朝国破家亡、海内鼎沸、末流横决、颠沛动荡,表现了明末清初大动乱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的无穷忧虑。贾宝玉与黛玉恋爱主线是以冒辟疆与董小宛恋情为蓝本。方以智、冒辟疆都是当时一流的大儒,他们在清初政治高压下通过写这部小说,寄托哀思,给后人留下重重谜团,他们在当时恶劣环境下也只能采取这种手法来做了。方以智、冒辟疆等从天堂到地狱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决定了他们写作的决心毅力和思想深度,远比《红》作者是曹雪芹说胜数更大。
1653年,方以智重归离别10年的金陵,皈依天界寺的觉浪道盛法师,闭关在金陵高座寺的香竹轩,潜心写哲学著作,《红楼梦》的初稿也就是在这里创作的,初名《情僧录》,后改名《石头记》。冒巢民(即冒辟疆)在得到原稿后,精心抄录(冒的小楷极佳,能日写一万字),充当了脂砚斋等作脂评等。巢民于1680—1690这十年之间在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写成《脂砚斋评点红楼梦》一书传世。在增删过程中,书名曾数次修订,有《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名称。吴玉峰、东鲁孔梅溪都是化名而己,实际作者只有两人,即初创者方以智(称作曹雪芹)和增删者及评点者冒巢民(脂砚斋)。评点中出现的畸笏、芹溪、杏斋诸子等都是巢民在书中的化名,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一是这些化名人物对小说中发生的事情毫无了解,二是为了保密需要,无须他人代劳,作者为模糊人的视线,将“真事隐去”故意设置的烟幕弹。整书初创稿为方以智,增删评点都出自于脂砚斋即冒巢民一人之手。
《石头记》原稿连同脂评流落到南京曹寅之手,在曹家迎百年传到穷三代曹霑之手,仅活了40岁的曹霑,自号雪芹,改写了一部《金陵十二钗》,但并没有流传开来。200多年来,人们将这个假曹雪芹当成脂批《石头记》作者,纠缠不清。找到了真正作者方以智和点评者冒巢民,一切疑团都能解决。这是方、冒诞生400年前夕(2010年)终于真相大白,重见光明。

《红楼梦》作者为方以智和冒巢民,可见脂砚斋两段《一芹一脂》评语:

a.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
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
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
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
甲午八月泪笔
——脂砚斋

b.甲戌本第一回一条脂批:“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
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
“甲午八月泪笔——脂砚斋”,回看方以智与冒襄在世且已相识的年份,有一个甲午年,
那正是1654年,也正是于这年的八月(客秋),冒襄叩关(以智闭关高座寺)叙旧,密之言:“与辟疆别十六年矣。”然而丝毫不影响他们之间的生死兄弟之情甚至同盟暗约共坚遗民之志甚至筹划复明大业。
想不到这一次重聚之后,二人天各一方,虽然密之子辈与冒襄往来不断,但两友再无相见之日。
生死离别,能不令做为脂砚的巢民泪下悲慨么。此批作于1671年密之逝后当无疑虑。是故有“余常哭芹,泪亦待尽。”

黛玉初进荣国府见一对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甲戌夹批:实贴。】方密之即生于在陆山庄的黻佩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5 10: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发于
2020之破译红楼密码本

写文章


明末旷世奇才-方以智,他会与《红楼梦》有关吗?「红楼探秘之十三(文稿+视频)」

东南一语
爱音乐、爱旅行、爱红楼
​关注她

你经常看 红楼梦 相关内容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冒辟疆的好友方以智。(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明末四公子之一。)

他是第一个被冒辟疆写进《影梅庵忆语》里的朋友,就是他把董小宛介绍给冒辟疆的。

晤密之,云:“秦淮佳丽。近有双成,年甚绮,才色为一时之冠。”
这里的密之就是方以智,双成即董小宛。

方以智是个旷世奇才。

他的好友陈子龙(就是柳如是的前男友)评价他:

“六龄知文史,八岁游京师,十二工书法,隶草腾龙螭,十五通剑术,十八观玄仪,旁及易象数,无理不可欺。”
《清史稿·方以智传》中也说他无所不通:

“以智生有异秉,年十五群经子史略能背诵。博涉多通,自天文、舆地、礼乐、律数、声音、文字、书画、医药、技勇之属,皆能考其源流,析其旨趣。”
真正是百科全书类的人物。

他喜欢阅览西洋之书,推崇中西合璧,有两位外国好友:传教士毕方济与汤若望。其中毕方济(P.Francois Sambiasi)生于那不勒斯王国,即意大利半岛南部的的Cosenza城,讲意大利语。

汤若望更加出名,他在中国40年,当时备受顺治皇帝恩宠。虽出生于德国,但却是在意大利完成他的学业,在那待了十年时间。他也会讲意大利语。

红楼梦书中就出现了意大利语。

书中第六十三回:宝玉对芳官说的话:

“海西佛朗思牙闻有金星玻璃宝石,他本国番语以金星玻璃名为温都里纳。”
这里宝玉说的“海西”应该泛指西方国家,“福朗思牙”听上去指法国,但却不是英语和法语的发音,它是意大利语。

“温都里纳”一样出于意大利语,原词为‘venturina’,是一种金砂石,也就是用玻璃制作的宝石。

17世纪时,意大利的玻璃制作工艺已经很成熟,并传入其他欧洲国家。

那冒辟疆是不是从方那里获知这些信息呢,我们只能猜测。但作者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信息。

书中被叫做“温都里纳”的人是芳官。

芳官在怡红院中绝对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她原是贾府梨香院戏班中的十二女伶之一,后贾府遣散戏班后,大家被分派到各房,芳官到了宝玉房里。

芳官虽做了宝玉的丫鬟,但她不会做针线活,不会说好听话,不会服侍人,脾气又大。但宝玉却处处宠着她,还提醒别人(如:春燕)照顾她,这在其他丫头中谁也没有得到这样的对待。

两人可以同桌吃饭,同杯饮酒,划拳逗乐,生日那晚醉了还同榻睡觉。

芳官性格豪爽,宝玉把她打扮成小子,招摇过园,给她起洋名叫“温都里纳”,起男性名叫“耶律雄奴”。

两人打扮上也像,书中众人都说他们如“一对双生的兄弟” 。

看他们书中的那些对话,取名字讲的玩笑话,就像是一边喝着酒一边在故意拿名字作贱匈奴外族。

这两人看上去不像是主人奴婢,倒更像是兄弟、知己。

宝玉把女子比喻成水做的,而男子则是浊物,作者把自己这位同龄的好朋友化身为书中女子是很有可能的。



那我们来看看书中还有哪些暗示。

(1)方芳谐音。

另外书中第六十三回宝玉生日喝酒时,芳官说她和袭人一个姓,都姓‘花’。

《醉翁亭记》里有‘野芳发而幽香’,芳就是花。袭人的哥哥叫花自芳,大概作者也是为了解释花来自“芳”(方)吧。

(2)红娘

前面一期曾讲过了《影梅庵忆语》是冒辟疆写作《红楼梦》的密码本,他把很多写作的证据都藏在这篇忆语中, 那看看冒辟疆在《影梅庵忆语》中是怎么提到方以智的。

文中一开始就特意说到是方以智把董小宛介绍给他的,方以智相当于冒辟疆和董小宛的红娘。

那么芳官呢?芳官在书中是正旦,正旦的角色,如《西厢记》里的莺莺。

但第四十八回芳官受了她干娘的打,麝月就曾有戏语:“把一个莺莺小姐,反弄成拷打红娘了!”特意提到了红娘。

不但如此,书中还有一个柳五儿,模样儿长的像黛玉,性格体格都像(柳五儿是黛玉的一个分身),委托芳官介绍去宝玉那里,芳官也是柳五儿与宝玉的红娘。

(3)两人结局

当清兵大举南下时,方以智在梧州出家,法名弘智,

方以智后来遭人诬陷被捕,被人诬以谋反罪名。

而芳官最后的下场也是由于旁人诬陷,王夫人把她撵了出去,后来跟随水月庵的智通出家去了。

这个“智通”在书中第二回也出现了。

第二回写贾雨村出去闲逛,在野外看到一座破庙,上面题着“智通寺”三字,里面还有一个龙钟和尚。

作者多次提到了这个“智通”。无所不通的方以智?会是这个暗示吗?


陈维崧在给方以智的儿子方中得的诗序中回忆方以智:

当时秣陵全盛时......密之先生衣纨縠,饰驺骑,鸣笳叠吹,闲雅甚都,蓄怒马桀黠之奴带刀剑自卫者,出人常数十百人,俯仰顾盼甚豪也。
在陈维崧笔下:他是白衣飘飘的侠客。。。

方以智写的《物理小识》传入日本后,日本学者评价为 “牛顿之前、中国可以自豪”的关于自然科学的百科全书著作。 

所以不管他与《红楼梦》有没有关系,我们都应该记住曾有这么一位天才、智者。

**分享读红楼心得,一家之言,供爱好红楼的您参考。

明末旷世奇才-方以智会与《红楼梦》有关系吗?「红楼探秘之十三」
246 播放 · 1 赞同视频




发布于 2020-10-11 09:04
红楼梦(小说)
林黛玉
曹雪芹
​赞同 2​
​3 条评论
​分享
​喜欢
​收藏
​申请转载


赞同 2


分享

发布一条带图评论吧

3 条评论
默认
最新

东南一语
作者
新视频链接:明末旷世奇才-方以智与《红楼梦》有关吗?(红楼探秘系列视频之十三)
2021-12-06
​回复
​1

骷髅党铁匠
没错,芳官就是方以智没跑了!
2020-10-11
​回复
​1

东南一语
作者
谢谢握个手
2020-10-11
​回复
​1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

2020之破译红楼密码本
从历史上的史料、诗词、文章寻找《红楼梦》真正的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5 10: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冒辟疆全集》中冒辟疆方以智诗歌往来考证《红楼梦》之必为冒辟疆所作
 良苑 2018-04-01   |  353阅读  |  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从《冒辟疆全集》中冒辟疆方以智诗歌往来考证《红楼梦》之必为冒辟疆所作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丁建国)

  一、《再用前韵答友人》,一个铁证

  《冒辟疆全集》中有一首诗《再用前韵答友人》(《冒辟疆全集》247页),读者容易放过。因为题目没有标明所答友人的身份地位。其实,正由于此诗隐去友人名字,故而尤为重要,极其重要。这是冒辟疆及其子冒丹书等人心虚的证据,心虚什么?我们来考证。

  求曹独苦怅哀鸿,忍见离群自昔同。
  最不可忘惟夙夜,从来难画是飘风。
  石能言语终须白,血化精魂叫亦红。
  我自与君联旧好,肯随蓬梗逐西东。

  这首诗写在康熙丙午年(1666年)冬日,方以智任青原山净居寺住持期间。我以为是答复方以智给冒辟疆的开示诗的。

  我们先读读方以智的开示诗。

  示襄藏蕴侍者

  石头引汝吸西江,日用吾谐何处藏。
  看破漉篱还可卖,超宗亦不数襄阳。

  十年劈出血肝肠,今日新硎何处藏。
  正显罩篱神变化,一双赤手舞风霜。

  解读如下:

  1 示襄藏蕴侍者

  何以称冒辟疆藏蕴侍者?

  藏蕴即蕴藏。

  先看“蕴藏”集解:汉刘歆《与扬雄书》:“一代之书,蕴藏於家。”《诗大序》“在心为志” 唐孔颖达疏:“蕴藏在心,谓之为志。”清刘大櫆《祭左茧斋文》:“凡所蕴藏,百不一试。”

  方以智尊称冒襄为藏蕴侍者,有三层意思:

  一、他们有共同的大志,反清复明。 此大志须蕴藏于心。

  二、形势发展至今,反清复明,几无可能。所以不能轻举妄动,“凡所蕴藏,百不一试。”

  三、但是此心志绝不能消失,绝不能死亡,必须蕴育出精神生命,精神成果。以一部惊世骇俗的《红楼梦》,来表达反清复明的情感和思想。

  2 石头引汝吸西江

  石头指《石头记》。吸,就是汲取。西江,一来自《庄子》“激西江之水”;二来自唐诗“西江之水上天流”。另外,也指江西,方以智所在。

  这句话首先是说,《石头记》使得冒辟疆付出全部的才华学识,人生智慧和人生资源。

  其次是说,冒辟疆来到江西求助方以智,与方以智讨论著作事宜。

  3 日用吾谐何处藏

  来自庞蕴禅诗:“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朱紫谁为号,丘山绝点埃,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禅诗运用了黄檗禅师典故。有人问黄檗禅师怎样才是神通变化?黄檗禅师回答:“你每天二十四小时,治事待客,上下应酬,哪一个不是神通变化呢?”方以智引用庞蕴禅诗及黄檗禅师的故事,说明《石头记》所写是日常人生,但是其中蕴藏的是惊人的题旨,所谓微言大义。

  4 看破漉篱还可卖

  漉篱指的是篱笆柴。宋朝陆游《炊饭》诗有“欲作明朝计,还须卖漉篱”句;宋朝叶适有“昔庞蕴夫妇,破家从禅,至卖漉篱自给,男女不婚嫁,争相为死”的佛教故事。

  这里表面是说从禅故事。其实密码藏在陆游诗句“欲作明朝计”里。方以智告诫冒辟疆,“明朝计”必须看破,漉篱不必卖了。反清复明的地下行动不要坚持了。

  5 超宗亦不数襄阳 

  超宗是佛家语“绝相超宗”。“绝相”,就是要你,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自相,不取相,不他相。就是要你无分别之心,比如什么我是佛你是魔等等。“超宗”,就是要你,不要存有宗教门派的世俗观念。无分别之心,要静心修炼,而不是把心力用在发展宗教门派势力上。 

  襄阳,一、位居中华腹地,扼守汉水中游,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建制28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养育了一代名相诸葛亮,三国名士庞统,“允冠百王”的光武帝刘秀等英雄,以及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张继、杜审言、皮日休,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东方圣人释道安等一大批名人。方以智这里主要是以襄阳指代军事斗争。

  方以智借用超宗佛家语和襄阳典故,嘱咐挚友不要再分心于武装斗争,地下活动。安心静气,全力以赴,创作好《石头记》。

  6十年劈出血肝肠

  这里方以智说的是为写《石头记》,他们已经花费了十年功夫,收集素材,构思主脑,拟出架构。这部书,是明亡纪事,字字血,声声泪,杜宇啼出血肝肠,来之不易。

  7今日新硎何处藏

  新硎出自《庄子·养生主》:“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硎:磨刀石;新硎:新磨出的刀刃。

  已经十年劈出血肝肠,但是刀刃还象新磨出那样锋利。那么,好好缮刀而藏之吧。这里方以智再次嘱咐冒辟疆,保存自身,保护才华,安静隐蔽的继续创作。

  8 正显罩篱神变化

  罩篱,即笊篱。笊篱是一种发源于中国的汉族传统的烹饪器具,用竹篾、柳条、铅丝等编成。像漏勺一样,有眼儿。在烹饪时,用来捞取食物,使被捞的食品与汤、油分离,即过滤、筛分、沥水。

  罩篱的神奇变化就是留物沥水。

  9 一双赤手舞风霜

  一双赤手在风霜中舞动,就能如同笊篱沥水留物一般,无中生有。这就是文学艺术创造的神奇之处。就是写作的奥妙。

  这里方以智是盛赞冒辟疆的创作才华。

  现在我们读《再用前韵答友人》,感觉大不一样了吧?

  求曹独苦怅哀鸿,忍见离群自昔同。
  最不可忘惟夙夜,从来难画是飘风。
  石能言语终须白,血化精魂叫亦红。
  我自与君联旧好,肯随蓬梗逐西东。

  首联,是说看到方以智逃禅,求学曹洞宗,孤独清苦,不由惆怅不已。我不忍心见到你如离群哀鸿,就像过去一样。

  方以智早先栖身南方山林。顺治七年方以智去昭平仙回山“披缁为僧”。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终于被清兵搜出。清帅反复逼降无效,最后听任方为僧。方以智于是去梧州,在梧州云盖寺居住两年。至顺治九年八月,偕同施闰章至庐山。

  顺治十年元旦,回到桐城浮山白鹿湖见到父亲方孔炤。就在这年,他重去离别十年的金陵,皈依天界寺的觉浪道盛法师。方以智“闭关”于金陵高座寺的看竹轩。这期间冒辟疆前去会晤过。方以智也到冒辟疆的水绘园访问过。后来去江西青原山。

  二联,第一句说最不能忘的是密室交谈的夙夜。第二句就是对应方以智开示诗尾句“一双赤手舞霜风”。艺术创作,无中生有,这是最难的事情。

  第三联乃全诗关键。“石能言语终须白,血化精魂叫亦红。”

  文学创作,怎么样无中生有呢?关键是有情感有思想。深厚的,不能自已的情感;深刻的,直指人心的思想。还要有活灵活现的人物。《石头记》得以成功,终须主角是美玉,是晶莹剔透的“白玉”。我的董白,正乃其人呀。

  血化精魂,千红一哭,痛悼无数的大明的杰出儿女。所以叫《红楼梦》,纪念朱明江山。

  第四联,是写出自己和方以智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志向。

  上句里的“联”,是指两人同年生,被当时人称赞为珠联璧合。两人不仅是复社同盟,更是情感超过骨肉的知己、弟兄。冒辟疆写给方以智的另外一首诗中有“齐年当日称联璧”句,可以参证。

  下句说,请你放心,我一定不会改变心志,为了功名利禄,如同飘蓬,随人西东。我一定会把《石头记》最终写成,流布后世。

  这是冒辟疆创作《红楼梦》的铁证!方以智是冒辟疆创作此书的最重要的合作者。当然,后来还有好多合作者,但都不如方以智重要。

  二、第二个铁证,《竹关》唱和诗

  《竹关三年炉碳中辟疆道兄甲午秋圆光伸叙再生事讵意两各终天耶山中言念遣儿过水绘庵书此寄泪》(署名:栾庐无可知,《冒辟疆全集》1088页)

  弹指何论二十年,竹关出手更凄然。
  今伤两地风吹木,影对三生水是田。
  漫说白毫藏兔窟,各教黄口弄狮弦。
  一场翻尽关山曲,痛杀人间不许传!

  顺治十四年秋(1657年),冒辟疆讲学金陵,大会亡明志士之后。 “丁酉秋日,父执冒朴巢大会世讲于白门。”(方中通《陪诗》)此时方以智于合山庐墓,写诗遣儿子方中通交给冒辟疆。

  研究者多认为,这是方以智鼓励冒辟疆,以会盟讲学的形式多多投入救明地下活动。其实恰恰相反。方以智已凄然告诉我们,地下活动必然徒劳。他念念在心的,是那部《石头记》。对照冒辟疆答诗来读,将会更加清楚。

  首联,二十年,指南明江山的寿限。弹指一挥,灭掉了。不要再论,论之只有伤心。竹关出手,是指冒辟疆去方以智闭关的高座寺会晤时,两人定下来写作《石头记》的计划。那是无法拯救大明之后的退一步打算。以文字抗争,用血泪熔铸一部书,永远流传,永远不死。这种出手正是凄然的。这时定约,到后来青原开示,正好时间是十年。

  “今伤两地风吹木”,两层意思。明面是写两人都伤心,都死了父亲(“讵意两各终天耶?”)。两人互相惦念。暗面是说《石头记》女主角名字,林。“影对三生水是田”,也是两层意思。明说的是父子生死,以及两位挚友的生死情缘。暗说的是《石头记》里人物的前世今生缘。三生石典故,尽人皆知。风吹木,是描绘方以智在山里庐墓的气氛;水生田,是暗示水绘园的环境。林黛玉,应该是水绘园的产物。

  第三联,“漫说白毫藏兔窟,各教黄口弄狮弦。”四层意思。明面,一是说,做隐士,狡兔三窟。白毫,是白毫子,汉隐士。二是说,给青年讲佛法。暗面,一是说,将写作的笔墨纸砚藏好,也就是将《石头记》藏好。白毫,是毛笔。二是说,你在金陵会盟讲学,也是号召青年树立节气,誓死不投降清朝。

  第四联,“一场翻尽关山曲,痛杀人间不许传!”也是两层意思。明面,说冒辟疆慷慨激昂的讲学,犹如唐代诗人著名的关山曲,激荡人心。(《关山曲》 唐马戴诗:1金甲耀兜鍪,黄云拂紫骝。叛羌旗下戳,陷壁夜中收。霜霰戎衣月,关河碛气秋。箭疮殊未合,更遣击兰州。2火发龙山北,中宵易左贤。勒兵临汉水,惊雁散胡天。木落防河急,军孤受敌偏。犹闻汉皇怒,按剑待开边。)可是,只能悄悄的结束,不能公开,痛杀人心。事实如此,金陵盟会所有参与者,所作诗文,竭尽隐晦。暗面,是说,《石头记》这一奇书,犹如一部檄文,直指人心。但是现在还不能公开,不能流传。只能暗中蕴育,暗中创造。虽然痛杀人心,然而无可奈何。

  现在对照冒辟疆和诗。

  《无可师栾庐闻先大夫讣音特遣嗣君方田伯垂唁答和原韵》(冒辟疆,《冒辟疆全集》195页)

  竹关分手又三年,风木衔悲共惨然。
  (师自庐山还白下,甲午秋,晤于竹关圆牖)
  在世只教心化石,于今谁信海为田。
  焦先已托蜗牛寄,刘峻空论燥湿弦。
  令子长才能过我,鹤泉猿树句应传。

  第一联无须解读。

  第二联是全诗关键,暗语惊人。明面是说,伤心过度,心化成石,麻木了;谁还相信什么前世今生。暗面是说,我在世每一天,心中所想,就是《石头记》,我每天都在心里酝酿,将心血化成《石头记》;我哪里还会天真的幻想,沧海变桑田,大明能复活。

  第三联,用两个隐居的古人的典故,来说明自己已经决意隐居,在水绘园里写作《石头记》终老。

  焦先,汉末隐士。或谓曾结庐于镇江谯山。传说死时百馀岁。《魏略》云:“焦先及杨沛,并作瓜牛庐,止其中。以为‘瓜’当作‘蜗’;蜗牛,螺虫之有角者也,俗或呼为黄犊。先等作圜舍,形如蜗牛蔽,故谓之蜗牛庐。” (《三国志·魏志·胡昭传》裴松之注引)

  刘峻,南朝梁学者兼文学家。以注释刘义庆《世说新语》而著闻于世,为当时人所重视。其文章亦擅美当时。但是由于萧衍的忌恨,刘峻虽为萧秀征为荆州户曹参军,最终却选择了以金华山为栖地的归隐之路。他一方面设帐授徒,一方面筛选收集自己的文章,并写成一篇《自序》总结他的一生。

  在他死后,他的学生私谥为“玄靖先生”,作品亦不胫而走,影响深远。

  关于“燥湿弦”,不知所自。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有:“律比昆仑竹,音知燥湿弦。风流俱善价,惬当久忘筌。”大概指刘峻空有才学,能“音知燥湿弦”,但是只能空论,不能实践。

  第四联,是对前来吊唁的方公子的称赞。

  三、其他几首诗歌略读

  1冒辟疆两首

  《无大师掩关高座客秋相见以诗示余今夏无忝重过白下因倚韵和寄》(冒辟疆,《冒辟疆全集》194页)

  历尽中原破衲身,竹关坚键识前因。
  庚生至再留今我,万死濒仍见古人。
  朱岳有怀煨茧芋,青林无发岸纶巾。
  齐年当日称联璧,犹记来游共抚尘。

  《无大师掩关高座客秋相见后书诗示余末云与辟疆别十六年矣辟疆有回生一录而余则九死因问何以生还答此诗追忆游天如勒卣维斗子一伯宗次尾超宗敬夫诸子无不死人生当受用死字此天地钻鎚之恩不可辜负也今夏无忝重过白下因倚韵和寄》(冒辟疆,《冒辟疆全集》153页)

  忆昔崇风烈,惟君致上卿。
  导王追贾傅,移孝似申生。
  患难相始终,功名见重轻。
  练身归法海,融铁作金城。

  这两首诗均作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秋。顺治十二年(1655年)夏托赴金陵的戴移孝携交方以智。两首诗写冒辟疆对方以智的崇敬赞颂以及自己和方之间的深挚情感。

  2方以智一首

  《辟疆道兄有水绘庵林木蓊郁石浪澄泓充栋其间何今古耶尝忆历阳戴敬夫称碧落道人为建庵桥西额曰碧落庐此故人心即苍天眼异时椰栗相寻挂瓢有分因图仿佛不觉出声肯一和之是亦茎草问答也时丁酉春日》(署名:弘知,《冒辟疆全集》1100页)

  懈留一曲水龙吟,碧落传来墨迹深。
  两字久翻天上影,半闲题出故人心。
  全家浪里船如铁,依枕潮来剑有音。
  此调绝时风正起,伯牙还抚没弦琴。

  顺治十四年(1657年)春,方以智访水绘庵碧落庐,作画并赋诗。

  3杜濬为碧落庐和方以智两首

  《辟疆同盟水绘庵余旧游地也近于其中为亡友结碧落庐无师为之图系以诗嘱余和之每苦不暇暇即愁耳今春忽得二章一和无可师韵一自拈时又苦绕树之忙聊命儿子录白纸奉寄兼慰近怀》(黄岗杜濬于皇,《冒辟疆全集》1101页) 

  十年幽泛几沉吟,闻道为园今更深。
  碧落方求人外友,青天宁负夜来心。
  (谓其于董姬)
  风波彼岸坚扃户,竹肉吾徒老嗜音。
  流水洋洋谁绘得,临风遥与一开琴。

  万事慵来每忆君,幽栖又占许多云。
  交游得力非胶漆,笔墨虚心让水文。
  罗屋秋灯书漫卷,竹房春梦酒微醺。
  向时范蠡船无恙,虾菜应须岁岁分。

  方以智杜濬此三首诗皆为碧落庐而作,很是难得。号为“碧落道人”休宁戴敬夫,善诗文,有气节,是冒辟疆的好友。戴拟建碧落庐未果。明亡时,戴绝食而死。冒辟疆敬其为人,缅怀其志,在水绘园造碧落庐,让戴之子戴本孝居住。本孝,号鹰阿山樵,是清初画家,能写诗,擅用干笔焦墨,工山水,丘壑不繁,意境枯淡,他离开水绘园后上了黄山,以布衣终老。碧落庐则成为僧人晨夕击罄敲钟、焚香念经的佛地。

  方以智诗里“全家浪里船如铁,依枕潮来剑有音。此调绝时风正起,伯牙还抚没弦琴”和杜濬诗里“碧落方求人外友,青天宁负夜来心。风波彼岸坚扃户,竹肉吾徒老嗜音”似都有深意。当时,台湾有所动作,以冒辟疆为中心,聚会水绘园的明遗民,估计心里都很兴奋。故而方以智说“依枕潮来剑有音。” 杜濬说“风波彼岸坚扃户。”另外“青天宁负夜来心”一句,杜濬特意加注:“谓其于董姬”,似乎也是欲盖弥彰。我以为不仅仅是指对董小宛本人,也指冒辟疆以小宛为模本创作《石头记》。青天当也不会辜负冒辟疆每天深夜蝇头小楷数千字的艰苦劳作。

  4方中德冒辟疆唱和

  《乙未冬奉家大人命候巢翁老伯于水绘庵残腊阻兵邗上不及走谒读伯氏小三吾唱和集特咏寄怀兼致其年无忝及令子谷梁青若》(桐城方中德田伯,《冒辟疆全集》1089页)

  北风栗烈阻云烟,腊月严霜各一天。
  游马未逢来日会,担囊先讽苦寒篇。
  缁衣策杖知何地,白下班荆忆昔年。
  三复三吾缃帙句,侧身东望洞庭边。

  《田伯到邗以兵阻未过寒庐有读小三吾倡和篇见怀佳什次韵寄酬》(冒辟疆,《冒辟疆全集》195页)

  凤阁晨游成绝地,鲤庭趋对又终天。
  尚多君念枫江句,敢向人称秋水篇。
  (余小三吾四面环水)
  朱亥乐游屠肆日,贾生愁说洛阳年。
  茅亭几曲迟玄对,不道风烟阻日边。

  这两首唱和,作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那一年,很多人来水绘园小三吾亭唱和,方中德阻于邗江,遥寄和诗。冒辟疆欣然酬谢。

  2016.11.12.深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良苑 > 《红楼梦》举报/认领
上一篇: ——《红楼梦》的作者是冒辟疆?!
下一篇: [转] 国学大师如何评价《红楼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5 10: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末四公子之一——冒辟疆
历史小助手D 2020-04-08 10:21
人物生平
冒襄,字辟疆,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三月十五日。冒襄出生在一个世代仕宦之家,幼年随祖父在任所读书,14岁就刊刻诗集《香俪园偶存》,文苑巨擘董其昌把他比作初唐的王勃,期望他“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运”。撰《巢民诗集》8卷,《文集》6卷,《影梅庵忆语》1卷,另辑《同人集》12册。明清时期,如皋城里的冒氏家族人才辈出,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也是一个文化世家。 当时的明王朝已成溃乱之势,东北在清兵的铁蹄之下,川陕湖广是“流寇”驰骋的战场,而江浙一带的士大夫依然过着宴安鸩毒、骄奢淫逸的生活。秦淮河畔,妓家所居的河房开宴沿宾,樽酒不空,歌姬的翡翠鸳鸯与书生的乌巾紫裘相交错,文采风流,盛于一时。辟疆也沾染了一般豪贵子弟的浪漫风习。一方面,他年少气盛,顾盼自雄,主持清议,矫激抗俗,喜谈经
世大务,怀抱着报效国家的壮志;另一方面,又留恋青溪白石之胜,名姬骏马之游,过着脑满肠肥的公子哥儿的生活。
《清史稿》 冒襄传
冒襄,字辟疆,别号巢民,如皋人。父起宗,明副使。襄十岁能诗,董其昌为作序。崇祯壬午副榜贡生,当授推官,会乱作,遂不出。与桐城方以智、宜兴陈贞慧、商丘侯方域,并称“四公子”。襄少年负盛气,才特高,尤能倾动人。尝置酒桃叶渡,会六君子诸孤,一时名士咸集。酒酣,辄发狂悲歌,訾詈怀宁阮大铖,大铖故奄党也。时金陵歌舞诸部,以怀宁为冠,歌词皆出大铖。大铖欲自结诸社人,令歌者来,襄与客且骂且称善,大铖闻之益恨。甲申党狱兴,襄赖救仅免。家故有园池亭馆之胜,归益喜客,招致无虚日,家自此中落,怡然不悔也。襄既隐居不出,名益盛。督抚以监军荐,御史以人才荐,皆以亲老辞。康熙中,复以山林隐逸及博学鸿词荐,亦不就。著述甚富,行世者,有先世前徽录,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朴巢诗文集,水绘园诗文集。书法绝妙,喜作擘“白大”字,人皆藏弆珍之。康熙三十二年,卒,年八十有三。私谥潜孝先生。人物履历
怀才不遇
冒襄在1627年-1642年间,六次去南京乡试,六次落第,仅两次中副榜,连举人也未捞到。他深感怀才不遇。明代自万历以来已江河日下,特别是太监弄权,朝纲倾颓,已达登峰造极。面对这种危亡局势,一般在正义感的知识分子怎不忧心如焚呢?1636年,冒襄与张明弼结盟,参加复社,同陈贞慧、方以智、侯朝宗过从甚密,人称“四公子”。他们年龄相仿,意气相投,或结伴同游,或诗酒唱和,或抨击阉党,或议论朝政,希望改革政治,挽救国家危亡。1639年由吴应箕起草、冒襄等复社140余人具名的《留都防乱公揭》 ,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得阮大铖之流如过街老鼠。
逃难生活
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入北京,明亡;随后,清兵入关,建立大清国。
南京的明朝旧臣建立了弘光政权。阉党余孽阮大铖投靠马士英,当上了南明的兵部尚书兼副都御史,他要报复复社诸君子。正巧冒襄因风闻高杰将驻防如皋,举家逃往南京。在南京,阮大铖对冒襄游说不成后,便派遣锦衣卫逮捕了他,直至第二年,马、阮逃离南京,始得脱离牢狱之灾。还有一种说法是:他连夜逃往扬州,靠了史可法的荫庇,才躲掉了这场灾难。 公元1645年6月,如城抗清英雄陈君悦组织义兵抗拒清廷官吏。冒襄再次举家逃往浙江盐官。从夏至冬,辗转颠沛,在马鞍山“遇大兵,杀掠奇惨”,“仆婢杀掠者几二十口,生平所蓄玩物及衣具,靡孑遗矣”。这一切在他思想上产生了激烈的变化,第二年他从盐官回归故里隐居。
不仕满清
清兵平定全国后,降清的复社成员陈名夏曾从北京写信给他,信中转达了当权人物夸他是“天际朱霞,人中白鹤”,要“特荐”他。但冒襄以痼疾“坚辞”。康熙年间,清廷开“博学鸿儒科”,下诏征“山林隐逸”。冒襄也属应征之列,但他视之如敝履,坚辞不赴。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他以明朝遗民自居,淡泊明志,决不仕清的心态和节操。与此同时,他缅怀亡友,收养东林、复社和江南抗清志士的遗孤。如在水绘园内增建碧落庐,以纪念明亡时绝食而死的好友戴建,即其一例。随着岁月的流逝,冒襄已是垂垂暮年,生活穷困潦倒,只能靠卖字度日。他自述道:“献岁八十,十年来火焚刃接,惨极古今!墓田丙舍,豪豪尽踞,以致四世一家,不能团聚。两子罄竭,亦不能供犬马之养;乃鬻宅移居,陋巷独处,仍手不释卷,笑傲自娱。每夜灯下写蝇头小楷数千,朝易米酒。”表达了他不事二姓的遗民心态,这一点是冒襄一生中最为闪光的地方。
文学著作
冒襄一生著述颇丰,传世的有《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集》、《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寒碧孤吟》和《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等。其中《影梅庵忆语》洋洋四千言,回忆了他和董小宛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是我国语体文字的鼻祖。
人物轶事
冒辟疆(1611-1693年),明万历三十九年三月十五日生,名襄,小名绳绳,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晚年自号醉茶老人,私谥潜孝先生。江苏如皋人,现如城水城园系冒氏故居。明末清初文学家,时与桐城方以智、宜兴陈贞慧和商丘侯朝宗并称“明末四公子”,享年83岁。
冒辟疆一生反清复明,著述颇丰,大节已有一代伟人毛泽东定论。据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一书载,1942年1月8日,田家英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从侯方域说起》的文章,毛泽东阅后很是赏识,特地找田谈话说:“所谓明末四公子中,真正具在民族气节的要算冒辟疆,冒辟疆是比较着重实际的,清兵入关后,他就隐居山林,不事清朝,全节而终。”但冒氏和他的前辈唐伯虎等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一样,个性风流倜傥,不拘小节,时有“东南秀影”和“人如好女”之名,其婚姻和情爱生活也是极具传奇色彩的,这在当时来说亦无可厚非。据笔者考证,冒辟疆一生除“露水夫妻”外,有文献可考的就有10多位女性与他有过情爱关系。
苏元芳
冒辟疆19岁成婚,明崇祯二年(1629年),娶中书舍人苏文韩的三女儿苏元芳(“芳”亦作“贞”)为妻,后生二男一女。苏氏为荆(湖北)人,据传长冒两岁,为冒氏祖父冒梦龄任江西会昌县令时与苏文韩订下的“娃娃亲”,当时冒氏才3岁。苏氏能画,有画作存世。
王节
与冒辟疆最早发生“婚外情”的是秦淮歌妓王节。崇祯三年秋天,20岁的冒辟疆首次到南京秦淮河畔的国子监参加乡试。十里秦淮南岸武定桥和钞库街之间的旧院,与贡院隔河相对,这里南曲名妓云集,是当时举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冒氏在这里首先结交了“有姿色”名噪秦淮的“王家三胞胎”中的二妹王节娘。这段艳迹在冒氏的文友锡山黄传祖《奉祝辟疆盟兄暨苏夫人四十》一词中曾有提及:“金陵握手钱郎席,王姬劝琖淹遥夕”,词中的“王姬”即指王节。据余怀《板桥杂记》载,王氏后来从扬州顾不盈和王恒之。
李湘真
冒辟疆在与王节交往的同时,又结交了秦淮河桃叶渡上的另一位南曲名妓。李湘真,字雪衣,南曲中称她为十生、李十娘。她长得娉婷娟好,肌肤如雪,人很慧巧,特别是一双眼睛灵动有神,“既含睇兮又宜笑”,为另一版本的“秦淮八艳”中人。据载:冒氏在金陵时,在李十娘的“寒秀斋”淹留最久,是“冒公子的红颜知己”。十娘平日自重声价,常常称病,不自妆饰。鸨母怜惜她,顺从她的意愿,亦时常婉言谢客。而对冒辟疆这样的知己,十娘则是欢情自接,嬉怡妄倦。自崇祯三年至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冒辟疆先后6次赴金陵乡试,都与李姬有交往,还向她学唱昆腔。崇祯十二年乡试之前,学使倪三兰出了30道时文题,让考生在入闱前交稿。冒辟疆白天忙于应酬,利用午夜与十娘同寝之时,每日打一腹稿,一个月间,竟完成了30篇时文,社友们交口称赞,十娘也非常欣赏。50多年后,冒氏在《和书云先生已巳夏寓桃叶渡口即事感怀原韵》一词中回忆自己年青时的“秦淮风流”往事时说:“寒秀斋深远黛楼,十年酣卧此芳游。媚行烟视花难想,艳坐香熏月亦愁。朱雀销魂迷岁祀,青溪绝代尽荒丘。名嬴薄幸忘前梦,何处从君说起头。”
陈圆圆
据冒辟疆的词友陈维崧(字其年)在《妇人集》中记载,崇祯十四年春天,冒氏途经苏州,经同乡许直推荐慕名去阊门外的横塘寓所寻访梨园名伶陈圆圆,两人一见钟情,一夜之情,令冒公子自谓“欲仙欲死”。当年秋天冒氏携母马恭人赴约再访陈圆圆,当面与圆圆订下了“嫁娶之约”并相约来年择日迎娶。可是到了第二年二月,陈被当朝田贵妃的哥哥田畹(亦说为当朝国丈嘉定伯周奎)强买去京城欲献给崇祯帝争宠未果,随后被当时的明辽东总兵吴三桂纳为小妾。李自成进京后,陈又被李的大将刘宗敏掠去,惹得吴三桂“冲桂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否则“冒董姻缘”就要改成“冒陈姻缘”了。陈圆圆(1615?-1681年),名沅,字畹芬,常州武进(亦说为苏州昆山)人,晚年入道门,法名寂静,字玉庵,卒于云南。圆圆本姓邢,因家贫从小被卖给陈家戏班,改姓陈,寓居南京秦淮,当时已是“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的金陵名姬,与董小宛同为“秦淮八艳”之一。
董小宛
崇祯十五年十二月十五日,冒辟疆早前结识的陈圆圆的“姊妹”、原南京秦淮河上的南曲名妓董小宛从苏州来到如城从良,开始冒氏将她安顿在“水绘园艳月楼”内辟为“别室”,第二年四月正式立为“如夫人”。这一年,小宛20岁,冒氏33岁。董小宛,名白,字宛君,一字青莲,明天启四年(1624年)生于南京(亦说为苏州半塘街),“秦淮八艳”或“金陵八艳”之一,饮“针神曲圣”之誉,跻身“中国古代十大名厨”之列。据冒氏本人《影梅庵忆语》称:她与冒氏在乱世中相伴9年,殁于清顺治八年正月初二日,享年28岁,葬于如城南郊“影梅庵”侧。但后世存疑较大,很可能在1645年(顺治二年)在离乱之中死于清兵之手,时年22岁。董小宛一生无嗣。“冒董姻缘”是旧时才子佳人结合的典型,后世剧本和民间传闻较多,至今不衰,兹不赘述。
董小宛(公元1624-1651年) ,名白,又字青莲,南京人,因父母离异生活贫困而沦落青楼。她16岁时,已是芳名鹊起,与柳如是、李香君等同为“秦淮八艳”。1639年乡试落第的冒襄与小宛偶尔在苏州半塘相遇。她对冒襄一见倾心,连称:“异人!异人!”虽然她多次向冒襄表示过倾慕,均未得到他的首肯。因为冒襄早已属意吴门名妓陈圆圆,并于1641年“订嫁娶之约”。次年冒襄第六次乡试途经苏州,重重访陈圆圆时,已是人去楼空,加上科场失意,情绪沮丧到了极点。就在这年冬天,在柳如是的斡旋下,由钱谦益出面给小宛赎身,然后从半塘雇船送到如皋。次年春,冒董结成伉俪。小宛才艺出众,能诗善画,尤其擅长抚琴。今水明楼内的古琴,就是她当年心系之物。
冒辟疆最早从方以智那里听说秦淮佳丽之中有位才色双绝的董小宛。吴应箕、侯方域也都向辟疆啧啧称道小宛。而小宛时时在名流宴集间,听人讲说冒辟疆,知道复社中有这样一位负气节而又风流自喜的高名才子。 崇祯十二年乡试落第,冒辟疆听说小宛住在半塘,便多次访寻,小宛却逗留在太湖洞庭山。苏州歌姬沙九畹、杨漪炤名气与小宛相当,辟疆便每天来往与沙、杨之间。在离开苏州前,辟疆又前往董家,小宛醉卧在家,与辟疆相会于曲栏花下。辟疆见小宛秋波流转,神韵天然,只是薄醉未消,懒慢不发一言。
崇祯十五年春,小宛从黄山归来,母亲去世,自己又受田弘遇抢夺佳丽的惊吓,患了重病,闭门不出。辟疆到时小宛已奄奄一息。小宛支撑着起身,牵着他的手说:“我十八天来昏沉沉如在梦中。今天一见到君,便觉神怡气旺。”她吩咐家人具办酒菜,与辟疆在床前对饮。辟疆好几次要告别,小宛都苦留辟疆。在与冒辟疆的恋爱嫁娶中,董小宛处处主动,焕发出向往自由、寻觅真情的个性光彩;而冒辟疆事事举步踌躇,显露出一个大家公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弱点。
小宛入冒氏之门后,与冒家上下相处极其和谐。马恭人(辟疆母)和苏元芳(辟疆妻)特别喜欢小宛,而小宛也很恭敬顺从。闲暇时,小宛与辟疆常坐在画苑书房中,泼墨挥毫,赏花品茗,评论山水,鉴别金石。小宛初进冒家,见董其昌仿钟繇笔意为辟疆书写的《月赋》,非常喜爱,着意临摹。接着到处找钟繇的字帖。后来觉得钟繇的字体稍稍偏瘦,又看到他的《戎辂表》将她推崇的关羽称为贼将,便废钟帖而改学曹娥碑,每天几千字,从不错漏。小宛曾替辟疆给亲戚朋友书写小楷扇面,也为苏元芳登记柴米油盐的用项及银钱出入。小宛画的小丛寒树,笔墨楚楚动人。15岁时作品《彩蝶图》现收藏在无锡市博物馆,上有她的题词,到如皋后,她保持着对绘画的特殊爱好,时时展玩新得长卷小轴或家中旧藏。后来逃难途中,仍把书画藏品捆载起来,随身带走。小宛最令人心折的,是把琐碎的日常生活过得浪漫美丽,饶有情致。小宛天性淡泊,不嗜好肥美甘甜的食物。用一小壶芥茶温淘米饭,再佐以一两碟水菜香豉,就是她的一餐。辟疆却喜欢甜食、海味和腊制熏制的食品。小宛为他制作的美食鲜洁可口,花样繁多。她不仅在中间加上适量的食盐和酸梅调味,还采渍初放的有色有香的花蕊,将花汁渗融到香露中。这样制出的花露入口喷鼻,世上少有。其中最鲜美的是秋海棠露。海棠本无香味,而小宛做的秋海棠露独独是露凝香发。酒后,用白瓷杯盛出几十种花露,不要说用口品尝,单那五色浮动,奇香四溢,就足以消渴解酲。小宛腌制的咸菜能使黄者如蜡,绿者如翠。各色野菜一经她手都有一种异香绝味。她做的火肉有松柏之味,风鱼有麂鹿之味,醉蛤如桃花,松虾如龙须,油鲳如鲟鱼,烘兔酥鸡如饼饵,一匕一脔,妙不可言。小宛经常研究食谱,看到哪里有奇异的风味就去访求它的制作方法。人们常吃的虎皮肉,即走油肉,就是她的发明,因此,它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叫“董肉”,和“东坡肉”相映成趣。小宛还善于制作糖点,她在秦淮时曾用芝麻、炒面、饴糖、松子、桃仁和麻油作为原料制成酥糖,切成长五分、宽三分、厚一分的方块,这种酥糖外黄内酥,甜而不腻,人们称为“董糖”,的扬州名点灌香董糖(也叫寸金董糖)、卷酥董糖(也叫芝麻酥糖)和如皋水明楼牌董糖都是名扬海内的土特产。
歌妓都能豪饮。崇祯十五年,銮江汪汝为在江口梅花亭宴请辟疆和小宛。也许是汹涌的长江白浪激发起小宛的豪情逸致,她“轰饮巨叵罗,觞政明肃,一时在座诸妓,皆颓唐溃逸”。这种情景辟疆只见过一次。因为小宛见辟疆饮酒很少,量不胜蕉叶,也就不怎么喝。在喝茶方面,小宛和辟疆都爱喝芥片。这种芥片煮好后有一股婴儿肉香。煮茶当然是小宛的拿手好戏。他们常常是一人一壶,在花前月下默默相对,细细品尝茶的色香性情。
月色如水,最为小宛所倾心。夏夜纳凉,小宛喜欢与辟疆的两个小孩背诵唐人咏月及流萤、纨扇诗。为领略月色之美,她常随着月亮的升沉移动几榻。半夜回到室内,她仍要推开窗户,让月光徘徊于枕簟之间。月亮西去,她又卷起帘栊,倚窗而望,恋恋不舍,反复回环地念诵李贺的诗句“月漉漉,波烟玉”。小宛曾对辟疆说:“我书写谢庄的《月赋》,见古人厌晨欢,乐宵宴。这是因为夜之时逸,月之气静,碧海青天,霜缟冰静,比起赤日红尘,两者有仙凡之别。人生攘攘,至夜不休。有的人在月亮出来以前,已呼呼大睡,没有福气消受桂华露影。我和你一年四季当中,都爱领略这皎洁月色,仙路禅关也就在静中打通。”小宛就是这样在自然平实的日常生活中领略精微雅致的文化趣味,在卑微的生命中企慕超脱和清澄的诗意人生。
小宛和辟疆都喜欢静坐香阁,细品名香。小宛最珍爱东莞人视为绝品的“女儿香”。小宛使用沉香的方法和俗人不同。俗人是把沉香放在火上烧,烟扑油腻,须臾即灭。不仅体察不到香的性情,而且烟气沾染上襟袖还带有焦腥味。小宛采用的是隔纱燃香法,讲究品香时的情调。寒夜小室,玉帏四垂,点燃两三枝红烛,在几只宣德炉内燃沉香,静参鼻观,就好像进入了蕊珠众香深处。
李自成攻占北京,清兵入关南下,江南一带燃起熊熊战火。清军肆虐无忌,冒家险遭涂毒,家产丢得一干二净。小宛随夫一路南逃。顺治五年的七夕那天,小宛看见天上的流霞,忽然有了兴致,要摹天上流霞制作一对金钏。她叫辟疆写了“乞巧”和“覆祥”的字样,镌摹在金钏上。这对制作精妙的黄跳脱在第二年七月忽然从中断开。他们又重新做了一对,辟疆写了“比翼”、“连理”四个字镌上去。足见董小宛是把这对金钏儿看作爱情的信物。小宛最爱晚菊。有个朋友送给冒辟疆几盆名为“剪桃红”的菊花,花繁而厚,叶碧如染,浓条婀娜。小宛见到“剪桃红”,非常喜爱,特意将花放在床边。每天晚上,高烧绿烛,用白色屏风围起三面,放一张小椅子在花间,调整好菊花,让菊影具有参横妙丽之态,然后身入花间,使人在菊中,菊与人都在影中,此情此景,淡秀如画。在董小宛的生命最后时刻,她还叫冒辟疆把“剪桃红”搬到床前给她看枝叶是否茂盛,可有虫害。小宛和辟疆曾住嘉兴海盐水绘阁。她在南北湖畔鸡笼山上面对暮春凄凉景致,感叹江河破碎,一家流离,泪葬残花。据说《红楼梦》林黛玉葬花即改编自小宛葬花。
日子刚刚安稳不久,冒辟疆又病了两次。一次是胃病下血,水米不进,董小宛在酷暑中熬药煎汤,紧伴枕边照料了六十个昼夜;第二次是背上生疽,疼痛难忍,不能仰卧,小宛就夜夜抱着丈夫,让他靠在自己身上安寝,自己则坐着睡了整整一百天。 辟疆说自己一生的清福都在和小宛共处的九年中享尽。艰难的生活中,饮食已是难饱,小宛的身体又十分虚弱,加上照顾辟疆连续几场大病,使得小宛身体顷刻间垮了下来,连续二十多天喝不进一口水。由于体质已极度亏虚,冒家多方请来名医诊治,终难凑效。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正月初二,在冒辟疆通彻心扉的哀哭声中,小宛仙逝,年仅28岁。临终之时,她手中紧握着冒辟疆镌有“比翼”、“连理”四字的那对金钏。 冒家上下恍惚伤痛,葬之于如皋影梅庵。历代文人多有凭吊。
清道光以后有人妄言小宛当年未死,被洪承畴计取,送入皇宫,以博帝欢,得顺治宠爱,辟疆恐惧,谎称小宛已死,其实董鄂妃即董小宛,全属虚谈。董小宛死时28岁,顺治才14岁,小宛与辟疆崇尚气节,誓死不肯降清。小宛厌恶宫廷的奢侈生活,何况满汉不通婚,小宛无入宫邀宠之理。顺治所忠爱的是栋鄂妃也非董鄂妃。栋鄂妃武臣鄂硕之女。18岁入宫(而小宛19岁嫁辟疆)。栋鄂妃生得美慧异常,且端静温柔,宠冠后宫。顺治十三年8月册为贤妃,12月进为贵妃。顺治与她形影不离,赋诗作画,研究佛法。顺治十七年栋鄂妃的儿子不满百日夭折。她悲伤过度,不久也得病死去。顺治帝追封她为端敬皇后,罢朝五日,治丧礼仪碑极隆重。至于传说顺治因董小宛之死看破红尘到五台山出家更是谬传。
董小宛从名妓到贤妾,清宫有四大疑案,第一个是顺治出家,据说顺治出家是为了一个汉族女子——董小宛。而董小宛原又本是大名士冒辟疆的小妾,据说冒辟疆因顺治从他手中夺走董小宛而悲痛欲绝。说道:“梦幻尘缘,伤心情动,莺莺远去,盼盼楼空。倩女离魂,萍踪莫问。扬钩海畔,谁证前盟;把臂林边,难忘往事。金莲舞后,玉树歌余,桃对无踪,柳枝何处?嗟嗟,萍随水,水随风,萍枯水尽;幻即空,空即色,幻灭全灵。能所双忘,色空并遣;长歌寄意,缺月难圆。” 并写下了一阂《金人捧露盘词》,寄托悲思。
但疑案毕竟是疑案,真实的情况却与之颇有出入。
苏州城外有条半塘河,河水清缓;两岸风景秀丽宜人,在出城不远的河畔有一座不知名的小山,山上竹林幽幽,静如世外桃源。山边原本没有人家,只有三两座简易的亭子,供来此清心的游人休息。后来这里筑起了一座小楼,楼虽不大,却修得别致典雅,楼中住着一对母女和几个传婢。这母女俩日子似乎过得十分悠闲,每日里沉醉于山水间,看片石孤云,流水落花,累了便在院中花亭里弹琴吟诗,品茗对弈,似乎不为生计所累。是谁家的女眷有这份闲情逸意呢?她们本是城内“董家绣庄”的女主人和千金小姐。“董家绣庄”是苏州小有名气的一家苏绣绣庄,因活计做得精细,所以生意一直兴隆。董家是苏绣世家,到这一代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别看刺绣属于工艺制造行业,可十分接近于绘画艺术,所以董家还颇有几分书香气息。女主人白氏是一个老秀才的独生女儿,老秀才平生不得志,只好把满腹经纶传给了女儿。白氏为董家生了个千金,为寄夫妻融洽之情,取名白,号青莲,小闺女不但模样儿俊秀,脑子还十分灵慧,父母视如至宝,悉心教她诗文书画、针线女红,一心想调教出一个才德具全的姑娘。
这本是个美满幸福的家庭,不料天有不测风云,董白十三岁那年,父亲在暑天患上了暴痢,药不凑效,不久便撒手人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将董白母女打击得心神憔悴,料理完丈夫的后事,白氏不愿在城中的旧宅中继续住下去,睹物思人,倍感悲伤;于是花了一笔钱,在半塘河滨筑下了幽室,带着女儿隐居其中,过一种与世相隔的恬淡生活,绣庄的事则全委托伙计去掌管。两年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淡淡流走了,此时已是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枭雄四起,天下陷入战乱之中。到了崇祯九年,乱象已迫近苏州,人们不由得惶惶不安,白氏也打算关闭绣庄的生意,收回资金以备随时逃难。谁知绣庄伙计一算帐,不但没有银两剩余,反而在外面欠下了上千两银子的帐。分明是伙计从中捣鬼,白氏又无法把握,又气又急,终于病倒在床。母亲倒下,绣庄破产,债务压头,生活的重担猛地压到了十五岁的董白身上,她仿佛从云端跌入了冰窖,一时间无法睁开眼睛。
庞大的债务能拖则拖,母亲的医药费用却迫在眉睫。从小随母亲隐居世外的董白已养成一副孤高自傲的性格,那里肯低三下四地向人借贷。一急之下使出下策,答应了别人的引荐,来到南京秦淮河畔的画舫中卖艺,改名小宛。董小宛秀丽的容貌,超尘脱俗的气质使她很快就在秦淮河出了名。为生活所迫,她不得不屈意卖笑,但她那清高的脾气有时不免露了出来,得罪了一些庸俗的客人,然而却赢得了一些高洁之士的欣赏。董小宛孤芳自赏,自怜自爱,决不肯任凭客人摆布,如此一来,影响了鸨母的进帐,鸨母自然对她冷嘲热讽,董小宛郁怒之下,一跺脚离开南京,回到了苏州。可家中母亲依然躺在病床上,离不开请医吃药,一些债主听说董小宛回了家,也纷纷上门催债,董小宛无力应付,只好重操旧业,索性将自己卖到半塘的妓院,卖笑、陪酒、陪客人出游。
在半塘,董小宛依然抱定不卖身的初衷,而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压抑住自己的那份清高,把一份毫无实际内容的媚笑卖给客人。倒是有一种客人,既有闲情、闲暇,又有足够的财力,便能带上个中意的青楼女游山逛水,享受自然风情。对陪客出游,董小宛是最有兴趣的,虽说那些能有此雅举的多是上了年纪的人,可那时董小宛醉心于山水之间,并不觉得白发雅士有可憎之处。在旖旎风光的衬托下,她也容易涌动柔情,而真心真意地给客人以娇媚娇笑。因此,她三番五次地受客人之邀,游太湖、登黄山、泛舟西湖,一去就是十天半月。就在董小宛离开秦淮河不久,却有一公子慕名到秦淮河去寻访她,那位公子就是冒辟疆。这冒辟疆出身于官宦之家,虽无功名,却胸怀大志,富有正义。天启年间,阉党魏忠贤阴谋弄权,惑乱朝纲,冒辟疆联合一批有志之士结社金陵,伸张正义,其中较有名的是“四公子”。“四公子”分别是陈贞慧、方密之、侯方域、冒辟疆,皆年少有才之士。无奈终因势弱力薄,不但未成气候,还惨遭阉党摧折,冒辟疆虽免于难,但前途深受影响,只好暂时寄情于山水声色之中。
这年的秋天,二十九岁的冒辟疆来南京参加乡试。说起乡试,冒辟疆已参加过三次,凭他的才学早该中举,可在应试作文中,本应循规蹈矩,就经解经,他却要联系时势,针砭政局,自然违背了主考官的要求,所以屡试屡败。此次应试他也并不打算改变自己的风格,只看能否遇上个有眼力的主考官,否则就任其落第。与冒辟疆抱着同样心情来应试的还有他的好友方密之,两人全不把考试放在心上,见考前有点空暇,便相约往秦淮河去散心。方密之早听人说起秦淮河来了个冰清玉洁的“冷美人”董小宛,在青楼女子中别树一格,正合方密之等人的口味,因而与冒辟疆两人特意前往造访,不料董小宛却已睹气离开了秦淮河。后来乡试发榜,冒辟疆又一如既往地名落孙山,他没有失望。只是暗叹自己生不逢时,收拾了行装,便转往苏州闲游去也。在苏州,冒辟疆一边访胜探幽,一边打听董小宛的下落,得知她已在半塘待客,便又兴致勃勃地专程拜访。偏不凑巧,董小宛已受人之邀游太湖去了。之后又接连去了好几次,都无缘见到董小宛,直到准备离开苏州的前夕,没抱多大希望地来到半塘,却终于得以与她相晤。这是一个深秋的寒夜,董小宛刚刚参加酒宴归来,正微带醉意斜倚在床头。见来了客人,她想挣扎着起身,无奈酒力未散,坐起来都有些摇晃。冒辟疆见状忙劝她不必多礼,让传婢在小宛床头摆了个坐凳,便在她身边坐了下来。冒辟疆自我介绍后,董小宛称赞说:“早闻‘四公子’大名,心中倾佩已久!”脸上果然露出欣喜的神色。冒辟疆没想到一个风尘女子竟然对他们这劻扶正义的行为大感兴趣,不由得对她肃然起敬,细打量董小宛,素衣淡妆,眉清目爽,果然与一般欢场女子大相径庭,此时虽醉意朦胧,娇弱不堪,却依然思路清晰,谈吐不俗,纵谈时局,颇有见地。怜惜伊人酒后神倦,冒辟疆坐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匆匆离去,就是这半个时辰的交谈,已使他对董小宛留下了深刻的映象。
这时冒辟疆已出游日久,囊中羞涩,不得不按原计划离开苏州回家乡如皋去了,心里则暗藏着对小宛的眷恋。第二年春天,冒辟疆再到苏州访董小宛,却又听说她陪钱谦益游览西湖去了,而且准备游完西湖再转道黄山观赏奇峰苍松,不知何时方能归来。冒辟疆只好悻悻地回去了。
转眼又是春江水暖的季节,冒辟疆奉母命往襄阳探望在那里作官的父亲,经过苏州,又禁不住往半塘寻访董小宛。这次小宛又陪客人远游黄山去了,冒辟疆失望之极,自叹:“竟是如此无缘!”失望之余,他结识了当地名妓陈圆圆,两人十分投缘,相携游历了苏州的山山水水,冒辟疆离去时还约定初夏返乡时,还来与她同赏虎丘石榴。到襄阳探望父亲,小住一段时间后即如约来到苏州,这时陈圆圆却已被嘉定伯周奎聘去京都。冒辟疆怅然若失,怀着悒郁的心情只身雇舟前往虎丘。小舟沿着半塘河缓缓而行,冒辟疆漫无目的地欣赏着两岸的风景,小舟穿过一座青石小桥,眼前一片绿意融融的柳树林,抬眼望去,柳丝深处竟隐隐约约透出一幢小楼的檐角,在青山绿树的映衬下,显得如诗如画。这等僻静之地还有人家?那定是什么方外隐士、世外高人了!冒辟疆一时来了兴趣,便命舟子将船系在了柳树上,他则登岸向小楼走去。
小楼的院门紧闭,悄无声息,冒辟疆上去唤了几次,才有一个小丫鬟来开门,一打听,此处竟是董小宛的家。 此时董母新丧,刚办完丧事,查小宛忧伤难持,正病倒床榻。冒辟疆心中猛地一怔,忙称自己是董小宛的朋友,特来拜访。小丫鬟禀报了主人后,来请客人进屋,并径直将客人引入了董小宛卧房。这是冒辟疆第二次见到小宛,与上次一样,她也是斜卧床头,只是上次带着娇憨的笑容,这次却是满脸的凄怆。冒辟疆满怀同情地将她宽慰一番,并且说了自己几次寻访都吃了闭们羹的经过,董小宛露出一丝歉意和欣慰。见她病体虚弱,冒辟疆几次提出早早归去,董小宛却殷勤挽留,两人直谈到深夜才分手。第二天一早,冒辟疆忍不住又雇舟来到小宛家,两人并没有约定,小宛却笑盈盈地站在门外相迎。一夜之间病竟好了大半,也似乎料定冒辟疆今天会来。董小宛将冒辟疆迎进了屋,奉上茶,小宛幽幽地自言自语道:“此番公子前来,妾身的病竟然不药而愈,看来与公子定有宿缘,万望公子不弃!”冒辟疆听了不甚欢喜,又怕对方是一时之兴。便探试道:“小生与姑娘交浅言少,姑娘难道不为此话后悔吗?董小宛心意坚定地说:“风尘打滚,阅人不少,如蒙公子不弃,妾身算是跟定公子了!”冒辟疆兴奋得一把搂住她,小宛则在他怀中嘤嘤地抽泣起来。冒辟疆此行还需到南京参加乡试后再回家乡,他与董小宛约好,一等乡试结束,就马上返回苏州为她赎身,再相伴回到如皋。对考试冒辟疆可以说是轻车熟路,反正也不抱太大的希望,轻轻松松做完考卷,便兴冲冲地离开闱场,一心想着早日飞到小宛身边。他正边想边走,忽听到一个清脆的声音在叫他的名字,抬头一看,那不是小宛吗?她站在闱场对面的旗座旁,带着灿烂的笑容向他招手。冒辟疆连忙跑上前去,一把握住小宛的手。关切地问:“你怎么来了!” “我自己有脚,就怎么不能来,我已到了三天,怕搅扰公子,未敢来见呢!”董小宛含娇带嗔地诉说着,还告诉说,她所乘的船在江上遇到强盗,幸亏船家机敏,将船藏在芦苇中躲了三天才脱险,把乘客都吓得半死。冒辟疆轻轻抚摸着她的发际,传递着无言的怜爱和安慰。不久乡试揭榜,冒辟疆再次落第。这时他已过而立之年,既然仕途难成,便索性打定主意归乡隐居,董小宛对他的决定由衷地赞同,她早就向往那种布衣素食、朝夕相依的平淡生活。什么夫贵妻荣,她早已看穿了那一套。
冒辟疆带着小宛回苏州赎身,不料又遇上了麻烦,因董小宛在半塘名气太大,不论出多少银子,鸨母都不想放走这棵摇钱树。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际,钱谦益偕同柳如是来游苏州。柳如是是董小宛当初卖笑秦淮河时的好姐妹,钱谦益也曾与她有过颇深的交情,他如今虽然免官闲居,但在江南一带名望甚高,经他出面调排,董小宛赎身之事迎刃而解。这时已是崇侦十五年隆冬季节,冒辟疆与董小宛顶风冒雪赶往如皋。一路上,他们不愿意放弃观光赏景的好机会,走走停停,寻幽访胜,直到第二年初春才到达如皋的冒家。
冒家十分通情达理,顺利地接受了董小宛这位青楼出身的侍妾。因为他们相信冒辟疆的眼光。这时冒辟疆的父亲已从襄阳辞官归家,一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冒辟疆的原配妻子秦氏体弱多病,董小宛便毫无怨言地承担起理家主事的担子来,恭敬柔顺地侍奉公婆及大妇,悉心照料秦氏所生二男一女。冒家的全部账目出入全由她经手,她料理的清清楚楚,从不私瞒银两。小宛还烧得一手好菜,善做各种点心及腊味,使冒家老少大饱口福,在众人的交口称赞中,小宛得到了无限的满足。对丈夫,小宛更是关照得无微不至,冒辟疆闲居在家,潜心考证古籍,著书立说,小宛则在一旁送茶燃烛;有时也相帮着查考资料、抄写书稿;丈夫疲惫时,她则弹一曲古筝,消闲解闷。
战乱过后,冒家辗转回到劫后的家园,缺米少柴,日子变得十分艰难,多亏董小宛精打细算,才勉强维持着全家的生活。就在这节骨眼上,冒辟疆却病倒了,下痢兼虐疾,把他折磨得不成人形。疟疾发作寒热交作,再加上下痢腹痛,冒辟疆几乎没有一刻能得安宁。为照顾他,董小宛把一张破草席摊在床榻边作为自己的卧床,只要丈夫一有响动,马上起身察看,恶寒发颤时,她把丈夫紧紧抱在怀里;发热烦躁时,她又为他揭被擦澡;腹痛则为他揉摩;下痢就为他端盆解带,从没有厌倦神色。经过五个多月的折腾,冒辟疆的病情终于好转,而董小宛已是骨瘦如柴,仿佛也曾大病了一场。艰难的生活中,饮食难饱,董小宛的身体本已虚弱,又加上接连三次照料丈夫的病痛,冒辟疆病愈后,她却病倒了。由于体质已极度亏虚,冒家多方请来名医诊治,终难凑效。顺治八年正月,在冒家做了九年贤妾良妇的董小宛终于闭上了疲惫的眼睛,在冒家的一片哀哭声中,她走得是那样安详。
吴蕊仙
名琪(“琪”亦作“淇”),别字佛眉,明末长洲(苏州)人,世居花岸。其祖父吴挺庵在明朝位居方伯(布政使),父亲吴健侯官至孝廉。吴的丈夫管勋,是冒辟疆的复社好友,因反清事败遇难。吴只身渡江投靠冒氏,冒将她安置在“洗钵池边的深翠山房”。吴女来到水绘园的时候,恰巧小宛刚刚去世,冒吴二人同病相怜,日久生情。但后来吴面对冒氏已纳婢女吴扣扣这一事实,不愿插足其中。为回避矛盾,她在给冒的诗中写到“自许空门降虎豹,岂容弱水置鸳鸯”,“绮罗自谢花前影,笠钵聊为云中人”,表示自己愿意遁入空门的想法。冒氏不好强留,便由吴女自己选择,在城南杨花桥旁盖了一座小庙,名号“别离庙”,吴自号辉中,从此告别红尘。吴女死后,冒氏曾只身前往凭吊并有题词刻石庙中:“别离庙,春禽叫,不见当日如花人,但见今日话含笑。春花有时落复开,玉颜一去难复来。只今荒烟蔓草最深处,愁云犹望姑苏台。”
吴扣扣
清顺治十八年,51岁的冒辟疆择定当年中秋节后的第二天(八月十六日)正式将贴身丫环吴扣扣升格为妾,不料吴女在六月间突然患病,于中秋节后二天病亡,年方19岁,但“吴如君”的名份已定,事实上她也早已是冒的人了。吴女葬如城南郊影梅庵侧“冒家龙圹”。吴扣扣,名湄兰,字湘逸,小字扣扣。崇祯十六年生,原籍真州(江苏仪征)人,随父亲流寓如皋,英慧异于常人,且眉眼之间呈浅黛色。顺治六年,已嫁给冒辟疆数年的董小宛一见就将其买作婢女,并对冒氏说:“这女孩儿是君他日香奁中物。”后来果为冒氏最宠爱的小妾之一,冒氏在《影梅庵忆语》中亦对吴姬有美言,冒的好友陈维崧还专为她写一篇《吴扣扣小传》。
蔡含
蔡女萝(“萝”亦作“罗”),名含,号圆玉;金晓珠,名玥(“玥”亦作“钥”),一字玉山。俩人均为苏州吴县人,后来如归冒辟疆,蔡工画,金治印,时称“冒氏双画史”,现有少量与冒氏合璧的画作存世。董小宛在世时,二人难得宠,赋闲于“染香阁”作《水绘园图》等,艺术成就颇高。董卒后,清康熙四年(1665年)和六年,冒辟疆分别在55和57岁时将二人正式纳为妾,蔡享年40岁,金卒于其后,传二女亦先后葬于“冒家龙圹”,世称“蔡夫人”和“金夫人”。
张氏
康熙17年,冒辟疆68岁时续纳张氏为妾,后来张还为冒氏生了一个女儿。张氏生卒不详,传卒后亦葬于“冒家龙圹”。
另据文献载:崇祯九年八月朔日,冒辟疆和金沙张明弼、吕兆龙、盐官陈梁、漳浦刘履丁在歌姬顾媚的眉楼结盟,冒氏与秦淮八艳之一的顾横波和南曲画姬范珏(字双玉)亦有染。崇祯十二年冒氏乡试再次落第,途经苏州半塘,每天往来于歌妓沙九畹、杨漪炤之间。又据近人《影梅庵之悲》一文称,冒辟疆直到75岁时还打算纳妾。如上所述,除陈圆圆与冒氏的“婚约”因故未践外,冒辟疆一生有“名份”的妻妾就有7人。难怪他的好友金坛张明弼在《冒姬董小宛传》中说冒氏“所居凡女子见之,有不乐为贵人妇,愿为夫子妾者无数。”
历史存疑
籍贯
董小宛究竟是那里人,出生地在何处?诸多文献资料中的说法不一:有的说她是金陵(今南京)江宁人;有的说她是姑苏(今苏州)城内“董家绣庄”的小姐;还有的说她是泰州如皋或南通如皋人。其实这些说法都是不准确的,比较可靠的说法是后来成为其夫君的冒辟疆在《影梅庵忆语》所称的“籍秦淮,徙吴门。”再详细一点说就是董小宛出生于金陵,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秦淮河桃渡度过的,后来移居苏州半塘街达6年之久,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十二月,19岁的董小宛由礼部侍郎钱牧斋以“三千金”赎身,从苏州半塘来到如皋从良,第二年四月被时号“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如皋才子冒辟疆纳为“如夫人”。称董小宛为泰州或通州如皋人,是因为小宛后来的栖身之地在如皋,而如皋明清时期曾先后隶属于上述二州,但小宛的籍贯并非如皋。另据相关文献记载:20世纪30年代初,浙江海盐澉浦文士吴氏为编纂《澉志补录》,曾采访通元淡水里张世桢(树屏)先生(南社社员)。据张氏口述,董小宛老家在淡水村慷慨桥。父系庠生,曾为塾师,家道清贫。因父早逝,家益中落,小宛才卖身为妓。并说董、冒避难于海盐澉浦一带,可能与小宛老家相近有关云云。但现无从考证。
身份
董小宛是不是妓女,是“歌伎”还是“歌妓”?有人说前者是“卖艺不卖身的”,后者则是“卖艺又卖身的”。其实,仅就字义而言,“伎”和“妓”在这里是相通的,都是指歌女或舞女,两者并无贵贱之分。关键是看董小宛所在的场所和她除了歌舞之外,还做了些什么。先看看当时小宛所在的南京秦淮河上的情景,据清人余怀在《板桥杂记》中记载:十里秦淮“妓家分别门户,争妍献媚,斗胜夸奇,凌晨则卯饮淫淫,兰汤滟滟,衣香一园;停午乃兰花茉莉,沉水甲煎,馨闻数里;入夜而擫笛搊筝,梨园搬演,声彻九霄……进轩则丫鬟毕妆,捧艳而出;坐久则水陆备至,丝肉竞陈;纨绔少年,绣肠才子,无不魂迷色阵……南曲衣裳妆束,四方取以为式,大约以淡雅朴素为主,不以鲜华绮丽为工也。初破瓜者,谓之梳栊,已成人者,谓为上头,衣饰皆客为之措办。”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中,情窦初开的二八佳人董小宛能独善其身出污泥而不污吗?何况旧时的女戏子并无人身尊严。其实由于她的容貌和才艺出众,16岁时小宛已是名噪秦淮的南曲名妓,跻身“金陵八艳”之列,还常被嫖客狎友们包出“游太湖、登黄山、泛舟西湖,一去就是十天半月。”而风流才子冒辟疆更是一把狎妓高手,崇祯十二年冒氏乡试再次落第,考场失意,途经苏州半塘,每天往来于歌妓沙九畹、杨漪炤之间,情场得意。在离开苏州前,冒氏又慕名前往董家,见小宛醉卧在床,后与她相会于曲栏花下。冒董的初次见面实质上就是一个名嫖对名妓的拜访,后来,冒又追名妓陈圆圆也是同理。再者,崇祯十五年董小宛由曾陪他“滞黄山”的老相好礼部侍郎钱谦益以“三千金赎身”送给冒辟疆,试问董小宛又没有遭“绑票”,如果不是妓女的话,何须“赎身”?如果是“官伎”辞职的话,朝庭更应该给她补偿,何须他人破费银两“倒贴”呢?此外,冒辟疆的发妻苏氏生有二子一女,冒氏在50岁后所纳的小妾张氏也生有一女。因此,说白了,董小宛从良前就是一个妓女,一个色艺双全的“高级妓女”,和冒辟疆风流不羁一样,这并不影响她的历史地位。
鬼妾
清康熙二十一年,年逾古稀的冒辟疆在《答和曹秋岳先生相遇海陵寓馆,别后寄赠十首原韵》之八中写到:“至今望秦海,鬼妾不曾归”。“秦海”是盐官的别称,并无歧义;至于“鬼妾”,笔者认为当指董小宛,因为冒辟疆一生虽有一妻数妾,但“秦溪蒙难”时冒氏才35岁,身边只有发妻苏元芳和刚纳两年的董小宛一妾,其余姬妾都是在他50岁以后纳的。但有人提出这里的“鬼妾”是指跟随冒氏逃难途中死去的婢女。据查,《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中关于“妾”字的释义共有4种:一指“女奴”,孔传:“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二指除正妻以外所娶女子;三为妇女的自谦之称;四是姓氏。显然,这里可以排除第三、四种释义,但如果采信第一种释义似有强词夺理之嫌。首先,从语法上讲,这里的“鬼妾”是单指,而冒家在秦溪蒙难的“仆婢杀掠者几二十口”,明显是复数,是“鬼妾们”;其次,退一步说,婢女可以称“妾”,但事实上这20几个“死鬼”中不光有女佣,也有男仆,即有“妾”也有“臣”,那么工于词赋的冒氏应将此句改为“臣妾不曾归”了;更何况晚年的冒氏妻妾成群,除曾对如夫人小宛念念不忘写下了儿女情长的《忆语》外,哪还有心事在诗词中用闲情于贱卑的下人。
年龄
冒辟疆在《忆语》中说:“时余正四十,诸名流咸为赋诗,龚奉常独谱姬末……”冒氏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三月,其40岁时应是1650年(清顺治七年),按冒氏所称董小宛果真死于清顺治八年的话,那么此时小宛尚在人世,友人怎敢为活人写“末”。但有人提出这里应按实(足)岁计算,这样冒氏40岁时便是1651年与小宛的“末年”相吻合了。此说虽能自圆其说但忽略了一个常识,就是古人的年龄都是按虚岁计算的,所谓“落地一岁”,相关文献中说冒辟疆(1611-1693年)享年83岁、董小宛(1624-1651年)享年28岁就是这个道理,例如《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就称董小宛:“卒年二十八”。民俗中贺寿也都是贺虚岁,贺实岁别人是要笑话的。计算实岁是现代人的发明和需要,什么上半年生的减一岁,下半年生的减两岁,冒氏当年既不想当官,也无退休早晚之虑,何苦要自我折寿呢。
衣冠冢
“据专家实地考证,旧时如城南龙游河畔的彭家荡确有一董小宛墓,但前些年进行文物考古挖掘时,里面随葬物有之,却不见骨殖,原来是一个‘衣冠冢’”。这句话并非无稽之谈更不是造谣惑众,其主要依据是出自缪依杭先生《名妓董小宛的下落如何?》一文中所指出的:“现如皋城南中学南面, 龙游河边彭家荡旧时确实有个董小宛墓.笔者至如皋调查与冒襄有关的戏曲史料时, 在冒襄别业水绘园中听得一位高龄的张老先生说, 发掘董小宛墓时, 穴中随葬之物有之, 却不见骨殖, 言之凿凿.”(原载1985年学林出版社《中国文化之谜》)。注:缪依杭(1936~1994年),南通人,民盟盟员,中共党员。曾任《上海戏剧》编辑,上海曲艺剧团(后易名上海滑稽剧团)编剧、艺术室主任、团长、艺术指导等职;兼任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上海曲艺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上海戏剧家协会第四届理事。治学态度严谨,参与了《辞海》、《中国文化辞典》、《中国戏曲曲艺辞典》有关条目的撰写以及承担《中国戏曲志·上海卷》、《中国曲艺志·上海卷》、《上海滑稽戏志》等志书的撰写、修订、编纂工作,撰写条目近10万字。国务院颁发“文化事业突出贡献”证书和政府特殊津贴,表彰他的功绩。笔者所称“专家”即指缪依杭先生,不知有误否?另据冒辟疆的同宗后人冒厚哉先生1993年来如皋时说:“1940年秋某日,族里有人告诉他父亲说,董夫人墓被日本人夜里将棺材偷扒走了,那时人不敢明讲,只有暗中叹息而已。”(原载徐琛《董小宛墓址探寻》)。这两者如果是一回事,更证明缪先生所说不谬;如不是一回事,前者“言之凿凿”,后者并无现场目击者,而且既是盗墓,何况又是三四百年的古墓,棺木还能完好结实吗?怎可能一点残存物都找不到呢?用DNA检测技术取土测定也可知是否有尸源啊。
总之,以上所述,仅是笔者一家之管见。学术问题,可以见仁见智,求同存异,是老人家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必刻意为先人讳、为名人讳,为家乡的名人讳,否则往往欲盖弥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5 10: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玩世不恭的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有涉朱三太子朱慈炤...【侯方域+方以智+冒辟疆+】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作者石兄是谁?就藏在这两首诗句中。
首发2023-08-30 16:10·看见身边的阳光
冒襄公求曹诗

——康熙丙午年(1666年)冬日

求曹独苦怅哀鸿,忍见离群自昔同。

最不可忘惟夙夜,从来难画是飘风。

石能言语终须白,血化精魂叫亦红。

我自与君联旧好,肯随蓬梗逐西东。


白玉菱花镜

方以智的开示诗:“示襄藏蕴侍者”

石头引汝吸西江,日用吾谐何处藏。

看破漉篱还可卖,超宗亦不数襄阳。

十年劈出血肝肠,今日新硎何处藏。

正显罩篱神变化,一双赤手舞风霜。

——作于江西吉安县青原山净居寺


冒襄王和王妃董白

曹雪芹只是笔名,作者春秋笔下的署名。脂砚斋为了此书能出版流行批注有引导作用,而后来江宁织造的曹家商人正好是出书能安全出版的最佳人选。少数没落家族所谓“才子文人”为了生计而干的的偷梁换柱勾当。红楼梦后四十集就发生过。

头条索隐红楼梦

字字珠玑血泪成

曹雪芹:

曹洞宗门徒雪苑社芹溪之人;冒艹雪苑芹溪四人帮(冒艹成曹:冒辟疆,艹:董小宛,雪:雪苑社-侯方域,芹:芹溪桐城代名词,方以智。

脂砚斋:日月为明成匕首,方石为砚斋清欢




方以智作品石扇

举报
评论 142

朵朵佬爷
2
不敢苟同,《红楼梦》书中,说贾蓉是江宁府江宁县人氏,也说明贾府也是江宁的,冐辟疆乃江苏如皋人,八竿子打不着。《红楼梦》说自鸣钟响了多少下,脂砚斋说是寅时,避讳也,避“寅”字讳,江宁织造府有曹寅。你研究《红楼梦》不能离开原著想入非非。

回复
·
09月08日

看见身边的阳光
作者

啥书说的这么明确。哎

回复
·
09月08日

看见身边的阳光
作者

如皋在扬州府,江宁归谁扬州府。

回复
·
09月08日

朵朵佬爷

《紅楼梦》原稿写的江宁府。//@看见身边的阳光:如皋在扬州府,江宁归谁扬州府。

回复
·
09月08日

朵朵佬爷

脂评本石头记,你不作摘录的?//@看见身边的阳光:啥书说的这么明确。哎

回复
·
09月08日

天润理学谈文史
1
元春省亲时点了《长生殿》这出戏,这是清代戏曲作家洪昇在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完稿的作品。 首先,这个小编所谓的方以智死后10年也没有《长生殿》这出戏。 其次,《长生殿》是元春省亲所点,而且是全书“大关节、大伏笔”,是纲领性、构架性的要素。不仅不能是《石头记》完稿后才加进去的,而且应是《石头记》刚开写甚至没有正式开写时候就选好的素材。 再次,一部戏曲从完稿到演出再到脍炙人口还需要一段时间,《长生殿》能作为一个典故或素材出现在红楼梦中,要比完稿时间更晚 最后,很负责任地说,《长生殿》全本上演不是别处,正是1704年,南京的江宁织造曹寅主持排练演出的。此时距小编所谓的方以智翘辫子已经三十三年

回复
·
09月12日

聪颖上进小羊HR

《红楼梦》避"寅",不是避曹寅讳,而是"梦"之讳!一部书的讳,"寅"时是梦醒时分,"虎兔"相逢大梦归的"寅卯"时!//@天润理学谈文史:元春省亲时点了《长生殿》这出戏,这是清代戏曲作家洪昇在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完稿的作品。 首先,这个小编所谓的方以智死后10年也没有《长生殿》这出戏。 其次,《长生殿》是元春省亲所点,而且是全书“大关节、大伏笔”,是纲领性、构架性的要素。不仅不能是《石头记》完稿后才加进去的,而且应是《石头记》刚开写甚至没有正式开写时候就选好的素材。 再次,一部戏曲从完稿到演出再到脍炙人口还需要一段时间,《长生殿》能作为一个典故或素材出现在红楼梦中,要比完稿时间更晚 最后,很负责任地说,《长生殿》全本上演不是别处,正是1704年,南京的江宁织造曹寅主持排练演出的。此时距小编所谓的方以智翘辫子已经三十三年

回复
·
09月30日

朵朵佬爷

这个还用避吗?别人都看不懂。//@聪颖上进小羊HR:《红楼梦》避"寅",不是避曹寅讳,而是"梦"之讳!一部书的讳,"寅"时是梦醒时分,"虎兔"相逢大梦归的"寅卯"时!

回复
·
09月3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5 11: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侯方域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历史人物
​侯方域,是晚明的四公子之一,也是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著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两卷传世。他生于1618年,1655年去世。出生于显赫的官宦世家,祖父任太常寺卿,父亲曾任户部尚书,累世清流。他祖父和父亲都是东林党人,且是其中骨干,两人先后因反对当时权势滔天的魏忠贤而被迫贬官或者入狱。都是因言获罪,家世清白,可见一斑。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侯方域

别称
侯朝宗


朝宗


雪苑、杂庸子

所处时代
明末清初


出生地
归德府(今河南商丘)

出生日期
1618年4月

逝世日期
1655年1月30日

主要作品
《壮悔堂文集》10卷、《四忆堂诗集》6卷等

主要成就
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 “明末四公子”之一

目录
1基本介绍​
2故居信息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介绍​
侯方域,是晚明的四公子之一,也是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著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两卷传世。他生于1618年,1655年去世。出生于显赫的官宦世家,祖父任太常寺卿,父亲曾任户部尚书,累世清流。他祖父和父亲都是东林党人,且是其中骨干,两人先后因反对当时权势滔天的魏忠贤而被迫贬官或者入狱。都是因言获罪,家世清白,可见一斑。[1]

折叠编辑本段故居信息
侯方域故居(又名壮悔堂)坐落在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北门内附近,为明末才子侯方域壮年著书处,是一明三暗五、前出后包、上下两层的硬山式建筑。上下贯通的四排圆柱和八十八根根线构造成一木间架,墙装青砖,顶盖垄瓦。屋脊有青兽压顶。屋内有木屏相隔。门窗镂花剔线,圆柱浮雕龙凤。该建筑通体显现出清代匠人高超的建筑艺术。壮悔堂前20米处有五间过厅,建筑风格与壮悔堂相同。侯方域故居,为中国古典名剧《桃花扇》主人公、明末四大才子之一侯方域所建。侯方域故居庄重典雅,古色古香。五脊之上形态别致、姿势各异的奇兽独具风采。楼里门窗和格扇的镂花剔线精致。26根圆柱上龙凤浮雕栩栩如生。根根圆柱同62根横梁巧妙扣合的木质结构浑然天成,使楼的内部骨架形成一个完善的整体,即使拆去四壁,楼堂仍安然无恙,建筑技巧令人叫绝。奇妙的设计和精巧的技艺令无数能工巧匠折服。[2]

参考资料
1.侯方域生平简介  . 古诗文网 . [2023-11-22]
2.侯方域的生平简介  . 元柳河畔 . [2023-1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5 11: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贞慧 - 明末清初散文家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文化人物
陈贞慧(1604年-1656年),   字定生。  宜兴(今属江苏省)人。明末清初散文家。

陈贞慧是明末诸生,又中乡试副榜第二人。曾与吴应箕、顾杲共议声讨阮大铖,由吴起草《留都防乱檄》,揭贴于南京,为阮所恨。南明弘光朝,受阮迫害,曾一度入狱。入清不仕,隐居家乡,十余年不入城市。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去世。

陈贞慧是复社成员,文章风采,著名于时,与冒襄、侯方域、方以智,合称"明末四公子"。

  5
本词条 百科名片缺少图片,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5个金币。
基本信息
本名
陈贞慧


定生

所处时代
明末清初

出生地
宜兴(今属江苏省)


出生日期
1604年

逝世日期
1656年

主要作品
《雪岑集》、《皇明语林》、《陈定生先生遗书三种》

目录
1生平
2主要影响
3历史评价
4主要作品
5人际关系
6史料索引
折叠编辑本段生平
陈贞慧是明末诸生,又中乡试副榜第二人。曾与吴应箕、顾杲共议声讨阮大铖,由吴起草《留都防乱檄》,揭贴于南京,为阮所恨。南明弘光朝,受阮迫害,曾一度入狱。入清不仕,隐居家乡,十余年不入城市。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陈贞慧成为生员。

崇祯二年(1629),张溥、张采整合十几个社团成立复社,同年,陈贞慧加入复社。

崇祯三年(1630),陈子龙来到宜兴,陈贞慧将其聘请到亳村家中,为长子陈维崧启蒙。同年秋,父亲陈于廷奉召入京,陈贞慧将其送至扬州。

崇祯五年(1632),陈于廷罢官回到故里,陈贞慧随父亲回到故里,倾家财结交宾客。

崇祯八年(1635年),父亲陈于廷去世,陈贞慧开始独自掌管家族事务。这时,与陈于廷不和的周延儒开始打击陈家,在文震孟的帮助下,才渡过难关。

崇祯十年(1637年)春,陈贞慧留梅朗中在家,与其共同读书。

崇祯十一年(1638年),陈贞慧与复社名士吴应箕、顾杲等在陈贞慧家乡草就著名檄文一篇,名为《留都防乱公揭》,严厉挞伐阉党阮大铖。并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阮大铖正在南京时公布于市。由于这篇檄文的传布,至使阮大铖不能在南京立足。

崇祯十二年(1639年)参加乡试。同年秋,携其子陈维崧赴南京。吴应箕创建广业社于金陵,陈贞慧每日与社友饮酒,指拆藏否,以为笑乐。

崇祯十七年(1644年)4月25日,北京陷落,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阮大铖、马士英卷土重来,重新掌权,打击复社。陈贞慧被诬陷入狱。不久在兵部左侍郎练国事的干预下获释。

清顺治二年(1645年)6月8日,南京陷落前,陈贞慧隐居家乡亳村,深居简出。

顺治十三年(1656年),陈贞慧去世。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影响
陈贞慧文章婉丽闲雅,兼擅骈散两体。记载掌故及纪念明末"清流"和殉难人士的作品,多寄托故国之思。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明末文学家陈子龙:此客乘青翰,飘然若有神。(《赠陈定生》)

清代学者徐乾学:赠公(即陈贞慧)以贵公子用节概推重搢措绅间。

清代经学家蒋永修:折节读书,所交尽一时名士。

明末清初散文家汪琬:诸名士尤慕君气节,故皆师事少保公,而与君相亲爱。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作品
陈贞慧著有《雪岑集》《皇明语林》《山阳录》《书事七则》《秋园杂佩》等;后三种收入《太仓先哲遗书》,合称《陈定生先生遗书三种》。

折叠编辑本段人际关系
关系

姓名

简介

祖父

陈一经

字怀古,至性纯孝,著有《四书大全》,乡里私谥曰孝洁先生。

父亲

陈于廷

(1566年-1635年),官至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衔。

妻子

汤氏

(1608年-1642年),正室,汤兆京之女,诏赠淑人,生子陈维崧、陈维嵋、陈维岳,生女两人。

时氏

(1620年-1658年),侧室,诏赠淑人,生子陈宗石、陈维岗。

儿子

陈维崧

(1625年-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明末清初文学家。

陈维嵋

(1630-1672),字文鹭,一字半雪。邑庠生。工词,为阳羡词派作手之一。

陈维岳

(1635-1712),字纬云,号苦庵。清诸生。擅填词,为阳羡词派重要成员。

陈宗石

(1644-1720),字子万。入赘侯方域家,授例选黎城县丞,擢安平知县,旋擢户部主事。

陈维岗

与兄陈宗石共同入赘侯方域家。

孙子

陈屡端

字求夏,有文名。

(以上参考资料)

折叠编辑本段史料索引
《清史稿·卷五百一·列传二百八十八》

陈贞慧,字定生,宜兴人,明都御史陈于廷子。于廷,东林党魁。贞慧与吴应箕草留都防乱檄,摈阮大铖。党祸起,逮贞慧至镇抚司,事虽解,已濒十死。国亡,埋身土室,不入城市者十馀年。遗民故老时时向阳羡山中一问生死,流连痛饮,惊离吊往,闻者悲之。顺治十三年,卒,年五十三。著有《皇明语林》《山阳录》《雪岑集》《交游录》《秋园杂佩》诸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5 11: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的作者可能是方以智?
 木柳书屋 2012-02-21   |  2349阅读  |  15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的作者可能是方以智?
2011年12月08日10:00 来源:济南日报
  《红楼梦》被公认为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但其作者是谁,学术界至今尚无定论,除了最为主流的“曹雪芹说”,还有“清朝废太子说”“纳兰容若说”等,也有较多支持者。近日,中国科大教授陈贤富提出新观点:《红楼梦》的作者可能是明末清初的桐城籍学者方以智,甚至曹雪芹都是他杜撰出来的。

  《红楼梦》用意是“吊明反清”

  陈贤富说,《红楼梦》第一章就提出,曹雪芹只是一个编纂者,而不是原作者,但脂砚斋的批本又说,作者确是曹雪芹。清朝时大兴文字狱,曹雪芹在这里耍一回花枪不是没可能,这是现在学术界的主流看法。

  《红楼梦》里有很多暗喻,比如通篇见“红”,“红”就是敏感词。“红”即“朱”,暗示朱明王朝,题目未尝不能理解为“旧朝如梦而逝”。再比如“月”,小说里凡遇上元、中秋,必花大笔墨。“月”是“明”的一部分,也是暗示朱明王朝。除此以外,直接骂满廷的词句也不少。小说中常有“葫芦(胡虏)”“鞑子”这样的字眼,满人是不会这么写的。还有一句灯谜:“一池清草草何名?”答案是“蒲芦”,“蒲芦”谐音“胡虏”,分明指满清就是“胡虏”嘛。曹家是满清的既得利益者,虽因牵连家世衰败,发发牢骚有可能,

  但不大可能骂人家“胡虏”。岳飞有名句:

  壮志饥餐胡虏肉。这两个字可不得了。

  《红楼梦》描写的是“末世”图景。什么才能叫“末世”?家世衰败不能这么叫,只有王朝的覆灭才能。《红楼梦》是一部吊明反清的小说。作者借贾宝玉之口自称“大舜子民”。明朝天启皇帝无子,将皇位传给弟弟崇祯时说:“吾弟当为尧舜”。可见,作者不仅是明朝遗老,更属崇祯派系。

  作者最有可能是方以智

  陈贤富说:第一,关于作者信息,《红楼梦》第一章给出了三个:石头、情僧、曹雪芹。曹雪芹可能是编纂者,因此小说作者,应和石头、情僧有关。第二,明朝遗老,崇祯派系,且与明朝高层交往密切,亲历很多历史事件。第三,涉猎广泛,知识渊博,在文史、诗词、音韵、哲学、地理等领域都造诣颇深。

  方以智最符合上述条件。崇祯十七年,方以智曾化名吴石公,清兵入粤后,他在梧州出家,这样就与“石”“僧”都有关。剩下两个条件,在我查考的人中,也只有方以智都符合。关于曹雪芹是否真有其人,学术界也有存疑,我甚至怀疑曹雪芹也是方以智杜撰的。方以智在曹洞宗门下出家,雪芹谐音“学勤”,因此“曹雪芹”的本意是“曹门末学”,是方以智自谦的说法。

  《红楼梦》问世后,很多人做过编纂和批注,脂砚斋应是其中之一。脂砚斋应该与作者相识,在批注时,为了隐藏作者身份,故意做了很多障眼法。《红楼梦》有几个别名,它们与方以智、吊明反清也有关联。“石头记”和“情僧录”与方以智直接相关。“鉴”有书籍之意,“风月宝鉴”可读作“清风明月之书”,暗示这部小说隐写历史。“陵”有坟墓之意,“金陵”可理解为“埋金的坟墓”,金国和清朝属同宗,“十”“二”两字合起来是“王”,“钗”则是一种武器,因此“金陵十二钗”乃是“灭金称王”之意,也就是反清复明。

  研究“红学”全凭个人爱好

  作为一位理科学者,为何致力于研究《红楼梦》?陈贤富说仅仅因为个人爱好,小时候也读过很多书,功底有一些,但无法跟文史哲的教授比,因此研究过程中格外谨慎。“曹雪芹说”几乎成了共识,并无意于和人争长论短。提出“方以智说”,只是想提出一种解读方式而已。研究文章还没有拿出去发表,只把一些观点简化后发在了网络上,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

  陈贤富,安徽安庆人,中国科大信息科学学院教授,自幼熟读《红楼梦》,幼年颇受“桐城古风”的熏陶,当年读中学时,还曾与诗人海子同班。

  方以智,明末清初画家、哲学家、科学家、诗人,安徽桐城人。崇祯十三年进士。清兵入粤后,在梧州出家,法名弘智,发愤著书的同时,秘密组织反清活动。康熙十三年被捕,同年,死于江西惶恐滩。存世作品数十种,文、史、哲、地、音韵、医药、物理,无所不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5 11: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谈方以智基本思想与《红楼梦》构思源之一致 ----作者:巢曼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通雅
后起之秀7
儒释道合一之梦——谈方以智基本思想与《红楼梦》构思源之一致   

作者:巢曼 -


送TA礼物
1楼2011-06-06 06:28回复

通雅
后起之秀7
http://bbs.ahzyw.com/topic-106592.html


2楼2011-06-06 06:28回复

云沃 · 效卓

孩子从成绩落后到重点名校,益阳妈妈出名了,这招点醒无数家长
孩子从成绩落后到重点名校,益阳妈妈出名了,这招点醒无数家长!
立即查看

2023-12-05 11:40:25 广告

通雅
后起之秀7
无可大师(方以智)……每语人曰:‘教无所谓三也。一而三,三而一者也。譬之大宅然,虽有堂奥楼阁之分,其实一也,门径相殊,而通相为用者也。’”——施闰章《愚山先生学余文集》卷九《无可大师六十序》



由此可见,整部红著的构思方案,即以方以智此思想为精髓,举宁、荣大宅为主例以譬其三教合一之主张!此为殊颖.巢曼又一惊喜发现。

  

早先已分析过在《红楼梦》中儒、释、道的深刻印迹,此文强调说明此三教合一系红著构思之源。

殊颖. 巢曼认为的红著原创者方以智,他的基本思想正完全符合天人合一,儒释道融为一体的理念。






3楼2011-06-18 23:03回复

通雅
后起之秀7
方以智的《和陶饮酒诗》中有“同是羲皇人”。

……士隐常与他(贾雨村)交接。【甲戌侧批:又夹写士隐实是翰林文苑……】

方以智在明朝为官是为翰林也。

士隐便笑一声“走罢!”将道人肩上褡裢抢了过来背着,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

1651年,以智出家入道。


以上二批估为以智亲批。



石为广义之玉,玉系狭义之石。红楼中出世之石化为入世之玉,历尽人世梦幻之后又复变为出世之石。如此,称红著为《石头记》是再妥当不过:

第八回——(宝玉之玉)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



二、“项圈(璎珞)”在《红楼梦》中代表释家,即佛家。

璎珞是古代用珠玉串成的装饰品,多用为颈饰。以智选其代表佛家,因其与佛教本就有关联:“密持璎珞縻之于颈。”——《佛祖历代通载第二十二卷》;“大士心存普济,方且捐璎珞以奉浮屠……” ——《青原志略》卷七《题重修七祖塔殿并待月桥》;



三、“麒麟”在《红楼梦》中代表道家。

麒麟有一喻为:才能杰出的人。《晋书·顾和传》:“ 和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荣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兴吾宗者,必此人也。’” 红楼第五回——“宁荣二公之灵,嘱吾云:‘吾家……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此也系将宝玉视为贾家“麒麟”之意。



与以智同举进士的何芳评以智曰:“以道兄之才、之识、之骨、之品,儒而豪杰与释而菩萨,俱度内事,奚庸争辇夸举!”此言备具儒、释、道三教之杰合于以智一身而赞之。可见以智不但推崇三教合一,自身也确为楷模。






5楼2011-06-18 23:03回复

通雅
后起之秀7
再者,玉、项圈(璎珞)、麒麟这三种象征物在红楼中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有钗为宝玉之正妻、湘云为宝玉之继妻之传言,此观点巢曼尚不敢断定,但循此三物代表三教,而又取三教合一之意,又似乎可玉成此论。



湘云曾与宝钗同住;钗之命运花为牡丹,湘之命运花虽为海棠,而黛玉嘲弄她“只恐石凉花睡去”,则明指她醉眠芍药裀一事。按此推之,似乎芍药更能代表湘云,实伏方以智曾被永历帝任命为相,虽方氏坚拒之,并四处逃离、上十辞书,但时人仍称其为方阁学(明朝内阁大学士即等同于相)或相国。如王夫之《搔首问》:“方密之阁学……”;钱澄之《虞山歌,为留守相公赋》注:“方曼公阁学……”;瞿式耜《方密之相国……》诗等。



牡丹为王,芍药为相,玉为玉玺,二玉并有之,贾宝玉喻大明之玉玺,林黛玉喻南明之玉玺,二玉不可分,象征明之一统与皇室血脉传承。



另,通观此三物,一个项圈中一块美玉,正是国字,再取麒麟为才能杰出者之意,三物合意即为国之栋梁,又正合好了歌解注中的“日后做强梁”之意。作者的心愿是美好的,但是遭遇“世乱人憔悴”,只得“江左狂生乱中老”,渐成一个“废人”罢了。



最后,三教合一之创作理念贯穿红著,则基本否定了王夫之创作红楼的可能性。“王夫之是站在中国正宗儒学立场而求深化求广博,对于其他学问则较排斥;……至于方以智则站在一种集千古大智的立场,对于诸子百家及中西科学欲求兼容并包,认为‘今而后,儒之、释之、老之,皆不任受也,皆不阂受也。’(《东西均. 神迹》)……不过他仍是以儒学为中心,甚至逃禅后也是如此……——台. 刘君灿《方以智》



正如宝玉虽欣赏璎珞上的字、紧揣着麒麟,但他的本质是玉的本质,天生带来,难以置弃,欲开创“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新儒学局面,故仍以儒学为中心。他在释、在道而言儒,正如宝钗、湘云劝宝玉读书上进一般,宝玉表示反感,此为正写中之反写。



用密之恩师余飏评价密之的话来说:“其言犹河汉之无极,其旨则渊桓之莫测也。”如此,我们是否应庆幸密之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著作了《红楼梦》,来表达他无极莫测的精妙思想内涵呢?祈愿炼就一双巨眼。也正由于方氏以“坐集千古之智”的态度来著作,故而《红楼梦》能够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封建社会之百科全书,中西合璧之经典名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5 11: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查抄大观园发生了什么,湘云宝钗反目,一个搬走,一个成情敌闺蜜
播报文章

戏说历史纷纷
关注
2019-05-31 14:38

老中医说:瘦不下来的三个原因,后悔没早知道,小心瘦过头!

血压高于160/110必看:1个简单的方法,花2分钟学起来

钢笔行书字帖,提升书法水平,双11大促,价优惠!
查抄大观园发生了什么,湘云宝钗反目,一个搬走,一个成情敌闺蜜
贾府中对于一众女子,最受贾府上下欢迎的人应该就是薛宝钗了,因为她一来到贾府就是给人一种非常端庄大方、知书达理的形象,再加上平日里在小丫头面前又不摆什么架势,一副非常好相处的样子,所以大家都喜欢和她玩耍到一处,而林黛玉经常是读者们拿来与宝钗比较的女子,相比较起来,林黛玉总是给人一种耍小性子、多愁善感的形象,所以对于像史湘云这样性格豪爽的女人是非常不待见她的。

广告
血糖高的“死对头”,饭后吃一点,血糖不再高,远离胰岛素!
×
一开始史湘云与宝钗的关系非常的好,一口一个宝姐姐的,非常的亲昵,因为薛宝钗本身就非常的会做人,再加上本来宝玉与自己从小就是非常好的玩伴,但是因为林黛玉的到来,只要黛玉一生气,宝玉就会将自己与一干姐妹抛弃找她,而且林黛玉还开不起玩笑,宝玉也是多方护着她,这让湘云心里就会非常的憋闷,在她的心里林黛玉就是一个事儿妈的存在,认为她太麻烦。而薛宝钗又是与她截然相反的人,属于自己非常欣赏的女子,所以越发亲近宝钗,而疏远黛玉了。

广告
胆小者勿入!五四三二一...恐怖的躲猫猫游戏现在开始!
×
不过为什么最后湘云最后与黛玉的关系非常的好,甚至与她住在同一处,反而当初的宝姐姐被抛弃了呢?其实对于一个善于伪装的人只要与她多接触总会发现她的这面目的,在查抄园子事件发生后湘云就认清了宝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在查抄的时候,除了薛宝钗其他人的住处都被检查了一番,而当时湘云是与宝钗同住的,所以为了洗刷嫌疑,宝钗在知道这件事后就搬到了稻香村,生怕被麻烦找上。

广告
趁着下班的间隙,两人又不顾一切的痛快了好几次...
×
不过这么做寒了湘云的心,原来薛宝钗就是一个大难临头各自飞的人,根本没有将她当成好姐妹,而林黛玉又是与自己同命相连的人,只是心思沉重而已,反而更纯真善良,所以最后湘云离宝亲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11:45 , Processed in 0.08913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