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四=====晴雯为谁点?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76
 楼主| 发表于 2024-3-2 19: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宝玉黛玉同改《芙蓉女儿诔》,有何玄机?
宝玉黛玉同改《芙蓉女儿诔》,有何玄机?-图1宝玉黛玉同改《芙蓉女儿诔》,有何玄机?-图2
回答问题收藏问题分享12回答·3188阅读
举报

君笺雅侃红楼
2018年03月07日·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关注
《芙蓉女儿诔》名为祭奠晴雯,实为诔文祭奠林黛玉,进而祭奠所有红楼女儿。

我们以前曾详细解读过关于《芙蓉女儿诔》。这次再简单说说。


一,宝玉《芙蓉女儿诔》初心祭奠晴雯。

晴雯被撵出惨死,贾宝玉是特别伤心的。怡红院贾宝玉最亲近的两个丫头只有袭人和晴雯,袭人像贴身保姆,亲敬可爱。晴雯像知己,红袖添香。晴雯惨死,贾宝玉听信了小丫头胡说认为晴雯做了芙蓉花神,转悲为喜,作《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


二,宝玉和黛玉修改后,变成了祭奠林黛玉。

贾宝玉祭奠晴雯,不想被林黛玉听到,大家赞赏,指出全篇都特别好,唯独“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黛玉认为俗烂了些,建议改为“茜纱窗下,公子多情”,不想宝玉最后又改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这一改整首诔文就彻底变成由祭奠晴雯转为暗示祭奠林黛玉,林黛玉当时就感觉到了,悚然一惊,告诉贾宝玉不要改了,已经可以了。原本这只是一首祭奠死者的诔文,结果改来改去,成了祭奠情人的诔文。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情感,难免多想。不想还是一语成谶。


三,《芙蓉女儿诔》实为祭奠红楼女儿们。

我个人认为《芙蓉女儿诔》是《枉凝眉》的一个补充。本人觉得《枉凝眉》并不可能乱入了贾宝玉写个男性在《金陵十二钗》曲子中,认为《终身误》既然说了钗黛合一,《枉凝眉》应该是另外六个贾宝玉心仪的女子。比方史湘云,妙玉,金钏儿,香菱,袭人,晴雯。这样《芙蓉女儿诔》就等于贾宝玉祭奠了所有和他有关的女儿们。为他们的薄命一声叹息。

“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一个“我本”,一个“卿何”,明说林黛玉,实为所有薄命女儿。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欢迎关注,欢迎吐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76
 楼主| 发表于 2024-3-2 1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宝玉黛玉同改《芙蓉女儿诔》,有何玄机?
宝玉黛玉同改《芙蓉女儿诔》,有何玄机?-图1宝玉黛玉同改《芙蓉女儿诔》,有何玄机?-图2
回答问题收藏问题分享12回答·3188阅读
举报

君笺雅侃红楼
2018年03月07日·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关注
《芙蓉女儿诔》名为祭奠晴雯,实为诔文祭奠林黛玉,进而祭奠所有红楼女儿。

我们以前曾详细解读过关于《芙蓉女儿诔》。这次再简单说说。


一,宝玉《芙蓉女儿诔》初心祭奠晴雯。

晴雯被撵出惨死,贾宝玉是特别伤心的。怡红院贾宝玉最亲近的两个丫头只有袭人和晴雯,袭人像贴身保姆,亲敬可爱。晴雯像知己,红袖添香。晴雯惨死,贾宝玉听信了小丫头胡说认为晴雯做了芙蓉花神,转悲为喜,作《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


二,宝玉和黛玉修改后,变成了祭奠林黛玉。

贾宝玉祭奠晴雯,不想被林黛玉听到,大家赞赏,指出全篇都特别好,唯独“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黛玉认为俗烂了些,建议改为“茜纱窗下,公子多情”,不想宝玉最后又改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这一改整首诔文就彻底变成由祭奠晴雯转为暗示祭奠林黛玉,林黛玉当时就感觉到了,悚然一惊,告诉贾宝玉不要改了,已经可以了。原本这只是一首祭奠死者的诔文,结果改来改去,成了祭奠情人的诔文。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情感,难免多想。不想还是一语成谶。


三,《芙蓉女儿诔》实为祭奠红楼女儿们。

我个人认为《芙蓉女儿诔》是《枉凝眉》的一个补充。本人觉得《枉凝眉》并不可能乱入了贾宝玉写个男性在《金陵十二钗》曲子中,认为《终身误》既然说了钗黛合一,《枉凝眉》应该是另外六个贾宝玉心仪的女子。比方史湘云,妙玉,金钏儿,香菱,袭人,晴雯。这样《芙蓉女儿诔》就等于贾宝玉祭奠了所有和他有关的女儿们。为他们的薄命一声叹息。

“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一个“我本”,一个“卿何”,明说林黛玉,实为所有薄命女儿。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欢迎关注,欢迎吐槽。


4

0
收藏
分享收起全文
举报

一片红与红楼梦
2018年04月13日

关注

《芙蓉女儿诔》是我国古典巅峰之作品小说【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嬗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中贾宝玉在祭奠自己最心爱的丫鬟晴雯时而写的长篇祭文。

《芙蓉女儿诔》是贾宝玉一人挥泪而作,林黛玉没有参予写作。

宝玉撰写的这篇《芙蓉女儿诔》祭文,以自己心中炽热的对晴雯的感情,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力,生动又富有形象的比喻,赞扬歌颂了大观园中最颇具敢于反抗封建社会的种种不合理的丫鬟——晴雯。

这个"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的女奴仆的惨死,是作者曹雪芹对整个封建社会的贵族阶级的有力抨击和控诉,同时,也是对那些封建卫道士的辛辣揭露和鞭笞。
《芙蓉女儿诔》祭文中将这个以当时统治天下的乾隆之流比喻为恶鸟、毒虫、臭草,从中表达出了曹雪芹对这个封建社会强烈的憎恶心情。

这篇祭文还表现了贾宝玉蔑视封建社会的尊卑的民主主义思想和对脱离封建道德规范的渴求。从这篇祭文中可以看出,贾宝玉这个具有叛逆反抗思想的萌芽也在进一步的发展与前进。


这篇祭文中还运用了《楚辞》中的许多揭露古代封建社会里的昏君、奸臣的词语,引用了贾谊、嵇康等在政治斗争中惨遭祸害的典故。

《芙蓉女儿诔》祭文,在思想上表达了作者曹雪芹对当时昏暗、腐败、吃人的社会政治的愤慨,表明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政治倾向。

作者:一片红与红楼梦,欢迎关注我,专业为你解读、写作《红楼梦》中的人与事。


13

1
收藏
分享收起全文
举报

汤姆2191973(提问者)
2017年11月03日


关注

我认为,宝玉黛玉同改《芙蓉诔》,是伏黛玉命不久矣!

事出《红楼梦》第七十八回,晴雯惨死,宝玉从小丫头口中套得,晴雯说她自己不是死,是到天上去做芙蓉花神去了。宝玉便做了一篇《芙蓉女儿诔》,以悼念晴雯。

宝玉刚刚祭完晴雯,小丫鬟看到一个人影从芙蓉花中走出来,吓得大叫:“不好,有鬼。晴雯真来显魂了!”——其实却是林黛玉来了。看到这里,难道没有不详之感吗?!


晴雯做了芙蓉花神,本是宝玉的小丫鬟杜撰的。此时宝玉大概忘了,在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黛玉掣签抽的正是芙蓉花。所以,《芙蓉诔》虽说是祭晴雯,又何尝不是祭黛玉!

听了宝玉的祭文,黛玉开始评论,“听到什么‘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何不说‘茜纱窗下,公子多情’呢?”宝黛二人就此开始讨论。宝玉说:“我越性将‘公子’、‘女儿’改去,竟算是你诔她的倒妙。……莫若改作‘茜纱窗下,小姐多情;黄土垄中,丫鬟薄命。’……”,又再次改作“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俩人越改越变味儿了。果然,黛玉听了宝玉的最后一改,“忡然变色,心中有无限的狐疑乱拟”。此时黛玉明显感觉到,“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怎么听着像是宝玉在悼念黛玉自己呢?


这一改,想必黛玉此时心灰意冷,回去又要伤心落泪半宿了。

黛玉,晴雯,晴雯,黛玉……。晴为黛影,此话不虚。


11

12
收藏
分享收起全文
举报

悦言红楼
2018年03月07日


关注


关于芙蓉女儿诔,脂批有云:实诔黛玉也。若睛雯死宝玉做诔而黛魂归宝玉无诔则宝玉太薄待黛玉,若都有诔,则文章太啰嗦,本来芙蓉诔已写至极点,黛玉也属芙蓉花,难道再写一《仙草诔》不成。

我想曹雪芹早已写出来诔黛玉的,奈后来文章迷失,只有此诔已深铭于心,弃之可惜。遂将之移至晴雯处,但题目未改,仍用《芙蓉女儿诔》。



贾宝玉读完芙蓉女儿诔之后,黛玉也来了,而且宝玉说了将句子改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茜纱窗本是黛玉潇湘馆的窗子,此处宝玉虽然无心说出,其实恐怕是作者暗伏黛玉之死。

这个时候的贾宝玉还不明白,自己对于大观园女儿的珍爱与怜惜,他自己也会出现一种“爱博而心劳”的结果。



为何呢?

贾宝玉需要成长,曹公用

金钏儿坠井;

晴雯冤死;

……

黛玉泪尽

等等。



这一系列在宝玉眼中集天下灵秀之气的女子们,千红一窟,万艳同杯。

悲痛的人生经历,让宝玉的思想终究由一个“爱博”转变为“弱水三千,取一瓢足矣”。



从一个贵族公子到一个看破红尘,终于选择出家的和尚。

许是宝黛同时参与写就《芙蓉女儿诔》,晴为黛影,实则就是贾宝玉在祭拜林妹妹呢!

看了许多的相关译文,却终究不想理会字词、用典等上面的精雕细琢,但每每一想到这篇诔文,就会想到黛玉的死亡,何不一大悲痛哉!


2

0
收藏
分享收起全文
举报

zlljsf37
2018年03月06日


关注
此时晴雯已死,宝玉为了祭奠她就写了这篇祭文,原本是讲晴雯的,不料黛玉听了,却陷入其中。因为晴雯只是一个丫鬟,平日里和宝玉,黛玉相处很好,且她还未宝玉送过帕子给黛玉,实际上成了两个人之间的信使,宝玉和黛玉对此很感激。黛玉听了祭文后,觉得宝玉用词不当,但当宝玉修改后,黛玉一听,倒觉得这篇祭文似乎是说给自己的,什么公子多情,女儿薄命,于是开始伤神起来,不言语。实际上,宝玉和黛玉同改这篇祭文就在暗示着而人将来的结局,是曹雪芹特意安排二人自己的命运。


1

0
收藏
分享
举报

阿丹151014015
2017年11月04日


关注
红楼梦中的基本矛盾分析来分析去,看着错综复杂其实很简单就是以宝玉和王夫人的母子关系为中心的家庭矛盾。

王夫人过去不喜欢贾敏,现在更不喜欢林黛玉,连带不喜欢“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晴雯。

可是贾宝玉偏偏对贾敏的女儿林黛玉一见钟情,两个人爱得死去活来。

贾宝玉的悼晴雯的诔文,表面恨长舌妇,实际怨掌权者王夫人。的确是悼晴雯,实际也是悲黛玉。

宝黛两个小恋人成天为自己不为母亲和舅母王夫人所容的恋情愁苦万分,为“木石前盟”的前途忧心忡忡,两人的潜意识中有意无意都有悲剧的预感。

所以宝黛二人,你哭过来我哭过去的。先宝姐姐来了,黛玉哭宝玉赌咒发誓。后宝姐姐走了,两个人相对无言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因为主要矛盾根本不在于宝钗,主要矛盾在于王夫人不会喜欢不会接受黛玉。即使宝黛姻缘有机会成功,黛玉与王夫人这对可能的“婆媳关系”阴影都会是长期的,不是一时一事就能解决的。

唉!………………


1

0
收藏
分享
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76
 楼主| 发表于 2024-3-2 19: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四=====晴雯为谁点?【晴有林风+晴为黛魂+黛为晴影+】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27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晴有林风”还是“晴为黛影”?
殘荷聽雨 2016-05-05   |  2028阅读  |  2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展开全文








我们已开通**,可于底部留言。



红楼梦人物成对成组出现,是个很有趣的现象。这些近似的人物却各有各的特点,读者绝不会把他们混淆,这是因为红楼梦作者高超的人物塑造技巧和语言驾驭能力已经臻于完美。这些成对成组出现的人物,有的是因为主子的取名,比如王夫人的金钏、玉钏,彩云、彩霞。贾母的鸳鸯、珍珠、琥珀等;有的则是因为性格近似被**者归到了一起。而红楼梦作者似乎也在有意把一些人物归类。

第八回,周瑞家的在梨香院薛家初次见到了香菱。由香菱想到了东府的蓉大奶奶可卿。第五回,宝玉在太虚幻境见到了警幻仙姑的妹子可卿,“鲜艳妩媚,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而且可卿字“兼美”,可见作者的象征意义十分明显。后来随着情节的不断深入,可卿死了,香菱被薛蟠纳为小妾,宝钗和黛玉亦成为完全不同的形象,似乎渐行渐远。而在作者的行文中,晴雯却渐渐走近了林黛玉,与林黛玉有了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宝玉祭奠晴雯宣读《芙蓉女儿诔》的时候,黛玉蓦然出现。二玉已经很久没在一起了,所以黛玉出现,吓了宝玉一跳,也吓了读者一跳。尤其是宝玉在反复斟酌之下说出那句明显谶语的话之后,黛玉“悚然变色”,读者的心也为之揪了一下。“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这洋洋洒洒的《芙蓉女儿诔》原来只为了这十六个字。脂批言,“一篇诔文总因此二句而有,又当知虽诔晴雯而又实诔黛玉也。奇幻至此!若云必因晴雯诔,则呆之至矣。”

  《芙蓉女儿诔》满篇充满愤激之语,简直一篇泣血之作,情感之浓烈,让我们觉得讶异。虽然晴雯是宝玉喜爱的丫鬟,但却算不上是他的挚爱。这篇饱含感情的抒情长文,明显是借诔晴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

脂砚斋云“虽诔晴雯而又实诔黛玉”,则是从行文角度给出了另一种理解。早在第八回脂砚斋就作出了“晴有林风,袭乃钗副”的评价。然而脂砚斋的话也只是“晴有林风”,却并不是我们经常在一些评论文章中看到的“晴为黛影”这句话。显然,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是有明显区别的。那么,“晴为黛影”是从何而来的呢?


  涂瀛在《红楼梦问答》中说,“袭人,宝钗之影子也”;“晴雯,黛玉之影子也”,很早用“影子说”分析人物关系。张新之的《红楼梦读法》也持此说:“是书叙钗、黛比肩,袭人、晴雯乃二人影子也”。或许“晴为黛影”就是从这些评价中而来。



   晴雯和黛玉的性格是完全不同的。晴雯暴烈,黛玉和婉;晴雯经常打骂小丫鬟,黛玉则眷顾丫头们。晴雯的小性子针对怡红院的很多人,黛玉的小性子只针对宝玉一人。黛玉聪明隽秀,言语活泼机智诙谐,常常几句话就活跃了气氛,令人喜爱,虽性情忧郁,却仍然不失为大家闺秀。晴雯手巧,言语伶俐,却句句都是伤人之语,虽然是丫鬟却常常自以为能决定别人的命运——她经常要把人“赶出去”。  

黛玉虽然不管事,却洞悉贾府内部矛盾、人际关系,并且处理的非常好,懂世故却不世故。晴雯则完全不懂人际关系,她看不到怡红院中那些被她打骂的小丫鬟背后会代表哪一部分人群,更不懂得这些人和上层会有怎样的联系。黛玉经常躲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叹身世,以高傲的心默默对抗着命运。晴雯则张扬跋扈,以暴烈和极端的方式对待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



如果说晴雯和黛玉还有共同点的话,那就是她们的个性都是自然的,不做作不矫情。

   “晴有林风”仅仅是指晴雯的某些行为方式和林黛玉有些相像而已。而“晴为黛影”则是指晴雯成为黛玉的替身,晴雯的性格命运就是黛玉的性格命运的写照。的确,这句话就像一个咒语横在黛玉的头上,晴雯之死也成为黛玉命运的一个结论式符号,读者因无法读到曹公笔下的黛玉之死,而晴雯之死的文字又如此精彩,便不自觉地联想到黛玉之死。“虽诔晴雯而又实诔黛玉”,确如是。而“晴为黛影”的含义也仅止于此罢了。试问,心若比干多一窍,聪明灵秀的林妹妹,晴雯怎能与之相比?

                                       ——节选自《红楼絮语·晴雯新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76
 楼主| 发表于 2024-3-3 08: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四=====晴雯为谁点?【姽婳词+芙蓉诔+】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27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姽婳词》与《芙蓉诔》:互现互足
荞麦花开
荞麦花开
红楼梦文本研究员;陈道明表演解剖师
12 人赞同了该文章
《姽婳词》与《芙蓉诔》:互现互足

文/荞麦花开



文友黄猫君,以《姽婳将军词》与《芙蓉女儿诔》“互现”、“互足”,殊为具眼。不佞以为,宝玉是才闻知晴雯噩耗,便被拎去作诗;是才写完《姽婳将军词》,便写《芙蓉女儿诔》。就一般的创作心理惯性而言,在作者念中,此二巾帼英豪,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而且《姽婳将军词》的创作,是夹在宝玉闻知晴雯死讯、宝玉撰写诔文之间的,那么宝玉借讴歌林四娘的忠烈,浇自己的块垒,致敬晴雯的义烈,也就基本可以坐实为铁案的了。红学家舒芜《红楼说梦》书中“雅俗相映”一节:“在第七十八回里,宝玉正得着晴雯的死讯,悲痛已极之时,却被贾政唤出去,作什么《姽婳将军行》。宝玉也只好强打精神来应付,略展才华,博得了父亲的欢喜和清客们的捧场。……宝玉含悲忍泪,应付了父亲之后,这才痛痛快快地以长歌当哭,写了《芙蓉女儿诔》。于是,一回之中,接连两篇长篇韵文,而一宾一主;一应付,一真情;一有意为文,一无意求工;一起承转合,一一气呵成;一则见赏于贾政及清客们这些隔膜的心灵,一则相契于林黛玉这惟一的知音:故不嫌堆砌重复,恰好相映成趣。”——舒芜先生只看到了《姽婳将军词》与《芙蓉女儿诔》“相映成趣”的一面,却没能更进一层,看到二者“交融互现”的一面。诚然,《姽婳词》是应付之作,但宝玉笔下写的是忠烈的巾帼英雌林四娘,意中一刻不能去之的则是义烈的脂粉英雄勇晴雯,故敷衍应酬之中,亦别具幽怀,自蕴其郁勃难为人诉的一腔痛愤。红学名家舒芜没看到这一层,红学大家蔡义江同样没看到。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姽婳词》这段情节,在小说描述晴雯之死的过程中是强行插入的,给人以一种仿佛是游离的、节外生枝的感觉。宝玉吊晴雯扑了空回来,就被叫去做吊林四娘的诗,做成《姽婳词》。作者连过渡的文字也不要,紧接着就让他撰写《芙蓉女儿诔》,这一切都显然是有用意的,那就是通过诗来暗示诔文中所包含的政治寄托;或者行文上称之为前者为后者‘作引’。然而,把一个以生命去酬答平日恩宠的贵族姬妾与一个遭封建势力迫害而死的女奴放在一起写,以便作某种类比的意图,实在也不妥当。”——蔡先生差矣!

首先,“《姽婳词》这段情节,在小说描述晴雯之死的过程中是插入的”,却非“强行插入”。《红楼梦》惯作此等“节外生枝”。譬如第一回贾雨村来找甄士隐闲谈,刚在书斋里坐定,谈得三五句,忽又有一位严老爷来拜。甄士隐只得出去。又如第四回贾雨村与门子密谈,正看本省“护官符”,尚未看完,门外忽报“王老爷来拜”。贾雨村只得出去。再如第六回刘姥姥开口向凤姐打抽丰,刚说了半句,贾蓉来向凤姐借炕屏。这又是一段穿插。再如第十四回凤姐协理宁国府,一个仆妇迟到了,凤姐正要办人,又被“打断”,别的几名仆妇要向凤姐汇报请示。这又是一段几件事穿插。类似这种穿插,整部红楼中多有。这种叙事容易给读者一种全书散漫、节外生枝过多的感觉。但事实上生活本身就是这样的,这才叫“写实”。(笔者坐办公室深有感受,往往正在斟酌稿子,接到电话新任务来了,新任务还没办理,又一个电话提醒你昨天就该报的报表是否该交了?)除生活化写实、自然主义写法之外,以上这些穿插都还各有其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意义。红学家舒芜《红楼说梦》书中有篇《红楼梦里的穿插》,对此有详解,此处不烦征引。具体到“《姽婳词》这段情节,在小说描述晴雯之死的过程中是插入的”其意义,我想,是否有二:一是欲哭先笑,欲张先弛,欲抑先扬……那边都要做血泪诔文了,这边还在舞乐升平。一边是以血泪为文,一边是以文字为戏。“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这就是冷漠无情现实!二是表现宝玉之不得已。锣鼓敲响,就要上场。哪管演员是死了爹死了娘,丑角儿还得抹花脸子伺候座儿一乐。人生亦如戏。人生这幕戏不会管贾宝玉刚刚死了知己。逢场作戏,身岂由己!

第二,我不认为曹公是“通过诗来暗示诔文中所包含的政治寄托”。芙蓉女儿诔就是哀悼一个美好女儿的零落成泥碾作尘,是全书“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悲剧主题中的一个并无特殊的部分。与其强行说曹公是“通过诗来暗示诔文中所包含的政治寄托”(蔡先生的理由大致是,诔文学离骚,而离骚是以香草美人,为政治寄托。此论笔者仍然认为牵强——学离骚,就不能只学笔法、词藻、哀怨,就一定得有政治隐喻?),不如说“通过诔文来暗示诗中所潜藏的宝玉对晴雯的深挚感情、沉挚哀痛”。诚然,《芙蓉诔》是真情血泪之作,《姽婳词》是敷衍应付之笔,但公文中能写出《出师表》、《陈情表》这样的千古杰作,武侠小说中能写出《笑傲江湖》这样高歌自由主义理想精神的巨制伟构,应酬会文的《姽婳将军词》未必就不能写成一篇形非而神是的《芙蓉女儿诔》!借题发挥借酒浇块垒,文学史上其例不孤啊。明乎此,当知林四娘的忠烈,与晴雯的义烈,二者正复可通;亦自可知蔡义江批评曹公“把一个以生命去酬答平日恩宠的贵族姬妾与一个遭封建势力迫害而死的女奴放在一起写,以便作某种类比的意图,实在也不妥当”此句问题出在哪里——蔡义江先生陈旧僵化的阶级思想阶级分析法桎梏心志横梗胸臆,他念念不能去之的是“贵族姬妾”与“女奴”的身份悬绝,遂以为曹公将此二者“捉置一处”,“实在也不妥当”,比拟不伦;实则曹公胸中,何尝有此桎梏?他心里眼中,不过只有两个忠烈义烈之巾帼英雌耳。现有对证:《芙蓉女儿诔》有句:“汝南斑斑泪血,洒向西风。”《乐府诗集》有《碧玉歌》引《乐苑》曰:“《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以宠爱之甚,所以歌之。”庾信《结客少年场行》:“定知刘碧玉,偷嫁汝南王。”梁元帝《采莲赋》:“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荞麦按,据王运熙《汉魏六朝乐府诗评注》,此刘宋之汝南王,实为晋之汝南王。)此为宝玉自比汝南王,而以汝南王爱妾刘碧玉比晴雯。设若按蔡义江先生之避讳,宝玉以平等知己待晴雯,却将这个“遭封建势力迫害而死的女奴”与一个“贵族姬妾”“放在一起写”,这个类比岂非“实在也不妥当”?恰恰相反,宝玉心中正因不存阶级身份悬绝之念,乃能直笔“汝南斑斑泪血”而不以为嫌,在他心中,只取这个男子与这个女子的恩义相待,而不取这个王与这个妾的身份不侔。宝玉既能在《芙蓉女儿诔》中以汝南王爱妾比晴雯,自亦能在《姽婳将军词》中以恒王宠姬比晴雯,此正一而二、二而一自然之理。禅宗《传灯录》有桩著名公案:老和尚背女子过河,到对岸后,小和尚提醒师父,女施主还没放下,师父笑曰:“为师早放下了,没放下的是你!”蔡义江先生学养扎实,功力深厚;而灵心慧性,毕竟不够!

编辑于 2018-06-13 14:46

深度解析:红楼梦姽婳词和芙蓉女儿诔究竟在隐喻什么? 新用户99567270 2021-03-29   |  780阅读  |  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晴雯之死,几乎是所有读红楼人心中,一道抹不去的伤痛。
这位可怜的女孩儿,长相在大观园里也是拔尖儿的,口齿伶俐、聪明漂亮,芳心情系贾宝玉,本以为今生会成为檀郎的枕边人。
可惜天意弄人,因小人诽谤而被赶出了大观园,几日间就病死在床榻上,小丫头说晴雯临去前“晴雯姐姐直着脖子叫了一夜,今日早起就闭了眼,住了口,世事不知,只有倒气的分儿了”。
晴雯死前极为凄惨,身边一个人都没有,“直着脖子”在个极小的房间里叫了“一夜的娘”,油尽灯枯后撒手人寰。
贾宝玉对晴雯究竟有没有情呢,这事历来争论不休。有的人看法是贾宝玉未给晴雯求情,是无情的;有的人说贾宝玉在晴雯被撵出府后还挂念甚深,是有情的。
无论哪方都说得有些道理,而我个人的看法是,贾宝玉大约还是喜欢晴雯的,但他付出的感情大概也就到“喜欢”这个程度为止了。
他也曾偷偷跑出去探望过晴雯的病情,晴雯死后,还写了一篇《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诔,读音lei,意为上对下的祭文),要说无情,也不太说的过去。

晴雯剧照

关于晴雯在书中“写情”的部分,为篇幅计,就大略谈到这里,毕竟后面还有更重要的情节要解读。
晴雯排在十二金钗又副册第一,袭人排第二。但从目前最新的研究,认为作者原本是考虑袭人排在晴雯之前,只是在创作后期,才调整了排名顺序。
从我过往文章所知,十二金钗主钗都影射了极其重要的人或事,或位高权重、或青史留名,那么副册第一的晴雯影射的又是谁呢?


作者对晴雯的重视,还可从整个红楼的行文架构看出来。从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起头,一直到七十九回贾宝玉与林黛玉一起探讨修改“芙蓉女儿诔”,大部内容居然都与晴雯有关。特别是中间还有一段,贾政突然召集贾宝玉兄弟和豢养的清客们,征索《姽婳词》,更是透出一丝神秘,作者用如此长的篇幅,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脂砚斋也在一旁添油加醋,说芙蓉女儿诔“非诔晴雯,诔风流也”,脂砚斋居然说芙蓉女儿诔不是祭晴雯,而是祭的“风流”,这又是什么意思?
信息量太大,我们还是从贾宝玉探视晴雯开始说起吧,各位看官,注意了!
七十七回原文摘录,这一段比较长,建议细读:
......无奈宝玉死活央告,又许他些钱,那个婆子方带了他去。
......这晴雯一时被撵出来,住在他家。那媳妇哪里有心肠照管......只剩下晴雯一人在外间屋内爬着。
......当下晴雯又因着了风,又受了哥嫂的歹话,病上加病,嗽了一日,才朦胧睡了。忽闻有人唤他,强展双眸,一见是宝玉,又惊又喜,又悲又痛,一把死攥住他的手,哽咽了半日,方说道:“我只道不得见你了!”接着便嗽个不住。宝玉也只有哽咽之分。晴雯道:“阿弥陀佛,你来得好,且把那茶倒半碗我喝。渴了半日,叫半个人也叫不着。”宝玉听说,忙拭泪,问:“茶在哪里?”晴雯道:“在炉台上。”宝玉看时,虽有个黑煤乌嘴的吊子也不像个茶壶。只得桌上去拿一个碗,未到手内,先闻得油膻之气。宝玉只得拿了来,先拿些水洗了两次,复用自己的绢子拭了,闻了闻,还有些气味。没奈何,提起壶来斟了半碗,看时,绛红的也不大像茶。晴雯扶枕道:“快给我喝一口罢!这就是茶了。那里比得咱们的茶呢!”宝玉听说,先自己尝了一尝,并无茶味,咸涩不堪,只得递给晴雯。只见晴雯如得了甘露一般,一气都灌下去了。

宝玉探望晴雯剧照

这一段写的非常悲惨,一个无依无靠且病入膏肓的孤女,活生生展现在我们眼前。
我特意查了查文中所讲的“黑煤乌嘴的吊子”是个什么物件,这物事在《金瓶梅》和《红楼梦》都出现过,是当时所用的一种大腹广口的壶,类似于罐子,不是茶壶,没找到图片,大家就脑补一下吧,反正我也是脑补。
这个“吊子”倒没什么,重点是它盛的那罐液体,极其可疑,文中用了三个形容词:
颜色“绛红”,看起来“也不大像茶”,入口后味道是“并无茶味,咸涩不堪”
绛红色即深红色,“咸涩不堪”则表明它很咸,
类似液体我只知道一种:鲜血!
而晴雯的表现却是“如得了甘露一般,一气都灌下去了”,这内容太惊悚,不知作者有何隐喻,暂且放下。

新版红楼梦杨幂饰演晴雯剧照

紧接着后文,贾政命宝玉、贾兰和贾环写《姽婳词》
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这一回极其重要。摘录一段原文,各位细读,莫漏看了:
彼时贾政正与众幕友们谈论寻秋之胜。又说:“临散时,忽谈及一事,最是千古佳谈。'风流隽逸,忠义感慨’八字皆备。倒是个好题目,大家要做一首挽词。”众幕宾听了,都请教系何等妙事。贾政乃道:“当日曾有一位王爵,封曰恒王,出镇青州......内中有个姓林行四的,姿色既佳,且武艺更精,皆呼为林四娘。恒王最得意,遂超拔林四娘统辖诸姬,又呼为姽婳将军。”


......贾政道:“谁知次年便有'黄巾’'赤眉’一干流贼余党复又乌合,抢掠山左一带。恒王意为犬羊之辈,不足大举,因轻骑进剿。不意贼众诡谲,两战不胜,恒王遂被众贼所戮......林四娘得闻凶信,遂聚集众女将......于是林四娘带领众人,连夜出城,直杀至贼营里头。众贼不防,也被斩杀了几个首贼。后来大家见是不过几个女人,料不能济事,遂回戈倒兵,奋力一阵,把林四娘等一个不曾留下,倒作成了这林四娘的一片忠义之志。

林四娘

贾政要求贾宝玉兄弟和贾兰,以上面林四娘的经历,每人各作一首“姽婳词”,以为挽祭。
三人所作之词,原词如下。
贾兰:
姽婳将军林四娘,玉为肌骨铁为肠。
捐躯自报恒王后,此日青州土亦香!
贾环:
红粉不知愁,将军意未休。
掩啼离绣幕,抱恨出青州。
自谓酬王德,讵能复寇仇?
谁题忠义墓,千古独风流!
贾宝玉的有些长,此词文学水准虽比《长恨歌》差不少,但也是水平极高的作品,重点部分作者君标黑。
恒王好武兼好色,遂教美女习骑射;
秾歌艳舞不成欢,列阵挽戈为自得。
眼前不见尘沙起,将军俏影红灯里;
叱咤时闻口舌香,霜矛雪剑娇难举。
丁香结子芙蓉绦,不系明珠系宝刀;
战罢夜阑心力怯,脂痕粉渍污鲛绡。
明年流寇走山东,强吞虎豹势如蜂;
王率天兵思剿灭,一战再战不成功;
腥风吹折陇头麦,日照旌旗虎帐空。
青山寂寂水澌澌,正是恒王战死时;
雨淋白骨血染草,月冷黄沙鬼守尸。
纷纷将士只保身,青州眼见皆灰尘;
不期忠义明闺阁,愤起恒王得意人。
恒王得意数谁行?姽婳将军林四娘;
号令秦姬驱赵女,艳李秾桃临战场。
绣鞍有泪春愁重,铁甲无声夜气凉;
胜负自难先预定,誓盟生死报前王。
贼势猖獗不可敌,柳折花残实可伤;
魂依城郭家乡近,马践胭脂骨髓香。
星驰时报入京师,谁家儿女不伤悲!
天子惊慌恨失守,此时文武皆垂首。
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
我为四娘长叹息,歌成余意尚傍徨
三人各自所作的“姽婳词”都比较直白,没有晦涩难懂之处,我直接讲重点。
林四娘这位女中英烈,不仅在《红楼梦》中出过场,甚至蒲松龄《聊斋志异》中也有她的戏份。从明末开始,她就在各种重量级文人作品中频繁出现,堪称士大夫阶层中的顶级流量。
甚至到了雍正朝,在民间传说中,林四娘摇身一变,又成了身怀绝技且负血海深仇的吕四娘。
传说中她以选妃之名混入紫禁城,刺杀雍正。即使在现代,有关吕四娘的各种小说和影视剧还层出不穷,在海内外影响不小,梁羽生的代表作《江湖三女侠》中女主角就是以她为原型。
男有“朱三太子”,女有“林四娘”,有清一代,清廷为这两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汉家英雄操碎了心。上穷碧落下黄泉,清廷一直在追查和搜索这两位活了几百年的老神仙。


“朱三太子”尤其法力无边,有时能在好几个地方同时出现,估计是修真有成,不愧为“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的直系后人。
知道您要问这位道号很长很有气势的神仙是谁,名人,嘉靖皇帝他老人家。

《大明王朝1566》嘉靖剧照

特意选了这张图,注意圣上脑袋上那几片绿叶子,此物史书上有个正式名称,唤作“香叶冠”,乃是嘉靖亲手制作而成。
嘉靖皇帝认为秦始皇找不死药的做法很不上台面,长生不老这种事,当然要亲力亲为才行,如此才能体现出成仙的诚意,所以坚持修道三十年不动摇。
他觉得自己多年修真功力深厚,想来成仙是不成问题的,但一人去天庭未免有些孤单,总得有几个亲密伙伴才是。
于是利用修道和上朝外的业余时间,辛辛苦苦编了五顶“香叶冠”,送给他最喜欢的五个大臣,希望大伙一块当神仙。
这个道号,就是他感觉修真有成后自己给自己封的,寄托了他在修道一事上的质朴情感。
说了几句闲话,言归正传。
这位林四娘,反抗的可不是书中所写的“赤眉、黄巾”等流寇,而是清军。
书中贾政讲的“恒王意为犬羊之辈,不足大举,因轻骑进剿”,这句话中的“犬羊”是个典故,在陆游《涉白马渡慨然有怀》一诗中也曾出现过。
太行之下吹虏尘,燕南赵北空无人;
袁曹百战相持处,犬羊堂堂自来去。
诗中的“犬羊”,指的便是当时北方的游牧民族。(注:此处仅为红楼文本和陆游之诗对照解析,非无他意)
不仅如此,脂砚斋怕读者不明白,特意在“姽婳词”一段批注“为混人也”,明确指出赤眉黄巾云云,是为了混淆真相。
庚辰本双行夹批:“妙!'赤眉’'黄巾’两时之事,今合而为一,盖云一过是此等众类,非特历历指明某赤某黄。若云不合两用便呆矣。此书全是如此,为混人也。”
有脂砚斋“为混人”之语,可见此段情节内有深意,他究竟是在暗示什么呢?
回顾贾宝玉两兄弟和贾兰作的姽婳词,不难发现中心思想都是同一个:
忠孝难全义无双,临危一死报君王!
最近写文写多了,这打油诗也变得随口就来,看来多动笔还是有些好处。
继续,贾宝玉诗中以下四句更是备受瞩目。
天子惊慌恨失守,此时文武皆垂首。
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

林四娘

重点在于诗中出现的“天子”“文武”大臣,这位“天子”究竟是哪朝天子?是明朝“天子”还是清朝“天子”?争议很大,非常大。
这是个红学研究中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待我慢慢给您解释清楚。
首先,有关“姽婳词”这一大段,出现在定本七十八回,它直接来自于原文,无可争议;
其次,从作者安排的章回内容看,“姽婳词”在全书中地位极其重要,是七十四回后的主要情节,是作者刻意要重点表达的内容;
第三,林四娘宁死也要报效的那位“青州恒王”,真实历史上,明代山东青州的确有个“衡王”,谱系是从明成化帝朱见深第七子朱祐楎传下来,共传六世七王,衡王府直到1644年明朝灭亡时才被清军所灭。


这就很有意思了,“姽婳词”这一段,衡王是明代藩王,自然诗中“天子”是明朝天子,而三首诗的内容,明显是歌颂明朝忠臣“临危一死报君王”的忠义精神,忠臣“忠”的对象,是明朝的君王,并且忠臣殊死战斗的敌人,却是陆游诗中“犬羊”所指的游牧民族。
......
那么,最大的问题来了:如果作者是江宁织造府的曹家子,无论他是第一作者还是增删修改的第二作者,无论他是“江宁曹雪芹”还是他叔叔曹頫,身为八旗包衣,怎么可能写出这么一大段拥护前朝的情节呢?
以清代康雍乾三朝文字狱的威力,仅此一段,就足以让江宁曹府满门抄斩。
注意,这段“姽婳词”不是来自脂批,也不是来自任何人的扩展研究,它的内容,就明明白白地写在前八十回定本之中,原文之中!
这是“红楼作者曹府说”永远也无法解释的重大问题!
此处写来,非是引战,而是希望红楼梦的读者们认真思索一个问题,红楼梦这本书,究竟写的是明朝事,还是写的清朝事?
作者君解读红楼与他人不同,不是只谈文本,在解析中也会有不少重要的关联性内容,力求让读者从更高的视角、更全面的角度去审视和理解红楼梦,喜欢我这种风格的,建议多多关注。
晴雯之死是这段连贯情节的第一个高潮,讲述了晴雯之死;
贾政征集“姽婳词”则是第二个高潮,是为歌颂明末时期抗清的忠义之士;
紧接着贾宝玉作“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是第三个大高潮,也是最为精彩的一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url=]举报/认领[/url]


上一篇: [转] “癌”字三个口,很多癌都是吃出来的!这些食物和吃法一定要注意!

下一篇: 艳压群芳的薛宝琴却无处可嫁,薛家窘相深藏其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76
 楼主| 发表于 2024-3-3 08: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学士闲征姽婳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这一回有何深意?
2019-05-02 10:11:21 来源: 几世的轮回  举报
2
分享至
这一回的《姽婳词》,表面上讲故事中的姽婳将军,其实写的是晴雯;《芙蓉诔》表面上悼的是晴雯,骨子里其实写的是黛玉。《芙蓉诔》尤其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悼文,扎扎实实显出



曹雪芹的功夫。

晴雯在《红楼梦》里有相当的重要性,不光是她本身,在某方面她也影射着黛玉。晴雯被赶出去,病在她哥哥嫂嫂家里,没有人理。从前在大观园里,这些丫鬟们也非常受宠,都是锦衣玉食,现在她病在腌臜的床上,口渴了,连一口水都喝不到。宝玉偷偷来看她,她叫快倒个茶给我喝,那个茶杯油腻腻的,茶也不像个茶,晴雯拿起来就一饮而尽,太渴了,完全没人理,宝玉痛得是万箭攒心,那么心疼她。对晴雯的那种怜惜,并不是一般的男女之情,按理讲他跟晴雯也没有谈恋爱,但两个人互相很了解。晴雯跟他一样不拘礼俗,任情直性,她很勇敢、很护主,宝玉觉得她被冤枉,被谗言所害,看到她受这么多苦,受这么多难,激



起他一份怜惜之心,那种感情是一种怜悯(compassion),所以宝玉最后成佛,他有那种慈悲心,他看人没有什么阶级观念的,晴雯不就是一个丫鬟、一个佣人吗?但在他眼中,就是个值得疼怜的女孩子。宝玉对女孩子怜惜,尤其怜悯她们的命运。宝玉跟黛玉真的是互相交心很深的爱情,那种缘定三生石上、非常罗曼蒂克的神话。黛玉死的时候宝玉已经失去了玉,已经痴傻了,他不在旁边,所以他跟黛玉反而没有写得非常缠绵的这一段,我说晴雯其实也就是黛玉的影子,《芙蓉诔》更证明这一点,所以他疼怜晴雯之死。黛玉死的时候他也应该是



这种万箭攒心的疼,这跟他最后出家有关系的,人生的苦难、各种的悲哀不幸,他看尽了,最终悟道解脱。

从晴雯之死过渡到黛玉之死到最后的了悟出家,这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宝玉去看了晴雯,她的境遇让他很心痛。在这个时候,正好贾政与一群清客雅聚,就把宝玉叫了去,席间说他们有一个姽婳将军的故事。以前有个很好的王爷叫作恒王,在青州那个地方镇守。恒王好色,所以选了很多美女,而且要那些美女习武。其中有一个林四娘,她姿色很好、武艺更精,是恒王最得意的一个姬妾,因为她很能干、很漂亮,所以把她封为“姽婳将军”,姽婳的意思就是能文能武。有一年,黄巾贼、赤眉贼乱起来了,恒王去平定的时候打败了,而且被那些乱



贼杀害了,青州的文武官员说,恒王都打不过,我们哪里打得过呢?那些男的官员都弃城投降了,只有林四娘把女众将集合起来说:“我们受了恒王的恩,一定要为恒王献身,愿意来的跟我走!”这些女将反而跟那些反贼打了一阵,当然怎么打得过那些贼呢?包括林四娘,她们全部为恒王殉难,一个也没有苟活。后来皇帝知道了,当然把乱平了,也把这个值得歌颂的事情流传下来。

贾政听了这个故事有所感,就说大家来作首词、作首诗来歌颂一下,一方面把宝玉、贾环、贾兰他们几个叫去,要考这几个人。贾兰、贾环都写了,一人写了一首,贾兰写的是七言绝句,贾环写了一首五言律诗,当然这些清客拍马屁,大大赞赏一番。轮到宝玉了,宝玉



说,这个故事应该写个古体诗,用歌行像《琵琶行》、《长恨歌》这种体例来写,题目叫作《姽婳词》。贾政说,很好,你大言不惭要写歌行,我来抄下来,你来念吧。宝玉只得念了一句:恒王好武兼好色。这一句看起来起得平常,这种歌行是应该这样子的。贾政故意骂了句:粗鄙!这首词越到后面,越出现几个警句:眼前不见尘沙起,将军俏影红灯里。讲这个女将的样子。叱咤时闻口舌香,霜矛雪剑娇难举。这是个女将嘛,叱咤一声,也闻到那个口香。宝玉一直写下去,把这个姽婳将军好好地歌颂了一顿,歌颂她很勇敢、很忠心,为了恒王献身殉国,很忠义、很刚烈。大家要问了,好好的写这首词干嘛?前面不是写很凄惨的晴雯之死吗?曹雪芹在这个地方,怎么一下子跳到写这么一个好像完全没有关系的情节歌颂林四娘。其实这就是曹雪芹的暗示,歌颂林四娘就是歌颂晴雯。晴雯也护主,“勇晴雯病补孔雀裘”,她病得要死了自己性命都不顾,要替宝玉补孔雀裘,怕宝玉受责备,她的个性、她的护主之心,跟姽婳将军林四娘好有一比,哀悼林四娘也就是哀悼晴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76
 楼主| 发表于 2024-3-3 09: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宝钥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陈宝钥,字绿崖,一字大莱,福建晋江人,南明唐王隆武二年丙戌(1647年)举人,永历九年(1655年)郑成功设六部官,陈宝钥被委任为协理礼官。

基本信息
本名
陈宝钥


绿崖,大莱


所处时代
南明唐王

出生地
福建晋江

次年,因与郑成功有矛盾,陈宝钥惧得罪,自泉州降清。清廷以监司用,清顺康之际,在青州海防道任。康熙元年壬寅(1662年),吴三桂弑永历于云南,明统绝祀。郑成功、李定国以忧愤卒。清廷委陈宝钥招降南明残部,同时命后来曾为曹寅老师的周亮工代之。陈宝钥后来又任江南驿传盐驿道,兼扬州钞关。康熙九年(1670年),赴贵州粮驿道任。吴三桂反清,陈宝钥从之,被委以按察使之任。

康熙十八年(1679年)二月,复降于清,回乡终老。有《陈绿崖诗集》传世,乾隆时被列入《禁毁书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76
 楼主| 发表于 2024-3-3 09: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四=====晴雯为谁点?【林四娘+】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27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静镇深宫十七年,
谁将故国问青天[26]?
闲看殿宇封乔木,
泣望君王化杜鹃[27]。
海国波涛斜夕照,
汉家萧鼓静烽烟[28]。
红颜力弱难为厉[29],
惠质心悲只问禅[30]。
日诵菩提千百句[31],【{观音遗迹}】
闲看贝叶两三篇[32]。【{贝叶遗文}】
高唱梨园歌代哭[33],
请君独听亦潸然[34]。"
林四娘 - 《聊斋志异》篇目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添加义项
《林四娘》为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篇文言短篇小说。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林四娘

作者
蒲松龄

创作年代
清代


作品出处
《聊斋志异》

作品体裁
小说

目录
1原文
2注释
3译文
4作者介绍
折叠编辑本段原文
青州道陈公宝钥[1],闽人。夜独坐,有女子搴帏入。视之,不识;而艳绝,长袖宫装[2]。笑云:"清夜兀坐[3],得勿寂耶?"公惊问:"何人?" 曰:"妾家不远,近在西邻。"公意其为鬼,而心好之。捉袂挽坐,谈词风雅,大悦。拥之,不甚抗拒。顾曰:"他无人耶?"公急阖户,曰:"无。"促其缓裳,意殊羞怯。公代为之殷勤。女曰:"妾年二十,犹处子也,狂将不堪。"狎亵既竟,流丹浃席。既而枕边私语,自言"林四娘"。公详诘之。女曰:"一世坚贞,业为君轻薄殆尽矣。有心爱妾,但图永好可耳,絮絮何为?" 无何,鸡鸣,遂起而去。由此夜夜必至。每与阖户雅欢。谈及音律,辄能剖悉宫商[4]。

公遂意其工于度曲[5]。曰:"儿时之所习也。"公请一领雅奏。女曰:"久矣不托于音[6],节奏强半遗忘[7],恐为知者笑耳。"再强之,乃俯首击节[8],唱伊凉之调[9],其声哀婉[10]。歌已,泣下。公亦为酸恻[11],抱而慰之曰:"卿勿为亡国之音[12],使人悒悒[13]。"女曰:"声以宣意,哀者不能使乐,亦犹乐者不能使哀。"两人燕昵,过于琴瑟。

既久,家人窃听之,闻其歌者,无不流涕。夫人窥见其容,疑人世无此艳丽,非鬼必狐;惧为厌蛊,劝公绝之。公不能听[14],但固诘之。女愀然曰:"妾,衡府宫人也[15]。遭难而死,十七年矣。以君高义,托为燕婉,然实不敢祸君。倘见疑畏,即从此辞。"公曰:"我不为嫌;但燕好若此,不可不知其实耳。"乃问宫中事。女缅述[16],津津可听。谈及式微之际[17], 则便咽不能成语。女不甚睡,每夜辄起诵准提、金刚诸经咒[18]。公问:"九泉能自忏耶[19]?"曰:"一也。妾思终身沦落,欲度来生耳[20]。"又每与公评骘诗词[21],瑕辄疵之[22];至好句,则曼声娇吟。意绪风流[23],使人忘倦。公问:"工诗乎?"曰:"生时亦偶为之。"公索其赠。笑曰:"儿女之语,乌足为高人道。" 居三年。一夕,忽惨然告别。公惊问之。答云:"阎王以妾生前无罪,死犹不忘经咒,俾生王家。别在今宵,永无相见之期。"言已,怆然。公亦泪下。乃置酒相与痛饮。女慷慨而歌,为哀曼之音,一字百转;每至悲处,辄便呜咽。数停数起,而后终曲,饮不能畅。乃起,逡巡欲别。公固挽之,又坐少 时。鸡声忽唱,乃曰:"必不可以久留矣。然君每怪妾不肯献丑;今将长别,当率成一章[24]。"索笔构成,曰:"心悲意乱,不能推敲[25],乖音错节, 慎勿出以示人。"逐掩袖而去。公送诸门外,湮然没。公怅悼良久。视其诗, 字态端好,珍而藏之。诗曰:"静镇深宫十七年,谁将故国问青天[26]?闲看殿宇封乔木,泣望君王化杜鹃[27]。海国波涛斜夕照,汉家萧鼓静烽烟[28]。红颜力弱难为厉[29],惠质心悲只问禅[30]。日诵菩提千百句[31],闲看贝叶两三篇[32]。高唱梨园歌代哭[33],请君独听亦潸然[34]。"诗中重复脱节,疑有错误。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
[1] 青州道:即青州巡道(后简称道员)清分一省为数道,由布政司统领。陈宝钥,字绿崖,福建晋江人,康熙二年(1663)任青州道佥事。

[2] 宫装:宫女的装束。装也作"妆"。

[3] 兀坐:独自端坐。

[4] 剖悉宫商:明辨通解五音。剖,辨明。悉,了解。官商,指宫、商、角、徵、羽,为我国古代五声音阶的音级,称"五音",亦称"五声"。

[5]工于度曲;善于制作新曲。度曲:制作新曲,指依谱歌唱。

[6] 不托于音:不借助乐曲来表达感情,意谓不演奏乐曲。《礼记·檀弓上》:"孔子之故人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原壤登木曰:'久矣之不托于音也。"此据山东省博物馆本,原无"不"字。

[7]强半:大半。

[8]击节:用手或拍板来调节乐曲。此指以击手为拍节。

[9]伊凉之调:谓悲凉之调。伊、凉,唐代二边郡名,即伊州、凉州。天宝后多以边地名乐曲。西京节度盖嘉运所进伊州商调曲,伊州曲;西凉都督郭知运所进曲,称凉州曲。《凉州》曲,又称《凉州破》,本晋末西凉羌族改制的中原旧乐。其曲终入破,骤变为繁弦急响破碎之音,哀婉悲恻,所以下文称其为"亡国之音"。

[10] 哀婉:此据山东省博物馆书本,原无"哀"字。

[11]酸恻:悲有,凄恻。

[12] 亡国之音:本谓国之将亡,音乐也充满悲凉的情绪。《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此指林四娘所唱声调悲哀。

[13] 悒悒:心情郁悒不畅。

[14] 公不能听:此据山东省博物馆书本,原"不"作"固"。

[15]衡府:衡王府。衡王,朱,封于青州(今山东益都县)。详前《王成》注。

[16] 缅述:犹忆述。

[17]式微之际;衰败之时。《诗·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 朱熹注云:"式,发语词;微,犹衰也。"

[18] 淮提、金刚诸经咒:准提,又作准胝、尊提,佛教菩萨名,为梵语 音译,意译为清净,为佛教密宗莲花部六观音之一,三目十八臂,主破众生惑业。有唐善无畏译《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金刚,佛经名,后秦鸠摩罗什译,又称《金刚般若经》,或《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为我国佛教南宗主要经典。此指准提、金刚诸佛经的经文与咒文。咒,佛家语,即咒陀罗尼或陀罗尼,指菩萨的秘密真言。

[19]九泉:犹九泉,指地下。忏,忏悔,佛教名词。详《僧孽》注。

[20] 度来生:佛教谓以行善信佛解脱今生困厄,使自己得以超度,求得来生的幸福。度,度脱,超度解脱。

[21] 评骘(zhì至):评定。

[22] 瑕辄疵之:不完美之处,就指出它的毛病。瑕,玉上的赤色斑点; 玉以无瑕为贵,故以瑕喻指事物的缺点、毛病。疵,小毛病,此谓指出毛病。

[23]意绪风流:情致优雅。

[24]率成:谓不加思考,仓促成篇。率,率然,不加思考。

[25] 推敲:斟酌字句。唐代诗人贾岛,在京师途中,于驴背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后句是下"推"字,还是下"敲"字,开始拿不定,两手比划着往前走,恰遇当时任京兆尹的韩愈。韩愈说:"'敲' 字佳。"事详《全唐诗话》。后遂以喻指对诗文字句的斟酌、探求。

[26] "静镇"二句:谓自己遭难而死已十七年,人们对亡去的故国已经淡忘。静镇深宫,安静地禁闭于幽深的衡王故宫,指埋身地下。故国,指明衡王的封国。

[27]"闲看"二句:谓看到密林深处的衡府故宫,不禁引起对衡王的深 切怀念。封,封植栽培,意谓长满。乔木,枝干长大的树木。君王化杜鹃, 化用蜀王杜字化杜鹃的故事。此借蜀人对望帝的怀念,喻己对衡王的怀念。

[28] "海国"二句:谓近海地区的抗清斗争业已风平浪静,汉家臣民也 歌乐升平,忘记了烽火兵燹。海国,近海之国。此指南明政权。清兵攻陷北 京,崇祯帝自杀之后,明宗室相继在南京、闽中、梧州等沿海地区,建立南 明政权,但因其内部腐败,相继为南下清兵所击败,至清康熙初年最后为清所灭亡。萧鼓,萧和鼓,古乐器。烽烟,同"烽燧"。古代边地报警的两种 信号:白天放烟,叫烽;晚间举火,叫燧。

[29]厉:厉鬼,恶鬼。《左传·昭公七年》:"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

[30] 禅:梵语"禅那"的省称,意译"思维修",静思之意。问禅,指 探求佛理,以求彻悟。

[31] 菩提:佛教名词。为梵语音译。意译为"觉"、"智"、"道", 佛教用以指一种彻悟成佛的境界。佛祖释伽牟尼在毕钵罗树下觉悟成佛,佛家遂称该处为菩提场,该树为菩提树。此处以菩提指佛,诵菩提,即诵佛号。

[32] 贝叶:印度贝多罗树的叶子,沤后可代纸写字,印度多用以抄写佛 经,故佛经也称"贝叶经"。

[33]梨园:唐亥宗训练乐工之处,其址在长安宫苑中。《新唐书·礼乐 志》:"明皇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称梨园弟子。"此盖以梨园指宫中乐曲。林四娘盖为衡府歌伎,故云。

[34]潸然:流泪的样子。

折叠编辑本段译文
在青州道任职的陈宝钥公,是福建人。一天夜里,他独自一人在书房里看书。有一个女子掀起帘子走了进来,陈公抬头一看,不认得这女子。但她长得艳丽绝世,身上穿着宫里的服装。女子笑着对陈公说:"冷冷清清的深夜里,独自一人坐着,不觉得寂寞吗?"陈公惊奇地问她是什么人,女子说:"妾家住不远,就在你的西邻。"陈公料想她可能是个鬼,但心里却非常喜欢她,于是走过来挽着她的手请她一起坐下。女子说话言词风雅,陈公很是赏识,坐在女子身边拥抱她,她也不太拒绝。女子四下里看看,说:"屋里没有别人吗?"陈公急忙起来关上门,说:"没有别人。"陈公催女子脱衣上床,但她却非常羞涩害怕。陈公殷勤的替她脱下衣服,女子说:"妾虽然二十岁,但还是个处女,粗暴了的话可不堪忍受。"于是两人欢好,缠绵悱恻,床席上沾了点点滴滴的血迹。亲热过后,两人躺在枕边说悄悄话,女子说自己叫林四娘。陈公又问她的身世,她说:"我一生坚贞清白,现在已被你破坏轻薄完了。你有心爱我,就图个永远相好,何必再多问?"过了一段时间,鸡叫天明,女子穿衣起身走了。

从此,女子夜夜必来。每次来,二人都关上门对饮,说话很投机。谈到音乐韵律,林四娘都很精通。陈公说:"你一定会唱歌曲。"四娘说:"小的时候学过一些。"陈公请求她唱一曲听听,她说:"很长时间不唱了,音阶节奏多半都忘记了,唱了恐怕叫内行笑话。"陈公一再要求,她才低下头来敲打节奏,唱伊凉之曲,声调哀怨婉转。唱完后,便哭了起来。陈公也被她打动,心酸悲伤,上前抱着四娘安慰说:"你不要唱亡国曲调,令人抑郁。"四娘说:"音乐是表达人的感情的,悲哀的人不能叫他欢乐,就如欢乐的人不能叫他悲伤一样。"

陈公与四娘非常亲密恩爱,如同夫妇。时间长了,家人们都知道了,也都来房外偷听唱歌,凡听过她唱歌的人,没有不流泪的。陈夫人偷偷见到过四娘,怀疑人世间不会有这样艳丽的女子,认为不是鬼,就是狐,怕陈公被妖魅缠身,就劝说陈公与女子绝缘。陈公没有听,还想向四娘问个明白,便又一次问四娘的身世。四娘不愉快地说:"妾是当年衡王府的一名宫女,遭难而死,已有十七年了。因为你高雅义气,才与你相爱,实在不敢害你。倘若你怀疑或者是害怕我,咱们就从此分手。"陈公马上说:"我不是怀疑,也不是害怕,既然我们相爱到这个地步,不可不知道你的实情。"陈公又问起当时宫中的事。四娘回忆详述,有条有理,讲得很动人。说到王府衰落时,就哽咽哭泣,不能成声。

四娘夜里不大睡觉,每夜都起来念准提经和金刚经等。陈公问她说:"九泉之下能自己超度吗?"她回答:"能!妾想自己一生沦落,愿超度来生好好为人。"四娘还常常与陈公评论诗词,对不好的句子就提出批评,对好的句子就细声吟咏,情意风流,使人忘了疲倦。陈公问她:"你写过诗吗?"四娘回答说:"在世时也偶而写过。"陈公要求她赠诗一首,她笑着说:"儿女的诗句,哪能拿出来叫高手笑话?"

又住了三年,一天夜里,四娘来向陈公告别,面色凄惨。陈公一惊,忙问:"怎么了?"四娘说:"阎王因为我生前无罪,死后又没忘记念经,所以叫我投生到王家。今天就要离别,永远不能再相见了。"说罢,形容哀楚。陈公也掉了泪,马上摆酒为四娘送行。四娘一边饮酒,一边慷慨歌唱,歌词曲调哀伤凄凉,一字百转,到了悲伤处,哽咽不能成声。最后好歹总算唱完了一曲。四娘情绪不好,饮酒的兴趣也不高,起身徘徊,想要告别。陈公不忍离别,又强拉住她坐了一会,直到鸡唱天明,四娘才对陈公说:"一定不能再留了!你每每怪我不肯作诗,今日将要永别,应当写一首诗送给你,作临别纪念。"于是拿起笔来,一挥而就,并说:"心酸意乱,不能推敲,音节错乱,不要拿出去叫别人看。"说完,掩袖低头走去。

陈公送四娘出门,一转眼就不见了。陈公怅然了多时。看四娘写的诗,字体端正,书写整齐,便十分珍贵地收藏了起来。其诗是:"静锁深宫十七年,谁将故国问青天?闲看殿宇封乔木,泣望君王化杜鹃。海国波涛斜夕照,汉家箫鼓静烽烟。红颜力薄难为厉,惠质心悲只问禅。日诵善提千百句,闲看贝叶两三篇。高唱梨园歌代哭,请君独听亦潸然。"诗中重复脱节,怀疑似乎有记错的地方。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介绍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 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76
 楼主| 发表于 2024-3-3 09: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四=====晴雯为谁点?【林四娘+恒王+】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27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如果林四娘是晴雯,恒王又是谁?真相就这样浮出水面
2023-12-23 21:09:18 来源: 姜子说书 福建  举报
1
分享至
  红楼梦:如果林四娘是晴雯,恒王又是谁?真相就这样浮出水面!

  文/姜子说书

  《红楼梦》故事里,晴雯是书中所有丫鬟中长得最好看的,王善保家的媳妇告状,王夫人触动往事,王熙凤开口便说,贾府的丫鬟加起来,都不如晴雯,可知美人之说,名不虚传。

  王夫人听了这话,猛然触动往事,便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这丫头想必就是他了。”凤姐道:“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方才太太说的倒很像他,我也忘了那日的事,不敢乱说。”
  又如贾母口中之言“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晴雯真真是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难怪乎贾宝玉为晴雯之死忿忿不平,又作《芙蓉女儿诔》祭奠她,极尽赞美之词。




  《芙蓉女儿诔》:“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看官听说,贾宝玉是写完了《姽婳词》,几乎同一时间写了《芙蓉女儿诔》,而林四娘和晴雯偏偏都是色艺双绝的奇女子,又都应了风流忠义四个字,可知作者写林四娘就是在写晴雯。

  《红楼梦》故事里,林四娘的主子是恒王,晴雯的主子是贾宝玉,可知贾宝玉便是恒王,是那个千古第一风流人物无疑了。最喜女色,便是怡红两个字,正合贾宝玉女儿堆里长大的人设。




  贾政乃道:“当日曾有一位王封曰恒王,出镇青州。这恒王最喜女色,且公余好武,因选了许多美女,日习武事。每公余辄开宴连日,令众美女习战斗攻拔之事。”众清客都称“妙极神奇。竟以‘姽婳’下加‘将军’二字,反更觉妩媚风流,真绝世奇文也。想这恒王也是千古第一风流人物了。”
  那么,既然贾宝玉是故事的主人公,我们只要知道恒王是怎么死的,就可以知道《红楼梦》的主旨“怀金悼玉”到底在悼亡谁了。

  贾政道:“谁知次年便有‘黄巾’‘赤眉’一干流贼余党复又乌合,抢掠山左一带。恒王意为犬羊之恶,不足大举,因轻骑前剿。不意贼众颇有诡谲智术,两战不胜,恒王遂为众贼所戮。”
  何为“流贼”?不就是流民吗?“赤眉”“黄巾”为何等众类?作者已经明明白白告诉世人,恒王死于农民起义!作者恒王之死,写的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十个字,请问诸位,是也不是?




  可能有人要说了,就算贾宝玉是恒王,也不过是一个王爷,怎么就成了天子和君王了呢?请问诸位,自从秦始皇建立了大一统的华夏帝国之后,郡县制是不是取代了分封制?

  若是九子夺嫡之事,康熙雍正年间,可有如此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又怎么谈得上白骨如山的末世?更别说通灵宝玉的真相事关什么“忘姓氏”了,难道雍正跟康熙不同民族不同姓氏吗?

  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后人曾有诗嘲云: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红楼梦》故事里,恒王如若不是天子,为何能设文武百官?为何贾宝玉会有“文武立朝纲”之言?作者又何必以国事相言?这文武又怎敢献城于贼寇?




  贾政道:“于是青州城内文武官员,各各皆谓:‘王尚不胜,你我何为!’遂将有献城之举。林四娘得闻凶报,遂集聚众女将,发令说道:‘你我皆向蒙王恩,戴天履地,不能报其万一。今王既殒身国事,我意亦当殒身于王。”
  《红楼梦》故事里,作者用林四娘故事里的恒王,对应晴雯生活的时代背景——维太平不易之元,对应秦氏所在的“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大有深意。贾宝玉又用秦姬对应赵女,写赵匡胤黄袍加身之事,也间接告诉世人,恒王即秦氏,秦为华夏,华即是花,故曰红春香,是玉属性。

  恒王即万岁,自然是天子,故曰“不易之元”、“不易之朝”,奉天承运,是写华夏;洪建,隐写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

  为什么是青州呢?青州恒王战死的这段历史,即青州之史,简称青史,对应崇祯之死的那十个字,上文中已经提到过了。读懂了明末清初的时代背景,贾宝玉为啥痛骂文臣武将,也就水落石出了。否则,宝二爷这一段忠臣良将之骂,只会让人摸不着头脑。




  宝玉道:“人谁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拚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拚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
  《红楼梦》故事里,作者写美人,用的是屈原以美人写圣主贤臣的笔墨,闺阁是未嫁之女,更是未降之将,对比的是将要献城之举的文臣武将。作者强调贞洁,强调亡天下,是源于作者所处时代的华夏皇族立场,书中薛家为来历不明的外族。




  袭人三易其主,是作者笔下的贰臣之骂,膏粱子弟原该是国之栋梁,食君俸禄为君分忧,结果却是:“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一段功名升黜无时!”故曰未必如兰,不过是假祥瑞,真晦气,不过是伪君子罢了!只得感慨一句:“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

  宝玉便问:“是谁起的?”蕙香道:“我原叫芸香的,是花大姐姐改了蕙香。”宝玉道:“正经该叫‘晦气’罢了,什么蕙香呢!”明儿就叫‘四儿’,不必什么‘蕙香’‘兰气’的。那一个配比这些花,没的玷辱了好名好姓。”一面说,一面命他倒了茶来吃。袭人和麝月在外间听了抿嘴而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76
 楼主| 发表于 2024-3-3 09: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四娘的《姽婳词》:宝玉挥剑为黛玉翻案,王夫人的罪孽罄竹难书
播报文章
兴趣认证
安阳源易缘
关注
2022-11-23 19:43来自河南
孩子成绩班级垫底,试过很多方法都没用,怎么办?不妨听听这位妈妈的经验之谈
孩子成绩班级垫底,试过很多方法都没用,怎么办?不妨听听这位妈妈的经验之谈
教育决定孩子的成绩,聪明的父母别错过
教育决定孩子的成绩,聪明的父母别错过
17岁叛逆厌学儿子考上名校,妈妈教育方法绝了,无数家长纷纷效仿
17岁叛逆厌学儿子考上名校,妈妈教育方法绝了,无数家长纷纷效仿
宝玉一首《姽婳词》,通篇都在为黛玉翻案:王夫人的罪孽罄竹难书
在宝玉悼念晴雯前,贾政召集宝玉和清流追悼一名女子——林四娘。

林四娘是谁?姿色冠绝,美人一枚,武艺精湛,能文能武,这些字眼已经让屌丝浮想联翩了,何况还是一个姬妾,可以买卖的呦!

屌丝和宝玉欣赏林四娘在情理之中,贾政可是老学究啊,他不是最反对和风月女子厮混吗,怎么还叫上儿子、众幕友一起给歌姬写挽词?


广告
杭州旅游攻略,五一假期带你体验杭州的独特风情!
×
其实你不知道,贾政和宝玉这次的愉快合作,是精神世界的胜利会师,也是父子同心的并肩战斗。

“不系明珠系宝刀”,诗中处处闪耀着刀光剑影,宝玉挥剑为黛玉翻案,剑锋直指王夫人。

上阵父子兵

林四娘的情节属于插叙,是对原有故事的补充,林四娘的故事,是大观园故事的一部分。

在此之前,王夫人刚刚检抄(血洗)了大观园,晴雯下场最惨,被王夫人逼死不算,还拉到城外化尸场焚化了。

宝玉是护花使者,王夫人就是开着铲车推平大观园的土匪,气氛烘托到这,大家急等着看宝玉暴起,和王夫人闹,结果只是被贾政叫到书房写了一首《姽婳词》(鬼话词)!

自从黛玉嘲笑宝玉“银样蜡枪头”,网友就给他贴上了“窝囊废”、“无能”的标签,好像花死了,这个护花使者不仅不敢反抗,连闹一闹也没有,只是在背人处哭一鼻子就洗洗睡了。


广告
胆小者勿入!五四三二一...恐怖的躲猫猫游戏现在开始!
×
如果宝玉这样渣,那黛玉倒是省事了,或者独身或者另觅良缘,就没有然后了。

但宝玉不是渣,他如果真的一哭二闹三上吊,那他就不是神采俊逸的宝玉,而是大傻子薛蟠了。

闹只是情绪的发泄,宝玉要的是战斗,是和王夫人和王家集团正面刚。要刚就要抓七寸,从来会咬人的狗都不叫呀,何况还有贾政做后盾。

姬妾上明堂

贾政叫来宝玉写挽联,悼念一个姬妾,意义非凡。

红楼时代,一切仪式和行为都有严格的等级划分。

在性别上,男人比女人尊贵,在女子中,有等级分明的朝廷命妇,比如贾母就是老封君,邢夫人是二品诰命,王夫人是从五品诰命等。

林四娘呢,她没品,是姬妾,但她的地位低吗?


广告
趁着下班的间隙,两人又不顾一切的痛快了好几次...
×
贾政交代,林四娘的事迹已经写好序送往礼部,并且获得“风流俊逸,忠义感慨”八字的赞扬。

明清时代,艺术活动也分阶级,诗歌站在等级的最顶端:不仅作诗者的身份高贵,能被写进诗歌的人,那是至圣先师的化身,皇帝也要膜拜的。

林四娘尊贵如此,不仅在女子中是超品,更是把全天下的男子都比下去了。

贾政为何在这个时机写林四娘?请看原著:“昨日因又奉恩旨,着察核前代以来应加褒奖而遗漏、未经请奏各项人等,无论僧尼、乞丐、女妇人等,有一事可嘉,即行投送履历至礼部,备请恩奖。”

林四娘是前朝之事,当朝之事有没有呢?如果有,就请备上。贾政让宝玉写《姽婳词》,不仅是志林四娘,重要的是为晴雯、黛玉等女子翻案。

王夫人的鬼话

读过红楼都知道,曹公就爱玩谐音梗,《姽婳词》谐音鬼话词。是谁的鬼话?当然是王夫人的。


广告
从秘书起步,十年内无人超越,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成就一段传奇
×
“姽婳”原意是指娴静美好的女子,比如晴雯、黛玉,在王夫人的打击下,她们都成了狐媚子,这当然是鬼话。

林四娘是已死之人,人死后还被王夫人泼了脏水,宝玉当然要代鬼说话。所谓《姽婳词》,是揭穿王夫人老底的匕首和宝剑,其锋利程度,够王夫人喝一壶。

身份鄙视链

男子官级、女子封诰是一条严密的鄙视链。

不同的是,女子的品阶,本质上对妇德的嘉奖,但在具体实施中,一般是和丈夫的品级挂钩的,意为男人的勋公章有女人的一半。

比如贾政是从五品,王夫人就应该是从五品诰命。而有品的王夫人,对晴雯、黛玉等没品的女子就有道德裁决权。

所以在检抄大观园中,王夫人说晴雯狐媚子,相当于半官方认证她的风月身份,晴雯生死都只能入粪坑。


广告
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哪个题目好写
×
但地球人都知道,王夫人说的都是鬼话啊,宝玉翻案,就要另辟蹊径。

既然王夫人的说话权是品阶和妇德给的,那么《姽婳词》上表朝廷,就是给林四娘、晴雯、黛玉等女子正了名,她们的妇德是超品,你从五品的王夫人没资格品评她们。

但有没资格王夫人已经处理完人了,晴雯都被逼死了,怎么办?是你王夫人错了,还是皇帝老子错了,你自己说?

那当然是皇帝老子说的对。犯错人人难免,但你违逆皇帝可是欺君,好不好的先把诰命撤了吧?

秦姬驱赵女

你以为欺君的下场这么轻松?错!

王夫人的鬼话能当真,少不了虾兵蟹将泼脏水。虾兵蟹将是谁?王夫人招来的薛家的团团伙伙呀。


​《姽婳词》写道“不系明珠系宝刀”,林四娘在为谁而斗?为恒王。

“恒”,上顶天下立地,旁边一片赤胆心,这样的王才是恒王,与阳光同在,与日月同辉。

而王夫人的“王”,是挟武力而欺天下的匪王。所以恒王麾下的林四娘是秦(情)姬,王夫人一伙的则是赵女,“号令秦姬驱赵女”,是拨乱反正。

晴雯、林四娘是正,王夫人、薛家就是乱,乱臣贼子,皇帝能饶了你?王夫人一伙的下场是“天兵一到,化为乌有”(极可能是幻想)。

宝玉和贾政联手炮制《姽婳词》,不是作一篇文,而是对王夫人血洗大观园的报复,是壮士断臂,放手一搏的勇气,至于结果如何?不得而知,只是宝玉大病一场,几乎一死。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76
 楼主| 发表于 2024-3-3 13: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纤妍
拼音
xiān yán
注音
ㄒ一ㄢ 一ㄢˊ
繁体
纖妍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网络解释
纤细美好。
纤妍的字义分解

读音:xiān,qiàn
[ xiān ]
1. 细小:纤人(卑鄙的小人)。纤介(细微,细小。亦作“纤芥”)。纤手(指女子细而柔嫩的手)。纤尘。纤纤。纤秀。纤弱。纤毫。纤悉(细致而详尽)。纤度(天然丝或化纤粗细的程度)。

2. 吝啬:纤啬。


读音:yán
(形)〈书〉美丽(跟‘媸’相对):春光明媚;百花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08:26 , Processed in 0.07203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