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林黛玉【天上绛珠仙子】三生石上旧精魂晴为黛灵黛为晴魂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8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16: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离魂
拼音:
lí hún
注音:ㄌ一ˊ ㄏㄨㄣˊ

结构:离(上下结构)魂(左右结构)

离魂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远游他【好工具hao86.com】乡的旅人。
2.指游子的思绪。
3.脱离躯体的灵魂。
4.神情不宁,感觉虚幻之症。
引证解释:
⒈ 指远游他乡的旅人。


前蜀韦庄《家叔南游却归因献贺》诗:“旅梦远依湘水阔,离魂空伴越禽飞。”
明刘基《正月十五夜灯花大开作》诗:“漫沽浊酒餉离魂,岂必忘忧惟树萱。”
清纳兰性德《浣溪沙》词:“春色已看浓似酒,归期安得信如潮,离魂入夜倩谁招?”

⒉ 指游子的思绪。


宋柳永《满江红》词之四:“两两栖禽归去急,对人相并声相唤。似笑我、独自向长途,离魂乱。”
《花月痕》第八回:“卅年聚散总关情,销尽离魂是此行!去日苦多来日少,春风凄切子规声。”

⒊ 脱离躯体的灵魂。


宋姜夔《踏莎行》词:“别后书辞,别时针钱,离魂暗逐郎行远。”
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二:“然所见者,人耶鬼耶?抑离魂耶?则不可知矣。”

离魂造句
最著名的一个故事就是《倩女离魂》。上官帮主,这位小兄弟可是生了什么病症么,我见他如痴如呆,又说什么都不记得,好像是患了离魂症一般。“呜呼!玷白璧以多瑕,厉实阶离魂倩女;棼朱丝而不治,罪应坐月下老人。菱歌粲然一笑,紫雾中白衣愈加显目,但在离魂眼里形同地狱魍魉。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秋风闭扇依然在,倩女离魂何处招。这一翻,果然翻出个‘倩女离魂汤’。离魂草淹没不了内心的思念,彼岸花吞噬不去心底的阴霾。
该汉语词典《离魂是什么意思|离魂的解释是什么》来源于好工具,网址: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91f8e43ac991f8e/家叔南游却归因献贺
[ 唐 ] 韦庄

原文

缭绕江南一岁归,归来行色满戎衣。

长闻凤诏征兵急,何事龙韬献捷稀。

旅梦远依湘水阔,离魂空伴越禽飞。

遥知倚棹思家处,泽国烟深暮雨微。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韦庄

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玄宗朝宰相韦见素之后、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时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

正月十五夜灯花大开作

刘基〔明代〕

灯花如营红且绿,灯花有意怜幽独。夜寒衾冷漏声迟,卧看琼枝绽金粟。

凉蟾入户四壁空,地炉宿火天无风。祥烟抱日丽碧落,骊龙吐珠歊紫虹。

人言此花专报喜,劳生短发丝垂耳。无望之福非所希,无事恼怀吾足矣。

呼童添油引良夜,九衢灯月光相射。漫沽浊酒饷离魂,岂必忘忧惟树萱。






[url=][/url]





刘基 [url=][/url]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1697篇诗文 ► 264条名句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打印内容〗作者: 姜夔   诗名:《《踏莎行·自沔东来》》时间:2019-12-09 13:50:14



  出自宋诗人姜夔的《踏莎行·自沔东来》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

  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注释】:

  燕燕、莺莺:指所爱之人。苏轼赠张先诗,「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华胥:梦境。《列子》,“黄帝昼寐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

  淮南:指合肥,作者有情人在合肥,但他从汉阳去金陵,未能在中途去探望。

  白石二十多岁时,在合肥有过一段情缘,后来分手了,但白石对旧日情人始终恋恋不忘,这成为他心灵深处永远的悲哀和伤痛。所谓时间能冲淡一切的说法并不适用于至情至性之人,余于白石尤然。从此词看 ,白石所恋似是姊妹二人,句中出现“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可证 。其他词中也出现过“大乔小乔”,“桃根桃叶”二人连用的典故,亦可为证。淳熙十四年(1187 丁未)元旦,姜夔从第二故乡汉阳(宋时沔州)东去湖州途中抵金陵时,梦见了往日的情人,写下此词。

  上片写梦,哀怨之极。北宋时苏轼听说张先老人时已八十五岁买妾,作诗调侃道:“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这首词一开始即借“ 莺莺燕燕”字面称往日的情人,从称呼中流露出一种卿卿我我的缠绵情意。这里还有第二重含义,即比喻其人体态“轻盈”如燕,声音“娇软”如莺。这“燕燕轻盈,莺莺娇软”本以为是现实中的旖旎风光,读下句方知乃是词人梦中所见的情境 。《列子·黄帝》载“黄帝昼寝而梦 ,游于华胥氏之国,”故词写好梦云“分明又向华胥见”。夜有所梦 ,乃是日有所思的缘故。以下又通过梦中情人的自述,体贴对方的相思之情。她含情脉脉道 :在这迢迢春夜中 ,“薄情”人(此为昵称)啊,你知道我绵绵无尽的相思之苦吗?言下大有“换我心 ,为你心,始知相忆深”的意味。“染”字用得精妙,惟辛弃疾《鹧鸪天》“春风不染白髭须”可比。

  过片写别后睹物思人,旧情难忘 。“别后书辞”,是指情人寄来的书信,检阅犹新;“别时针线”,是指情人为自己所做衣服,仍有遗香。二句虽仅写出物件,而不直接言情,然读来皆情至之语这是托物言情的妙处 。紧接着承上片梦见事,进一层写伊人之情。“离魂暗逐郎行远”,“郎行”即“郎边”,当时熟语 ,说她甚至连魂魄也脱离躯体,追逐我来到远方。比之韦应《木兰花》“ 千山万水不曾行 ,魂梦欲教何处觅”更多一层深情。然而魂魄飞越千山万水,寻觅情郎的结果却是“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末二句写作者梦醒后深情想象情人魂魄归去的情景:在一片明月光下,淮南千山是如此清冷,她就这样独自归去无人照管。一种惜玉怜香之情,一种深切的惭愧负疚之感,洋溢于字里行间,感人至深。

  这首词紧扣感梦之主题,以梦见情人开端,又以情人梦魂归去收尾,意象浑成,境界空灵清远。词的后半部分 ,尤见幽邃清冷 。在构思上借鉴了唐传奇《离魂记 》,记中倩娘居然能以出窍之灵魂追逐所爱者远游,着想奇妙。在意境与措语上,则又融合了杜诗《梦李白》“魂来枫林青 ,魂返关塞黑”、《咏怀古迹》“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句意。妙在自然天成,不著痕迹 。王国维说:“白石之词,余所最爱者,亦仅二语,曰‘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人间词话》删稿)可见评价之高。白石的情词不惟写自己的相思寂寞之苦,而且照应双方,多从对方着眼,为对方设身处地地着想,亦可见白石之至情至性。返回查字典首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8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16: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牡丹亭》伏林黛玉之死,《邯郸梦》伏甄宝玉送玉,是怎么回事?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当月知势榜影响力答主
​关注他
6 人赞同了该文章
趣侃红楼53:真假难辨,贾宝玉路遇甄宝玉,吉凶难测,林黛玉邂逅牡丹亭

元春省亲当晚点了四出戏。第一出《豪宴》出自《一捧雪》,借莫怀古影射贾家抄家,是被人算计陷害。第二出《乞巧》出自《长生殿》,预示贾元春之死与杨贵妃一样,卷入皇权斗争,被赐缢死!






说完了前面两出戏,还有两出戏同样精彩,更是关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结果。下面就着重看一下《仙缘》和《离魂》这两出戏,探求一下《邯郸梦》和《牡丹亭》与《红楼梦》的关系。

一,《仙缘》

《邯郸梦》与《牡丹亭》一样,都属于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或者叫“玉茗堂四梦”。

“梦”就是戏,也是“假”之意,故事的本质就是虚幻。

《邯郸梦》又叫“邯郸记”,有个更通俗的名字叫“黄粱一梦”。与“南柯一梦”“蕉叶覆鹿”并称为古代富贵三梦。《红楼梦》与之雷同,所呈现的都是富贵虚幻一场梦。

唐代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用其所授瓷枕睡梦中历数十年富贵荣华。及醒店主炊黄粱未熟。后因以"邯郸梦"喻虚幻之事。






卢生黄粱一梦,与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一样的时间极短,醒来“黄米饭”还没有熟,却经历了人生种种。贾宝玉不过两日光景,却洞见红楼女儿一生。卢生一梦即是人生一世。

其实,贾宝玉的一生何尝不是一场“梦幻”?《红楼梦》开篇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脂砚斋认为卢生经历的“仙缘”,与贾宝玉最终顿悟出家为僧是殊途同归。卢生是真做梦,贾宝玉是真经历,《邯郸梦》卢生与《红楼梦》宝玉人生经历互为重叠。

“黄粱一梦”故事开始于何仙姑要去参加蟠桃会,需要寻找一人帮她在蓬莱山门扫落花。吕洞宾自告奋勇,替她下凡度化卢生。第六十三回群芳夜宴时,芳官唱的《赏花时》就是这段故事。也是借何仙姑、吕洞宾隐喻宝黛姻缘,不提。

卢生得了吕洞宾赠枕,邯郸客栈内黄粱一梦。梦中卢生,先娶得富家千金崔氏以重金助其贿试夺得状元功名,授翰林编修兼知制诰。不想得罪权臣宇文融,查知卢生任上谋私不法,将其贬至陕州为知府,却因祸得福被皇帝赏识。






宇文融一计不成,又设计卢生率兵靖边,西征吐蕃。卢生用反间计轻取强敌凯旋回朝。

宇文融再次罗织"通敌"罪名,钦命立斩于云阳市。生死须臾间,其妻崔氏死命鸣冤,权监通力说情,得皇上恩赦免于一死。遂抛妻别子远窜岭南鬼门关避祸。

不久,沉冤昭雪卢生回朝,被尊为上相兼掌兵权位极人臣,皇上为之建翠华楼,赐廿四女乐。暮年之卢生,沉溺于"采战"宴乐……直到大限到来,尚汲汲于身后谥号评价,子孙封荫,叹一声"人生到此足矣",遂溘然去逝……

这就是“黄粱一梦”的全部。卢生梦中满足醒来空虚。经吕洞宾点化,终于顿悟,随其到蓬莱山门顶替何仙姑扫落花去了。

从《邯郸梦》可以看到《一捧雪》影射贾家遭人陷害被抄家的故事。也能看到《好了歌》世人“愚蠢”汲汲营营的缩影。更有贾宝玉被陷害后,像《一捧雪》莫怀古那样避难的情节。而避难时,也是他失去林黛玉之时!

脂砚斋【庚辰双行夹批:《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

甄宝玉送玉,一定与贾宝玉蒙难有关。上文分析过忠顺王和贾雨村设计陷害贾家的线索,要从第三十三回上门索要蒋玉菡找线索。






蒋玉菡就是“将玉含”,就是贾宝玉,就是通灵宝玉。

推测八十回后,通灵宝玉会成为贾宝玉“逢冤(冯渊)”的一个重要故事。而甄宝玉与贾宝玉模样类似。又与《一捧雪》中仆人莫成长相酷似莫怀古,李代桃僵助莫怀古逃走的线索对应。

至于具体情节,有用的线索很少。只能通过《邯郸梦》结合《一捧雪》故事,推测出贾家抄家前,贾宝玉会有“逢冤蒙难”的遭遇。林黛玉为了贾宝玉,才会被迫离开贾家客死异乡。不多赘述。

二,《离魂》

脂砚斋【庚辰双行夹批:《牡丹亭》中伏黛玉死。】又说【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贾元春所点的四出戏,了解每一出戏背后的故事,就会知道很多《红楼梦》的“真事隐”。

当然,脂砚斋的批语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当成证据。具体的线索,仍旧需要从原文和线索中去寻找。

《离魂》出自《牡丹亭》,对林黛玉的影响至关重要。后文“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就是宝黛爱情的“启蒙”,尤其对开启林黛玉的感情,有着振聋发聩的意义。






《离魂》是昆曲《牡丹亭》第二十出,写杜丽娘相思成疾,于中秋节病逝。

杜丽娘死于相思,与林黛玉泪尽而亡相似。后文林黛玉作《题帕三绝》,暗示自己离开贾家后物是人非的情景,对贾宝玉思念不止,很快泪尽而亡!

《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为“临川四梦”影响最大的作品,比之《邯郸梦》《南柯梦》还要著名。当然,现实意义不如后两部,但架不住男女爱情悲欢离合的永恒主题。

《牡丹亭》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原来剧情是大团圆,但对林黛玉来说,《离魂》伏笔她的死,证明林黛玉像杜丽娘那样孤零零死在思念贾宝玉的情境中。

结合《一捧雪》中雪艳被迫嫁给汤勤,《邯郸梦》中卢生被设计陷害,以及冯渊与香菱有三日婚约,却遭到薛蟠野蛮抢亲,更有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借昭君出塞影射黛玉姻缘……所有线索都在暗示林黛玉最终离开贾府而客死异乡。






《题帕三绝·三》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说的就是物是人非,林黛玉不在贾府,身边人也不是贾宝玉,最终泪尽而亡。

杜丽娘尚有化为鬼慕色还魂一说,林黛玉则注定香消玉殒。根据她与薛宝钗合二为一的设定。林黛玉十七岁泪尽而亡,黛死钗嫁,薛宝钗就是她的下半生。

所以,宝钗出场就是老成持重,只因她的青春由林黛玉活过,而林黛玉的余生则是薛宝钗经历。

另外题外话,后文刘姥姥讲述“茗玉小姐十七岁病逝”影射林黛玉病亡,“茗玉”与《牡丹亭》所属的“玉茗堂四梦”的“玉茗堂”也有一点关系,证明林黛玉之死与《牡丹亭》杜丽娘一样,死于相思!






贾元春所点的四出戏,终于讲完了。

《一捧雪》伏贾家之败,被人设计陷害。

《长生殿》伏贾元春之死,像杨贵妃死于马嵬驿之变中被缢死。

《邯郸梦》伏甄宝玉送玉,预示贾宝玉逢冤遭难一度失去通灵宝玉,最终失去林黛玉。

《牡丹亭》伏林黛玉之死,像杜丽娘那样相思而死,泪尽而亡,且客死他乡!

贾元春看完戏后,对小戏子龄官非常满意,这个龄官要结合元春之前不喜欢黛玉却支持宝钗的线索对看。详情后文再说。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发布于 2021-06-16 19: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8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20: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先勇:《红楼梦》对《游园惊梦》的影响
2017-07-11 17:36
编者按:今天是白先勇先生80岁生日,祝先生生日快乐!



白先勇先生

《红楼梦》第廿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写到黛玉与宝玉在大观园里一同观看《西厢记》,同时两人又埋葬了地上的落花。那时正是暮春三月,黛玉独自走过梨香院,恰巧听到里面戏班子的女孩在演唱《牡丹亭·游园》里的警句:

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黛玉不觉“心痛神摇”“如痴如醉”,后来更是“心痛神驰,眼中落泪”,这一段描写黛玉听曲在心灵上所遭受到的震撼。而在全书主题的发展上,这一回也占重要的地位,因为这是黛玉首次醒悟到人生无常、繁华易歇的警兆。有了这一回的伏笔,才有第廿七回黛玉的自挽歌《葬花词》,更进一步指向黛玉“魂归离恨天”的命运。

曹雪芹用《西厢记》来暗示宝玉与黛玉的爱情,用《牡丹亭》来影射黛玉夭折的下场。利用戏曲穿插,来推展小说故事情节,加强小说主题命意,这是《红楼梦》重要的叙事技巧之一。当然,中国小说中穿插戏曲,并不始自《红楼梦》,《金瓶梅》中更有许多戏曲穿插。但《金瓶梅》中的戏曲多为装饰性,与小说主题不一定有重大关联。而《红楼梦》的戏曲,却与小说正文融为一体,不仅使小说情节丰富,更重要的还暗示出小说主要人物的命运。

《红楼梦》开始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姑那十二支《红楼梦》曲子,其功效有如希腊悲剧中的合唱(chorus),开始便唱出了十二金钗的悲剧收场。这十二支曲子如同小说的总纲,替日后故事发展的重要情节,都埋下了伏线。第十八回元春归省,点了四出戏:《豪宴》《乞巧》《仙缘》《离魂》,脂砚斋认为这四出戏所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这四出戏取自《一捧雪》《长生殿》《邯郸梦》与《牡丹亭》,分别影射贾府盛衰及人物兴亡。《离魂》是《牡丹亭》的剧目,在书中第一次出现,与第廿三回的《游园》遥相呼应。《离魂》叙述杜丽娘的夭折,暗伏黛玉之死。无怪乎第廿三回,黛玉在梨香院听到《牡丹亭》的警句,会“心痛神驰,眼中落泪”,因为绛珠仙草警悟到自己终将与百花同朽,而对此无可挽回之命运,发出无奈的悲叹。

曹雪芹一方面利用戏曲中的情节,来加强小说的戏剧效果,一方面又利用戏曲中的优美诗词,来烘托小说的抒情情调。这种以戏点题的手法,是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小说技巧里一项至高的艺术成就。

《牡丹亭》这出戏在《游园惊梦》这篇小说中也占有决定性的重要位置。无论小说主题、情节、人物、气氛都与《牡丹亭》相辅相成。甚至小说的节奏,作者也试图比照《游园惊梦》昆曲的旋律。小说的故事,是叙述南京秦淮河畔卖艺的女伶蓝田玉,下嫁一位老年将军,享尽荣华富贵。到台湾后将军过世,蓝田玉身份下降。故事开始,钱将军夫人蓝田玉到台北窦将军公馆赴宴。窦夫人是钱夫人从前在秦淮河卖艺时的姐妹。现在生活豪华,宴会排场盛大,会中还有清唱余兴节目。一位客人所演唱的正是《牡丹亭·游园惊梦》的昆曲。故事高潮侧重在钱夫人蓝田玉,听到《游园惊梦》的昆曲,内心所受到的激荡波动。正如同《红楼梦》第廿三回黛玉听曲一般,蓝田玉也开始“心动神摇”“如痴如醉”。而小说中所引的昆曲唱词也含有《红楼梦》第廿三回所引的《游园》那几行警句。

《游园惊梦》这出昆曲对蓝田玉一生的命运兴衰,亦有重大关联。首先,钱将军是因为听了蓝田玉清唱《游园惊梦》为她才艺倾倒,才娶她为夫人的。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南京一次清唱聚会,钱夫人蓝田玉在演唱《游园惊梦》时,发现到她的情人郑彦青郑参谋与她的亲妹子月月红一段私情。一阵急怒,蓝田玉失去了嗓音。若干年后,在台北天母窦公馆里,因为听到《游园惊梦》,触景生情,心理上又重新经历了一次她一生中最痛苦的经验,再度失去嗓音。小说里这段回忆是运用“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的技巧,把钱夫人“心痛神驰”的激情,配合昆曲的音乐和剧情发展,抽丝剥茧,呈现出来。这是与《红楼梦》第廿三回,黛玉听曲,“如痴如醉”的客观描写完全不同。但是就“以戏点题”这一个手法来说,《游园惊梦》无疑是继承了《红楼梦》的传统。小说中也提到其他几出京剧,如《贵妃醉酒》与《洛神》,也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影射钱夫人蓝田玉的身世和隐情。

事实上《游园惊梦》的主题跟《红楼梦》也相似,就是表现中国传统中世事无常,浮生若梦的佛道哲理。也就是太虚幻境中,对联上的那两行话:

假做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选自白先勇著《昔我往矣》,中华书局出版

阅读链接:

中华书局出版《昔我往矣》

(统筹:启正;编辑:平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8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20: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邯郸梦》与甄宝玉送玉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倒蛋冰
开辟鸿蒙1
一、刘心武先生的理解似不合理
此拙文是关于脂批“甄宝玉送玉”的一些粗浅的理解和设想。
元妃省亲时点了四处戏,“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第三出《仙缘》,有庚辰双行夹批:《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刘先生的理解是甄宝玉送贾宝玉,在他的80回后的续书里,就有甄宝玉在路上遇到贾宝玉并且劝贾宝玉回家的情节。
笔者认为此观点不妥。如果真是刘心武在续书里写的那样,首先无法和《邯郸梦》联系起来,其次似难以算得上大过节大关键,第三为何脂批不直接写“甄宝玉送贾宝玉”,简单点也可以写“甄玉送贾玉”?在其余脂批里,脂砚斋就写过“甄玉”“贾玉”。“甄宝玉送玉”,前后不对称,似不是指两个同类的事物,最直观而合理的理解,前面应是指人(甄宝玉),后面指的是物(某块玉)。
再看美玉(本文特指贾宝玉出生时含在嘴里的玉)可能存在的丢失一事。美玉上有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字是两位神仙用仙术弄上去的,肯定事关贾宝玉的命运。美玉本身确有庇护贾宝玉甚至旁人的神力,没有了美玉的庇护,马道婆妖术有效,美玉恢复正常后,妖术失灵。几乎可以断定贾宝玉是不能失去这块玉的。失玉一事存在的可能性不小。
因此以下的理解虽然不能确定就是曹雪芹的意思,但是比刘先生的理解似更合理:“甄宝玉送玉”,指贾宝玉曾经丢失了美玉,生命受到威胁。后美玉被甄宝玉捡到并且送了回来,贾宝玉回复正常。这样的理解简单而直观,但是并不是越复杂的才是越合理的。我们找的是尽量合理的而不是复杂的理解。
笔者试着在已知线索(包括红楼梦本身文本和脂批提供的线索)的要求下,设想一种不违背线索和常识的情节,无法确定符合曹雪芹意思的可能性有多大,大家姑且看看。至于塞玉,误窃,扫雪拾玉等脂批,笔者没有能力兼顾,没有将其放到我的设想中来,其实大家也无法确定这几点对应在哪些情节上。
笔者要强调两点,第一,即使大家认为说得通的情节,也未必符合曹雪芹的意思。张三曾经从甲地走到乙地,我们根据张三留下的线索设计了一条从甲地走到乙地的线路,就算顺畅合理,都不能确定就是张三走过的路。张三走过的路可能更顺畅合理,也可能还不如我们的线路。就算是后者,我们的线路始终不是张三的线路,何况有时候连乙地的确切地点都不知道。第二,情节是笔者设计的,笔者难免有感情因素的影响,评价或者不客观,所以希望大家客观地能指出其中的合理和不合理之处,谢谢!
二、笔者思路所涉及的三个方面
关于甄宝玉送玉的情节设计,笔者的思路形成涉及到马道婆与赵姨娘的80回后故事,赵姨娘和彩云彩霞王夫人王熙凤等人的恩怨,以及甄家的行踪这三个方面。
1、话说笔者有时会想红楼梦里一些小人物的最终命运如何,其中就包含了马道婆和赵姨娘。马道婆魇人后无人追查,有些古怪。宝玉凤姐被魇,在两位大仙指点后靠着美玉的神力恢复过来了。按书中那个社会的普遍观点,大家理应认为有邪祟之事,老太太王夫人等应该使人去查。凤姐在15回说过“不信阴司地狱报应”,却也没说过绝对不信巫术邪祟,况且奇事就发生在她自己身上,由不得不产生怀疑,难道她信是两人同时发作了同一种不知名怪病?两位大仙说美玉是灵验的,后来发生的事更由不得她不信美玉的神力。以她的性格绝对会追查谁想害死她。但奇怪的是并没有这方面的文字,好像所有人都轻轻放过了!
笔者设想的一个合理的解释(当然这不一定是曹雪芹的解释)是:曹雪芹还要利用赵姨娘这个人物,她和王夫人王熙凤的矛盾是贾府主子间矛盾里很重要的一对,可以大用,因此保住了赵姨娘这个人物,马道婆是顺带被保护下来。
2、彩云为了讨好贾环,多次从王夫人房里头东西,她在61回说过一句让人震惊的话,“连太太在家我们还拿过,各人去送人,也是常事”。除了明写出来的玫瑰露,其余的估计也都是价格不低的物品。后来彩云与贾环分崩,染了无医之症。
彩霞与贾环的亲近更早,25回有相关文字,72回彩霞还想做贾环的妾氏,贾环没将她放在心上,文中写到“且说彩霞因前日出去,等父母择人,心中虽是与贾环有旧,尚未作准。……赵姨娘素日深与彩霞契合,巴不得与了贾环,方有个膀臂,不承望王夫人又放了出去。每唆贾环去讨,一则贾环羞口难开,二则贾环也不大甚在意,不过是个丫头,他去了,将来自然还有,遂迁延住不说,意思便丢开。”由于凤姐亲自做媒,彩霞娘答应将彩霞嫁给来旺儿子,如果成事,彩霞极可能离开贾府一段时间,何时回来,回来后是否被重用是不肯定的,以赵姨娘的为人肯定不太理会彩云彩霞,一已无利用价值,二不满彩霞娘答应凤姐的保媒。
注意,彩霞是王夫人身边一个特殊角色,39回写到“探春道:“可不是,外头老实,心里有数儿。太太是那么佛爷似的,事情上不留心,他都知道。凡百一应事都是他提着太太行。连老爷在家出外去的一应大小事,他都知道。太太忘了,他背地里告诉太太。””彩霞清楚王夫人房内的大小事物,肯定知道丫鬟们偷王夫人房内的东西。王熙凤知道来旺的儿子不成人,仍然坚持做媒,是有她的考虑,估计是不愿意彩霞这样一条通到王夫人身边的内线和赵姨娘联手。旺儿家的说:“……只是他老子娘两个老东西太心高了些。””此话居然“一语戳动了凤姐和贾琏”,可能就是与此相关。
大家都知道赵姨娘和王夫人王熙凤的矛盾,如果赵和彩云彩霞的矛盾爆发出来,彩云为贾环偷王夫人房内的东西必然被揭发,赵姨娘和两王的矛盾会激烈化。
3、甄家的行踪。第75回两次提到甄家被调取进京。首先是“尤氏听了道:“昨日听见你爷说,看邸报甄家犯了罪,现今抄没家私,调取进京治罪。怎么又有人来?"”,其次王夫人和贾母说起甄家时是这样写的,“贾母歪在榻上,王夫人说甄家因何获罪,如今抄没了家产,回京治罪等语”。甄家在江南被抄家后被调进京城,情形和曹家相似。曹雪芹自己出生在南京,被抄家后长居北京。少年曹雪芹进京后,渐渐成了成年曹雪芹,人的三观有个变化的过程。所以抄家后的甄(真)宝玉与贾(假)宝玉是否见面,如果见面,两人的三观是否碰撞是否分道扬镳等等,值得大家注意。如果甄宝玉送真石头(假宝玉)给贾宝玉,应该是个很有趣的事情。
三、笔者设想的情节
综合上述三点,某天笔者不知为何联想力特别丰富,突然想到了这样一种情形,将以上三点和贾宝玉失玉以及甄宝玉拾玉送玉联系起来了。反正是脑洞大开的结果,对于是否能贴近曹雪芹的原意并无把握,大家姑且听之。
笔者设想的情节是这样的:
第一部分,窃玉(失玉)。
话说在80回后某一回,某位大夫为彩云开了药方,需要昂贵药材。因为王夫人已赏了几次药钱,彩云娘转向赵姨娘讨钱,赵姨娘不给,两人吵了起来。由于怕隔墙有耳,两人吵了几句就不欢而散。但是纸包不住火,第二天,王夫人把彩云娘叫进荣府正房,赵姨娘王熙凤平儿玉钏等已在王夫人身边等候。彩云娘只能坦白出部分实情。王夫人斥责赵姨娘彩云娘一番,王熙凤自然在旁也帮王夫人教训赵姨娘。赵姨娘只能忍气吞声。
赵回房后发脾气,马道婆刚好来做客,赵姨娘求马道婆再魇凤姐宝玉,这次要下手更狠,让救他们的人来之前两人已经不行了。马道婆认为不适合再使魇法。一是美玉有庇护人的神力,“能除邪祟”,上次因为“被声色货利所迷”暂时没能抵挡她的巫术;二是上次荣府没有追查实属侥幸,这次再魇两人恐怕荣国府会一查到底,相当危险。当然她只说第二点,并且出了一个主意:窃玉,然后毁掉。
贾宝玉出门,内围是茗烟锄药几个小厮,外围是李贵等几个,对于偷盗高手而言难度不大,这里不细说。贾宝玉失玉后渐渐萎靡不振。盗贼偷了玉后想转手,但是美玉有字,名气很大,要转手有风险。字是神仙弄上去的肯定抹不掉。砸烂毁掉也不能,补天神石不是凡人能毁掉的。盗贼只好往南跑,在尽量远的地方扔掉,美玉晚上会发光,带着它跑远路不方便,盗贼没跑多远就扔在河里。
第二部分,拾玉送玉
甄宝玉和家人进京路上夜宿邯郸。甄宝玉在房内闲坐时,一个人自称玉兄进房便拜,让宝二爷把他拿回去。弄清楚对方的身份后,玉兄说甄二爷与他的主人宝二爷有缘,恳求把他送回京城贾家。甄宝玉问起家境,玉兄说贾家不但下人之间的矛盾很多,主子间乌眼鸡似的你盯着我我盯着你,恨不得吃了对方。子弟们没有一个愿意好好读书,个个安富尊荣吃老本,终有一天贾家会垮掉,现在只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番话触动甄宝玉,过去的甄家何尝不是这样,甄宝玉早已有悔恨自己过去的意思,现听玉兄此番言语更下定决心要好好读圣贤书,走仕途经济道路以重振家业。玉兄恳请甄宝玉和贾宝玉见见面,好好劝诫贾宝玉洗心革面,痛改前非。
皇帝手下留情,甄家到了京城后尚可住在皇帝指定的一套宅子里。某天,甄宝玉带上美玉到贾家。大门上的仆人大吃一惊,惊讶于宝二爷居然从外面走回来,而且神清气爽。来人拱手自称甄家二少爷甄宝玉,知道美玉的下落。贾政贾赦等人与甄宝玉在外书房见面后同样大吃一惊,甄贾宝玉实在太像,几乎可以说是一模一样,连甄宝玉身上的衣服都像。甄宝玉取出美玉,贾政等人仔细看过认为很像,况且是甄宝玉送来,估计九成是真,令将其送到贾宝玉手中。
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贾宝玉看见美玉眼内发光,一下子坐起来,高兴地将美玉捧在手中连声说“玉兄回来了”,主动把美玉戴到胸前,让宝钗(此时已是宝二奶奶)等人又惊又喜。贾宝玉得知是甄宝玉送玉,当即出去要和甄宝玉会面。众人苦拦不住,两个宝玉终于在外书房会面了。
看到两个宝玉的直观对比,贾政等人直认为天下奇事。两宝玉自己更觉惊奇。两人手拉手面对面站着,简直像照镜子。但是贾宝玉也看出来有一点不像:甄宝玉没有美玉。
两人一交谈便觉南辕北辙。贾宝玉不知道甄家被抄,问甄宝玉从何而来。甄宝玉说甄家有辱天恩,上不能为朝廷分忧,下不能管好族中子弟,子弟们不能文不能武,一事无成,他自己每日只是嬉戏于内帏,不喜圣人书,浪费大好时光等等。现甄家被抄,被调取进京。听闻宝二爷也像过去的自己,不知属实否。贾宝玉听不是味,对仕途经济一套挞伐了几句,贾政出言喝止。甄宝玉后面的相劝之语,贾宝玉总没听见。
贾宝玉回到现时的住所——王夫人上房后,立即解开镜袱子看镜中的自己,一个人头次看到和自己几乎一模一样的人有这种举动很正常。看着看着贾宝玉哈哈大笑,连声说世上人都是有眼无珠,他根本不是什么宝玉,就是一块顽石,连他胸前的美玉也是石头,世人都将石头当做宝玉,宝玉当做石头。宝钗等以为贾宝玉又疯痴了,吓得马上通知贾政王夫人等,同时连忙去请大夫。
贾政王夫人等来后,却发现贾宝玉神志清醒,完全没有疯癫之态,又惊又喜,埋怨宝钗等人小题大做。
以上就是笔者设想的《<邯郸梦>与甄宝玉送玉》相关内容的基本情节。第二部分放在同一回内,理科生出身的笔者硬着头皮给这回取了一个回目名,大家别看文笔,只看其大意罢了,回目名是:甄宝玉梦中悟未来,贾宝玉镜里识前身。
或有人说笔者设想的邯郸梦一段甄宝玉只是拾玉,不是送玉。这样说也有道理,不过拾玉是送玉的开端,是送玉一事的一部分。如果曹雪芹笔下的情节与我的设想基本相同,脂砚斋说邯郸梦伏甄宝玉送玉也说得过去。


送TA礼物
IP属地:广东1楼2019-03-31 15:46回复

石呆子看石头记
枕霞旧友12
《仙缘》这出戏其实是暗示贾宝玉看破红尘,黄粱梦(红楼梦)醒,出家了断红尘的桥段!看懂贾宝玉影射谁,甄宝玉才会现形!才会明白百二回《红楼梦》是完整一部大书!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3-31 21:21收起回复

倒蛋冰: 谢谢回帖,你没有针对我的观点进行发言,而是发表自己的另一种观点,当然你有这种权力,建议你另开一贴,详细说明自己的观点和根据
2019-4-1 22:05回复
我也说一句



聚搜小说 · 猎媒

超级爽的小说,一个人看,不能让别人知道......
超级爽的小说,一个人看,不能让别人知道......
立即查看

2024-08-29 20:56:49 广告

尊师西西卡
其情可倾5
会不会失玉就是这样,中间就像120回那样掉包娶宝钗,黛玉归天,然后真宝玉还玉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4-01 00:01收起回复

倒蛋冰: 我就是这样想的,贾玉失玉,凤姐掉包,黛玉归天,甄玉送玉,贾玉清醒,虽然我对通行本后40回评价不高,但是很欣赏掉包计,就算掉包计不符合曹雪芹的意思也是写得很出色的一段。只不过我设想的掉包计与通行本的略有不同,同时要对应脂批所说的《离婚》(《牡丹亭》)
2019-4-1 21:47回复

倒蛋冰: 补充一下,我说的第一部分失玉和第二部分送玉不在同一回内,中间隔了一大段内容,主要的情节就是著名的掉包计
2019-4-1 21:56回复

倒蛋冰: 回复 倒蛋冰 :离魂打成离婚了
2019-4-1 22:00回复

尊师西西卡: 回复 倒蛋冰 :很多人都说凤姐,贾母偏向黛玉,不会像120回通行本那样帮助宝钗,我觉得不对,尤其是贾母,她最爱宝玉,肯定从最佳挑选,不论身世,身子宝钗确是封建家庭中的最上佳的选择,所以通行本的情感肯定是对的,也许故事有偏差
2019-4-2 00:27回复

倒蛋冰: 回复 尊师西西卡 :就算贾母有多偏向林黛玉先吧,在某回黛玉自己说眼泪已经越来越少,80回后她身体肯定越来越差;二者如果王夫人把元妃的意思挑明,甚至到宫中请示元妃的旨意,贾母也不好硬顶
2019-4-2 19:44回复
我也说一句
还有2条回复,点击查看


倒蛋冰
开辟鸿蒙1
补充一下:
1、我说的第一部分失玉和第二部分送玉不在同一回内,中间隔了一大段内容,主要的情节就是著名的掉包计
2、玉卿(前面写的是玉兄)和甄宝玉见面是梦中见面,至于后来甄宝玉如何从邯郸梦中醒过来并不重要。


IP属地:广东4楼2019-04-01 21:59回复

沐秋天
开辟鸿蒙1
我比较确信甄英莲在第81回死去,至此第九单元结束。红楼梦很多事情都是双向发生的。剩余的27回分三个单元拆分,将已知的信息拼凑进去。虽未看过红楼后文,但能感到那些不忍见的悲剧片段,却无法用文字表达。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9-05-04 17:03收起回复

沐秋天: 毕竟没有写作天赋能写出曹公原笔。我想天才小说如果失传是无法复制的。我衷心希望红楼梦残本还保存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我也曾想脂砚斋为什么不补完红楼或者留下原著的概况,借阅者遗失的说法应该不可能,作家对于自己的原稿是不可能交出的。这比出版后的还要重要。红楼梦在曹雪芹生前未出版,仅是传抄。
2019-5-4 17:14回复

沐秋天: 回复 沐秋天 :红楼梦在曹雪芹三十岁左右开始创作,四十岁的样子完成。曹公在48岁离世。中间8年整理校清修改绰绰有余。
2019-5-4 17:18回复

倒蛋冰: 回复 沐秋天 :原稿还存世的可能性已经极低,还有其他一些事关80后的线索可能存在于别人的文字里,比如脂砚斋敦敏敦城的诗词评语,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已经很低
2020-1-14 11:50回复

倒蛋冰: 回复 沐秋天 :今人不能等着发现这些文字而任由通行本在世上误导大家,虽然通行本也有精彩的地方。对80回后的续本,我的要求是在符合已知线索的前提下,尽量与前80回相衬,即其艺术高度和思想高度要和80回相当。
2020-1-14 11:55回复

倒蛋冰: 由于线索远远不够(除非有大量新的可信的线索被发现),无法诞生一个大众公认的与曹的原意相符的现代人的续书,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大家群策群力,促成一个比较能得到公认的以下一个80后版本:既符合已知线索,艺术和思想方面又能对得起前80回的版本
2020-1-14 12:00回复
我也说一句



倒蛋冰
开辟鸿蒙1
此贴与另一贴有些关系,建议关联阅读,谢谢
https://tieba.baidu.com/p/6105408980


IP属地:广东7楼2019-05-05 13:01回复

free柳明兰
小吧主9
是妙玉让甄宝玉将玉送还贾宝玉,是想向贾宝玉透露黛玉没死的消息。


IP属地:广东9楼2020-01-03 20:23收起回复

倒蛋冰: 谢谢回帖,你没有针对我的观点进行发言,而是发表自己的另一种观点,当然你有这种权力,我知道你在这里和天涯都发过贴,因为和你的观点南辕北辙,我没有到你的帖子里打扰
2020-1-14 11:45回复
我也说一句



弦理论无法验证
枕霞旧友12
送玉的“玉”理应是通灵玉。
否则石头怎么知道甄宝玉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8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21: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昆曲赏析 | 《游园惊梦》
2018-12-22 09:00


游园惊梦



《游园惊梦》是昆曲《牡丹亭》的一个曲目,出自中国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其中最为引人入胜的当属杜丽娘与柳梦梅那亦真亦幻的爱情故事。杜丽娘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一日,背着父母和塾师,和丫环春香到后花园游春,花香鸟语,触景伤情,“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游倦之后,回房休息。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在花园中相会,并有许多花神一起来为他们做媒。杜丽娘的母亲来到床前将女儿唤醒,母亲看见女儿神情恍惚;嘱咐她以后少去后花园。杜丽娘虽然应允,但心里仍在追恋梦境,不久竟忧郁成疾 。



《牡丹亭》中,最为引人入胜的当属杜丽娘与柳梦梅那亦真亦幻的爱情故事。



绕地游



梦回莺啭

乱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炷尽沉烟

抛残绣线

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栏。

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已吩咐催花莺燕借春看。

云髻罢梳还对镜

罗衣欲换更添香。







醉扶归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

艳晶晶花簪八宝钿。

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

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画廊金粉半零星。

池馆苍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绣袜

惜花疼煞小金铃。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好姐姐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

那荼蘼外烟丝醉软,

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

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剪,

听呖呖莺声溜的圆。



尾声

观之不足由他缱,

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

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瓶插映山紫

炉添沉水香。

蓦地游春转

小试宜春面。

春呵春! 得和你两流连。

春去如何遣?

恁般天气,好困人也?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首赞+1
阅读 (74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8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09: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为什么林黛玉教香菱学诗,首推王维?
2021-11-09 11:09:59 来源: 木槿读书  举报
46
分享至
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为什么林黛玉教香菱学诗,首推王维?

红楼梦中第四十八回有一个情节,香菱学诗,诗从林黛玉。

林黛玉对香菱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
林黛玉首推王维的诗,然后才是杜甫和李白

林黛玉首先让香菱读王维的诗,其次是杜甫的,然后是李白的。在中国诗歌的璀璨文化长河中,唐诗无疑是最耀眼的,而唐代诗人中,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说起诗人也是习惯于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次序。林黛玉把王维放在了第一位,把李白放到了最后,并且要求也不一样,对王维的诗,林黛玉要求香菱要细心揣摩熟透了,对杜甫和李白只是要求读即可,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香菱的身世比较适合读王维的诗歌

这体现出作者曹雪芹对王维诗歌的重视和喜欢。王维最擅长山水田园诗,其诗作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我们熟知的“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这种恬淡的感觉,能让人感觉云淡风轻,其强烈的画面感,仿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

红楼梦中,香菱是个苦命的女孩子,少小离家,被辗转卖了两次,其内心深处是孤独的,读王维的诗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抚慰,让人有出世的淡然,小说中香菱的性格也恰好是恬淡的,读他的诗,和香菱黛玉的身世比较贴切。



诗佛王维诗歌的特点和红楼梦的禅机相似

王维人称“诗佛”,一个“佛”字体现了王维诗歌的特点,那就是有哲理,有禅机。同时红楼梦中也有很深的禅机,贾宝玉自始至终就是一个参禅悟道的过程。从开篇的一僧一道“好了歌”到贾宝玉最后出家。泱泱百年的贾府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全篇贯穿了一个“空”的思想。从这点上,红楼梦和王维的诗歌风格是相通的,所以不仅仅林黛玉推崇先从王维的诗歌学起,就是其它地方,也能看到王维诗歌的痕迹。

红楼梦的诗词歌赋中有王维诗歌的影子

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诗词歌赋,尤其是省亲别墅大观园建成之后,描写其中各种景物的文字,有很多是从王维诗中化用的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王维的诗《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贾宝玉在大观园中所作的诗《蘅芷清芬》

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
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
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其中贾宝玉诗中“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意思是藤牵蔓引如烟似雾迷漫苑中曲径,草上露珠清冷碧翠,滴湿楼阁回廊。冷翠是形容翠绿的叶子上的露珠,非常有质感,引人联想。王维诗中“空翠湿人衣”是山中翠色凝重,似乎能沾湿人的衣裳。一样是清静幽美,清雅如画。

林黛玉替贾宝玉所作《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王维田园诗的代表作《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两首诗的语言都很清新自然,其境界怡然自得,有很浓郁的生活气息,无论结构还是意境都非常相似。



在第五十四回,雪天联诗的时候,李纨所联的诗句为“寒山已失翠”,王维的诗《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的有“寒山转苍翠”。这些诗歌在字句、意境、神韵方面都非常相似,可以看出曹雪芹对王维诗歌的推崇。

王维的画作和红楼梦的省亲别墅相像

王维不仅仅是诗人,同时是个画家,其画作有《辋川图》,其画作的主要内容是以一组别墅为中心,其中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建筑群古朴端庄,安静祥和。在这里有自然美景,又有诗意的生活,是一个理想的存在。而红楼梦中的省亲别墅,贾宝玉他们后来居住的大观园,也是一个理想的存在。



红楼梦中有 “暖香坞”、“蘅芜苑”、“潇湘馆”、“藕香榭”、“紫菱洲”,王维的辋川中有“辛夷坞”,“竹里馆”“木兰柴”“茱萸沜”,这些命名何其相似。王维的诗“竹里馆”中写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红楼梦中贾政看到潇湘馆后,想着日后月下能到此读书,才不枉一生。居住在潇湘馆的林黛玉在红楼梦中给人的感觉也是“独坐幽篁里”的超凡脱俗的形象。

李白杜甫虽然在诗歌中成就很高,但是李白诗歌豪放,属于浪漫主义,杜甫诗歌悲愤,属于现实主义,只有王维的诗歌清新淡然,禅意脱俗。无论是林黛玉的形象,还是整个红楼梦的意蕴,都和王维很契合,因此在香菱学诗的时候,特别推崇王维的诗歌,也就不奇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8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09: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和诗圣杜甫还有点“关系”
笔下农村
2019-05-08 20:29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和诗圣杜甫还有点“关系”。
诸君请先别笑。唐代活生生的一个诗史杜甫,和清朝《红楼梦》这部小说里女主人公有啥关系?要知道,一个是传唱千古的诗中泰斗,一个是太虚幻境里的镜花水月。他们之间很笨风牛马不相及,有啥关系?

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撇开虚拟与现实的差异,这两个人身上,其实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写诗。
其次,两人最后的结局,虽然展现形式有所不同,但都逃不了两个字:悲剧。杜甫以垂老之年,诗名天下,最后垂老之年,竟然活活饿死(也有说是吃了牛肉撑死的);黛玉却蕙质兰心,冰肌玉骨,分明就是诗词中的仙子形象,只是体弱多病,不正是杜甫笔下的“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吗?所以说,两人在艺术上是完全没有鸿沟的。

我们设想一下,千载之前的唐朝,安史之乱劫后余生的杜甫,写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那么,千载之后的大观园里,见落花而垂泪,哀叹“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林黛玉,两人的悲苦,有什么不同吗?易地而处,似乎两人的身份都很适合彼此的境况。
杜甫的“恨别鸟惊心”,是伤于家国离乱的大处;黛玉的“感时花溅泪”,只是感伤身世飘零,以及与贾宝玉之间爱情的艰难。虽然境界悬殊,但于“情”是没有区别的。

最后,当林黛玉以妙龄之年香消玉殒之际,正是“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曾有任何的玷污;而杜甫曾被叛军羁押,却九死一生逃脱之后,千里入蜀追随玄宗,不也正是“”“强于污淖陷渠沟”么?
杜甫笔下的美人,是“日暮倚修竹”的寂寞出尘,而林黛玉自号潇湘妃子,正是以斑竹有痕而来。潇湘馆里,那一丛丛翠竹,相信每一个落日之下,只要身体允许,黛玉是否也依竹凝视?是杜甫为林黛玉专门写的诗吗?还是林黛玉仰慕杜甫诗中的境界而为之?如果一定要说,或者两样都行吧。

或者我们可以寻找一个比两人更早的参照。王昭君,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很巧合地,同时出现在现实的杜甫、和虚拟的黛玉笔下诗中。
杜甫笔下的王昭君,是“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更是自己生不逢时的叹息;黛玉笔下的明妃,则是“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不也正是字上怀抱的写照吗?诗词文学之美,是善于记录下每一个时间点的美,并使其成为隽永。杜甫与黛玉,不正是“心有灵犀”般的笔调吗?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现实世界里的诗史诗圣,与虚拟世界里的花神花魁,他们的情怀,其实是相通的。所以,说《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和唐代杜甫有点“关系”,也就是指他们之间在文学和诗歌写作上的传承关系而已。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诗句】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出处】唐·王杜甫《佳人》。

【翻译】有一位绝俗清丽的美人,却寂寞地独居在山谷间。这是杜子美将自己比喻为才士落魄在世间的意思。

【翻译1】

绝代:当代独一无二。佳人:美人。幽居:深居。空谷:空旷的山 谷。

此联的意思是:举世无双的美人,深居在空旷的山谷中。 后用来说明美人或品行高洁之人常常远离尘世,独处幽静之地,以 永葆其质。


【全诗】

《佳人》
.[唐].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赏析】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辞掉华州司功参军之后,不得已挈妇将雏,翻越陇山,来到秦州。此诗作于秦州,写一位妇女在安史之乱中的不幸遭遇和她的坚贞气节。

       诗的开头以陈述句领起,说他见到了一位“幽居”在深山空谷中的 “绝代”佳人。接着,诗人借“佳人”的口吻,自述战乱中的遭遇: 她本是出身于清白之家的“良家子”,但在战乱中只能托依山林草木,过着孤苦零落的生活。这是因为: 关中丧乱(安史之乱),官居高位的兄弟 “遭杀戮”,连 “骨肉”也不得收葬。加之世态炎凉,趋炎附势,“万事”如同 “转烛”之光,反复不定。因而,她“轻薄”的丈夫因她娘家人亡势去而抛弃了她,与 “美如玉” 的新人寻欢作乐去了! “佳人” 自述到此,悲愤欲绝,以 “合昏” 花和 “鸳鸯”鸟作比,说明花鸟还守信有情,现在人却弃旧喜新,岂不可叹!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以 “笑” 和“哭” 对比,更见出她令人同情的悲惨身世!


    然 而,这 位“佳人” 并没有被不幸的命运压倒,诗人用“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作比,指出 “佳人” 如同山之清泉,独居深山空谷,与草木为邻,保持着高尚的节操! 你看,侍婢卖珠,“牵萝补茅屋”; “佳人” 首不加饰,发不插花,采柏子而为食; 天寒地冻,“翠袖” 单薄; “日暮” 黄昏,倚 “修竹” 而临风,可见女主人公安贫守道,如松柏、修竹一般,有着高尚的贞节操守! 这是诗人以眼观物,对“佳人” 所作的行动描写。

      全诗铺陈其事,但“赋” 中有寓。诗人通过佳人身世遭遇和坚贞品德的描写,把贤士失职,去国怀家之思寄寓其中,以表自己高尚的情志和报国无门的难言的隐痛和悲愤! 所以,长期以来“佳人” 的遭遇与志向常引起有识之士的同感与哀怨,不是没有道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8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09: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2022-10-18可可诗词网-美人宫怨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句】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出处】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翻译】唐玄宗初年,公孙大娘善“剑器舞”的名声传遍四方。观者人山 人海,看她的舞蹈都惊讶失色,整个天地好象随着她的舞姿而起伏不 已,无法平静下来。诗人用侧面描写的方法,热情赞扬了公孙大娘的精 湛技艺。
注: 剑器,古舞名。唐宋舞蹈,执剑而舞。色沮丧,惊恐失色。


【全诗】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唐].杜甫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 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开元三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 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 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 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非盛颜。 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 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 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翻译】


          从北周开始,西域乐曲和舞蹈逐渐传入中国,经过初唐盛唐的 大量吸收,以供宫廷欣赏,到唐玄宗时已达极盛状况。杜甫在开元 年代看过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舞姿神妙。时过五十年(大历二 年767),遇到她的弟子李十二娘,也看了她的舞蹈,听了乐曲,便 写了这一首追忆公孙大娘舞剑器的诗,既赞美了公孙大娘精湛的 舞技,又由此勾起了诗人对盛唐的怀念,抚今思昔,无限感慨,哀愁 不已。

         诗只用两韵,前一韵共十四句,写公孙大娘的舞技之高超以及 后传有人。对公孙氏的舞技分别从观众“色沮丧”的表情、“天地为 之久低昂”的感觉,“㸌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的视觉, “来如雷霆收震怒”的听觉,以及“罢如江海凝青光”的视觉等不同 角度去写的,富有立体感,生动地再现了公孙大娘的精彩表演。而 对她的弟子,则以略写的手法处理,这样既避免了重复,又突出了 重点。这正是诗人的用意所在。公孙氏的舞姿,与意气昂扬繁荣 昌盛的盛唐景象相一致。这正是诗人所以予以极尽赞美之辞的原 因所在,意在对盛唐的怀念,希望能中兴再现这一盛况,因而由此 转入写感慨与忧愁。
      下一韵共十二句,一面写公孙氏的剑器由梨 园“初第一”、到“余姿映寒日”,以“曲复终”作结,一方面写唐王朝 “五十年间如反掌”、玄宗作古“木已拱”,两者交替描述,彼此映照, 抚今思昔之情流溢于字里行间,感慨与忧愁相煎,致使诗人于曲终 舞罢离席后不知往哪里去为好,而反愁走得太快。结尾两句正与 他在《哀江头》诗中“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两句的写 法相似。对此,仇注曰:“足茧行迟,反愁太疾,临去不忍其去也。” 浦起龙评曰:“结两句所谓对此茫茫,百端交集,天涯流落,去住 两难。”

下一篇: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上一篇: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8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09: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出自唐代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译文糊涂的君王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注释省识:认识。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赏析此句写王昭君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她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背诵拼音赏析注释译文
原文
杜甫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夜月 一作:月夜)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连绵不断,如向荆门奔去一般,王昭君生长的山村还至今留存。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最后只留荒郊上的一座孤坟对着黄昏。
糊涂的君王只依凭画图认识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注释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明妃:指王昭君。
去:离开。
紫台:汉宫,紫宫,宫廷。
连:通、到。
朔漠:北方的沙漠。
青冢:指王昭君的坟墓。
省识:认识。
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是组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诗人自己身世及爱国之情。全诗叙事明确,形象突出,寓意深刻。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公元766年(唐代宗大历元年)作者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此诗以抒情怀。

简析
  这首诗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第三首,因过昭君村而哀叹其人的遭遇。首联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诗人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之景;颔联简短而雄浑有力地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颈联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尾联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哀怨”的主题。诗人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其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同时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家国故土之思。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https://www.gushiwen.cn/authorv_515ea88d1858.aspx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92篇诗文 ► 2727条名句
红楼梦作者考证 · 合欢花酿酒
[color=var(--GBK03A)]Pursuit Truth

[color=var(--GBK04A)][color=var(--GBK04A)]We aim to pursue the truth.





​关注他
创作声明:内容包含虚构创作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在《石头记》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夺魁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中,出现了下面一条批语:庚辰双行夹批:伤哉!作者犹记矮䫜舫前以合欢花酿酒乎?屈指二十年矣。
批语属于文学批评,而非文学创作,所以批书人提及的故事应该都是真实发生过的,而非虚构。
这条批语提及了四大信息要素:
时间:写批语时的二十年前;
地点:矮䫜舫;
事件:合欢花酿酒;
人物:批书人以及石头记作者。

是谁写了这条批语?
不过,这条批语没有署名,我们无法直接确定批书人是谁。现在我们就来推理论证一下这条批语的作者。
我们以批语中的“二十年矣”为关键字检索《石头记》全文,发现“二十年矣”出现了两次,
另一次是在四十一回 栊翠庵品茶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中:
靖眉批:尚记丁巳春日谢园送茶乎?展眼二十年矣。丁丑仲春。畸笏。
畸笏叟喜欢在批语里回忆往事,而且“谢园送茶”这条批语也出现了“二十年矣”这四个字。所以,用类推法可以推测“合欢花酿酒”这条批语的批书人是畸笏叟。
是在哪一年写下这条批语的?
下一个问题是要推理写下“合欢花酿酒”这条批语的时间。我们可以再次用类推的方法,推理出这条批语和“谢园送茶”那条批语都作于丁丑年,也即1757年或1697年。
不过我想用另一种推理方法,在“合欢花酿酒”这条批语之前的二十八回中出现以下批语:
庚辰眉批:寫藥案是暗度顰卿病勢漸加之筆,非泛泛閑文也。丁亥夏。 笏叟。
其中写出了批书时间是在丁亥年,也即1707年或1767年。

在“合欢花酿酒”这条批语之后的四十一回中出现以下批语:
該批:玉兄獨至豈真無茶吃?作書人又弄狡猾,只瞞不過老朽。然不知落筆時作者如何想。丁亥夏。
同样写出了批书时间是在丁亥年,也即1707年或1767年。
那么“合欢花酿酒”,这条夹在二十八回与四十一回之间的批语应该也是畸笏叟在丁亥年写的。
对于“丁亥年”,我将其认定为1707年,理由可以参见我之前的文章:
《红楼梦作者考证 ·“己卯冬夜脂砚”与“庚辰秋月定本”》
那么,二十年前的“合欢花酿酒”雅事就发生在1687年。

可以在史料中找到“合欢花”“酒”这些关键字吗?我们以“合欢花 酒”为关键字在清代诗歌数据库中检索,可以发现不少诗词。当我们把搜索范围限定为诗歌题目中时,就只剩一条检索结果了:
杜遇徐司寇以合欢花叶为酒示余以方酿成饮而陶然赋谢
清 · 陈廷敬
五言律诗
黄落庭隅树,封题叶半新。
花应知夏五(花开以五月采叶及花未开),酒已作逡巡。
采胜修罗法,香逾曲米春。
嘉名愁顿失,况复饮吾醇。

诗题中出现的“杜”是指杜臻,“徐司寇”是指徐乾学,此诗的作者是陈敬廷。
可以在史料中找到“矮䫜舫”这三个字吗?
我们以“矮䫜舫”为关键字在清代诗歌数据库中检索,检索结果为零。当我们把关键字改为“䫜舫”时,只出现了一条检索结果:
曹先生溶挽诗六十四韵(乙丑)清 · 朱彝尊
五言排律
……
【舫】为莼丝泊,厨看芡实刨。
……
浑河流苦急,碛石面多【䫜】。
……

但是我暂时不能认定此诗中提到的“舫”与“䫜”,与批语中的“矮䫜舫”有对应关系。

这条批语与《明史》纂修瓜葛
检索结果中发现的朱彝尊、徐乾学以及陈廷敬,他们三个人有个共同点是同为《明史》编修团队成员,其中朱彝尊是纂修官,徐乾学与陈廷敬是编修总裁。
徐乾学的碧山堂宾馆曾经是《明史》纂修的主要场所,史官闲暇时经常在一起饮酒唱和。贾长宝的两篇论文描述了相应的场景:
《从1687年的徐乾学“碧山堂”元夕聚会看清初宣南地区学者群体的宴饮交游》
徐元文〈斗酒诗〉中的北方酒文化》
徐元文的《斗酒诗》正是创作于1687年,论文中提到:
近者北门休沐,东观成书……因偕乌府先生,共诣碧山别业……美有必章,何假伯伦之颂;类无不辨,还同季野之评。

其中指出的“季野”就是万斯同,我之前的文章:
《红楼梦作者考证 · 曹雪芹长什么样?》
已经论证了万斯同就是《石头记》创作团队的主导者。

曹寅之孙不是石头记作者本文围绕着这条批语所发现的全部证据都没出现与江宁织造曹家的关联,这些史料的时间也全部在康熙朝,而非曹寅之孙所生活的乾隆朝。


投稿作者:John Rawls
作者邮箱:15195754687@163.com




[color=var(--GBL05A)]发布于 2021-07-15 10:12
曹雪芹

红楼梦(小说)

明史(史书)



[color=var(--GBK04A)][color=var(--GBK04A)]​赞同 1​​6 条评论​分享

​喜欢​收藏​申请转载​



[color=var(--GBL01A)][backcolor=var(--v2826452827)]
赞同 1


分享





理性发言,友善互动
















6 条评论


默认

最新





余小山





靖批是伪造的,是伪造者根据本来就有的“二十年”装模作样另外炮制的一条批语。所以本文从开头就是错的。
时间更错。原批在双行夹批之中,应该非常早期的批语,甚至可能早过甲戌之年。

2023-10-17

​回复​喜欢






杨云天





你查诗词哪个是什么网
2023-03-24

​回复​喜欢






公平





朱慈炤犹记矮䫜舫前以合欢花酿酒乎?屈指二十年矣

2022-07-02

​回复​喜欢






陈潜





很有探究精神。可惜靖本是当代人伪造的,他的那条批语明显是仿造第一句伪造的。
2021-07-16

​回复​喜欢





陈潜



Pursuit Truth



1.庚辰本第四十八回,有脂砚斋评价香菱的双行夹批:“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
俞伯平在《脂砚斋红楼梦辑评》中因失误抄成:“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袭平”
结果靖本批语也是: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袭平”
因此,靖本批语的来源不是什么私藏本,而是《脂砚斋红楼梦辑评》。
2.毛国瑶当初说靖本和戚序本“文字比较接近,似无很大差异。”
但是靖本批语第3条“佛法亦须赏还况世人之债乎游戏笔墨”,第4条“赖债者来看此句”,这两条批语是批在甲戌本独有的开篇420字上的。甲戌本上开篇这420字全天下就只有甲戌本有,而且又在开头,毛国瑶只要翻开来看过这部书,一定会看到这420字,无论如何也说不出靖本和戚序本“文字比较接近,似无很大差异。”。

2021-07-16

​回复​喜欢






Pursuit Truth

作者



谢谢评论,请写出你的论证过程。
2021-07-16

​回复​喜欢










理性发言,友善互动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8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15: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出自清代曹雪芹的《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难以抑制的诗兴从早到晚把我纠缠,只好围绕着篱笆散步或倚在石头上独自低吟。
笔端蕴涵着智慧对着秋菊临摹,口齿中含着对秋菊的芳香对着月亮吟咏。
满纸书写的都是自己的愁怨,谁能透过片言只语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愫呢?
自从陶潜写了咏菊以后秋菊的高尚品格一直被人称道。

注释
无赖:无聊赖,无法可想。诗魔:佛教把人们有所欲求的念头都说成是魔,宣扬修心养性用以降魔。所以,白居易的《闲吟》诗说:“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后遂以诗魔来说诗歌创作冲动所带来的不得安宁的心情。昏晓侵:从早到晚地侵扰。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诗出现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这是《海棠诗社》的第二次活动,也是贾府表面上处于最鼎盛的时期。此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题目,共十二道题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韵,由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在这次吟诗比赛中,“蘅芜君”薛宝钗选了《忆菊》、《画菊》之后,“怡红公子”贾宝玉选了《访菊》和《种菊》两道诗题。“潇湘妃子”林黛玉选了其中三道诗题:《咏菊》、《问菊》和《菊梦》。其余五题分别由湘云和探春选得。只“有顿饭工夫, 十二题已全,各自誊出来,都交与迎春,另拿了一张雪浪笺过来,一并誊录出来”。这首诗是在蘅芜君的《忆菊》、怡红公子的

展开阅读全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04:41 , Processed in 0.06564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