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人间绛珠仙子绛洞花王贾宝玉&林黛玉明玉玺//灰侍者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85
 楼主| 发表于 2024-9-10 11: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言两语说红楼】之二十四:“仙寿恒昌”“既寿永昌”
作者:钱杰     签发日期:2023年06月05日

之二十四:“仙寿恒昌”“既寿永昌”




贾宝玉一落胎胞,口中含的那块五彩晶莹的玉,到了第八回薛宝钗的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正面八个字为“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作者故意让薛宝钗念出声来,还“念了两遍”,生怕我们不留意、记不住这几个字似的。

“仙寿恒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传国玉玺上那“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字样。

这是作者随手写的吗,是巧合吗?


玉玺要蘸上朱红的印泥,才能盖章生效成为圣旨。故而玉玺离不开红色印泥。这是成套的东西。

贾宝玉有个“不长进的毛病儿”(二十一回史湘云语),喜欢淘漉胭脂膏子,甚至爱吃女孩子嘴上的胭脂——二十三回,金钏一把拉住宝玉戏问:“我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这会子可吃不吃了?”(这里脂批:“有是事,有是人。”意即这是真人真事)

是宝玉离不开,还是宝玉身上那块带有“仙寿恒昌”字样的玉石离不开?而宝玉和其所衔所佩那块补天不成、幻化成小儿口中玉石的“石头”,本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这也是巧合吗?

若说是巧合,不如说是写法巧妙。

不禁要问:携“玺”而来的贾宝玉什么背景?有何使命?

第一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到贾宝玉衔玉而生的奇事时,贾雨村便说:

“只怕这人来历不小。”

我们也在想:只怕“这人”来头要比曹雪芹大得多!

“这人”是谁?

“补天”是因为“天塌”,“天塌”则来自“天神”争帝、“共工怒触不周山”、事情闹大闹乱套形成权力真空——除去那在编在册的“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皇族,谁还有资格去“补”这个真空、进入“补天之石”行列?虽是先皇宠臣江南世家、但根儿上不过是皇家包衣奴才身份的曹家的子弟,能有这个资格?

《红楼梦》最早叫《石头记》。书上说得很清楚,这“历尽一番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是刻在这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石头上的。

“石兄”不但笔杆子硬,嘴巴子也好使,“口吐人言”,开篇便与空空道人谈笑风生,为自己的新书宣传造势。

“石头”能开口说话讲故事的“特异功能”,却不是《石头记》的原创。

唐代李商隐《明神》诗云:

明神司过岂令冤,暗室由来有祸门。

莫为无人欺一物,他时须虑石能言。

可见石头“通灵”、背后有“明神”支持,是很有分量的。你如果事情做得太过分,暗室欺心,石头看不过眼,你要提防它会出来发言作证。它一出马,不光要宣示正义、主持公道,而且能除魔驱邪,由批判的武器变成武器的批判,很有实际杀伤力的。


“通灵宝玉”反面的字迹便赫然为“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如果说“三知祸福”中的“知”还只是一种认识上的优势、理论上的先进,那么“一除邪祟”中的“除”和“二疗冤疾”中的“疗”,就是付诸行动的物质的力量了——二十五回,宝玉遭坏人暗中镇魇,要死要活。“明神”也就是那一僧一道看不过去了,出面将“通灵宝玉”所蒙十三年“粉渍脂痕”拂去,“持诵”“摩弄”一番,则立马神功大显,“悬于卧室上槛”,“邪祟”遂退、“冤疾”得愈。

为什么贾瑞手中的镜子急得哭着喊“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一块“石头”说的话,当然会被当成“满纸荒唐言”,是“痴话”(此书的文学性),但其实那是“一把辛酸泪”(史实)。能透过正面的“荒唐言”,解出反面那“一把辛酸泪”滋味的,“方是会看”(见第十二回脂批)。

这样看,“石头”才是《石头记》真正的作者。

换句话,倘若“石兄”“补天”成功,而不是被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受排挤打压靠边儿站,他就有“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第一回)这些“正事儿”做了,哪还会“堕落”得有闲工夫给我们讲这些“家庭闺阁琐事”?

而“曹雪芹”的工作,是后来“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并题书名《金陵十二钗》——此前书名已有数个,《情僧录》、《风月宝鉴》等。但脂砚斋点明《石头记》才是此书“本名”!

“披阅”“增删”内容、“纂成目录”、“分出章回”这些工作,怎么看也算不上是“原著”“原创”,只像是一个书刊编辑的活儿——最多是改编。

然则“石头”若不是“曹雪芹”,又会是谁呢?



作者:钱杰,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

“莫失莫忘 仙寿恒昌 不离不弃 芳龄永继”是什么意思?
 我来答
分享
[url=]举报[/url]



6个回答#热议# 生活中有哪些实用的心理学知识?

轻灵触动o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10-04 · 解决片荒,专注发现趣味电影
关注



展开全部

意思是:意思就是只要不丢失,就能长命百岁,平平安安。

出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是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的字,指他的玉有灵性,不离身可以佑护主人无病无灾。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是薛宝钗金锁上的话,也是一句吉祥语就是说不能丢弃要一直戴着。

小说剧情:

那一日,宝玉好不容易避开了贾政的提问,前往薛姨妈的住处探望薛宝钗。贾宝玉先是独自去往薛宝钗房中的,正和宝钗说话间,宝钗注意到了宝兄弟佩戴的通灵宝玉。

说是,往日里只是听说这玉神奇,却从未仔细的瞧过,今日定要瞧一瞧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看着便念出了镌刻在上面的字迹,当时在一旁的丫鬟听见了,讲出了薛宝钗的金锁也有刻字,并且是一对的想法。贾宝玉的性子是必要看到的,于是有了: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扩展资料

来历:

女娲弃在青埂峰的剩一石原是一块巨石,锻炼通灵后曾自变人形各处游玩,被警幻仙子封为赤霞宫神瑛侍者,又在西方灵河岸与绛珠草结下木石前盟,然后仍回青埂峰,变成一僧一道所见的那块扇坠般大小的石头。

因凡心偶炽,一僧一道将它变成甄士隐、薛宝钗所见的通灵宝玉幻相。它的真身则转世为贾宝玉,出生时嘴里衔来通灵宝玉。到劫终之日,贾宝玉与通灵宝玉形质归一,重返青埂峰,变成空空道人所见的那块写有《石头记》的巨石。

女娲剩一石仅仅变作通灵宝玉,而没有变作神瑛侍者,也没用变作贾宝玉;贾宝玉仅仅是神瑛侍者转世,与女娲剩一石(通灵宝玉)毫不相干。

到劫终之日,贾宝玉与通灵宝玉各回各家:一个回赤霞宫,一个回青埂峰。女娲剩一石下凡走这一遭,仅仅作为随行记者记录下贾宝玉的人生经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通灵宝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金锁




73   
评论(1) 分享
[url=]举报[/url]








温州竹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广告2024-09-07

不想吃饭想哭心情低落,测试自己有没有抑郁,看自己是否有抑郁倾向,怀疑自己有抑郁?测试一下!全面的分析报告,帮助您了解自己的抑郁状况,并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改善建议。

zyds2.zhuyu01.top








百度网友f13e931
2018-08-03 · TA获得超过5623个赞
关注


展开全部

1.释义具体如下所示: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这与“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是对偶句,意思就是只要不丢失,就能长命百岁,平平安安。

2.出处:“我看二爷玉上的话倒与姑娘项圈上的话是一对儿。”事实上,两句话含义是很接近的,单纯从表面上来看,表达的意思就是说只要不丢失,则能长命百岁,平平安安。

3.典故:《红楼梦》 中的第80回后关于宝玉失玉的一段文字,这其中而丢了这块玉,也预示着命运转折,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知祸福”。而“一除积祟,二疗冤疾“,则是在前80回宝玉凤姐中马道婆魔法时,通灵玉已发挥了它的这两个功效。那个癞头和尚念的几句诗里,有一句”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这些说明了日后发生了重大变故时,虽然是寄予了吉祥与祝愿,但通灵玉与黄金锁,也改变不了主人的命运了,于事无补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16   
评论 分享
[url=]举报[/url]





[url=]
[/url]
[url=]匿名用户[/url]
2014-01-22

这是红楼梦中薛宝钗的金锁上刻的两句话中的一句。意思是永远在身边,永不分离,永不抛弃的意思。和贾宝玉的玉上面的两句话是配对的,表明了金玉良缘的相互关系。您可以参考《红楼梦》的有关章节:宝钗“挪近前来。宝玉亦凑了上去,从项上摘了下来,递在宝钗手内。宝钗看毕,又重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赏鉴赏鉴。’宝钗道:‘你别听他的话,没有什么字。’宝玉笑央:‘好姐姐,你怎么瞧我的了呢?’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宝玉忙托了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字,共成两句吉谶:‘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
宝钗的金锁上的字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宝玉的玉上的字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这两句话是一对的,所以不难理解。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我认为第一层意思是不要丢弃(通灵宝玉),才能长命百岁。第二层意思就是不要丢弃和宝钗的金玉良缘。

9   
评论 分享
[url=]举报[/url]





[url=]
[/url]
[url=]匿名用户[/url]
2014-01-22

1、“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是宝玉的通灵玉上的文字,意思是通灵玉来人间只是为了体验一番悲欢,万不可留恋,只要铭记就可维持仙寿。“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是宝钗的金锁上的文字,意思是只要宝钗保持金的典雅华贵般的大家闺秀之德就可永保芳华。
2、玉石和金锁分别和宝玉宝钗根质相维系,如丢失了则恐有恙。
3、两句话形成对仗,暗示宝玉和宝钗的金玉良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35   
评论 分享
[url=]举报[/url]





[url=]
[/url]
[url=]匿名用户[/url]
2014-01-22

<红楼梦>中“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是_贾宝玉佩带的通灵宝玉上的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是薛宝钗佩带的金锁...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与“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是对偶句,莺儿不是说过吗,“我看二爷玉上的话倒与姑娘项圈上的话是一对儿。”两句话意思接近,从字面上来解,是说只要不丢失,则能长命百岁,平平安安。

80回后有宝玉失玉的一段文字,而丢了这块玉,也预示着命运的重大转折,即“知祸福”。而“一除积祟,二疗冤疾“,则是在前80回宝玉凤姐中马道婆魔法时,通灵玉已发挥了它的这两个功效。那个癞头和尚念的几句诗里,有一句”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也说明了日后发生了重大变故时,虽是寄予了吉祥与祝愿,但通灵玉与黄金锁,也改变不了主人的命运了



《红楼梦》中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是什么意思?520心中的深蓝浏览856次资源分享[url=]分享[/url][url=]举报[/url]


1个回答

Rock_牛X推荐于 2019.11.13


满意答案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字面上意思是,只要这块玉和金锁不丢失且常常带在身上,就可以保佑人长命百岁,青春永驻。
出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是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的字,指他的玉有灵性,只要这块玉一直戴着,就可以保佑人长命百岁。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是薛宝钗金锁上的话,也是一句吉祥语,就是说只要金锁不丢失且常常带在身上就可以保她无灾无病,青春永驻。
金玉良缘一直是红楼梦里面的一个话题,也是林黛玉的心病,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和薛宝钗的金项圈初相遇,就引出“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两段话,咋一看这就是一对的,结果也确实成就了婚姻。
可是这上面的两句话结果是一种反讽了,“莫失莫忘”看来是宝玉对林黛玉的感情和怀念,“不离不弃”这个话语反看是对宝钗了,宝玉最后还是离弃了宝钗出家了。
贾宝玉最终还是终不忘 世外仙姝寂寞林。在封建社会,尤其是贾府大家族,宝玉在顽劣最终还是要守着规矩,要听从长辈礼教完婚,所以说“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扩展资料:
通灵宝玉及金锁的来历
通灵宝玉,《红楼梦》中的神话形象,贾宝玉出生时嘴里衔来,当做命根子挂在项上。贾宝玉是女娲剩一石转世真身(质),通灵宝玉则是其幻相(形)。
薛宝钗项圈上的金锁受一僧一道点化,系通灵宝玉附生物,寓意“土生金”;一边金(薛宝钗)玉(通灵宝玉),一边木(林黛玉)石(贾宝玉),双方激烈对抗,寓意“金克木”。
通灵宝玉对贾宝玉的人生发挥原罪、金箍棒、紧箍咒三重作用。贾宝玉多次摔砸通灵宝玉,彰显了他的爱情坚贞和叛逆精神,但以失败、妥协而告终。
后四十回通灵宝玉丢失,从反面促成了金玉良缘、高魁贵子、家复中兴三件喜事。贾宝玉完成这些为通灵宝玉所注定的宿命后便离家出走,与通灵宝玉形质合一,由一僧一道携归青埂峰,变回女娲剩一石,诗云“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债偿清好散场”。
象征意义
原罪
在下凡之前,剩一石经历了三次锻炼。
第一次:理之锻炼。
剩一石也是由女娲亲手炼成的一块补天石。以它为代表的正邪两赋才女才子们跟那些仁人志士们一样,他们的人性都是以正气为先导的,均有修齐治平之志气,有补天济世之才气,有大仁大义之正气。理之锻炼,即达理、明理、得道、入圣。剩一石尽管弃而未用,它依然可以“天不拘来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自得“幽灵真境界”。
第二次:情之锻炼。
剩一石在青埂峰下“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故曰“通灵”。绛珠、神瑛在西方灵河岸上生情,神瑛对绛珠“日以甘露灌溉”,绛珠修成人后“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皆为情之锻炼。
灵河与通灵呼应:灵者,情也;灵河者,情河也;通灵者,通情也。经过情之锻炼,这块从女娲手中禀正气而生的剩一石就变换了气性,成为正邪两赋的有情之石了。
第三次:欲之锻炼。
伊甸园神话中,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红楼梦》中,剩一石偷吃的禁果,就是凡心偶炽、痴恋红尘,由一僧一道携带下凡,并“勾出多少风流冤家都要下凡,造历幻缘”。一僧一道扮演了伊甸园里那条蛇的角色,使通灵宝玉具有了原罪的性质。甲戌本写一僧一道演说红尘,亦可补足文意。
经以上理、情、欲三次锻炼,剩一石幻化为通灵宝玉,获得了完整的人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通灵宝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85
 楼主| 发表于 2024-9-11 23: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原文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外貌描写
weini865浏览1660次其他分享举报
1个回答
cvt67fg
推荐于 2018.03.09
满意答案
   
贾宝玉 外貌描写:

①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

②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傅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若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

③披了玉针蓑,戴上金藤笠,登上沙棠屐





林黛玉 外貌描写:

①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②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③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

④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

⑤略换了几件新鲜衣服,打扮得宛如嫦娥下界,含羞带笑的出来见了众人

⑥黛玉换上了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麾,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

⑦但见黛玉身上穿着月白绣花小毛皮袄,加上银鼠坎肩,头上挽着随常云鬓,簪上一支赤金匾簪,别无花朵;腰下系着杨妃色绣花棉裙





薛宝钗 外貌描写:

①头上挽著漆黑油光的纂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

②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③品格端方,容貌美丽,且天质聪慧,博学宏览。

④穿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羓丝的鹤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85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07: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绛珠草的意象与还泪的深意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6-12-12 23:45:30)
标签: 吴梅村        分类: 《红楼梦》新解
绛珠草的意象与还泪的深意

主讲人:至真斋主

《红楼梦》开篇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作者在这里用“梦幻”来比喻他的现实经历,因这段经历不能直说,故而才将真事隐去,并且假借“通灵玉”下世造历的记述来撰写《石头记》这部书。这就是告诉我们,这部书采用了以虚写实、以假写真、以象写意的写作手法。我们解读这部书就不要被表面的故事所迷惑,也不要根据表面的“具象”来进行种种的考证,否则就不能领悟这部书的主旨立意。在作者自云后的批语诗曰:“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批书人提示我们这部书是用血泪写成的,其隐写的故事一定是悲惨的,切莫当成风花雪月、无病呻吟之作。

化名为曹雪芹的人将作者原创的《石头记》,“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在此处,靖本批语:〖此是第一首标题诗,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脂一芹,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申八月泪笔。〗

以上批语诗和批语告诉我们,《红楼梦》这部书原创作者是以血泪写成。增删者“曹雪芹”哭修此书,且未修完,泪尽而逝。批书人经常哭芹,泪亦待尽。《红楼梦》的创作者们以泪洗面、前赴后继,共同创作了这部残缺的旷世奇书。然而,自《红楼梦》传世以来,人们都把作者精心设计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世之缘,神瑛侍者灌溉绛珠草当成了神话故事。绛珠草为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下世还泪演绎的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故事,被当成了凄美的爱情故事。之所以这样理解是因为不知作者以虚写实、以假写真、以象写意的写作手法。然而,只要我们深入解读文本所明示和隐含的寓意,只要我们把这部书的时代背景放在明末清初,李自成的大顺国、张献忠的大西国、满族的大清国,与代表华夏正统的大明王朝争夺江山,进行残酷厮杀的特殊时代背景下,就不难破解绛珠草的意象和她为神瑛侍者还泪的深意,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林黛玉有悖常理、与生俱来的常常莫名其妙的哭泣。也就不难发现所谓的爱情故事只不过是障眼法,以此来掩盖实写改朝换代的史实,并由此揭示朝代更迭的原因和历史规律。

在文艺理论中,具象是指具体的形象,是文艺创作过程中活跃在作家、艺术家头脑中的基本形象。因为具象真实再现客观形象,它可以找到现实中的对应物。意象是以人的思想情感来掺入客观形象之中,对客观形象进行有取舍的改造,保留客观形象的一些形态,却又明显带有作者的主观因素。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即是此意。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不过,《周易》之象是卦象,是阳爻和阴爻两种组合符号,这两种符号组成六十四卦,原本是用来记录天地万物及其变化规律的,后来发展到历史、哲学范畴。诗学借用并引申之,“立象以尽意”的原则未变,但诗中之“象”已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可感的物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一些花草树木兽鸟虫鱼及事物具有固定的意象符号。例如:梅花象征傲霜斗雪不惧严寒,品质纯洁高尚;芭蕉象征孤独忧愁、离情别绪;松树象征坚韧不屈;杜鹃象征凄凉、哀伤;南浦是水边送别的专属词语;长亭是陆上送别的专属词语;献芹是自谦礼物菲薄、建议浅陋的代名词。等等。以后在小说创作中也被引入意象创作手法。例如:《西游记》中的金箍棒和紧箍咒;《水浒》中的三十六天罡星和七十二地煞星。等等。在文学作品中,用意象创作有如下作用:1)寄情于物,赏心悦目;2)意同象异,各见其趣;3)主题朦胧,意绪无穷;4)文字有狱,取象而避;5)不肯殉葬,寓意于象。在小说创作中,意象的象征意蕴可以进一步深化叙事内涵。

在《红楼梦》中很多词语、典故具有多义性,作者塑造的一些主要人物同样赋予了多种意象。如果我们把那些具有多种意象的人物仅仅理解成一种意象,我们不但不能全面理解人物和这部书的主旨立意,我们同时也常常陷入多种意象之间互相矛盾的苦恼之中。这也是《红楼梦》爱好者们经常感到困惑的问题。如果我们把人物的多种意象分开解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关于林黛玉这个人物很多人都做了解读,有的解读很贴切、很精彩。我今天只解读林黛玉的前身绛珠草的意象和还泪的深意。

在第一回,作者交代了林黛玉的前世。书中写道: 【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把这株受天地精华、甘露灌溉,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的草称为“绛珠草”呢?在中国古代诗文中,常用“绛珠”来形容各种植物的果实和各种质地不同的珠子。而在佛教典籍中“绛珠”却用来形容红色的水珠。南朝梁代的佛教典籍《经律异相》卷第四十六《阿修罗第一》云:“令大海水赤如绛珠。时阿修罗即大惊怖,遁走无处入藕孔中。”在《红楼梦》写绛珠草处,批书人批道:【点“红”字。细思“绛珠”二字岂非血泪乎?】这条批语已经明示我们“绛珠”不是指红色的珠子,而是指“红色的泪珠”即“血泪”。那么绛珠草就是血泪的化身,是作者赋予的血泪意象符号。绛珠仙子与神瑛侍者,即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故事几乎贯穿作品的始终,绛珠草的意象也就和“通灵玉”、“金锁”一样成为贯穿作品整体结构的中心意象。绛珠草不是自然界实有植物,而是作者虚构的意象。

然而,一些以考证为名行索隐之实的红学家,却把作者虚构的意象当做实物来研究。周汝昌就说绛珠草是大自然中实有之物,不是作者的凭空杜撰。他在《绛珠草·文化教养》一文中说绛珠草是“艺名”,实际上曹雪芹指的是“苦草”,即《尔雅》所说的“寒浆草”──亦名酸浆者是也。他说这种草与林黛玉联系在一起的原由在于它有一个极有趣的别名“洛神珠”。还有的学者认为绛珠草是“深山露珠草”、人参、玉竹、金钗石斛(hú)等等。这些研究者在我看来都不知《红楼梦》的意象创作手法,用作者虚构的意象做实物考证必然南辕北辙。

既然绛珠草幻化成了女体人形绛珠仙子,生活在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她就是无仇无怨、无情无恨、无饥无渴、无需灌溉滋养的长生不老的神仙。我们都知道天上的神仙“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为什么她却要通过神瑛侍者的甘露灌溉,才能久延岁月?为什么她要受天地精华、雨露滋养,才能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为什么她还有离愁别恨“终日游于离恨天外”?为什么她还要靠蜜青果为食、灌愁海水为汤?这是作者故意留下的破绽,让我们去思考其中的深意。作者采用拟人化的写作手法,赋予绛珠仙子具有人的一切感情、欲望和知恩图报的美德。她由一株普通的绛珠草而变成美丽的绛珠仙子,得益于神瑛侍者的甘露灌溉。因与恩人神瑛侍者不得相见、无法回报,故而才有终日离愁别恨之苦。

我们读《红楼梦》要特别注意作者故意留下的破绽和反常的描写,这都是大有深意的机关。比如绛珠仙子是神仙却按照凡人来写;黛玉自生下来就莫名其妙的爱哭;薛宝钗吃冷香丸;秦可卿的奢华葬礼;黛玉的《葬花词》等等。还有作者不但喜欢用谐音影射,有时候还故意用错别字,比如把嵇子写成姬子。一句话中暗藏讳词忌语。只说半截话让读者猜后面的话。暗藏历史事件的时间却又故意打破时间顺序等等。如果不仔细揣摩就会被作者骗过。这种写作手法是文字狱时代的无奈之举。

在第二回林黛玉第一次出场就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林如海本来人丁不旺,唯一的儿子还早夭,只剩下林黛玉一个女孩。然而悲剧这才刚刚开始,转年林黛玉的母亲就去世了。在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林黛玉孑(jié)然一身、孤苦伶仃。小说一开始就定下了悲剧的基调,以后出场的很多人物不是早岁父母皆亡,就是鳏寡孤独,要么就是少妇守寡。还有被拐卖的,还有从育婴堂抱养不知父母是谁的。而且人物陆续死去,只有死没有生,配合着小说毫无生机的末世主旨。根据第五回人物判词和书中人物结局伏线暗示,80回后一定是公子红妆们纷纷惨死的场景。这哪里是“通灵玉”下世造历的“昌明太平朝世”?这分明是改朝换代的乱世。

黛玉跟宝玉第一次见面,宝玉就给黛玉起了名字叫颦颦。这是宝玉看黛玉“病如西子胜三分。”产生的感觉。颦是皱眉的面容,给人的感觉是愁肠百结。唐寅有诗句“黛笔难描满额颦。”借用来形容黛玉的容貌十分恰当。颦蹙是黛玉与生俱来的特征,这也暗合了她的前世绛珠仙子“终日游于离恨天外,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今世还泪的凄苦形象设计。然而宝玉把黛玉比作病西施也只是取其形似,在品德上宝玉眼中的黛玉却神似娥皇、女英。

第十七回,贾政领宝玉和一帮清客游览初建成的大观园,游到后来黛玉的居所潇湘馆,书中这样写道:【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这里的竹子指的是湘妃竹。华夏古代传说尧有二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姐妹同嫁舜为妻。舜父顽,母嚚(yín),弟象劣,累次欲置舜于死地,娥皇女英助而脱险。舜继尧位,娥皇为后,女英为妃。舜帝至南方巡守,死于苍梧,葬于九嶷。二妃往寻,血泪染青竹,竹上生斑,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二妃也死于湘江。后世以潇湘指斑竹,泛指竹。潇湘馆的湘妃竹与西方灵河岸边的绛珠草暗合。贾政让清客们题匾额,题了两个贾政都不满意,又让宝玉题。【宝玉道:“这是第一处行幸之处,必须颂圣方可。若用四字的匾,又有古人现成的,何必再作。”贾政道:“难道‘淇水’‘睢(suī)园’不是古人的?”宝玉道:“这太板腐了。莫若‘有凤来仪’四字。”众人都哄然叫妙。】注意这里宝玉说的“必须颂圣方可”的含义。很多人要么忽视了这句话,要么把颂圣理解为颂元妃。熟不知除了皇帝和古代圣人,敢对谁言颂圣?联系到湘妃竹和有凤来仪的典故,这里的颂圣只能是称颂舜帝。舜帝是华夏始祖之一,被称为圣君。《史记》载:“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gōu)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舜帝以孝闻名。二十四孝中的故事“孝感动天”说的就是舜帝。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其弟象为诸侯。

“有凤来仪”是舜帝南狩巡的典故。虞舜继位后,曾经在尧时期的旧臣子密谋造反。舜帝在举办大典时被刺客刺伤,为了查出幕后主使,舜帝带上禹等人开始南巡。舜帝带领大军与丹朱会战,丹朱、三苗王俱被擒获。丹朱不愿接受舜的赦免,自裁于狱中。众人主张杀掉三苗王等一干人,舜帝认为要想建立太平盛世,必须从精神上让对手心悦诚服。舜帝十分关心各族百姓的疾苦,教他们建造房屋、学习麻织和耕作技术等等。三苗人对舜帝的英明仁慈佩服得五体投地。舜帝又命大禹治理了水患,从此天下太平,四海宾服。晚年的舜帝心里依然放不下黎民百姓。他带领几名老臣,几名仆从,从鸣条出发,南渡黄河,经中原大地向江南进发。舜帝中途大病一场,病愈后又继续过长江向南行,最后死于苍梧。相传舜帝南狩巡到了韶山一带,见这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顿觉神清气爽就稍事休息。当时这一带是三苗聚居地。就在舜帝一行人刚刚坐下来时,忽然鼓角齐鸣,一群三苗人将舜帝一行人团团围住。然而舜帝并不惊慌。他指挥大家奏起了韶乐。一时间百鸟合鸣,凤凰来仪。气势汹汹的三苗人顿时被这美妙的韶乐和场景迷住了。他们纷纷放下武器,随着韶乐的节奏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一场即将发生的战争就这样平息了。关于舜帝南狩巡的故事很多人误以为是游山玩水,其实舜帝南狩巡是为了从精神上征服尚未臣服的少数民族,并且向他们传授造屋、农耕、麻织等技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因尧舜是上古的贤明君主,后来“尧舜”成为一个词语,泛指圣人或继承皇位。如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回:“宁翊(yì)曰:‘父死子继,古之常理。穆公虽有尧舜之心,奈公子冯每以失位为恨,身居邻国,其心须臾未尝忘宋也。’”明熹宗朱由校预感到自己来日不多,便召五弟信王朱由检入卧室,说:“来,吾弟当为尧舜。”命他继位。《红楼梦》这部书在提到“有凤来仪”时批语道:“果然,妙在双关暗合。”那么宝玉为什么说在潇湘馆颂圣呢?看了上面舜帝的典故和“尧舜”词语的含义我们就明白了,这是对华夏之祖的崇敬之情,也暗含有华夏正裔继承皇位,圣人再现,期盼尧舜治世之意。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民族倾向性。这也就明白了第十六回凤姐说的“太祖仿舜巡”的真正含义。而胡适偷换概念,无视“太祖”和“仿舜巡”关键词,单取“南巡”,以所谓的考证为名,行索隐之实,把“太祖仿舜巡”索隐为康熙南巡,与曹寅接驾四次或五次挂钩,以此来证明《红楼梦》的作者是曹寅的孙子。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

绛珠草及下世还泪也是作者自寓。在绛珠仙子意欲跟随神瑛侍者下世还泪处有几条批语,甲戌本侧批:〖饮食之名奇甚,出身履历更奇甚,写黛玉来历自与别个不同。〗甲戌本眉批:〖以顽石草木为偶,实历尽風月波澜,尝遍情缘滋味,至无可如何,始结此木石因果,以泄胸中悒郁。古人之“一花一石如有意,不语不笑能留人”,此之谓也。〗甲戌本眉批:〖知眼泪还债,大都作者一人耳。余亦知此意,但不能说得出。〗蒙府本侧批:〖恩情山海债,惟有泪堪还。〗甲戌本侧批:〖余不及一人者,盖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作者虽然是借僧人之口介绍林黛玉和宝玉的前世之缘,而实质上却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写作这部书的目的。古代文人常常用草木自谦,比喻卑贱出身或地位。陈子昂《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舍。”苏轼《笏记》之一:“徒倾草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绛珠草受赤瑕宫神瑛侍者甘露灌溉,比喻受皇恩。“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比喻出人头地,成为可造之材。“修成个女体”,只取其意,不分男女。如此解读还要知道“赤瑕宫神瑛侍者”的意象符号。

“赤瑕宫”的“赤”字是红色。明朝崇尚火德,红色是明朝的象征符号。“瑕”字在古代用来表示彩色的光象和云彩时与“霞”通用。赤瑕意即红色的霞光。文本在“瑕”字处,甲戌本眉批:〖按“瑕”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以此命名恰极。〗批书人指出作者用“瑕”字语带双关,即赤瑕宫有缺陷瑕疵。关于赤瑕宫还有一个典故。据道教传说赤瑕宫是灵虚真人的府邸。灵虚真人本是混沌初开之时昆仑山上的一块红色玉石,玉帝曾在上面打坐修道,最终修成不坏金身。这块玉石也借了玉帝灵气修得正果,成为石仙之祖,被玉帝敕封为灵虚真人掌管万石之事。

朱元璋在成事前曾出家为僧,他信奉白莲教。“大明”国号来源于佛教。《大阿弥陀经》赞颂阿弥陀佛是比日月还要光明千百亿倍的“光明之王”,“其光明所照”使天下“幽冥之处皆常大明”。阿弥陀佛是“诸佛光明之王”,即“明王”。元末天下大乱,白莲教宣扬“明王出世”,红色的明王将来到人间拯救苍生,建立没有痛苦与不平,充满庄严、清净、富足、美妙的极乐世界。朱元璋自居为佛教的明王出世,所以用“大明”为国号。在《红楼梦》里,“赤瑕宫”与“红楼”是意象符号,二词同义,都是隐喻明皇宫紫禁城,引申为大明王朝。

“神瑛侍者”的“神”字是神圣的意思。“瑛”指玉的光彩。“神瑛”就是神圣的玉的光彩。“侍者”一词除了有随侍主人左右听候使唤的人之意,在佛门中还表示侍候长老的随从僧徒。佛门侍者随侍师父、长老之侧,听从其令。侍者与长老的关系最密切,除了处理杂事外,朝夕聆听长老教诲,因而倍受长老重视,常被视为衣钵或法席的传承者。

《红楼梦》借用佛门侍者作为长老继承人的特殊职位,创作了“神瑛侍者”这个带有神圣的、玉的光芒的,赤瑕宫未来继承人的意象符号,寓意贾宝玉是未来华夏皇权继承人。书中交代贾宝玉“衔玉而生”。而这块通灵玉上刻的字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传国玉玺上的铭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通灵玉上的文字有意模仿传国玉玺上的文字,被赋予皇权象征的内涵,“通灵玉”也就成为玉玺皇权的意象符号。那么绛珠草为赤瑕宫神瑛侍者还泪,就是在为华夏大明王朝的皇帝还泪。1644年甲申之变,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吊死煤山,《红楼梦》的作者曾经沐浴皇恩,著书还泪合情合理。同时这也与开篇作者自云相呼应:“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yù)甘餍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至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孝经》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作者自云明示了这部书的创作主旨之一是忏悔自身不孝,谴责他人不孝。

作者说绛珠草生长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佛教称阿弥陀佛所居的世界为西方净土或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净土宗认为西方净土如虚空大无边际,只因万物归终于日没处,方以西方称之。佛教又称龙住而不枯竭的河川为灵河。《安乐论》云:“附水灵河,世旱无竭。”《智度论》云:“譬如龙泉,龙力故不竭。”《红楼梦》作者说的“西方”和“灵河”是借用了佛教的典故,同样把“西方”和“灵河”作为意象符号化而用之,暗喻明朝河山。

“三生石”本来也是佛教的典故。“三生”源于佛教的因果轮回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意含情定终身的象征物。三生石的“三生”分别代表“前生”“今生”“来生”。所以人们常说夫妻的爱情是“缘定三生”。“三生石”的传说还与华夏民族的始祖女娲有关。相传女娲在补天之后,开始用泥造人。每造一人,取一粒沙作计,终而集沙成一顽石,女娲将顽石立于西天灵河岸边。此石因其始于天地初开,受日月精华,灵性渐通。不知过了几载春秋,只听天际一声巨响,顽石直插云霄,顶于天洞,似有破天而出之意。女娲大惊失色,但见此石头重脚轻,屹立不倒,大可顶天,长相奇幻,竟生出两条神纹,将石隔成三段,大有吞噬天、地、人三界之意。女娲急忙施魄灵符,将这个擎天顽石封住。女娲寻思自从造人之后,独缺姻缘轮回神位,便封它为三生石,赐它法力三生诀,将其三段命名为前世、今生、来世,并在其身上添一笔姻缘线,从今生一直延续到来世。为了更好的约束顽石的魔性,女娲将顽石放在鬼门关忘川河边,掌管三世姻缘轮回。《红楼梦》在三生石处有批语提示,甲戌本侧批:〖妙!所谓“三生石上旧精魂”也。〗甲戌本眉批:〖全用幻。情之至,莫如此。今采来压卷,其后可知。〗《红楼梦》化用“三生石”的典故,表面上写三世姻缘,实质上写三世与朝代的因缘,前世暗喻“前朝”,即作者在明朝为官,今世暗喻“当朝”即清朝,来世暗喻死后依然是明朝人。

“忘川河”的典故源于中国神话冥界传说,人死之后要过鬼门关,经黄泉路,在黄泉路和冥府之间,以忘川河为界。忘川河水呈血黄色,里面尽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虫蛇密布,腥风扑面,阴森恐怖。忘川河与《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中,他跟秦可卿来到的“黑溪”“迷津”处很相似。很显然,作者在绛珠草的生长之地抛弃了“忘川河”的传说,自创神话改三生石畔的忘川河为灵河。

那么,这个在明朝沐浴皇恩,饱读诗书才华冠绝,在明朝覆亡之际因无力补苍天而懊悔,晚年穷困潦倒,著书还泪的人是谁呢?他就是吴伟业!

吴伟业生于1609年,逝于1671年。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出生于江苏太仓一个普通读书人家。明末清初著名诗人,长于七言歌行,音节极佳,情韵悠然,轶事典故,信手拈来。《四库全书总目》评论说:“其少作大抵才华艳发,吐纳风流,有藻思绮合、清丽芊眠之致。及乎遭逢丧乱,阅历兴亡,激楚苍凉,风骨弥为遒上。”他的诗歌多写哀时伤事的题材,多用典故影射现实。他还写了大量香奁体诗歌。赵翼评价说:“梅村诗本从香奁体入手,故一涉儿女闺房之事,辄千娇百媚,妖艳动人。”另有传奇剧《秣陵春》,杂剧《通天台》、《临春阁》。史乘(shèng)《绥寇纪略》。

吴伟业自幼体质不佳,“禀受尪羸(wāng léi瘦弱)素有咯血之证,每一发举,呕辄数升,药饵支持,仅延残喘。”少时“笃好《史》、《汉》,为文不趋俗”(《镇洋县志》)崇祯四年(1631),二十三岁的吴伟业参加会试,遭到乌程党人的诬陷,被指控徇私舞弊。崇祯帝调阅会元试卷,亲自在吴伟业的试卷上批“正大博雅,足式诡靡”。崇祯帝比吴伟业还小一岁,“天语褒扬”钦点吴伟业高中一甲第二名(榜眼),并授翰林院编修。同年,吴伟业奉旨归娶先室程氏,荣极一时。崇祯九年,年仅二十八岁的吴伟业被任命为湖广乡试的主考官。崇祯十年被任命为东宫讲读。崇祯十一年,皇太子出阁,吴伟业就讲于文华殿,崇祯帝在场亲自垂问《尚书》大义,讲毕,赐予“龙团月片,甘瓜脆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流寇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煤山。当年五月尚在老家的吴伟业才闻听噩耗。“先生里居,闻信,号痛欲自缢,为家人所觉。朱太淑人抱持泣曰:‘儿死,其如老人何?’乃已”。南明福王时,吴伟业拜少詹事,因与马士英、阮大铖不合,仅任职两月便辞官归故里。清兵南下之后,吴伟业长期隐居不仕,以复社名宿主持东南文社。吴伟业的亲家陈之遴是降清明臣,极力荐举吴伟业仕清。吴伟业的许多好友和一些遗民志士坚决反对。侯方域致书吴伟业竭力劝阻。然而,吴伟业碍于家人敦促,于顺治十年(1653)九月被迫应诏北上。在过淮阴时他写下诗句:“浮生所欠只一死,尘世无由识九还。我是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次年他被授为秘书院侍讲,后来又升国子监祭酒。顺治十三年(1656)底,他以丁忧南还,从此不复出仕。

早在1919年,邓狂言在《〈红楼梦〉释真》一书中就提出了吴梅村作者说。1971年,台湾人杜世杰在《红楼梦原理》一书中也认为《红楼梦》作者是吴梅村,他认为:“梅村心怀亡国之恨,不能补天,深自愧悔,乃以史臣自任,自称古藏室史臣,又称梅村野史,则其胸怀可知也,其所做之诗,多隐史事。”1984年,香港的李知其出版《红楼梦谜》一书,赞同吴梅村作者说。据《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藏家透露,在“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批语诗后面有批语:“此书本系吴氏梅村旧作,共百零八回,名曰《風月宝鉴》,每回仅三四页也,故事倒也完备,只是未加润饰稍嫌枯索,吴氏临终托诸友保存,闲置几十载,有先人几番增删皆不如意,也非一时,吾受命增删此书莫使吴本空置,后回虽有流寇字眼,内容皆系汉唐黄巾赤眉史事,因不干涉朝政故抄录修之,另改名《石头记》。”《风月宝鉴》每回仅三四页。按照那时候用小楷抄写在宣纸上,每页也就大约500字,四页约2000字。而现在我们看到的甲戌本、庚辰本等,每回约7000字。也就是说吴梅村的《风月宝鉴》只相当于故事梗概。

吴伟业的传奇剧《秣陵春》,在形式上和内容上有许多与《红楼梦》相似之处,一、两书书名相合。秣陵指南京,南京古称石头城。而《石头记》中的贾家世居之地正是金陵石头城。二、两书都以“真”、“假”做为人物姓氏。《红楼梦》中有“甄宝玉”、“贾宝玉”《秣陵春》中有“真大爷”、“贾姐姐”。三、两书都以“曹”姓人物怀念旧主做起始。《秣陵春》以曹善才弹琵琶怀念旧主开头,又以曹善才弹琵琶迎送旧主亡灵为结束。而《红楼梦》则是“曹雪芹”在“悼红轩”中增删《石头记》。“悼红轩”暗喻悼念朱明王朝。四、两书都是以“镜子”和“玉”做为贯穿全书的道具。《秣陵春》中有旧主所赐的“宜光宝镜”,《红楼梦》中有太虚幻境警幻仙子的“风月宝鉴”。“鉴”就是“镜子”,隐喻“史鉴”,即故国兴亡的史鉴。《秣陵春》中展娘有“玉杯”,《红楼梦》中宝玉有“宝玉”,皆以“玉”为线索。在《红楼梦》中有一些香奁体诗,如“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庚辰本双行夹批:〖恰极,工极!绮靡秀媚,香奁正体。〗这正是吴梅村的特长。

吴伟业屈节仕清,一直是他“误尽平生”的憾事,在诗文中多有表露。如《贺新郎·病中有感》:“万事催华发!论龚生、天年竟夭,高名难没。吾病难将医药治,耿耿胸中热血。待洒向、西风残月。剖却心肝今置地,问华佗解我肠千结。追往恨,倍凄咽。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艾灸眉头瓜喷鼻,今日须难决绝。早患苦、重来千叠。脱屣妻孥非易事,竟一钱不值何须说!人世事,几完缺?”三年的贰臣生涯犹如南柯一梦。舆论的耻笑,青史上的污点,让吴伟业一直生活在无尽的忏悔之中。在留给儿子的遗书中,他说自己是“牵恋骨肉,逡(qūn)巡失身,此吾万古惭愧,无面目以见烈皇帝及伯祥诸君子,而为后世儒者所笑也”(见吴梅村《与子暻疏》)。1671年冬,身患肺结核晚期病入膏肓的吴伟业自知来日不多,作临终诗曰:“忍死偷生廿载余,而今罪孽怎消除?受恩欠债须填补,纵比鸿毛也不如。”他预感自己不久于人世,便留下遗言:“吾一生遭际万事忧危,无一刻不历艰险,无一境不尝艰辛,实为天下大苦人。吾死后,敛以僧蓑,葬吾于邓尉灵岩相近,墓前立一圆石,曰:诗人吴伟业之墓”。这一年的十二月二十四,一代大诗人吴伟业病逝,葬于苏州玄墓山之北。

吴伟业遗嘱坟前立一圆石,他是把自己视为一块不能补天的顽石,这正与《红楼梦》青埂峰下被女娲遗弃的补天石相应。吴伟业创作《风月宝鉴》也是在为自己懦弱无能、无材补苍天,以及后来变节仕清的深深忏悔。他在《破砚》诗中写道:“一掷南唐恨,抛残剩石头。江山形半截,宝玉气全收。”此诗中的“剩石头”、“宝玉”与《红楼梦》中的“补天石”、“通灵玉”其意象是一致的。《红楼梦》独创神话般的黛玉还泪的故事,也可以说是借黛玉这个人物在为恩重如山的崇祯帝还泪。绛珠草还泪的意象不仅仅指原创者吴伟业,也是增删者的意象,他们集体创作《红楼梦》本身就是在还泪。绛珠草是《红楼梦》创作集团的集体化身。这就是:作者前世绛珠草,化典巧用三生石。无才补天心悲切,著书还泪报皇恩。

《红楼梦》具有明显的民族倾向性。原创者和增删者为什么要历经几十年前赴后继,集合集体的智慧,锲而不舍的创作这样一部作品?她是一部爱情小说吗?她是一部描写大家族兴衰的小说吗?或者是一部教人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小说?绝非如此!当一个号称创造了辉煌灿烂文化的民族屡次遭受侵略而亡国,几近亡种边缘,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在亲身经历了惨烈的内部斗争和外部入侵致使一个王朝毁灭以后,作为当时有良知的文人们,必然会痛彻心扉地反思造成“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根本原因,也会寻找让国家长盛不衰,民族绵延不绝的方法,不要再重蹈覆辙。翻阅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典籍和文学作品,每当改朝换代的历史时期都会有知识分子进行剖析反思。《红楼梦》也是这样一部作品。她设计了宁荣二府,宁府淫乱,荣府不孝,贪腐成性,消费祖宗基业而不思进取,致使内囊空虚、武功荒废,最后内忧外患无力回天而覆亡,借此影射明朝的覆亡。作者又费尽心机地设计了佛道二真、警幻仙子、秦可卿、秦钟、焦大等具有警示意义的人物,试图警示当局者和后人洗心革面、悬崖勒马、励精图治。真是用心良苦,善莫大焉!

《红楼梦》是一部意象主义小说,不是写实主义小说。书中有大量的意象符号,如果无视这些意象符号的内涵和指向,就不能深入理解这部作品的主旨立意。意象符号是红楼各个门径的暗锁,只有破解这些意象符号,我们才能走入红楼大门,欣赏无尽的内部风景,领悟作者传达给我们的旨意。

2016.12.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85
 楼主| 发表于 2024-9-21 23: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定西番·细雨晓莺春晚
[ 唐 ] 温庭筠
原文
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肠断塞门消息,雁来稀。

译文
蒙蒙细雨里,晓莺唱着晚春的晨曲。一位容颜如玉的美女,弯弯的柳眉,含着多少相思的情意。

把翠帘罗帐高高卷起,看镜中容貌花一样艳丽。相思使她愁肠断,只缘暮春雁来少,断了边关爱人的消息。

注释
定西番: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此调有不同格体,俱为双调。此词为三十五字,上片四句一仄韵两平韵;下片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人似玉:比喻美人如玉。

罗幕:丝罗帐幕。古代闺阁多悬挂于卧室,或悬于纱窗、珠帘之上,目的是为了防尘、遮光。

肠断:表示极度关切。塞门:塞外关口。

雁:此语意双关,咏雁兼指“雁书”。

作者介绍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或说801、824)年—约866或说870、882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85
 楼主| 发表于 2024-9-22 09: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滋养绛珠草的“蜜青果”到底为何物?——《红楼梦》植物说[14]

螺丹
  
IP属地: 安徽
78
2023.10.15 13:49:08
字数 1,179
阅读 1,707

《红楼梦》第一回中说,灵河岸有一棵绛珠草,它接受天地精华,又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最终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

“蜜青果”到底为何物,竟然可以当饭吃?

查了很多资料,最终发现“蜜青果”原来竟是我从小爱吃的橄榄。蜜渍而成的橄榄就叫“蜜青果”。


我国橄榄原产华南地区,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广东番禺从古时就种植橄榄,主要有两个品种,一种是白榄,又名青果;另一种是乌榄,主要加工成果脯和榨橄榄油,种得最多。

橄榄果实生吃味苦涩微酸,但久嚼之后会觉得甘美无穷,这就是人们说的先苦后甜吧。

橄榄一般都要加工后才食用,用糖渍或盐腌后的橄榄可以久存。

《红楼梦》第50回,众人大雪天在芦雪亭吟诗所吃的橄榄,就是指蜜饯橄榄。

广东著名的密饯果脯,九制橄榄、甘草榄等,就是在腌制过程中加入了甘草和一些中药成分。食用橄榄可以开胃生津,化痰涤浊,除烦止渴,凉肿息惊。

九制橄榄能清肺利咽、生津解毒,它含有丰富的钙,对儿童骨骼发育有帮助。九制橄榄还可以用于润喉、醒酒、补充营养。


橄榄可解一切鱼鳌毒及骨鲠。

橄榄树长得很高大。有一年,大概是五月的季节,在广西桂林雁山植物园,第一次触摸了橄榄树。

这棵橄榄树有10多米高,我一人不能合抱。树上缀满青青的橄榄,围绕果树转了一圈,找到一处枝子低矮的地方,努力地跳了几次,终于拽下一根枝子,大家分享青橄榄。

几个人咬一口立马吐掉了,只有我不甘心,坚持到吃出甜味,这是记忆中的橄榄树。


喜欢三毛的《橄榄树》,自由、奔放,流浪过程中那淡淡的忧伤和故乡的怀念引人共鸣。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 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
流浪远方 流浪
……
面对高大的橄榄树,古人很有智慧:在橄榄将熟的时候,用木钉钉入树杆,把少许盐放入橄榄树皮内,过一夜,成熟的橄榄会自己落下。这方法沿用至今。

橄榄的花并不起眼,它是圆锥花序,每个花序着生白色小花10~20朵,有清香味。


希腊人却十分喜爱橄榄花,把它选为国花,象征智慧、勇敢和胜利。

希腊国徽的图案,用绿色橄榄枝环绕着一枚兰底白的十字盾徽,蓝白两色是代表希腊国家的色彩,象征着天水之间的这块净土,希腊人把橄榄视为和平与智慧的象征。

毕加索画的和平鸽,口里衔着一一枚橄榄枝。


作品取材于《圣经.创世记》,在方舟里躲避洪水审判的挪亚一家,在洪水退后,挪亚从方舟里放出一只鸽子,到了晚上,鸽子飞回来,嘴里叨着一个新拧下来的橄榄叶子,挪亚就知道地上的水退了,平安了。

今天,人们用橄榄枝来象征和平与仁爱。

橄榄最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榨油。在古以色列,榨出的头道最好的橄榄油,用来做膏油和在圣殿里点灯,第二道橄榄油用作医治,第三道橄榄油用来食用。

橄榄油具有降血压、消炎、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具有促进消化、促进血液循环、保护皮肤的作用。

这就难怪绛珠草要以蜜青果(橄榄)为膳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85
 楼主| 发表于 2024-9-22 13: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怪贾宝玉是“银样鑞枪头”,林黛玉对他一试,就已知道他的能耐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他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林黛玉进贾府,自然就见到宿命中的“天魔星”贾宝玉。延续前世情缘,开启还泪人生。既是还泪,注定二人之情最终会以悲剧收场。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开始的情缘注定还是美好的。

那么,林黛玉是什么时候与贾宝玉生了情愫?曹雪芹在文中写的明白,就是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在那之前,宝黛之间尽管亲密却还只是“兄妹情谊”。虽与别个不同却都没有超出兄妹之情。而当贾元春下旨让贾宝玉跟着众姐妹住进大观园后,他最早觉醒了对林黛玉的感情。

谁想静中生烦恼,忽一日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只是闷闷的。园中那些人多半是女孩儿,正在混沌世界,天真烂漫之时,坐卧不避,嘻笑无心,哪里知宝玉此时的心事。那宝玉心内不自在,便懒在园内,只在外头鬼混,却又痴痴的。

贾宝玉搬进大观园后,从一开始的兴奋到很快就不自在,甚至逃避出了大观园,整日在外头“鬼混”,还“痴痴”发呆。

他的反常表现一点不奇怪。皆因情窦初开的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与女儿们每日亲密不避讳,所引发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异样变化。才会“逃避”而去。


但最让他不自在的,肯定与林黛玉有关。曹雪芹尽管没写明,但贾宝玉那种“痴痴”状态,可不只是“山下的女人是老虎”的困惑,分明是情窦初开时的迷惘。

贾宝玉察觉到他对林黛玉的情感发生变化,再不是哥哥妹妹之情,更不再是兄妹之间的相处。而是他无法面,又心生恐惧的异样之情,才会逃出大观园去。

那时候,贾宝玉的彷徨与忐忑是每个人少年时必有的经历。好在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小厮茗烟见主子不开心,也知道他到了年纪“需要”一些课外“学习”,便由己及人的替贾宝玉搜罗了一些杂书。这其中自然有少儿不宜的,也有礼教规矩不允许的。但肯定要比贾宝玉日常接触的书籍更有意思。

所以,贾宝玉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人生第一次手不释卷的努力学习起来。自然也从那些书中寻找到了让他迷惘的答案,解决了心中困惑,也勇敢回到了大观园中。


话说那一天他偷拿着一部《会真记》,背着人坐在山石后头阅读,正被葬花后的林黛玉撞见,并识破遮掩之辞,迫使他拿书来给她一观。

曹雪芹在书中写的虽是《会真记》,实际从后文的引文来看,贾宝玉当时所看,应该就是王实甫作的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也称《西厢记》,改编自唐代元稹的传奇《会真记》。

《西厢记》讲述崔莺莺与张生在丫头红娘的撮合下终成眷属的故事。现在看并无问题,内容也不是少儿不宜。但在《红楼梦》时代却是典型的禁书。皆因书中宣扬男女之情为当时世俗礼教不容,是“私情”“丑祸”和“不才之事”的代表,三人更要被冠以“奸淫狗盗”而为世人唾弃。

这也是曹雪芹以《会真记》遮掩《西厢记》的原因。与《西厢记》的团圆结局相比,《会真记》结局,崔莺莺被张生始乱终弃,以张生“洗心革面”知错而改迎合了当时的礼教世俗。


曹雪芹以《会真记》落笔,也是对世俗礼教吃人真相的抨击和鞭挞,但也侧面透露出无可奈何的事实,为宝黛之情的发生和发展遮掩。

贾宝玉和林黛玉此时并没有那般“危机”意识,都沉浸在好故事触发的个人情感的激荡情绪中。贾宝玉已是明白自己心迹,便有点“过来人”的沉稳。他以“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仿佛有点试探林黛玉之意。

林黛玉尽管表现生气,却也没有真气恼。反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反击贾宝玉,说要告诉舅舅去。吓得贾宝玉慌了手脚急忙道歉,倒让林黛玉忍不住笑他:“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鑞枪头’。”

这个小细节非常重要,从林黛玉的“勇”看贾宝玉的“懦”,为二人未来感情悲剧伏笔。而贾宝玉对林黛玉说的那段誓言,我认为是《红楼梦》直指最终结局的伏笔,后文会讲到。


这边贾宝玉被袭人找回去,林黛玉却感受到情感和心灵的巨大冲击。尤其当她又听闻梨香院正排演的《牡丹亭》时,才彻底觉醒了心中之情,一时情感激荡不能自持。

至此,贾宝玉和林黛玉之情算是正式确立。其中自然也经历了双方不断试探和怀疑。比如林黛玉作《葬花吟》前后二人的争吵。打醮清虚观回来因张道士提亲,金玉良姻和金麒麟等事引起的大闹等。两人的狐疑和磨合符合小儿女感情朦胧期的试探,非常好看。

直到到底贾宝玉被打那天,白天由贾宝玉对林黛玉“诉肺腑”说出那句“你放心”。晚上再由贾宝玉派晴雯送给林黛玉的两条旧手帕,仿效《西厢记》故事。林黛玉体会出贾宝玉的真实情意,才算彻底敞开心扉接纳二人之情。从此二人互为知心,感情一日千里。

贾元春肯定想不到,她将贾宝玉放进大观园离开贾母,帮助母亲王夫人得到弟弟的监护权,却促成宝黛之情的发生和发展。

而王夫人属意薛宝钗,支持金玉良姻,也早影响到贾元春的立场。这从端午节赐节礼,元春有意将薛宝钗和贾宝玉的一样,就表现的清楚。


其实曹雪芹早在元春省亲当天就已经明确了她的立场。元春回来一开口就说:“花溆即可,又何必蓼汀”,又将贾宝玉认为两全其妙的红香绿玉修改为怡红快绿,就是她反对林黛玉的立场隐喻。

“蓼汀”的典故,出自唐代诗人罗邺的《雁二首》之一,雁在《红楼梦》里,就是林黛玉的象征。

“香玉”借由贾宝玉讲述“小耗子偷香芋”的“我说你们没见世面,只认得这果子是香芋,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既证明了香玉是林黛玉,也讽刺了贾元春、王夫人鼠目寸光,贾家“有眼不识真香玉”。

“绿玉”更就是黛玉。林黛玉前世绛珠草,今生姓林,有咏絮之才,林下之风,都注定其为“绿”的底色,与“红”对照。

且“黛”色本就有“绿”的意思。像山青如黛,远山如黛,黛眉绿鬓等,也都是形容绿到极致近乎黑色。


《韩非子·显学》记载:故善毛啬、西施之美,无益于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指出“黛”为女子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而“青”的本意就有“绿、黑、蓝”三色。曹雪芹引用的“黛”玉,实为取“青”之“绿”意,作绿玉解释。

是以,贾宝玉才说“红香绿玉”两全其妙。哪怕贾元春不喜“绿玉”还固执作“绿玉春犹卷”,都是作者借以暗示他对林黛玉的坚持。

而《红楼梦》中凡涉及到的“绿玉”,就像“雪”隐喻薛宝钗一样,要作林黛玉解释。不多赘述。

贾元春受母亲王夫人影响,反对宝黛姻缘和林黛玉,也注定宝黛之情要受到强大的狙击和反对,甚至是“棒打鸳鸯”,导致林黛玉最终的“慧极必伤,情深不寿”。

就像贾元春省亲当晚所点的第四出戏《离魂》出自《牡丹亭》,脂砚斋“庚辰双行夹批《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林黛玉最终会重蹈杜丽娘结局,相思而死,泪尽而亡。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9-17 09:51・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85
 楼主| 发表于 2024-9-22 15: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其三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三》 作者是裘万顷 ,是一首宋朝时期的诗词。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其三

创作年代
宋朝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作者
裘万顷

目录
1作者
2诗词正文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
宋裘万顷

折叠编辑本段诗词正文
古木阴阴六月凉,幽花藉藉四时香。

丝桐清夜作三弄,明月入帘风拂床。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免费编辑 [url=]添加义项名[/url]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诗词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作者是裘万顷 ,是一首创作于宋朝时期的诗词。







基本信息
  • 作品名称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 创作年代

    宋朝



  • 文学体裁

    诗词


  • 作者

    裘万顷







目录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该诗的作者为宋朝诗人裘万顷



折叠编辑本段诗词正文

烂熳花阴覆短墙,花开时候日偏长。

道人不被春勾引,到处惟闻檐卜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85
 楼主| 发表于 2024-9-22 22: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酒泉子
- 360国学
《酒泉子·罗带惹香》唐·温庭筠
罗带惹香,犹系别时红豆。泪痕新,金缕旧,断离肠。一双娇燕语雕梁,还是去年时节。绿杨浓,芳草歇,柳花狂。
收起
《酒泉子·花映柳条》唐·温庭筠
花映柳条,闲向绿萍池上。凭阑干,窥细浪,雨萧萧。近来音信两疏索,洞房空寂寞。掩银屏,垂翠箔,度春宵。
收起
《酒泉子》唐·温庭筠
花映柳条,闲向绿萍池上。凭栏干,窥细浪,近来音信两疏索,洞房空寂寞。掩银屏,垂翠箔,度春宵。日映纱窗,金鸭小屏山碧。故乡春,烟霭隔,宿妆惆怅倚高阁,千里云影薄。草初齐,花又落,燕双飞。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月孤明,风又起,玉钗斜篸云鬟重,裙上金缕凤。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罗带惹香,犹系别时红豆。泪痕新,金缕旧,一双娇燕语雕梁,还是去年时节。绿杨浓,芳草歇,柳花狂。
收起
《酒泉子·日映纱窗》唐·温庭筠
日映纱窗,金鸭小屏山碧。故乡春,烟霭隔,背兰釭。宿妆惆怅倚高阁,千里云影薄。草初齐,花又落,燕双飞。
收起
《酒泉子·楚女不归》唐·温庭筠
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玉钗斜篸云鬟重,裙上金缕凤。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85
 楼主| 发表于 2024-9-23 0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薛宝钗为何劝贾宝玉换“绿蜡春犹卷”?弄懂绿蜡含义,直呼别上当
君笺雅侃红楼
2020-03-24 09:26
宝黛钗三人感情作为《红楼梦》主线,被人津津乐道,念兹在兹。曹雪芹用三个字总结的好:终身误。三人情感姻缘纠缠,就是一出“误终身”死局。

宝黛钗三人结局,曹雪芹在文中不断铺垫。最早第一回第二回用甄士隐一家三口做伏线。第五回又在太虚幻境的金陵十二钗判词,《红楼梦十二曲》作注解。到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从贾政点评大观园轩馆表达意见。到第十八回真正迎来最关键的结局线索埋伏。贾元春插手,使得宝黛钗三人结局被注定。这事主要从两句诗开始。
(第十八回)彼时宝玉尚未作完,只刚做了“潇湘馆”与“蘅芜苑”二首,正作“怡红院”一首,起草内有“绿玉春犹卷”一句。
贾宝玉给怡红院题额用的是“红香绿玉”,他还对贾政说:“依我,题‘红香绿玉’四字,方两全其妙。”
所谓“红香绿玉”两全其妙,代表宝玉心中宝黛姻缘称心如意。红为贾宝玉,绿为林黛玉。红男绿女是古人对合适姻缘的认可。

“绿玉”二字与林黛玉名字对应。黛为深绿,所谓“青山如黛,暮色四合”。香玉更特指林黛玉。第十九回贾宝玉讲述小耗子偷香芋的故事,明确说:
“我说你们没见世面,只认得这果子是香芋,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
所以,红香绿玉是贾宝玉借以隐喻他与林黛玉的结合。贾政对此默认,也有赞同之意。
可惜,贾宝玉坚持两全其妙的“红香绿玉”,被贾元春不满意修改为“怡红快绿”,去掉“香玉”二字,改掉“绿玉”一词,明确表态反对宝黛姻缘,排斥林黛玉。更是作者借以暗示贾元春会主动插手,拆散宝黛姻缘。第二十八回端午节赐节礼可以证明。

八十回后,根据香菱与冯渊的三日婚约,梨香院三官故事等一些线索看,贾宝玉和林黛玉应该有过一次短暂定亲。不想贾宝玉被人陷害“逢冤”,为救贾宝玉,贾元春悍然牺牲林黛玉,迫使她远嫁为代价换得贾宝玉平安,正是“人参养荣丸”的真义。
林黛玉远嫁背后出手之人,前有贾雨村,后有贾元春。薛宝钗因林黛玉远嫁后泪尽而亡才嫁给贾宝玉。[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內待时飞],就是这一段故事。
贾宝玉反对贾元春修改“红香绿玉”,坚持用“绿玉”,是对林黛玉和“宝黛姻缘”的坚持。只可惜他的坚持抵不过现实,最终听从宝钗的意见改为“绿蜡春犹卷”。如此放弃绿玉,代表他放弃林黛玉选择薛宝钗。

(第十八回)宝钗转眼瞥见,便趁众人不理论,急忙回身悄推他道:“他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争驰了?”
薛宝钗提醒贾宝玉:贵妃贾元春不喜欢“绿玉”,劝说贾宝玉从善如流。曹雪芹借以表明贾元春对林黛玉的排斥态度。
贾宝玉如果坚持用“绿玉春犹卷”,是与姐姐“争驰”,结果必然是小胳膊拧不过大腿。从伦理到尊卑,贾宝玉都不可能顶住反抗与林黛玉在一起。

(第十八回)宝钗笑道:“你只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宝玉道:“‘绿蜡’可有出处?”宝钗见问,悄悄的咂嘴点头笑道:“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唐钱珝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干’,你都忘了不成?”
薛宝钗提示贾宝玉修改“绿玉春犹卷”为“绿蜡春犹卷”,“绿玉”改“绿蜡”,一字之差意思全变了。而弄懂“绿蜡”含义,不免想告诉贾宝玉:别上当!
“绿玉”指林黛玉,“绿蜡”也指林黛玉。不过“绿玉”代表生,“绿蜡”却代表死。贾宝玉因薛宝钗一言放弃“绿玉”,等于宝黛爱情名存实亡。
绿蜡出自钱珝的“冷烛无烟绿蜡干”,真正含义还在李商隐的那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林黛玉说她不喜欢李义山(李商隐)的诗,不尽不实。只有彻底熟读研究才可能将“留得枯荷听雨声”改为“留得残荷听雨声”,还能改的那么巧妙。
“蜡炬成灰泪始干”,对应泪尽而亡的林黛玉再贴切不过。薛宝钗改了一个字,直接“改死了”林黛玉,改没了宝黛姻缘。可为妙绝!好在这是曹雪芹的意思,否则薛宝钗还真要被冠上一个不安好心的罪名(笑)!由此可见曹雪芹在埋伏线索上的功夫,堪称登峰造极。

从“绿玉春犹卷”到“绿蜡春犹卷”,包含了宝黛钗三人黛死钗嫁的[终身误]结局。看似薛宝钗得了最终结果,实则得到即代表失去。一场三角情感,注定没有赢家。
贾宝玉对林黛玉其实还有最后一次机会。第四十一回栊翠庵喝“体己茶”,妙玉拿出自己的“绿玉斗”给贾宝玉,只要贾宝玉敢坦然使用“绿玉斗”,就表示宝黛姻缘还有一线机会。是曹雪芹有意为他留下的一线机缘。可惜贾宝玉屈服于世俗心理,担心用妙玉的“私物”唐突妙玉,引林黛玉不快而不敢用,一线机缘就此失去。
贾宝玉先后屈服于家庭压力,强权压力和世俗压力,注定不是林黛玉能依靠托付终身之人。也为薛宝钗“被抛弃”埋下苦果。人生得失之间,真真只在一念之间。
文|君笺雅侃红楼

点赞

收藏

分享





“绿玉春犹卷”,贾宝玉对林黛玉最后的坚持,被薛宝钗给阻止了
播报文章




活力时尚娱乐爆棚
关注


2019-11-09 09:48





宝黛爱情的无果而终令人唏嘘。尽管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有多种解读,但“遗失的美好”都令人不忍。其实贾宝玉对林黛玉有过一次非常正面的坚持,不想却因薛宝钗的劝告放弃了。作为曹雪芹草蛇灰线的伏笔,“绿玉春犹卷”,是贾宝玉对林黛玉最后的捍卫。




(第十八回)彼时宝玉尚未作完,只刚做了“潇湘馆”与“蘅芜苑”二首,正作“怡红院”一首,起草内有“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转眼瞥见,便趁众人不理论,急忙回身悄推他道:“他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争驰了?况且蕉叶之说也颇多,再想一个改了罢。”

薛宝钗一句好心劝告,让贾宝玉放弃了与姐姐贾元春的争持,也放弃了对林黛玉的坚守,他最终娶了薛宝钗,正是改“绿玉”为“绿蜡”的影射。
“红香绿玉”是贾宝玉在第十七回非常坚持的在贾政处争取来的好匾额。贾宝玉的说法是怡红院有芭蕉有海棠,二者必须供典缺一不可。红香绿玉恰能代表红色海棠绿色芭蕉。古人有“红男绿女”之说,清舒位在《修箫谱传奇》记载:“红男绿女,到如今野草荒田”。贾宝玉爱红,青山为黛,林黛玉就是绿玉。
贾元春对“红香绿玉”很不喜,原因就在在“绿玉”和“香玉”上。表面看词义太过安富尊荣,不思进取,实则是对林黛玉不喜。将“红香绿玉”改成了“怡红快绿”,去掉了绿玉和香玉,等于排除了林黛玉。



第十九回贾宝玉给林黛玉讲“小耗子偷香芋”故事,清楚的说林黛玉就是香玉。贾元春改“红香绿玉”为“怡红快绿”,是曹雪芹草蛇灰线的写法,她将贾宝玉认可的“绿玉”和“香玉”都去掉,隐喻宝黛二人最终是贾元春插手棒打鸳鸯。
贾元春省亲当晚命题作文让贾宝玉作“潇湘馆”“蘅芜苑”“怡红院”“浣葛山庄”四首诗。在怡红院这首上,贾宝玉再次用上“绿玉春犹卷”。等于对贾元春改“红香绿玉”为“怡红快绿”的坚持。
宝黛爱情在第三十二回贾宝玉对林黛玉“诉肺腑”时相互公开。其实第二十五回王熙凤开林黛玉和贾宝玉玩笑时,贾宝玉拉着林黛玉的袖子“嘻嘻笑”双方已经心照不宣。
王熙凤开林黛玉玩笑“你既吃了我家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从二十四回到二十八回不断出现的送茶情节,类似古人订亲的“茶礼”,暗示贾母极可能有为宝黛二人议婚的打算。不想第二十八回贾元春赐节礼,直接打断了宝黛姻缘。很难说贾元春不是有意为之。这本就是去林黛玉这个“绿玉”“香玉”的行为。



贾宝玉对贾元春赐节礼很奇怪,还问为什么林妹妹和自己的不一样。随后第二十九回二人爆发了一场冲突,引出贾母“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说法,又有诉肺腑,贾宝玉挨打,让晴雯送给林黛玉两条旧手帕,林黛玉在手帕上题了三首谁也不曾知道的《题帕三绝》情诗等情节……等于宝黛二人的“私情”终于定了下来。贾宝玉夺回“绿玉”,相当于“绿玉春犹卷”,是与贾元春的一次正面争驰。
第四十一回拢翠庵妙玉体己茶之前评过多次。关于那几个茶器,“(分瓜)瓟斝”讽刺薛宝钗一家来贾家分瓜攀附。“杏犀䀉”点明林黛玉为宝黛爱情还泪报恩。而妙玉拿己用的“绿玉斗”给贾宝玉,宝玉为了避讳不用。妙玉又给他一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海”。
妙玉身上本有林黛玉很多影子,蟠虬为龙,绿玉喻指林黛玉。贾宝玉弃“绿玉斗”选择蟠虬竹根“大海”,表明他顺从贾元春皇权之威,舍了“绿玉”林黛玉后相思如海。竹亦是黛玉,竹仅剩竹根成蟠虬状,寓意黛玉被贾元春赐婚远嫁后去世。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留下很多隐喻。古人擅长借物喻事,对当时的文人来说,理解起来并不难。反倒放在现在,难免会给人穿凿附会之说。但有些事物对应前后文,确实可以解释通,权当茶余饭后吧。
贾宝玉作“绿玉春犹卷”,是对林黛玉的一次坚持。薛宝钗看到后,认为他与贵妃姐姐起了“争驰”。贾宝玉没有坚持己见听从宝钗建议更换成“绿蜡春犹卷”,一字之改,就痛失“绿玉”林黛玉。
第五十八回,梨香院三官假凤虚凰故事对黛死钗嫁给的解释是“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贾宝玉因此“舍了”林黛玉娶了薛宝钗。对此,您又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以上观点基于《红楼梦》80回文本为基础,80回后续书仅供参考,不作评论依据。文中观点为主观理解,线索都为原文所引用见仁见智,多歧为贵。欢迎大家多提意见。
「文/」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每天都有新内容更新。欢迎收藏,欢迎转发,感谢赞赏。 
本文资料重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85
 楼主| 发表于 2024-9-23 10: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吴筠
吴筠 (?一778年),唐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字贞节。一作正节。性高鲠,少举儒子业,进士落第后隐居南阳倚帝山。天宝初召至京师,请隶人道门。后入嵩山,师承冯齐整而受正一之法。与当时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玄宗多次征召,应对皆名教世务,并以微言讽帝,深蒙赏赐。后被高力士谗言所伤,固辞还山。东游至会稽,大历十三年(778)卒于剡中。弟子私谥“宗元先生”。► 112篇诗文

收藏下载复制详情完善
启册观往载,摇怀考今情。终古已寂寂,举世何营营。悟彼众仙妙,超然含至精。凝神契冲玄,化服凌太清。心同宇宙广,体合云霞轻。翔风吹羽盖,庆霄拂霓旌。龙驾朝紫微,后天保令名。岂如寰中士,轩冕矜暂荣。鸾凤栖瑶林,雕鹗集平楚。饮啄本殊好,翱翔终异所。吾方遗喧嚣,立节慕高举。解兹区中恋,结彼霄外侣。谁谓天路遐,感通自无阻。愍俗从迁谢,寻仙去沦没。三元有真人,与我生道骨。凌晨吸丹景,入夜饮黄月。百关弥调畅,方寸益清越。栖神合虚无,洞览周恍惚。不觉随玉皇,焚香诣金阙。西龟初定箓,东华已校名。三官无遗谴,七祖升云輧。体妙尘累隔,心微玄化并。一朝出天地,亿载犹童婴。使我齐浩劫,萧萧宴玉清。怡神在灵府,皎皎含清澄。仙经不吾欺,轻举信有征。畴昔希道念,而今果天矜。岂非阴功著,乃致白日升。焉用过洞府,吾其越朱陵。高真诚寥邈,道合不我遗。孰谓姑射远,神人可同嬉。结驾从之游,飘飘出天垂。不理人自化,神凝物无疵。因知至精感,足以和四时。碧海广无际,三山高不极。金台罗中天,羽客恣游息。霞液朝可饮,虹芝晚堪食。啸歌自忘心,腾举宁假翼。保寿同三光,安能纪千亿。将过太帝宫,暂诣扶桑处。真童已相迓,为我清宿雾。海若宁洪涛,羲和止奔驭。五云结层阁,八景动飞舆。青霞正可挹,丹椹时一遇。留我宴玉堂,归轩不令遽。欲超洞阳界,试鉴丹极表。赤帝跃火龙,炎官控朱鸟。导我升绛府,长驱出天杪。阳灵赫重晖,四达何皎皎。为尔流飘风,群生遂无夭。予因诣金母,飞盖超西极。遂入素中天,停轮太蒙侧。若华拂流影,不使白日匿。倾曦复亭午,六合无暝色。道化随感迁,此理谁能测。九龙何蜿蜿,载我升云纲。临睨怀旧国,风尘混苍茫。依依远人寰,去去迩帝乡。上超星辰纪,下视日月光。倏已过太微,天居焕煌煌。停骖太仪侧,整服金阙前。肃肃承上帝,锵锵会群仙。鸿炉发灵香,广庑张钧天。玉醴洽中座,霞膏充四筵。良期无终极,俯仰移亿年。峻朗妙门辟,澄微真鉴通。琼林九霞上,金阁三天中。飞虬跃庆云,翔鹤抟灵风。郁彼玉京会,仙期六合同。予升至阳元,欲憩明霞馆。飘飘琼轮举,晔晔金景散。结虚成万有,高妙咸可玩。玉山郁嵯峨,琅海杳无岸。暂赏过千椿,遐龄谁复算。招携紫阳友,合宴玉清台。排景羽衣振,浮空云驾来。灵幡七曜动,琼障九光开。凤舞龙璈奏,虬轩殊未回。高升紫极上,宴此玄都岑。玉藻散奇香,琼柯流雅音。灵风生太漠,习习吹人襟。体混希微广,神凝空洞深。萧然宇宙外,自得乾坤心。晨登千仞岭,俯瞰四人居。原野间城邑,山河分里闾。眇彼埃尘中,争奔声利途。百龄宠辱尽,万事皆为虚。自昔无成功,安能与尔俱。将期驾云景,超迹升天衢。骨炼体弥清,鉴明尘已绝。恬夷宇宙泰,焕朗天光彻。羽服参烟霄,童颜皎冰雪。隐符千魔骇,鸣玉万帝悦。遂使区宇中,祅气永沦灭。朝逾弱水北,夕憩钟山顶。颛顼清玄宫,禺强扫幽境。烛龙发神曜,阴野弥焕炳。导达三气和,驱除六天静。玉楼互相晖,烟客何秀颖。一举流霞津,千年在俄顷。扬盖造辰极,乘烟游阆风。上元降玉闼,王母开琳宫。天人何济济,高会碧堂中。列侍奏云歌,真音满太空。千年紫柰熟,四劫灵瓜丰。斯乐异荒宴,陶陶殊未终。整驾辞五岳,排烟凌九霄。纷然太虚中,羽旆更相招。且盼蓬壶近,谁言昆阆遥。悠悠竟安适,仰赴三天朝。予招三清友,迥出九天上。挠挑绝漠中,差池遥相望。大空含常明,八外无隐障。鸾凤有逸翮,泠然恣飘飏.寥寥唯玄虚,至乐在神王。纵身太霞上,眇眇虚中浮。八威先启行,五老同我游。灵景何灼灼,祥风正寥寥。啸歌振长空,逸响清且柔。遨嬉无迹赏,顾眄皆真俦。不疾而自速,万天俄已周。返视太初先,与道冥至一。空洞凝真精,乃为虚中实。变通有常性,合散无定质。不行迅飞电,隐曜光白日。玄栖忘玄深,无得固无失。——唐代·吴筠《游仙二十四首》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3d78175721a2.aspx
背诵
游仙二十四首

吴筠吴筠〔唐代〕

启册观往载,摇怀考今情。终古已寂寂,举世何营营。
悟彼众仙妙,超然含至精。凝神契冲玄,化服凌太清。
心同宇宙广,体合云霞轻。翔风吹羽盖,庆霄拂霓旌。
龙驾朝紫微,后天保令名。岂如寰中士,轩冕矜暂荣。
鸾凤栖瑶林,雕鹗集平楚。饮啄本殊好,翱翔终异所。
吾方遗喧嚣,立节慕高举。解兹区中恋,结彼霄外侣。
谁谓天路遐,感通自无阻。
愍俗从迁谢,寻仙去沦没。三元有真人,与我生道骨。
凌晨吸丹景,入夜饮黄月。百关弥调畅,方寸益清越。
栖神合虚无,洞览周恍惚。不觉随玉皇,焚香诣金阙。
西龟初定箓,东华已校名。三官无遗谴,七祖升云輧。
体妙尘累隔,心微玄化并。一朝出天地,亿载犹童婴。
使我齐浩劫,萧萧宴玉清。
怡神在灵府,皎皎含清澄。仙经不吾欺,轻举信有征。
畴昔希道念,而今果天矜。岂非阴功著,乃致白日升。
焉用过洞府,吾其越朱陵。
高真诚寥邈,道合不我遗。孰谓姑射远,神人可同嬉。
结驾从之游,飘飘出天垂。不理人自化,神凝物无疵。
因知至精感,足以和四时。
碧海广无际,三山高不极。金台罗中天,羽客恣游息。
霞液朝可饮,虹芝晚堪食。啸歌自忘心,腾举宁假翼。
保寿同三光,安能纪千亿。
将过太帝宫,暂诣扶桑处。真童已相迓,为我清宿雾。
海若宁洪涛,羲和止奔驭。五云结层阁,八景动飞舆。
青霞正可挹,丹椹时一遇。留我宴玉堂,归轩不令遽。
欲超洞阳界,试鉴丹极表。赤帝跃火龙,炎官控朱鸟。
导我升绛府,长驱出天杪。阳灵赫重晖,四达何皎皎。
为尔流飘风,群生遂无夭。
予因诣金母,飞盖超西极。遂入素中天,停轮太蒙侧。
若华拂流影,不使白日匿。倾曦复亭午,六合无暝色。
道化随感迁,此理谁能测。
九龙何蜿蜿,载我升云纲。临睨怀旧国,风尘混苍茫。
依依远人寰,去去迩帝乡。上超星辰纪,下视日月光。
倏已过太微,天居焕煌煌。
停骖太仪侧,整服金阙前。肃肃承上帝,锵锵会群仙。
鸿炉发灵香,广庑张钧天。玉醴洽中座,霞膏充四筵。
良期无终极,俯仰移亿年。
峻朗妙门辟,澄微真鉴通。琼林九霞上,金阁三天中。
飞虬跃庆云,翔鹤抟灵风。郁彼玉京会,仙期六合同。
予升至阳元,欲憩明霞馆。飘飘琼轮举,晔晔金景散。
结虚成万有,高妙咸可玩。玉山郁嵯峨,琅海杳无岸。
暂赏过千椿,遐龄谁复算。
招携紫阳友,合宴玉清台。排景羽衣振,浮空云驾来。
灵幡七曜动,琼障九光开。凤舞龙璈奏,虬轩殊未回。
高升紫极上,宴此玄都岑。玉藻散奇香,琼柯流雅音。
灵风生太漠,习习吹人襟。体混希微广,神凝空洞深。
萧然宇宙外,自得乾坤心。
晨登千仞岭,俯瞰四人居。原野间城邑,山河分里闾。
眇彼埃尘中,争奔声利途。百龄宠辱尽,万事皆为虚。
自昔无成功,安能与尔俱。将期驾云景,超迹升天衢。
骨炼体弥清,鉴明尘已绝。恬夷宇宙泰,焕朗天光彻。
羽服参烟霄,童颜皎冰雪。隐符千魔骇,鸣玉万帝悦。
遂使区宇中,祅气永沦灭。
朝逾弱水北,夕憩钟山顶。颛顼清玄宫,禺强扫幽境。
烛龙发神曜,阴野弥焕炳。导达三气和,驱除六天静。
玉楼互相晖,烟客何秀颖。一举流霞津,千年在俄顷。
扬盖造辰极,乘烟游阆风。上元降玉闼,王母开琳宫。
天人何济济,高会碧堂中。列侍奏云歌,真音满太空。
千年紫柰熟,四劫灵瓜丰。斯乐异荒宴,陶陶殊未终。
整驾辞五岳,排烟凌九霄。纷然太虚中,羽旆更相招。
且盼蓬壶近,谁言昆阆遥。悠悠竟安适,仰赴三天朝。
予招三清友,迥出九天上。挠挑绝漠中,差池遥相望。
大空含常明,八外无隐障。鸾凤有逸翮,泠然恣飘飏.
寥寥唯玄虚,至乐在神王。
纵身太霞上,眇眇虚中浮。八威先启行,五老同我游。
灵景何灼灼,祥风正寥寥。啸歌振长空,逸响清且柔。
遨嬉无迹赏,顾眄皆真俦。不疾而自速,万天俄已周。
返视太初先,与道冥至一。空洞凝真精,乃为虚中实。
变通有常性,合散无定质。不行迅飞电,隐曜光白日。
玄栖忘玄深,无得固无失。
收藏下载复制详情完善
众仙仰灵范,肃驾朝神宗。金景相照曜,逶迤升太空。七玄已高飞,火炼生珠宫。馀庆逮天壤,平和王道融。八威清游气,十绝舞祥风。使我跻阳源,其来自阴功。逍遥太霞上,真鉴靡不通。逸辔登紫清,乘光迈奔电。阆风隔三天,俯视犹可见。玉闼摽敞朗,琼林郁葱蒨.自非挺金骨,焉得谐夙愿。真朋何森森,合景恣游宴。良会忘淹留,千龄才一眄。三宫发明景,朗照同郁仪。纷然驰飙欻,上采空清蕤。令我洞金色,后天耀琼姿。心协太虚静,寥寥竟何思。玄中有至乐,淡泊终无为。但与正真友,飘飖散遨嬉。禀化凝正气,炼形为真仙。忘心符元宗,返本协自然。帝一集绛宫,流光出丹玄。元英与桃君,朗咏长生篇。六府焕明霞,百关罗紫烟。飙车涉寥廓,靡靡乘景迁。不觉云路远,斯须游万天。扶桑诞初景,羽盖凌晨霞。倏欻造西域,嬉游金母家。碧津湛洪源,灼烁敷荷花。煌煌青琳宫,粲粲列玉华。真气溢绛府,自然思无邪。俯矜区中士,夭浊良可嗟。琼台劫万仞,孤映大罗表。常有三素云,凝光自飞绕。羽幢泛明霞,升降何缥缈。鸾凤吹雅音,栖翔绛林标。玉虚无昼夜,灵景何皎皎。一睹太上京,方知众天小。灼灼青华林,灵风振琼柯。三光无冬春,一气清且和。回首迩结灵,倾眸亲曜罗。豁落制六天,流铃威百魔。绵绵庆不极,谁谓椿龄多。高情无侈靡,遇物生华光。至乐无箫歌,金玉音琅琅。或登明真台,宴此羽景堂。杳霭结宝云,霏微散灵香。天人诚遐旷,欢泰不可量。爰从太微上,肆觐虚皇尊。腾我八景舆,威迟入天门。既登玉宸庭,肃肃仰紫轩。敢问龙汉末,如何辟乾坤。怡然辍云璈,告我希夷言。幸闻至精理,方见造化源。二气播万有,化机无停轮。而我操其端,乃能出陶钧。寥寥大漠上,所遇皆清真。澄莹含元和,气同自相亲。绛树结丹实,紫霞流碧津。以兹保童婴,永用超形神。——唐代·吴筠《步虚词十首》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d3c166444729.aspx
背诵
步虚词十首

吴筠吴筠〔唐代〕

众仙仰灵范,肃驾朝神宗。金景相照曜,逶迤升太空。
七玄已高飞,火炼生珠宫。馀庆逮天壤,平和王道融。
八威清游气,十绝舞祥风。使我跻阳源,其来自阴功。
逍遥太霞上,真鉴靡不通。
逸辔登紫清,乘光迈奔电。阆风隔三天,俯视犹可见。
玉闼摽敞朗,琼林郁葱蒨.自非挺金骨,焉得谐夙愿。
真朋何森森,合景恣游宴。良会忘淹留,千龄才一眄。
三宫发明景,朗照同郁仪。纷然驰飙欻,上采空清蕤。
令我洞金色,后天耀琼姿。心协太虚静,寥寥竟何思。
玄中有至乐,淡泊终无为。但与正真友,飘飖散遨嬉。
禀化凝正气,炼形为真仙。忘心符元宗,返本协自然。
帝一集绛宫,流光出丹玄。元英与桃君,朗咏长生篇。
六府焕明霞,百关罗紫烟。飙车涉寥廓,靡靡乘景迁。
不觉云路远,斯须游万天。
扶桑诞初景,羽盖凌晨霞。倏欻造西域,嬉游金母家。
碧津湛洪源,灼烁敷荷花。煌煌青琳宫,粲粲列玉华。
真气溢绛府,自然思无邪。俯矜区中士,夭浊良可嗟。
琼台劫万仞,孤映大罗表。常有三素云,凝光自飞绕。
羽幢泛明霞,升降何缥缈。鸾凤吹雅音,栖翔绛林标。
玉虚无昼夜,灵景何皎皎。一睹太上京,方知众天小。
灼灼青华林,灵风振琼柯。三光无冬春,一气清且和。
回首迩结灵,倾眸亲曜罗。豁落制六天,流铃威百魔。
绵绵庆不极,谁谓椿龄多。
高情无侈靡,遇物生华光。至乐无箫歌,金玉音琅琅。
或登明真台,宴此羽景堂。杳霭结宝云,霏微散灵香。
天人诚遐旷,欢泰不可量。
爰从太微上,肆觐虚皇尊。腾我八景舆,威迟入天门。
既登玉宸庭,肃肃仰紫轩。敢问龙汉末,如何辟乾坤。
怡然辍云璈,告我希夷言。幸闻至精理,方见造化源。
二气播万有,化机无停轮。而我操其端,乃能出陶钧。
寥寥大漠上,所遇皆清真。澄莹含元和,气同自相亲。
绛树结丹实,紫霞流碧津。以兹保童婴,永用超形神。
收藏下载复制详情完善
皎皎於陵子,己贤妻亦明。安兹道德重,顾彼浮华轻。琴书不为务,禄位不可荣。逃迹终灌园,谁能达世情。——唐代·吴筠《高士咏。於陵夫妻》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6bb4e70f86cb.aspx
背诵
高士咏。於陵夫妻

吴筠吴筠〔唐代〕

皎皎於陵子,己贤妻亦明。安兹道德重,顾彼浮华轻。
琴书不为务,禄位不可荣。逃迹终灌园,谁能达世情。
收藏下载复制详情完善
炎精既失御,宇内为三分。吴王霸荆越,建都长江滨。爰资股肱力,以静淮海民。魏后欲济师,临流遽旋军。岂惟限天堑,所忌在有人。惜哉归命侯,淫虐败前勋。衔璧入洛阳,委躬为晋臣。无何覆宗社,为尔含悲辛。俄及永嘉末,中原塞胡尘。五马浮渡江,一龙跃天津。此时成大业,实赖贤缙绅。辟土虽未远,规模亦振振。谢公佐王室,仗节扫伪秦。谁为吴兵孱,用之在有伦。荏苒宋齐末,斯须变梁陈。绵历已六代,兴亡互纷纶。在德不在险,成败良有因。高堞复于隍,广殿摧于榛。王风久泯灭,胜气犹氤氲。皇家一区域,玄化通无垠。常言宇宙泰,忽遘云雷屯。极目梁宋郊,茫茫晦妖氛。安得倚天剑,斩兹横海鳞。徘徊江山暮,感激为谁申。——唐代·吴筠《建业怀古》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5eba2382728e.aspx
背诵
建业怀古

吴筠吴筠〔唐代〕

炎精既失御,宇内为三分。吴王霸荆越,建都长江滨。
爰资股肱力,以静淮海民。魏后欲济师,临流遽旋军。
岂惟限天堑,所忌在有人。惜哉归命侯,淫虐败前勋。
衔璧入洛阳,委躬为晋臣。无何覆宗社,为尔含悲辛。
俄及永嘉末,中原塞胡尘。五马浮渡江,一龙跃天津。
此时成大业,实赖贤缙绅。辟土虽未远,规模亦振振。
谢公佐王室,仗节扫伪秦。谁为吴兵孱,用之在有伦。
荏苒宋齐末,斯须变梁陈。绵历已六代,兴亡互纷纶。
在德不在险,成败良有因。高堞复于隍,广殿摧于榛。
王风久泯灭,胜气犹氤氲。皇家一区域,玄化通无垠。
常言宇宙泰,忽遘云雷屯。极目梁宋郊,茫茫晦妖氛。
安得倚天剑,斩兹横海鳞。徘徊江山暮,感激为谁申。
收藏下载复制详情完善
明哲良罕遇,遇君辄思齐。挺生著天爵,自可析人珪。河洛初沸腾,方期扫虹霓。时命竟未合,安能亲鼓鼙。从此罢飞凫,投簪辞割鸡。驱车适南土,忠孝两不暌。庐岳镇江介,于焉惬林栖。入门披彩服,出谷杖红藜。隐令旧闾里,而今复成跻。郑公解簪绂,华萼曜松谿.贤哉苟征君,灭迹为圃畦。顾已成非薄,忝兹忘筌蹄。相观对绿樽,逸思凌丹梯。道泰我长往,时清君勿迷。王孙且无归,芳草正萋萋。——唐代·吴筠《酬叶县刘明府避地庐山言怀诒郑录事昆季苟尊师兼见赠之》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0aeef1604ca0.aspx
背诵
酬叶县刘明府避地庐山言怀诒郑录事昆季苟尊师兼见赠之

吴筠吴筠〔唐代〕

明哲良罕遇,遇君辄思齐。挺生著天爵,自可析人珪。
河洛初沸腾,方期扫虹霓。时命竟未合,安能亲鼓鼙。
从此罢飞凫,投簪辞割鸡。驱车适南土,忠孝两不暌。
庐岳镇江介,于焉惬林栖。入门披彩服,出谷杖红藜。
隐令旧闾里,而今复成跻。郑公解簪绂,华萼曜松谿.
贤哉苟征君,灭迹为圃畦。顾已成非薄,忝兹忘筌蹄。
相观对绿樽,逸思凌丹梯。道泰我长往,时清君勿迷。
王孙且无归,芳草正萋萋。
收藏下载复制详情完善
南华源道宗,玄远故不测。动与造化游,静合太和息。放旷生死外,逍遥神明域。况乃资九丹,轻举归太极。——唐代·吴筠《高士咏。南华真人》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90ee4e052870.aspx
背诵
高士咏。南华真人

吴筠吴筠〔唐代〕

南华源道宗,玄远故不测。动与造化游,静合太和息。
放旷生死外,逍遥神明域。况乃资九丹,轻举归太极。
收藏下载复制详情完善
此山镇京口,迥出沧海湄。跻览何所见,茫茫潮汐驰。云生蓬莱岛,日出扶桑枝。万里混一色,焉能分两仪。愿言策烟驾,缥缈寻安期。挥手谢人境,吾将从此辞。——唐代·吴筠《登北固山望海》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f52e35debb46.aspx
背诵
登北固山望海

吴筠吴筠〔唐代〕

此山镇京口,迥出沧海湄。跻览何所见,茫茫潮汐驰。
云生蓬莱岛,日出扶桑枝。万里混一色,焉能分两仪。
愿言策烟驾,缥缈寻安期。挥手谢人境,吾将从此辞。
收藏下载复制详情完善
举帆遇风劲,逸势如飞奔。缥缈凌烟波,崩腾走川原。两山夹沧江,豁尔开天门。须臾轻舟远,想象孤屿存。归路日已近,怡然慰心魂。所经多奇趣,待与吾友论。一日如三秋,相思意弥敦。——唐代·吴筠《过天门山怀友》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9767ec2d202b.aspx
背诵
过天门山怀友

吴筠吴筠〔唐代〕

举帆遇风劲,逸势如飞奔。缥缈凌烟波,崩腾走川原。
两山夹沧江,豁尔开天门。须臾轻舟远,想象孤屿存。
归路日已近,怡然慰心魂。所经多奇趣,待与吾友论。
一日如三秋,相思意弥敦。
收藏下载复制详情完善
玄元九仙主,道冠三气初。应物方佐命,栖真亦归居。贻篇训终古,驾景还太虚。孔父叹犹龙,谁能知所如。——唐代·吴筠《高士咏。混元皇帝》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187ebf744fb9.aspx
背诵
高士咏。混元皇帝

吴筠吴筠〔唐代〕

玄元九仙主,道冠三气初。应物方佐命,栖真亦归居。
贻篇训终古,驾景还太虚。孔父叹犹龙,谁能知所如。
收藏下载复制详情完善
荣期信知止,带索无所求。外物非我尚,琴歌自优游。三乐通至道,一言醉孔丘。居常以待终,啸傲夫何忧。——唐代·吴筠《高士咏。荣启期》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3f29b748c2bc.aspx
背诵
高士咏。荣启期

吴筠吴筠〔唐代〕

荣期信知止,带索无所求。外物非我尚,琴歌自优游。
三乐通至道,一言醉孔丘。居常以待终,啸傲夫何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00:04 , Processed in 0.14413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