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神瑛侍者朱慈炤=石头记作者//通灵宝玉//补天剩余石编号36501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0 15: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此词上片写鸿见人,下片写人见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全词借物比兴,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风格清奇,为词中名篇。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作者
苏轼

作品出处
《全宋词》


文学体裁


创作年代
北宋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3词牌格律
4创作背景
5作品鉴赏
6作者简介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⑴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⑵。时(谁)见幽人独往来⑶,缥缈孤鸿影⑷。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⑸。拣尽寒枝不肯栖⑹,寂寞沙洲冷⑺。[1]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注释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⑴词题一本作“黄州定惠寺寓居作”。定慧院:一作定惠院,在今湖北省黄岗县东南。苏轼初贬黄州,寓居于此。[2]

⑵漏:指更漏而言,古人计时用的漏壶。这里“漏断”即指深夜。

⑶“时”有版本用“谁”;幽人:幽居的人,形容孤雁。幽:《易·履卦》:“幽人贞吉”,其义为幽囚。引申为幽静、优雅。

⑷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孤鸿:张九龄《感遇十二首》之四:“孤鸿海上来。”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三十九:“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至换头但只说榴花。….“按两词均系泛咏,本未尝有”夜景“等题,多说鸿,多说石榴,既无所妨,亦未必因之而奇妙。胡评似未谛。

⑸省(xǐng):理解,明白。“无人省“,犹言”无人识“。

⑹或以为“拣尽寒枝“有语病。稗海本《野客丛书》:”观隋李元操《鸿雁行》曰:‘夕宿寒枝上,朝飞空井旁。’坡语岂无自邪?“此言固是。寒枝意广泛,又说”不肯栖“,本属无碍。此句亦有良禽择木而栖的意思。《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杜甫《遣愁》:”择木知幽鸟。“

⑺沙洲:江河中由泥沙淤积而成的陆地。末句一本作“枫落吴江冷“,全用唐人崔信明断句,且上下不接,恐非。

折叠译文
弯弯月亮挂在梧桐树梢,漏尽夜深人声已静。有时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折叠编辑本段词牌格律
折叠词牌说明
卜算子,词牌名,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折叠格律对照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仄。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仄。

(说明: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加黑体字,表示韵脚。)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十二月或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又作定惠院,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由上可知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苏轼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自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至黄州,至公元1084年(元丰七年)六月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3]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折叠赏析
苏轼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他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4]

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在漏壶水尽,更深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这是一个非常孤寂的夜晚。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桠间。这两句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周围是那么宁静幽寂,在万物入梦的此刻,没有谁像自己这样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

下阕,更是把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人孤独的时候,总会四顾,回头的寻觅,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独,“有恨无人省”,没有谁能理解自己孤独的心。世无知音,孤苦难耐,情何以堪?“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这首词的境界高妙,前人谓“似非吃烟火食人语”。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折叠名家点评
黄庭坚评此词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黄蓼园《蓼园词选》谓:“语语双关,格奇而语隽,斯为超诣神品。”

陈廷焯《词则·大雅集》评此词说:“寓意高远,运笔空灵,措语忠厚,是坡仙独至处,美成、白石亦不能到也。”

吴曾《能改斋漫录》云:“其属意盖为王氏女子也,读者不能解。张右史文潜继贬黄州,访潘邠老,闻得其祥,题诗以志之云:空江月明鱼龙眠,月中孤鸿影翩翩。有人清吟立江边,葛巾藜杖眼窥天。夜冷月堕幽虫泣,鸿影翘沙衣露湿。仙人采诗作步虚,玉皇饮之碧琳腴。”

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九中说:“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本咏夏景,至换头但只说榴花。盖其文章之妙,语意到处即为之,不可限以绳墨也。”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苏轼《卜算子》堪称神作,用最寂寞的月夜,写出最孤傲的人生
播报文章




也可自话
关注


2020-11-25 21:07来自四川






公元1080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初贬黄州,他在定慧院小住,留下了许多诗词,以一首《卜算子》最为出名,又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一句最为人称道。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前有小序:“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慧院是一座古刹,本来也没啥名气,但架不住有东坡老师加持,一下就火了,名扬天下。我们知道,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但刚刚脱离囹圄之苦,内心自然充满了寂寞愁绪,何况他还有一肚子“不合时宜”呢。
这首词借用月夜孤鸿,写景抒情,托物怀人,上片是一幅寂寞清冷的月夜图,幽人独行、孤鸿缥缈,正是他内心苦闷的抒发,起句“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漏”是古人计时的漏壶,“漏断”指深夜,漏壶滴尽,东坡还未入眠,抬头望月,却看到了“缺月”的光辉从“疏桐”中透出,月亮像是挂在桐树的枝丫间,这两句词啊,哪怕你对诗词一窍不通,也能感受到其中的孤寂。


这份孤寂自然而然地就引出“幽人”和“孤鸿”,“谁见”一作“时见”,“幽人”是谁呢,就是幽居的孤独之人,指苏轼本人,也代指孤雁,说自己在这月光下寂寞孤单,就像夜空中时不时单飞而过的那只鸿雁,“幽人”和“孤雁”,不仅是孤独的,他们缥缈不定的形象,又给人一种孤高的感觉,啥意思呢,苏东坡说自己,虽然独自一人被贬远方,但内心依然像单飞的鸿雁一样,是孤高的,这点小磨难就想让我苏东坡变得没有节操没有底线吗?没门儿!


下片“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如果你体会过孤独就会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无论外表多么坚强,内心总会想找个能说话儿的人,于是便四处寻顾,找来找去一个能说话的人也没有,找了个寂寞,你说苏东坡这人缘多差啊,不是的,是因为“有恨无人省”,“恨”不是仇恨,古文一般可以简单理解成遗憾,这里也可以理解成苏东坡内心有许多遗憾、孤独,但是没人能“省”,读作xǐng,明白、理解的意思。说白了,就是没有人能够理解我,颇有知音难觅之感,谚云“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就是这句词最好的翻译。


最后“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孤鸿是不幸的,它可能掉队了,或者被排挤了,一只鸟心怀忧惧,在寒枝间飞来飞去,始终不肯栖息,最后宁愿选择寂寞荒冷的沙洲来度过这个寒夜。看似写孤鸿,实则写自己,孤鸿为什么要“拣尽寒枝”,因为良禽择木而栖,当时朝廷中可供苏轼栖息的寒枝都在新党,而苏东坡是反对新党的急先锋,所以他不肯留下来向大佬低头,这样的结果就是遭遇一场乌台诗案,差点丢了小命,最终被贬到边远的黄州,当个有名无权的小破官,黄州就是苏东坡这个孤雁的寂寞沙洲。


所以你看,为什么“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千古名句,为人称道?苏东坡在整首词中,自己与孤雁或分或合,语语双关,相互映照出孤高凄凉的景象,这是苏东坡当下生活的真实写照,惊起回头、拣尽寒枝、寂寞沙洲又体现了他品质高洁、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王国维说词有三重境界,坡仙此词,不仅有写作手法的高妙境界,更有他内心那不食人间烟火的高洁境界,如没有这样的境界,坡仙又怎能称之为坡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0 15: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类型:不限 场景 动植物 季节 节日 景色 目的 情感 人物 其他
卜算子·感旧
[ 宋 ] 苏轼
原文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

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3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述国亡诗
【作者】花蕊夫人 【朝代】五代十国拼音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标签: 爱国情感
译文 注释
后蜀国的君王城楼上竟然竖起了白旗,你们哪知道我被封锁在了这冷清清的行宫里?
守卫君王的十四万人一起脱下了金闪闪的铠甲,其实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守卫国家的男子!
赏析
这首诗第一句是叙述蜀国降宋的事实,第二句使诗意更为深入,同时也展示出了这位宫妃的内心活动和对蜀国灭亡的看法。第三句具体讲述蜀国投降的惨状,第四句用了反问句式并运用反语斥责了蜀主的无能,又嘲笑了文武群臣甘当俘虏的丑态,从而表明了这位宫妃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此诗破题就直述国亡之事:“君王城上竖降旗”。史载后蜀君臣极为奢侈,荒淫误国,宋军压境时,孟昶一筹莫展,屈辱投降。诗句只说“竖降旗”,遣词含蓄。下语只三分而命意十分,耐人玩味。“妾在深宫那得知”纯用口语,而意蕴微妙。大致有两重含义:首先,历代追咎国亡的诗文多持“女祸亡国”论,如把...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花蕊夫人,后蜀皇帝孟昶的费贵妃,五代十国时期女诗人,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姓徐,一说姓费。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孟昶降宋后,花蕊夫人被虏入宋宫,为宋太祖所宠。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如“三月樱桃乍熟时,内人相引看红枝。回头索取黄金弹,绕树藏身打雀儿”这一首,就写得十分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其《述国亡诗》亦颇受人称道,实难得之才女也。… 百科详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3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相思·去年秋
佚名佚名〔宋代〕

去年秋,今年秋,湖上人家乐复忧。西湖依旧流。
吴循州,贾循州,十五年前一转头。人生放下休。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去年秋天,到今年秋天,西湖边上的人家(指贾似道家)从极乐变成了忧愁,可西湖水依旧。
当年吴潜贬循州,如今你贾似道也贬循州,十五年间转了个圈,人生就是这样啊!

注释
湖上人家:特指贾似道。他在西湖葛岭筑有“半闲堂”。
乐复忧:指乐忧相继,言其祸福无常。
吴循州:指吴潜。
贾循州:指贾似道。


赏析

  本首词上片写贾似道误国害人的可耻下场;下片道出吴贾两人被贬循州的本质区别。词中表现出对奸臣贾似道陷害忠良、坏事干绝而终无好下场的庆幸,也含有人事无常的感叹。全词短小精悍,口语化极强,语言质朴生动,极富节奏感,和浓愈的民歌风味,其中包含讽古喻今的现实主义色彩也极为难能可贵。

  该词上片,“去年秋,今年秋”言时光年复一年。“湖上人家乐复忧”,看去似乎泛指西湖一带人民生活变化,实际上是指贾似道,他生长在西湖,长期在这里为官,且有别墅“后乐园”在这里。往日,他青云直上,终日荒淫,得意、专横,何其乐也,今天,他竟遭可耻可悲的下场,又何其忧也,所以云“乐复忧”。接着用“西湖依旧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据《东南纪闻》卷一载,这首词题于“(贾)似道贬时”,当在公元1275年(宋恭帝德祐元年)。作者因有感于左右两丞相吴潜、贾似道先后贬循州(今广东龙川)事而作此词。


鉴赏

  贾似道贬死于赴循州道上,为恭帝德祐元年(1275),距吴潜被贬循州(1259)整整过了十五年,故词中有“十五年前一转头”句。

  上片,“去年秋,今年秋”言时光年复一年。“湖上人家乐复忧”,看去似乎泛指西湖一带人民生活变化,实际上是指贾似道,他生长在西湖,长期在这里为官,且有别墅“后乐园”在这里。往日,他青云直上,终日荒淫,得意、专横,何其乐也,今天,他竟遭可耻可悲的下场,又何其忧也,所以云“乐复忧”。接着用“西湖依旧流”作为反衬,大自然江山依旧,然而人事全非,显示历史无情。

  下片,“吴循州,贾循州”,南宋末年同时在朝的两丞相,一个是坚持抗元的忠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词的上片写贾似道误国害人的可耻下场;下片道出吴贾两人被贬循州的本质区别。词中表现出对奸臣贾似道陷害忠良、坏事干绝而终无好下场的庆幸,也含有人事无常的感叹。全词短小精悍,口语化极强,语言质朴生动,极富节奏感,具有讽古喻今的现实主义色彩和浓愈的民歌风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3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备 - 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

根据《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一说太宗) ,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

人物关系
刘禅儿子 刘禅刘永儿子 刘永刘理儿子 刘理麋夫人妻子 麋夫人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刘备

别称
刘豫州,刘皇叔


玄德

所处时代
东汉、三国

出生地
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


出生日期
161年

逝世日期
223年6月10日

主要成就
建立蜀汉政权

谥号
昭烈皇帝

庙号
烈祖

目录
1人物生平
2为政举措
3历史评价
4亲属成员
5轶事典故
6后世纪念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折叠早年经历
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典略》则称刘备是临邑侯枝属。
刘备
刘备

刘备的祖父刘雄被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刘备的父亲刘弘早亡,少年刘备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刘备家屋舍东南角篱上有一桑树高有五丈于,从远处看上去就好像车盖一样,来往的人都觉得这棵树长得不像凡间之物,认为此家必出贵人。刘备小时候与同宗小孩在树下玩乐,指着桑树说:“我将来一定会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刘备叔父刘子敬说:“你不要乱说话,让我们一家遭灭门之罪。”

熹平四年(175年),刘备十五岁,母亲让他外出行学,刘备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一起拜原九江太守同郡卢植为师学习,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常常资助刘备,将他和刘德然同等对待,但遭到刘元起妻子的不满,刘元起说:“我们宗中有这样一个孩子,不是个平常人。”公孙瓒与刘备结交为好友,公孙瓒比刘备年长,刘备将公孙瓒视作兄长。刘备不怎么爱读书,喜欢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两手下垂等到膝盖,能看见自己的耳朵。不爱说话,能善待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喜欢结交豪杰,当地豪侠都争着依附刘备。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携千金,贩马来到涿郡,见到刘备,于是给其资助,刘备得以用来集结到很多人。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23岁的刘备因镇压起义军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后来,朝廷有令:如因军功而成为官吏的人,都要被精选淘汰,该郡督邮要遣散刘备,刘备知道消息后,到督邮入住的驿站求见,督邮称疾不肯见刘备,刘备怀恨在心,将督邮捆绑督起来鞭打两百下后,与关羽、张飞弃官逃亡。后来,大将军何进派毌丘毅到丹杨募兵,刘备也在途中加入,到下邳时与盗贼力战立功,任为下密县丞,不久又辞官。后来又任高唐尉、高唐令等职。不久高唐县被盗贼攻破,刘备于是往奔公孙瓒,被表为别部司马。

初平二年(191年),刘备与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对抗冀州牧袁绍,刘备因为累次建立功勋而升为试守平原县县令,后领平原国相。刘备外御贼寇,在内则乐善好施,即使不是身为士人的普通百姓,都可与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会有所拣择。刘备当平原相时深得人心,郡民刘平不服从刘备的治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杀。刘备毫不知情,还对刺客十分礼遇,刺客深受感动,不忍心杀害刘备,便坦露实情离去。

折叠入主徐州
黄巾余党管亥率众军攻打北海,北海相孔融被大军所围,情势危急,便派太史慈突围向刘备求救。刘备惊讶地答道:“北海相孔融居然知道世上有刘备!”便立即派三千精兵随太史慈去北海救援。黄巾军闻知援军至,都四散而逃,孔融逐得以解围。后袁绍攻公孙瓒,刘备与田楷东屯齐。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以为父报仇为名再度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不能抵挡,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田楷与刘备一起前往救援,刘备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到徐州后,陶谦又给刘备增丹杨兵四千,刘备于是又归属陶谦。而此时张邈、陈宫叛迎吕布,攻打曹操,曹操根据地失陷,于是回兵兖州。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叫他驻军在小沛。

兴平二年(195年),陶谦病重,对别驾麋竺说:“非刘备不能使徐州安定。”陶谦死后,麋竺率徐州人民迎接刘备做太守,刘备不敢接受。在陈登、孔融的再三劝说下,刘备遂领徐州。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表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袁术率大军进攻徐州,刘备迎击,两军在盱眙、淮阴相持。这时,吕布偷袭了下邳,俘虏了刘备的妻子。刘备回军,中途军队溃散,乃收余军东取广陵,为袁术所败,转军海西,困顿至极,得从事东海麋竺以家财助军。于是向吕布求和,吕布将刘备的妻子归还给他,刘备回到小沛。

不久,刘备再度召募了万余人的军队,吕布于是率军进攻小沛。刘备战败,前往许都投奔曹操。曹操给与刘备兵马粮草,让刘备做豫州牧。其后,人称刘备为“刘豫州”。

建安三年(198年),吕布派高顺和张辽进攻刘备,曹操虽派夏侯惇援救,但被击败。沛城最终被攻破,刘备妻子再次被掳,刘备单身逃走。刘备在梁国国界中与曹操相遇,于是与曹操联合进攻吕布,吕布投降后,刘备力劝曹操杀死吕布。其后刘备与曹操回到许都,被封为左将军。

建安四年(199年),车骑将军董承受汉献帝衣带诏,刘备起初未敢加入。后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就是你跟我。”刘备心惊,筷子掉落,知道曹操难容自己,遂与董承等人同谋。恰逢当时曹操派刘备与朱灵一起攻击袁术,袁术于途中病死,其后刘备进军下邳,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行使太守的职责,自己回到小沛。东海昌豨以及诸郡县多从刘备,刘备有了数万兵马,于是北连袁绍抗击曹操。曹操派司空长史沛国刘岱、中郎将扶风王忠往攻,被刘备击退。

建安五年(200年)春季,衣带诏事发。曹操亲自东征刘备,刘备战败,关羽被擒。刘备逃往青州,青州刺史袁谭,刘备曾举荐他为茂才,率领军队迎接刘备,刘备随袁谭到平原,派人告诉袁绍,袁绍离开邺城二百里来迎接刘备,停留了一个多月,刘备被打散的士卒也慢慢的集结于此。

折叠依附刘表
建安五年(200年)七月,汝南黄巾军首领刘辟等叛归袁绍。袁绍使刘备领兵与刘辟寇略许都以南,关羽得知后从曹操处亡归至刘备处助之。曹操派遣曹仁来攻击刘备,刘备战不利于是回到袁绍处,想要离开袁绍,以连结刘表为由,带兵复到汝南,联合黄巾余党龚都,众有数千人,曹操派遣蔡阳前来攻打,被刘备所杀。

建安六年(201年),曹操亲自讨伐刘备,刘备往投刘表。刘表亲自到郊外迎接刘备,待以上宾之礼,遂屯于新野。荆州豪杰都前往归附刘备,引起刘表的猜疑,刘表暗里提防刘备。

建安七年(202年),刘表命刘备带军北上,到叶县,夏侯惇、于禁、李典率军抵挡。刘备伪退,设下伏兵,李典觉得有诈乃劝之,夏侯惇不听,被刘备打败,幸好李典及时赶来,刘备军力过少,知道相持下去占不到便宜,于是退军。刘备在荆州数年,自觉老之将至而功业未建,遂有“髀肉之叹”。刘备向刘表提出趁曹操进攻乌桓时偷袭许都的建议,刘表没有采纳。

折叠对抗曹操
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向刘备献上了隆中对。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南下,而此时刘表病死,刘表次子刘琮代立,遣使者投降曹操,刘备屯兵于樊城,不知道曹操军的突然到来,到了宛城才知道状况,随即率军离开,路经襄阳时,诸葛亮建议刘备攻打刘琮,可占据荆州,但刘备因和刘表同宗,不忍相夺。刘备于城外喊刘琮,刘琮因为害怕不敢出来,刘琮的部下以及很多荆州士人投靠刘备,到当阳时,竟有十余万众,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刘备另派遣关羽乘船数百艘,让他和自己于江陵会合。有人劝说刘备:”现在应该迅速保住江陵,我们虽然人数众多,但是有士兵太少,若曹操来了,我们怎么阻挡?“但刘备说:“想要成大事必须以人为本,现在这么多人背井离乡跟着我,我怎么忍心抛下他们!”

折叠大业初成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联合孙权,与周瑜率领联军大败曹操于赤壁,又南收荆州四郡。刘备从孙权手中借的荆州江陵(南郡),占据荆州五郡。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听从张松建议,派法正邀请刘备入川

襄助自己对付张鲁,法正、庞统在此时劝刘备图取益州。刘备遂留诸葛亮、关羽等守荆州,自将数万步卒入蜀,与刘璋会于涪。期间张松、法正、庞统皆劝刘备袭杀刘璋,刘备以初来到蜀地,人心尚未信服,不宜轻举妄动为由拒绝。刘璋上表推荐刘备代理大司马,兼领司隶校尉,配给刘备士兵,督白水军,令他攻击张鲁。刘备北至葭萌,驻军不前,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建安十七年(212年),张松事情败露被杀,刘备于是与刘璋反目。刘备依庞统提出的计谋,召白水军的杨怀到来并将其斩杀,吞并其部队。派黄忠、卓膺率军南下进攻刘璋,占领涪城。

建安十八年(213年), 刘璋派遣刘璝、泠苞、张任、邓贤、吴懿等在涪阻击刘备,都被刘备打败,吴懿投降。刘璋又派李严、费观统帅绵竹诸军阻击刘备,李严率众投降。刘备军力益强,分军平定各县。同时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率军入蜀。张任、刘循退守雒城,刘备率军进攻,张任出击,被刘备军斩杀,刘循遂坚守不出,庞统率军攻打雒城时为流矢所中战死城下。

建安十九年(214年),雒城被围近一年才被攻克,刘备乃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共围成都。时刘备派建宁督邮李恢说降马超。马超来到成都,刘备命他率军屯城北,一时城中震怖。刘备于是派简雍劝降了刘璋,遂领益州牧,启用蜀中诸多人才。

折叠汉中之战
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认为刘备已经占据益州,想要要回荆州,
成都武侯祠刘备塑像
成都武侯祠刘备塑像
刘备回应说:“等得了凉州,就把荆州给你。”孙权忿怒,于是派遣吕蒙袭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于是率兵五万下公安,让关羽入益阳。同年,曹操定汉中,张鲁逃往巴西,刘备听说后一方面与孙权议和,平分荆州,另一方面派遣黄权去迎接张鲁,但张鲁已经投降曹操。曹操留夏侯渊、张郃等镇守汉中,多次入侵巴西,刘备派遣张飞与张郃战于瓦口,张郃败归南郑,刘备回成都。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率兵进攻汉中,派遣吴兰、雷铜等夺取武都,被曹洪所杀。刘备率军占领阳平关,与夏侯渊、张郃相拒。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放弃阳平关,南渡沔水,于定军山扎营,夏侯渊率军前来争取定军山,被黄忠所杀。而后曹操亲提大军来争汉中,刘备听说后说:“曹操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曹操到汉中之后,刘备敛众拒险,黄忠、赵云又在汉水截取曹军粮草,曹军奔走逃亡的越来越多,不得已退军。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并派遣刘封、孟达等占领上庸。同年,刘备进位汉中王。

折叠夷陵之战
然而,占领汉中不久,关羽孤军北伐,虽然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围曹仁于樊城,但东吴吕蒙以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关羽被吴军擒获,遭到杀害。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同年,刘备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兵讨伐东吴,而张飞又被部下所害。孙派遣使者前来请和,刘备大怒不许,吴将陆逊等屯兵秭归,被蜀将吴班击破。刘备军占据秭归,派遣马良联合武陵五溪蛮夷。

章武二年(222年)春季,刘备派遣黄权督江北水军,自率陆军进军,秋七月,被吴将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打败,将军冯习、张南等战死。刘备退至永安。孙权听闻刘备驻扎白帝,非常害怕,派遣使者请和,刘备同意。

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夏四月,刘备病逝,享年63岁,谥号为昭烈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折叠编辑本段为政举措
折叠邮驿建设
刘备在四川建立了蜀汉政权。当时四川的交通比较落后,山路居多。刘备和丞相诸葛亮在开辟四川邮驿事业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刘备建汉后,为了对付北方的曹魏,在汉中地区建立了北伐的军事基地。为打通军输要道,在四川与汉中之间开通了四条主要道路,这就是著名的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和金牛道。蜀汉还在汉中设置了重要军事关隘白水关。白水关周围的山上布满了烽火楼。从白水关到国都成都400里间设置了一系列的亭障馆舍,以保障邮驿的正常运行。在与东吴交界的荆州地区,大将关羽也在沿江设立了军用通信的“斥堠”,烽火台从后方一直通达襄樊前线。

蜀汉与北方的魏和东边的吴之间,皆有通信往来。史书记载:名士许靖在蜀汉任太傅后,和他过去在北方的好友魏国大臣华歆、王朗等都不断有书信往来,“申陈旧好”。《三国志》引《魏略》有一封王朗写给许靖的信,称“前夏有书而未达,今重有书,而并致前问”。魏国其他大臣和蜀汉一些大臣也常互有通信。魏国官至尚书仆射的陈群,就曾有书信给诸葛亮,打听蜀汉尚书刘巴的消息。蜀汉与吴国的友好书信往来更多,陈震在出使吴国的时候就曾与吴国关将说道此事。 而诸葛亮与兄诸葛瑾、大将陆逊都常有书信上的往来。

蜀汉邮驿的特点是几乎没有车传,邮递大部用驿马传送,从事此项工作的人称为“驿人”。这大概是因为蜀国地处西南,大部为僻远山区,道路不整的缘故。

折叠制定蜀科
蜀科是蜀汉的法律,刘备初入川时,百废待兴,乃命当时对典制、旧法熟悉者许慈、胡潜、孟光、来敏典掌旧文、草创制度。在平定益州之后,便着手制定典律,据《三国志》记载,参与蜀科的制定一共有五人,分别是诸葛亮、法正、伊籍、刘巴、李严。 蜀科的具体内容已经丢失,但是据《诸葛亮传》记载,蜀汉虽然执法严峻,但公正公平,百姓无怨。

刘备对刘表、刘璋的大赦制度作了批判,而诸葛亮也指出了刘璋治理益州弊政的原因。他认为,刘璋实施的所谓德政,是以小恩小惠拉拢人,哟美好高位尊宠臣下,僭越法度,积重难返,而树立法律的威严,法律施行则会感恩,并以爵位管辖百姓,爵位增加则知道荣耀,荣誉和恩典共同施用,上下便进退有度,这才是治理国家的关键。 不但包含了法家认为法治优於德治的观念,也体现了法家理论建立的基础——性恶论。

刘备诸葛亮治国是法、礼并用,威、德并行,强调“训章明法”、“劝善黜恶”,亦即以法为体,着重公平客观原则;以德为用,着重教化为本。以商鞅之法,却不迷信其权威主义,取其理法,结合儒家教化,把行法与教化合而为一。经过这样的“法治革新”运动,蜀汉政权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吏治也逐渐清明。而蜀汉后期,执政者费祎 多次施行大赦,大司农孟光引诸葛亮、刘备故事对费祎进行了强烈的斥责。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陈寿:“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刘元起:“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袁绍:“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程昱:“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

裴潜:“使居中国,能乱人而不能为治也。若乘间守险,足以为一方主。”

刘晔:“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

孙胜、贾诩:“刘备雄才。”

郭嘉:“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

诸葛亮:“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啕,若丧考妣。乃顾遗诏,事惟大宗,动容损益;百寮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复如礼;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便除服。臣亮亲受敕戒,震畏神灵,不敢有违。臣请宣下奉行。”

赵戬:“刘备其不济乎?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

傅干:“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孙权:“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

陆逊:“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 ”“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 ”

张辅:“刘备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

张松:“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

刘巴:“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

钟会:“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兴兵朔野,困踬冀、徐之郊,制命绍、布之手,太祖拯而济之,与隆大好。”

杨戏:“皇帝遗植,爰滋八方,别自中山,灵精是钟,顺期挺生,杰起龙骧。始于燕、代,伯豫君荆,吴、越凭赖,望风请盟,挟巴跨蜀,庸汉以并。乾坤复秩,宗祀惟宁,蹑基履迹,播德芳声。华夏思美,西伯其音,开庆来世,历载攸兴。”

习凿齿:“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王勃:“以先主之宽仁得众,张飞、关羽万人之敌,诸葛孔明管、乐之俦,左提右挈,以取天下,庶几有济矣。然而丧师失律,败不旋踵。奔波谦、瓒之间,羁旅袁、曹之手,岂拙于用武,将遇非常敌乎?”

朱敬则:“蜀先主抱英济之器,无角逐之材。远窜荆蛮,畏曹公之神武;奄有庸蜀,乘刘璋之政衰。国小人夷,风颓俗陋。”

何去非:“方其豪杰并起,而备已与之周旋于中原矣。始得徐州而吕布夺之,中得豫州而曹公夺之,晚得荆州而孙权夺之。备将兴复刘氏之大业,其志未尝一日而忘中州也。然卒无以暂寓其足,委而西入者,有曹操、孙权之兵轧之也。”

杨璟:“昔据蜀最盛者,莫如汉昭烈。且以诸葛武侯佐之,综核官守,训练士卒,财用不足,皆取之南诏。然犹朝不谋夕,仅能自保。”

折叠编辑本段亲属成员
折叠长辈
祖父:刘雄,被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父亲:刘弘,东汉末年官吏。

叔父:刘子敬(字子敬,名不详)。

叔父:刘元起(字元起,名不详)。

折叠后妃
甘夫人,死后葬于南郡,被追谥皇思夫人,后再追谥昭烈皇后,与刘备合葬。

糜夫人,糜竺的妹妹,刘备在徐州落难时,糜竺将她嫁给刘备。生卒年不详。

孙夫人,孙权的妹妹,刘备入蜀后孙权接她回到东吴,所以就有了蜀吴结合。生卒年不详。

穆皇后,吴懿的妹妹,刘备入蜀后纳为夫人,后为汉中王后。刘禅即位时,尊她为皇太后,住长乐宫。延熙八年(公元245年)病死,与刘备合葬。

折叠子女
刘封,刘备养子。本姓寇。后因不援助关羽而令关羽被吕蒙擒杀,刘备将他问罪,赐死。

刘禅(shàn),刘备之子。甘夫人所生,后登上皇位,成为蜀国后主。蜀灭亡后,被封为安乐公。

刘永,刘备次子。先为鲁王,后封为甘陵王。与刘禅宠臣黄皓不和,被刘禅疏远。后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为乡侯。

刘理,刘备三子。先为梁王,后封为安平王。早卒,谥为悼王。

有二女于刘备南逃至长坂时被曹将曹纯所俘。

折叠孙子
刘林,刘封之子,为牙门将,咸熙元年(264年)被迁徙至河东。

刘璿,刘禅长子,十五岁被立为太子,蜀亡后,钟会在成都作乱,被乱兵杀害。

刘瑶,刘禅二子,蜀亡后投降。死因同刘璿。

刘琮,刘禅三子,蜀亡后投降。死因同刘璿。

刘瓒,刘禅四子,蜀亡后投降。死因同刘璿。

刘谌,刘禅五子,北地王,反对谯周降魏的提议,被刘禅逐出宫,蜀亡后自杀。

刘恂,刘禅六子,蜀亡后投降。死因同刘璿。

刘璩,刘禅七子,蜀亡后投降。死因同刘璿。

刘胤,刘理长子,袭父爵位,为安平哀王。十九岁卒。

刘辑,刘理次子,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乡侯。

刘晨,刘永之子,刘玄生父。

折叠曾孙
刘承,刘备曾孙,刘理之孙,刘胤之子,袭父爵位,为安平殇王,二十岁卒。

刘玄,刘永之孙,蜀亡后投降,避过永嘉之乱,居于四川成都。

折叠编辑本段轶事典故
折叠曹操问裴潜
《世说新语·识鉴》曰:曹公问裴潜曰:“卿昔与刘
刘备
刘备
备共在荆州,卿以备才如何?”潜曰:“使居中国,能乱人,不能为治;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

裴潜评价刘备居国不治,守边为主。

折叠死里逃生
《典略》曰:平原刘子平知备有武勇,时张纯反叛,青州被诏,遣从事将兵讨纯,过平原,子平荐备于从事,遂与相随,遇贼于野,备中创阳死,贼去后,故人以车载之。

这件事一方面提到了刘备的武勇,但更多的是刘备的急中生智和临危不惧,想想看,若是刘备只是一介武夫,十分勇敢的与贼兵拼命,或是慌张被杀,还会有日后的昭烈皇帝吗?

折叠感化刺客
《三国志》: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魏书》曰:刘平结客刺备,备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状语之而去。是时人民饥馑,屯聚钞暴。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众多归焉。

这不仅仅是刘备礼贤下士的真实写照,也说明了刘备的个人修养和超凡的人格魅力。

折叠髀肉之叹
《九州春秋》曰: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因生肉而感概,千古英雄,几人有如此气概?

折叠耻杀宋忠
《汉魏春秋》曰:刘琮乞降,不敢告备。备亦不知,久之乃觉,遣所亲问琮。琮令宋忠诣备宣旨。是时曹公在宛,备乃大惊骇,谓忠曰:“卿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语,今祸至方告我,不亦太剧乎!”引刀向忠曰:“今断卿头,不足以解忿,亦耻大丈夫临别复杀卿辈!”遣忠去,乃呼部曲议。

刘备在这种危急的境况下,仍然能保持镇静,不怒气冲冲。可见此时的刘备经过了岁月的洗练,不再是当年怒鞭督邮的年轻人了。

折叠孝直避箭
《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裴松之引注: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

势危而不肯退,由此可见,刘备不仅不是窝囊废,而且十分勇敢好战,而法正与刘备的君臣之情,也是值得称道的。

折叠身份不明的刺客
《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引注:曹公遣刺客见刘备,方得交接,开论伐魏形势,甚合备计。稍欲亲近,刺者尚未得便会,既而亮入,魏客神色失措。亮因而察之,亦知非常人。须臾,客入厕,备谓亮曰;“向得奇士,足以助君补益。”亮问所在,备曰:“起者其人也。”亮徐叹曰:“观客色动而神惧,视低而忤数,奸形外漏,邪心内藏,必曹氏刺客也。”追之,已越墙而走。

这件事后人认为其疑点重重,破绽多多,但无论如何,只通过谈话就了解了一个人的能力,这都显示了刘备极强的知人识人能力。

折叠求田问舍
释源:《三国志·魏志·陈登传》:陈登者,字元龙,在广陵有威名。……年三十九卒。后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谓表曰:“许君沦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色,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说解:求田问舍,原是刘备说许汜为国士,处纷乱之世,而无效主之志,只知道买田置屋,为个人利益打算,没有远大志向。后以求田问舍形容专营私利而胸无大志之士。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折叠编辑本段后世纪念
折叠惠陵
刘备惠陵在成都市南郊武侯祠内之正殿西侧。史称惠陵。史载,章武三年四月,刘备病死白帝城永安宫(在今重庆奉节县城),五月梓宫还成都,八月葬惠陵。后主从诸葛亮之意,先后将甘、吴两位夫人合葬于此。 墓拔地而起,呈圆堆形,高12米,周长180米,占地3亩,形若小丘。茔上树木参差,墓边古柏森森。陵墓建筑,由照壁、栅栏门、神道、寝殿等组成。照壁长10米,高5米,正中镶嵌菱形石雕。[1]

折叠三义宫
三义宫俗称楼桑庙,位于涿州市松林店镇楼桑庙村建筑东北隅,据记载重建于唐乾宁四年(897年),金、元、明皆有重修。占地总面积2.7万平方米,坐北朝南。原有山门、马神殿、正殿、后殿等。其大部分建筑均在“文革”时拆毁,仅存山门一座及明正德碑一通。山门是砖石结构,单檐歇山三间,进深一间,东西长12.8米,南北宽10.07米,高6.7米。券门三洞。主券门顶部嵌石匾额,额题“敕建三义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3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鸿门会
【作者】沈愚 【朝代】明拼音
天柱崩摧地维裂,日月无光乌兔缺。
撞钟击鼓海扬尘,刺豹捶牛饮生血。
磨牙猰貐争雌雄,横眉炙锦眩重瞳。
芒砀云瑞不改色,座中有客乘飞龙。
舞剑当筵势挥霍,老增有言君不诺。
将军怒发冲危冠,目光射人肝胆落。
倒倾卮酒擘彘肩,呼龙归去龙腾渊。
百二山河付真主,玉斗声中泪如雨。

收藏
139
1



鸿门会播报编辑讨论3[url=]上传视频[/url]

元代杨维桢诗作



《鸿门会》是元代诗人杨维桢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这是一首咏史诗,写刘邦项羽鸿门之会。此诗前六句,写秦末大乱,楚、汉抗争,作时代氛围的刻画;中间六句,从大形势的渲染跳到宴会上,分别描写刘、项双方:刘邦的志向、实力,项羽的气概、军威;后四句则概括了鸿门会的结局,以刘邦溜回军中,范增撞碎玉斗宣告了鸿门会的结束。全诗结构紧凑,用词精炼,事至繁而笔极简,造语奇崛,意境幽诡。

相关星图查看更多


[url=]杨维桢的诗文作品[/url][color=rgba(0, 0, 0, 0.6)]共25个词条1428阅读


鸿门会
[color=rgba(0, 0, 0, 0.6)]《鸿门会》是元代诗人杨维桢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这是一首咏史诗,写刘邦、项羽鸿门之会。此诗前六句,写秦末大乱,楚、汉抗争,作时代氛围的刻画;中间六句,从大形势的渲染跳到宴会上,分别描写刘、项双方:刘邦的志向、实力,项羽的气概、军威;后四句则概括了鸿门会的结局,以刘邦溜回军中,范增撞碎玉斗宣告了鸿门会的结束。全诗结构紧凑,用词精炼,事至繁而笔极简,造语奇崛,意境幽诡。




题苏武牧羊图
[color=rgba(0, 0, 0, 0.6)]《题苏武牧羊图》是元末诗人杨维桢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为点题之笔,由图像麒麟阁而追述苏武忠贞品格;中间两联选取了极富代表性的细节,体现苏武不畏艰难而始终心向汉室的精神;尾联则以李陵泣别作为反衬,更见出苏武人格的崇高。诗人在这首题画诗中,热烈歌颂了苏武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崇高民族气节,悲壮深沉,慷慨激越。




凤凰石
[color=rgba(0, 0, 0, 0.6)]《凤凰石》是明代杨维桢所作的一首诗。




五湖游
[color=rgba(0, 0, 0, 0.6)]《五湖游》是元朝诗人杨维桢的作品之一。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





[url=]元朝的诗文作品[/url][color=rgba(0, 0, 0, 0.6)]共1604个词条5.2万阅读


天净沙·秋思
[color=rgba(0, 0, 0, 0.6)]《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散曲。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山坡羊·潼关怀古
[color=rgba(0, 0, 0, 0.6)]《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此曲抚今追昔,由历代王朝的兴衰引到人民百姓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全曲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我侬词
[color=rgba(0, 0, 0, 0.6)]《我侬词》是元代女书画家管道昇的诗作。管道昇的丈夫赵孟頫想纳妾作了首小词向管道昇示意,管氏作《我侬词》以答复。她把他们夫妻巧妙比喻成泥人,向丈夫表达了白头偕老的愿望,而这些都是小妾所不能给予的,夫妻双方都要对彼此忠贞负责任。此诗用喻新警,用词婉转,而字里行间暗藏机锋,透出铿锵英气,绵里藏针。




天净沙·秋
[color=rgba(0, 0, 0, 0.6)]《天净沙·秋》是元代曲作家白朴创作的一首写景散曲,作者通过撷取十二种景物,描绘出一幅景色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的秋景图。这是一首描写当时社会的抒情曲,写出了诗人由冷寂惆怅之感到开朗希望的情怀。这篇散曲用笔精深,风格独具,婉约清丽,意境新颖,颇有词的意境。





[url=]元朝的乐府诗[/url][color=rgba(0, 0, 0, 0.6)]共9个词条1006阅读


鸿门会
[color=rgba(0, 0, 0, 0.6)]《鸿门会》是元代诗人杨维桢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这是一首咏史诗,写刘邦、项羽鸿门之会。此诗前六句,写秦末大乱,楚、汉抗争,作时代氛围的刻画;中间六句,从大形势的渲染跳到宴会上,分别描写刘、项双方:刘邦的志向、实力,项羽的气概、军威;后四句则概括了鸿门会的结局,以刘邦溜回军中,范增撞碎玉斗宣告了鸿门会的结束。全诗结构紧凑,用词精炼,事至繁而笔极简,造语奇崛,意境幽诡。




王氏能远楼
[color=rgba(0, 0, 0, 0.6)]《王氏能远楼》是元代诗人范梈创作的一首歌行体乐府诗。此诗借痛酌高楼,抒发了人生变幻的感慨,表现了作者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前四句诗人表示人生万事倘若都能善于自处,身居斗室也觉天地自宽;中间四句收笔眼前,写痛饮王氏能远楼,以狂歌剧饮来求得自我解脱;后八句抒情,并寄语思乡的朋友,不必乡愁百结、惆怅无涯。全诗境界开阔,意象纷呈,平仄交错,蝉联而下,一气呵成,给人以意象飞腾,扬眉浩宇之感。




浪淘沙二首
[color=rgba(0, 0, 0, 0.6)]《浪淘沙二首》是唐代诗人皇甫冉所写的一首诗。




芙蓉曲
[color=rgba(0, 0, 0, 0.6)]《芙蓉曲》是元朝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诗的首联描写了秋日江上的芙蓉和江上的秋江女儿;颔联两句进而描写秋将女儿的生活;颈联折回描写了江波,落叶等寒秋之景;尾联借采莲人面对荷花不知从何荡舟,再次结出秋江女儿爱花惜花的一片苦心。全诗以景语写情,语言流丽,风格清婉,善于借鉴化用前人的名句,组成优美的意境。





[url=]乐府诗[/url][color=rgba(0, 0, 0, 0.6)]共341个词条6103阅读


龟虽寿
[color=rgba(0, 0, 0, 0.6)]《龟虽寿》为东汉文学家、政治家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乐府诗,此诗是组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篇。作者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壮志,表现了其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充满了对生活的真切体验,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全诗诗情与哲理交融,构思新巧,语言清峻刚健,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泰山梁甫行
[color=rgba(0, 0, 0, 0.6)]《泰山梁甫行》是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描述了边海百姓的艰难生活,比较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惨痛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同情。全诗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的手法,使边海贫民悲惨的生活图景跃然纸上,言简意赅,寓意深刻。




大风歌
[color=rgba(0, 0, 0, 0.6)]《大风歌》是汉朝皇帝刘邦创作的一首诗歌。此诗歌仅有三句,前二句直抒胸臆,雄豪自放,亦显得踌躇满志,第三句却突然透露出前途未卜的焦灼,抒发了作者内心表现出对国家尚不安定的浓郁的惆怅。全诗浑然一体、语言质朴、大气磅礴,包含了双重的思想感情,别具一格。南朝梁·萧统将其选入《文选·卷二十八》杂歌类。




饮马长城窟行
[color=rgba(0, 0, 0, 0.6)]《饮马长城窟行》是一首汉代的乐府诗,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所作的《昭明文选》,清·沈德潜《古诗源》将诗作列入蔡邕名下。该诗描写了一个独居的思妇梦想见到她远行的丈夫,而远方客人送来丈夫的书信,其意仅是“加餐饭,长相忆”六字而已,体现了女主人公从痛苦绝望到惊喜激动再到失望平静的心情,表达了与丈夫别离的女主人公在家中“独守”的悲苦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该诗化虚为实,通过描绘实境(艺术创造中的实境),使所要表达的真挚而深厚的思想感情,从中形象而生动地显示出来。














作品名称鸿门会
作    者杨维桢
创作年代元代
出    处《铁崖先生古乐府》
作品体裁乐府诗

目录




作品原文
播报编辑

鸿门会1
天迷关,地迷户2,东龙白日西龙雨3
撞钟饮酒愁海翻,碧火吹巢双猰貐4
照天万古无二乌5,残星破月开天馀6
座中有客天子气7,左股七十二子连明珠8
军声十万振屋瓦,排剑当人面如赭9
将军下马力排山,气卷黄河酒中泻。
剑光上天寒彗残10,明朝画地分河山。
将军呼龙将客走11,石破青天撞玉斗12。 [1]

注释译文
播报编辑


词句注释

1.鸿门会:公元前206年,刘邦入咸阳,废秦苛法。项羽率诸侯军至鸿门,听部下言,邀刘邦赴宴,欲杀刘邦,幸项伯相助与张良、樊哙谋勇,刘邦逃脱了厄运。鸿门,地名,在今陕西新丰镇鸿门堡村。
2天迷关,地迷户:传说中天有门,地有户。用“迷”用来形容天地混沌莫辨之状,这里喻秦末天下无主。
3“东龙”句:此句化用《周易》“龙战于野”之意,比喻刘邦、项羽两军对峙。东龙,指刘邦。传刘邦为赤帝子。西龙,指项羽。
4.碧火吹巢:化用李贺《神弦曲》“笑声碧火巢中起”一句。碧火,王充《论衡·论死》:“人之兵死也,世言其血为磷。磷火色碧,故言碧火。吹巢,烧鸟巢。双猰貐(yà yǔ):喻指欲害刘邦的范增、项庄。猰貐,食人怪兽,似狸而善走。
5.二乌:即二日。《淮南子·精神训》曰:“日中有踆乌。”故以乌代日。客:即刘邦。
6.馀:有版本作“余”。
7.座中有客:此指刘邦。天子气:《史记》载,刘邦所至有五采气,为天子气。
8.左股七十二子:事见《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9.赭(zhě):这里指赤红色。
10.彗:即所谓扫帚星。古人认为此星为妖星,是不祥之兆。
11.“将军”句:承上文,句中“将军”当指项羽。呼龙,鸿门会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故曰“呼龙”。客,指刘邦,在鸿门宴中刘邦为客。
12.撞玉斗:指范增挥剑击碎刘邦送来的玉斗。 [2-3]

白话译文

乌云迷漫了秦时的雄关,大地掩没山河的门户。两只苍龙正在相斗,一会儿白日高照,霎时间又满天大雨。
且举玉钟饮酒,愁云恨海翻覆,那边正巢居窥伺,有一对凶恶的猰貐。
万古千秋的天上,岂能有两轮金色的太阳。天的那一个角落,只有残星和月亮的光芒。
座中的来客有天子的气象,七十二颗黑痣象明珠,排布在左腿之上。
十万大军齐声呼喊,呼喊声震地摇天。将军拔出长剑,剑光照红了容颜。
将军下马,力能拔山,豪气于云,黄河翻卷,
剑光上天,星月凋残,明朝划却了河山一半。
将军把来客送走,亚父的玉斗撞破了耿耿青天。 [4]

创作背景
播报编辑

秦朝末年的鸿门会,在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有详细记载。而杨维桢生活在元代末期,其所处的时代与秦末有很多相似之处:尖锐的社会矛盾,遍及全国的农民起义和地方割据,长期的战乱纷争,这些也都是元末社会的特点。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等先后起兵抗元,后来又相互争杀,角逐帝王的宝座,与秦末刘项之争如出一辙。杨维桢在元末因避兵乱,曾隐居富春山,又徙钱塘,再徙松江,他曾先后拒绝张士诚、朱元璋的礼聘,时事的风云变幻,他都感受很深。此诗即是杨维桢以鸿门会这一史事为题材的咏史之作。 [2]

作品鉴赏
播报编辑


文学赏析

杨维桢这首诗的所长是想象丰富,运笔兼有空灵和奇崛两个不容易统一在一起的特点。鸿门宴中刘邦、项羽以及范增、项庄、樊哙、张良等都有许多生动的性格鲜明的言语行动,这些经过司马迁的刻画,人们早已耳熟能详,若再重复描写,便无新意。如张宪《鸿门会》写:“披帷壮士发指冠,侧盾当筵请公舞。白发老臣心独苦,玉玦三看君不语。”这不如读《史记》更具体、更生动。杨维桢此《鸿门会》则不然,他完全撇开刘、项等人在宴会中具体的言语行动,而驰骋其缥缈不羁的灵思,从当时群雄角逐的大形势着眼,刻画其风云变幻、惊心动魄的时代氛围。因此,读此诗的时候有一种读《史记》时所没有的审美感受。
此诗前六句,纯作时代氛围的刻画。首句迭用两个“迷”字,极言天地混沌莫辨之状,暗喻秦末天下无主,一切都动荡不定的情势。其时秦王子婴已降,秦军已摧垮了,然各起义将领拥军自重,为“东龙”或为“西龙”行云布雨,阴晴不定。一场更为复杂、难以逆料的战争在酝酿着,因为“照天万古无二乌”,天无二日,秦朝一亡,揭竿起义的诸将领终究是要决一雌雄的。鸿门会可以说正是这一矛盾激化与公开化的标志。
中间六句,从大形势的渲染顿然跳到宴会上,分别描写刘、项双方:刘邦的志向、实力,项羽的气概、军威。诗中描写项羽,称他“将军下马力排山”。项羽素以勇猛称,设鸿门宴把刘邦召来,虽然恼恨刘邦捷足先登,然也并没有把刘邦当作一回事,大有一跺足便可使山河颤抖之气概。故诗中以“气卷黄河酒中泻”句形容之。李贺《梦天》诗有“一泓海水杯中泻”句,描写从天上望下来大海之小似乎只能注满一杯;此则写项羽气概之大,似乎可以把黄河注入酒杯中,一饮而尽。此充分说明了项羽对潜在的敌手刘邦是掉以轻心了。
后四句则以极精练、极富韵致的笔调,概括了鸿门会的结局。“剑光上天寒彗残”鸿门会中双方剑拔弩张,最惊心动魄者莫过于项庄舞剑了。诗写其直如天上飞划而过的彗星,是险到了极点。而后,项伯为报张良救命之恩通敌,项羽因自傲而手软,其结果是刘邦得以逃席逸去,鸿门会不了了之,这便是诗中所写的“将军呼龙将客走”的局面。项羽坐失了消灭潜在对手刘邦的最佳时机,对此范增愤愤不已,在刘邦脱身后,张良谢,以白璧一双赠项羽,玉斗一双赠范增。项羽受璧,范增则恼恨已极,置玉斗于地,拔剑撞而破之。诗人高度评价范增的识见,故把他撞玉斗的行动喻为“石破青天”。
全诗造语奇崛,意境幽诡,颇有些接近李贺的风格,个别地方如“碧火吹巢”,袭自李贺的《神弦曲》:“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他没有正面去实写刘、项对峙的军事形势,而是用了一连串似乎无关的奇特的比喻加以烘托。如“东龙白日西龙雨”、“残星破月开天余”、“碧火吹巢”、“石破青天”等词句,均难以通常的语法或逻辑去理解。然它们组合在一起,却又十分形象地勾画了秦末动乱的社会状态以及波谲云诡的政治、军事的形势。这样一种以许多奇丽古怪的物象来烘托诗歌意旨的手法正是李贺诗歌的特征,显然杨维桢此诗颇多借鉴李贺之处,特别是同一题材的《公莫舞歌》。然比较而言,李贺的《公莫舞歌》稍嫌堆砌,格局不大,此诗则纵横驰骋,元气淋漓。 [2]

名家点评

明代文人吴复:先生酒酣时,常自歌是诗。此诗本用贺体,而气则过之。(《铁崖古乐府》) [5]
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孙小力:全诗结构紧凑,用词精炼,事至繁而笔极简。气势奔腾豪放,读之回肠荡气作者本人颇为欣赏此诗,酒酣之时,常自歌之。其友张雨谓,铁崖古乐府辞“隐然有旷世金石声,人之望而畏者”,此诗足称代表之作。(《元明清诗鉴赏》) [6]
现任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总编辑李梦生:这首诗是杨维桢的得意之作,诗充分把握住古乐府特色,句子长短相间,用韵纡徐与短促相混,气势淋漓,语言险仄奇警,惊心动魄,是杨维桢学李贺而形成的“铁崖体”的代表作品。(《古诗观止》) [7]

作者简介
播报编辑

杨维桢(1296—1370年),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绍兴路诸暨州枫桥全堂(今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全堂村)人。元末明初诗人、文学家、书画家。泰定四年(1327年)进士,放天台县尹,后官至建德路总管府推官,继升江西儒学提举。元末避乱居富春山,后迁居钱塘(今杭州)。张士诚居浙西时屡召不赴,后徙松江,从此遨游山水,以声色自娱,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求教不绝。有《东维子文集》《铁崖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 [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3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居秋暝
[ 唐 ] 王维
原文 译文对照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任凭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连。

注释
暝(míng):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笑语喧哗。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女子。

浣:洗涤衣物。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留:居。

作者介绍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3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寄人
播报
编辑
讨论96
上传视频
唐末诗人张泌的诗词展开7个同名词条
一分钟读懂寄人
00:57
古人的浪漫情怀,这首《寄人》,一点也不次于千古第一情诗
02:12
爱情古诗,张泌的《寄人》: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03:27
幼儿园中班小朋友,唐诗第72首《寄人》(2022年7月30日)
00:21
书法欣赏张泌绝句《寄人》
01:38
唐诗三百首解说与朗诵:406《寄人》张泌
02:30
唐末诗人张泌《寄人》讲解,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01:39
2024-1-6记录小坚持,朗读唐诗:《寄人》作者:唐代·张泌
01:16
思乡怀远古诗《寄人》
01:27
收藏
444
15
《寄人》是唐末五代诗人张泌的作品。此诗是作者与情人别后的寄怀诗,描写梦境及梦醒后的情景,写出了诗人的相思之深切与苦怨。诗的首句写梦中重聚,难舍难离;二句写依旧当年环境,往日欢情;三句写明月有情,伊人无义;四句写落花有恨,慰藉无人。前两句写入梦的原因与梦中所见的景物,是向对方表明自己思忆之深;后两句写出多情的明月依旧照人,是对这位女子的埋怨之情。以明月有情,寄希望于对方,含蓄深厚,曲折委婉,真切感人,动人心弦。
作品名称寄人
作    者张泌
创作年代唐末五代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3创作背景
4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名家点评
5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
播报
编辑
寄人
别梦依依到谢家⑴,小廊回合曲阑斜⑵。
多情只有春庭月⑶,犹为离人照落花⑷。 [1]
注释译文
播报
编辑
词句注释
⑴谢家:泛指闺中女子。晋谢奕之女谢道韫、唐李德裕之妾谢秋娘等皆有盛名,故后人多以“谢家”代闺中女子。
⑵“小廊”句:指梦中所见景物。回合:回环、回绕。阑:栏杆。
⑶“多情”句:指梦后所见。
⑷离人:这里指寻梦人。 [2]
白话译文
别后思念深深,经常梦到你家。院中风景依旧,小廊曲阑仍在。
再也不见倩影,令人魂牵梦绕,只有明月多情,遍照片片落花。 [2]
创作背景
播报
编辑
清人李良年《词坛纪事》云:“张泌仕南唐为内史舍人。初与邻女浣衣相善,作《江神子》词……后经年不复相见,张夜梦之,写七绝云云。”根据这条资料以及从这首诗深情婉转的内容来看,诗人张泌曾与一女子相爱,后来却彼此分手了。然而诗人对她始终没有忘怀。但在封建礼教的阻隔下,不能直截痛快地倾吐衷肠,只好借用诗的形式,曲折而又隐约地加以表达,希望她能够了解自己。这也是此诗以“寄人”为题的原因。 [3]
作品鉴赏
播报
编辑
文学赏析
以诗代柬,来表达自己心里要说的话,这是古代常有的事。这首题为“寄人”的诗,就是用来代替一封信的。
诗是从叙述一个梦境开始的。“谢家”,代指女子的家,盖以东晋才女谢道韫借称其人。大概诗人曾经在女子家里待过,或者在她家里和她见过面。曲径回廊,本来都是当年旧游或定情的地方。因此,诗人在进入梦境以后,就觉得自己飘飘荡荡地进到了她的家里。这里的环境是这样熟悉:院子里四面走廊,那是两人曾经谈过心的地方;曲折的阑干,也像往常一样,似乎还留着自己抚摸过的手迹,可是,眼前廊阑依旧,独不见所思之人。他的梦魂绕遍回廊,倚尽阑干,他失望地徘徊着,追忆着,直到连自己也不知道怎样脱出这种难堪的梦境。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周邦彦《玉楼春》词:“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一种物是人非的依恋心情,写得同样动人。然而,“别梦”两句却以梦境出之,则前此旧游,往日欢情,别后相思,都在不言之中,而在梦里也难寻觅所爱之人,那惆怅的情怀就加倍使人难堪了。
人是再也找不到了,作者问:那么,还剩下些什么呢?这时候,一轮皎月,正好把它幽冷的清光洒在园子里,地上的片片落花,反射出惨淡的颜色。花是落了,然而曾经映照过枝上芳菲的明月,依然如此多情地临照着,似乎还没有忘记一对爱侣在这里结下的一段恋情呢。这后两句诗就是诗人要告诉她的话。
正因为这首诗是“寄人”的。前两句写入梦之由与梦中所见之景,是向对方表明自己思忆之深;后两句写出多情的明月依旧照人,那就更是对这位女子的鱼沉雁杳,有点埋怨了。“花”固然已经落了,然而,春庭的明月还是多情的,诗人言外之意,还是希望彼此一通音问的。
这首诗创造的艺术形象,鲜明准确,而又含蓄深厚。诗人善于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深沉曲折的思相感情,运用得十分成功。他只写小廊曲阑、庭前花月,不需要更多语言,却比作者自己直接诉说心头的千言万语更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3]
名家点评
《唐诗绝句类选》:末二句无情翻出有情。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张泌《寄人》二诗,俱情痴之语。
《网师园唐诗笺》:蕴藉(末二句下)。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以多情春光为寓意,末二句结构佳妙。
《词苑丛谈》:张泌仕南唐为内史舍人,初与邻女浣衣相善,作《江神子》词云:“浣花溪上见卿卿,眼波明,黛眉轻。高绾绿云,低簇小蜻蜓。好是问他知得么?和笑道,莫多情。”后经年不复相见。张夜梦之,寄绝句云:“别梦依依到谢家……”
《养一斋诗话》:佖(泌)有《寄人》一绝,云:“别梦依依到谢家……”比之司空表圣“故国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风流略似。 [4]
作者简介
播报
编辑
张泌,唐末五代诗人。字子澄,淮南(治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不详。南唐时初为句容县尉,后主征为监察御史,累官至中书舍人。随后主归宋,仍入史馆,迁虞部郎中。后归家毗陵(今江苏常州)。存词二十七首,《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5]
词条图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3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江花月夜
[ 唐 ] 张若虚
原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荡漾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和天空变成了一种颜色没有一点微小的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悬挂。

江边上是什么人最初看见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们?

人生一代一代地无穷无尽,而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地总是相似。

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谁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舟在漂荡?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在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不能音信,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已过了一半自己却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道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注释
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汀(tīng):沙滩。

纤尘:微细的灰尘。

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像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穷已:穷尽。

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望相似”。

但见:只见、仅见。

悠悠:渺茫、深远。

青枫浦上:青枫浦 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浦上:水边。

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

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

月裴回: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

离人:此处指思妇。

妆镜台:梳妆台。

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相闻:互通音信。

逐:追随。

月华:月光。

文:同“纹”。

闲潭:幽静的水潭。

复西斜:此中“斜”应为押韵读作“xiá”(洛阳方言是当时的标准国语,斜在洛阳方言中就读作xiá)。

潇湘:湘江与潇水。

碣(jié)石、潇湘: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无望。

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乘月:趁着月光。

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作者介绍

张若虚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
查看百科>>
镜花水月 - 汉语成语 免费编辑 [url=]修改义项名[/url]
所属类别 :成语




镜花水月,汉语成语,拼音:jìng huā shuǐ yuè,镜里的花,水里的月;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空灵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出自《诗家直说》。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镜花水月


  • 拼 音

    jìng huā shuǐ yuè


  • 反义词

    有案可稽



  • 近义词

    海市蜃楼、空中楼阁


  • 注 音

    ㄐㄧㄥˋ ㄏㄨㄚ ㄕㄨㄟˇ ㄩㄝˋ







目录




折叠编辑本段成语解释

【解释】镜里的花,水里的月。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

【出处】唐·裴休《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方袍大达法师元秘塔碑铭》:“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

【示例】我喜欢那种锤炼,那种色彩的配合,那种~。 ◎何其芳《梦中道路》

【近义词】海市蜃楼、空中楼阁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1]



折叠编辑本段成语典故

《远什大乘要义问答.卷上.辩法身如幻常光泥洹三义》

佛法身者,同于变化,化无四大五根。所以者何?造色之法,不离四大,而今有香之物,必有四法,色、香、味、触;有味之物,必有三法,色、味、触;有色之物,必有二法,有色、有触;有触之物,必有一法,即触法也。余者或有或无:如地,必有色、香、味、触。水有色、味、触,若水有香,即是地香。何以知之?真金之器,用承天雨,则无香也。火必有触,若有香者,即是木香。何以知之?火从白石出者,则无香也。风但有触,而无色也。若非色之物,则异今事。如镜中像,水中月,见如有色,而无触等,则非色也。化亦如是,法身亦然[2]



折叠编辑本段用法

【感情色彩】:镜花水月是贬义词

【成语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示例】:我喜欢那种锤炼,那种色彩的配合,那种镜花水月。(何其芳《梦中道路》)

【常用程度】:常用[3]







参考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3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月镜花
[ shuǐ yuè jìng huā ]
基本解释
水中月,镜中花。比喻虚幻景象。

详细解释
1. 【解释】:水中月,镜中花。比喻虚幻景象。

2. 【出自】: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

3. 【示例】:~空好看,不过是,今生如此算收梢。 ◎《再生缘》第六十七回

辞书解释
比喻虚幻的景象或不可求得的东西。王韬《海陬冶游录·自序》:“则余今日之所编,逞妍抽秘,尽许荒唐;水月... 展开
来源:聚典平台·《辞海(第七版)》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镜花水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0-18 18:18 , Processed in 0.0988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