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林黛玉·绛珠仙子·三生石上旧精魂//晴为黛魂黛为晴影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13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07: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判词解读4:黛玉《枉凝眉》解读,宝玉《终身误》解读
长安昭阳王
2024-06-05 12:51
陕西
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209】
(接上文,红楼梦引子解读)

12.5 宝玉
第二支〖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解读:

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薛,终不忘林:很明显是宝玉角度。

金玉良姻:是薛家宣扬的“金玉配”,薛宝钗的金项圈配通灵玉。

木石前盟:是三生石畔,绛珠仙草,神瑛侍者,缘定三生。

玉、石,都指宝玉。

金,是薛宝钗代表的“金”国,即后来的满清。

木,是林黛玉,绛珠草,“绛珠”就是“红朱”,就是“朱”。

“盟”字,《康熙字典》:“【釋名】明也。告其事於神明也。”

俺只念木石前盟:俺只念木石前明!

前明:朱明亡了,作者是石头,是通灵宝玉,立场是“念前明”。

古人论五行,在前文关键字中总结过:金、水是满清的关键字,木、火是朱明的关键字。

空对着薛,终不忘林,这两句用典,是从明初高启的梅花诗: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变化而来。对比:

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

“山中高士”和“雪”完全照搬,让读者一眼便能看出,薛宝钗这个“雪”,原来是“雪满”!

林黛玉这个美人,原来是“林下美人”,原有“月明”!

很明显,背后隐了“雪满”、“月明”。

“满”、“明”才是用此典故之真意!薛宝钗之“满”、林黛玉之“明”,在《红楼梦》中都故意“真事隐”了!雪作为“满”的标识,月作为“明”的标识,在书中大量使用雪、月,不能直写“满”、“明”。

所以薛宝钗是“满”的代表人物,林黛玉是“明”的代表人物。

古人诗文中用典故,增加了内涵和韵味,表达之意含蓄不直说。尤其像苏东坡、李商隐这样的大家,用典极多,不懂典故你就读不懂人家的诗在说什么意思。读红楼也一样,不懂典故你就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意思。不懂典故的红楼读者,至少应知道自己有此短处,尽量多学习多了解,而不是无知无畏,一味指责别人的理解都“牵强”。

齐眉举案:也是典故。

本是孟光给丈夫梁鸿送饭,举案齐眉,对丈夫尊敬。非常著名,后来成为夫妻相敬的成语。

在《红楼梦》中,宝玉和黛玉给读者说过“孟光接了梁鸿案”,宝玉说“这句最妙”,“这五个字”,是明显的错误提醒,要读者注意此“梁鸿孟光案”。因又涉及到《西厢记》,说来话长,以后再说。

曲中“齐眉举案”,和空对着薛,终不忘林,说明后来与“宝玉”成为夫妻的是“雪满”的薛宝钗,不是“月明”的林黛玉。所以宝玉叹不足,意难平,认为自己“终身误”。

金玉良姻,木石前盟,表面看是宝玉婚配,反面却写玉玺归属。

金是薛,是雪满,是清风,“宝玉”这个玉玺,最后归了满清。

木是林,是黛玉,是月明,和宝玉是“木石前盟”,表示前明。

所以红楼作者说,空对“雪满”,不忘“月明”,俺只念前明。

这与上一曲的“怀金悼玉”,解为“天下归金,悼念朱明”,前后一致,与前文所有解读,也都可相互验证。


黛玉、宝玉
12.6 黛玉
第三支〖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解读:

这曲著名的“枉凝眉”,奇缘、今生、又遇他:显然是黛玉角度。

阆苑,是仙人之花园。葩,“【說文】華也。”华就是花。

阆苑仙葩:就是黛玉,绛珠仙草,世外仙姝。

美玉无瑕:是黛玉心心念念的宝玉,纯净如玉,未受世俗污染。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便是“木石前盟”的木、石,在三生石畔,缘定三生,所以有“前生”之盟,所以下面说“缘”,说“今生又遇”。“赤瑕宫神瑛侍者”的“瑛”字,是“美石似玉”,赤瑕,“赤玉也”,就是“朱”玉。“绛珠”二字,也都是“朱”。

今生偏又遇着他:今生,黛玉又遇着宝玉,也证明不是无缘。

若说有缘,如何心事终虚化?黛玉的心事,是跟宝玉生死相依。既然有三生之“缘”,最终心愿却成空。“如何”终成空?是问己问天,也是问读者:“如何”成了空?无瑕美玉给读者讲过“耗子偷香玉”的“笑话”,是用反,是泪笔,是“哭话”:

黛玉的这个美玉,朱玉,被耗子偷了!

朱玉:朱明玉玺。

读者注意看薛家、宝钗干了什么,看这群耗子怎么偷玉?

枉自嗟,空牵挂,水中月,镜中花:都成空。为什么月在水中,华在镜中?因为玉被耗子偷了,江山被满清窃了。所以只空余嗟叹、牵挂,都无济于事。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便是“绛珠还泪”!在“绛珠草一株”右侧,有甲戌本脂批:“点‘红’字。细思‘绛珠’二字,岂非‘血泪’乎?”

“绛珠仙子”黛玉还的泪,岂非“血泪”乎?

绛珠仙子说“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他是“赤瑕宫神瑛侍者”,是“朱玉”,朱明玉玺,大明江山。

在宝玉说“耗子偷香玉”的同一回,宝玉先对花袭人说“我化成烟”,即“玉化烟”,结合“花解语,玉生香”,“花袭人,知昼暖”,能看出:

昼暖,玉生烟:“日暖玉生烟”。

就能看到上句:“月明珠有泪”。——明朱有泪!

便知黛玉还泪:还的是“朱”泪!就是“血泪”。

便知红楼作者的“一把辛酸泪”,就是“血泪”,就是“明朱泪”。

前三曲,除了“红楼梦引子”,一曲是宝玉的“终身误”,一曲是黛玉的“枉凝眉”,并无薛宝钗之曲。“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图谶,也是十一个,并无薛宝钗的单独图谶。“正册”十二钗与《红楼梦》曲十二支有一一对应关系,唯独薛宝钗对应不上。在十二钗的图谶中,薛宝钗插入黛玉的图谶;在十二支词曲中,薛宝钗又插入宝玉之曲。

在图谶、词曲中,都没有薛宝钗的单独位置,这说明什么?说明薛宝钗是横插进来的,强行插入到黛玉、宝玉之中,是“三生之缘”的破坏者,是个外来的抢夺者,偷玉者。所以宝玉刚说完“耗子偷玉”,宝钗就来接茬,写道“耗子精宝钗撞来”!并强调“绿玉”改“绿蠟”的故典,一再告诉读者:薛家宝钗为首的“虫鼠”偷了“玉”。

所以,这注定是个悲剧。黛玉之泪,不是什么“行为艺术”,更不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而是“宝玉”被耗子偷了,江山被“雪满”的薛家窃了,最后大地“白茫茫”了,成了“雪”地,“雪满”之地。

点击看上一文:红楼梦引子: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原因和大背景是什么?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

(点击最上方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13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07: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判词解读5:林黛玉、薛宝钗判词图谶解读,玉带林中挂
长安昭阳王
2024-06-07 12:25
陕西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210】
(接上文,黛玉《枉凝眉》解读)

12.7 黛玉、宝钗
图:

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

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谶: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解读:

甲戌眉批,特意在此处提到“推背图”,“此回悉借其法”,又说“亦无干涉政事”。此地无银三百两!

此回的图谶,都借《推背图》之法。脂批既已明确提醒了读者,那就注意比较黛玉的这幅图,与《推背图》中一幅图画极相似:

“第二十七象”的“庚寅”,即“明朝立国”之图。


图上的两个圆代表日、月,合为“明”字。

树上挂个曲尺,即“木”上挂“∟”,合为“朱”字。

林黛玉之图,显然模拟了这幅图,或者说源自这幅图:把一棵树改为两株枯木,把曲尺改为玉带,玉带挂在木上,还是个“∟”状,所以还是个“朱”字。

两株枯木,表示林黛玉的“林”字,木“枯”已死,表示人亡。

木上悬着一围玉带,玉带林中挂:“玉带林”就是林黛玉反过来念,指出林黛玉。“林中挂”显然是在树上吊死了,与枯木表示人亡,图谶表达的寓意一致,这是林黛玉结局的谶语。

跟薛宝钗皇太极对立,丢了玉,“殉葬”了,在树上吊死的朱明亡国之君,正是崇祯。

《红楼梦》中表达这个“明朱皇帝”,亡国之图,借用了《推背图》中“明朱立国”之图,确实高明!立国、亡国,是同一个“朱”。

这就是“高手”做事的特点: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再看薛宝钗这个皇太极:

图中“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谶语“金簪雪里埋”。

“金簪雪”对仗的“玉带林”指出林黛玉,“金簪雪”则指出了薛宝钗,符合对应关系。说薛宝钗为什么写“金簪”?

簪、钗都是固定发髻的头饰,要说区别,钗是两股簪子,女用;簪是一股,男女都用。

“玉带林”、“金簪雪”把“玉”、“金”作为首字,是强调“玉”、“金”。读者就要意识到,这个宝钗,是“金”钗!“金”,是宝钗的一个重要属性。宝玉提醒过读者,拿宝钗比杨妃,因唐明皇赐杨贵妃“七宝金钗”作为定情之物,人所共知,指出“宝钗”之名的来源,也向读者指出,宝钗原是“金”钗!

而且,宝玉还很明确地把“宝钗辈”骂作“国贼”!一个闺女,红楼作者却直接骂成“国贼”,怎么理解?

因为这个“金”,在唐寅到乾隆之间的那个“末世”,在红楼作者写书之前的那个“末世”,“金”也是一个国名。皇太极1636年在盛京沈阳称帝时,才改“金”为“清”,改元“崇德”。

“雪满”的薛家,皇太极父子,跟安禄山父子一样,本是胡人边将,却起兵造反,抢大明的“宝玉”,并占据了京城,跟“安史之乱”一样。所以,宝玉把薛宝钗比杨妃,骂“国贼”。

这个“玉”、“金”,正是“怀金悼玉”的“玉”、“金”,前文解为“天下归金”,是归了“金国”、“雪满”,悼念黛玉代表的“月明”。前后这些解读都很通顺,而且一贯一致,都符合大框架。

那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金簪雪里埋”,在说什么?

在说:雪!

三次重复“雪”,就是作者着重强调,读者就要强烈关注到“雪”这个关键字。

十二钗图谶中这三个“雪”,在《红楼梦》曲十二支中只有一个“雪”字对应,很清楚,还是薛宝钗的“雪”:“山中高士晶莹雪”。典出“雪满山中高士卧”,这个“雪”,原来是“雪满”!

这是红楼作者一而再、再而三强调的,唯恐读者看不清楚薛宝钗这个“山中高士”、这个“雪”,是“雪满”。所以先说“有一堆雪”,宝钗在“雪下”,埋在“雪里”。读者想要弄清楚宝钗这个“金”簪,就必须先揭开“金”簪上的“雪”。下面我们一点点揭开看。

在曲中看到“山中高士晶莹雪”,便能看到典故:

“雪满山中高士卧”。 (以前的书,都是上下竖排)

从图谶中的三个“雪”,看这句典故:

首先,“有一堆雪”:首字是“雪”。

“雪下”是什么?除了“山中高士”的宝钗、金簪,“雪下”是:

“满”!

金簪雪里埋:“金簪雪”是薛宝钗,就是“雪”和“山中高士”,中间埋的是什么字?

“满”!

所以,这“一堆雪”,“雪下”是“满”,“雪里埋”的还是“满”。

“满”,不就是“金”国吗?

所以说“雪下”是“金”簪,“雪里埋”的还是“金”簪。

“玉带林中挂”的图、谶,结合起来让读者解出:“朱”。

“金簪雪里埋”的图、谶,结合起来让读者解出:“满”。

何其巧妙!而且还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林中挂”还是林黛玉结局的谶语,指出此人是在树上吊死了,符合朱明亡国皇帝崇祯在树上吊死的史实。

“雪里埋”也是薛宝钗结局的谶语,指出此人埋在了冰天雪地,符合皇太极埋在盛京沈阳这样的“雪”地。


薛宝钗、林黛玉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表面看,是叹宝钗之德,怜黛玉之才。

“停机德”、“咏絮才”,都是典故。所以说不深入了解这些典故,看不透《红楼梦》。

先看“咏絮才”,是才女之典,出自《世说新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谢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白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

所以,怜黛玉的“咏絮才”,说的是“雪”、“风”:

堪怜黛玉,是因“风”起:雪满,清风,正是满清。

崇祯亡国,正是因“满清”十多年的持续打击,是重要的外因,加上天灾、内乱,综合交加所致。

薛宝钗的“停机德”,用“雪满”的皇太极也很好理解:

范晔的《乐羊子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和停机劝学,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此篇全文只有一个“德”,便是:“以就懿德”。

正是:崇德,皇太极称帝的年号。

“崇”,除了“高”、“高贵”之意,以《康熙字典》为准,还有:“又【廣韻】敬也,就也。【書·仲虺之誥】欽崇天道。”

《尚书》中的“钦崇天道”,就是敬天道、就天道。

崇德:正是“就懿德”。

看出薛宝钗这个“满清君”是“雪满”的皇太极,便能一眼看出“停机德”典故里的“以就懿德”,正是“崇德”。

书中描述的薛宝钗表面之懿德,原来是皇太极年号“崇德”!

所以石头的代言人宝玉骂“宝钗辈”为“国贼”,骂的最后一句:

“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

读者您还不明白薛家宝钗之德?

所以这个“停机德”,“以就懿德”,验证了“崇德”皇太极。

点击看上一文:《红楼梦》判词解读4:黛玉《枉凝眉》解读,宝玉《终身误》解读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

(点击最上方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13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07: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黛玉有玉没有?+ 为什么每日家情思睡昏昏?+ 林黛玉比王明君,莫怨东风当自嗟 + 和云伴月不分明,谜底是胧是月龙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15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9】



1.3.2.2 林黛玉是朱明君
林黛玉是朱明君,显而易见。前文已讨论过“玉带林中挂”的图谶,其图按推背图解为“朱”,其谶表示林黛玉在树上吊死的结局。月明林下美人来,林黛玉是“明”的代表。又跟宝玉谈情说爱,准确说是宝玉的心上人,当然是皇帝。明清之际,树上吊死的朱明皇帝,基本可认出崇祯。黛玉的小性儿、多疑,简直就是照崇祯刻画的。

书中第一次写到黛玉: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 “绛珠草一株”,绛是朱,珠又是朱,一株还是一朱。真是巧合?

黛玉第一次见宝玉,宝玉问黛玉有玉没有?注意此处“众人不解其语”,作者是警告读者也在众人中,作者惯用此法。黛玉说没有,宝玉摔玉、大哭,其实以我们目前对宝玉是朱明玉玺或皇权的理解,此处的宝玉大哭就心知肚明了,甚至作者写这段话时之泪我们也看到了。再看贾母怎么说的?你这妹妹原有玉,因殉葬,带了去了。殉字,不仅说玉,也指黛玉,此人原有玉,后来亡玉、殉国,也符合崇祯。

崇祯死后“披发遮面”,这点在多个史书中都有记载。

19回说耗子偷香玉笑话前,“黛玉也倒下,用手帕子盖上脸”。

26回,黛玉说“每日家情思睡昏昏”,被宝玉在窗外听到,问“为什么每日家情思睡昏昏?”林黛玉自觉忘情,不觉红了脸,拿袖子遮了脸,翻身向里装睡着了。

然后下面说了一大堆似乎很啰嗦的话:

宝玉才走上来,要扳他的身子,只见黛玉的奶娘并两个婆子却跟了进来说:“妹妹睡觉呢,等醒了再请来。”刚说着,黛玉便翻身坐了起来,笑道:“谁睡觉呢!”那两三个婆子见黛玉起来,便笑道:“我们只当姑娘睡着了。”说着,便叫紫鹃,说:“姑娘醒了,进来伺候。”一面说,一面都去了。黛玉坐在床上,一面抬手整理鬓发,一面笑向宝玉道:“人家睡觉,你进来作什么?”宝玉见他星眼微饧,香腮带赤,不觉神魂早荡,一歪身坐在椅子上,笑道:“你才说什么?”黛玉道:“我没说什么。”

作者当然有用意,在这段话里找关键字,一个字:睡!

“每日價情思睡昏昏”是《西厢记》中莺莺小姐的唱词,此处故意重复,而且两次写错字,是红楼梦中惯用手法:用错误提醒读者。

注意宝玉问话“你才说什么?”宝玉一直问读者“为什么每日家情思睡昏昏?”

看“睡”之前是什么字?思,崇祯庙号“思宗”。

您要说这样读书合适吗?我们分析一下:

在写错的“家”字,和强调的“睡”字之间,是两个字:情思。

林黛玉自觉忘情:作者让忘“情”,剩一个字“思”。

那段很啰嗦的话,作者一直告诉我们:妹妹睡、谁睡、姑娘睡、人家睡,我觉得作者都要把心呕出来了,您还要作者怎么告诉我们?黛玉睡是“思”睡!

在文字上做功夫,是红楼梦这本书的特点!否则怎么写反面事?

对宝玉此问,林黛玉的回答是:拿袖子遮了脸,装睡!

用手帕子盖上脸、拿袖子遮了脸:书中只有黛玉有遮脸之举,而且不止一次,符合思宗朱由检的“遮面”形象。

以作者怡红院石头的身份,“怡红”即“遗朱”,对崇祯的感情不言而喻,所以从来不惜笔墨对黛玉赞美,甚至夸张,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位绝代佳人。

1.3.2.2.1 莫怨东风当自嗟
黛玉占花名抽到“莫怨东风当自嗟”的签,此诗原创是欧阳修的《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但红楼梦中是“东风”,不是“春风”!

元曲作家高明有:

红颜自古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一看就是从欧阳修的诗化来的。还有一些攒诗的如:

人生自古谁无死,莫怨东风当自嗟。 (宋代:赵顺孙)
芙蓉生在秋江上,莫怨东风当自嗟。 (明代:朱朴)
此句都是从欧阳修的诗化来的。

所以我们还是以欧阳修为王昭君写的这句诗为源头。黛玉不是怨春风,而是怨东风,东夷、清风,表明了黛玉的立场,或者说作者故意不用“春风”而用“东风”。书中多处写黛玉怕风,也是指此东风、清风,暗指满清。看,找对方向了,很多地方的理解会迎刃而解,毫不牵强。

王昭君,因西晋避讳司马昭,改为王明君,也称明妃。“明君”是作者用王昭君比黛玉的原因之一,明朝皇帝。

晋朝为避司马昭讳,还改了一个著名的苦命女人的名字,蔡昭姬,改为蔡文姬。

避讳由来已久,连神仙都不能幸免,比如姮娥,避讳汉文帝改名嫦娥。观音菩萨也不能幸免,为避讳李世民,把观世音改为观音,名将李世勣改为李勣,民部改为户部。本来吏部、民部机构名称很清楚,顾名即可思义,一个管官,一个管民,改为户部就不如民部明白了。这个线索先记着,在解密李纨的“观音没有世家传”时会用到。

黛玉的菊花诗“和云伴月不分明”,是个字谜,谜底是“胧”,云从龙。后面的“惊回故故恼蛩鸣”,明显用岳飞的《小重山》典故: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月胧明”也是对“和云伴月不分明”这个字谜的解答和注解。

胧:是“月龙”,月是明,龙是帝,即明朝皇帝。



点击下一个:潇湘馆竹,有匪君子!有凤来仪,凤皇来仪?箫韶九成,百兽率舞 + 为什么黛玉住大观园主位?为什么黛玉雅号潇湘妃子?为什么黛玉占花名是芙蓉?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3: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13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12: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两株枯木,一围玉带:是什么字?+ 猴子身轻站树梢:是什么字?+ 贾政灯谜:谜底是印?还是砚台?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11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7】



贾环说的朱明玉玺,也不能是孤证,且看下面贾母贾政的灯谜。

贾母:“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

贾政已知是荔枝,便故意乱猜别的:猴子立枝上,所以是荔枝,这个正面谜底太牵强,作者也提醒了荔枝是“故意乱猜”。却为读者猜真正谜底提供了线索:在木上,猴子立枝。其实不止正面给的谜底是故意错的,谜面“打一果名”也是故意这样写的,这其实是个字谜。

猜这灯谜之前,先看一个著名的图画之谜:

第五回游幻境,宝玉看十二钗正册的头一页那幅图,“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其后是“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的诗。在“宝玉看了仍不解”处,有甲戌本脂批:“世之好事者争传《推背图》之说……此回悉借其法……真奇想奇笔。”

我不赞成拿批语作证据,因为一个作品其原著应能充分表达作者思想,应能独立存在,批语只是附加的评论、提示等,不能喧宾夺主。但批语可作为启发、线索,把读者没想到的重点提醒出来,供读者多一个思考,尤其是甲戌本的脂批,看得出来脂砚斋跟作者是同一个创作团队,知根知底。就像这里,如果没这个脂批,我不知道此处图画配谶语的写作方式,是借《推背图》之法,所以是个很有用的提醒。看了《推背图》我才知道,此处不只是借其法,简直是抄了一张图:






谶曰

惟且和月 下民之极
应运而兴 其色日赤
颂曰

枝枝叶叶现金光
晃晃朗朗照四方
江东岸上光明起
谈空说偈有真王
对《推背图》,我们不用管它是预言还是伪造,红楼作者和我们面对的这个图谶,都是对已经发生过的、朱明立国之事进行“预言”。

此图树上挂了个曲尺,即“木”上挂“∟”,合为“朱”字。

图中的两个圆代表日、月,合为“明”字,即湘云说的李白诗句“双悬日月照乾坤”,就是“明”字。

红楼作者显然是模拟了这幅图,把一棵树改为两株枯木,把曲尺改为玉带,玉带挂在木上,还是个“∟”状,所以还是个“朱”字。

林黛玉是朱!而薛家是夷,薛宝钗是金,金玉配就是争宝玉,夺朱明江山。

看,红楼梦的主旨这几句话就说明白了。

另外,两株枯木可表示“林”,而“玉带林中挂”还能作为林黛玉结局的谶语,“玉带林”就是林黛玉反过来念,“挂”就是在树上吊死了。别人是一石二鸟,红楼作者往往是一石多鸟,这也是红楼梦的特色。

回到贾母的灯谜,猴子立枝在木上,又是稍作变化,把曲尺、玉带变成了“猴子立枝”,就是个出头的曲尺形状,还是个“朱”字。

会不会我们想多了,这里并没有《推背图》朱明立国那幅图的意思?一是“在木上,猴子立枝”和“两株枯木,挂个玉带”如出一辙。二是作者特意提醒,“打一果名”的“果”:“木”上两个“日”,不就是下面这图吗?


“木”上两个“日”:果
红楼作者的用字,和一石多鸟之巧妙,把汉字的多音多义发挥得淋漓尽致,你细读十遍之后,自然五体投地,无需多言。

贾母这个灯谜也是一石多鸟,还有几个“鸟”我们在解读孙悟空、喝猴尿时一并说,此时路未铺好。

再看贾政的灯谜: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打一用物。”

表面给的谜底是砚台,也没错,但是个假谜底。注意看:

贾政悄悄的说与宝玉,宝玉意会,又悄悄的告诉了贾母。

所以真正的谜底就是悄悄告诉贾母的“宝玉”,印,玉玺。贾政悄悄说,宝玉又悄悄告诉贾母,是作者悄悄告诉读者,读者要意会。

贾母贾政的灯谜是一来一往,连起来就是:朱明玉玺。

跟前面贾环的“大哥二哥”谜语,谜底正好一样,可相互验证。有这么巧吗?只能说明是作者有意设计的结果,也说明我们没有乱解。

明玉的例子还有,比如刘姥姥讲的故事:雪下抽柴的那位小姐,名叫茗玉,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后来塑了这茗玉小姐的像。茗玉谐音就是明玉,在崇祯十七年而亡,所以宝玉记挂抽柴,黛玉提醒抽柴。第二天“宝玉”让“茗烟”去找这“茗玉”小姐的庙,看看这三人的名字,更是挑明了,而庙字还有一个含义是“朝廷”,比如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点击下一个: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隐满、明 + 宝钗为什么姓薛?黛玉为什么姓林?+ 木石前盟是前明,怀金悼玉是归金 + 蘅芜君是满清君,皇太极咏太极图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7:24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赞赏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红学
红楼梦(小说)
红楼梦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13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09: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 唐 ] 李商隐
原文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译文
骆氏亭外竹林环绕,雨后亭外景物焕然一新。相思之情啊飞向远方,可却隔着重重的高城。

深秋的天空一片阴霾,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水中的荷叶早已凋残,只留了几片枯叶供人聆听雨珠滴响的声音。

注释
崔雍、崔衮:崔戎的儿子,李商隐的从表兄弟。

竹坞(wù):丛竹掩映的池边高地。

水槛(jiàn):指临水有栏杆的亭榭。此指骆氏亭。

迢递:遥远的样子。重城:一道道城关。

秋阴不散霜飞晚:秋日阴云连日不散,霜期来得晚。

枯荷听雨声:雨滴枯荷,大约只有彻夜辗转难眠的人才能听到。

作者介绍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
败荷
[ 宋 ] 王镃

原文

叶无圆影柄无香,收尽莲歌冷碧塘。

一片伤心云锦地,也曾遮月宿鸳鸯。



留得残荷听雨声lueming2013.07.01浏览1495次文学[url=]分享[/url][url=]举报[/url]
你想到了什么,回答要快,全


1个回答

zhengxuying2013.07.02


满意答案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也在《红楼梦》里出现过,林黛玉说她最不爱李商隐的诗,但却偏偏只喜欢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我最讨厌李义山的诗,只喜欢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
所谓诗无达诂,我也只能说出自己的见解。“残荷”象征年老,而且孤独,因为荷叶残枯的时候,往往周围的“同伴”也都已经七零八落了。斑斑点点的雨滴打将下来,可以想象那时气氛凝重,引人深思。  
表达一种孤独但又闲适的生活状态。

至于用枯好还是残好,感觉还是残好一些。
枯字如死灰一般,且没什么希望和情调
相较之残好很多,有种寂寥零落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13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14: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 唐 ] 李商隐
原文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译文
织着凤尾纹的绫罗,薄薄重重;

碧纹的圆顶罗帐,我深夜赶缝。

那回邂逅,来不及用团扇掩盖;

可你驱车隆隆而过,无语相通。

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残烛尽;

却无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红。

也许你在垂杨岸,栓系斑骓马;

怎能等到,送去会你的西南风。

注释
凤尾香罗:凤纹罗;罗:绫的一种。

顶:指帐顶。

扇裁:指以团扇掩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13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18: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赵飞燕 - 中国汉朝时期成帝皇后 锁定
赵飞燕(公元前45年-公元前1年),赵氏,号飞燕,《飞燕外传》称其名为赵宜主。史书并未记载其是哪里人,仅称其为长安宫人,出身平民之家,家境贫穷,选入宫中为家人子(即宫女),后在阳阿公主处学舞,为汉成帝刘骜第二任皇后。

鸿嘉三年(前18年)封为婕妤。永始元年(前16年)六月封为皇后。绥和二年(前7年)汉成帝去世,太子刘欣即位为帝,即汉哀帝,尊为皇太后。元寿二年(前1年)汉哀帝崩逝,被贬为孝成皇后。一个多月后被贬为庶人,下诏令其看守陵园,当日赵飞燕自杀身亡。

在中国历史上,她以美貌著称,所谓"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和杨玉环,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体态轻盈瘦弱的美女。同时她也因美貌而成为淫惑皇帝的一个代表性人物。

人物关系
汉成帝丈夫 汉成帝
基本信息
本名
赵氏

别称
赵宜主、赵婕妤、孝成赵皇后

字号
号飞燕

所处时代
西汉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时间
公元前45年


去世时间
公元前1年

主要作品
《双凤离鸾曲》、《归风送远操》、掌上舞

主要成就
得宠晋为婕妤,其后立为皇后

称号
婕妤→皇后→太后→皇后→庶人

性别


目录
1人物生平
2主要成就
3人物评价
4个人作品
5轶事典故
6艺术形象
7史籍记载
8亲属成员
9后世纪念
折叠人物生平
折叠早年生活
汉元帝初元四年(前45年),赵飞燕出身于平民之家,家境贫穷。刚生时,父母不想养她,将其抛弃,三天不死,于是将其抱回养大。

折叠舞者出身
年纪稍长后,赵飞燕以良家女子的身份进宫为宫女(并非勾栏或者奴婢),属于阳阿公主家,学习歌舞。因其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而得名"飞燕"。

折叠初见帝王
《历朝名媛诗词》中的赵飞燕
《历朝名媛诗词》中的赵飞燕
鸿嘉三年(前18年),汉成帝即位十多年,年已30岁,后宫却没有一个存活的皇子。一次微服外出游乐,来到阳阿公主府,阳阿公主把养在府中的良家女都叫出来,取悦汉成帝,赵飞燕勾人魂魄的眼神、清丽动人的歌喉、婀娜曼妙的舞姿,一下子就倾倒了成帝。汉成帝将她带回宫。赵飞燕使个欲擒故纵之计,一连拒绝成帝三夜召幸,激起成帝征服之心,夜夜临幸,再也离不开她。

后来听说她还有一个妹妹赵合德,长得非常漂亮,又温柔妩媚,连赵飞燕也自愧不如,便下令招入宫中,姐妹"俱为婕妤,贵倾后宫"。 成帝固宠赵氏姐妹,对其它妃嫔不屑一顾,对她们的宠爱逾越了礼制,班婕妤等人皆失宠。

折叠陷害皇后
许皇后姐姐蛊诅后宫有身孕的妃子被发觉,赵飞燕趁机告发许皇后等人蛊诅后宫女子,求己亲媚。太后得知后大怒,下令彻查,许皇后因此被废。之后汉成帝欲立赵飞燕为皇后,但太后王政君嫌弃她出身卑微不是侯门女,不同意,但其实王政君也是出身卑微的平民女。太后的外甥侍中淳于长为成帝立赵飞燕为皇后一事来沟通。

折叠封妃立后
折叠举荐立嗣
绥和元年(前8年),定陶王刘欣来长安,其祖母傅太后私下以许多金银珠宝、珍玩布帛贿赂赵飞燕姐妹,打通关节,在她们的帮助下,一直没有子嗣的汉成帝立侄子刘欣为太子。

折叠帝王去世
绥和二年(前7年)春,46岁的成帝死于赵合德床上,成帝一直身强体壮,从来不生病,去世前晚还很好,早晨起床穿衣,准备接见辞行的楚思王刘衍和梁王刘立,谁知刚刚穿上裤袜,衣服还没能披上身,就忽然身体僵直、口不能言,中风扑倒床,动弹不得,不久便去世。朝野震动,群臣声讨赵氏祸水。赵合德自杀身亡。

折叠尊为太后
太子刘欣作为养子即位,是为汉哀帝,他感念赵飞燕当初拥立之功,依礼法尊赵飞燕为皇太后,封皇太后的兄弟赵钦为新成侯、皇太后的侄儿赵䜣为成阳侯,赵氏一门两侯,地位显赫。
佟丽娅版赵飞燕
佟丽娅版赵飞燕
然而几个月后,司隶解光弹劾赵昭仪怂恿皇帝杀害许美人、中宫史曹宫所生皇子,称"赵昭仪倾乱圣朝,亲灭继嗣,家属当伏天诛"要求追究赵氏一族的罪过。 哀帝于是下令免去赵飞燕兄弟新城侯赵钦、侄儿成阳侯赵䜣的爵位,贬为庶人,家属被驱赶至辽西郡。议郎耿育上书为赵飞燕求情,对解光揭出的杀害皇子案持怀疑态度,痛斥其落井下石。

由于哀帝得继皇位乃赵飞燕大力促成,加上她与哀帝祖母傅太后关系密切,自然不再予以追究,赵飞燕总算能安下心来,保住了皇太后的位子,但这样一来被太皇太后王政君和王氏家族所仇恨。 期间,有大臣说赵昭仪罪甚大,家属要连坐,矛头直指赵飞燕,哀帝没有处理。

折叠被废自杀
元寿二年(前1年)六月,哀帝崩逝。与哀帝不睦的王氏外戚集团东山再起,哀帝宠臣和外戚遭到了严厉的打击,傅太后丁太后被挖坟,赵太后被废,独尊王政君。王莽挟太皇太后王政君下诏曰"前皇太后与昭仪俱侍帷幄,姊弟专宠锢寝,执贼乱之谋,残灭继嗣以危宗庙,悖天犯祖,无为天下母之义。贬皇太后为孝成皇后,徙居北宫。"一个月后又下诏将赵皇后和哀帝傅皇后一起贬为庶人,赶去看守自己丈夫的陵园,当天二人一同自杀,赵飞燕只比妹妹赵合德多活了六年。

折叠主要成就
折叠政治
助汉哀帝登帝位

绥和元年(前8年),定陶王刘欣来长安,赵飞燕在成帝面前夸赞刘欣的才能,并提议册立刘欣为太子,这样,刘欣凭借个人表现,加上赵飞燕从旁协助,争储之路十分顺利。后来,汉成帝无子去世,21岁的刘欣顺利登上了皇位,即汉哀帝。

折叠艺术
千秋绝艳图-赵飞燕
千秋绝艳图-赵飞燕
创"踽步"及"掌上舞"

"赵后腰骨纤细,善踽步而行,若人手持花枝,颤颤然,他人莫可学也"。"踽步"是赵飞燕独创,其手如拈花颤动,身形似风轻移,可见其舞蹈功底深厚。赵飞燕还自创"掌上舞","掌上舞"又称"掌中舞"因舞蹈体态轻盈,仿佛可以置于掌中,故得名。此舞后成了赵飞燕的一个独有标志,亦可比喻女子舞姿轻盈。



折叠人物评价
折叠史书评价
汉朝班固《汉书》:诡矣祸福,刑于外戚,高后首命,吕宗颠覆。薄姬坠魏,宗文产德。窦后违意,考盘于代。王氏仄微,世武作嗣。子夫既兴,扇而不终。钩弋忧伤,孝昭以登。上官幼尊,类祃厥宗。史娣、王悼,身遇不祥,及宣飨国,二族后光。恭哀产元,夭而不遂。邛成乘序,履尊三世。飞燕之妖,祸成厥妹。丁、傅僭恣,自求凶害。中山无辜,乃丧冯、卫。惠张、景薄,武陈、宣霍,成许、袁傅,平王之作,事虽歆羡,非天所度。怨咎若兹,如何不恪!

折叠历代评价
唐朝徐凝: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百美新咏图》中的赵飞燕
《百美新咏图》中的赵飞燕

唐朝李白: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宁知赵飞燕,夺宠恨无穷。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一朝不得意,世事徒为空。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笼。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肠断弦亦绝,悲心夜忡忡。[1]

唐朝李白: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披香殿前花始红,流芳发色绣户中。绣户中,相经过。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圣君三万六千日,岁岁年年奈乐何。[2]

唐朝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3]

北宋张耒:苦心膏沐不论赀,富贵人生各有时。直使中流畏仙去,君王何啻似婴儿。

南宋辛弃疾: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4]

辽朝萧观音: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5]

近代萍寄生:赵飞燕留仙裙皱,天上宁无;襄城君堕马妆残,人间罕匹。[6]

折叠个人作品
《归风送远操》

折叠轶事典故
折叠身轻如燕
《赵飞燕别传》中记载赵飞燕家有彭祖方脉之书,擅长使用气术,长大后"纤便轻细,举止翩然",所以人们叫他飞燕。 她甚至能站在人的手掌之上扬袖飘舞。 身轻如燕即身体像赵飞燕一样轻,现在多指动作轻盈。

折叠留仙裙
《飞燕外传》中,赵飞燕体态极其轻盈,每当她纤腰款摆、迎风
赵明明饰演的赵飞燕
赵明明饰演的赵飞燕
飞舞时,就好像要乘风而去一般。一天她穿了一件云英紫裙来到太液池边,再笙歌鼓乐中翩翩起舞,突然间狂风大作,像风筝一样飘起来。于是成帝赶紧叫乐师们拉住赵飞燕的裙摆,免得他被风吹走。待风停时,发现赵飞燕的云英紫裙竟被抓得皱皱的,从此宫女们盛行穿折叠出褶皱的裙子,美名其曰"留仙裙"。

折叠息肌丸
《飞燕外传》中,赵飞燕为使肌肤雪白娇嫩,把一种秘方配制叫作息肌丸的药丸塞入肚脐。这种丸药是由麝香、高丽参、鹿茸等名贵药物制成的蜜丸,将其放入肚脐内,确实功效显着,用后可使人肤如凝脂,肌香甜蜜,肌肤胜雪,双眸似星,但该药之毒却会经久滞留积蓄在任督二脉内,令女人终生无法怀孕。皇宫药剂师上官妩曾教赵飞燕用羊花煮汤洗涤,可是已无法挽救。飞燕合德,悔不当初。

折叠诈托有孕
《赵飞燕别传》中,有描写赵飞燕因无法怀孕,而"欲为自利长久计"假装怀孕,多次从宫外买入刚出生的男婴冒充皇子但最终未能得逞,只好对汉成帝说自己生下一个儿子,但已夭折了。

折叠燕啄皇孙
《汉书》里记载成帝死后,司隶解光对赵合德杀害许美人及女官曹宫之子的

奏疏,其动机是想惩罚赵飞燕。但从奏疏中看出,赵飞燕并未参予这一罪行。而且奏疏也表明,成帝自己也脱不了干系,议郎耿育对此案也有质疑。然而外人眼中,赵氏姐妹被视为一体,班固的评论是"飞燕之妖,祸成厥妹",并将燕啄皇孙的童谣载入正史,这个典故也因此流传下来以致于失去了本意而成为后妃杀害皇族的一个典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13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18: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只赵飞燕舞过的金盘,为何摆到了《红楼梦》第一美人的卧房?
播报文章

海宝历史谈谈
关注
2019-11-07 12:59
高血压的“克星”来了,每天坚持1件小事,轻松还原健康
高血压的“克星”来了,每天坚持1件小事,轻松还原健康
80%的高血压无需特殊调理,做到这三点,简单有效!
80%的高血压无需特殊调理,做到这三点,简单有效!
肝囊肿有救了!用它轻松解决,可惜很多人不知道这个
肝囊肿有救了!用它轻松解决,可惜很多人不知道这个
《红楼梦》中第一美人秦可卿的房间摆设实在奇特,书中写道:“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这几件东西的惊奇之处在于非常具体,当日美人的日用品经过了怎样的波折摆到红楼美人的卧房内,这里将为您一一解答:


秦可卿房内的海棠春睡图

先说一说赵飞燕舞过的盘子

赵飞燕本是西汉成帝宠妃,由于腰身纤细,可以掌中起舞而名动古今。至于这只盘子,小说《飞燕外史》中有一个场景:“婕妤接帝于太液池,中流歌酣,舞于金盘之上,风大起,后顺风呼曰:顾我,顾我;”就是跟皇帝说,快看我啊,然后扬起袖子说“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宁忘怀乎?”说自己要升仙了,你能舍得我吗?这种卖弄风情忸怩作态也真是令人拍案叫绝了,没想到皇帝也真吃这一套,赶快对她身边的人说,快抓住她。飞燕终于没有仙去,盘子也就留了下来。


赵飞燕

然而赵飞燕生性淫邪,又性情娇妒,时间久了皇帝自然生厌,不太搭理,宠眷日疏,再加上私通宫人,诅咒皇帝的罪名,终于在成帝死后,被贬为庶人,下诏令其看守陵园,赵飞燕不忍其辱自杀身亡。美人葬于黄土,宝镜自然埋入尘泥。


赵飞燕

后汉末年,董卓荒淫暴虐,一路从西凉地方往洛阳去,经过长安,粮草吃紧,便发掘汉代帝陵抢夺珍宝以充军费,意外得到了这只盘子。到了洛阳,董卓相继败丁原,废少主,独揽朝政,一发不可收拾;此时便把金盘赐给他很看重的一位才学之士——蔡邑;然而董卓不久就败于吕布和王允,牵连蔡邑也被诛,这只金盘就随着他的女儿蔡文姬远嫁匈奴。


蔡文姬

公元220年,一代枭雄,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因为和蔡邑是故人,便派使臣迎娶蔡文姬还乡;为表示感谢,蔡文姬便将这只飞燕舞过的金盘赠送给曹操;进而传给儿子魏文帝曹丕,曹丕有一位妃子甄妃很受他宠爱,而且身材纤细,很像赵飞燕,这盘子便赐给了甄妃。曹丕的弟弟曹植喜欢甄妃已久,甄妃对其也有心,无奈事不随人愿,后来甄妃宠衰,被害死;将此金盘托人赠给曹植。


顾恺之洛神赋图

一次曹植朝拜京师,返回封地,走到洛水边上,看见甄妃仙衣踏波而来,与他相见,便写出了《洛神赋》,形容甄妃“翩若惊鸿,宛若游龙”,且将金盘再次归还甄妃。经过三国继亡,两晋荒乱,五胡乱华,终于隋代一统,隋炀帝好大喜功,大修运河,要连同洛水到扬州,民夫们挖运河的过程中,得到了这只盘子,献给了隋炀帝。


萧皇后

隋炀帝最宠爱的皇后萧氏,聪慧貌美,且有飞燕之姿,这只盘子也就归她所有;随着炀帝一起下江南,玩乐于扬州,然而好景不长,宇文成都叛乱,隋炀帝被杀,萧太后辗转奔赴北方蛮族突厥;直到大唐隆兴,大将军李靖大破突厥,迎回萧后,被纳入了唐太宗的后宫,这金盘从而在唐代宗族中流传,终于到了一代好色君王唐玄宗之手,顺理成章的赐给了杨贵妃。不过杨妃体胖,是绝对不可能在这金盘中起舞的,一次唐玄宗沉香亭宴乐,贵妃出浴,梨园弟子伴奏,妃子舞《倪裳羽衣舞》,命翰林学士李太白作新词,李白脱口吟到: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贵妃一听以为讥讽她太胖,不能像赵飞燕一样在金盘中起舞,立即进谗言,将李白赐金放还。


杨贵妃

然而好景不长,安史之乱,玄宗幸蜀,经过咸阳武功,禁军不肯前行,要诛杀杨国忠,杨贵妃以死谢众怒,从此美人入土,金盘埋尘。两百年后,宋太祖赵匡胤一统中原,当时陕西有一位高士陈抟在西岳华山修炼,一次骑驴过马嵬坡,听到天下统一,人民终于免于流离之苦,一高兴,从驴背上栽了下来,正好摔到这只金盘上,此时宋太祖也听说了陈抟是位有道高人,想招他入朝,辅佐江山,陈抟适时地献上了这只盘子,骑驴而去,留下了一句话说:百年之后,自有分晓;一百余年后,这只盘子果然传到了爱好风雅的宋徽宗之手,北宋即告灭亡。


李师师

当然,宋徽宗被金人掳走之前,这只金盘已经赠送给了美艳娇丽的青楼名妓李师师,从此四百余年,飞燕的金盘一直在青楼女子中流传,直到清军入关,这金盘为吴三桂爱妾陈圆圆所有。康熙盛世,开始削藩,吴三桂不自安,准备起兵造反,自己积攒多年的金银分赐将士,家里所有的古玩书画赠送各地权贵,以求获得支持,这时江宁织造——《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便得到了这只金盘。


陈圆圆


秦可卿之死

而后顺理成章,几次分家,这只飞燕舞过的金盘终于摆在了秦可卿的卧房内。红楼梦形容秦可卿是风流袅娜,有林黛玉之姿,而兼薛宝钗之练达,所以小名“兼美”。不过,美人薄命的事情不久再次发生,秦可卿青年早凋,这金盘最终又将花落谁家?这个可要问问刘心武先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13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18: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赵飞燕 - 宋代张耒诗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宋代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张耒的七言绝句。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赵飞燕

创作年代
宋代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作者
张耒

目录
1作品原文
2作者简介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赵飞燕

苦心膏沐不论赀,

富贵人生各有时。

直使中流畏仙去,

君王何啻似婴儿。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13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18: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钗是杨贵妃,黛玉是赵飞燕,曹雪芹为啥这样写?脂砚斋说出答案
三顺说名著
2020-09-03 12:09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的回目,是“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当然了,“戏彩蝶”的肯定不是真正的杨贵妃,而是薛宝钗。“宝钗扑蝶”是《红楼梦》中最经典的画面之一,彼时,薛宝钗正要到潇湘馆去找林黛玉,忽然看见贾宝玉走了进去,便抽身回去,忽然又看见两只玉色大蝴蝶,在眼前迎风翩跹,便欲扑来玩耍,于是,便有了“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同样,“泣残红”的也并非真正的赵飞燕,而是林黛玉。因为林黛玉头天晚上在怡红院吃了“闭门羹”,误以为是贾宝玉指使丫头们做的,便伤心不已,独自掉了一夜泪。第二天起来晚了,又偏逢芒种节,大观园中百花凋谢,残红遍地,想起自己寄人篱下的处境,越发增添愁肠,呜呜咽咽,哭出一首《葬花吟》,这便是“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杨贵妃和赵飞燕,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美女。杨贵妃以肌肤丰泽著称,因为唐代以胖为美;赵飞燕则以瘦闻名,据说飞燕能做“掌上舞”。所以,也有一个成语叫“环肥燕瘦”。这个成语,虽然最初是用来形容书法之高超,但因为太切合两位美女的实际情况,也渐渐成了形容女子之美,各有千秋的代名词。
杨贵妃和赵飞燕,一胖一瘦,倒是颇为符合薛宝钗的肌肤微丰,林黛玉的弱不禁风。然而,大家也非常清楚,这两个女子,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什么好名声,因为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引发了“安史之乱”,大唐王朝险些被颠覆;因为汉成帝宠爱赵飞燕,引发了“王莽篡汉”,大汉王朝也几乎灭亡。

而薛宝钗和林黛玉,则是曹雪芹费尽心思,塑造出来的两位美丽无比,才华横溢,又品行高洁的女子,为什么曹雪芹要将他费尽心血塑造出来的这两个如此美好的角色,分别比喻成杨贵妃和赵飞燕?
脂砚斋在元春省亲时的一个批注中,说出了其中的原因。
元春省亲,点了四出戏,第一出就是《豪宴》,脂砚斋批注,“《一捧雪》伏贾府之败”。那么,《一捧雪》究竟是什么样的一出戏,为什么会伏贾府之败呢?

据《明史》和《张汉儒疏稿》记载,“一捧雪”为明代著名玉杯,它的主人名叫莫怀古。权臣严世蕃欲将玉杯据为己有。有一个名叫汤勤的人,垂涎莫怀古的小妾雪艳,便向严世蕃献计,逼着莫怀古将玉杯献给严世蕃。莫怀古被逼无奈,用赝品代替真玉杯,送给了严世蕃。汤勤识破真假,告诉了严世蕃。因为这一个名叫“一捧雪”的玉杯,莫家家破人亡,雪艳也在洞房中刺死了汤勤,然后自刎。
所以,脂砚斋的这个批注,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贾府之败,与林黛玉和薛宝钗,有着一定的关系。因为“一捧雪”象征着薛宝钗,“玉杯”暗指林黛玉。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林黛玉和薛宝钗本来是两位冰清玉洁,深居简出的闺阁女子,但是因为美丽和才华,被权贵看中,进而造成了贾府的覆灭。那么,薛宝钗和林黛玉,这两个深闺中的女子,又是如何被权贵知道的呢?这恐怕与贾宝玉将她们的诗稿拿出去给人乱看有密切关系了。
杨玉环和赵飞燕,一个险些造成了唐朝的灭亡,一个险些造成了汉朝的灭亡;林黛玉和薛宝钗,虽然并不像这两个女子那样,祸国殃民,但因为美丽和才华,也造成了贾府的覆灭。所以,曹雪芹也将她们一个比喻成了杨贵妃,一个比喻成了赵飞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9-19 10:04 , Processed in 0.07801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