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录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幸存录》是明末夏允彝著记载明末史事的史书,共六卷。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幸存录
创作年代
明末
作者
夏允彝
类别
史书
目录
1版本
2共谋复兴明室大计
3内容
4篡改的内容
5观点
6东林党人及复社人士的不满
7作者简介
折叠编辑本段版本
据史学家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鲒琦亭集外编》对《幸存录》题跋, 《幸存录》有两本。一个版本稍详细,另一个版本为东涧之客1646年以后"为洗雪而削去"。现存之《幸存录》上篇国运盛衰之始部分文字又重复出现在下篇东夷大略之中,已遭篡改。计六奇著《明季北略》(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抄录了较完整的《幸存录》。《明季北略》第二十四卷(五朝大事总论)内容即是较完整的六卷本《幸存录》。《幸存录》的内容,正如作者夏允彝所说,是记述"国家之兴衰,贤奸之进退,虏寇之始末,兵食之源流"的。
折叠编辑本段共谋复兴明室大计
明朝灭亡后,夏允彝投奔极富民族气节的抗清名将史可法,与之共谋复兴明室大计。福王朱由崧登基后,他被推举为弘光朝吏部考功司主事,但由于母亲的原因未能上任。但他依然与同乡陈子龙一起,积极秘密从事抗清活动,曾多次为抗清义军出谋划策,进行多方支援。不久,史可法在扬州保卫战中殉难,接着,弘光小朝廷都城南京陷落,成立刚刚一年的弘光王朝就此覆灭。夏允彝面对如此国事,深感悲绝绝望,于是写下绝命词自投深渊而死,表达了以身殉明的坚强决心。他死后,其子夏完淳继承父亲遗志,与老师陈子龙一起积极从事抗清活动,两年后也被清军逮捕,壮烈牺牲。
折叠编辑本段内容
在书中,作者记载了南明弘光朝廷建立的始末、史可法等忠臣义士如何被权臣马士英排挤出朝以及弘光王朝与满清士兵的作战情况以及清军逐渐入主中原的经过,寄予了自己对国事的深深忧虑以及力主抗清复明的坚强决心。而其中记述最详也最有价值的是"门户大略"和"门户杂志"两篇,在这两篇中,作者详细记载了弘光王朝各朝臣之间、东林党、阉党以及复社文人之间的党争。在夏允彝看来,值此清兵压境、国难当头之际,弘光王朝上下本应戮力同心、一致抗敌,但各朝臣之间却党派林立、纷争不断以至于互相倾压,因而在"门户大略"、"门户杂志"中对这些行为进行了毫不讳饰的批评,认为党争也是导致明王朝覆灭的极大原因。他的这些记述和言论,最为人称道也最为人所诋毁。
折叠编辑本段篡改的内容
现存的《幸存录》删掉了崇祯皇帝中后金反间计的内容。因为崇祯在当时一般士人心中是勤政节俭,壮烈死于社稷的圣明天子,反间计消息的流传只会彰显"圣明天子"崇祯的昏暗,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不利于反清复明。而袁崇焕自被崇祯定罪磔杀后一直被称为"罪督"、"逆督",形象在一般江南文人心中是极其负面的形象。毛文龙被认为是袁崇焕故意除掉,毛文龙那时的形象在一些人心中又变得相当正面。所以,有关毛文龙的不利内容也被适当削去。
幸运的是,计六奇得到了《幸存录》的较完整手抄本并将其附录在《明季北略》最后一卷,这才让我们今天能看到完整的《幸存录》。
折叠编辑本段观点
按照作者在《幸存录》中的观点,明王朝的北都北京和南都南京之所以相继陷落,党争纷起、互相倾轧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便是东林党人与非东林党人之间的内讧。他们既没有高瞻远瞩、以国事为重的识见,亦没有戮力同心、和衷共济的肚量,相反却是你争我夺、斗个不休,其结果便是使明王朝的政治危机更加严重,以至于使清军有可乘之机,这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事情,其结局是"亲者痛,仇者快"。夏允彝虽然本身就是几社发起人之一,也与复社文人交好往来,但他并不为门户偏见所囿,而是站在一个较高立场上深刻认识到党争足以耽误国事,因此强烈反对党争。他的这些见解都在《幸存录》中得到了表现,故"门户大略"与"门户杂志"两篇颇多公允之论。比如,他对于东林党人和复社文人的评价中都既有恕辞也有贬词,既赞赏他们在朝政中的一些正义作为,也对他们杂而偏、不尽公忠的缺点秉笔直书。认为正是由于他们囿于自己的门户之见而言辞过激,致使党争加剧,结忿深久,导致了身家两败、国家命运更加艰难的结局。同样,对于当时及后世史书中人人唾骂的马士英等人,夏允彝也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之进行了评论,其中也是既有恕辞也有贬辞。
折叠编辑本段东林党人及复社人士的不满
《幸存录》的这些言论引起了一些东林党人及复社人士的不满。由于夏允彝的人品行为都是光明磊落广为人所称道的,所以复社文人要想对此进行攻击驳斥就有一定难度。为了给自己的攻击言论找一个较好的借口,许多东林党人和复社文人便将《幸存录》牵强附会地认为是别人窜改的作品。如复社文人黄宗羲认为该书是后人窜改而成的,称其为"不幸存录",并作《汰存录》以纠正该书说语。巢鸣盛在为《汰存录》写序时,更将《幸存录》说成是小人附会的议论。他们之所以会产生这些看法,恰恰是因为作者在《幸存录》中所指出的"门户之见"所致。也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幸存录》长期以来不断遭到删削和窜改,以至于使该书难以保持原貌。
在《明史·艺文志》、《千顷堂书目》中,《幸存录》仅作一卷,传抄本有三卷、四卷、六卷不等。夏完淳在《续幸存录自序》中称《幸存录》为:"首盛衰大势,辽事、门户与流寇,皆有大略,有杂志。"据此可知,《幸存录》原书共有八篇。现今的流行本包括"国运盛衰之始"、"辽事杂志"、"门户大略"、"门户杂志"、"流寇大略"、"东彝大略"等共六篇,其中辽事无"大略",流寇无"杂志",已经亡佚两篇。通行各本中有合而为一卷的,也有以篇为卷的。各种本子都有所删削,而其中以六卷本较为完善。
《幸存录》长期以来之所以不能保持原貌,除去该书观点引起有门户之见的文人的删削和窜改外,还因为该书在清朝被长期列为禁书,不能刊刻,只能以抄本的形式秘密流传。在辗转传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增删或遗漏之事。据现存史料看,《幸存录》有许多种抄本,且各抄本卷数颇有差异。另外,还有光绪九年(即公元1883年)刊刻的《胜朝遗事》本、《明季稗史汇编》本、《明末十家集》本等等。
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经军机处奏请、乾隆帝批准,《幸存录》被列为全毁书。究其原因,不外乎作者夏允彝是执着于抗清事业的义士,并且书中"触碍字句甚多"、"语多偏颇",为满清王朝所不容。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夏允彝(1596年-1645年11月4日)。字彝仲,号瑗公,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系明末著名少年诗人夏完淳之父。夏允彝自幼聪慧过人,饱读诗书,博学善文。他所生活的时代东林讲席之风正好盛行,苏州人张溥、杨廷枢等人仿效东林党,结为复社。夏允彝受此启发,也与松江同乡陈子龙、徐孚远等人结为几社,以此与复社文人相互应和。公元1637年(即崇祯十年),夏允彝考中进士,官居长乐知县。在任知县期间,他兢兢业业,吏治清明,尤其擅长处理疑难案件,平反了不少冤假错案,深得长乐百姓爱戴,被推为"廉能知县"。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室福王在南京监国,任命他为吏部考功司主事。
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进攻江南,夏允彝与陈子龙等在江南起兵抗清,兵败后于同年九月十七日投水殉节,时年50岁,谥"忠节"。
著有《夏文忠公集》、《私制策》、《幸存录》等。
夏允彝 免费编辑 [url=]添加义项名[/url]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文化人物|历史人物
夏允彝(1596年-1645年11月4日),字彝仲,号瑗公,松江华亭(今属上海松江)人,夏完淳之父。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举人,崇祯初年,与同郡陈子龙、徐孚远等人结成"几社"。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任福建长乐县知县,能体恤民情,革除弊俗。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室福王在南京监国,任命他为吏部考功司主事。 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进攻江南,夏允彝与陈子龙等在江南起兵抗清,兵败后于同年九月十七日投水殉节,时年50岁,谥"忠节"。 著有《夏文忠公集》、《私制策》、《幸存录》等。夏允彝在明末因为几社活动等原因,和陈子龙齐名,世称"陈夏"。
基本信息本名 夏允彝 别称 夏彝仲,夏瑗公 所处时代 明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明松江府华亭县 出生时间 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
去世时间 南明弘光元年九月十七日(1645年11月4日) 主要作品 《夏文忠公集》《私制策》《幸存录》 主要成就 在江南起兵抗清 谥号 忠节 职业 明朝官员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夏允彝,明松江府华亭县人,家住郡城西花园浜。幼好学,善文辞。崇祯十年进士出身。崇祯二年,大名士张溥在吴江把南北许多知名文社的负责人召集起来,其中包括江南应社、苏州羽明社 、浙西闻社、江西则社、中州端社等,结成新的"复社"。与"东林党"相比,复社并不是一个卓然标格的政党类型,它强调的是"以学救时,以学卫教",而东林党人在末期鱼龙混杂,不少人"急功名、多议论、恶逆耳、收附会",严重违背了孔子有关君子"群而不党"的圣训。后来,复社因其精神领袖张溥的去世而渐趋衰落。与复社成立的同时,夏允彝、杜麟征、陈子龙等人在松江成立了新的师生、亲友相传的"几社",诗文酬和,社友们互相以文章道德激励。
夏允彝的仕途很短暂,"真官"只作过福建长乐县令,时间约五年左右。在官期间,他治绩优秀,成为当年由吏部点名表扬的全国政绩突出的七位"优秀"知县之一,并受崇祯皇帝亲自接见。可惜,由于母亲病逝,他只能丁母忧回老家守丧。 崇祯十七年(1644年),北京沦陷,夏允彝急忙拜谒史可法,商议恢复大计,由于南明弘光政权的迅速崩溃,夏允彝才不获展,在林野乡间仍旧想有所作为。当时满清在江南的统治还不稳固,义师纷起,明朝残余军事力量散落其间。于是,夏允彝暗中写信给自己从前的学生、明朝江南副总兵吴志葵,商量准备合兵攻取苏州,然后收复杭州,再进兵南京,以图保有明朝江南半壁河山。也就是在那时,年仅十五岁的夏完淳匆匆完婚后,马上和父亲一道加入戒旅军中。可惜,吴志葵无长远谋略,军将多懈怠贰心,苏州城不仅未被攻下,这些残明的乌合之众,也大败四溃。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夏允彝反而变得愈加平静,他决定要自杀殉国。乡人劝他可以趁乱渡海去他曾任地方官的福建,招纳兵马,再图恢复。夏允彝考虑再三,没有同意,怕举事再败以至于蒙羞万世。松江清军主将早闻夏允彝大名,表示只有他出山,一定给大官作。清将还表示,即使夏先生不愿新朝为官,出来见一面也行。夏允彝以"贞妇"自比,在门上大书道:"有贞妇者,或欲嫁之,妇不可。则语之曰:'尔即无从,姑出其面'。妇将搴帷以出乎?抑将以死自蔽乎?"明白无误表达了自己不事二朝的决心。 他 给好友陈子龙等人写信交待后事,然后平静与家人言别,并特意把未完成的文集《幸存录》交予独子夏完淳手中,叮嘱他毁家饷军,精忠报国,代父完成恢复志愿。在九月十七日遣散家人,作绝命诗:"少受父训,长荷国恩,以身殉国,无愧忠贞。南都既没,犹望中兴。中兴望杳,安忍长存?卓哉我友,虞求、广成、勿斋、绳如、悫人、蕴生,愿言从之,握手九京。人谁无死,不泯者心。修身俟命,警励后人!"从容自投松江塘而死。《明史》上讲他"自投深渊以死",实乃误记。夏允彝自杀是形同日本人仪礼性的剖腹自杀,其兄、子、妻妾家人,皆肃穆哀恸地立于水滨观视。松塘水浅,只达夏允彝腰身以上,这位大才子生生埋头于水中,呛肺而死,他背部的衣衫都未沾湿,生殉了他的大明朝。彼情彼景,身为儿子的夏完淳肝胆欲裂,目睹父亲刚烈死状,他也更加坚定了必死报国之心。
至于陈子龙,他与夏允彝乃同年进士,也是当时鼎鼎大名的文学家。本来,陈子龙想与夏允彝同死,但夏允彝以母妻托付于他,他本人又有九十老祖母需要赡养,故而忍死待变,割发为僧隐于乡间。陈子龙未与夏允彝一同殉国的另一大原因是陈子龙希望抗争到底而不甘心在遇到失败后就放弃反抗。夏允彝和陈子龙的不同选择曾经遭受稍后的一些道学家的议论,有人认为陈子龙没有主动殉国,其壮烈比不上夏允彝。实际上,在强敌面前,忍痛生存以保留有生力量继续抗争,其壮烈丝毫不逊色于夏允彝之死。明宗室鲁王监国时,陈龙子暗中接受鲁王的任命,与夏完淳一起策动满清的松江提督吴胜兆反清。天不祚明,兵变失败,不仅吴胜兆被杀,陈子龙本人也被逮捕。在押解至南京的途中,陈子龙终于作出了与其挚友夏允彝一样的人生选择:跳水自杀殉国。[1]
折叠编辑本段文学成就夏允彝著有《夏文忠公集》(5卷),《私制策》(1卷)、《幸存录》(6卷)乃其绝笔(附《姓氏杂志》1卷)。编注有《春秋四传合论》、《禹贡合注》(5卷)、《几社六君子诗》(1卷)。 著有绝命诗:"少受父训,长荷国恩,以身殉国,无愧忠贞。南都既没,犹望中兴。中兴望杳,安忍长存?卓哉我友,虞求、广成,勿斋、绳如,悫人、蕴生,愿言从之,握手九京。人谁无死,不泯者心。修身俟命,警励后人!"
折叠编辑本段史籍文载折叠明史《明史》 允彝字彝中,华亭(今属上海松江)人。赐冠举於乡。好古博学,工属文, 暇时偶作印章。是时东林方讲学苏州,张溥、杨廷枢等慕之,结文会,名曰复社。允彝与周邑陈子龙等结几社相和。清兵陷南京,欲结义民抗之,闻友人侯峒曾、董淳耀、徐湃等皆死,乃赋绝命词,投水死。 《明史陈子龙传、广印人传》
折叠明季南略《明季南略》 夏允彝字彝仲,号瑗公;松江华亭人。嘉善籍。通"尚书"。万历四十五年戊午举人,崇祯十年丁丑进士。宏光立,为吏部主事。清兵下松江,允彝避匿。其兄强之谒官,允彝潜赴池中死。同年陈子龙挽诗云:'志在"春秋"真不愧,行成忠孝更何疑'!
折叠编辑本段后事简介折叠夏允彝墓在九峰西端的昆冈荡湾村(旧时叫"四十三保十三图")坐落着明朝末年抗清将领夏允 彝、夏完淳父子的墓地,石驳墓基围成的平台呈半月形,高约2米,宽约30米。墓建造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三月,为夫妇合葬墓。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修葺。道光六年(1826年)八月重修,把先世几个墓葬在一起。墓前立石碑,中间大书"明夏忠节公允彝墓道",其下夹行小字:"公先世并葬于此,子节慰公讳完淳祔。"左侧书"永远禁止樵牧侵占",右侧作"道光六年八月,知娄县事徐梦熊立"(清代塘湾属娄县)。 1961年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亲题墓碑,被列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1.夏允彝 . 学习强国 . [2021-12-27]
夏完淳 - 明末抗清英雄 免费编辑 [url=]修改义项名[/url]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历史人物
夏完淳(1631年-1647年),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别号灵首。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区)人,祖籍浙江会稽。明末诗人,南明抗清英雄。
基本信息中文名 夏完淳 出生地 松江府华亭县(位于今上海市松江区) 别 名 端哥(乳名)、夏复(别名)、夏存古 出生日期 1631年10月4日 逝世日期 1647年10月16日 字 存古
号 小隐(别号灵首) 逝世地 江宁(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 谥 号 节愍(清朝谥) 主要成就 东南抗清 所处时代 明末 民族族群 汉族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折叠幼年时期夏完淳画像 崇祯四年九月初九(1631年10月4日),夏完淳生于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家住郡城西花园浜,是中国历史上年纪最轻的华夏先烈。完淳父夏允彝为江南名士,与完淳师陈子龙创立几社(与复社相应)。 这时明朝可谓内忧外患,积重难返。在文化思想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南方,要求个性解放,反对理学桎梏的时代精神也在广泛发展,许多饱读诗书、忧国忧民的士人按照文学观念或活动地域形成各种流派或社团,与阉党进行斗争。这里面就有著名的东林党。继东林党之后,又有组织地主阶级中下层知识分子及小市民的复社和几社,而夏完淳的父亲夏允彝就是几社的创始人之一。 夏完淳出生后,夏家上下欢天喜地,亲朋好友也纷纷前来祝贺,祝贺夏允彝35岁喜得贵子,更祝贺夏家单弱的门庭终于有了生机。 夏完淳受父亲影响,矢志忠义,崇尚名节。夏完淳天资聪颖,早慧,5岁读经史,7岁能诗文,9岁写出《代乳集》。允彝出游远方,常带完淳在身边,使他阅历山川,接触天下豪杰。初受知于复社领袖张溥,十二岁起,从陈子龙为师,在文章气节方面,深受二人熏陶。 崇祯十六年(1643年),与同县友人杜登春等组织“西南得朋会”(后改为“求社”),成为“几社”的后继。次年春,农民起义军席卷北方,完淳自称 “江左少年”,上书40家乡坤,请举义兵为皇帝出力。 弘光元年(1645年),清兵下江南,完淳年十五,随父、师在松江起义抗清。失败后,夏允彝投水自殉。乃追随陈子龙与太湖义军联系,参谋义军领袖吴昜军事,继续从事抗清救国活动。不久,太湖义军被包围消灭。完淳泅水脱险。抗清意志坚定不移。因痛心国事,作《大哀赋》,文采宏逸,情词哀惋,见者无不感叹惊佩。 永历元年(鲁监国二年,1647年)春,监国鲁王赐谥夏允彝为“文忠”公,并遥授完淳为中书舍人。完淳写谢表,连同抗清志士数十人名册,交与专在海上往来通信联系的秀才谢尧文,使赴舟山呈与鲁王。谢在漴阙候船,被清兵拿获,解送提督吴胜兆处系狱。后吴胜兆反清事败,清当局得完淳所书谢表等,于是南京总督军务洪承畴,秉承清摄政王多尔衮意旨,按名册严缉夏完淳等,务要一网打尽。 完淳避在嘉善岳父家中,曾秘密西行受阻,返回松江,决定渡海至鲁王处,再图大举。不幸于六月底被清廷侦获逮捕,取水道解往南京受审。船过细林山(即辰山),想起老师陈子龙,作《细林夜哭》诗,以表哀悼。船过吴江,又作《吴江夜哭》诗,以悼念吴昜。 押至南京,洪承畴亲自讯问并劝降,说:“童子何知,岂能称兵叛逆?误堕贼中耳!归顺当不失官。”完淳挺立不跪,佯为不知审讯大员就是洪承畴,高声答道:“我闻亨九先生本朝人杰,松山、杏山之战,血溅章渠。先皇帝震悼褒恤,感动华夷。吾常慕其忠烈,年虽少,杀身报国,岂可以让之!”当左右差役告诉他堂上“大人”就是洪承畴时,完淳更声色俱厉地说:“亨九先生死王事已久,天下莫不闻之,曾经御祭七坛,天子亲临,泪满龙颜,群臣呜咽。汝何等逆徒,敢伪托其名,以污忠魄!”洪承畴色沮气夺,无辞以对。时钱栴亦被捕,意志沮丧。完淳在旁勉励说:“今与公慷慨问死,以见陈公于地下,岂不亦奇伟大丈夫哉!”使钱得全晚节。 杜登春见证了行刑的过程,并与沈子羽霄将夏完淳的尸首葬于小昆山新茔。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评价柳亚子《题》第5首:“悲歌慷慨千秋血,文采风流一世宗。我亦年华垂二九,头颅如许负英雄。” 郭沫若惊叹:“完淳不仅为一诗人,而实为备良史之才者也”。
折叠编辑本段后世纪念夏氏父子墓,坐落在松江区小昆山镇荡湾村北开阔的田野中。石驳墓基围成一块平台,墓地呈半月形,高约2米,面宽约30米,占地二 亩余。1956年,夏墓被当时的江苏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松江县划归上海市后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修葺了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墓,并立墓碑,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同志亲笔题写碑文“夏允彝夏完淳父子之墓”十个行楷大字。字字有神,体现了陈总对这两位民族英雄的敬仰和推崇。
折叠编辑本段文学贡献夏完淳在世只有16年,但他在明末文坛上却有着不可磨灭的光辉。夏完淳短暂的一生中,著有赋12篇,各体诗337首,词41首,曲4首,文12篇。 夏完淳诗作,在艺术表现上,也有特色,如用典用事,比较工切;多用比兴,带有浪漫气息;富于想象,时见瑰丽色彩;善于以景为情,融情入景;善于选择特征性的事物和动作来概括情境,表现人物。集中的爱国主题,爱国激情,热烈的战斗气息,充沛的乐观精神,夺目的华美文词,动人的浪漫色彩都形成完淳诗歌的悲壮激昂、清新开朗的艺术风格。[1]
参考资料- 1.夏完淳简介 . 快资讯 . 2021-12-01 . [2024-1-9]
上阵父子兵——明末夏允彝、夏完淳父子 2017-06-11 16:38
作者:孙慧敏 一、前言 夏允彝(1596—1645)与夏完淳(1631—1647)父子,都是明清之际松江府抗清运动中的死难者。他们的事迹,除了得到明遗民的记载与传诵之外,也被写入了《明史》。相对于其他许多《明史》中的人物,或者静默地躺在故纸堆中,或者只存活在专业历史学者的心中、口中,夏氏父子的故事,特别是以夏完淳为中心的夏家故事,却在近代中国的知识界得到不少共鸣。单就研究论文与专书来说,在1930 年到1949 年间,根据笔者目前搜集所得,共有五篇与夏完淳有关的论文及两本专书问世;而在戴逸、罗明所收集的清代人物研究论文目录(1950—1986)中,则收录了十篇以夏完淳为主题的论文及一本专书。 夏氏父子为什么能够在近代中国重新得到书写?沈松侨指出,这和晚清知识人投入故纸堆中找寻“抵御外族”的“民族英雄”,以进行国族建构的运动有密切的关系。国族主义的兴起虽然是夏氏父子的故事重新受到注意的契机,却无法解释夏氏父子在夏家故事中的地位消长,也不能说明夏完淳的故事为什么会比其他众多明末士大夫的忠烈事迹,更能引起近代中国知识人的注意。因此,这个现象实际上正在提醒着我们:近代中国知识阶层在从事历史书写的时候,除了“国族主义”以外,还有许多尚未经过发掘与反省的考量与关怀。 三百五十多年来,包括夏氏父子自己、夏家的亲友及后世的各种正史、野史撰作者与文艺创作者,都留下了许多不同版本的夏家故事。这些故事过去常被研究者用来作为拼凑夏家历史图像的材料,而本文则试图透过对这些材料的综合比较,重建夏氏父子故事的形成史,借此展现近代中国知识阶层的文化心态与其变化。 二、走进历史舞台——城市边缘的新兴士绅家庭 夏允彝与夏完淳父子来自松江府华亭县的一个新兴的士绅家庭。夏允彝的父亲夏时正(1560—1627)是家中第一个拥有科举功名的人物。虽然夏时正终其一生不过是个秀才而已,但他的两个儿子却都能克绍箕裘,长子之旭①(?—1647),贡生出身,次子允彝则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举人、崇祯十年(1637)进士。 从夏之旭、允彝兄弟均以嘉善籍应科举考试来看,夏家的先世可能是从嘉兴府嘉善县迁到松江府华亭县居住的。根据王澐(1618—?)的回忆,在明末的松江,士大夫城居的风气十分盛行, 因此稍有能力的士大夫,都会在城内营治宅第。举例来说,夏允彝的好朋友陈子龙(1608—1647),原来世居华亭县的莘村,因为家世富裕,父亲陈所闻(1587—1626)早登科名,所以在他出生以前,陈家就已经迁到松江城内了。而夏家在夏允彝考上进士以后,虽然也有向松江城推进的现象,却没有迁入城中居住。从夏家的宅居位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夏家在人文荟萃的松江地区原先所处的边缘地位,从而验证了它的新兴特质。 夏允彝虽然没有显赫的家世,但透过科举制度的管道,以及相当程度的因缘际会,逐渐受到松江士大夫的瞩目。在弘光元年(1645)所写的《幸存录》一书中,他简单地回忆了自己一生的经历:予少钝劣,读书数百过,仅得上口;十五以后,心稍开,不数过亦时能记忆。弱冠名浮,应酬日剧,久困公交车,不能舍帖括技;强仕始第,又困簿书。失恃而还,三年崩坏。 夏允彝二十岁出头就考中了举人,这样的成绩使他受到不少士大夫的侧目。但他投考进士的过程却很不顺利,为了准备考试,夏允彝除了参加当时最著名的文社——复社之外,还与几个同乡另外组成了“几社”。不同于复社的广开门户,几社是“非师生不同社”,因此一直保持着地方性文人社团的性质;而相对于复社逐渐卷入政治社会运动,几社则一直以研习制艺诗文为主要活动,因此在崇祯中叶以后,当复社因为政治上的压迫与领袖张溥(1602—1641)的去世渐趋衰落时,几社社友的“云间派”文学则逐渐在江南士人社群当中引领风骚,而夏允彝的时文稿更是士子模仿的对象。 夏完淳的诞生,为夏家带来继续发展的新希望。夏允彝一直到三十六岁的时候,才以纳妾的方式得到这个唯一的儿子,对于这个得来不易的后嗣,他自然是尽全力地栽培,而天资卓颖的夏完淳也不辜负父亲的期望,自小就在学业上有超乎常人的发展。此外,由于父亲的关系,夏完淳很早就进入了江南士大夫的社交圈。松江名士陈继儒(1558—1639)早在夏完淳五岁的时候,就为他写了一篇《童子赞》,并声明:“非敢佞也,吾有所试矣。”夏完淳的妻舅钱默(1624—?)也在夏完淳六岁的时候,为他写了一篇《神童赋》。这些文章都在崇祯年间就已经刊行,由此可以想见神童夏完淳应当在明末清初的松江社会中相当知名。 崇祯十年(1637),夏允彝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进士,随即带着家眷前往福建担任长乐知县。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个实授的官职。崇祯十五年(1642),他因为母亲顾氏过世而丁忧回籍,经过二十年努力才换得的短暂仕宦生涯,至此告一段落。 夏允彝虽然没有显赫的仕宦经历,但他的社会声望,却使“草木门庭,旗常家世”的夏家能够与江南名门结为儿女亲家。夏允彝的长女淑吉(1618—1661)嫁给嘉定侯岐曾(?—1647)的儿子侯洵(?—1636);他的独子完淳则娶了嘉善钱枬(1598—1647)的女儿钱秦篆(1630—?)。只不过,时局已不容许夏家做进一步的发展。由于与抗清势力有所牵连,夏家的男性成员夏允彝、夏之旭、夏完淳等,在顺治二年(1645)到顺治四年(1647)间陆续自杀或被处死,而侯家与钱家也有类似的遭遇。一度充满无限可能的夏家,就这样消逝在明清之际的漫天动乱中,但夏家成员曾经发出的光彩,却使他们的故事不仅没有随着夏家的殒灭消逝,反而更得到时人与后人的传诵。 编辑:马巧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