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25
 楼主| 发表于 2023-12-7 11: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第一回中所说的吴玉峰和东鲁孔梅溪是什么人?
深信不疑 2019-06-14   |  6399阅读  |  1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第一回有“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为什么《红楼梦》有这么多的书名和作者,我们再来看《红楼梦》中还有同样的例子, 甄宝玉,和贾宝玉一样相貌性情的人,书中第二回:贾雨村介绍甄家之宝玉:他说:‘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甲戌侧批:甄家之宝玉乃上半部不写者,故此处极力表明,以遥照贾家之宝玉,凡写贾家之宝玉,则正为真宝玉传影。蒙侧批:灵玉却只一块,而宝玉有两个,情性如一,亦如六耳、悟空之意耶?】



脂砚斋批语清楚明白:贾宝玉和甄宝玉,如同假悟空和真悟空,如同悟空与六耳。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人有多个化身,曹雪芹在《红楼梦》书中的化身可以是 甄宝玉,贾宝玉,曹雪芹作为作者,也是有多个化身,是吴玉峰,是东鲁孔梅溪,是空空道人。那么《红楼梦》的书名也有不同的化身!是《石头记》,是《风月宝鉴》等等。那么这样写是因为障眼法,因为书中有碍语。

那么曹雪芹所化身的他们两个作者的原型是谁?红学界针对“吴玉峰”和“东鲁孔梅溪”的考证很多,无法避免我的考证的结果和网络上的一致,那么我以另外的角度来探讨他们的原型。

我的考证的出发点是东鲁孔梅溪的“东鲁”地名。这个词代表的是地名,这是关键。我们要是把,吴玉峰,东鲁孔梅溪,曹雪芹三个名字这么排列,以地名为主要的线索联系,那么吴代表吴地,东鲁代表山东,曹代表曹魏的魏地。那么这三个地方和曹雪芹有重大联系。

曹雪芹的祖先是魏国的曹操。东鲁山东和曹家的联系是因为李煦,曹寅之妻李氏是李煦的姊妹。李煦和曹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同一体。康熙给李煦的朱批也说:“曹寅于尔同事一体”。李煦本姓姜,原籍山东省莱州府昌邑县。父李士桢,本姓姜。明崇祯十五年(1642),昌邑遭“壬午兵燹”,士桢被清军俘虏,过继正白旗佐领李西泉为子,改姓李氏。

吴的地域包括现在的浙江、江苏南部及安徽东南部一带说吴语的地方。那么吴代表的是江宁织造曹家和苏州织造李家以及杭州织造孙家。

先来说吴玉峰考证其实网络上的考证我觉得是对的,他的原型是吴伟业。吴伟业(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为什么叫吴玉峰,因为作者认为吴伟业就是吴地的魏玉峰。魏良辅(1489-1566),号玉峰,流寓于江苏太仓。是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戏曲革新家,昆曲(南曲)始祖。



我们来说说吴伟业的戏曲作品《秣陵春》和《红楼梦》的关系。

秣陵是地名,现在秣陵街道地处南京市江宁区中部,而南京也称为石头城,那么《秣陵春》也可以看成《石头春》,所以《石头春》和《石头记》书名是非常的相似。

两书都有“真”、“假”做为人物姓氏,《秣陵春》有“真大爷”、“贾姐姐”。《红楼梦》中有“甄家”“甄士隐”、“贾府”“贾雨村”。

两书以“镜子”和“玉”作为主要道具,《秣陵春》中“宜光宝镜”,《红楼梦》中有“风月宝鉴”

两书都有幻境,宜光宝镜幻化亡故的李后主的世界,《红楼梦》为女儿情幻化一个太虚幻境。我个人觉得这是重中之重,这是一个曹雪芹的精神乐园。值得一说的宝玉神游太虚时出现了同样的宝镜。

回到《红楼梦》书中第五回: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甲戌侧批:设譬调侃耳,若真以为然,则又被作者瞒过。】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宝玉含笑连说:“这里好!”【摆设就合着他的意。】秦氏笑道:“我这屋子大约神仙也可以住得了。”说着亲自展开了西子浣过的纱衾,移了红娘抱过的鸳枕,【甲戌侧批:一路设譬之文,迥非《石头记》大笔所屑,别有他属,余所不知。】

这里的脂砚斋特别注明:一路设譬之文,迥非《石头记》大笔所屑,别有他属,余所不知。

这一段脂砚斋描写特别强调这段描写不是曹公写的,是别有他属,其实就是曹雪芹借鉴了《秣陵春》,《秣陵春》同样有穿越时代的神物,宜官宝镜和于阗玉杯,以及古董晋唐名帖和烧槽琵琶;《红楼梦》这一段出现了穿越神物和古董,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等等。曹雪芹借秦氏之口说“我这屋子大约神仙也可以住得了。”说出这是一出和《秣陵春》一样的穿越神剧!

接着说东鲁孔梅溪的原型,它是东鲁孔尚任,我觉得网络地论证也是对的!为什么?我的考虑是吴玉峰是戏曲作家,那么孔梅溪也应该同样是戏曲作家,再结合东鲁两个字很容易联想到孔尚任。孔尚任他是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世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昇并论,称“南洪北孔”。其创作的《桃花扇》传奇剧本,近代·梁启超《小说丛话》:“但以结构之精严,文藻之壮丽,寄托之遥深论之,窃谓孔云亭《桃花扇》冠绝千古矣!

《红楼梦》没有直接写《桃花扇》,我觉得是作者有意回避,因为《桃花扇》创作的时间和曹雪芹生活的年代太近了,不符合曹雪芹模糊的写法。

回头说说梅溪的由来,根据吴玉峰脱胎于魏玉峰,孔梅溪应该脱胎和梅溪有关的戏曲家,那么应该是谁,这有些模糊,因为没有标志性的人物,我感觉是是王十朋。

王十朋生卒于1112年11月9日-1171年8月6日。字龟龄,号梅溪,今浙江省乐清市四都左原梅溪村人。《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开篇原文道:话说众人看演《荆钗记》,宝玉和姐妹一处坐着。林黛玉因看到《男祭》这一出上,便和宝钗说道:“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子上来作什么!俗话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去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

我们再回到书中,看看曹雪芹和北孔的联系,还真有曹雪芹以孔尚任北曲为创作风格的曲子。[终生误]曲子后面甲戌本有眉批:“语句泼撒,不负自创北曲”。通常曹雪芹是有佐证的。[乐中悲]曲子后面甲戌本有眉批“悲壮之极,北曲中不能多得”。

再来说说一个有趣的异曲同工曲子!



《桃花扇》

【离亭宴带歇指煞】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是现代有名的网络语,他的出处正是《桃花扇》。那么它和谁对比呢?

《红楼梦》

王熙凤【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急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两首曲子同在那里,都有大厦倾,《红楼梦》的大厦倾,就是指朱楼,红楼也,这和《桃花扇》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做了一个对应。

《红楼梦》半世心对应《桃花扇》五十年兴亡看饱。

王熙凤是末世凤凰,所以脂砚斋说她是枭雄,对应《桃花扇》是末世凤凰台栖枭鸟。

王熙凤的判词东海请来金陵王,对应《桃花扇》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那乌衣巷不姓王。

王熙凤是风月之人,王熙凤正是从风月宝鉴来,对应了《桃花扇》秦淮水榭花开早,俺曾睡风流觉。

那么我们做一个总结:曹雪芹故意说出这两个人有什么含义,第一向他们致敬,《红楼梦》的写作借鉴了前辈戏曲艺术成就,曹雪芹非常喜欢戏曲,造诣太深,曹雪芹更为自信的化身为当代的东鲁孔尚任和吴地的吴伟业,写出《红楼梦》。第二《桃花扇》和《秣陵春》“借男女的离合之情,写前朝大明兴亡之感”,那么曹雪芹更为胆大,他是借男女的离合之情,写当朝大清的政治,九子夺嫡,再次强调《红楼梦》的血泪史。

看到这儿了,点个赞再走吧。喜欢我回答请点击关注并转发分享!陈说红楼原创解密红楼梦人物原型:

静王的人物原型:曹雪芹的表哥,爱心觉罗 福彭!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614804201639772424/

王熙凤的人物原型:康熙的八王爷胤禩福晋郭络罗氏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599475411296452878/

贾雨村原型是:隆科多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589367375265530125/

贾宝玉的原型:康熙废太子胤礽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645232134149636359/

迎春的人物原型:康熙十皇子胤䄉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668620104214774030/

刘姥姥的人物原型:瘟神痘神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61618115452076301/

板儿的人物原型:曹雪芹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671514225015259403/

粤海邬将军的人物原型:年希尧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674046675427803395/

忠亲王老千岁的人物原型:康熙废太子胤礽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688271804454142212/

贾芹的人物原型:曹雪芹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635592641935311108/

袭人的原型:龙衣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693092695235100935/

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的人物原型:雍正和胤祥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680749536895303950/

贾环的人物原型:十三皇子胤祥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679322960257351950/

贾母的原型:康熙大帝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672618967573463309/

薛宝钗的原型:薛宝钗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59625003071622375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深信不疑 > 《红楼梦》举报/认领
上一篇: 《红楼梦》主朱慈炤
下一篇: 一个笨姑娘,一直守在宝玉身边,陪他为黛玉守坟,最终活成脂砚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25
 楼主| 发表于 2023-12-7 12: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主朱慈炤
深信不疑 2019-04-28   |  4317阅读  |  16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主朱慈炤

弁言

2018年,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的《红楼隐史》一书,破解了“红学”有史一来《红楼梦》研究者所遇到的诸多谜团,作者王丽女士可谓三百年来第一位解得《红楼梦》真味的人。

《红楼梦》主朱慈炤

笔者在读《红楼隐史》之前不久,读过顾诚先生的力作《明末农民战争史》和《南明史》。顾诚先生是有国际声誉的当代明清史专家。《明末农民战争史》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南明史》曾获国家图书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于是,《红楼梦》的真正作者水落石出:

(一)

《红楼梦》主朱慈炤

公元1704年清康熙四十三年,在中国干支纪年中为甲申年。这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在浙江余姚城外一个小镇的一处普通院落,72岁的王士元,午饭后,与他5岁的孙子朱钰宝在院子柳树下的石桌旁玩耍,给小钰宝讲故事、背古诗词。

桌上放着一册《夏完淳诗文集》。他说道:“钰宝,今天爷爷给你讲讲夏完淳。他五岁读经史,七岁能作文,他的诗词文章写的很好,他还是一位少年英雄,曾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爷爷很崇拜他,将他视为老师……”。

“钰宝,钰宝”。正讲着,街坊的几个小朋友进得院里,叫小钰宝出去玩耍。他对钰宝说:“去跟小朋友玩吧,下次爷爷接着给你讲”。

看着钰宝兴奋的跑近小朋友走出院落的背影,他站起来,面带微笑却又略显愧疚的想:“钰宝呀,按族谱你属‘怡’字辈‘金’字旁,名字应该叫‘朱怡钰’才是,可爷爷按族谱给你爸爸、叔叔们起的‘和’字辈‘土’字旁的名字,已引起周围人对名字中怪字的注意,所以爷爷就不能再按族谱给你起名字了,但你应有的谱名和爷爷的真实身份已隐藏在爷爷写的《石头记》里。”

想到这里,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时,头顶上细长密密的垂柳齐整地微微拂动着。他抬起右手,缓缓地捋了捋花白长长的胡须,转身朝书屋走去。

同时,一直卧在他脚旁的“一红”,起身走在他前面,也往书屋走去。

(二)

说起一红,倒有一段来历:那是十一年前,即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癸酉)春季的一天,城里坊间吴掌柜催要他写的小说。他想:这《石头记》书稿,要分出章回、篡成目录,还要用工稳的小楷按统一格式抄写,虽然自己曾在宫中受王觉斯老师指导,照着钟繇小楷一笔一画地写仿,练就了一手童子功,但这几十册稿子,抄一遍很费时日,谈何容易。

于是他对吴掌柜道:“吴掌柜,我就是再抄写的勤、整理的快,过一遍也得半年甚至一年”。吴掌柜点着头,稍加思索后对他道:“王学士,不妨这样,分两次出版,先出版前八十回,再出后四十回,这样既能减轻你抄写的压力,也能缓解我制版和印刷的压力,还能提前得到收益,并为坊间留个盼头”。

后来他就将已整理出的前八十回抄出一个副本给吴掌柜送去。吴掌柜接过书,与他在厅堂一边喝着茶,一边将包好的银两放在他面前,又说着近来的新闻。这时,听见有小猫的叫声,俄顷,一只黑白相间、头顶有一弯形似《汉乙瑛碑》上“乙”字的朱红色绒毛的小花猫来到他跟前。

吴掌柜笑着说道:“哎哟,王学士,它好像认识你似的,直冲你叫”。他也笑着道:“小家伙真可爱,哪里来的?”吴掌柜道:“我家玎玎最近又产下一窝幼崽,这几天已能自己走动了,不想此时这只窜了出来,莫非跟你有缘,你要是喜欢,就送给你”。

王士元爽快地抱起小猫,收了银两离开了,回来就给这只小猫起名“一红”。

(三)

回到书屋,他坐在琴桌前,一红爬上他身来,再跳过琴面舒展地卧于琴前,似乎知道主人即将抚琴,而它就要静静地听琴。

他先是环视一下书屋,看一看墙上挂的字画、宝剑和占满一堵墙的书架。那书架摆放着神话志怪和多年来为教书而收集阅读的经史子集,还有当代名士、巨匠的诗文集、野史笔记等,如:张岱、夏完淳、钱谦益、吴伟业、黄宗羲、李渔、顾炎武、王夫子、叶燮、蒲松龄、冒辟疆、洪昇等等。

古代圣贤和当代名士,都是他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当然是批判地学习和借鉴,如前朝小说《金瓶梅》、冒辟疆和洪昇等人的著作,对他写《石头记》帮助不小。而对于东林党、复社中的一些人士的歪曲事实的史料、文章,又正是他驳斥的对象。

他的目光又落在书案上,案上摆放着笔、墨、纸、砚和书案雅玩。其中一笏圆形的“天保九如”墨,是他多年前从庙会上淘得的。当他发现这笏墨时,先是一惊,遂若无其事地捧起端详,稍与货主还价后收入囊中。

这是一笏先朝遗物,他曾在宫中见过,属万历年间徽州制墨名家方于鲁献给宫廷的贡品,系采用松脂烟与鹿角胶,和以龙脑、麝香等数种名贵药材,施以十万杵精制而成,正面是山川松柏、天空悬着日、月二星的图案,背面周围有四条龙,中部方框内是几行楷体文字:“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岗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虽说这笏有点扭曲的畸形百年老墨图案文字稍有残缺,但他还是视若至宝,不曾研磨使用,只作书屋镇宅之用。

(四)

书案上除了文房四宝外,还有一函《徽言秘旨订》和一摞二十册正在评批的《石头记》。他心想:六十年来的隐姓埋名、躲躲藏藏、颠沛流离,能走到今天真不容易,这都是老天爷的安排,如今已是既有自己的房屋和田地,有一妻一妾、也有六子三女一媳和一个孙子。一大家子,不仅其乐融融,而且近二十多年安静祥和自足的日子,为他提供了创作、抄写《石头记》的物质条件和环境,他此时心满意足地又捋了一下胡须。

让他欣慰的还有,《石头记》一书,自从“癸酉”书稿出事后,便一改原来的计划,只写到八十回为止,并以“脂砚斋”的名义对其评批,十年来已批阅四轮。这样作,既能躲开清朝严酷的文字狱,也能为后人破解书中之谜提供线索,还能造成一个未写完的大谜团,引起更多的人、更长的时间对书产生兴趣,作深入细致地研究,如此破解谜团的可能性就越大。不然,只将此书作一般小说去读,是很难解得书中真味的,写书的宏愿就会落空,二十余年的心血也将白流,更可怕的是,后人将会被那些歪曲历史的伪君子永远蒙蔽欺骗下去。

这时,他的目光回到琴面,小憩,调整气息,缓缓张开双臂、手掌,悠悠的《崆峒引》从书屋绕梁而起……

一红常听此曲,每次都听的入迷,不知它是否能听懂那曲韵琴声,是否知道主人为何爱弹此曲。

(五)

自从购得《徽言秘旨订》,他就学起谱中的《崆峒引》,多年来伴随着评批《石头记》没有间断。

虽然谱中有几处指法较难,可他自小在宫中跟母亲学艺,母亲不仅手把手地教他写字,还经常手把手地给他传授“抹、挑、勾、剔,吟、猱、绰、注”等各种弹琴指法,也弹过几首曲子,打下了基本功。

当年,他父皇崇祯皇帝写了五首歌词,寻人“依咏作谱”,应诏者数百人,都未中选。主持此事的文震亨,在北京街头遇见尹尔韬,高兴至极,对其直呼:“君至,谱成矣”。遂推荐给崇祯皇帝。

尔韬受命谱曲后,根据歌词中的“风雷”、“雨旸”等词句,“审音取法,以散、泛、滾、拂、拨、刺、轮、带(等指法),写其情状,无不曲肖”。

他父皇按谱抚弦,一一称旨,并赞道:“仙乎,仙乎,此人真有仙气”。一时间,宫廷内外,人称其为“芝仙”,“芝仙”即成了尹尔韬的别号。

此后,尹氏被任命为武英殿中书舍人,受命整理内府所存历代古籍。期间,写出《五音取法》、《五音确论》、《原琴正议》、《审音奏议》等著作。

“芝仙”还在宫中为皇子们、皇妃们教以“指法、音律、雅俗之殊”。在尹氏的指导下,他不仅掌握了音律,琴艺也大大提高。

他此刻所弹的《崆峒引》,不仅他母亲未见过,他父皇也未见过。当年他父皇又作了五首宣扬道教思想的“崆峒引”、“爛柯行”等五首歌词,再命尹尔韬作谱,谱成未及送上,李自成的农民军入京,他父皇在煤山上吊,尹尔韬亡命在外,辗转流落到苏州。

(六)

他弹完《崆峒引》,一红起身跳下琴桌,伸伸懒腰,再走向书案,跳上案来,他也起身来到案前,当他双手作出捧起那摞《石头记》时,一红噌地跳上卧在书摞上,看着主人,好象在说:“再不敢将这书稿拿出去了”!

他本想今晚祭拜中秋月,除献上果品月饼酒水外,还想将《石头记》献上,但这样家人会感到奇怪的,因自己的身世、真名一直守口如瓶。虽然几个儿子是他们家私塾“助教”,常不厌其烦地帮他整理、抄写《石头记》,但他写书的宗旨只有他一人知道。家人祭拜中秋月,同街坊邻居一样,只是过中秋节,而他自己不仅如此,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祭拜先朝和父母。月即明,甲申国难也整整一个甲子,评批《石头记》已接近尾声,以“脂砚”为名,妙趣横生,“脂砚”即“月旨石见”:明朝旨意、历史石头鉴、石头记也!

(七)

他抚摸着一红,似乎他们两个互为化身。虽说一红不像他命途多舛,但逃出火海却如出一辙:十一年前的那次邂逅,回来后不到七天,吴掌柜坊间失火,房屋烧的片瓦不留,除人员受伤保住性命外,书版书稿已化为灰烬,那一窝可怜的小猫咪和它们的妈咪也荡然无存,一红算是躲过一劫。

看着一红能有今天,并且与他形影不离,真如同互为“保镖”,六十年前那天崩地裂、惊心动魄的一幕又在他脑海浮现:

(八)

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的大顺军将北京城包围,即派人给宫中传话让崇祯皇帝逊位。夜里,崇祯皇帝身穿便装,手握三眼枪,带着一批内官像没头苍蝇一样往齐化(朝阳)、安定等门乱窜,但却碰壁而回。最后,他领着太监王承恩爬上煤山(景山)顶峰四处瞭望,看见城外火光冲天,喊声阵阵,已经插翅难逃,这才下了狠心上吊自尽。临死之前,他逼使皇后周氏自缢,对长女乐安公主朱徽娖怒喝一声“为何生我家?”挥剑砍去,公主举手遮挡,被砍断右臂,昏倒在地。又杀死幼女昭仁公主。再把三位皇子叫来。当时,太子朱慈烺16岁,三皇子定王朱慈灿13岁,四皇子永王朱慈炤12岁。让他们换上破旧的平民衣服,并嘱咐道:“汝今日为太子,明日为平人,在乱离中匿形迹,藏姓名,见年长者呼之以翁,年少者呼之以伯叔。万一得全,报父母仇,无忘吾今日戒也。”说罢,派太监领去躲藏。他和太监王承恩走上煤山自缢。

“太子最后出,不及至成国府,而匿民间。永王、定王并至嘉定府。十九日闯入,求上及皇太子。二十日起晨,嘉定侯周奎以永、定二王入朝。闯令行君臣礼,不从,遂长揖。闯曰:‘若父何在?孤必无杀意,何不出以见孤?’永王曰:‘不能面受卿辱,自缢宫中,无他往也。’……四月九日,复入朝,闯命之跪,永王不屈:‘何不杀我!’闯曰:‘汝无罪,故免。’ ”

(九)

清军入关、大顺军撤出北京城后,藏匿于民间的太子朱慈烺又去投奔外祖父周奎,并与长平公主抱头痛哭。公主劝太子说:“慎毋再至”。公主明白,周奎既然能把定王和永王交给李自成,也一定会出卖太子给清朝。果然,周奎又将太子进献给清朝,并按照摄政王多尔衮的意图,一口咬定太子是假冒的,长平公主坚持说是真,被周奎打了一个耳光后不敢再说话。太子朱慈烺被杀,凡是为太子辩护的官员、太监和锦衣卫统统被杀,就连主审此案的钱凤览也被绞死,而周奎则得到清朝的特别奖赏。

三皇子定王朱慈灿则下落不明,一直到康熙三十八年三藩之乱快要平息时,被定远大将军安亲王岳乐在湘中抓获。康熙皇帝获知后说:“朕曾以此事问之在内旧太监。据云:彼时朱慈灿年甚小,必不能逸出,今安得尚存?大约是假。”便以假冒之罪将三皇子朱慈灿杀害。

(十)

他抱起一红,相互对视着:你莫不是当年带我逃出城的“毛将军”吧?

原来,就在大顺军撤离北京城的兵荒马乱中,永王朱慈炤在一位毛姓农民军将军的保护下逃到河南,种了一年地。后来毛将军因清朝盘查而丢下他逃走,他只好孤身流浪,后在凤阳遇到一位曾任明朝谏垣的王老乡绅,了解到他的皇子身份后将他收养在家,并改名为“王士元”。从此王家人成了四皇子的忠实保护者。

后来,朱慈炤不知从哪里弄到一份藏宝图,于是就按图把王家人带到了山西宁武的冰火山上,命令他们世代居住于此以守护宝藏。王家人也不知四皇子说的宝藏是什么,却毫不犹豫地在冰火山上守了下来。

在安顿好王家人后,已是十八九岁的朱慈炤又以游方僧人的身份四处流浪,并关注打听着当时的抗清斗争形势。

他发现,虽然撤离北京的大顺军余部、及西南张献忠的大西军,已联合南方的明朝军队一起抗清,也在局部取得过一些可歌可泣的战绩,涌现出许多抗清英雄,但终因内讧,一盘散砂,各自为政,缺乏团结一致协同作战的统一部署,导致被清军各个击破,南方富饶雄厚的半壁江山,在二十余年的明清斗争中,被清军以少胜多地逐步瓦解。南明的垮台正是大明覆亡的缩写。

他感到大势已去,复明的希望渺茫,便来到一禅林,大师前削发为僧,苟延岁月,偷生度日。后游于浙江一古刹,遇到一位前朝胡姓官员,余姚人也,在寺中与他谈论经文,愕然大咤曰:“子有如此才学,何为流于空门!”胡姓官员遂将他带到家来,改换衣帽,力劝他还俗。后来把女儿许配给他。这就是王士元这个大家庭的来源。

(十一)

有了这个安身之处,就开始经营着这个家,并多次以教书先生的身份游行全国各地,足迹踏遍天南地北,见多识广、阅历非凡,每次回来都要带几册前贤或当代名士的著作。其学识谈吐给人留下“丰标秀整,议论风生”的印象。时人称其“浙中名士也,学问渊博,写作兼优,而且工于手谈,精音律”。“工书善画精舆地学”等。真是一位谈吐不凡、才华横溢的美男子。

他深知,在南明相继拥立几位皇帝的时候,他是最有资格站出来说:“你们都不要争,我才是大明正统继承人”。可他终未暴露身份,似乎冥冥之中还有更重要的事业等着他去完成。

他在教书之余,开始萌发以哲人的睿智、史家的视野、文人的情怀、诗人的浪漫、画家的笔法将自己的经历以小说的形式写出,旨在将先朝百年兴衰的根本原因予以剖析和还原。

这个夙愿之根,伴随着回忆往事、观察现实和收集资料,在他心底扎的越来越深。酝酿时日中的酸、甜、苦、辣,一天天地相互转化、升华,随时都如一杯美酒淌喉而过。构思岁月中的“枝叶”、片段,一年年地相互穿插、融合,时刻都有一部宏篇巨制呼之欲出。就这样持续十余年后,他拿起如椽之笔,重重地书写开去,而此时他已步入知天命之年。

在此之前的游行期间,他也看到和听到,清廷在中华大地上演了一幕幕残酷的悲剧,一是几起惨绝人寰的屠城,数十万无辜百姓惨死在清军的屠刀下。二是强制推行剃头政策和改用满族衣制,满洲贵族以“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野蛮手段强迫汉族百姓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并因此而杀害许多不执行的人。三是几起文字案,被牵连的数百人成了冤魂。

而更让他愤愤不平的是,那些作了二臣的东林党、复社中的一些人,所作的野史、笔记,为了美化自己,丑化政敌,肆意颠倒黑白,篡改、捏造和歪曲事实,并在他们参与、主笔的清朝官修《明史》中,又为迎合清廷旨意,美化清廷,更是极尽篡改、歪曲、捏造之能事,混淆视听,贻误后世。

这些现实让他感到,自秦统一以来的华夏正统文化,将面临灭顶之灾,他作为秦之后华夏最正统的继承人,虽无力救国于水火,但他还有微薄之力拿起笔来,振笔疾书,为华夏正统文化作传,为先朝历史正言 。“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此书“一字不可改”。

(十二)

他起初酝酿构思的计划,不断增加着内容,但又不能直白露骨,如对清朝男子头式的否定,便采取借物取笑讽刺的笔法。

他要将这么多内容写入小说有限的人和事中,而又不被清朝文字狱迫害传之久远,他必须采取在以往传统小说写法的基础上,增创出一种独特的写法:对于人物,采用以多人塑造一人,或以一人塑造多人。对于事物,用拟人法,用人物塑造事物,如,用“贾政”塑造国家政体,用“贾母”塑造列祖列宗,用“史湘云”塑造清朝官修《明史》等等。这些人和事在广阔的时空中相互交叉发生着关系。同时,他还必须找一个关键字和一个关键线索来八面附会、统摄全书、谋篇布局。这个关键字就是“玉”,关键线索就是闺阁中的“人情故事”。

“玉”,是君子的象征,也是帝王和国家权力的象征,更是华夏正统文化的象征。他一生下来就是皇子,就是这块“宝玉”。“金玉良缘”,“金”就是后金满清,也是周皇后,就是小说中的“薛宝钗”。“木石前盟”,“木”就是朱明 ,也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和皇贵妃田秀英,就是小说中的“林黛玉”。满清跟朱明争夺着这块“玉石”,争夺着华夏统治权,以此故事为线索在闺阁中层层穿插展开,这一使命落在他这块剩下的惟一的补天之石、但却又“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被擕入红尘的石头“假宝玉”朱慈炤身上。

(十三)

今晚,这一摞书稿就在这书案作为甲申六十年祭!

他父母、周后和宫中一些侍从侍女以及他自己,都在书中一一作了交待。一些抗清英雄和他曾遇到的恩人也在书中一一颂扬。那些误国误民的东林党人和野蛮的清军也都在书中一一鞭挞。东林党人的史料中的欺世谎言,也在书中一一揭穿。

那些捏造、歪曲事实,歌颂东林党人的作品,用不同形式予以揭露,如孔尚任的《桃花扇》,以“晴雯撕扇”的故事痛挞。

这不仅是甲申六十年祭,也是三千年华夏正统文化之祭,华夏文化的精华已在书中一一展示。更是五千年华夏文明史之祭,已将二十四史在书中浓缩。只有这样,华夏文脉才不至于断送在外来势力的铁蹄下。

(十四)

这时,朱慈炤左手拿起一把梅花形的豆青瓷滴漏,往羊脂般的石砚上滴了几滴清水,右手拿起一枚“金声玉振”铭文的、即将磨尽的琴形朱砂墨,在砚上缓缓磨开,“琴体”开始渗出血一样的朱砂汁液,又慢慢流入砚边槽形池中,随后,他拿起小楷笔,正要蘸墨批书时,小钰宝跑来喊:“爷爷吃晚饭啦,还要吃月饼、赏明月呢”。

一家人在小钰宝朗诵着几首古诗词的氛围里祭拜完明月,吃了月饼,饮了酒。此刻,他心里不知是何等感受,他照例和一红回到书屋,坐在书案旁,静静地注视着十年前即甲戌年已开始重新评批的《石头记》。

他抚摸着一红,又摸着书稿。童年、少年时在宫中的盛况情景,老师、兄长和母亲的教导传艺,宫中各色青霞女子,以及亲见亲闻又历历在目,挥之不去。

(十五)

他曾听说,他那多才多艺、文武双全、文静美貌、如仙似玉的母亲田秀英,曾经在参加选妃时,七轮下来都排在第一名,而最后一轮的三人决赛中,排在第三名的周奎的女儿周金莲,这位东林党人私下培养的“瘦马”,在东林党人的暗箱操作下,夺得皇后。东林党人的这套选妃选后把戏,在宫中已演了几代。

他清楚地记得,由于母亲的琴、棋、书、画和诗、词、曲、赋倍受父皇称赞,遂逐渐得宠,如此以来便开始遭受周后的刁难、欺辱,三个幼小的亲弟弟和母亲先后被周后迫害致死。

他没有忘记,在他母亲田秀英临终前对他那段千叮咛万嘱咐的话:你如今十岁了,也懂事了,周后是恨不得吃了你的,你父皇是没有精力管你的,根本指望不上。后宫是周后的天下,只有张太后她还顾及两分。你千万小心,不要乱跑,要时刻紧跟在太后身边不敢稍离,不要随便吃东西,太后吃什么你就跟着吃什么。万事別出头,一定要听太后的话,不要让太后生气,否则你就彻底没有活路了!千万不要步你弟弟和我的后尘!

(十六)

想到这里,他的泪珠如滴漏一样滴在书案的稿纸上洇开。他拿起笔,蘸了蘸(脂)砚池中欲干的、如血似的朱砂(琴)墨,在《石头记》书眉上写下: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余不遇獭头和尚何怅怅。

而今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本,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

甲午八日泪笔。”

这是他写书、批书的惯用手法,“狡猾”之笔,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画家的烟云模糊处”。他的这种似是而非、真真假假、正话反说、无中生有、错漏碰缺、此地无银、画蛇添足等等笔法,不仅能有效避开清朝文字狱,而且能引起研究者的注意,为后人破解书中之谜提供线索。

(十七)

朱慈炤搁下笔,抱着一红来到院落。此刻,浑圆明亮的中秋月挂在中天,整个院落和小镇沉浸在月光里。这普照华夏大地的明月,与他小时候在紫禁城里看到的明月一模一样。

他心想,虽然家国已破,但山河还在,文脉还在。虽然他这块被遗弃的石头无力补天,恢复大明,但他可以用微薄之力填地之陷,悼明之殇,纠史之偏。他以“脂砚斋”和“畸笏叟”为名评批的《石头记》就像这月光一样传之久远,华夏文脉也像这月光一样永不熄灭!

这一夜,朱慈炤和一红睡了一个非常香甜美妙的觉。在梦里,他一会儿畅游于《红楼梦》的意境里,一会儿戏耍于紫禁城的亭台楼阁和宫女粉脂里,一会儿穿越于山川僧舍和湖光烟云里……

在耗费了二十余年的功夫后,朱慈炤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个一生的夙愿终告完成,真是喜形于色、情不自禁。

(十八)

第二年(1705年乙酉)开春,朱慈炤化名“何诚”,在宁波镇海县向监生张月怀租屋居住。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谈笑风生,酒过三巡,他不小心说露了嘴,暴露了自己是崇祯皇子的真实身份,当时在坐的人先是非常惊讶,然后激动不已,张月怀与其他人纷纷表示拥立“朱三太子”起义,反清复明。

消息不胫而走,很快遭到官府侦查,朱慈炤便于七月份带家人徙居湖州长兴县。一红和《石头记》一直伴随着他。他们有时寄宿于僧舍,有时借居于好心人家,以教书和卖画为生,因生活很不稳定,无暇顾及《石头记》的批注,仅有一次,用“畸笏叟”的名义姑作批志。

一年后即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一天,有位叫张念的僧人,听说了“朱三太子”之事,于是向檀越募集香火钱,自称要“助朱三太子起义”。“王士元”因此被官府追缉,宁波、镇海开始挨家挨户地“一步一步挨查”。

在官府的严密访查下,于十一月,朱慈炤的三个儿子和孙子朱钰宝被捕,一妻一妾、三个女儿、一个儿媳,为免受辱在被捕前全部自缢,只有朱慈炤和另外三个儿子逃走。

(十九)

此时的朱慈炤已是家破人亡,父子四人逃亡在外,辗转多地,后在山东汶上县一个偏僻小镇安顿下来,并改用化名“张用观”,号“潜斋”,自称“浙东张老先生”。他们先是卖画、授琴,有时与镇上雅士饮茶谈论、交流棋艺,遂很快融入乡贤圈子。

次年即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丁亥)开春,他们办一私塾,开始收徒授课,日子倒还安逸。但此时的朱慈炤心中不知翻滚着何等滋味,也许一红最知他心。他一有空就打开《石头记》作批注,并且多以“畸笏叟”的名义批注。不料,初夏的这一批注竟成绝笔:“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悲乎!”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四月的一天,76岁的朱慈炤与蓬莱公李方远正在院子下棋,一阵脚步声伴随着喊声冲入他家,一伙清朝官兵将他俩带走。

同年十月,清朝官兵将他和他的六个儿子解往北京,清廷以他假冒“朱三太子”罪名,将他和他的六个儿子全部杀害,他的孙子朱钰宝下落不明。

结语

朱慈炤身后,为华夏大地留下了一部中国文学史上的顶峰之作《红楼梦》,这部神奇、伟大而不朽的作品,三百年来,充满了传奇、纷争和各种谜团,今天,其奥义仍在延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深信不疑 > 《红楼梦》举报/认领
上一篇: 红楼梦作者是汉文学第一高手,其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
下一篇: 红楼梦第一回中所说的吴玉峰和东鲁孔梅溪是什么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25
 楼主| 发表于 2023-12-7 13: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郁[yù]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汉语文字









收藏



0


0











郁(拼音:yù),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 [2]。“郁”最早见于小篆文字,“鬱”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鬱”是“郁”繁体字,但“郁、鬱”本为二字,词义也不相同。“郁”是形声字,本是古代的一个地名。“鬱”是会意字,本义为蹂躏,引申为形容词,指文采美盛,还指丰盛、美好、香气浓厚、和暖等;作动词时,有阻滞、闭塞、怨恨、积聚之意。“郁、鬱”均可作为姓氏。 [18-21]












































中文名郁
拼    音yù
繁    体鬱
部    首阝
五    笔DEBH
仓    颉KBNL
郑    码GDQY
字    级一级字(1043) [2]
平水韵郁:入声·一屋;鬱:入声·五物 [17]
总笔画9
笔顺编号13251152
四角号码47227
注音字母ㄩˋ
结    构左右结构
统一码90C1
笔顺读写横、撇、竖、横折钩、横、横、横撇弯钩、竖


目录

1文字源流
2详细释义
3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注
▪康熙字典
4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5音韵集成
▪韵书集成
▪中上古音





文字源流

播报
编辑




“郁”字形演变流程图(文中出现序号参照此图所示文字)

“郁、鬱”是一组简繁字,但“郁、鬱”本为二字,词义也不相同。“郁”是形声字,本是古代的一个地名,故形旁为“阝(邑)”,表示与城市有关,而“有”是表示读音的声旁。“郁”在《说文》小篆中出现,写作(字形a),左部为“有”,右部为“邑”。汉代文字在《说文》小篆的基础上,整体结构变化不大,更加方正,写作(字形b)。发展至楷书与现在使用的“郁”写法更为相近。 [18-19]




“鬱”字形演变流程图(文中出现序号参照此图所示文字)

“鬱”会意字,甲骨文写作(字形1),中间是一个人站在另一个人的背上,左右为“木”,即在野外蹂躏人之意。金文写作(字形3),上部的人正将下面的人踩得躺倒在地上,蹂躏的意思更为明显。(字形5、6)是小篆的形体,变得极为复杂,其上的“人”形变为“缶”,其下部又增加“鬯”和“彡”。小篆以后,在保留了甲骨文、金文的上部外,又给其下增加了个鬱字的省写,表音,其义未变。楷书是由小篆楷化而成。 [21-22]

从“鬱”的本义出发,可以延伸出许多意义,词性不同,意义也不同。“鬱”字的本义为“蹂躏”,凡被蹂躏必不乐,这就可以引申为“心情忧愁” ,如《管子·内业》:“忧鬱生疾。”屈原《九章·抽思》:“心鬱鬱之忧思兮。”由“愁思无绪”可以引申为“丛生”义,如《诗经·秦风·晨风》:“鬱彼北林。”这是说:那北山上的丛林多茂盛。 [21]




详细释义

播报
编辑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名词

(Yù)古地名。汉置县。治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

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

郁夷


无核的果实。

core

东汉·王充《论衡·量知》:“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无刀斧之斫者谓之朴。”

郁朴


通 “薁”。果名,李的一种。

plum

西晋·潘岳《闲居赋》:“梅杏郁棣之属,繁荣丽藻之饰。”


热气。

heat

东汉·班固《汉书·王褒传》:“不苦盛暑之郁燠。


神名。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桃郁山有大桃树,盘屈三千里,上有金鸡,日照则鸣。下有二神,―名郁,一名垒。”


郁金香草。也作“鬱”。

tulip herb

唐·皮日休《九夏歌·昭夏》:“有郁其鬯,有俨其彝。”


(Yù)水名。古代泛指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右江、郁江、浔江及广东省的西江。也作“鬱”。

《山海经·海内东经》:“郁水出象郡,而西南注南海,入须陵东南。”


(Yù)古郡名。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辖境相当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除桂林市、贺州市、梧州市及玉林市一部分地区以外的广大地区。也作“鬱”。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下》:“郁林郡,故秦桂林郡,属尉佗,武帝元鼎六年开,更名。”


(Yù)姓。
   

形容词

通“燠”。温暖。

warm

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叙温郁则寒谷成暄,论严苦则春丛零叶。”


通“彧”。有文采的样子。

good literary talent

《论语·八佾》:“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郁郁


香气浓厚。

rich aroma

郁烈;馥郁


美好。

fine

郁穆


草木茂盛;繁茂。

luxuriant

唐·王维《赠房卢氏管》:“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鸡鸣。”

郁葱;郁闭


丰盛;盛大的样子。

grand

元·杨果《洛阳怀古》:“洛阳云树郁崔嵬。”

郁毓;郁霭


幽深。

profound

明·黄端伯《理学奇事记题词》:“李大经谈理郁深,学者不能测其义。


忧愁;忧郁。

sorrow

明·夏完淳《大哀赋》:“郁国家之烦冤。”

郁闷;抑郁


高大。

tall and big

唐·杜甫《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天门郁嵯峨。”

金·元好问《颍亭留别》:“九山郁峥嵘。”


腐臭。

putrid odor

西汉·戴圣《礼记·内则》:“鸟皫色而沙鸣,郁。”


动词

怨恨。

resentment

《吕氏春秋·侈乐》:“故乐愈侈而民愈郁,国愈乱。”

郁伊;郁怨


阻塞;闭塞。

blockage

现代·朱自清《背影》:“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

郁陶;郁噎


积聚。

gather

《管子·中匡》:“郁浊困滞。”

郁酿;郁黑;郁伏;郁聿;郁浃;郁云


暴怒。

anger

西晋·潘岳《射雉赋》:“郁轩翥以余怒,思长鸣以性能。”


参考资料: [1] [3-4]


注:①“郁”表示下列意义时,繁体字写作“鬱”:草木茂密(如郁苍、郁葱等)、忧愁(如忧郁、郁闷、郁积、抑郁、郁郁不乐等)、烟气蒸腾(如郁律、郁泱等)、郁南(地名,在广东省云浮市)、郁江(地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②“郁”表示下列意义时,在简体转换为繁体的时候,仍写作“郁”:有文采(如文采郁郁等)、香气浓厚(如馥郁、郁烈等)、姓氏。 [5]




古籍解释

播报
编辑




说文解字

【卷六】【邑部】

郁,右扶风郁夷也。从邑,有声。于六切。 [6]

【卷六】【林部】

鬱,木丛生者。从林,省声。迂弗切。 [7]




说文解字注

【卷六】【邑部】

(郁)右扶风郁夷也。见《地理志》。班引诗:周道郁夷。师古曰:毛诗周道倭遟,韩诗作郁夷字,言使臣乘马行于此道。按:古假借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25
 楼主| 发表于 2023-12-7 13: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郁[yù]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汉语文字









收藏



0


0











郁(拼音:yù),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 [2]。“郁”最早见于小篆文字,“鬱”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鬱”是“郁”繁体字,但“郁、鬱”本为二字,词义也不相同。“郁”是形声字,本是古代的一个地名。“鬱”是会意字,本义为蹂躏,引申为形容词,指文采美盛,还指丰盛、美好、香气浓厚、和暖等;作动词时,有阻滞、闭塞、怨恨、积聚之意。“郁、鬱”均可作为姓氏。 [18-21]












































中文名郁
拼    音yù
繁    体鬱
部    首阝
五    笔DEBH
仓    颉KBNL
郑    码GDQY
字    级一级字(1043) [2]
平水韵郁:入声·一屋;鬱:入声·五物 [17]
总笔画9
笔顺编号13251152
四角号码47227
注音字母ㄩˋ
结    构左右结构
统一码90C1
笔顺读写横、撇、竖、横折钩、横、横、横撇弯钩、竖


目录

1文字源流
2详细释义
3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注
▪康熙字典
4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5音韵集成
▪韵书集成
▪中上古音





文字源流

播报
编辑




“郁”字形演变流程图(文中出现序号参照此图所示文字)

“郁、鬱”是一组简繁字,但“郁、鬱”本为二字,词义也不相同。“郁”是形声字,本是古代的一个地名,故形旁为“阝(邑)”,表示与城市有关,而“有”是表示读音的声旁。“郁”在《说文》小篆中出现,写作(字形a),左部为“有”,右部为“邑”。汉代文字在《说文》小篆的基础上,整体结构变化不大,更加方正,写作(字形b)。发展至楷书与现在使用的“郁”写法更为相近。 [18-19]




“鬱”字形演变流程图(文中出现序号参照此图所示文字)

“鬱”会意字,甲骨文写作(字形1),中间是一个人站在另一个人的背上,左右为“木”,即在野外蹂躏人之意。金文写作(字形3),上部的人正将下面的人踩得躺倒在地上,蹂躏的意思更为明显。(字形5、6)是小篆的形体,变得极为复杂,其上的“人”形变为“缶”,其下部又增加“鬯”和“彡”。小篆以后,在保留了甲骨文、金文的上部外,又给其下增加了个鬱字的省写,表音,其义未变。楷书是由小篆楷化而成。 [21-22]

从“鬱”的本义出发,可以延伸出许多意义,词性不同,意义也不同。“鬱”字的本义为“蹂躏”,凡被蹂躏必不乐,这就可以引申为“心情忧愁” ,如《管子·内业》:“忧鬱生疾。”屈原《九章·抽思》:“心鬱鬱之忧思兮。”由“愁思无绪”可以引申为“丛生”义,如《诗经·秦风·晨风》:“鬱彼北林。”这是说:那北山上的丛林多茂盛。 [21]




详细释义

播报
编辑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名词

(Yù)古地名。汉置县。治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

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

郁夷


无核的果实。

core

东汉·王充《论衡·量知》:“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无刀斧之斫者谓之朴。”

郁朴


通 “薁”。果名,李的一种。

plum

西晋·潘岳《闲居赋》:“梅杏郁棣之属,繁荣丽藻之饰。”


热气。

heat

东汉·班固《汉书·王褒传》:“不苦盛暑之郁燠。


神名。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桃郁山有大桃树,盘屈三千里,上有金鸡,日照则鸣。下有二神,―名郁,一名垒。”


郁金香草。也作“鬱”。

tulip herb

唐·皮日休《九夏歌·昭夏》:“有郁其鬯,有俨其彝。”


(Yù)水名。古代泛指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右江、郁江、浔江及广东省的西江。也作“鬱”。

《山海经·海内东经》:“郁水出象郡,而西南注南海,入须陵东南。”


(Yù)古郡名。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辖境相当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除桂林市、贺州市、梧州市及玉林市一部分地区以外的广大地区。也作“鬱”。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下》:“郁林郡,故秦桂林郡,属尉佗,武帝元鼎六年开,更名。”


(Yù)姓。
   

形容词

通“燠”。温暖。

warm

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叙温郁则寒谷成暄,论严苦则春丛零叶。”


通“彧”。有文采的样子。

good literary talent

《论语·八佾》:“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郁郁


香气浓厚。

rich aroma

郁烈;馥郁


美好。

fine

郁穆


草木茂盛;繁茂。

luxuriant

唐·王维《赠房卢氏管》:“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鸡鸣。”

郁葱;郁闭


丰盛;盛大的样子。

grand

元·杨果《洛阳怀古》:“洛阳云树郁崔嵬。”

郁毓;郁霭


幽深。

profound

明·黄端伯《理学奇事记题词》:“李大经谈理郁深,学者不能测其义。


忧愁;忧郁。

sorrow

明·夏完淳《大哀赋》:“郁国家之烦冤。”

郁闷;抑郁


高大。

tall and big

唐·杜甫《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天门郁嵯峨。”

金·元好问《颍亭留别》:“九山郁峥嵘。”


腐臭。

putrid odor

西汉·戴圣《礼记·内则》:“鸟皫色而沙鸣,郁。”


动词

怨恨。

resentment

《吕氏春秋·侈乐》:“故乐愈侈而民愈郁,国愈乱。”

郁伊;郁怨


阻塞;闭塞。

blockage

现代·朱自清《背影》:“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

郁陶;郁噎


积聚。

gather

《管子·中匡》:“郁浊困滞。”

郁酿;郁黑;郁伏;郁聿;郁浃;郁云


暴怒。

anger

西晋·潘岳《射雉赋》:“郁轩翥以余怒,思长鸣以性能。”


参考资料: [1] [3-4]


注:①“郁”表示下列意义时,繁体字写作“鬱”:草木茂密(如郁苍、郁葱等)、忧愁(如忧郁、郁闷、郁积、抑郁、郁郁不乐等)、烟气蒸腾(如郁律、郁泱等)、郁南(地名,在广东省云浮市)、郁江(地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②“郁”表示下列意义时,在简体转换为繁体的时候,仍写作“郁”:有文采(如文采郁郁等)、香气浓厚(如馥郁、郁烈等)、姓氏。 [5]




古籍解释

播报
编辑




说文解字

【卷六】【邑部】

郁,右扶风郁夷也。从邑,有声。于六切。 [6]

【卷六】【林部】

鬱,木丛生者。从林,省声。迂弗切。 [7]




说文解字注

【卷六】【邑部】

(郁)右扶风郁夷也。见《地理志》。班引诗:周道郁夷。师古曰:毛诗周道倭遟,韩诗作郁夷字,言使臣乘马行于此道。按:古假借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25
 楼主| 发表于 2023-12-7 13: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郁[yù]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汉语文字









收藏



0


0











郁(拼音:yù),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 [2]。“郁”最早见于小篆文字,“鬱”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鬱”是“郁”繁体字,但“郁、鬱”本为二字,词义也不相同。“郁”是形声字,本是古代的一个地名。“鬱”是会意字,本义为蹂躏,引申为形容词,指文采美盛,还指丰盛、美好、香气浓厚、和暖等;作动词时,有阻滞、闭塞、怨恨、积聚之意。“郁、鬱”均可作为姓氏。 [18-21]












































中文名郁
拼    音yù
繁    体鬱
部    首阝
五    笔DEBH
仓    颉KBNL
郑    码GDQY
字    级一级字(1043) [2]
平水韵郁:入声·一屋;鬱:入声·五物 [17]
总笔画9
笔顺编号13251152
四角号码47227
注音字母ㄩˋ
结    构左右结构
统一码90C1
笔顺读写横、撇、竖、横折钩、横、横、横撇弯钩、竖


目录

1文字源流
2详细释义
3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注
▪康熙字典
4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5音韵集成
▪韵书集成
▪中上古音





文字源流

播报
编辑




“郁”字形演变流程图(文中出现序号参照此图所示文字)

“郁、鬱”是一组简繁字,但“郁、鬱”本为二字,词义也不相同。“郁”是形声字,本是古代的一个地名,故形旁为“阝(邑)”,表示与城市有关,而“有”是表示读音的声旁。“郁”在《说文》小篆中出现,写作(字形a),左部为“有”,右部为“邑”。汉代文字在《说文》小篆的基础上,整体结构变化不大,更加方正,写作(字形b)。发展至楷书与现在使用的“郁”写法更为相近。 [18-19]




“鬱”字形演变流程图(文中出现序号参照此图所示文字)

“鬱”会意字,甲骨文写作(字形1),中间是一个人站在另一个人的背上,左右为“木”,即在野外蹂躏人之意。金文写作(字形3),上部的人正将下面的人踩得躺倒在地上,蹂躏的意思更为明显。(字形5、6)是小篆的形体,变得极为复杂,其上的“人”形变为“缶”,其下部又增加“鬯”和“彡”。小篆以后,在保留了甲骨文、金文的上部外,又给其下增加了个鬱字的省写,表音,其义未变。楷书是由小篆楷化而成。 [21-22]

从“鬱”的本义出发,可以延伸出许多意义,词性不同,意义也不同。“鬱”字的本义为“蹂躏”,凡被蹂躏必不乐,这就可以引申为“心情忧愁” ,如《管子·内业》:“忧鬱生疾。”屈原《九章·抽思》:“心鬱鬱之忧思兮。”由“愁思无绪”可以引申为“丛生”义,如《诗经·秦风·晨风》:“鬱彼北林。”这是说:那北山上的丛林多茂盛。 [21]




详细释义

播报
编辑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名词

(Yù)古地名。汉置县。治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

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

郁夷


无核的果实。

core

东汉·王充《论衡·量知》:“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无刀斧之斫者谓之朴。”

郁朴


通 “薁”。果名,李的一种。

plum

西晋·潘岳《闲居赋》:“梅杏郁棣之属,繁荣丽藻之饰。”


热气。

heat

东汉·班固《汉书·王褒传》:“不苦盛暑之郁燠。


神名。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桃郁山有大桃树,盘屈三千里,上有金鸡,日照则鸣。下有二神,―名郁,一名垒。”


郁金香草。也作“鬱”。

tulip herb

唐·皮日休《九夏歌·昭夏》:“有郁其鬯,有俨其彝。”


(Yù)水名。古代泛指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右江、郁江、浔江及广东省的西江。也作“鬱”。

《山海经·海内东经》:“郁水出象郡,而西南注南海,入须陵东南。”


(Yù)古郡名。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辖境相当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除桂林市、贺州市、梧州市及玉林市一部分地区以外的广大地区。也作“鬱”。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下》:“郁林郡,故秦桂林郡,属尉佗,武帝元鼎六年开,更名。”


(Yù)姓。
   

形容词

通“燠”。温暖。

warm

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叙温郁则寒谷成暄,论严苦则春丛零叶。”


通“彧”。有文采的样子。

good literary talent

《论语·八佾》:“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郁郁


香气浓厚。

rich aroma

郁烈;馥郁


美好。

fine

郁穆


草木茂盛;繁茂。

luxuriant

唐·王维《赠房卢氏管》:“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鸡鸣。”

郁葱;郁闭


丰盛;盛大的样子。

grand

元·杨果《洛阳怀古》:“洛阳云树郁崔嵬。”

郁毓;郁霭


幽深。

profound

明·黄端伯《理学奇事记题词》:“李大经谈理郁深,学者不能测其义。


忧愁;忧郁。

sorrow

明·夏完淳《大哀赋》:“郁国家之烦冤。”

郁闷;抑郁


高大。

tall and big

唐·杜甫《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天门郁嵯峨。”

金·元好问《颍亭留别》:“九山郁峥嵘。”


腐臭。

putrid odor

西汉·戴圣《礼记·内则》:“鸟皫色而沙鸣,郁。”


动词

怨恨。

resentment

《吕氏春秋·侈乐》:“故乐愈侈而民愈郁,国愈乱。”

郁伊;郁怨


阻塞;闭塞。

blockage

现代·朱自清《背影》:“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

郁陶;郁噎


积聚。

gather

《管子·中匡》:“郁浊困滞。”

郁酿;郁黑;郁伏;郁聿;郁浃;郁云


暴怒。

anger

西晋·潘岳《射雉赋》:“郁轩翥以余怒,思长鸣以性能。”


参考资料: [1] [3-4]


注:①“郁”表示下列意义时,繁体字写作“鬱”:草木茂密(如郁苍、郁葱等)、忧愁(如忧郁、郁闷、郁积、抑郁、郁郁不乐等)、烟气蒸腾(如郁律、郁泱等)、郁南(地名,在广东省云浮市)、郁江(地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②“郁”表示下列意义时,在简体转换为繁体的时候,仍写作“郁”:有文采(如文采郁郁等)、香气浓厚(如馥郁、郁烈等)、姓氏。 [5]




古籍解释

播报
编辑




说文解字

【卷六】【邑部】

郁,右扶风郁夷也。从邑,有声。于六切。 [6]

【卷六】【林部】

鬱,木丛生者。从林,省声。迂弗切。 [7]




说文解字注

【卷六】【邑部】

(郁)右扶风郁夷也。见《地理志》。班引诗:周道郁夷。师古曰:毛诗周道倭遟,韩诗作郁夷字,言使臣乘马行于此道。按:古假借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25
 楼主| 发表于 2023-12-7 13: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梅溪”之谜
快乐老年435 2017-07-23   |  996阅读  |  10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第一回中写道: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这《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大旨不过谈情,亦只是实录其事,绝无伤时诲淫之病,方从头至尾抄写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即此便是《石头记》的缘起。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里说到了很多个参与者,但是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作者故布疑阵,为了躲避文字狱,石头,空空道人,东鲁孔梅溪等(甲戌本还有一个吴玉峰),都是假的,不存在的,只有曹雪芹这个人才是真的,而且曹雪芹还把自己塑造成批阅增删人,这样比较保险一些。这个说法可笑不可笑?这么简单的小伎俩,能躲得过、瞒得过乾隆老儿的铁网密探?曹雪芹有这么笨?此地无银三百两,邻居阿二不曾写,智商如此低?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再就是东鲁孔梅溪究竟是谁?一直以来是众说纷纭。顾颉刚认为“东鲁孔梅溪”即小说评者之一的梅溪,两个梅溪是同一个人。蔡义江认为,东鲁是山东,有孔梅溪这个人,题曰《风月宝鉴》,题的是《风月宝鉴》。孔梅溪这个人是加过批语的。《风月宝鉴》作为《红楼梦》的第一稿的一个东西是可能的,写得比较幼稚,这也是可能的。当然还存在另外可能,就是《风月宝鉴》是另外一部书,是曹雪芹写的另外一部很幼稚的书,早年写的,这个书没有留下来,反正呢,我们要说明他的五次修改,他的稿子的话,都是在1754年之前,就是三十岁之前。

其他还有考证其为清代孔子第六十九代孙孔继涵的;也有考证其为清代文人李渔的;还有考证其为戏曲家孔尚任的等等。还有人认为,将“东鲁孔梅溪”拆开来理解,即将“东鲁孔”隐古书名《春秋》,“梅溪”则是指南宋史达祖之号(史达祖号“梅溪”),用来隐古书名《史记》。换句话来说,就是:“要把《风月宝鉴》当作《春秋》、《史记》来读”(按照这些思路,笔者倒是认为,东鲁孔梅溪,是说作者姓朱,孔门朱熹,当然姓朱)。其他不再一一列举。

东鲁孔梅溪是谁,这个问题估计比《红楼梦》作者是不是曹雪芹,还要复杂,还要捕风捉影,因为文物资料太少了。我们可以先放一放。今天我们就专门探讨一下,《红楼梦》和梅溪有什么关系。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不光东鲁孔梅溪,还有其他一系列梅溪,他们关系深了去了。经考证,《红楼梦》和梅溪起码至少有四层关系。

《红楼梦》作者是个戏曲大家,对戏曲故事了如指掌,随手拈来,例如对《荆钗记》就特别熟悉。《红楼梦》第四十三回提到:当日演的是《荆钗记》,贾母、薛姨妈等心酸落泪,其他有笑的,有恨的,有骂的。第四十四回提到:话说宝玉和姐妹一处坐着,同众人看演《荆钗记》。黛玉因看到《男祭》这出上,便和宝钗说道: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以此点化贾宝玉。说的这个状元郎王十朋,号梅溪,非常出名。他生于北宋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宋高宗主持殿试,他以“揽权”中兴为对,被擢为状元。这说明,《红楼梦》作者对这个王梅溪故事趣闻非常熟悉。

《红楼梦》中“梅溪”之谜

甲戌本、庚辰本等版本中,第十三回有一条脂砚斋的批语:“不必看完,见此二句,即欲堕泪。梅溪。”这是《红楼梦》中的第三个梅溪,这个梅溪可能姓孔,和东鲁孔梅溪是同一个人。如果这样,那么就能证明东鲁孔梅溪确有此人。也可能是另外一个梅溪,纯属巧合,也可能姓赵钱孙李。不管他姓什么,从这个批语来看,起码这个梅溪和脂砚斋、畸笏叟等人一样,属于一个小圈子,比较早看到了《红楼梦》,而且深受感同,了解背景,或者一同经历了什么,所以才“不必看完,见此二句,即欲堕泪。”还有一种可能,这个梅溪也可能和东鲁孔梅溪一样,是子虚乌有,是脂砚斋、畸笏叟等故布疑阵,骗大家的。如果真的这样,那么我们对这两个人其他的批语,就要打个折扣,留有余地了。

和《红楼梦》相关的,除这三个梅溪之外,还有一个梅溪,也是大名鼎鼎。这个梅溪就是新红学开山鼻祖胡适的母校。上海梅溪小学是中国人办的第一所新式小学。前身为正蒙书院,清光绪四年(1878年)由张焕纶创办。光绪八年易名为梅溪书院。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市立初等小学,后改称上海市立梅溪小学。民国35年改为上海市第四区中心国民学校。1950年改称蓬莱区第一中心小学,1956年称蓬莱路第一小学。1984年建造新校舍,恢复梅溪小学原名。梅溪小学以教学内容新、教学方法新、组织管理新成为中国人办的第一所新式小学,是中国新教育的领头羊。四十周年校庆时黄炎培题词——吾国教育上海发达最早,而上海教育梅溪实开其先。130多年来,梅溪小学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杰出人才,如: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胡适、中国广告鼻祖徐百益、中央台著名主持人陈铎、原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

《红楼梦》中“梅溪”之谜

1904年,一位不会说“阿拉”的安徽小朋友,羞涩的走进了梅溪学堂,向校长磕了9个头后,编在低班---第五班。由于年幼在家私塾饱读四书五经,胡适连跳几级。一年后,梅溪小学推荐他参加上海道衙门考试,他不喜旧式学校,即入澄衷学堂,在澄衷学堂又打抱不平,离校考入中国公学,中国公学没毕业,家中经济有难,急着赡养母亲,被聘留校任教,上海七年,文凭没捞到一张,倒当起了真正意义上的“教书先生”。

也就是说,甲戌本和庚辰本,这两个抄本,出现较早,和上海有关,都是最早推售给胡适的,东鲁孔梅溪、王十朋梅溪,和胡适无关,但是批语之“梅溪”,非常有可能和胡适有关。一是甲戌本卖书人或者说造假人,对胡适非常熟悉,知道胡适就读过上海梅溪小学,为了拉近和胡适的关系,名字自称“胡星垣”、住在上海不说,还特意加上了一条梅溪批语,就是为了增加贴近性。另外庚辰本拼命和大清相国、状元,上海人徐颂阁拉上关系,也可能是因为他是上海人,和胡适有半个“阿拉老乡”情谊,再就是徐颂阁是另一位红学家俞平伯三姐夫的爷爷。不过这些都是为了增加卖书说服力而已。完全有必要打个问号的。(吴修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快乐老年435 > 《红楼梦》举报/认领
上一篇: 再谈《红楼梦》作者是位戏曲大家
下一篇: 金瓶梅与红楼梦有什么相同之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25
 楼主| 发表于 2023-12-7 17: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YYX-15薛崇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玩世不恭的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有涉朱三太子朱慈炤...【薛崇士贵州平越府】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俗语








收藏



0


0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论语·泰伯章》中曾子说的一句话,原文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中文名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提出者曾子
出    处《论语·泰伯章》
解    释弘毅:弘,广大。毅,强毅


目录

1现代汉语译文
2英语参考译文
3泰伯篇介绍





现代汉语译文

播报
编辑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英语参考译文

播报
编辑

An educated gentleman must be resolute and broad-minded, for he has taken up a heavy responsibility and a long course. Is it not a heavy responsibility, which is to practice benevolence? Is it not a long course, which will end only with his death?




泰伯篇介绍

播报
编辑

本篇共计2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处断句存在争议,还有一说法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本篇的基本内容,涉及到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曾子在若干问题上的见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25
 楼主| 发表于 2023-12-7 17: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玩世不恭的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有涉朱三太子朱慈炤...【朱由检+天赋神异+四书五经】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登基先兆

朱由校刚登基时,朱由检才10岁,突然问朱由校说:“这个官儿我可做得否?”朱由校说:“我做几年时,当与汝做。”后来竟一语成谶。 [311]

后来,朱由检在晚上梦见乌龙环绕殿柱,起来后给养母庄妃李氏讲,觉得非常奇异。又有一天,他在勖勤宫花园里游玩,花园有两口水井,他亲自用汲水器在第一口井打水,打出了一条金鱼,感到很高兴,随后在第二口井又打出一条金鱼。身边的宫人都十分惊讶,但不敢说破其征兆。朱由检遂命将两条金鱼在西苑河里放生。 [312]

天启七年(1627年)春,魏忠贤送给朱由检200株牡丹,在长笺上写上每个牡丹的品种名字,第一个就是“御袍黄”,结果到了秋天,朱由检就继承皇位,这也被视为先兆。 [313]




怒斥宦官

朱由检还是信王时,有一天路过太庙,看到两个宦官举着食具,撞倒在地,然后互相斗殴,并大呼“皇帝”。其他宦官也赶来,但就是劝不了架。朱由检上前训斥:“这是什么地方,你们竟敢如此放肆!”当事宦官反问自己有什么罪,朱由检说:“你没有罪吗?你擅自叫嚷皇帝这个神圣的称号,还惊动了列祖列宗,你的罪还不大吗?”众宦官听到后齐刷刷跪下,磕头称罪该万死,从此朱由检就在宦官中树立了威信。 [314]




拟定年号

朱由检登基前一天,内阁提供四个年号供他选择,一为“乾圣”,朱由检说“乾为天,圣则安敢当”;二为“兴福”,朱由检说:“中兴甚好,亦不敢当。”三为“咸嘉”,朱由检说:“咸旁为戈,今方欲息干戈,勿用。”于是选择崇祯为年号。 [315]另一说是礼部拟“永昌”“绍庆”“咸宁”“崇贞”,朱由检选择最后一个,并改“贞”为“祯”。 [316]




经受诱惑

朱由检即位后不久,在便殿批阅奏章,突然闻到一阵异香,不禁为之心动,问身旁的宦官是怎么回事,宦官回答是“宫中旧方”,朱由检大怒,下令马上毁掉,不得再用,并叹息:“皇考、皇兄皆为此误也!” [317]

据说朱由检入宫之初,魏忠贤给他进献四名国色天香的美女,朱由检本来不想接受,但担心魏忠贤起疑心,就将其纳入后宫。美女进宫搜身,发现每人各携带一粒“迷魂香”,一触碰就会激发男人的性欲,朱由检下令不准用此香。又有一天晚上,朱由检和大臣交谈,突然闻到一股不对劲的香味,便起立命宦官拿着蜡烛在宫殿内到处搜寻,找了半点后,发现远处殿角微微闪烁火光,便马上命令拆掉墙壁,发现一个小宦官拿着香端坐其中,询问之后,才知道他是魏忠贤指派的。魏忠贤看到朱由检勤于政事,就让这个小宦官拿着香,以勾起朱由检的性欲。 [317]




仁爱之心

朱由检结婚时,有人送了两条大鲤鱼,一条跳出缸中,一条两眼皆动,如同求生。朱由检不忍食用,下令将其放生。即位后数日,朱由检又当着王体乾和魏忠贤的面,下令废除刑讯逼供所用的立枷。 [318]

朱由检经常通宵批阅奏疏,冬天时,宦官守夜,自备睡袋,朱由检心疼宦官们天寒守夜,总令他们先睡,自己则熬夜看奏章。等守夜宦官们睡醒时,听见屋里有动静,偷偷钻出睡袋去看,才发现朱由检刚刚自己洗漱睡觉了。 [359]

明宫规定,宫女如犯过失,要被罚以提铃警夜,也就是深夜提着铃从乾清门走至日精门、月华门,再走回乾清门,边提铃还要口唱“天下太平”,声音要缓而长,与铃声相应。即使刮风下雨,天寒地冻,也不许回避。朱由检经常办公到深夜,一个风雨之夜,他听到外面传来宫女“天下太平”的唱声,声音凄婉,牵动了他的怜悯心,便命人把这位宫女叫来,问她姓名,答称:“韩翠娥。”朱由检命令解除她所受的处罚。后来韩翠娥升为宫中女史官。 [360]




博学多才

朱由检虽然曾称自己“幼而失学,长而无闻” [357],但实际上他在明朝皇帝中以学识渊博、热爱读书著称。各宫御座旁边都放着书籍,以便他随时阅读,他甚至还能写八股文,曾展示给群臣看。他“日夜不辍”地读书,遍读四书五经、性理大全,以及《资治通鉴》《通鉴纲目》《大学衍义》《大学衍义补》《贞观政要》《皇明祖训》《帝鉴图说》等书籍,手不释卷,尤其爱读《尚书》,为其标点数遍。司礼监宦官为了赶上朱由检的进度,也开始读史,并聘请老师学习八股文。由于朱由检出色的学问功底,所以他在经筵、日讲之际,经常与出身儒臣的讲官反复讨论学术问题,很多问题讲官都答不出来,令讲官“无不敬服”。不仅他自己好学,对皇太子也严格要求。有一次宫中有庆,皇太子放了几天假,他就对阁臣叹息道:“东宫又荒疏四五日矣!” [319-322]

除了学问渊博外,朱由检还有许多特长,琴棋书画无所不能。他精通书法,其所写大字“矫健绝伦” [323],颇得欧阳询笔法的神韵 [264],连后来清朝的顺治皇帝都热衷收藏朱由检的书法作品,据说至少达八九十幅。 [274]他在绘画上也有一定造诣,孔尚任说自己曾看过朱由检所绘山水画,所绘树石模仿沈周,上钤“大明崇祯万几余暇之笔”印。 [324]他热爱音乐,平时以抚琴自娱,并曾创作《访道五曲》(崆峒引、敲爻歌、据桐吟、参同契、烂柯游),让爱妃田秀英弹奏。他还命中书尹大华订正历代琴谱,并亲自制作琴文五曲,分别为“五建皇极宫音君”“百僚师表商音臣”“于变时雍角音民”“万国咸宁微音事”“四夷来王羽音物”。朱由检的御琴在清初尚能见到,藏于济南李家。此琴用金玉象犀作为装饰,背面镌刻有“广运之宝”以及“大明崇祯皇帝御琴”八字,尾部又有“翔凤”两个篆字。 [325-326]他甚至对西洋乐器也感兴趣,曾于崇祯十三年(1640年)在宫中发现利玛窦献给明神宗的西洋古钢琴,就命汤若望修复并演奏给他听。 [327]他也会下围棋,与爱妃田贵妃下棋时,田贵妃都会主动输一二子。 [328]




擅长骑射

朱由检不仅能文,而且能武。他“于骑射特精” [391],能拉三石劲弓,百发百中,新造之弓都由他亲自试验,能拉得满开就驳回,拉得半开就合格并下发军队,然而将士们却拉不动这些朱由检能拉得半开的弓;他又曾在西苑骑马,从驾者不能追上他,还能在马上运二十斤军器。 [326] [329] [358]他还爱弹弓,曾有一次在西苑弹落二鸟,为之大喜,左右都欢呼万岁。 [330]




立志明君

崇祯元年(1628年)八月,朱由检命令擅长书法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时明书写“敬天法祖”四字匾额,悬挂在乾清宫大殿,又写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于两楹。 [331-332]崇祯三年(1630年),他命人在文华、武英殿的屏风中绘制历代明君贤臣图,自己又在屏风写上“正心诚意”四大字,以勉励自己做一名有道明君。 [331]他还将宋儒程颐的名言“人主一日之间亲贤士大夫之时多,亲宦官宫妾之时少,则自然君德清明,君身强固”作为座右铭,时时吟诵。 [68]




鄙视汉唐

朱由检以尧舜为榜样,鄙视汉、唐时代的明君。崇祯十五年(1642年)闰十一月,刘宗周再次因进谏而被触怒朱由检时,阁臣们集体申救刘宗周,蒋德璟讲唐太宗能容魏征的故事来劝朱由检对刘宗周从宽处理,朱由检打断他的话说:“唐太宗才,朕所不如,若论闺门德行,朕亦不学他。”蒋德璟接着说唐太宗其实只是“巧于取名”,即通过容纳魏征来成就自己的美名,朱由检这才有所息怒,最终对刘宗周从轻处分。 [333]退朝后,首辅周延儒责备蒋德璟说错话,另一阁臣黄景昉不解,周延儒便回忆了朱由检的一件旧事,有人将朱由检比作汉文帝,朱由检却斥责道:“何得用汉、唐中主比朕乎?”朱由检眼中只有唐虞三代,对汉、唐不屑一顾。黄景昉联想到了宋哲宗斥责苏辙将自己比作汉武帝之事,并隐晦批评朱由检没有自知之明。 [393]




热衷祈祷

在多灾多难的时局下,朱由检对祭祀、斋醮、祈祷之类的活动极为上心。他每天早晨起床后都会在乾清宫丹陛拜神,每当举行祭祀天地宗庙这类大祀时,他都非常庄重虔诚,即使刮风下雪也不会缺席祭祀。当时旱灾不断,他常常亲自祈雨。崇祯三年(1633年),他冒着炎炎夏日,不坐銮轿,以“步祷”方式从紫禁城走到天坛祈雨,回宫时就下起了大雨。 [334-335]崇祯十五年(1642年)正月初九日,朱由检亲享太庙,“拜揖最恭且久”,礼部侍郎蒋德璟在朱由检作揖时默诵《清庙》《维天》《维清》《烈文》等颂歌、下拜时默诵从太祖到熹宗的庙号,等默诵完毕后,朱由检仍未起身,时值隆冬,朱由检不用暖耳,以表虔诚。 [338]还有一次去社稷坛祭祀时,遇到下雨,朱由检不但没有回宫,反而“礼益肃”,陪祭群臣的祭服无不湿透。 [349]

朱由检曾请龙虎山张天师(张应京)来京,设“延禧万寿禳妖护国清醮”四十九天,召集僧道三百人参加,朱由检每三天亲临一次,行香祈祷。在设醮完毕后,张天师在坛前闭目神游,开眼后对朱由检说:“灾异妖孽,上帝已命北极佑圣真君馘斩收逐矣。国家绵久,万子万孙。”北极佑圣真君指的是披发仗剑的玄武大帝,形象与满人相似,预示扫平李自成的将是满清;而“万子万孙”则预示明朝只能传至万历的孙辈(朱由检、朱由崧、朱由榔)。张天师不敢泄露天机,只好用隐语来启奏。 [336]




请安打盹

有一天,朱由检向明神宗的宣懿太妃请安,行礼完毕后就座,随后就睡着了,太妃命人不要吵醒他,并让尚衣宫女给他盖好。过了一会儿,朱由检醒来,连忙向太妃道歉并解释道:“神祖时,海内无事,至儿子苦,枝梧多难。两夜省文书,未尝交睫。心烦懑,废餐,自以年才逾壮,为国事磨耗,早困劣,在太妃前昏然不自持一至此。”太妃听到后流下眼泪,朱由检也哭了很久,宫人不敢仰视。 [337]




元旦揖相

崇祯十五年(1642年)正月初一日,朱由检在皇极殿接受完百官朝贺后,传周延儒为首的内阁大臣进殿,立于西班(武臣及勋臣所站之班)。公、侯、伯等勋臣也跟着进殿,朱由检命令他们退下,他们开始还以为是要阁臣到东班。等勋臣们都退下后,还穿着冕服的朱由检不顾帝王之尊,走下御座,破天荒地向阁臣作揖,以师礼相待,要求他们与自己同心协力,共创太平。阁臣们连忙叩头,在聆听完圣训后退下。 [339]他还立下规矩,从此以后在阁臣独对时就以“先生”取代“卿”来敬称,这在历代帝王中也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周延儒退下后,不但没有受宠若惊,反倒忧心忡忡,说:“此非佳事,上责备将益深矣!”也有人评论此举不仅“亵主尊,伤国体”,而且“元日降帝座,有东西易向之形兆,非吉”。 [351]




夜梦有字

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的一天,朱由检梦见有人(一说朱元璋,一说“神人”)写了个“有”字,醒来后告诉太监,有人说这是吉兆。不久,会极门收到一件匿名上疏,说“陛下梦后,诸臣革革以为祥,臣窃以为非利,盖‘有’字,则‘大明’去其半矣!”朱由检龙颜震怒,命令搜捕上疏者,但却找不到。有人说上疏者就是李自成派出的奸细。 [340-341]也有说法是道破此梦玄机的是首辅周延儒,朱由检让他不许外传,但还是泄露到坊间,后来他赐死周延儒就有这层因素。 [342]

后来这个事件演变为“崇祯测字”的民间传说。李自成攻打北京前,派军师宋献策潜入北京,乔装成测字先生。恰逢朱由检微服私访,看到测字摊,就让他测字来推断国运,先测“有”字,宋献策告诉他是“大明去半”,大明江山不保;朱由检改口说是朋友的“友”,宋献策解释为“反字出头”,李自成要成大气候;朱由检又说是子午卯酉的“酉”,宋献策说这是至尊之尊字去头去脚,是君王将死之兆。 [343]




密室藏画

相传紫禁城有一密室,藏着明初开国功臣诚意伯刘基所遗之物,明宫家法规定没有大变就不要开启密室。崇祯十六年(1643年)清兵入塞时,朱由检不顾太监反对,开启密室,室中只有一柜,打开柜子后发现有三轴画。第一轴描绘的是百官拿着朝冠,披发乱走,朱由检问身边太监,太监回答:“或恐官多法乱。”第二轴描绘将士倒戈弃甲、百姓流离失所的情景,朱由检又问,太监回答:“想军民背叛也。”朱由检勃然变色,仍然不顾太监反对,执意打开第三轴,画的是一个跟他长得很像的男子披发吊死的情景,结果第二年就应验了。 [344]另一版本则是朱由检所启之画的三个情景分别是:和尚戴着百官朝服的梁冠,寓意“有官(冠)无法(发)”;头发散乱者戴好几个帽子,寓意“官多法乱”;隔河无数人马,一个君主模样的人彷徨若失,不能渡河,披发狂奔。据说当时民间上疏都有提到这个传闻的。 [352]

后来有人澄清这个传闻,说朱由检确实打开过宫廷密室及其中的柜子(或匣子),只不过发现的是胡人、汉人混杂的元代朝会图 [345],还有人说发现的是两把古剑,后来朱由检手刃妻女就用的是这两把剑。 [346]




庙号之争

后世为朱由检所上庙号甚多,清和南明官方上过的庙号有怀宗、思宗、毅宗、威宗,候补的庙号有烈宗、正宗、敬宗、乾宗等。

怀宗是清朝为朱由检所上庙号,因为清军入关的名分是为朱由检报仇,所以进北京后就为朱由检发丧,并安排明朝遗臣李明睿拟定了“怀宗”的庙号,书于神主牌位上。 [138]但此举本身不合礼法,因为前朝宗庙已易主,新朝不应为亡国之君上庙号,故南明大臣讥讽称“不称怀帝而称怀宗,尤异,不知何家之宗也”。 [143]其后,清朝以“兴朝谥前代之君,礼不称宗”为由,取消“怀宗”之庙号。 [141]

思宗是南明弘光政权为朱由检上的第一个庙号。弘光政权的右都御史张慎言与中书舍人谈迁一起讨论朱由检的庙号,谈迁提议用“烈宗”,被张慎言采纳 [347],文震孟之子文秉也主张用“烈宗”。 [297]上报内阁时,众人也表示“烈宗断不可易”。但大学士高弘图却说《尚书·尧典》记载的“四德”(钦、明、文、思)里只有“思”字没被用作过庙号,遂提议“思宗”,众人又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便用思宗替代烈宗的方案。 [347]礼部尚书顾锡畴则提议“乾宗”,理由是朱由检“十七年忧勤”,符合乾卦“自潜至亢、不失其正之义”。崇祯十七年(1644年)六月,“思宗”和“乾宗”两个庙号被送到弘光帝那里挑选,弘光帝选择了“思宗”。 [142]

毅宗是弘光政权为朱由检上的第二个庙号。尽管已定夺庙号思宗,但有不少臣僚对这个庙号不满,因为思字在谥法中有“追悔前过”之意,属于下谥,比如周思王和蜀汉后主刘禅的谥号就是思,用这个字当庙号有辱朱由检之“圣德”,所以赵之龙、余煜、李清等臣僚纷纷反对,顾锡畴又拟了“正宗”的庙号。起初弘光帝拒绝赵之龙的建议,后来高弘图去位,马士英当权,余煜上疏请改庙号为“毅宗”,另有人提议用“敬宗”,弘光帝选择了“毅宗”。 [143-144] [256]但这个庙号也不能让所有人满意。有人说明武宗的谥号是毅皇帝,不应与之重合,礼部侍郎管绍宁则认为明朝既有仁祖又有仁宗,既有睿皇帝又有睿宗,所以用毅宗无妨。 [143]不久,左良玉起兵清君侧、将改庙号作为马士英第一罪,声称马士英改思宗庙号的真实意图是“明示先帝不足思,以绝天下报仇复耻之心”。 [348]

可能是因为思宗和毅宗都不能令所有南明臣民满意,所以到了隆武政权时,又改朱由检庙号为“威宗”。但李清认为威宗与汉桓帝、北齐文宣帝等无道之君曾用过的庙号相同,也不合适。 [1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25
 楼主| 发表于 2023-12-7 17: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



0


0











张应京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明朝正一派第五十二代天师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张应京,字翊宸,正一派第五十二代天师。明崇祯九年(1636年)袭位。十三年(1640年)入觐,适逢皇子染疾,天师为皇子祈禳而愈,赏赐优渥。












































本    名张应京
别    名张天师
字翊宸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人物履历

张应京,字翊宸,正一派第五十二代天师。

明崇祯九年(1636年)袭位。十三年(1640年)入觐,适逢皇子染疾,天师为皇子祈禳而愈,赏赐优渥。

还归途中,抵扬州琼花观时羽化。清康熙四十二年诰封光禄大夫。 [1]

天师第六十五代后裔:

张继禹: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青联副主席。

张金涛:天师府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张金华:世界易经风水研究院院长、贵溪撤县设市市徽设计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25
 楼主| 发表于 2023-12-7 18: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玩世不恭的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有涉朱三太子朱慈炤...【孔子过庭训】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清风传家】古代圣贤家风故事-孔子过庭训





2022-10-27 09: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在办学方面,他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的先驱,门下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的很多弟子成为国家栋梁。《论语》是将孔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言行记录下来后经过编辑整理而成的一部儒家经典。孔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后世尊为“至圣”“万世师表”。曾修《诗》《书》,定《礼》《乐》,注解《周易》,作《春秋》(另一说法是《春秋》为无名氏所作,由孔子修订)。

有一次,孔子的儿子孔鲤从庭院路过,碰到父亲站在那里,被叫住问:学诗了吗?孔鲤说,没有。孔子就说:不学诗,就不懂得说话。孔鲤就开始学诗。又一次,同样的场景,孔子问:学礼了吗?孔鲤说,没有。孔子就说:不学礼,就不懂得立身。在教育儿子时,孔子并不说太多的话,而是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将自己所看重的德行品行、人格操守等通过“学诗”“学礼”传递下去。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言传身教,培养了后人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孔子家族成为中国历史上延绵数千年而声名不落、礼法昭彰的家族。

孔子推崇尧、舜、文、武之道,精通周公礼乐制度,集中国文化之大成,创立了长盛不衰的儒家学派,被后世尊为“圣人”。孔子认为,君子修身,必须择善而从,谨言慎行,率先垂范,才能引领风尚。他在《周易·系辞》中强调:“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孔子的这些主张,不仅被世人广为接受,也被其族人世代传承,对孔氏家族家风家规的形成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原标题:《【清风传家】古代圣贤家风故事-孔子过庭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14:59 , Processed in 0.0766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