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贾惜春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09: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红楼梦》判词解读18:惜春判词图谶曲词解读三,宝树唤婆娑典故
长安昭阳王 2024-07-04   |  3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223】
(接上文,惜春曲词典故)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

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用了俗语“昨贫今富”的人劳碌,雅语“春荣秋谢”的花折磨,最后归到佛家用语“生关死劫”,谁能躲?人和华,谁也躲不过!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先看唐宋典故,这个唤作“婆娑”的树,是什么树?

唐朝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中,“蜀无兔鸽”篇记载:“娑婆树,一名菩提,叶似白杨,摩伽陀那国所献也。”

北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日月石在夔州东乡,西北岸壁间悬二石,右类日,左类月,月中空隙有婆娑树一枝。”

摩伽陀那国,即印度摩揭陀国,是佛陀在世时印度十六大国之一。

娑婆树,原来是菩提树。

说婆娑树,比较陌生,但一说起菩提树、佛陀,大家就熟悉了。

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也有记载:“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

按佛教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年青时为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加上释迦族面临着灭族的战争威胁,于是舍弃王子生活,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真谛。经过多年修炼,后在菩提伽耶的毕波罗树下,静坐思维四谛、十二因缘之理,最后大彻大悟,终成佛陀。

所以,唐僧说“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

菩提伽耶也因此成为佛教诞生地,被称为佛陀伽耶、菩提道场、菩提场等,因为是佛陀成“正觉”之地。

所以,后来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

所以,曲中说“西方宝树”。

“宝树”:在《佛教哲学大词典 》中的解释,“生长于佛国土的尊贵树木。即圣树。据说,诸佛于此树下成就正觉。谓菩提树等。”

西方宝树唤婆娑:就是菩提树,“菩提”何意?

“菩提”是佛教名词,梵文音译,直译是“觉”、“智”,意思是觉悟、智慧,指开悟的智慧。

什么才是“开悟的智慧”?

指人如梦初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红楼作者在贾府四春中唯一一个信仰佛教的人物判词里,图画是“看经独坐”,谶语是“青灯古佛”,曲词是“西方宝树”,提醒读者“婆娑”、“菩提”!作者在这里要读者“觉悟”什么?

像佛陀觉悟之前,在菩提树下静坐,参悟……

开悟了,便成佛,成正果。

没开悟,就继续在《红楼梦》中梦游,遭受各种邪恶诱惑,苦难煎熬,得不到解脱,看不到真境。就像佛祖看我们一样,整天在红尘中折磨,还不自知。

宝树,婆娑……

菩提,正果……

菩提树下悟婆娑:

婆娑树,日月石!

典故中:“日月石”,“西北岸壁间悬二石,右类日,左类月,月中空隙有婆娑树。”

《石头记》的“石”,是“日月石”!

日月是“明”,是“明”的“石头”,经历末世的记录,所以书名叫作《石头记》。

这个石头,是宝,是玉,是玉玺。本文开始就从多个角度论证了此石是玉玺,而且是朱明玉玺,所以宝玉的亲哥名贾“珠”,玉朱,亡了;贾环的“大哥二哥”谜语,就是“朱玉玺”。

这个“日月”,在“石头”、宝玉家的正堂,赫然挂在荣禧堂上:

    座上珠玑昭日月

《石头记》宝玉家的正堂,“昭”的是“日月”!

“昭”字何意?“【說文】日明也。【博雅】明也。”

岳飞临死,书“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楚辞·九歌》:“烂昭昭兮未央。”

东汉王逸注:“昭昭,明也。”

而且,惜春也提醒过读者“日月”:

惜春作大观园的诗,匾额题名为“文章造化”。

    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

下联句中又有“文章造化”,对偶的上联字是什么?

“日月光辉”!

还有湘云,也提醒过读者:“双悬日月照乾坤”。

这个“日月”,照的是“明”的乾坤!

所以书中对假府“宝玉”的争夺,便是对朱明江山、皇权的争夺。此“石头”、玉玺的经历,便是“明”的“末世”历史。

如梦初醒!豁然开朗!顿悟真境界!

这便是“菩提”,是“觉悟”,是“开悟的智慧”,是红楼作者写“西方宝树”,写“婆娑”的真意,希望读者“觉悟”,看到“真境”。

也就明白了,作者为什么在“宝树”前指给读者方向:“西方”。因“西北岸壁间悬二石,右类日,左类月”,正是“日月石”。


上结着长生果:长生果,是佛陀觉悟后才得之正果,也是佛教徒虔心修炼的终极目标。能不能得正果、结长生果,关键在“觉悟”!

惜春的谶语、词曲,应该反映惜春反面人物将来应验的预言才是,为什么却在末句要说觉悟、婆娑树、日月石?和菩提、正果?

一方面确实写了惜春未来,古庙看经,青灯古佛,对改妆缁衣的僧尼,还有什么比“觉悟正果”更重要的事?生死也不过是臭皮囊。

另一方面,作者通过佛陀在菩提树下参悟,终得正果的佛教典故,要读者也“觉悟”。这种写作手法,前文见的多了,在读红楼方法中也总结过,读者要参与进来,千万不能觉得这段说的是惜春,那段说的是宝玉,跟读者我没关系。刘姥姥信口开河,“情哥哥偏寻根究底”,只是宝玉“寻根究底”,不是要读者“寻根究底”?“张太医论病细穷源”,只是“细穷源”秦可卿的病,不是要读者“细穷源”“金”寡妇和“东胡”同子里住的姓“金”的女人?黛玉说“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只是说雪雁?说小手炉?说宝玉?说吃冷酒?没说读者您?您有没有把黛玉说的“衰草寒烟无限情”当耳旁风?


如果只读《红楼梦》的表面字句,充其量您读到的只是假语村言敷衍的故事,距离觉悟正果、看到真境,即“真事隐”的“辛酸泪”,中间还隔着一棵“菩提树”。

还有,惜春“勘破三春”,三春是元春、迎春、探春,南明三帝。惜春不在“三春”之列,不是南明皇帝,而是入了佛门。也是对惜春这个反面人物的揭示,容易看出是皈依佛教的万历皇子,惠王朱常润。

“勘破三春”,“将那三春看破”,说的只是惜春?没说读者您?读者要“勘破”,必须“觉悟”,看破“三春”的真实身份,就是佛教所说的“假相”和“真境界”,便是开篇所写的“假语”和“真事隐”!

怎么“勘破”?如何“觉悟”?作者在这里给了暗示和线索:

菩提,觉悟,婆娑树,日月石!

看懂了“日月石”,觉悟了“正果”,便可慧眼“勘破”此曲:

明亡,华灭。

到头来,黛玉、探春和元春、迎春,没人捱过“金国”之秋!

白杨树下陈死人,青枫林下回天跸。“胡人”乱华,衣冠南渡,两京失陷。南京往事随流水,衰草寒烟,后庭遗曲,都是亡国恨!

生关死劫,人和华,谁也躲不过!




  


最后,曲名“虚花悟”,何解?

“虚花”:是个佛教名词,又称“空华”、“虚空华”。

《楞严经》卷六所载:“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

《楞伽经》卷一所载:“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

古“花”、“华”同字,所以“虚花”和“空华”是一个意思。

出自《楞严经》中的一个比喻:

“亦如翳人,见空中华。翳病若除,华於空灭。忽有愚人,於彼空华所灭空地,待华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

就像一个人患了眼病,会看到空中有花一样的幻影。后来这个人的眼病治好了,空中的花也没有了。有个愚人,在他以前看到空中花的地方,等着花再出现。你看这个人,是愚还是慧?

佛教中用“虚花”、“空华”比喻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所生的幻相。

众生执幻相为真实,所以才引发诸多烦恼。佛教教人觉悟,就是要看破这些幻相,才能真正解脱烦恼。

所以《楞严经》中所说的“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很可怕:是说人世间,你全部的所见所闻,全是幻相。不光春花秋月是幻相,山川河流是幻相,你的父母妻儿,你的手脚心脑,全是幻相。

《楞伽经》中所说的“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是说世间的离合悲欢,孩子出生,父母去世,包括你见到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其它物体的生灭,都是幻相、空华。

若为这些幻相努力、烦恼,就如同上面比喻中那个患眼病的人,为“空中花”等待、努力一样,可笑可悲。

这话是说的再明白不过了,能不能信,能不能悟,能不能做到,就是各人的因缘造化了。

要不说人家是佛呢,能觉悟,能放下,能超脱,终能修成正果。

我们是能看明白,但是我们做不到。不要说父母妻儿,把你的存款给我,你看行不行?把你的房子送给我,智慧如你,不会介意这些“空中花”吧?

“虚花悟”,表面是,在惜春皈依的佛教看来,“三界若空华”,惜春看到的桃红柳绿,白杨青枫,衰草坟墓,昨贫今富,春荣秋谢,甚至生关死劫,全是幻相,如同“虚花”,所以要“悟”,修成正果。


如果拿“虚花悟”,来看《红楼梦》呢?同样可怕:宝玉、黛玉、王熙凤,四春、贾母、王夫人,宝钗、宝琴、薛姨妈,全都是幻相。春花秋雨晚来风,木石山水大观园,也都是幻相。换句话说,宝玉可能压根儿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石头、玉玺的化身;黛玉可能也不是美女,而是一个末代皇帝的幻相;宝钗可能是一条白蛇……

总之,不是公府侯门,不是公子佳人,不是风花雪月,不是谈情说爱,书中我们看到的这些,全是幻相!用佛教《楞严经》的话说,就是书中的“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用红楼作者的话说,就是开篇便已告诉读者的:“假语”。

为什么这么说呢?就在本回,宝玉看到的这些图谶,听到的这些词曲,是在哪里?“太虚幻境”!

作者一直在告诉读者幻境、幻相,假作真、真亦假,我们看到的《红楼梦》,是“梦”!是“幻”!不是“真事”!所以在“此书开卷第一回也”,作者就告诉读者:“故将真事隐去”。这应该也是《石头记》这本书,又取名为“红楼梦”的原因,直接告诉读者:“不是真相”。

那么,“虚花”背后所隐的“真相”是什么?就要读者去“悟”。

关键在“悟”!悟是“参悟”。觉悟了,便成正果。

“勘破”此曲,便也“勘破”了“三春”。

便也“勘破”了图谶:

古佛旁,独坐青灯。

想故国,高台月明……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

(点击最上方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关注
undefined
长安昭阳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09: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红楼梦》判词解读16:惜春判词图谶曲词解读一,独卧青灯的典故
长安昭阳王 2024-06-30   |  4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221】

  

(接上文,迎春判词解读)

12.13 惜春
图:

后面便是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

谶: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解读:

图中是古庙、美人,看经、独坐。

并没描述惜春的妆扮,是小姐妆扮,还是出家妆扮。但在下面的谶语中说明了:

“缁衣顿改昔年妆”,明确说明“缁衣”改了“昔年妆”。

缁衣:是僧尼之衣,并引申为佛教、僧尼。如唐诗:“凋残精舍在,连步访缁衣”。

“昔年妆”的“昔”,用谐音指出这是“惜春”之谶。同时说明,惜春改了以前的小姐妆扮,穿着僧尼之衣。

勘破三春景不长:

勘破:是佛教禅宗用语,看破、识透之意。

三春:表面是三月暮春,所以说“景不长”,春景将尽。

惜春是贾府四小姐,所以“三春”也指前面的元春、迎春、探春,三个姐姐好景不长。看到这层,千万别以为就是看到反面了,看到所隐真事了。如果看到的是惜春的三个姐姐,还是在正面。

反面,是看到元春的反面人物永历帝,迎春的反面人物弘光帝,探春的反面人物隆武帝。“三春”,即南明三帝。

所以,“勘破三春景不长”,是如同高僧看破了红尘,指惜春的反面人物看破了南明、“暮春”的“春景不长”,所以改了“缁衣”,皈依佛教了。

《红楼梦》中一直用“春”表示朱明,“春”、“花”都是朱明的关键字,“秋”是满清的关键字。所以,“暮春”、“春景不长”都是指朱明像春天一样,到了将尽之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11: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观园图,框架结构 + 怡红院在大观园什么位置?+ 为什么惜春住处叫“暖香坞”?为什么迎春住处叫“紫菱洲”?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14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57】


5.3 大观园图惊现龙蛇
87版经典《红楼梦》电视剧的拍摄地,在北京市二环西南角的北京大观园,下面是北京大观园的平面图:


对影视拍摄的场景道具,要考虑的方方面面,我一窍不通,不敢置喙。

我们单看这个大观园图,错的离谱!

问题还不在错的地点方位都不对,人谁无错?问题是完全不上心,根据书中几次游园顺序,把各处地点转着放一圈儿,就完事了。

贾政一行从潇湘馆出来,是“青山斜阻”的大主山,转过山怀便是稻香村,并不经过秋爽斋、暖香坞。贾政从稻香村引人出来,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到了蓼汀花溆,是沿山下之路向北走的。贾母带刘姥姥游园,出了潇湘馆,“远远望见池中一群人在那里撑舡”,是往大水池方向走,显然是另一个方向。随后在秋爽斋摆饭,出来后坐船,经过紫菱洲到了蓼汀花溆。所以潇湘馆的东西两边,显然一边是大主山,一边是大水池,潇湘馆、秋爽斋等是山水之间一块平地,所以大观园的山水结构很清楚。

沿着山下之路往北,过牡丹亭、芍药圃、蔷薇院等,到蓼汀花溆。沿着水池往北,是藕香榭和对岸的大观楼,转弯后也可到蓼汀花溆。花溆北岸,便是蘅芜苑,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花溆之水,是从宁府西北角流入,经沁芳闸,钻大主山石洞流过来的。水出山洞,“从东北山坳里”,一个水流分支绕山下流,过芍药圃,经稻香村,到怡红院处,与沁芳溪之流合在一处,再从墙下出去,仍旧流到宁府会芳园。所以山东水西,大观园的框架结构很明白。

大主山从潇湘馆、怡红院附近,向北一路蜿蜒至东北的蘅芜苑。再看“北京大观园图”,有没有一个大主山?

其怡红院位置让人无语。大观园的水,在怡红院附近合在一处,从墙下出去,是东府的会芳园,所以怡红院显然不能在西南角。

我遵从老太太和黛玉的话,照着样儿慢慢的画,按宝钗所说法子,一丝不苟画了一个大观园图样,虽然粗糙,但作为示意图,把山水、楼台人物和常提到的地点都标注出来了,地步方向不会偏差很大,如下图:


(此图本是高清原图,上传会被压缩,可存到本地,放大看)

说明:

画园林之图,不应画直线、平滑弧线,园林中的山、水、路等都是仿自然的、不规则形状。但我在电脑上画图,不能像用笔那样随意,用直线、弧线进行拼接比较方便,况无红楼作者之丹青妙手,对绘图工具也不熟练,所以画成了这样一个“示意图”,万望海涵。

比如:沁芳桥、蜂腰桥、翠烟桥下之水,都不应画成直的,所有的流水都不应画直线、弧线。

还有大主山的两边山脚,不应画成弧线。稻香村处于山怀之中,应把山的怀抱画的更大些,出来时要转过山坡才好,而且位置应与暖香坞更画近些。但我在电脑上画,都是用弧线拼接的,大小弧线很不好掌握,尝试了多次,只好作罢。虽然画的不好,但图出来后,一眼便能看出暖香坞的暗示含义:惜春叫“藕榭”,是因为她在藕香榭,可实际惜春住在“暖香坞”,紧邻稻香村,是一直在默默提醒稻香村里的“冷香丸”,隐藏的小耗子贾兰。

还有,不应把所有的路都画成直的等等,不再一一列举。

凸碧山庄山坡底下,一转弯就是凹晶馆,说明此处凹近大主山,而前后的秋爽斋、紫菱洲都是凸向大水池的。

紫菱洲的“菱”字,表明了这块伸向水中的三角洲形状,是菱角形,显然作者有图在先,所以取名“菱洲”。红楼作者本身就是画家,在写大观园之前,显然先画了一个大观园的山水图,并安排好了楼台房舍、人物住处、各处景点、来往路径等,所以写的一丝不乱。

上图作为大观园的示意图,只画出、标明关键元素,主要是人物活动的楼台房舍,标明地步方位。对于绿化、园林元素等都不用标注,否则太繁杂,喧宾夺主,示意效果不好。



点击下一个:大观园图惊现龙蛇:蛇争龙玉!+ 黛玉和三春住在大鱼身上,宝钗李纨住在山坳,蛇鼠一窝 + 为什么从不写大观园里具体方位?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6: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11: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贾母让画大观园图?+ 贾母为什么催惜春画:赶年可有了?+ 为什么惜春画好的大观园图却没人提?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56】



5.2 贾母让画大观园图
从40回,贾母就说让惜春画大观园图。

42回,在盗香村,即偷玉村,黛玉多次强调“母蝗虫”,是因为刘姥姥李自成破京,才导致两个月后满清偷玉。

黛玉笑道:“都是老太太昨儿一句话,又叫他画什么园子图儿。”

黛玉道:“论理一年也不多。这园子盖才盖了一年,如今要画,自然得二年工夫呢。又要研墨,又要蘸笔,又要铺纸,又要着颜色,又要——”强调:“又要照着这样儿慢慢的画,可不得二年的工夫!”

宝钗笑道:“‘又要照着这个慢慢的画’,这落后一句最妙。所以昨儿那些笑话儿虽然可笑,回想是没味的。你们细想颦儿这几句话,虽是淡的,回想却有滋味。”

是要读者细想黛玉的话,强调照着慢慢画!而且要花很多功夫。

惜春道:“原说只画这园子的。昨儿老太太又说,单画了园子,成个房样子了,叫连人都画上。”意思是:园子+人,都画上。但惜春随后两句话却有意思:“我又不会这工细楼台,又不会画人物”,所以为难。惜春这两样都不会,那园子和人都没法画了,作者何意?

黛玉笑道:“昨儿母蝗虫不画上,岂不缺了典!”黛玉要求,把母蝗虫李自成画上,是典故:李自成进京,导致崇祯吊死的典故。

然后宝钗说了一大段话,关键信息总结如下:

第一:会写意,画图样。

如今画这园子,会几笔写意,肚子里头有几副丘壑,才能成画。

这园子却是像画儿一般,你照样儿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要看地步远近,分主分宾,该添该减,该藏该露,方成一幅图样。

第二:这些楼台房舍必要。

第三:要插人物。

宝玉提雪浪纸,是为了说:写字、画写意画,重复强调“山水”。

宝钗说:“我交你一个法子,原先盖这园子,就有一张细致图样,虽是近人描的,那地步方向是不错的。照着这图样删补着立了稿子,添了人物就是了。”

故意把“教”错写为“交”,强调“法子”。

故意把“匠人”错写为“近人”,强调匠人描的“图样”。并三次重复强调“图样”。

所以画大观园图的法子是:像匠人那样描“图样”,画个写意画,用现代话说就是“示意图”,把地步方向画对。不会画楼台、人物没关系,用写字的法子标明楼台是哪个人物的房舍即可。重复强调山水,是大观园的大主山、门口屏障山、大水池以及水流、分支、汇合等,就是前面说的肚里有丘壑,把大观园的框架结构别画错,才能成画。

简单说,就是画:园子图样 + 楼台人物标注的“示意图”。

真正说拿什么画,是宝钗最后说的那一大段。黛玉说炒颜色吃、他糊涂了、嫁妆单子的话,反面告诉读者:不用。这是作者的障眼法,不用怀疑红楼作者本身就是个画家,写了这么多作画的内容,一是为了表面故事逼真,二是真事隐,因为画大观园图,是本书一个钥匙,大观园图藏了惊天秘密,不能轻易说破。

50回,芦雪广联诗后,贾母也来了,特意催惜春的画。

贾母说:“你四妹妹那里暖和,我们到那里瞧瞧他的画儿,赶年可有了?”众人笑道:“那里能年下就有了?只怕明年端阳有了。”贾母道:“这还了得!他竟比盖这园子还费工夫了。”

大家进入房中,贾母并不归坐,只问:“画在那里?”惜春因笑回:“天气寒冷了,胶性皆凝涩不润,画了恐不好看,故此收起来了。”贾母笑道:“我年下就要的。你别托懒儿,快拿出来,给我快画。”

次日雪晴,饭后,贾母又亲嘱惜春:“不管冷暖,你只画去。赶到年下,十分不能便罢了。第一要紧,把昨日琴儿和丫头、梅花,照模照样,一笔别错,快快添上。”惜春听了,虽是为难,只得应了。一时众人都来看他如何画,惜春只是出神。

贾母郑重其事地让惜春画大观园图,而且当作一件任务亲自督促,宝玉亲自相帮,黛玉教照着慢慢的画,宝钗又讲清楚了具体画的法子。注意:惜春最后画好的结果,却没人提没人理。是不是有些不正常?很显然,贾母让惜春画大观园图不是目的,是作者让读者画出大观园图!还是那句话,看红楼梦,不能把自己当局外人,必须参与进来。

而且,作者给惜春安排的首席丫鬟,名“入画”,一直在暗示、强调画,画什么?作者给惜春安排画的任务只有一个:画大观园图。

贾母催惜春画大观园图,为什么要赶年下?为什么年下就要?是暗示答案。看作者怎么说:“那里能年下就有了?”年下有什么?鱼!年年有鱼!



点击下一个:大观园图,框架结构 + 怡红院在大观园什么位置?+ 为什么惜春住处叫“暖香坞”?为什么迎春住处叫“紫菱洲”?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6:55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赞赏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红楼梦(小说)
红学
大观园(北京大观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12: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绣春囊事件:为什么抄检大观园?+ 为什么王熙凤突然识字了?司棋表弟的字帖有什么秘密?+ 为什么紫菱洲的司棋被抄?为什么惜春的入画也抄出问题?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63】



然后太太来了,掷出绣春囊,绣春囊成为抄检大观园的导火索,因此在抄检大观园的过程中,一定还会有大鱼“首尾”的隐秘被揭开:

抄检到惜春的暖香坞,谁知竟在入画箱中搜出一大包金银锞子来,约共三四十个,又有一付玉带板子,并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入画说明是宁府哥哥的。凤姐问“但不知传递是谁?”惜春道:“若说传递,再无别个,必是后门上的张妈。”凤姐听说,便命人记下。

作者为何写入画出问题?是提醒惜春的画“大观园图画”,应在去年早已画好了,但没再提过,这回交待完入画后,更不会再提了。反面是要读者参照“大观园图画”,解此“鱼头”和“鱼尾”的隐秘。

注意凤姐命人记下:后门上的张妈。也是让读者记下此人此事。

最后抄检到迎春的紫菱洲,从司棋箱中搜出一双男子的锦带袜,并一双缎鞋来,又有一个小包袱。打开看时,里面有一个同心如意,并一个字帖儿,一总递与凤姐。凤姐突然识字了,读者就要格外注意:便看那帖子是大红双喜笺帖,上面写道:“上月你来家后,父母已觉察你我之意,但姑娘未出阁,尚不能完你我之心愿。若园内可以相见,你可托张妈给一信息,我等在园内一见,倒比来家得说话,千万千万!再所赐香袋二个,今已查收外,特寄香珠一串,略表我心,千万收好。表弟潘又安拜具。”

注意:张妈出现,便是那个“后门上”的张妈。前文说过,司棋与表弟“彼此里外买嘱园内老婆子们留门看道”,买嘱的是后门上的张妈,二人却跑到前门去偷情,前门那个位置不合理,此为验证。

潘又安的信,极正常,看不出来什么反面隐秘。王熙凤以“机关算尽”著称,注意看王熙凤怎么算这个账。凤姐突然识字,便不寻常,所以凤姐的指引是解开此谜的关键。

凤姐笑道:“正是这个账竟算不过来,你是司棋的老娘,他的表弟也该姓王,怎么又姓潘呢?”王善保家的见问得奇怪,只得勉强告道:“司棋的姑妈给了潘家,所以他姑表兄弟姓潘。上次逃走了的潘又安,就是他表弟。”凤姐笑道:“这就是了。”

可见凤姐算这个账,是从潘又安的姓入手。凤姐说“这就是了”,表示解谜的信息已够了。那么我们看“潘又安”这个姓名:

潘又安,显然源自中国四大美男之首、西晋文学家潘安。潘安,本名潘岳,字安仁,小名“檀郎”、“檀奴”。

潘岳曾为河阳县令,颇有政绩,结合当地环境,令全县遍植桃树,浇花息讼,甚得百姓之爱,被誉为“桃花县令”。有“河阳一县花”的典故,庾信《枯树赋》中:“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李白诗誉:“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村。”

潘岳还是魏晋第一流文学家,在文学上与陆机并称“潘江陆海”,即《诗品》称“陆才如海,潘才如江”。其诗情真意切,李商隐曾赞“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

潘岳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留下“掷果盈车”的典故:潘岳美姿容,风度优雅,年轻时驾车走在街上,少女、美妇、老妪都为之着迷,莫不连手共萦之,还用水果往潘岳的车里掷,把车都堆满了。

潘安这名字,始于杜甫的诗《花底》:

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
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此后,人称潘安。

因潘安既是美男子,又对结发妻子一往情深,忠贞不渝,是女人心目中完美的情人、夫君形象,比如鱼玄机的诗“焚香出户迎潘岳,不羡牵牛织女家。”而“檀郎”也成为情郎的代名词,比如唐诗中的“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所以红楼作者给司棋的情郎取名潘又安,非常贴切,也不显山露水。

潘又安与潘安,是名有差异,那么看潘安的名“岳”,是“山”:“【六書正譌】从丘,山,象形。”

所以按凤姐的指引思路和示例,谜底很简单,是潘岳之名:山。

司棋和潘又安偷情之处,鸳鸯发现隐秘之处,傻大姐捡得绣春囊之处,是同一个地点,就是大观园门口的“山”,正是大鱼之“头”。

王善保家的还补了一句:“上次逃走了的潘又安,就是他表弟。”这是给读者递话,把司棋偷情,鸳鸯撞破,表弟逃走,直到如今这些线索全都串起来。

“你老可听见了?明明白白,再没的话说了。”这还是说给读者的话,说此事件谜底明明白白,再没的话说了。

再看司棋给读者的指引动作:“凤姐见司棋低头不语,他并无畏惧惭愧之意,倒觉可异。”司棋低头、不语,与迎春的提示动作一模一样,提醒读者“头”,此处紫菱洲是“鱼尾”,整个事件的“首尾”,都交待的明明白白了。

最后,以惜春入画作结,归结在“大观园图画”上的大鱼头尾。

惜春硬是让尤氏带走了入画,则“大观园图画”之事交待完毕。



点击下一个:贾赦为什么说父母心偏的笑话?+ 贾政为什么说二难典故?+ 一起下流火?还是下流货?七月流火,二十八宿,龙心明堂,父子三人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6: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15: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惜春:惠王朱常润,自幼礼佛,不通人事 + 惜春几岁?谁在抚养?+ 贾敬宾天,惜春一字未提?+ 为什么只有迎春惜春的人被抄出带走?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7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30】



9.5 惜春:惠王朱常润
黛玉来贾府时六岁,探春、惜春比黛玉小,也就是五六岁、四五岁,写惜春“身量未足,形容尚小”。符合惠王朱常润丧母时四岁,与出生不久的弟弟朱常瀛一起,由王皇后接到皇后宫中抚养。所以在红楼梦中,把惜春安排生在东府,却住在王夫人家,在贾母万历这个亲爹跟前长大。惜春“嫡出”,也是因为王皇后养子的身份。

“原来近日贾母说孙女们太多了,一处挤着到不便,只留宝玉、黛玉二人在这边解闷,却将迎探惜三人移到王夫人这边房后三间小抱厦内居住,令李纨陪伴照管。”书中写的很清楚,贾母这个亲爹并不亲自抚养,李纨只是陪伴、帮忙照管,真正抚养的责任人是王夫人,所以移到王夫人这边房后。65回,兴儿向尤二姐说:“四姑娘小,他正经是珍大爷亲妹子,因自幼无母,老太太命太太抱过来养这么大。”这话说的更清楚了。惜春朱常润并非皇帝,生在“皇家正宗”的王夫人家不合适,所以生在东府,却由王夫人抚养,符合朱常润由王皇后抚养的历史细节。所以我们才能理解:贾敬宾天,尤氏独艳理亲丧,贾珍贾蓉星夜驰回,直到贾敬做百日,惜春这个亲生女儿却一字未提!

惜春并非皇帝,却位于四春末位,是为元春这个同母弟桂王朱常瀛占位。在四春中既掺入一个入佛门的不是皇帝之人,又打乱顺序,能起到故布疑阵的迷惑作用,不会让别人一眼看出女儿对应南明皇帝,把真事隐去,躲避文字狱,却又留下足够的追踪线索,这正是红楼梦的写作手法。

惜春的判词图谶:

图: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

谶: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曲,是“虚花悟”: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
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古庙看经,青灯古佛:符合惠王朱常润,皈依佛教,终日礼佛。所以说惜春这个惠王最好认,特征最明显。

勘破三春景不长:

将三春看破,韶华打灭:三春是迎春弘光、探春隆武、元春永历,南明三朝,春景不长,结果是:华灭。

连天衰草遮坟墓:人呜咽,鬼吟哦,明显死了很多人。

惜春是看破三春之人,不是三春之一,并非南明皇帝。因看破了春荣秋谢、生关死劫,向往西方长生世界,所以入了佛门。

从图谶词曲来看,作者对惜春朱常润的结局,作了艺术加工,并未完全写实:

惠王朱常润的实际结局,是在满清攻占杭州时,主动从绍兴跑来投降满清,同弘光帝、潞王朱常淓等人一起被押送北京。惠王竟上书清廷,感谢满清供养之恩,并极力表白自幼皈依佛教,不问世事,乞求活命,毫无骨气。次年与弘光、潞王、衡王等人一同被满清斩首。

而书中惜春的结局,是看破三春,勘破生死,入了佛门,并未被杀。符合红楼梦第一回便说明的茫茫渺渺,僧道超度,到头一梦,万境归空,亦真亦假的梦幻之境。对书中人物的不堪、缺点等不好之处,与其说美化,不如说淡化、改编,使其符合超度,彻悟,好便是了,了便是好。

这种改编,艺术加工,在前八十回就能清楚地看出来:

比如,第7回,送宫花时,惜春笑道:“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他作姑子去呢。”书中只是通过惜春这句玩笑话,说剃了头作姑子,但惜春并未作姑子,直到八十回也并未入佛门。

而惠王朱常润是自幼皈依佛教,却并未出家为僧,仍然做藩王,直到被杀,也未出家。

惜春后来“缁衣顿改昔年妆、独卧青灯古佛旁”,显然出家了。

80回,迎春、香菱都命在旦夕,却完全看不到惜春有危亡征兆。如按历史写实,惠王朱常润应和弘光一同被斩首,但书中做了变化:惜春出家,按正面情节,只能放在贾府家败之后,否则公府千金出家讲不通,所以惜春不能跟迎春同时死,而是将那三春看破,把这韶华打灭,才觅那清淡天和。这样安排正面情节更合理,也更渲染了结局之悲剧。

再如,惜春之画。惠王朱常润整天礼佛,只知焚祝,并不善画。惜春却会画,以致于贾母向外人夸口:“你瞧我这个小孙女儿,他就会画。”其实会画的另有其人,同是宁府的潞王朱常淓,便工书善画,擅长音律,前文在潞王系中介绍过。所以又是移花接木,把朱常淓的善画,移接到惜春朱常润,这种写作手法前文见的多了,如宝钗生日,贾母落水,贾赦 [足歪]腿等。

作者给惜春加上绘画的技能,只给了惜春一个“画”的任务,便是画大观园图!并特意交待了具体画法,其实是要读者画出大观园图,自己看出园中藏龙、龙蛇争玉的天大秘密。

惜春的丫鬟取名入画,符合琴棋书画之“画”,都是为此目的:大观园图的秘密。

惜春的谜语:

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
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贾政心内沉思:“惜春所作海灯,一发清静孤独。”

清净孤独、佛前海灯:表明此人后来出家,入了佛门。

同惜春的判词解读完全一致,符合惠王朱常润的特征。

与惜春的诗同看: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

日月光辉,有大光明:“明”,很明显。

谜语中有“明”,惜春性中自有“明”。

在迎春章节说过,迎春、惜春住处的变化,紫菱洲、藕香榭暗示两人被水所困,被满清所俘、关押。还有多处场景,迎春、惜春二人本应出场,却未露面,比如:芦雪广、桃花社、柳絮词、放风筝等,反面也暗示二人被满清关押。

抄检大观园,一园子的人,唯独迎春、惜春的人被抄出、被带走,而且不是一般丫头,而是第一丫鬟,司棋、入画,下人称为副小姐。作者寓意很明显,直指迎春、惜春本人,反面暗示二人被带走,符合弘光、惠王一同被押送北京,被满清关押的历史细节。

看抄检时惜春的态度:

“二嫂子,你要打他,好歹带他出去打罢,我听不惯的。”

“嫂子若饶他,我也不依。”

惜春对尤氏说:“你们管教不严,反骂丫头。……昨儿我立逼着凤姐姐带了他去,他只不肯。……我今日正要送过去,嫂子来的恰好,快带了他去。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

谁知惜春虽然年幼,却天生的一种百折不回的廉介孤独僻性。

惜春:“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

惜春道:“我不了悟,我也舍不得入画了。”

尤氏道:“可知你是个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

入画跟惜春从小长大,从第6回惜春命入画收了宫花,到74回抄检大观园,至少过了十年。十年相伴之人,一朝如此相待!

此处写惜春“年幼”,显然不对,惜春此时已过十五,到了及笄、出嫁年龄,是用错误提醒读者此人的廉介孤独僻性。

惜春的表现,确实不近人情,不知好歹,没个轻重,寒人的心。

这既符合惠王终日礼佛,只知焚祝,不通人事,廉介孤独的僻性,又恰恰是朱常润在甲申之难后的表现,一概不管,只求自保。

这些简直就是照着惠王朱常润刻画出来的。



点击下一个:贾赦:福王朱常洵,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 + 为什么贾母偏心小儿子?+ 荣禧堂为什么是王夫人的正室?为什么荣府不合宗法制度?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18 08: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尤氏和惜春不住一起,又没有什么恩怨,为何惜春对她意见这么大
石语记
2018-08-01 19:57
尤氏和惜春这一对姑嫂很奇怪,平日里根本没有描写过她俩之间有什么瓜葛,但是秦可卿葬礼,尤氏病倒了,惜春作为宁府最近的人,不但不过去帮忙,连句话都没有,后来还是贾珍去求的王熙凤过来帮了一个月的忙。大观园被查抄,惜春的丫头入画被查出藏着男人的东西,惜春满腔愤怒都撒在了尤氏身上,把尤氏怼的面红耳赤。可以说惜春对宁府表现出来的排斥感只在尤氏身上体现过。惜春是对宁府不满还是对尤氏不满不得而知,惜春把宁府称为“那边”,把宁府的人都称为“那边的人”,那么她和宁府或者和尤氏有什么过节?

其实尤氏作为贾珍的填房在贾府里过得已经非常的卑微和低下了,贾府里正经的主子都不太拿她当回事,她不要说去得罪人了,谁她都想搞好关系。惜春作为她的小姑不论从出身来说,还是从贾家女儿娇贵的风俗来说,尤氏都不太可能去恶意招惹惜春。惜春的父亲贾敬一味的好道,哥哥贾珍更是不着调,所以宁府真正能照顾惜春的只有尤氏。但是惜春不住在宁府里,她和贾母住在一起,她不但不回自己的家还要和家里的一切都撇清关系。她认为宁府会带累她的名声,所以宁府里的丑闻她这个深闺小姐也知道,像柳湘莲说的除了外面两个狮子其他都不干净。

对于宁府里的乱尤氏是无能为力的,但是她毕竟是管家的人,王熙凤把荣府治理的有条有理,而宁府却鸡飞狗跳,男盗女娼。这些虽然是贾珍一手造成的,但是尤氏却不敢劝也不敢管,这是她作为女主人的失职,但是惜春却把她和贾珍归为一类人,因此极力想和她拉开关系。

秦可卿的死和贾珍脱不了关系,她和贾珍的事绝对是宁府最大的丑闻。秦可卿不明不白的死了,尤氏不想处理这个烂摊子,因此或者真病或者装病料理不了这个葬礼了。宁府里出这样的事,惜春作为一个还未出阁的小姑娘心里一定是绝望的,她从小无父无母的生活着,生活里找不到可以亲近的人,因此她对周围人也报以冷漠。秦可卿的事她除了躲避之外没有任何方法可以避嫌,她想证明宁府里所有的事和她没有关系,她只能这样冷淡,况且她本身和那边的人确实也不亲近。

惜春活的很缺爱,自然对别人也都不热情,她极度想逃离这个肮脏的环境,所以小小年纪就想出家,她的态度和宁府留给她的阴影有很大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18 08: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珍爱红楼----尤氏与惜春的冲突-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寒江雪凝 2010-04-19   |  874阅读  |  10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珍爱红楼----尤氏与惜春的冲突

   在贾府这样的大户人家,两个主子公开冲突的时候还是不多见的,尤氏与惜春的冲突就显得特别的突出了。

   这一对姑嫂其实接触是不多的,尤氏曾经在中秋夜宴上说和贾珍十多年的夫妻了,也就是说她进贾府十多年了,而这十多年惜春也都是在荣府生活,所以与宁府的尤氏平时的接触并不多见,见了也只是客气的时候多,礼仪的时候多,真正冲突的时候少。而这并等于二人关系和睦,那些看不见的矛盾一直在期间暗生纠葛。

   起因是入画,作为惜春的大丫环,她的身份是不低的,有些婆子称她们为副小姐,可就是这样的人物,却一直在与宁府的哥哥传递物品,当然各家有各客的难处,入画有不得已的地方,但却是违反了园子里的规矩。被夜查的凤姐等人查了出来,凤姐问明情况,还是决定宽大处理,一则这是兄妹的物品,二则凤姐眼中的入画素日还好,三则凤姐此时的心境也有改变,不想在这个时候得罪宁府的人,不大的事,还经动宁府,凤姐不想多生枝节。于是凤姐给予宽大,可是惜春不同意,一定要处理入画。


   惜春平时不大管事,却也是聪明仔细人,凤姐盘问谁是传递的人时,惜春马上说出张妈,可知惜春不是迎春,她不是不管事,是分时候分事件。对于家下人等的情形心中明了。惜春马上明白了凤姐不愿多生事非的心态,这时候,惜春若是想省事,可以就此将事情打住。反正管事的是凤姐,凤姐不给追究,那自然也可过关。可是惜春另有打算,她身边的丫环等人,皆出于宁府,而且宁府的声名不雅,她久在深闺都已经听闻了,可知情形有多么的严重。惜春敏感,想要自保,自然另有打算。

   惜春请来尤氏,自然是要尤氏处理入画,不想尤氏和凤姐的态度一样,认为此事不大,入画素日做事还算可靠,也有宽大的意思。两位管家的女主人,一样的态度,自然让惜春恼了。于是态度也强硬起来,她的意味坚决,不要被人带累了,不要被丫环连累,更不要被东府连累,这才是本意。最后的那一段了悟的话,她是个中人自然懂得,听得尤氏的耳中,却是大为刺耳,大为不敬。尤氏在宁府被人小瞧惯了,本是好脾气的,可也架不住小姑子的冷嘲热讽,终是有些恼意了。最后惜春说出宁府的声名,尤氏更加恼怒。终于带了入画而去,入画的命运不得而知,而惜春誓绝宁府的目标,终于借了入画事件,明言而出。


惜春了悟之心已明,只是众人还是不懂,只以为她只是孤介而已。宁府声名狼藉,已让深闺小姐头疼,可知宁府命运已让人担忧。姑嫂的冲突,已经揭示了宁府的内乱也已经初见了。

这一场夜抄,荣府中探春怒打邢夫人的陪房,而宁府中姑嫂一场纷争,可见探春之言,必是内乱引外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23 08: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母为什么让王夫人抚养贾惜春,不是交给无儿无女邢夫人抚养?
君笺雅侃红楼 2019-06-01   |  215阅读  |  18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贾惜春作为宁国府的嫡出大小姐,贾珍的胞妹,出生后母亲去世,父亲对她不闻不问,是贾母将她接过来命令王夫人抚养的。贾母疼爱孙女,惜春可怜接过来抚养无可厚非,可为什么不交给无儿无女的邢夫人,反倒交给儿女双全的王夫人抚养?这背后有什么隐情?此事要从贾惜春的身世说起。



【一】

(兴儿对尤二姐说)四姑娘小,他正经是珍大爷亲妹子,因自幼无母,老太太命太太抱过来养这么大,也是一位不管事的。

贾惜春可以肯定是贾敬嫡出的唯一女儿,与贾珍一母同胞,冷子兴在第二回也做了说明。可惜,贾敬作为《红楼梦》中唯一没有提到有姬妾的男人,极可能与妻子从始至终一夫一妻,感情甚笃。惜春母亲四十多岁怀孕生惜春本就风险极大,最终难产而死并不意外。

贾惜春的身世一直以来被猜来猜去,完全没必要。首先,冷子兴和兴儿都说是贾珍的“亲妹子”“胞妹”,证明二人一母同胞。而敬妻生惜春时四十多岁的年纪,也不存在养小叔子的可能。有些言论说贾赦与敬妻偷情“养小叔子”生了贾惜春非常可笑。要知道两个快五十岁的“老人”有什么可偷情的。从贾赦要鸳鸯也知道他好色归好色,还是很挑剔的。十七八岁的少女才是他的最爱。老嫂子诺大年纪,绝无可能出现那种不伦事。

有一种可怜的孩子叫“害死了”母亲被父亲嫌弃。贾惜春就是如此。贾敬没有姬妾只有发妻,发妻因女而死,贾敬不喜幼女,心灰意冷抛家去到道观。与冷子兴所说“近年”时间吻合。贾惜春母死父弃,被贾母抚养,是为惜,也为(叹)息。



【二】

贾母抚养惜春符合她老祖宗的身份。贾母与贾敬的感情很好,能体谅这个聪明的侄子的痛苦,替他抚养女儿责无旁贷。问题是为什么交给了王夫人却不是邢夫人?先说邢夫人。

邢夫人作为贾赦填房,无儿无女,按理惜春交给邢夫人会更好。养女养好了基本与亲生无异,可以填补一下膝下无子的荒凉。不过邢夫人这人儿女情分上太淡泊,她没有孩子,也不喜欢孩子,丈夫贾赦的三个子女,一个也不亲,更何况其他人的孩子。贾母深知她自私自利的性格,不放心将惜春交给她抚养。邢夫人自己也说:

(对迎春说)只有你娘比如今赵姨娘强十倍的,你该比探丫头强才是。怎么反不及她一半!谁知竟不然,这可不是异事。倒是我一生无儿无女的,一生干净,也不能惹人笑话议论。

这样冷酷的话对继女说出令人发指。指望邢夫人养好孩子也是奢望,贾母不将惜春交给邢夫人是正确的。



【三】

邢夫人不合适,就只剩下王夫人。贾母将惜春交给王夫人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王夫人抚养女儿有经验,前有贾元春,后有贾探春,加之探春比惜春大不了多少,一起抚养正好。

第二,惜春出生之时,差不多正是元春为贾家牺牲进宫前后,并不是谁都想女儿进那个“不得见人”的地方。王夫人失去女儿,将惜春交给她抚养,稍微安慰一下王夫人失女之心,也算精神补偿。后来薛宝琴被贾母给王夫人也有如此心理。

不过贾母低估了元春进宫对王夫人的打击。自那以后,王夫人整日吃斋念佛,从爽快的“王二小姐”变成了“木头人”。王夫人崇信佛道,对幼年惜春产生巨大影响,小小年纪就想出家当姑子。

惜春笑道: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她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儿戴在哪里呢?说着,大家取笑一回,惜春命Y鬟入画来收了。

惜春当初不过七八岁,却有了出家的心思,她唯一的闺蜜也是智能儿。而智能儿想逃离佛门,她却一心进去,委实令人可叹。孩子从小受大人的影响特别重,尤其惜春没有母亲,王夫人抚养她,她更容易有样学样,不好说贾母给王夫人抚养惜春是对还是错。您认为呢?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君笺雅侃红楼 > 《红楼梦》举报/认领
上一篇: 干净的秦钟,结识贾宝玉后,为什么一身肮脏,没两年就死了?
下一篇: 秦可卿被“脏水”泼了三百年,曹雪芹用六个“人性”证明她清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26 14: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隐史
2024-03-14 02:26

已关注
《红楼梦》中的执笔描绘《大观园行乐图》的贾府四姑娘的大秘密。

执笔作画《大观园行乐图》其实就是执笔撰写《红楼梦》。也就是说,《红楼梦》的作者就是执笔描绘《大观园行乐图》的贾府四姑娘,这是在暗示作者在家中的实际排行为“四”。

另外,作者宝玉与贾琏同时都被称作“二爷”,暗示贾琏也有一个夭亡了的哥哥,而且与宝玉同生日的丫环的名字也是“四儿”,这都是在反复暗示宝玉在儿子中的实际排行为“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9-8 08:55 , Processed in 0.06563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