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贾元春凤藻宫·怒其不幸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7-18 23: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子系中山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7-20 13: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22.1
钟家台 2018-08-17   |  194阅读  |  18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22.1

  ——你说元春和宝玉都是指顺治,玉只能指满清的元玉玺。

  我已经说过了琪官蒋玉菡才是顺治的元玉玺,贾宝玉是明玉玺,绝不可混为一谈。

  你是丝毫也不理会文中处处描写的宝玉反清的立场,什么“打葫芦(打胡虏)”,什么“除了明明德外无书(除了“明”外都不是合法政权),什么借给芳官顺治剃头痛骂胡虏,什么“金是玻璃(不是玉)”,宝玉若是顺治能干得出这些自己打脸的事么?还说元春也是宝玉,元春认为玉不可是“绿”,绿只配用蜡的反清色彩就不说了,顺治是哪一点能符合元春的悲惨判词“蕩悠悠,把芳魂消耗!”?

  第五回警幻仙姑一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歌,警幻仙姑唱的是什么?仔细听:“春梦随云散,【甲夹:开口拿“春”字,最紧要!】飞花(华)逐水流。【甲夹:二句比也。】”《石头记》后改名做《红楼梦》,警幻仙姑唱的“春梦随云散”,其实就是“红楼梦随云散”,仙姑明点出来《石头记》里的贾府四春其实就是红楼四春,即“朱明四春”。红楼元春生是朱明人,死是朱明鬼,跟满清顺治毫不沾边。


  ——你又说南明三帝,可是朱慈炤已经在书中写的明白:影射南明的江南甄家有姑娘五个,南明有五个政权,即四帝和没称帝的鲁王监国。三个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惜春的判词给的清楚“看破三春景不长”,如果按你说的惜春是南明三帝、元春是满清顺治,这被满清灭了的南明怎么就能勘破满清景不长了呢?

  ——你又说黛玉不是崇祯田妃,只是普通明遗民。

  可惜朱慈炤写的明白:林黛玉是“世外仙姝”非凡人,林黛玉是“林中挂”自缢身亡,林黛玉要吃“天王补心丹”,林黛玉是“潇湘妃子”,林黛玉练的是“钟王楷书”。。。。普通明遗民能用“仙”、“妃子”、“天王”来描述吗?

  ——你说“偏从末世来”的王熙凤是康熙。

  难为你为了解释书中的“末世”二字,居然称康熙雍正为末世,估计这世上也只有你会认为康熙雍正是末世了,我对你的康雍末  王熙凤不识字,康熙不识字么?

  何况王熙凤是亲黛玉朱明而远宝钗满清的贾母阵线,如何能是对汉人血腥残暴的满清康熙?

  凤姐喜欢同黛玉亲近开玩笑,而对经常见面的宝钗却是客气的冷淡,整个八十回里都没什么交谈。比如对黛玉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 还请黛玉帮她做针线。

  总而言之,分析红楼梦首先要从根子上着手,然后从上下文全面考虑。第五回的回目就叫《开生面梦演“红楼梦”》,又强调了《红楼梦曲》十二钗,而后改书名《石头记》为《红楼梦》即《朱楼梦》,就是朱慈炤为了避免《石头记》被牵强附会生拉硬拽到满清那里去。

  薛家揽总张德辉是谁?

  张德辉,与张金哥同姓,即与支持东林党的天启皇后张嫣同姓同宗。

  “德”,红楼梦中谁为德,“停机德” 薛宝钗!

  “辉”,回前一开头介绍张德辉,本回结尾则是丫鬟翠缕见到“文采辉煌的金麒麟”。张德辉的“辉”即是“文采辉煌的金麒麟”的辉,金麒麟被“翠缕” 翠绿满清发现捡到,即黄宗羲等为被满清发现任用。

  原来薛家铺子的揽总张德辉就是号称清流、自称德行最高的文采辉煌伶牙俐齿的东林党文人是也!

  再转回到小丫鬟墜儿的身份上。

  我前面说了,墜儿实为“隊儿”,实为两个人。为贾芸红玉传“秦”的墜儿是影射扶立弘光帝的马士英,那么偷金的墜儿又是谁呢?

  先来看《板桥杂记》中一段记载:“李香身躯短小,肤理玉色,慧俊始转,调笑无双,人名之为香扇墜。”看到了么,“香扇墜”,墜儿的第二个影射的秘密就在这“香扇墜”——李香的身上!


李香就是李香君,在秦淮八艳中,不论是样貌还是才气,李香君都排不到首位,但是她却高居秦淮八艳榜首,这可全是孔尚任《桃花扇》的功劳。由于孔尚任的血溅桃花扇的描写而让世人深深地记住了李香君对爱情的忠贞和高尚的爱国情操,并深深地唾弃残酷迫害李香君和侯方域的阮大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7-22 11: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宵节,元春之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春宵
[ 宋 ] 苏轼
原文 译文对照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译文
春天的夜晚,即使一刻钟也价值千金。花儿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

远处高楼上,官宦贵族们还在尽情地享受着歌舞管乐,架设著秋千的庭院正沉浸在幽寂茫茫的夜色中。

注释
春宵:春夜。

一刻:刻,计时单位,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分为一百刻。一刻,比喻时间短暂。

花有清香:意思是花朵散发出清香。

月有阴:指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

歌管:歌声和管乐声。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7-24 09: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8—5 钟家台 2018-03-28   |  290阅读  |  39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8—5
  元妃影射的宝玉之师是少年天才抗清义士夏完淳,那元妃影射的待宝玉亲如子的女子是谁?
  且看作者在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元妃被封贵妃前插入的一段王熙凤害死张金哥的描写:“那凤姐已是得了云光的回信,俱已妥协。老尼达知张家,果然那守备忍气吞声的受了前聘之物。谁知那张家父母如此爱势贪财,却养了个知义多情的女儿,【庚辰侧批:所谓“老鸦窝里出凤凰”,此女是在十二钗之外副者。】闻得父母退了前夫,另许李门,他便将一条麻绳悄悄的自缢了。那守备之子闻得金哥自缢,他也是个极多情的,遂也投河而死,不负妻义。【庚辰侧批:一双美满夫妻。】”
  这段插入乃是大有缘故!是何缘故?是为了暗示张金哥与元妃的影射关系!张金哥被李衙内逼死,又隐隐与“秦鲸卿夭逝黄泉路”对应,揭示朱明王朝的行将末路。
  “闻得父母退了前夫,另许李门,他便将一条麻绳悄悄的自缢了。”李衙内逼死张金哥乃是影射李自成入北京,懿安太后即天启皇后张嫣张宝珠自缢殉国的历史!守备之子投河而死也正是影射天启在西苑泛舟落水受了惊吓寒气而死。后来顺治帝命人将张嫣和明熹宗合葬在德陵,正是对应了【庚辰侧批:一双美满夫妻。】四皇子赞叹张嫣之节烈,欣慰天启张嫣生前是恩爱夫妻,死后也终得合葬厮守的美满结局。
  原来张金哥影射的正是王熙凤影射的魏忠贤的生死对头——天启皇后张嫣张宝珠是也!作者一开篇就告诉读者看《红楼梦》要颠倒着看,历史上张宝珠扶立崇祯即位除去了魏忠贤,书中却是王熙凤受贿逼死了张金哥!颠颠倒倒,实为隐史!
  作者在元春被封贵妃前刻意插入张金哥殉情以影射张宝珠殉国,完全是为了提示读者元春的另一层影射——宝玉养母——乃是自缢殉了国的天启皇后张嫣张宝珠!
  《明宫词》:“(崇祯十五年)三月二十一日,册封皇四子为永王。田贵妃生,甫十龄,妃久病请封,且云“恐不及见”,故亟慰之。田贵妃还至承乾宫,病笃。上数至临视,至七月十六日,妃嘱托外家兄弟而殁。田贵妃所遗二子,托懿安抚养,十六年元旦,上朝懿安于仁安殿,行四拜礼毕,复四拜,谢抚皇子也。”
  田秀英死前将儿子托付给了懿安太后,也就是天启皇后张嫣张宝珠抚养,张嫣对四皇子有近两年的抚养之恩,正是书中“其情状有如母子”的来处。
  元春判词中“榴花开处照宫闱”中的“照”正是暗指四皇子朱慈照。
  见《明史。诸王传五》前部总写:“庄烈帝诸子:太子慈烺;怀王慈烜;定王慈炯;(四皇子)永王慈照;(五皇子)悼灵王慈焕;悼怀王”;后部详细介绍:“庄烈帝七子:周皇后生太子慈烺、怀隐王慈烜、定王慈炯。田贵妃生永王慈炤、悼灵王慈焕、悼怀王及皇七子。永王慈炤,庄烈帝第四子。崇祯十五年三月封永王。贼陷京师,不知所终。”一部《明史》,四皇子名既作“慈照”又作“慈炤”,“炤”是“照”的同音异体字,“炤”是完全等同于“照”的,故字体之异就不再多言了。
  第二十八回《薛宝钗羞笼红麝串》里“元春赏的端午儿的节礼独宝钗的和宝玉的一样,是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而赏黛玉和三春只单有扇子和数珠儿,别的都没有。”明白地表达了元春选宝钗而弃黛玉的态度。这是何故?
  其实这正是作者忠于历史的描写:元春是懿安太后张嫣,宝钗是周后,黛玉是田秀英,这一段端午赏礼的描写正是影射为崇祯选正妃的历史。
  “宫中选大婚,一后以二贵人陪升。升即中选,皇太后幕以青纱帕,取金玉跳脱系其臂。懿安后疑(周)后弱小,将及其次,昭妃力赞之曰:“今虽弱,后必长大。”因册为信王妃。”“当(周)后选入宫,名在第三,懿安见其丰容端丽,特拔之为信王妃。”
  原来贾府依仗的靠山是捐躯报国的夏完淳和自尽殉国的懿安太后!怪不得元春是贾家四春之首!在四皇子的心中:朱明王朝的兴衰全是依仗这些忠心爱国的节烈之士!他们才是国家真正的中流砥柱!才配得上这首位头名的位置!
  四皇子最难得的便是他的平民情怀,他笔下的四春以报国殉国的节烈义士为首,而不是皇室宗亲,如此胸怀见识才是我真喜欢。
  一起来欣赏夏完淳义士的《狱中上母书》吧。
  完淳是夏允彝的侧室陆氏所生,但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侧室地位很低,完淳虽为陆氏亲生,但按规矩他却要叫父亲的正妻盛氏为“母亲”,而只能称呼亲生母亲为“娘”,而且自己也要归于盛氏的名下。后来夏完淳在就义前夕写的《狱中上母书》,从表面上来看,是写给盛氏——这个他名义上的母亲的。在那个封建时期,这是天经地义的规矩。
(待续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2)

来自: 钟家台 > 《《红楼》孰著》
举报/认领


上一篇: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7—5

下一篇: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9—1



本主题由 admin 于 2023-8-26 08:54 移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收藏收藏
回复 编辑推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7-29 11: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与贾宝玉“情如母子”的贾元春又是谁? (2016-10-29 16:28:31)
标签: 崇祯 红楼梦 明朝 明史 东林党        分类: 红楼梦
(《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 作者所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本博除了解读表面文章外,更主要是揭秘背后的真历史。由于书中人物事件之间皆有关联,请看我的其他博文以助理解。)



元妃影射的宝玉之师是少年天才抗清义士夏完淳,那元妃影射的与宝玉“情状有如母子”的女子又是谁?


  且看作者在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元妃被封贵妃前插入的一段王熙凤害死张金哥的描写:“那凤姐已是得了云光的回信,俱已妥协。老尼达知张家,果然那守备忍气吞声的受了前聘之物。谁知那张家父母如此爱势贪财,却养了个知义多情的女儿,【庚辰侧批:所谓“老鸦窝里出凤凰”,此女是在十二钗之外副者。】闻得父母退了前夫,另许李门,他便将一条麻绳悄悄的自缢了。那守备之子闻得金哥自缢,他也是个极多情的,遂也投河而死,不负妻义。【庚辰侧批:一双美满夫妻。】”

  这段插入乃是大有缘故!是何缘故?是为了暗示张金哥与元妃的影射关系! 张金哥被李衙内逼死,又隐隐与“秦鲸卿夭逝黄泉路”对应,揭示朱明王朝的行将末路。

  李衙内逼死张金哥影射的是满清官修《明史》所写的“十七年三月,李自成陷都城,(张)后自缢。”李自成入北京,懿安太后即天启皇后张嫣张宝珠自缢殉国!守备之子投河而死影射的是天启在西苑泛舟落水受了惊吓寒气而死。


  原来张金哥影射的正是王熙凤影射的魏忠贤的生死对头——天启皇后张嫣张宝珠是也!作者一开篇就告诉读者看《红楼梦》要颠倒着看,历史上张宝珠扶立崇祯即位除去了魏忠贤,书中却是王熙凤受贿逼死了张金哥!颠颠倒倒,实为隐史!

  作者在元春被封贵妃前刻意插入张金哥殉情以影射张宝珠,完全是为了提示读者元春的另一层影射——宝玉养母——《明史》记载中自缢殉了国的天启皇后张嫣张宝珠!

  《明宫词》:“(崇祯十五年)三月二十一日,册封皇四子为永王。田贵妃生,甫十龄,妃久病请封,且云”恐不及见”,故亟慰之。田贵妃还至承乾宫,病笃。上数至临视,至七月十六日【此处日期错误,应为“七月十五中元节”,见《崇祯实录》与《国榷》】,妃嘱托外家兄弟而殁。田贵妃所遗二子,托懿安抚养,十六年元旦,上朝懿安于仁安殿,行四拜礼毕,复四拜,谢抚皇子也。”


  田秀英死前将儿子托付给了懿安太后,也就是天启皇后张嫣张宝珠抚养,张嫣对四皇子有近两年的抚养之恩,正是书中“其情状有如母子”的来处。



  元春判词中“榴花开处照宫闱”中的“照”正是暗指四皇子朱慈照。

  见《明史。诸王传五》前部总写:“庄烈帝诸子:太子慈烺;怀王慈烜;定王慈炯;(四皇子)永王慈照; (五皇子)悼灵王慈焕; 悼怀王” ;后部详细介绍:“庄烈帝七子:周皇后生太子慈烺、怀隐王慈烜、定王慈炯。田贵妃生永王慈炤、悼灵王慈焕、悼怀王及皇七子。永王慈炤,庄烈帝第四子。崇祯十五年三月封永王。贼陷京师,不知所终。”



    一部《明史》,四皇子名既作“慈照”又作“慈炤”,“炤”是“照”的同音异体字,“炤”是完全等同于“照”的,故字体之异就不再多言了。


  第二十八回《薛宝钗羞笼红麝串》里“元春赏的端午儿的节礼独宝钗的和宝玉的一样,是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而赏黛玉和三春只单有扇子和数珠儿,别的都没有。”明白地表达了元春选宝钗而弃黛玉的态度。这是何故?

  其实这正是作者忠于历史的描写:元春是懿安太后张嫣,宝钗是周后,黛玉是田秀英,这一段端午赏礼的描写正是影射为崇祯选正妃的历史。

  “宫中选大婚,一后以二贵人陪升。升即中选,皇太后幕以青纱帕,取金玉跳脱系其臂。懿安后疑(周)后弱小,将及其次,昭妃力赞之曰:“今虽弱,后必长大。”因册为信王妃。” “当(周)后选入宫,名在第三,懿安见其丰容端丽,特拔之为信王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7-30 18: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细品贾元春端午节赐礼,隐藏了三层深意,不愧是贵妃娘娘
少读红楼
少读红楼​
2024 人文季美学向导
​关注他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在《红楼梦》中,端午节前夕,被困在那个“不得见人的去处”的元春,早早地派人给贾府送了节礼。作为皇宫贵妃、荣府长女的元春,她赐给荣府的这份端午节礼物,实在是用心用情的。

一是彰显了等级分明。封建社会,礼制严谨,等级分明,在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体现的都非常明显。元春所处的皇宫更是礼制森严到极致的地方,她当然要时刻谨守严奉。

  在端午节的赐礼中,元春遵循的首要原则便是等级高低。贾母作为贾府金字塔尖的人物,身份最为尊贵,她既是元春幼时直接的教养者,与元春感情深厚;又是官封的一品夫人。一品夫人是诰命夫人中级别最高的封号。所以,她的端午节礼单是这样的: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香如意一个,玛瑙枕一个,有六样之多,为赐礼之最。

  接下来少了玛瑙枕的“五样礼”是贾政、王夫人和薛姨妈的;收到“四样礼”的是与元春情同母子、令元春牵肠挂肚的宝玉,以及元春的表妹宝钗、两位嫂嫂李纨和凤姐;收到“两样礼”的是黛玉和其他“三春”。




二是体现了因人而异。在端午节的赐礼中,元春显然不是完全的“例行公事”,也是特别用心的。

  比如像送给贾母仅一份的玛瑙枕。玛瑙枕是古代石枕中的类属。玛瑙是一种玉髓矿石,性辛,味寒、无毒,具有药用价值。李时珍说玛瑙“主治目生障翳”,经常用玛瑙枕头,有利于凉血明目、促进睡眠之功效。

  贾母作为老年人,睡眠质量肯定不会很好,枕上自己一手调教的贵妃孙女送的玛瑙枕,心情舒畅,势必能一觉到天亮。

  比如,送给妹妹们的宫扇和红麝香珠。宫扇就是我们在古装剧中经常看到的那种长柄圆绢扇,又叫团扇。过了端午,就是盛夏了,精美的团扇当然是姑娘小姐们必不可少的降温神器了。

  红麝香珠是用麝香加上其它配料做成的红色珠子。早在宋代,宫廷中就将香珠作为夏令时节消夏避暑之物。

  宋人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中》记载:香出交趾,以泥香捏成小巴豆状,琉璃珠间之彩丝贯之,作道人数珠,入省地卖,南中妇人好带之 ”。




  清代医案有雍正的避暑香珠之方,香药“共为细末,入前药汁内搅匀,作扣大串成”。香珠加以装饰后,供皇帝御用或作赏赐之用,在明清时期香珠也是端午时节的必备之物。

  比如,送给李纨、凤姐两位嫂嫂的礼物是“两匹纱、两匹罗、两个香袋、两个锭子药”,都是从实用主义出发的。

  纱罗可以做衣服;香袋是清代比较流行的饰物,即使在现代端午节仍然有给小孩子做香囊、带香囊的习俗。特别是那个锭子药,更是实用。

  锭子药,就是做成锭子形状的药物,就是将几味中药材磨成细粉,再添加适当的粘合剂,制作而成。锭子药的种类很多,但它们最主要的功能都是避暑、除潮、解毒等。

  清朝的皇宫里,每年都要制作锭子药,甚至,锭子药的赏赐还被当做年例定下来。从《光绪十八年奉旨传合紫金锭档案》中可以看到,光绪皇帝曾要求把紫金锭做成“莲蓬子镯子”的样子,并且对于每个的重量都有明确要求。

  李纨和凤姐都是有小孩子的人,小孩子比较容易生病,锭子药应该是必不可少的常备之物。




三是暗含了深层含义。当然,元春的端午节赐礼不仅是因人而异,而且是别有用意的。“红谜”们历来把元春的端午节赐礼看成元春支持“二宝”联姻的一次暗示。

  在端午节的赐礼中,元春特别地把宝玉和宝钗的礼物安排的一模一样: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扇、珠是端午节赐礼的“基础款”,“二宝”多出的是凤尾罗和芙蓉簟。

  凤尾罗是有凤尾花纹的绫罗绸缎,质地非常轻薄,应该是类同与贾母所描述的“软烟罗”,是上等的丝质物,可制成夏日用的薄被,其在古代常隐指鸳鸯被。

  芙蓉簟是古人使用的精细凉席,一般都是竹蔑编制或者苇编,铺床凉爽宜人。李清照的经典词作《一剪梅》中的首句就是“红藕香残玉簟秋”,芙蓉簟与玉簟是一样的,此首词就是描写夫妻之情的。“二宝”特别款的礼物都的确是都指向了婚配的意涵。

  当然,支持“二宝”联姻到底是元春“独立的意思表达”,还是他人授意的呢?文本中并没有提及,她真的不喜欢黛玉吗?非也。在元宵节省亲之中,有一明一暗两处显示了元春对黛玉的态度。

  所谓“明处”,指的是她对黛玉诗作的夸奖,“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 非愚姊妹可同列者”。即使黛玉“作弊”为宝玉作的一首《杏帘在望》,元春也赞赏为“前三首之冠”。




  所谓“暗处”,隐含在她对龄官的态度上。龄官献唱之后,元春非常欣赏,单独赏赐了糕点等食物,而且意犹未尽,“龄官极好,再作两出戏”。

  即便是执拗的龄官“违谕”只作本角之戏,元春的态度也是“甚喜”,还叮嘱贾蔷,“不可难为了这女孩子, 好生教习”,还额外赏了两匹宫缎,两个荷包并金银锞子,食物之类。

  龄官是《红楼梦》中黛玉多个“副本”之一,元春对龄官的态度,其实是在一定程度上隐射了对黛玉的态度。

  在端午节赐礼中对宝、黛、钗的区别对待,一则可能是王夫人私下授意,二则可能元春也进行了一番权衡考虑。即使她喜欢赏识黛玉,在宝玉的婚配问题上,她首先要考虑的是荣府的“宝二奶奶”,而并非宝玉的人生伴侣。

  前者着眼的是荣府全局,后者却只是限于宝玉一人,身在高处的元春当然是以大局为重。显然,作为宝玉的人生伴侣,与宝玉“言和意顺,略无参商”的黛玉是合适人选;作为荣府的“宝二奶奶”,宝钗就比黛玉合适的多。




  大家族的“宝二奶奶”会面临怎样的局面,“琏二奶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天天丢下笆儿弄扫帚”的节奏,连“脂粉队里的英雄”凤姐身体上也被累到小产,精神上也被婆婆邢夫施威当众下不来台,委屈到偷偷哭泣。那么黛玉“娇袭一身之病”的体格和“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性格,如何能应付了这样繁重复杂的局面呢?

  宝钗虽然也是天生体内带有一种“热毒”,但是却是偶发的,而且有“神药”冷香丸可控,身体基本是无虞的。在性格方面,宝钗是“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到荣府没几日,“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

  在凤姐抱病期间,王夫人就让宝钗与李纨、探春一起打理家事,宝钗综合能力的得到众人认可。在与探春共同理家期间,宝钗也是尽职尽责,可圈可点之处甚多。

  综合起来看,元春的这次端午节礼,不仅仅是节日例行赏赐那么简单,她不仅等级分明,因人而异地进行了赏赐,每样礼物都符合被赏赐人的身份、地位,更是在宝玉姻缘一事上,首次公开表明了态度,让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这两条红楼梦里最重要的感情线索,浮出水面,进而推动了后文情节的发展。

  作者:温暖前行,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发布于 2020-07-30 10: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7-30 18: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春端午节赐礼,宝钗的礼物与宝玉的相同,黛玉的为何少了一部分!
播报文章

遇上岁月
关注
2021-07-01 02:43
等身抱枕,一个人的夜晚也能拥有双倍的温馨与惬意。
等身抱枕,一个人的夜晚也能拥有双倍的温馨与惬意。
血糖高于7.0的人!牢记此法,血糖早自由
血糖高于7.0的人!牢记此法,血糖早自由
但凡肺结节问题,用这个方法,饭后1次,专调肺结节!好消息!肺结节“源头”已找到!白开水+它,结节消散!
但凡肺结节问题,用这个方法,饭后1次,专调肺结节!好消息!肺结节“源头”已找到!白开水+它,结节消散!
很多人先入为主地认为元春不喜欢黛玉,起源于元春曾经从宫里赐给众弟妹礼物时,给宝玉和宝钗的一样,黛玉和其余姐妹一样,然而,元春真的不喜欢黛玉吗?她俩只见过一次面,元春还夸“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薛林并提,丝毫没有“不喜欢”的表示。

提这个问题,唯一的根据就是端午节赐礼,宝钗的礼物与宝玉的相同,黛玉的少了一部分。这并不是一件小事,宝玉自己也说“这是怎么个原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姑娘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从亲疏上来说,探春是同父异母的亲妹妹,迎春是堂妹,惜春是族妹。黛玉是姑舅表妹,宝钗是两姨表妹。五个妹妹中,宝钗是最疏远的一个。然而她得的礼物却是和最钟爱的弟弟一样。显然,这是一种赐婚的暗示或者先兆。

既然没有不喜欢黛玉,为什么仅仅三四个月后(省亲是元宵,赐节礼是端午),在赐节礼的时候就显示出如此明显的倾向性呢?一般认为,是王夫人的作用力。因为省亲结束告别时,元春说过,每月初二、十六允许家属进宫探望,而赐节礼以后宝玉也于次日一早五更进宫谢恩。那么平时,进宫探望的是谁呢?可能性最大、去得最多的,当然是王夫人,元春的生母。而在每月两次的见面时,王夫人一定会把自己的意愿传达给元春,对元春施加影响。

元春身处深宫,与家人接触那么少,当然非常珍惜母亲带来的消息。而在最钟爱的弟弟的妻子选择上,元春肯定也会尊重母亲的意见。尊重不是盲从,元春有知识、有才干,也不会是一味愚孝的女儿。关于王夫人的林黛玉性格的不满、对林黛玉美貌的反感,未必会影响元春,但是有一点,元春一定非常在乎:林黛玉的身体多病。黛玉的病是胎里带来的,几乎是不治之症。说她生不了孩子,还在其次,好在宝玉将来一定会有侍妾。但黛玉的咳疾,很像是肺病,是具有传染性的。元春怎么不会担心宝玉受到传染?

当时人已经知道传染和隔离预防。晴雯生病,汇报李纨,李纨就派人传话:“吃两剂药好了便罢,若不好时,还出去为是。如今时气不好,恐沾带了别人事小,姑娘们的身子要紧的。”晴雯还只是一个丫头。如果让宝玉娶了黛玉,朝夕相处,怎么会没有被传染的可能性?也许有人会说,宝钗也有病,“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需要吃冷香丸。但黛玉一见面,人们都看出“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自有一段风流态度,但知他有不足之症”,她的病非常明显。而宝钗病了几天,周瑞家的还问:“只怕是你宝兄弟冲撞了你不成?”如果宝钗自己不说,恐怕别人还不知道她的病。再说,宝钗就是发病,也“只不过喘嗽些,吃一丸下去也就好些了”,症状不重,并且很少发病,更不会传染。

不管有多少性格、背景、家世方面的差异,只凭身体条件,元春就足以选定宝钗、摒弃黛玉。不是不喜欢,只是认为这一个更适合做弟弟的媳妇。所以才有端午节赐礼,独宝钗宝玉是一样的。但这只是个暗示,还远远不到决定下来的时候。因为尊敬的祖母偏爱黛玉,因为宝钗还雄心勃勃渴望“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因为他们还小,还有许许多多的不确定因素。等到年纪渐长,贾薛两家渐渐衰落,宝钗再也没有高攀的机会,贾家又迫切地需要一个懂世务、能理家的媳妇。对于双方而言,对方都成了无可奈何中最好的选择。到那个时候,元春才会正式出面赐婚,“金玉良缘”才会真正实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7-30 18: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春的端午节赐礼到底有何用意?王夫人有没有在礼物上做手脚?
逍遥子的书香视界
2018-06-21 07:01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贵妃贾元春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同时把端午儿的节礼也赏了。元春赏赐给宝玉的礼物是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宝玉见了,喜不自胜,问别人是否都和他一样,袭人说只有宝姑娘和他一样,林姑娘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一样只有扇子同数珠儿。

宝玉听了,笑道:“这是怎么个原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袭人道:“昨儿拿出来,都是一份一份的写着签子,怎么就错了!你的是在老太太屋里的,我去拿了来了.老太太说了,明儿叫你一个五更天进去谢恩呢。”宝玉道:“自然要走一趟。”说着便叫紫绡来:“拿了这个到林姑娘那里去,就说是昨儿我得的,爱什么留下什么。”紫绡答应了,拿了去,不一时回来说:“林姑娘说了,昨儿也得了,二爷留着罢。”
袭人的回答说明并没有传错,也没有分错,因为这些礼物,都是一份一份的写着签子,下面的人不会传错,更不会分错,难么,元春端午节赐礼让宝钗与宝玉一样,到底有何深意呢?

要知道,端午节的礼物并不是元春第一次送东西,第十八回 《隔珠帘父女勉忠勤 搦湘管姊弟裁题咏》元春在游大观园、考验宝玉及众姊妹诗才之后,她也送了礼物:宝钗、黛玉诸姊妹等每人新书一部,宝砚一方,新样各式金银锞子二对。宝玉亦同此。元宵节中,大家都是一样的礼物。包括后面的猜灯谜,赏赐的也是一样的礼物,可见那些所谓“宝钗是客,理当丰厚一些”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难道第一次见面都没有觉得宝钗是客,都过了三四个月了,突然想起来这个问题了?没有这样的道理。

元春初见宝钗、黛玉时候的评价:宝、林二人亦发比别姊妹不同,真是姣花软玉一般。及至看完了大家的诗,称赏一番,又笑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此时的宝钗和黛玉已经引起了元春的注意,但这时候薛、林二人在元春心中的地位是一样的。然而,四个月不到,礼物已经发生了变化,袭人对宝玉说:“你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别人都没了。”元春赐给黛玉的端午节礼是与迎探惜三春一样的,都是扇子和红麝串,而宝钗和宝玉一样,除扇子和红麝串之外,还有凤尾罗和芙蓉簟,凤尾罗是一种丝织物,芙蓉簟是一种精细的竹席,此二者都是床上用品,其隐意不言自明。这其实就是元春指婚宝钗宝玉的伏笔。

宝玉是元春的弟弟,但因为元春在未入宫前一直与宝玉很亲近,他们的关系虽是姐弟,情同母子,元春为弟弟的婚姻大事考虑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时候有替弟弟选妻的想法也不奇怪。这份暗藏玄机的节礼,林黛玉获得的东西和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一样,品种和数量都比较少,规格也比较低,但是给贾宝玉的节礼和薛宝钗的一模一样,元春的赐礼已经是把宝玉和宝钗的婚事摆在明面上了,唯独他们二人和别人不同,要多一些,黛玉和众姐妹却是一样的。这表明元春已经站在了自己的母亲和薛姨妈这边,同意成全这段金玉良缘。金玉良姻原本有点偃旗息鼓,却在赐节礼后又一次甚嚣尘上。哪怕之前无心的人,也有了一些遐想。虽然我们看薛宝钗觉得“金玉良姻”让她没意思。但林黛玉一次次拿“金玉良姻”讽刺贾宝玉,就知道荣国府内,这个说法有多流行!

元春和宝钗、黛玉都只有省亲时在公共场合的一面之缘,对她们二人的了解实在有限,回宫之后要知道她们二人的更多信息,只能是他人的转述。贾府能够进宫见到元春的,就两个人,贾母和王夫人。既然是给宝玉选妻,元春肯定首先会向王夫人打听钗、黛二人的情况,征求母亲的意见。众所周知,王夫人并不希望黛玉嫁给宝玉,她心中的理想的儿媳妇人选是宝钗,在向元春介绍的时候自然会偏向宝钗一些,元春接受到的也就是经过王夫人修饰之后的信息。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元春选中了宝钗,而这份礼物确实是元春真实意思的表达。

宝玉得知他的礼物和宝钗的一样,和黛玉的不一样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传错了,他觉得应该是林姑娘和他的礼物是一样的,怎么宝姐姐和他一样?而林姑娘又和他不一样了呢?逍遥子还看到有红迷朋友提出的一个观点:礼物中的“红麝香珠”中有一个“红”字,刚好对应了林黛玉的绛珠仙草的“绛”字,而黛玉抽到的花签正是芙蓉花,所以这“芙蓉簟”肯定是给黛玉的。宝钗抽到的是牡丹花,如果给宝钗的,不是应该是“牡丹簟”吗?因此,很多人说一定是王夫人在中间做了手脚,本来宝玉和黛玉的礼物是一样的,王夫人私自给掉了包(这倒是和后面续书中王熙凤的掉包计有些相似了)。逍遥子觉得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要知道王夫人虽然是元春的母亲,但元春此时已经贵为贵妃娘娘,代表的是君权,王夫人还没有那么大的胆子敢违拗元春的旨意。当然,逍遥子认为关于“红麝香珠”对应绛珠仙草的“绛”字,“芙蓉簟”对应林黛玉抽到的芙蓉花的观点是对的。曹公正是通过这样的细节向大家说明,原本应该属于黛玉的东西被赏赐给了宝钗,原本应该属于黛玉的人也被指给了宝钗。礼物如此,人亦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7-30 19: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红楼梦贾元春的端午节礼,居然是赐婚薛宝钗林黛玉!被掉包后竟招来杀身之祸!
姜子说古书 2020-07-27   |  345阅读  |  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贾元春的端午节礼,居然是赐婚薛宝钗林黛玉!被掉包后竟招来杀身之祸!

  大部分人认为,按照《红楼梦》原文表面意思,在元春的心目中,宝钗是理想的宝二奶奶,红楼梦贾元春的端午节礼,是给贾宝玉薛宝钗赐婚。真的是这样吗?姜子认为,贾元春的端午节礼事关重大,涉及到元春之死,也就是涉及到袁崇焕的一生功过评价,贾元春的端午节礼,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写到: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图片

  宝玉并未理论,因问起昨日可有什么事情。袭人便回说:“二奶奶打发人叫了红玉去了.他原要等你来的,我想什么要紧,我就作了主,打发他去了。”宝玉道:“很是.我已知道了,不必等我罢了。”

  首先是红玉去了凤姐手下办事,影射的是历史上崇祯启用重用袁崇焕。凤姐如何影射崇祯了呢?其实《红楼梦》作者此处是借凤姑娘的凤代替有凤来仪的主人林黛玉,这种以凤代凤的用法《红楼梦》后文还用了一次,用来影射贾母已经把贾宝玉婚配给林黛玉,还影射了崇祯之死。而名字与林黛玉相类的林红玉也是影射袁崇焕(元春影射袁崇焕)。

  紧接着原文如下:

  袭人又道:“昨儿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 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呢.还有端午儿的节礼也赏了。”

  说着命小丫头子来,将昨日所赐之物取了出来,只见上等宫扇两柄, 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宝玉见了,喜不自胜,问"别人的也都是这个?"袭人道:“老太太的多着一个香如意,一个玛瑙枕.太太,老爷,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如意.你的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 别人都没了.大奶奶,二奶奶他两个是每人两匹纱,两匹罗,两个香袋,两个锭子药。”


  宝玉听了,笑道:“这是怎么个原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袭人道:“昨儿拿出来,都是一份一份的写着签子, 怎么就错了!你的是在老太太屋里的,我去拿了来了.老太太说了,明儿叫你一个五更天进去谢恩呢。”宝玉道:“自然要走一趟”。

  



贾元春剧照

  按袭人的说法,两相对比,宝玉与宝钗比林黛玉多了凤尾罗,芙蓉箪,反而是红麝香珠,大家都有。看出问题没有?

  凤尾罗是做衣服的丝织品,芙蓉箪是芙蓉竹席。龙凤者,帝王也!《红楼梦》里,林黛玉住的地方是有凤来仪,是潇湘馆(竹林),林黛玉是木芙蓉。哪有凤尾罗跟芙蓉箪不给林黛玉的道理?


  那么是不是真相如宝玉所说,贾宝玉与林黛玉一样,传错了呢?!似乎很有可能!也许是王夫人拦截了贾元春的端午节礼,私自做了更改,把林黛玉薛宝钗的端午节礼掉包了!形成了贾元春支持金玉良缘的假象!

  为什么姜子说贾元春支持金玉良缘是假象?这就要说到贾元春的判词“二十年来辩是非了”。姜子已经说过,贾元春的端午节礼被掉包后,给贾元春招来了杀身之祸!贾元春可不是死于宫斗,而是死于私自指婚,给谁指婚?薛宝钗林黛玉呗!结果中了薛宝钗的反间计,以讹传讹,被林黛玉误以为贾元春赐婚贾宝玉薛宝钗了,然后,林黛玉就把贾元春传首九边了呗!大家是不是懵逼了?是不是想问:小编是不是疯了?

  



                                             贾元春饰演者

  姜子说过,《红楼梦》影射的是明亡清兴史。贾宝玉是传国玉玺,林黛玉是朱由检,薛宝钗是皇太极,贾元春是袁崇焕,历史上袁崇焕私下和谈,是以崇祯的名义与皇太极和谈的,也就是《红楼梦》中赐婚林黛玉薛宝钗。

  结果,皇太极使用反间计,也就是《红楼梦》里的“薛宝钗羞笼红麝串”露出雪胳膊诱惑贾宝玉,把呆雁贾宝玉看呆了。事实上,林黛玉也收到红麝香珠了,也就是所谓的数珠儿。红麝串是什么?红是朱明!麝是射鹿是江山!串是串通!《红楼梦》作者故意浓墨重彩地特写薛宝钗大张旗鼓地羞笼红麝串,大有深意!实指薛宝钗窥视朱明江山!


  贾宝玉怀疑传错了!其实传错的不是礼物,而是贾元春的意图!袁崇焕能把朱明玉玺江山送给皇太极?然而,袁崇焕确实死于私通后金之罪!袁崇焕之罪,不过是自作主张替林黛玉与皇太极和谈,擅杀大将。

  



                                     红楼梦林黛玉

  皇太极串通的朱明之人是谁?在《红楼梦》里,这个人便是袭人!袭人话里话外总向着薛宝钗说话,后来又被王夫人用自己的月例银子“收买”,花袭人从此就是王夫人养在怡红院的一只“看门狗(贾宝玉屋里众人都笑说花袭人是西洋花点子哈巴儿)”了。

  至于王夫人为什么向着薛宝钗?首先,王夫人与薛姨妈是亲姐妹!其实,姜子倒是认为,《红楼梦》大部分时候是借王夫人写薛姨妈,因为薛姨妈也姓王,也是王夫人,只不过是暗写的王夫人罢了。

  ^^^我是分割线^^^

  端午节知识点普及

  要扫扫盲了,不是所有节日都给互祝快乐,如淸明节、端午节!只能互送"安康"!

  五月初五是毒日,是个悲壮的日子,是祭祀日子。这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水。 姜子借此回说书内容再加一条,这一天,贾元春自作主张招来杀身之祸,薛宝钗亮出反间计借剑杀人,大明朝加快灭亡了!薛蟠恶日出生喊走贾宝玉过生日,加深了林黛玉贾宝玉的误会,满清时期开启,中华走向了落后挨打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7-30 19: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里元春两次赏赐宝钗黛玉,为何元宵节一样端午节就不一样了?
少读红楼
少读红楼​
2024 人文季美学向导
​关注他
129 人赞同了该文章
文/夕四少 微信公众号:少读红楼(times-old)

元春省亲一回的文字,曹公于大喜处写大悲,通过元春点的四出戏,前后六次的伤心落泪,伏下了通部红楼的基调,即越是乐极,越容易生悲,越是盛筵,越是会散。

之前分析了元春省亲的日程,今天我们来看下元春省亲之后对于宝黛钗三人关系及人生命运的影响。

元春省亲做了这样几件事,游大观园,叙骨肉情,考宝玉及众姊妹诗才,听戏,最后是赏赐贾府众人。关于宝钗和黛玉的赏赐,原文是这么说的:宝钗、黛玉诸姊妹等每人新书一部,宝研一方,新样格势金银锞子二对。宝玉亦同此。

也就是说,元春元宵节省亲,对众姊妹并宝玉的赏赐是没有分别的,都一样。这段话后还有一句脂批:此中忽夹上宝玉,可思。这话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宝玉与众姊妹一样的赏赐,有什么深意呢?我们接着往后看。

前面元春在看完众姊妹所作的诗以后,说了一句话,“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也就说,在元妃心中,宝钗和黛玉是高迎探惜等人一等的,再换句话说,此时的宝钗和黛玉已经引起了元春的注意。

然而前后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到了端午节的时候,宝黛钗三人的关系发生了很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通过元春的端午节礼可以得出。

原文第二十八回,元春传出谕旨,要自己娘家贾府着人在清虚观打三天平安醮,顺便也把众人的端午节礼赏赐了下来。关于宝黛钗三人的节礼,曹公借袭人之口做了交代。袭人对宝玉说:“你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别人都没了。”

读过这一回的都知道,宝钗和宝玉的礼物一致,且比黛玉多了,宝玉听了袭人的话后,说:“这是怎么个缘故?怎么林姑娘的到不同我的一样,到是宝姑娘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吧罢了。”然后袭人解释“都是一分一分的写着签子”不可能传错。

现在再回头看元宵节的那句脂批,就通了,之前宝黛钗三人的赏赐一模一样,正是为了伏后文之差别。

到这里三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开始有了不同,这种不同是元春主观制造出来的。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元春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其中到底有何深意?很多人据此都认为这是元春在暗示宝钗和宝玉的金玉姻缘之事。这话没问题,袭人说“你同宝姑娘的一样。”之后有一句脂批:金姑玉郎是这样写法。

也就是说,此时的金玉良缘已经浮出水面,那么木石姻缘有没有兆头呢?当然有!宝玉知道自己跟宝钗的一样而跟黛玉的不一样之后,就让人把礼物都拿给黛玉看,让她“爱什么留什么”但黛玉什么也没要,宝玉问原因。黛玉就说了这样的话:“我们没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的玉的,我们不过是个草木之人!”

到这里,木石姻缘也出现了,且黛玉这段话之后亦有脂批:自道本是绛珠草也。从黛玉的话里,我们狠知道,黛玉是何等聪明,自然知道金玉良缘一事。而此时的宝玉和宝钗二人也都动了心思,想到了金玉姻缘一事。也就是说,此时三人的关系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姑舅姨表姊妹,因为元春的参与或说干预,而开始有了男女之情的意思了。

在黛玉说自己没福气禁受之前,宝钗也对宝玉说过类似的话,原文第二十六回,薛蟠得了几样好东西,请了宝玉过去品尝。宝钗见了宝玉后,就说“偏了我们家新鲜东西了。”宝玉笑道:“姐姐家的东西,自然先偏了我们了!”宝钗摇头笑道:“昨儿哥哥到特特的请我吃,我不吃,叫他留着送人请人罢。我知道我的命小福薄,不配吃那个。”

宝钗这话有意思,她为什么平白无故地说自己福小命薄呢?不过是几样新鲜东西,为什么就说自己不配吃那个呢?这段之后的一句脂批给出了答案,脂批说:暗对呆兄言宝玉配吃语。也就是说,宝钗可能私底下说过让哥哥薛蟠请宝兄弟吃的话。这又把宝玉和宝钗绑到了一处。黛玉和宝钗,一个说自己没福禁受,一个说自己福小命薄,多么一致的回答,而对象都是宝玉。


那么从元宵节到端午节的这几个月里,关于三人关系的变化,有没有相关的文字呢?当然有!我们一处一处开看。

元春省亲之后,紧接着一件事就是湘云终于露面了。湘云一露面,小性儿的黛玉就跟宝玉闹了小别扭,后来没心没肺的湘云就开了黛玉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湘云笑道:“这一辈子我自然比不上你,我只保佑着明儿得一个咬舌的林姐夫,时时刻刻你可听爱厄去,阿弥陀佛,那才现在我眼里。”

湘云开这个玩笑的时候宝玉正好在场,几人厮闹时,宝钗又赶来了。曹公真好笔法,冥冥之中,将宝黛钗湘四人的关系纠结一处,自然不是随意为之,当为后文伏笔。对于四人关系,原文有一句话说“四人正难分解”,这话之后有一句脂批:好,前三人,今忽四人,俱是书中正眼,不可少矣。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有分析过,每当黛玉和宝玉独处说私心话时,要么是被袭人打断,要么是被宝钗撞破,其实这亦是一种暗示,即二人是拆散宝黛爱情的象征。这里湘云对黛玉说了一句“这一辈子我自然比不上你”细思有深意,比什么比不上呢?难道只是比口齿清晰?当然不会那么简单!她既拿黛玉的终身大事开玩笑,自然是指姻缘。以谁做对象,湘云自觉比不上黛玉呢?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不是宝玉还能有谁?而湘云说完这话,宝钗就出现了,很明显,湘云比不上黛玉,但有人比得上黛玉,那就是宝钗!

不仅湘云,原文第二十五里,王熙凤也拿黛玉的终身大事开过玩笑。这一回宝玉被贾环使坏烫伤了脸,众人都去看。闲话时就说到了王熙凤送众人的茶,大家都说茶一般,只有黛玉说好。我们不妨来看王熙凤与黛玉的一段对话。

凤姐道:“你要爱吃,我那里还有呢。”林黛玉道:“果真的,我就打发丫头取去了。”凤姐道:“不用取去,我打发人送来就是了。我明日还有一件事求你,一同打发人送来。”黛玉听了笑道:“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们家一点子茶叶,就要来使唤人了。”凤姐笑道:“到求你,你到说这些闲话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

这段话有两句很相似的脂批,一条来自甲戌本侧批: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人、批书人皆信定一段好夫妻,书中常常每每道及,岂其不然。叹叹。庚辰本侧批:二玉之配偶,在贾府上下诸人,即观者,批者,作者皆为无疑,故常常有此等点题语。

结合脂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宝玉和黛玉的关系贾府众人都是看在眼里的,是被众人默认了的一段姻缘。这话贾琏的一个小厮兴儿在跟尤二姐分析贾府众人的时候也说过:“只是他(宝玉)已有了,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却是再无不准的了。”

兴儿的这段话透露了两个信息,一是贾母是支持宝黛姻缘的一方;二是宝黛爱情贾府上下无人不知,大家都已经默认。

因为贾府众人的默认,所以王熙凤才敢开这样的玩笑,且说完之后,众人听了一齐都笑起来。黛玉便红了脸,一声儿不言语,便回过头去了。王熙凤是多聪明的人,看黛玉并没有恼,就又说道:“你别作梦了,你替我们家作了媳妇,少什么?”然后又指着宝玉夸了一通,这相当于直接挑明了宝黛之间的关系。

湘云和王熙凤的玩笑,都是直指黛玉和宝玉姻缘一事,那么宝钗又是怎么插进来的呢?这就要说到元妃省亲之后的两件大事,一件就是宝钗的十五岁生日,一件就是宝玉的十三岁生日。


原文第二十二回,王熙凤跟贾琏说:“听见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虽不算是整生日,也算得将笄的年分期了。”在古代来说,女子十五岁就把头发梳拢起来,挽一个髻,插上叫做笄的首饰,叫笄礼。加笄后就表示已成年,也就说此时的宝钗已成年。

这个乍一看没什么,不就是十五岁了吗?但是别忘了一件事,薛宝钗是因何进京的?是为待选入宫!那时她13岁,还未成年,符合入宫标准,但如今说宝钗都已经成年了,并没有入宫,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她的入宫之路失败了!

我们再看宝玉生日,曹公对宝玉生日很隐晦,没有明写,但通过一个特殊的日子,四月二十六日饯花节,侧面交代了宝玉生日。而宝玉凤姐遭魔魇的时候,和尚道士来救时,更是明确地交代了:”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

也是就说,宝钗过了十五岁生日后,宝玉也过了十三岁生日,这符合她比宝玉大两岁的设定,而宝玉比黛玉又大一岁,即此时黛玉十二岁左右。在古代来说,男子到了十三岁,已经算是个半个成人了,所以宝玉见到贾芸后才会像个大人一样开玩笑说:“你到比先越发出条了,到像我的儿子。”

关于宝黛钗三人姻缘,还有一处让我起疑的地方,原文第二十八回里,凤姐看到宝玉,笑道:“你来的正好!进来进来,替我写个字儿。”然后向宝玉道:“大红妆缎四十匹,蟒缎四十匹,上用纱各色一百匹,金项圈四个。”宝玉道:“这算什么。又不是账本,又不是礼,怎么个写法?”凤姐道:“你只管写上,横竖我自己明白就罢了。”

这段突如其来的话和这些没有说明作何用途的布帛,出现的很是蹊跷。宝玉写完之后要走,凤姐道:“你回来,我还有一句话呢。”宝玉道:“老太太叫我呢,有话等我回来罢。”

这又是一句让人费解的话,凤姐要宝玉写下这些锦帛到底有何用途?她要问宝玉的那句话是什么?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发生在凤姐开了黛玉玩笑之后,发生在元妃端午赏赐节礼之前。我们细思,凤姐最可能问宝玉的是什么话?我想,最可能的一句就是,你宝姐姐和你林妹妹,你更中意哪一个?

再来看凤姐要宝玉记下的这些布帛,有“大红妆缎”“蟒锻”“上用纱”这些字眼,这明显不是寻常人家能消受的,会否是送进宫里给元妃的呢?原文第七十二回里,王熙凤说到了自己的一个梦,有这样一句话“问他作什么,他说娘娘打发他来要一百匹锦。”这就对上了,王熙凤这些布帛,极有可能是元妃所需。


那么在王夫人、王熙凤等人送布帛入宫之时,元春会否问及黛玉和宝钗之事呢?前面我也分析过,王夫人自然是亲宝钗而远黛玉的,在上面恩准每月二六日可进宫后,王夫人自然会不止一次去看自己的女儿,而元妃又是最关心宝玉的,自然会问及宝玉学业,到了宝玉十三岁左右时,自然又会问及姻缘等事,想到省亲时薛林二人给她的印象,会否与母亲王夫人提及呢?

综上,关于为什么元春省亲之时宝钗和黛玉还是一样的赏赐,而到了端午节二人就有了差异,极有可能的真相是这样的:黛玉自幼入贾府,先宝钗四年左右(黛玉六岁入贾府,宝钗十三岁入贾府),与宝玉天天在一处,早被贾府众人看在眼中,已然默认了二人姻缘,这也是王熙凤等人开黛玉玩笑的原因。

另一方面,元妃被恩准省亲及王夫人等人可以每月进宫后,二人姻缘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可能王夫人觉得宝钗黛玉宝玉一日日大了,该论及婚姻之事了,她自然要对女儿透底,贾母是要宝玉和黛玉成亲的,她不喜欢,就通过女儿的贵妃身份,通过一次很有隐含意味的端午节礼,暗示了宝钗和宝玉的姻缘。

这一点王熙凤自然看得出,但她是支持宝黛爱情的,所以在知道王夫人意在通过元春为宝玉指婚宝钗后,想要找宝玉确认一件事,就是,他更喜欢谁。而宝钗从元妃的赏赐中一样可以得出结论,我之前也就宝钗为何在受到元春赏赐后立马就戴上了红麝串进行了分析,她不仅听母亲说过金玉之事,心中早有留意,且自己在入宫一事落选后,也不得不考虑自己的终身之事,而宝玉就是摆在她眼前的最佳人选。

所以,本来好好的木石姻缘,因为王夫人和元春的联手干预,在无形之中拆散了贾母和王熙凤力捧的林黛玉,而把半路插进来的宝钗,与宝玉配成了金玉姻缘。思前想后,寄人篱下孤苦无依的黛玉,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元春、王夫人等排除在外,而宝钗则后来居上,用自己的谨小慎微八面玲珑,为自己日后成为宝二奶奶铺平了道路,三人姻缘已在冥冥中注定矣。

编辑于 2017-04-09 23: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18:09 , Processed in 0.10370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