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贾探春秋爽斋一帆风雨路三千千里东风一梦遥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2
 楼主| 发表于 2024-7-21 18: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探春为什么要起诗社?你看她安的什么心!难怪贾母叹梧桐细
播报文章

用智能引领快乐走进新的领域
关注
2020-11-06 08:10
“老公,别,别出来,再坚持一会儿好不好?我快来了……”
“老公,别,别出来,再坚持一会儿好不好?我快来了……”
更新开服三国网页游戏 网页游戏大全
更新开服三国网页游戏 网页游戏大全
2024全新青甘大环线.去青甘必看的青甘大环线攻略
2024全新青甘大环线.去青甘必看的青甘大环线攻略
大家好,我们的用智能引领快乐走进新的领域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贾母听闻园子里起诗社,十分赞赏,而且很愿意参与进去,这都是对探春的鼓励和认可。即便是王夫人贾政听闻,料也能猜到探春的用心,这样的女儿,怎能不令人偏疼些!可以想见,若非探春是庶出之女,凭她的才干心胸,必然比元春更出色,更能升任贵妃之位。也正是因为如此,贾母才有恻隐之心,对着秋爽斋的梧桐感慨,“贾母因隔着纱窗往后院内看了一回,因说:这后廊檐下的梧桐也好了,就只细些”,列位细品,贾母这话是说梧桐吗,不是,说的那是探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2
 楼主| 发表于 2024-7-24 11: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 投鼠忌器宝玉瞒赃 是怎么回事
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4个回答#热议# 什么是淋病?哪些行为会感染淋病?
米格说娱乐 高粉答主
2019-06-16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关注
展开全部
王夫人的大丫头彩云,禁不住赵姨娘的再三央求,从王夫人柜子里偷了些东西给贾环,被玉钏儿发觉。赵姨娘是探春的生母,平儿为了不使探春难堪,要宝玉应下拿东西的名儿。 鼠指赵姨娘,器指探春,即平儿说的“不肯为打老鼠伤了玉屏”。

赵姨娘每每生事,不招人待见,但她亲生的女儿探春却是才貌双全,识大体,懂规矩。众人都为她是庶出且生母如此“倒三不着两”而可惜,所以赵姨娘做了什么错事,大家都看探春的面子不计较甚至帮她遮掩。

这一回里赵姨娘央告王夫人的丫鬟彩云偷了太太的玫瑰露给贾环,这事闹了出来,要是如实发落,“难免倒腾出赵姨奶奶”,探春必会生气,伤了体面,所以宝玉说是他偷的,把这事遮掩过去,就是所谓的“投鼠忌器”。



扩展资料:

《红楼梦》第六十一回 投鼠忌器宝玉瞒赃 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迎春房里的丫头莲花儿为司棋要炖的嫩鸡蛋,柳家的不给,莲花儿告诉给司棋,司棋领人捣乱厨房。

柳五儿奖茯苓霜分些赠芳官;回来被林之孝家的抓拿,凤姐叫把柳家的打四十板,永不许进二门,把五儿打四十板,交给庄子,或卖,或配人。

宝玉替彩云瞒赃,平儿向偷太太玫瑰给环儿的彩云说明情况,凤姐还要追究,处罚柳家的,平儿劝她得放手时须放手,凤姐方罢。

贾宝玉——荣国府衔玉而诞的公子,前世真身为赤霞宫神瑛侍者,现世贾政与王夫人之次子。他作为荣国府的嫡派子孙,出身不凡,聪明灵秀,阖府捧为掌上明珠,对他寄予厚望,他却走上了叛逆之路,痛恨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学,给那些读书做官的人起名“国贼禄蠹”。

他不喜欢“正经书”,却偏爱《牡丹亭》《西厢记》之类的“杂书”。他终日与家里的女孩们厮混,爱她们美丽纯洁,伤悼她们的薄命悲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楼梦

19    评论 分享 举报
songmeiling666
推荐于2018-03-12 · TA获得超过121个赞
关注
王夫人的大丫头彩云,禁不住赵姨娘的再三央求,从王夫人柜子里偷了些东西给贾环,被玉钏儿发觉。赵姨娘是探春的生母,平儿为了不使探春难堪,要宝玉应下拿东西的名儿。 鼠指赵姨娘,器指探春,即平儿说的“不肯为打老鼠伤了玉屏”。赵姨娘每每生事,不招人待见,但她亲生的女儿探春却是才貌双全,识大体,懂规矩。众人都为她是庶出且生母如此“倒三不着两”而可惜,所以赵姨娘做了什么错事,大家都看探春的面子不计较甚至帮她遮掩。这一回里赵姨娘央告王夫人的丫鬟彩云偷了太太的玫瑰露给贾环,这事闹了出来,要是如实发落,“难免倒腾出赵姨奶奶”,探春必会生气,伤了体面,所以宝玉说是他偷的,把这事遮掩过去,就是所谓的“投鼠忌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2
 楼主| 发表于 2024-7-24 18: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贾府陈设最好的女儿闺房,贾母看后比黛玉的潇湘馆更满意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2024 人文季美学向导
​关注他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大观园开放了潇湘馆、稻香村、蘅芜苑、怡红院、缀锦阁、秋爽斋、暖香坞、栊翠庵等八处庭院给贾宝玉和七位金钗居住。

然而,这些人的房间陈设大多数差强人意,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问题。在那个时代,以世家公子和千金小姐的标准来论,多数人都不符合标准。

本文就讲一讲大观园中最符合标准,也是唯一一处让贾母满意的房舍。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红楼梦》时代礼教规矩森严。什么人要行什么事,不能“离了格儿”。

所以,当贾母看到薛宝钗那个“雪洞一般的房间”才会震惊之余,毫不客气的当众教训起来。

(第四十回)贾母摇头说:“使不得。虽然他省事,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像,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你们听那些书上戏上说的小姐们的绣房,精致的还了得呢。他们姐妹们虽不敢比那些小姐们,也不要很离了格儿。有现成的东西,为什么不摆?若很爱素净,少几样倒使得。我最会收拾屋子的,如今老了,没有这些闲心了。他们姐妹们也还学着收拾的好,只怕俗气,有好东西也摆坏了。我看他们还不俗……”

贾母说“她们姐妹们……还不俗”,是对比薛宝钗这个“雪洞”来说。三春、黛玉等人各自都保留了品味和水准,以及对应的教养。

贾母以她荣国公诰命夫人和保龄侯尚书令嫡女的出身和品味,绝对能够客观评价。

而她的言外之意也指出薛宝钗的房间太“离了格儿”,至于评价则是无话可说。没有品味和格调可以归纳这处雪洞,只能归咎于薛家教养的不足,不提。

不过,贾母虽说其他姐妹的房间布置不俗,但却没有说完全符合公府千金小姐的标准。

刨除李纨守寡,妙玉是客卿出家人不论,三春、黛玉和贾宝玉五人的房间,只有一人的比较优秀,其他的都有问题。


先说贾宝玉的怡红院,当初贾政和贾芸,刘姥姥都看过。那里什么都好,但作为女儿闺房合适,作为贾府公子的房间就太过富贵温柔,缺少了阳刚之气,基本不合格。

与怡红院对应的是潇湘馆,这又是另一个极端。刘姥姥评价比上等的书房还好,恰恰与怡红院弄反了。

如果贾宝玉住在潇湘馆林黛玉的屋子里正合适。但林黛玉自己住则太过书香,掩盖了闺阁女儿的闺秀之气。也是过犹不及。

至于贾迎春的缀锦阁,原文描写不多。可连她的奶娘都能偷拿她的金凤出去典当,就知道她管不了房中人,基本陈设不会太俗,绝谈不上有多雅致。

别说她的东西大多在邢夫人那边的自家房中,就说真有好东西,架不住她对下人约束太少,难以很好陈设,档次就不会太高。

暖香坞是惜春的住处。她是宁国府的大小姐,自幼就养在荣国府这边。身为嫡出,王夫人不可能亏待她引人诟病。尤氏再不作为也不敢轻慢这个小姑子。是以惜春在物质上肯定不缺。

然而,环境是对惜春最大的桎梏。她年纪小,住的暖香坞窄小低矮,肯定制约了身为千金小姐的规格气派。

此时惜春年纪小住住还可以,到大了就必然不合适。


于是,整个大观园便只剩下秋爽斋一处,贾母看过后仅仅提出一个问题:“后廊檐下的梧桐也好了,就只细些”。这并不是探春布置的问题。

那么,秋爽斋为什么会比其他几人的住处要更好呢?我们先看其陈设的与众不同。

秋爽斋是探春居所的名字,其内还有一处晓翠堂,就是宴请刘姥姥吃早饭的地方。

探春最喜欢芭蕉,晓翠堂观赏的就是秋爽斋内的芭蕉之美。这里也与林黛玉的潇湘馆一样,满眼绿色。只是芭蕉有红花,翠竹却没有。这点很重要,这里不多赘述。

秋爽斋的好关键还在于后檐栽种的梧桐,在秋天呈现的景色之美。

《诗经》有诗名《采薇》:“箫鼓鸣深树,人头走道边”,“深树”指的就是梧桐树,“人头走道边”是指梧桐树下的小路。人行树下,树映其人,何其美哉。

当然,凤栖梧桐更是探春未来嫁作王妃之谶。

探春居住的房间,曹雪芹描写的与秦可卿的房间一样详细。

不同于秦氏的房间十几样陈设背后各有典故,一一对应太虚幻境中出场的金陵十二钗“判词”。贾探春的房间陈设则是她的品味,志趣,以及未来人生最重要的伏笔。


(第四十回)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那板儿略熟了些,便要摘那锤子要击,丫鬟们忙拦住他。他又要佛手吃,探春拣了一个与他说:"玩罢,吃不得的。"东边便设着卧榻,拔步床上悬着葱绿双绣花卉草虫的纱帐。

细看贾探春的房间,哪怕只是作者的文字也能立体还原出其中的美感,凸显贾探春的性格和志趣。

首先,秋爽斋的探春房间,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大而不空”。

因为探春喜欢阔朗就将三间房完全打通,变成大开间。这体现出探春性格中的两点与众不同:

一,大气。不拘束于框架,注定其人志向高远。

二,改革。探春是所有人中唯一动手按照自己的想法,改变房屋原本固有形态。就像她管家后不是墨守成规,而是不惧艰难险阻,锐意进取改革大观园一样。


王熙凤比贾探春差就差在一往无前的改革精神。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就像严嵩的才能未必比张居正差很多,可他便只剩下蝇营狗苟的私利,沦为奸臣。同样为“相”数十载,张居正则是大明第一首辅。

探春将房间打通后难免会显得过于空旷,陈设极难布置。然而探春的房间呈现的效果却是“大而不空”,源于陈设的高级点缀。

探春将房中的陈设也体现出“大而局部密”的效果。

比如,“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就凸显出了“大”。这一张大条案放在屋中,占比极大不说,还沟通了天地左右,使得环境整体被填充和衔接起来。

“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这是密度的呈现。

“垒”起的名人法帖,体现的是高而多。“数十”的砚台也是多。那些砚台不可能平放在桌面上,肯定还要堆叠起来,又呈现沟通天地,将空间填充的天然巧思。

“笔如树林”更是用密度填充空间的妙法。借由笔是直上直下,再将天与地衔接。

如此,贾探春只在大理石条案的一角,就已经把空间利用到了极致,去将环境的空旷弥补的恰到好处,代表了极高的审美,并凸显出她善于书法的事实。

而另一角上,一个“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还是大,还是满,还是密集。但品种数量的减少,与另一边的多形成对比和落差。只此一个陈设,就比薛宝钗房中那个土定瓶里插着一束菊花,旁边放着两本书强了太多。


同样都是“空”,薛宝钗五间房空空如也,贾探春三间毁成一间却错落有致。

“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显然又是大气恢宏的陈设。

探春没有在房间中陈设任何假山石的盆景,而是用一副米芾的《烟雨图》,将空间赞美的串联和延伸。

米芾的这幅画不但尺寸大,效果就类似如今投影仪,将房间的层次再一次往纵深延展。

颜真卿的字以笔画肥厚见长,更具有声势气派,与画结合相得益彰。

画的下面条案上,中间的大鼎,左边大观窑的大盘,上面盛放着数十个娇黄玲珑的大佛手……右边架子上悬着白玉比目磬,除了大,还是大,唯一小的是那上面挂着的敲磬的小锤子。一个小字,又将“大”做了完美的中和,彰显了屋主人的品味。

你以为这么多“大”气的陈设就完了?可与东侧卧室相比又根本就不算什么。


秦可卿睡的是寿昌公主在含章殿下的塌,贾宝玉睡的是温香软玉的大床。这些床再珍贵都不如贾探春的那座拔步床。

拔步床为中式家具之魁首。一座床之所以用“座”形容,就源于它是可移动的房屋。其中除了睡觉的卧床,还可以布置箱柜,甚至起居室和会客厅。

拔步床代表了中式家具登峰造极的工艺和奢华价值,体积自然也是极为庞大。

探春虽将三间房打通,这座拔步床起码要占了五分之二的空间,就使得她的这个房间,在开阔之余,又显得恢宏大气。势必窗子也要开的更大,景致也更开阔。真正做到了室内室外浑然一体。

如此的品味真正做到了让人无话可说。

贾母会对薛宝钗的蘅芜苑提出批评,就在于才从探春房中出来再一见宝钗的房间,真正看不过眼。

当然,探春房间陈设的精髓,还在于对她人生的伏笔和影射,本文就不多赘述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2-03 12:20・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2
 楼主| 发表于 2024-7-25 21: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 唐 ] 李白
原文
胡尘轻拂建章台,圣主西巡蜀道来。

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华阳春树号新丰,行入新都若旧宫。

柳色未饶秦地绿,花光不减上阳红。

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

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

万国同风共一时,锦江何谢曲江池。

石镜更明天上月,后宫亲得照蛾眉。

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

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

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

四海此中朝圣主,峨眉山下列仙庭。

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

天子一行遗圣迹,锦城长作帝王州。

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

万国烟花随玉辇,西来添作锦江春。

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

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
查看百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2
 楼主| 发表于 2024-7-25 21: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颜真卿 - 唐代名臣、著名书法家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 、司徒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书法家。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颜真卿

别称
颜鲁公、颜文忠、颜平原、羡门子、颜太保


字清臣 别号应方

所处时代
唐朝

出生地
京兆府万年县敦化坊

出生日期
709年

逝世日期
784年8月23日

主要作品
《多宝塔碑》《劝学诗》《颜勤礼碑》《祭侄文稿》等


主要成就
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创颜体书,与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官职
光禄大夫、守太子太师、上柱国

爵位
丹阳县子→鲁郡公

追赠
司徒

谥号
文忠

祖籍
琅玡临沂

地位
楷书四大家之一

目录
1人物生平
2主要成就
3主要作品
4人物评价
5逸闻趣事
6亲属成员
7史料记载
8卒年争议
9后世纪念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折叠为官有声
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年),颜真卿生于京兆府万年县敦化坊。颜氏家族本籍琅玡临沂,但自颜真卿的五世祖颜之推起,颜氏家族已徙居京兆长安。

颜真卿像
颜真卿像
颜真卿三岁时丧父,由母亲殷夫人亲自教育。他长大后,学问渊博,擅长写文章,对母亲殷夫人非常孝顺。 开元九年(721年),七月,颜真卿随殷夫人南下,寄居苏州外祖父家。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他就读于京师长安的福山寺。十月,到尚书省吏部应试。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二月,颜真卿中进士甲科。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经吏部诠选,任校书郎。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颜真卿因殷夫人病逝,赴洛阳丁忧三年。

天宝元年(742年),颜真卿回到长安,并中博学文词秀逸科(制举考试的一种)。 十月,被任命为醴泉县尉。 天宝五载(746年),三月,迁长安县尉 。据《云溪友议》所载,颜真卿又曾任临川内史,使“浇风莫竞,文政大行“,颇受赞誉。 经两次提升,任监察御史,奉命巡查河东、陇州。他在巡视过程中平反了五原冤狱,受百姓称赞。巡查河东时,劾罢不孝的朔方县令郑延祚,使其被朝廷下诏终身禁止录用。

天宝八载(749年),颜真卿升任殿中侍御史,因受宰相杨国忠厌恶,被外调为东都采访判官。 次年,再任殿中侍御史。 天宝十一载(752年),转任武部员外郎。 杨国忠始终想排挤他,于次年将颜真卿调离京师,出任平原太守。

折叠首唱大顺
参见:安史之乱

平原郡属安禄山辖区,当时安禄山谋反的迹象已显露出来,颜真卿便假托阴雨不断,暗中加高城墙,疏通护城河,招募壮丁,储备粮草。表面上每天与宾客驾船饮酒,以此麻痹安禄山。安禄山果真认为他是个书生,不足忧虑。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河北郡县大都被叛军攻陷,只有平原城防守严密,颜真卿派司兵参军李平骑快马到长安向玄宗报告。玄宗初起初听到安禄山反叛的消息,叹息说:“河北二十四个郡,难道就没有一个忠臣吗?“等到李平到京,玄宗大喜,对左右的官员说:“我不了解颜真卿的为人,他做的事竟这样出色!“ 当时平原郡有三千静塞兵,他又增招士兵一万人,派录事参军李择交统领,任用刁万岁、和琳、徐浩、马相如、高抗朗等人为将领,分别统领军队,在城西门盛大地犒劳士兵,颜真卿慷慨陈词,泪水直流,全军都感奋。饶阳太守卢全诚、济南太守李随、清河长史王怀忠、景城司马李〈目韦〉、邺郡太守王焘各领军来归附他。朝廷命北海太守贺兰进明率领五千精锐士兵渡河援助。

叛军攻下洛阳,派段子光送李憕、卢奕、蒋清的头到河北示众。颜真卿担心大家害怕,哄各位将领说:“我一向认识李憕等人,这些头都不是他们的。“于是杀了段子光,把三颗头藏起来。过了些时候,用草编做人身,接上首级,装殓后祭奠,设灵位哭祭他们。

颜真卿版刻像
颜真卿版刻像
此时,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任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杀了叛军将领李钦凑等人,清除了土门的敌人,十七个郡同一天自动归顺朝廷,推举颜真卿为盟主,有二十万兵力,截断了燕赵的交通联络。朝廷任命颜真卿为户部侍郎,辅佐河东节度使李光弼讨伐叛军。颜真卿任李晖为自己的副手,而任李铣、贾载、沈震为判官。不久,被加拜为河北招讨采访使。

清河太守派郡人李萼来向颜真卿求援,李萼建议颜真卿联结清河郡,利用其钱粮。颜真卿便派出六千援兵,又向李萼求计,李萼说:“朝廷派程千里统帅十万军队,自太行山向东进发,准备兵出山郭口,限制叛军前进。您如果攻打魏郡,杀掉叛将袁知泰,用精兵打下〈山郭〉口。迎接朝廷的军队出〈山郭〉口攻打邺城、幽陵,平原、清河两郡共十万军队攻向洛阳,分出精锐部队控制要冲。您坚守不与敌人交战,不超过几十天,叛贼必然溃败,自相残杀而死。“颜真卿同意,就传送文告给清河等郡,派大将李择交、副将范冬馥、和琳、徐浩与清河郡、博平郡的五千军队驻扎在堂邑。袁知泰派白嗣深、乙舒蒙等领兵二万交战,叛军战败,被斩了一万多颗首级,袁知泰败逃到汲郡。

史思明围攻饶阳,派游军截断了平原郡的救兵,颜真卿害怕打不过敌军,便写信请贺兰进明,把河北招讨使让给他。贺兰进明在信都作战失败。恰逢平卢将领刘正臣据渔阳起义,颜真卿想坚定他的信心,派贾载渡海送去十多万军费,并用自己十岁的儿子颜颇做为人质。众人坚决请求将颜颇留下,颜真卿不听。

此时,太子李亨(唐肃宗)已在灵武登基。颜真卿多次派使者带着用蜡丸封的信向李亨汇报军政事务,李亨任命他为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复任河北招讨使。当时军费困难,李萼劝颜真卿收取景城的盐资源,让各郡之间互相调济,保证了军费供给。理财家第五琦后来效仿此法,也使军中物资丰富。

折叠重振朝纪
安禄山乘虚派史思明、尹子奇急攻河北一带,各郡又沦陷,只有平原郡、博平郡、清河郡防守坚固。但人心惶惶,不能再振奋起来。颜真卿经与众人商议,于至德元载(756年)十月,放弃平原郡,渡过黄河,走崎岖小路到凤翔拜见李亨,李亨任命他为宪部尚书,又调任御史大夫。此时,朝廷正处于混乱状态,但颜真卿仍像平常一样按法律治事,武部侍郎崔漪、谏议大夫李何忌都被他弹劾降职。

广平王李俶(后改名李豫,唐代宗)统率二十万军队收复长安,辞行的那天,在行宫门前不敢上马,快步走出栅栏才上马。王府都虞候管崇嗣先于李俶上马,颜真卿予以弹劾。李亨退回他的奏章,慰勉说:“朕的儿子每次外出,朕都谆谆教育他,所以不敢失礼。管崇嗣年老腿跛,你暂且宽容他。“百官由此都严肃守礼起来。

长安收复后,李亨派左司郎中李选祭宗庙,在祝词上署名“嗣皇帝“,颜真卿对礼仪使崔器说:“太上皇还在川蜀,这样行吗?“崔器立即报告李亨更改,李亨因此赞赏颜真卿的才识。颜真卿又建议在长安郊野筑坛,由李亨向着东方哭祭,然后再派出礼仪使,李亨未采用此建议。宰相厌恶颜真卿直言劝谏,调他出京任冯翊太守。转任蒲州刺史,封丹阳县子。又被御史唐旻诬陷,降为饶州刺史。

乾元二年(759年),颜真卿任浙西节度使。淮西节度副使刘展将要反叛,颜真卿指示预先做好战备,都统李峘认为他无事生非,反而攻击他,李亨因此召颜真卿为刑部侍郎。刘展后起兵反叛,渡过淮河,李峘逃奔江西。李辅国将太上皇李隆基迁居西宫,颜真卿率百官问安,此举招致李辅国的厌恶,致仕其被降为蓬州长史。

宝应元年(762年),太子李豫即位,起用颜真卿为利州刺史,没有下任命书,改任吏部侍郎。又授荆南节度使,还未赴任,改拜尚书右丞。

广德元年(763年)十月,为躲避吐蕃入侵,李豫避难陕州,颜真卿请求让自己奉诏召仆固怀恩回朝,但李豫不同意。十二月,李豫回京,颜真卿请李豫先参拜陵墓宗庙,后在正殿即位。宰相元载认为他迂腐,颜真卿生气地说:“这意见用不用在您,进言的人有什么罪过?但朝廷规章哪能经受您两次破坏呢?“元载记恨在心。

广德二年(764年)正月,李豫命颜真卿以检校刑部尚书的职务任朔方行营宣慰使,劝说仆固怀恩入朝。颜真卿回答说:“陛下在陕州时,臣去用忠义的道理质问他,让他前来奔赴国难,他还有可来的道理。如今陛下已经回宫,他进不是勤王赴难,退则无法向大家解释,这时去召见他,他怎么肯前来呢!再说,告仆固怀恩谋反的人,仅有辛云京、骆奉仙、李抱玉、鱼朝恩四人而已,其余大臣都说他冤枉。陛下不如用郭子仪取代仆固怀恩,这样可以不战而使其臣服。“ 李豫同意。颜真卿因而留在京城主持尚书省事务,改封鲁郡公。

元载结党营私,怕群臣奏报李豫,因而让他下诏,让群臣进言时,都经自己审查才能上奏。颜真卿上奏劝阻,于是宦官在朝廷内外传播此事。

折叠历职抚湖
颜真卿掌管太庙的事务,说祭器没有整治,元载认为他诽谤朝廷,将其贬为峡州别驾,后改任吉州司马。大历三年(768年)四月,颜真卿改任抚州刺史。后任湖州刺史。

在抚州任职的五年中,颜真卿关心民众疾苦,注重农业生产,热心公益事业。针对抚河正道淤塞,支港横溢,淹没农田的现状,他带领民众在抚河中心小岛扁担洲南建起一条石砌长坝,从而解除了水患,并在旱季引水灌田。抚州百姓为了纪念颜真卿,将石坝命名为千金陂,并建立祠庙,四时致祭。

折叠刚正遭嫉
大历十二年(777年),元载被杀,经宰相杨绾、常衮举荐,颜真卿获召入朝,担任刑部尚书,随后升任吏部尚书。

大历十四年(779年),李豫驾崩,颜真卿任礼仪使。他上奏说前几朝皇帝追加谥号的礼节繁复,请按初定的礼节为准。颜真卿的意见遭袁傪排斥,往往无法上报朝廷。时值战乱之后,典章法令废弛,颜真卿虽然博古通今,但他的建议多被权臣阻扰,难以实施。

颜真卿因刚正而得罪宰相杨炎,被改为太子少师,但仍兼任礼仪使。到奸相卢杞掌权后,更加厌恶颜真卿的刚正,改授他为太子太师,罢免其礼仪使一职。卢杞还多次派人探听哪一个方镇方便些,准备把他排挤出京都。颜真卿去见卢杞,告诉他说:“你先父卢中丞(指卢奕)的头颅送到平原郡,脸上满是血,我不忍心用衣服擦,亲自用舌头舔净,您忍心不容忍我吗?“卢杞表面惊惶地下拜,但内心却恨之入骨。

折叠忠至灭身
建中四年(783年),叛乱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攻陷汝州。卢杞建议派颜真卿前往李希烈军中,传达朝廷旨意,唐德宗李适同意。朝臣为此大惊失色,宰相李勉秘密上奏,“以为失一国老,贻朝廷羞“,坚决要求留下他。河南尹郑叔则也劝他不要去,颜真卿回答说:“圣旨能逃避吗?“

颜真卿到后,李希烈想给他一个下马威。在见面时,李希烈让自己的部将和养子一千多人都聚集在厅堂内外。颜真卿刚开始宣读圣旨,那些人就冲上来,手里拿着明晃晃的尖刀,围住他又是谩骂,又是威胁。颜真卿面不改色,李希烈才用身子护着他,命众将退下,让颜真卿住进驿馆。李希烈逼他写信给朝廷,来洗刷自己的罪行,颜真卿不听,李希烈就借他的名义派他的侄子颜岘与几个随从到朝廷继续请求,李适没有答复。颜真卿每次给儿子写信,只告诫他们严谨地敬奉祖宗,抚养孤儿,从未有其他的话。

李希烈派李元平劝说他,颜真卿斥责李元平说:“你受国家委任为官,不能报答国家,想我没有兵杀你,还来诱说我吗?“李希烈请来他的同党,设盛会,唤来颜真卿,并指使戏子们借唱戏攻击和侮辱朝廷。颜真卿愤怒地说:“您是皇帝的臣子,怎么能这样做!“起身拂衣离去。李希烈非常惭愧。当时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等藩镇的使者都在座,对李希烈说:“很早就听说太师的名望高,品德好,您想当皇帝,太师来了,选人当宰相谁能超过太师?“颜真卿斥责说:“你们听说颜常山没有?那是我的兄长,安禄山反叛时,首先起义兵抵抗,后来即使被俘了,也不住口地骂叛贼。我将近八十岁了,官做到太师,我至死保持我的名节,怎么会屈服于你们的胁迫!“众人面尽失色。

鲁公写经图
鲁公写经图
李希烈最终将颜真卿逮捕,用甲士看守着。在庭院中挖了一丈见方的坑,传言说要活埋他,颜真卿约见李希烈说:“死生有命,何必搞那些鬼把戏!“荆南节度使张伯仪兵败时,李希烈命令把张伯仪的旌节以及被俘士兵的左耳送给颜真卿看,他痛哭扑地,气绝后又苏醒,从此不再与人说话 。恰逢李希烈同伙中的周曾、康秀林想偷袭杀掉李希烈,尊颜真卿为帅,事情泄露,周曾被杀死,李希烈就把颜真卿押送到蔡州的龙兴寺。颜真卿估计自己一定会死,于是写了给德宗的遗书、自己的墓志和祭文,指着寝室西墙下说:“这是放我尸体的地方啊!“李希烈称帝时,派使者问登帝位的仪式,颜真卿回答说:“老夫年近八十,曾掌管国家礼仪,只记得诸侯朝见皇帝的礼仪!“ 胡三省评此语“辞不迫切而义甚严正“ 。[1]

后来,唐军日益强大,淮西形势转变。李希烈派部将辛景臻、安华到颜真卿住所,在寺中堆起干柴说:“再不投降,就烧死你!“颜真卿起身跳入火中,辛景臻等人急忙拉住了他。李希烈的弟弟李希倩因与朱泚叛乱被杀,李希烈因而发怒,派宦官前往蔡州杀害颜真卿,说:“有诏书!“颜真卿拜了两拜。宦官说:“应该赐你死。“颜真卿说:“老臣没有完成使命,有罪该死,但使者是哪一天从长安来的?“宦官说:“从大梁来。“颜真卿骂道:“原来是叛贼,何敢称诏!“于是被缢杀,享年七十六岁(一作七十七岁),时为兴元元年八月初三(784年8月23日)  。嗣曹王李皋听到颜真卿死节的消息后,为他流下眼泪,三军都为之痛哭。

半年后,叛乱平定,淮西节度使陈仙奇派军将护送颜真卿的灵柩回京,颜真卿之子颜頵、颜硕至汝州襄城县迎丧。同年,葬于京兆万年颜氏祖茔。 德宗为他废朝五日,追赠司徒,谥号“文忠“,另赠钱五十万、粟二百硕。

贞元六年(790年)十一月,朝廷录用颜真卿的一个儿子为正员官。 次年二月,朝廷授颜頵为河中户曹参军,“旌忠烈之后“。

绍兴三年(1133年),宋高宗赵构御赐颜真卿庙额为“忠烈“,尊其为神。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成就
折叠书法
成就、地位
颜真卿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又得笔法于张旭,还与怀素一起探讨书法。他对二王、褚遂良等书法都进行深入研究,吸取其长处,彻底摆脱了初唐的风范,创造了新的时代书风。颜真卿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颜真卿书法《自书告身帖》
颜真卿书法《自书告身帖》
颜真卿的真书雄秀端庄,结字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气象。他的行草书,遒劲有力、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画飞扬,在王派之后为行草书开一生面。颜真卿的行书遒劲郁勃,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故而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比较端庄遒劲还有《颜勤礼碑》也是他的作品,但笔画细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样。《颜氏家庙碑》,书法筋力丰厚,也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与其早年时期的作品相比更加浑厚大气,乃晚年之代表作。

颜真卿在书学史上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他的书法既以卓越的灵性系之,境界自然瑰丽;既以其坚强的魂魄铸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其丰富的人生育之,境界自然阔大。在吐露风华的青年时代,颜真卿就向张旭请教“如何齐于古人“的问题。这是颜氏的书学心声,亦是颜氏高悬的鹄的。这位从小以黄土帚扫墙习字的颜氏苗裔,几乎在一开始就站到一个高耸的书学起点上。而在书学上鲲鹏展翅,则经过了几乎长达三四十年岁月的历练,才稍成自己的面目与气候。继之又以数十年工力百般锤炼、充实,使得“颜体“形神兼具。而其晚年犹求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颜体“终于在书坛巍然屹立。正如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所说:“初唐的欧、虞、褚、薛,只是二王书体的继承人,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颜真卿的楷书,尤其是印岁以后的楷书,已形成一种范式,后世学习者极多,甚至有“学书当学颜“的说法。

书学境界
颜真卿一生书学境界的历练,大略有三。

在五十岁以前,可以说是第一境界的历练。在这一过程中初步确立自己的“颜体“面目。如果以天宝五年(746),张旭在裴儆府上授笔法于颜真卿为一个界线,那末在此以前颜真卿尚在艰苦的摸索阶段。此一阶段传世之作鲜见。如天宝元年写《张仁蕴德政碑》,天宝五年写摩崖书法禾山石壁“龙溪“二字。此时颜真卿在书学方面已有相当的修养,这在张旭考问颜氏十二笔意时,颜真卿或以从张旭处领教所得,或以自己攻习所悟对答如流,使张旭深以为然。他志向高远,期在“齐于古人“。张旭也因此愿意再授笔法。

在接受张旭的笔法后,颜真卿欣喜地说:“自此得攻书之妙,于兹五年(或作七年),真草自知可成矣“。因此,从天宝五年以后的五年(或七年)时间,可说是颜真卿依照张旭的指引,刻苦再磨砺的阶段。果然在天宝十一年后,颜真卿书碑渐多,在社会上已享有一定的声誉。天宝十一年书有《郭虚己碑》、《郭揆碑》、《多宝塔碑》、《夫子庙堂碑》等。天宝十三年又有传世名作《东方朔画像赞》、《东方朔画像赞碑阴记》等。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颜真卿投身于金戈铁马与叛军作战之中,无暇顾及笔砚艺事。此可为颜氏书法历练的第一阶段,也是第一境界的历练。

在这一时期,虽然各碑面目或有差异,但总体上说,是“颜体“的初步形成阶段。从《多宝塔》等典型作品的分析中可知,颜真卿所追求的是用笔上沉着、雄毅,以健力立骨体,敷以较厚之肉彩;结体上整密、端庄、深稳,由瘦长型变为方正形;在布白上减少字间行间的空白而趋茂密。这一阶段,颜真卿追求“雄“中有“媚“的境界:“点画皆有筋骨“,“点画净媚“,“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另外他基本上专门攻习真书、草书,虽有隶书、篆书之作,并不多。颜真卿的第一境界,从初唐而来,又脱出初唐之轨辙,自立一家面目。这种境界的历练又多循张旭所示为门径。

第二境界

从五十岁后至六十五岁,可以说是第二境界的历练。在这一过程中“颜体“形神兼具,已渐成熟。其间作品有《金天王庙题名》、《请御书逍遥楼诗碑额表》、《鲜于氏离堆记》、《磨灭记》、《颜允南碑》、《韦缜碑》、《臧怀恪碑》、《郭家庙碑》、《颜秘监碑铭》、《颜乔卿碑》、“逍遥楼“三字、《殷践猷碑》、《张景倩碑》、《元子哲遗爱碑》、《宝应寺律藏院戒坛记》、《麻姑山仙坛记》、《小字麻姑山仙坛记》、《大唐中兴碑》、《颜含大宗碑》、《宋广平碑》、《重建颜含碑》、《八关斋会报德记》等。

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以及其后接二连三地被黜,使他一次又一次拓展了心灵的空间;书生--斗士--统帅,立朝--外黜--立朝,生活方式频繁转换,人生体验更多,艺术体味也就更深。这些,颜真卿“一寓于书“,将前期的“颜体“反复锤炼,炼形炼神,从而神形兼备,终至成熟。可以看到,他加强了腕力,中锋运行,取篆籀方法,圆转藏锋,如印印泥。笔画形成蚕头燕尾,直画则成弓弩蓄势之形。笔画之间采取横细竖粗的对比错综方法。在钩末、捺末挑踢出尖锋,耀其精神。其捺笔表现出一波三折的节奏。其直钩、平钩、斜钩,饱满取势,弯度均匀,圆劲有力。其折笔则提笔暗转,形成斜面折下,以“折钗股“拟之。从结体上说,方正端庄,稳健厚重,中宫宽绰,四周形密,不以重心欹侧取势,不以左紧右松取妍,而像篆隶以对称的正面形象示人。在布白上,字间栉比,行间茂密,以形密取气势,不以疏宕取秀逸。

既至此境界,颜真卿已一扫初唐以来的那种楷书风貌:前者侧,后者正;前者妍,后者壮;前者雅,后者直;前者瘦,后者肥;前者法度深藏,后者有法可循;前者润色开花,后者元气淋漓。真可谓变法出新意,雄魂铸“颜体“。

第三境界

在六十五岁以后的十多年中,可以说是第三境界的历练。从成熟中加以神奇变化,一日有一日之进境,一碑有一碑之异彩。此时期的作品有《元结碑》、《干禄字书》、《竹山堂联句》、《妙喜寺碑》、《颜杲卿碑》、《李玄靖碑》、《颜勤礼碑》、《马璘碑》、《颜家庙碑》、《颜氏告身》、《奉命帖》、《移蔡帖》等。如《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典型碑刻中,颜书在老辣中富有新鲜活泼的生机,在疏淡中显示质朴茂密的风神,在笔锋得意处显现功力的炉火纯青,在圆润丰腴中透露自己的豪迈气度。

孔子说:“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颜真卿晚年也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对生命与书艺在反省中得到悟彻,并将生命哲学与书艺哲学打通,因此在其点捺撇画中既留着生活的血泪斑驳,又在笔墨的动势中洋溢着生命的颂歌;既在线条的起落移动中灌注一腔豪情,又在栉比鳞次的布白中激射人格光辉!至此境界,其书如老枿枯林,却有浓花嫩蕊,一本怒生,万枝争发,生机盎然。

折叠思想
颜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尤崇忠孝。他认为德有三,“孝悌称其至“。常有五,“仁道原其终“。善事父母谓孝,和睦兄友谓悌。孝悌为仁之本。竭诚奉君主谓忠,“率义忘穷谓勇“,“子仕教忠之谓慈“,战阵勇敢谓孝,“慈孝有裕“,则道存于方册。他主张君主要掌握赏罚二柄,此为事在必行。“无功受赏,为善不劝;有罪不罚,为罔辨“ 。应使天下知道有必行之法,有必赏之令。

颜真卿总结唐立国以来的经验教训,建言唐德宗李适要广开言路。颜真卿不但精通儒学,而且身体力行,以尽忠孝,被后世儒者奉为修身楷模。[2]

折叠礼制
颜真卿久任礼仪使,参定礼仪,对唐朝的礼仪制度多有厘正。建中三年(782年),颜真卿向李适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 史称其“集(《颜鲁公集》)中《庙享议》等篇,说礼尤为精审“。

折叠文学
颜真卿在《颜真卿集》中所撰的作品,大多系实用性文字,言辞率真慷慨,意直气壮,生动感人,对唐代古文运动有促进作用。为后世所称颂的《论百官论事疏》、《与郭仆射书》等,宏词沉郁,忠节之言,如见其人,充分体现了颜真卿的忠烈刚直品节。

晁公武称其“学问文章往往杂於神仙浮屠之说,不皆合於理“。[3]高棅在《唐诗品汇》中评道:“鲁公情欣所遇,悉综古调,颇尚格气,不事弥文。虽有一二近体,不过游戏之作,非所以系幽悰也。今集中所载不及百篇,大都守吴兴时,与皎僧、陆处士之流结思岩林,相忘外道者也,然旷世之情,优入三昧,殊非守平原时色相。“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作品
颜真卿传世作品以碑刻最多,楷书有《多宝塔感应碑》《麻姑仙坛记》《东方朔画像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等,行书有《争座位稿》,书迹有《自书告身》《祭侄季明文稿》。其中《颜勤礼碑》比较端庄遒劲,但笔画细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样。《颜氏家庙碑》,书法筋力丰厚,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之一,与其早年时期的作品相比更加浑厚大气,乃晚年之代表作。

颜真卿著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后人辑其诗文为《颜鲁公文集》15卷。 [4]《全唐诗》、《全唐诗补编》 [5]及《全唐文》亦收录有其作品。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折叠总评
颜真卿是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不阿于权贵,不屈意媚上,刚正有气节,以义烈闻名于时,最终以死明志。

折叠历代评价
李隆基:朕不识颜真卿形状何如,所为得如此![6] (《旧唐书》引)

李萼:闻公义烈,首唱大顺,河朔诸郡恃公为长城。 (《旧唐书》引)

李亨:立德践行,当四科之首。懿文硕学,为百氏之宗。忠谠罄於臣节,贞规存乎上范。述职中外,服劳社稷。静专由其直方,动用谓之悬解。山公启事,清彼品流;叔孙制礼,光我王度。惟是一有,实贞万国,力乃稽古,则思其人。 [7](《授颜真卿太子少师敕》)

卢杞: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 (《旧唐书》引)

令狐峘:①有唐名臣赠司徒鲁郡文忠公颜公,奉大顺为元功,建大节为至忠,以安横流,以纽颓纲,秉是一心,祗事四朝。 (《颜真卿墓志铭》)②自登朝及作藩牧,常以安君厚俗为务,奖善伐恶为志。言非至公,不发於口;事非直道,不几於心。植操则夷齐之高也,理戎则羊陆之仁也,当朝则汲黯之正也,莅下则廉范之通也。蕴是具美,行乎至俭,强暴莫敢冲,千飙不能动。大义久废,公起之;醇风久(阙),公还之。非贤人之业,何以臻此?然虚已下士,不以名位自高,苟有道者,蓬门鹑衣,必与抗礼。……善与人交,执友之子,义均甥侄。介操所至,不迁其守。刚而中礼,介而容众,静而无闷,动而有光。便於已,希权幸不为也;君有命,蹈汤火不辞也。心在弭乱不在功,志图报国不图生,故其杀身成仁,视死如归,虽汉之龚胜、魏之王经,无以加焉。 (《颜真卿墓志铭》)

李适: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属贼臣扰乱,委以存谕,拘肋累岁,死而不挠,稽其盛节,实谓犹生。 (《赠颜真卿司徒诏》)

穆员:惟公道冠四朝,位先百辟。望安社稷,名动神只。期以日照天临,风清雨涤。受命以出,视途如归。 (《为淮西宣慰使郑右丞祭颜太师文》)

殷亮:昨段秀实奋身击泚(朱泚)首,今颜真卿伏缢烈(李希烈)庭,皆启明君臣,发挥教训,近冠青史,远绍前贤。 (《颜鲁公行状》)

陆羽:徐吏部不受右军笔法,而书体裁似右军,颜太保受右军笔法,而点画不似。盖徐得右军皮肤眼鼻,所以似之,颜得右军筋骨心肺,所以不似也。 (《书谱》)

顾况:其鸿名大德,在晋则顾府君秘、秘子众、陆玩、陆纳、谢安、谢万、王羲之、坦之、献之,在宋则谢庄、张永、褚彦回,在齐则王僧虔,在梁则柳恽、张谡,在陈则吴明彻,在隋则李德林,国朝则周择从令闻也,颜鲁公忠烈也,袁给事高谠正也,刘员外全白文翰也。 (《湖州刺史厅壁记》)

裴敬:以忠烈称者,颜鲁公、段太尉。[8] (《翰林学士李公墓碑》)

刘昫:①国,是武之英也;苟无杨炎弄权,若任之为将,遂展其才,岂有朱泚之祸焉!如清臣富于学,守其正,全其节,昌文之杰也;苟无卢杞恶直,若任之为相,遂行其道,岂有希烈之叛焉!夫国得贤则安,失贤则危。德宗内信奸邪,外斥良善,几致危亡,宜哉。噫,“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二君守道殁身,为时垂训,希代之士也,光文武之道焉。 (《旧唐书》)②自古皆死,得正为顺。二公云亡,万代垂训。 (《旧唐书》)

宋祁:当禄山反,哮噬无前,鲁公独以乌合婴其锋,功虽不成,其志有足称者。晚节偃蹇,为奸臣所挤,见殒贼手。毅然之气,折而不沮,可谓忠矣。详观二子(段秀实、颜真卿)行事,当时亦不能尽信于君,及临大节,蹈之无贰色,何耶?彼忠臣谊士,宁以未见信望于人,要返诸己得其正,而后慊于中而行之也。呜呼,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 (《新唐书》)

孙甫:颜真卿之立朝,论议风节,时无伦比。 (《历代名贤确论》引)

石介:唐家六世树威恩,外建藩翰御不宾。二十三州同陷贼,平原犹有一忠臣。圣贤道在惟颜子,忠烈名存独杲卿。甘向贼庭守节死,不羞吾祖与吾兄。 (《颜鲁公太师》)

刘敞:鲁公极忠不避难,临难不违义,是其尘垢糠秕,犹将祗饰而诵习之,以劝事君,况其所自造之文乎? (《颜鲁公集原序》)

欧阳修:①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集古录跋尾》)②颜公忠义之节,皎如日月,其为人尊严刚劲,像其笔画,而不免惑于神仙之说。 [9](《集古录跋尾》)

朱长文:(颜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续书断》)

苏轼:①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 (《东坡题跋》)②颜鲁公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 (《论书》)

李行中:平生肝胆卫长城,至死图回色不惊;世俗不知忠义大,百年空有好诗名。 (《读颜鲁公碑》)

马存:公之功名事业已绝于人,而文学之妙亦不可及。 (《颜鲁公祠堂记》)

范祖禹:真卿忠义奋发,而功不就者,以不与李、郭为犄角,而进明是让也。 (《志远斋史话》引)

米芾:①颜真卿(书)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特立,卬然有不可犯之色。 (《宾退录》引)②欧、虞、褚、柳、颜、皆一笔书也,安排费工,岂能垂世。 (《海岳名言》)③颜鲁公行字可教,真便人俗品。 (《海岳名言》)

徐俯:公生开元间,壮及天宝乱。捐躯范阳胡,竟死蔡州叛。其贤似魏征,天下非贞观。四帝数十年,一身逢百难。 (《容斋三笔》引)

姚兕:吾慕其人耳。 (《宋史》引)

晁公武:世谓真卿忤杨国忠、李辅国、元载、杨炎、卢杞,拒安禄山、李希烈,废斥者七八,以至於死而不自悔,天下一人而已。……而所为乃尔者,盖天性然也。[3] (《文献通考》引)

綦崇礼:昔唐天宝之乱,河北列郡并陷,独常山、平原能为国守者,盖杲卿、真卿二颜在焉。 (《困学纪闻》引)

刘珙:此五君子(诸葛亮、杜甫、颜真卿、韩愈、范仲淹),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其心则皆所谓光明正大,踈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揜者也,其见于功业文章,下至字画之微,盖可以望之而得其为人。 (《梅溪集序》)

朱熹:颜鲁公只是有忠义而无意智底人。当时去那里,见使者来,不知是贼,便下两拜。后来知得,方骂。 (《朱子语类》)

洪迈:颜鲁公忠义大节,照映今古,岂唯唐朝人士罕见比伦,自汉以来,殆可屈指也。 (《容斋随笔》)

童敏德:未说邦人怀使君,且为前古惜忠臣。德宗更用卢杞相,出当斯位诚艰辛。生逆龙鳞死虎口,要与乃兄同不朽。狂童希烈何足罪,奸邪嫉忠假渠手。乃知成仁或杀身,保身不必皆哲人。此公安得世复有,洗空凡马须骐驎。 (《容斋三笔》引)

赵秉文:①陛下勿谓书生不知兵,颜真卿、张巡、许远辈以身许国,亦书生也。 (《金史》引)②肃代有一颜真卿而不能用,德朝有一陆贽而不能用,宣朝有一李德裕而不能用,自是以还,唐衰矣。 (《唐论》)

徐钧:一曲霓裳失太平,渔阳鼙鼓暗风尘。君王只识杨丞相,不识平原老守臣。 (《颜杲卿》)

王应麟:①颜鲁公为《郭汾阳家庙碑》云:“端一之操,不以险夷概其怀;坚明之姿,不以雪霜易其令。“斯言也,鲁公亦允蹈之。 (《困学纪闻》)②颜真卿、郑畋以兴复为己任,倡义讨贼,其志壮矣。真卿权移于贺兰进明,畋见袭于李昌言,功不克就。故才与诚合,斯可以任天下之重。 (《困学纪闻》)

文天祥:平原太守颜真卿,长安天子不知名。一朝渔阳动鼙鼓,大江以北无坚城。公家兄弟奋戈起,一十七郡连夏盟。贼闻失色分兵还,不敢长驱入咸京。明皇父子将西狩,由是灵武起义兵。唐家再造李郭力,若论牵制公威灵。哀哉常山惨钩舌,心归朝廷气不慑。崎岖坎坷不得志,出入四朝老忠节。当年幸脱安禄山,白首竟陷李希烈。希烈安能遽杀公,宰相卢杞欺日月。乱臣贼子归何处,茫茫烟草中原土。公死于今六百年,忠精赫赫雷当天。 (《过平原作》)

郑枃:其人亡,其书存,古今一致,作者十有三人焉。……颜真卿含宏光大,为书统宗,其气象足以仪表衰俗。

陶宗仪:惟其忠贯白日,故精神见扵翰墨之间者,特立而兼括,自篆籀分隶而下,同为一律,号书之大雅,论者谓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此其大槩也。又谓“如锋绝剑摧,惊飞逸势,至其千变万化,各具一体。……其正书真足以垂世。 (《书史会要》)

罗贯中:①万古真卿义不磨,冲天豪气世间无。忠贞凛凛名犹在,烈烈轰轰大丈夫。 (《隋唐野史》)②颜鲁公三朝旧臣,忠直刚决,名重海内,人所信服。然以耄耋之年,犹不能豫为退身之策,卒至陷于逆贼之手,良足悲矣。 (《隋唐野史》)

孙承恩:乌合抗胡,白首陷贼。秉执节义,甘蹈鼎镬。坐斥降奴,视若蚁虱。劲气孤忠,严霜烈日。 (《古像赞》)

丰坊:昔人传笔诀云:“双钩悬腕,让左侧右,虚掌实指,意前笔后。“论书势云:“如屋漏痕,如壁坼,如锥画沙,如印印泥,如折钗股。“自钟、王以来,知此秘者。……唐则欧阳信本、虞伯施、褚登善、薛纯陀、薛嗣通、孙过庭、钟绍京、贾膺福、李泰和、贺季真、李太白、张伯高、杜子美、颜清臣、柳诚悬、钱藏真、张从申,……虽所就不一,要之皆有师法,非孟浪者。 (《书决》)

何良俊:唐人书,欧阳率更得右军之骨,虞永兴得其肤泽,褚河南得其筋,李北海得其肉,颜鲁公得其力。此即所谓皆有圣人之一体者也。 (《四友斋丛说》)

王世贞:书家铁手腕当推颜鲁公第一,如前数帖皆稿草,不经意而天真烂然,往往有步武山阴意。至于文则愈窜改而愈不快,人有不胜其絮与沓拖者,何也?鲁公在唐举制科,又中文词清丽科,此尤不可晓。 (《弇州续稿》)

陈懿典:鲁公几历奸佞,几遭谗沮,卒能以忠节自著,而终为奸谗所陷。其从兄杲卿已先死难,一门靖节。 (《读史漫笔》)

高维岳:嗣若韩昌黎之文起八代,颜鲁公、文丞相之忠耿千秋,此其著者。 (《敬亭山记》)

董其昌:书家以险绝为奇,此窍惟鲁公、杨少师(杨凝式)得之,赵吴兴(赵孟頫)弗能解也。 (《画禅室随笔》)

钱谦益:鲁公以精忠大节,不容于本朝。……此告(《自书诰》)流传至今,虽悍夫弱女见之,皆知改容敛手。然当日之事,回环思之,犹可为感激流涕也。 (《跋颜鲁公自书诰》)

宗本:颜鲁公具大节义,文章书法,孰能加焉? (《归元直指集》)

张凤翔:呜呼!古忠臣烈士不幸而死于奸臣之手,如伯嚭之杀伍子胥、王凤之杀王章、曹操之杀孔文举、王敦之杀周伯仁、李林甫之杀李北海、卢杞之杀颜鲁公、秦桧之杀岳武穆者非一,而独公与武穆,至今英雄之恨未销。 (《墓祠碑记》)

冯班:①唐人行书皆出二王,宋人行书多出颜鲁公。 (《钝吟书要》)②颜书胜柳书,柳书法却甚备,便初学。 (《钝吟书要》)③颜鲁公书磊落嵬峨,自是台阁中物。 (《钝吟书要》)④鲁公书如正人君子,冠佩而立,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钝吟书要》)

王夫之:①二颜之起河北,张,许之守唯阳,皆率市人以战,贼之所望而目笑者也。 (《读通鉴论》)②颜鲁公一振于平原,旬日之闲,而得勇士万馀人,于是卢全诚于饶阳,李奂于河闲,李随于博平,而颜常山所收河北义旅凡二十馀万,张唯阳所纠合于雍邱者一日而得数千人,皆蹀血以与贼争死命。斯固三数公忠勇之所激,而岂此数十万比屋之民,皆养愤填胸、思拯国难者乎? (《读通鉴论》)③颜鲁公谓卢杞曰:“先中丞传首至平原,真卿以舌舐其面血,公忍不相容乎?“近世高邑赵冢宰以魏广微叔事逆奄,而欢曰:“昆溟无子。“鲁公陷死于贼中,冢宰没身于远戍,取祸之繇,皆君子之过也。 (《读通鉴论》)

释如纯:诗书法程,节义严峻,孰如颜鲁公? (《耶稣会文献汇编》)

褚人获:通幽顾家不顾国,承业冒功更忌功。坐使忠良被兵刃,空将血泪洒西凤。 (《隋唐演义》)

张彦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使人谋之允当而厥功,弗就则天地。杲卿二失、真卿二过。……军国之事重矣,倚任非人,鲜不偾事,是以兄弟二人忠义凛凛,而功烈不就者,职是故也。天何咎哉? (《读史矕疑》)

李光地:①立言最要谨慎。魏郑公、颜鲁公,为人忠亮节义如此。 (《榕村语录》)②颜鲁公忠义强直,至死不变。 (《榕村语录》)

朱轼:杲卿、真卿各以一郡起兵,讨贼事虽无成,大义凛千载矣。义声一动,河北响应,以二公之才,乌合二十万,而常山未及旬日,平原亦终不支。……杲卿骂贼百世下,如闻其声;真卿立朝忠贞劲直,侃侃乎社稷之佐。临难则抗节贼庭,至死不屈。二人为唐室增光,岂小哉? (《史传三编》)

金维宁:常山死于安禄山,平原死于李希烈,贞心劲节,允称二难,当为作颜氏双忠传。 (《垂世芳型》)

爱新觉罗·玄烨:史称颜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观其赴火骂逆,何其烈也。生平善正、草书,宋祁称其“笔力遒婉“,今披阅遗迹,凝重沉郁,奇正相生,如锥画沙,直透纸背,觉忠义之气,犹勃勃楮墨间。朕重其人,益爱其书,不啻逾于球璧矣。 (《跋颜真卿墨迹后》)

郑元庆:公忠义之节,明若日月、坚如金石,自可以光后世、传无穷,不待其书然后不朽。 (《石柱记笺释》)

蔡世远:抗节不屈,则张、许、段、颜、文信国、余阙最烈。 (《历代名臣传序》)

纪昀:真卿大节,炳著史册。而文章典博庄重,亦称其为人。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杨以贞:若用李萼,则不让进明,而与李、郭为犄角矣,惜鲁公之不知出此也。 (《志远斋史话》)

周星莲:近又见得颜鲁公书最好,以其天趣横生、脚踏实地、继往开来,惟此为最。 (《临池管见》)

计大受:真卿仕历元、肃、代、德四朝,虽至影迫桑榆,不少懈其报国之心。故尝以正色公言,见恶于元载、杨炎、卢杞诸奸,诬劾败斥,至于七、八。义不顾身,所志必达,而终为杞陷。李希烈反,诏遗宜慰,公卿失色,拜命即行。在希烈所,斥朱滔等使之诱,以宰相责李元平之不能致命。掘坎欲坑,积薪欲焚,多端迫协而毫无怵于心。凡二十阅月,卒缢杀之于蔡州。呜呼!自平原倡义,至此乃有以毕公之志矣!……夫如真卿者,所谓从容就义,难也。 (《史林测义》)

蔡东藩:①拚生一击报君恩,死后千秋大节存。试览《唐书》二百卷,段颜同传表忠魂。 (《唐史演义》)②颜真卿奉敕宣慰,不受李希烈胁迫,且累叱四国使臣,直声义问,足传千古。……唐室不谓无人,误在德宗之信用奸佞,疏斥忠良耳。 [10](《唐史演义》)

汪桢:呜呼!真卿之死其职,岂足以尽公之节哉?惟历折权奸而始终不以死生为顾虑,非笃于道者,何能致此。 (《史弋》)

折叠编辑本段逸闻趣事
折叠御史雨
参见:御史雨

颜真卿担任监察御史时,曾巡查至五原。当地有冤狱很久没有断案,天又干旱,颜真卿平反冤狱后,天降大雨,五原的百姓称此为“御史雨“。

折叠劾罢县令
颜真卿巡查河东时,上书唐玄宗李隆基,弹劾朔方县令郑延祚在母亲死后三十年还未将其下葬,李隆基诏令终身不录用郑延祚。听闻此事的人都感到害怕。

折叠不屈权贵
酷吏吉温因为私怨,曾陷害御史中丞宋浑,使其被降至贺州任职。颜真卿说:“怎能因一时气愤就想害宋璟(唐玄宗初年名相)的后代呢?“ 安史之乱时,任御史大夫的颜真卿仍遵守礼法,弹劾武部侍郎崔漪、谏议大夫李何忌及广平王府都虞候管崇嗣等人,使百官因此奉法守礼。  晚年时,他因刚正直言而相继得罪于宰相元载、杨炎、卢杞等人,最终因此遇害。

折叠改善风俗
颜真卿坐像
颜真卿坐像
颜真卿任抚州刺史时,县里有个叫杨志坚的人,酷爱学习,但家里贫困,不为乡人所了解。他的妻子因为钱财的供给太少,向他要休书离婚。杨志坚写了一首诗送给她说:“当年立志早从师,今日翻成鬓有丝。落托自知求事晚,蹉跎甘道出身迟。金钗任意撩新发,鸾镜从他别画眉。此去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时。“他的妻子拿著诗,到州里去办理官府的公文,以便改嫁。颜真卿在评判的公文上说:“杨志坚很早就钻研儒家学说,很有作诗的名声,心里虽然羡慕高高地考中科举,自身却没有享受到一点俸禄。他的愚昧的妻子看他始终没有考中功名,竟然不想再和他一起生活下去,不愿意象冀缺的妻子,帮助丈夫成就事业;只想学朱买臣的女人,讨厌并抛弃自己的丈夫。给家乡带来耻辱,败坏了道德教化,如果不给以惩罚警诫,怎么能制止这类轻浮的行为呢?妇人应当打二十板子,任凭她去改嫁。杨志坚秀才,资助他粮食布匹让他随着军队暂时担任个职务。“四面八方的人们听说了这件事,没有不心悦诚服的。从此江表一带的女子,没有敢抛弃她的丈夫的。

折叠封仙传说
古代神仙传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收录了颜真卿的传记,并引用全真道南宗的创派人白玉蟾之言,称“颜真卿今为北极驱邪院左判官“。

折叠编辑本段亲属成员
辈分        关系        姓名        简介
家世        祖先        颜回        字子渊,孔门七十二贤之首。
十六世祖        颜盛        字书台,一字书震,曹魏时官至青、徐二州刺史,封关内侯。
十二世祖        颜含        字弘都,东晋时官至右光禄大夫、光禄勋,封西平县侯,卒谥“靖“。
五世祖        颜之推        字介,北齐时徙居长安,隋朝时官至东宫学士。著有《颜氏家训》。
高祖        颜思鲁        字孔归,官至秦王府记室参军。
曾祖        颜勤礼        字敬,官至弘文馆学士。
祖父        颜昭甫        官至曹王侍读,追赠华州刺史。
父亲        颜惟贞        字叔坚,官至薛王友,追赠太子少保。
母亲        殷氏        教育颜真卿直至成人。
子辈        长子        颜颇        安史之乱时被颜真卿送为人质。
次子        颜頵        字葵山,官至河东士曹,封沂水县男。
三子        颜硕        官至秘书省正字。
曾孙辈        曾孙        颜弘式        唐文宗时被授为同州参军。
折叠编辑本段史料记载
《旧唐书·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七十八》

《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三·列传第七十八》

《书史会要·卷五》

《尧山堂外纪·卷二十七》

《六艺之一录·卷三百二十九》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列传五十一》

折叠编辑本段卒年争议
关于颜真卿的卒年日期,史书大体有两种观点:

1、兴元元年八月初三(784年8月23日):持此说的有《颜真卿墓志铭》 、《旧唐书》 、《新唐书》 、《资治通鉴》 及《钦定续通志》 、《陔余丛考》 。其中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考异》中说明了采用此观点的原因:“《实录》及《旧(阙)》(应指《旧唐书·颜真卿传》)云(八月)三日,今从之。“

2、贞元元年八月二十四日(785年10月1日):持此说的主要是唐人殷亮所撰的《颜鲁公行状》,《行状》除记载“……其年八月二十四日,又使景臻等害於龙兴寺幽辱之所,凡享年七十七“外,还引用嗣曹王李皋的上言称“臣见蔡州归顺脚力张希璨、王仕禺等说,去年八月二十四日(颜真卿遇害)……臣听之未毕,涕泗交流。三军对臣,亦苦呜咽“。

折叠编辑本段后世纪念
折叠墓址
颜真卿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三兆村,原有七座坟墓,墓主依次是:颜师古、颜勤礼、颜杲卿、颜真卿、颜允南、颜允臧、颜幼舆。今茔地冢碑无存。

《旧唐书·颜真卿传》载:“及淮泗平,贞元元年,陈仙奇使护送真卿丧归京师(长安)。[6]“ 《新唐书·颜真卿传载》:“淮蔡平,子頵、硕护丧还,帝废朝五日。“

令狐峘 《神道碑铭》载:“归葬于万年县之旧原。“ 殷亮《颜鲁公行状》载:“淮西平,仙奇遣军将营送公神于京师。嗣子栎阳县尉頵、次子秘书省正字硕迎丧至汝州襄城县,乃葬焉……以其年十一月三日,葬万年县凤栖原之先茔。“

折叠纪念馆
参见:颜真卿纪念馆

颜真卿纪念馆
颜真卿纪念馆
颜真卿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广州路,东连乌龙潭公园,南望蛇山,西邻龙蟠里,北依清凉山、虎踞关,清静幽雅,翰墨流香。这里原名颜鲁公祠,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祭祀颜真卿的祠庙遗迹。现存的颜鲁公祠为砖木结构,青砖小瓦,有大殿,配殿、东西厢房12间,占地1500平方米。

1982年,颜鲁公祠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至1995年,鼓楼区政府拨款全面维修颜鲁公祠。并在原放生井上恢复修建新放生亭一座。庭院内增设景点,栽种名贵花木。全国政协副主席、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题“书坛泰斗“,镶金匾高悬与大殿内正中上方。[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2
 楼主| 发表于 2024-7-26 11: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米襄阳mǐ xiāng yáng
词典解释
指宋代书画家米芾。芾襄阳人,因称。明徐祯卿有《从吴学士侄奎观摩米襄阳山水图并学士题识》诗。

题识:
1.写上标记。

2.指标记。

3.犹题跋。

4.犹题款。

阳人:
活着的人﹐阳世的人。

观摩:
观看,多指观看彼此的成绩,交流经验、互相学习:观摩演出。

米芾:
米芾(1051-1107)北宋书画家。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官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举止怪异,人称“米颠”。书法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用笔爽劲豪迈。画山水有“米家山”之称。亦工诗文。著有《书史》、《画史》及《山林集》(已佚,存辑本《宝晋英光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2
 楼主| 发表于 2024-7-26 11: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霞闲骨骼,泉石野生涯.谁写的
linerhappy2016.05.19浏览376次其他分享举报
1个回答
qvzwlhka3o
2016.05.20
满意答案
   
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这副对联是曹雪芹写的,出自《红楼梦》,是描写探春房内联。

意思是:烟霞一道一道的如同骨头白洁,泉边的石头被水流带入天涯。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由的想法。

《红楼梦》中的原文为局纳:当中一间置红木大理石书桌,桌上放着各式砚台和笔筒,西侧墙上挂有一幅仿米芾《烟雨图》,左右挂的是一副仿颜真卿笔体的对联:“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东间是探春的卧室,一只红木大床,窗前一只六角红木台子,墙边放着一只红木半橱,室内陈设高雅。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桐前没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 ,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悔渣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楼梦

百度百科-曹雪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2
 楼主| 发表于 2024-7-26 11: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湘云的笔名为“枕霞旧友”,有何含义?
yyvyzj浏览644次中小学作业分享举报
我很想知道
1个回答
zyf060109
推荐于 2017.11.23
满意答案
   
史湘云的号 “枕霞旧友”是从作菊花诗时始用的。因众人听贾老太太说史府中也有一个叫“枕霞阁”的水亭,而史湘云是其旧主人,所以得其别号“枕霞旧友”。

史湘云出身于侯爵之家,但父母早死,跟着叔叔婶婶过日子,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这就是“富贵又何为? 襁褓之间父母违”的意思。

后来湘云和宝玉相遇结合时已然经历了贾、史二家被抄、许多亲人死亡离散的人世沧桑,昔日荣华如晚霞夕照,徒然让人感叹唏嘘,二人真是“相对如梦寐”(杜甫诗句,意为和妻子相聚的感觉就像做梦一样)。

湘云雅号“枕霞旧友”也有此寓意。暗示了宝玉出家之时,湘云曾和宝玉患难与共,却是旧友,暗含着宝玉与湘云的特殊关系。



扩展资料:

史湘云,贾母娘家的侄孙女,宝玉的表妹。父母早亡,由叔叔婶婶抚养长大,但史家经济不好,差不多的针线活儿都要由她们娘儿们自己做,曾因薛宝钗话家常探话,就红了眼圈说每日做活累得慌。史湘云在外生性豁达,得贾母喜欢,经常来贾府小住。

她的经典事迹有:拾到金麒麟;海棠诗夺魁;烤鹿肉割腥啖膻;芦雪亭联诗夺魁;醉眠芍药裀;中秋联诗“寒塘渡鹤影”。最后“寒塘渡鹤影”成了史湘云最后命运的定语,指她最后虽然会独守“寒塘“,但是终可获得精神的解渡。

史湘云是作者按照《世说新语》魏晋风度标准塑造的一位具有中性美的女子形象: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偶尔身着男装,大说大笑;风流倜傥,不拘小节;诗思敏锐,才情超逸;说话“咬舌”,把“二哥哥”叫作“爱哥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湘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2
 楼主| 发表于 2024-7-26 12: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米芾《烟雨图》所影射的探春之真实面目
林公子读红楼
林公子读红楼
红楼梦隐写《南明史》!
​关注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对于探春真实身份的暗示,在写到探春房间里摆设时,通过一些细节安排对他命运以及影射人物进行了一些暗示。


作者在她房间里安排了一副画作,米芾的《烟雨图》,可是这位米先生是压根没有画过什么《烟雨图》的。作为才高八斗满腹经纶的作者,怎么可能不知道米先生从来没有作过《烟雨图》呢!这些都属于作者通过故意设置的矛盾隐写真实故事所采取的机巧方式。作者既然故意将米先生和与之完全没有关联的《烟雨图》扯上关系,自然他们身上有作者要表达的真实历史故事。这种真实故事就隐藏在米先生名字和“烟雨图”三字中。书中所有处在表面故事里面的“意象”已经不是其本身含义。探索出各个“意象”影射意,被隐写故事的真面貌就会简单真实体现出来。


作者在隐写探春真实身份的故事情节里面,既然讲到米先生,米先生身上肯定有能够体现探春真实身份的地方。百度一下,首先,米芾先生是一名著名的画家,生活在宋朝被金人灭掉北宋后的南宋。其次别称——米南宫!


既然红楼梦亦是隐写改朝换代史,作者在书里面所借用到的人或者事,只可能与红楼改朝换代的政治主旨有关。作者把一副杜撰的寓意深含的《烟雨图》与米南宫扯上关系,这两者必然能够体现作者所要隐写的真实故事。看米南宫名字,南宫南宫,明朝北廷被灭亡后的南明,不就是和南宋一样都是属于原来北廷被灭亡后,赖以生存在南方的新的政权吗——南宫!宋朝不仅被分裂为南宋和北宋,而且罪魁祸首就是“金人”。明朝与其惊人的一致。清朝的前身本身就是灭亡北宋的“金人后代”,史称“后金”。后金与灭掉北宋的“金朝”本身就是一家人。清朝后金灭掉明朝北廷,与南明对峙,共夺天下帝权。作者借用米南宫所处时代特征,隐写红楼时代背景以及展示人物身份与所处时代背景,完全一致,完美无缺。作者通过米南宫说明探春所处时代也是一个分裂的时代,担负恢复祖国统一之大业重任,为历史上的南明。


红楼梦是一部被隐去了真实故事的史书,红楼梦不能看表面故事,虽然不能直抒胸臆,作者通过曲径通幽“曲线救国”的方式,谁又能否认他无法写清楚他隐写的真实故事呢?作者说不要看此书表面故事,表面故事里面所有的“意象”,非红楼梦本书要表达的真实故事。

书中所有“意象”都应该以其“引申影射意”进行理解。


再说说体现探春身份的《烟雨图》。烟雨图,烟就是明朝化为云烟的烟,雨指清朝。烟雨图的“图”其实就是“江山”的意思。探春影射大明国祚正统继承人南明四帝一监国。明朝北廷被清朝灭亡后,并不代表整个明朝的灭亡。南明被清朝消灭,才是整个明朝被灭亡的标志。探春影射的南明皇权,最终消失在历史云烟中,代表着明朝的彻底灭亡。作者在这里隐写了探春的真实身份也暗示了她的最终结局。探春走向生命的最终结局,就是整部红楼梦隐写的真故事,江山换稿清朝为帝之中原百姓白骨如山生死歌哭改朝换代之最终历史结局。烟雨图影射含义清晰简单真实。以探春为代表的南明四帝一监国,走向命运的终结之时,改朝换代舆图换稿。明人所深爱的大明化为历史云烟,整个中原江山被影射清朝为帝的“清朝雨”所笼罩所覆盖。烟雨图烟雨图,代表明朝灭亡的烟与代表清朝为帝的雨争夺天下帝权的故事。


红楼梦隐写的真实故事,真的很难被看懂吗?



找对阅读红楼真相的隐写技巧,红楼梦隐写的真实故事会很清晰也很简单滴呈现出来。

发布于 2020-08-26 20: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2
 楼主| 发表于 2024-7-26 21: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探春送的碧玉佩一举三得,夸邢岫烟,赞林黛玉,让薛宝钗出了丑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2024 人文季美学向导
​关注他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邢岫烟来到贾府,穷姑娘入了豪门。换做一般人难免在一众富贵千金面前自惭形秽。

然她得益于从小受妙玉教诲,自有闲云野鹤一般淡泊之志,并不受外物影响,始终不卑不亢的与众人交往。

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令人刮目相看。众人也都愿意亲近她。


待薛姨妈看中邢岫烟,将她求聘给薛蝌后,与薛家姐妹成了姑嫂,更被爱屋及乌。

也就在此当口,贾探春送给了邢岫烟一块“碧玉佩”,引发薛宝钗对邢岫烟一番富丽闲妆的教诲。

不提薛宝钗给弟媳妇立规矩的立场,只说贾探春为什么要送邢岫烟一块“绿玉佩”,这背后的说道可就多了。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第五十七回)宝钗又指他裙上一个碧玉珮问道:“这是谁给你的?”岫烟道:“这是三姐姐给的。”宝钗点头笑道:“他见人人皆有,独你一个没有,怕人笑话,故此送你一个。这是他聪明细致之处。”

碧玉佩不知道从何而来,却是人人都有。

但这个“都有”,与端午节的红麝串不一样。

红麝串是元春所赐人人都有。碧玉佩显然不可能如此整齐。

且就算其他人都有,宝琴、二李和岫烟一同到来,肯定也不能有。

否则断没有别人有,只不给邢岫烟的道理。


薛宝钗说“她见人人皆有,独你一个没有”,应该不是指绿玉佩,而是泛指众人的妆饰。

大观园众女儿非富即贵,只有邢岫烟贫寒出身。

邢夫人虽有却吝啬不给侄女。贾迎春又想不到。

邢岫烟平时身上就“光溜溜”地毫无妆饰之物。

古代女儿非常注重妆饰,哪怕布衣也要荆钗。

邢岫烟家贫缺少贵重饰品,几样钗钏还有,像玉佩这种饰物便没有了。

探春是家中主人,不好让客人太冷落,便送了邢岫烟一块碧玉佩做日常佩戴。

一来碧玉颜色好,适合她们这个年纪。

二来美玉配美人。

三来邢岫烟也适合配玉。


贾探春看敬邢岫烟品行可敬可爱。生于贫寒却能淡泊自守,叫人钦敬。

比如秦钟、金荣之流,与贾府子弟交往后无一不被移了心性。邢岫烟比较他们不知胜出多少。才见其性难得。

古人常用“玉”比美德和君子。

《礼记·聘义》曰:君子比德于玉。

《老子》则曰: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邢岫烟之所以接受赠予,也是这件礼物合了她的心,也是对她的尊重,更是探春的情谊不好拒绝。

主客相宜,尉为美谈。


贾探春送的坦荡,邢岫烟收的坦然。

反而薛宝钗借机教训邢岫烟不要富丽闲妆,要像她一样淡泊花儿、粉儿,反失之于不美。

如果邢岫烟因此对碧玉佩有了忌惮,反辜负了探春的心意。

更因薛宝钗的不当介入,让主客产生了嫌隙,十足败兴。

贾探春赠玉是看重邢岫烟人物美德,何其胸怀和眼光。

薛宝钗看邢岫烟,未免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从这一点便能看出,薛宝钗的格局和胸怀不如贾探春,才会布置出蘅芜苑那种“雪洞”一般的房间,被贾母严厉批评“离了格儿”。

当然,以上都是基于当时的事实和人情去讲述这块“碧玉佩”。

曹雪芹既然借由碧玉佩引出话题,就肯定另有所指。

比如为什么是碧玉佩而不是白玉佩等其他颜色的美玉?这就涉及到曹雪芹另外深意。

何为“碧玉”?自然是绿玉,也就是黛玉。

“碧玉妆成一树高”,被形容为“柳叶”,也恰是咏絮才的林黛玉象征。

是以,柳五儿和邢岫烟都是林黛玉的“影”。

贾探春赠送邢岫烟碧玉佩,何尝不是将她与林黛玉比较,认为是相当的人物。

邢岫烟作《咏红梅花得红字》,也是为林黛玉作谶。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既是邢岫烟写照,也是林黛玉风采。


邢岫烟又是妙玉的徒弟,德行如玉。

碧玉佩彰显的是邢岫烟品德如妙玉,才情如黛玉的双玉品质。

邢岫烟之名肯定为妙玉所取。师徒名字典出“蓝田玉暖日生烟”,最是妙绝之处。

当然,碧玉佩另有一层含义,也表明邢岫烟小家碧玉的出身迥然于众人,这也是无可避讳的事实。

而越是如此,便越发觉得贾探春与邢岫烟的坦荡自然。

但凡要多心的不免就容易会错意,怕不是真如笔者这样,想到“小家碧玉”,倒真的小人之心了。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04:38 , Processed in 1.72490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