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史太君贾母&神瑛田秀英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23 08: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将军令
笑什么 2016-09-30   |  700阅读  |  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将军令 - 古曲
《将军令》源于唐王朝皇家乐曲, 流传至今一千多年. 有多种曲谱和演奏形式,乐曲主要表现古代将军升帐时的威严庄重、出征时的矫健轻捷、战斗时的激烈紧张。这里介绍的是四川扬琴曲。《将军令》原是"四川扬琴"(曲艺的一种)的开场音乐,由李德才和李德元传谱,李小元和项祖华整理。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将军令

文学体裁

古曲

创作年代



传    谱

李德才和李德元

目录       
1扬琴曲
2古筝曲
3吹打乐
折叠 编辑本段 扬琴曲
将军令

塞上长风 笛声清冷

大漠落日 残月当空

日夜听驼铃 随梦入故里

手中三尺青锋 枕边六封家书

定斩敌将首级 看罢泪涕凋零

报朝廷 ! 谁人听?

《将军令》源于唐王朝皇家乐曲, 流传至今一千多年. 有多种曲谱和演奏形式,乐曲主要表现古代将军升帐时的威严庄重、出征时的矫健轻捷、战斗时的激烈紧张。这里介绍的是四川扬琴曲。《将军令》原是"四川扬琴"(曲艺的一种)的开场音乐,由李德才和李德元传谱,李小元和项祖华整理。

乐曲表现古代将军升帐时的威严庄重、出征时的矫健轻捷、战斗时的激烈紧张。共分四段:散板、慢板、快板和急板。


[一]散板引子:琴声模拟古代战争作战前擂鼓三通,强而有力的鼓点节奏,由慢而快,阵阵频催,渲染了战斗即将开始的紧张气氛。

[二]慢板段,庄严稳重的旋律,采取"句句双"式地重复旋法,并用左手琴竹"弹轮"技法奏出颇有力度的轮音,加之常出现低八度音的衬托,更显示出旋律所蕴藏的内在力量,恰似将军升帐时那种威风凛凛的情状。

[三]快板段是第二段的变奏,主要采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节奏,拍子中的强音位置(每拍的第一、三音)常用重捶子扣击琴弦以加强力度,表现将士们浩浩荡荡,雄姿勃勃的情景。

[四]急板,用板式变奏的技法将第二段旋律成倍紧缩,变 4/4拍为 2/4拍,连续不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使旋律无停顿地进行,气势剧烈紧迫。 扬琴在击弦后余音很长,这样,前面旋律余音与后面击发的乐音混相交响,音响宏大,振奋人心,具有强烈的音乐效果。

《将军令》常用于戏曲中的开场音乐和为摆阵等场面伴奏,民间艺人也常吹奏此曲以增加节日气氛。

将军令:苏南吹打。用两支大唢呐吹奏旋律,配以"大锣大鼓",渲染威武雄壮的气派,并用招军长鸣以壮声势。在民间风俗生活中,民间艺人吹奏此曲以增添节日的热烈气氛。戏曲中作开场音乐和为摆阵等场面伴奏的曲牌。

周荣寿、周祖馥以《将军令》为蓝本.进行加工改编。在乐曲开始时加了一首曲牌,对原曲也做了一些增删.在乐队编制方面,仍以一对大唢呐吹奏产旋律,另增加了笛、笙、号筒等加强旋律色彩。打击乐器增加了定音的"十面锣"和低音大锣(海锣)等。因而乐队的音色丰富了,表现力也大大加强。


乐曲一开始,低沉浑厚的号筒、大鼓和海锣声相互交织,音乐气氛庄严隆重。继而鼓号齐鸣,雄壮的唢呐声在锣鼓的衬托下,气势宏伟,振奋人心。这是乐曲的前奏部分。

接着乐曲进入主体部分。改编者在配器上把乐队分成"粗吹锣鼓"和"细吹锣鼓"两组,并作种种变化,使音色和力度富有层次和对比。充分掌握原曲速度的时而慢起,时而渐快,节奏时散时整,宫调多变,音浪跌宕起伏等特点,将乐曲的结构合理分层,运用配器手段。并充分发挥唢呐连续不断的循环换气法与笛、笙的断奏相对比;打击器以闷击与放音敲击相对比,等等。使音乐抑扬顿挫有序,音浪错落有致,具有新的推动力。

乐曲尾部,招军频吹,锣鼓全奏,在异常热烈的高潮中结束。

另外,此曲后来被著名香港作曲家、作词家黄沾改编为歌曲《男儿当自强》。

折叠 编辑本段 古筝曲
古筝曲《将军令》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用大段的摇指和左手弹奏技法,表现出鼓角声声的场景,旋律紧张而神秘;第二部分通过左手夸张的吟、滑手法勾画出智勇双全的将军形象;第三部分用持续加快的"快四点"技法,表现了士兵们编队急进的情形;第四部分描绘两军对垒、沙场厮杀、号角齐名、得胜回营的情景。全曲一气呵成,节奏紧迫有度,音乐富有气势。

《将军令》是浙江筝派的代表曲目之一,浙江筝派不仅来源于杭州滩簧,江南丝竹等民间乐曲,并且很多都是弦索十三套曲演变而来的。《将军令》就是以古谱《弦索十三套》曲牌所记录的乐曲之一。该古曲展现了古代将士征战沙场,得胜归营的壮伟场面。

《将军令》合奏谱最早见于1814年容齐所编的《弦索十三套》,1935年,杭州国乐社印制的合奏曲《将军令》的筝分谱中,已可明显地看出"双手抓筝"手法的运用。

折叠 编辑本段 吹打乐
《将军令》原为戏曲中开场音乐和为摆阵等场面而伴奏的曲牌,民间艺人也常吹奏此曲以增添节日的热烈气氛。

苏南吹打乐《将军令》是用两支大唢呐吹奏旋律,配以"大锣大鼓",渲染威武雄壮的气派,并用招军长鸣以壮声势。上海民族乐团以《将军令》为蓝本进行加工改编。在乐曲开始时加了一首曲牌,对原曲也做了一些增删。在乐队编制方面,仍以一对大唢呐吹奏主旋律,另增加了笛、笙、号筒等加强旋律色彩。打击乐器增加了定音的"十面锣"和低音大锣(海锣)等。因而乐曲在速度、力度以及音色变化上造成了强烈的对比,使曲调更显气魄宏伟,犹如千军万马簇拥主帅胜利归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23 08: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里贾母为什么会有贾赦 贾政两个差距那么大的儿子?

红楼梦
81% 知友推荐
· 3.3 万人评价
中国大陆 / 电视剧 · 剧情 · 爱情 / 1987-05-02 中国大陆上映 / 45 分钟





关注者
7
被浏览
3,138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添加评论
​分享

查看全部 4 个回答
五月洛薇
五月洛薇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学文不成,不如泼妇骂街。
首先故事发生的时间节点不一样。如果想要“合理化”贾赦的行为动机,要分析他的成长背景和故事。

参照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和贾母说的乡村故事。以下我会贴一下原文:

刘姥姥便又想了一篇,说道:“我们庄子东边庄上,有个老奶奶子,今年九十多岁了。

他天天吃斋念佛,谁知就感动了观音菩萨,夜里来托梦说:‘你这样虔心,原来你该绝后的,

如今奏了玉皇,给你个孙子。’

原来这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这儿子也只一个儿子,好容易养到十七八岁上死了,哭的什么似的。

后果然又养了一个,今年才十三四岁,生的雪团儿一般,聪明伶俐非常。

可见这些神佛是有的。”

这一夕话,实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连王夫人也都听住了。



那么按索隐派的观点来说,我推测(没看过索隐派分析的资料,纯属推测按阿德勒心理学——家族排列分析)贾府曾经在贾赦成长(假定是青中年时期)过程中遭遇过一场巨变,比如家道中落。

贾政是贾母寄望的儿子过世后,为延续过扩大血脉,从亲戚或者贾府旁系过继过来的小儿子。

而这个儿子(贾政)因为受到皇帝对贾府的恩赐,特地让他参加科举考试,然后进入仕途——这也就是与贾赦成长的分水岭。

贾赦则是继承了家里原有的爵位(世袭,虚衔)。

而贾政的得势,还是与王家联姻,娶了王夫人,生下贾珠与贾元春。

贾珠本身苗子不错,又刻苦好学,与国子监祭酒的女儿李纨结婚,但是生下贾兰后,又不久离世了。

元春因为是贾母所教育,后来又参加了皇家的招聘公主、皇子的侍读,最后被第二任皇帝所青睐,而被选为王妃,最后升级到皇妃。

那么贾赦因为贾母对于贾政的宠爱,和两任皇帝对于他的欣赏为故事背景,而产生了对比,开始了嫉妒,然后到自觉不自觉作死的过程。

一开始是原配夫人生下贾琏(琏二爷,也许贾琏之前还有一子,也早夭了)后过世,后来又与他身边看重的“姨娘”生下了贾迎春,(猜测这位妾也不久离世)。如果贾赦之前也有一段和美的婚姻生活的话,贾赦对于此番打击,也受到了不小的伤害。

看着与自己兄弟的命运越行越远,最后终于娶了邢夫人作为续弦,而邢夫人的家世,与王夫人的家世,毕竟相差甚远的。

这种程度上的对比,给普通人造成的羡慕嫉妒恨,有时会扭曲一个人的正常价值观。

洛薇:那是嫉妒(“恨人有,笑人无”的心态)在唱歌 ——观看“后妈茶话会”杂想
0 赞同 · 1 评论文章


这几天东西写的少,主要原因是,注意力基…
www.zhihu.com/pin/1234433837066428417
编辑于 2020-04-28 16:02
​赞同​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更多回答
红楼梦前
红楼梦前
悟语 钟卫壮
《红楼梦》第二回中记载:“如今代善(曹玺)早已去世,太夫人贾母(曹孙氏)尚在。长子贾赦(曹寅)袭着官。次子贾政(曹宣)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不料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儿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爷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工部员外郎(员外郎衔江宁织造)了。”

原来曹孙氏嫁入曹家前,曹玺已与前明著名遗民顾景星之女(曹顾氏,后逝)育有一子,名曹寅;曹孙氏出宫后嫁于曹玺,又育有一子,名曹宣。也就是说,对曹孙氏来说,有两个儿子,曹寅与曹宣,曹寅是继子,而曹宣才是亲子。曹頫是曹宣的儿子,虽后过继给曹寅,但对于曹孙氏(贾母)来说,总归还是亲孙!

在《红楼梦》中,贾母对应的是“曹孙氏”;贾赦“相当于”是“曹寅”;贾政“相当于”是“曹宣”。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是贾赦袭了其父的职,而贾政只是“额外赐了这政老爷一个主事之衔”。况且,“弟兄(曹寅、曹宣)原也不和”。因此,贾赦虽然他是长子还袭了爵位,却不让他和贾母住在一个院子里,也就是说荣国府真正的主子是贾母、贾政,而非贾赦。

贾母对贾政、宝玉的偏袒,以及对贾赦、贾琏的相对疏远,在《红楼梦》中,谁都能看得出来。

这也就是大多数的看官在读《红楼梦》时,对于贾母和贾赦、贾政之间的关系,总有一股说不明、道不白的心结。原来这些才是根源所在。《红楼梦》是带有自传性的小说,因此难免有一丝实情的痕迹。

由于《红楼梦》毕竟是带有自传性的小说,而小说人物与其原型也不是绝对的对等、一致的,也有穿插和虚构的因素,可供参考,不必太过于拘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25 12: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怪贾母不去贾敬生日,她吃的桃子有问题,才不是贪嘴吃坏了肚子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2024 人文季美学向导
​关注他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贾敬过生日,他本人没回来。贾珍在家请戏设宴替父亲庆祝,自然也请了贾母。不想想老太太竟没去。

贾珍尤氏见贾母没来,便说他父亲是侄儿,过生日本不敢让贾母来庆祝,只因天气好,景色好,才想着请老太太过来解闷,看子孙满堂的热闹,不想没赏脸。


x贾珍尤氏的这个话不是埋怨而是撒娇,也是必须要讲的场面话。毕竟宁国府与荣国府还是两家,该有的礼节和客气也要讲。

不过贾母没来这件事背后,曹雪芹同样设计了“伏笔”,倒挺有意思说一说。

(第十一回)凤姐儿未等王夫人开口,先说道:“老太太昨日还说要来呢,因为晚上看见宝兄弟吃桃儿,他老人家又嘴馋了,吃了有大半个,五更天时候就一连起来了两次,今日早晨略觉身子倦些。因叫我回大爷,今日断不能来了,说有好吃的要几样,还要很烂的呢。”贾珍听了笑道:“我说老祖宗是爱热闹的,今日不来,必定有个缘故,这就是了。”

王熙凤说贾母因为嘴馋,跟着贾宝玉他们吃了大半个桃,结果半夜闹肚子起来两次,身上不舒服就不来了。让告诉贾珍、尤氏一声。


凤姐这话肯定是事实,贾母吃桃子拉肚子也是事实。但她当天不来宁府,却未必是因为这个。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如果贾敬当天回家来,贾母肯定会过来赏脸。

寿星本人都没回来,贾母却过来,就有点太爱热闹了。

老太太爱热闹不假,可也不是什么热闹都趁。

贾敬一心修道,有很多忌讳。

贾母是长辈,来给他祝寿如何都承受不起。

贾敬在家,可以给贾母磕个头也罢了。

他不在家,硬承贾母祝贺,不符合求道初心。


贾母有鉴于此也不能来。

贾珍在家中设宴邀请族人替父亲庆祝,该有的典礼核心是贾敬。

如果贾母过来,核心就转到老太太身上,未免喧宾夺主。

且贾母过来,邢王二夫人等都不自在。贾珍、尤氏也照顾不得其他族人,未免不美。

贾母老于世故,既然贾珍和尤氏也没有三请四顾,正好借口不来参加。

至于王熙凤说什么管贾珍要一些烂烂的吃的给贾母送去,倒是她自己替贾母说话,以安贾珍尤氏之心。

不过,《红楼梦》里无闲笔。贾母突然不来,如果结合前后文娶看,就会发现曹雪芹在其中还是有意的设计和埋伏了伏笔。有这么几点格外需要注意。


一,为什么贾宝玉在吃桃?

二,贾母吃了大半个桃,为什么偏闹了肚子?

三,贾敬的生日,贾瑞的死期。

四,贾瑞与贾宝玉的关系。

正是贾母这次不来,才引出贾瑞骚扰王熙凤引祸上身的后事。

王熙凤恨贾瑞调戏她,便“毒设相思局”杀了贾瑞,酿成“阋于墙”的家族惨祸。

最要注意的是“贾瑞字天祥”,是天降祥瑞的意思。

贾府谁是“天降祥瑞”?自然是“衔玉而生”的贾宝玉。贾宝玉吃桃的线索出来了。

刨除神话因素,人不可能衔玉而生。

贾政王夫人夫妇炮制儿子“衔玉而生”的天降祥瑞,肯定是为二房当家荣国府,得位不正“洗白”。

当初贾政会获得荣国府继承权,成为第三代当家人,与贾赦肯定有一场“兄弟阋墙”的丑祸。

正是贾家内部不合,才导致日后的衰败与瓦解。贾瑞之死,隐喻“阋于墙”。


原本贾母要来,王熙凤肯定守着老太太,不会落单遇见贾瑞。

贾瑞也就“逃过一劫”。

可贾母因为“吃了大半个桃”,吃坏了闹肚子。

桃有两层含义:

一,寿桃。代表长寿。为祝寿之礼。贾母吃坏肚子,显然预示不寿。不是吉兆。既是贾敬之谶,也是贾母之谶,更是贾府之谶。

二,秦可卿突然病重,作为嫡长孙媳妇,堪称贾家未来希望。她的“不寿”才是难逃一劫。

三,桃通逃。贾瑞死于这次寿宴开端,没逃出去,便源于“桃”没有起到好谶。

贾瑞字天祥,影射衔玉而生的贾宝玉。

所以,贾母是看见贾宝玉吃桃,她嘴馋跟着吃了大半个。

如果将荣国公世袭当做一个桃,爵位只是少半个,爵产才是大半个。


贾政得了爵产,相当于吃了大半个桃。

贾赦继承爵位,相当于只得小半个桃。

后文抄检大观园第二天,贾母分菜,给王熙凤一碗粥,给贾宝玉风腌果子狸,贾兰一碗肉。就是在告诉王夫人,长房喝粥,二房吃肉的现实。

贾母吃了大半个桃后闹肚子,说明“消化不良”。是不是隐喻“二房得位不正,引起荣国府分裂衰败”的事实。

贾母不来,导致贾瑞的死,也就互为因果了。

而且,贾敬身为长辈不作为,是养不教的“箕裘颓堕”。

贾瑞背后是爷爷贾代儒,同样养不教。


贾母的两个儿子内斗……曹雪芹的言外之意不言而喻,贾母活该“坏肚子”。

所以,贾母因嘴馋吃桃闹肚子这个事实,看似日常。但细想为什么是吃桃而不是吃别的,再结合贾瑞与贾宝玉的关系,贾敬生辰、贾瑞之死等线索,就会发现作者是借以暗示贾府长辈没有教养好子孙,导致“阋于墙”的惨剧。

从宁国府的箕裘颓堕,到荣国府的两房兄弟争权,才是贾家日后败亡之因。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7-21 11:02・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25 14: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讨好贾母,亲近宝玉;连李纨都讨厌的妙玉,究竟是怎样的人?
2024-07-19 18:15 发布于:天津市


妙玉,在《红楼梦》中的出场并不多,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连荣国府里出了名的老好人李纨,都讨厌她的为人而不愿意与她接触。用一句话来形容她,那就是:过洁世同嫌。

只是奇怪的是,这样一个不讨喜、出场不多的女子,却位居金陵十二钗正册第六位。实在让人难以理解,那么,真实的妙玉,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我们先来看一看,在原文中,能反应其性格特征的两件事。

第一件:讨好贾母。

妙玉之所以能入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中,是因为她符合进入正册的条件,年方十八带发修行的妙玉,本是名门世宦之家。只是因为她天生有病,若不出家则不能活下去。

加上她的父母相继去世,因为某种原因,她从金陵来到了京城:

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她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她师父临寂遗言,说她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

在元春晋封贤德妃,贾府为迎接元春省亲时,贾府的主子们在大观园安排了诸多僧尼。妙玉便是在这个时候,又林之孝家的引荐,被王夫人特许下贴请来的。



在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国府,游大观园时,贾母带着众人,来到了妙玉居住的陇翠庵,并在此,喝了一回茶。

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是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宝玉留神看她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捡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泥金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

……

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很显然,为迎接贾母,妙玉做足了功夫。面对贾母的两次刁难,她都迎刃而解了,让人诧异。

第一次是贾母对茶的要求,年老的贾母,来到妙玉这里讨茶喝,是毫不客气的说道,我不喝六安茶。妙玉淡定的回答到,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又问,这是什么水?她回答说,这是旧年的雨水。贾母听了,才接过了茶,喝了半杯。

更有意思的是,妙玉端给贾母的茶杯,是精致的成窑五彩泥金小盖钟;而给众人用的,却是清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这一种区别对待,加上她对贾母刁难时所表现出来的从容,我们都能看出来,这是妙玉在特意巴结贾母。



作为一个出家人,作为一个本该秉承着众生平等的妙玉?她为何要巴结贾母呢?

对于这一点,在小白看来,更多的是她出于被生活所迫的无奈。

因为天生的疾病导致了本是小姐命的她,不得不出家带发修行,又因为一场变故导致了她的父母相继去世。最终,好不容易遇上了一位师傅,又圆寂了。

在林之孝家的同王夫人交谈中,有一句话值得我们注意。

王夫人不等回完,便说:“既这样,我们何不接了她来?”林之孝家的回道:“请她,她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

由此可见,妙玉并非第一次进入侯门之家,并且,还受到贵势压人的待遇。

再者说,妙玉明明在金陵有家为何不能回呢?联系她父母的变故,我们很容易推测出一点,就是她在金陵,已经很难立足了。

而在贾府之中,居住在清幽的陇翠庵,这样的环境无疑是难能可贵的。因此,从生存这个问题出发,在第一次接待贾府最年长的贾母,她的特别用心,她的提前准备,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件:亲近宝玉。

亲近宝玉,是妙玉最受人非议的地方,尤其在宝玉生日当天,她为宝玉送来的用粉色信笺所写的贺卡,还署名为槛内人,连同她做了十年邻居,半师半友的邢岫烟看了,都直说她是僧不僧、俗不俗、男不男,女不女,成个什么样子?

其实,妙玉对宝玉的亲近,并不仅仅是宝玉生日这一次,刘姥姥游大观园,众人在陇翠庵时,她便用上了平日里自己所用的绿玉斗的杯子给宝玉倒茶。

卢雪庵众人联诗时,贾宝玉再次落第,李纨看上了陇翠庵盛开的红梅,最终惩罚宝玉的,便是让他去陇翠庵讨要梅花。



宝玉临去的时候,李纨特意要让丫鬟跟着,黛玉劝阻的说道:不用,去的多了,反而得不到。试想,连最在意宝玉的林妹妹,都看出了妙玉对他的心,可见她的所作所为,有多么的明显。

作为荣国府的宝二爷,作为比妙玉小几岁的宝玉,妙玉为何会如此亲近宝玉呢?

其实,这同样容易理解。

妙玉对宝玉的亲近,不外乎三个原因。

其一:作为带发修行的她,很少有机会接触男子。就如大观园里的小姐丫鬟们一样,如探春、惜春、宝钗、甚至于黛玉,她们为何如此亲近宝玉?不同样是因为接触男人的机会少吗?

在封建社会,男女七岁不同席,男女之间的礼节是极其严格的,未出阁的小姐,更是不得随意出入闺房,更别说同外男相见。

在这一点上,《西厢记》便做了详细的说明,当张君瑞询问红娘有关崔莺莺的年龄问题时,红娘正言说道,公子也是饱读圣贤书的,岂不闻: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物视之礼?

其二:好感于宝玉的平易近人。

刘姥姥游大观园,是妙玉与宝玉的初次见面。当妙玉叫上黛玉、宝钗喝体己茶时,宝玉也屁颠屁颠的跟着去了。



他一来,便成了众人打趣的焦点。

宝玉便走了进来笑道:“偏你们吃体己茶。”二人都笑到:“你又赶了来肴骗茶吃。这里并没你的。”

从当时的情形来看,在妙玉的房间,仅有三个拿得出手的茶杯。其中的两个,便是黛玉、宝钗所用的,而剩下的,便是她平日所用的,因此,面对宝玉的突然到来,她才会用上了她本人所用的茶杯。

正如宝玉所问的一样。

宝玉笑道:“俗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那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盒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得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得了。”妙玉笑道:“你虽吃得了,也没这些茶你糟蹋。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驴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

从这一点看来,妙玉对茶的品味,是非常到位的。讲究烧茶的水,讲究茶的种类,究竟茶杯,连品茶,都显是极其讲究的。

联系这一点,或许我们也能明白,她为何讨厌刘姥姥了?作为乡下来的老太太,刘姥姥完全不懂茶,她的那句:好是好,就是淡了些,她那一口闷的做派,也同妙玉对茶的品味,相差太大。



妙玉同宝玉的第一次接触,交流的并不多,但宝玉却给她,留下了两个深刻的印象。一个是宝玉的风趣幽默,对答如流,没有书生气的那种死板!另一个,则是宝玉对刘姥姥这样弱势群体的同情,面对被妙玉遗弃的茶杯,也只有宝玉,想到了扔了它可惜,送给刘姥姥还能让她换几个钱。

在看出妙玉对刘姥姥的厌恶后,临走之时,他甚至还特意提出来,让小厮们打水来,清洗刘姥姥到过的地方。

如此有趣的宝玉、如此体贴的宝玉,对同男子接触极少的妙玉来说,确实具有吸引力。

其三:还是为了生存。

贾宝玉,是荣国府的宝二爷,更是贾母的心头肉。同宝玉搞好关系,对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小结:

在小白看来,面对妙玉,我们不能够单纯地将她认定为出家人,毕竟,她的出家,本身就是一种迫不得已、无可奈何。

一个原本漂亮而富有才华、地位尊贵的女孩,因为命运的作弄,不得不常伴青灯古佛旁。

对妙玉,我们往往太过在意的,是她对刘姥姥近乎苛刻的厌恶,这也是她“过洁世同嫌”的由来。但试问,在贾府之中,谁不讨厌她?



林妹妹取笑她是母蝗虫,连一向端庄的宝钗,也是跟着附和取笑;刘姥姥上茅厕,小丫鬟们是有多远跑多远,贾母先前还说,偏要去二玉的房间闹,但从头至尾,却并没有带她进入怡红院。

反而,我们容易忽视她骨子里的真善。面对清贫的邻居邢岫烟,她为何愿意同她做朋友?还极其耐心的,教她文化?

她在蟠香寺修炼,我家原寒素,赁房居住,就赁的是她庙里的房子,住了十年,无事到她庙里去作伴。我所认的字,都是承她所授。我和她又是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

甚至于多年未见,在贾府这个充满着势利眼的地方,她对妙玉的情意,不仅未改,反而比当初更好了。

贾府的中秋之夜,史湘云同林黛玉二人对诗,当对到:“寒潭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时,一直在一旁静静聆听的她,突然跑了出来,打断了这两个女子的消极氛围:

妙玉笑道:“我听见你们大家赏月,又吹得好笛,我也出来玩赏这清池皓月。顺脚走到这里,忽听见你两个联诗,更觉清雅异常,故此听住了。只是方才我听见这一首中,有几句虽好,只是过于颓败凄楚。此亦关人之气数而有,所以我出来止住。如今老太太都已早散了,满园的人想俱已睡熟了,你两个的丫头还不知在哪里找你们呢。你们也不怕冷了?快同我来,到我那里去吃杯茶,只怕就天亮了。”

宝玉为李纨讨要红梅,宝琴见了非常喜欢,过后,还偷偷同宝玉再一次去了陇翠庵,而他们二人,不仅再一次得到了妙玉的馈赠,还为众人,每人带来了一支。

可见,真实的妙玉,从来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被人讨厌的“过洁世同嫌”,面对命运的作弄,面对父母的离去,面对讨厌的青灯古佛旁,她一直隐忍的坚持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25 14: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生石,补天剩余石→通灵宝玉→青埂峰顽石,神瑛侍者→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癞头和尚跛足道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29 09: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末党争“五”大案之拨乱返正(四)----从《红楼梦》中贾母的失脚落水谈起 (2017-08-19 10:59:09)
标签: 红楼梦 历史 明朝 朱三太子 朱厚照        分类: 独家明史真相
(《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 作者所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深意他人不解。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本博除了解读表面文章外,更主要是揭秘背后的真历史。由于书中人物事件之间皆有关联,请看我的其他博文以助理解。)



第三十八回里,贾母讲了这么一件事:“我先小时,家里也有这么一个亭子,叫做什么‘枕霞阁’。我那时也只象他们这么大年纪,同姊妹们天天顽去。那日谁知我失了脚掉下去,几乎没淹死,好容易救了上来,到底被那木钉把头碰破了。如今这鬓角上那指头顶大一块窝儿就是那残破了。众人都怕经了水,又怕冒了风,都说活不得了,谁知竟好了。” 然后又借凤姐之口再次强调“老祖宗的窝”:“可知老祖宗从小儿的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个窝儿来,好盛福寿的。”

头为首领,落水磕破了头,落水损伤了一国之首。“窝”音似“武”,“老祖宗的窝”---“宗窝”倒过来“窝宗”,谐音“武宗”,原来老祖宗失足落水是影射明朝的正德皇帝“武宗”朱厚照在清江浦因“顽”渔落水!

正德十五年九月,“上(正德皇帝)自泛小舟,渔于积水池,舟覆溺焉。左右大恐,争入水掖之而出,自是遂不豫。” 南巡返京的武宗经江苏淮安清江浦时,一时玩性大起,于是在积水池自驾小船捕鱼撒网玩耍,结果因船体失去平衡而跌落水中落下病根。

正德十六年春正月己巳, “○大学士杨廷和等言伏惟, 圣体违和已踰半月。昨司礼监官传谕: 圣意欲令臣等拟旨博访精通医药者。臣等窃惟天下名医皆聚于太医院,又选其尤者入御药房,但当专任而信用之,自收万全之效,又何待诸草泽未试之人哉?况治疾之术调摄为上,医次之,若调摄少有不节,则医药亦无速效。伏愿 皇上慎重启处,勿使劳逸之失,宜调节饮膳,勿使滋味太过,但凡一应玩好,有可以惑乱聪明伤损元气者,皆不使少干, 圣虑自然百体康豫万福骈臻。上可以慰 九庙在天之灵,下可以慰天下臣民之望矣!”正月十五,正德皇帝要求“博访精通医药者”从民间给他另找医生看病,表现出对太医们的不信任,却被杨廷和断然驳回,拒不执行。正德贵为皇帝却连有问题的医生都不能换,不到两个月,三月十四正德皇帝病亡。

武宗要求换医生却被杨廷和极力阻拦令人不禁心生疑窦,其中必然有鬼!果不其然,同年九月,给正德看病配药的太医们被弹劾治罪:“○先是给事中邢寰等劾奏御药房供事通政使郑宏,太医院使吴釴、郑通、任好古、沈邦治、吴杰、朱佑,院判卢志、吴英等皆以提督太监陈敬传升得官。至武宗南幸驾回不豫,陈敬与郑宏等妄进药饵,遂大渐。宜寘刑典,上(新继位的嘉靖皇帝)命斩之。后陈敬等累奏乞宥,下刑部,分别情罪轻重以闻。至是奏上,得旨:陈敬发充南京净军,郑宏发辽东广宁卫,吴釴附近卫各充军,通、好古、邦治、志、杰、佑、英俱革职为民。”毫无疑问,正德皇帝要求换医生是有原因的,而杨廷和等阻拦给武宗换医生最终导致朱厚照被活活治死。说白了:是杨廷和等人要这个“不安分”的损害了文官集团利益的明武宗死!

“土木堡之变”后,文官集团独大,皇权被压制,因此明武宗有意提拔武将江彬等人来压制文官集团系统。应州大捷明武宗击溃蒙古小王子所展现出来的能力让文官集团感到了威胁,而明武宗的出巡边关和巡视江南更让文官集团感到恐慌。朱厚照出巡并没有像隋炀帝一样修造离宫别殿,也没有像后世的满清康乾那般耗费巨资,可是文官集团却拼了命地阻拦,还下死力地诋毁,为什么呢?因为明武宗出巡是为了了解社会民情,而以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是绝不能让朱厚照接触到真实的社会情况的,否则他们营私舞弊、贪污腐败的黑幕就会被发现,于是借明武宗因落水而生病之机,串通太医下了杀手。

受寒生病常见得很,哪里就能要了命呢?尤其是对文武双全、身体素质好的明武宗朱厚照并不是问题,可是小病也怕医生故意胡来,不用给你吃砒霜,用些药性相反的一样可以要了你的命,还不容易被人发现。对照深宫里被周后欺凌迫害的朱慈炤的母亲---文武双全、身体素质极好的皇贵妃田秀英之死。田秀英先是被“善药”的周后故意在小冰河期的酷寒天里久冻生病,而后再趁你病要你命!在朱慈炤的《红楼梦》里晴雯被冻病,不给请好医生,叫的是“胡庸医”、开的是“虎狼药”,晴雯后面更是明明白白地骂大夫“一剂好药也不给人吃”,与此同时是宝钗给黛玉送药性相反的洋糖和有问题的燕窝把黛玉小病吃成了大病,后被宝玉和紫鹃双双发觉,这都是朱慈炤告诉读者:病是受寒所致,人是因药而亡!【请参看我前面的晴雯和黛玉的博文详解】

明武宗朱厚照之死亦同朱慈炤的母亲田秀英一般:受“寒”致病,因“药”而亡。

贾母所言“都说活不得了,谁知竟好了。”书中的《好了歌》说得明白:‘好’‘了’‘好’ ‘了’,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啊!自此武宗一脉断绝,嘉靖一脉继承明朝正统。



下一章   贾母对王熙凤良言警告的历史秘密





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29 10: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贾母率众打醮看戏的真正大文章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7-01-04 09:32:29)
标签: 红楼梦 历史 明朝 朱三太子 崇祯        分类: 红楼梦
(《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 作者所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深意他人不解。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本博除了解读表面文章外,更主要是揭秘背后的真历史。由于书中人物事件之间皆有关联,请看我的其他博文以助理解。)



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的大文章

  这一回很重要,回前脂批写到【庚辰:二玉心事此回大书,是难了割,却用太君一言以定,是道悉通部书之大旨。】看懂了这一章,就掌握了红楼梦的要旨。

  这一回先是细细写了贾母率众清虚观打醮看戏,其中大有奥妙,是何奥妙?打醮虽是元妃的指示,但并没有要求所有人参与,而且从后来的诸多描写来看:比如清虚观里对贾母众人的出现始料不及而导致的一团慌乱;从凤姐儿笑道:“嗳呀!我就不防这个。只说咱们娘儿们来闲逛逛,人家只当咱们大摆斋坛的来送礼。都是老太太闹的。这又不得不预备赏封儿。”,凤姐的准备不足;从贾母因招致“凡一应远亲近友,世家相与都来送礼”而后悔的反应来看贾母平时并不参与此类活动,大家也没有任何思想准备。



      那贾母为何一反常态屈尊降贵的大热天跑到清虚观看戏呢?

  书中写道:“凤姐遂约着宝钗、宝玉、黛玉等看戏去。”而宝钗嫌热不愿去。这时贾母开口主动提出自己要去,而且以长辈和主人的身份半命令宝钗“你也去,连你母亲也去”,连薛姨妈都拉上。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贾母特别重视元妃的安排,所以积极参与清虚观打醮?可是我们看到贾母只去了半天下午就回来了,而且一看宝玉不愿去,而黛玉又“中了暑”不能去,便“执意不去了”,可见贾母心中最重视的其实是宝玉和黛玉二人,并不真正在意元妃要求打三天醮的事。

  那贾母大热天的专门拉着薛家母女带着贾府一众女眷浩浩荡荡地跑去清虚观看戏到底为的是什么呢?

  为的是与元妃唱对台戏!为的是将自己反对金玉缘的态度公之于众! http://bq.tianyaui.com/d/zy.gif



  书中写道:“薛宝钗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薛家在贾府大肆散布什么和尚说的金玉姻缘为宝钗能嫁给宝玉大造舆论,效果怎么样?看看王夫人对黛玉的排斥就知道了。元妃为端午节预赐的节礼,专门把宝钗和宝玉一样对待,这是元妃明确表态要选宝钗弃黛玉,有了元妃和王夫人的支持,宝玉和黛玉的前景极为不妙。

  那有没有人支持宝黛的木石盟呢?有!而且是贾府的最高权威者----贾府的老祖宗----贾母!

  作为金玉缘的最坚定的支持者----王夫人对贾母反对金玉缘十分不满但却隐忍不发,应该说元妃的端午节赐礼其实是元妃对母亲王夫人的支持和对贾母的委婉警告!感受到了元妃的威压,贾母不再沉默,老太太要表态反击! 于是要带薛家母女和“他们姊妹”大观园众人去打醮看戏!

  正得意女儿元妃给自己撑腰的王夫人在听到贾母“要带了他们姊妹去”去打醮看戏时,笑道:“还是这么高兴?”这句奇怪的反问流露出的分明是对贾母的讥讽嘲弄! 王夫人其实说的是:“元妃可是我们贾府的大靠山,现在元妃已经表态支持我的金玉缘,谁敢违拗!?贾母你怎么还可能高兴的起来?!”


  贾母特意要求宝钗母女同她一起去清虚观看戏,借着张道士给宝玉提亲的契机,贾母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话当着贾府众人的面宣讲出来,明面上似乎是回绝张道士的提亲,实际却是说给身旁的薛家母女和所有人:“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你可如今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

  贾母的这番话,可谓句句都是针对宝钗。
  ----薛姨妈说和尚给了金锁定了姻缘,贾母就偏偏说“上回有和尚说了”,你不是拿和尚造势么,我就也拿和尚来堵你!
  ----宝钗比宝玉大两岁,已过了及笄之年,着急婚配,贾母就偏偏说“宝玉命里不该早娶,等大一点再定”,拖死你!
  ----薛家号称“珍珠如土金如铁”不差钱,贾母就偏偏说要给宝玉找个“只是模样配得上就好”,“不管他根基富贵”,不看钱,看长相!虽然人多夸宝钗丰美,但看书中写到“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以及更多众人惊艳于黛玉容貌的描写,再看看贾母说这话时的自信:论模样,你宝钗还是一边凉快去吧!答案明摆着!这让宝钗情何以堪!


  旧时结亲讲究门当户对,可贾母回绝张道士提亲的这一番说辞却反其道而行,其实这一番看似不合常理的话除了是故意句句针对薛家母女外,也是为了暗示贾家就是专从民间海选后妃“不管他根基富贵,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朱明皇室!


  贾母借着元妃让打醮的机会公开表态挑战元妃的金玉缘,那宝玉呢?做得更绝,竟为了抵制金玉缘而摔玉砸玉!

  这一章是贾府金玉缘和木石盟的公开决裂和叫板!一系列的明暗冲突激烈交锋就此正式拉开帷幕精彩上演!


  贾母回绝张道士提亲说的话既是说给薛家母女听,其实也是说给守在家里“预备着元春有人出来”的王夫人听!不难想见王夫人得知贾母公开要抵制金玉缘后的心情,所以才会有了紧接着的第三十回里王夫人打骂金钏儿,说:“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说金钏“教坏了”宝玉而将金钏赶走,其实这何尝不是愤懑的王夫人指桑骂槐、借机发泄对贾母和黛玉的怨恨!



     

     再看看清虚观里演的什么戏目:“贾珍一时来回:“神前拈了戏,头一本《白蛇记》。”贾母问: “《白蛇记》是什么故事?”贾珍道:“是汉高祖斩蛇方起首的故事。第二本是《满床笏》。”贾母笑道:“这倒是第二本上?也罢了。神佛要这样,也只得罢了。”又问第三本,贾珍道:“第三本是《南柯梦》。”贾母听了便不言语。”

  《满床笏》是明末清初范希哲所做,《白蛇记》是唐代传奇,《南柯梦》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之一。书中写得清楚: 这三出戏是专门在“神前拈了”来的,相当于抽签问卜。

  ----朱慈炤故意在书中点出《白蛇记》讲的是刘邦斩蛇起义反秦的故事,以隐喻农民军造反导致明朝灭亡。

  ----《满床笏》暗合红楼梦前面的“好了歌”中:“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隐喻贾府朱明眼前看似盛极,但不过是明日黄花,难逃败亡;

  ----《南柯梦》不用多说,结局空空而已。

  这是在暗示贾府即朱明将要灭亡,所以“贾母听了便不言语。”朱慈炤用贾母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揭示出贾府的行将败亡的末世结局,也正呼应了前面第十八回里元春点戏的不祥预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29 10: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十二女伶之贾母最喜欢的文官的惊人真面目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6-11-24 10:25:49)
标签: 红楼梦 历史 明朝 南明 朱三太子        分类: 红楼梦
(《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 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朱三太子朱慈炤。作者所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深意他人不解。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本博除了解读表面文章外,更主要是揭秘背后的真历史。由于书中人物事件之间皆有关联,请看我的其他博文以助理解。)



《红楼梦》里每提起梨香院的十二女伶就说“文官等十二个女孩子”,第五十八回写到:“贾母便留下文官自使,将正旦芳官指与宝玉,将小旦蕊官送了宝钗,将小生藕官指与了黛玉,将大花面葵官送了湘云,将小花面豆官送了宝琴,将老外艾官送了探春,尤氏便讨了老旦茄官去。”

  看来贾母最喜欢的是文官,那么贾母为什么喜欢文官?唱的最好的是小旦龄官,正旦芳官最是娇憨可爱,这文官戏份不多怎么就有资格总领十二女伶呢?其他女伶都报了角色,为何朱慈炤偏偏不写文官的担当角色?朱慈炤这般突出文官却又轻描淡写是何缘故?

  看来朱慈炤是故布疑阵,故意要引我们一探究竟! 好得很!唱戏的分生、旦、净、末、丑,这文官究竟是扮什么的?就让我来探探这文官的真面目!


  第二十二回写道:“凤姐亦知贾母喜热闹,更喜谑笑科诨。”“ 贾母深爱那作小旦的与一个作小丑的,因命人带进来,细看时益发可怜见。【庚辰双行夹批:是贾母眼中之见、心内之想。】因问年纪,那小旦才十一岁,小丑才九岁【吾批:才九岁http://bq.tianyaui.com/d/ka.gif】,大家叹息一回。贾母令人另拿些肉果与他两个,又另外赏钱两串。”

  再看第五十三回《荣国府元宵开夜宴》,贾府请了外面的戏班进来唱戏:“正唱《西楼。楼会》这出将终,于叔夜因赌气去了,那文豹便发科诨道【乃是小丑的正经行当】:“你赌气去了,恰好今日正月十五,荣国府中老祖宗家宴,待我骑了这马,赶进去讨些果子吃是要紧的。”说毕,引的贾母等都笑了。薛姨妈等都说:“好个鬼头孩子,可怜见的。”凤姐便说:“这孩子才九岁了。” 【吾批:才九岁http://bq.tianyaui.com/d/ka.gif】贾母笑说:“难为他说的巧。”便说了一个“赏”字。”

  后来贾母又要听自家戏班唱作:“贾母笑道:“把咱们的女孩子们叫了来,就在这台上唱两出给他们瞧瞧。”  一时,梨香院的教习带了文官等十二个人,从游廊角门出来。婆子们带了文官等进去见过,只垂手站着。贾母笑道:“大正月里,你师父也不放你们出来逛逛。你等唱什么?刚才八出《八义》闹得我头疼,咱们清淡些好。你瞧瞧,薛姨太太这李亲家太太都是有戏的人家,不知听过多少好戏的。这些姑娘们都比咱们家姑娘见过好戏,听过好曲子。如今这小戏子又是那有名玩戏家的班子,虽是小孩子们,却比大班还强。咱们好歹别落了褒贬,少不得弄个新样儿的。叫芳官唱一出《寻梦》,只提琴至管箫合,笙笛一概不用。”文官笑道:“这也是的,我们的戏自然不能入姨太太和亲家太太姑娘们的眼,不过听我们一个发脱口齿,再听一个喉咙罢了。”贾母笑道:“正是这话了。”李婶薛姨妈喜的都笑道:“好个灵透孩子,他也跟着老太太打趣我们。” 



  将这三段描写放在一起对照,有趣的地方来了!

  1,贾母最喜谑笑科诨,文豹是专司发科打诨的小丑,所以贾母喜欢命“赏”!文官机灵口巧,专会给贾母接话凑趣,引得贾母喜欢另赏!

  2,“文官”与“文豹”都是“文”字头的名号;

  3, 朱慈炤介绍他俩的年龄时都是写作“才九岁”(不必理会做戏的时间差,《红楼梦》里时间不能作寻常解);

  4,都被薛姨妈夸: 夸文豹是“好个鬼头孩子”,夸文官是“好个灵透孩子”。“鬼头”与“灵透”是音近意更同,可不就是一回事么!


  原来, 文官就是文豹一类!原来,“文官”是扮“小丑”的!

  原来,朱慈炤绕了这么一大圈就是为了骂文官是小丑!http://bq.tianyaui.com/d/gz.gif



  看来,朱慈炤对这些个讨巧卖乖、口舌伶俐的东林党文官还真是百般痛恨加万分鄙视啊!想想朱由检亡国前在御案上写下“文官个个可杀”,如今朱慈炤在《红楼梦》中写“文官是小丑”,真是异曲同工,父子同心啊!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8-1 12: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宝玉被谋害的元凶,不是马道婆和赵姨娘,贾母才是始作俑者?
2024-04-26 09:45:51 来源: 君笺雅侃红楼 辽宁  举报
2
分享至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五鬼魇魔法,是贾宝玉和王熙凤二人最大的“劫难”。两个贾母最疼的“心尖儿”上人,差点双双毙命。

造成这件家庭惨剧的看似赵姨娘妒忌狠毒,马道婆淫威贪鄙。但追根溯源便发现问题出在了王夫人和贾母的身上。

正是她们引狼入室和放任,才导致这出惨祸。

而矛盾的爆发点,实际是在王夫人的房中。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马道婆是怎么来的?

当日贾宝玉去给舅母王子腾夫人拜寿回来,在王夫人房中与大丫头彩霞嘲戏,令贾环妒忌打翻灯油将他的脸烫伤。

曹雪芹尽管在营造贾环母子心胸歹毒,却侧面凸显出贾政“后院起火”,矛盾隐患潜伏的危机。

贾宝玉被烫伤脸,第二天马道婆就来了。

婆子是贾宝玉的寄名干娘,虽号道婆,实际是个“巫婆”之流。她虽供着菩萨在各王公府邸出入求香火,背后却专干一些邪魔歪道、谋财害命之事。

这种人能如此快速闻讯赶来,自然是贾府有人里应外合报信。

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宫花,便提到了那个“报信人”。



惜春听了,便问周瑞家的:“如今各庙月例银子是谁管着?”周瑞家的道:“是余信管着。”惜春听了笑道:“这就是了。他师父一来,余信家的就赶上来,和他师父咕唧了半日,想是就为这事了。”
余信者,愚信也。

说得就是贾母、王夫人等人“愚信”神佛,不辩忠奸善恶,引狼入室。

余信家的与净虚“咕唧了半日”,自然是说一些如何从贾府“赚钱”的路子。

马道婆这般快速赶来贾府,肯定也是余信知道贾宝玉烫伤,抓住赚钱机会,给马道婆送信,“没有内邪引不来外鬼”。

这种事发生在贾母和王夫人眼皮底下,她们如何不知情?

马道婆来的如此凑巧肯定有问题,她们却不疑有他反而盛情接待,更对这婆子说得“妖言”深信不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岂不就是“愚蠢”!



马道婆一贯骗供香火、设局牟利,再和余信等人分利。贾母、王夫人等愿者上钩,以为花钱施舍是功德,殊不知早埋下祸乱家族的隐患。

像马道婆、净虚这等“骗子”专只为牟利,哪管人死活。

之前净虚挑唆王熙凤包揽诉讼,不但违法犯纪,更间接害死张金哥与未婚夫,大损凤姐阴德。

如今马道婆再来,骗了贾母的五斤香油钱,可既要分给余信,又要分利庙里,怎么能甘心知足?

所以,她在各房游荡就是趁机要再赚些钱。而赵姨娘就给了她这个机会。

马道婆为什么要害贾宝玉和王熙凤?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贾宝玉脸烫伤源于贾环使坏,赵姨娘肯定难辞其咎要受连累。



马道婆熟谙豪门家族妻妾关系,自然就见缝插针、趁机挑唆。

她三言两语将赵姨娘的情绪挑动,说出两点怨怼:

一,妒忌贾宝玉得宠。

二,怨恨王熙凤欺压。

追根结底还是王夫人与赵姨娘妻妾不和导致。

赵姨娘的“怨恨”更多是冲着王夫人去的。

马道婆却不管这个,只要有机会,她就有钱赚。

所以,她暗示赵姨娘不如将贾宝玉和王熙凤都害死。

贾宝玉一死,贾环就成了贾政第一继承人。

王熙凤一死,赵姨娘不但没了欺压者,更报了仇。

这种教唆害人的“勾当”最是钱多,且不用分给别人,全是她自己的买卖。

果然,赵姨娘一听就心动,狠下心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签订五百两银子欠条,让马道婆暗中施为害人,就是五鬼魇魔法。



如果不是僧道二人出手相救,只怕贾宝玉和凤姐二人就此被她“绝了”。

引马道婆来的,是贾母王夫人的“愚信”。

致赵姨娘怨恨,是贾母放任,王夫人逼迫。

赵姨娘看似被王熙凤各种打压和凌虐,但要不是王夫人纵容,凤姐怎会多管闲事,为虎作伥?

王夫人对赵姨娘的打压不过顺带手,对贾环才是最恶毒。

她把贾环放在身边放任不管,任由赵姨娘将贾环教育的阴暗阴毒。她越打压赵姨娘,赵姨娘就越怨怼,越影响贾环成长。

贾环几次害贾宝玉,何尝不是王夫人咎由自取?贾探春怎么就能和贾宝玉好?

而贾母对此放任不管也是祸害根源。

尽管儿子房中事不应该母亲插手。王夫人与赵姨娘的矛盾,也不该贾母过问。

但贾环被贾母放任自流,确实有点过分。

毕竟也是孙子,哪怕是庶出,对贾宝玉也有点影响,可怎么能就被任由“养坏”而不管。



如果贾环没问题,赵姨娘自己也蹦跶不了多少,自然“家和万事兴”。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贾府这些问题核心还在内部的隐忧,贾母、王夫人都难辞其咎。

贾宝玉是二房荣国府当家人继承人。

王熙凤丈夫贾琏是长房荣国公爵位继承人。

他两个被害,本就隐喻了“针对”荣国府的阴谋。

贾宝玉给舅母拜寿回来,引火烧身被烫伤。

隔一天舅母闻讯赶来看望,才进门五鬼魇魔法就发动。

后来去给舅舅王子腾拜寿,也是引火烧身坏了雀金裘,导致晴雯病补雀金裘而埋下死亡伏笔。

晴为黛影,火为祸谶。

五鬼魇魔法,实际在暗示贾家的“祸”来自王家,读书人还要注意。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8-3 09: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贾母身有“大病”,差点害了贾宝玉性命,贾家人都不知道
君笺雅侃红楼
2020-03-31 09:27
第二十五回,贾宝玉被贾环烫坏了脸。第二天就来了记名干娘马道婆。这婆子神神叨叨一顿表演,随后就向贾母推销起自己庙里的香油海灯功德。
从马道婆的言辞表现,以贾母的精明很容易知道在忽悠她花钱,但她不但不揭穿,还从善如流的同意做功德。难道真的只是出于对贾宝玉溺爱么?原因并不那么简单。

(第二十五回)马道婆道:“这个容易,只是替他多作些因果善事也就罢了。贾母道:”倒不知怎么个供奉这位菩萨?“马道婆道:”也不值些什么,不过除香烛供养之外,一天多添几斤香油,点上个大海灯。这海灯,便是菩萨现身法像,昼夜不敢息的。“贾母道:”一天一夜也得多少油?明白告诉我,我也好作这件功德的。贾母听了,点头思忖。
贾宝玉被烫伤,马道婆第二天就来,摆明了贾家有内鬼通风报信。贾母管家多年,见得都是顶尖的世面。马道婆一说“做些因果善事”,贾母就明白言外之意就是要花钱。但贾母顺着说起如何做功德,是心中早有花钱消灾之意。

马道婆为人未必可信,但贾母对神佛笃信。她认定马道婆是神佛面前的传信人,哪怕被忽悠多花点钱也没什么不可以。她最不缺的就是钱,最缺的是安全感。
对贾母以及贾家笃信神佛的事,曹雪芹写过很多。林黛玉初来贾家,贾政在斋戒,贾宝玉去庙里还愿……
王夫人每日吃斋念佛,净虚老尼智能儿来往贾家,贾母带队去清虚观祈福,张道士是荣国公贾源替身,贾家家庙铁槛寺,大观园有栊翠庵妙玉等等,都证明贾家上下笃信神佛几近痴迷。

所以,贾宝玉自小娇贵,怕不好养活,才会认下干娘马道婆之事。
(第二十五回)马道婆又道:“还有一件,若是为父母尊亲长上的,多舍些不妨;若是象老祖宗如今为宝玉,若舍多了倒不好,还怕哥儿禁不起,倒折了福。也不当家花花的,要舍,大则七斤,小则五斤,也就是了。”贾母说:“既是这样说,你便一日五斤合准了,每月打趸来关了去。”马道婆念了一声“阿弥陀佛慈悲大菩萨”。
马道婆忽悠贾母,从一天几十斤到一天一两斤,漫天要价。贾母对此心知肚明。脂砚斋替她算了个账:
「甲戌眉批:“点头思忖”是量事之大小,非吝啬也。日费香油四十八斤,每月油二百五十余斤,合钱三百余串。为一小儿,如何服众?太君细心若是。」

三百余串钱,虽说串分大小,但一般特指一吊。也就是一个月三百两银子。即便贾母没听从,到底做了一个月五斤香油六两银子的。一年七十二两银子白白被马道婆赚了。想想贾家给刘姥姥那点钱,实在不多。
令人骇然的是,马道婆前脚拿了贾母的钱要给贾宝玉做功德,后脚就赚赵姨娘的银子要害死贾宝玉和王熙凤。更有甚者差点被她得手。不能不说是贾母迷信变相害了儿孙。

脂砚斋对马道婆害贾宝玉,连下两条措辞严厉的批语:
[甲戌侧批:如此现成,更可怕。庚辰侧批:如此现成,想贼婆所害之人岂止宝玉、阿凤二人哉?大家太君夫人诫之慎之。]
[甲戌眉批:宝玉乃贼婆之寄名干儿,一样下此毒手,况阿凤乎?三姑六婆之害如此,即贾母之神明,在所不免。其他只知吃斋念佛之夫人太君,岂能防范的来?此系老太君一大病。作者一片婆心,不避嫌疑,特为写出,使看官在四着眼,吾家儿孙慎之戒之!]
脂砚斋说马道婆害贾宝玉,是贾母“引狼入室”之漏洞。对于贾母盲目笃信神佛,持否定态度,并批评是贾母“一大病”。

“大病”不是生病,而是大毛病,大缺点。富贵人家没有安全感,常常寄托神佛,偏偏又难查和尚道士之善恶,不可谓不盲从,终不免为小人所趁,遗祸无穷。
贾母身有“大病”,差点害了贾宝玉性命,不可谓不骇人。可惜贾家人并不知道。就像邢夫人骂王熙凤“黑母鸡一窝儿”,贾家人自己也迷信,体会不出贾母之病的危害。
马道婆差点害死贾宝玉和王熙凤不过是一剂毒药,哪怕二人真死了,对贾家也不致命。但像馒头庵净虚老尼撺掇王熙凤做坏事,才是真的釜底抽薪,危害整个贾家。

贾家的堕落,忽然是复杂原因。但像净虚、马道婆、张道士、智通圆心等坏心之人,借信仰蛊惑人心走歪路,才是真正祸害根源。
王熙凤包揽诉讼一件事就害了张金哥与未婚夫两条性命,真正是造孽!
文|君笺雅侃红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9-8 08:57 , Processed in 0.09980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