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贾瑞·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3
 楼主| 发表于 2024-8-6 09: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尤影射周后,三春影射香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3
 楼主| 发表于 2024-8-6 09: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娇杏与李纨?娇杏与薛宝钗?娇杏与陈圆圆?娇杏与贾探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3
 楼主| 发表于 2024-8-6 1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宝钗送黛玉的燕窝,对黛玉的身体到底有无危害
播报文章

四夕读名著
关注
2020-06-09 21:45
附近肺结节4-16mm千万别拖!这个调肺结节新方法一定要知道!肺结节,两样东西尽量少 碰 ,很多人控制不住,难怪肺结节难调理!
附近肺结节4-16mm千万别拖!这个调肺结节新方法一定要知道!肺结节,两样东西尽量少 碰 ,很多人控制不住,难怪肺结节难调理!
老中医说:饭后一件事,变成易瘦体质,想瘦多少瘦多少!
老中医说:饭后一件事,变成易瘦体质,想瘦多少瘦多少!
肺结节,两样东西尽量少 碰 ,很多人控制不住,难怪肺结节难调理
肺结节,两样东西尽量少 碰 ,很多人控制不住,难怪肺结节难调理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中,因为黛玉又犯了咳疾,而且久久不愈,所以宝钗送了燕窝给黛玉。对于这一节,读者们向来争议非常大。有人认为送黛玉燕窝,体现了宝钗的细心与体贴。有人认为宝钗送燕窝,附赠的‘洁粉梅片雪花洋糖’有毒害黛玉的意思。今天我们就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宝钗送黛玉的燕窝,对黛玉的身体到底有无危害。

要论清楚宝钗送黛玉的燕窝,对黛玉的身体到底有无危害,我们首先就得了解以下几个问题:1、黛玉到底是什么体质?2、宝钗送黛玉燕窝的时候,黛玉身体出现了什么状况?3、宝钗送黛玉燕窝时,附赠的‘洁粉梅片雪花洋糖’所含成分是什么?4、从中医角度来分析,‘洁粉梅片雪花洋糖’对黛玉身体有无危害。下文我们就针对这几个问题,来做详细分析。


广告
香云纱连衣裙价位是多少?
×


黛玉到底是什么体质?
从《红楼梦》第三回黛玉初进贾府,我们就知道,黛玉有先天不足之症。从会吃饭开始就药膳不离口,虽然请了无数名医,配制了无数药方,但皆未见效。

什么是先天不足?《医宗必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中医中所说的‘先天不足之症,一般就是指肾气不足。肾脏主要藏精,如果肾气不足,后天的水谷之精难以得到收藏,就会表现出各种虚症。如果后天得不到有效的调养,最后就会形成较为严重的阳虚体质。所以在《红楼梦》六十五回中,兴儿向尤二姐介绍黛玉的时候,说了如下的话:

一个是咱们姑太太的女儿,姓林,小名儿叫什么黛玉,面庞身段和三姨不差什么,一肚子文章,只是一身多病,这样的天,还穿夹的,出来风儿一吹就倒了。(摘自《红楼梦》六十五回)



原文中贾琏娶尤二姐时,正是夏天的六七月份,是一年之中天气最热的时候,而这个时候的黛玉还穿夹衣,可见其阳气非常不足,特别怕冷。也正是因为阳气极虚,所以黛玉胃口也非常差,作者说她是“平素十顿饭只好吃五顿”,黛玉也不吃生冷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红楼梦》中写到黛玉的饮食,多半是粥。因为阳气极虚的人,根本就没有足够的阳气去消化油腻、生冷的食物,因此只能以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所以说,黛玉就是很典型的阳虚体质,而且阳虚的程度比较严重。


广告
淘出你的风格,让每一次购物都充满惊喜!
×


宝钗送黛玉燕窝的时候,黛玉身体出现了什么状况?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中,宝钗送黛玉燕窝的时候,黛玉的身体出现了什么状况呢?小说中写到黛玉每年春分秋分之后,都会犯嗽疾。而这一年,因为贾母高兴,黛玉与众人陪着贾母多游玩了几次,黛玉因此劳了神,所以秋分早过去一个多月了,黛玉的咳疾还未愈,原文描写如下:

(黛玉)今秋又遇贾母高兴,多游玩了两次,未免过劳了神,近日又复嗽起来,觉得比往常又重,所以总不出门,只在自己房中将养。有时闷了,又盼个姊妹来说些闲话排遣,及至宝钗等来望候他,说不得三五句话又厌烦了。众人都体谅他病中,且素日形体娇弱,禁不得一些委屈,所以他接待不周,礼数粗忽,也都不苛责。(摘自《红楼梦》四十五回)



从上面这段,我们就可以看出,此时的黛玉除了咳疾未愈之外,还出现了不耐烦躁、情绪焦躁的情况,这实际上是比较明显的肝气不舒、虚火内旺的表现。

也正是因为此时黛玉咳疾久久不愈,情绪抑郁,有肝火旺盛的表现,所以宝钗才建议黛玉吃冰糖燕窝滋阴补气。

因黛玉说到每日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如果再要燕窝,怕人说她事多而在背后编排她。因此宝钗才提出要送燕窝给黛玉。


广告
2024网页游戏大全_超热网页游戏_点开即玩
×


宝钗送燕窝时附赠的‘洁粉梅片雪花洋糖’所含的成分是什么?
原文写到,宝钗建议黛玉吃‘冰糖燕窝’,但是给黛玉送燕窝的时候,送的不是冰糖,而是一包‘洁粉梅片雪花洋糖’。

洁粉梅片雪花洋糖到底是什么成分呢?从《天工开物》“造白糖”一节就可以知道,洋糖实际上就是白糖,因蒸馏结晶而成的糖霜,如西人的洋糖一样洁白异常,所以把白糖叫做洋糖。因此洁粉梅片雪花洋糖实的成分实际上就是:白糖+梅片。




那么黛玉是否知道宝钗送她燕窝的时候,附赠的一包糖就是洁粉梅片雪花洋糖呢?宝钗派遣蘅芜苑的婆子,送东西到潇湘馆的时候,原文有如下描写:

就有蘅芜苑的一个婆子,也打着伞提着灯,送了一大包上等燕窝来,还有一包子洁粉梅片雪花洋糖。说:“这比买的强。姑娘说了:姑娘先吃着,完了再送来。”黛玉道:“回去说‘费心’。(摘自《红楼梦》四十五回)
从上面这段,我们就可以知道,黛玉并不知道宝钗送她的那一包糖中有梅片。她只知道宝钗送她燕窝的时候送了一包糖,蘅芜苑的婆子也只告诉黛玉,那包糖比外面买的好。

因为洁粉梅片雪花洋糖中的梅片,就是冰片,之所以叫冰片,就是因为它是透明状的,和白糖放在一起,二者是无法辨别的。所以说宝钗不提,恐怕无人知道这包糖就是洁粉梅片雪花洋糖。


广告
气浮技术创新者,十年水处理经验,品质设备立竿见影
×


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洁粉梅片雪花洋糖,对黛玉身体有无危害
洁粉梅片雪花洋糖,黛玉能否服用?到底对黛玉身体有无危害?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就得先了解一下梅片的功效和作用。梅片就是冰片,而冰片的功效,在《雷公炮制药性解》中,有如下的记载:

冰片之辛,本入肺家,而肝则受克者也,故兼入焉。主治诸症,俱是气闭生热。而冰片则辛散之极,开气如反掌,故多用之,然亦从治之法也。(摘自《雷公炮制药性解》)
以上这段话的意思是:冰片性辛温,入肺经,但因为肺属金,克肝木,所以冰片也入肝经。冰片的功效是:主要用于治疗因闭气导致的内热之症,因为冰片发散之力极强,所以开气如反掌。




黛玉的病症适合用冰片吗?虽然冰片主要用于治疗内热之症,但是中医治病向来是要分阴阳虚实的。我们前面分析了,黛玉当时的身体状况是出现了肝气不舒、虚火内旺的表现,但又因黛玉的身体属严重的阳虚体质,所以王太医给黛玉开的药都是温补的肉桂与人参。黛玉服用的丸药也是温补气血的人参养荣丸。因此,黛玉不仅不适合用冰片,而且以黛玉的身体状况而言,冰片对黛玉来说,属于禁忌之药。

读者们肯定会问:不是说冰片可以治疗热症吗,黛玉虚火内旺、肝气抑郁的症状,用冰片不正好对症了吗?冰片发散之力极强,因此它所治疗的内热之症,主要是指身体壮实之人出现的郁火难散之症,另外主要用于各种因闭气引起的内热急症,比如高热神昏、心烦狂躁、中风痰厥等。


广告
2024桂林阳朔旅游经典路线攻略,真实经验分享!
×


而前面我们分析了黛玉的体质,是属于极其严重的阳虚体质,虽然她因为过度劳神,出现了肝气抑郁、虚火内旺的症状,但是她并不能服用冰片这种极其辛散的药物。《医林纂要》中指出,冰片“性走而不守,散而易竭,是终归阴寒也”。这就是说,冰片对于身体有实热的人来说能散热,但对于虚寒体质的人来说会继续损耗阳气,危害无穷。

而且当时恰好是秋天,而秋天是一年之中,阳气内敛的关键时刻,这个时期最忌用辛散之物,尤其不能把冰片这种发散之力极强的药物当做补药长期服用。像黛玉这种阳虚体质,如果长期服用冰片,只会加重黛玉体内阳气的损耗,只会导致黛玉的虚寒之症越来越严重,黛玉的病情也只会有增无减。而黛玉的虚火内旺、肝气抑郁之症,服用一两剂逍遥散就可缓解。




那么宝钗是否知道冰片不利于黛玉的病情呢?《红楼梦》中,作者写到宝钗不仅熟读医书,而且极懂医理,甚至薛家有贾府都没有的特制的,医治外伤的膏药(这药只能是宝钗配制的)。在古代,冰片(梅片)是中药,也是常用的香料之一。

薛家开着香料铺,而宝钗又如此通医理,自然知道冰片的功效与使用禁忌,这种情况下,说宝钗不知道冰片对黛玉身体的危害,显然是说不过去的。明知冰片不利于黛玉健康,却送了一包含有冰片的‘洁粉梅片雪花洋糖’给黛玉,宝钗到底是什么用意呢?关于这一点,只能说得读者们自己去体会了。

声明:本文仅以《红楼梦》前八十回做为参考依据,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3
 楼主| 发表于 2024-8-7 20: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忆秦娥·箫声咽
[ 唐 ] 李白
原文 译文对照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译文
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眼见秦家楼外一轮清冷明月。清冷的明月,每一年桥边青青的柳色,都印染着灞陵桥上的凄怆离别。

又是一年重阳佳节,登上乐游原,秦娥遥望咸阳古道,可叹那人了无影踪、音信断绝。良人不见啊音信断绝,只有西风萧瑟,残阳似血,拂照着那汉家帝王的陵阙。

注释
此词上片伤别,下片伤逝。两宋之交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始称之为李白之作。南宋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亦录于李白名下。明代以来屡有质疑者。

箫:一种竹制的管乐器。咽:呜咽,形容箫管吹出的曲调低沉而悲凉,呜呜咽咽如泣如诉。

梦断:梦被打断,即梦醒。

灞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是汉文帝的陵墓所在地。当地有一座桥,为通往华北、东北和东南各地必经之处。

伤别:为别离而伤心。

乐游原:又叫“乐游园”,在长安东南郊,是汉宣帝乐游苑的故址,其地势较高,可俯视长安城,在唐代是游览之地。

清秋节:指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是当时人们重阳登高的节日。

咸阳古道:咸阳,秦都,在长安西北数百里,是汉唐时期由京城往西北从军、经商的要道。古咸阳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二十里。唐人常以咸阳代指长安,“咸阳古道”就是长安道。

音尘:一般指消息,这里是指车行走时发出的声音和扬起的尘土。

残照:指落日的光辉。

汉家:汉朝。

陵阙:皇帝的坟墓和宫殿。
类型:不限 场景 动植物 季节 节日 景色 目的 情感 人物 其他


忆秦娥·咏桐
[ 宋 ] 李清照

原文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译文

登临高高的楼阁,那横七竖八的山峦、空旷的原野像是笼罩在烟雾之中,透出一点微弱的光亮,很稀薄。微光稀薄,乌鸦飞回巢穴以后,黑夜里听到传来的军中号角。

香火就要熄灭,酒也所剩无几,这光景令人内心好不悲苦凄切。严酷萧瑟的秋风,催逼、加快了梧桐的飘落。梧桐落,就是那种不愿见到的、一片衰败的景色,它是那么叫人感到孤独、冷落。



注释

(1)忆秦娥:词牌名。此调始见《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所录李白词《忆秦娥·箫声咽》。双调四十六字,上下片各三仄韵,一叠韵,用韵以入声部为宜。

⑵乱山:“乱”,在这里是无序的意思。平野:空旷的原野。烟光薄:烟雾淡而薄。

⑶栖鸦:指在树上栖息筑巢的乌鸦。苏轼《祈雪雾猪泉,出城马上作,赠舒尧文》:“朝随白云去,暮与栖鸦归”。秦观《望海潮·梅英疏淡》词:“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

⑷闻:杨金本《草堂诗余》作“残”,《花草粹编》作“吹”。角”:画角。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施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和湘东王折柳》诗:“城高短箫发,林空画角悲。”秦观《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⑸断香残酒:指熏香里的香烧尽了,杯里的酒喝完了。情怀:《花草粹编》作“襟怀”。

⑹西风:《全芳备祖》原缺此二字,据《花草粹编》编补。即秋风,《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中的“西风”同义,皆喻指金兵每当秋高马肥之时,便对南宋发动南扰、东进之攻势,而作为“亡人”之象征的“梧桐落”,正是在“西风“催”遏的背景之下。催衬:通“催趁”,宋时日常用语,义犹催赶、催促。岳飞《池州翠微亭》诗:“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孔凡礼《宋诗纪事续补》卷十一徐安国《红梅未开以汤催趁》诗:“频将温水泛花枝,催得红梅片片飞。”以温水浇梅,催花未开,谓之“催趁”;亦犹西风催梧桐,催其叶落,谓之“催衬”也。趁与衬,同音假借。另说,“衬”,施舍,引申为帮助。梧桐落:在古典诗词中,桐死、桐范既可指妻安的丧亡,亦可指丧失。前者如贺铸《半死桐》:“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后者如《大唐新语》:“安定公主初降王同蚊,后降韦拐.又降崔铣。铣先卒,及公主亮,同咬子隘为骈马,奏请与其父合葬,救旨许之。给事中夏侯镊驳曰:‘公主初昔降婚,招桐半死;遗乎哥酪、琴瑟两亡’……”“西风催衬梧桐落”,秋风劲吹,帮助即将凋落的梧桐叶更快飘落了。《警世通言》卷三十:“二赵在旁,又帮衬许多好言。夸吴氏名门富室。”

⑺又:杨金本《草堂诗余》作“天”。还:回,归到。另说,当“已经”讲。秋色:《花草粹编》作“愁也”。

⑻还:仍然,另说,当“更”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3
 楼主| 发表于 2024-8-19 14: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题江阴城墙
播报
编辑
讨论5
上传视频
清朝江阴一女子诗作
《题江阴城墙》是清朝江阴一女子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江阴城被屠惨状,热烈歌颂了那些不屈的英雄。后二句讥刺偷生者,似有所指,在对比中进一步衬托出了那些英雄的高尚和伟大。这首诗篇幅短小,语句通俗口语化,于简练中勾勒出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 [1]
作品名称题江阴城墙
作    者江阴一女子
创作年代清朝
出    处《小腆纪传》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3创作背景
4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名家点评
作品原文
播报
编辑
题江阴城墙
雪胔白骨满疆场①,万死孤忠未肯降。
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②。 [2]
注释译文
播报
编辑
词句注释
①胔(zì):腐肉。疆场:战场。
②死人香:指死人气节高尚,可以留芳。 [3]
白话译文
死尸和白骨铺满了疆场,他们都是不肯投降清朝的忠义之士。
我写这首诗是要告诉行人们,请你路过时不要掩鼻,因为你虽然活着,但你和死去的这些人们相比,又哪里比得上他们呢? [4]
创作背景
播报
编辑
清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清兵占领江阴,派方亨来当知县。方亨是条忠实走狗,一来就大力推行清兵的民族压迫政策,收缴民间武器,严令“薙(剃的异体字)发”,全城愤慨。愤怒的群众将方亨和监押难发的清兵杀死,公推前后两任典史(掌管文书出纳的小官)陈明遇、闫应元领导武装抗清。清兵前后集结24万人攻城,血战了81天,死了三位王爷,18个将军,7万5千多士兵,最后还是从南京调来几十门西洋大炮,才将城轰开。清兵对守城民众恨得咬牙切齿,进城后,下令“满城杀尽”,遭受屠杀的达17万2千多人,只有50多人因隐蔽于庵、塔、芦丛等偏僻处得幸免于难。事后有人在城墙上发现了这首诗,署名江阴一女子。 [5]
作品鉴赏
播报
编辑
文学赏析
首句直观地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极为悲壮的战斗场面。战场上堆满尸体,城陷后又尸遍街卷,血淌池井。一幅战后惨景图,令人目不忍睹,也绘出了战斗的激烈残酷,点明了抗清卫城所付出的代价之大。惨象不掩英勇本色。在清兵进逼的危急形势下,江阴人民在典史带领下奋起抗击,固守县城81天,杀死清兵7万5千余人。虽后终遭屠城,但他们已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印征了以死抗争的决心,换取了显赫的战绩。次句“万死孤忠未肯降",就热烈赞扬了江阴官兵忠君爱国、万众一心,保卫家乡至死不降的英勇精神和无畏气概。“万死”照应了首句的“满”字, “孤忠”暗示了抵抗的无外来救援和寡不敌众,“万死孤忠”与“未肯降”的对衬,突出了江阴民众誓死守城、视死如归的坚毅志向和豪迈壮举。这也都为全诗末字的赞语“香”作了充分有力的铺设。
最后,江阴女子以寄语行人的口吻,高度评价了江阴人民在抗清斗争中的业绩,由衷讴歌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可贵精神,深情地抒发了对战死者的崇敬之意和引以为豪之感。壮士的雪胔白骨虽然发出阵阵刺鼻的气味,令人作呕窒息。但是他们乃为抗清而战,为守城而死,故虽臭犹香,他们的高尚气节将流芳百世。“活人不及死人香”作为全诗的结句,表示了作者心底的由衷赞叹,也把江阴抗清卫城之战的荣光载入了史册。
这首题于城墙的诗,篇幅短小,语句通俗口语化,于简练中勾勒出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于朴实中寄寓人民深深的哀思和颂扬。 [6]
名家点评
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生伯及:这首诗是民族精神之体现,这种精神,人“虽然死了,可是他们还活着”,“那些苟活者、充当汉奸者,人虽在,其灵魂已经死了”,而诗之结句“活人不及死人香”,语虽平淡而内涵深远,从未经人道也,堪称警世之名句。可谓幽然意趣,“反常合道者为趣”。 [7]
怀化电大副教授张明叶:这首诗对抗击清兵、为国死难的人们给予高度的赞扬,对屈节辱国、苟活于人世的污秽灵魂予以严厉谴责。两相对照,表现了作者十分鲜明而强烈的爱憎以及人民不屈的民族志节。全诗写得语浅意深,风格沉郁悲壮,是政治史诗中的代表作品。 [8]
参考资料
1仉凤峨.历代女性诗词曲精粹.云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2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3
 楼主| 发表于 2024-8-19 14: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清之际清兵破城,有无名氏女在墙壁上题诗,感叹生死无奈的,有人知道这首诗吗?
看过一首这样的诗,后来忘记了,好像在找战争中的女性时,偶尔搜到的。谁知道?谢谢!...展开
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1个回答#合辑# 面试问优缺点怎么回答最加分?
群策环球
2013-10-25 · TA获得超过8815个赞
关注
  此诗为《题城墙》
徐鼐《小腆纪传·阎应元传》记载,顺治二年乙酉(1645)清军下江南,江苏江阴县前后典史阎应元、陈明遇共同率领军民联合抵抗,坚守城池八十一日,杀清兵七万五千余人。后城破,清兵屠城,尸满街巷池井。有女子不详姓氏,提诗城墙云云:
雪胔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忠未肯降。(1)
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注释:(1)胔(ZI):腐肉。
点评:中国历史上,每当改朝换代,民族危难,贪生怕死、投降媚敌着,固然有之,但总也有人坚持气节,奋起反抗,乃至以身殉职。在清人征服中原过程中,就有江阴守城这可歌可泣的壮举。一个弹丸之地,坚守如此之久,杀敌如此之多。假如每个地方都能象江阴这样历史何至如此!此诗出自一女子之手,使无数苟且偷生的须眉丈夫羞愧至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3
 楼主| 发表于 2024-9-6 14: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就是一部《楚辞》:《湘夫人》与《红楼梦》的相通之处
播报文章

维权骑士文化
关注
2019-05-04 09:12
黄山旅游攻略,让你的旅行更加精彩
黄山旅游攻略,让你的旅行更加精彩
想学习箱变、高低压配电柜设计,应该在哪方面开始?
想学习箱变、高低压配电柜设计,应该在哪方面开始?
千户苗寨万种情,西江夜景浪漫行
千户苗寨万种情,西江夜景浪漫行

《楚辞》是香草的泽国,触目绚烂,香风馥郁。最近我在给学生讲屈原的《湘夫人》,又可以在《楚辞》里深呼吸了。之前在林庚的《说木叶》里已经轻轻呼吸了,木叶带来了疏朗的清秋的气息,一个迢远而情深的湘夫人,就这么向我们走来了。

所以今天当我们再次读起“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时候,我们便深深掉进了疏朗与绵密交织的意境里。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湘夫人》里的这一句也很动人,让我们看到了湘君对湘夫人的爱是那么真纯而美好。沅水边有白芷,澧水边有幽兰,我的心里有你,爱也是那么自然,那么必然。沅水与香草互为生命,互为风景,湘夫人就是生在湘君心里的香草。白芷、幽兰都是香草,她就是他生命里永恒的幽香。

读着这一句,你感觉到湘夫人是芬芳的,湘君的爱也是芬芳的,读者的心也芬芳起来了。我们不禁联想起那句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如果把前一句仅仅看成是起兴,那就太可惜了。山上自有树木,树上自有枝叶,跟《湘夫人》里的那句一样,都歌出了对对方的爱是天然生成,不断生长的,而且还有着割不断的关联,除非山无陵了,水断流了。这两句不同的是,《湘夫人》中的诗句比越人歌多了芬芳,这是湘君对恋爱后生命的感觉,爱让生命美好了,升华了,为此我们都深深喜爱上了湘君。


再看看湘君为迎接湘夫人的到来而筑的宫室。这宫室是筑在水中的,当然,因为他们都是湘水的神灵。宫室用荷叶覆盖屋顶,称之为“荷屋”,荷屋用桂木、兰木做屋椽,用辛夷(花木名)做门楣,用芳椒子和泥粉饰厅堂,用香荪、石兰等装饰墙壁,再在荷屋顶覆盖上白芷,缠绕起杜衡,这爱的宫室才算初步建成。

屋里的装饰更是细心暖心:编织薜荔做成帷幔,剖开蕙草织成帐顶,用白玉做镇席的东西。接下来用紫贝铺设庭院,再荟萃百种香草植满院落。一切都是亲力亲为,每一个细节都不会疏忽,这是怎样的湘君啊!我们被紫贝的选择震住了,被剖开蕙草的细节感动了,这是一个何其会爱的男神!

他是深情的,是体贴的,是浪漫的,一个男人的爱的表达在湘君这里被发挥到了极致。纵观几千年的人世,有几个男人会如此表达深爱?用金屋表达,用朱玉表达,用欢爱表达,相比之下大都是物质的表达,是缺乏精神芬芳的表达。所以金屋的表达,读者没有感动,而荷屋的表达,击中了我们柔软的靶心。

这样的表达,我们感到的不仅是深爱,还有尊重。因为尊重,所以贴心。他筑的宫室,我们不知道是不是合乎他的审美趣味,但一定是合乎她的审美趣味,他全以她的眼光和心性,在陈设着爱巢。所以我们不要误解他的女性化情趣——“美要眇兮宜修”,实在是因为他在以她的眼光审美。尊重你,才会在意你的感受。爱是神圣的,在湘君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有人是爱的,但未必是尊重的,所以常常爱得很主观,很自我,甚至很霸道。我给你最好的,他可能以自己的价值判断,而未必用你的价值衡量。爱你,又伤害你。你说他不懂爱也可以,但更准确地说是不懂尊重。尊重女性,是几千年男尊女卑的中国古代最缺的风气。

不知何因,湘君的爱巢,未能等到湘夫人来栖。湘君是惆怅哀婉的,但他没有丝毫的怨怒,他将自己的衣衫丢到澧水边,他要告诉她,他曾在这里等候过。他继续来到汀洲上采摘杜若,他要将它送给远方的她,他告诉自己与佳人约会的机会,不是一下子就能得到的,他将自己的心情调向逍遥,调向从容自在,其实是在用一种积极主动的方法来自我宽慰。

湘君,是真正的君子。与佳人约而不见,恼羞成怒的,大有人在,更何况还做了精心的陈设。而湘君不失君子之风,他是痴情的,可又能将自己的失落怅惘调控在“从容”的尺度上。这才是真正的男神。

我们每个人都要好好读读《楚辞》,读读《湘夫人》,沐浴香草的芬芳,学学爱的细心、爱的浪漫、爱的尊重。“合百草兮实庭”,让香草也充满我们的心,芬芳我们的灵魂。原来我们曾有一个殿堂是芳洁的,原来我们爱的信物可以那么纯美。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谁能说这不是在《楚辞》的香风吹拂下的诗作呢?历代我们都在承续着芳洁的传统,只是这种承续越来越弱。


一直到曹雪芹在纸上建了一座大观园,《楚辞》的香风才再度充满一个庭院,充满文学的殿堂。大观园里是真正的“香草美人”,楚辞以后,没有哪一部作品如此芬芳,如此“惊采绝艳”。作为省亲别墅,栽植自然是少不了的,未必跟《楚辞》的香草有什么关联,但又确实有关联。咱们不说那荼蘼架、木香棚、牡丹亭、芍药圃、蔷薇院、芭蕉坞,单说蘅芜苑里,就种了很多《离骚》中的香草,像杜若、蘅芜、茝兰、清葛、青芷、薜荔、藤萝等,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曹公在写的时候,还借宝玉之口特意强调是《离骚》中的香草,一种高洁的隐喻,被赋予了芳园。

对待女孩儿,宝玉有湘君的细心与深情。他对女儿们存了一万个细心,关心她们的饮食起居、心情冷暖。尤其是对黛玉,知她冬天怕冷,就让她靠板壁坐,还拿个靠背给她垫着;怕她生气,丫头们想不到的,他都替丫头们想到了;知她喜洁,所以不让她看自己烫伤的脸;知她喜欢“留得枯荷听雨声”的诗句,便不叫人拔那枯荷。他的呵护由生活层面到心灵层面,更是深入到对女儿们身世命运的同情。


宝玉对女孩儿的关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怜香惜玉,他是将她们真真正正看作一个“人”,而且是胜过自己的人去关爱。他设身处地地感受着她们的感受,忧虑着她们的忧虑。他从不以尊卑论人,丫鬟在他眼中,也都是他爱护尊重的姐妹。

楚辞之后,哪一个人物最像屈原,是曹雪芹;哪一个文学人物最像湘君,是贾宝玉。

如果说宝玉是湘君似的人物,那么谁是湘夫人似的人物呢?自然是黛玉。我们知道黛玉住的地方就是潇湘馆,潇湘馆里遍植的是湘妃竹,而黛玉吟诗时的别号就是“潇湘妃子”,潇湘妃子,就是湘夫人。湘君对湘夫人思而不见,怡红公子对潇湘妃子也是爱而不得。绛珠仙草(黛玉前生)来到人间就是要将一生的眼泪还他(神瑛侍者,宝玉的前生),而湘夫人的前生娥皇、女英(舜的两个妃子),为了找舜帝,一路南寻,泪洒湘竹,最终泪尽而逝,也是将一生的眼泪还给了他(舜帝,湘君的前生)。

似乎可以说《红楼梦》就是一部《楚辞》,都是“芳菲菲兮满堂”,都是惊采绝艳,绚丽璀璨,弘博丽雅,而最重要的,它们都是“女性文化”。

刘再复在一篇论文化的文章里说:“中国原形文化系统中,早期又有一个女性文化的原形。女性在原形中具有创世的地位,既补天又造人的创世者女娲就是女性,这是中国文化原形的象征。”《红楼梦》就是以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开篇的,那块通灵宝玉就是女娲补天时遗落的一块石头,这么看来宝玉为女性代言也就顺理成章了。

刘再复还说:“战国时期老子《道德经》中有“知其雄,守其雌”和“牝常以静胜牡”的“雌性优胜”理念,反映出其哲学精神指向是重“水”性、柔性和雌性。这都为女性能站立于大地而奠定了哲学基础。”而《楚辞》和红楼都是有着如水的性情。且不说湘夫人是湘水女神,楚辞里的香草美人、要眇宜修、百亩芝兰、芰荷芙蓉、缤纷繁饰、芳泽衣裳等等,都是十足的女性味,就连抒情主人公也常常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大观园里不仅女孩子多,而且大都才情高卓,不让须眉。在宝玉眼里,女孩子是水做的骨肉,他见了就清爽。

如果说先秦时期在北中国节节胜利的理性精神是男性文化,那么在南中国以屈原为代表的绚丽深情的浪漫主义就很有女性的特质,这种美按李泽厚的说法叫“美在深情”。情与理,就像长江与黄河,是分别流经南北大地上的两条文化之河,只是“理”的河流渐渐流域变大了,直至流向了南方。


李泽厚说:“两千年来,能够在艺术水平上与《离骚》相比配的,只有《红楼梦》。”而我觉得它们不只是艺术水平上的比配,更有文化精神上的相承和气质上的相近。

美在深情。曹公哭成此书,可见是一个至情之人。贾宝玉也是一片痴心为女儿。“满纸荒唐言”,又何尝不是指宝玉的那些疯疯癫癫之语,也包括他赞美女儿的那些话;“一把辛酸泪”,又何尝不是宝玉为黛玉和女儿们流的那些泪呢?“都云作者痴”,荒唐言、辛酸泪,都是因为痴,宝玉的情感特征就是痴,他是“痴宝玉”,痴就是深情;“谁解其中味?”是啊,宝玉在众人眼里,要么是混世魔王,要么就是只知在内帏厮混的一个情种,谁又真正懂他的痴,就连大观园的女儿们,也不见得都能解,她们不也经常误解宝玉吗?

这正是曹公担心人们不解的地方,他是以小说的形式在表达《楚辞》的深情,在推崇老子的“贵雌”的精神,直白地说就是要尊重女性。女娲在只身补天,由女娲的一块石头幻化成形的宝玉,为了他心爱的诸女子也在只身挑战着一个庞大的家族。曹公试图借自己的笔来补天,男尊女卑,两个不一样高的柱子,已经使天倾地陷,可是他知道自己无力补天,所以才以小说家言,才让那块无才补天的顽石幻形入世,只是为了演绎一番那个在《楚辞》里,在湘水边做过的一个梦。女娲的神话决不是一处虚笔。

遗憾的是《红楼梦》对女性的赞美与尊重的思想,被人们的索引和探寻其他文化的努力遮蔽了。人们只知道有一个男孩子爱护着一群女孩子,只知道这是一个爱情悲剧,只知道反映的是一个封建大家族衰败的主题。至于写的那些女孩子,在常人眼里她们只是小姐或丫鬟,没什么人会将其跟“香草美人”的寄寓联系在一起。

两千年后,如果湘夫人遇到了这部《红楼梦》,我想她会懂的。因为在宝玉身上她会看到自己爱人的影子,来到潇湘馆,也就仿佛来到了自己的家,只是对着那些竹子,她会想起那些伤心的往事。当人们笑宝玉对女孩子的用心,笑他似傻如狂时,她读到的是平等与尊重。

上善若水。如果古代中国的人伦思想,能多一些南方《离骚》的色彩,多一些《老子》的精神,或许女性的命运就没那么悲摧了,两性关系也就不再是男尊女卑的不对等关系,而真的像太极图中的一阴一阳,是宇宙中对等的两仪。

作者简介:仇媛媛,网名飞絮飘影,安徽寿州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第二届全国“十佳教师作家”,获“淠河文学奖”(散文),“中华杯”全国文学大赛一等奖(散文)。

创作散文、小说、诗歌200余万字,已出版散文集《飞絮飘影》《大观园群芳谱》《走在文化边上》。《飞絮飘影》曾两度作为作家出版社精品图书在《文艺报》(2010年1-3月份)上推介。《走在文化边上》荣获“文学创作图书专著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3
 楼主| 发表于 2024-9-6 14: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寅恪讲历史:《桃花源记》不是虚构
知乎用户ESq8af
知乎用户ESq8af
搞定英语,搞定词汇,搞定语法。快速提分
​关注
6 人赞同了该文章

1、《桃花源记》不知是志怪小说
世人皆以为《桃花源记》不过是一篇寓言小说,表达了陶渊明同情底层人民的心情,也反映出陶渊明的虚无倾向,认为朝代的更迭实在是人间最丑恶的事情。

数千年来对《桃花源记》的解释都脱不开这样的分析,少有人从历史的事实当中去挖掘《桃花源记》的真实历史背景。

关于桃花源的所在地很多人是依据《桃花源记》的文本分析,认为桃花源在武陵地区。

同时对“避秦时乱”中的“秦”,一般人也认为指的是秦始皇的时代。

在这种时间地点的引导之下,必然将我们的思维导向虚无与玄幻。

2、《桃花源记》实有所指
根据陈寅恪先生对历史文本的研读,他认为《桃花源记》其实有实际的指向性,只不过是陶渊明为了将真实隐去,留下一个虚幻的文本,做成小说家的样子。

他认为避秦时乱的秦是指苻坚所建立的秦朝,而桃花源的所在地则位于商洛崤函之间。

有两件历史事件值得注意,第一是宋朝刘裕派遣戴延之考察洛水,行到檀山坞即返回之事,这件事与《桃花源记》中武陵太守遣人寻桃花源终不得很相似。

第二是晋朝郗鉴为了躲避战乱,带领家乡父老在齐鲁之地的凙山,利用当地的山势险峻和山谷中的平地泉眼安身立命。

3、小说笔法,虚实相生
另外对于桃花源中是否有桃树,其实并不值得考虑,不过是一般的敷衍成文。

而秦始皇时期统一六国之后,国内的战争并不算多,反而是到了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北朝境地,封建割据政权你方唱罢我登场,战争的频率和规模足以扰乱正常的生活。

至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又算是小说家架空时代的一贯手法,《金瓶梅》把时代放在宋朝,而《红楼梦》干脆不提任何朝代。

发布于 2020-11-13 03:49
陶渊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3
 楼主| 发表于 2024-9-6 14: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桃花源记》真实的一面
爵爷图书馆360 2020-11-04   |  451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1、《桃花源记》不知是志怪小说

世人皆以为《桃花源记》不过是一篇寓言小说,表达了陶渊明同情底层人民的心情,也反映出陶渊明的虚无倾向,认为朝代的更迭实在是人间最丑恶的事情。

数千年来对《桃花源记》的解释都脱不开这样的分析,少有人从历史的事实当中去挖掘《桃花源记》的真实历史背景。

关于桃花源的所在地很多人是依据《桃花源记》的文本分析,认为桃花源在武陵地区。同时对“避秦时乱”中的“秦”,一般人也认为指的是秦始皇的时代。在这种时间地点的引导之下,必然将我们的思维导向虚无与玄幻。

2、《桃花源记》实有所指

根据陈寅恪先生对历史文本的研读,他认为《桃花源记》其实有实际的指向性,只不过是陶渊明为了将真实隐去,留下一个虚幻的文本,做成小说家的样子。他认为避秦时乱的秦是指苻坚所建立的秦朝,而桃花源的所在地则位于商洛崤函之间。

有两件历史事件值得注意,第一是宋朝刘裕派遣戴延之考察洛水,行到檀山坞即返回之事,这件事与《桃花源记》中武陵太守遣人寻桃花源终不得很相似。第二是晋朝郗鉴为了躲避战乱,带领家乡父老在齐鲁之地的凙山,利用当地的山势险峻和山谷中的平地泉眼安身立命。

3、小说笔法,虚实相生

另外对于桃花源中是否有桃树,其实并不值得考虑,不过是一般的敷衍成文。而秦始皇时期统一六国之后,国内的战争并不算多,反而是到了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北朝境地,封建割据政权你方唱罢我登场,战争的频率和规模足以扰乱正常的生活。

至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又算是小说家架空时代的一贯手法,《金瓶梅》把时代放在宋朝,而《红楼梦》干脆不提任何朝代。

+关注
undefined
爵爷图书馆360
阅读增加智慧,分享收获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3
 楼主| 发表于 2024-9-6 14: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桃花源记》的真相?揭开世外桃源面纱,背后真相令人寒颤
播报文章

一百年都不许变
关注
2021-03-13 00:30
黄山旅游攻略,让你的旅行更加精彩
黄山旅游攻略,让你的旅行更加精彩
2024黄山旅游攻略:黄山+屯溪老街+宏村全攻略分享,美到让你哭
2024黄山旅游攻略:黄山+屯溪老街+宏村全攻略分享,美到让你哭
想学习箱变、高低压配电柜设计,应该在哪方面开始?
想学习箱变、高低压配电柜设计,应该在哪方面开始?
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西南的面阳山南坡之上,陶渊明的古墓便坐落于此。




“桃花源”是死人国?

陶渊明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纵观他的一生,都是郁郁不得志的一生。他隐世却不避世,对理想中的世界极为向往,创作了大量田园诗,也表达了其最真挚的感情。而




诡异的剧情发展

故事发生在东晋太元年间,这天,武陵郡一位渔夫在外出打渔时,竟“

自古有云:“劝君莫食三月鲫,万千鱼仔在腹中”。为了长远的收获,渔人在打渔时往往都会避开这段日子。因此这片桃花林的存在就很值得人玩味。在古代,古人十分中意桃花,




渔夫经过桃林后,他发现“




不寻常的桑竹

在古代,素有“




真是死人国?

此后,渔夫只见村民穿着怪异,而双方沟通后则更显诡异。经过了解,村民们都因秦朝战乱方才避难至此,但衣服却和现在外界的人一模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9-17 03:35 , Processed in 0.0946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