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蕊官藕官芳官影射顺治小鸠儿?贾敬宾天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3 16: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黛玉名字出处,为什么叫颦儿?谁记当年翠黛颦?任是无情也动人长安昭阳王关注IP属地: 安徽
0.9422024.09.27 12:10:49字数 2,191阅读 67



【 红楼日月:连载72】

(接上文,宝玉生日,吃丫头饭,揭射覆游戏谜底)
6.5 怡红夜宴
怡红夜宴占花名,出场人物包括:
怡红院八个丫嬛:
袭人、晴雯、麝月、秋纹四个人,每人五钱银子。
芳官、碧痕、小燕、四儿四个人,每人三钱银子。
所请主客八人:
宝玉、黛玉、探春、李纨、宝琴、宝钗、湘云、香菱。
没请迎春、惜春,三春中只有三姑娘探春出场。
共十六人,围坐占花名,根据先后掷骰子的点数,画出座位图:




怡红夜宴座位图


芳官和麝月之间坐的秋纹、碧痕、小燕、四儿,属于群众演员,既没掷骰子,也没占到花名,所以此四人的顺序不明确,没关系。
八个丫嬛中,占到花名的,只有袭人、麝月这两个耗子。
主客八人中,宝玉、宝琴没占到花名,两人正好是当日的寿星。这还是提醒:薛宝琴生日同宝玉,让读者看出三月十八生日的玄烨。
注意坐主位的是宝钗、李纨,而且是男左女右,符合皇太极、孝庄夫妇二人,占了优势,喧宾夺主。黛玉、探春两个,在大观园住所为主要位置的两人,被挤到了两边。
从黛玉掷个二十点,能看出共4个骰子。游戏次序跟打麻将一样,左手为上家,右手是下家。
我们看这次占花名游戏的精彩纷呈:
1、宝钗:
晴雯掷五点,数至宝钗。
签上画着一枝牡丹,题着“艳贯群芳”四字。
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
    “任是无情也动人”
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贯……”
艳贯群芳、群芳之贯:两次把“冠”错写为“贯”,为何?贯:“又【韻府】本貫,鄕籍也。”既是错误提醒,又指出“牡丹”是本贯、乡籍:牡丹江!“此为群芳之贯”,提醒读者:“牡丹”是“贯”。与宝琴的“鸭绿江”,正是建州女真的发源地。
一句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看罗隐的《牡丹花》: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唐诗与“任是无情也动人”差异一个字:亦。
“任是无情也动人”出自秦观的词,《南乡子·妙手写徽真》:
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
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
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秦观此句,是套用罗隐唐诗,因是画中美人,不是真人,所以无情,同罗隐描写的牡丹花一样,没有人的感情。这句唐诗很经典,但此宋词青出于蓝胜于蓝。
红楼作者说是唐诗,却引用的是宋词,我们再看一下这首词的内容,便知作者之意:是有意把罗隐的诗、秦观的词都置于读者眼前了。
先看引用此唐诗之意:
东、风:都是满清关键字。
倾国:倾人之国;清国。这才是作者引用这句唐诗的目的。
芍药为近侍,芙蓉避芳尘:指芙蓉黛玉要避宝钗之锋芒;而芙蓉之子,莲子湘云和香菱都处于满清地盘。
再看引用此宋词之意:
红楼作者借秦观词中的这幅美人图画,也刻画了一个美人,谁?“任是无情也动人”的薛宝钗,此人是窥玉的东邻,无情的皇太极。
当年翠黛颦,已成往事,谁还记得那个黛、颦?黛玉,颦儿!
所以黛玉的名字出处在此,宝玉送黛玉的表字“颦颦”也出于此。




黛玉:谁记当年翠黛颦?


这个黛颦,被此窥玉的无情东邻倾了国,是红楼作者一直告诉读者的历史观。作者不认为真正给崇祯带来灭顶之灾的是李自成,而是“风刀霜剑严相逼”,十几年来持续给崇祯造成致命打击的皇太极。
举个例子,1639年,洪承畴大败李自成,李自成仅余十八骑,逃入秦岭山中,几乎被灭。但明清前线战事吃紧,皇太极围攻锦州,崇祯调洪承畴任蓟辽总督,后来败给皇太极,被俘降清。洪承畴没能继续追杀李自成,给了李自成喘息之机,才又死灰复燃。所以在《红楼梦》中,作者把林黛玉真正的对手,设定为薛宝钗,而非其他人。
宝钗让芳官唱一支我们听,芳官便唱:“寿筵开处风光好——”众人都道:“快打回去!这会子很不用你来上寿。”这是告诉读者:反面看不是寿筵,今天也不是宝玉的生日,而是大明的最后一天。
《赏花时》:
芳官只得细细的唱了一枝《赏花时》。
《赏花时》出自汤显祖的《邯郸梦》第三出《度世》。
这是何仙姑的唱词。当时,何仙姑正送吕洞宾下凡度有缘之人,以便接替她的扫花差役,她才能去赴蟠桃宴。
《邯郸梦》中《赏花时》曲词原文如下:
“翠凤毛翎扎帚叉,闲踏天门扫落花。您看那风起玉尘砂,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您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您与俺眼向云霞。(洞宾呀)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若迟呵)错教人留恨碧桃花。”
庚辰本:
“翠凤毛翎箒叉,闲为仙人扫落花。您看那一风起玉尘沙,猛可的那一层云霞,抵多少门外即天涯。您看那一风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您与俺眼向云霞。(洞宾呵)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若迟呵)错教人唱恨碧桃花。”
己卯本:
“翠凤毛翎箒叉,闲为仙人扫落花。您看那一风起玉尘沙,猛可的那一层云霞,抵多少门外即天涯。您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您与俺眼向云霞。(洞宾呵)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若迟呵)错教人唱恨碧桃花。”
可见《红楼梦》中对原曲词做了改动,而庚辰本和己卯本也有差异,那我们重点看两个版本一致的改动之处。
差异1:扎帚叉,闲踏天门扫落花;箒叉,闲为仙人扫落花。
差异2:风起玉尘砂;一风起玉尘沙。
差异3:那一层云下;那一层云霞。
差异4:错教人留恨碧桃花;错教人唱恨碧桃花。
您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两个“再休”都说的是吕洞宾往事,何仙姑叮嘱吕洞宾不要莽撞、不可贪杯,以免误事。两个版本不同,暂权当无差异。

未完,连载【红楼日月】
(点击正文前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color=rgba(150, 150, 150, 0.4)]©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1人点赞



红楼日月





更多精彩内容,就在简书APP



"小礼物走一走,来简书关注我"
赞赏支持还没有人赞赏,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3 17: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宝玉生日,射覆解谜,为什么说湘云诌断了肠子?这鸭头解密凫靥裘长安昭阳王关注IP属地: 安徽
12024.09.25 12:04:11字数 2,896阅读 87



【 红楼日月:连载70】
(接上文,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解读)
6.3 射覆游戏
宝玉生日,精彩纷呈,内容丰富,我们分多节逐步解读。
第一个射覆,香菱对宝琴。宝琴覆“老”,目标“圃”。两射一覆,射“药”和“芍”,正是宝玉寿筵地点“芍药圃”。谜底“芍”,莲子。
第二个射覆,宝钗和探春。探春便“射”了一个“人”字,宝钗笑道:“这个‘人’字泛的很。”探春笑道:“添一字,两“射”一覆,也不泛了。”说着,便又说了个“窗”字。宝钗一想,因见席上有鸡,便“覆”着他是用“鸡窗”、“鸡人”二典了,因“覆”了个“埘”字。探春知他“覆”着,用了“鸡栖于埘”的典。
“射”、“覆”全写反,是为第一个两射一覆,射“芍”这个目标。
探春说“人”,和作者用“鸡栖于埘”的典,看诗经《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
“鸡栖于埘”,后句是:“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把什么人比作“羊牛”?就像“扫荡腥膻”、张煌言所说的“腥膻”,才是谜底。
第三个,不是射覆,本节都一并说。“落霞与孤鹜齐飞”,前文已解湘云这个落霞、太子这个榛子。只提醒注意:这里还藏了个“鸭子”。孤鹜的“鹜”,是野鸭子。湘云说凫靥裘:是野鸭子头上的毛做的。前解“凫”为福临,那么“鹜”这个野鸭子,应该也是福临,前后逻辑才一致。孤鹜,因1643年皇太极病亡,比崇祯还早死一年,所以福临这年继位时才六岁,已丧父为孤,比湘云这个孤标傲世的太子还早成孤,符合孤鹜。所以此处的“落霞与孤鹜”,符合甲申之难后的历史事实。作者马上就会揭秘这个野鸭子,继续看。
第四个,李纨和岫烟的射覆。李纨便“射”了一个“瓢”字,岫烟便“覆”了一个“绿”字。二人会意,各饮一口。
“射”“覆”两字又故意写反,是提醒读者射中“瓢”是葫芦,胡虏。作者在李纨处提醒过读者:“说一个葫芦就是一个瓢”。表面看,是杜甫的“瓢弃尊无绿”,覆“瓢”,目标为“尊”,故射“绿”。前文在薛姨妈和宝钗拿的一副骨牌全绿时讨论过,绿,是青,指“清”。所以李纨是胡虏,岫烟指出清。而且,“绿”在这里是“酒”之意,本意是说大家都喝高了,酒尊中没酒了,添酒的瓢也不知丢到哪去了。顺治行九,故贾兰常用“九”的谐音,比如黛玉指出“一畦春韭绿”,又是绿又是韭。岫烟指出的绿、酒,也是借李纨这个胡虏,同时指出“使人看不出听不见”的小耗子贾兰,这个排行为九的“清”顺治。
古人很重视排行,以《水浒传》为例,武松的知名度可谓家喻户晓,说武松“武二郎”,没人不知道。武松的哥哥,那个著名的武大,叫什么名字?没人回答上来。没关系,说“武大”就好,无人不知,可见排行的重要。
第五个,湘云的拳输给了宝琴,所以这个谜语是湘云说宝琴的:
奔腾烹湃,江间波浪兼天涌,须要铁锁缆孤舟。既遇着一江风,不宜出行。
奔腾烹湃:故意写错,注意上下文隐真事。“奔腾而砰湃”,出自欧阳修的《秋声赋》,风雨骤至。与后面的旧诗、骨牌名、曲牌名,在强调关键字“风”、“江”。注意“铁锁缆孤舟”,是宝钗的骨牌名。这里“风”是秋风,清的关键字,“风”指“清”。那“江”指什么?
众人都笑说:“好个诌断了肠子的!”为什么说“诌断了肠子”?
因为:鸭绿江!
第三个,野鸭子: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江”天过雁哀。
第四个,李纨射“瓢”字,岫烟覆 “绿”字。二人会意。
第五个,“江”间波浪兼天涌。既遇着一“江”风。
红楼作者把“鸭绿江”以这种方式诌出来,确实是诌断了肠子!




湘云: 诌断了肠子


不信再看:
作者怕“鹜”这个鸭子,读者没会意,又听他说酒底,就是谜底:湘云吃了酒,棟了一块鸭肉呷口,忽见碗内有半个鸭头,遂棟了出来吃脑子。众人催他:“别只顾吃,到底快说了。”湘云便用箸子举着,说道:
    “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那讨桂花油。”
鸭头!
“鸭头”的“头”上讨什么?“鸭”!
(庚辰本等以前的书都是竖排字,“头”上,正是“鸭”字)
棟了一块鸭肉,棟了出来吃脑子:把“揀”,错写为“棟”,提醒读者注意,湘云拣出来的是什么?鸭!
与“绿”、“江”合起来,是“鸭绿江”!
鸭头,就是“凫靥”,按前文解“凫靥裘”,是福临玄烨敌酋。所以湘云拣了出来吃脑子,敌之首脑,就是敌酋,这是指“凫靥裘”。吃鸭头,就是吃“凫靥”,吃首脑,就是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
这里湘云说宝琴,却连鸭头、凫靥一起说,是把那个深藏不露的小贾兰与宝琴一并说。凫靥敌酋来自哪里?看地图:




鸭绿江、牡丹江

鸭绿江、牡丹江流域,正是建州女真的发源地。
所以红楼作者说宝琴,说凫靥裘,说鸭绿江,我们一下全明白了。
也就明白了当晚占花名,宝钗这个皇太极占到的花名“牡丹”,表面看似牡丹花,反面实则指出“牡丹江”!直指建州女真。
不要忘了湘云说“酒底要关人事的果菜名”。所以,第三个谜,黛玉说的是湘云,酒底是“榛子”,崇祯子,所关人事就是湘云。第五个谜,是湘云说宝琴,酒底“鸭头”,即凫靥,福临、玄烨,所关人事是宝琴康熙。与前文对宝琴、凫靥裘的解读一致,并可相互验证。
“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那讨桂花油。”引的晴雯、小螺、莺儿等一干人都走过来说:“怎见得我们就该擦桂花油的?倒得每人给一瓶子桂花油擦擦。”黛玉笑道:“他倒有心给你们一瓶子油,又怕挂误着打窃盗的官司。”众人不理论,宝玉却明白,忙低了头。彩云有心病,不觉的红了脸。宝钗忙暗暗的瞅了黛玉一眼,黛玉自悔失言,原是趣宝玉的,就忘了趣着彩云。自悔不及,忙一顿行令划拳岔开了。
黛玉说“窃盗的官司”,表面看似彩云偷玫瑰露给贾环,宝玉应了的事件;反面是说“耗子偷玉”,所以这群耗子的首领宝钗瞅黛玉。作者向读者解释“原是趣宝玉”,几乎说明了是“窃盗宝玉的官司”。
看似是段笑话、闲话,其实反面还是“鸭头”的话题没完。注意三次重复“桂花油”。说是一干人都走过来,但作者写到人名的只有三人:晴雯、小螺、莺儿,是宝玉的丫嬛,和窃盗宝玉的宝琴、宝钗的丫嬛。每人给一瓶子桂花油,就是三瓶桂花油,又是“三”和“桂”,指“三桂”这个耗子,偷玉的官司就是因吴三桂而起。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导致满清兵不血刃窃据京城,巧偷江山。直至1662年永历帝也被吴三桂勒死,这些正是“鸭头”福临、玄烨朝之事,与历史相符。
所以最后用了一个最大的异常:林妹妹划拳,作为收尾。很难想象林妹妹划拳是个什么情景,嘴里叫着“俩好”、“五魁首”、“三星照”、“六六大顺”、“八仙过海”,手上还跟人比划指头,好看煞!
第六个,宝钗、宝玉射覆。宝钗覆了一个“宝”字,宝玉便知是指自己所佩通灵玉,便笑道:“姐姐拿我作雅谑,我却射着了,就是姐姐的讳,‘钗’字就是了。”这里“射覆”二字没写反。
宝钗覆“宝”,目标是“玉”。觊觎宝玉之心,路人皆知!没有任何含蓄,不管别人感受,直指所要“宝玉”,这才是本来面目。
宝玉却说“断玉钗”!解释说“旧诗曾有‘敲断玉钗红烛冷’”。
后面湘云、香菱的对话,反面强调宝玉、宝钗之事“用时事”,“有出处”。湘云说“诗书纪载并无”,用谐音,指这些事“史书记载并无”,因清修明史,抹杀了历史真相。同上个“窃盗宝玉的官司”一样,这些都是历史,所以本书要记载这些历史真相,让以后的读者能看到这些“时事”,不能“忘了”!

未完,连载【红楼日月】
(点击正文前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color=rgba(150, 150, 150, 0.4)]©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2人点赞



红楼日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3 17: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宝玉生日、贾敬宾天:四月、二月、闰月时间都不对,只能在三月

长安昭阳王
IP属地: 河南
0.892
2024.09.22 12:13:36
字数 2,720
阅读 42
【 红楼日月:连载67】
(接上文,贾敬死时:天气炎热?暑月?七月?)

一、贾敬宾天,只能在三月论证:

先列出书中设置的时间:

时间点:

A:老太妃薨。

B:清明节。

C:送灵日。起灵,贾母离家。

D:贾敬死。

E:初四灵柩进城。

F:贾母回家。

G:贾敬百日。

H:八月内柳湘莲方进了京。

时间段:

AC=21天。      老太妃薨,二十一日后,方请灵入先陵。

CF=一个月。    贾母离家至贾母回家之间是一个月。

书中设置的条件如下:

A老太妃薨时,除了岫烟,都穿棉衣。

AC的21天之间,有清明节,在朝中大祭之后。清明节的范围:二月后半月,三月前半月。包括在各种闰月情况下。

C贾母离家之后,还在春天:“一日清晓,宝钗春困已醒,微觉轻寒”。莺儿编花篮时,“柳叶才吐浅碧,丝若垂金”。

CF贾母离家至贾母回家的这一个月:贾敬死、初四灵柩进城。

E初四灵柩进城时,贾母未回。

G贾敬百日,之后一两天,贾琏要去平安州,不过三五天就起身,来回得半月工夫。“出了月就起身”。

GH之间,贾琏“出了月”去平安州,方走了三日,路遇薛蟠、柳湘莲,聘尤三姐。



以下分各种不同情况分析:

1、如前表格所示,八月内柳湘莲方进了京,七月贾琏去平安州,六月底贾敬百日,三月二十前贾敬死,四月初四灵柩进城。则贾母三月离家、四月回家,而且贾母离家在清明节后十天半月左右,清明节也在正常范围内。二月下旬老太妃薨,不到脱棉衣的时候,都正常。

以上所列条件和时间约束也都符合。显然是此题的一个解。

2、如果八月柳湘莲进京,贾琏去平安州也在八月,则贾敬百日在七月底。贾敬死则在四月二十前,芍药花开也对,那么初四灵柩进城就是五月初四,此时贾母未回。则贾母回家日F在五月初五后,因CF=一个月,所以贾母离家日C在四月初五后,与贾母离家在春天的条件不符,这是一错。如贾母离家日C在四月初五后,因AC=21天,所以A老太妃薨在三月十五后,那么朝中大祭后的B清明节在三月后半月,明显清明节不对,这是二错。所以贾敬死在四月不对。

3、贾敬死在四月不对,原因是导致清明节太靠后,有违常识。所以贾敬死在五月、六月等更不对,会导致清明节在四月之后。

4、如果贾敬死在二月:要是清明节在三月,贾敬死在清明节前肯定不对。要在清明节后,只能清明节在二月二十前,贾母离家则在二月下旬,贾敬死只能在二月底,这会导致前后都出问题。先往前看,A老太妃薨只能在二月初,则岫烟脱了棉衣明显不对,再往前薛姨妈生日前宝玉坐在桃花底下哭,更不对,桃花不可能开。再往后看,因CF=一个月,贾母回家则在三月下旬,那么初四灵柩进城只能是三月初四。二月底贾敬死,报信人飞马过去,贾珍再赶回来,再准备几天,时间不够。而且导致百日只能在上旬,与后文百日在月底矛盾。

所以贾敬死在二月不对。二月之前更不对,不能死在清明节前。



以上是没有闰月的情况,下面分析有闰月的各种可能:

如果贾敬死在三月,不置闰已解决问题了。置闰后无论对错,既不能使之更对,也不能对其否定,故无讨论意义。

5、如果贾敬死在四月,分两种情况:

5.1、闰在死后:贾敬死在四月不对,是因为问题出在前面,导致清明节太靠后,导致贾母离家过了春天,所以在后面置闰改变不了前面的错,无论置闰四月、闰五月、闰六月都于事无补。

5.2、闰在死前:比如闰三月、闰二月。本来贾敬死在四月已导致清明节太靠后而出错了,死前再加一个月,会导致清明节更靠后,错的更离谱。比如闰三月,会导致清明节在闰三月的后半月,更不对。

6、如果贾敬死在二月,也分两种情况:

6.1、闰在死后:如有闰二月,则清明节肯定出现在闰二月,而贾敬二月死,直接就错了。如有闰三月,则清明节出现在三月,同样错了。后面的闰四月、闰五月等同理,清明节在三月,贾敬死在清明节前肯定错了。

6.2、闰在死前:只有闰正月。闰正月很特殊,比如崇祯朝1640年的闰正月,清明节在二月十六,其它年份清明节也在二月中旬。则贾母离家在二月下旬,贾敬死只能在二月底,贾母在三月底前回家,初四灵柩进城只能是三月初四。因二月前加了一个月,前面的脱棉衣、桃花开的问题没有了。但二月底贾敬死,三月初四灵柩进城,时间不够。而且导致百日只能在上旬,与后文百日在月底矛盾。

7、如果贾敬死在闰二月,是种特殊情况,因为和三月很近,单独列出:有闰二月的年份,清明节都在闰二月中旬,则贾母离家在闰二月下旬,贾敬死只能在闰二月底。这样以来,情况同上面6.2一样了,出的错误也一样。

8、如果贾敬死在二月前,清明节前死,有没有闰月都肯定不对。

9、如果贾敬死在四月后,比如五月、六月等,无论闰月在前在后,都解决不了清明节太靠后的问题。

所以,细分为十几种情况分析后,只有贾敬死在三月这一个解,其它情况全不对。

因为红楼作者设置的这几个条件:清明节、初四灵柩进城、21天起灵、贾母离家和回家之间是一个月,非常巧妙!一步步把贾敬死日赶到了三月。其它路全被堵死,即使各种置闰都排不到其它月份。只能说明:这是红楼作者精心安排贾敬死在三月的结果。

贾敬宾天,只能在三月,论证完毕。



宝玉生日
二、上文表格宝玉生日的推算:

如果单从前向后看,感觉很多时候可以向后推好多天。

如果单从后向前算,也有些时候可向前推几天。

比如贾琏说“出了月起身”这天:是七月初一之前,可以是六月三十、二十九、二十八日。

但前后同时推算,则会发现:

贾敬百日最晚是六月二十八,没法往后再推了,则贾敬死日最晚三月十九,贾母离家最晚三月十五,则21天是二月二十五老太妃薨,薛姨妈生日最晚二月二十一。

从前推算:正月十五后,作者3次强调一个月,则到二月十五了:王夫人请宝钗帮忙照看。然后十六日赵姨娘闹探春,十六、十七、十八是赵国基死葬之间的3天,十八日紫鹃说回苏州,宝玉痴呆,十九日吃了药好些,二十日放紫鹃回去。二十一日就是薛姨妈生日了。

没有一天多余,一天不差!能看出这日期是作者精心设计过的。

所以前后挤压推算,才能知道:二月二十一、二月二十五、三月十八、三月十九、六月二十八,这几个重要日子,向前、向后都没法再推一天!说明在写作前,这几个大的时间点,作者早已设计好了。



看到这几个日期一出来,相信大家已经心领神会了:

三月十九日:老爷宾天了,是朱明亡国、崇祯上吊之日。

三月十八日:宝玉生日,是朱明生存的最后一日。

二月二十一日:薛姨妈生日,是努尔哈赤的生日。与前文分析宝钗生日证据一致,可相互验证。

三月十八日:也是宝琴生日。康熙生日,正是三月十八。下一节看薛宝琴,这个薛家满清最后得到天下的康熙帝,玄烨。

所以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这半年的时间,作者就是不给明确日期?对宝玉生日的日期,甚至月份,为什么一直讳莫如深?甚至故意用假语混淆!因为这日期太敏感,只能隐写。但作者留下了足够的线索,让读者只用加减法,便能算出此日期。



未完,连载【红楼日月】
(点击正文前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宝玉生日,三月十八!前后挤压时间推算:半年时间,一天不差长安昭阳王关注IP属地: 河南
2024.09.20 19:28:04字数 507阅读 52



【 红楼日月:连载65】
(接上文,红楼梦解谜:玄墓蟠香寺)




《红楼梦》

6 宝玉生日6.1 宝玉生日推算
从正月十五元宵节,到八月柳湘莲进京、尤三姐自尽,这两个时间清楚。从55回到66回,前后挤压时间,推算宝玉生日,如下表:






倒推更清楚简明:





前后通看:





因发布时字数限制,表格中的文字不计数,所以把下文论证三月的几个时间点列出,朋友们可自行考虑推算:
老太妃薨。注意岫烟当棉衣,其他人还穿棉衣。
清明节。要对清明节在农历的什么时间段,有常识性了解。
送灵日。起灵,贾母离家。注意贾母离家之后,还在春天:“一日清晓,宝钗春困已醒,微觉轻寒”。春困,很明显。“柳叶才吐浅碧,丝若垂金”,只能是春天。
贾敬死。
初四灵柩进城。这个初四,是几月初四,其实很好推算。
贾母回家。书中特意写了,贾珍、贾蓉扑入贾母怀里哭。所以显然过了初四灵柩进城。
贾敬百日。
出了月,贾琏去平安州,路遇薛蟠、柳湘莲,聘尤三姐。
八月内柳湘莲方进了京。
注意:
老太妃薨,二十一日后,方请灵入先陵。
贾母离家至贾母回家之间是一个月。这点书中重复强调过,说的很清楚。
这些条件导致:贾敬死日,不可能在四月、闰四月、二月、闰二月,作者把这些路都堵死了。

未完,连载【红楼日月】
(点击正文前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color=rgba(150, 150, 150, 0.4)]©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3 18: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迷雾:贾敬死时,天气炎热?暑月不敢用冰?七月黛玉秋祭?

长安昭阳王
IP属地: 河南
0.908
2024.09.21 12:07:46
字数 2,066
阅读 48
【 红楼日月:连载66】
(接上文,宝玉生日推算:三月十八)

一直有朋友说,贾敬死时,书上写的很清楚:“目今天气炎热,实不得相待,遂自行主持,命天文生择了日期入殓。”三月,春天,怎么可能用“天气炎热”这样的词呢?

然后在下回,不到一个月,贾敬尚未出殡,书中写的也很明确:“芳官早托了一杯凉水内新湃的茶来”,宝玉“虽暑月不敢用冰”,可见此时已是盛夏——三月中旬过了不到一个月,怎么可能是盛夏呢?

然后宝玉就往潇湘馆来看黛玉,林妹妹私祭,书中写的更明确:“大约必是七月因为瓜果之节,家家都上秋祭的坟,林妹妹有感于心,所以在私室自己奠祭,取《礼记》:‘春秋荐其时食’之意,也未可定。”

所以,“七月”,很清楚。则宝玉生日、贾敬死日必是“天气炎热”的六月份。

则:三月中旬,显然不对!这些列表、论证,更不值一看。

这是对原著说不上如数家珍,但看过几遍,提起哪儿都不陌生,但从未系统分析过的红楼读者的普遍看法,很有代表性。

这是“只看点,不看面,只看一面之词,不看整体信息”,这样看一般书问题不大,甚至有“一叶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成语。但这样读《红楼梦》不行,《红楼梦》是一本“藏头露尾”的谜书,是“用假语”、“隐真事”的书。当“一叶知秋”遇到“瞒天过海”,“管中窥豹”的结果,只能是“盲人摸象”。

看《红楼梦》,一定要把信息看全,再系统分析。

书中一边写“天气炎热”,一边却写宝玉穿着“袷裤”。写“芳官满口嚷热”,却穿着“夹袄”、“夹裤”。

香菱她们斗草拿出牡丹花的时节,能有多热?“天气炎热”吗?

那“暑月”呢?“七月”呢?显然错了!

如同芍药和牡丹同时开花一样,不是芍药错了,就是牡丹错了,必定有个错。我们要考虑的是,这里为什么写错?作者这样写何意?又在“用假语”瞒人,这里“隐”了什么事?

贾敬死日,作者是以“真事隐”的方式写?还是写明“三月十九”老爷“宾天”?在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谁都能看出“三月十九”是甲申之难的日子!作者敢写那么明显吗?怎么办?用假语!

《红楼梦》这本书不都是“用假语”写的吗?老爷宾天也不例外。

“暑月”、“七月”的时候,往前、往后看下,很容易能甄别出:这里有错!显然是故意错。

此时贾母送灵回来没有?没有。

老太妃薨,贾母送灵,离家、回家是一个月,58回写的很清楚,而且重复强调过:

“这陵离都来往得十来日之功,如今请灵至此,还要安放数日,方入地宫,故得一月光景。”“又送灵去一月方回。”

贾母离家后还是春天,也很明确:“一日清晓,宝钗春困已醒”,“微觉轻寒”。“因见柳叶才吐浅碧,丝若垂金”。

所以贾母在“清明节”后的三月离家去送灵,四月底前应回家, “端午节”前肯定到家了。

“暑月”、“七月”呢?送灵一个月的事,横跨夏天三个月?不是春天离家错了,就是七月回家错了,太明显了。

再往后看:如果贾琏、贾母送灵回来前,已是“暑月”、“七月”,则:贾敬出殡后,下月初三,贾琏偷娶尤二姐,就应该是八月初三?又过了两月,尤二姐对贾琏说:“我如今和你作了两个月夫妻。”这时是月底,贾琏“出了月”去平安州,那就应该是十月?

贾琏路遇薛蟠、柳湘莲,聘尤三姐。“谁知八月内湘莲方进了京”,怎么解释?

所以前后综合一看,很容易就能看出:这里的“暑月”、“七月”,“天气炎热”、盛夏,跟前、后都对不上。

这种作者故意写的错误,通过分析,很容易能甄别出来。



宝玉生日,贾敬死日:三月中旬,甲申之难!


贾母“端午节”前回家,也排除了贾敬“灵柩进城”的“初四”是五月的可能。那么这个“初四”,稍加分析,是不是便能看出是四月初四?所以贾敬死,是不是只能在三月?因为哪怕四月初一死,四月初四“灵柩进城”,时间都来不及,更别说五月、六月了。

这时又有人要老调重弹了:书上写“七月”,那就是“七月”,要以原著文本为准!三个月后的“八月”,柳湘莲方进了京,足以证明《红楼梦》中时间混乱,并有其它“时间混乱”的例子可以佐证。

“时间混乱”的结论,是没有系统分析,在《红楼梦》提供的众多信息中,没有甄别明显的“错误”。比如这里的“七月”,只要前后对比分析,很容易甄别出来这是故意错。因为“八月”柳湘莲进京,尤三姐自尽,直到这年的“腊月十二日”,后面的时间也不混乱。

红楼作者敢故意写错,就是相信用心看书的读者,只要思考分析,很容易能发现这种“错误”,便能看到作者“真事隐”的时间:

“八月”柳湘莲方进京。

则:七月贾琏去平安州。

六月底:贾敬百日。因为贾琏说“出了月”就起身去平安州。

让读者只用一个减法:六月底 - 贾敬百日,便能很容易算出:老爷“宾天”,在三月二十日前!

三月中旬这日期一出来,就知道作者为什么“用假语”、“隐真事”了。所以,显然是作者故意写错,用“错误”提醒反面所隐之事。

我们把这种方法分为三步:

第一步,要能看出《红楼梦》中的这种“错误”。是作者故意错,不是真的写错、抄书抄错,很多“错误”明显不是抄书能抄错的!

第二步,是思考作者故意写错的原因,在上下文里找重要线索。

第三步,在反面找到答案。答案都在反面,不用在正面找答案,红楼作者的写作意图根本不在正面假语故事,而在反面“真事隐”。



未完,连载【红楼日月】
(点击正文前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3 22: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骂胡贬夷,耶律雄奴被骂野驴子,作者会是满清包衣吗?

长安昭阳王
IP属地: 江西
0.623
2024.07.10 13:35:14
字数 2,501
阅读 63
【红楼日月:连载3】
(接上文,读红楼梦,须看《风月宝鉴》背面骷髅)

通过芳官、蕊官、藕官先预演三人结局,是作者惯用的画家三染法。像宝玉这种出场之前先写结果,这种手法也常用,高明之处在于:答案在前,问题在后,读到答案时还不知道在说什么,当然不会引人注意,在后面看到问题时,一直往后看找答案却找不到,对敏感问题就不会引人怀疑,便于真事隐。

举个例子:

第59回,莺儿采花折柳编花篮,何婆子怒骂:“这叫做什么?这编的是你娘的屄!”虽是对女儿春燕吼的,但明显骂的是宝钗的丫嬛莺儿。这婆子就这素质,怎么在荣府当差?对女孩子,怎么能骂这么难听的话?如此之类都是从正面读的。我们既然是读反面之事,思维就要转变过来。能这么骂,都是作者要骂,而且在骂之前特意质问:“这叫做什么?”你就是找到八十回,也找不到答案。答案却是在第56回先写了,探春物色弄香草在行的人,平儿说:“跟宝姑娘的莺儿,他妈就是会弄这个的。上回他还采了些晒干了,编成花篮葫芦,给我顽的。”莺儿编的是花篮葫芦,胡虏!一下就明白了。将此答案代入何婆子之骂:这叫做什么?胡虏!这编的是胡虏,你娘的屄!



花篮葫芦
在此之前,莺儿去潇湘馆,路上先编了一个花篮,送给了黛玉。黛玉问谁编的,强调别致,难听话黛玉骂不出口,所以作者安排何婆子替黛玉骂。黛玉是芙蓉,荷花,这婆子姓何。斯文高雅如红楼作者,却不惜用泼妇骂街的脏话,表达对花篮葫芦的强烈感情,令人震惊。

《红楼梦》正面的故事、情节,只是作者要把真人真事捏合起来的剧本,是假相,所以不能受正面情节、好坏的迷惑,注重看反面。比如,李嬷嬷骂袭人娼妇、作耗、狐狸精,感觉这个老婆子很差劲,表面又把袭人写的很贤,但作者却安排宝玉脚踹袭人。不是误踢吗?一点也不误,都是作者要踢的,都是作者要骂的。

以上几例,足以证明,红楼作者不仅逻辑缜密,而且手段高明,处处设伏,多个线索齐头并进,能把正面、反面两个故事都编的头头是道。这CPU,古今中外,没看到第二个,所以不用担心红楼作者会犯低级错误。



上例提到骂胡虏很难听的话,在《红楼梦》中骂胡贬夷的话很多,多以如“葫芦”“雄奴”这样的谐音、指桑骂槐、安史之乱等比较隐晦的方式写,也有明目张胆写的。

比如,宝玉生日后,把芳官改妆成土番。宝玉说:“再起个番名,叫作‘耶律雄奴’。‘雄奴’二音又与‘匈奴’相通,都是犬戎名姓。况且这两种人,自尧舜时便为中华之患,晋唐诸朝深受其害。幸得咱们有福,生在当今之世,大舜之正裔,圣虞之功德仁孝,赫赫格天,同天地日月亿兆不朽。所以,凡历朝中跳梁猖獗之小丑,到了如今,竟不用一干一戈,皆天使其拱手俛头,缘远来降。我们正该作践他们,为君父生色。”

宝玉这段话,信息量比较大:

耶律姓氏源于契丹族鲜卑分支宇文部支,源自东胡,起于中国东北的大兴安岭。

匈奴是中国北方蒙古高原的古代游牧民族。

犬戎是陕甘一带的古代游牧部落,中原王朝把一切西北游牧民族都称为犬戎和戎狄。

站在1700年代的作者时期,显然不认为耶律、匈奴、犬戎也属于中华,而称为“中华之患”,与我们现在56个民族是一家的大中华历史观不同。读书不能脱离其历史现实,应尊重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比如我们不能责怪岳飞“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说金国的女真朋友都是兄弟,不要有民族仇恨,或者对多铎说不要屠扬州,汉族、满族一家亲。

我在此文中写到的骂胡虏、骂满清等解读,也不是我仇恨满清,历史观狭隘,煽动民族仇恨。这跟我试图阐释《满江红》一样,不能说我吃人肉、喝人血。我们是在讨论作品,是设身处地想按作者的思路理解作品,这点以后不再申明。

此处,作者把东北的耶律、北方的匈奴称为“中华之患”,显然作者不属满清或满清包衣的阵营。

“自尧舜时便为中华之患”,“晋唐诸朝深受其害”,“凡历朝中跳梁猖獗之小丑”,这三句话和“历朝”二字,是自中国历史有文字记录以来,几千年的中华血泪史:

犬戎导致西周覆灭。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随后被犬戎攻杀,褒姒被掳,京城被占,转为东周,进入春秋战国之乱。

秦汉一直打匈奴,蒙恬、卫青、霍去病都打匈奴,直到匈奴西迁,退出中华的历史舞台。后来还有蔡文姬被掳,曹操重金赎回之痛。

西晋从五胡乱华,到隋朝建立,胡人屠杀汉民,鲜卑割据北朝,中原沦丧二百多年,是中华民族的黑暗之世。

隋唐一直打突厥,李靖、李勣、薛仁贵都打突厥。胡人边将起兵范阳,范阳在长安东北,安史之乱虽未亡唐,却直接导致盛唐转衰。

宋朝先打契丹,再抗女真,最后亡于蒙古。靖康之耻,皇帝宗室都被金国掳去;崖山之战,君臣军民十万跳海就义,悲壮殉国。

明朝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逐蒙立国。也是胡人边将起兵东北,风刀霜剑严相逼,天灾人祸,内外交困,李自成破京,吴三桂引狼入室,满清打着为明剿贼的旗号,占据京城,巧夺江山。

“历朝”之猖獗小丑,竟一朝不落地跳梁,直至作者之世。作者特意指出耶律、匈奴这两种人,一种源自东胡来自东北,一种来自北方蒙古高原,在作者之世,不言而喻:只有满蒙!被作者骂作野驴子。有人说书上明明写的是耶律匈奴,你怎么能理解为满蒙呢?胡猜乱解!那我试问:岳飞写“笑谈渴饮匈奴血”,是岳飞想穿越到千年之前,去找汉代的匈奴复仇吗?

宝玉的这段话在康雍乾文字狱时出现,可算非常大胆,明显颂华贬胡,而且指出当今之世是虞舜正裔,即汉人天下。如凤姐说“太祖皇帝访舜巡”,同样是拿虞舜作比的汉人皇帝,且书中作者多次明确标榜黛玉是虞舜,说来话长,后文解读。还有第一回此书来历中,空空道人说无朝代,石头答“假借汉唐”,也明显是汉人朝代。所以,此处的“君父”:绝不可能是胡人。

再举个极小的事例,比如书中出现的治病救人的医生,给晴雯用虎狼药的是胡庸医,给尤二姐治病却把成形男胎打下来的太医叫胡君荣。无论是同一个姓胡的医生总干坏事,还是分别为两个姓胡的医生,怎么不好的事就是姓“胡”的在干?红楼作者明显贬胡。

有人认为书中的胡虏、匈奴、夷狄、骚达子、野驴子、反叛肏的骂的不是满清,是北方的蒙古,说清朝时称蒙古为胡。可是清朝的统治是满蒙联合统治,皇太极、顺治的皇后都是蒙古人,包括孝庄也是蒙古人。曹家作为满清包衣,康熙的铁杆儿,这样骂蒙古也不成立。



未完,连载【红楼日月】

(点击正文前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04:09 , Processed in 1.1947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