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2-27 19: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灯谜诗三首(其一)》
2023-03-26可可诗词网-红楼梦诗词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灯谜诗三首(其一)》薛宝钗

薛宝钗

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

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

《红楼梦》中,除“太虚幻境”“金陵十二钗”正、副诸册判词及《红楼梦曲》明为预言书中人物命运的谶语之外,其它的诗词曲赋也多有隐意。尤其是作为谜语的诗词曲,更各自切合人物的品性,暗示人物的归宿。它们使“红楼”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宿命色彩,通过它们,展现了作者对小说中人物命运的安排,预示着情节的发展和故事的结局。

《红楼梦》二十二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已曾叙写过制灯谜的情节。贾政从宝钗、黛玉等制的灯谜诗和谜底中,预感到她们“非福寿之辈”的不祥的命运。第五十回“暖香坞雅制春灯谜”所制的诗谜,却除史湘云一首《点绛唇》交待了谜底之外,其他诸首“大家猜了一回,皆不是”,最后也没有交待谜底。其隐意也只若有若无地寓于诗句之中,见仁见智,无法指实。

先看宝钗的一首。头两句形容谜底物的形象。镂、锲,都是雕刻的意思;檀、梓,质地优良的木材。是谁,把檀、梓雕刻得一层层、八面玲珑?诗人没有正面回答,只是采取排除法,否定良工巧匠能堆砌成这样的精品。言外之意是:它的天衣无缝的精密细致本是自然生成。联系下面两句中的“梵铃”之“梵”来看,梵是“梵摩”的简称,指与佛教有关的事物,可知诗谜“一层层”所指的是佛教建筑形式——塔,佛塔上挂的铜铃,称“梵铃”。

三、四两句又排除它是真正的佛塔的可能,因为佛塔有铃,而这个“塔”即使天空风狂雨骤,也从来没有梵铃的叮咚之声。

这个诗谜,有人猜纸鸢(周春《阅红楼梦随笔》),有人猜松球(护花主人《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

作为诗谜来说,从诗的角度看,全无意境;从谜的角度看,又并不切。不过作者写这些灯谜,本意也只在寄托人物的命运。头两句似寓宝钗玲珑机巧、城府深沉、藏而不露的秉性。末两句似说,如此聪明之人,于人事变迁,贾府败落之时,竟终未醒悟。和豪俊豁达的史湘云诗谜的“名利犹虚”,红尘何趣的顿悟成为鲜明的比照。

下一篇:《歌谣》
上一篇:《灯谜诗三首(其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2-27 20: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十二曲——虚花悟
[ 清 ] 曹雪芹
原文
将那三春勘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2-28 08: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沚水===资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2-28 15: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泾渭分明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泾渭分明,汉语成语,指的是泾水和渭水合流时清浊非常分明,古人认为泾水清,渭水浊,比喻是非分明,界限清楚。该成语出自《诗经·邶(bèi)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zhǐ)。”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泾水和渭水指陕西、甘肃境内的两条河流。该成语的近义词为一清二楚、黑白分明,反义词为不分皂白、泾渭不分、黑白不分。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泾渭分明

拼音
jīng wèi fēn míng

出处
诗经·邶风·谷风


语法
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

反义词
不分皂白、泾渭不分

目录
1成语释义
2来源出处
3典故故事
4成语应用
折叠编辑本段成语释义
泾渭分明亦作“泾渭自分”。亦作“泾渭自明”。[1]

泾:清;渭:混浊;

泾渭,二水清浊异流,汇而不混。比喻优劣、是非等非常分明。

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折叠编辑本段来源出处
出自《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1]​

折叠编辑本段典故故事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经陕西而入黄河;泾河又是渭河的支流,发源于宁夏。二水在西安市高陵区相汇。“泾渭分明”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泾渭两河交汇处。说的是在泾水、渭水相会合处,清浊分明,分界清楚而不混,用以比喻界限清楚。

古人认为是泾水浊而渭水清的。这据考证,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大概是这则成语的雏形了。那么,现在还能不能在两河交汇处见到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景观呢?仍然是可以的。

但是,当我们来到二河汇合的地方,看到的却是渭水浊于泾水。许多专家亲赴实地考察,看到的也是泾清渭浊的现象。《现代汉语词典》因此将这一成语解释为:“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有人还就此撰文,认为是古人搞错了,应该是泾清而渭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是古人错了吗?实际上,从流经的地域来看,渭水自甘肃鸟鼠山流经陕西入黄,流经的是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之地;而泾水全程流经的是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就河水含沙量而言,应该是泾水大于渭水的。据统计,目前泾河平均每年向渭河输送3.04亿吨泥沙,平均含沙量为196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纳入泾河之前,渭河平均每年输送泥沙1.78亿吨,平均含沙量26.8公斤每立方米。从数字上看,还是泾浊渭清,尤其在枯水季节。但到了现代,由于渭河流域尤其是上游地区人类活动的原因,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也同样为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渭河流经地区土壤所含矿物成份的原因,当渭河含泥沙量达到每立方米10公斤时,水色便呈赤黄色了。从表面上看,泾渭分明的自然景观仍然存在,但已是渭水水色深于泾水了。并不是古人搞错了,这是后人人为对环境发生的影响,不能不引起重视。

折叠编辑本段成语应用
示例

泾渭分明缘底事,元戎总未计恩仇。 (林伯渠《和朱总出太行韵》)[1]

文学与科学并非泾渭分明。

《喻世明言.卷一○.滕大尹鬼断家私》:「守得一十四岁时,他胸中渐渐泾渭分明,瞒他不得了。」反泾渭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07: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高淮生:陶渊明与《红楼梦》简说
2021-08-20 07:03
陶渊明对《红楼梦》的影响研究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论题。陶渊明是理解或阐释《红楼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角,至今仍然有广阔的话题空间。这一话题不仅有助于拓展《红楼梦》研究的新视野,而且有助于拓展红学研究的学术空间。


清石湾蓝釉陶渊明赏菊

1

崔炳圭在《陶渊明对<红楼梦>的影响研究》一文中说: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开始引进西方接受美学的观点,促使古典文学研究更有活力与生气。陶渊明研究也不例外,1991—2005年间出现的1000多篇陶渊明研究论文中,采用接受美学观点的论文就超过300篇,这足以证明接受美学在陶渊明研究中的重要性。……

其实,清代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如何评价陶渊明以及《红楼梦》作品本身如何接受陶渊明的影响,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论题。……

关于《红楼梦》与陶渊明之间的密切关系,学术界早已有所认识,如高淮生《从<红楼梦>看阮籍、嵇康、陶渊明对曹雪芹的影响》(《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2辑)等论文就是其中代表[1]。

崔炳圭注意到了接受美学在陶渊明研究中的重要性,并由此提出研究《红楼梦》如何接受陶渊明的影响这一论题的学术价值,笔者颇有同感。

众所周知,陶渊明的接受研究以李剑锋的成果最为丰硕,经过修改的博士论文《元前陶渊明接受史》于2002年由齐鲁书社出版。此后,李剑锋陆续完成了《辽金元明清陶渊明接受史》、《陶渊明接受通史》等著述,这些拓新性研究成果无疑是接受美学在陶渊明研究中的成功运用。


《陶渊明接受通史》

正如张可礼在《陶渊明接受史》一文中所说:《陶渊明接受通史》“不仅为读者接受陶渊明提供了多方面的参照,有助于读者全面系统地思考和认识陶渊明,也为文学史研究和写作提供了一些启示。”[2]

显而易见,《陶渊明接受通史》同样也为研究《红楼梦》如何接受陶渊明的话题提供了多方面的参照。

笔者注意到,崔炳圭《陶渊明对<红楼梦>的影响研究》一文特别提到了笔者十多年前发表于《红楼梦学刊》上的《从红楼梦看阮籍、嵇康、陶渊明对曹雪芹的影响》一文。

该文试图对《红楼梦》与陶渊明之间的密切关系做一番尝试性探究,并取得了如下认识:陶潜、阮籍、嵇康均为魏晋名士,他们的个性品格与精神风范、思想情感与认知方式、乃至悲患与风流,都可以在《红楼梦》里见到明显的印迹。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1、“质性自然”的人生追求与审美理想;2、超时世的苦闷与悲哀;3、“达观”的胸襟与态度。曹雪芹像阮籍、嵇康、陶渊明一样,不仅以自己出色的创作为后世提供了不同寻常的优秀范本,标示着生命个体所独有的审美风范,并且也为后世提供了独具鲜明特色的人格范型。[3]


《名家与红楼梦研究》,高淮生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20年版。

笔者以为,《从红楼梦看阮籍、嵇康、陶渊明对曹雪芹的影响》一文所提出的陶渊明“人格范型说”以及曹雪芹与陶渊明“三个方面联系说”至今仍有启示意义。

崔炳圭认为:

《红楼梦》里反映的陶渊明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林黛玉的菊花诗与贾宝玉的思想上,而且《红楼梦》的主体意识、人物品评、登场人物的思想行为以及作者本身的脱俗与反俗精神,都与陶渊明的脱俗精神很有关系。

此外,作为‘情书’的《红楼梦》,其中的真情与痴情意识都与重视淳朴及真实的陶渊明的为人与作品息息相关,而以大观园为背景的《红楼梦》的脱俗隐逸思想,非常类似于追求桃花源理想世界的陶渊明的思想。

不仅如此,反映《红楼梦》作者审美的人生态度的非功利的创作态度,也来源于陶渊明所代表的魏晋文人不求功利、自娱自适的创作态度。[4]

崔炳圭的以上思考显然是有启示意义的,即陶渊明是理解或阐释《红楼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角,可以言说的话题远没有说完,即便那些被集中关注的诸如“正邪两赋”的人性论、菊花咏的菊花意象、湘云卧花裀的魏晋名士风范等话题,仍然有着广阔的话题空间。

2

笔者检索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之后发现,近百年红学史的民国阶段基本上少见有关研讨“陶渊明与《红楼梦》”这一话题的文章。

近几十年来,集中探讨陶渊明对《红楼梦》的影响或《红楼梦》对陶渊明接受这方面的文章仍不多见,不过,这方面的研讨已经引起相当程度上的关注,相关的论述或阐释颇具新意。换句话说,即研究成果虽有限,学术质量尚可观。


《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

试以刘再复、李劼、周汝昌等关于陶渊明与《红楼梦》的思考为例分述如下:

1、刘再复关于陶渊明与《红楼梦》的思考侧重于“悟证”。

曹雪芹对陶渊明非常崇尚,小说中虽没有直接性的评价之语,但在诗中却有崇高的至尊地位,这也说明,他完全认同陶渊明借土(田园)诗化的澄明之境。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诗”)写海棠社众诗人(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宝玉、李纨、探春等)竞作菊花诗,结果林黛玉一人垄断了头三名(《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评审李纨宣布后,宝玉拍手叫“极是,极公道”。这三首诗与众不同,全以陶渊明的诗境为境,对陶渊明作了空前绝后的评价。……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都是对陶渊明的崇高评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诗境完全打破主客体之分、物我之分、天人之分的相融相契境界。庄周的蝴蝶梦,是主客不分,陶渊明的菊花咏,也是主客不分。这些菊产生于土(田园),而这些菊境也正是“息壤”所孕育的澄明之境。[5]

中国最卓越的诗人陶渊明、李煜、曹雪芹进入写作高峰时,在世俗世界中都处于零状态。也就是世俗世界中的一切权力、地位、荣耀都被剥夺或自己放下的状态。零状态,不是对前人与自身的否定状态,而是对世俗负累和世俗观念的放逐状态。在物质世界中接近零度的时候,他们却处于精神的巅峰状态,迈向艺术世界的最高度。[6]

陶渊明因拥抱大自然而获得解脱,但就境界而言,他还未进入大宇宙。他之前的庄子有宇宙感,但也太沉醉于自然。老子的《道德经》崇尚自然,又有宇宙感,不可道之道与不可名之名乃是宇宙的神秘。慧能更是一个奇迹,他的心灵没有过程,一步就把握事相之核,直达宇宙之心。

王国维说《红楼梦》具有宇宙境界,是自始至终都有一个宇宙语境在,贾宝玉、林黛玉的潜意识中就有一个宇宙在。林黛玉说“无立足境,是方干净”,暗示的正是人只有站在比人更高的宇宙高处才能了解自身,她的大化之境,比陶渊明的大化更为辽远。达到“天尽头”,远到有名如同无名的三生石畔与灵河岸边,远到女娲补天时的鸿蒙之初即大化之始。[7]

关于荷尔德林不同于中国庄禅的要点,刘小枫在二十年前已经揭开。他在《拯救与逍遥》的第二章中,把荷尔德林与陶渊明作了比较并涉及到海德格尔,认为荷尔德林之诗意栖居与曹雪芹之诗意栖居性质完全不同,也就是诗意生活、诗化生命的尺度不同,荷尔德林的尺度是神性,陶渊明的尺度是自然性,在荷尔德林看来,存在的充分敞亮和人类的诗意栖居都离不开神性的圣爱,离不开神性的价值尺度。

而这种神性并不是天地人自身的本然性规定。而以庄子为哲学基点的陶渊明的尺度却只是天地人自身,是神缺席下的自然生命。刘小枫讲的是陶渊明,但也可以说,讲的是曹雪芹,因为曹雪芹的诗意栖居内容恰恰是回到自身的本然性规定,尽管桃花源与大观园又有区别。[8]

总之,中国文化有自己的诗意尺度,诗意源泉,《红楼梦》写出了海德格尔、荷尔德林未必充分发现的那些巨大的深渊般的诗意生命与诗意生活。正因为如此,《红楼梦》才成为巨大原创性的经典作品。[9]

大观园与太虚幻境不同,它坐落在人间,如同陶渊明所说,“结庐在人境”,诗意它又是一种栖居。只是这种栖居,不是世俗栖居,而是诗意栖居。[10]


《红楼哲学笔记》

刘再复的以上思考结论是从《红楼梦》文本的“悟证”而来,这一种“悟证”乃基于他的这样一种认识:

《红楼梦》的情思浩如渊海,有待一代一代读者去感悟,而悟证又有益于《红楼梦》研究回归文学。期待“红楼归位”,自然是有感而发。20世纪红学兴旺,但也发生一个文学在红学中往往缺席的问题。

以意识形态判断取代文学研究且不说,上世纪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红学家,固然有王国维、鲁迅、聂绀弩、舒芜等拥抱文学的学人,但无论索隐派、考证派、新证派都忽略了文学本身,所以才有俞平伯先生晚年“多从文学、哲学着眼”的呼唤。[11]

由此可见,刘再复试图回应俞平伯先生的呼唤,他的关于陶渊明与《红楼梦》的思考基本上从“哲学着眼”,的确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这种从“哲学着眼”思考《红楼梦》的视角并非由于俞平伯先生的“呼唤”,早在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就开始了,而且起点非常得高,以致于宋淇感慨:“最可惜的是王国维在文学批评方面建立了桥头堡,后起无人,没有人做更深入的研究。”[12]

可见,刘再复的“悟证”并非就是《红楼梦》读法的“独创”。至于所谓“红楼归位”所谓说法的确有些夸大其词了。其实,从脂砚斋评点以来,“从文学着眼”评论《红楼梦》的成果多不胜数。


《红楼梦悟》

换句话说,如果“红楼归位”主要是指《红楼梦》的内容上的题旨寓意和形式上的创作手法(笔法技巧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可以说,自脂砚斋评点以来,“红楼”并未“离位”。

自有红学以来,三种研究路径如索隐、考证、批评最为畅行,这三种路径的得失利弊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笔者以为,俞平伯在《红楼梦辨》一书中所建立的《红楼梦》研究的“新典范”尤其值得阐扬,即这一“新典范”不仅具有一般意义上“考证学的方法”示范价值,同时具有创新意义上的“考证学的方法”示范价值即“文学考证”的方法论意义。

俞平伯的《红楼梦辨》一书将“考证”与“批评”融合得最为契合,可以肯定地说,《红楼梦辨》一书是“红楼在位”的红学经典。

此后的红学研究名著中,诸如宋淇的《红楼梦识要》、张爱玲的《红楼梦魇》、余英时的《红楼梦的两个世界》等,均为《红楼梦辨》“文学考证”的承续之作。


《红楼梦辨》版权页

至于刘再复的“悟证红楼”(刘再复著“红楼四书”《红楼梦悟》《共悟红楼》《红楼人三十种解读》《红楼哲学笔记》),尽管是出于“红楼归位”的考量,但往往因过于“思辨”和“玄想”而使“红楼出位”或“红楼离位”。“红楼四书”并非《红楼梦辨》“文学考证”的承续之作,是否能够成为红学经典尚有待于时日的鉴证。

值得一提的是,刘再复的以上关于陶渊明与《红楼梦》的“悟证”毕竟相对地中肯,尚未过于“思辨”和“玄想”。

2、李劼关于陶渊明与《红楼梦》的思考侧重于“历史文化精神”。


《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

中国历史就阴阳五行而论,汉唐时期主阳,以气为上,呈一派阳刚之气;及至宋明主阴,以情为重,呈一种人欲风流。然而需要说明的是,《红楼梦》所承汉唐之气,不是其帝王气象如汉武、魏武、唐太宗者,而是其人格风貌如陈蕃、李膺、嵇康、阮籍、陶渊明者。……

毋庸置疑,这样一个文化灵魂,同时又是一种新的人文传统。遗憾的只是,自《红楼梦》问世以来二百多年,这一传统居然鲜为人知。想想在这部小说周围麇集着多少红学家,他们如同抢食的鹫鸟一般从中啄取着各自的生存利益,而谁也不去领略其中的苍凉和悲怆。……

或许正因如此,才有了一代文化宗师王国维的自沉,才有了学术巨匠陈寅恪的壁立千仞。而这是中国晚近历史上极为鲜见的得《红楼梦》之气脉的两位文化遗民,王国维以其《红楼梦评论》领略其悲剧意味,陈寅恪以其《柳如是别传》承接其人文精神。此中的悲凉,与乱哄哄的所谓红学研究相去何止千里![13]

《红楼梦》在梦境上的自由和空幻比庄子的梦游更为广阔和充实,从而更加飘洒和自如。当年庄子的无用无为之中,掺和了魏晋风度的构成者们诸如嵇康、阮籍和陶渊明等人的骨气和质地,融会了《牡丹亭》中的生死恋情,再加上如同《诗经》求偶之声的清澈和纯粹,构成一种觉到极致梦到天际的大觉大梦之意境。

或许正是这样的梦境,潇湘妃子才在《菊梦》一诗中指出:“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同时标明:“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因为陶令盟,梦境有了天国指向的理想光泽;因为无限情,梦境有了光彩照人的审美指向。 [14]

在小说香菱学诗一节中,林黛玉对香菱强调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诗魂的这番论诗,可说是解开《红楼梦》意象形式的关键。因为既然作诗以立意为上,那么以此类推,小说也同样如此,不是以人物造型和故事结构为先,而是以确立意象为要紧。

意象的确立关系到小说的有无灵气,尤其是一部长篇小说巨著有无意象作深层结构,直接意味着灵魂的是否在场。以往文学史上之所以会出现梦游者的阙如连同梦境的空白,其根本原因在于灵魂的失落,而不是文学的失魂落魄,才导致权力话语以道统原则为媒介的干预和渗透。顺便说一句,明代性灵文学的倡扬,实际上是一次灵魂寻觅的努力。这一文学流派对《红楼梦》作者多少有一定影响。[15]

李劼关于陶渊明与《红楼梦》的“历史文化精神”思考尽管因“历史维度”的渗透自比纯然的“悟证”相对厚实些,不过,同样属于“思辨”和“玄想”的一脉。

李劼在陶渊明与《红楼梦》之间的精神气质和精神意蕴方面的领略的确可观,其中关于《红楼梦》意象的思考能给人以启发。

相对而言,李劼所著《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一书可以称得起红学名著,因为作者在融通“历史维度”“审美维度”“文化维度”阐释《红楼梦》的“历史文化精神”方面颇有新意。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

笔者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颇有影响的文化研究著作当推周汝昌的《红楼梦与中华文化》、李劼的《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和胡文彬的《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等三部。

这三部文化研究著作不仅拓展了《红楼梦》文化研究的新视野,而且拓展了红学研究的学术空间,这与红学研究的“文献、文本、文化”融通的学术倡议相呼应。李劼的《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研究是为了思考中华文化的精神气脉如何由《红楼梦》贯通并延续着,由此体味《红楼梦》的文化本真意味,以接续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

2、周汝昌关于陶渊明与《红楼梦》的思考侧重于“用笔之法”。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

曹雪芹首先是大诗人,大思想家,大艺术家……最后才是“大小说家”。他之萌起撰写自传小说的念头,现在可以理解成有两个因素:第一,由于家世与个人的遭遇经历,兴起必须一写“自家”的志意。第二,他以诗人之眼阅世,以诗人之心感物,以诗人之情待人,以诗人之笔摛藻,——这才产生成一部与在先的小说大大不同的《石头记》来。

这部小说的许多特色之中最大的一个,就是那种浓郁强烈的诗的气息与境界。这在别的小说中是绝对无有的。可以说,它整个儿是一首长诗——在小说的外形下而写出的!其所以能臻此境,正是由于雪芹志在自写其传,又最善于诗笔传神的两重原因凑泊为一而达到的自古以来尚未能有的极高的文学艺术的新境界![16]

涉及自传文学、自传小说,如离开《红楼梦》的中心而作广泛专题研究,那将是十分浩繁的工作,非本文所能包纳,此处只是若干零星感想,附记备考。汉代的史、子诸篇,作者多将‘自叙’放在卷尾,如《史记》、《论衡》等是。至六朝如《文心雕龙》,也仍然是自叙放在最后,构成全书的一个部分。

不与著述大书相连的、独立出来的自叙传,似乎以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为最有代表性。它的特点有二:一是“掩盖了的”disguised自叙传,即不肯明出真实姓名,也不肯用“第一人称”。二是虽名曰“传”,并不是死板地罗列“生平事迹”,而以突出个性特色为中心。

从此以后,“不知何许(即何乡何郡)人也”,也“不详其姓氏”的表面而传写自身的传记文学,就多起来了。这种文体,到底算“传记”,算散文,还是算小说?我看正有争论的余地。因此之故,“掩盖”或者说“伪装”了的、像是写别而实在是写自己的“传记”或“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上源头是很早的(陶氏的时代是西元的第三、四个世纪)!”[17]

我们读《红楼梦》务必要细心玩索雪芹的用笔之法。他的笔不是漫然轻下乱下的,笔笔有其用意。……《红楼梦》有一个“思想纲领”,就是正邪两赋论,是它统帅着全书。……曹雪芹让贾雨村宣讲了“正邪两赋论”,然后就举了一串人物的姓名,说这些皆是易地则同之人也,意思就是说他们的时代、地位、身份虽有不同,但其禀赋的本质则是一样的。这是雪芹以古喻今(他那时候的“今”)。[18]


《红楼小讲》

周汝昌关于陶渊明与《红楼梦》“用笔之法”的思考颇为用心,尽管他的判断不见得都能说服人,但他对《红楼梦》“用笔之法”的“大旨本意”的特别重视的确可取。

周汝昌在谈及“正邪两赋之人”时说:“这类奇才异品,乃是中华文化大背景所产生的精华宝物——所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雪芹著书传人的大旨本意,正在于此。”[19]

笔者以为,周汝昌认为曹雪芹“著书传人”即“志在自写其传,又最善于诗笔传神”的说法引人思考。

3

刘再复说:“如果仅仅以专治专,就《红楼梦》谈《红楼梦》,或仅用小说、诗词等文学视角来把握《红楼梦》,就很难跨越前人水平,而如果打通文、史、哲,打通中西方,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强大的参照系来领悟《红楼梦》,就会有别于他人前人,就会对红学之专有所补充。”[20]


《红楼人三十种解读》

刘再复关于“参照系”的说法是中肯的,可以认为,由陶渊明而观照领悟《红楼梦》正是这“参照系”无可替代的方面,这一方面的话题空间仍然开阔,只是应该“接着说”而不是“照着说”。

由此联系着看,或者庄子与《红楼梦》、嵇康与《红楼梦》、阮籍与《红楼梦》、汤显祖与《红楼梦》,或者儒与《红楼梦》、道与《红楼梦》、禅与《红楼梦》,如此等等,都是可以独立成为“参照系”的一个方面,诸如此类的方面构成了一张网,便可以更好地把握《红楼梦》,更准确地观照和领悟《红楼梦》,也就是对《红楼梦》做一番“博观圆照”。

谈及《红楼梦》研究的“博观圆照”,笔者另有一番思考,即为了更好地把握《红楼梦》,更准确地观照和领悟《红楼梦》,应将文本、文献、文论、文学史、文化史相结合或相融通,应将文学、历史、哲学、美学、艺术相结合或相融通,相对于《红楼梦》而言,可供选择的“参照系”最为灵活而开阔。


《红泥煮雪录:端木蕻良说红楼梦》

端木蕻良在《向红楼梦学习描写人物》一文中谈及曹雪芹写人物的方法时曾这样说:

写一个共同的本质,在不同的阶级教养之下呈露出各种姿态。这种写法,我认为是写人物最好的方法。曹雪芹最懂得这个。他知道“气质”在不同的阶层的养育之下,这种质素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姿态。

他说贾宝玉、林黛玉这一类人:“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千万人之上。其乖僻不近人情之态,又在千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偶生于薄祚寒门,亦断不至于为走卒健仆,甘遭庸夫驱剥驾驭,必为奇优名倡。如前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如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

他写的黛玉、晴雯,便是不同身分下的同一性格,倘若剥下了这份子“身分”,显示出他们原来那份“气质”,此则易地则同之人也。这是曹雪芹写人物技巧高明的一着。这种着数,可以说是“多态”的写法。……我们应该向曹雪芹学习雕塑人物的手法。[21]

笔者以为,曹雪芹写人物最善于选择“参照系”,所谓“多态写法”也可以称之为人物雕塑的“博观圆照”。 以此类比,对于曹雪芹《红楼梦》的“精神气质”做一番“多态”观照或阐释,无疑最有助于把握和理解曹雪芹《红楼梦》的“精神气质”。


作者书富察明义《题红楼梦》绝句

为什么《红楼梦》的“精神气质”可以做一番“多态”观照或阐释呢?笔者以为至少有两方面的理由,一方面,《红楼梦》是一部文学经典,周汝昌、刘再复甚至称之为文学“圣经”,其可阐释的空间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另一方面,《红楼梦》是一部文化小说,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容量具有无限的可言说性。

总之,陶渊明与《红楼梦》的研究应是“名家与《红楼梦》研究”的富有启发性的话题,这一话题对于理解《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文化诸方面均有启示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07: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孤标傲世偕谁隐——论林黛玉与陶渊明(品读《红楼梦》)
雨忆长安 2015-11-04   |  599阅读  |  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孤标傲世偕谁隐——论林黛玉与陶渊明(品读《红楼梦》)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备课资料 2006-02-15 手机版




西江月

  菊花,清高超逸,是中国古代文人典型性格的象徵,是诗人们喜爱吟咏歌颂的对象。自古以来,以菊花为题材的诗歌多不胜数,但最能刻划出菊花的神髓的,莫过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以及《红楼梦》中“魁夺菊花诗”的林黛玉。林黛玉和陶渊明的性格,也就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典型性格。
  一、 菊魂
  陶渊明性极爱菊,在他的诗作中亦处处可觅菊花的身影(如“芳菊开林耀”、“秋菊有佳色”等等),因他性情淡泊孤高,不屑於结交权贵,恰与菊花的情操相通,故後世吟咏菊花的诗歌中,用典时少不免会提到陶渊明。
  《红楼梦》是曹雪芹欲“使闺阁昭传”的呕心沥血之作,能住进大观园这座理想中的女儿国的,自然都是天地之精华灵秀所钟的佳人。这一群才貌双全的女儿们,平日都是以琴棋书画作诗填词为乐,起社咏菊便是其中一场诗歌的雅会。既然咏菊,诗句中自然会提起陶渊明。菊花诗共十二首,与陶渊明有关的就占了五首,其中包括薛宝钗的《画菊》──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探春的《簪菊》──“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诗社的活动虽然记叙得不多,但每一次的胜出者为谁都是经过曹雪芹的精心安排的。菊花诗之前是海棠社,史湘云後来居上压倒群芳,这是因为海棠是对於史湘云的身份、性格、命运的象徵和暗示(从她的海棠诗中“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欲离魂 ”一句旁有脂批云“又不脱自己将来形景”,以及後来抽花名签时她抽得海棠花签可以看出。这是题外话,按下不提)。林黛玉之所以魁夺菊花诗,原因和史湘云在海棠社胜出是一样的。金陵十二正钗中,除了林黛玉,再无人比她更接近陶渊明那种高洁的心胸,再无人比她更能代表菊花那种清高、孤傲、正直的性格。
  林黛玉独占鳌头的三首菊花诗,依次是《咏菊》、《问菊》和《菊梦》。巧的是三首诗都提到了陶渊明,作者借李纨之口评为“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林黛玉作为封建道德标准的反叛者,能得到封建淑女典范的李纨这么一赞,可见这三首诗确是不同凡响。
  那么,这三首诗究竟好在什么地方呢?
  这三首诗的妙处,就在於林黛玉对陶渊明的情操的追慕。《红楼梦》是曹雪芹对於人生有了深刻的情感体验之後所创作的,他将他的性格、对人生的无奈和伤感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赋予书中的主人公,从而塑造出一个敏感、清高、才华过人,且又处於风雨飘摇的畸零境地的林黛玉。林黛玉,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古代文人的形象。
  中国古代文人是怀才不遇的一群,每多伤春悲秋之作,借以抒发他们对命运的感叹。林黛玉也不例外,《葬花词》就是她这方面的代表作。之所以有这种感叹,是因为希望在现实社会中有所成就而受挫,黑暗的现实往往使他们感到无法存身,如果不愿向现实妥协,则只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不为官、不出仕,啸傲林泉,虽然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却成了文人群中一种高风亮节的体现。曹雪芹直指林黛玉是“世外仙姝”,也是出於这个原因。
  林黛玉心胸高洁,从她对落花的珍爱程度可见一斑。她的葬花,是对包括她自己在内的女儿们的必然的悲惨结局的哀悼。她对现实是深恶痛绝的,作为一个反叛者,也不是没有抗争过的,在她的《五美吟》中,就表达了她对人生的愿望,她所歌颂的五美,都是敢於与命运抗争的勇敢女子,所以虽然身世飘零,缠绵病榻,她仍然是孤标傲世、有著个人鲜明的爱憎,不因环境恶劣而改变。但她清楚地知道,个人的力量太微弱,即使有心与命运抗争,终究也是“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在这种情况下,她期望能像陶渊明一样,脱离这一切,脱离现在的环境,寄身於能容得下她的“桃花源”。她对陶渊明的倾慕,不但表现於和香菱谈诗时对陶诗的推许,也表现在这三首菊花诗中。
  这三首菊花诗,虽然还有著林黛玉一贯的幽怨之意,但更多的表现了林黛玉对於陶渊明的情操的向往和追求。她首先在《咏菊》中赞颂了陶渊明(“一从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风说到今”),後面的《问菊》就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的向往,渴望向他看齐(“孤标傲世偕谁隐”),《菊梦》中却清楚指出自己这向向往只能在梦中实现,在现实中是不可能达到的(“忆旧还寻陶令盟……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二、 孤标傲世
  陶渊明出身於没落的官僚家庭,在他所生活的时代,东晋王朝已面临瓦解,人民的起义、统治阶级内部的勾心斗角,都使社会环境愈加混乱污浊。由於受传统的儒道思想薰陶,又受家族环境的影响,他因而有著“ 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两种截然不同的志趣。当他带著“大济苍生”的愿望踏入仕途,社会的现实却不容他的理想、志向有发展的机会。刚直坦率的性情,使他看不惯官场种种的黑暗现象,於是他只好一次次地辞官而去。但是,他仍然希望寻找到能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於是又再三地出仕,可惜,在那混乱的时代、黑暗的社会当中,他始终没能找到可供自己安身立命的处所。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陷入应该选择“仕”还是“隐”的矛盾和痛苦之中。终於,他因为不愿奉承位轻权重、跋扈非常的督邮,不甘“为五斗米而折腰向乡里小儿”,毅然辞去了只做了八十三天的彭泽令,也结束了他的出仕生涯。
  陶渊明选择了归隐,虽然是对那个黑暗混乱的社会一种消极的反抗,但是在当时来说,这却是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保持自身孤高的风操的唯一方法。因为,虽然他有著“大济苍生”的抱负,但是要达成这个理想,简直是不可能的,靠他一个人一双手,是无法改变社会现实的。如果要他为了维持生计,而采取对现实的黑暗不闻不问的态度,那他也是办不到的。
  陶渊明清高、孤傲、正直,不堪忍受社会的、官场的黑暗,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洁身远祸,这种性格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共同特徵。而由於不愿对统治者妥协,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就是造成他们怀才不遇的原因。因此,即使多么穷困潦倒,即使要靠出卖自己的才艺来维持生计,他们也是不愿与官场中人结交,不愿为腐朽的统治阶级效力的。所以便有了疏狂不羁的扬州八怪,有了“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永,有了愤而辞官的陶渊明──而像朱敦儒那样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的,则只能沦为笑柄。这一群蔑视世俗权贵的文人,即使寄身市井度日,但他们在精神上,始终是乾净的。
  陶渊明的高洁情操,向来都是文人们所钦慕所学习的对象。同样出身於没落贵族家庭的曹雪芹,也有著和陶渊明一样的傲骨,即使已经沦落到 “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穷愁潦倒的地步,靠卖画维生,却仍然不肯向现实屈服,对官场的黑暗、贵族阶级的腐朽深恶痛绝。曹雪芹的好友敦敏在《题芹圃画石》诗中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垒时!”对曹雪芹的这种胸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曹雪芹将他的傲骨,他对陶渊明的操守的钦敬,都写进了他的不朽巨著《红楼梦》,从而塑造出了聪慧、敏感、清高,具有中国古代文人所独有的精神洁癖的女主角林黛玉。
  曹雪芹给林黛玉的八字定评是“孤高自许,目无下尘”,这种性格是由林黛玉的生活环境所决定的。她自幼父母双亡,寄居於外祖母家,物质生活虽然富足,但真心怜爱她的也不过是极有限的几个人。林黛玉的心纤细而敏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多么险恶,(“风刀霜剑严相逼”),所以她从进贾府的第一天就处处小心事事在意,不愿在什么地方出了差错。後来她和薛宝钗成金兰之契,薛宝钗劝她多吃燕窝粥以好好保养身子,她便说了这么一段心里话:“虽然燕窝易得,但只因我身上不好了,每年犯这个病,……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贾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於我?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著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她深知“人在屋檐下,焉得不低头”的道理,但是即使她寄人篱下,却仍然尽自己的能力作出反抗,这也是她的傲世的性格使然。她对周瑞家的送来的宫花的挑剔态度,(“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并非是她在耍小性子,而是她自尊自重,是她的反抗精神的表现。她不希罕做薛宝钗那样符合道德规范的“安分随时”的标准淑女,渴望能从礼教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渴望在险恶的环境中仍然能保持自身的洁白无瑕(“质本洁来还洁去,强於污淖陷渠沟”),追求心灵上的解放。可以说,在精神上,在行动上,她都是不自觉地向陶渊明看齐的。正因如此,她才会欣赏陶渊明“淡而现成”的诗风,才会在教香菱学诗时对陶渊明的作品推崇备至。
  林黛玉是个“人间有一,天上无双”的才女,由於自幼读书,她身上也具有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特质──傲骨。推崇陶渊明,以他的高风亮节为自己行动的标准,本就是文人们的传统,那么,林黛玉不自觉地向陶渊明看齐,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她父母双亡,寄居外祖母家,因此年纪轻轻便饱尝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她那“孤高自许”的性格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养成的。而且随著年岁渐长,她也越来越锋芒毕露,与正统的道德背道而驰了。孤苦的身世,傲世的心灵,寄人篱下的不幸遭遇而形成的敏感气质,以及无法向人诉说的感情上的折磨,使她的性格有著悒郁悲凉的一面。但是,尽管不幸已经快要压倒了她这“多愁多病身”,她却仍然不肯对龌龊的环境妥协,仍然不改初衷地蔑视功名利禄,从不曾像薛宝钗那样劝贾宝玉去立身扬名,这就为他们的爱情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但是,她虽然和贾宝玉志同道合,虽然脂批赞她是“逸才仙品”,却对她在贾家的地位一点也没有帮助,也不能改变她的悲剧命运──她和贾宝玉那种违反封建礼教的恋爱,是终究会被无情地扼杀的。林黛玉和陶渊明都是怀才不遇的。陶渊明才华过人,在诗歌辞赋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田园诗是他的独创,打破了玄言诗的统治,以其新颖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给诗坛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但是尽管他有这样的才华,在当世却并不受人重视。即使是他的朋友,在为他作诔文时,也只赞颂他的清高的人格,而未充分肯定他的文学成就。刘勰作《文心雕龙》,竟然只字未提陶渊明。钟嵘作《诗品》,陶渊明仅在中品,排名还在陆机潘岳之下。直至萧统才真正肯定陶渊明在文学上的地位,才给予他极高的评价,但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却是到了唐代才得到普遍的承认的。
  林黛玉才思敏捷,是不容置疑的。她的清高孤傲,怀才不遇的悲愤,在她的作品中也时有表露。比如海棠诗中的“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咏菊》中的“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问菊》中的“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等等。她的作品,每每使贾宝玉击节叫好(如海棠诗),甚至使贾宝玉怔怔地落下泪来,那是因为贾宝玉是她的知己,能读懂她心中的无限悲愤。但是作为统治者,作为社会道德规范的代表,就不是这么想了。且看李纨作为诗社社长是怎么评她的作品──在人人都赞林黛玉的海棠诗应为上品时,她独排众议,说:“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李纨为什么推许薛宝钗?当然是因为她们是同路人,而林黛玉却是背离了她们所固守的正统道德而行的。
  林黛玉和陶渊明不得意的际遇,除了社会环境这个不可抗因素之外,他们的性格也是主要的成因。因为有著精神洁癖,因为性情耿直而看不惯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不愿被社会现实所吞噬,因而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与之对抗,这就决定了他们不能见容於社会的命运。陶渊明尚可以选择,尚可以从官场抽身而去,但弱质纤纤的林黛玉没有选择的余地。她要解脱,唯一的途径就是死亡,只有死亡才能使她完全脱离这个丑恶的世界。虽然她以自己的眼泪来表达自己的控诉和反抗,然而等待著她的,只有泪尽而亡的悲剧结局。
  三、 欲洁何曾洁
  林黛玉和陶渊明在面对现实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孤傲、反抗和叛逆,其实也是颇为有限的。一方面,他们痛恨自己所处的混乱污秽的社会环境,以实际行动向之宣战;一方面,为了生存,他们又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向现实低头。生活对於他们来说,是无边无际的矛盾和痛苦。而这种矛盾和痛苦,并非只有他们才有,应该说,是中国古代文人所共有的,洁身自好与继续生存的矛盾和痛苦。
  陶渊明固然是超脱於世外的,然而他却不可能完全超脱。他所受的思想教育,注定他即使在感情上对社会现实感到不满,也只能是不满不平而已,是拿不出进一步的实际的反抗举动来的。他所采取的精神超脱方式,是不脱离他所接受的儒家思想的规范,也不超出他所处阶级的规范的。能让他的激愤稍得缓解的,是从古代贤人身上寻求寄托和安慰。(“ 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与官场公然决裂,归而躬耕於田园,已是他所能做到的最大的义举了。但是,田园生活也不如他想象中那么闲适平静,那么好过。开头那几年他也确实过得悠闲自在,视耕作劳动为乐趣,可是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使他在经济上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他的晚年,是极困苦潦倒的。
  现实是又一次使陶渊明失望了。即使是他原本以为是他唯一的托身之所的农村,到头来还是陷他於绝望。“桃花源”便是他在这种全然绝望的境地下创作出来的理想王国。桃花源的社会,没有君主,没有阶级,自然也没有剥削和压迫,居民们共同劳动,自给自足,过著与世无争的生活。在《桃花源记》中描写的农村的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种平静和谐的场面,只要读过他的田园诗,都会觉得熟悉。但是,从他写作闲适的田园诗,到创作理想中的桃花源社会,其生活历程和思想斗争历程都是漫长而艰苦的。他在对现实的绝望和苦闷中挣扎著,在努力维持最低水平的生活的劳动中挣扎著,这使他对於社会制度有了深刻的反思,从而创作出桃花源这么一座理想王国,表达自己对现实制度的痛恨和反抗。“桃花源” 的理想,使他在纵酒狂放以求超脱之外,还能多多少少得到一点精神上的安慰。
  林黛玉的矛盾和痛苦,自她进贾府那一天就开始了,而且还在一日日地加深。贾府是“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实质上是封建社会的缩影。所以大观园虽然是曹雪芹理想中的女儿国,但它既然处在贾府的围墙之内,那么置身其中的女儿们,也是脱不开封建礼教的桎梏的。林黛玉的矛盾、痛苦,也正是由此而起。
  从性格上来说,她是传统道德的叛逆者,追求爱情的自由,追求心灵的解放,这从她喜读西厢,喜听《牡丹亭》戏文可见一斑。崔莺莺、杜丽娘,都可以说是贵族小姐中勇敢地追求爱情自由的佼佼者。林黛玉是很想像她们一样的,但是贾府的环境决定了这不可能。林黛玉的反抗是不彻底的。她只能在思想上反叛自己所属的这个贵族阶级,只能靠著自己的伶牙俐齿来表现自己的愤恨和不满,但要是真的让她脱离了贵族阶级,走到社会上去,那她是一天也活不下来的。她托身於贾府,虽然是万不得已,也常常因为自己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的尴尬身份而感到忧郁,但贾府却给了她最好的生活条件,她的饮食起居,都和贾府原有的三位姑娘并无差别。她虽然是个反叛者,但也是自幼受正统道德教育的大家闺秀,她的反叛也是有限度的。不然,她就不会既喜看《西厢记》这种“淫词艳曲”,又怕贾宝玉知道她爱看,也不许贾宝玉拿上面的话来取笑;更不会因一时忘情,於行酒令时说了《西厢记》、《牡丹亭》上的话,後被薛宝钗指出,便羞得满脸飞红,央求薛宝钗不可告诉别人,自己再也不说了。这是因为如果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道德规范,姑娘家是不可以看这种杂书的,“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如要读书识字,也只能拣著正经书来看,“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按这样说来,林黛玉等人作诗填词,已是超过贵族小姐的本分了,要是再以看《西厢记》《牡丹亭》这些“杂书”为乐,那就是不可饶恕的了。由此可见,林黛玉虽然作为封建礼教的反叛者,她的反叛也只能是有限度的反叛,始终不能脱出封建礼教、传统道德的樊笼,而且也不可能有脱出这个樊笼的一天。她要在贾府继续生活下去,便不能与之公开决裂──因为,她还要托庇於他们。
  林黛玉作为一个文人的艺术形象,她的生存,也是缺乏独立性的。只有解决了生计问题,文人才有资格谈“文”,林黛玉也是这样。贾家是她衣食丰足的保障,大观园是可供她施展才华的园地,她是不会,也不能离开这片乐土的。
  四、 何处有香丘
  林黛玉在《葬花词》里悲愤地质问道:“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渴望能找到“一抔净土掩风流”的清静之境。这种清静的境界,不就正是陶渊明苦心追求的桃花源吗?这在现实中是可能的吗?答曰:不可能。
  无论是桃花源还是大观园,都只能存在於作者的幻想之中,想要完全脱离社会的各种矛盾,完全冲破传统道德的枷锁,是不可能的。反抗者的声音,虽然显得悲壮,但他们毕竟也是现实社会中的人,又怎么可能脱离现实社会而生存?
  这种不可能,是由他们在思想上、社会地位上的局限所造成的。作为文人阶级,他们是孤高超逸的,不屑於与世俗权贵为伍;但作为社会上的人,他们也是要生存的,但怎么生存呢?却是依附於他们所痛恨的权贵。
  这真是一种不可解的永恒的矛盾。要洁身自好,生活便成了问题;要解决生活问题,就不能完全洁身自好。於是,便有了苏轼的苦苦挣扎,柳永的混迹秦楼楚馆,陶渊明的晚年穷困,甚至是贾雨村的腐败堕落。就连陶渊明也不能指出达到桃花源理想的正确道路,大观园也不能将各种各样的矛盾摒之於门外,理想的女儿国最终只落得“花落水流红”,“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得片白茫茫大地真乾净”。连林黛玉和陶渊明这样的反叛者,尚且只落得失败、幻灭的结局,中国古代的文人还能有什么出路?也许追求桃花源,真的能让他们在精神上有所安慰吧。



 来源:红楼艺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07: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曹野人先生传 翻译
doumimi72013.07.28浏览256次文学分享举报
1个回答
vianbayer
2013.07.28
满意答案
曹野人先生,名宗先,字述之,野人是他的号。他的远祖在益阳为官,于是就上了益阳户籍。他的曾祖调任到龙阳的鹿溪,于是就成为龙阳人。他的五世祖曾经担任过明朝的大官,有很多藏书。曹野人先生从小诵读那些藏书中的好文章,记诵阅读深入广博。曹野人天性机敏聪慧,下笔成文。    蔡忠烈公担任长沙推官时,看过他的八股文,认为他的文章古朴不俗、奇异独特。曹野人后来进入益阳县学读书,才刚满二十岁,就有资格享受公家按月供给的粮食等生活物资。他凭借祖辈留下的产业,拥有很丰厚的家产,有一天忽然感叹道:“君子靠什么来安身立命,难道是在富贵场上追名逐利吗?”于是放弃家产,不再重视科举考试,选择了一个地方读书,全心钻研濂、洛理学,并写了一篇以乐饥为主题的文章来自勉。所谓“乐饥”,并非把饥饿作为一种乐趣,而是为值得自己快乐的事而快乐,即使饥饿也有快乐自在心中。他的文章很多,大都都是表达刻苦自修,看淡名利,减少嗜欲,以求达到“乐天知命”者的境界。曹野人又喜欢阅读仙道佛家的书籍,时间长了,自已认为有了心得。表现在他所做的事情,大多是人们意料不到的,乡里人因此把他看作异人。但曹野人的志向却在济世匡时,他谈论事情往往深切击中时弊,他呈送给邑令张际熙的意见书有几千字,寻究国家安定太平与动乱的根源,表达了忠君爱国的志向,蔡忠烈特别看重他。蔡忠烈认为他论辩是非达到了极为正确的高度,想要降低自己的身份与他交往。大概他生平的知己,只有忠烈公一人罢了。    曹野人侍奉双亲十分孝顺,因为当时天下大乱,曹野人担心没有什么办法来保全自己的母亲,于是常常在脚上包上沙袋行走,以致有人以为他癲狂不经。明崇祯癸未年,流贼张献忠到来,曹野人背着母亲急速奔跑到二百里外的地方,母亲才得以避免战祸。曹野人极尽奉养之道,对母亲的丧事依礼尽哀。后来,曹野人自己剃去头发出家。回想当初,曹野人先生风度翩翩。曹野人没有胡子,后来遇到一个带长胡子的道人,道人脱下自己的胡子送给他,曹野人于是就有了漂亮的胡子。曹野人先生在清顺治甲申年的仲春去世。    山东人许尚忠,喜好仙道,与朋友一起隐居在鲁山的丹霞洞。许尚忠在这一年遇到一个长胡子的和尚,认为他的言谈十分奇特,便像对待师长一样侍奉他。这个和尚沉默寡言,许尚忠问他的姓氏和故乡,他都不回答。过了三年,和尚才离去。和尚临走前,把他所讲授的经文编为一本书,授给许尚忠,书名叫《通源集》,又留下一张偈子,署名是“楚益阳曹氏行尸”。清康熙甲辰年,许尚忠在常德为官,因为丈量土地的差事来到鹿溪,住在一个姓曹的人家里。起初不知这就是曹野人先生的家,后来看见案头上有一本书稿,上面写着“曹宗先野人著”,内容与《通源集》没有什么不同。许尚忠大吃一惊,询问曹家人,才知道他所像对待师长一样侍奉的和尚,就是曹野人先生的化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08: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野人先生传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曹野人先生传》是清朝易顺鼎所著的文学著作。

基本信息
书名
草野人先生传

作者
易顺鼎


类别
文学著作

时代
清朝

目录
1作者介绍
2正文
3翻译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介绍
易顺鼎(1858~1920)

中国近代诗人。字实甫,又字中硕。湖南龙阳人。光绪元年(1875)举人。年少时曾有神童、才子之称。一生好游山水,作诗近万首。曾学谢灵运、谢朓、杜甫、皮曰休、李贺等人的风格、手法作诗,尤以学温庭筠、李商隐的诗最多,也最好。他写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笔法巧妙过人。古诗体中有一些可称为雄伟之作。但也有些在严肃的题材里浓染桃色,诗风浮艳。著有诗集《丁戊之间行卷》,《四魂集》等20多种,大都收入《琴志楼易氏丛书》中。

易顺鼎幼有神童之目,稍长有才子之称。十五、六岁时即刻印《心室悔存稿》。与程颂万、曾广钧称"湖南三诗人"。一生作诗近万首。自言生平好游山水,所为诗,"行役游览之作居其大半,而山水诗居多"。此外也多为咏物、艳情之作。其诗学大小谢(谢灵运、谢),学杜韩,学长庆体,学皮陆(皮曰休、陆龟蒙)、李贺、卢仝,而以学晚唐温李(温庭筠、李商隐)者为最多、最好。作诗好尚巧对,认为"以对属为工,乃诗之正宗","无工巧浑成对仗,竟可以不作诗。"讲究属对工巧,隶事精切,设色奇丽,用意新颖。他的诗有一些小巧过人之处,但诗风浮艳,有时在最严肃的题材里也浓染桃色。如咏苏武:"汉节持来气懔然,柔乡岂意在冰天,当时若使无胡妇,苏武争经十九年。"所以柳亚子《论诗六绝句》说"易樊淫哇乱正声",未为过论。他的古体诗则有一些恣肆之作,张之洞曾评其《万杉寺五爪樟》"雄伟恣肆",赞为"奇作"。

诗集有《丁戊之间行卷》、《四魂集》、《摩围阁诗》、《蜀船诗录》等20几种,大都收入《琴志楼易氏丛书》。病逝前又排比钞辑,印成《琴志楼编年诗录》12卷,《琴志楼游山诗集》8卷。

折叠编辑本段正文
曹野人先生,名宗先,字述之;野人其号也(《益阳县志》)。远祖官益阳,占籍焉。曾祖某,迁龙阳之鹿溪,遂为龙阳人。五世祖某,尝为明显宦,多藏书;先生诵其清芬,记睹淹博(《通源集曹氏序》)。性敏慧,下笔成文。蔡忠烈公为长沙推官,见其制艺,以为古岸奇特(《益阳志》)。入益阳县学,甫冠,即食廪饩。席先业,资甚丰,一旦叹曰:"士君子立身何等,乃驰逐于宗贵之场而已乎?"遂弃家资,薄举子业,避地读书,殚心濂洛,作乐饥之文以自勉。乐饥者,非以饥为乐也,乐其所乐,虽饥而乐自在也。其文云云,大抵皆言刻苦自修,淡名利,寡嗜欲,以蕲及于'乐天知命'者之所为(《曹氏序》)。又好读仙佛家书,久之,自谓有得(《益杨志》)。见于行事,多意料所不及,乡里目为异人。然志在用世,言事深中时弊,上邑令张际熙书数千言,穷治乱之原,具忠爱之志,蔡忠烈尤重之(《曹氏序》)。谓其理论至是,欲为下拜(《益阳志》)。盖生平知己,忠烈一人而已。事亲孝,以天下大乱,患无以其全母,每囊沙于足而行,人或以为狂(《曹氏序》)。崇祯癸末,流贼张献忠至,负母急走二百里外,得免(《湖南通志》)。色养慎终(《通源集沈求序》)。后自髡其顶(《通志》)。初先生美风度(《曹氏序》)。无须,遇髯道人,脱其须赠之,遂美髯焉(《益阳志》)。顺治甲申仲春卒。山东人许尚忠者,好道,与友,隐居鲁山之丹霞洞,以是年遇髯僧奇其语,师事之。僧深穆寡言,间姓氏里居,不答,居三年始去。以所说经为一书,授尚忠(《通源集》);复留一褐,署"楚益阳曹氏行尸"。康熙甲辰,尚忠官常德,以丈量役至鹿溪,宿曹氏,初不知即先生家,见案头有稿本,署"曹宗先野人著",与《通源集》无异也。大惊,讯之,始知所师事者,即先生化身矣(《通源集》许尚忠序)。

易顺鼎曰:先生书未显于世,世亦莫知先生;顺鼎尝取其书而读之,所推究性命之原,万物之理,精微奥衍,非深造自得,不能言也。旧志载先生事,自崇祯癸未负母避流贼后,遂无可考;但云晚年髡其顶而已。余考许序而知先生卒于甲申明亡之年。又考沈序而知先生之母亦必没于癸未甲申之间;先生之卒,即在母没之后。乃叹先生之髡也,其忠也;死也,其孝也;死而不死也,其仙也。盖纪载不详,其奇迹彰,而庸行反隐矣。嗟夫!古无神仙而不忠臣孝子者;而忠臣孝子又何必不神仙乎?忠孝者大节,儒墨者假名;但论忠孝,何分儒墨?旧志与其家乘,乃斤斤焉以其奇迹为讳,而又不深求其庸行大节之所存,抑何左哉?

折叠编辑本段翻译
(主要部分)

曹野人先生,名宗先,字述之,野人是他的号。他的远祖在益阳为官,于是就上了益阳户籍。他的曾祖调任到龙阳的鹿溪,于是就成为龙阳人。他的五世祖曾经担任过明朝的大官,有很多藏书。曹野人先生从小诵读那些藏书中的好文章,记诵阅读深入广博。曹野人天性机敏聪慧,下笔成文。

蔡忠烈公担任长沙推官时,看过他的八股文,认为他的文章古朴不俗、奇异独特。曹野人后来进入益阳县学读书,才刚满二十岁,就有资格享受公家按月供给的粮食等生活物资。他凭借祖辈留下的产业,拥有很丰厚的家产,有一天忽然感叹道:"君子靠什么来安身立命,难道是在富贵场上追名逐利吗?"于是放弃家产,不再重视科举考试,选择了一个地方读书,全心钻研濂、洛理学,并写了一篇以乐饥为主题的文章来自勉。所谓"乐饥",并非把饥饿作为一种乐趣,而是为值得自己快乐的事而快乐,即使饥饿也有快乐自在心中。他的文章很多,大都都是表达刻苦自修,看淡名利,减少嗜欲,以求达到"乐天知命"者的境界。曹野人又喜欢阅读仙道佛家的书籍,时间长了,自已认为有了心得。表现在他所做的事情,大多是人们意料不到的,乡里人因此把他看作异人。但曹野人的志向却在济世匡时,他谈论事情往往深切击中时弊,他呈送给邑令张际熙的意见书有几千字,寻究国家安定太平与动乱的根源,表达了忠君爱国的志向,蔡忠烈特别看重他。蔡忠烈认为他论辩是非达到了极为正确的高度,想要降低自己的身份与他交往。大概他生平的知己,只有忠烈公一人罢了。

曹野人侍奉双亲十分孝顺,因为当时天下大乱,曹野人担心没有什么办法来保全自己的母亲,于是常常在脚上包上沙袋行走,以致有人以为他癫狂不经。明崇祯癸未年,流贼张献忠到来,曹野人背着母亲急速奔跑到二百里外的地方,母亲才得以避免战祸。曹野人极尽奉养之道,对母亲的丧事依礼尽哀。后来,曹野人自己剃去头发出家。回想当初,曹野人先生风度翩翩。曹野人没有胡子,后来遇到一个带长胡子的道人,道人脱下自己的胡子送给他,曹野人于是就有了漂亮的胡子。曹野人先生在清顺治甲申年的仲春去世。

山东人许尚忠,喜好仙道,与朋友一起隐居在鲁山的丹霞洞。许尚忠在这一年遇到一个长胡子的和尚,认为他的言谈十分奇特,便像对待师长一样侍奉他。这个和尚沉默寡言,许尚忠问他的姓氏和故乡,他都不回答。过了三年,和尚才离去。和尚临走前,把他所讲授的经文编为一本书,授给许尚忠,书名叫《通源集》,又留下一张偈子,署名是"楚益阳曹氏行尸"。清康熙甲辰年,许尚忠在常德为官,因为丈量土地的差事来到鹿溪,住在一个姓曹的人家里。起初不知这就是曹野人先生的家,后来看见案头上有一本书稿,上面写着"曹宗先野人著",内容与《通源集》没有什么不同。许尚忠大吃一惊,询问曹家人,才知道他所像对待师长一样侍奉的和尚,就是曹野人先生的化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08: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潭魂!6073--【孤标傲世偕谁隐】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60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孤标傲世偕谁隐——论林黛玉与陶渊明(品读《红楼梦》)
雨忆长安 2015-11-04   |  600阅读  |  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孤标傲世偕谁隐——论林黛玉与陶渊明(品读《红楼梦》)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备课资料 2006-02-15 手机版




西江月

  菊花,清高超逸,是中国古代文人典型性格的象徵,是诗人们喜爱吟咏歌颂的对象。自古以来,以菊花为题材的诗歌多不胜数,但最能刻划出菊花的神髓的,莫过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以及《红楼梦》中“魁夺菊花诗”的林黛玉。林黛玉和陶渊明的性格,也就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典型性格。
  一、 菊魂
  陶渊明性极爱菊,在他的诗作中亦处处可觅菊花的身影(如“芳菊开林耀”、“秋菊有佳色”等等),因他性情淡泊孤高,不屑於结交权贵,恰与菊花的情操相通,故後世吟咏菊花的诗歌中,用典时少不免会提到陶渊明。
  《红楼梦》是曹雪芹欲“使闺阁昭传”的呕心沥血之作,能住进大观园这座理想中的女儿国的,自然都是天地之精华灵秀所钟的佳人。这一群才貌双全的女儿们,平日都是以琴棋书画作诗填词为乐,起社咏菊便是其中一场诗歌的雅会。既然咏菊,诗句中自然会提起陶渊明。菊花诗共十二首,与陶渊明有关的就占了五首,其中包括薛宝钗的《画菊》──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探春的《簪菊》──“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诗社的活动虽然记叙得不多,但每一次的胜出者为谁都是经过曹雪芹的精心安排的。菊花诗之前是海棠社,史湘云後来居上压倒群芳,这是因为海棠是对於史湘云的身份、性格、命运的象徵和暗示(从她的海棠诗中“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欲离魂 ”一句旁有脂批云“又不脱自己将来形景”,以及後来抽花名签时她抽得海棠花签可以看出。这是题外话,按下不提)。林黛玉之所以魁夺菊花诗,原因和史湘云在海棠社胜出是一样的。金陵十二正钗中,除了林黛玉,再无人比她更接近陶渊明那种高洁的心胸,再无人比她更能代表菊花那种清高、孤傲、正直的性格。
  林黛玉独占鳌头的三首菊花诗,依次是《咏菊》、《问菊》和《菊梦》。巧的是三首诗都提到了陶渊明,作者借李纨之口评为“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林黛玉作为封建道德标准的反叛者,能得到封建淑女典范的李纨这么一赞,可见这三首诗确是不同凡响。
  那么,这三首诗究竟好在什么地方呢?
  这三首诗的妙处,就在於林黛玉对陶渊明的情操的追慕。《红楼梦》是曹雪芹对於人生有了深刻的情感体验之後所创作的,他将他的性格、对人生的无奈和伤感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赋予书中的主人公,从而塑造出一个敏感、清高、才华过人,且又处於风雨飘摇的畸零境地的林黛玉。林黛玉,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古代文人的形象。
  中国古代文人是怀才不遇的一群,每多伤春悲秋之作,借以抒发他们对命运的感叹。林黛玉也不例外,《葬花词》就是她这方面的代表作。之所以有这种感叹,是因为希望在现实社会中有所成就而受挫,黑暗的现实往往使他们感到无法存身,如果不愿向现实妥协,则只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不为官、不出仕,啸傲林泉,虽然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却成了文人群中一种高风亮节的体现。曹雪芹直指林黛玉是“世外仙姝”,也是出於这个原因。
  林黛玉心胸高洁,从她对落花的珍爱程度可见一斑。她的葬花,是对包括她自己在内的女儿们的必然的悲惨结局的哀悼。她对现实是深恶痛绝的,作为一个反叛者,也不是没有抗争过的,在她的《五美吟》中,就表达了她对人生的愿望,她所歌颂的五美,都是敢於与命运抗争的勇敢女子,所以虽然身世飘零,缠绵病榻,她仍然是孤标傲世、有著个人鲜明的爱憎,不因环境恶劣而改变。但她清楚地知道,个人的力量太微弱,即使有心与命运抗争,终究也是“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在这种情况下,她期望能像陶渊明一样,脱离这一切,脱离现在的环境,寄身於能容得下她的“桃花源”。她对陶渊明的倾慕,不但表现於和香菱谈诗时对陶诗的推许,也表现在这三首菊花诗中。
  这三首菊花诗,虽然还有著林黛玉一贯的幽怨之意,但更多的表现了林黛玉对於陶渊明的情操的向往和追求。她首先在《咏菊》中赞颂了陶渊明(“一从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风说到今”),後面的《问菊》就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的向往,渴望向他看齐(“孤标傲世偕谁隐”),《菊梦》中却清楚指出自己这向向往只能在梦中实现,在现实中是不可能达到的(“忆旧还寻陶令盟……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二、 孤标傲世
  陶渊明出身於没落的官僚家庭,在他所生活的时代,东晋王朝已面临瓦解,人民的起义、统治阶级内部的勾心斗角,都使社会环境愈加混乱污浊。由於受传统的儒道思想薰陶,又受家族环境的影响,他因而有著“ 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两种截然不同的志趣。当他带著“大济苍生”的愿望踏入仕途,社会的现实却不容他的理想、志向有发展的机会。刚直坦率的性情,使他看不惯官场种种的黑暗现象,於是他只好一次次地辞官而去。但是,他仍然希望寻找到能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於是又再三地出仕,可惜,在那混乱的时代、黑暗的社会当中,他始终没能找到可供自己安身立命的处所。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陷入应该选择“仕”还是“隐”的矛盾和痛苦之中。终於,他因为不愿奉承位轻权重、跋扈非常的督邮,不甘“为五斗米而折腰向乡里小儿”,毅然辞去了只做了八十三天的彭泽令,也结束了他的出仕生涯。
  陶渊明选择了归隐,虽然是对那个黑暗混乱的社会一种消极的反抗,但是在当时来说,这却是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保持自身孤高的风操的唯一方法。因为,虽然他有著“大济苍生”的抱负,但是要达成这个理想,简直是不可能的,靠他一个人一双手,是无法改变社会现实的。如果要他为了维持生计,而采取对现实的黑暗不闻不问的态度,那他也是办不到的。
  陶渊明清高、孤傲、正直,不堪忍受社会的、官场的黑暗,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洁身远祸,这种性格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共同特徵。而由於不愿对统治者妥协,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就是造成他们怀才不遇的原因。因此,即使多么穷困潦倒,即使要靠出卖自己的才艺来维持生计,他们也是不愿与官场中人结交,不愿为腐朽的统治阶级效力的。所以便有了疏狂不羁的扬州八怪,有了“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永,有了愤而辞官的陶渊明──而像朱敦儒那样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的,则只能沦为笑柄。这一群蔑视世俗权贵的文人,即使寄身市井度日,但他们在精神上,始终是乾净的。
  陶渊明的高洁情操,向来都是文人们所钦慕所学习的对象。同样出身於没落贵族家庭的曹雪芹,也有著和陶渊明一样的傲骨,即使已经沦落到 “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穷愁潦倒的地步,靠卖画维生,却仍然不肯向现实屈服,对官场的黑暗、贵族阶级的腐朽深恶痛绝。曹雪芹的好友敦敏在《题芹圃画石》诗中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垒时!”对曹雪芹的这种胸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曹雪芹将他的傲骨,他对陶渊明的操守的钦敬,都写进了他的不朽巨著《红楼梦》,从而塑造出了聪慧、敏感、清高,具有中国古代文人所独有的精神洁癖的女主角林黛玉。
  曹雪芹给林黛玉的八字定评是“孤高自许,目无下尘”,这种性格是由林黛玉的生活环境所决定的。她自幼父母双亡,寄居於外祖母家,物质生活虽然富足,但真心怜爱她的也不过是极有限的几个人。林黛玉的心纤细而敏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多么险恶,(“风刀霜剑严相逼”),所以她从进贾府的第一天就处处小心事事在意,不愿在什么地方出了差错。後来她和薛宝钗成金兰之契,薛宝钗劝她多吃燕窝粥以好好保养身子,她便说了这么一段心里话:“虽然燕窝易得,但只因我身上不好了,每年犯这个病,……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贾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於我?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著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她深知“人在屋檐下,焉得不低头”的道理,但是即使她寄人篱下,却仍然尽自己的能力作出反抗,这也是她的傲世的性格使然。她对周瑞家的送来的宫花的挑剔态度,(“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并非是她在耍小性子,而是她自尊自重,是她的反抗精神的表现。她不希罕做薛宝钗那样符合道德规范的“安分随时”的标准淑女,渴望能从礼教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渴望在险恶的环境中仍然能保持自身的洁白无瑕(“质本洁来还洁去,强於污淖陷渠沟”),追求心灵上的解放。可以说,在精神上,在行动上,她都是不自觉地向陶渊明看齐的。正因如此,她才会欣赏陶渊明“淡而现成”的诗风,才会在教香菱学诗时对陶渊明的作品推崇备至。
  林黛玉是个“人间有一,天上无双”的才女,由於自幼读书,她身上也具有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特质──傲骨。推崇陶渊明,以他的高风亮节为自己行动的标准,本就是文人们的传统,那么,林黛玉不自觉地向陶渊明看齐,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她父母双亡,寄居外祖母家,因此年纪轻轻便饱尝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她那“孤高自许”的性格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养成的。而且随著年岁渐长,她也越来越锋芒毕露,与正统的道德背道而驰了。孤苦的身世,傲世的心灵,寄人篱下的不幸遭遇而形成的敏感气质,以及无法向人诉说的感情上的折磨,使她的性格有著悒郁悲凉的一面。但是,尽管不幸已经快要压倒了她这“多愁多病身”,她却仍然不肯对龌龊的环境妥协,仍然不改初衷地蔑视功名利禄,从不曾像薛宝钗那样劝贾宝玉去立身扬名,这就为他们的爱情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但是,她虽然和贾宝玉志同道合,虽然脂批赞她是“逸才仙品”,却对她在贾家的地位一点也没有帮助,也不能改变她的悲剧命运──她和贾宝玉那种违反封建礼教的恋爱,是终究会被无情地扼杀的。林黛玉和陶渊明都是怀才不遇的。陶渊明才华过人,在诗歌辞赋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田园诗是他的独创,打破了玄言诗的统治,以其新颖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给诗坛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但是尽管他有这样的才华,在当世却并不受人重视。即使是他的朋友,在为他作诔文时,也只赞颂他的清高的人格,而未充分肯定他的文学成就。刘勰作《文心雕龙》,竟然只字未提陶渊明。钟嵘作《诗品》,陶渊明仅在中品,排名还在陆机潘岳之下。直至萧统才真正肯定陶渊明在文学上的地位,才给予他极高的评价,但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却是到了唐代才得到普遍的承认的。
  林黛玉才思敏捷,是不容置疑的。她的清高孤傲,怀才不遇的悲愤,在她的作品中也时有表露。比如海棠诗中的“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咏菊》中的“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问菊》中的“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等等。她的作品,每每使贾宝玉击节叫好(如海棠诗),甚至使贾宝玉怔怔地落下泪来,那是因为贾宝玉是她的知己,能读懂她心中的无限悲愤。但是作为统治者,作为社会道德规范的代表,就不是这么想了。且看李纨作为诗社社长是怎么评她的作品──在人人都赞林黛玉的海棠诗应为上品时,她独排众议,说:“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李纨为什么推许薛宝钗?当然是因为她们是同路人,而林黛玉却是背离了她们所固守的正统道德而行的。
  林黛玉和陶渊明不得意的际遇,除了社会环境这个不可抗因素之外,他们的性格也是主要的成因。因为有著精神洁癖,因为性情耿直而看不惯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不愿被社会现实所吞噬,因而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与之对抗,这就决定了他们不能见容於社会的命运。陶渊明尚可以选择,尚可以从官场抽身而去,但弱质纤纤的林黛玉没有选择的余地。她要解脱,唯一的途径就是死亡,只有死亡才能使她完全脱离这个丑恶的世界。虽然她以自己的眼泪来表达自己的控诉和反抗,然而等待著她的,只有泪尽而亡的悲剧结局。
  三、 欲洁何曾洁
  林黛玉和陶渊明在面对现实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孤傲、反抗和叛逆,其实也是颇为有限的。一方面,他们痛恨自己所处的混乱污秽的社会环境,以实际行动向之宣战;一方面,为了生存,他们又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向现实低头。生活对於他们来说,是无边无际的矛盾和痛苦。而这种矛盾和痛苦,并非只有他们才有,应该说,是中国古代文人所共有的,洁身自好与继续生存的矛盾和痛苦。
  陶渊明固然是超脱於世外的,然而他却不可能完全超脱。他所受的思想教育,注定他即使在感情上对社会现实感到不满,也只能是不满不平而已,是拿不出进一步的实际的反抗举动来的。他所采取的精神超脱方式,是不脱离他所接受的儒家思想的规范,也不超出他所处阶级的规范的。能让他的激愤稍得缓解的,是从古代贤人身上寻求寄托和安慰。(“ 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与官场公然决裂,归而躬耕於田园,已是他所能做到的最大的义举了。但是,田园生活也不如他想象中那么闲适平静,那么好过。开头那几年他也确实过得悠闲自在,视耕作劳动为乐趣,可是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使他在经济上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他的晚年,是极困苦潦倒的。
  现实是又一次使陶渊明失望了。即使是他原本以为是他唯一的托身之所的农村,到头来还是陷他於绝望。“桃花源”便是他在这种全然绝望的境地下创作出来的理想王国。桃花源的社会,没有君主,没有阶级,自然也没有剥削和压迫,居民们共同劳动,自给自足,过著与世无争的生活。在《桃花源记》中描写的农村的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种平静和谐的场面,只要读过他的田园诗,都会觉得熟悉。但是,从他写作闲适的田园诗,到创作理想中的桃花源社会,其生活历程和思想斗争历程都是漫长而艰苦的。他在对现实的绝望和苦闷中挣扎著,在努力维持最低水平的生活的劳动中挣扎著,这使他对於社会制度有了深刻的反思,从而创作出桃花源这么一座理想王国,表达自己对现实制度的痛恨和反抗。“桃花源” 的理想,使他在纵酒狂放以求超脱之外,还能多多少少得到一点精神上的安慰。
  林黛玉的矛盾和痛苦,自她进贾府那一天就开始了,而且还在一日日地加深。贾府是“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实质上是封建社会的缩影。所以大观园虽然是曹雪芹理想中的女儿国,但它既然处在贾府的围墙之内,那么置身其中的女儿们,也是脱不开封建礼教的桎梏的。林黛玉的矛盾、痛苦,也正是由此而起。
  从性格上来说,她是传统道德的叛逆者,追求爱情的自由,追求心灵的解放,这从她喜读西厢,喜听《牡丹亭》戏文可见一斑。崔莺莺、杜丽娘,都可以说是贵族小姐中勇敢地追求爱情自由的佼佼者。林黛玉是很想像她们一样的,但是贾府的环境决定了这不可能。林黛玉的反抗是不彻底的。她只能在思想上反叛自己所属的这个贵族阶级,只能靠著自己的伶牙俐齿来表现自己的愤恨和不满,但要是真的让她脱离了贵族阶级,走到社会上去,那她是一天也活不下来的。她托身於贾府,虽然是万不得已,也常常因为自己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的尴尬身份而感到忧郁,但贾府却给了她最好的生活条件,她的饮食起居,都和贾府原有的三位姑娘并无差别。她虽然是个反叛者,但也是自幼受正统道德教育的大家闺秀,她的反叛也是有限度的。不然,她就不会既喜看《西厢记》这种“淫词艳曲”,又怕贾宝玉知道她爱看,也不许贾宝玉拿上面的话来取笑;更不会因一时忘情,於行酒令时说了《西厢记》、《牡丹亭》上的话,後被薛宝钗指出,便羞得满脸飞红,央求薛宝钗不可告诉别人,自己再也不说了。这是因为如果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道德规范,姑娘家是不可以看这种杂书的,“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如要读书识字,也只能拣著正经书来看,“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按这样说来,林黛玉等人作诗填词,已是超过贵族小姐的本分了,要是再以看《西厢记》《牡丹亭》这些“杂书”为乐,那就是不可饶恕的了。由此可见,林黛玉虽然作为封建礼教的反叛者,她的反叛也只能是有限度的反叛,始终不能脱出封建礼教、传统道德的樊笼,而且也不可能有脱出这个樊笼的一天。她要在贾府继续生活下去,便不能与之公开决裂──因为,她还要托庇於他们。
  林黛玉作为一个文人的艺术形象,她的生存,也是缺乏独立性的。只有解决了生计问题,文人才有资格谈“文”,林黛玉也是这样。贾家是她衣食丰足的保障,大观园是可供她施展才华的园地,她是不会,也不能离开这片乐土的。
  四、 何处有香丘
  林黛玉在《葬花词》里悲愤地质问道:“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渴望能找到“一抔净土掩风流”的清静之境。这种清静的境界,不就正是陶渊明苦心追求的桃花源吗?这在现实中是可能的吗?答曰:不可能。
  无论是桃花源还是大观园,都只能存在於作者的幻想之中,想要完全脱离社会的各种矛盾,完全冲破传统道德的枷锁,是不可能的。反抗者的声音,虽然显得悲壮,但他们毕竟也是现实社会中的人,又怎么可能脱离现实社会而生存?
  这种不可能,是由他们在思想上、社会地位上的局限所造成的。作为文人阶级,他们是孤高超逸的,不屑於与世俗权贵为伍;但作为社会上的人,他们也是要生存的,但怎么生存呢?却是依附於他们所痛恨的权贵。
  这真是一种不可解的永恒的矛盾。要洁身自好,生活便成了问题;要解决生活问题,就不能完全洁身自好。於是,便有了苏轼的苦苦挣扎,柳永的混迹秦楼楚馆,陶渊明的晚年穷困,甚至是贾雨村的腐败堕落。就连陶渊明也不能指出达到桃花源理想的正确道路,大观园也不能将各种各样的矛盾摒之於门外,理想的女儿国最终只落得“花落水流红”,“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得片白茫茫大地真乾净”。连林黛玉和陶渊明这样的反叛者,尚且只落得失败、幻灭的结局,中国古代的文人还能有什么出路?也许追求桃花源,真的能让他们在精神上有所安慰吧。



 来源:红楼艺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08: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读红楼梦,犹如走进了陶渊明的桃花源
珍爱红楼梦 2020-11-06   |  163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作者: 蔚来愚

从长达十年之久的红楼之旅归来,说不上是旅途劳顿还是心神激荡后的惊魂未定,真想好好平静下来再做一个十年的休息!然而想一想“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诞生也不过才孕育了十年,自己不觉汗颜起来。好在“红学”一路磕磕绊绊走来,已用去了二百多年的时光,十年之行又只是勿勿一瞬间。

不知是红学成就了《红楼梦》,还是《红楼梦》成就了红学,反正它的不息生命就这样伴随着红学慢慢、慢慢地向前延续……完整地携带着它巨大的不传之秘延续到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有缘遭遇红楼我们是幸运的!人的生命如此短暂,休息只能是戏言,十年已经断续交给了红楼,何况冥冥中又好象是谁把《红楼梦》托给了自己一般,所以顶多就是在打开的书边静息片刻,轻轻做一个惊险迭出的十年梦回……

翻转风月鉴,轻移那一个字的屏障,红楼玄机便若隐若现。一旦触碰了那无形的机关,便会缓缓张开一个无形的洞口。原来熟悉的景色黯然褪去,顿“觉烟迷雾罩之中更有无限溪山矣”(脂批)!然后“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惬意之行忽然变得毛骨悚然……于是重大清宫迷案有了答案,红楼神秘的“掩面人”浮出水面……不过此中有人“自云先世避秦(清!)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间隔”,并嘱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游毕“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再遣人随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后遂无问津者”……

这仿佛是陶渊明笔下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般的境界,又无疑成了红楼梦版的《桃花源记》。

尽管二者性质内涵截然不同,甚至一个虚无、一个实在,但形式上却惊人一致!是当时政治环境的逼迫和无奈造就了《红楼梦》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奇妙艺术境界。一路扑朔迷离、亦真亦幻;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追魂摄魄”、悬念迭生,像又一次在《红楼梦》里经历了神奇美妙而又怵目惊心的孤独探险。绝域归来仍觉目眩神摇、心绪难平!即使梦醒也不忍掩卷而去,因为轻将机关合上,历史深处的足音便渐渐远去,一切又会回到原先情真意切、优美动人的红楼故事中……

古今中外浩瀚的文学作品中,谁曾见作者用一个字暗作掩护而幻笔完成这样一部特殊的历史传奇?

又谁曾想,这个故事中秘藏了清宫最扑朔迷离的两大历史悬案的确切真相??

更谁曾意料,虽“定论”近百年,但自该书流传二百五十多年来始终引人猜测不已的作者之谜竟深隐在书的另一面、故事的字里行间而丝毫未有泄露???

这便是空前绝后的天书——《红楼梦》。它的正文和脂批共同为后人绘制了一幅隐微幽曲的巨型藏宝图。这个中国的斯芬克斯之谜,它的背景、作者乃至整个故事情节等如同重重迷雾不时从书中淡然逸出,漫向所有关注它的人们,尽管“无数可考,无人可指”,但又“有迹可追,有形可据”;虽说“妙在‘无考’”,实际“却大有考证”,于是吸引着世世代代好奇的人们不断去探寻它真正的宝库所在!这超越常规的一切果然在预示着什么!

红楼背面的奇特景象,历经了不同寻常的数百年,它还在一如既往地沉寂等待着被发现!只要你愿意,只要你真诚,放弃原有偏见,每位读者都可以进入它迷失已久的世界,感受一触即发的风暴,去做令人毛骨悚然的红楼千古一梦!就像无意中撞入了一个深幽的未知黑洞,那将是一次最惊心动魄的思想历险……虽然这一切定会充满重重险阻,但必能迎来顿开百障的快感和震憾!

一个神秘的世界,一种罕见的旋律,一幅全景式的清晰映象——某个人的旷世传奇故事从《红楼梦》中淡淡地凸现而出!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他才是红楼梦中人——爱新觉罗·胤祯(雍正为其改名允禵)!康熙帝十四子,雍正的同胞弟弟。关于他的情况和遭遇大家并不陌生。

《红楼梦》也正是他亲笔所为!而且竟是他派亲信除掉了作恶多端的雍正!这是官史野史中从未涉及的内容!

解读红楼,也许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论;也许结论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整个过程。那好,一切证据就在红楼梦里!

历史若能假设,没有雍正的篡立,没有胤祯一生的特殊遭际,虽说这是大家所希望的,但世间也就不会有《红楼梦》的存在了,那么或许会产生某种巨大而无形的损失和遗憾吧!理应把用沉重代价换来的《红楼梦》偿还于他名下!而在还原《红楼梦》本来面目的同时,我们也寄希望于为清宫疑案提供绝密证据的《红楼梦》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凡事皆有可能,真相只有一个。也许是辩证的微妙之处吧,多少人渴望真相但又害怕真相,然而毕竟真相才是一切!红楼亦然。

自然科学已经制造了月球探测器实现破冰之旅,于是我们永远无缘直接看到的月球背面变得不再神秘,相信社会科学有朝一日也定能制造出红楼探测器,让人们不能直接看到的风景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让这一切永远无需再有争议……

石破天惊会有时,

十年一《梦终红楼》!

每当月明星稀、夜深人静,远别尘嚣、尽摒杂虑,缓缓打开“君家著笔描风月”的《红楼梦》,耳边定会隐隐传来爱新觉罗·胤祯积淀二百五十年沉冤的凄楚痛绝的心声……笔者愿为他敬献一炷心香!并希冀它的薄薄烟雾徐徐散开去,缭绕弥漫在历史的山海之间……



+关注
undefined
珍爱红楼梦
珍爱红楼梦微信公众号创办者,文史爱好者,教育工作者
共 2411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14:07 , Processed in 0.09082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