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人间绛珠仙子绛洞花王贾宝玉&林黛玉明玉玺//灰侍者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4
 楼主| 发表于 2024-10-7 12: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涅槃生死杳无踪”的出处是哪里
分享 举报
1个回答#热议# 网上掀起『练心眼子』风潮,真的能提高情商吗?
湖北倍领科技
2024-09-15 · 百度认证:湖北倍领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涅槃生死杳无踪”出自宋代释印肃的《偈颂三十首》。
“涅槃生死杳无踪”全诗
《偈颂三十首》
宋代 释印肃
如如方契色非空,若也解空空非色。
十二部诠如说梦,百千万佛若空花。
涅槃生死杳无踪,本来面目非非相。
大开喜舍破微尘,了取功勋无尽藏。
《偈颂三十首》释印肃 翻译、赏析和诗意
《偈颂三十首》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如如方契色非空,
这一行诗意呼应了佛教中的中观思想,表达了一种对现象世界的觉悟和理解。它指出,一切事物皆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没有固有的实体。事物的形象和色彩只是虚幻的表象,背后的本质是空性。
若也解空空非色。
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前一句的意思。它指出,只有当我们能够理解事物的真实本质,即空性,我们才能超越表象的幻象,认识到形色皆空的真相。
十二部诠如说梦,
这里的“十二部”是佛教经典《大般涅槃经》中的概念,意指佛陀的教导和教义。诗中表达了对佛陀教义的理解,将世界视为幻象,就像一场梦境一样。
百千万佛若空花。
这句诗意呼应了佛教中的“万法如幻”的观念。它表达了一种境界,即佛陀和众多的佛菩萨都是虚幻的存在,就像空中的花朵一样。这里的“若”表示类似、相似的意思。
涅槃生死杳无踪,
这句诗揭示了涅槃的意义。涅槃是佛教中的解脱境界,超越生死轮回的状态。它指出,涅槃的本质是超越生死界限的,超越了一切有形有相的存在。
本来面目非非相。
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前一句的意思。它表达了一种觉悟,即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并非是外在的相貌所能描绘的,而是超越形象的真实本质。
大开喜舍破微尘,
这句诗表达了对舍利子(佛教中的圣物)的敬仰和赞美。它意味着通过开启喜悦之心,我们能够超越微尘的尘世琐事,达到一种超越苦难和困惑的境界。
了取功勋无尽藏。
这句诗意呼应了佛教中的菩提心和修行的意义。它表达了通过正知正见的修行,我们能够获得无尽的功德和智慧的积累。这种修行是一种对内心的觉醒,使我们超越个人欲望,追求智慧和解脱。
《偈颂三十首》通过简练而深邃的语言,展现了佛教中的中观思想和解脱境界的理念。诗中运用了对立和类比的手法,表达了对现象世界的觉悟和对超越物质世界的渴望。它鼓励人们超越表象的虚幻,追求真实的自我觉醒和内心的解脱。同时,诗词中蕴含着对佛陀教义和修行的理解和赞美,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智慧的敬仰和追求。整首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传递了超越世俗追求的境界,引导人们思考生死、真实和幻象之间的关系,呼唤内心的觉醒和解脱。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是一首诗词的分析,我无法提供原诗的具体内容。以上的译文和赏析是基于对佛教思想和相关文化背景的理解,希望能够帮助您欣赏和理解这首诗词的内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4
 楼主| 发表于 2024-10-7 12: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涅槃光裹度春秋”的出处是哪里
分享 举报
1个回答#热议# 应届生在签三方时要注意什么?
爱莫纳珠宝
2024-09-09 · 专注天然翡翠危地马拉翡翠高货甄选
关注
“涅槃光裹度春秋”出自宋代释印肃的《颂古九十八首》。
“涅槃光裹度春秋”全诗
《颂古九十八首》

宋代 释印肃
知有之人不出头,涅槃光裹度春秋。
一条水牯金穿鼻,万劫逍遥得自由。
《颂古九十八首》释印肃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颂古九十八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颂古九十八首》是宋代释印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知有之人不出头,涅槃光裹度春秋。

一条水牯金穿鼻,万劫逍遥得自由。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智慧之人的境界和境遇。他并不张扬自己,而是深入内心,超越尘世的纷扰,达到了一种超脱的状态。他的智慧和修行使他能够穿越时光的变迁,感受到古今的沧海桑田。他的心灵如同涅槃一般,被光芒所包裹,度过了无数个春秋。他就像一条穿鼻的水牯(古代祭祀中的牲畜),用金环穿过鼻子,象征他的自我束缚和超脱。经历了无数劫难,他最终获得了真正的自由,逍遥自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诗中的知有之人并不追逐名利,而是通过内心的修行和智慧的积淀,达到了超脱的境界。他超越了时间的限制,感受到了古今的变迁和岁月的流转。涅槃的意象象征着他的心灵净化和升华。水牯金穿鼻的形象则表达了他的自我束缚和超越,通过经历无数劫难,他最终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整首诗词给人一种静谧、超然的感觉,引发人们对内心的反思和追求超越的渴望。
这首诗词展示了佛教思想对宋代文人的影响,强调了修行和智慧对于个体成长和超越的重要性。它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诗词传递了一种深邃的哲理和超越尘世的境界,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4
 楼主| 发表于 2024-10-7 12: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偈颂三首
- 360国学
《偈颂三首》宋·释先
三转法轮於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若能奉持速取证,急急如律令。
《偈颂三首》宋·释行巩
雪峰辊扑,禾山打鼓。秘魔擎叉,道吾作舞。
《偈颂三首》宋·释了朴
酷暑如焚不易禁,炎炎赫赫欲流金。夜明帘外无人到,灵木超然转绿阴。
《偈颂三首》宋·郑滋
大厦将颠仆,一木安能支。唐室既颓齧,有能何所施。表圣隐王官,出处适其宜。藩镇方跋扈,拥兵相雄雌。尾大不可掉,纲纪日凌夷。虽云务姑息,要求无定期。当此谁为援,欲进速祸基。优游向泉石,琴酒聊自恣。休休复莫莫,终永忘所规。著史以见志,迂阔从人嗤。风驭去不返,幽谷空遗祠。名与前峰高,挺挺为表仪。洁与飞瀑并,浊流应忸怩。方今重完节,褒封来非迟。发扬在守土,抗章无愧辞。庶几慰精爽,光辉于盛时。
收起
来自360国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4
 楼主| 发表于 2024-10-7 12: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涅槃通宝积”的出处是哪里
分享 举报
1个回答#热议# 在购买新能源车时,要注意哪些?
湖北倍领科技
2024-09-01 · 百度认证:湖北倍领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涅槃通宝积”出自宋代释印肃的《题经楼语》。
“涅槃通宝积”全诗
《题经楼语》
宋代 释印肃
般若贯华严,涅槃通宝积。
迷则龙宫海藏,悟则一字不识。
教演三伯余会,度人无数百亿。
如今满目放光明,十二部经诠不及。
崔田彭族祖坟林,无欠无余楼独立。
大千沙界纳其中,无说无闻真利益。
远祖近宗无不超,得意生身乘此力。
现存一族福绵绵,世出世间福何极。
《题经楼语》释印肃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经楼语》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佛法的颂扬和对修行的启示,同时探讨了智慧与迷惑之间的对比,以及修行带来的利益和福报。
诗词中的般若贯华严、涅槃通宝积等词语,表明了诗人对佛法的崇敬和理解。般若是智慧的象征,华严是佛教经典《华严经》的简称,涅槃是指超越生死的境界,通宝积则是指修行的累积。这些词语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佛法的深奥和博大。
诗词中提到的迷和悟,龙宫海藏,一字不识等表达了修行者在迷惑和觉悟之间的转变。迷指的是人们在纷繁世俗中迷失自我,而悟则是指觉悟真理。龙宫海藏象征着智慧的宝藏,暗示了只有通过觉悟才能找到真正的宝藏。一字不识则强调了修行者在觉悟之前的无知状态。

诗词中提到教演三伯余会、度人无数百亿,表达了诗人对佛法传播的重视和修行的利他心态。三伯指的是三位伟大的佛教祖师,诗人通过他们的教导来启发和引导人们。度人无数百亿则暗示了佛法的广泛影响和利益。
诗词中的崔田彭族祖坟林、无欠无余楼独立、大千沙界纳其中等词句,表现了修行者得到的福报和利益。崔田彭族祖坟林是指祖先的墓地,暗示了修行者与祖先的血脉传承。无欠无余楼独立则表达了修行者在修行中的得到满足和独立自在的境界。大千沙界纳其中则暗示了修行者的境界超越了有限的世界,融入了宇宙的广阔。
诗词最后提到现存一族福绵绵,世出世间福何极,强调了修行者和其后代的福报。福绵绵表达了修行者积累的福德,世出世间福何极则指修行者和其后代在世俗生活中获得的福利是无穷无尽的。
这首诗词以高度概括的语言,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佛法的深奥和修行的意义。诗人通过对智慧与迷惑、利益与福报的对比,呼吁人们追求智慧,超越迷惑,通过修行获得真正的利益和福报。整首诗词充满了佛法的智慧和人生的哲理,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4
 楼主| 发表于 2024-10-7 12: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涅槃城裹尚犹危”的出处是哪里
分享 举报
1个回答#热议# 空调使用不当可能引发哪些疾病?
湖北倍领科技
2024-09-08 · 百度认证:湖北倍领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涅槃城裹尚犹危”出自宋代释印肃的《颂十玄谈·回机》。
“涅槃城裹尚犹危”全诗
《颂十玄谈·回机》
宋代 释印肃
涅槃城裹尚犹危,亲到灵山未足奇。
见佛忘知无我所,六根常动转阿弥。
《颂十玄谈·回机》释印肃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颂十玄谈·回机》是宋代佛教僧人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涅槃城裹尚犹危,
亲到灵山未足奇。
见佛忘知无我所,
六根常动转阿弥。
中文译文:
涅槃城仍然危险,
亲临灵山仍觉奇妙。
看见佛陀,忘却个体的存在,
六根感官不断转化阿弥陀佛。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佛教的涵义和修行观念。"涅槃城"指的是涅槃的境地,它被描述为危险的,意味着修行者在追求解脱的道路上面临着种种困扰和挑战。"灵山"代表佛教的境界,诗人认为即使亲身到达灵山,仍然会感到惊奇和不可思议。
诗中提到的"见佛忘知无我所"表达了佛教中的无我思想,即直接面对佛陀时,个体的自我的存在被忘却,意识超越了个人的局限。"六根常动转阿弥"传达了六根感官(眼、耳、鼻、舌、身、意)的不断变化,最终转化为对阿弥陀佛的颂扬。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深思的语言表达了佛教的核心思想。通过描绘涅槃城的危险和灵山的奇妙,诗人传达了修行者面临的困难和追求解脱的向往。"见佛忘知无我所"这句诗句表达了佛教中的无我观念,突出了个体存在的超越和智慧的境界。最后一句"六根常动转阿弥"则象征着感官的不断变化和修行者对阿弥陀佛的敬仰。
整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佛教的修行理念,启迪人们追求智慧、解脱和内心平静的道路。通过对佛教思想的描绘,诗人呈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引导人们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体悟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抢首赞    评论 分享 举报收起
为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4
 楼主| 发表于 2024-10-7 12: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涅盘城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涅槃城===赤瑕宫?}】
添加义项
涅盘城,幻想的超脱生死的境界,出自《佛学大辞典》。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涅盘城

类别
相关词汇


阐述
幻想的超脱生死的境界

相关
《佛学大辞典》

目录
1涅盘城
2涅盘
折叠编辑本段涅盘城
《佛学大辞典》譬喻)涅盘为圣者之所居,故譬之宫城。

长阿含经四曰:「沸星得最上道,沸星入涅盘城。」(中略)

智度论二十曰:「诸法实相是涅盘城,城有三门:空、无相、无作。」

折叠编辑本段涅盘
涅盘:佛教用语,指所幻想的超脱生死的境界。也用'死'(指佛)的代称。

梵语nirvana的音译,意为"灭度"、"寂灭"等。或从梵语Parinivana意译为"圆寂"。"涅盘"是佛家修证的最高境界。简单地说,"涅盘"就是经过修道,能够彻底地断除烦恼,具备一切功德,超脱生死轮回,入于"不生不灭"。如《涅盘经》卷四所说:"灭诸烦恼,名为涅盘;离诸有(指生死)者,乃为涅盘。"又如《魏书·释老志》所说:"涅盘译云灭度,或言常乐我净,明无迁谢及诸苦累也。"后称僧人逝世为涅盘、圆寂。

此云大圆寂,刊定《准(准疑唯)识论》说有四种涅盘:

一、自性清净涅盘,凡圣同有;

二、有余依,即出烦恼障,有苦依身故;

三、无余依身,出生死苦无依故。然小乘以灰身灭智为无余。无余有三:一'烦恼余;二、业余;三、果报余。大乘则以究竟宝所为无余,故《智论》说四住地烦恼尽,名有余依;

四、无住处悲智相兼,不住生死涅盘故,即大乘之无余。四种之中,无住处涅盘也,谓不住菩萨变易生死,不住二乘灰断涅盘,即真无住,名为无余。

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

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

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它们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

这段故事以及它的比喻意义,在佛经中,被称为"涅盘"(读nie pan)。

《涅盘无名论》中的记载如下:

" 无名曰:夫至人空洞无象,而万物无非我造。

会万物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

何则? 非理不圣,非圣不理,理而为圣者,圣人不异理也。

故天帝曰:般若当于何求?

善吉曰:般若不可于色中求,亦不离于色中求。

又曰: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斯则物我不异之效也。

所以至人戢玄机于未兆,藏冥运于即化,总六合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

古今通,始终通,穷本极末,莫之与二。

浩然大均,乃曰涅盘。

经曰:不离诸法而得涅盘。

又曰:诸法无边,故菩提无边,以知涅盘之道,存乎妙契。

妙契之致,本乎冥一,然则物不异我,我不异物,物我玄会,归乎无极,

进之弗先,退之弗后,岂容终始于其间哉!

天女曰:耆年解脱,亦如何久。"

翻译成我们现在的语言:

无名者说,达到一定境界的人必有空寂灵昧的体验,

体验到空境,就不会在意世界万象的事物,万物由我心流出,执万物与我合一,只有圣人能做到!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掌握这个真理就不能成为圣人,

反之,不是圣人也不能知道这个真理,

正因为掌握了这个真理才成为圣人,所以圣人与真理契合无间,凡是圣人都不能离开这个真理!

这正如般若观照所说的色心不二,相即相离,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不二之理。

从缘起法的角度来看,万法为空,空为万法,

见佛即见法,见法即见空,诸法性空,即成见佛,物我两忘,不一不异。

所以通达空境的圣人总是勘玄机于先兆,隐未来于变化,将东南西北上下六合统摄一心,

过去未来同成一体。

古来今往都是一样,穷本极末,没有二致。

将浩浩然物我一心,就是涅盘。

这就是佛经里说的"不离诸法而得涅盘"。

又因为诸法无边,故求得解脱也无尽,由是推知,

涅盘之道在于保持契会妙理之"妙契",有了"妙契",乃知万法冥然一体的真理。

万物与我没有本质的差别,我与万物实质一样,物与我玄妙会通,无极是它们最后归宿。

涅盘就是进而不前,退而不后,无始无终,终始不在其间!

天女说:耆年(舍利弗--引者注)的解脱也无终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4
 楼主| 发表于 2024-10-7 12: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点涅槃心”的出处是哪里
分享 举报
1个回答#热议# 什么是淋病?哪些行为会感染淋病?
湖北倍领科技
2024-09-13 · 百度认证:湖北倍领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一点涅槃心”出自宋代释绍昙的《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一点涅槃心”全诗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宋代 释绍昙
今朝二月十五,黄面瞿昙灭度。
诸方挝鼓声冤,尽是闲言和语。
一点涅槃心,无人知落处。
山花泪滴如红雨。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释绍昙 翻译、赏析和诗意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是宋代释宗颖的作品,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表达了对世俗纷扰和虚妄言语的深切感慨,以及对内心涅槃境界的追求。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今朝二月十五,
黄面瞿昙灭度。
诸方挝鼓声冤,
尽是闲言和语。
一点涅槃心,
无人知落处。
山花泪滴如红雨。
诗意:
这是一个二月十五的早晨,
黄面的瞿昙已经圆寂了。
四方传来的鼓声充满冤屈,
都是些闲言碎语。
内心的涅槃之火微弱,
无人知晓它的归处。
山花的泪水像红雨一样滴落。
赏析:
这首诗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一个安详而寂静的景象,展示了释宗颖对尘世纷扰和虚妄言语的深切感受。诗中的"黄面瞿昙灭度"指的是释宗颖的师父已经圆寂了,黄面瞿昙是指佛陀的形象。"诸方挝鼓声冤,尽是闲言和语"表明尘世间的人们口舌之争充斥着不公和冤屈,这些言语只是些无谓的闲言碎语,没有真正的意义。"一点涅槃心,无人知落处"表达了作者对内心涅槃之火的追求,但他认为这种内心的境界是无法为他人所知悉的。最后一句"山花泪滴如红雨"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内心的伤痛和悲伤,山花的泪水象征着自然的悲伤与流逝。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尘世的冷静和超脱,对内心涅槃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深深感悟。同时,诗中的意象和对比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使读者产生共鸣。这首诗词在宋代佛教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展示了佛教文化在诗歌艺术中的独特表现形式。
抢首赞    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4
 楼主| 发表于 2024-10-7 12: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涅槃堂里死功夫”的出处是哪里
分享 举报
1个回答#热议# 为什么有人显老,有人显年轻?
湖北倍领科技
2024-09-13 · 百度认证:湖北倍领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涅槃堂里死功夫”出自宋代释如净的《偈颂三十八首》。
“涅槃堂里死功夫”全诗
《偈颂三十八首》
宋代 释如净
涅槃堂里死功夫,风衮葫芦水上浮。
恁麽点开参学眼,释迦弥勒是他奴。
《偈颂三十八首》释如净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这首诗词是宋代释如净的《偈颂三十八首》中的其中一首。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涅槃堂里修炼一生,
风衣和葫芦漂浮在水面上。
如何开启修行者的眼智,

释迦牟尼和弥勒菩萨都是他们的奴役。
诗意:
这首诗词主要表达了佛教修行者在涅槃堂里修炼的一种境界和心态。作者通过描绘风衣和葫芦漂浮在水面上的景象,表达了修行者的超脱和自由。同时,他也指出了释迦牟尼和弥勒菩萨等佛陀和菩萨都是修行者的依归和帮助。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修行思想。面对修行者的种种困境和挑战,作者提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通过风衣和葫芦漂浮在水上的形象,隐喻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对物质和纷扰的超越,以及内心的宁静和自由。同时,作者还强调了修行者在修行路上依靠佛陀和菩萨的帮助与指引,以及对佛法的执着和追求。
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佛教修行者的境界和信仰追求,通过景物描写和隐喻手法,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和修行境界的思考。
抢首赞    评论 分享 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4
 楼主| 发表于 2024-10-7 12: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净行者不涅槃”的出处是哪里
分享 举报
1个回答#热议# 什么是淋病?哪些行为会感染淋病?
湖北倍领科技
2024-09-02 · 百度认证:湖北倍领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清净行者不涅槃”出自宋代释了一的《颂古二十首》。
“清净行者不涅槃”全诗
《颂古二十首》
宋代 释了一
清净行者不涅槃,破戒比丘无地狱。
天台相接到西川,总是自家亲眷属。
《颂古二十首》释了一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颂古二十首》
颂古二十首,
清净行者不涅槃。
破戒比丘无地狱,
天台相接到西川。
总是自家亲眷属。
中文译文:
颂古二十首,
赞美古代事迹二十首。
清净行者不涅槃,
指出真正的修行者不会涅槃(超脱)。
破戒比丘无地狱,
说明违背戒律的僧人无法避免地狱之苦。
天台相接到西川,
表达天台宗教派系在西川地区得到传承。

总是自家亲眷属,
说明我们都是彼此的亲人。
诗意:
这首诗词以赞美古代善行和启示修行者的道理为主题。首先,它指出真正的修行者不会被涅槃所束缚,暗示修行者要超脱世俗的桎梏,寻求内心的清净。接着,诗中提到违背戒律的僧人无法逃脱地狱的苦楚,强调了遵守戒律的重要性。然后,它提到天台宗在西川地区扩展的事实,说明了宗教在传承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最后,诗人再次强调了我们都是相互关联的亲人,传达了团结和一体感的信息。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深刻的思想,通过对古代修行者和宗教的称赞,呼唤人们追求内心的清净与超脱。它也提醒了人们要遵守道德规范和戒律,以避免堕入地狱的苦境。诗人通过描写天台宗在西川地区的传承,强调了宗教的传统和价值。最后,诗人以一种亲切的方式呼应了我们都是亲人的思想,传递出团结、和谐、亲近的信息。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饱含了深邃的思考和思想,呼唤人们修身养性、遵守规则、关心亲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4
 楼主| 发表于 2024-10-7 12: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刹传经地”的出处是哪里
分享 举报
1个回答#热议# 在购买新能源车时,要注意哪些?
湖北倍领科技
2024-09-25 · 百度认证:湖北倍领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一刹传经地”出自宋代袁说友的《慈感寺四月八日浴佛会》。
“一刹传经地”全诗
《慈感寺四月八日浴佛会》

宋代 袁说友
一刹传经地,诸天诞佛辰。
犹将清净水,更浴涅盘身。
居士应无垢,菩提各有因。
要须凭苦海,万里涤情尘。
《慈感寺四月八日浴佛会》袁说友 翻译、赏析和诗意
《慈感寺四月八日浴佛会》是宋代袁说友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在四月八日的浴佛会中,在慈感寺的一刹那,诸天降临,佛陀显化,人们沐浴清净水,净化内心,达到涅槃的境界。诗中表达了信众们脱离尘世的愿望,以及通过苦海的洗礼来净化内心。
这首诗词通过浴佛会这一宗教仪式来表达佛教思想。诗中的“一刹传经地”意味着传教之地,而“诸天诞佛辰”则指佛陀显化的时刻。通过洗浴清净水,信众们能够净化身心,摆脱一切纷扰,达到涅槃的境界。诗中提到“居士应无垢,菩提各有因”,意味着凡人应该追求无瑕的境界,而每个人实现菩提境界的途径各不相同。最后两句“要须凭苦海,万里涤情尘”,表达了通过苦难和修行来净化心灵的意义,以及这种净化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浴佛会为背景,通过描绘仪式的场景和信众们的心境,表达了对净化身心、追求涅槃境界的向往。它展现了佛教信仰中的敬佛精神和修行之道,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解脱尘世束缚的渴望。
抢首赞    评论 分享 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21:21 , Processed in 0.06241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