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5-9 07: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进薛宝钗的蘅芜苑,为何紧张得一句话不敢说?
播报文章
打破时间的锁
关注
2021-03-29 06:31
肺结节,两样东西尽量少 碰 ,很多人控制不住,难怪肺结节难调理
肺结节,两样东西尽量少 碰 ,很多人控制不住,难怪肺结节难调理
耳鸣,两样东西尽量少 碰 ,很多人控制不住,难怪耳鸣难调理
耳鸣,两样东西尽量少 碰 ,很多人控制不住,难怪耳鸣难调理
膝关节蹲不下站不起,不管患病几年,牢记此法,受益良多!
膝关节蹲不下站不起,不管患病几年,牢记此法,受益良多!
“刘姥姥进大观园”可谓是《红楼梦》中的一处情节高潮,曹雪芹不吝笔墨,从第39回——第42回,一向惜字如金的曹公竟用了整整四回来描述刘姥姥二进贾府,尤其是刘姥姥在大观园中的幽默搞笑表现,更是将《红楼梦》的热闹氛围推向了顶峰。
广告
38岁女领导的生活日记曝光,解密职场有多内涵,令人头皮发麻
×
彼时第39回,刘姥姥感念之前王熙凤相赠20两银子的过年钱(映照第6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于是将家中田里新鲜的瓜菜摘下,来与荣国府送来,恰好被喜欢热闹的贾母知晓,于是留下刘姥姥多住几日,并带着她各处逛逛——这便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契机。
而令一些读者好奇的是,刘姥姥在游览大观园期间,在林黛玉的潇湘馆处思维活跃,又是说笑,又是奉承,现场气氛着实不错,可其后到了薛宝钗的住处潇湘馆后,刘姥姥却似乎一句话都没说,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今日来详细解读一番。
首先不得不赞叹曹雪芹的文字功底,他在描述一个场景之前,必然是先进行层层铺垫,就比如刘姥姥来林黛玉的潇湘馆。
潇湘馆环境清幽,地面上长满青苔,泥路滑腻,容易跌倒,曹公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借着刘姥姥的“摔倒”将气氛先拔上来,且看原文:
这就是氛围上的铺垫,先通过这么一件搞笑的小事,逐渐将气氛带动起来,也暗示了刘姥姥其后的话语主动权——气氛不错,适合说说笑笑。
广告
小姨以身设局陷害,致使外甥女婿净身出户
×
但这其中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那就是刘姥姥一直在察言观色,她深知现场众多女眷的核心人物是贾母,所以她说话之前,一定会先注意贾母的态度。
林黛玉是贾母最宠爱的孙女, 这一点是藏不住的,刘姥姥也看到了这一层,所以在潇湘馆,她敢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言论:
刘姥姥是真的不知道潇湘馆是林黛玉的住所吗?非也,即便贾母带着众人来潇湘馆之前,没有当面说这是谁的住处,可真的到了潇湘馆后,是林黛玉这个女主人先后给贾母、王夫人奉茶,这是礼数,刘姥姥一一看在眼里,如何能不知道这是黛玉的住处?
所以,刘姥姥此处的发问,大概率是在“装愚扮蠢”,她从现场气氛看出林黛玉是贾母最宠爱的孙女,所以故意打茬,引出了这么一个话题,既调节了现场气氛,又博得贾母高兴,这就是情商!
无巧不成书的是,其后到了薛宝钗的蘅芜苑,曹雪芹貌似是为了与前番林黛玉处进行对比,于是安排了一个截然相反的氛围和环境。
比如刘姥姥进潇湘馆,有“不小心摔跤”这样的情节做调剂,现场氛围变得轻松愉悦。可众人来至蘅芜苑时,气氛则完全不同,且看原文:
蘅芜苑的周边环境是“阴森透骨”、“衰草残菱,更助秋情”,俨然是一派凄然萧瑟之景,曹雪芹一开始就铺垫下这样的氛围,跟后文形成对照。
贾母带着众人来到蘅芜苑后,看到薛宝钗的卧室内装饰格外简洁,用书中的原话说就是:
贾母是个爱热闹,喜欢花红柳绿的老太太,所以她欣赏不来薛宝钗这样的极简风,蘅芜苑的室内装饰不符合她心中的预期,于是现场气氛便变得没有之前那么轻松,薛姨妈为女儿宝钗解释说“她不大弄这些东西”,可贾母并不接受这个解释:
最后,贾母专门让人送来一个石头盆景、一架纱棹屏、一个墨烟冻石鼎,又安排人送些字画来,甚至连宝钗的床帐都要换了。
而在这个过程中,刘姥姥一句话都没说,也不敢说,因为她从贾母严肃的脸上看到信息——在蘅芜苑,不适合开玩笑,静静听着就好。
另外,还有一个细节,那就是贾母在向薛姨妈解释时,曾说
更为关键的是,刘姥姥这个“客人”是带着引号的,说她是客人,其实不过是充当“女先儿”的角色,逗贾母开心而已。
譬如之前在潇湘馆,林黛玉分别给贾母、王夫人递茶,却未给刘姥姥这个客人一杯,何也?因为大家都清楚——刘姥姥没资格享受这样的待遇。
这般看来,刘姥姥进大观园,看似如鱼得水,幽默搞笑,实则刘姥姥内心噤若寒蝉,一直在忖度着自己的位置,不敢有丝毫僭越,说刘姥姥是精通人情世故者,着实不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