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4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23: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脂砚斋



脂砚斋这个名字是如何一步一步消失的?
我是一只大熊猫

咿呀咿呀哟







54 人赞同了该文章


目前来说,红楼梦有九个脂批本,都烙着“脂砚斋”的印记,因为这几个本子里都有脂砚斋批语的痕迹(即使是白文本),他们分别是: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列藏本,戚序本,王府本,甲辰本,舒序本,杨藏本。(列藏本,又称在苏本,俄藏本;王府本,又称蒙古王府本,蒙府本;甲辰本,又称梦觉主人本;舒序本,又称己酉本;杨藏本,又称梦稿本;戚序本,又称有正本。)
除此以外,郑藏本只存两回,也被认为是脂批本的一种;卞脂本是新发现的本子;靖藏本基本被认为是伪本,本文讨论的时候将郑藏本算在里面。
后世所说的《红楼梦》,多指程高本的120回的本子,这种本子和脂批本的不同在于,一是它的名字叫《红楼梦》,二是无脂评白文本,三是有后40回续书,而脂批本则不同,有的叫《石头记》,有的叫《红楼梦》,有的叫《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从今天的研究成果来看,早期的《红楼梦》,是以“书+脂砚斋批语”的评点模式出现的,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为的原因,各种客观的因素,脂砚斋这个名字逐渐消失了,最后连批语也消失了。本文从现存的脂批本来探讨一下这个令人叹息的过程。
(1)脂砚斋评石头记系列的: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列藏本四个本子。
这四个本子的特点是:①有脂评。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被认为是接近原貌的本子,里面有大量高价值的脂评。②题名《石头记》。其中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题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列藏本题名为“石头记”。
这四个本子里面,列藏本每回前题名石头记,但是在63,64,72回后有“红楼梦卷……回终”字样,第10回题有“红楼梦”三字,第9,16,19,39,40无题名,只有回目,因而相比以上三脂本,研究价值降低不少。
(2)题名“石头记”,但是无脂砚斋字样的:王府本,戚序本。
这两个本子的特点是:①题名“石头记”。在目录和每页中缝有“石头记”的字样,回目里没有“石头记”三字。②有脂批,但是脂砚斋的名号,纪年等被删去,且评语被他人增删改动。③有大量的他人所作的批语混于其中。④相比甲戌本,这两个本子已经失去了部分真貌。
(3)题名“红楼梦”,残留部分脂批的:甲辰本,杨藏本。
这两个本子的特点是:①题名“红楼梦”。②有部分脂批,但是经过增删改动。
甲辰本改动颇大,和后世的程甲本底本应该是同源的,也可能是程甲本的底本的来源,仅有参考价值。
杨藏本被收藏者杨继振误认为是高鹗修改红楼梦所据的底本,但是今天基本被大部分学者否定,认为它是比程乙本还要晚的一个本子,不过它的前80回里有一部分章节是从比较古老的《石头记》抄来的,有研究价值。
(4)题名“红楼梦”的白文本:舒序本。
此本部分章回有研究价值。
(5)比较奇怪的本子:郑藏本。
这个本子只存两回,回目题名“石头记”,书的中缝却又标“红楼梦”,无脂批,篡改甚多,仅有参考价值。
从现存的十个脂批本的名字,能够看出《红楼梦》一书书名的演变流程,也让人发现一个让人心酸的事情,那就是脂砚斋这个名字不断地被抹杀掉,直到程甲本里完全消失。






发布于 2020-06-30 11:04
脂砚斋评石头记(书籍)

红楼梦(小说)

石头记(列藏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4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23: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肴馔考略
wunianyi
2018-03-13   |  617阅读  |  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前文曾说过,近来在写一些与红楼梦中与吃有关的物品、食物的小文章。特别是最近一直忙于一些俗事,加之写出来的文字,自己都不满意。所以,本期介绍一个网络上看到的考察《红楼梦》中肴馔的文章。该文原载《中国烹饪》,1985年5、6两期,作者是邱庞同。该文的考略比较详细,较为符合小编的口味。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揭示封建社会必然崩溃命运的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也是一部生活的“百科全书”。里面涉及建筑、医学、服饰、作诗、填词、猜谜、行令、品茗、下棋等多方面的知识,还写到了许多佳肴美馔。真可谓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

总的说来,《红楼梦》中的肴馔是为写出一个“真实的”贾府服务的。因为贾家这个封建大家族毕竟是“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又是皇亲国戚。即使在衰败的过程中,“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凡”。比如,因为元春是皇妃,所以贾家能吃到由宫中赐出的“糖蒸酥酪”(《红楼梦》第十九回),而“进上的”贴有“鹅黄笺子”的“木樨清露”、“玫瑰清露”竟也是贾家的必备之物(第三十四回,王夫人语)。再如,由于贾府有它的封建庄园,所以每逢年终庄头乌进孝便送来了银两和大批物品:什么鹿、獐、狍、暹猪、汤羊、龙猪、野猪、腊猪、野羊、青羊、鲟鳇鱼、各色杂鱼、活鸡鸭鹅、野鸡、兔子、熊掌、鹿筋、海参、鹿舌、牛舌、蛏干、大对虾、榛子、松子、桃仁、杏仁、各种米、多种炭……真可谓天上地下,陆上水中,从原料到燃料都给准备了(《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此外,贾府的饮馔极有规矩又随心所欲。讲究“规矩”,是和其家庭的地位、传统分不开的,祭祀、喜庆、节日时的食品各不相同,长辈(特别是贾母)、幼辈的饮食也有所区别;随心所欲,则又和贾府之奢华、子弟之浪费挥霍分不开。高兴了,可以随时吩咐下人做几样点心吃,小姐、少爷们也可以动手烤鹿肉吃,乃至于“偶然商议了要吃个油盐炒枸杞芽儿来”(第六十一回)更甚者,连丫环如司棋等,也讲究“炖蛋”的老嫩,为“倒换口味”和厨房的人吵(第六十一回)。由此可见,认真研究一下《红楼梦》中的饮食、肴馔,对我们全面地分析这部巨著也是能有所帮助的。


另外,换一个角度看,曹雪芹所以能把各种肴馔、饮宴场面写的那样符合生活的真实,亦是和他熟悉生活、有丰富的知识分不开。这就启示人们,要写出伟大的作品,作者的知识面一定要宽,即使对于饮食,也必须知道的越多越好。

至于曹雪芹如何熟悉饮食烹饪,由于资料缺乏,人们还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但如下三点却是可供参考的。其一,曹雪芹作为江宁织造府中的公子,在童年时期是能够品尝到许多江南佳味的。“秦淮风月忆繁华”。这些,均能够留存在他记忆的仓库之中,一旦需要,就可以信手取来。其二,成年之后,曹家虽然败落,但曹雪芹和亲朋好友的饮宴还是有的,加之乡风民俗,也能获得饮食方面的知识。其三,书籍的影响。曹雪芹博览群书,古代的《食经》《食谱》之类也会浏览到。再说,他的祖父曹寅曾编过《居常饮馔录》,里面有好几本烹饪著作。这些,他不可能不看到。有了这一系列的因素,曹雪芹写起饮食烹饪来,也就得心应手,相当“真实”了。


近几年来,已经有一些同志在《红楼梦》饮馔的研究上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是,正如秦一民同志在《中国烹饪》1984年8期上所说:“我觉得对于《红楼梦》的饮食探索还有许多文章可作。”有感于此,笔者拟对《红楼梦》中的肴馔作一些简要的考证,供有关方面参考。

《红楼梦》中的肴馔主要分饮料、糕点、饭粥、菜肴四类。下面,将择主要品种逐类进行考证和介绍。

一、饮料

《红楼梦》中提到的饮料,除茶之外并不太多。主要品种有“惠泉酒”“绍兴酒”“屠苏酒”“玫瑰清露”“木樨清露”“酸梅汤”等。

“惠泉酒”:当系用无锡惠山泉所酿。无锡地区酿酒历史颇长。但“惠泉酒”名称的出现,据有关专家考证,最早出现在明代的《醒世恒言》中,叫“惠山泉酒”。在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中,亦有“至于无锡酒,用天下第二泉所作,本是佳品……”的记载,指的也是“惠泉酒”。“惠泉酒”不仅在中国有名,即使在日本,也很有名。日本人中川中英在宽正十一年,即清嘉庆四年(1799年)著的《清俗纪闻》中,就曾记载了“惠泉酒”的酒名和产地。足见“惠泉酒”确是名扬中外的。


“绍兴酒”:是我国著名的黄酒之一,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会稽县志》中记述勾践伐吴,“师行之日,有献箪醪者,投之上流,与士卒共饮,战气百倍。”到了宋代,绍兴出产的名酒“蓬莱春”甚为有名,在《武林旧事》等书中屡有记载。清康熙年间的《会稽县志》说:“越酒行天下,其品颇多,而名老酒特行……”“老酒”,即指陈年的“绍兴酒”。在日本人著的《清俗纪闻》中,也收进了“绍兴酒”。

“屠苏酒”:王安石曾有“春风送暖入屠苏”之句,说明我国宋代饮“屠苏酒”已蔚然成风。又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五卷》转引陈延之《小品方》的资料说,屠苏酒制作采用的是“华佗方也”,“元旦饮之,辟疫疬一切不正之气”。可见“屠苏酒”起源于汉末,为名医华佗所制。

“木樨清露”、“玫瑰清露”:《红楼梦》第三十四回上记有这两种物品,是王夫人送给挨打后的宝玉吃的。据王夫人说:“一碗水里只用挑一茶匙儿,就香的了不得呢。”两种露均盛在“玻璃小瓶”中,“有三寸大小。上面螺纹银盖,鹅黄签上写着‘木樨清露’,那一个写着‘玫瑰清露…。王夫人还说,这两种露原是“进上的”,相当珍贵。


我国制作花露,大约起源于南宋,盛于明清。而清代,以姑苏出产的最为著名。据顾铁卿《桐桥倚棹录·卷十·市廛》记载:“花露,以沙甑蒸者为贵。吴市多以锡甑。虎丘仰苏楼、静月轩,多释氏制卖,驰名四远。开瓶香洌,为当世所艳称。其所卖诸露,治肝、胃气则有玫瑰花露;疏肝、牙痛,早桂花露……”按,桂花又称木樨,故桂花露即木樨露。这两种露和《红楼梦》中的两种露是同名的。

看来,宝玉挨打后,气血凝滞,肝气郁结,所以王夫人便送上述两种露给他吃以疏肝理气,活血解瘀了。

二、糕点

《红楼梦》中提到的糕点主要有“糖蒸酥酪”“荷叶莲蓬汤”“枣泥馅的山药糕”“桂花糖新蒸栗粉糕”“菊花壳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菱粉糕”“鸡油卷儿”“藕粉桂糖糕”“松瓤鹅油卷”“螃蟹小饺儿”“奶油炸的各色小面果子”“如意糕”“奶油松瓤卷酥”“豆腐皮包子”……

“糖蒸酥酪”:《红楼梦》第十九回中写到宝玉的奶母李嬷嬷擅自吃贾妃赐给宝玉的“糖蒸酥酪”的事。小丫头不准她吃,她却说:“且别说我吃了一碗牛奶,就是再比这值钱的,也是应该的。”

我国吃奶制品的历史很悠久,《礼记·礼运》中有“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为醴酪”之句。汉《乌孙公主歌》中有“肉为食兮酪为浆”之句。据古籍记载,“酪”即今之发酵乳。“酥”即乳脂或称奶油。《齐民要术》《饮膳正要》《膣仙神隐书》等书中关于“酥”“酪”的制法均有详细记载。而清宫御膳房档案中,也有着很多吃酥酪制品的记述。一般地说,“酥”是酥,“酪”是酪,两者是分开用的。《红楼梦》中提到的“糖蒸酥酪”似为一种加糖的掺有奶油的“酪”。有人以为是酸奶,是有道理的。


“莲叶羹”:这是三十五回中宝玉挨打后想吃的一道点心。原先是贾妃省亲时吃的。系将调和好的面放在银模子中印出花样来,“借点新荷叶的清香,全仗着好汤”制成的。银模子“有一尺多宽,一寸见方。上面凿有豆子大小,也有梅花的,也有莲蓬的,也有菱角的,共有三四十样,打的十分精巧”。

这道点心的精美是无疑的。但如果追寻历史,类似品种宋代就有了。宋林洪的《山家清供》中记有一“梅花汤饼”:“初浸白梅檀香末水,和面,作馄饨皮。每一迭用五出铁凿,如梅花样者凿取之,候煮熟,乃过于鸡清汁内,每客止二百余‘花’。”看来,“莲叶羹”正是在“梅花汤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制法基本相同,只是模子由铁制换成银制,品种由“梅花”一种变成三四十种罢了。

“枣泥山药糕”:十一回中提到此点心。明代宋诩所编的《宋氏养生部》“粉食制”中有“山药糕”,是用山药粉、米粉、糖拌和后蒸制而成的。《清稗类钞·饮食》中有“山药馒头”的制法,系将捣烂之去皮山药泥,加米粉、糖拌和后制胚,再包豆沙或枣泥而成。足见《红楼梦》中之“枣泥山药糕”也有生活依据。

“桂花糖新蒸栗粉糕”:该点心见三十七回。我国吃栗糕很早。至迟在南宋临安市场上就有“栗糕”出售了(见《梦粱录》),但无具体做法。在元代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女真食品》中,出现了“高丽栗糕”的详细记载:“栗子不拘多少,阴干去壳,捣为粉,三分之二加糯米粉拌匀,蜜水拌润,蒸熟食之。”看来,这“高丽栗糕”原先为高丽人所制,后成了女真名食。而女真人正是满人的祖先。由此可见,《红楼梦》中的桂花糖蒸新栗粉糕,也是有依据的。只是稍作改进,加进桂花罢了。

“菱粉糕”:在《红楼梦》第三十九回中有记载。我国古代用菱粉做糕也是常见的。明高濂《饮馔服食笺》中收有“菱角粉”的制法,并说“菱粉”等粉“取为笼造”。所谓,“笼造”,即制成糕点上笼蒸。《清稗类钞》中,亦有食菱粉的记载。

“藕粉桂花糖糕”:见《红楼梦》第四十一回。用藕粉做糕的记载比较少。但《饮馔服食笺》中也收有“藕粉”,并说可以“笼造”。做“藕粉糕”也是古已有之的。

“鸡油卷儿”、“松瓤鹅油卷”:分别见《红楼梦》第三十九回、四十一回。用面做成花卷隋唐时代就有了。后更发展,明代宋诩的《宋氏养生部》“面食制”中收有“蒸卷”“油煎卷”等。两相对照,可知《红楼梦》中的卷子用料更高级一些。

“螃蟹小饺”:见《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螃蟹饺子”是江南常见的点心。陆游曾有句云:“螃馔牢丸美。”古人有认为“牢丸”即包子的,但也有人认为是饺子。从《梦粱录》中可以看到,临安市上的“蟹肉包子”甚是有名。饺子品种也不少。不过,《红楼梦》中的螃蟹饺子较为小巧,自有其特色。如今扬州秋曰有蟹肉蒸饺供应,一两三只,风味是十分佳美的。

“奶油炸的各色小面果子”:见《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这些面果子花色很多,“玲珑剔透,各式各样”,有“牡丹花样的”等。据《梦粱录》“荤素从食店”载,临安市上有“诸色油煤素夹儿、油酥饼儿……果子……等点心”出售。又唐以前的《食经》中记有用模子压制出的“五色小饼,作花卉、禽兽、珍宝形”。

又据《清稗类钞》:“巧果,点心也。以粉条作花胜形,炸以油。”看来,《红楼梦》中的“果子”还不算罕见,特殊之处仅在用“奶油”炸上。

“如意糕”:见《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古代糕的品名很多。有以原料命名,如“蜜糕…‘乳糕”等;有以节令命名,如“重阳糕”等;有以形命名,如“镜面糕”等……“如意糕”除取名吉利外,该是做成“如意”状的。

“奶油松瓤卷酥”:见《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为一种酥油卷,中间以奶油、松子做内瓤,清《食宪鸿秘》《养小录》中收有“顶酥饼”:“生面,水七分,油三分,和稍硬,是为外层(硬则人炉时,皮能顶起一层。过软则黏不发松)。生面,每斤入糖四两,油和,不用水,是为内层。擀须开折,须多遍则层多,中实果馅。”看来,“奶油松瓤卷酥”与“顶酥饼”是有些相仿的,但形状不太一样。

“豆腐皮包子”:见《红楼梦》第八回。李时珍《本草纲目》:“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凡黑豆、黄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绿豆之类,皆可为之。造法:水浸硝碎,滤去滓,煎成,以盐卤汁或山矾叶或酸浆、醋淀就釜收之。又有入缸内,以石膏末收者。……其皮上凝结者,揭取晾干,名豆腐皮,入馔甚佳也。”“豆腐皮包子”,当是用豆腐皮包裹馅心制成,风味是很佳美的。

除上述品种外,《红楼梦》中还提到“粽子”“元宵”“面条”“馒头”“饽饽”等名称,因仅是一般性提及,且这类食品常有文章介绍,兹不多谈了。

三、饭粥

《红楼梦》中写到的饭粥不多,主要品种有“碧粳粥”“燕窝粥”“腊八粥”“绿畦香稻粳米饭”“鸭子肉粥”“江米粥”“枣儿熬的粳米粥”“红稻米粥”“白粳米饭”等。

“碧粳粥”:见《红楼梦》第八回。当是用“绿米”所煮。唐高僧鉴真东渡时所尝的物品中就有“绿米”。皮日休咏“青钮饭”一诗中有“分泉过屋舂青稻”之句(《全唐诗·卷六十一》)。过去曾有人分析过,所谓“绿米”,乃是用尚未成熟的稻粒舂出的,故呈绿色。此说可备参考。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粳”中说,由于水土、品种的不同,“其米之赤、白、紫、乌、坚、松、香否,不同也”。这里的“乌”,即指青黑色的米。“青米”这词现在仍用。由此可知,古代人食绿米并非妄谈。

“燕窝粥”:《红楼梦》中有好几处提到过“燕窝粥”。我国食用燕窝,至迟不会晚于宋代。南京宫廷后苑中立春日食春盘,中有“金鸡玉燕,一盘值万钱”。这“玉燕”即指燕窝。到明代,周亮工在《闽小记》专门论及燕窝,并说:“有乌、白、红三色。乌色品最下,红色最难得,白色能愈痰疾……”而清乾隆间曹慈山编的《养生随笔》卷五《粥谱》中收有“燕窝粥”:“(燕窝)煮粥淡食,养肺化痰止咳,补而不滞。”林黛玉患有肺病,所以就常吃“燕窝粥”了。又,燕窝煮粥淡食有疗肺病之用,加冰糖也非常好,《本草拾遗》中就有“以冰糖与燕窝同煮,连服”,从而冶肺病的记载。

“腊八粥”:见《红楼梦》第十九回。此粥为我国节令食品,在农历十二月初八食用。相传起源于寺院,系佛家为纪念释迦牟尼成道而制。后来便在民间流传开了。宋代《东京梦华录》等书均有记载。陆游也曾有过“今朝佛粥更相馈”之句。只是人们在粥中放的配料不同而已。宫中、富贵之家放得高级一些。如明宫中的“腊八粥”,就是用粳米加红枣、白果、核桃仁、粟子、菱米等煮成的(《明宫史》)。《红楼梦》中未提制法,不知用了哪八种原料。

“绿畦香稻粳米饭”:见《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据《理生玉镜》等书记载,苏州一带自宋代以来就出产有香味的“香杭”“香稻”(两者可能为一物)。又,《桐桥倚棹录》中记道:“虎丘山下产稻‘香珠’,俗呼‘香杭稻’。”从李煦的奏折看,他是常常将此稻献给康熙皇帝的。当然也会送曹家。说不定曹雪芹儿时就吃过。故《红楼梦》中的“绿畦香稻粳米饭”也是有根据的。

“鸭子肉粥”:见《红楼梦》第五十四回。《本草纲目》卷二十五“粥”品中收有“鸭汁粥”,当是用鸭肉浓汁和在粥中煮成。据云能“治水肿”。《红楼梦》中的“鸭肉粥”与此相仿,可能多几块鸭肉。

“江米粥”“枣儿熬的粳米粥”:分见《红楼梦》第八十七、五十四两回。江米即糯米。用糯米熬粥,在南方是极平常的。至于枣子粥,大抵用红枣和米煮成。古代《粥谱》中多有记载,也不少见。

“红稻米粥”:见《红楼梦》第七十五回。红稻米为我国稻米的佳品。唐时,白居易就有过“红粒香复软”(《烹葵》)之句。宋明的农学著作中也常常提到“红稻”。如细分,又有红糯米、红粳米之别,均可煮粥,香美可口。

“白粳米饭”:见《红楼梦》第七十五回。白粳米在江南为普遍品种,并不稀奇。

四、菜肴

《红楼梦》中写到的菜肴有“糟鹅掌”“火腿炖肘子”“炸鹌鹑”“糟鹌鹑”“牛乳蒸羊羔”“叉烧鹿脯”“野鸡爪子”“酒酿清蒸鸭子”“腌燕脂鹅脯”“鸡髓笋”“椒油纯齑酱”“茄鲞”“鹌鹑崽子汤”“酸笋鸡皮汤”“虾丸鸡皮汤”“野鸡崽子汤”“火腿鲜笋汤”等。

“糟鹅掌”:见《红楼梦》第八回。据《梦粱录》载,南京临安市上有“糟鹅事件”出售。其中,必有鹅掌。鹅掌含大量胶质,蛋白质较丰富,古人一直视为珍品。贾府食之,也是当然的。

“火腿炖肘子”:见《红楼梦》第十六回。此菜俗名“金银蹄”。为南方名菜。《桐桥倚棹录》中有“金银肉”,当即此物。

“炸鹌鹑”“糟鹌鹑”:见《红楼梦》第四十六、五十两回。我国吃鹌鹑较早。唐时,已有用活鹑炙烤成的名菜“筋头春”(《烧尾宴食单》),宋代又有“蜜炙鹑子”等名菜(《梦粱录》)。炸、糟鹌鹑也不是太少见的。

“牛乳蒸羊羔”:见《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北魏《齐民要术》中有“蒸羊法”。宋明一些菜谱中也常记有放有乳酪的菜肴。用牛乳蒸羊羔的吃法在古代菜谱中并不多见。可能是北方贵族家庭的吃法。

“叉烧鹿脯”:见《红楼梦》第四十九回。《齐民要术》“炙法第八十”中收有“脯炙”法。其品种之一即为烤鹿肉。须将切成方块的鹿肉加多种调料腌,然后再上火烤。制法很精,烤出的肉“色白热气,含浆滑美”。《红楼梦》中的“叉烧鹿脯”与“脯炙”相仿,只是更文雅一些,更具有家庭气氛。

“野鸡爪子”:见《红楼梦》第四十九回。这一道菜,周绍良先生在《红楼梦》里的肴馔(见《中国烹饪》1980.2)一文中说得甚为清楚。这儿就不赘述了。

“酒酿清蒸鸭子”:见《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我国较早的蒸鸭见于《齐民要术》“蒸惫第七十七”中。但蒸时加“豉汁”而不用酒酿。清代,《随园食单》中的“干蒸鸭”要加“甜酒”,即米甜酒。而“酒酿”即为一种“未放出酒之米酵”(《本草拾遗》)。米甜酒和酒酿之味是相差不多的。袁枚说过:“善烹调者……酒用酒酿,应去糟粕。”看来,贾府厨师用酒酿蒸鸭,是“善烹调”的。

“腌燕脂鹅脯”:见《红楼梦》第匕十五回。腌鹅脯在宋元烹饪著作中是常见品种,只是放燕脂却少见。古菜点中加“燕脂”较早可算元代《饮膳正要》中的“春盘面”。其配料之一即“燕脂”。燕脂可吃,但主要起菜肴的增色作用。

“鸡髓笋”:见《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唐代《韦巨源食单》中有用“羊膏、髓”做的“通花软牛肠”。用动物骨髓入馔是古已有之的事。但用鸡髓配笋烧菜,却不多见。

“椒油莼齑酱”:见《红楼梦》第二十五回。晋代有“莼羹”,明代有凉拌莼菜等品种(《饮馔服食笺》)。用莼菜作酱的记载古代是少见的。

“茄鲞”:见《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这是《红楼梦》中最有名的菜肴之一。见于王熙凤与刘姥姥的对话中(原文较长,从略)。俞平伯等老先生认为这道菜是凤姐故意逗刘姥姥而编出来的,因此菜不易做。这种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此外,周绍良先生在《中国烹饪》上发表的谈红楼菜肴的文章中说:古代,“鲞”一般是鱼干,也有指干肉片的。至于命之于植物菜蔬,则有“笋鲞”之称……此外则只有《红楼梦》中的“茄鲞”了。周先生这段话固有其可取之处,但不全面。因为古代蔬菜称“鲞”的还不少。如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就记有“造菜鲞法”:

盐韭菜去梗用叶,铺开如薄饼大,用料物糁之。

陈皮碥砂红豆杏仁甘草莳萝茴香花椒

右件碾细,同米粉拌匀糁菜上。铺菜一层,又糁料物一次。如此铺糁五层。重物压之。却于笼内蒸过。切作小块,调豆粉稠水蘸之,香油煤熟。冷定,纳器收贮。

两相对照,我们可以看出《红楼梦》中之“茄鲞”和“造菜鲞法”是有一定联系的。只是“茄鲞”更精细、味美。从这点推开去,凤姐之言,除夸大之外,或许还有一星半点的真实性。

“野鸡崽子汤”:见《红楼梦》第四十三回。野鸡即雉。野鸡崽子即小野鸡。野鸡味极香鲜。用小野鸡烧汤当更鲜。古代食野鸡的方法很多。如《随园食单》中,就收有“野鸡五法”。其中之一,即“当家鸡整煨”,也就是烧汤。

“火腿鲜笋汤”:见《红楼梦》第五十八回。这是江南常见之菜,北方则少见。

《红楼梦》中菜肴还有一些,有的是一般品种,限于篇幅,也就略而不谈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wunianyi > 《名著经典》举报/认领
上一篇: 也说妙玉走火入魔的逻辑性
下一篇: 薛宝钗性格与藤蔓植物
《红楼梦》里,到底喝的什么酒? 快乐老年435 2016-07-04   |  1375阅读  |  7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里的美食,一直让世人垂涎三尺。复杂到矫情的茄鲞,玲琅满目的茶点,解馋又解饱的烧烤…但是红楼饮食文化的研究,讲吃的多谈喝的少。这么丰富的美味佳肴,不搭配点美酒的话,总有一种美人独目的感觉。那么问题来了,《红楼梦》里的各位大咖们平时喝的是什么酒呢?
林黛玉点名要酒喝
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描写了大观园里的螃蟹宴。丫鬟看见林姑娘要饮酒,赶紧跑过来伺候。黛玉道:“你们只管吃去,让我自斟,这才有趣儿。”说着便斟了半盏,看时却是黄酒,因说道:“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喝口烧酒。”宝玉忙道:“有烧酒。”
在这一段里,林黛玉点名要喝烧酒。可就是这个细节,透露出了贾府平时喝的恰恰不是烧酒。正如黛玉在看到的,黄酒才是贵族家庭杯中常备。那么这里的黄酒,说是到底是今天的哪一种酒呢?


和茶一样,酒也经常用颜色加以描述。中国酒的分类,主要是黄、白两大类。白酒指的是烧酒,也就是高粱酒。黄酒,说的则是米酒。自清代起,绍兴酒通行全国名气最大。因此,《红楼梦》里的黄酒一般就是绍兴酒的代词。


绍兴黄酒,一般度数在十五到十八度之间。性温和,味清甜,非常适合贵族的太太小姐饮用。其实一般情况下,吃螃蟹时正配黄酒。但林黛玉体质过于虚弱,禁受不住螃蟹这种寒凉的食物。因此,须将日常饮用的黄酒换成白酒方可。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由于过于刺激,白酒平时是绝不会端上贵族餐桌的。
贾母口中的“黄汤”
《红楼梦》里,关于黄酒的蛛丝马迹还很多。第四十四回,凤姐过生日当天,贾琏跑去和鲍二家的私会。结果东窗事发,凤姐闹的翻天覆地。后来,贾琏认错谢罪,贾母啐他道:“下流东西,灌了黄汤,不说安分守己的挺尸去,倒打起老婆来了。”这里的黄汤,肯定代指的酒。可既然是黄汤,自然不可能是白酒了。而《红楼梦》的年代,估计贾府里还喝不上啤酒呢。那这“黄汤”,说的也是黄酒。由此可见,绍兴黄酒是贵族家庭日常饮用之酒。

在第六十三回,讲的是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这回里,宝玉和袭人商议“晚间吃酒”的事情,袭人说:“我和平儿说了,已经台了一坛好绍兴酒藏在那边了。”这次作者讲的非常明白,宝玉他们要喝的也正是绍兴黄酒。


也只有绍兴黄酒温婉的口感,才适合怡红院里的气氛。如果宝玉带领着众丫鬟,一起开怀畅饮老白干或是二锅头,那画面可真是“美”的不敢想象了。正如清代美食家袁枚《随园食单》里所说:“余常称绍兴酒为名士,烧酒为光棍。”像贾府这样的贵族家庭,自然要亲“名士”而远“光棍”了。
曹雪芹喝过黄酒么?
学界普遍认为,《红楼梦》成书于乾隆朝晚期。那么作者曹雪芹,是否有机会接触到绍兴黄酒呢?当然可以。如今,绍兴著名黄酒企业“会稽山”的历史,便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当时“会稽山黄酒”的创始人周佳木,在绍兴东浦创办了“云集”酒坊。曹雪芹是否就喝过云集酒坊的绍兴酒,自是无从考证了。但会稽山酒香绵延至今,却已近三百年了。
前一段时间到会稽山黄酒博物馆参观,看到的是比酒坛子还多的奖牌。原来早在100年前,会稽山绍兴酒的前身——云集酒坊就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为绍兴黄酒获得了第一枚国际金牌。到了2015年米兰世博会,会稽山又成了中国黄酒唯一金牌赞助商。这前后一百年的两次金牌,想必绝不是巧合,而是会稽山黄酒的魅力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1)

[url=]举报/认领[/url]


上一篇: 《红楼梦》宝玉为晴雯所写祭文,堪比屈原的《离骚》

下一篇: 元宵佳节,宝钗做了件什么事?贾政竟说她不祥,绝非福寿之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4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23: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典故一
2020年02月12日 18:5648浏览 · 2喜欢 · 0评论

七哥皮卡丘
粉丝:3880文章:472
关注
一,东山雅会 泛指与友人一起遨游山水,吟诗作文。据《晋书·谢安传》载,东晋谢安隐居东山(在浙江会稽),常邀友人王羲之等在此邀游山水,吟诗作文。《红楼梦》37回:“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佘脂粉。”含褒义,作为文人学士高雅集会的典故。

探春
二,棹雪而来 乘兴而来。棹,划船工具,这里作划船解。《世说新语》中王子猷冒雪“夜乘小船”访戴安道事。帖中引典故只取其“乘兴而行”的意思。

三,扫花以待 殷勤期待。杜甫《客至》诗:“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表示自己生活疏懒,待客不周。今反用其意。

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4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23: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会稽+千古秀万年流+顾恺之说这里“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60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会稽

长安、金陵、姑苏、会稽...从古诗词里走出的地名,太美了!
播报文章



半卷诗书一窗月
关注


2020-03-11 22:09





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
地名,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无论走多远,一听到故乡的名字,
心头总会泛起一阵暖意。
尤其是对于漂泊在外的人来说,
它是一种归属感。
如果有一天,发现故乡的名字变了,
就会觉得回家的方向变了。






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故乡。
当我们怀念起那些美丽的地名时,
怀念的,是什么呢?
是我们心中,对中国河山的想象,
是我们内心的柔软,是我们的来处。

广告
胆小者勿入!五四三二一...恐怖的躲猫猫游戏现在开始!
×





西 安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长安,意为“长治久安”。
提起长安,总会想起万国来朝的盛唐气象。
那时的长安街头,
你可以看到卖酒的胡姬,
讨价还价的波斯商人,来华学习的遣唐使......
长安接受八方来朝,
它有足够的自信,
从不担心被外来文明淹没。






我眼中的长安,因李白而生辉。
那个在长安街头喝酒的李白,
酒到兴处,锦绣诗句从口中娓娓而出,
醉了,蒙头就睡,
天子召见也不去,醉醺醺的说:
“臣是酒中仙!”
余光中说李白:
“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广告
从秘书起步,十年内无人超越,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成就一段传奇
×





“东有长安,西有罗马”,
长安和罗马一东一西,
代表了东西方文化的最高成就。
今天罗马之名尚在,
而长安,已被西安之名取代。
“长安”这个名字,永远存在于中国人心头,
化作一场关于盛唐的遥远的梦。


















南 京
江南佳丽地
金陵帝王州
战国争雄时,
楚威王攻灭越国,
亲临当时还只是越国前线城池的南京,
见此地地势险要,隐约散发着王气,
为了江山永固,“埋金以镇之”,
建立了“金陵邑”。






两晋之时,衣冠南渡,
金陵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
此后,又数次庇佑华夏,
是中国四大古都中
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首都的古都。






六朝金粉,十里秦淮。
王谢风流,群芳争艳。
金陵,是带着古意的浪漫,
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
金陵,是烈火重生的希望,
如同涅槃的凤凰,金光璀璨。


















重 庆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江湖有多远?
有人在被迫长大的那一刻踏入,
有人从离开故乡熟悉的山水开始。
大约1296年前,李白首次出川,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经峨眉,过三峡,然后便是渝州。






蜀山蜀水在此远去,
家乡的月亮可亲而不再可近。
自此江湖岁月催,
人生一场醉。






南宋时,宋光宗赵惇
因封地在此,后即帝位,
自诩“双重喜庆”,重庆由此得名。
所以,渝州是属于江湖的,
重庆是属于庙堂的,
对于终将入江湖的人来说,
江湖很近,庙堂很远。


















苏 州
君到姑苏见
人家尽枕河
说起姑苏,你会想到谁?
我会想起落第的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那个秋天的夜晚,
月落乌啼,满天清霜,
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传来钟声,
声声撞入心坎里。






我还总会想起姑苏林黛玉。
“此阴司泉路,你寿未终,何故至此?”
“适闻有一故人已死,遂寻访至此,不觉迷途。”
“故人是谁?”
“姑苏林黛玉。”
红楼梦有很多悲凉的对话,
最悲凉莫过贾宝玉梦入黄泉,
寻找「姑苏林黛玉]。






此生恋姑苏,愿为人间客。
人总是要去一次江南的,
而姑苏正是人间烟火里的江南。
姑苏,姑苏,
温柔缱绻,烟雨朦胧。
苏州也很美,却不及一声「姑苏」韵味悠长。


















常 德
清晓长歌何处去
武陵溪上看桃花
武陵深处的桃花源,
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一片乐土。
一千五百多年前,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
武陵的渔夫行船到桃花深处,
突然发现这样一个地方:
有良田、美池、桑竹,男女老少都怡然自乐。
渔夫停留数日,挂念武陵中事,便离开了。
后来想再回去,桃花源却已不辨踪迹。






从那以后,武陵桃花源
便成为人们心中一缕明亮的光,
人生纵有诸多不顺,
那片纯净的桃花源永远是精神逃遁的乐土。
只要桃花源在,不再惧怕黑暗。






可是如今,
那片传说中的桃花源所在之地,改作“常德”。
想起常德,是米粉;
那个和桃花源相关的武陵,
也要特意去查询了。


















绍 兴
朝钟暮鼓在何许
乃是会稽山阴之兰亭
如果说武陵的桃花源像是一场梦,
会稽的山水就是凡尘中
离梦最近的地方。
王羲之说这里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流觞曲水间写下天下第一行书。
顾恺之说这里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
流连忘返间,成就水墨画鼻祖之名。






谢安在剡溪之畔的东山隐居,
在国家存亡之际,东山再起,
淝水之战,大败前秦,谈笑净胡沙,
最后,功成身退。
还有王徽之,
雪夜访戴,极尽潇洒与风流;
还有谢灵运,
在此,开中国山水诗之滥觞。
……






“会稽有佳山水,
名士多居之。”
从这里开始,越来越多的人
摆脱儒学礼教、世俗束缚,
发现山水自然之美,寻找心灵的自由。
绍兴,“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
是赵宋统治继往开来的意思。
寓意也不错,但终是
失了几分山水与诗酒之乐的灵性。


















黄 山
一生痴绝处
无梦到徽州
纵然你没去过徽州,
脑海中也会浮现它的样子:
粉墙黛瓦,高低错落的马头墙,
处处流水到人家......
它是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这里孕育出独特的徽州文化:
徽派建筑,徽商,徽菜,徽剧......
徽州这个名字,早已深深与这方水土融合。
徽州人胡适曾写信给儿子:
“你是徽州人,要记得‘徽州朝奉、自己保重’。”
这样的谆谆教诲你是否也听过?
生于斯长于斯的人,
此生都烙上故乡的名字,
不能忘却也不敢忘却。






1987年,徽州更名为黄山。
黄山也很好,奇松怪石云海,
但没有了“徽州”的巷陌弄里、灯火可亲。


















九 江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读过九年义务教育,
谁没背过《琵琶行》呢?
那时,白居易被贬到偏僻的浔阳,愁闷不已,
一天夜里,与好友到浔阳江头一个酒馆喝酒消愁。
夜已阑珊,酒席将散,
忽然听到悦耳的琵琶声,
便请琵琶女弹奏几曲。






琵琶曲凄凄如诉,
白居易感伤曲中意,
和琵琶女交谈中得知她的曲折人生,
惺惺相惜,写下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名句。






后来,浔阳变成了“九江”。
九江,有“江到浔阳九派分”的壮阔,
而浔阳的那份萍水相逢,惺惺相惜的感动,
却再难寻。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我们从古诗词走来,
诗中美丽的地名,都有我们的脚印,
那是我们的来处。
纵然名字改了,我们也不会忘记来处,
不会忘记曾经的一往情深。
倦了,累了,
那个地方依旧是我们心灵的归宿;
无涯的时间里,它始终指引着我们来时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 10: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武陵别景+】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60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花袭人是桃花还是桂花?似桂如兰,优伶有福:著名优伶陈圆圆,一朵木樨吴三桂 + 桃红又是一年春:武陵别景在哪里?寻得桃源好避秦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9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77】



8、袭人:

黛玉便掷了个二十点,该着袭人。

却是一枝桃花,题着“武陵别景”四字。那一面旧诗写着道是:

“桃红又是一年春。”

注云:“杏花陪一盏,坐中同庚者陪一盏,同辰者陪一盏,同姓者陪一盏。”

大家算来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他同庚,黛玉与他同辰,只无同姓者。芳官忙道:“我也姓花,我也陪他一钟。”

南宋末年谢枋得的《庆庵寺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在宋末动荡之时,南宋士民处于蒙古铁骑的蹂躏之下,谢枋得看到寺中盛开的桃花,毫无赏花的雅兴,而是想到了陶渊明的桃花源,好避刀兵乱世,而且说不要让落下的花瓣随水流出去,怕有外人顺着花瓣、水流找到桃源洞口,打破桃花源中太平宁静、怡然自乐的生活。

红楼梦中这个“末世”,此时,此境,与诗人所处之世何其相似!

表面看起来“桃红又是一年春”,似乎春光无限,而作者真正想要的,是避刀兵乱世的桃花源。所以,作者借元春省亲之机,为宝玉和姊妹们建了一个大观园,就是桃花源,请看:

忽闻水声潺湲,泻出石洞,上则萝薛倒垂,下则落花浮荡。众人都道:“好景,好景。”贾政道:“诸公题以何名?”众人道:“再不必拟了,恰恰乎是‘武陵源’三个字。”贾政笑道:“又落实了,而且陈旧。”众人笑道:“不然,就用‘秦人旧舍’四字也罢了。”宝玉道:“这越发过露了。‘秦人旧舍’说避乱之意,如何使得!莫若‘蓼汀花溆’四字。”

注意:恰恰是“武陵源”、“秦人旧舍”,宝玉说:“这越发过露了,‘秦人旧舍’说避乱之意。”这话都说的很露了。

在哪里说的武陵源、避乱?宝钗的蘅芜苑门外!

杏花陪一盏:黛玉特意提醒读者,向探春笑道“你是杏花”,是提醒探春占花名的诗里“红杏、碧桃”,此桃颜色,与“红”形成鲜明对比,属绿方,清阵营。

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他同庚:没一个对。19回,宝玉问袭人家那个穿红的,袭人说是她的两姨妹子,如今十七岁。这年宝钗过十五岁生日。过了几年,78回,宝玉撰芙蓉诔,“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香菱却比宝钗大一岁。可以看出,三人都不与袭人同庚,或故意写得不同庚,那为什么此处要说三人皆与他同庚?谜底:“三”。

黛玉与他同辰:同时,与黛玉同时,是崇祯朝人物。

只无同姓者,芳官忙道:“我也姓花,我也陪他一钟。”既已说明无同姓者,芳官说也姓花,可见芳官其实不姓花,只是用“芳”作花。注意芳官刚唱的《赏花时》,“恨碧桃花”。作者用芳官提醒袭人姓花,花袭人的“花”,是什么花?桂花!

黛玉葬花后,28回,宝玉、薛蟠、冯紫英、蒋玉菡饮酒行令,蒋玉菡说“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饮了酒,拿起一朵木樨来,念道:“花气袭人知昼暖。”然后薛蟠夸张表演,薛蟠又跳了起来,喧嚷道:“了不得,了不得!该罚,该罚!这席上并没有宝贝,你怎么念起宝贝来?”让蒋玉菡又念了一遍,薛蟠道:“袭人可不是宝贝是什么?你们不信,只问他。”说毕,指着宝玉。

木樨:桂花。

故意不写桂花,写作木樨。女儿愁,提醒了“桂花”油,念的诗句也是宝玉向贾政解释的袭人此名来历。薛蟠强调“袭人是什么?”是要读者明白袭人之“花”是“桂花”。

所以,合起来:清阵营,崇祯朝人物,三桂!

吴三桂投降的是多尔衮,所以在有薛蟠出场的特殊场景下,由薛蟠多尔衮来强调袭人这个“宝贝”,吴三桂在甲申四月这样一个历史关键时刻投清,对多尔衮和满清来说,确是宝贝。

而蒋玉菡是什么?优伶。明清之际,最著名的优伶是谁?陈圆圆,“一代红妆照汗青”。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把江山直接卖给了满清,为的是此红颜、优伶,至少表面是这样,其实是吴三桂精打细算、利益最大化的结果。话赶到这儿了,多说两句:吴三桂当时仅靠自己,在三大势力之间,独立不起来,会死的很惨;振臂一呼为大明,吴三桂显然认为是最蠢的做法,不是为李自成所灭,就是被满清攻杀,以前的国门,突然变成了两战之地,背后没有了后盾、兵丁粮饷等补给,日子都过不下去;如与满清合作,合两力多半能打败李自成,则报君父之仇,迎太子登基,摇身一变为重扶社稷、迎立新君第一功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相当于董卓、曹操;如果达不成此第一目标,因送给满清的山海关这份礼太大了,至少是个开国勋臣,裂土封王;投靠李自成呢?那帮土匪!又刚得了京城,把个山海关只当小菜一碟,对他吴三桂的重视程度,从对待其父、对陈圆圆就能看得很清楚了,哪天土匪眼睛一翻,小命都保不住,遑论荣华富贵。在汉奸的算盘中,哪有国家百姓?哪有民族大义?算来算去,都是一身荣辱。所以文天祥、张煌言这样的人才可贵,即便荣华富贵送到眼前,唾手可得,但不做汉奸,有死而已,无愧于心。两种人格,一在渊,一在天。

我们有没有乱解?喝个酒袭人就成了吴三桂!不应是孤证:

看袭人的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叹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指出了似“桂”、优伶。在作者写书前的那个末世,还有比陈圆圆更知名的优伶吗?这个“桂”还能是哪个“桂”?

袭人是宝玉的首席丫鬟,服侍宝玉,反面是守护朱明江山。符合吴三桂镇守山海关的重要职位。薛蟠指着宝玉、江山道:“袭人可不是宝贝是什么?”现在看多尔衮这句话,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

袭人和宝玉云雨:吴三桂后来称帝了。1678年,吴三桂在衡阳登基,国号大周,称帝当年就死了,大快人心!

李嬷嬷骂袭人作耗!忘了本的小娼妇!偏偏是在宝玉刚给黛玉说“耗子偷香玉”之后,骂的太贴切了。前文解过,耗子偷玉是巧偷朱明江山,从这个角度讲,吴三桂是第一罪人,不仅卖了山海关给异族,还领清兵占了京城,最后还把永历帝用弓弦勒死了。

对朱明江山,无论从重要程度、罪大程度,从始还是从终来看,吴三桂都是第一,所以宝玉说的化成烟,皇权灰飞烟灭,即玉生烟,是对“昼暖”的“花袭人”说的。

所以作者错教人唱、恨碧桃花!

所以在王夫人怒骂下作小娼妇、痛打白金钏这个汉奸的同一天,宝玉脚踢袭人,并骂“下流东西们!”宝玉自己也说:“我长了这么大,今日头一遭儿生气打人。”在整部书中,宝玉从来没打过人,对大小丫头们最是有尽让的,一指头都没动过,却脚踢袭人,踢得吐血,作者的安排还不够清楚吗?

再看:

“桃红又是一年春”的这个“桃花”,题着“武陵别景”:明显指桃花源,武陵在哪里?

《后汉书·郡国志》武陵郡下原注:“秦昭王置,名黔中郡。高帝五年更名。”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202年,更名为武陵郡。

黔中郡为楚国初置的郡,秦统一后将原楚国巫郡和黔中郡,合并为新的“黔中郡”,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东为夜郎,南为桂林。就是现在贵州、湘西那片深山老林。

袭人占的这个桃花、武陵别景,意指桃花源、武陵,黔是让读者看出贵州,贵州是吴三桂的地盘,吴三桂作为平西王,镇守云贵多年。作者一直在给读者从多个角度暗示吴三桂。



点击下一个:红楼梦中年份推算:从第一回,到八十回,全书时间,没有错乱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2: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 11: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的年份推算表:从第一回,到八十回,全书时间,没有错乱
2023-10-22 11:08:25 来源: 长安昭阳王 陕西  举报
22
分享至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78】




(接上文,怡红夜宴占花名解读)

6.6 红楼梦中年份推算

《红楼梦》中的时间线,从第一回到八十回的各年表:




宝玉十七岁那年:“老爷宾天了!”朱明亡国,在崇祯十七年。

从前文宝玉生日推算,老爷宾天是三月十九,年月日一天不差。

在红学界,一直说《红楼梦》中的年份时间是混乱的,说宝玉等各人物的年龄忽大忽小。其实把书中线索列出表格来细看:年份一点不乱,宝玉、黛玉的年龄很清楚。

里面会有一些故意错,比如晴雯死时的年龄写“凡十有六载”,比如贾母八十大寿等,但前后文一对比,其实很容易甄别出这种错。

为什么贾母八十大寿要故意错?还是在反面透露给读者“真事隐”的历史年份:这一年,是贾母这个历史人物的八十岁的年份。在读者解出贾母时,一算就明白了,后文说。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 11: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年份宝玉生日:宝玉魇魔,三月十八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79】



6.7 其它年份宝玉生日
从宝黛初会、宝玉正式出场后,看各年宝玉生日:

第7年:黛玉进京,已到冬天,宝玉七岁,生日已过。

第8年:薛家进京,宁府花园梅花盛开,宝玉生日已过。

第9年:顽童闹学堂,秦可卿病,贾敬寿日,已到秋天。

第10年:秦可卿亡,春分已过,二三月间,本应有宝玉生日,却在五七正五日,直接说是九月后了:昭儿回来说“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巳时没的”,故意把葬礼拉长了半年。宝玉生日又略过去了。

第11年:建大观园,盖了一年。

第12年:园内工程告竣,贾政宝玉游园,杏花开,距宝玉生日不远了。王夫人等日日忙乱,直到十月将尽,幸皆全备。又略过了。

第13年:

元春省亲。二月二十二,搬进大观园。四月二十六,黛玉葬花。

前后这两个时间明确,我们正算倒推,从前后两个方向推算,看这年春天的宝玉生日:三月十八,宝玉魇魔之日。


四月二十六日明确,倒推回来,这天正好是三月十八日:


第16年:

在四九末到五九始之间,过了三年,从宝玉十三岁到黛玉十五岁。37回,从八月二十日贾政离家开始,宝玉生日已过。

第17年:

三月十八,宝玉生日。三月十九,贾敬宾天。前文已讨论过。

第18年:

三月初一,黛玉重建桃花社。三月初二,探春生日。贾政书信至,宝玉加工写字,至三月下旬,值暮春之际,柳絮词,放风筝。从三月初一,写到三月下旬,完整地写了三月,却没提宝玉生日。

每个人的生日都不重复写,即便贾母寿日,书中也只写一次。

第19年:八月初三,贾母八旬之庆。中秋节后,宝玉病,养过百日,去天齐庙,已到腊月,八十回终。又过了宝玉生日。



点击下一个:为什么金陵是宝玉故乡?+ 清康雍乾是末世?清世祖清圣祖一代不如一代?+ 宋为“前代”,明初到嘉靖为“近日”,当代是哪个朝代?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3: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 11: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趣侃红楼359:武陵别景,桃红又是一年春;优伶有福,多情公子叹无缘 - 草稿

君笺雅侃红楼
  
IP属地: 四川
2
2022.04.20 14:47:10
字数 3,150
阅读 579
副标题:桃花签为何垫底?读懂“桃红又是一年春”,才知袭人出嫁意味什么

趣侃红楼359:武陵别景,桃红又是一年春;优伶有福,多情公子叹无缘

林黛玉掣得芙蓉花签,借昭君出塞故事影射她的姻缘结局不在贾宝玉和贾家,而是会像贾宝玉第五十七回担心的那样,坐船离开贾家与贾探春二女同嫁海外异国,最终客死他乡。

关于黛玉远嫁的线索太多,马上《五美吟》时还要说起,就不再赘述。


黛玉之后掷出二十点,细数人数轮到花袭人掣花签。

曹雪芹如此安排非常有意思。前面讲到荼蘼花签是群芳掣花签的分水岭。荼蘼花开是春尽。荼蘼花签之前者,大多都有一些幸运。荼蘼花签之后者,都将“不幸”。并蒂(菱)花、芙蓉花都是夏天之花,也预见了香菱和林黛玉的不幸。

但问题出在袭人这个变数。按说袭人判词预示她的结局不错,蒋玉菡的[悲愁喜乐]酒令也证实二人拥有和美结局。为什么袭人的花签会落到荼蘼花签之后呢?尤其桃花签又是春天之花,何以与菱花、芙蓉花一起放在了荼蘼花之后?

如此多的问题,咱们先看看原文怎么说。

(第六十三回)黛玉也自笑了。于是饮了酒,便掷了个二十点,该着袭人。袭人便伸手取了一支出来,却是一枝桃花,题着“武陵别景”四字,那一面旧诗写着道是:桃红又是一年春。

注云:“杏花陪一盏,坐中同庚者陪一盏,同辰者陪一盏,同姓者陪一盏。”众人笑道:“这一回热闹有趣。”大家算来,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他同庚,黛玉与他同辰,只无同姓者。芳官忙道:“我也姓花,我也陪他一钟。”

袭人的这支桃花签特别有意思,可谓奇之又奇。


首先,林黛玉掷出二十点轮到袭人掣花签。花签既然是主姻缘,则袭人在二十岁上被嫁给蒋玉菡可确认无疑。

但《红楼梦》里年纪只可作为参考,并不能认真。比如袭人与晴雯、香菱、薛宝钗同庚,可晴雯死的时候不是十八、九而是十六岁,反而与林黛玉年龄一样,这就是错的。

曹雪芹故意写错而不纠正,在于晴雯之死影射黛玉之死,而此时晴雯与袭人、香菱、宝钗同庚,则表明袭人除了“袭为钗副”以外,更是林黛玉重要的伏笔。所以,与宝钗同庚,与黛玉同辰。

其次,袭人掣得桃花签,最要紧是杏花签陪一盏。

桃花与杏花都是春天开放,大多在农历三月的阳春,古代春天也叫桃花春。

曹雪芹没有将桃花签与杏花签一样,放在荼蘼花签之前,而是将之垫底,桃花签后再无签,肯定大有深意!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是说梅花是瑶池碧桃花的人间遗种。

而“瑶池仙品”的杏花也是脱胎自碧桃花。

桃花的地位无疑要高于梅花和杏花。偏偏袭人是个丫头,没有超越李纨、探春的身份。但她所隐喻的宝钗和黛玉有。所以,由桃花“收尾”,就带有“世事无常”之意。


“梅花签”李纨紧随杏花签探春之后,她的稻香村又有几百株杏花开得烈火蒸霞一般,预示她与探春日后会得幸运。

桃花作为瑶池仙种的“母种”,梅花、杏花都得幸运,没道理桃花会“不幸”,杏花贾探春陪饮一盏,预示袭人的结局不错。

桃者,逃也。袭人是“逃过一劫”才得幸运。

再有,将桃花签放在最后,与不幸的并蒂花签、芙蓉花签并立,主要原因在于袭人的“不幸”又与香菱、黛玉等人相同。

袭人本是好人家的女儿,花家做小生意家境尚可。不想意外亏了本活不下去,才将袭人卖给贾家做丫头。

袭人上有父母哥哥,唯有她被卖作奴隶,命运与晴雯、香菱一样的苦。她的地位与薛宝钗、贾探春、李纨、史湘云没法比。自然不能与众人排在荼蘼花签之前。

袭人通过努力,先后获得贾母、贾宝玉、王夫人的信任,被提拔给予了准姨娘的待遇。不想竹篮打水一场空被外嫁给戏子蒋玉菡,并没有如愿成为贾宝玉的妾。

袭人的经历与林黛玉相似,明明和贾探春二女同嫁一夫为王妃,她却不像贾探春那样“得贵婿”,只因不能得偿所愿就是“失意人生”。


所以,袭人掣得桃花签后,马上就引出林黛玉不得贵婿之说。

(第六十三回)黛玉因向探春笑道:“命中该着招贵婿的,你是杏花,快喝了,我们好喝。”探春笑道:“这是个什么,大嫂子顺手给他一下子。”李纨笑道:“人家不得贵婿反挨打,我也不忍的。”说得众人都笑了。

袭人没能嫁得“如意郎君”,而排在荼蘼花签后,承载悲剧也就不意外了。

最后,除了“杏花陪一盏”外,与桃花共饮的人还有晴雯、香菱、宝钗、黛玉、芳官几人,她们的人生无一例外都是悲剧。

桃花签一出,先是贾探春的杏花之“幸”,突出桃花的本质为“喜”。再由宝钗黛玉等人的不幸,突出薄命的“悲”。她一人身兼悲喜,是钗黛双属性的反衬。

花袭人的人品、性格、行事、胸怀、人生经历与薛宝钗大体一致,脂砚斋称她“袭为钗副”,实至名归。

但袭人又与林黛玉同辰,与晴雯、香菱等同庚,又表明她像秦可卿一样兼美钗黛。与香菱属性类似。

林黛玉被迫远嫁他人的结局,就由花袭人外嫁蒋玉菡来影射。

桃花签,武陵别景,桃红又是一年春。

桃花是比杏花、梅花两个瑶池仙种更纯粹的瑶池之主,无疑是幸运的。

桃者逃也。花袭人被外嫁蒋玉菡,让她幸运逃过贾家最后的抄家,就是她的幸运。

到麝月成为大观园关门人,袭人便成为贾家最后一个得到“幸运”者。桃花签被留到最后收尾,就有这层意思。


“桃之夭夭”代表爱情和贤惠的妻子,更是袭人的写照。

日后袭人嫁给蒋玉菡,判词说“堪羡优伶有福”,就证明夫妻二人生活极为和美。

蒋玉菡的[悲愁喜乐]酒令前三句讲贾宝玉、薛蟠、冯紫英。最后一句才是自己。[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说明夫妻二人幸福的未来生活。

所以,“桃花签”不但让袭人逃过贾家抄家的灾难,更逃脱了薄命的束缚,从此否极泰来。

“武陵别景”就是桃花源,与世俗隔离的世外桃源。

作为最后一只花签,武陵别景一语双关,既指群芳居住的大观园是世外桃源,又指袭人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桃红又是一年春”典出宋代谢枋得的《庆庵寺桃花》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原诗借由武陵渔人问津桃花源的典故,讲出避世在桃花源的秦人没有历法,按照桃花开放纪年的“忘忧”生活。


曹雪芹借用“桃红又是一年春”的目的,突出“寻得桃源好避秦”之说,预示大观园是众人红尘避世之所。

就像妙玉,之所以最终会“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并非续书所写被强盗劫掠失去清白。而是贾家抄家不能再栖身大观园,被迫重入风尘肮脏之地。

大观园内群芳,也是终将离开大观园,命运各有沦落。

袭人桃花签垫底是重要信号!

她当初向王夫人进言暗示贾宝玉与人不妥,是抄检大观园的导火索。

袭人外嫁,如问津的武陵人寻到桃花源,此后大观园再不是桃源。她则成为贾家抄家前,最后的幸运儿。

对袭人来说,桃花签给了她“逃”出灾难的幸运,也是贾宝玉留给她的最好安排。

根据脂砚斋批语,袭人是在贾宝玉和薛宝钗成亲后,被嫁给了蒋玉菡。王夫人之所以辜负了袭人,在于贾政的安排让她不得已。

贾政当初对袭人的名字不满,暗示了袭人外嫁的结局。

贾政与贾母一样更支持宝黛姻缘。王夫人既然撵走了晴雯,投桃报李袭人留不下就不奇怪。

尤其贾政为了弥补金钏儿,教育贾宝玉为人要勇于担当负责,将玉钏儿赐给他做妾无疑。等到宝钗带着莺儿嫁过来,袭人就彻底没了位置。


袭人外嫁时,正赶上贾家“大裁员”的背景下,贾宝玉终究不放心将她嫁给别人,做媒将她许配给蒋玉菡。当初茜香罗汗巾早作了伏笔。

其实,袭人嫁给蒋玉菡更有一层深意。袭人一身兼具钗黛,蒋玉菡是“将玉含”,岂非就是含玉而生的贾宝玉。

她与蒋玉菡夫妻二人和和美美,也是宝黛钗三人完美结局的另一种展现。

综上,群芳夜宴掣花签八个系列至此结束。有花签的各有悲喜,没有花签的也是各有原因。

像薛宝琴姻缘早定不需要花签,晴雯、芳官等没有姻缘也就没有花签。也是贾迎春、邢岫烟、贾惜春没来的原因。

当然,大观园里还有一个人没有出现在贾宝玉的生日场景中,她又是谁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 11: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花袭人的结局明明是美好的武陵别景,为何还是入了薄命册?
播报文章

游戏星光
关注
2021-10-10 00:55
你见过如此黑科技的爬楼车吗?运东西毫不费力!
你见过如此黑科技的爬楼车吗?运东西毫不费力!
老年痴呆还在乱吃东西?补充它就足够了,后悔没早点知道!
老年痴呆还在乱吃东西?补充它就足够了,后悔没早点知道!
“血糖高”有救了,用一物就能降,可惜很少有人知道!
“血糖高”有救了,用一物就能降,可惜很少有人知道!
在太虚幻境的薄命册里,花袭人位居又副册的第二位,无疑是个薄命人。但是,在第六十三回的“占花名”里,花袭人占到的却是代表“武陵别景”的桃花,而且还有一句热闹且吉祥的谶语:“桃红又是一年春。”这都表明,花袭人拥有不错的结局。结合判词里的“堪羡优伶有福”,她应该是与蒋玉菡幸福美满地过着桃花源般的生活。于是,疑问便产生了,如果袭人的结局这么好,又怎么会进薄命册成为薄命人呢?其实,这正是作者曹雪芹先生了不起的地方。他不但写人物不单一,对事件的描述也不单一。关于薄命,他也打破了世人的单一理解,对不同的红颜,给出了不同类型的薄命。花袭人的薄命,属于命运多舛、历经波折的类型。花袭人的两次命运大转弯,都是被迫的。经常有人说封建社会如何如何,客观地来说,封建社会有糟粕也有精华,很多优良传统被继承下来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是糟粕:女子没有自主权,命运经常被他人拨弄。这一点,在花袭人身上体现得最为典型。花袭人姓花,这是她本家的姓氏,而她是少数几个被作者赋予了本家姓氏的丫鬟之一。从作者的命名风格可知,花袭人的家是个温暖有爱的幸福之家,因为她的哥哥叫花自芳,自带花之芬芳。能生长在这样的家里,花袭人是幸运的。这个家,虽然不富裕,却有足够滋养她的爱与温暖。正是这些来自原生家庭的爱与温暖,蕴育了她“温柔和顺、似桂如兰”的性情。然而,正当她在这个幸福的小家里快乐成长时,她的命运被迫转了个弯。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家突然陷入了衣食无着的境地。为了渡过难关,父母做了一个残酷的决定:“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我还值几两银子,若不叫你们卖,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为生活所迫而卖女儿,是当时的风气。(写到这里,想到了刘姥姥。突然觉得王青儿很幸运,家里出现困境时,有姥姥舍得老脸忍耻含羞去打秋风,没有把王青儿卖掉。)花袭人虽然被卖到贾府这个富贵温柔乡,“吃穿和主子一样,也不朝打暮骂”,但毕竟离开了父母家人,身份也变成了伺候人的奴仆。这种境遇,相当于被父母抛弃,说没有失落和难过是假的。如果是稍微脆弱的人,或是像黛玉一样多愁善感之人,也许从此就活在怨天尤人里了。花袭人没有!她擦干离别的泪水,迅速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并通过勤勉踏实,在众多小丫头中脱颖而出,成为受贾母倚重的一等丫头。贾母倚重她的原因是“心地纯良,克尽职任”。这八个字的评语里,没有我们通常听到的用来夸女孩的漂亮、聪明、伶俐等,只有形容品性的善良、勤劳和忠诚。在“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的贾府,这种品性何其可贵。所以,贾母把她安排在全府最宝贝的贾宝玉身边,负责全方位地照顾贾宝玉的饮食起居。对于这个岗位,花袭人可谓超额完成了岗位职责。她在照顾好宝玉的饮食起居之余,还像贤妻一样,对宝玉“每每规谏”,督促他上进,并因“宝玉不听”而心中着实忧郁“”。 付出总有回报,花袭人对宝玉的用心“规谏”打动了望子成龙的王夫人。于是,王夫人暗中给了她一个名分:宝玉的姨娘。这就等于把袭人的未来给定下来了。袭人和宝玉感情深厚、两相情愿,王夫人的这个决定,无疑让袭人的心安定下来,未来呈现出的是一片坦途。然而,就在袭人和宝玉都决定“同死同归”并你侬我侬之时,又一个打击,让袭人的命运再次转弯:贾府衰败,袭人不得不离开贾府离开宝玉。这一次的打击比上次更大,因为这次的美好生活都是自己辛苦奋斗来的,其惨状相当于创业做到了上市公司合伙人,却被迫宣布破产,而且是爱情事业双双失去了。如此沉重的打击,如果是像晴雯和金钏一样脆弱,估计都撑不过去了,生命终止在这里。这不就是薄命吗?而且,袭人的薄命与晴雯和金钏不同,晴雯和金钏都是自作孽的结果,袭人却是完全无辜。在贾府向下滑坡的同时,袭人一直是上进的,从来没有懈怠过。她既为自己上进而努力,也为宝玉上进而努力,“每每规谏”。结果呢?一切成空,所有的努力都归零了。这一点,袭人和元春探春姐妹很像。在正册的十二钗里,只有元春探春姐妹是为贾府上进做过努力的,结果受家族连累而导致薄命。在又副册里,只有袭人是为贾府上进做过努力的,结果受贾府连累而导致薄命。在逆境中崛起,袭人的柳暗花明,来自她的坚韧不拔。“桃红又是一年春”,在占花名所占到的谶语里,这一个“又”字意味深长。读懂这个“又”字,就能读懂花袭人为什么能既入薄命司又得到美好的结局。又,很容易理解,再一次的意思,说明花袭人的人生,至少有过两个桃花盛开的春天。第一个春天,指的是她在第一次受打击之后,在贾府经营出与宝玉的感情,以及受贾母和王夫人的器重,还有受全府上下的称赞。在占花名时,袭人得到的陪盏者是最多的,“杏花陪一盏,坐中同庚者陪一盏,同辰者陪一盏,同姓者陪一盏。”大家都说“这一回热闹有趣”,正应了桃红之春,桃花开放,热闹非凡。第二个春天,指的就是她离开贾府之后,嫁给了蒋玉菡,共同经营出了一个桃花盛开的春天。蒋玉菡和袭人一样,都是有上进心的人,不甘于命运掌控在别人手里,努力与命运抗争。袭人充分发挥了她的贤妻之才德,夫唱妇随,创造出一片“武陵别景”。在这两个春天之间,花袭人经历了一次死去活来的打击,就是因贾府败落而让一切努力归零。在这次打击中,贾府中的人死的死,散的散,绝大多数人以薄命告终。因此,在这场冲击中,花袭人相当于死过一次了。她的第二个春天,是重生,相当于她的第二次生命。这就是花袭人了不起的地方。在贾府这个富贵温柔乡,她没有被“安富尊荣”的环境所同化,顺境时努力上进,逆境时坚韧不拔。所以,当贾府大多数人与贾府陪葬之时,花袭人凭着坚韧,走出逆境,迎来了柳暗花明。一直觉得,作者曹雪芹先生对花袭人格外偏爱。他把薛宝钗定位为“山中高士”,把林黛玉定位为“世外仙姝”,只有花袭人是适合在世俗社会热热闹闹生活的人。而且,她不像薛宝钗有大智慧,也不像林黛玉有绝世才,她只是一个勤勉踏实的普通姑娘。就凭着一双勤劳的双手,和一颗坚韧的心,便能在一次次跌倒中一次次爬起来,给世俗社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武陵别景”。这就是花袭人的既薄命又美好。看似彼此冲突,却又合理地发生在她身上。这不正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人生吗?挫折会有,但只要从挫折中走出来,不惧重新再来,便能像花袭人一样,迎来一个又一个桃花盛开的春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 11: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武陵在那??
wanhe78132013.04.12浏览256次历史话题分享举报
桃花源记中的武陵
1个回答
xinling229
2013.04.13
满意答案
郡名。汉高祖置,治所在义陵(今湖南溆浦南)。东汉移治临沅(今湖南常德市)。小说中袭人抽着一支酒签“却是一枝桃花,题着‘武陵别景’四字,那一面旧诗写着道是:‘桃红又是一年春’”。桃花与武陵相联系,典出晋陶潜《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怱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萝英缤纷。”按:隋改临沅县,宋乾德中又析置桃源县,县名即源于《桃花源记》。
武 陵,特产丰富,资源充裕,人杰地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6.5℃,年均降水1184毫米,无霜期270 天左右。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块安居乐业的风水宝地《诗经.大雅.常德疏》中记载:“无所暴虐,民得就业,此事可常为法,是有常德也。”在历史的变迁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慕名迁徙汇聚于此,繁衍生息,和睦相处,积淀出了具有无比亲和力的特色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15:26 , Processed in 0.33557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