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神瑛侍者】朱慈炤=石头记作者//通灵宝玉//补天余石...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1: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子吟解析
播报文章



爱思生活
关注


2021-09-09 11:01



广告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此诗情感真挚自然,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除了“游子吟”,还有那些描写慈母的诗句?
ghosthb2013.03.19分享举报
至少一首,最好是古诗
1个回答
enpt7445
2013.03.20
满意答案
1、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白居易《燕诗示刘叟》选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3、韩愈《谁氏子》选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4、王安石《十五》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ftmm1979[url=]分享[/url][url=]举报[/url]
杜宇是什么意思?空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

yc820802推荐于 2017.10.09


满意答案
   意思是:杜鹃一声啼叫春色已尽,只有那寂静的窗帘上空空地照着月痕。
出处:《桃花行》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的七言古诗,是《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所作,后多有仿写作品。
原文节选: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译文:胭脂的颜色这么鲜艳有什么能和它相似呢?只有那桃花的颜色和人的眼泪。如果将人泪和桃花相比的话,泪水任它长流桃花仍然妩媚。含泪去观赏桃花泪水容易干枯,眼泪干了春光已尽花儿也凋萎。凋谢的桃花遮掩着面容憔悴的人,桃花飞去人也疲倦天色已黄昏。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曹雪芹将《桃花行》写于第七十回,出于林黛玉之手,以花喻人,诗情缠绵凄切。
《桃花行》的创作正值“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此时,离《葬花吟》的写作已有时日,在“秋爽斋偶结海棠社”(三十七回)后,众姐妹只做了几回诗,又经历了大观园的种种变故,“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五十六回),无暇顾及诗社,“诗社散了一年,也没有人作兴”。
恰逢黛玉作此《桃花行》一首,众人见“这首桃花诗又好”,建议“就把海棠社改做桃花社”。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贾府已不同往昔,距离“惑奸谗抄检大观园”(七十四回)的由盛而衰已经相去不远了。
在时令上来说虽然是“万物逢春”,对黛玉所处的贾府来说却是夕阳晚景。机敏如黛玉,或许对贾府的这一切变化早有所洞察,又孤苦无依如黛玉,也只能以笔宣泄自己的情感,以花寄托自己的身世飘零,除此之外,在复杂而严酷的家庭斗争中,黛玉别无他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桃花行







5、黄景仁《别老母》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6、蒋士铨《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 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 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 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叹风尘。

7、宋凌云《忆父》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8、舆恭《思母》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9、倪瑞璿《忆母》

河广难航莫我过,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更多!

10、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选

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
自己选最好的!每个人都有不通的德口味!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3: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 唐 ] 王建
原文 译文对照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注释
⑴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杜郎中,名杜元颖。

⑵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⑶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

⑷鸦:鸦雀。

⑸冷露:秋天的露水。

⑹尽:都。

⑺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⑻落:在,到。

作者介绍

王建
高丽太祖(在世时间:877年-943年;在位时间:918年-943年):姓王讳建、字若天(약천),是朝鲜高丽王朝的开国君主。原是后高句丽建立者弓裔的部将,其家族是朝鲜半岛西南岸专门作贸易和商业活动的豪族,死后得庙号太祖,谥号应运元明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3: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子吟
孟郊孟郊〔唐代〕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担心孩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注释
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吟:诗体名称。
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临:将要。
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谁言:一作“难将”。
言:说。
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报得:报答。
三春

展开阅读全文 ∨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注释
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创作背景

  《游子吟》是孟郊在溧阳所写。作者早年漂泊无依,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饱尝了世态炎凉,更觉亲情可贵,于是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此诗情感真挚自然,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 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游子吟》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曲母爱的颂歌。此诗简短而富有深意,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切的敬爱之情。此诗语言清新流畅、淳朴素淡,情感真挚自然、平实感人,其中蕴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https://www.gushiwen.cn/authorv_2f7f3273612a.aspx
孟郊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426篇诗文 ► 220条名句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作者】晏殊【朝代】宋拼音
译文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标签:
伤春情感婉约哲理抒怀宋词三百首惜时初中古诗宋词精选人生

出自部编版八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诵读》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赠从弟(其二)》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梁甫行》 《龟虽寿》


[url=]译文[/url]
[url=]注释[/url]
[url=]讲解[/url]
[url=]背景[/url]
[url=]知识锦囊[/url]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url=]赏析[/url]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上阕中“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作者边听边饮,这现境触发了对“去年”所经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临川文港沙河(今属进贤)人。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江右人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之后到秘书省做正事,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贤殿学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岁时过世。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计有文集一百四十卷,及删次梁陈以下名臣述作为《集选》一百卷,一说删并《世说新语》。主要作品有《珠玉… 百科详情>>




大家还在搜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翻译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指什么人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晏殊
浣溪沙
浣溪沙全诗
《浣溪沙》,苏轼
浣溪沙纳兰性德


热门推荐

清明
[ 唐 ] 杜牧

原文
译文对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消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注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杜牧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20: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达摩西来一字无”全诗的出处?
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1个回答#热议# 不吃早饭真的会得胆结石吗?
河蟹蛇荟
推荐于2019-10-20 · TA获得超过2.2万个赞
关注
“达摩西来一字无”出自《禅宗七祖谈禅》。
全诗为“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若要纸上寻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这是一首广为传颂的佛门偈颂,极言返观内照,观心自在,即心即佛的般若风光,说的是佛性就在我们心头,不假外求,而且佛法不是光用来纸上谈兵的,是完全可以用来实践、应世的。

禅宗简介:

禅宗又名佛心宗。教外别传。禅宗不是汉传佛教,又不离汉传佛教,是中国化后的佛教——即禅宗 。

《六祖坛经》《五灯会元》等是禅宗的佛经。 《百丈清规》是禅宗的律。百丈禅师认为《瑜伽菩萨戒》和《璎珞菩萨戒本》虽属大乘,却是佛陀根据印度情况而制定的戒律,不便生搬硬套。他根据风情、地理、人士风俗等,博采大小乘戒律中适合中国国情的合理部份,制定出一部新的管理制度,这就是《百丈清规》。

惠能传承的禅宗,让中国人知道佛教不从外来,如众生的佛性本具。得佛心者知佛不从外得,信佛教不从外来。印度达摩西来传的就是这个心印。惠能指出佛性人人皆有,创顿悟成佛之学,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也使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因此,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传承人。

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主张顿悟法要“见性成佛”自初祖达摩祖师起,皆指人心,不拘修行。又因以参究的

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北宗神秀是以“坐禅观定法“为依归,渐进禅法,渐修菩提。所以称之为“渐悟”。南宗惠能大师是以“即心即佛!”“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依归。不拘泥”坐禅“”观定"与否即成佛道!所以称之为“顿悟”。

时北宗神秀大师所传“坐禅”(坐禅入定法门)即是次第法门。由北宗神秀法门在北方盛行,所以在《六祖坛经》曾记录“京城大德云:不经坐禅修定而得解脱者,未曾有也。”而南宗慧能大师最忌讳学佛法者执着于类似”坐禅观定“的有为法《六祖坛经》中亦记录云:“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亦曾言”常坐拘身,于理何益?”南宗慧能大师所传为佛之心印,不拘泥万法而领悟得道,由是不论次第,直了成佛。(出自六祖坛经自序品,顿渐品)

相传中国禅宗为菩提达摩祖师所创,宗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时人有传,达摩面壁九年为坐禅修定,所以得道,实则在任何一部传记或者历史中均无此事记载。只记录”面壁九年”这四字而已。

而其禅宗宗趣,常以问答形式导引人悟道。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播报编辑讨论1[url=]上传视频[/url]

汉语词语





一分钟了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00:45










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讲的是什么?
03:20
















收藏
9
13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刚经》第十品“庄严净土分”:“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中文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出    自金刚经
开    示释迦牟尼
阐    释吴铁夫

目录




出处
播报编辑

释迦牟尼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刚经》第十品“庄严净土分” [1]: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释义
播报编辑

【吴铁夫阐释】
“色声香味触法”,泛指一切现象。“不住”,就是不被现象所迷惑。“生心”,就是生清净心,生平等心,生平常心
六祖慧能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就是禅宗六祖慧能说的 [2]:“于相而离相,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于诸境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

“应无所住”,就是“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就是“于相离相”;“而生其心”,就是“不于境上生心”,就是“于法体上生清净心、平等心与平常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就是通过现象看本质;“而生其心”,就是透过本质看现象。
老子
在老子《道德经》中,也有类似的表述 [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腹”,指的是本质;“目”指的是现象。“为腹不为目,去彼取此”的意思,就是“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后面还有一句,堪称经典,却鲜为人知 相逢就是缘 2019-06-25   |  892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来源今日头条:说历史的女人
导读:我们常在酒桌上,甚至街头巷尾听到人们用无比豪放的声调背诵:“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然后就没有下文了,其实后面还有两句,但恐怕多数人都不知道,所以他们接着就是继续吃喝说笑。
看到这种现象,心里不禁为之一震,因为这是非常严肃的话,却被用在嬉笑之间。
今天,小编就把后面这两句给补齐了,然后并对这四句话有关的资料做一个简单粗略的介绍,以供各位小伙伴围观。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人人都会背,但后面这两句,恐怕多数人都不知道——“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这四句话最早出自道济和尚之口。话分两头,我们先来看看道济和尚是何许人。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很熟悉一首歌,其中有这样的歌词“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
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对,小时候我们经常看的电视剧济公,就是根据道济和尚的事迹改编而来。
那么说这济公在历史上真有其人了?这里非常肯定地告诉你,这是真的。
济公,本名叫李修缘,法号道济,外号济颠和尚,浙江人,生于公元1148年,于公元1209年圆寂。
是南宋时期最知名的禅宗高僧。济公最早是在国清寺出家,先后居住于灵隐寺和净慈寺。
但是他跟一般的僧人又有不同,不同之处有5点:
第1点是济公本人诗才横溢,济公跟一般的和尚不同,一般的和尚只专注于吃斋打坐诵经念佛,但济公本人却不拘泥于此,他写下了大量诗歌,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
第2点是济公精通医术。
济公在民间的影响力如此之大,其实跟这一点关系非常大,济公医术高明,所到之处,凡是老百姓有病有灾,他都倾力相救,而且不收分文,因此救死扶伤无数,美名也跟着四处传播,因此民间老百姓都称他是活佛济公。
第3点是济公个人宗教修为深厚,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他虽然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但他的修为却极其高深,不局限于禅宗佛教,而是对道教也有颇深的钻研和修炼,所以被誉为是为佛道双修的高僧代表。
这也让他与一般僧人不同,显得佛学精深之余,又有道教思想的补充。
第4点是济公的个人衣着,根据史载来看,历史上的济公真的跟我们看的电视剧上差不多,他行为乖张,不喜欢拘泥俗套,衣着不修边幅,破破烂烂。
但他多行善事,因此被老百姓爱称为济颠和尚。
第5点是济公的行事作风,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一般的僧人都是在庙里打坐修炼,但济公不同,他的行事作风跟诗仙李白有点像,足迹飘逸不定,喜欢云游四方,而且最为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还不愿受佛门戒律拘束,平日里嗜好酒肉,举止疯癫放浪形骸。但却喜欢打抱不平,为民解忧解难。
根据以上这5点基本对比,就可知道,济公口中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已经不是在谈论酒肉的问题,他是在给你讲佛法,而且是非常严肃的大佛法。
对于一般人来说,心中执念太多,顾虑太多,终究不能理解佛意,总也进不得佛门,更别说佛心了。
但济公不同,他已经无所戒律,但也无所执念,他的行为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佛的展现,他在向你展示的是答案。
这一点对于希望深入了解钻研佛法的人,非常具有启示意义。
但对于我们一般普通人,还是不大容易理解。
其次,济公的这四句话,不能单看表面,他是有暗指的,也就说济公在用他自己的无所戒律无所执念完全自然的一种态度,向佛徒做提醒,在追求佛的路上,不能执于表面的形势,比如要按时去打坐诵经等,而是要实实在在去展示佛,比如救助于人、打抱不平、乐善好施、济困救危等。
其实这一点非常了不起,看似济公在提醒佛徒不能走到偏路,其实也是在揭示佛徒已经存在的问题,甚至说这个问题今天依然存在,比如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佛徒为了功德去买鱼放生,甚至有的买蛇放生,这就是太表面文章的表现,其实并不是以佛心在行事,纯粹是为了自我安慰和自欺。
说到这里,我们在这里补充一个跟“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有关的历史典故。明末时期,因为张献忠的缘故,导致兵匪之乱,老百姓为了活命,四处逃命,有一群百姓逃进峨眉山的庙中避难。
庙里的主持,见难民可怜,开门收留。可不久一伙土匪就追到此处,还闯了进来。
但更令人意外的是,土匪头子和主持认识,主持请求他们放过这些难民。
土匪头子觉得好不容易追到此处,轻易放手,又不甘心,可是主持曾有恩于他,也不好拒绝,于是就给主持提了一要求,说只要你答应我一个条件,我就立马放了他们,说到做到。主持说,你说。
土匪头子让手下拿出酒肉,说吃了这肉喝了这酒,我就放了他们。
人人都知道吃肉喝酒乃是佛门戒律,这不是要主持的命吗?
但令人惊奇的是,主持竟然没有拒绝,十分平静地吃了肉,又喝了酒。
土匪很佩服,就走了。
那么这件事,就是主持用“酒肉穿肠过”救了这些老百姓的性命。
主持以佛心行事,虽然说要接受恶道之苦,但他又同时往更高处走了一步,即践行了佛中的一句真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而这又是佛法的更高境界。
小编:通过济公和主持的行为,我们虽然还不能理解更高深的佛法,但至少粗浅知道了“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这四句佛语可不是用来吃喝开玩笑的,而是一种佛心佛性的体现。
即便普通人不信佛,但也可从这四句话中受到启发,抛弃形式,以真诚心做人做事,不求功名成绩,但求问心无愧。
灵山【作者】曾丰【朝代】宋拼音



三过灵山总有缘,晓无逗霭晚无烟。
横眠吴楚中央地,高拄东南半壁天。
芝草本为人所上,水晶犹得气之偏。
山灵还有中原意,更为时生十数贤。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心向灵山塔下修。“佛”是什么?“心”是什么?“修”需要如何来做?佛,道,其区别在哪?人是否可以同时信仰这两种教意?佛家所谓“天眼”,是什么?如何打开?...[url=]展开[/url]

 我来答 分享
[url=]举报[/url]



15个回答#热议# 不吃早饭真的会得胆结石吗?


又一个八卦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10-20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关注


展开全部

佛,就是觉悟心,就是佛修,就是修行,依教(佛陀的教诲)奉行也。通俗来说,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见解等。

此话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人人都有佛性,不要向外弛求,应该反观自心。自心觉悟就是佛。佛与道的究竟区别。佛是究竟脱离六道轮回,道教究竟是上天享福(未脱六道)。天眼是神通之一。法眼等都是方便说,要打开天眼,首先要修禅定,而修定,必须要严持戒律。所谓:戒定慧三学也。

不可以信仰两种教意。

扩展资料

《佛在灵山莫远求》是由 印能法师发表在《心中的菩提》专辑中的一首歌曲。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佛拭  勿使惹尘埃

念佛是谁  照顾话头

万缘放下  一心参禅

一心参禅  待到山穷水尽处

自然得个休歇处  从此识得曹溪路

了知生死不相关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念佛是谁

照顾话头  万缘放下

一心参禅  一心参禅...

待到山穷水尽处  自然得个休歇处

从此识得曹溪路  了知生死不相关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念佛是谁  照顾话头

万缘放下  一心参禅

一心参禅...  一心参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在灵山莫远求




444   
评论(33) 分享
[url=]举报[/url]








1688
广告2024-10-29


佛像观音头像采购批发,尽在阿里巴巴!找佛像观音头像就上阿里巴巴,产品齐全,样式众多,一手货源,优惠多,利润大!





www.1688.com









童心号计划
2020-04-30 · TA获得超过200个赞关注

阿弥陀佛,师兄好,佛即是觉悟者的意思,每一个人都有佛性,“心”这个概念在佛法中含义很多,不同的地方往往有不同的意思,初学的话暂且理解为心识这样的意思就好了,未来慢慢学习会有更多更深刻的理解。

末学之前了解一些道教,也读过《道德经》,但是没有深入研究过,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关于“佛”和“道”的区别。

佛教和道教相似的地方很多,但是并不是相同的,如果题主真正了解两者后,基本是不可能两个都信的,所以谈不上什么可不可以了。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即随着自然本身去走,按照事物原本的运行去做事,一切符合“道”,最终了解到自身与道是一体的,无论做什么都符合道。听上去是不是和佛家的“随缘”“不执着”很像?(“缘”这个字很多人有误解,初学的话可以把这个字理解为“条件”,即结果产生的次要原因,因缘就是原因和条件,深入学习后或许还会对缘有更深刻的理解)但是“随缘”和“不执着”并不完全是让事物自然发展,如果让事物自然发展就是随缘,就是不执着,那为什么要执着一个“自然发展”,执着一个“道法自然”呢?为什么攀一个“自然”的缘呢?

所以,佛法说的不执着,其实是要把执着和不执着都放下,放下也要放下,因为执着于“不执着”仍然是执着。最终的境界是生死与涅槃,烦恼与菩提,众生与佛,是同一不二的。烦恼即是菩提,众生即是佛。

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一直强调不执着呢?这难道就不是执着于不执着吗?其实这是有一个修行次第的,人总要先会爬才能学会走,然后学会跑,学会跑以后就可以抛弃最开始的爬了。修行是一步步放下执着,达到上面彻底放下的境界往往要很久,菩萨都会有无明的,真正彻底做到能够“放下”的,只有佛。(之所以带引号是还是因为不要执着于放下)。

正因为上述的原因,真正的佛法其实是无法用语言说出来的,因为只要一开口,就会又陷入执着,佛说的佛法,正如给我们指月亮的手指,而真正的佛法,是月亮,而不是手指。所以才会有“不可说”这句话,也会有了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23: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灵山
共835首 关于灵山的诗词 300浏览 0喜欢

灵山县,隶属广西钦州市,地处广西南部,钦州市东北部,濒临北部湾,是泛北部湾经济区次中心以及钦州的副中心城市,县城距南宁市、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玉林市、贵港市均为100多千米,与六市形成了1个半小时经济圈,距广州市500千米。 是著名的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中国养蛇之乡、中国名茶之乡、此外灵山县也是久负盛名的水果之乡、水产之乡和鱼米之乡。全县辖区总面积为3558平方千米,辖17个镇两个街道办389个村委会20个社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灵山县常住人口为1218140人。 2021年,灵山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24.25亿元,增长8.1%。 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钦州湾畔,地处钦江上游,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核心工业城市——钦州市的东北部,北临南宁市横州市,南接北海市合浦县,东邻浦北县,西连钦南、钦北区,灵山县历史悠久,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置南宾县,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易名灵山县,因县治有西灵山(今称六峰山)而得名。原属广东省,1965年划入广西,现属钦州市。城市规模迈入中等城市行列。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2019年11月,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喜欢
诗词
诗句
关于灵山的诗词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唐代]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6.9k+浏览 425喜欢诗
赋得李
[隋末唐初]李世民
玉衡流桂圃,成蹊正可寻。莺啼密叶外,蝶戏脆花心。丽景光朝彩,轻霞散夕阴。暂顾晖章侧,还眺灵山林。

197浏览 212喜欢五言律诗
张公洞
[明]陆师道
女娲补天馀碨垒,积之厚地藏精灵。五色久甗真宰怒,地莫敢爱开雷霆。光通覆盂彻深杳,窦启宝椟窥晶荧。入门下视气莫测,但见岛屿浮沧溟。既登香台景始合,恍若象纬罗天庭。仰看悬乳诡万状,金膏水碧琅玕青。云垂霞起...

114浏览 708喜欢古风
游净居寺
[宋]苏轼
十载游名山,自制山中衣。愿言毕婚嫁,携手老翠微。不悟俗缘在,失身蹈危机。刑名非夙学,陷阱损积威。遂恐生死隔,永与云山违。今日复何日,芒鞋自轻飞。稽首两足尊,举头双涕挥。灵山会未散,八部犹光辉。愿从二圣...

300浏览 156喜欢古风
灵山
[宋代]王安石
灵山宁与心为仇,斤斧侵凌自不休。水玉比来闻长价,市人无数起相雠。

124浏览 249喜欢诗
古灵山试茶歌
[宋]陈襄
乳源浅浅交寒石,松花坠粉愁无色。明星玉女跨神云,斗剪轻罗缕残碧。我闻峦山二月春方归,苦雾迷天新雪飞。仙鼠潭边兰草齐,露牙吸尽香龙脂。辘轳绳细井花暖,香尘散碧琉璃碗。玉川冰骨照人寒,瑟瑟祥风满眼前。紫屏...

187浏览 553喜欢古风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地淇澳之产;见“在其版屋”,则知秦野西戎之宅。故能居然而辨八方。然...

9.1k+浏览 432喜欢文言文
沁园春·灵山斋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宋]辛弃疾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

2.4k+浏览 477喜欢词
贺新郎·万事佯休去
[宋]韩淲
万事佯休去。漫栖迟、灵山起雾,玉溪流渚。击楫凄凉千古意,怅怏衣冠南渡。泪暗洒、神州沉处。多少胸中经济略,气□□、郁郁愁金鼓。空自笑,听鸡舞。天关九虎寻无路。叹都把、生民膏血,尚交胡虏。吴蜀江山元自好,...

321浏览 763喜欢词
满庭芳
[宋代]韩淲
玉水灵山,霜天清晓,非烟非雾琴堂。载临初度,圭壁记煌煌。百里民安抚字,欢呼处、禾黍登场。今年好,为兹春酒,莫惜醉淋浪。神仙,□领袖,山河勋业,星斗文章。便黄扉青琐,会遇明良。愿赐尚方之剑,攀槛折、于古...

128浏览 369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23: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灵山的诗词
宴琼林(上元)
[宋]黄裳
霜月和银灯,乍送目楼台,星汉高下。爱东风、已暖绮罗香,竞走去来车马。红莲万斛,开尽处、长安一夜。少年郎、两两桃花面,有馀光相借。因甚灵山在此,是何人、能运神化。对景便作神仙会,恐云轩且驾。思曾待、龙楼...

173浏览 518喜欢词
贺新郎(送黄成父还朝)
[宋]刘克庄
飞诏从天下。道中朝、名流欲尽,君王思贾。时事只今堪痛哭,未可徐徐俟驾。好著手、扶将宗社。多少法筵龙象众,听灵山、属付些儿话。千百世,要传写。子方行矣乘骢马。又送他、江南太史,去游毡厦。老我伴身惟有影,...

122浏览 504喜欢词
虞美人(赵_·酌别灵山阁)
[宋]韩淲
送君报最登朝路。初整曹装处。又因杯酒见余情。凉雨灵山阁上、月初晴。醺然领客襟怀底。消处阑干倚。风流别乘我依归。清誉冰溪棠荫、绿漪漪。

149浏览 623喜欢词
水调歌头(和石_·寿汤守)
[宋]韩淲
玉水灵山地,燕寝亦书功。邦人耆老,诞弥佳节以词通。尔岂知吾恺悌,我乃因君谈笑,祝寿酒杯同。箫鼓少人会,歌舞为谁容。观坐客,惊野老,笔如风。个般酬唱,诏回应上玉华东。多少家传经济,留与孙谋持守,出处信何...

147浏览 547喜欢词
杂剧·西游记·第三本
[元代]杨景贤
羲驭流光泰宇清宝筵初启百花明云中缥缈黄金相日下瞻依白玉京第九折神佛降孙(孙行者上,云)一自开天辟地,两仪便有吾身,曾教三界费精神,四方神道怕,五岳鬼兵嗔,六合乾坤混扰,七冥北斗难分,八方世界有谁尊,九...

1k+浏览 486喜欢曲
杂剧·布袋和尚忍字记
[元代]
楔子(冲末扮阿难上,诗云)明性不把幽花拈,见心何须贝叶传。日出冰消原是水,回光月落不离天。贫僧乃阿难尊者是也。我佛在于灵山会上,聚众罗汉讲经说法。有上方贫狼星,乃是第十三尊罗汉,不听我佛讲经说法,起一...

527浏览 594喜欢曲
杂剧·西游记·第六本
[元代]杨景贤
万里香风下九天仙真鹤驭尽翩翩一诚上达祗园地永保皇图亿万年第二十一折贫婆心印(唐僧一行人上,云)脱离了红孩儿,过了火焰山,于路亏杀龙天三宝。今日到得中天竺国,皆是诸佛罗汉之地。孙悟空,我与龙君、沙、猪慢...

828浏览 373喜欢曲
杂剧·西游记·第五本
[元代]杨景贤
万里韶光应节来三天宝箓彻明开分明龙女擎珠出疑是仙人带月回第十七折女王逼配(唐僧引孙、猪、沙、马上,云)自离了黑风山,来到女人国。孙行者,女人国里何好?(行者云)师父,弟子铜筋铁骨,火眼金睛,钅俞石屁眼...

664浏览 306喜欢曲
杂剧·西游记·第二本
[元代]杨景贤
绛坛宝日丽璇霄淑景当空午篆高三殿尽如灵宝界诸天齐降紫宸朝第五折诏饯西行(虞世南上,云)物估人烟万里通,皇风清穆九州同。未能奏上甘棠赋,先献商霖第一功。小官虞世南。奉观音佛法旨,荐陈玄奘于朝,小官引见天...

433浏览 232喜欢曲
杂剧·龙济山野猿听经
[元代]
第一折(冲末扮长老引小僧上,诗云)佛祖流传一盏灯,至今无减亦无增。灯灯朗耀传千古,法法皆如贯古今。贫僧乃龙济山修公禅师是也。贫僧自幼出家,一心向善,常只是参访师祖,问道修因,三乘便览,五教皆通,了明道...

311浏览 412喜欢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23: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灵山的诗词
杂剧·月明和尚度柳翠
[元代]李寿卿
楔子(老旦扮观音领小末扮善才上,诗云)宝座巍巍法力强,慈悲极乐住西方。慧眼才开能救苦,眉间放出白毫光。吾乃南海洛伽山观世音菩萨,这一个是童子善才。累劫修行,才离苦海。只为慈悲心重,遍游人间,广说因缘,...

524浏览 609喜欢曲
【仙吕】寄生草闲评
[元代]
问什么虚名利,管什么闲是非。想着他击珊瑚列锦帐石崇势,则不如卸罗衤阑纳象简张良退,学取他枕清风铺明月陈抟睡。看了那吴山青似越山青,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争闲气,使见识。赤壁山正中周郎计,乌江岸枉使重瞳力...

214浏览 18喜欢曲
游灵山寺
[唐代]刘孝孙
吾王游胜地,骖驾历祇园。临风画角愤,耀日采旗翻。永怀筌了义,寂念启玄门。深溪穷地脉,高嶂接云根。信美谐心赏,幽邃且攀援。曳裾欣扈从,方悟屏尘喧。

61浏览 355喜欢

[唐]李峤
思妇屏辉掩,游人烛影长。玉壶初下箭,桐井共安床。色带长河色,光浮满月光。灵山有珍瓮,仙阙荐君王。

194浏览 92喜欢五言律诗
奉和李右相赏会昌林亭
[唐]孙逖
贤相初陪跸,灵山本降神。作京雄近县,开阁宠平津。地胜林亭好,时清宴赏频。百泉萦草木,万井布郊畛。德与春和盛,功将造化邻。还嗤渭滨叟,岁晚独垂纶。

50浏览 379喜欢排律
荐玄德公庙
[唐]储光羲
神道本无已,成化亦自然。君居寥天上,德在玉华泉。真游践王豫,永日迟云仙。表微在营道,明祀将祈年。灵山俯新邑,松上生彩烟。岂知穆天子,远去瑶池边。

92浏览 20喜欢古风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唐代]储光羲
高高琅琊台,台下生菌簵。照车十二乘,光彩不足谕。既当少微星,复隐高山雾。金丘华阳下,仙伯养晦处。茅茨对三峰,梧桐开一路。神溪绕皋陆,樵牧自成趣。时登青冥游,若从天江度。墟里献薇蕨,群公致衣缕。深沉复清...

129浏览 779喜欢
空灵山应田叟
[唐]常建
湖南无村落,山舍多黄茆。淳朴如太古,其人居鸟巢。牧童唱巴歌,野老亦献嘲。泊舟问溪口,言语皆哑咬。土俗不尚农,岂暇论肥硗。莫徭射禽兽,浮客烹鱼鲛。余亦罘罝人,获麋今尚苞。敬君中国来,愿以充其庖。日入闻虎...

85浏览 375喜欢古风
奉陪萧使君入鲍达洞寻灵山寺
[唐]刘长卿
山居秋更鲜,秋江相映碧。独临沧洲路,如待挂帆客。遂使康乐侯,披榛著双屐。入云开岭道,永日寻泉脉。古寺隐青冥,空中寒磬夕。苍苔绝行径,飞鸟无去迹。树杪下归人,水声过幽石。任情趣逾远,移步奇屡易。萝木静蒙...

75浏览 777喜欢古风
寄赵七侍御
[唐]李华
摇桨曙江流,江清山复重。心惬赏未足,川迥失前峰。凌滩出极浦,旷若天池通。君阳青嵯峨,开拆混元中。九潭鱼龙窟,仙成羽人宫。阴奥潜鬼物,精光动烟空。玄猿啼深茏,白鸟戏葱蒙。飞湍鸣金石,激溜鼓雷风。雨濯万木...

74浏览 436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 06: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前诗
[ 清 ] 曹雪芹
原文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 06: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狄青面涅将军 - 北宋名将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狄青,生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卒于嘉祐二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山西汾阳)人,北宋大将。狄青出身贫寒,16岁时,因其兄与乡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被“逮罪人京,窜名赤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朝廷中尹洙、韩琦、范仲淹等重臣都与他的关系不俗。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以功升枢密副使。平生前后25战,以皇祐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夜袭昆仑关最著名。狄青生前,备受朝廷猜忌,导致最后抑郁而终;死后,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追赠中书令,谥号“武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狄青

民族
汉族

出生年份
1008年

逝世年份
1057年

出生地
汾州西河((一说今汾阳,二说今文水县))

身份
将领

别称
面涅将军、狄天使、武曲星

陵墓位置
山西省汾阳市峪道河镇刘村


追赠
中书令

主要成就
大破西夏 夜袭昆仑关,平侬智高之乱

谥号
武襄

性别
  男

字号
字汉臣

朝代
北宋

官职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陈州

目录
1人物生平
2人物性格
3历史功绩
4家庭成员
5轶事典故
6人物评价
7后世纪念
8文学形象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折叠大破西夏
狄青出身贫寒,16岁时,因其兄与乡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被“逮罪人京,窜名赤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精通骑马射击。早期是隶属于御马直的一名骑兵,后选做散置。宝元初期,西夏李元昊反叛,朝廷下诏选择卫士到边疆,任命狄青为三班差使、殿侍兼延州指使。当时前线的偏将屡次被西夏打败,士兵大多畏惧胆怯,狄青行军打仗时经常亲自做先锋。作战四年,前后大小打了二十五场战斗,中乱箭多达八次。攻陷金汤城,夺取宥州,屠杀了砽咩、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部族,焚烧西夏储备的粮食数万石,收缴帐篷二千三百只,俘虏五千七百人。又建桥子谷城,筑建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城堡,这些城堡都扼制着敌方要害之地。安远一战,他受伤很重,但听说西夏军队到了,就又挺身飞速赶往,士兵们因此也争先恐后,奋力拼搏。临敌作战时,披头散发、带铜面具,出入敌军中,西夏军均望风披靡,没人敢挡。

折叠颇受重用
尹洙任经略判官时,狄青以指使身份求见,尹洙与他谈论军事,很欣赏他,便推荐他给经略使韩琦、范仲淹,并说:“这是良将之材。”二人一见狄青,便认为是个奇才,对他厚礼相待。范仲淹教他读《左氏春秋》,对他说:“将帅不知古今历史,就只有匹夫之勇。”狄青从此改变志趣,读起书来,终于精通秦汉以来将帅的兵法,因此更加知名。积功升任西上阁门副使,后又晋升为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又加升为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

宋仁宗因狄青多次建立战功,想要召见他并向他询问军国大计,遇上西夏侵犯渭州,便命令他画出军事地图送上来。西夏李元昊称臣降服后,狄青调任真定路副都总管,历任侍卫步军殿前都虞候、眉州防御使,升步军副都指挥使、保大安远二军节度观察留后,又升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狄青在军队中奋斗,十多年后才显贵起来,当时脸上还留有黑疤。宋仁宗曾劝狄青敷药除掉黑疤,狄青指着自己的脸说:“陛下根据功劳提拔臣,而没过问臣的出身门户;臣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这些疤痕,臣希望保留它好鼓励军队,不敢奉行您的命令。”后以彰化军节度使身份任延州知府,又升枢密副使。

折叠平定侬智高
皇祐年间,广源州蛮侬智高反叛,攻陷邕州,又攻破了沿江的九个州,包围广州城,岭外一带骚动不安。杨畋等安抚使负责处理平定蛮人叛乱,但宋军长久没有成绩。又命孙沔、余靖做安抚使率官军讨伐叛贼,但宋仁宗仍放心不下。狄青打报告请战,第二天入见宋仁宗时,他说:“臣当兵出身,除了战场杀敌,没有什么可以报效国家。希望能带得数百个蕃落骑兵,再加上一些禁兵,去将叛贼的头砍下送回京城。”宋仁宗佩服他的豪言壮语,于是任命他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负责处理广南叛乱之事,并在垂拱殿设酒为他送行。当时侬智高回师重新占据邕州,狄青联合孙沔、余靖的部队进驻宾州。

在此之前,蒋偕、张忠都因轻敌而战败阵亡,官军声威大衰。狄青命令各将不得妄自与叛军接战,而听从他的统一指挥。广西钤辖陈曙趁狄青还未到,便擅自率步兵八千攻打叛军,溃败于昆仑关,殿直袁用等人都逃遁了。狄青说:“号令不一,是部队失败的原因。”早晨集合各将领到堂上,逮捕了陈曙,并召来袁用等三十人,依战败逃跑罪,推出军门斩首。孙沔、余靖相视惊愕,而众将领则吓得两腿颤栗。

后来军队停止前进,休整十天。侦察的人回报,以为宋军不会很快进击。但狄青第二天便集合军队人马,一昼夜就过了昆仑关,从归仁铺出来布阵。叛军失去了险要阵地后,都出来迎战。前锋孙节与叛贼在山下搏斗而死,叛军士气极高,孙沔等人吓得脸色都变了。狄青手举白旗指挥骑兵,从左右两翼冲出,出于叛军意料之外。大败叛军,追击了五十里,斩了数千首级,侬智高同党黄师宓、侬建中、侬智中以及伪官僚吏属被杀死者有五十七人,生擒叛贼五百多人,侬智高在夜间纵火烧城后逃走。黎明时,狄青严管着部队开进了邕州城,缴获金银玉帛数以万计,杂畜数千,又招集曾被叛军俘虏胁迫的老壮年人七千二百人,慰抚之后释放、遣散。将黄师宓等人的头挂在邕州城下示众,又敛集叛军尸体在城北角建筑京观。当时叛军尸体中有个穿金色龙袍的,部下众人说是侬智高已死,要向朝廷报告。狄青说:“怎知这不是一个骗局呢?我宁可说侬智高失踪,也不敢欺骗朝廷来贪求战功。”当初,狄青到邕州时,正遇上这里毒瘴弥漫,有人说是叛军在江水上游放毒,将士饮水而死者很多,狄青非常忧虑。一夕,有一股泉水从寨下涌出,取来一喝,味道甘美,部队靠此才渡过了难关。

后复任枢密副使,升护国军节度使、河中尹。回到京师后,宋仁宗嘉奖他的功绩,任命他为枢密使,并赏赐给他一套在京师敦教坊的宅第,还特优先给他的儿子们加官进级。起初,狄青已率部南下后,宋仁宗常为他担忧说:“狄青有威武的名声,叛军应会害怕他的到来。担任左右传令的人,非狄青的亲信者不可,虽然是饮食起居的时候,都应该防备突然袭击的发动。”于是派使者飞驰前线训戒。等获悉狄青已打败叛军,宋仁宗对宰相说:“快快议定恩赏,慢了便起不到奖勉的作用了。”

起初,交趾人请求出兵帮助朝廷讨伐侬智高,余靖说他们可信,便在邕州、钦州准备了万人的粮草等待他们。宋仁宗还下诏用三万缗钱赏赐给交趾国做军费,并许诺平定叛乱后再有厚赏。狄青到此后,传令余靖不要派使者到交趾借兵,并立即上奏说:“交趾国李德政声称将率步兵五万、骑兵一千赶来支援,不是真的。而且借蛮夷来消灭内寇,对我无利。凭一个侬智高就能横行、蹂躏两广,使朝廷无力讨伐,如果再向蛮夷借兵,那蛮夷贪得无厌,不仁不义,进而发动战乱,又怎么抵御他们呢?请取消要交趾出兵援助。”意见被采纳。叛军被平定后,人们都佩服他有远略。

折叠抑郁而终
狄青任枢密使四年,每当他出现时,士卒总会指着他互相夸奖。谏官因狄青家的狗生角,并且多次发光,便请求将他调出京师以便保全他的声誉,但宋仁宗没有答复。

嘉祐元年(1056年),京师发大水,狄青避水将家搬到相国寺,竟在佛殿上居住,民情对此颇有疑惑议论,朝廷便降狄青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离京出任陈州知州。

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因嘴上生毒疮,抑郁而终。皇帝为他哀悼,追赠他为中书令,赐谥为“武襄”。

熙宁元年(1068年),宋神宗给近世将帅排名次,认为狄青从行伍出身而名震中外,为人深沉而有谋略,又能谨小慎微,保全名声,有始有终,对狄青颇为感慨和思念,下令取来狄青的画像放进宫中,并亲为他御制祭文,又派遣使者到他家,用中牢的礼节来祭祀。[1]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性格
狄青为人缜密寡言,谋事必先仔细考虑成功的把握,选准制胜的机会然后进行。

行军打仗,先整顿队伍,明确赏罚,又与士兵同艰共苦,因此虽然敌人突然袭击,也没有一个士兵敢不冲锋向前,因此他出兵屡建战功。尤其喜欢将战功推给辅佐将领。当初,他与孙沔一同击败叛军,战术谋划都出自狄青,但叛乱平定后,处理后事,他便全交给孙沔负责,自己则毫不在意的退出来。孙沔开始时赞叹他的勇猛,这时更钦服他的为人,自以为不如他。尹洙因贬谪而死,狄青全力周济他的家属。[1]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功绩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西北称帝,建立夏国。宋廷择京师卫士从边,狄青入其选,任延州指挥使,当了一名低级军官。在战争中,他骁勇善战,多次充当先锋,率领土兵夺关斩将,先后攻克金汤城,宥州等地,烧毁西夏粮草数万,“收其帐二千三百,牲口五千七百”,并指挥士兵在战略要地桥子谷修城,筑招安、丰林、新寨、大郎诸堡,“皆扼贼要害”。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一马当先,所向披靡,在4年时间里,参加了大小25次战役,身中8箭,但从不畏怯。在一次攻打安远的战斗中,狄青身负重伤,但“闻寇至,即挺起驰赴”,冲锋陷阵,在宋夏战争中,立下了累累战功,声名也随之大振。

狄青受命于宋王朝的多事之秋,就在这一年,广西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自称仁惠皇帝,招兵买马,攻城略地,一直打到广东。宋朝统治者十分恐慌,几次派兵征讨,均损兵折将,大败而归。就在举国骚动,满朝文武惶然无措之际,仅作了不到3个月枢密副使的狄青,自告奋勇,上表请行。宋仁宗十分高兴,任命他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经制广南盗贼事,并亲自在垂拱殿为狄青设宴饯行。当时,宋军连吃败阵,军心动摇,更有个别将领如陈曙等,心怀私利,不以国事为重,竟因害怕狄青抢功而擅自出击,结果大败而归,死伤惨重。狄青受命之后,鉴于历朝借外兵平叛后患无穷的教训,首先向皇帝建议停止借交趾兵马助战的行动。他大刀阔斧整肃军纪,处死了陈曙等不听号分之人,使军威大振,接着命令部队按兵不动,从各地调拨、屯集了大批的粮草。依智高的军队看到后,以为宋军在近期内不会进攻,放松了警惕。而狄青却乘敌不备,突然把军队分为先、中、后三军,自己亲率先军火速出击,一举夺得昆仑关,占取了有利地形,接着命令一部分军队从正面进攻。他执掌战旗率领骑兵,分左右两翼,绕道其后,前后夹攻,一战而胜。班师还朝以后,论功行赏,狄青被任命为枢密使,作了最高军事长官。[2]​

折叠编辑本段家庭成员
折叠妻子
魏氏,封定国夫人,生五子。

折叠子女
长子:狄谘,西上阁门副使

次子:狄咏,东头供奉官、阁门袛侯,屡立战功

三子:狄譓,殿内崇班

四子:狄谏,殿内崇班

幼子:狄说,东头供奉官,早卒[1]

折叠编辑本段轶事典故
狄青到广西征讨侬智高时,由于前将领几次征讨失败,士气低落,如何振奋士气便成了个问题。狄青看到南方有崇拜鬼神的风俗,便心生一计:他率官兵刚出桂林之南,就拜神祈佑。只见他拿出一百个制钱,口中念念有词:“此次用兵胜负难以预料,若能制敌,请神灵使钱面全都朝上!”左右官员对此感到茫然,担心弄不好反会影响士气,都劝狄青不必这么做。而狄青却不加理睬,在全军众目睽睽之下,一挥手,一百个制钱全撒到地面。大家凑近一看,一百个钱面全部朝上。官兵见神灵保佑,雀跃欢呼,声震林野,士气大振。狄青当即命左右侍从,拿来一百根铁钉,把制钱原地不动地钉在地上,盖上青布,还亲手把它封好,说:“待胜利归来,再收回制钱。”于是率官兵南进,越过昆仑关,设计在归仁铺与侬智高决战。结果大败侬军,“追赶五十里,斩首数千级”,俘侬智高主将57人。侬智高遁往云南大理,后死在那里。狄青平定了邕州,带领胜利之师北还,如约到掷钱处取制钱。僚属们将钱起出一看,原来这一百个制钱两面都是钱面,大家才恍然大悟,对狄青的“静不露机”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狄青巧计激士的典故,后来被《三十六计》一书的作者收入卷中,作为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的注脚战例。

有一对联提到过他:

二船并行,橹速(鲁肃)难比帆快(樊哙);

八音齐奏,笛清(狄青)不敌箫合(萧何)。[1]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宋仁宗:“青有威名,贼当畏其来。”“朕之关张。”

尹洙:“此良将材也。”

叶清臣:“狄青、范全颇能驭众,蒋偕沉毅有术略,张亢倜傥有胆勇,刘贻孙材武刚断,王德基纯悫劲勇,此可补偏裨者也。”

余靖:“天生狄公,辅圣推忠。情存义烈,志嫉顽凶。请缨即路,仗节临戎。英材遴集,猛将风从。贼之敢鬭,实惟天诱。来迓于郊,奄丧羣丑。当我摧锋,易如拉朽。僣补伪署,丛然授首。羽翼既剪,心腹既刳。虽欲自举,人谁与图?焚庐而去,回巢以逋。六亲不保,曰献其俘。厥推邕边,南国之纪。九洞襟带,列城唇齿。险固一失,兵粮无峙。庶民蚩蚩,鸟兽惊跂。我公之来,电扫云开。叛涣斗破,纲领重恢。师成庙筭,民得春台。天声逺振,繄公之材。”

孙甫:“今陕西兵官惟种世衡、狄青、王信材勇,可战可守。”

欧阳修:“臣伏见兵兴以来,所得边将,惟狄青、种世衡二人,其忠勇材武,不可与张亢、滕宗谅一例待之。”

王铚:“狄青善用兵,多智数,为一时所伏。”

叶适:“若狄青、岳飞辈,盖数十百年而一,有寥落相望,无复继者,则其为存亡安危所系。”

《宋史》:“宋至仁宗时,承平百年,武夫鸷卒遭时致位者虽有之,起健卒至政府,隐然为时名将,惟青与逵两人尔。青在边境凡二十五战,无大胜,亦无大败,最后昆仑一举,颇著奇隽。考其识量,亦过人远矣。”“青起行伍而名动夷夏,深沈有智略,能以畏慎保全终始。”[1]

折叠编辑本段后世纪念
狄青墓现位于山西省汾阳市城北十里的峪道河镇刘村村东,墓地坐北朝南,原占地79920平方米,建有祭祠性建筑显庆寺(宋代)、狄公祠等,均毁于晚清至抗战期间。建国后,陵园已不存,“文革”中,墓丘被摊平,翁仲、石兽被就地埋掉。御赐神道碑清宣统年间移至汾阳市,后移置汾阳市杏花村镇的太符观中保存。今墓地尚立清宣统元年“宋狄武襄公之墓”碑一通,由宋仁宗亲书篆额,碑身高达4.6米,是山西省第二高碑,碑文约3000字,简叙狄青生平。[1]

折叠编辑本段文学形象
北方传统评书中,涉及到“杨文广时代”,先前旧本都把北宋名将狄青写成反面人物。在杨金花夺帅印时,由于误伤狄青之子,引起狄、杨结仇。狄家处处害杨家,杨家时时反狄家。这种“狄杨不合”之说是违背历史的,也有损狄青的形象。评书虽属野史,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还应尽力求真。为此,整理本都注意了这个问题。在“杨文广征南”的故事中把狄、杨两家说成一体,共同为国平叛。虽说有些误会,内部化解了。由于外部不知内情,才引出杨怀玉征西的故事。北宋历史上,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已经平灭了南唐。真正平灭南唐的是大将曹彬和同平章事潘洪,杨家将并未参战。

在《杨家将》中狄青是与潘仁美一样的奸臣,设计刺杀杨宗保。

狄青五虎将的故事,就和杨家将、呼家将、岳家将的故事一样,长期以来传诵不衰。本书收录了《万花楼》(《狄青初传》)、《五虎征西》(《狄青前传》)、《五虎平南》(《狄青后传》)三个讲述狄青五虎将故事的传统本子,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完整的狄青五虎将的故事。

《万花楼》(全称《万花楼杨包狄演义》,又名《大宋杨家将文武曲星包公狄青初传》)演过英雄传奇人物杨宗保、包拯、狄青等忠臣良将抗击外侮、斥佞除奸、忠君报国的故事。包公断狸猫换太子案,杨、包、狄与奸相庞洪的斗争都写得有声有色,扣人心弦,杨宗保的老成持重,狄青的血气方刚,包拯的足智多谋,都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五虎征西》(又名《五虎平西珍珠旗演义狄青全传》)的故事承接《万花楼》,叙述狄青、张忠、刘庆。李义、石玉五虎将出征西夏的过程,以及狄青和单单国八宝公主的爱情故事。其间还贯串了包拯和狄青等与奸相庞洪的忠奸斗争。

《五虎平南》(又名《五虎平南狄青后传》)承续《征西》故事,叙述以狄青为首的五虎将率兵南征,平定广源州侬智高叛乱的经过,以及狄青的两个孪生子狄龙、狄虎在出征中与敌方女将段红玉、王兰英之间的爱情纠葛,同时也穿插了包拯、狄青与朝中奸佞斗争的线索。[1]

参考资料
红楼梦开篇凡例中的这首诗,是不是曹雪芹写的?
少读红楼2018-10-19 21:28







今天我们从甲戌本凡例中一首有争议的诗说起,也是红楼梦里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首诗。
原诗如下: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这首诗仅见于甲戌本凡例,目前市面通行的红楼梦版本中,开篇几乎都没有收录这首诗。
关于这首诗有一个争议,有人说这并不是曹雪芹所写,而是批书人脂砚斋在点评红楼梦时写的,然后还给出了两个看上去很有力的论证。
第一个是脂砚斋曾在正文第一回的“满纸荒唐言”那首诗里,明确提到“ 此是第一首标题诗。”所以认定凡例中比第一首标题诗出现更早的七律并非出自曹公之手。
第二个是如果此诗为曹公所写,他自己说自己“十年辛苦”又说“不寻常”,俨然是在自吹自擂,曹雪芹不可能做出这么没骨气的事,只可能是别人对他的评价。
这两个理由听上去好像很有道理,但却经不起推敲。我们不妨先来看这首七律写了什么。



这首诗不难懂,我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一番演绎化的翻译,如有不到之处,还请批评指正,翻译如下:
我这一辈子忙忙碌碌的,也不知道为了什么,想来那再繁华的景象到头来都会曲终人散。这样想来,人生的悲喜不过就是一场幻觉,像做了一场大梦一样荒唐可笑。
我不妨给你们讲个故事,你们也不用太当真。这个故事里有痴男怨女,有儿女情长,但大多都没有幸福的结局,要么是闺怨之女,要么是抱恨公子,总之没有你们以为的有情人终成眷属,更多的是泪比长生殿上多。
这个故事对你们而言也许只是一个故事,但对我来说却字字滴血,句句含泪,因为它耗尽了我毕生的精力,无论是故事里的人,还是你正在听的这个故事,对我来说,都极不寻常啊。
能力有限,不知翻译的到不到位,我是这么理解的,所以从我的理解来看,这首诗是出自曹雪芹之手无疑,甚至没有比这首诗更能总结曹雪芹的一生了。
至于说“满纸荒唐言”才是第一首标题诗,且有明确脂批,而这首没有任何脂批,这并不能说明什么。我们知道,红楼梦是曹公“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成的,而这首诗里也说“十年辛苦不寻常”。
所以,这首诗应该不是曹公一开始写红楼时就存在的,更可能是他在批阅增删完了红楼之后,有感于斯,因此补上了这首诗。
我们细细咂摸这首诗,这完全就是曹公对他自己一生的总结,也是对红楼一书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吐露与见证。



首联说的是他真实的生活体验,哎,人这一辈子忙忙碌碌,为名为利,但再美好的人和事,最终还不是一样要散场?紧接着颔联就是由此引发的联想:这样想想,其实人生是很虚幻的,所谓的喜怒哀乐愁,最终也不过是黄粱一梦罢了。
颈联里看似说得很轻松,其实却有万钧之重,可以看成是曹公真实的生活经历,也可以看成是红楼一书的总纲。言下之意是说,我这里有个故事,不管你信不信,我说出来给你听,真真假假也不用太较真儿,权当给你解闷儿。
虽然如此,但尾联笔锋一转,气氛忽然凝重起来。不管故事再怎么悲喜,人生再怎么虚幻,但对我来说,当我终于把故事讲完,回头再看我给你们说的这个故事时,却是字字血泪啊。
他说自己“十年辛苦”并非自夸,完全就是一种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之后的释怀语气。他说“不寻常”更非炫耀和自我抬高,而是他切身地感受到了这不寻常,更多地是传达他这十年批阅增删的不易。
对曹雪芹而言,晚年的他除了敦诚敦敏张宜泉等至交好友,没有人知道他经历了什么,更没有人知道他胸中郁积多少愁闷,默默地流过多少血泪。
尾联两句,看似曹公在向世人倾诉,毋宁说是他的自言自语。我们仿佛看到一个老者背对着我们偷偷抹泪,一边抹泪一边嘴里咕哝着说,我这可都是和着自己的血泪写成的啊,它耗尽了我全部的心血,真的不容易,真的不容易啊……
每读至此,涕泗横流。
作者:夕四少,为你讲述不一样的红楼和金瓶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 09: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宵月下有怀
[ 唐 ] 孟浩然
原文 译文对照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译文
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

在如此美丽的月光下,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而萤火虫也不敢和月光争一点光亮,随着卷起的门帘飞进了房间。

院子里只剩枝丫的槐树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凄凉,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寂静的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躁。

如何去约定相聚的日子,只能惆怅地望着同样遥远的月亮,什么事也做不了,就那样傻站着。

注释
①沾:润湿。

②栖:栖息。

③帘:即竹帘,可以卷起,故称卷帘。

④ 杵(chǔ):春米、捣衣用的棒槌。此用作动词,指捣衣。

⑤佳期:原指与佳人相约会,后泛指欢聚之日。

⑥望望:望了又望。

⑦伫立:久久站立。

作者介绍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1 21:21 , Processed in 0.20351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