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61
 楼主| 发表于 2024-3-2 12: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夫解红楼(己巳篇)

木夫009
IP属地: 北京
0.028
2017.12.25 13:43:18
字数 2,463
阅读 1,430
搜相关文字时,赫然出现"木夫解红楼"推荐搜索,哈。木夫正是在下,别无他人,说明木夫的文字已经有点影响力了,嘿。木夫只是读读红楼,"解"字实不敢当。想是想写个《红楼历史人物简介》的普及系列,难啊,暂更名为《木夫解红楼》。
《红楼梦》及其相关附件详细地描述了己巳之变及袁崇焕其人,木夫在此仅以图片的形式粗略地给大家介绍一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大家应该对下面的这段文字记忆优新:

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甲戌侧批:可是一味知书识礼女夫子行止?写宝钗无不相宜。】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庚辰侧批:若玉兄在,必有许多张罗。】宝钗也无心扑了,【庚辰侧批:原是无可无不可。】刚欲回来,只听滴翠亭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甲戌侧批:无闲纸闲笔之文如此。】原来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桥,盖造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镂槅子糊着纸。 宝钗在亭外听见说话,便煞住脚往里细听,【庚辰眉批:这桩风流案,又一体写法,甚当。己卯冬夜。】只听说道:“你瞧瞧这手帕子,果然是你丢的那块,你就拿着;要不是,就还芸二爷去。”又有一人说话:“可不是我那块!拿来给我罢。”又听道:“你拿什么谢我呢?难道白寻了来不成。”又答道:“我既许了谢你,自然不哄你。”又听说道:“我寻了来给你,自然谢我;但只是拣的人,你就不拿什么谢他?”又回道:“你别胡说。他是个爷们家,拣了我的东西,自然该还的。我拿什么谢他呢?”又听说道:“你不谢他,我怎么回他呢?况且他再三再四的和我说了,若没谢的,不许我给你呢。”半晌,又听答道:“也罢,拿我这个给他,算谢他的罢。──你要告诉别人呢?须说个誓来。”又听说道:“我要告诉一个人,就长一个疔,日后不得好死!”又听说道:“嗳呀!咱们只顾说话,看有人来悄悄在外头听见。【庚辰侧批:岂敢。】【庚辰眉批:这是自难自法,好极好极!惯用险笔如此。壬午夏,雨窗。】不如把这槅子都推开了,【庚辰侧批:贼起飞志,不假。】便是有人见咱们在这里,他们只当我们说顽话呢。若走到跟前,咱们也看的见,就别说了。” 宝钗在外面听见这话,心中吃惊,【甲戌侧批:四字写宝钗守身如此。】想道:“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庚辰侧批:道尽矣。】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况才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的言语。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庚辰侧批:闺中弱女机变,如此之便,如此之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那亭内的红玉坠儿刚一推窗,只听宝钗如此说着往前赶,【庚辰眉批:此句实借红玉反写宝钗也,勿得认错作者章法。】两个人都唬怔了。宝钗反向他二人笑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在那里了?”【庚辰侧批:像极!好煞,妙煞!焉的不拍案叫绝!】坠儿道:“何曾见林姑娘了。”宝钗道:“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的。我要悄悄的唬他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他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在这里头了。”【庚辰侧批:像极!是极!】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口内说道:“一定是又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一面说一面走,心中又好笑:【甲戌侧批:真弄婴儿,轻便如此,即余至此亦要发笑。】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他二人是怎样。 谁知红玉听了宝钗的话,便信以为真,【甲戌侧批:宝钗身份。】【庚辰侧批:实有这一句的。】让宝钗去远,便拉坠儿道:“了不得了!林姑娘蹲在这里,一定听了话去了!”【庚辰侧批:移东挪西,任意写去,却是真有的。】坠儿听说,也半日不言语。红玉又道:“这可怎么样呢?”【甲戌侧批:二句系黛玉身份。】坠儿道:“便是听了,管谁筋疼,各人干各人的就完了。”【庚辰侧批:勉强话。】红玉道:“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露了风声,怎么样呢?"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滴翠亭扑蝶赋》

杨柳阴中春色稀,饯春今日送春归。惟有痴情蝶不知,双双犹傍花间飞。昔之韩凭夫妇,谢逸诗篇。藤峡一枝之翠,云峰五色之烟。轻盈善舞。缥渺俱仙。墙高粉落,帘细须穿。莫不罗扇暗拂,彩衣频牵。认尔前生,鹤子花头之叶;添谁好样,宫人鬓上之钿。爰有淑女,小名宝钗。香闺旧伴,有约忘怀。欲访不果,相思无涯。寻春玉槛,转步苔阶。飞絮和烟光欲活,落花与云影俱埋。青描螺子黛,绿衬凤头鞋。则见栩栩玉腰,翩翩粉翅,顾影自怜,侧身偏媚。饱咂额红,斜撩眉翠。穿香径而仍回,拂锦茵而若坠。君何轻薄,梦迷庄叟之痴;侬也颠狂,会结唐宫之戏。遂乃绕雕甍,穿绣阁,卷珠帏,披晶箔。袖短罗香,鬓松云薄。势怯莺捎,魂防燕掠。径虽仄而草肥,心未慵而腕弱。路转峰回之处,架掩荼蘼;水流花谢之时,栏遮芍药。雁齿桥横,鱼鳞浪隔。香汗淋淋,春波脉脉。杏子衫轻,桃花扇窄。绿树阴浓。苍苔路僻。空盼仙衣,徒敲粉拍。步不稳兮难支,脸不羞兮亦赤。相逢遗帕之人,遁去窃香之客。歌曰:"南园草绿任飞回,定在山隈与水隈。空阔胸襟侬本色,梦魂不唱祝英台。"又曰:"滴翠亭边四望空,花枝冉冉隐墙东。春风无意透消息,惊煞推窗林小红。" (青士)

翩旋轩虚,飏曳粉拂,索纸剪来,未必有此栩栩欲活。(周文泉)

70
……

1697年丁丑,87岁。为李自成书《送李愿归盘谷序》,是年李自成92岁。

检初稿,得故人之评跋数语。奈十年来一领青衫,而灯影虫声,犹是天涯作客。素园已于甲戌捐馆,归葬西湖之滨矣。重抚手迹,倍觉黯然。(已卯七月九日自记)

己卯年,1699年。89岁

砒斋孝廉,余旧居停也。三千小令,四十大曲,无不成诵在胸。初见时即向余。索观赋稿,此篇其所最击节者。今孝廉巳归道山,而六转货郎儿,便成识语。钟期千古,当为之破绝琴弦。(辛己七月五日自记)

辛巳年,1701年,91岁。

……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4+
95
96
97
98
98+
99
100
1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61
 楼主| 发表于 2024-3-2 13: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153.67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319-153.67&15.342===高迎祥+李自成+倪二金刚1509刘六&刘七】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60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里寻找闯王李自成的踪迹【{林红玉影射大顺政权+}】
龍乡
龍乡
与朋友们一起透视隐藏在《红楼梦》背后的真实故事。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红楼梦里寻找闯王李自成的踪迹



文:龍乡



2021-09-05 17:38



假如《红楼梦》写的是寅孙自叙传和包衣奴才曹寅家事,书中当然不会有农民起义领袖闯王李自成什么事;







假如《红楼梦》“真事隐去”的背景是在明末清初,主旨为“排满悼明”,书中理所当然会有李闯王的踪迹。











只是需要明确和理解一点,假如此书主旨思想是“排满悼明”,那作者就应该是心向朱明,对李自成肯定是心存芥蒂的,在隐写中也会对其表现出诸多不满,甚或有各种贬损。







毕竟,在时代与立场不同的情况下,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出入。







问题在于,《红楼梦》的“假语村言”下,李自成究竟会不会出现,如果出现的话,会以怎样的形式,怎样的面目出现。







(一).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



1644年也是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这天,起义军攻入顺天府(北京),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大明朝宣告灭亡。







这一天,可以说是闯王李自成最高光之时,如果《红楼梦》是为“排满悼明”而作,就免不了会隐写到这一天,同时,也无法避免地涉及到李闯王。







然而,书中到底隐写了这一天没有呢?







有,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这天,就是三月十九日。当然是由于“真事隐去”的原因,书中没有清清楚楚地标明这个日子,可是给出了暗示和线索。







宝黛共读“西厢”(《会真记》)在“当日正值三月中浣”,从这天开始,书中绝无仅有地一天接一天地连续写了九天,第九天即是“魇魔法姊逢五鬼”之日。











自然,仅此是不足以确定这天是就是三月十九日的。







但是,三天后“双真”来为宝玉治病,三十三天后,宝玉病癒,次日为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加起来正好三十七天,而倒推三十七天,便可得出“魇魔法姊弟逢五鬼”那天恰好是三月十九日。







不过如若仅凭以上两点的话,有人就会质疑:这也许只是行文中无意的巧合,并不足以证明这里的三月十九日,是为了对应大明朝灭亡的日子。果真如此吗?







林黛玉的生日为二月十二花朝节,这是百花之神的生日,但是,作为《红楼梦》的第一女主角,书中描述了很多人过生日的场面,却从没有描写给黛玉过生日。为什么呢?原来,二月十二日离三月十九也恰好是三十七天。这样,二月十二日,三月十九日,四月二十六日之间,形成了三点一线,而三月十九日位居中心。







由此可见,这样的设计完全是刻意为之,为的是突出三月十九日,绝不是什么“无意的巧合”。







尤其是,这三个日子,一是黛玉生日,一是明亡日,一是朱姓得姓始祖炎帝朱襄氏的生日。就在炎帝朱襄氏生日的四月二十六日,黛玉悲悲切切地埋香冢,写《葬花吟》,这种自感身世的自悲自怜,如果说不是为了悼念祭奠三月十九日明亡,难道真的就是因为多愁善感在无病呻吟?











有个问题是,三个日子之间相隔三十七天,有什么含义吗?其实这只是在解读中一个为了表述方便的偷懒数字。具体应该是从二月十二至三月十九为38天,从三月十九至四月二十六日,也是38天。38除以2正好等于19,这才是作者刻意的设计和本意。







这里,是否可以作出这样的附会:本回回目的下句是:“通灵王蒙蔽遇双真”,“通灵宝玉”是传国玉玺的人格化,意指王朝和皇权,被蒙蔽,不是在隐喻崇祯帝以发覆面自缢,明朝于三月十九日灭亡吗?







其实书中证明“三月十九日明亡”的信息还有很多,这里不便一一例举,主要还是在书中去寻找李闯王的行踪。







(二).宝玉的记名干娘马道婆



我们知道“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的作祟者,是赵姨娘和马道婆,而这天又是三月十九日,书中作出这样的设计和描述,既不是随随便便,也不是信马由缰地凭空而来。







《推背图》第三十二象,就是对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闯王灭明”的预言:







首先是一幅图中,一匹马站在门内,代表“闖”字。











谶语是:







马跳北阙,犬嗷西方。







八九数尽,日月无光。







颂言是:







杨花落尽李花残,五色旗分自北来。







太息金陵王气尽,一枝春色占长安。







谶语前两句中的“马”和”犬”,分别来自“闖“字的中间,和“獻”字的右部,指的是闯王李自成占领北边的居庸关后,于三月十九日攻进北京,致使大明朝灭亡,以及张献忠占领四川后在那里建立了大西政权。







颂言中的“五色旗分自北来”,说的是打着“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帜的农民军,先是占领北边的居庸关,随后攻进北京。这也就是回目中为何是“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的原因,以五鬼隐喻起义军的五色旗。











同时,以“马道婆”之“马”暗隐闯王,而赵姨娘之所以姓赵,则是暗隐李自成的出生地,因为“赵“为宋朝的国姓,当初,党项人李继迁成为“西夏王”后,在陕西榆林米脂县建起了一个“李继迁寨”,而李自成也正是出生在那里。







此处,是否可以作出这样的意会:赵姨娘与马道婆在一起算计后,致使宝玉中魇魔法而昏死,意为来自李继迁寨的李闯王,于三月十九日攻入北京呢?







(三).贾环把宝玉的脸给烫伤



“三月中浣”宝黛“共读西厢(会真记)”的第五天,三月十九“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的四天前,便是三月十五日。







这里书中用笔很绕,很狡猾,本来写完了三月十四日,该写十五日了,却写道“过了一日”,跳到了十六日,可下一句“原来次日就是王子腾夫人的寿诞”,又绕回到了三月十五日。







用如此迷惑的笔法写来,是不是有不同凡响之事隐于其中呢?







果然,这天“薛姨妈用凤姐儿并贾家几个姊妹、宝钗、宝玉一齐都去了”王子腾家,“至晚方回”。结果,贾环因为打翻了醋坛子,“便要用热油烫瞎他(宝玉)的眼睛。因而故意装作失手,把那一盏油汪汪的蜡灯向宝玉脸上只一推,只听宝玉‘嗳哟’了一声,”“脸上烫了一溜燎泡出来”。











贾环与赵姨娘自是被凤姐和王夫人一顿责骂数落,只是在这个表面故事的背面,隐藏着什么呢?







原来,三月十五日,闯王率领的农民军,攻取了北京北边最后一道屏障居庸关,已是兵临城下,攻破京城指日可待。







这就需要再作一个附会:赵姨娘之子贾环,烫伤宝玉的脸,难道不是在隐喻来自李继迁寨的“家患(贾环)”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五日兵临北京城外吗?







(四).林黛玉第一次葬花听曲文



第二十三回写道,“那一日正值三月中浣”,宝玉踫见第一次葬花的黛玉后,二人共读西厢(《会真记》),是为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一日。







当宝玉被袭人喊走后,林黛玉“







当宝玉被袭人喊走后,林黛玉“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这是《牡丹亭》里的戏文,黛玉一句句地听下去,不由地痴醉起来,胡思乱想中,竟然联想到了李煜词和《西厢记》中的句子,尤其是南唐后主《浪淘沙令》里“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样的亡国之音,令黛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黛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呢?







来看看黛玉听到想到的这些句子: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残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你在幽闺自怜”,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







将这些戏文,与“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亡国之音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物是人非,悲叹亡国的一种情调与景况。







这种情调,就是对这个“三月中浣”里三月十一日,至三月十九日这九天的真实概括,其景况就是大明朝走向灭亡的最后九天,而不单单是因为这天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一日。







(五)贾芸、卜世仁、醉金刚倪二【{贾芸影射李自成,卜世仁影射高迎祥,倪二金刚影射刘六&刘七}】



如果说林黛玉在“三月中浣”发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样的亡国之音,那么在同一天出场的贾芸、卜世仁、醉金刚倪二,就是在“假语村言”中对这个三月十一日的“真事隐去”的隐写。







正在跟黛玉一块读《西厢记》的贾宝玉,被袭人喊走后,遇到了向贾琏在大观园讨差事的贾芸:







宝玉看时,只见这人容长脸,长挑身材,年纪只好十八九岁生得着实斯文清秀,倒也十分面善,只是想不起是那一房的,叫什么名字。贾琏笑道:“你怎么发呆,连他也不认得?他是后廊上住的五嫂子的儿子芸儿。”宝玉笑道:“是了,是了,能怎么忘了。”因问他母亲好,这会子什么勾当。贾芸指贾琏道:”找二叔说话。”宝玉笑道:“你倒比先越发出挑了,倒象我的儿子。”贾琏笑道:“好不害臊!人家比你大四五岁呢,就替你作儿子了?”宝玉笑道:“你今年十几岁了?”贾芸道:“十八岁。”原来这贾芸最伶俐乖觉,听宝玉这样说,便笑道:“俗语说的,‘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虽然岁数大,山高高不过太阳。只从我父亲没了,这几年也无人照管教导。如若宝叔不嫌侄儿蠢笨,认作儿子,就是我的造化了。”







这一大段子的,看似也就是没有什么特别意义的闲笔,何必费事要将它抄录下来呢?其实闲笔不闲,仔细品摩品摩,是既简单也不简单,主要意思就是宝玉认了一个十八岁的儿子。“十八岁的儿子”即“十八子”,暗隐的是贾芸影射一个姓李的人。除此之外,这段描述好象真的没有其它意义了。











既然说贾芸暗隐一个姓李的人,这个人就应该是李自成,其实贾芸的“芸”字,也有着同样的指向:芸,有两种解释,开着黄花的一种香草,和一样开放黄花的油莱。而李自成另有两个名字:黄来儿、黄娃子。







据费密《荒书》记载,李自成出生时,他父亲李守忠梦见一个黄衣人进入土窑,于是,李自成才有了黄来儿或黄娃子的小名。







再说这贾芸别了贾琏、宝玉后,“一路思量,想出了一个主意来,便一径往他母舅卜世仁家来。”“原来卜世仁现开香料铺,贾芸想赊四两冰片麝香,给王熙凤送礼,结果吃了闭门羹。







贾芸欲赊香料,想来应该是在暗示“芸”字来自于开黄花的香草,可为什么要到母舅卜世仁那里去赊呢?这同样是一种暗示:李自成原来是第二代闯王,他母舅高迎祥才是第一代闯王,这里也就是在用贾芸与卜世仁,来暗隐李闯王与高闯王的舅甥关系。







贾芸在卜世仁那里吃闭门羹是必须的,只有这样,他才会碰着喝醉了的醉金刚倪二的头,结果却是倪二借给了贾芸十五两三钱四分二厘银子。而倪二于此时出现,自然是十分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











贾琏介绍贾芸是“后廊上住的五嫂子的儿子”;茗烟跟林红玉说贾芸是“廊上的二爷“;贾芸说自己“什么廊上廊下的“;“那婆子说贾芸是“后廊上的芸哥儿”。为什么这么多次提到“廊上”呢?应该相信这绝不是什么闲笔,定是别有所指。







其实,书中讲倪二是贾芸的紧邻,那就说明倪二也住在后廊上。从醉金刚倪二的言行来看,这个放债的泼皮无赖还是拥有侠义的一面的。在古代被称为侠义者,虽然未必一定会与朝廷官府作对,但大多不愿受朝廷官府约来,当然与官家作对的也不在少数,而住在后廊上的醉金刚倪二,则是属于后者。







明朝中叶正德四年(1509年)九月,专权宦官刘瑾派御史宁杲为“捕盗御史”,到河北镇压农民起义,刘六、刘七家属均遭迫害。五年十月,刘六、刘七在霸州率领数十骑起义,贫苦农民纷纷响应,迅速发展为万余人。后来逐渐形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历时三年,纵横八省,且有三次直逼到京师。











但是,醉金刚倪二又怎么会与刘六、刘七起义扯上关系呢?







首先,倪二住在“后廊上”,暗藏刘六、刘七家乡霸州归廊坊管辖;







其次,倪姓的发源地在山东,与曹姓、朱姓同源,刘六刘七按山东方言讲出来就是“流里流气”,从而成为了一个成语,同时,“流里流气”意思又是“有流氓气、不正经”,正应合了倪二“醉金刚”的绰号,和“泼皮无赖”的言行举止,也就是说,书中倪二的形象,是依照“流里流气”刻画出来的;







其三,倪二借给贾芸银子时说,“这是十五两三钱有零的银子”,贾芸“走到个钱铺里,将那银子称一称,十五两三钱四分二厘”。为什么把这个数字写如此详细呢?这个数字有什么玄机吗?刘六刘七起义的原因是正德四年,家属均遭迫害,按西历这是公元1509年。西洋天文历法是在晚明时期传入中国的,《红楼梦的时代背景是明末清初,作者当然会知道公元纪年,同时也知道正德四年是公元1509年,于是就玩了一个文字游戏:把15两3钱4分2厘后三个数字相加等于9,于是就有了1509这个数字,来暗隐正德四年。







最关键的是,廊坊在南边紧邻北京,以及霸州所处的地理位置,暗隐与照应了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的农民军从先是从大同进入北直隶河北省的西北部,即现在的张家口地区,既而于三月十一日开进宣府。而宣府与霸州离北京的距离也很接近。







由此可知,第二十四回醉金刚倪二象流星一样短暂地闪现,其作用就是暗隐“三月中浣”的第一天,李闯王的大顺军开进宣府,直逼北京。







(六)名字里不配有“玉”的林红玉



次日,便是“三月中浣”的第二天,贾芸用从倪二那里借来的银子买来冰麝送予凤姐儿后,来到“贾母那边仪门外绮散斋书房”等宝玉不见,却看到“一个十六七岁的丫头,生的倒也细巧干净。”茗烟对这丫头说:“好姑娘,你进去带个信儿,就说廊上的二爷来了。”







“三月中浣”的第三天,贾芸以凤姐儿那讨得了在大观园种树的差事。这边怡红院里宝玉想喝茶喊不来人,“拿了碗向茶壶去倒茶。只听背后说道:“二爷仔细烫了手,让我们来倒。”一面说,一面走上来,早接了碗过去。宝玉倒唬了一跳,问:“你在那里的?忽然来了,唬我一跳。”那丫头一面递茶,一面回说:“我在后院子里,才从里间的后门进来,难道二爷就没听见脚步响?”







随后,回来的秋纹、碧痕看到叫小红的那丫头与宝玉单独在一块,就又啐又骂地教训了她一顿,说她“做这个巧宗儿”。











“原来这小红本姓林,小名红玉。只因“玉”字犯了林黛玉、宝玉,便都把这个字隐起来,便都叫他‘小红’。”“却因他原有三分容貌,心内着实妄想痴心的向上攀高,每每的要在宝玉面前现弄现弄。”“不想今儿才有些消息,又遭秋纹等一场恶意。







心内早灰了一半,正闷闷的,忽然听见老嬷嬷说贾芸来,不觉心中一动,便闷闷的回至房中,睡在床上暗暗盘算,翻来掉去,正没个抓寻。忽听窗外低低的叫道:“红玉,你的手帕子我拾在这里呢。”红玉听了忙走出来看,不是别人,正是贾芸。红玉不觉的粉面含羞,问道:“二爷在那里拾着的?”贾芸笑道:“你过来,我告诉你。”一面说,一面就上来拉他。那红玉急的回身一跑,却被门槛绊倒。”……唬醒过来,方知是梦。







“三月中浣”的第四天,这小红还在因梦见贾芸拾到自己手帕子,而倚在栏杆上久久发呆。宝玉却因“昨儿见了红玉,也就留了心”,“装着看花儿,这里瞧瞧,那里望望”,最后终于远远地看到小红倚着栏杆在那里出神。







从“三月中浣”的第二天,至第四天,这小红代替贾芸完全成为了故事的主线。又因为手帕子,后来通过小丫头坠儿完成了与贾芸的手帕交换,而私下定情。这一切表面描写有什么隐喻呢?







宝玉和黛玉的“木石前盟”隐喻朱明王朝;宝玉和宝钗的“金玉良缘”隐喻满清政权;宝玉和妙玉互赠拜贴隐喻南明隆武政权;宝玉和史湘云同配金麒麟隐喻永历政权;袭人嫁给棋(旗)官蒋玉菡隐喻胡虏顺治政权;王夫人认薛宝琴为干女儿,隐喻朱聿键赐郑成功姓朱。那么,贾芸与小红交换手帕子隐喻什么呢?







已知贾芸影射李闯王,小红与其私定终身,那便是隐喻大顺政权。小红原名林红玉,“林”暗指李自成为陕西榆林人,“红”暗指李自成又曾名“鸿基”,而“玉”在《红楼梦》里拥有王朝、皇权的象征,林红玉不配有“玉”,则是隐喻李自成并未坐稳大顺皇帝这个宝座。











“三月中浣”是明朝走向灭亡的最后九天,在这九天里,大顺军是主导这九天的主角,因而小红在“三月中浣“的第二天至第四天才会成为主线。为了把“真事隐去”,书中不得不使用烟云模糊法,到了第五天,大顺军占领居庸关,兵临城下,影射闯王的主角便进行了调换,于是就有了贾环把宝玉的脸给烫伤。







来到第二十七回,王熙凤使唤了小红后,看她办事干净利落,就要收她作干女儿,红玉“扑哧”笑了,惹得凤姐儿疑惑,红玉告诉凤姐儿:“我妈是奶奶的女儿,这会子又认我作女儿。”凤姐儿又问她十几岁了?







红玉道:“十七岁了。”又问名字,红玉道:“原叫红玉的,因为金了宝二爷,如今只叫红儿了。”凤姐听说将眉一皱,把头一回,说道:“讨人嫌的很!得了玉的益似的,你也玉,我也玉。”







红玉为什么是十七岁?凤姐对“玉”为何如此讨嫌?







书中写的这天是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而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李自成在山海关被吴三桂和多尔衮战败后,逃回到了北京。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匆匆进行了登基大典,三十日草草撤离北京,过了仅仅一天,即五月初二多尔衮率领清军进入了北京,从而代表着一个新的政权诞生了。







凤姐说“玉”讨人嫌,跟宝玉、黛玉无关,而是在指李自成和满清。







(七).李纨的判词



第四回李纨出场时,这样介绍:







原来这李氏即贾珠之妻。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这李4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了者。至李守中承继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取名为李纨,字宫裁。



















据记载,李自成的父亲名李守忠,这里介绍李纨的父亲名李守中,没专家和读者敢相信,此李守中会是彼李守忠。







然而,李守中曾任的官职“国子监祭酒”,却暗示,在七十多万字的《红楼梦》中,唯独“李守中”来自于一个真实存在的名字。







“国子监”亦称国子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晋武帝咸宁二年开始设立,以后的唐、宋、元、明、清都设有这个机构。国子监一个重要职责是主刻正经、正史,并以精校精审而著称。《红楼梦》中言“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正是以国子监精校精审主刻正经、正史这一点,来暗示“李守中”来自一个真名实姓。在《红楼梦》“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表面故事体系中,数百个人物,唯独这个“李守中”不是简单的完全的化名。







书中之所以敢写出李守中这与李守忠基本相同的名字,也许正是因为李纨这个形象与她背后所影射的这个人物,实在是看不出有一丝一毫相似之处,并且自信即便是写了出来,也没人敢轻易怀疑李纨背后之人会是鼎鼎大名的李守忠之子闯王李自成。这也是因为书中使用了“分身大法”,把关于李自成的故事,分散到了“马道婆、贾环、贾芸、小红”等人身上的结果。







虽然在李纨的故事中,很难找到李自成的影子,但是她的判词所暗隐的确实是关于李自成的事迹。











对李纨判词前的那幅画的描述是“后面又画着一盆茂兰,旁边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通常认为“兰”就是“贾兰”,在他考中进士封官后,李纨苦尽甘来,获得了富贵。如此理解就坠入了“假语村言”的陷阱。







其实,“兰”代表典雅、高贵,李纨出场时介绍: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为什么是五岁?传国玉玺上面是“五龙交汇”,帝王称为“九五之尊”。这段介绍和李纨的这幅画,暗喻着,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明朝灭亡,李自成的大顺军夺取了政权,而贾兰代表的是李自成大顺政权在北京存在的四十二天。







李纨的判词是: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第一句“桃李春风结子完”,首先隐指的是暮春时节的三月十九日;句中嵌有“桃李子”三字,来自李唐代隋的谶语“桃李子,洪水绕杨山”,借指同是李姓的李自或灭亡了朱明政权。同时,在《推背图》第三十二象“闯王灭明”的谶语“杨花落尽李花残”也是此意。







第二句“到头谁似一盆兰”,是讽刺李自成虽然进了北京,但是能不能坐稳皇帝之位呢?







第三句“如冰水好空相妒”,“冰”与“水”是一种转换关系,此句指李自成在山海关一片石败于清军和降将吴三桂后,逃回北京,匆匆称帝后,又马上撤离了京城。







第四句“枉与他人作笑谈”,又是讽刺李自成“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忽焉”,不过是给人留下了笑谈之资而已。







李纨的《红楼梦曲》《晚韶华》中写的是: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风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细细品味,就会发现,整首曲子都是根据李自成兴亡只在转瞬之间而刻画出来的,当然这是作者站在朱明立场上,对闯王的讽刺嘲笑和挖苦。







李纨这个“宫裁”,剪断了大明二百七十六年江山,自己也“昏惨惨黄泉路近”,一年后罹难于湖北九宫山。











但是,与李闯王相关的故事并没有结束,书中李纨有两个堂妹:李纹、李绮。其中,李纹写的那首《咏红梅花》:







“白梅懒赋赋红梅,







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







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







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







寄言蜂蝶漫疑猜。”







这首七律充满着凤凰涅槃的改变与新生,暗隐的是李闯王遇难后,其侄子李锦(过)与高氏、高一功等人率领三十万大顺军,接受隆武帝朱聿键招安,赐李锦名李赤心,大顺军改为“忠贞营”,成为了南明抵抗清军的一支主力军。







李绮影射李赤心义子李来亨,他与郝摇旗、袁宗第、刘体纯等人建立的“夔东十三家”坚持抗清二十年。







芦雪广联句,隐含的是二十年南明抗清史,李绮最后一个收尾,暗隐1664年八月五日,李来亨在茅麓山战斗到矢尽粮绝,最后举家自焚。他和那些战友们都无愧于民族英雄的赞誉!







(原创不易,本文8255字,用了四天写完,欢迎各位老师和朋友们批评!)











作者

龍乡红楼

发布于 2022-07-04 09:24
红楼梦(小说)
李自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61
 楼主| 发表于 2024-3-2 13: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彭海山||《红楼梦》解开李自成的历史结局
文史艺苑 2021-04-19   |  431阅读  |  4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展开全文

摘要:《红楼梦》是校正明朝清初历史的一部正史。正如脂砚斋所言:“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红楼梦》中人物的原型都是明朝清初的历史人物,书中隐藏有大量明朝清初的历史事件,其中就有李自成的结局。明朝清初的历史记载多有谬误,一些重要的史料被删除或篡改,这就是为什么作者要用文学的方式来校正历史。曹雪芹是伟大的史学家,手中掌握有大量明朝清初详实的史料,所以《红楼梦》中隐藏的这些历史事件是高度可信的。可惜时至今日,中国学术界由于没有读懂《红楼梦》,从而忽略了《红楼梦》的史学价值。用文学写历史这是作者的独创,这才是《红楼梦》真正的伟大之处。

关键词:红楼梦 校正历史 李自成 五台山


楔子



《红楼梦》是一部以文写史的历史文学巨著。作者的写作手法是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明写宝黛钗的爱情悲剧,暗写明末清初的那段历史悲剧。



《红楼梦》中这块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无才补天被弃的巨石,就是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有天下第一碑之称的“阳山碑材”。明成祖朱棣为颂扬其父明太祖朱元璋的功德而开凿,却最终被废弃的“神功圣德碑”。刻在石碑上的故事就是历史。十二丈:影射朱明传国十二代。二十四丈:影射《明史》是第二十四史。
【{24*12==288+7巧姐=295}】===1662--1368
第一回:“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真史隐)’云云。……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假语存)’云云。”作者在开篇就已经告诉读者“真史隐”,“假语存”。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为什么曹雪芹不承认《红楼梦》是自己的原创,而只承认《红楼梦》是自己在前人的基础上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因为《红楼梦》不是一部单纯的文学作品,而是一部史书。曹雪芹在前人的基础上批阅十载,去伪存真,用文学的方式将真正的《明史》写在了《红楼梦》的背面,为后人留下了这部伟大的史书。


《红楼梦》中的人物都是明朝清初的历史人物,书中隐藏有大量明朝清初的历史事件。书名《石头记》《情僧录》《金陵十二衩》都是作者在明修栈道,《红楼梦》则是作者的暗度陈仓。《红楼梦》:“红:影射朱;楼:代指紫禁城,影射明;梦:四百年来成一梦(出自宋.王安石:《南乡子.自古帝王州》);影射历史。《红楼梦》:即是朱明的历史;影射《明史》。”《红楼梦》又名《风月宝鉴》:“风是清风,月是明月。风:影射满清;月:影射朱明。风前月后:影射满清取代朱明。宝鉴:以史为鉴,代指历史。《风月宝鉴》释义:明亡清兴的历史。”作者写作的书房就是作者怀念朱明记录《明史》的地方,所以叫“悼红轩”。

宁荣二府名字的含义



《红楼梦》中的贾府由宁荣二府构成。宁:五行属“火”;火:影射明。荣:五行属“木”;木:影射朱。宁荣:影射朱明。宁国府居长,荣国府居次;而实际上荣国府为主,宁国府为辅。作者如此构思就是在影射明朝的两京制。宁:江宁府;代指南京。荣(榮):上部分两个“火”字影射朱明,下部分“木”字影射(朱)棣;代指北京。“明”这个国号隐寓“三重火”。三重火:“一、朱:赤色,属火;二、明:光明,属火;三、朱元璋生于南方,五行,南方为火。荣(榮):上面两个'火’,下面一个'火(木)’;上面两个'火’影射朱明,下面一个'火’影射南方;所以'荣(榮)’隐寓“三重火”;暗寓来自南方的朱明政权。”国:影射政权。府:代指都城。宁荣二府:影射在南京建都后又迁都北京的朱明政权。宁国府居长:影射朱元璋建都南京。宁国府为辅:影射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陪都。

宁荣二府五代人:影射明朝后五代人:“第一代:嘉靖帝;第二代隆庆帝;第三代:万历帝;第四代:泰昌帝;第五代:天启帝、崇祯帝。”嘉靖皇帝的皇位不是继承来的,而是因为明武宗死后无子,以藩王的身份继承大统,属于另起炉灶,所以算第一代。这就是为什么嘉靖皇帝的庙号是“世宗”。世宗:“统绪自此开始,自此开世的意思”。宁荣二府五代人名字的字旁为:水、人、文、玉、草。五代字旁:影射明朝皇族名字的字旁:“木、火、土、金、水。”


第十三回:“贾珍哭的泪人一般,正和贾代儒等说道:'合家大小,远近亲友,谁不知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宁荣二府第五代人是草字辈。草:五行属木。绝灭无人:影射明朝从嘉靖的“火”到崇祯的“木”,五代而亡。

脂砚斋其人考证



《红楼梦》中许多人物的名字都是谐音。脂砚斋:谐音自言哉,也就是作者的自评。《红楼梦》透漏出作者的两个特征:一、作者喜爱红色,二、作者喜欢用谐音。脂批是红色,脂砚斋的名字是谐音。脂砚为明朝才女薛素素所有,因砚有胭脂般的红晕而得名;由于脂砚小巧不适于盛墨,故用来调制胭脂,清初被曹寅所得。

《红楼梦》的内容分三部分:一、正面是文学,二、背面是历史,三、作者的经历。脂砚斋评《红楼梦》也分三部分:一、评正面文学,二、评背面历史,三、自己的感叹。


第一回:“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脂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指曹雪芹的手中有明朝清初第一手的史料。“原来雨村自那日见了甄家之婢曾回顾他两次,自为是个知己,便时刻放在心上。今又正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云……。脂批:余谓雪芹撰此书,中亦有传诗之意。”然脂砚斋何尝不是?在脂砚斋评《石头记》中,大量的回前诗、回后诗不仅有传诗之意,更是对《红楼梦》的补充。

第二回:“那天约二更时,只见封肃方回来,欢天喜地。众人忙问端的。他乃说道:'原来本府新升的太爷姓贾名化,本贯胡州人氏,曾与女婿旧日相交。方才在咱们前过去,因见娇杏那丫头买线,所以他只当女婿移住于此。’脂批:余阅此书,偶有所得,即笔录之,非从首至尾阅过复从首加批者。”边看边评,这是极其不合理的,没有人可以在不了解一部文学作品的内容时边看边评,只有了然于胸的作者才可以。

第二十一回:回前脂批:“有客题《红楼梦》一律,失其姓氏,惟见其诗意骇警,故录于斯:

    自执金戈又执矛,自相戕戳自张罗。

    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先生恨几多。

    是幻是真空历遍,闲风闲月枉吟哦。

    情机转得情天破,情不情兮奈我何?

凡是书题者不少,此为绝调。诗句警拔,且深知拟书底里,惜乎失名矣!”《红楼梦》一律:释义:“祸起萧墙,朱明与农民起义军自相残杀。崇祯皇帝(茜纱公子)内忧外患殚精竭虑,却无力回天,这是脂砚一生的恨事。关内朱明与农民起义军内斗导致两败俱伤,关外明军与清军僵持不下。崇祯(情情)的死成为满清的转机,满清入关后李自成(情不情)又能怎么样呢?”《红楼梦》是校正明朝清初历史的一部正史,是作者一生的心血。深知拟书底里的人,不提作者先生恨几多,却谈脂砚先生恨几多,岂不奇怪。所以了解《红楼梦》创作底细的人只有作者,此客即是作者,作者即是脂砚。这首诗的首句也是作者在暗示读者,此书是自弹自唱,看书的背面方是会看。

第二十二回:回末总评:“作者倍菩提心,捉笔现身说法,每于言外警人再三再四。而读者但以小说古词目之,则大罪过。其先以庄子为引,己曲句作醒悟之语,以警觉世人,犹恐不入,再以灯谜试伸致意,自解自叹,以不成寐,为言其用心之切之诚,读者忍不留心而慢忽之耶?”捉笔现身说法:暗示批者即是作者。言外:暗指脂批。自解自叹:暗示自写自评。作者提醒读者不要把《红楼梦》当作小说读,要留意书中的暗示与脂批的提示。


第五十四回:回末脂批:“噫!作者已逝,圣叹云亡,愚不自量,辄以数语,知我罪我,其听知矣。”知我罪我:出自孔子作《春秋》:“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春秋》是史书,《红楼梦》也是史书,所以用“知我罪我”点评《红楼梦》的人就是作者。

第五回:“那宝玉刚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脂批:此梦文情固佳,然必用秦氏引梦,又用秦氏出梦,竟不知立意何属,惟批书人知之。”这段话很奇怪,难道作者不知道吗?为何脂砚斋的语气如此肯定。在随后的脂批中,凡是作者知道的脂砚斋就知道,作者经历过的脂砚斋也经历过,作者上过的当脂砚斋也上过,脂砚斋如影随形不是作者还会是谁。此外脂砚斋批示的文风与作者写作的文风相似。书中贾宝玉是甄宝玉的传影。书外脂砚斋就是作者的传影。读《红楼梦》就是读脂砚斋。

作者化名脂砚斋点评《红楼梦》,一方面便于读者读懂《红楼梦》,另一方面便于作者讲一些书中不便讲的话。脂砚斋点评《红楼梦》:“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脂砚斋对《红楼梦》创作过程的了解,和对《红楼梦》的点评极其到位,只有作者才会如此了解自己的作品。秦可卿之死和八十回后的章节,是作者故意删除,否则判词判曲以及书中的暗示将失去意义。只有残缺的《红楼梦》才会引起读者的探轶,使读者真正读懂《红楼梦》。

《红楼梦》年代考证



第一回:“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耶!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年纪添缀,又有何难?’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到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似乎《红楼梦》的故事背景不可考证,而实际上作者在开篇就已经很隐晦的透漏给我们。

第一回:“这贾雨村原系胡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末世:指的是一个朝代的末期。那么贾雨村是生在哪一个朝代的末期呢?第二回:“雨村道:'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近日:指的是本朝;唐伯虎、祝枝山是明朝中期的人;倪云林是元末明初的人,作者用此人暗示新旧交替,所以《红楼梦》的故事背景就是明末清初。

四大家族的隐寓



四大家族“贾史王薛”的谐音就是“家史亡雪”。家史:指朱家的历史。雪:代指白;影射来自东北长白山的满清政权。贾史王薛(家史亡雪):影射明亡清兴。满清入关后剃发易服篡改历史,中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这把辛酸泪不是作者的泪,而是民族的泪。多少年过去了,谁解其中味?书中主要角色的原型都已找到,经过同这些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经历比对基本一致。

贾宝玉原型考证



贾宝玉的原型是李自成。贾宝玉的大名叫“贾珺”。珺:美玉也;美玉即是宝玉。宝玉:代指传国玉玺。贾宝玉谐音假宝玉:影射大顺政权是伪政权。贾珺谐音假君:影射李自成没有成为真正的皇帝。贾府谐音假府:影射明末清初一切不被历史承认的伪政权。

第一回:“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脂批:合周天之数。),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脂批:剩了这一块便生出这许多故事。使当日虽不以此补天,就该去补地之坑陷,使地平坦,而不有此一部鬼话。),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脂批:妙!自谓落堕情根,故无补天之用。)。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周天之数:即一年十二个月。三万六千五百块:影射朱明传国十二代。零一块:影射大顺政权。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影射朱明传国十二代后被李自成的大顺政权终结。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影射李自成不堪大用。日夜悲号惭愧:影射李自成兵败后的悔恨。剩了这一块便生出这许多故事:影射李自成的出现导致明朝灭亡,满清入关。使当日虽不以此补天,就该去补地之坑陷,使地平坦,而不有此一部鬼话:影射李自成既然没有帝王之才,就该为国效力保国安民;从而不至于导致国破家亡,生灵涂炭。自谓落堕情根,故无补天之用:影射李自成因霸占陈圆圆逼反吴三桂导致满清入关,从而葬送了大顺政权。“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通灵宝玉:影射大顺政权。


第二回:“子兴叹道:'……不想后来又生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你道是新奇异事不是?’”中国古代有将珠、玉、谷物或钱放入死者口中的习俗,称为饭含。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暗示《红楼梦》中的人物都是已经作古的历史人物。“子兴冷笑道:'万人皆如此说,因而乃祖母便先爱如珍宝。……说来又奇,如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你道好笑不好笑?将来色鬼无疑了!’”女儿是水作的骨肉:“水:汉水;汉族的发祥地。刘邦初为汉中王,后建立汉朝,从而形成汉族。女儿:影射汉人。”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泥:水与土的混合物;影射满洲。满:本义为水充满容器;洲:本义为水中的陆地。男人:影射满人。”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影射汉人文明,知书达礼。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影射满人野蛮,愚昧落后。“雨村道:'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大仁者,俢治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子兴道:'依你说,“成则王侯败则贼”了。’雨村道:'正是这意。’”李自成就是这类人。

第三回:“王夫人因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脂批:四字是血泪盈面,不得已无奈何而下,四字是作者痛哭。),是家里的“混世魔王”(脂批:与“绛洞花王”为对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血泪盈面:这是作者对李自成灭亡明朝导致国破家亡生灵涂炭而发出的悲痛感慨。混世魔王:喻扰乱世界给人们带来严重灾难的人。李自成正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埋葬大明王朝,即使数百年后仍然使人痛惜不已。

“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同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

这两首词其实就是作者以史笔对李自成做出的评价。其中一句:“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绝不会用来形容宝玉这种公子哥儿的,只会用来形容那些历史罪人。李自成灭亡了明朝却没有守住中原,这是天下无能第一。他为满清做嫁衣让中原落入异族之手,这是古今不肖无双。“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影射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后,毫无远见;因霸占陈圆圆导致满清入关,最终兵败丢掉了大顺政权。

第五回:回前诗:“春困葳蕤拥绣衾,恍随仙子别红尘。问谁幻入华胥境?千古风流造孽人。万种豪华原是幻,何尝造孽,何是风流。曲终人散有谁留,为甚营求,只爱蝇头。一番遭遇几多愁,点水根由,涌泉难酬。”李自成正是千古造孽人,只爱蝇头,鼠目寸光。中华文明的没落,李自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宝玉看了,心下自思道:'原来如此。但不知何为“今古之情”,何为“风月之债”?从今倒要领略领略。’”风:是清风;影射满清。月:是明月;影射朱明。风月之债:影射满清对朱明犯下的罪恶。判曲《终身误》:曲名影射李自成误国、误民、误己。

第八回:“众人都笑说:'前儿在一处看见二爷写的斗方儿,字法越发好了,多早晚儿赏我们几张贴贴。’”二爷:影射李自成于崇祯二年起义。“李嬷嬷道:'不中用!当着老太太、太太,那怕你吃一坛呢。想那日我眼错不见一会,不知是那一个没调教的,只图讨你的好儿,不管别人死活,给了你一口酒吃,葬送的我挨了两日骂。姨太太不知道,他性子又可恶,吃了酒更弄性。有一日老太太高兴了,又尽着他吃,什么日子又不许他吃,何苦我白赔在里面。’”他性子又可恶:影射李自成性格偏激、狭隘,多次屠城。

第九回:“宝玉忽想起未辞黛玉,因又忙至黛玉房中来做辞。彼时黛玉才在窗下对镜理妆,听宝玉说上学去,因笑道:'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我不能送你了。’”折:影射兵败;桂:影射吴三桂。蟾宫折桂:影射李自成兵败吴三桂。

第十九回:“如今且说袭人自幼见宝玉性格异常,其淘气憨顽自是出于众小儿之外,更有几件千奇百怪口不能言的毛病儿。近来仗着祖母溺爱,父母亦不能十分严紧拘管,更觉放荡驰纵,任性恣情,最不喜务正。”性格异常:影射李自成性格复杂。任性恣情:李自成最大的性格缺陷。“袭人道:'再不可毁僧谤道,调脂弄粉。还有更要紧的一件,再不许吃人嘴上擦的胭脂了,与那爱红的毛病儿。’”胭脂:朱红色;代指朱明。贾宝玉吃胭脂:暗寓李自成蚕食朱明。“黛玉听了,睁开眼,起身笑道:'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天魔星”!请枕这一个。’说着,将自己枕的推与宝玉,又起身将自己的再拿了一个来,自己枕了,二人对面倒下。”天魔:“佛家语,印度古代传说中四魔之一,即'他化自在天魔’,为魔界之主,常率众魔扰人身心、障碍佛法、破坏善事。”天魔星:影射李自成是崇祯的生死冤家,带给明朝巨大的灾难。

第二十一回:蒙回前批:“此回袭人三大功,直与宝玉一生三大病映射。”宝玉一生三大病:影射李自成性格的三大缺陷。“至晚饭后,宝玉因吃了两杯酒,眼饧耳热之际,若往日则有袭人等大家喜笑有兴,今日却冷清清的一人对灯,好没兴趣。待要赶了他们去,又怕他们得了意,以后越发来劝;(脂批:宝玉恶劝,此是第一大病也。)若拿出做上的规矩来镇唬,似乎无情太甚。(脂批:宝玉重情不重礼,此是第二大病也。)说不得横心只当他们死了,横竖自然也要过的。便权当他们死了,毫无牵挂,反能怡然自悦。脂批:此意却好,但袭卿辈不应如此弃也。宝玉之情,今古无人可比,固矣。然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至后半部则洞明矣。此是宝玉三大病也。宝玉有此世人莫忍为之毒,顾后文方有'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此宝玉一生偏僻处。”宝玉恶劝:影射李自成听不得劝谏。宝玉重情不重礼:影射李自成感情用事,不重礼法。宝玉有情极之毒:影射李自成性格极端,因任性恣情最终兵败心灰意冷,毅然绝情的舍弃高皇后、窦美仪与追随自己多年的部众出家为僧。

第二十三回:“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花:通华;水:影射清。宝玉把花撂在水里:影射李自成灭亡明朝为满清做嫁衣,使中原落入异族之手。“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驮一辈子的碑去:影射李自成逼死崇祯导致满清入关,罪孽深重。苗而不秀:影射李自成目光短浅不成大器。是个银样镴枪头:影射李自成无子。

第二十九回:“张道士笑道:'托老太太万福万寿,小道也还康健。别的倒罢,只记挂着哥儿,一向身上好?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这里做遮天大王的圣诞,人也来的少,东西也很干净,我说请哥儿来逛逛,怎么说不在家?’贾母说道:'果真不在家。’”四月二十六日这天,宝玉带着焙茗、锄药、双瑞、双寿四个小厮去了冯紫英家赴宴。为什么张道士在遮天大王圣诞日请宝玉?为什么宝玉赴宴要带双瑞、双寿两个名字吉祥但却从未出现仅此一次的小厮?因为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亡种劫)这天就是贾宝玉的生日。遮天大王:“遮天:天被遮住,光明不在;暗寓明亡。大王:落草为寇,占山为王;暗寓闯王。”遮天大王:影射闯王李自成的出现导致明朝灭亡。一六四四年,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于阴历四月二十六日逃回京城,这一天就成为满清入关国破家亡的开始。“宝玉因得罪了林黛玉,二人总未见面心中正自后悔,无精打采的,那里还有心肠去看戏,因而推病不去。林黛玉不过前日中了些暑溽之气,本无甚大病,听见他不去,心里想:'他是好吃酒看戏的,今日反不去,自然是因为昨儿气着了……。’”好吃酒看戏:影射李自成好吃酒看戏。

第三十一回:“宝玉笑道:'你死了,我作和尚去。’袭人笑道:'你老实些罢,何苦还说这些话。’林黛玉将两个指头一伸,抿嘴笑道:'作了两个和尚了。我从今以后都记着你作和尚的遭数儿。”作了两个和尚了:影射李自成小时候曾出家作过小和尚,在兵败后又在五台山出家为僧。

第三十三回:“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弑君:影射李自成逼死崇祯。

第三十五回:“那一个又笑道:'我前一回来,听见他家里许多人抱怨,千真万真的有些呆气。大雨淋的水鸡似的,他反告诉别人“下雨了,快避雨去吧。”你说可笑不可笑?时常没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且是连一点刚性也没有,连那些毛丫头的气都受的。爱惜东西,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糟蹋起来,那怕值千值万的都不管了。’脂批: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其中深意味,岂能持告君。”毛丫头的气都受的:影射李自成有性格软弱的一面。爱惜东西:影射李自成生活简朴。糟蹋起来:影射李自成任性而为。

第三十六回:“宝玉笑道:'就便算我不好,你回了太太竟去了,叫别人听见说我不好,你去了你也没意思。’袭人笑道:'有什么没意思,难道作了强盗贼,我也跟着罢。再不然,还有一个死呢。人活百岁,横竖要死,这一口气不在,听不见看不见就罢了。’”作了强盗贼:暗示宝玉的原型是强盗贼。

第三十七回:“蘅芜苑夜拟菊花题:李纨道'你还是你的旧号“绛洞花王”就好。’宝玉笑道:'小时候干的营生,还提他作什么。’”绛洞花王:典故出自宋徽宗的七言诗:“愿得良田三百倾,遍栽红紫做花王。”绛洞花王:影射李自成是明朝的宋徽宗,导致国破家亡生灵涂炭。

第三十八回:“宝玉笑道:'今日持蟹赏桂,亦不可无诗。我已吟成,谁还敢作呢?’说着,便忙洗了手提笔写出。众人看到: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

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螯:影射李自成;桂:影射吴三桂 凉:影射兵败。持蟹更喜桂阴凉:影射李自成兵败吴三桂。姜:姜瓖。泼醋擂姜兴欲狂:影射李自成攻破宁武后,姜瓖秘密派人送上降表,李自成大喜过望。饕餮王孙:影射李自成;应有酒:谐音应有救。横行公子:影射李自成;肠:影射智谋。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影射李自成原本应该有机会统一天下的,只是可惜李自成有横行天下的能力却无一统天下的水平。坡仙曾笑一生忙:影射李自成灭亡明朝却没有守住中原,最终为满清做了嫁衣裳。《螃蟹咏》:影射李自成的《咏螃蟹》:

“一身甲胄肆横行,满腹玄黄易未评。

惯向秋畦私窃谷,偏于夜月暗偷营。

双蟹恰是钢叉举,八股浑如宝剑擎。

只怕钓鳌人设饵,捉将沸釜送残生。”

《菊花诗》后《螃蟹咏》:影射明朝传国十二代后被李自成终结。此回中,宝玉作《种菊》。种:影射埋葬;菊:影射朱明。《种菊》:影射李自成埋葬大明王朝。

第四十五回:“黛玉叹道:'……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脂批:黛玉才十五岁,记清。)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黛玉才十五岁,记清。这是作者在提醒读者,从这一年开始书中主要人物的年龄恢复正常,以后每过一年就要给这些人物加一岁。这一年黛玉十五岁,宝玉长黛玉一岁,十六岁。宝钗长宝玉两岁,所以这一年宝钗十八岁。第二年,宝玉过十七岁生日时贾敬死亡。第七十六回:“贾母听说,笑道:'这话很是,我到也忘了孝未满。可怜你公公已是二年多了,可是我倒忘了,该罚我一大杯。’”贾敬在这一年已经死了两年,由此可知,这一年宝玉十九岁。第七十五回:“尤氏听了道:'昨日听见你爷说,看邸报甄家犯了罪,现今抄没家私,调取进京治罪。怎么又有人来?’”甄家:影射朱明。甄家被抄:影射明朝灭亡。甄府被抄是贾府被抄的前奏,所以甄府被抄的第二年贾府被抄,这一年宝玉二十岁。贾府:影射伪政权(大顺)。贾府初次被抄:影射李自成大顺政权的覆灭。二十组合是个“王”字。二十岁:影射李自成称帝。

第五十二回:“平儿道:'……再不料定是你们这里的。幸而二奶奶没有在屋里,你们这里的宋妈妈去了,拿着这只镯子,说是小丫头子坠儿偷起来的,被他看见,来回二奶奶的。(脂批:妙极!红玉既有归结,坠儿岂可不表哉?可知“奸贼”二字是相连的,故“情”字原非正道,坠儿原“不情”也,不过一愚人耳,可以传奸即可以为盗。二次小窃皆出于宝玉房中,亦大有深意存焉。)我赶着忙接了镯子,想了一想:宝玉是偏在你们身上留心用意、争胜要强的,那一年有一个良儿偷玉,刚冷了一二年间,还有人提起来趁愿,这会子又跑出一个偷金子的来了。而且更偷到街坊家去了……。’”大有深意:暗示宝玉的房中就是盗贼窝。良儿偷玉坠儿偷金:影射李自成集团是一伙盗贼。

第六十二回:“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此致后手不接。’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凭他怎么后手不接:影射李自成毫无远虑。

第七十回:“宝玉见香没了,情愿认负,不肯勉强塞责,将笔搁下,来瞧这半首。见没完时,反倒动了兴开了机,乃提笔续道是: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众人笑道:'正经你分内的又不能,这却偏有了。纵然好,也不算得。”宝玉后半首词续的好,却无前半首:影射李自成前半生一败涂地,后半生得以善终。

第七十一回:“尤氏道:'谁都象你,真是一心无挂碍,只知道和姊妹们顽笑,饿了吃,困了睡,再过几年,不过还是这样,一点后事也不虑。’宝玉笑道:'我能够和姊妹们过一日是一日,死了就完了。什么后事不后事。’”一点后事也不虑:影射李自成目光短浅,缺乏战略眼光。

第七十七回:“袭人细揣此话,好似宝玉有疑他之意,竟不好再劝,因叹道:'天知道罢了。此时也查不出人来了,白哭一会子也无益。倒是养着精神,等老太太喜欢时,回明白了再要他是正理。’”疑他之意:影射李自成性格多疑。

第七十八回:“贾母听了,笑道:'我深知宝玉将来也是个不听妻妾劝的。我也解不过来,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孩子。’”宝玉将来不听妻妾劝:影射李自成攻占北京后迅速腐化,听不进任何劝谏。

宝玉在黛玉死后的第二年出家。李自成在崇祯死后的第二年兵败,作者考证其出家为僧。第二十二回:“凤姐凑趣笑道:'……举眼看看,谁不是儿女?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顶了你老人家上五台山不成……?’”随后宝钗过生日,宝钗就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并详细的为宝玉讲解。“宝玉听了,喜得拍膝画圈,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这段描写两次提到五台山,是暗示宝玉在贾府被抄后,出家为僧的人生结局;同时影射李自成在兵败后,出家五台山的历史事实。鲁(lu)智(zhi)深,反切李(li)。作者用反切法,将李自成的人生结局隐藏在《鲁智深醉闹五台山》的这出戏里。

后记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呕心沥血写下这部伟大的史书,为我们解开了许多明朝清初有争议的人与事。明朝清初的历史记载多有谬误,一些重要的史料被删除或篡改,一些历史人物被刻意的抹黑或粉饰,这些因素促使作者要将这些真实的历史记录下来。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这些真实的历史只能用文学的方式写在《红楼梦》的背面,这是中国历史的悲哀。只有通过《红楼梦》的校正,才可以还明朝清初那段历史之本来面目。

参考文献:《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曹雪芹)百度(网络)

特别申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61
 楼主| 发表于 2024-3-2 13: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暗藏大秘密:张道士和焦大都是李自成,贾珍和凤姐都是康熙【张道士影射李自成+焦大影射李自成+】
2020-07-14 22:43:43 来源: 姜子说书  举报
1
分享至


  题:他是荣国公的替身,当今天子能够当上皇帝,全靠这个道士!

  《红楼梦》故事里,宁国府几代人的官职名称,以及焦大醉骂的那一段话,透露了一个信息——宁国府的祖上,是靠军功获封国公爵位的。

  很多解读《红楼梦》的人会想当然地由此及彼,认为宁国公和荣国公既然是兄弟,荣国公自然也是军功出身。



  却不知,荣源宁演,荣在前,宁在后,原是不同时空的同一空间。兄弟原是“凶敌”,好比薛宝钗与林黛玉的“金兰契”,原是个幌子。

  虽说宁国公是军功出身,若没有焦大,宁国府压根就不会存在,贾蓉、贾珍、贾敬,都不配和焦大挺腰子,因为焦大口中的太爷,原是宁国公。

  焦大的“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并非作者笔误,而是实写李自成颠覆了明朝政权,便宜了清军。



  红是朱明,是赤帝子,在文中属于春天阵营;白是满清,是白帝子,属于秋冬阵营。典出“芒砀山斩白蛇起义”,是汉高祖斩蛇方起首的故事。而焦大,隐射李自成,自然是夏天阵营。

  《红楼梦》故事里,同样隐射李自成的人,还有荣国公的替身——张道士。所谓“荣国公的替身”,实指大顺政权代替了崇祯政权,所以,张道士现掌“道录司”印,又是当今封为“终了真人”。

  何为张道士?张角是黄巾起义领袖,更是东汉太平道创始人!明末清初时期,文人作品皆以黄巾军代指闯王李自成的军队。所以,张道士其实就是隐射李自成。

  贾珍是宁国府现任族长,其实,把贾府翻过来的贾珍便是康熙,便是红楼世界里的当今天子。“现任”伏“当今”二字,“族长”伏“天子”二字,贾府这个天下望族,自然便是帝王家。



  贾珍在清虚观神前拈了戏,头一本是《白蛇记》,《红楼梦》作者杂糅了两个典故在这一出戏上,其一,为《斩白蛇》,隐射王莽篡汉之事(李自成入京);其二,为《白蛇记》,暗指薛宝钗是一条化身白衣美女的蛇。

  《红楼梦》故事里,张道士提到一件事,四月二十六日是遮天大王的圣诞,贾宝玉不在家,有何深意呢?

  四月二十六日未时交芒种节,花神退位。未时是日昳之时,又是羊时,对应了《红楼梦》开篇所说的“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又对应了姽婳将军林四娘故事里面的“黄巾”、“赤眉”一干流贼(犬羊之恶)。花为华,芒种节即亡种劫,“遮天大王”四个字还用解释吗?

  除此之外,张道士“要将哥儿的这玉请了下来”,说的是“李自成夺了朱明江山”,张道士拿搭着蟒缎经袱子的茶盘,去取巧姐的寄名符儿,是引蛇之意,伏下马道婆(马贼),又说打发人和凤姐(影射的也是康熙)要鹅黄缎子去,要的是龙袍。



  唐明皇是第一代正式册立张天师的皇帝,长生殿(唐明皇与杨贵妃故事)伏贾元春(第一春,隐指崇祯朝)之死,《乞巧》一出戏,依然与巧姐有关,本质上是一出《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贾元春死后,是第二春——“双悬日月照乾坤”,南北对立,鸳鸯替贾母行酒令,玩的是“骨牌副儿”,一副“左边‘长幺’两点明”,是一句:“双悬日月照乾坤。”“右边‘长幺’两点明。”是一句:“闲花落地听无声。”大抵是南明覆灭之意。一句“御园却被鸟衔出”,大抵是写衔鬼脸旗帜的玉顶金豆(贰臣)。

  鸳鸯便坐下,也吃了一钟酒,笑道:“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惟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
  鸳鸯是何身份呢?前为二玉合传,后为二宝合传,前后鸳鸯皆是鸳鸯,只不过二玉故事已是前朝朱楼旧梦,一段埋在《风月宝鉴》反面的鬼话,只留下正面的佳人,作一障眼法,就似大观园进门处的那一块玲珑巨石,把一切都遮住了。



  总而言之,张道士和焦大都是李自成,贾珍和凤姐都是康熙,二玉合传到二宝合传的转化,全靠第三阵营的自生自灭,清朝的上位,全因李自成这些犬羊之恶。张道士给贾宝玉提亲,亦是此意,傅家便是薛家,薛家便是宁国府(荣国府是林家)。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有一块顽石,曾记下他这幻相并癞僧所镌的篆文,所谓《石头记》也!又唤作《红楼梦》,只因荣国府之事,本是一场朱楼旧梦,为贾府之源,亦是甄家之源,幻化作“长安大都”、“六朝古都”、“姑苏”三地,所谓“前朝”。

  《红楼梦》全文史笔,大旨谈情,实录其事,字字血泪!作者以未嫁之女写未降之将,以“姽婳”写“将军”,以“闺阁昭传”写“世间忠义”。其所昭传闺阁,乃“风流隽逸,忠义慷慨”八个大字!

  风月两面鉴,文笔两生花!一声能两歌,一手竟两牍!故人泪尽血流干,石碑记载血泪史!神仙姐姐托梦来,仙册原是墓志铭!天书问世,何人能解?关注我,不迷路!姜子说书,站在原作者的立场带你看名著!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61
 楼主| 发表于 2024-3-2 14: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贾珍===三顺,大顺王李自成,大西王张献忠大顺年号,顺治&摄政王多尔衮。三公公均为绝代佳人。。。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康熙//忠顺王影射吴三桂?

原创 难怪《红楼梦》问世被禁,你看忠顺亲王什么来头?历史确有其人! 2023-11-03 11:43 发布于:天津市


读《红楼梦》艺术性作品,品《红楼梦》独特人物个性特征!大家好,我是原创作者红楼梦大讲坛,欢迎大家来到这里品读我对红楼的一些认知。
难怪《红楼梦》问世被禁,你看忠顺亲王什么来头?历史确有其人!《红楼梦》中有一位忠顺亲王,并未出场。出场的是忠顺亲王府的长史官,一派官场上的外交辞令,向宝玉追问琪官下落,宝玉无奈,只好说出琪官“现在东郊离城二十里的一个叫做紫檀堡的地方,置了几亩田”云云。这一切,拉开了宝玉挨打的序幕。
忠顺亲王是将琪官蒋玉菡所供奉的亲王。贾政曾说"素日与贾府并无往来",言外之意就是他们关系很僵。蒋玉菡出走,即命府里长史官到贾府探寻,也说明了忠顺王爷和蒋玉菡关系非同一般,也暗指蒋玉菡非同一般的抢手。
忠顺亲王府的长史为了夺回蒋玉菡,居然连蒋玉菡送了贾宝玉一条汗巾这样的"小事"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且看宝玉的反应:"宝玉听了这话,不觉轰去魂魄,目瞪口呆,心下自思:'这话他如何得知!他既连这样机密事都知道了,大约别的瞒他不过,不如打发他去了,免的再说出别的事来。'"。
而贾政对于此事的反应也极为准确,那就是宝玉与蒋玉菡私通这件事情很可能"祸及于我"。这说明忠顺王府的手段是何其的高强,耳目是何其之多,而且在最关紧的时刻抖出贾家所有事迹成为贾家被抄的至关重要的人。
贾府和忠顺亲王府的关系,属于不同派系的关系。贾府和北静郡王、南安郡王以及冯紫英家,和史家结亲的卫若兰家,甚至四大家族,都是义忠亲王老千岁这一派的。义忠亲王老千岁应该是当今皇帝的叔叔之类的人物,位高权重,可能为皇上所顾忌,或者与皇上政见不合,已然坏了事了。但是,义忠亲王老千岁这一派的根基并未动摇。
忠顺亲王应该也是当今皇上极为亲近的人物,应该是兄弟之类的人物。从名号看,很显然,这位亲王是紧跟当今皇上的。而且,很可能帮助当今皇上扳倒义忠亲王老千岁的就是这位忠顺亲王。当然他这么做也是有目的,那就是取代义忠亲王老千岁,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因此,从根子上说,忠顺亲王和义忠亲王这一派的势力,是表面和谐,暗里对峙。
红楼梦开篇即云,年代无可考,可假借汉唐纪年。但笔者不会这么想,相信读者也不会这么想。红楼梦写作时间与故事发生时间的定位,就应当是:明末清初。既然将红楼梦时间定位在明末清初,那么解“忠顺亲王”,就容易多了。
所谓“顺”有归顺之意,也即是说,忠顺亲王原来是那一个阵营里的人,然后归顺到这个阵营里来了。拿明末清初的历史来说,就是本来是明朝的人,然后归顺到清朝,并且封了“王”爵的人。这样一说,大家是不是明白了?
从历史上看,皇帝的兄弟子侄和立下赫赫战功的本方大将(即不是从敌方阵营里投诚过来的),都不会封为“顺王”的。如果读者不信,自然可以查阅历史上所有封王的大将军。明朝武将归顺满清之后,只有四人被封为亲王,即平西亲王吴三桂,平南亲王尚可喜,平南亲王尚之信(袭爵),平南亲王尚之孝(袭爵)。忠顺亲王,应当是平西亲王吴三桂。
吴三桂崇祯十七年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王。顺治十六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同年,晋封为平西亲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康熙十二年,下令撤藩。吴三桂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
康熙十七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同年秋在衡阳病逝。追谥为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其孙吴世璠支撑了三年之后被清军攻破昆明,三藩之乱遂告结束。
当年清军能够入关是因为,吴三桂有一个爱妾名为陈圆圆,竟然被大顺将军刘宗敏掠去并霸占。爱妾被人霸占成为吴三桂倒向清朝的最后导火索。后面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吴三桂倒向清朝,与多尔衮一起大败李自成的军队,取得了山海关战役的最终胜利。满清也因此最终入主中原。
当时吴三桂所处的位置,前面就是李自成的军队,而后面则是多尔衮的大军。正当吴三桂犹豫不决的时候,作为吴三桂妻妾的陈圆圆却被李自成占用。要知道在吴三桂的心中,陈圆圆的地位还是很高的。面对这样的情况出现,吴三桂本打算投靠闯王的心情也没有了,直接选择来到多尔衮的帐下,为大清朝开始效力。
当时的吴三桂其实内心十分的矛盾,左边是刚刚杀死自己君主的大顺势力,右边是与之打了十几年战的满清势力。如果势力足够强大,我相信吴三桂一定哪一个都不愿意投降。但是没有办法,虽然手上的关宁铁骑足够精锐,但是无奈于势力微弱,只能在两大势力中选一个依附。
李自成虽然是起义军,但至少是汉族。他实际上有投降,准备把兵权交出来的时候,北京出现了李自成及部将对明朝的过去的这些官吏进行追赃的事儿,李自成最多的时候100多万人,这100多万大军的口号是均田免粮。现在这四个字,今天就意味着农民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土地,把土地给农民会最高兴,最支持的他,还免粮免除赋税。但是没有赋税李自成怎么给军队军饷,也得给官员开工资。
所以他把占领的地方的官员都抓起来,当时在被禁的官员被李自成找到了7000万两白银,而当初崇祯让大家捐100万都说没有,可是这样做的结果是,这支部队成了一个没有前途的部队,这也是吴三桂降清的一个原因。
《清史稿》有吴三桂本传。本是大周皇帝的天子命,却为大清朝打下半壁江山的人,敢为爱情失去江山的人,使一代枭雄李自成命丧其手的人。诸多的悲剧与无奈造就了他色彩鲜明、复杂多变的人生性格:既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真情实感;又有爱江山甚于爱美人的残暴与贪婪。
他反复无常,言而无信,仕明叛明,联闯破闯,降清反清……人生之善与恶,无一不在他身上迸发……然而,作为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之一,吴三桂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舞台上却又是最最关键的筹码。曾左右了当时的历史走向。因此,后人对其评价多是毁誉参半、亦扬亦异的。很难勾勒出他本身的性格及其演绎出的那些光怪陆离、令人目不暇接的人生变故。
他虽然当时位高权重,甚至可以左右历史,可是因为他的复杂性,在当时是不能被讨论的,曹雪芹虽然没有让他露面,可是他的形象已经是跃然纸上了,所以红楼梦在当时也成为了一部禁书。难怪《红楼梦》问世被禁,你看忠顺亲王什么来头?历史确有其人!
读《红楼梦》艺术性作品,品《红楼梦》独特人物个性特征!本文是红楼梦大讲坛《红楼梦》的一点点认知与见解,很高兴能在这里我们相知,感谢阅读!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61
 楼主| 发表于 2024-3-2 14: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纨的身后藏着李自成 ——重新解读李纨的判词和曲词
mayongbao 2020-10-15   |  1000阅读  |  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说到明朝的灭亡,就不能不提掘墓人李自成。三百多年来,后人对李自成的评价褒贬不一,从未达成共识。《明史·流寇传》认为,“盗贼之祸,历代恒有,至明末李自成、张献忠极矣。史册所载,未有若斯之酷者也”。《红楼梦》是一本隐写明末清初历史的小说,不可能不写李自成。那么,出自《明史》编纂者同事之手的《红楼梦》又是如何描写和评价李自成的呢?

一、李纨的姓名和李自成有关

《红楼梦》第四回行文很特别,首先用很简短的文字讲述李纨的出身,然后再用详细的文字描述贾雨村“乱判葫芦案”(薛蟠打死冯渊一案)。

据考证,李纨的原型人物是清初著名女诗人徐灿(约1618-1703年)。其父徐子懋是明代天启、崇祯年间的光禄寺丞。她是清顺治朝大学士陈之遴的继室,获一品夫人封号。顺治十五年(1658年),陈之遴获罪,全家人发配关外。后来,陈之遴及三个儿子病死戍所。康熙十一年(1672年),徐灿获准携第三子奋永扶柩南归,从此,“布衣练裳,长斋绣佛”(关于李纨的原型是徐灿有专文论证)。

第四回开篇是这样描写李纨的:“原来这李氏即贾珠之妻。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


古人的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对名的补充或解释,两者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在没找到影射人物之前,有人望文生义,认为纨是一种精致的丝织品。裁,就是裁剪。宫裁想来就是宫廷裁缝的意思,寓意高妙的女红技术。奇怪的是,同为金陵十二钗的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妙玉等人出场时,书中并没有介绍她们的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其中必有缘故。

再看吴梅村(《红楼梦》前身《风月宝鉴》的作者,清初曾为国子监祭酒,为徐灿的儿女亲家)在《鹿樵纪闻》中对李自成的描写:“李自成初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延安府米脂县双泉堡人也。曾祖世辅,祖海,父守忠,一名印,世为养马户。母金氏,印死,金氏改适,流落宁夏,闯后未及迎而败,至今土人犹戏传永昌太后云。当万历丙午,江宁妖人刘元绪谋反,言有辟地李王,将以中秋出世,事发伏诛。印初无子,祷于西岳,梦神谓之曰:‘当命破军星为若子。’至是年八月生;孩提时,教之字,颇能记忆,顾性跳踉不可制。”


对比徐灿和李自成的事迹可以看出,两人几乎没有共通之处。对比小说人物李纨和李自成的身世,发现两者有许多共同之处:李纨的父亲叫李守中,李自成的父亲也叫李守忠,读音完全一样。清初,听到李守中这个名字,许多人会联想到李自成。这就是作者让李纨的父亲姓李名守中的原因。贾珠死后,李纨和儿子贾兰在一起生活;李守中死后,其妻金氏独自抚养李自成。贾兰“五岁已入学攻书”;李自成“孩提时,教之字,颇能记忆”。李纨因其父认为“女子无才便有德”,所以读书不多;李自成被明朝降将孔有德一路追杀,最后溃不成军。贾兰在大观园射鹿,自称演习骑射;李自成不但“性跳踉不可制”,还喜欢舞刀弄棒。李纨谐音李完,把儿子贾兰抚养大后,就“桃李春风结子完”了;李自成只当了几个月大顺皇帝,就匆匆退出了历史舞台。李纨字宫裁,含义令人费解;李自成撤退到湖北通山县九宫山遇袭身亡,死因不明。清军统帅阿济格在向朝廷的奏报中称“……自成窜走时,携随身步卒仅二十人,为村民所困,不得脱,遂自缢死”。此说虽是一家之言,考虑到李自成身陷绝境,自杀的可能性并不能排除。这也许就是作者给李纨取字宫裁的真正用意(即李自成在九宫山自裁)。


“女子无才便是德”语出清代张岱《公祭祁夫人文》:“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此语殊为未确。”小说作者改“是德”为“有德”。脂砚斋认为,“有”字改得好。为什么改得好?因为这一改,就隐写了明末清初一个大汉奸的名字。

孔有德(1602?-1652年),字瑞图,辽东盖州卫人,原籍山东,明末清初将领。明崇祯四年(1631年)发动吴桥兵变,不久投降后金。投降时,孔有德带去了红衣大炮,使后金军队战斗力大增。崇祯九年(1636年),受封为恭顺王。八旗汉军成立时,被编入汉军正红旗。清军入关后,孔有德随豫亲王多铎追剿李自成农民军。清军攻打潼关时,使用红衣大炮,重创农民军。李自成只好下令放弃潼关,撤往湖广。顺治六年(1649年),孔有德改封定南王,出征广西。顺治九年(1652年)七月,李定国指挥南明军队包围桂林,孔有德战败自杀,最终落得个断子绝孙的下场。


从行文看,小说中描写李纨身世的段落似乎和接下来的“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没有关系,实际上,作者在介绍李纨的姓名和家世时,已巧妙地隐写了李自成的身世和结局。只要读者留心“李守中”三个字,联想到“有德”即孔有德、“宫裁”和九宫山有关,并在后面的描述中发现“米脂”二字,就能猜出葫芦案中被打死的冯渊影射谁了。

说李纨和李自成有关系,还可举第十八回李纨所作《风流文采匾额》诗为证:

  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

颈联出句“自应传盛世”五字隐写“自成”。“自应”的“自”和自成的“自”是同一个字;“传盛世”的“盛”,《说文》解释:从皿成声,取成,即自成。另外,“盛”字读[shèng],也读[chéng],读后者时和成是同音字。小说中,《风流文采匾额》诗后面署李纨二字,取李,和自成合在一起,就是李自成。尾联对句“到此来”的“来”和李自成小名黄来儿是同一个字。取颔联对句“红衬”的“红”、尾联出句“名园”的“名”,为红名,谐音鸿名。李自成哥哥叫李鸿名。

此外,第二十三回《四时即事》诗也隐写李自成的姓名。取《秋夜即事》首联出句“绛芸轩里”的“里”(谐音李)、《春夜即事》尾联出句“自是”的“自”、《冬夜即事》首联对句“睡未成”的“成”,合在一起就是李自成。

二、冯渊是李自成的化身

红学研究者对冯渊隐写李自成并无异议,但各家对冯渊的解释略有不同。王梦阮、邓狂言、杜世杰、李知其等人认为,第四回描写的冯渊与薛蟠争夺甄英莲一事,隐写李自成与吴三桂争夺陈圆圆的历史。其中,薛蟠指吴三桂,冯渊是李自成,英莲是陈圆圆。

研究者普遍认为,冯渊谐音“逢冤”,意思是冯渊被打死比较冤枉。还有研究者认为,根据查继佐《罪惟录》记载:“李自成,双泉堡马户之子。”“冯”字从二从马,“二”源于“双泉堡”的“双”。提到冯渊,一般读者会联想到李渊。李渊的李就是李自成的李。


李自成生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属马,出身于马户,造反后自称闯王,一生和马密不可分。冯渊的“冯”和马有关。《说文》解释:冯,马行疾也。从马,仌声。正因为如此,作者才用冯渊来隐写李自成。

第四回还有一条暗示李自成的信息。贾雨村准备判决冯渊被打死一案时,门子向他介绍英莲的身世,“他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记,从胎里带来的”。此处有甲戌侧批:“宝钗之热,黛玉之怯,悉从胎中带来。今英莲有记,其人可知矣。”

脂砚斋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批注?就是怕读者猜不出作者写“英莲眉心有记”的用意。取米脂,就是陕西的米脂县;“胎里带来的”,“里”和李是同音字,“来”和李自成的小名黄来儿是同一个字。从“米脂”、“李”、“来”三个词中,读者应当猜到此人就是出身米脂的李(黄)来儿,即李自成。

小说写道,冯渊被薛蟠毒打后,抬回去三日死了。一般认为,此处指李自成在山海关和吴三桂交战后大败而归。四月二十九日在北京称帝。三日后,也就是五月初二,清兵进入北京城,大顺朝也就随之烟消云灭了。

三、重新解读李纨的判词和曲词

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大虚幻境时,翻阅金陵十二钗正册,只见册上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冯其庸等人校注的《红楼梦》认为,画面暗示李纨晚年因子得贵、诰命加身。首句“桃李”、“完”寓李纨二字,全句寓李纨生子后就青春丧偶。次句寓贾兰的“兰”字,兼指将来贾府诸子孙中唯贾兰显贵。后二句句意难以确定,或谓化用唐代僧人寒山《无题》诗“欲识生死譬,且将冰水比。水结即成冰,冰消返成水。”说李纨一生三从四德,晚年荣华方至,却随即死去,只留得一个诰封虚名,白白地给世人作谈资笑料。

在证实李纨的原型为徐灿、影射人物为李自成后,还会从判词中发现很多新东西。

从“凤冠霞帔”中取“帔”、“一盆茂兰”中取“兰”,为帔兰,谐音佩兰,即贾兰的人物原型梁佩兰(还有其它证据,以后专文论证)。

梁佩兰(1630-1705年),字芝五,号药亭、柴翁、二楞居士,晚号郁洲,广东南海人。年近六十方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未一年,遽乞假归,结社南湖,诗酒自酬。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岁末,为庆祝翌年三月康熙皇帝五十寿辰,诏敕庶吉士久在外者赴馆供职。梁佩兰奉召进京,抵京不一月,例值翰林院散馆考试,梁佩兰等三十人以不习满文而被革去庶吉士职位。梁佩兰不肯屈身赴选知县,翌年深秋便离京回乡。从梁佩兰的履历看,他从未担任高官,李纨晚年要靠贾兰“戴珠冠,披凤袄”是绝对不可能的。作者将梁佩兰写成李纨的儿子,意在暗示“岭南三大家”(屈大均、陈恭尹和梁佩兰)在清初文坛的作用。

第一句“桃李”两字同时出现,暗隐两个人:桃指徐灿,李指李自成。换句话说,作者让小说人物姓李名纨是专门为李自成量身定制的。“春风”点明时间,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恰好是春天,李自成打入北京,夺了明朝的江山。“结子完”的“完”比“纨”字意思更直接明了,就是完了,指李自成打下江山后就完了。另外,“子” 谐音“自”。“完”:《说文》全也;成:《说文》就也。成的本义一般认为是完成。将“李”和“子完”合在一起,暗隐李自成的姓名。

第二句的“兰”字毫无疑问指贾兰,但“到头谁似一盆兰”让人费解。“兰”字谐音篮,第一句有“子”,二字合在一起为“篮子”。第三句有“水”和“空”,合起来就是谚语“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同样出自唐代僧人寒山诗:我见瞒人汉,如篮盛水走。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有?)。这样的话,就可将前两句解读为:崇祯十七年春,李自成夺取明朝江山后就完了,到头来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第三句“如冰水好空相妒”最难理解。如果使用拆字法,再从李自成三个妻子的角度进行解读,就容易得多。“如”,《说文解字》注:从随即随从也。随从必以口。从女者,女子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即三从)。故白虎通曰:女者,如也。“冰”字可拆出水字,和后面的水字加在一起为两个水字。“好”字拆开就是女子。“空”意为徒然、白白地。“相”,指妻子,《荀子·大略》:“往迎尔相,成我宗事”。“妒”,《说文》解释:害也。从女,方声,本义是妇女忌妒丈夫。从“如”、“好”、“妒”三个字中可拆出三个女字,三女为姦(奸)。笔者在互联网上查阅李自成相关资料时,发现如下标题:“闯王李自成最爱的三个女人,两个水性杨花,一个英勇就义 。”这个标题是对“如冰水好空相妒”最好的诠释。

上面已经说过,冯渊的“冯”字从马,仌声。仌,古同“冰”。换言之,冰可解作冯,“妒”字拆掉女后剩户、“好”字拆掉女后剩子,将三个字合在一起就是冯户子。

第三句,暗示李自成是马户之子,娶的三个女人都没做到三从四德,两个水性杨花,和别人勾搭成奸,对他有害无益。

下面说一说李自成的三个妻子。

李自成的结发妻叫韩金儿。人长得漂亮,但没有妇德。李自成是她嫁的第三个男人,前两个男人因她红杏出墙都休了她。韩金儿嫁给李自成后旧病复发,和一个叫盖虎儿的县役勾搭成奸。李自成发现后,一怒之下杀了韩金儿。因有命案在身,明崇祯二年(1629年),李自成只好隐姓埋名到甘肃甘州投军。

李自成的第二任妻子叫高桂英,是个年轻寡妇,会武功。李自成造反后,高桂英也带兵打仗,两人算是患难夫妻。李自成称帝后,高桂英被封为皇后。李自成身亡后,高桂英率部继续与清兵作战。因屡建奇功,南明隆武皇帝特封她为节孝贞义一品夫人,她所率领的队伍也被封为忠贞营。后来,清军调集重兵,攻破高桂英等人据守的茅麓山。高桂英所部被清军团团包围,因不愿被俘受辱,高桂英自焚身亡。

有人说,邢巧儿是李自成的第二个妻子,但在时间上讲不通。从正史记载看,李自成娶了高桂英后,又强娶了邢巧儿。邢巧儿是个富家小姐,善于理财。据说,邢巧儿是李自成抢来的,夫妻之间没有感情。邢巧儿在起义军中负责后勤和财政。日子一长,看上了李自成的老乡高杰(?-1645年),两人很快勾搭成奸。因担心事情败露,崇祯八年(1635年)八月,邢巧儿和高杰拉着队伍带着粮草投降明军将领洪承畴(小说中贾瑞的人物原型)。李自成赔了夫人又折兵,一气之下大病五天。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对偷情男女居然调转枪口,带兵攻打李自成。崇祯十二年(1639年),洪承畴在高杰等人的协助下,将李自成打得仅剩十八骑逃入陕南商洛山中。

第四句是前三句的必然结果。《明史》记载,李自成是个不沾酒色之人。小说中写冯渊“酷爱男风,最厌女子”,这恐怕是李自成婚姻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今,李自成已死去三百余年,他的事迹仍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中键入“李自成,三个女人”等主题词,很容易检索到“悲催的李自成,三个老婆两顶绿帽”、“那个拐走‘闯王’李自成老婆的男人”之类的标题。

将第四句用在徐灿身上显然不合适。徐灿才华横溢、相夫教子、忍辱负重、甘于清贫,从未做过出格的事,即使放在今天也是做人的楷模,后人为什么要嘲笑她呢?

李自成打下江山但没守住江山,娶了三个妻子两个红杏出墙,在事业和婚姻上都不成功。与其说判词隐写徐灿的遭遇,倒不如说是对李自成一生的艺术概况。将李纨的判词用在李自成身上,严丝合缝,一字不差。

知道判词隐写徐灿、影射李自成后,再来解读《红楼梦曲·晚韶华》就容易了: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首先,李纨“戴珠冠、披凤袄”是过去的事,在时间上应视为过去时(也可反过来理解,即作者将徐灿的昨天写成了她的明天)。从原型人物分析,徐灿仅存的儿子奋永一生并未获取功名,贾兰的人物原型梁佩兰除六十岁考中进士外,也没当过官。徐灿一品夫人的诰命是陈之遴任大学士时给她挣来的。从小说人物看,直到全书结尾贾兰才中举,但书中并未交待他日后能做多大的官(“兰桂齐芳”只是暗示)。其实,将曲词的前四句用在高桂英身上也合适。除李自成封的皇后外,她还是南明隆武皇帝封的一品夫人。不论是徐灿还是高桂英,她们和丈夫在一起生活的时间都不长,特别是高桂英一直过着鞍马劳顿、东征西讨的生活,最后兵败自焚,结局比徐灿还要惨(徐灿毕竟活过了八十二岁)。

其二,“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是专门写徐灿的。她的四个儿子三个死于戍所,只剩一子陪她南还,直到终老一直过着清贫的日子。李自成和高桂英并没有留下子女,这一句和他们不贴边儿。

其三,从“气昂昂”到“昏惨惨”四句,用在李自成身上最恰当。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正式称帝,国号大顺,年号永昌。同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皇帝自杀,明朝灭亡。四月下旬,李自成兵败山海关,退回北京。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再次称帝,意在昭告世人,大顺朝才是取代明朝统治天下的正统政权。称帝后的第二天夜里,李自成率人仓促逃离京城,撤往西安。第二年五月,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遇袭身亡(“昏惨惨黄泉路近”)。

最后两句是后人对李自成的评价。当然,用在陈之遴身上也可以,毕竟他当过大学士,地位相当于宰相。

从小说文本和历史人物分析,徐灿是个典型的三从四德的女人。清代周勒山在《女子绝妙好词》中评曰:“湘蘋(徐灿的号)诗馀,真得北宋风格,绝无纤佻之习,其冠冕处,即李易安亦当避席,不独为本朝第一也。”不但才华与李清照比肩,丈夫死后徐灿在私生活方面也未传出绯闻。再看李自成的三个妻子,两个红杏出墙,一个战死沙场,都不符合封建社会对妇德的要求。作者将两组身世和经历完全不同的历史人物融合在一个艺术形象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真正达到了风月宝鉴所谓“两面皆可照人”和“表里皆有喻”的艺术效果。

与《明史》编纂者相比,小说作者对李自成的评价是客观的,认为冯渊被薛蟠打死有点“冤”;虽然失败了,毕竟留下了“虚名儿与后人钦敬”;与《明史》编纂者满口“流寇”、“盗贼”、“未有若斯之酷者”等污蔑之词相比,《红楼梦》中的用词比较稳妥,语气也比较缓和。(马永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mayongbao > 《待分类》举报/认领
上一篇: 薛宝钗能改嫁贾雨村吗?
下一篇: 红楼十二官与编修《明史》的翰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61
 楼主| 发表于 2024-3-2 14: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红楼梦里的两个神仙是谁?他们做了什么事?
2019-01-23 21:29


文/雪月溪

图/来自《红楼梦》相关电视剧

卧看行云坐看流水俯仰间尘寰之事略知一二,半凭晃来晃去行走江湖者大有人在。人生风风雨雨电光火石恍惚经过处之坦然也好,惊弓之鸟也罢,反正每一个人,各过各的日子,不与谁相干。

或则萍水相逢倾盖相交谓之缘,或则手足同胞老拳相对谓之缘——缘乎缘乎不明其故。

《红楼梦》问世一千年,读者经历一千年;《红楼梦》问世八百年,读者经历八百年;《红楼梦》问世三百年,读者经历三百年,每时每刻每天每日,积年累月,读者渐增,不甚其繁矣!



质之当初,它是不是私人财产为作者个人所拥有?乾隆辛亥到清末了,日复一日,月更一月,年替一年,慢说是多一个两个读者说不过去,便多上三个五个十个八个,这都说不过去。一百年多了多少?——无量天尊!

尽管说,举业不须论资排辈,在座各位想必清楚,文人求生,容易吗?本来这话不应该是我说,因为在下算不上是文人。不过趟了《红楼梦》这条河,权且充数,便要多说两句。

在座各位的文章,谁来替各位发行?咱实话实说!自由民主的美国允许自由的人民颠覆其自由吗?反政府的言论,政府也支持吗?这个世界还有没有一点法则?



补天的石头真的是石人?石人口传石人言,所言何事?人口合在一起,不就是一个石么?石兄所言,究竟是世人所言?还是石人所言?这个问题值得一辩?

石兄幸得与一僧一道相遇红尘走过一遭,这一僧一道谁啊?

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道人怎么又变了僧人?亦僧亦道——也是一僧一道!



但此一僧一道跟彼一僧一道显然不是同类人。前番一僧一道,携石红尘经历,之后归彼大荒。今则石兄要将经历托彼空空传世,很显然,他们还隔着层次。甭管是几世几劫,三世不传之作,乾隆不要审核?

我曾多次说过,《红楼梦》在清代没有公开。我也说过,《红楼梦》是一部反书没法子公开,它只能是在清代没落的乱世趁乱发行,这时才是它面世流行的吉时。但没人相信。因为《红楼梦》有好多刊本,有好多资料在那摆着。

我说,有刊本就一定已流行?有资料就一准已盛行?这未免太过于武断。



世事难料,岂是一句空话。莫说无名者,便是大人先生们,你写的书,不必众人为你推介,它就能立马盛行?

我曾跟人讲过,明清之际,只为有李自成中间横插了一杠,这历史,它变了样。

因为李自成洗劫了大明的皇宫,劫走了宫中之物,其中最主要的,大明官修馆藏的各类文集包括各样的史料,尽行绝灭——大明皇宫的文档,全没了。换言之,李自成经过后,清前史料缺失,那不是一般的严重!



大清肇造,包括先秦三皇五帝的历史,几乎尽灭,残留的,不过是大明皇宫以外天下各处未被李氏拿去的一些残留。

由于这个原因,修史便成了清代的一件头等大事。可以说,今天众人所看到的各朝历史,不纯是清代之作,确有清代之笔,杂于其中,很有可能,我们过去一直认定不疑的韩愈柳宗元们,有可能就是清代的某一个文人。

修史,因为旧史残缺不全,你要补全,还得头顺尾顺故事完整情节符合情理。



但这只是第一步。因为事物都有错纵复杂的关系。一个清代的人,楞说他是宋代的人,宋朝,谁会认得他?就是元代和明朝,也没人认得他!

所以说,大清修史,不单是朝廷盛典,如果没有民间配合,事情不言而喻。

实际上,清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一个巅峰期!当时所产生的各类文艺作品到底占了几成,实难估量。但我敢说,这是真的。



李自成进出北京,短短四十天,亡命天涯,大明宫廷里二百数十年搜括来的民脂民膏便告罄尽!孙悟空之能,只带走东海龙宫一枚神铁!——李自成仓皇出逃带着金银细软大摇大摆的溜湾?最可奇者,京都无人传说,天下无人传说,明宫之物飞上了天阙?

李部有高人啊!定下了三绝计!拷挟百官,搞乱京城,乱中谋事——这一计京民是“雨打梨花深闭门”,你京城天塌了,我也呆在家!



这样,城中之乱,城中黎庶不知,京城以外,别人更不得而知——事后,又叫李过带人去了通城并还放出了风声,好让清兵剿灭,并谎称李自成已死。于是乎,京中四十日,就此便成了谜。

不管《红楼梦》作者知不知此事,修史一事朝野尽知,《红楼梦》实述当时盛事经过,它没有隐瞒事实可也并没有说明事实真相。



我们对历史的知识,到底是哪里得知?没有书,我们靠什么去了解?

但你要说话,一定要用到语言。文章,神人之作?闻说自成李过,已变成一僧一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61
 楼主| 发表于 2024-3-2 14: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红楼梦人物李纨与赵姨娘母子都是李自成?作者的史笔是怎么记载这段历史的呢?
姜子说古书 2020-07-27   |  185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原著中,李纨与赵姨娘母子都是隐射李自成,作者的史笔是怎么记载这段历史的呢?请听姜子一一道来。

  《红楼梦》原著中,作者写李自成的自杀自灭,不表现在抄家事件,而表现在手足相残、内部倾轧。

1520955649773793.jpg

  贾环三番两次想要了宝玉的命,比如推烛台事件,比如贾环在贾政面前添油加醋地告状,导致宝玉挨打。

  赵姨娘更是天天惹事,一心想弄死凤姐跟宝玉,赵姨娘勾结马道婆的巫术事件,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其实,宝玉挨打那回,宝黛都已经死了,所以,老太太要回南京!赵马巫术事件那回,宝黛也已经死了!作者不过是重复渲染,还原李自成逼死崇祯的历史事件。

1520955664357791.jpg

  《红楼梦》原著中,李纨这个“换革山庄的盗乡老农”的台词是:“我只自吃一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

  作者借此讽刺李自成为满清做嫁衣裳,只顾自己穿一次龙袍,不管汉人江山最后兴废,自杀自灭,留下个烂摊子。

  《红楼梦》原著中,作者写内部抄家,选的是崇祯误中皇太极反间计的历史事件,红麝串事件及王夫人抄检大观园都是这个历史事件的史笔。

1520955698327516.jpg

  姜子要特别指出的是:抄检大观园与晴雯被赶出大观园不是一个事件,前后的王夫人隐射的不是一个人,后者是外部抄家事件。

  大观园查赌也是抄家事件,暗藏甄家被抄家跟第三秋。抄检大观园事件前后包含了三四次抄家事件,是贾府(中国)兴亡的整个缩影。


  《红楼梦》原著中,三春就是三秋,也是三生石经历的三世劫难。三春事业就是汉人在三个时期的三次抗争,诸艳往太虚幻境销号,意味着三春希望的最终幻灭,太虚幻境就是埋香冢。

+关注
undefined
姜子说古书

【原】红楼梦作者为什么最恨赵姨娘与李纨?与她们的原型有关! 姜子说古书 2020-07-27   |  100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原著中,薛蟠是个草菅人命的流氓无赖,作者还写了他仗义、孝顺的一面,但是,李纨与赵姨娘呢?
  《红楼梦》原著中,大观园里人才济济,个个都是诗翁,独独李纨一个人,作者说她是“女子无才便有德”。大观园里繁花似锦,李纨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却竟如槁木死灰一般。
  不但如此,作者还讽刺李纨是“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更骂她是贪财好利、不积阴骘之人。这是有多大的仇恨呀?
  李纨为荣国府生下嫡长曾孙,又年轻守寡,又是无才的贤德之妇,怎么会是这种丧尽天良的罪人呢?
  《红楼梦》原著中,赵姨娘是荣国府里的半个主子,出镜率非常高,生下了贾探春与贾环。
  赵姨娘作为贾探春的生母,作者却把她写成一个愚蠢无知、粗俗不堪、心理阴暗,没有任何闪光点的一个人物。这是有多大的仇恨呀?
  赵姨娘能够得到贾政宠爱,生下一男一女,儿子也是有点文才的,女儿更是才貌双全又有能力,怎么会是一个只有槽点没有闪光点的女人呢?
  《红楼梦》作者为什么最恨赵姨娘与李纨?与她们的原型有关!
  《红楼梦》以诗传史,原著中的赵姨娘与李纨,隐射的都是贾府的家患,是导致贾府自杀自灭、一败涂地的罪魁祸首。
  《红楼梦》人物李纨以及赵姨娘,隐射的都是逼死崇祯的李自成,只不过李纨是暗隐,赵姨娘是明喻。
  《红楼梦》原著中,李纨字宮裁,父亲李守中,暗指崇祯亡国于李自成之手,自裁于宫中;
  《红楼梦》原著中,赵姨娘与马道婆勾结,暗害宝玉与凤姐,隐射“恒王”崇祯轻敌,最终死于马贼流寇之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61
 楼主| 发表于 2024-3-2 14: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遮天大王+李自成+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60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螃蟹诗与《红楼梦》
风临酒把2 2017-09-17   |  2328阅读  |  3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87版电视剧《红楼梦》还是很有艺术魅力的,开始部分有个细节,中秋之夜甄士隐邀贾雨村“小斟”,席间上了一盘螃蟹,二人打开“工具包”,看去针锥钩匙一应俱全,将蒸熟的大闸蟹碗状木托上,取出锥子眼花缭乱戳了几下,然后用小锤“duang”的一敲。。。。
    确定这个细节《红楼梦》文本里没有描述,但剧组安排如此装逼吃饭,不得不叹服设计与用心的投入,这也给电视剧表达《红楼梦》贾府浮华巧妙地铺设了道路。
螃蟹诗与《红楼梦》


螃蟹诗与《红楼梦》
     在小说《红楼梦》里,关于螃蟹,并非没有戏,相反,出人意料,在惜墨如金的文本里,小说从37回开始,连续多回一直围绕着螃蟹这个道具在做文章,从水里游的螃蟹被捞出来带入贾府开始,到场面热闹非凡的螃蟹大餐,最后笔头一转,写到了天上风筝,大螃蟹缠住了几个,落笔在贾环处。
     更令人犯嘀咕的是作者还在这其中穿插了几首“螃蟹咏”
     贾宝玉的一首是:
   持螯更喜桂阴凉,  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  横行公子却无肠。
   脐间积冷馋忘忌,  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  坡仙曾笑一生忙。
     林黛玉的一首是:
   铁甲长戈死未忘,  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  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  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斯佳品酬佳节,  桂拂清風菊带霜。
     薛宝钗也有一首:
   桂霭桐阴坐举觞, 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 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 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 月浦空余禾黍香。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吟诗作赋,一般都是选择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食物为对象,如风花雪月,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对一些很难产生愉快感受的事物如蜈蚣,屎壳郎之类就远离,螃蟹虽然是盘中美餐却也是横行的东西,霸道之性虽能激发一些人的灵感,但诗人多数也是不愿对这类事物或者社会现象太多的发挥。
     然而,在明末,李自成作乱,祸国殃民,最终致使玉碎宫倾国破家亡,经历过这段生活的人都熟知李自成自幼就有过一次咏螃蟹的诗:
    李自成本名鸿基,有黄来僧之号,父亲是米脂人李守忠。传说万历三十年八月二十一这天晚上,李守忠在李继迁寨的自家小院焦急地等着妻子生产,猛抬头,只见天边月如弯刀风起云涌,心中正要感到一股杀气,忽然听到婴儿啼哭,这就是后来的李闯王诞生。
    螃蟹诗是李自成十六岁时写下,内容是:
   一身甲胄任横行,满腹玄黄未易评。
   惯向秋畦私窃谷,偏于夜月暗偷营。
   双鳌恰是钢叉举,八股浑如宝剑擎。
   只怕钓鳌人设饵,捉将沸釜送残生。
    当时他的老师看过,顿觉霸气测泄,私下里与人说此人将来必使一方不得安宁,也会不得好死。后来的李自成所为,不用赘述,也基本应验了各种传闻。
    在明末清初,只要提起螃蟹诗,人们顾不了是引经据典寻找历史上关于螃蟹的诗赋,人们第一反应就是不二选择,只有李自成,而成书于明末清初的《红楼梦》,那么重的笔墨泼洒在螃蟹上,作者是怎样的用意呢?这《红楼梦》的螃蟹于螃蟹诗要跟李自成联系起来吗?
   李自成的螃蟹诗于三首螃蟹咏合看,原来作者用三首螃蟹咏,从不同的角度与理解,扯开分解了李自成的螃蟹诗,或者是螃蟹诗基础上,作者另有新意的理解与表达。
   三首螃蟹咏,作为一个整体看,就是拆分了李自成的螃蟹诗,局部看,每一首都利用“一喉二歌”的技巧,表达了作者更深层意义的思想内涵。贾宝玉的一首,以桂暗示吴三桂狐假虎威出卖了民族利益的疯狂,林黛玉则是赞扬那些舍生忘死的抗清英雄以及鳌拜的血腥恐怖,而薛宝钗更多成分隐述自己未来的命运与结局。独立成篇又三篇一体,使《红楼梦》诗歌艺术达到离合皆绝妙的境界。
    小说中关于螃蟹,落笔处却是放在了贾环的风筝螃蟹,这如果我们没有《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简称“吴本”),是没有人能够理解的,原来吴本的思想核心是“骂情悼明控诉流寇”的,采用以小喻大实现以家喻国目的,从而从世情小说中,投射出历史的原影,因此把国缩小成贾府,把贾府的乱家罪魁祸首映射为祸国殃民的李自成,这样家国一体的通感,在实现创作的同事,作者始终采用一定的引导技巧,这也就是借助于螃蟹诗引导历史敏感神经,刺激读者思考,从而达到领会作品的目的。
   读懂《红楼梦》,不仅要知道历史,还要把自己能置身历史,才会有时代的敏感性从而更加深刻感悟作品之巧妙。红楼梦里的遮天大王是李自成!治理台湾的郑氏,可能也是李氏! 2018-12-07 21:21

文/雪月溪
因为听别人说,这无遮大会和遮天大王会,并不是一回事! 我听了这话,觉得很有道理。考据必须要准确,否则害人害己。于人无益,对自己也没什么好处。
别人说的话,很有道理我没理由不予接受。这样我又去查了一下,真找到一个遮天大王会的传闻。感觉有深挖的必要,便作了一些分析,来分享给大家,说说我的理解和认识,也希望它对众人能够有所帮助。
《红楼梦》原著中写道:“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这里做遮天大王的圣诞,人也来的少,东西也很干净,我说请哥儿来逛逛,怎么说不在家?”
南鲲鯓代天府,建于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是全台王爷庙之始,也是规模最大的王爷庙,俗称“南鲲鯓庙”或“五王庙”。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二十七两日为李、范两位王爷圣诞。南鲲鯓王爷祭香期以五王的诞辰为主,一年四次(农历四、六、八、九月)乩童和阵头会串是最大的特色。
著名的王爷祭,尤以农历四月二十六、二十七两日李、范两位王爷圣诞最具代表,分灵在各地的王爷都会在此时回来进香过炉,一为“南鲲鯓王”暖寿,二为自家王爷“充电”增强神力,随之而来的除了信徒、进香团之外,乩童也大批涌进,宛如全台乩童大会串,蔚为奇观,其规模之大,号称南台湾最大的祭典。
“遮天大王”李大亮是一位文武双全的武将,就是台湾台南,供奉的五府王爷。李大亮是京兆泾阳人士,文武双全,与其结拜兄弟池梦彪、吴孝宽、朱叔裕、范承业之中,李大亮为大哥,五人辅助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
李大亮不但忠君爱国、体恤百姓,也赋有君在臣在、君亡臣亡的伟大情操,随着唐高祖李渊驾崩后,李大亮则追随唐高祖于黄泉之下。
玉皇大帝得知李大亮一事,被如此伟大的爱君爱国情操所感动,敕封李大亮为代天巡狩,驻守人间,拥坐王船,巡狩四方,以驱疫除瘟,圣称为“大王李府千岁”,四月二十六日为他的圣诞千秋。“遮天”乃遮卫天子意。
这是关于遮天大王会的一个说法,它提到了遮天大王会的出则——是台南五王大会。
那这个李大亮呢,我也查了一下,然后得到他的一些情况李大亮(公元586年-公元644年)唐初将领。陕西泾阳人。
隋末他在大将军庞玉部下为行军兵曹。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与瓦岗军作战被俘,随之获释。李渊兵进长安,建立唐朝。大亮投归,被授予土门令,当时正遇饥荒,他招抚流亡贫民从业,并卖掉自己的马以资助贫民恢复农业生产。高祖见他善于治理,提升他为金州(今陕西安康)总管府司马。
这我就奇了怪了,李大亮什么人,他怎么就跟台湾那边联系上了?为啥台湾人来祭奠他而别处没有?我把他的资料,仔仔细细的看一遍,略有所见。
李大亮,唐初的将领。唐朝开国功臣,陕西泾阳人。为人忠诚谨厚,外表看起来好像不太会说话,但内心个性刚正义烈,不能要求他去做他认为不正义的事,对皇帝争论是非,都不会转弯屈服。甚至妻子儿女都没见过他怠惰的样子,对兄嫂更是以礼相待,闻名于世。他地位通达显赫,但居住的地方狭小简陋。
知恩图报!陕人!刚愎!姓李!这不就是李自成吗?
台湾的王爷信仰来之于福建。古时,福建沿海“放王船”风俗盛行。当瘟疫流行时,为了让当地的人祈安求福,就要建王醮,把乘载王爷的王船送到大海,让疫病和王船一并带走。一些王船躲过海浪的吞噬,漂到台湾。
由于台湾在开发之前,为瘴疠之地,当时的医药尚未发达,瘟疫一起,常常死亡无数,人心惶惶,谈瘟变色。因此,台湾百姓接到大陆漂过来的王船之后,便在那个地方捐款盖庙,台湾的王爷庙也就一座座地出现了。漂来的王船大都存放于庙内或庙旁,或为祭祀的对象,或另造小模型,供奉在神桌上膜拜。
南鲲鯓代天府建于公元1661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传说300多年前,台南麻豆渔夫杨世乡发现了从大陆漂过来的王船,船上神像是李、池、吴、朱、范5位王爷,于是在南鲲鯓附近盖一草寮供奉。
据说很灵验,远近逐渐闻名,香火也就兴旺起来。后筹资建庙,逐步扩大到如今这个规模。而原来的瘟疫邪神,也演变成驱瘟防疫的正神,甚至更进一步成了有求必应的万能神。传说5位王爷为玉帝所敕封,主要任务是稽察人间善恶,所以叫做“代天巡狩”,所驻王府也就叫做“代天府”。
算一下时间,1661年,明末清初最乱的一个时期。时间也相符。李自成无疑了。
这件事我们可以想它一想。1661年,是在几时?
郑成功是大明将领,抗清名将,被封为延平王,当荷兰殖民者侵略台湾的时候,郑成功为保家卫国,决定与荷兰侵略者斗争到底,1661年3月30日至1662年2月1日,历时十一个月,最后终于收复了台湾。五王庙适起于此间!这股风是哪来的?它不是郑王带来?难道是荷兰人所赐?
然而这五王,八杆子也打不着的关系。唐代的事,这时才兴起,这李大亮跟岛上可有某种联系?他对台湾人民可是有恩?台湾的民众为何要祭奠一个和他们毫无关系的人呢?李自成,定无疑!
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怎么会这么巧?复台之后就死了!
这是历史的使命所然!郑氏的使命也就在于此。赴台者并不真是郑氏,而是李王!
那郑氏谁不晓得?弄一个假的在那,不得破馅?
李自成一只丧家狗,跑到台湾,他敢张扬?不得是闷声不响,夹着尾巴做人?
当然,他也不敢久充延平王,就把王位传给了郑经(可能该叫李经)。
不管怎么说罢,复台是一善举!只是这阴阳两界判分明,台海相隔两茫茫,台海的民风民俗,它怎么就传到了大陆,并被文人写进了《红楼梦》里的呢?
自古尘封不通讯,阴阳界定有区分,你在东城我在西,隔耳相传见不真。“二十年来辨是非”,“去国离乡二十年,”想想这事多蹊跷,仔细一想,也就释然。
1682年10月,在李光地等大臣的力荐下,施琅复任福建水师提督,领命征剿台湾。其时施琅“兼程疾趋”,赴厦门任所,夜以继日地进行备战。最后终于1683年,率军渡海解放台湾!
自此,离娘的孩子,祖国的宝岛台湾,也终于又回到了母亲怀抱!那么,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风俗流变,传回内地,“遮天大王会”也因此而名于大陆。所以说,不管李自成去没去台湾,《红楼梦》,它肯定是在1682年以后才完成的一部作品,殊无可疑!
一言以概之,遮天大王会是台南兴起的一种民俗,内地久不相闻,此名见于《红楼梦》中,可定《红楼梦》成书年代的下限也就是郑氏降清以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61
 楼主| 发表于 2024-3-2 14: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李纨原型解密
2021年04月01日 17:07161浏览 · 1喜欢 · 0评论

沈抱书
粉丝:112文章:364
关注
《红楼梦》李纨原型解密

作者:沈抱书


李纨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字宫裁。她是荣国府长孙贾珠之妻,贾珠早亡,育有一子,取名贾兰。李纨早早守寡,心如“槁木死灰”。其父李守中,秉持“女子无才便是德”,故并不十分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读读,认得字罢了。

其判图上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判词是: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又有钗曲唱道(晚韶华)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

那美韶华去之何迅!

再休提绣帐鸳衾。

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

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

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李纨入大观园居于稻香村,改称稻香老农,探春提议成立海棠诗社,李纨任社长,却不愿出钱,被王熙凤道破其守财吝啬。熟悉《红楼梦》谐音的读者都知道,宫裁谐音是“共财”,这与李纨性格截然相反。

由于李纨有一子名贾兰,长大后恰又中得举人,对李纨的判词和钗曲的解读,可以说乱如麻。清醒的读者应该明白,判词和钗曲是对其本人剧情伏笔和人生概括,当然李纨得此韶华人生因母凭子贵。

兰花自古称花中君子,李纨凤冠霞帔,胸悬金印读者迷惑不解,这正是《红楼梦》之谜,如果判词和钗曲不影射李纨人物原型,那李纨一守寡之人,只能因儿子受封诰命或敕命夫人。按明清制度,诰命或敕命夫人以专用文书加封,有俸禄无官职,自然不应有金印,如果读者明白《红楼梦》的记史特征,就不会迷惑不解了。

“桃李春风结子完”字面意思桃李结子完成,分开是桃结完和李子成,李子成谐音即李自成。李自成,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崇祯二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军。读者对“均田免赋”不太了解,但这正是中国早期的土地革命,共产主义的雏形,“共财”是李自成起义军致胜法宝。

在还原人物原型后,结合史料、文献,再回头解读李纨判词和钗曲,就十分简单了,笔者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明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17:50 , Processed in 0.22439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