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神瑛侍者】朱慈炤=石头记作者//通灵宝玉//补天余石...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08
 楼主| 发表于 2024-11-5 16: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蕉
[ 唐 ] 柳宗元
原文
晚英值穷节,绿润含朱光。

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

远物世所重,旅人心独伤。

回晖眺林际,槭槭无遗芳。

译文
红蕉岁未犹吐芳,绿叶红花含春光。

凭此春夏鲜艳色,娇柔美好斗寒霜。

世人偏重边远物,流放之人独悲伤。

远眺夕照山林间,落木萧萧无遗芳。

注释
红蕉:即美人蕉,形似芭蕉而矮小,花色红艳。

[晚英:秋冬之花,此指红蕉。

穷节:岁末时节。

绿润:指红蕉叶的鲜绿。

朱光:指红蕉花的红艳。

以兹:凭此用此。

正阳:指农历的四月。

正阳色:指红蕉至秋冬仍保持春夏时的颜色。

窈窕:(yǎo tiǎo):美好的样子。凌:乘,凌驾。

清霜:寒霜。

远物:边远地区的事物,此指红蕉。

旅人:客居在外的人,被流放的人,此诗人自指。

回晖:夕照。

槭槭(qī):拟声词,落叶声。

作者介绍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08
 楼主| 发表于 2024-11-5 1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表达壮志凌云豪迈的诗词(分享12首壮志凌云唯美古诗)
2022-05-11 17:47:08 • 好文分享
读李白诗,时而欢快,时而豪迈;读李清照词,多是愁思;读苏轼词,时而大笑,时而感慨……

每位诗人、每首诗,其特点都不尽相同,读后的感觉也不同。

在诗词中,最能引人情感波动的,当属豪放诗词,每每读来,如一股热血贯注其中,荡气回肠。

今天,诗词君推荐12首豪放诗词,一起体会这万丈豪情吧!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将士们在边塞,不畏苦寒,顽强战斗,他们许下誓言:不打败进犯的敌人,我们誓不还乡。

盛唐的边塞诗是豪迈的,摆脱了以往的低沉伤感,边塞诗变得雄壮有力,为了保卫国家,将士们付出生命,依然苦之如贻。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这是一位忠勇无双的将军,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梦里又传来了战斗的号角,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辛弃疾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

将军的豪情,将军的壮志未酬,在这首《破阵子》中已然十分动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唐】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玄宗召李白入京,李白的狂喜可想而知。

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可见其得意的神态,自负的心理,李白是那么的踌躇满志。

每每读这一句,只觉全身都充满了热情,要大干一番事业的态势。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把菊花写出万千豪气的,唯有黄巢。

“冲天香阵透长安”,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势。

黄巢借咏菊以抒抱负,全诗气魄恢宏,笔势刚劲,格调雄迈,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那身披甲胄,手擎长剑,气冲霄汉的英雄形象。


《狱中题壁》

近代·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首诗格调悲壮激越,风格刚健道劲。面对人头落地的血的现实,诗人没有颤栗,没有悲伤,他从容不迫,昂首向天,临危不惧,纵声大笑。

不惧死亡,为理想而献身的英勇,使这首主题沉重的“死亡之诗”顿时有了让人荡气回肠的生命活力,每每读来,让人热血沸腾。


《满江红·怒发冲冠》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面对山河沦陷,岳飞胸中的怒火在熊熊燃烧,不可阻遏,他“怒发冲冠”、“仰天长啸”。“收复山河”成为他心里最迫切最强烈的愿望。

这首岳飞的抒怀之作全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质,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秋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古以来,秋天的词都是伤感、萧瑟的,唯有刘禹锡写出秋的豪情。

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不仅仅表现出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江城子》是苏轼38岁时所作,年近不惑的苏轼依然有着冲天的豪气。

词中写出猎之行,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六州歌头》

宋·张孝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这是张孝祥的名作,上片写沦陷区的凄凉景象,下片写壮志难酬的悲愤。

沦陷区的百姓日日盼着朝廷来收复失地,可南宋朝廷一味求和,诗人悲愤不已,他将一腔悲愤融入词中,愈转愈深,有力地激发起人们的爱国热情。

全词格局阔大,声情激壮,笔饱墨酣,淋漓痛快,为南宋初期爱国词中的名篇。


《龟虽寿》

三国·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53岁时写下此作,他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壮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六州歌头》

宋·贺铸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蓬。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少年时代是最热血的时代,遇不平之事,便怒发冲冠。年长后,一腔热血为报国,一展大志。

“笳鼓动”以下六句,是全词的高潮,极写报国无门的悲愤,爱国之情,感人至深。

全词风格苍凉悲壮,叙事、议论、抒情结合紧密,笔力雄健劲拔,神采飞扬,而且格律谨严,句短韵密,激越的声情在跳荡的旋律中得到体现,两者臻于完美的统一。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用石灰托物言志。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不怕烈火焚烧,不惧千锤万凿,只愿将一身清白留在人间。全诗风格豪迈,气势坦荡、铿锵有力,让人读一遍就铭记在脑海中。


每一首豪情的诗词背后,都有一位豪情的诗,都有一种豪迈的情感,如若我们也能感觉到这种豪情,生活,一定也多一些色彩。

辛弃疾十句豪情壮志的诗句,当你低迷的时候读一读如醍醐灌顶
2020-06-11 来源:hao86 辛弃疾的诗 辛弃疾的词集
分享
辛弃疾是词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两位,苏轼和辛弃疾,号称“苏辛”。小编认为辛弃疾还在苏东坡之上,为何?辛弃疾是武将,那种豪迈之气是骨子里流出来的。辛弃疾人称“词中之龙”,称呼非常之贴切;读读辛弃疾的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他的那种气吞山河的气势,真像一条猛龙,在天空中任遨游。

人生总有低迷的时候,人们往往回忘记前进的目的和方向,这个时候不妨去读读辛弃疾的诗,或许你会被诗人的满腔豪情所感染,下面就为大家整理辛弃疾十句诗词,给大家分析一下。

一、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出自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回想当年,刘裕刘寄奴骑马持戈,横扫中原;那种气吞万里之势,犹如猛虎下山,所向披靡。刘裕英雄了得,自不必说,北伐中原成功,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读到听到此句,是不是犹如猛虎咆哮?一啸惊醒梦中人。

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出自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酒喝到恰到好处,心难忘北伐立功,挑起油灯看剑,做梦都想回到吹起号角的军营。此句很是潇洒,军人的气度,一览无余。这里虽然说的是“醉”和“梦”,但读者却更为清醒,激起多少雄心壮志。

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出自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一心想要的是北伐成功,以了却百姓君王的渴望,至于生前身后的名誉,倒是其次。此句字里行间流露出,辛弃疾对北伐灭金的那种等闲视之的气魄。我辈作为普通百姓,是不是也应该学一学辛弃疾,留下一些让自己觉得骄傲和炫耀的事情?此刻我辈仍需努力!

四、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出自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此句诗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颇为相似,不分伯仲。要不说叫“苏辛”呢,英雄所见略同。辛弃疾此句侧重于“事”,苏轼则侧重于“人”;辛弃疾显更为“忧愁”,苏轼则显得更为“乐观”。如果真要分出个高下,辛弃疾此句显得更为意味绵长。大家瞌睡的时候,品一品苏辛二位的这两首词;绝对是高手过招,尽显精彩纷呈啊。

五、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出自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三国时期,最牛的三位,曹操、刘备、孙权,纷纷登场,在辛弃疾的词里再次聚首。全都是真正的英雄啊!一句话,犹如一个大片一样;光是这三个名字,都够大家浮想联翩的了。大家虽然都是小老百姓,但谁没想过,自己的儿子也像孙仲谋那样?大家好好培养吧,也许儿子他就是呢!提神吧?

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出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此句有两个意思,一是真理或才能,没人能遮的住;二是时间不等人啊,且行且珍惜。此句的气势犹如大江东奔,山都拦不住,何况是人呢!一时的失意不要气馁,一时的打压不要着急;是骏马,总要奔腾,是才华,总能耀眼,是金子,总会发光。

七、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出自辛弃疾《西江月·遣兴》。喝酒的时候只管欢笑,哪有工夫发愁;太潇洒了。对于我们上班族,可改为“忙里且贪工作,要困哪得工夫”。工作的时候,就应该勤恳努力,为的是名和利;下班的时候,就应该尽情放松,为的是其乐融融。大家打起精神来,都上班了,下班还会远吗?

八、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出自辛弃疾《西江月·遣兴》。辛弃疾这酒喝的也真够大的,就连松树都跑过来扶他;这位爷还不领情,一把推开松树,还说“去、去、去”。人得乐观,酒得少喝。这里我们只学辛爷的这种乐观主义精神,切莫喝的烂醉如泥。这句诗,够逗,够活泼。

九、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

出自辛弃疾《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空怀“屠龙之技”,却被任命为小小的泸溪县令,你这把牛刀要不要试试这只小鸡?这是辛弃疾勉励朋友范南伯的一句话。如此这般夸奖朋友,果然高明。咱要这样夸夸朋友,朋友还不得乐颠;要不要试试?

十、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出自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我不恨我看不到古人疏狂,只恨古人见不到我的疏狂。果然够“狂”,够豪放。辛弃疾才气逼人啊!

诗词的奇妙之处在于,你瞌睡的时候,它能刺激你;你失意的时候,它能鼓舞你;你高兴的时候,它能助兴你;你难过的时候,它能安慰你。生活虽然碌碌,但你的梦想,诗、词、远方,一样也不能少。
该古诗《辛弃疾十句豪情壮志的诗句,当你低迷的时候读一读如醍醐灌顶》来源于好工具,网址:https://www.hao86.com/a/407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08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20: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观雨
陈与义陈与义〔宋代〕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乾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老态龙钟的隐士不熟悉农事耕作,大开窗户正身坐于屋中,看窗外阴晴变化。
屋前的江流与屋后的山岭云气无阻,连绵起伏的山脉与层层翠染的幽林送来隆隆雨声。
水域吹来的风压得竹枝伏了又起,吹得乌云翻涌的山脊明明灭灭。
我不嫌弃居所破败漏雨,正好借此风雨洗刷军队的兵甲刀枪。

注释
山客:隐士。晋葛洪《抱朴子·正郭》:“若不能结踪山客,离群独往,则当掩景渊洿,韬鳞括囊。”
龙钟:身体衰老,行动不灵便者。
不解耕:这里指不熟悉农事。
开轩:开窗。
危坐:古人以两膝着地,耸起上身为“危坐”,即正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观雨》作于1130年夏。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十月,金兵在东南战线攻破临安(今杭州)、越州,继而从海上追击宋朝皇帝,高宗从明州逃至温州。在两湖(湖南湖北)一线,金兵于1130年春天进逼湖南长沙。当年二月长沙守帅向子湮积极组织军民顽强抵抗,形势略有好转。诗人在卞京(今河南开封)失陷后,流寓湖南邵阳,此时正住在贞牟山上。


赏析

  诗首联点明了诗人此时的身份、心境以及神态行为;颔联写景,景象壮阔,气势雄浑;颈联既是眼前实景,也是诗人对局势的企望;尾联用典,写观雨感受,表现对抗金胜利的渴望。该诗虽然写的是雨景,但却包含着诗人对时局的极大关注。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点明了诗人此时的身份、心境以及神态行为。“山客”是诗人自谓,“客”点明处境,“龙钟”写诗人精神状态;“不解耕”表明诗人不会(懂)农桑。这里,与其说作者在介绍自己,不如说他在述说那个不幸的时代。寓居异乡,是因为国破家亡;精神疲惫,是因为颠沛流离;不事农桑,是由于在这战乱扰攘的年代无法进行和平生产。首联的出句,写出了诗人对这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观雨》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点明诗人此时的身份、心境以及神态行为;颔联写景,景象壮阔,气势雄浑;颈联既是眼前实景,也是诗人对局势的企望;尾联用典,写观雨感受,表现对抗金胜利的渴望。该诗境界辽阔,意蕴丰富,虽然写的是雨景,但却包含着诗人对时局的极大关注。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https://www.gushiwen.cn/authorv_8976db397833.aspx
陈与义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696篇诗文 ► 148条名句
红楼梦:智通寺的龙钟老僧身上,隐藏着什么秘密?2022-01-26 20:03:27 来源: 少读红楼  举报

分享至



贾雨村被罢官后,曾去林府做西宾,成了林黛玉的老师,而黛玉因体弱多病,加上母亲病逝,有段时间不曾上学,贾雨村因此有功夫到处闲逛。
有一天,贾雨村想去欣赏一下村野风光,于是就误进了隐在茂林深处的智通寺。这智通寺“门巷倾颓,墙垣朽败”,寺里有个龙钟老僧在煮粥,这僧人也是“既聋且昏,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
看上去,这就是一座荒废已久的破庙,没有香火,而那老僧也许就是一个寄居在寺庙里的乞丐,又或者寺庙里的其他僧人都迁往别的寺庙去了,而他因年迈则自愿留了下来。
就这么一个破败不堪的场景,这么一个又聋又昏的老僧,曹公寥寥几笔勾勒,让他现于贾雨村眼中,难道只是情节需要而为之?还是别有深意呢?
这当然不是泛泛之笔,单看那庙门上的一副对联,可知此中有深意。


这对联是“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就连游历甚广的贾雨村,都没见过这话头,以为“其中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亦未可知。”
但让贾雨村没想到的是,这个老僧似乎不是什么得道高僧,于是贾雨村也就没在意,问他两句话,也是答非所问,因此有些不耐烦,就出来了。
这个老僧真的是昏聩之人吗?当然不是。只是贾雨村一个一心想着功名仕途的俗人,又如何能参透其中的奥妙呢?所以,脂砚斋多次说“是雨村火气。”
什么是“火气”?就是还有贪嗔痴三火,还有满心满眼的世俗欲望,他自然看不破其中深意。而那老僧,看上去齿落舌钝,却真正是个翻过筋斗来的高人,所谓的齿落舌钝,既聋且昏不过是一副臭皮囊的假象罢了。
就像是金庸笔下的扫地神僧一样,谁能想到,这个最不引人注意的扫地僧,才是隐藏在少林寺藏经阁内真正武功高强又有大智慧的僧人?
因此,别看智通寺这么一个简单到只有不到百字的荒凉小境,脂砚斋却是大费笔墨做了批注的,而通过脂砚斋批语,我们也能一窥此中深意。


脂砚斋说,毕竟雨村还是俗眼,只能识得阿凤、宝玉、黛玉等未觉之先,却不识得既证之后。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贾雨村是俗人,他认识世俗中的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等人,但却不认识他们造劫完之后的真实面目。
再引申一下,我们可以说,这个老僧是以凤姐宝玉黛玉等人为代表的红楼梦中人完劫之后的化身,或说是他们在红尘渡劫完成之后留在俗世的肉身。
贾雨村看不出来太正常了,别说他,贾宝玉到此,也一样会看不出来。他神游太虚幻境时,看到十二钗册子,警幻仙子想尽了办法警其痴顽,他不还是一样没有顿悟?俗世中人,又有几人能看到多年以后的自己呢?
只能说时辰未到,就像歌词里唱的,你我皆凡人,生在尘世间。宝玉等人虽说不是凡人,但既落红尘渡劫,自然也是肉眼凡胎了,不经历一场人事,他怎能“打破胭脂阵,坐透红粉关”呢?更何况,此时尚未真正进入仕途的贾雨村?
因此,脂砚斋说,未出宁荣繁华盛处,却先写一荒凉小境;未写通部入世迷人,却先写一出世醒人;回风舞雪,倒侠逆波,别小说中所无之法。意思就是,曹公在还没写到以宁荣为代表的真正的富贵红尘时,就先给世人下一棒喝了。


这在小说写法中,相当于是倒叙,这也是红楼梦自创的一大风格,故事还没开场呢,先把结局告诉你了。但你依然会看下去,因为平凡如你我,不经历尘劫,你永远不知道为何会是这样的结局。
贾雨村看老僧是又聋又昏之人,却不知,那老僧才是翻过筋斗来的醒世之人,是通部红楼真正的高人,而他才是真正在红尘中迷失之人,可惜贾雨村直到锁枷扛时尚未醒悟。
当然,对这个龙钟老僧,我们还可以换一种角度来看。红楼梦通部写梦幻,而贾雨村偶然撞见的这个智通寺,会不会也是一种幻境呢?也就是说,等他下次再来时,再也找不到这处荒凉小境。
那个龙钟老僧,究竟是晚年的贾宝玉,还是出家的甄士隐,又或者他是癞头和尚或跛足道人幻化而成,只为警醒世人的呢?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08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20: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龙钟老僧在荣国府的一个影子,你注意到了吗?
播报文章

电视剧剑王朝
关注
2021-07-14 00:08
广告
《红楼梦》:龙钟老僧在荣国府的一个影子




《红楼梦》第二回写道,贾雨村闲游至智通寺,看到了一个龙钟老僧在那里煮粥。庚辰本、舒序本写作龙钟,有的版本写作聋肿。龙钟形容人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样子。一个人年老的时候难免驼背弯腰,其状似龙弓腰,似钟扣地,因此有了老态龙钟这个词。宋朝陆游晚年有诗:"老态龙钟疾未平,更堪俗事败幽情”。




贾雨村是一个读书奋进,胸怀抱负的寒族子弟,好容易中了进士,跻身官场,却因为贪酷之弊革职,“天生我材必有用”,贾雨村并不以为意,一面担风袖月,遍游大好河山,一面寻找再度入仕的机会。当他看到“门巷倾颓,墙垣朽败”的智通寺的时候,被门旁破旧的对联所吸引。“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文虽浅近,其意则深,恐怕其中隐藏着高人,因此贾雨村才走进了智通寺,可是看到这样一个老态龙钟的老僧,既聋且昏,所答非所问,便不耐烦走了出来。此处脂批写道,“毕竟雨村还是俗眼,只能识得阿凤、宝玉、黛玉等未觉之先,却不识得既证之后。”




所谓真事隐去,假语村言。在《红楼梦》恢弘的故事开始之前,先写了甄士隐和贾雨村的一段小故事,他们就像两面镜子,反映着贾家的过去未来。甄士隐是在野的逸士高人的形象,贾雨村热衷于仕途的人,他们都经历了一段辉煌的人生,之后跌入谷底,由富贵而贫穷,由高位到平庸,最后参透人生荣辱,自古周而复始,于是遁入空门。

然而,此时的贾雨村年富力强,对于官场的渴望的火种还没有熄灭,虽然有一定的见识,意识到了贾宝玉的不同于常人的地方,认识到了智通寺对联的警拔之处,但是却看不出龙钟老僧才是翻过筋斗来的高人。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无异于当头棒喝,警醒着每一个在世俗中苦苦挣扎的人。王熙凤对金钱的贪婪,贾赦对欲望的无所控制,贾珍的为所欲为,薛蟠的不学无术,等等,这些贵族子弟浑浑噩噩,享受着祖先挣下的家业,即使感觉到了今不如昔的危机,仍然不事节俭,不思进取,奢侈无度。不就是“身后有余忘缩手”吗?可是到了家族败落,忽喇喇如大厦倾,已经没有退路了,想回头也为时晚矣。




其实,贾雨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因为林如海搭上了贾府这条大船,又因为乱判葫芦案,结交了王子腾,从而官运亨通。但是,他何尝想过缩手,何尝想过回头?登高必跌重,今怜破袄寒,昨嫌紫蟒长,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贾雨村最后的结果也是“枷锁扛”。经历了一番浮沉,看透了人生无常、命运起伏,皈依了空门。今天的龙钟老僧其实就是贾宝玉、贾雨村未来的样子。




《红楼梦》的写作手法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有时候又一咏三叹,反复渲染。在第二回开篇之初留下了话头,在荣国府里仍然不忘写写了一个龙钟老僧式的人物,她就是贾府的老姆姆。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遭笞挞”,忠顺王府因为蒋玉菡的事情问责于贾政,贾政气得七窍生烟,要教训宝玉。宝玉预感到了暴风雨就要来临,希望有个人去给贾母、王夫人捎个口信,偏生那些小厮都不在身边,宝玉急得在厅上干转,忽然看见一个老姆姆走了出来。




这个老姆姆又老又聋,真可以和龙钟老僧相提并论。一番插科打诨似的对话,让读者在轻松之余,大概也无尽疑惑,这个老姆姆是谁?她是真的糊涂吗?




我们知道金钏之死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除了王夫人房里的人,其他人一概不知,即使宝钗、袭人这样消息灵通的人也是偶然知晓的。可是,一个眼花耳聋的老婆子却把前因后果知道得清清楚楚,连王夫人赏了衣服和银子的事情都知道了。那么,这个老婆婆是真的糊涂吗?

“有什么不了的事”,说得是如此的云淡风轻,一副看破世俗的样子。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老太太也是一个大智若愚式的人物。




其实,王夫人的房里怎么会有这样一个老婆婆呢?年迈耳聋,她能做什么呢?如果是得脸的奴才,恐怕早就到外面颐养天年去了;如果是不得脸的奴才,这样年纪的婆子恐怕也是要在二门之外伺候的,如何到得了内院?

这个老婆婆出现得如此凑巧,又是如此的不合理,不能不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一段神来之笔。通过老婆婆的言谈,说出了金钏之死的前因后果,也说出了一个身份卑微的小丫环是如何的命如草芥。死了就死了,赏一些银子衣服就是无上的恩典了,有什么不了的事呢?看惯了世俗人心,就麻木了,对生命也就没有了最初的敬畏。所有的人剥去了外形,就无异于陈列的商品,他们价值几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剩下了互相利用,而无关的人之间人情淡漠得可怕。




这个老嬷嬷,以最简单的话说出了这个世间,关于人性的最黑暗的部分。看到她,还会联想到王一贴,那个颇具有喜剧效果的道士。

这老王道士专意在江湖上卖药,亦长在宁荣两宅走动熟惯,据说他的膏药十分灵验,只一贴百病皆除,因此人送他个浑号 “王一贴”。贾宝玉想到夏金桂善妒,香菱受苦,因此向王道士找一付治疗女子嫉妒的膏药。王一贴便顺嘴胡诌了一个“疗妒汤”。 王一贴道:“一剂不效吃十剂,今日不效明日再吃,今年不效吃到明年。横竖这三味药都是润肺开胃不伤人的,甜丝丝的,又止咳嗽,又好吃。吃过一百岁,人横竖是要死的,死了还妒什么!那时就见效了。”说得宝玉茗烟都大笑不止。王一贴笑道:“实告你们说,连膏药也是假的。我有真药,我还吃了作神仙呢。有真的,跑到这里来混?”王一贴所言所行,真令人捧腹不已,不过也看得出他是一个豁达通透的人。




从龙钟老僧到耳聋的老姆姆,到油嘴滑舌的王一贴,虽然涉及笔墨不过三言两语,但是他们的人物形象却是如此的鲜活生动。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些挣扎在世海浮沉中的人们就像一个个不知道停歇的陀螺,在拼命地在各自的轨道上旋转,而这些经历了岁月沉淀的老者,却别有一番睿智和清醒。他们不是隐匿人间的世外高人,他们只是经历了我们正在经历的时间而已,他们现在的生活就是我们未来的模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08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20: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逢入京使
[ 唐 ] 岑参
原文 译文对照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注释
(1)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2)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3)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4)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伯祖岑长倩、伯父岑羲都以文墨致位宰相;父岑植,仕至晋州刺史。然十岁左右,父亲去世,家道中落。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勤学不辍,遍览史籍。天宝三载(744...
病中寓秦溪
[ 明 ] 陈言

原文

病多慵引架书看,双袖龙钟泪不干。

世态炎凉随节序,人情反覆似波澜。

溪风送雨过秋寺,山鸟将雏傍药栏。

同学少年多不贱,独将衰鬓客秦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08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20: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行香子·树绕村庄
[ 宋 ] 秦观
原文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译文
绿树环绕着村庄,春水满池塘,迎着暖暖春风,安闲自在地来回漫步着。小小的院子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越过围墙远望,隐约可见几间茅草房。溪水的小桥旁,青色的酒幌子在风中飞扬。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只见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注释
陂(bēi)塘:池塘。

徜(cháng)徉(yáng):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飏(yáng):飞扬,飘扬。

青旗:青色的酒幌子。

作者介绍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
查看百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08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20: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
出自唐代王维《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与裴迪同作)》
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
全文赏析
该诗写诗人自己老态龙钟、步履蹒跚地冒着炎热前往青龙寺拜谒操禅师。此行目的就是要就一些疑问请教操禅师。路途的艰辛,反衬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平静的叙述,让人感觉到这份虔诚没有了如火如荼的炽烈,却已深入诗人心中,与生命融为一体,沉稳而坚实。在拜谒操禅师之后,疑问烟消云散。接着的两联表现了诗人豁然出疑后的体悟。“一毛孔容三千大千世界”,整个山河大地尽在天眼中也是平常事。法身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世界不能超出其外。若证明此义,炎热也不是炎热,只是心生。不执炎热相,大地风自可骤然而起,销尽炎热,却也不见得丝毫炎热得灭。全诗对仗极其工整,说理明晰,禅悟深刻,内容有收有放,体现了诗人作诗和禅修的深厚功力。
译文/注释
①义心:谓犹豫不决之心。有迷事、迷理两种,迷事之疑,于见道时断之;迷理之疑,至佛果时始能断之。
②空病:执着于空。
③天眼:天人之眼,所观甚远,为五眼之一。天眼有两种:一从福报得来,如天人;二从苦修得来,如阿那律尊者所得天眼。
④法身:指佛的自性真身,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又称法身佛、自性身或第一身。

作者王维简介
王维画像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08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20: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钟
陆游陆游〔宋代〕

龙钟一老寄荒村,鼎食山栖久已分。平日气吞云梦泽,莫年缘在武夷君。

抢榆敢羡垂天翼,倚市从嗤刺绣文。幸有笔床茶灶在,孤舟更入剡溪云。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https://www.gushiwen.cn/authorv_efd5da0ed1a1.aspx
陆游
陆游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10237篇诗文 ► 1139条名句

收藏下载复制详情完善
猜您喜欢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宋代·米芾《水调歌头·中秋》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1f4c10fbc96f.aspx
背诵拼音赏析注释译文
水调歌头·中秋

米芾米芾〔宋代〕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收藏下载详情完善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宋代·朱敦儒《好事近·渔父词》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e8304ec2d842.aspx
背诵拼音赏析注释译文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朱敦儒〔宋代〕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收藏下载详情完善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宋代·汪藻《点绛唇·新月娟娟》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b8de18a714fd.aspx
背诵拼音赏析注释译文
点绛唇·新月娟娟

汪藻汪藻〔宋代〕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08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21: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宝玉,即集木石前盟于一身的神瑛侍者。。。木石前盟===绛珠仙草+补天石//通灵宝玉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出自清代曹雪芹的《终身误

译文人人都称赞与宝钗这门美满的婚姻,但我念念不忘的是与黛玉的前世之盟。

注释金玉:珍宝的通称,比喻珍贵和美好。良姻:好姻缘。

赏析“金玉良姻”指符合封建秩序和封建家族利益的所谓美满婚姻,此处特指宝玉与宝钗的婚姻;“木石前盟”指贾宝玉和林黛玉建立在共同反抗封建礼教基础上的爱情,表明了宝玉对于宝钗和黛玉两人截然不同的感情和心意,抒发了宝玉对于误他终身的"金玉良缘"的愤恨,反映出作者对那种庸俗低级“才子佳人”式的爱情的反对。





[url=][/url]




原文[url=][/url]

曹雪芹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良缘 一作:良姻)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出自清代曹雪芹的《终身误

译文人人都称赞与宝钗这门美满的婚姻,但我念念不忘的是与黛玉的前世之盟。

注释金玉:珍宝的通称,比喻珍贵和美好。良姻:好姻缘。

赏析“金玉良姻”指符合封建秩序和封建家族利益的所谓美满婚姻,此处特指宝玉与宝钗的婚姻;“木石前盟”指贾宝玉和林黛玉建立在共同反抗封建礼教基础上的爱情,表明了宝玉对于宝钗和黛玉两人截然不同的感情和心意,抒发了宝玉对于误他终身的"金玉良缘"的愤恨,反映出作者对那种庸俗低级“才子佳人”式的爱情的反对。





[url=][/url]




原文[url=][/url]

曹雪芹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良缘 一作:良姻)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曹雪芹拥有《石头记》的著作权 太坡居士 2021-07-04   |  35阅读  |  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解味《石头记》周末谭(8)]曹雪芹拥有《石头记》的著作权《石头记》第一回写道:
一日,(未被选中补天的女娲石)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来至石下,席地而坐,长谈。
这段话存在着明显的“误谬”(脂砚斋语)。“远远而来”的“一僧一道”,不难理解:意即一个和尚和一个道士。但接下来的一句就说不通了:“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这句话明明是指一个人的形象,但前面提到的是两个人,该怎样理解?此处,“戚序本”有夹批曰:这是真像,非幻像也。
靖藏本亦有眉批曰:
作者自己形容。
通过作者以批书人的名义添加的批语,我们明白了:原来“一僧一道”可谐音成“亦僧亦道”,即“ 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者是指同一人,即作者曹雪芹。这十个字是对曹雪芹形象的高度概括。
曹雪芹巧妙利用“一”和“亦”的谐音 ,将“僧”和“道”合并为一人,再通过长相,说明书中的“僧”和“道”都隐写着作者本人。
“一僧一道”第一次出现的目的是将女娲石幻化成的“鲜明莹洁美玉”“镌上数字”后,携往“隆盛昌明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去安身乐业。”这里“甲戌本”有侧批曰:
何不再添一句云:“择个绝世情痴作主人。”
此批说明:这块“美玉”即“通灵红玉”,他的主人便是书中的宝玉,而宝玉又将“通灵红玉”视为命根子,故“绝世情痴”即指宝玉。这样便将“美玉”所携往的“隆盛昌明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去安身乐业”与作者本人(在小说中即主要分身宝玉)绾系在了一起。“邦”,指中国;“族”指曹家;“地”指南京;“乡”指江宁织造府。——“女娲石”幻化成的“通灵红玉”,其主人便是“绝世情痴”曹雪芹。
“一僧一道”在书中第二次出现时,采取的方式与第一次不同。这一次不是两个人一起走来,而是首先出现“道人”,之后“道人”变成为“情僧”:
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
接着又写道:
……空空道人听了此语,思忖半晌,将这《石头记》再细阅一遍,……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前面已说明:“一僧一道”即“亦僧亦道”,无论“僧”和“道”都是曹雪芹。《情僧录》意即《雪芹著》。
在《石头记》中改《石头记》为《情僧录》”后面,写道:“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此处,“甲戌本”有眉批曰:
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所谓“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意即雪芹最初写成的是《风月宝鉴》,而且其弟棠村为他作了“序”(棠村应是雪芹叔父曹頫之子)。《风月宝鉴》是《石头记》的书名之一,《石头记》作者当然也是曹雪芹无疑。
曹雪芹在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胡伟清:石头到底是谁
  2020-05-03

近日,断断续续地,利用每天的碎片时间,在“微信读书”上,听完了“蒋勋说红楼梦”。

“微信读书”是我几乎每天要用到的唯一一个APP,连手机上原载的“华为音乐”,也有时忘了去听。

我在上课时,一直给学生们推荐“微信读书”,我认为这是腾讯所做的又一项“大功德”,不仅可以免费读书,而且书不少,而且错处也很少。我用过很多读书软件,错误太多的就不用提了,怕得罪人。而像“当当云阅读”,错漏虽少,但要付费;Kindle当然很好,但同样要付费。我在这两个软件上花了不少银两了。后来妻子推荐“微信读书”给我。我一用,简直如获至宝。只可惜用手机阅读,毕竟对眼睛不好。好在可以听,虽然机器发声,难免错漏百出,如把“长江”念成“zhang jiang”之类,但听久了也就习惯了。当然,图表中的文字和内容,机器是不去识别的,很是遗憾。不过现在,“微信读书”里真人朗读的,或真人讲书的,越来越多了,真好。

好几次,我都在想,如果腾讯推出一款如Kindle那样的阅读器,而且也能听书,那多好啊。当然,也许以后会有的。

以上文字,似乎是在为腾讯做广告。腾讯没有必要让我做广告,我也没有必要为任何机构做广告。只是因为从内心里觉得好,就不由自主地写了,毕竟喜欢读书的人,并不是人人都知道有这么一款APP,多让一个人知道,也不是坏事。而如果腾讯的人碰巧读了我的这篇文章,能够做出一些改进,那不更是好事嘛。

听蒋勋说红楼,不仅是讲《红楼梦》本身,更是讲他自己的一些人生感悟,特别是说他把《红楼梦》当成佛经来读,很是佩服。

此前在“喜马拉雅”里,听过“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也很有意思。不过,蒋和刘,两位先生的读法是不一样的,讲法自然也就不一样。刘心武不仅研究红学,还续补了28回,因为他认为红楼梦就应该是108回。

而蒋勋,则是如英国小说家和评论家伍尔夫所说的,是站在“普通读者”而非“研究者”的角度来读来讲的,因此,可能更受“普通读者”的欢迎。

但蒋勋在他的说书里,出现了一些小错误,不知道是口误否?比如,他说贾母是荣国公的妻子,就不对,贾母应该是荣国公的儿媳妇,这在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里就交代得很明白:

自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娶的也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为妻,生了两个儿子,长名贾赦,次名贾政。

这个失误,因为出现的地方少,也就算了。出现得最多的,便是说“石头”就是贾宝玉。其实仔细看《红楼梦》,就知道石头不是贾宝玉,而是贾宝玉生下来时,口中所衔的那块玉。

第一回里,“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并说要“再镌上数字”,但直到甄士隐梦入太虚幻境时,才让我们知道这玉的正面有“通灵宝玉”四字。当甄士隐要细看其他小字时,“那僧便说已到幻境,便强从手中夺了去”,于是甄士隐就没有机会看到了。所以脂砚斋批曰:“凡三四次,始出明玉形。隐曲之至。”

以上是“虚幻世界”里的,而在现实世界里,就更是“隐曲之至”了。到了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说贾宝玉“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但没有说有些什么字。要到了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时,宝钗要看宝玉的玉,读者才知道,正面刻着“通灵宝玉”四个大字,下面还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字,背面还有“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等字。且就在这一回里,就点明了:

这就是大荒山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

再回到第一回,脂砚斋在那僧说“然后好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之后,批注道:“何不再添一句云:‘择个绝世情痴作主人。’”这个“绝世情痴”自然就是贾宝玉了,而这石头,既然其主人是贾宝玉,它就当然是他口子所衔之宝玉了。

蒋先生说他读了几十遍《红楼梦》,我也读了不下十遍,但估计我们的读法有所不同。我是学理工出身的,可能对一些细节特别敏感,而蒋先生是搞艺术的,估计更加看重的是整体和意象之类。我不一定每次都读完,但肯定每次都是从第一回读起的,因为我买了五六个不同的版本,包括手抄本的影印版。每次买回新书,当然就要兴致勃勃地从头看起的,所以,对前面的内容比较熟悉,而蒋先生则是随手翻到哪里就读,估计对后面的内容就比较熟。我是把书放在书房里的,有点“正襟危坐”地拜读的意思,读的时候估计“理性”多一些,而蒋先生则是将书置于床头,读到累了就睡,估计“感性”的领悟多一些。

最后要说明的是,我这不是“反驳”或“挑刺”,到了我这个年龄,已经不太喜欢这样了,那是年轻时候做的事。就算是一点“补充”吧。

2020年4月26日于江津双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08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21: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曹雪芹拥有《石头记》的著作权 (2021-07-04 18:07:43)
标签: 曹雪芹 教育 历史 文化 杂谈        分类: 石学专论
[解味《石头记》周末谭(8)]
曹雪芹拥有《石头记》的著作权

《石头记》第一回写道:

一日,(未被选中补天的女娲石)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来至石下,席地而坐,长谈。

这段话存在着明显的“误谬”(脂砚斋语)。“远远而来”的“一僧一道”,不难理解:意即一个和尚和一个道士。但接下来的一句就说不通了:“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这句话明明是指一个人的形象,但前面提到的是两个人,该怎样理解?此处,“戚序本”有夹批曰:
这是真像,非幻像也。

靖藏本亦有眉批曰:

作者自己形容。

通过作者以批书人的名义添加的批语,我们明白了:原来“一僧一道”可谐音成“亦僧亦道”,即“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者是指同一人,即作者曹雪芹。这十个字是对曹雪芹形象的高度概括。

曹雪芹巧妙利用“一”和“亦”的谐音 ,将“僧”和“道”合并为一人,再通过长相,说明书中的“僧”和“道”都隐写着作者本人。

“一僧一道”第一次出现的目的是将女娲石幻化成的“鲜明莹洁美玉”“镌上数字”后,携往“隆盛昌明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去安身乐业。”这里“甲戌本”有侧批曰:

何不再添一句云:“择个绝世情痴作主人。”

此批说明:这块“美玉”即“通灵红玉”,他的主人便是书中的宝玉,而宝玉又将“通灵红玉”视为命根子,故“绝世情痴”即指宝玉。这样便将“美玉”所携往的“隆盛昌明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去安身乐业”与作者本人(在小说中即主要分身宝玉)绾系在了一起。“邦”,指中国;“族”指曹家;“地”指南京;“乡”指江宁织造府。——“女娲石”幻化成的“通灵红玉”,其主人便是“绝世情痴”曹雪芹。

“一僧一道”在书中第二次出现时,采取的方式与第一次不同。这一次不是两个人一起走来,而是首先出现“道人”,之后“道人”变成为“情僧”:

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

接着又写道:

……空空道人听了此语,思忖半晌,将这《石头记》再细阅一遍,……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前面已说明:“一僧一道”即“亦僧亦道”,无论“僧”和“道”都是曹雪芹。《情僧录》意即《雪芹著》。


在《石头记》中“改《石头记》为《情僧录》”后面,写道:“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此处,“甲戌本”有眉批曰:

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所谓“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意即雪芹最初写成的是《风月宝鉴》,而且其弟棠村为他作了“序”(棠村应是雪芹叔父曹頫之子)。《风月宝鉴》是《石头记》的书名之一,《石头记》作者当然也是曹雪芹无疑。


曹雪芹在“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面,继续写道:“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这里的“悼红轩”意即悼念红玉的书斋。在“增删五次”处“甲戌本”有眉批曰:

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处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法”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方是巨眼。

什么叫“楔子”?

原本指插在木器的榫子缝儿里的木片,可以使接榫处不活动。后来在杂剧里加在第一折前头或插在两折中间的片段,或在近代小说中加在正文前面的片段,也叫“楔子”。就《石头记》的正面小说来说,直到“满纸荒唐言”绝句,尚未进入书中的故事,故脂砚斋将其称为“楔子”。并说明:这段“楔子”,非曹雪芹本人,其他任何人也写不出来。

脂砚斋写出这段批语的目的是启示读者:不要认为书中写了“披阅”、“增删”后,便模糊了曹雪芹对《石头记》的著作权。脂砚斋让读者思考:既然“楔子”只能由曹雪芹所撰,那么这里的“披阅”、“增删”不过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法’处”,要求“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方是巨眼。”脂砚斋通过这段批语还进一步说明:《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是同一部书的四个不同的书名,其作者均为曹雪芹。


《石头记》在“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后,接着写道:

并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能向读者提出“谁解其中味”这样问题的人,只能是作者。而只有作者才可能制定“解”得“其中味”的标准。其标准便是“甲戌本”针对此句诗歌添加的批语:“此是第一首标题诗。”意即这首诗是有标题的,标题就是《金陵十二钗》。前面已论证:“金陵十二钗”都是现实人物“红玉”的分身。谁能理解这一点,谁就是“解味者”。这就是曹雪芹为“解味者”制定的标准。

前面已论证,曹雪芹的著书目的是为名叫“红玉”者作传。而金陵十二钗均为“红玉”的分身。因而凡能理解《金陵十二钗》背后之隐意为《红玉传》者,均是解味者。


在“谁解其中味”处,“甲戌本”书眉处有大段批语,说明此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他“哭成”了“此书”。这段批语内容如下: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余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

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月泪笔。(这段批语应出自曹雪芹第三任妻子许芳卿之手。此批是曹雪芹去世11年之后写成的。许芳卿在将乾隆纪年推算成干支时,错将“癸未”算成了“壬午”,周汝昌先生曾撰文说明,予以纠正,并论证曹雪芹应卒于癸未年。——笔者注)

上述批语明确写出:曹雪芹“哭成此书。”“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这些都说明:《石头记》作者即曹雪芹。

小结
1、《石头记》是由“情僧”自女娲石上抄录回来,问世传奇的。而“情僧”即曹雪芹,故《石头记》为曹雪芹所著。

2、《风月宝鉴》是《石头记》的书名之一。该书是具有正、反两面特点,但没有分出章回的长篇故事。其“序”是由雪芹之堂弟棠村所作。

3、红玉逝后,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金陵十二钗》亦《石头记》书名之一,进一步说明其著作权属曹雪芹。

4、就《石头记》内容来说,如“楔子”,非曹雪芹其他任何人是写不出来的。

5、脂砚斋批语中,不止一处提及《石头记》是曹雪芹哭成的。“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批语是其中之一。

参考资料:

1、《论曹雪芹对〈石头记〉的著作权》(载于《考证曹雪芹》,东方出版社出版)。

紫军、霍国玲(010—82598181)

(作者处尚存少量书籍供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1 17:55 , Processed in 0.61975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