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甄士隐影射顽石No36500崇祯帝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7-29 09: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研读破解《红楼梦》满两年了! (2018-01-12 08:16:10)
标签: 历史 朱三太子 红楼梦        分类: 敬告各位朋友
两年了,自2016年1月11日至今,八十万字的积累,见证着两年来的笔下光阴。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朱慈炤的《红楼梦》为我打开了通往明末历史真相的大门,不断的新发现不仅令我鼓舞,更令我悲愤难抑、心情沉重,李贽曾就读史发出这样的感慨:“自古至今,多少冤屈,谁与辨雪?故读史时真如与百千万人作对敌,” 还原历史无异于与千军对垒,要将事实真相从被重重谎言包裹中剖析出来是艰难地,但编得再好的谎言,在真相的天然逻辑和内在联系前也只能土崩瓦解,即使已经历经三百多年,即使证据已经支离破碎,但假的就是假的,“一经对垒,献俘授首,殊有绝致,未易告语。”



每一新的发现,都耗费无数心血,但更令我心感安慰,不敢轻言放弃,为了朱慈炤的“字字血泪”,更为了历史的公正。



感谢过去两年里支持我的朋友们,更多的发现、更深的内幕将会慢慢向大家揭开。也期待大家的参与讨论,帮助我更全面的破解《红楼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8-1 10: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以甄士隐和贾雨村开篇,你知道隐藏了什么重要事?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2024 人文季美学向导
​关注他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细说红楼梦084:甄士隐与贾雨村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红楼梦》第一回两部分,神话故事交代大纲,意义并不大。作为引人入胜之笔,没有也可以,会适当缺少可读性。


第二部分切入现实,以甄士隐的退与亡,讲趋吉避凶。以贾雨村的进与兴,讲急功近利。

结果二人看似一兴一亡,实际却双双毁灭。源于甄士隐的退,没有真退。贾雨村的进,进的太多。

☞细说红楼系列084,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第一回的核心是什么?既不是甄士隐,也不是贾雨村。而是姑苏城,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旁。

这几个地名每个都有意义。

姑苏城,天下第一富贵风流地。


阊门外,繁荣昌盛之外,便是是非之外。

十里街,一条十里街便是“势力、势利”街,通向阊门内,引出祸事。

仁清巷,是“势利”的分支,近势力,有人情,更是“认不清”。

葫芦庙,通糊涂。认不清势利害人,便是糊涂人。

于是,葫芦庙旁住着甄士隐,葫芦庙里住着贾雨村,他们都是“糊涂人”。

甄士隐是个乡宦,表明他之前身份是官员,必然也是十年寒窗,科举高中,当官后又致仕还乡。


按说远离权力旋涡,功成身退。可他“糊涂”在没有退干净。还留恋在势利附近,认不清现实危机。

从后文线索来看,甄士隐代表太上皇老臣的旧党,不排除支持义忠亲王,与皇帝对立而致仕。

贾雨村是落魄举子,在葫芦庙中追求功名,要走出仁清巷逆袭十里街,去往权力中心,复制甄士隐曾走过的路。

势利既然害人,便无人能够幸免。


甄士隐是作为“旧党”不甘心,资助贾雨村进京赶考,举荐他京中仕宦之家,是为旧党输送新鲜血液。

贾雨村急功近利,没等到举荐信,金榜题名反成了天子门生,新党中人。为日后遭身为旧党的上司弹劾被革职埋下隐患。

新党旧党之说,源于当时朝廷是太上皇和皇帝“双悬日月照乾坤”。

贾府等四王八公都是旧党。忠顺王、贾雨村(暂时)和林如海等天子门生都是新党。日后一切兴亡,都围绕在新旧之争中。

所以,林如海死在九月初三,白居易作《暮江吟》时,正处于牛李党争的黑暗气氛。

甄士隐的女儿被霍启丢失,随后家破人亡,影射贾府“祸起”败亡的顺序和时间。


丫头娇杏因贾雨村钟情,母凭子贵幸运做了诰命夫人,预示人生境遇反转。

甄英莲有命无运,“莲”引出众女儿可怜命运的伏笔。

娇杏命运两济,“杏”引出女儿薄命,也有幸运者脱颖而出。

甄士隐一家三口,就影射了日后宝黛钗三人经历。

甄士隐遭难又被岳父封肃所害,提醒注意岳父和舅舅。

而在甄士隐败亡,贾雨村崛起背后,还隐写了一场波及全国的天灾,袭人和晴雯都因此被卖进贾府。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2-12 10:07・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8-3 20: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甄士隐影射No36500顽石崇祯帝

甄士隐经历的“三劫”就是红楼梦隐藏的真实故事
龍乡
龍乡
与朋友们一起透视隐藏在《红楼梦》背后的真实故事。
​关注他
甄士隐经历的“三劫”隐寓着《红楼梦》隐藏的真实故事

原创:龍乡

甄士隐的“三劫”是实实在在地用辛酸血泪都不足以形容的三次劫难。

甄士隐,真事隐!

甄士隐所经历的三次劫难,理所当然就是真事隐去的《红楼梦》故事背后隐藏的血泪般的劫难。


这“三劫”,具体说来到底是怎样的劫难呢?

(一)

跛足道人是这样对甄士隐说的:

“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

“三劫后”有眉批道:“佛以世谓劫。凡三十年为一世。三劫者,想以九十春光寓言也。”

年已半百的甄士隐,怎么可能还有九十春光,故而说:“寓言也”。究竟“寓言”什么,很难准确定论,但是,我们可以表面故事中发现甄士隐所经历的“三劫”。当然,这是被真事隐去、另有“寓言”的三劫。

(二)

第一回回末,甄士隐把《好了歌》注解过后:

“那疯跛道人听了,鼓掌笑道:‘解得切,解得切!’士隐便说一声:‘走罢!’将道人肩上搭连抱了过来背着,竟不回头,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

此处有三条批语:

[甲侧]:如闻如见。

[甲眉]:走吧二字,真悬崖撒手,若个能行?

[蒙侧]:一转念间蹬彼岸。


甄士隐随疯道人飘飘而去,是因看破红尘修行去了吗?以下三点分析对此可以否认:

一,跛足道人真身乃书中所设置的,能够随意出入神界幻境的渺渺真人,随他而去者,肉身凡体是不太可能做到的;

二,当初跛足道人说的“北邙山”,为埋葬历代王候将相之风水宝地,所谓“在北邙山等你”,并非实指,而是意味着脱离了人世。所以才能“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至于与谁“会齐了”,那只能是茫茫大士所说的到凡间了解公案的那“一众风流冤孽”,当然也代表着“公案”已经了解。

三,批语中的“悬崖撒手”“蹬彼岸”,无疑也是在说甄士隐此去,实为喻示生命已经终结。而“如闻如见”,则是代表一声“走吧”,让那辛酸的过往仿佛又重现眼前。

(三)

总的来说,通过前后两相对比,能够得出的结论就是,甄士隐随疯道人飘飘而去,说明此时“三劫”已经成为过去。而甄士隐此去又是与“一众风流冤孽”“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又说明了甄士隐所经历的“三劫”,是对《红楼梦》里被真事隐去的所有真事,设计出的一种“寓言”式概括。

由此可知,这个“三劫”于《红楼梦》是多么重要,于读懂《红楼梦》背后被隐去的故事是多么的关键。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三劫”呢?

在第一次与第二次遇到跛足道人之间,共发生了三件对甄士隐来说最为严重而且是隐含“寓言”的大事:

第一件事写的是,于元宵佳节之日,霍启(甲侧:妙祸起也,此因事而命名)抱着甄士隐唯一的宝贝女儿甄英莲出去玩时,竟然把英莲给弄丢了。甄士隐“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落,岂不思想。因此昼夜啼哭,几乎不曾寻死。看看一月,士隐先得了一病。”

第二件写的是,三月十五日,葫芦庙炸供告成失火。“大扺也因劫数,(甲眉:写出南直召祸之实病。)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只可怜甄家在隔壁,烧成一片瓦砾场了。……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

第三件写的是,“士隐只得将田庄都折变了,便携着妻子与两个丫鬟投他岳女。此人名喚卦肃,(蒙戚双批:风俗。)本贯大如州人氏,(甲眉:托言大概如此之风俗也。)……幸而士隐还有折变地的银子未曾用完,拿出来托他随分就价,薄置些须房地,为后日衣食之计。那卦肃便半哄半赚,些须与他些薄田朽屋。……士隐知投人不着,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惊唬,急忿翡痛已伤,暮年之人,贫病交攻,意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

(四)

以上三件事,是造成家败人失、给予甄士隐致命打击的三件事,并且是在紧密连续中发生的。同时,也是造成甄士隐“飘飘而去”的“三劫”。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甄士隐去后,紧接着便是从葫芦庙出来的贾雨村升官、娶妻、生子。从表面看去,这是故事发展的正常顺序与自然衔接。

但是,当我们看到甄士隐的“三劫”是对全书故事的“寓言”式纲领性概括后,便会明白,此后贾雨村的出场,实为“三劫”所“寓言”故事的开端,也就是用“假语村言”把“真事隐去”的序幕正式拉开了。

那么,这个利用假语村言隐藏的故事该怎么去理解和解读呢?

当然是必须参考参照甄士隐所经历的“寓言”式的“三劫”。

第一劫,元宵佳节、霍启、英莲丢失“寓言”的是什么;

第二劫,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为瓦砾,以及“鼠盗峰起,无非抢田夺地”等,“寓言”的是什么;

第三劫,大如州人氏、封肃,田产遭哄骗,暮年、下世等,“寓言”的是什么。


如果我们对贾、王、薛、史四大家族的兴衰,宝黛钗的爱情纠葛等所有假语村言的表面故事,所作出的理解与解读,与甄士隐“三劫”之“寓言”是契合相通的,这样才能表明基本读懂了《红楼梦》。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甄士隐的女儿在书中拥有的英莲、香菱、秋菱三个名字,是伴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出现的,有解读中,是需要找出这三个名字,在甄士隐所经历“三劫”中分别代表彖征看其中哪一劫的。





发布于 2024-06-22 10:29・IP 属地浙江
红楼梦(小说)
红楼梦 (1987陈晓旭版电视剧)
红楼梦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16: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被贾宝玉厌憎的宁国府四出戈阳腔大戏的内里乾坤
原创2023-03-23 06:05·红楼隐史

《红楼隐史》上下两册,天猫淘宝当当京东等均有售,全本230集已上线喜马拉雅听书,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真相

宝玉就是因为难以忍受这四出戈阳腔大戏,才逃了出来进而撞破了茗烟和卍儿的淫情。朱慈炤是皇四子,所以对“四”格外钟爱,四大家族,贾府四春,四样汤模,荣国府里元春点了四出戏,这宁国府贾珍又唱了四出戏,不过贾珍这四出戏可不是贾府例常的昆曲,而是以“动作大嘈杂喧闹”著称的戈阳腔,请看书中描写:

“谁想贾珍这边唱的是《丁郎认父》、《黄伯央大摆阴魂阵》,更有《孙行者大闹天宫》、《姜子牙斩将封神》等类的戏文。【庚辰双行夹批:真真热闹。】倏尔神鬼乱出,忽又妖魔毕露,甚至于扬幡过会,号佛行香,锣鼓喊叫之声闻于巷外。【庚辰双行夹批:形容刻薄之至,弋阳腔能事毕矣。阅至此则有如耳内喧哗、目中离乱,后文至隔墙闻“袅晴丝”数曲,则有如魂随笛转、魄逐歌销。形容一事,一事毕肖,石头是第一能手矣。】满街之人个个都赞:“好热闹戏,别人家断不能有的。”【庚辰双行夹批:必有之言。】宝玉见那繁华热闹到如此不堪的田地,只略坐了一坐,便走开各处闲耍。”而后朱慈炤又特意写道:“茗烟因问:“二爷为何不看这样的好戏?”

到底是什么让宝玉朱慈炤厌憎宁国府的这些戏热闹不堪呢?为何一向喜听婉转儒雅昆曲的贾府唱起了动作大而且嘈杂闹腾的戈阳腔呢?就让我来逐一说说这些戏的内容和历史影射。

《丁郎认父》讲叙的是明代严嵩专权,害死忠臣杜鸾,并抄杀杜家满门。杜鸾之子杜文学发配湖广,改名胡文学。辞官的胡丞相路遇文学,见其长相不俗,遂供其读书,并招赘文学,将唯一的女儿胡凤英嫁给他。文学本已有妻,文学出逃时,其妻已身怀有孕。数年后其子长大,起名丁郎,特奉母命湖广寻父。走前其母将相认之证半片菱花交与丁郎。丁郎来至湖广,有乡约苗青,与文学同乡,闻丁郎寻父之事,特将其留于家中,待文学外出,以便引见。巧逢文学大街行走,苗青急命丁郎拦马认父。文学问明丁郎家世,又见半片菱花,确系已子无疑;但因身边有胡家人,恐露破绽,反忍痛责打丁郎冒认官亲。苗青甚为不平,让丁郎前往胡府喊冤,复被家人拉至花园殴打,致昏迷不醒。适胡凤英为母花园降香,见状用姜汤灌醒丁郎。丁郎出示菱花,说明原委,胡凤英以子相认,并禀明其父,怒责文学无情不认其子,文学认错,父子最终团聚。

——这《丁郎认父》实为影射万历皇帝最初不认宫女王氏所出的长子朱常洛,但最终在胡凤英慈圣太后的压力下迫于形势承认朱常洛并册立其为太子。



  《黄伯央大摆阴魂阵》,黄伯央即黄伯杨。此剧取材于《元刊全相平话•七国春秋平话》卷下,演的是燕将乐毅的师父黄伯杨,布迷魂阵困住齐将孙膑,后鬼谷子下山,助其徒弟孙膑破了阵。

——这《黄伯央大摆阴魂阵》,实为影射万历皇帝因迟迟不立庶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加之对郑贵妃之子的格外偏爱,导致朝野内外传言万历想立郑贵妃之子福王为太子。由于万历的模糊态度,使得官场乃至地方的人,妄加揣测,导致政局混乱,出现宣、昆、齐、楚、浙五党和东林党两大派明争暗斗,廷臣党争攻讦,政府机构涣散,最终黄伯杨万历皇帝在鬼谷子慈圣太后的干预下不得不让步册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孙行者大闹天宫》大家都熟悉,讲的是齐天大圣不服天规定律,先是强借了龙宫的金箍棒、后又强销了地府的生死簿、上了天庭还嫌官小又偷吃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和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庭被捉回后又大闹天宫,最后玉帝请来了如来佛祖终于将孙悟空压在了五行山下。

  ——这《孙行者大闹天宫》实为影射孙大圣万历皇帝因为“不喜群臣激聒、恶其离间朕父子”,而迟迟不肯册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万历想方设法用尽各种手段与极力激聒的朝臣们抗衡,并因国本之争多年不上朝,以示抗议,历时十六年的国本之争却因其母慈圣太后出手干预而最终失败,万历被迫册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姜子牙斩将封神》讲的是阐教弟子姜子牙辅佐周文王,文王死后,其子周武王开始讨伐商王帝辛,阐教支持周朝,截教拥护殷商,双方于是展开一系列的斗法,最后周朝获胜,姜子牙将阵亡的忠臣义士封为神祇,永享血食。

——这《姜子牙斩将封神》实为影射姜子牙东林党同万历皇帝展开一系列斗法,并终于成功打败了万历皇帝不愿早早立储的初衷。东林党因为国本之争得胜而走向其政治顶峰,在朱常洛及其儿子天启和崇祯继位后得以独大并把持朝纲,更借著书撰史将其东林党无限美化拔高以欺世盗名永享忠义之誉,终致颠倒黑白遗毒千古,演了一出明末东林党版的成王败寇的封神演义!



看懂了这四出戏的历史真相,明白了朱慈炤所写的“倏尔神鬼乱出,忽又妖魔毕露,甚至于扬幡过会,号佛行香,锣鼓喊叫之声闻于巷外。”实为影射明末的国本之争、东林党争的好一番热闹的荒唐乱象,也就不难体会到朱慈炤写下“满街之人个个都赞:“好热闹戏,别人家断不能有的。”这反语背后的痛惜和无奈了。

脂砚斋的【庚辰双行夹批:形容刻薄之至,弋阳腔能事毕矣。阅至此则有如耳内喧哗、目中离乱,后文至隔墙闻“袅晴丝”数曲,则有如魂随笛转、魄逐歌销。形容一事,一事毕肖,石头是第一能手矣。】明点出朱慈炤之所以要用又打又闹的戈阳腔来演这四出戏,就是为了刻薄这四出戏所影射的真实历史实在是喧哗离乱、荒唐不堪。

最后朱慈炤又故意安排实为东林党的茗烟发问“茗烟因问:“二爷为何不看这样的好戏?宝玉道:“看了半日,怪烦的。””这东林党茗烟最是引以为傲而大书特书的拿手好戏,在宝玉朱慈炤眼里却不过是令人厌烦的不堪闹剧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8-16 15: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甄士隐影射顽石No36500崇祯帝【甄士隐+甄英莲//贾宝玉+胭脂泪】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48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 五代 ] 李煜
原文 译文对照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译文
树林间的红花已经凋谢,实在是去得太匆忙了。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晨起的寒雨,暮晚凄风。

飘落遍地的红花,被雨水淋过,像是美人双颊上的胭脂在和着泪水流淌。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如醉如痴,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从来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注释
⑴相见欢: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三十六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⑵谢:凋谢。

⑶无奈朝来寒雨:一作“常恨朝来寒重”。

⑷胭脂泪:原指女子的眼泪,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在这里,胭脂是指林花着雨的鲜艳颜色,指代美好的花。

⑸相留醉:一本作“留人醉”。 

⑹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 五代 ] 李煜

原文
译文对照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译文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注释

(1)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清秋,一作深秋。

(2)剪,一作翦。

(3)离愁:指去国之愁。

(4)别是一般:另有一种意味。别是,一作别有。




作者介绍

李煜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

暮江吟
[ 唐 ] 白居易

原文
译文对照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

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霞光洒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注释

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

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 宋 ] 朱敦儒

原文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译文

独自登上金陵西门上的城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看着这万里长的大江在夕阳下流去。

因金人侵占,中原大乱,达官贵族们纷纷逃散,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国土?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



注释

金陵:南京。

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簪缨:古代显贵者的冠饰。比喻高官显宦。

收:收复国土。

倩:请。

扬州:地名,今属江苏,是当时南宋的前方,屡遭金兵破坏。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相见欢·泷州几番清秋
[ 宋 ] 朱敦儒

原文

泷州几番清秋。许多愁。叹我等闲白了、少年头。

人间事。如何是。去来休。自是不归归去、有谁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8-16 15: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 五代 ] 李煜
原文 译文对照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译文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注释
(1)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清秋,一作深秋。

(2)剪,一作翦。

(3)离愁:指去国之愁。

(4)别是一般:另有一种意味。别是,一作别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8-16 15: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相见欢·泷州几番清秋
[ 宋 ] 朱敦儒
原文
泷州几番清秋。许多愁。叹我等闲白了、少年头。

人间事。如何是。去来休。自是不归归去、有谁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8-16 16: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国四大名著之首,也是举世认可的中国古典小说的很好之作、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本书在探究《红楼梦》创作的真实背景和解读《红楼梦》隐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红楼梦》研究

王丽,山西人,现居加拿大,加拿大蒙特利尔康考迪亚大学莫尔森商学院学士。新浪知名博主,明史及《红楼梦》研究者,深度研究《红楼梦》背后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变迁。

第一章?作者之辨 1《红楼梦》的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朱三太子朱慈炤 3解析《朱三太子案》史料中的四皇子朱慈炤 7贾宝玉的住所为何起名怡红院?朱三太子的怪名孙子的秘密 10从宁国府宗祠的大玄机看贾府的真实来历 13《红楼梦》开篇明义的终极大密码 17《护官符》里四大家族的惊世大秘密 19浅议《红楼梦》的“乾隆年间创作”的谣言根源和伪证之辨 22小议为《红楼梦》加朱批的神秘的脂砚斋 24关于脂批提到的曹雪芹 28浅谈《红楼梦》的避讳,兼议脂批所写的避讳“寅”字 31自称“草木之人”的世外仙姝林黛玉到底是谁 34揭开《红楼梦》里“木石前盟”仙缘故事的神秘面纱 37《红楼梦》中神秘而又极为重要的“四书”是什么 39四皇子朱慈炤的自亮身份——《红楼梦》中的“四” 41第二章?金陵十二钗中的正、副各钗 43《红楼梦》的高深立意和绝妙的姓名影射 45林黛玉VS薛宝钗:鲜为人知的明末宫廷真相 47判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的真意 51薛宝钗参加的是哪朝选妃?揭开“南京金陵应天府”里的大秘密 53揭穿薛宝钗“金玉良缘”的天大谎言 56弥天大谎“金玉良缘”所影射的明末真历史 59林黛玉不幸遭遇到的“神鬼”真历史 61黛玉和宝钗抽到的花签背后的惊人大秘密 64黛玉之影——勇补孔雀裘的“兰花”晴雯是谁 67《红楼梦》的一喉三歌和人物的多重影射 71揭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的贤袭人的桃花真面目 73为何宝玉将花珍珠改名做花“袭人” 78荣国府的继承人贾琏和“泼皮破落户”王熙凤是谁 80晴雯的哥嫂——多浑虫和多姑娘是谁 82人见人憎、花见花谢的赵姨娘是谁 84贾宝玉被魇逢五鬼背后的可怕的历史真相 86逃不出薛宝钗手掌的林黛玉,鲜为人知的可怕的明末真历史 90《红楼梦》最大谜团:唯一被写死的正钗——秦可卿的真实身份和淫情之谜 93揭开《红楼梦》的影射秘密——“木石前盟”VS“金玉良缘” 97名字有玉的“世难容”的妙玉隐藏的天大秘密 100贾宝玉的启蒙老师——四春之首的傲雪梅花贾元春是谁 104与贾宝玉“情如母子”的贾元春又是谁 109妙玉出的绝世难题:稀有茶具的惊天之谜 111让黛玉和妙玉饱受诟病的刘姥姥的可怕真面目 114从对刘姥姥的描写看四皇子对劳动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117副册第一人“有命无运”的甄英莲的大来历 119香菱被不断改名的历史大秘密 121遭遇中山狼的“二木头”贾迎春究竟是谁 123老鸹窝里飞出的凤凰——精明志高的敏探春是谁 127被袭人嫉妒最终又神秘暴亡的柳五儿背后的可怕真历史 131柳五儿 VS 钱槐所揭秘的可怕的明史真相 133才貌兼绝广受宠爱的薛宝琴是谁 135敢穿龙袍的“话口袋子”史湘云到底是谁 138湘云咬舌和说梦话背后不可告人的大秘密 141贾母送给宝玉和宝琴的稀世裘氅的真相 143《红楼梦》最大谜团:贾母珍视的“慧绣璎珞”的惊世秘密 146揭秘“慧绣璎珞”扑朔迷离的重重玄机 150“翰林文魔”将“慧绣”换作“慧纹”的惊世秘密 153鲜为人知的“翰林文魔”的可怕手段 157晴雯的“半”字之谜,颠覆明史的可怕真相 162执笔作画《大观园行乐图》的贾府四姑娘惜春是谁 164解密惜春的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秘密 170“桃李春风”的寡妇完人李纨是谁 173李纨的宝贝儿子——“悬金印爵禄高登”的贾兰的真面目 176“杏花”——李纨的“稻香村”里的大秘密 179揭露“老梅”李纨被刻意隐藏了的历史真相 183荣国府的下一代“留余庆”的巧哥儿是谁 188巧哥判词所影射的悲愤真历史 191让贾宝玉心动情牵的农户“二丫头”是谁 198金陵十五钗的真容结语 201第三章?十二女伶 203贾母最喜欢的文官的惊人真面目 205唱得最好的小旦龄官到底是谁 207龄官拒演《牡丹亭》的惊人的历史真相 210让龄官“痴心画蔷”的贾蔷的大来历 212揭秘《红楼梦》中贾蔷去姑苏采买女孩子的明末真历史 214揭秘“龄官画蔷”背后的明末历史真相 217与宝玉如同双生弟兄的真性情的芳官是谁 220揭秘宝玉对芳官的疼爱包容和赞赏之情 224其他女伶的真实身份 230小荳官的大秘密 232芳官笑说藕官烧纸的秘密 234深藏在香菱与荳官等斗草中的大玄机 236揭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的背后隐秘 241芳官出家水月庵所隐藏的历史大秘密 243惊世揭秘:从水月庵出走的小尼姑智能儿是谁 245第四章?明清之辨 249云山雾罩的江南甄家的惊人真面目 251江南甄家的“体仁院总裁”的大来历 255有帝王气象的贾雨村是谁 257有帝王气象的贾雨村的第二张脸 260揭开《红楼梦》反清悼明的隐笔秘密 265破解《红楼梦》中的“定鼎百年”和“时宪书”之谜 269《红楼梦》中的“饽饽”和“缠足”之谜 271宁国府除夕祭宗祠的汉满仪式的秘密 273简评河南朝歌的神秘的“甲申扯淡碑” 275第五章?贾氏宗亲 277为贾府大种松柏树的贾芸的惊人大来历 279不肯借香的卜世仁家的香料铺子的大秘密 284借钱给贾芸的醉金刚倪二的可怕真面目 286与贾芸手帕传情的名似黛玉的林红玉是谁 288为林红玉和贾芸传情的坠儿是谁 291史湘云的金麒麟的神秘真相 294隐藏“晴雯撕扇”密码的偷金的坠儿又是谁 298揭开“晴雯撕扇”的震惊世人的终极大秘密 301揭秘石呆子因“二十把旧扇”家毁人亡的滔天血泪 306黛玉怒剪湘云做的新扇套子的历史大秘密 310破解湘云醉眠芍药花的惊世大秘密 312袭人执意要宝玉留下的麝月惊人真面目 315《红楼梦》中与荣宁合称“八公”的惊人来历 319宝玉为初见的黛玉取字“颦颦”的深意 323“不是人”艳羡的靠家庙发财的贾芹是谁 325贾芹被叫做“三房里的老四”的历史秘密 329卖掉巧姐的神秘“家亲”的明史大秘密 331贾芹骑着的大叫驴是谁 333“黑眉乌嘴”不被人待见的贾琮是谁 336第六章?宝黛之争 341贾元春半夜省亲大观园的惊世大秘密 343贾元春省亲点的揭示《红楼梦》真相的四出戏的大玄机 347贾母率众打醮看戏的真正大文章 351林黛玉之稀世俊美的脂批的“史笔”之谜 355贾政对林黛玉的态度分析 358为何宝玉要“灰黛玉之灵窍,丧灭情意” 360“藏愚守拙”的宝钗因何失态大怒 362揭秘贾母极其重要的《掰谎记》 364清朝官修《明史》究竟是谁人主笔 367凤姐讲的元宵家宴的收尾笑话的玄机 369第七章?造衅开端实在宁 371《红楼梦》为何喜“荣”而恶“宁” 373“造衅开端实在宁”隐藏的历史真相 375为何凤姐要撵王夫人陪房周瑞家的儿子 383狗儿为周瑞争买田地影射的明末真历史 385林黛玉不满送宫花背后隐藏的明末历史真相 387第八章?宝玉被打 397揭秘林黛玉的隐藏“大观园诸艳之归源”的《葬花吟》 399“金钏投井”的惊世大秘密 402袭人嫁给的优伶“琪官”蒋玉菡的天大秘密 405对宝玉青眼有加钟爱之至的北静王水溶是谁 408宝玉被打所影射的惊天大历史 411揭秘林黛玉的《题帕三绝》里面的大文章 414贾府神秘的四样汤模的秘密 417宝钗力荐的玉络子的大玄机 419第九章?借“诗”传“史”的红楼诗社 423大观园里海棠诗社的大秘密 425《红楼梦》中各人诗号里隐藏的大秘密 427破解《红楼梦》中诗咏白海棠的历史密码 430贾宝玉屋里的“玛瑙碟子”和“哈巴狗儿”的大秘密 435为薛家筹画卖香扇的张德辉隐藏的大秘密 439破解《红楼梦》中的十二首菊花诗的秘密 441《红楼梦》中螃蟹盛宴的处处大玄机 450破解《红楼梦》中讽刺太毒的螃蟹诗的秘密 453揭秘《红楼梦》中的桃花社和柳絮词 457大观园里桃花社人放风筝的历史大秘密 461第十章?尤氏母女 467揭秘《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尤氏 469凤姐为尤氏点戏的背后玄机 472《红楼梦》中的“十一月三十日冬至”里藏的大秘密 474淫奔放浪却拔剑殉情的尤三姐是谁 476日后作强梁的冷郎君柳湘莲是谁 480悔婚尤三姐的冷二郎柳湘莲的秘密 483《红楼梦》中尤老娘前夫令人震惊的悲惨历史 487《红楼梦》中尤老娘尤二姐悔婚影射的明末真历史 493尤二姐被凤姐诱杀影射的清初真历史 495林黛玉作“哀哉千秋魂”的《五美吟》的历史大玄机 498第十一章?灯谜传史 503薛宝琴的十首至关重要的怀古绝句隐藏的历史大秘密 505薛宝钗的灯谜诗里隐藏的令人悲愤的历史 518贾宝玉的灯谜诗中深藏的惊人寓意 520林黛玉的灯谜诗所影射的真实历史 524第十二章?茗烟作乱 527宝玉最亲近最信任的小厮茗烟的秘密 529茗烟的名字反复变化的秘密 531被宝玉撞见与茗烟有淫情的卍儿的惊人来历 534被宝玉厌憎的宁国府四出弋阳腔大戏的内里乾坤 539被宝钗夸赞为“诚实老人家”的茗烟的娘——老叶妈究竟是谁 542袭人家里令宝玉惦念称赞的红衣女孩究竟是谁 544花袭人逼迫贾宝玉改毛病的历史真相 547贾宝玉记挂的“茗玉”小姐的灵异传说 552揭秘宝玉所讲的耗子偷香玉背后的明末真历史 554薛宝钗为何落得“运败金无彩” 557揭开《红楼梦》中害死柳五儿的钱华家的买办身份之谜 561第十三章?改变国家命运的明末党争四大案 567“妖书案” 569“梃击案” 571万历皇帝迫害泰昌帝生母的历史真相 573万历迫害王皇后的真相下的“国本之争”的大秘密 575“红丸案” 582“移宫案” 586魏忠贤“矫旨”迫害东林党的真实内幕 592第十四章?导致明亡的明末党争第五大案——“拨乱反正” 599李纨父亲的“国子监祭酒”的历史玄机 601稻香村里起根底,天启皇后的生父之谜 606骗尽世人的明朝最美皇后张嫣的选美真相 611从《红楼梦》中贾母的失脚落水谈起 617贾母对凤姐的警告揭示的天启皇帝之死 620王恭厂大爆炸的惊天黑幕 624王恭厂大爆炸的因果解密 635薛宝钗和刘姥姥的年龄密码 648万历皇帝被老女骗婚的可怕遭遇 651崇祯选婚 656崇祯“一后二妃”的选婚大玄机 659崇祯皇后被偷梁换柱的历史真相 664被偷梁换柱的崇祯皇后本应是谁 671炒颜料的薛宝钗,崇祯的周皇后的蹊跷来历 677富贵翰林陈仁锡与崇祯的周皇后之间不可说的秘密 682东林党不可告人的“瘦马”秘密 687《红楼梦》里程日兴的美人绝技里的明末历史秘密 694崇祯为何怒罢周皇后的授业恩师——翰林名士陈仁锡 700张金哥和卜银姐,明末“仙女”皇后妯娌俩的惊人真相 702揭秘东林党操纵甄选皇后的根本原因 708揭秘崇祯鲜为人知的帝王梦 712天启皇帝临终遗诏的真相秘密 715天启皇帝的遗腹子之谜 718客氏与天启遗腹子的惊世隐秘 724天启皇帝遗腹子的下落之谜 728揭穿魏忠贤谋害朱由检的天大谎言 732崇祯改换天启谥号的秘密 735崇祯拨乱反正的两大步 746天启皇帝之死与霍维华的灵露饮 752小议策立信王的阉党骨干霍维华 755宝玉最忠心得力的男仆李贵是谁 763因茶被逐的忠婢茜雪之谜 767《红楼梦》里净安着坏心走下流的狐狸精深藏的明史真相 775第十五章?东林乱政 779己巳之变后所谓阉党翻案的问题 781两任首辅的奸臣周延儒与东林党 783张溥和他的复社“小东林” 787破解薛宝钗的绿牡丹之谜 791小议崇祯朝两任首辅的周延儒的倒台 797周延儒“通内”通的究竟是谁 804“妖气”吴昌时“通内”通的究竟是崇祯的哪位后妃 809三春事业付东风——“君子”乱国、“忠臣”误国的明末史 816第十六章?晴雯之殇 823宝玉被打暴露出的花袭人的真面目 825晴雯被逐暴露出的王夫人的真面目 830灯姑娘VS多姑娘名字变化的秘密 835《红楼梦》中“忠义姽婳将军”的惊世真相 837贾宝玉的泣血悼词《芙蓉女儿诔》究竟为谁而写 841令人心酸的真相:忠肝义胆的慧紫鹃是谁 845黛玉带入贾府的“一团孩气”的雪雁是谁 847跛足道人的神镜“风月宝鉴”的惊世真相 850《红楼梦》中的神仙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是谁 853“风流灵巧招人怨”的晴雯的真实历史 855杨嗣昌害死卢象升?揭穿东林党捏造的弥天大谎 863破解《红楼梦》的密码钥匙:黛玉和晴雯的历史大事年表 873揭秘晴雯的“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879贾政为何对宝玉被魇害如此冷漠无情?——令人寒心的明末历史真相 885第十七章?《金瓶梅》密码 889《红楼梦》“金瓶壸奥”的内里乾坤 891《红楼梦》中的金莲 893《红楼梦》里的瓶儿 900《红楼梦》里的吴月娘 903《红楼梦》中的春梅被隐藏的不能示人的历史 906贾母为何不吃六安茶 913第十八章?不平明末事、不尽《红楼梦》 915《红楼梦》的精巧构思超凡立意来源何处 917《红楼梦》中的异象所影射的不可思议的明末真历史 920黛玉和湘云凹晶馆联诗的大奥秘 925揭开史湘云麒麟姻缘的两千年轮回的历史隐秘 927破解《红楼梦》仅仅八十回的终结之谜 931《红楼梦》终章之宝玉专程还愿的天齐庙的大秘密 935后记 942

    王丽女士的著作《红楼隐史》正式出版了,我很好高兴,这标志着我们在探究《红楼梦》创作的真实背景和解读《红楼梦》隐喻方面又往前扎扎实实的迈进了一大步。《红楼梦》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它的作者是明朝遗民,书中的故事实际上是讲的明朝末年王公贵族们腐朽堕落的生活,以及明朝亡于清朝后的悲惨遭遇——这样的观点我在《重现伟大中国史》中已结合《癸酉本石头记》做了详细分析。不过那只是一篇文章,有很多很多细节问题没有详细解释。有了《红楼隐史》,热爱《红楼梦》和对明亡清兴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们就有福了。《红楼梦》就是“朱楼梦”,也就是朱明时代的挽歌。这一点绝不是牵强附会。作者在书中写了一句很露骨的诗:“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这句诗说明作者确实是有意识地把“红楼梦”和“朱楼梦”等同起来的,而且还把“朱楼”和“水国”在同一句诗里对偶出现——朱楼,就是朱家的天下;水国,就是大清的天下。贾宝玉的“怡红院”,也很容易发现其实就是“忆朱”之意。贾宝玉很好喜欢红色,而讨厌绿色,红色即为“朱”,绿色就是“青(清)”。贾迎春回家省亲的时候,贾宝玉提的“红香绿玉”四个字,也被贾迎春给改成了“怡红快绿”四个字,也是“回忆朱家,希望绿色(大清)快点完蛋”之意。后来贾宝玉写了一首诗,里边有“绿玉”二字,贾宝钗赶紧叫他给改成了“绿蜡”。这一段故事连续两次确认,作者不喜欢绿,既希望它快过去,也认为它不配和“玉”这么坚固美好的东西搭配,而应该是像蜡烛一样很快融化殆尽。以上的几点,如果单看某一个,都颇有些牵强,但同样类似的情况在书中反复出现,那就不太可能是偶然了。作者为了躲避清朝文字狱的迫害,把这些线索隐藏在书中,只要认真细看,是不难找出来的。王丽女士在《红楼隐史》中提出,《红楼梦》的作者应当是朱三太子朱慈炤,这是很有见地的。朱慈炤生于明末崇祯年间,死于康熙四十七年,完美符合《红楼梦》作者经历过晚明贵族乃至皇族生活,又在清朝长期从事小说创作的双重条件。《红楼梦》中提到妙玉以前的修行所在的地方是苏州玄墓蟠香寺。“玄墓”中的“玄”字因为犯了康熙皇帝名字“玄烨”的名讳,早在康熙登基之后就改名为“元墓”了。若《红楼梦》成书于乾隆十九年,则此时距离康熙登基称帝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作者出生之前“玄墓”就已经改名叫“元墓”了,自然不会故意用这个犯忌讳的词。如果他是现在主流红学家们所说的康熙包衣奴才曹寅的后裔曹雪芹,就更不会去犯玄烨的名讳,故意把元墓改叫玄墓。在保存至今的曹氏族谱中,根本就没有曹雪芹这个人。《红楼梦》原书里面也黑纸白字写得清清楚楚,名叫“曹雪芹”的这个人只是《红楼梦》的保存者和修改者,并不是原作者。但好多红学家们还是抱着曹寅的孙子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这样的荒唐观点不放,也是令人遗憾的。关于这些问题,《红楼隐史》里边讲得很详细很深入,我就不再多嘴了,请读者慢慢细读。我也不是接近赞同书中的全部观点,但总体而言,我认为它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很多观点是很好富有启发性的。尤其是,如果读者能够把这本书和《癸酉本石头记》结合起来阅读,并参考我在《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一书中对明朝末年的经济社会生活状态的介绍,我相信您对《红楼梦》的认识和理解一定会有极大的深入。是为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8-16 17: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煜 - 南唐后主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并于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今南京)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李煜

别称
南唐后主,李后主,词帝


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

所处时代
五代十国


出生地
彭城

出生日期
937年7月7日(旧历)

逝世日期
978年7月7日(旧历)

主要作品
《南唐二主词》

目录
1人物生平
2为政举措
3主要成就
4主要作品
5历史评价
6亲属成员
7轶事典故
8史料记载
9艺术形象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折叠早期经历
李煜
李煜
李煜,原名李从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封安定郡公,累迁诸卫大将军、副元帅,封郑王。李煜善诗文、工书画,丰额骈齿、一目双瞳,因貌有奇表遭长兄太子李弘冀猜忌。李煜为避祸,醉心经籍、不问政事,自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无意争位。

显德六年(959年),太子李弘冀病逝,钟谟以李煜酷信佛教、懦弱少德,上疏请立纪国公李从善为太子。李璟大怒,流放钟谟至饶州,封李煜为吴王,以尚书令参与政事,入住东宫。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迁都洪州(今南昌),立李煜为太子监国,留守金陵(今南京)。

折叠登基为帝
建隆二年(961年)六月,李璟病逝,李煜在金陵登基,更名为李煜,尊母亲钟氏为圣尊后,立妃周氏为皇后(大周后),封诸弟为王;并派中书侍郎冯延鲁入宋进贡,上表(《即位上宋太祖表》)陈述南唐变故。宋太祖回赐诏书,派人前往南唐吊祭、恭贺李煜袭位。九月,宋昭宪太后病逝,李煜遣户部侍郎韩熙载、太府卿田霖入朝纳贡。十二月,李煜设置龙翔军,教练水军。

折叠奉宋正朔
李煜
李煜
建隆三年(962年)三月,泉州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病发身亡,其子留绍镃袭称留后,李煜降诏追赠留从效为太尉、灵州大都督;四月,泉州部将陈洪进以留绍镃勾结吴越,解送其家族至金陵,推举张汉思为清源留后。六月,李煜遣客省使翟如璧入贡北宋,宋太祖释放南唐降卒千人。十一月,遣水部郎中顾彝入汴京进贡。

乾德元年(963年)四月,泉州副使陈洪进废张汉思,自称留后,李煜就以陈洪进为节度使,以维持泉州对南唐的隶属关系。七月,李煜奉诏入京面见宋太祖。十二月,李煜上表宋廷,请求罢除诏书的不名之礼(李煜继位后,尊奉宋廷,故宋对南唐的诏书不直呼李煜的名讳),改为直呼姓名,未得许可。

乾德二年(964年),任韩熙载为中书侍郎、勤政殿学士,主持贡举;又命徐铉主持复试。三月,颁布铁钱。九月,封长子李仲寓为清源公,次子李仲宣为宣城公。十月,仲宣卒,皇后(大周后)感伤而逝,李煜撰《昭惠周后诔》。十一月,太祖遣作坊副使魏丕吊祭,李煜亦遣使入宋,献银二万两、金银龙凤茶酒器数百件。

乾德三年(965年)九月,母亲钟氏去世;十月,太祖遣染院使李光图吊祭。乾德四年(966年)八月,李煜遣龚慎仪持诏书出使南汉,相约臣服宋朝,龚慎仪至南汉,被扣留。乾德五年(967年)春,李煜命两省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勤政殿学士值班光政殿,咨问国事,每至深夜。开宝元年(968年),境内大旱,宋太祖赐米麦十万石。十一月,立周氏为皇后(小周后)。

折叠降制示尊
李煜
李煜
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屯兵汉阳,李煜非常恐惧,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并遣其弟郑王李从善朝贡,上表奏请罢除诏书不直呼姓名的礼遇,太祖同意,但扣留李从善。同年,有商人告密,宋军于荆南建造战舰千艘,请求派人秘密焚烧北宋战船,李煜惧怕惹祸,没有批复。时国家形势紧迫,李煜忧心似焚,每天与臣下设宴酣饮,忧愁悲歌不已。

开宝五年(972年)正月,李煜下令贬损仪制:下“诏”改称“教”;改中书、门下省为左、右内史府,尚书省改为司会府,御史台改为司宪府,翰林改为文馆,枢密院改为光政院;降诸“王”为“公”,避讳宋朝,以示尊崇。元宗时,虽臣服后周,但金陵台殿皆设鸱吻(殿脊的兽头);乾德年间,宋朝使者到来,李煜就撤去,使者走后再复原;至此,遂撤去一应器物,不再使用。太祖晋封李从善为泰宁军节度使,并在汴阳坊赏赐宅院,暗示李煜入京降宋;李煜遣户部尚书冯延鲁为李从善所受封赐道谢,冯延鲁入汴京,因病未能朝见宋太祖而返。

开宝六年(973年)夏,太祖遣翰林院学士卢多逊出使南唐,李煜上表愿接受北宋册封爵位,被拒。十月,内史舍人潘佑感于国运衰弱,上书极言劝谏李平为尚书令,徐铉、张洎进言“李平妖言惑众,煽动潘佑犯上”,李煜遣人收捕,潘佑在家中自杀,李平亦自缢狱中。

折叠国破人亡
开宝七年(974年),李煜上表求放李从善归国,宋太祖不许。秋,宋太祖先后派梁迥、李穆出使南唐,以祭天为由,诏李煜入京,李煜托病不从,回复“臣侍奉大朝,希望得以保全宗庙,想不到竟会这样,事既至此,唯死而已”。太祖闻信,即遣颖州团练使曹翰兵出江陵,又命宣徽南院使曹彬等随后出师,水陆并进;李煜亦筑城聚粮,大举备战。闰十月,宋军攻下池州,李煜下令全城戒严,并停止沿用北宋年号,改为干支纪年。时吴越乘机进犯常州、润州,李煜遣使质问,说以唇亡齿寒之理,吴越王不答,转送李煜书信至宋廷。北宋攻陷芜湖和雄远军,沿采石矶搭建浮桥,渡江南进。李煜招募兵卒,委任皇甫继勋统领兵马,全力御敌,因强弱悬殊,兵败如山,内殿传诏徐元瑀、刁衎阻隔战败消息,宋屯兵金陵城南十里,李煜尚不知情。

开宝八年(975年)二月,宋师攻克金陵关城。三月,吴越进逼常州,诛杀皇甫继勋,权知州事禹万诚献城投降。六月,宋与吴越会师,进发润州,留后刘澄投降。洪州节度使朱令赟率兵十五万前往救援,行至皖口,遭遇宋军。朱令赟下令焚烧宋船,不料北风大作,反而烧至自身,朱令赟与战櫂都虞候王晖皆被擒(皖口之战)。外援既灭,北宋尽围金陵,昼夜攻城,金陵米粮匮乏,死者不可胜数。李煜两次派遣徐铉出使北宋,进奉大批钱物,求宋缓兵,太祖答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十二月,金陵失守,守将呙彦、马承信,马承俊等力战而死,右内史侍郎陈乔自缢,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开宝九年(976年)正月,李煜被俘送到京师,宋太祖封为违命侯,拜左(一说右)千牛卫将军。同年,宋太宗即位,改封李煜为陇西公。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李煜死于北宋京师,时年四十二岁整(李煜亦生于七夕),北宋赠为太师,追封吴王,葬洛阳北邙山。

折叠编辑本段为政举措
折叠政治
尊奉宋廷

李煜继位后,寄希望于向宋纳贡以保全基业,在位期间,殷勤侍奉宋朝,除了岁贡外,每逢宋廷用兵或有重大活动,也进礼以示支持和祝贺,并多次派遣使者陈说臣服之意。

礼仪方面,李煜登基后,沿用北宋年号,每次会见北宋使者都换龙袍为紫袍(官服),变更李璟臣服后周时,只除帝号,其他礼仪不变的旧制;开宝四年(971年),李煜下令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又下令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并先后多次上表宋廷,请求直呼其名,以示尊奉宋朝。

官吏任免

李煜即位之初,由于淮南战败和中主的去世,南唐朝野充斥着一种悲观颓丧的气氛,为重振人心、确立威信,李煜重用旧臣,稳定高层重心。何敬洙军功累累,被授予“右卫上将军”之衔,封芮国公,及其去世,李煜下令废朝三日,以示哀悼。对于在淮南战事中弃扬州化装逃跑的冯延鲁,李煜也重新给予礼遇。同时,启用在杨吴时代就投奔江南的韩熙载、闽将林仁肇、皇甫赟之子皇甫继勋等人。

科举方面,李煜重视选拔人才的公正和公平。乾德二年(964年),李煜命吏部侍郎韩熙载主持贡举,录取进士王崇古等九人;又命徐铉复试,并亲自命题考核。开宝五年二月,内史舍人张佖主持礼部贡举,录取进士杨遂等三人;清耀殿学士张洎称张佖遗漏了很多人才,李煜便命张洎对落第之人进行复考,又录取了王伦等五人。直至南唐亡国的开宝八年二月,李煜还举行了南唐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录取进士张确等三十人。

百官表

官职       
姓名

宰相

严续、徐游、游简言、殷崇义(汤悦)

使相

林仁肇、王崇文、何洙、汤悦、朱业、景诲、黄廷谦、严绩、柴克贞、皇甫继贞、郑彦华

将帅       
陈谦、陈德诚、孙彦祥、李彦蛇、沙万金、刘存忠、胡则、宋克明、呙彦、林益、张粲、张遇、马信仁、

蔡振、穆坚、谭宗、张进张仁照、李雄、吴翰、龚慎仪、罗延原、马承俊、谢彦质、谢文节

枢密使        严绩、朱巩、陈乔、殷崇义
文臣       
徐铉、徐锴、韩熙载、王见贞、张洎、龚隶、张密、汤静、朱铙、乔舜、潘祐、汤滂、郭昭庆、孙举、

伍乔、孟拱臣、高远、高越、冯谧、李平、张绍、贾彬、田霖、顾彝、赵宣辅

(李煜时期百官表参考来源:郑文宝《江表志》)

折叠经济
李煜继位时,由于李璟时期多次战争连绵,南唐国削势弱,国库空虚,但李煜爱民如子,诏令减免税收、免除徭役,与民生息;取消李璟时设置的诸路屯田使,将各郡屯田划归州县管辖,将屯田所获租税的十分之一作为官员俸禄,称为“率分”,此项政策推行后,既增加了赋税,又可使百姓安心耕作,免受官吏的挠刻。

南唐时期土地买卖十分频繁,以致土地兼并日趋激烈。李煜继位后,任用李平掌管司农寺,恢复井田制,创设民籍和牛籍,劝农耕桑,希望借此缓解国难。新制颁行后,因触犯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激烈抵制与反对,百姓也多为不便,改革遂以失败告终。

南唐后期通货膨胀,钱荒严重,为使货币流通良性循环,乾德二年,李煜颁布铁钱,规定每10钱,铁钱6枚并铜钱4枚发行。因铜钱逐步废除,商人多以十个铁钱换一个铜钱出境,朝廷不能禁止。为挽救铁钱的流通,李煜诏令铁钱以一当十与铜钱并行流通。到南唐亡国,各郡蓄积的铜钱累计达六十四万缗。

折叠军事
南唐国弱,面对强大的宋朝,李煜采用陈乔、张洎之策,坚壁清野、固守城池,以拖垮长途奔袭的宋军为防御策略。因此,南唐表面上臣服宋朝,暗中缮甲募兵,潜为备战。

宋与南唐开战后,李煜立即与宋断绝邦交,派兵应战,并亲自巡城;时神卫统军都指挥使皇甫继勋无意为战,刻意隐瞒战情,李煜即按罪诛杀以鼓舞军心。同时,李煜展开积极的外交,致书吴越王钱俶,以图瓦解宋与吴越的联盟;朱令赟战死后,李煜又命张洎作蜡丸帛书求救于契丹。

从战争过程看,李煜的军事战略是得当的,宋军于开宝七年十月正式出兵,到开宝八年十二月攻破金陵,前后历时一年有余,其中,宋军屯兵金陵城下即达一年之久。战况虽不利南唐,但双方亦各有成败。正是这些地方的反复争战,牵制了宋军的力量,导致久围金陵而不能下,甚至使赵匡胤产生动摇,打算撤军休整。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成就
折叠文学成就
李煜
李煜
李煜多才多艺,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尤以词的成就为最大。李煜的词,存世共有三十余首,在内容上,可以亡国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风格绮丽柔靡,虽不脱花间派习气,但在人物、场景的描写上较花间词人有较大的艺术概括力量,在部分词里也流露出了沉重的哀愁(如《清平乐·别来春半》);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哀婉凄凉,意境深远,极富艺术感染力。

李煜在词史上的地位,更多地决定于其词的艺术成就,李煜对词的发展主要有四方面贡献:

①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在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即使寄寓抱负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而李煜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情真语挚,使词摆脱了长期在花间尊前曼声吟唱中所形成的传统风格,成为诗人们可以多方面言怀述志的新诗体,艺术手法上对后来豪放派词有影响。

②词境优美,感情纯真,因纯情而缺少理性节制。南唐亡国后,李煜被俘入宋,“日夕以泪洗面”,李煜直悟人生苦难无常之悲哀,真正用血泪写出了亡国破家的凄凉和悔恨;并把自身所经历的惨痛遭遇泛化,获得一种广泛的形态与意义,通向对于宇宙人生悲剧性的体验与审视,所以其言情的深广超过其他南唐词人。

③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具有较高的概括性。李煜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写他的生活感受,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往往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境界,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

④在风格上有独创性。花间词和南唐词,一般以委婉密丽见长,而李煜则出之以疏宕,如《玉楼春》的“豪宕”、《乌夜啼》的“濡染大笔”、《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虞美人》的“自然奔放”,兼有刚柔之美,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

折叠书画艺术
李煜
李煜
李煜不仅擅长诗词,在书画方面也颇有造诣。李煜曾考证过拨镫法的渊源,并总结为“擫、押、钩、揭、抵、拒、导、送”七种技艺。李煜擅长行书,多以颤笔行文,线条遒劲,有如寒松霜竹,世称“金错刀”;又喜写大字,以卷帛为笔,挥洒如意,世称“撮襟书”。李煜曾出示南唐秘府所藏的书法作品,命徐铉刻成《升元帖》,周密评为“法帖之祖”。

画作上,李煜的竹,一一钩勒而成,自根至梢极小,很有特点,被称为“铁钩锁”。他所绘的林石、飞鸟,也都意境高远,远超常人。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作品
据徐铉记载,李煜有《文集》30卷、《杂说》百篇,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李煜集》10卷,《宋史·艺文志》亦载《南唐李后主集》10卷,均佚。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有《南唐二主词》1卷,录李煜词34首,存世有明万历四十八年墨华斋本,清代邵长光又录得 1首,近代王国维增加9首。李煜词集注本有清人刘继增《南唐二主词笺》,近人唐圭璋《南唐二主词汇笺》、王仲闻《南唐二主词校订》、詹安泰《李璟李煜词》等。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折叠总评
历史上建都金陵的亡国之君,多遭到后世非议。三国吴后主孙皓,“一片降幡出石头”,白棺素服,自缚出降;南朝梁武帝崇信佛,终起侯景之乱,被囚饿死于景阳楼;陈朝后主陈叔宝,金陵城破时,同宠妃张丽华藏于胭脂井中,后被隋将吊出处死。这三位末代君王,亡国起因各不相同,但却都亡于虎踞龙盘的金陵石头城。李煜也是亡于金陵的末代君王,难免要遭到后世的斥责非议。

但是,李煜亡国的原因应该具体分析,就南唐国来讲,其不亡是不可能的。理论上,当时整个中国的形势和历史发展趋势要求南唐灭亡,北宋统一;事实上,南唐国势已败,李煜即使有能力也无力回天,更何况国策早有失误,在李煜继位的前一年,其父李璟已经因国势衰危而称臣于宋,减制纳贡了。宋朝灭南唐的形势已定,李煜继位,也只能采取消极守业的政策。但是,尽管李煜时的南唐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其毕竟维持政权达15年之久,而且在他被俘的日子中始终时时不忘故国,心系故土,从未心归宋朝,终至客死他乡。

史载,赵光义曾问南唐旧臣潘慎修:“李煜果真是一个暗懦无能之辈吗?”潘慎修答道:“假如他真是无能无识之辈,何以能守国十余年?”徐铉在《吴王陇西公墓志铭》也写到:李煜敦厚善良,在兵戈之世,而有厌战之心,虽孔明在世,也难保社稷;既已躬行仁义,虽亡国又有何愧!

折叠历代评价
徐铉:①王以世嫡嗣服,以古道驭民,钦若彝伦,率循先志。奉蒸尝、恭色养,必以孝;事耇老、宾大臣,必以礼。居处服御必以节,言动施舍必以时。至于荷全济之恩,谨藩国之度,勤修九贡,府无虚月,祗奉百役,知无不为。十五年间,天眷弥渥。②精究六经,旁综百氏。常以周孔之道不可暂离,经国化民,发号施令,造次于是,始终不渝。③酷好文辞,多所述作。一游一豫,必以颂宣。载笑载言,不忘经义。洞晓音律,精别雅郑;穷先王制作之意,审风俗淳薄之原,为文论之,以续《乐记》。所著文集三十卷,杂说百篇,味其文、知其道矣。至于弧矢之善,笔札之工,天纵多能,必造精绝。④本以恻隐之性,仍好竺干之教。草木不杀,禽鱼咸遂。赏人之善,常若不及;掩人之过,惟恐其闻。以至法不胜奸,威不克爱。以厌兵之俗当用武之世,孔明罕应变之略,不成近功;偃王躬仁义之行,终于亡国。道有所在,复何愧欤!

郑文宝:①后主奉竺乾之教,多不茹晕,常买禽鱼为放生。②后主天性纯孝,孜孜儒学,虚怀接下,宾对大臣,倾奉中国,惟恐不及。但以著述勤于政事,至于书画皆尽精妙。然颇耽竺乾之教,果于自信,所以奸邪得计。排斥忠谠,土地曰削,贡举不充。越人肆谋,遂为敌国。又求援于北虏行人设谋,兵遂不解矣。

陆游:①后主天资纯孝......专以爱民为急,蠲赋息役,以裕民力。尊事中原,不惮卑屈,境内赖以少安者十有五年。②.然酷好浮屠,崇塔庙,度僧尼不可胜算。罢朝辄造佛屋,易服膜拜,以故颇废政事。兵兴之际,降御札移易将帅,大臣无知者。虽仁爱足以感其遗民,而卒不能保社稷。

龙衮:后主自少俊迈,喜肄儒学,工诗,能属文,晓悟音律。姿仪风雅,举止儒措,宛若士人。

陈彭年:(后主煜)幼而好古,为文有汉魏风。

欧阳修: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王世贞:花间犹伤促碎,至南唐李王父子而妙矣。

胡应麟:后主目重瞳子,乐府为宋人一代开山。盖温韦虽藻丽,而气颇伤促,意不胜辞。至此君方为当行作家,清便宛转,词家王、孟。

纳兰性德: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王夫之:①(李璟父子)无殃兆民,绝彝伦淫虐之巨惹。②生聚完,文教兴,犹然彼都人士之余风也。

余怀:李重光风流才子,误作人主,至有入宋牵机之恨。其所作之词,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

沈谦:①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②后主疏于治国,在词中犹不失南面王。

郭麐: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周济:①李后主词如生马驹,不受控捉。②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周之琦:予谓重光天籁也,恐非人力所及。

陈廷焯:①后主词思路凄惋,词场本色,不及飞卿之厚,自胜牛松卿辈。②余尝谓后主之视飞卿,合而离者也;端己之视飞卿,离而合者也。③李后主、晏叔原,皆非词中正声,而其词无人不爱,以其情胜也。

王鹏运:莲峰居士(李煜)词,超逸绝伦,虚灵在骨。芝兰空谷,未足比其芳华;笙鹤瑶天,讵能方兹清怨?后起之秀,格调气韵之间,或月日至,得十一于千首。若小晏、若徽庙,其殆庶几。断代南流,嗣音阒然,盖间气所钟,以谓词中之大成者,当之无愧色矣。

冯煦:词至南唐,二主作于上,正中和于下,诣微造极,得未曾有。宋初诸家,靡不祖述二主。

王国维:①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②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③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④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⑤尼采谓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感,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⑥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之作及永叔、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

叶嘉莹:李后主的词是他对生活的敏锐而真切的体验,无论是享乐的欢愉,还是悲哀的痛苦,他都全身心的投入其间。我们有的人活过一生,既没有好好的体会过快乐,也没有好好的体验过悲哀,因为他从来没有以全部的心灵感情投注入某一件事,这是人生的遗憾。

毛泽东:南唐李后主虽多才多艺,但不抓政治,终于亡国。[1]

陈志岁:“只被秋波决倒山,较看春水失涛澜。宋军徙取胭脂盒,即刻金陵龙不蟠。”(《李后主》诗)

柏杨:南唐皇帝李煜先生词学的造诣,空前绝后,用在填词上的精力,远超过用在治国上。

折叠编辑本段亲属成员
辈分        关系        姓名        人物简介
长辈
父亲        李璟
南唐中主
母亲        钟氏
光穆皇后,李煜继位后,尊为圣尊后。
平辈
长兄        李弘冀        李煜同母兄,性严忌,受立太子。
次兄        李弘茂        ——
七弟        李从善       
李煜继位封郑王,后改南楚国公。开宝四年出使北宋,被扣开封,任泰宁军节度使。

八弟        李从镒        李煜继位后封为邓王,后改为江国公。
九弟        李从谦       
李煜继位后封宜春王,后改为鄂国公。曾出使北宋,不辱使命。国亡后,卧疾而卒。

姐妹
李芳仪        永宁公主,辽圣宗的妃嫔(宋代野史载为李璟之女)
大宁公主、永嘉公主
后妃
国后
大周后
小字娥皇,南唐司徒周宗长女,李煜第一任皇后,育二子:李仲寓和李仲宣。[2]
小周后
名不详,周宗次女,李煜第二任皇后,李煜降宋后,封为郑国夫人。
嫔嫔

妃子江氏、嫔御流珠、保仪黄氏
宫人

宫人乔氏、庆奴、薛九、秋水、宜爱、小花蕊、舞伎窅娘
子嗣
长子        李仲寓        (958年—994年),封清源公,随父入宋,授右千牛卫大将军、郢州刺史。
次子        李仲宣        (961年—964年),封宣城公,追封岐王。
孙子        李正言        李仲寓之子,景德三年,特补供奉官,早卒无嗣,唯遗一女。
展开
折叠编辑本段轶事典故
折叠宽厚仁孝
李煜天性纯孝、好生戒杀,继位后,外奉中原,不畏卑屈;内轻徭役、以实民力,南唐因此得以偏安十五年。李煜为政重仁慈、宽刑罚,每有死刑论决,莫不垂泪。宪司章疏如有过错,李煜就寝食难安,并多次亲入大理寺,审查狱案,释放多人。中书侍郎韩熙载上奏李煜,认为狱讼自有刑狱掌管,监狱之地非皇上所宜驾临,请求罚内库钱三百万以资国用。李煜虽不听从,但也不因此发怒。后主入宋后,悲伤失意,常与金陵旧宫人写词,心情悲惋异常,难以抑制。噩耗传出后,江南父老有许多人都聚巷痛哭。

折叠尊释重佛
李煜酷嗜浮屠,曾在宫中修建永慕宫,在林苑建静德僧寺;又在钟山设寺,并亲笔题词“报慈道场”,每日供应近千名僧侣,所需费用皆由朝廷所出。据《十国春秋》记载,李煜曾于开宝二年(969年)普度僧侣,又于次年改宝公院为开善道场。可见,即使在南唐风雨飘摇、国库空虚之际,李煜仍不遗余力地建寺尊佛。[3]

李煜信奉佛法,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以至颇废政事。据野史记载,当时北朝(宋)曾暗中选拔能言善辩之人前往南唐,蛊惑后主。李煜不知,以为有佛出世,称其为“小长老”,朝夕与之谈论六根、四谛、因果报应之事。“小长老”劝说李煜广建佛塔,又聚众千人讲佛论道,吃穿用度极为奢侈。宋军兵围金陵,李煜诏“小长老”商议据守之事,“小长老”遂“摇旗退敌”,宋兵竟果然退却,后主大喜,命兵士诵《救苦观音菩萨经》以解围。至南唐将亡,李煜又诏“小长老”退敌,“小长老”托病不出。等到皇甫继勋死后,李煜才明白被骗,就鸩杀了“小长老”。

折叠骄奢声色
李煜出生南唐深宫,自幼受皇宫亲眷、宫人爱宠,因而尚奢侈、好声色。李煜曾用嵌有金线的红丝罗帐装饰墙壁,以玳瑁为钉;又用绿宝石镶嵌窗格,以红罗朱纱糊在窗上;屋外则广植梅花,于花间设置彩画小木亭,仅容二座,李煜就和爱姬周氏赏花对饮。每逢春盛花开,就以隔筒为花器插花,置于梁栋、窗户、墙壁和台阶上,号为“锦洞天”。每年七夕生日时,李煜必命人用红、白色丝罗百余匹,作月宫天河之状,整夜吟唱作乐,天明才撤去。

李煜前期的诗词作品,一首首都是词风瑰丽、旖旎柔情,尽述宫闱之乐、闺房之趣。如《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一词,嫔妃宫女满宫殿、晚间歌舞鱼贯列,饮酒听歌、月夜踏马,一派歌舞升平,可以说是他为帝时纵情声色的真实写照。

折叠妙解音律
李煜精通音律,曾创作乐曲《念家山》及《振金铃曲》,并亲演其声为《家山破》、《金铃破》。《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至五代时,因兵乱失传,李煜和大周后二人按谱追寻,更正所获谱曲错误,重订谱曲,使其清越可听。金陵城破后,所订之谱亦被李煜下令烧毁。至南宋年间,姜夔又发现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并记入《白石道人歌曲》。

折叠伉俪情深
李煜在位期间,虽后宫嫔妃甚多,但却对两位皇后用情极深。大周后,名娥皇,精通书史,善音律,尤工琵琶,李煜作《念家山》,大周后便弹奏词调、作《邀醉舞》。李煜曾为她创作多首诗词,记述香闺韵事、儿女柔情,表达迷恋周后之情。大周后生病时,后主朝夕视食,药非亲尝不进,衣不解带者累夕。及其去世,后主又《昭惠周后诔》、《挽辞》,抒发对大周后深挚情意以及深哀巨痛的心情。

大周后去世后,李煜又娶了周后之妹小周后为皇后。南唐亡国后,李煜与小周后一同被俘入北宋汴京,携手度过三年“日夕以泪洗面”的囚禁生活,受尽屈辱。李煜客死他乡后,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而去。

折叠藏品故实
李煜
李煜
李煜精于鉴赏,极富藏书。宫中购置图书、画帖数万卷,法帖如钟繇、王羲之真迹甚多,公私藏皆印有“内殿图书”、“建业文房之宝”、“集贤殿书院”等,或为其签名、题字,或为诗歌杂言。宋军将攻陷金陵,李煜对保仪黄氏曰:“此皆吾宝,城若不守,尔等可焚之。”金陵城破后,黄氏便依旨将宫藏书画等焚烧殆尽。

折叠死因之谜
李煜的结局,宋人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元代撰修的《宋史》和明人柯维骐的《宋史新编》等史籍都未明说李煜被毒死之事,清人毕沅在《续资治通鉴》中曾考异说:“李后主之卒,它书多言赐鸩非善终”。其中,赐鸩说记载最详细具体的是宋人王铚的《默记》,后主死于牵机药之说便是来自此书。

据《默记》载,李煜入宋后,宋太宗曾派徐铉拜见李煜,李煜对亡国颇有恨意,以至“相持大哭、坐默不言”,太宗闻言不悦。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节,后主42岁生日,便在住所聚会后妃,作《虞美人》追思往事、怀念故国,并命南唐故妓咏唱,宋太宗听到后非常愤怒,诸罪并罚,遂赐牵机药鸩杀李煜。牵机药,据说为中药马钱子,性寒、味苦,对中枢神经系统亲和力强,李煜因酒后服药,酒助药性,引起全身性抽搐,最后头部与足部相接而死,状似牵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8-16 17: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李煜〔五代〕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栏 一作:阑)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花年年开,秋月夜夜圆,这种时日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过去的事情还记得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哪里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和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住在里面的人已经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滚滚东流的春江之水没有尽头。

注释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春花秋月:指季节的更替。
了:了结,完结。
故国: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赏析

  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国君,李煜是失败的;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地位。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虞美人》就是千古传诵不衰的著名诗篇。

  这首词刻画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取得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春花秋月”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联想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他劈头怨问苍天: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一语读来,令人不胜好奇。但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去想象词人的处境,就不难理解了: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这些美好的事物只会让他触景伤情,勾起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今昔对比,徒生伤感。问天天不语

展开阅读全文 ∨
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将李煜的词纳入中国古代帝王诗歌文学这个背景中去品味,增加其文化积淀韵味和历史厚重感。2、知人论文和读文识人结合,使这一课不仅仅停留在诗歌本身技巧、语言等分析上面,也倾向于挖掘诗歌内在的人文精神。
  教学时间:1课时

  一、 导:
  1、在历史的那一端,间或几个帝王也拿起笔,写一些表现人物情感的合韵或不合韵的句子,自然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这就形成了一种十分独特而又悠久的文化——中国古代帝王文学。帝王诗歌之作,当推汉高祖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全诗直抒胸臆,格调高昂,气势雄浑,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二

  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

  “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面对“春花秋月”这良辰美景,引起无限往事的回忆:“往事知多少?”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笔之作。这首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将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进行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情感深沉而激越。其艺术结构曲折回旋,情感表达沛然莫御,形成一种凄楚与激越交织的美感,令人回味无穷。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https://www.gushiwen.cn/authorv_05635286bf64.aspx
李煜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72篇诗文 ► 265条名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17:55 , Processed in 0.08800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