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卓语《红楼梦》架空时空,在一片虚幻无着间,却有三个确切的城市:京城、金陵和姑苏。 京城是贾府所在地,金陵是贾府老家,姑苏是黛玉的家乡。按理说,全书的故事都发生在京城,三个城市按重要程度排位,应该京城大于金陵,金陵大于姑苏。 可事实恰恰相反。 京都文化略有体现,却不很明显,书里的京片儿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反倒是南京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如四大家族)、饮食、民俗等,随处可见。 但即便如此,也比不上苏州的重要!
本书正式开篇,第一句话便是: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有个姑苏城,城中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人世间的故事,就此展开。 01 何为“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苏州古城,确实是举世公认的人间天堂!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自春秋时期,这里就是吴国都城。其历史久远,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长期作为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特别是阊门一带,作为水陆交通交汇之处,自古就是富贵风流的繁华之地。到了明清更是万商云集,各业应有尽有,各省会馆纷列期间。物华天宝,居货山积,行人流水,灿若云锦,俨然人间乐土。 清代名画《姑苏繁华图》,《盛世滋生图》都表现这些盛况。
富贵不足奇,奇在富而能文。苏州自古文化昌隆,士子辈出,是出状元最多的地方。以明清两朝为例,共有状元202名,苏州有35名,这一个城市就占17%。 所以状元之乡、进士之乡、书画之乡、戏曲之乡,都是苏州的美誉。明清时期,苏州的经济文化发展都达到鼎盛阶段。 当然,更能令其独步天下的是园林。 园林是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唯有百业兴旺,官富民殷,又有深厚的文化艺术积累,才能生出园林。苏州的私家园林和庭院,全盛时竟达到280余处。
古典的苏州园林,告诉世人,苏州人有多么会生活。文人才子的审美情趣、清高气息,至今弥漫在园林的每个角落。诗意与雅致,浸润在苏州的骨子里。 苏州就是个梦,一个繁盛富庶、祥和安泰的乐土之梦! 02 曹雪芹到底有多爱苏州苏州才子唐寅,有一首诗《阊门即事》: 世间乐土是吴中, 中有阊门更擅雄。 翠袖三千楼上下, 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买何曾绝, 四远方言总不同。 若使画师描作画, 画师应道画难工。
阊门和唐寅,都出现在红楼梦里。光唐伯虎,就在小说里出现五次。其他苏籍画家诗人,还有张僧繇、韦苏州、祝枝山、仇十洲。
甄士隐是全书的引线人,因为甄家是贾府的缩影,甄士隐的好了歌注是一切人的命运镜子。原书共80回,始于香菱也终于香菱。甄士隐和甄英莲,都是本书的精神内核。而他们都是苏州人。 当然这不算什么,书里的第一女主,绝代风华的林妹妹是苏州人;清高孤傲、遗世独立的妙玉是苏州人。 玲珑剔透、情坚似金的龄官是苏州人;才艺双绝的佳人慧娘是苏州人;霁月风光的晴雯,也疑似苏州人。 黛玉、妙玉、香菱、晴雯、慧娘、龄官,每个都是曼妙无双的女子,都是各自阶级里,最最最优秀出色的那个。 最关键的是,她们全都纯净无暇,不染世欲,灵魂高贵,堪称珍宝。 你说,曹雪芹得有多爱苏州?!
甄士隐家住在: 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
实际上的苏州,出阊门北行,有下塘街和山塘街。山塘街素有“七里山塘”之称,加上下塘街相接,足有十里之长。 两街之间有一条横巷,叫小邾弄,弄内有座小庙,从前确曾发生过火灾。当时先是南濠街的灯彩店失火,小和尚因为赶去观看,庙内香烛烧着了柱梁,两边火势蔓延开来,把南濠街和小邾弄烧了个精光。 甄士隐家的故事,竟然有历史底本!
第四十一回,妙玉请黛玉品茶,茶水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 姑苏名胜中,确实有个不太为人所知的去处,叫玄墓山,玄墓山下有一座圣恩寺。玄墓盛开梅花,收梅花之雪以为炎夏之饮,也是当地人的习惯。 第六十七回《见土仪颦卿思故里》写到薛蟠带来: “有虎丘带来的自行人,酒令儿,水银灌的打金斗的小小子,沙子灯,一出一出的泥人儿的戏,用青纱罩的匣子装着;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小象,与薛蟠毫无相差。”
虎丘便是“吴中第一名胜”。唯有这灵山秀水之地,牵动了黛玉的心,令她着实大大伤感一回。
总之,在红楼梦里,京都承载讳莫如深的政治背景,南京承载世俗人情故事。 而苏州,承载的是作者的精神追求,一切真善美的所在。 03 苏州记事其一没有深切感受过苏州,无法理解曹雪芹的情怀。没有爱过苏州的人,也不足以谈论红楼梦。 我第一次去苏州是15年前。当时在南京出差,参加司法部的培训,培训完我脱离大部队,独自买张火车票,前往向往已久的苏州。
那个时候我就20几岁,独身出门,难免有些不安全感。在苏州火车站打了的,路上就顺口问司机走的哪条路。 谁知竟惹火了司机,他马上义正言辞:”哎,小姑娘,我们苏州人,可是很文明的勒!我们可不乱拉客乱跑的啊.........你知不知道啊,我们苏州是什么地方啊?我们苏州人...............' 他说话很不客气,长篇大论教育我半天。我平生第一次见个司机这么牛,但是,一向伶牙俐齿的我,那天竟然理屈词穷!
我可以跟他解释我没恶意。可是、可是,我觉得没必然解释了,因为我的确有不信任他的意思——那时候,出租车不像现在这么规范,火车站宰客是全国通病,一路走一路跟司机斗智斗勇,也是常事。 我以为的常事,在他眼中是耻辱。
实际上,多年的法律浸淫,维护人格尊严才是我的终极理想。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士子情怀,也同样这样培养我。 在污糟糟的现实里,理想有时会被埋没,竟是这个司机提醒了我!所以在一刻,他那明显的地域自豪感,竟然令我折服了。 04 苏州记事其二在苏州园林里行走着,放佛进入了活的红楼梦里。 拙政园一入门,先看到的一道山石屏障。绕过这假山,眼前顿时开阔起来,但见绿野遍布、莲渠萦绕,树古林深而轩台全无,一股旷远的林野之气,拂面而来。 当时我就惊在山石前了,这不就是大观园的入门景色吗?
着实很难相信,这竟是一个家宅。望不到边际的草坪、深深密密的树林,以及浑然天成的山坡沟壑······ 【注】曹寅曾任过二年零八个月的苏州织造,其后由曹雪芹舅舅接任该职位。据考证,曹雪芹幼时确实在拙政园东园住过。 东园与中院,以精巧迂回的游廊为屏风,连接彼此。游廊,可以说是中国园林中最独特的艺术品。站在游廊下看风景,无论远观还是近看,与突兀兀的站在天空下,趣味绝然不同。
那天下着小雨,游人稀少,满园清脆,碧荷摇曳。我立于廊下,静观雨丝滴答,细细感受着古树参天的宁静、小桥流水的清幽,禁不住感慨:人间亦有这般去处啊!
雨滴由廊檐汇聚,很整齐的依序而下,恰成一副水帘。 原来古人的设计,精致到这种地步!大自然中的元素,草石、雨雪、霜雾,在这里都得到绝好的定位和运用。古人云:“人在丹青行,亦成丹青画”,确实,美到精妙处,就能够吸收和融化外来元素,让它也成为美的一部分。 走在这园林里,随时都能遇到黛玉。她葬花时走过的小石桥、她吟诗时倚着的漏窗、她那“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的潇湘馆(原型为翠玲珑)、专为“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留听阁...... 翠玲珑
05 苏州记事其三在留园游园时,隐隐听到某处传来戏曲演唱之声。寻声而至,离大门不远的侧楼里有个戏台,正在演昆曲《牡丹亭》的《游园》一出。
演员很专业,扮相也很俊。只听那台上唱: “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听着听着,竟觉得有些酥醉,又有些伤怀,好似喝了一杯陈酿的美酒,不能自已了。 原来昆曲竟有这般效果! 以前一直都不喜欢它,不喜欢它拖拖拉拉的,没个抑扬顿挫。而今方才知道,原是自己错了。 在这样的深院幽庭里,终于理解了一唱三回的昆曲,终于读懂了它的细腻、委婉和内敛。 想来,当年各个院中的戏台、听轩中,不知留下过多少悲欢离合的感受和故事。怪不得曹雪芹用重墨写听戏的章回,怪不得黛玉墙外听《游园》,会听的入迷,听的伤怀不已 ..........
园中的小姐们,不就是这昆曲中的小姐们吗?能分的出彼此吗?以前我不喜欢戏中那些多思多虑、好似神经质的角色,而今亲自感受了她们的生活环境,一切就明白了——
在如此美丽、温软,且幽深的庭院里,无所事事而感情丰富的小姐们,把情怀往哪里寄托?生活在世外桃园,必须有一颗世外的心,才能享受那世外之乐。否则,世外的景反伤世间的心啊。 05 苏州记事其四5年前我又一次去苏州,这次跟同事一起去。 我喜欢在一些人少的园子里悠悠的坐着,消磨时间,比如沧浪亭、环秀山庄这类的。 那天在环秀山庄,遇到一对苏州老夫妇,他们刚买了单反相机,正在兴奋的实验拍照。
恰好同事帮我照相,我挡住了他们取景。我想赶紧照完罢了,没想到哪位老太太上下看我,大约觉得我不算玷污这园林,就主动帮我谋划起来了。 “哎呦,这姑娘,这么漂亮勒,你要再拿把扇子呢,那才美呢。美人嘛,对,就是要很有气质的....” 她招呼她孙女把绢扇给我,又教我如何站、如何摆,如何靠着门才好看............与此同时,同事那个摄影菜鸟,也被老大爷盯上了,开始指导她站哪里拍,这样弄、那样弄。 “哎,这样才好看啊!对嘛,就是这样啊,多美啊..........” 看着这对善良又充满热情的老夫妻,我有点不好意思了——我们一对年轻人,竟然在美学上,完败给他们。 但与此同时,心里又格外的温暖而欣慰。走遍大江南北,只见游客们互相嫌弃,不拿鼻子打你就是好的了,哪有这样的?替毫不相干的人着急,只为那一个“美”字!! 这样的事情,在苏州常常发生。 苏州人,是真的爱美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