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妙玉===庄妙善太庙之中的玉通灵&不求大士瓶中露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4 06: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可卿:《红楼梦》中的月亮仙子
金贝壳bf6un0sx 2017-07-07   |  203阅读  |  4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月亮是一个带有丰富中国文化内涵的意象,它有升落、有圆缺、有明暗,正如生命有诞逝、有悲欢、有离合一样。在中国的阴阳文化中,柔和而恬静的月亮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渊薮,也是母性的本源。

月亮与女人,都是阴性。在古老的中国社会,人类的母亲——女娲,曾经手捧着月亮,给人以神秘的遐想。远古的先民们崇拜女娲的神秘力量,故而有拜月的风俗。人们甚至爱屋及乌,认为月亮中的“蟾蜍”是拥有了永生之美丽的嫦娥仙子的化身。

人们爱嫦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幻想着月神嫦娥的身边种着婆娑的桂树、捣药的灵兔、甚至还有婀娜多姿的素衣仙女,于是,月亮也不再是寂寞幽冷的广寒宫,而是一个诗意而浪漫的神仙居处。


《红楼梦》中宝玉所神游的“太虚幻境”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这里,也居住着一位女神,她的名字叫警幻仙子,而秦可卿,则是警幻仙子在人间的身份象征。


秦可卿是太虚幻境警幻仙子之妹,受命以弃婴之身份降临于养生堂,被一个五品营缮司郎所抱养,成为了宦门之女。因其养父秦业一生为官清素,宦囊羞涩,秦可卿也算得上是出身寒门。秦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嫁入宁国府。从此,贫女得居富室,过上了养尊处优的生活。

天生就秉“仙界人间第一等美色”的秦可卿当然不甘于如此庸常的世俗生活。她既是曹雪芹笔下的“古今第一情人”,必要肩负起“司人间风情月债”的担子。


在天上,她居住在太虚幻境,犹如嫦娥居住于广寒宫;在人间,她住在一个“大约神仙也住得的屋子”;她字兼美,既有宝钗的妩媚,又有黛玉的风流,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女子”。但是,这个看似完美无瑕的女子,却有其为人不齿的一面,就像月亮也有其阴暗面一般。她与自己的公公爬灰,最终郁结成病,淫丧天香楼。

这个生时极尽繁华,死时亦极尽尊贵的女子,她的一生,与月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手持月镜

“月镜”,即为“风月宝鉴”。“风月”一词,在整本《风月宝鉴》(《红楼梦》亦名《风月宝鉴》)一书中出现了20次左右,诸如“风月笔墨”、“风月案”、“风月债”、“渐知风月”、“风月子弟”、“风月之情”。可见,“风月”是曹雪芹寄语遥深的一个隐喻。但是,全书只有一个章节涉及“风月”——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贾瑞垂涎于凤姐之貌害了单相思,吃尽了百般补药而不见其效,正梦魂颠倒欲一命呜呼之时,一个跛足道人于褡裢中取出一面“风月宝鉴”,来治这冤孽之症。淫心不死的贾瑞在镜中与凤姐几番云雨,不消多时则撒手人寰。


这正面美人反面骷髅的“风月宝鉴”,显然是一个美与丑、生与死、真与假象征,它照见着《风月宝鉴》第一回茫茫大士与渺渺真人所言及的那八字真言“美中不足,好事多魔”,象征着红楼中人“镜中月”般的一生,正暗含了“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曹雪芹把这面能照见“风月”的镜子,交予秦可卿掌管。这个谜一样的女人是太虚幻境中警幻仙子的姊妹,也是警幻仙子在红尘中的唯一化身。

警幻仙子居住在一个极尽繁华的女儿天国,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怨女痴男。秦可卿原也是一个钟情的首座,奉其姊之命来到尘世,居住在一个“神仙也住得”的风流之地,是古今第一情人。由她持管这面“风月宝鉴”最为适宜不过了。

在焦大们的眼里,秦可卿这个不懂洁身自好的儿媳竟与自己的公公做出乱伦之事,是“古今第一淫人”,这真真乃千古奇冤也。曹雪芹说: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秦可卿的一生,只有一个“情”字,她是“情”的化身,也见证红楼诸人的风月情事。她的一生,亦如这面“性地圆光,遍示三千”的风月宝鉴,暗含着诸情之起落。如此说来,秦可卿用她的悬梁自缢,隐喻了“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夙因,以她的风流情事,写出了红楼诸艳最终的结局——群芳碎。

她的这面镜子,照见了贾宝玉从“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到“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的得意失意处;照见了林黛玉从“眼空蓄泪泪空垂”到“湘江旧迹已模糊”的还泪人生;照见了贾府从“千年铁门槛”到“一个土馒头”的荣辱兴衰史;照见了“红楼一梦”从“假语存”到“真事隐”的真假镜像。


而这一切,都如镜花水月般,虚无缥缈。一切的爱恨情仇、功名利禄,也都应如这面镜子所示:一切皆有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淫丧月宫

凄清如水的午夜,明月皎皎,有如刚出浴的美人的脸,细腻纯净又柔软温和。望向这个遥不可及的月,天下人也许都相信:这里是熙和融圆的乐土之所在,必定住着一位如嫦娥般的一尘不染的仙子。

谁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广寒宫并不像人们想象地那般,是一片空寂寒冷、萧条凄凉的月宫大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是诗人对嫦娥独有的垂爱。

宋之问的这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也是《红楼梦》中“秦可卿悬梁自缢”的“天香楼”之来源。“天香楼”,名义上看似是贾珍静养之所,实则乃金屋藏娇之地。贾珍与秦可卿,这个国色天香般的女子,在这里颠龙倒凤,过着如梦如幻的乱伦生活。而“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删节更为“天香楼”蒙上了重重迷雾,让这个文学虚构的幽会密室也如月宫一般地神秘。


灵隐寺
[ 唐 ] 宋之问

原文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译文

飞来峰山高陡峻,草木葱茏,寺中殿宇肃穆寥落。

层楼上可远眺壮美日出,寺门正对着钱塘江潮。

中秋时节寺中桂花飘落,佛香冉冉好似飘向天外的云雾。

攀援藤萝登上远处古塔,剖开树木到远处取泉水。

山花迎着薄霜开得更旺,叶子没有因为寒冷凋落。

年轻的时候爱好远处奇异美景,可以用来洗涤尘世中的烦恼。

等到我走入天台山的路,看我漫步踏过其中的梄溪石桥。



注释

鹫(jiù)岭:本是印度灵鹫山,这儿借指灵隐寺前的飞来峰。

岧(tiáo)峣(yáo):山高而陡峻的样子。

龙宫:泛指灵隐寺中的殿宇。

浙江潮:杭州的钱塘江又称浙江,故而浙江潮就是指钱塘江潮。

桂子:即桂花。

扪(mén)萝:攀援藤萝。扪,持、执。

登塔远:攀登远处的古塔。

刳(kū):剖开。

取泉遥:到远处去取水。

更发:(开得)更加旺盛。

凋:凋落。

夙(sù)龄:年轻的时候。

尚:喜欢。

遐:远。

异:奇异的美景、胜地。

搜:寻求。

涤:洗涤。

烦嚣:尘世间的烦恼和喧嚣。

石桥:指天台著名的风景石梁飞瀑。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
查看百科>>


明代有一首《桂枝儿》唱得好:

闷来时独自在月光下,想我亲亲想我的冤家。月光菩萨,你与我鉴察:我待他的真情,我待他的真情,哥!他待我是假!

月色朦胧中,总有一位的女子,在这里盼着她的心上人儿,与他互诉衷肠、盟誓定情。折辱那诗中所写: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秦可卿就是曹雪芹笔下的一位月宫仙子,这个从太虚幻境中来的情种,成为了贾珍“皮肤滥淫”的对象,可惜,却并没有堪为人羡的爱情故事。这个可怜又多情的灵魂,终将是在这永无彼岸的爱河中独自漂泊着。这个擅风情、秉月貌的女子的命运,也昭示了贾府也终将画梁春尽、香尘萎落,正如《好事终》曲中所写:宿孽总因情。

留下来的,只有一根余温未散的簪子。

罹患月病

《黄帝内经·素问》中有云: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可见,月满之时,人气充血盛;而月亏之时,人气虚血弱。具有女性生殖崇拜的中国人更认为,月亮与女子月经更是丝丝相扣。

月亮乃太阴,在下之应为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潮汐之涨落亦与之相符,故女子之月经,又名“月信”或“月水”。月信之终始,决定于月亮之盈亏、潮汐之涨落。其间变化交相一致,关系极为微妙。

秦可卿这位月宫仙子,也患上了月经不调的“月病”。

据我看这脉息: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但聪明太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经血所以不能按时而至。

这是张友士对秦可卿病因的归纳。秦可卿发病时间于八月二十日,正是月满之时,心虚生火,气滞血亏,月信迟迟未来。其实,追溯到更早,从九月初五往前两个月,大约是七月中始,秦可卿已经有感於月病,使人不得不唏嘘。她的死,亦寄喻着风月宝鉴的旨意:戒妄动风月之情。

有感月道

身为凡间的警幻仙子,秦可卿的人生不仅仅只有从“嫁入宁国府”到“淫丧天香楼”这么简单。她的存在,是具有多重意义的。先后两次托梦于王熙凤,秦可卿借助“月”这一意象寥寥数语道出了“真如福地”的贾府之幻象。

秦可卿死的当夜,飘飘然于王熙凤的梦中,告诉了她这样一番兴衰的“月之道”。

尝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的旧族了?

一番宏论里,暗含着秦可卿对人生的领悟:水满则溢,月满则亏,是人力永远无法打破的自然规律。她更是声调沉重地否定了王熙凤“永保无虞”的痴心妄想,告诉她: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到此处,秦可卿降临尘世的任务才算是圆满完成了。她从引领宝玉于花柳繁华之中,到指点凤姐于万丈迷津之中,以“幻”为“警”,用她如月般扑朔迷离的一生,告诉了我们僧道先前所发出的感慨:

“那红尘中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持;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生悲,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文/玄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4 07: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年红学丑闻(27):破解薛宝钗“双双燕子语梁间”之谜!
赖晓伟重评石头记2018-03-15 11:26





【郑重申明:本文乃260多年来,由红学砖家(赖晓伟)首次破解和公开。其知识产权以及研究成果所有者为:赖晓伟。转载请务必注明原文链接出处】
红学砖家郑重宣布:本人早已完全破译了整个《红楼梦》里的密码,奠定了“宝玺学”的强大基础。但真理只有一个,具有唯一性和排它性的。所以也无可避免地宣告,以胡适、周汝昌为代表的“胡说”时代已经终结!故,在此放言:单挑当今以张庆善为代表的整个红学会,以及整个红学界!


这里提醒一下以张庆善为代表的红学会,已进入倒数第三天了。如果你们再不敢出战的话,那么就要坐实心虚怯战之名。万一人们说你们其实就是个“挂着‘红学会’羊头,卖‘曹学会’狗肉的‘曹包学会’”也就很难避免的了!难道你们真的没有实力为自己正名么?!
另外定于3月18日早上8点18分,即龙抬头那一天,发表“宝玺学”开山之作,敬请大家关注!现在进入倒计时:第三天。



铁证之二十七:薛宝钗“双双燕子语梁间”,否认“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
现在再接着教猜谜的其它一些基本方法。直到3月18日龙抬头,发表“宝玺学”开山之作那一天。
8)替代法:从谜面的某些字词中联想出它的替代词,再取揭示谜底。例如:节日的山东----谜底:鱼(解曰:山东间称鲁,鲁去掉“日”);有一点错误----谜底:义;猴子翘尾巴----谜底:电;养猪入门----谜底:阂;山西没太阳----谜底:亚)。
9)重扣法:谜面由两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能与谜底相扣合。例如: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谜底:省(上下句都可以单独猜出“省”字来);人有它大,天没有它大----谜底:一;两点一直,一直两点----谜底:真;他说多子为好,我说少生为妙----谜底:女。


10)会意法:领会谜面的意思,想一想哪个字拆开后,与谜面意思相扣后。例如:诞辰----谜底:星(解曰:诞辰,生日也);上海市民----谜底:伸;----谜底:长篇大论----谜底:够;傍晚的太阳----谜底:晒;第二次握手----谜底:观。
11)象形法:根据谜面对字偏旁部首笔画等的抽象化描述,充分发挥想象去探索谜底。例如:一钩残月带三星----谜底:心(解曰:弯钩和点,分别代表月和星);两行远树山倒影----谜底:彗;一字真古怪,头上用草盖,九颗好豆子,三根豆芽菜----谜底:蕊。
好了,今天先到这,明天再教其他方法。


现在我们回头再看,《红楼梦》第四十回“牙牌令席”上,薛宝钗说的那句“双双燕子语梁间”到底有何玄机?现在就请大家再次把书翻到第四十回。
红学砖家解曰:该诗原句用宋代刘季孙《题饶州酒务厅屏》诗“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改字而成的。那么它到底有何玄机呢?这一句子讲的其实是交泰殿的那些雕梁画栋。燕子,实际上暗射的是凤凰也(篆体象形,抽象化描述)!请大家看,“燕”字下面的四点,象不象凤凰的几条长长尾巴?“双双燕子语梁间”暗射在交泰殿的画梁上,画满了成双成对的凤凰矣。就这么简单也。
别以为砖家轻飘飘寥寥数语,实则字字千金,乃精髓所在。足以秒杀所有的“泰斗”、“大师”、“红学家”!



现在砖家出两题,请大家解之。(1)谜面: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生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打一物品)(2)谜面:干娘(白头格)。(打一红楼梦人名)
最后,如果你觉得砖家的解答让你很满意,受益匪浅,那么就请不要吝啬你的点赞。因为最近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跳梁小丑因骗局即将被揭穿、真相即将大白于天下而恼羞成怒,正在疯狂地恶意诋毁和谩骂!所以你的支持就是对那些猖狂的骗子最响亮的耳光!


如果你还想了解《红楼梦》更多的天机,以及想继续关注后续发展,那么就请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4 12: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2018-09-02可可诗词网-名诗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759唐玄宗】
.[唐].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晚,是“安史之乱”五年后,“开元盛世”急剧衰落。作者时年五十九岁。

首 联: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诠 释】

   [注]岳阳尽,不仅指岳阳城,而且指包括天岳山一带的山川城池。据载,这一带的山脉叫“天岳山”,该楼正位于此山之阳,故楼依此而立名。“天岳山”,即巴陵山。

   川迥(jiǒng窘),远处的川流,这里的“川”当指于此湖吞吐的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之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迥,远也。开,指湖面的开阔。

   〔译〕登上岳阳楼远眺,天岳山一带的山川城池尽收眼底;远处的湘、澧、资、沅各水汇入了洞庭湖。

【赏 析】

   这一联,起得突兀高远,对仗自然。诗人登楼远眺岳阳城全貌,历历在目。众多河流从远处汇入洞庭湖,使湖面大为开阔,一片汪茫。这联的“尽”与“开”二字,写尽了楼高与湖大,既表现了诗人居高临下饱览湖光山色的愉快心情,又衬出了楼宇轩昂高耸湖畔的态势。

   颔 联:

      雁引愁云去,山衔好月来。

【诠 释】

   [注]引,带引,也即带走。

   衔,此指衔而吐出。

   [译]高飞的雁群带走了我的愁思烦忧;明月从山后升起,像是为山所衔出。

【赏 析】

   这一联写景空灵活泼,移情入景。诗人的视线从远眺转为仰望。一般写旅人思归,鸿雁总是给人带来凄冷之情;濛濛月色,也令人产生愁思和惆怅。可是,李白在这里却出人意料说,一腔愁思统统让大雁带走了;一轮明月升空,有如为群山所衔出,多么畅达,多么有趣,极富幽默感!

   颈 联: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诠 释】

   [注]下榻,有两说,一是借住寄宿,即俚语“下处”;一是说用汉人“陈蕃下榻礼贤”之事,旧注多从之。我认为以前说为妥。行杯,传杯而饮,曰“行杯”。

   〔译〕今晚何处借住?下榻云间;传杯饮酒在哪里?就在天上呵!

   (也可用另一种现实译法:岳阳楼真高呵,在它上面下榻传杯,宛如在天上云间一般。)

【赏 析】

   这一联写下诗人神来奇想。此时此地,诗人的荣辱皆消,豪兴勃发,异想天开——夜幕降临,何处下榻?哪儿饮酒? 于是,诗人的奇特想象涌了出来:下榻“云间”,传杯“天上”。真是飘飘然,有如进入了仙境呵!此联加上颔联的描绘,给诗歌塑造了一个优美意境,更显示了岳阳楼的高耸崔嵬。

尾 联: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诠 释】

   [译]醉后迎着湖上吹起的凉风,它刮得人们衣袖来回飘舞。

【赏 析】

   诗歌最后一联,使“诗仙”活现。你看,他醉后翩翩起舞,湖上清风更飘动着长长舞袖。一个老当益壮、栩栩如生的“诗仙”形象,跃然纸上。总之,全诗以写景起句,高远而又自然,并融情入景,展开想象翅膀,异想天开,终于在尾联现出自我——一个活脱脱的“诗仙”形象。


比 较

经过上边分头细细赏析后,比较就有了可靠的基础,而且可以作出简要的比较及其结语。

(一)三首咏湖诗的共同之处

①几首诗作者虽然不同,但都是“登楼咏湖”之作,基本上可归属于“咏湖诗”(山水诗之一种),皆为写景抒怀。

②三首诗均具有想象丰富、感情充沛的特色,诗中的艺术形象都受着情感的灌浇。因此,首首诗都洋溢着迷人的活力和魅力。

③在体制上,都系之于五言律诗,章法结构也大体相近。

(二)它们的相异之处

在这里,主要就其题旨及风格上作些比较。

①杜诗感时伤世,忧国恤民,沉郁顿挫,表现了深沉的现实主义精神。正如清人刘熙载所说:

   杜诗高、大、深,俱不可及。吐弃到人所不能吐弃,为高; 涵茹到人不能涵茹,为大; 曲折到人所不能曲折,为深。

( 《艺概·诗概》)

②李诗潇洒豪放,驰想奇特,感情洋溢,湖光山色,无不注入诗人流放夜郎(因入东王李璘幕府举兵讨逆为肃宗误解而获罪),而途中遇赦的欢快心情。诗歌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忱,并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它当然也离不开李诗固有的特色之一:“酒仙”与“诗仙”的统一。

③孟诗以望洞庭起兴,委婉而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求仕意向,写得气势恢宏,不亢不卑,真挚自然,别具一格(就“干谒诗”而言)。诗歌表达了一个不甘寂寞的隐者寻求援引的迫切心情和报国无门的胸臆。将一首“干谒求仕”诗,写成如此优美的山水诗,不愧为唐代田园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但是,比之杜诗,不论全诗意境,或者诗中警句,都似乎略低一筹。正如《子西文录》作者唐庚所评:

   观子美诗,不过四十字耳,其气象闳放,涵蓄深远,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太白、退之辈,率为大篇,极其笔力,终不逮也。杜诗虽小而大,馀诗虽大而小。

* * * *

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杜诗(指《登岳阳楼》)写景如此之大,自叙却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到底为何会这样?

我想,这同诗人气质和当时背景有关。这首诗是在杜甫因贫病而逝的前二年时写的。可知其主要原因在于:“万方多难此登临”之故。

杜甫另一首《登楼诗》,其中有句云:“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花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大家知道,杜甫是以“忧国忧民”著称于世的爱国现实主义大诗人,在“万方多难”之时,不论到了何处,见到了怎样的景物,都不能不带上诗人主体的主观色彩,不能不注人作者的感情与意识。因此,在杜诗中,常常表现出类似情况。比如,前边读过的《登高》在诗里,就从“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气势恢宏的写景中引出了“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凄苦心境来。何止此一例! 这是因为在他“登临”之时,国之内忧外患,民之涂炭苦难和自己的落拓身世,万端感慨油然而起。于是,雄浑开阔的景象,往往成为生出落寞悲哀心境的契机。由此,我们不妨把他的这种“诗境阔狭顿异”的现象,看作诗人个人素质同时代特征相互作用的产物。

下一篇:李白《山中问答》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上一篇: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登岳阳楼
[ 唐 ] 杜甫

原文
译文对照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以前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终于如愿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隔开来,整个天地仿似在湖中日夜浮动。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年老多病只有一只船孤零零的陪伴自己。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



注释

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中国第二淡水湖。

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在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

坼(chè):分裂。

乾坤:指日、月。

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

无一字:音讯全无。

字:这里指书信。

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

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

戎马:指战争。

关山北:北方边境。

凭轩:靠着窗户。

涕泗(sì)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杜甫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


题岳阳楼
[ 唐 ] 白居易

原文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倚曲栏。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注释

①岳阳楼:岳阳城西门楼。唐开元年间,中书令 为岳州刺史,常与文士登此楼赋 ,自此著名。

②漫漫:大水无边无际的样子。

③危楼:高楼。 凭:倚、靠。

④梦泽:即云梦泽,古代面积极大,包括长江南北大小湖泊无数,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到唐代,一般称岳阳南边的青草湖为云梦。

⑤图障:画幅,画幛。唐人喜画山水为屏障,张挂在厅堂上。

⑥华堂:华丽的厅堂。 张:张挂。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


岳阳楼
[ 唐 ] 李商隐

原文

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

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岳阳楼
[size=0.12]唐代 :元稹

[size=0.18]
古诗原文
[挑错/完善]

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

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

诗文赏析
[搜索 国学梦 即可回访本站]

看来此诗的第二句似包含了《柳毅传》的故事,其作者李朝威恰与元稹同时,说不定这是最早涉及龙女故事的一首诗,其新颖独到之处,不言而喻。在写作上此诗与作者的《行宫》诗相类似,虽然只有四句,读者不觉其短,足见手法之妙。

说它别有意蕴,是指作者的醉翁之意不在登楼观景,而在于借以表达他在残春时节的怅然情怀。“万般意”,犹言各种况味,其中既有惜春之叹,亦有人生失意之嗟。末句“满棂湖水入西江”,字面上是景语,谓倒映在洞庭湖中的岳阳楼的雕花窗棂,随着湖水将流入长江,而其间仿佛是在表达作者这样一种内心独白——满腹忧愁啊,何日能象湖水那样西入长江!富有戏剧性的是,此后不久,作者奉诏西归长安时,颇有“春风得意”之概。

作者介绍

元稹 :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




元稹的古诗/名句

咸阳值雨
[ 唐 ] 温庭筠

原文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译文

在咸阳桥上遇雨了,那牛毛细雨随风飘摇不定,宛如悬在空中的水晶帷帘;那泊着的钓鱼船被这连绵的水晶帷帘阻隔,如烟如画。

眼前这烟水空濛的景色多么像初春时节洞庭湖上那烟波浩渺的景致,湿漉的晓云好像是驮载着接天的水气飘进了岳阳古城的上空。



注释

咸阳桥:又名西渭桥,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南,古代多于此送别。

还:一作“绝”。

将:携带。

岳阳天:岳阳楼在洞庭湖边,可俯瞰洞庭春色。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温庭筠

温庭筠(yún)(约812 - 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天山西省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4 12: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岳阳楼
- 360国学
《岳阳楼·春色醉巴陵》明·杨基
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青。空阔鱼龙气,婵娟帝子灵。何人夜吹笛,风急雨冥冥。
收起
《岳阳楼》唐·江为
倚楼高望极,展转念前途。晚叶红残楚,秋江碧入吴。云中来雁急,天末去帆孤。明月谁同我,悠悠上帝都。
收起
《岳阳楼》唐·李商隐
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
《岳阳楼》唐·元稹
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
《岳阳楼》明·杨士奇
城上岳阳楼,高临洞庭水。君山望不迷,日日风波里。
《岳阳楼》明·田登
渺渺洞庭波,君山翠拥螺。江空含月小,地剩得天多。寒色征鸿阵,秋风返棹歌。湘灵不可问,落日下烟莎。
岳阳楼
- 360国学

岳阳楼元·陈孚
洞庭木叶风飕飕,雪浪万顷飞白鸥。气浸中天日月湿,影摇大地山河浮。数声裂玉洞宾魄,一点残黛湘娥愁。安得天瓢酌仙酒,跨鲸直上扶桑洲。

收起


岳阳楼宋·周弼
凭高望尽寂寥天,与我闲情共渺然。平展暮云三百里,积停春水二千年。沙洲横渡荆江雨,石塔遥分岳麓烟。老我未闻飞剑术,想须今度遇回仙。

收起


岳阳楼宋·陶梦桂
朱栏独倚晚天晴,唤起江湖万里情。风撼君山波浩荡,云归衡岳月分明。飘飘杜老乘槎兴,杳杳轩皇奏乐声。好把天瓢盛此水,涤除旱魃作秋成。

收起


岳阳楼清·陈起书
危楼下根无底水,飞檐上攀白云端。欲沈不沈金鳌涌,欲去不去铁锁牵。五岭蛮烟复峒雨,日夜滔滔无穷已。以三纳七沅资湘,会作金湖八百里。岳楼跨城城跨湖,湖水啮城浮草庐。风震雷霆威,电掣蛟龙辔。若非神仙醉未醒,势挟楼飞耸两翅。须臾复霁景鲜妍,楼安似乘钓鱼船,水平疑地尽云散。见天全濛濛,元气合莽莽。乾坤连君山,隐约湘君立。螺髻旋青微带偏,太阳忽见中流没,波底闪闪涌明月。如闻古瑟鼓云和,一曲歌成天欲白。湖中艇似鸥,却望湖上楼。是时湖波木叶下,铁笛龙吟雁叫秋,我欲直上衡山九面顶。山中宰相芋未尽,出山归山事两难。山上老僧应见哂,九嶷连绵深复深,蕙兰馥郁芷芳馨。楼上倚栏望不极,湖水东流是寸心。

收起


岳阳楼清·朱国淳
层楼极目俯秋晴,万顷苍茫落照横。远势平吞巴子国,惊涛全拥岳州城。江湖满地关忧乐,舟楫何人耻圣明。安得渔翁同信宿,一竿烟水狎鸥盟。

收起


岳阳楼明·庄昶
九江有水来天地,三楚兹楼冠古今。日月宏开双照耀,行藏偶此一登临。霓裳无复君山奏,兰茝空悲屈子心。了了世情归涬溟,巴陵小放酒杯深。


岳阳楼
- 360国学

岳阳楼明·高濲
巴陵城上岳阳楼,楼外长江日夜流。残雨数峰衡岳晓,暮云孤树洞庭秋。仙人夜奏沙边笛,估客春移树杪舟。十二危阑闲极目,满汀杨柳不胜愁。

收起


岳阳楼宋·韦骧
岳阳楼句旧空传,今日登临一慨然。不是洪钧有偏党,岂容胜概独完全。山川形势三千里,基构声华五百年。襟带西南太平世,收罗风月属私权。

收起


岳阳楼元·高克恭
九水汇荆楚,一楼名古今。地连衡岳胜,山压洞庭深。宿雁落前浦,晓猿啼远林。倚阑搔白首,空抱致君心。

收起


岳阳楼元·贯云石
西风吹我登斯楼,剑光影动乾坤浮。青山光客有馀瘦,游子思君无限愁。昨夜渔歌动湖末,一分天地十分秋。

收起


岳阳楼宋·陆游
身如病鹤短翅翎,雨雪飘洒号沙汀。天风忽吹不得住,东下巴峡泛洞庭。轩皇张乐虽已矣,此地至今朝百灵。雄楼岌嶪镇吴楚,我来举手扪天星。帆樯才放已隐隐,云气乱入何冥冥。鼋鼍出没蛟鳄横,浪花遮尽君山青。黄衫仙翁喜无恙,袖剑近到城南亭。眼前俗子败人意,安得与翁同醉醒。

收起


岳阳楼宋·王之道
云开层观切高寒,三面江湖一面山。眼界不知多少远,望中幽鸟暮飞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4 13: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岳阳楼
[ 明 ] 庄昶
原文
九江有水来天地,三楚兹楼冠古今。日月宏开双照耀,行藏偶此一登临。

霓裳无复君山奏,兰茝空悲屈子心。了了世情归涬溟,巴陵小放酒杯深。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
查看百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4 14: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薛蟠+香菱===玄墓蟠香寺
妙玉的来历究竟是什么?贾府的人很清楚,但只能假装不知道2022-08-19 15:32:15 来源: 汗青史籍 四川  举报

分享至




综述
很多人从《红楼梦》中看到人生历程如白驹过隙,各种角色粉墨登场,但终究都是过眼云烟;没有人可以改变世界规则,但却永远有人尝试对抗规则。拿《红楼梦》的角色来说,妙玉的一生就是和世界对抗的一生。
她本该是世俗中沾凡尘气息的普通女子,却因病无奈之下遁入佛门;那佛门修行净化妙玉心灵了吗?当然没有!
她的内心孤独无比,佛祖却不能听其诉说,就是这样一个奇女子,让人忍不住探寻她的人生经历。妙玉到底是什么来历呢?其实贾府的人非常清楚,只是一直假装不知道罢了。




妙玉住进大观园
妙玉是曹雪芹笔下颇具矛盾色彩的一名奇女子,她本是苏州人氏,祖上有人在朝廷中为官,家境颇为富裕。但妙玉却从未享受过家的温暖,她自幼体弱多病、父母早亡,没办法住进了寺庙里。
说来也奇怪,自从来到玄墓蟠香寺出家后,妙玉身体里那奇怪的病症反而好了,所以她便带发修行,三岁时就开始了寺庙生活。
6岁那年,妙玉和邢岫烟做了邻居。邢岫烟家道贫寒,租的是玄墓蟠香寺的房子,与妙玉只有一墙之隔。



小时候两人关系很好,邢岫烟喜欢没事儿就去寺庙找妙玉作伴,闲来无事还让妙玉教她读书写字;两人本是贫贱之交,亦师亦友反而收获了最真挚的友情。
17岁时,邢岫烟因家庭入不敷出只能离开玄墓蟠香寺去别处投亲;妙玉也离开了寺庙同师父一起进京,住在牟尼院。那年冬天过后,师父突然圆寂,临终前交代妙玉,说她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就在这里住着等待尘缘。
第二年,元春回来省亲修建大观园,为了保佑女儿平平安安,王夫人来寺庙拜佛求经,随即被妙玉的佛法修为折服。大观园修完后,王夫人下帖邀请妙玉进贾府,住在栊翠庵;这是元春专门设立的修行处,算是信佛之人的一片圣地。



但咱们也知道,大观园里莺莺翠翠,可是那凡尘气息最浓厚的地方,纵使妙玉佛法修为深厚,也没能经受诱惑,一颗世俗的心开始蠢蠢欲动。
大观园里本就宝玉一个男人,他那平易近人的温和性格很快就吸引了妙玉,私下里,妙玉那颗芳心不由得蠢蠢欲动。很多人不喜欢妙玉,从根源上来说就是她对待宝玉的态度和他人的态度有明显不同。
身为出家人却总想着和宝玉亲近交流,而刘姥姥二次进大观园时来栊翠庵用过的茶具就被她厌恶丢掉。这种行为足以显示妙玉内心的高傲,一个尼姑不能以纯粹的心为人处事,那被诟病也是迟早的事。




妙玉的来历贾府很清楚
大家最喜欢拿妙玉同黛玉相比,同样是家道中落,同样是多病缠身,只是一个性子高傲,另外一个性子敏感罢了;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贾府下人对妙玉的议论声显然更高。
为何大家都在讨论妙玉呢?这就和其神秘的来历有关了,不管贾府怎么掩饰,下帖将妙玉请进大观园都不是随意使然。



《红楼梦》原著对妙玉身世描写很少,家道中落、体弱多病基本上就这两个标签。但是妙玉家家道中落和黛玉家又有不同,妙玉父亲很可能卷入了一场派系斗争中,后死在大狱里。
不然妙玉出家这事儿根本就说不通,一个官宦世家的女子,就算家庭条件再差,七大姑八大姨也有不少亲家愿意收养妙玉,不看僧面看佛面嘛,妙玉父亲虽然死了,影响力还是有的。
可妙玉不到3岁时就被送到寺庙里生活,除非是家中有人卷入派系斗争中,家里面的亲戚为了避嫌不愿意收养她,导致她被迫出家。



贾府下人耳朵都灵着呢,说妙玉是“带发出家”,“带发”就是说没有僧籍,不算是正式僧人。古时候没有僧籍却在寺庙居住的,要么是犯了大罪被下贬,要么是躲避凶险和灾难。
妙玉那个时候不到3岁,她能犯下什么大罪?肯定是因父亲下狱被牵连,这才被有心人送到寺庙躲避凶险的。联系到妙玉这层身份,那王夫人下帖将妙玉请到大观园就更有意思了。



贾府虽然家大业大,却也从不做那违法乱纪的举动,这就是说每位来到贾府的人都会被彻查,避免偌大一个门庭成为犯人的庇护伞。
王夫人没理由不知道妙玉的身份,就算她有些盲目,贾府管家凤姐精得跟猴一样,凤姐会不查妙玉的底就把她安排到大观园?大观园是贾府最私密的住所,荣国府里没几人能有资格住进去。



以咱们大胆猜测,贾府知道妙玉的身份,甚至和妙玉父亲,或者她那个神秘师父有联系。或是报恩还债,或是受人所托,贾府在妙玉师父死后承担起带着妙玉避难的责任;大观园隐秘且没有外人进入,用来躲避尘世纠纷再合适不过了。




结语
相比于黛玉来说,妙玉的身世显然更加悲惨,她自幼在寺庙长大,后得到贾府庇护就在大观园住了下来。可是贾府也有被抄家的那天,失去庇护的妙玉被一众强盗掳走,最终死在了山头上。
或许她的人生从进入大观园就注定了,修佛之人但凡显露尘心,就像是飞出牢笼的鸟;自由是肯定的,但危险也会随之而来。


邢岫烟 免费编辑 [url=]添加义项名[/url]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文学人物




邢岫烟(Xing Xiuyan)是《红楼梦》中邢忠夫妇的女儿,同时也是邢夫人的侄女。由于家境贫寒,她和家人投奔邢夫人,并在大观园的迎春住处紫菱洲安家。尽管邢夫人并未真心关爱邢岫烟,只是出于面子的考虑。甚至还要求邢岫烟将每月二两银子的生活费中省下一两来供给她的父母,导致邢岫烟只能典当衣物以维持在大观园的生活开销。邢岫烟的个性端庄雅致,举止得体,因此受到薛姨妈的赏识。后来,贾母应薛姨妈的请求,做主撮合邢岫烟和薛蝌的婚姻,最终她成为了薛蝌的妻子。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邢岫烟


  • 饰 演

    李伊(87版《红楼梦》) 赵丽颖(10版《红楼梦》) 赵梦恬(10版《红楼梦》) 杨萍(《黛玉传》)



  • 登场作品

    《红楼梦》


  • 读音

    Xing Xiuyan







目录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信息

姓名:邢岫烟

身份:邢忠夫妇的女儿,邢夫人的侄女,薛蝌的妻子。

夫君:薛蝌

外貌:端庄雅致,举止得体,知书达礼。

才情:在第50回的“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致春灯谜”中,邢岫烟以四句诗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冻浦不闻潮,易挂疏枝柳”和“空山泣老鸮,阶墀随上下”。前者表现了她随遇而安的潇洒气质,后者则透露了她漂泊无定的身世之感。此外,在《咏红梅花》中,她的诗歌展现了纯朴自然的特点,没有经过过多的雕琢和修饰。

性格:聪明贞静,崇尚安贫乐道,处事不卑不亢,显露出坚毅傲骨。

生辰:阴历四月二十六日(与宝玉、平儿、宝琴同一天生日)。[1]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设定

邢岫烟虽然家境贫寒,但她的个性与父母相异,一直展现出端庄稳重、温和宽厚、崇尚朴素的特质,毫无富家女子的张扬气息。因此,贾府中的人对她格外看重,凤姐、宝钗等人时常给予她体贴和援助。在一次困难面前,她甚至将自己的棉衣当作盘缠,卖掉以度过难关。令人意外的是,这身棉衣的制作者竟是薛家,当宝钗得知后,不禁戏谑道:“人未过来,衣裳先过来了”(见第57回)。

岫烟与妙玉在姑苏曾是十年的邻居,两人结识的字都是由妙玉传授。因此,她们在大观园重逢后经常交往。宝玉对她的评价是:“怪不得姐姐举止言谈,超然如野鹤闲云,原本有来历。”在接到“槛外人”妙玉的拜帖后,宝玉因不知如何回帖,受到了岫烟的指点,最终署上了“槛内人”,也顺应了妙玉的心意(见第63回)。

高鹗续写的篇章中,薛蝌和岫烟的婚姻生活和谐美满,过得甚为幸福。然而,超越高鹗的续书,我们可以观察到邢岫烟和薛蝌夫妇仍身处“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境地。

邢岫烟在《红楼梦》中虽然是次要人物,但她的个性非常鲜明,即便是一个次要角色也呈现出丰满的形象,显示了曹雪芹的高超写作技巧。

岫烟是邢夫人的亲戚,拥有这样的亲戚既是一种幸运又带着不幸。她的幸运在于能结识大观园中那群杰出的女儿们;然而,她的不幸也显而易见。事实上,拥有这样的亲戚对于任何人都会带来不幸。以迎春为例,她的生母早逝,从小被养在荣府,按理说,邢夫人从小养育她,即便不是亲生的,也应该有深厚的感情。即便是王夫人看到迎春被孙家虐待也感到悲痛。然而,邢夫人却并非如此,她似乎铁石心肠,专注于追求荣华富贵,协助她那恶劣的丈夫胡作非为,对自己的亲人似乎毫不关心。在教训迎春时,她竟说:“……探丫头是姨娘养的,你娘不比她强十倍?按理说你应比她强十倍才是,你竟不及她的一半!……况且你又不是我养的……” 这番话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实际上,可以明显察觉到,邢夫人对岫烟的关心并非出自真心,仅仅是基于亲戚之间的情分而已。然而,岫烟的性格使她并未对此产生过多的想法。与其说她懦弱,不如说她具有一种宽容的涵养。尽管邢岫烟在《红楼梦》中的形象非常突出,但由于小说中众多出众的女儿太多,她的光辉在众多璀璨的星星中显得相对黯淡,因此一直未能引起过多的关注。

在芦雪庵创建诗社时,一句“浓淡由他冰雪中”准确而文雅地勾画出了岫烟的形象。岫烟与迎春颇为相似,为了应对家人的威逼利诱,甚至拿自己的棉衣去典当。后来,她顺从家人的安排嫁给了薛蝌。

然而,与迎春相比,岫烟的命运好了很多。薛蝌为人老实,至少不会对她动手动脚。而且,嫁入宝钗家,岫烟自然不会受到冷遇,这也算是她的一份幸福。岫烟突出的形象在于她对待生活和命运的淡然态度。与其他女子形成鲜明对比,黛玉迷惘反叛,宝钗争取妥协,湘云放任沉醉,惜春悲观绝望,而岫烟则以宽容淡然的心态任其自然。她无欲无求,不像探春那样出尘脱俗,也没有宝黛那般才情横溢。虽然刚刚提到她与迎春相似,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结局

薛姨妈为了促成金玉良缘,强行安排了邢岫烟嫁给薛家。在《细论薛姨妈爱语慰痴颦》一文中有专门讨论这个观点。原本希望嫁给薛蟠,但最终定下了薛蝌。薛蝌的相貌曾受到宝玉的夸赞,被形容为“倒象是宝姐姐的同胞弟兄似的”,可见他也是个风流人物。这为日后邢岫烟的结局埋下伏笔。

邢薛二人的感情并不牢固,只是“大约二人心中也皆如意”。这种“心中皆如意”只是相互之间没有讨厌或反感而已,谈不上真正的爱情。因此,他们的结合典型地体现了没有爱情基础的包办婚姻。从情感上看,他们更像是宿命的一部分,嫁给薛家的人就随薛家,嫁给薛蝌就随薛蝌。就他们的行为和品行来看,倒是相互般配。然而,在红楼梦中,雪芹刻画了一系列悲剧婚姻的观念,邢薛二人的婚姻会走向何种结局?他们会幸福吗?幸好在雪芹描写岫烟创作的咏红梅花的诗中透露了一些信息。

芦雪庵的联诗活动异常热烈,有12位参与者,雪芹擅长在诗中巧妙隐藏人物性格和命运,但联句并未过多突出钗黛湘、岫烟、宝琴、李纹等人,因此,在后来她们三人单独创作的诗中,这是包含她们三人信息的重要部分,读者不应忽视这些内容。

岫烟创作了两句诗:“冻浦不闻潮,易挂疏枝柳”和“空山泣老鸮,阶墀随上下”。前者表达了她随遇而安的豁达心态,而后者则隐约流露了她流离失所的境遇之伤感。这种伤感也不仅仅是身世造成的,同时也含有对人物最终结局的一种隐晦寓意。由于邢岫烟在小说中没有明确的命运安排,所以读者只能通过她的诗歌来推测。

值得注意的是,在和薛蝌定婚之前,岫烟与宝钗已经交情深厚,而在迎春处遇到困难时,宝钗曾暗中提供帮助。小说中甚至提到岫烟是“心中先取中宝钗,然后方取薛蝌”。如果她真的喜欢薛蝌,为何先对大姑子产生好感?这表明宝钗对她的关心在她接受这段婚姻时发挥了关键作用。

另一个让人难忘的地方是岫烟与被描述为“万人不入目”的妙玉竟然关系密切,且两人还有师徒关系。虽然岫烟的一些言行受到了妙玉的影响,但她对妙玉的怪癖有着清醒的认识。她一语中的指出了妙玉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的状态,揭示了妙玉情感上的困扰和纷扰,突显了她对妙玉独特状态的理解。[2][3]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兰花的品质

兰花常生于深谷茂密的林间,泉水潺潺,散发出芬芳宜人的香气,被誉为"王者之香"、"空谷佳人"。《孔子家语》中提到:"芝兰生于深谷,不因无人而不香;君子修身立德,不因困苦而改变品行。"因此,古人常以兰花比喻在困境中坚持高尚品德的君子和淑女,赞美其高尚品格和雅致风姿。宋代刘克庄的诗中写到:"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开处何妨依藓砌,折来未肯恋金瓶。孤高可把供诗卷,素淡堪移入卧屏。莫笑门无佳弟子,数子濯濯映阶庭。"

在《红楼梦》中,对邢岫烟的描写较少,然而她的品质令人值得尊重。在大观园的姐妹中,她是最贫困的一个,且是依附而来的。尽管处境困难,她却不追求虚荣,没有怨天尤人,也不从事有损人品的行为。她过得安然自得,犹如大观园中一朵淡雅的兰花,静静地散发着芬芳。

邢岫烟是邢夫人的侄女,随父母来京投奔邢夫人,因为她的端雅稳重而受到众人的喜爱。起初,薛姨妈曾计划让她与薛蟠结为夫妻,但考虑到薛蟠行为轻佻,担心对这个优秀的女儿造成伤害,因此改为与薛蝌成婚。邢岫烟之所以同意这门婚事,并非是出于对薛家财富的垂涎,而是因为她见过薛蝌,确认他为人稳重可靠,二人情感相合,仿佛是天生一对。或许在《红楼梦》中,邢岫烟和薛蝌是唯一一对幸福美满的夫妻。邢岫烟家境贫寒,父母为"酒糟透之人",她每月分得的两两银子要供给父母一两,使得她生活拮据。然而,她没有向他人抱怨,仅仅是偷偷拿自己的棉衣去典当几吊钱来应急。

在一篇《邢岫烟典衣赋》中写道:"当其失路依人,居贫寄食;生有仙姿,容无靓饰。簪金带玉,曾游绫绮之场;裙布钗荆,别具烟霞色。身如萍靡,移本无根;心与莲同,辟谁见着?"她展现了一种清贫中的坚韧风骨,令人值得尊敬。

岫烟在一首咏红梅的诗中表达了她的情感和志向:"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她的超然淡泊、如野鹤闲云的性格,在某些方面受到了妙玉的影响。尽管她与妙玉原是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但却没有妙玉那种怪僻。她待人平易,清贫而不傲慢。曹组的《卜算子·咏兰》或许是最贴切地描绘了岫烟的气概和节操。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诗词

《赋得红梅花(得红字)》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4]







参考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4 14: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妙玉的来历究竟是什么?贾府的人很清楚,但只能假装不知道
2022-08-19 15:32:15 来源: 汗青史籍 四川  举报
107
分享至
综述
很多人从《红楼梦》中看到人生历程如白驹过隙,各种角色粉墨登场,但终究都是过眼云烟;没有人可以改变世界规则,但却永远有人尝试对抗规则。拿《红楼梦》的角色来说,妙玉的一生就是和世界对抗的一生。

她本该是世俗中沾凡尘气息的普通女子,却因病无奈之下遁入佛门;那佛门修行净化妙玉心灵了吗?当然没有!

她的内心孤独无比,佛祖却不能听其诉说,就是这样一个奇女子,让人忍不住探寻她的人生经历。妙玉到底是什么来历呢?其实贾府的人非常清楚,只是一直假装不知道罢了。




妙玉住进大观园
妙玉是曹雪芹笔下颇具矛盾色彩的一名奇女子,她本是苏州人氏,祖上有人在朝廷中为官,家境颇为富裕。但妙玉却从未享受过家的温暖,她自幼体弱多病、父母早亡,没办法住进了寺庙里。

说来也奇怪,自从来到玄墓蟠香寺出家后,妙玉身体里那奇怪的病症反而好了,所以她便带发修行,三岁时就开始了寺庙生活。

6岁那年,妙玉和邢岫烟做了邻居。邢岫烟家道贫寒,租的是玄墓蟠香寺的房子,与妙玉只有一墙之隔。




小时候两人关系很好,邢岫烟喜欢没事儿就去寺庙找妙玉作伴,闲来无事还让妙玉教她读书写字;两人本是贫贱之交,亦师亦友反而收获了最真挚的友情。

17岁时,邢岫烟因家庭入不敷出只能离开玄墓蟠香寺去别处投亲;妙玉也离开了寺庙同师父一起进京,住在牟尼院。那年冬天过后,师父突然圆寂,临终前交代妙玉,说她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就在这里住着等待尘缘。

第二年,元春回来省亲修建大观园,为了保佑女儿平平安安,王夫人来寺庙拜佛求经,随即被妙玉的佛法修为折服。大观园修完后,王夫人下帖邀请妙玉进贾府,住在栊翠庵;这是元春专门设立的修行处,算是信佛之人的一片圣地。




但咱们也知道,大观园里莺莺翠翠,可是那凡尘气息最浓厚的地方,纵使妙玉佛法修为深厚,也没能经受诱惑,一颗世俗的心开始蠢蠢欲动。

大观园里本就宝玉一个男人,他那平易近人的温和性格很快就吸引了妙玉,私下里,妙玉那颗芳心不由得蠢蠢欲动。很多人不喜欢妙玉,从根源上来说就是她对待宝玉的态度和他人的态度有明显不同。

身为出家人却总想着和宝玉亲近交流,而刘姥姥二次进大观园时来栊翠庵用过的茶具就被她厌恶丢掉。这种行为足以显示妙玉内心的高傲,一个尼姑不能以纯粹的心为人处事,那被诟病也是迟早的事。




妙玉的来历贾府很清楚
大家最喜欢拿妙玉同黛玉相比,同样是家道中落,同样是多病缠身,只是一个性子高傲,另外一个性子敏感罢了;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贾府下人对妙玉的议论声显然更高。

为何大家都在讨论妙玉呢?这就和其神秘的来历有关了,不管贾府怎么掩饰,下帖将妙玉请进大观园都不是随意使然。




《红楼梦》原著对妙玉身世描写很少,家道中落、体弱多病基本上就这两个标签。但是妙玉家家道中落和黛玉家又有不同,妙玉父亲很可能卷入了一场派系斗争中,后死在大狱里。

不然妙玉出家这事儿根本就说不通,一个官宦世家的女子,就算家庭条件再差,七大姑八大姨也有不少亲家愿意收养妙玉,不看僧面看佛面嘛,妙玉父亲虽然死了,影响力还是有的。

可妙玉不到3岁时就被送到寺庙里生活,除非是家中有人卷入派系斗争中,家里面的亲戚为了避嫌不愿意收养她,导致她被迫出家。




贾府下人耳朵都灵着呢,说妙玉是“带发出家”,“带发”就是说没有僧籍,不算是正式僧人。古时候没有僧籍却在寺庙居住的,要么是犯了大罪被下贬,要么是躲避凶险和灾难。

妙玉那个时候不到3岁,她能犯下什么大罪?肯定是因父亲下狱被牵连,这才被有心人送到寺庙躲避凶险的。联系到妙玉这层身份,那王夫人下帖将妙玉请到大观园就更有意思了。




贾府虽然家大业大,却也从不做那违法乱纪的举动,这就是说每位来到贾府的人都会被彻查,避免偌大一个门庭成为犯人的庇护伞。

王夫人没理由不知道妙玉的身份,就算她有些盲目,贾府管家凤姐精得跟猴一样,凤姐会不查妙玉的底就把她安排到大观园?大观园是贾府最私密的住所,荣国府里没几人能有资格住进去。




以咱们大胆猜测,贾府知道妙玉的身份,甚至和妙玉父亲,或者她那个神秘师父有联系。或是报恩还债,或是受人所托,贾府在妙玉师父死后承担起带着妙玉避难的责任;大观园隐秘且没有外人进入,用来躲避尘世纠纷再合适不过了。




结语
相比于黛玉来说,妙玉的身世显然更加悲惨,她自幼在寺庙长大,后得到贾府庇护就在大观园住了下来。可是贾府也有被抄家的那天,失去庇护的妙玉被一众强盗掳走,最终死在了山头上。

或许她的人生从进入大观园就注定了,修佛之人但凡显露尘心,就像是飞出牢笼的鸟;自由是肯定的,但危险也会随之而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4 15: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是什么意思啊?
freesky3000分享举报
1个回答
zxc952688420
推荐于 2017.09.30
满意答案
   
意思:想要干净却干净不了,想要逃离红尘终在红尘中生活。可怜了一个书香小姐,终是陷入了这混浊的尘世中。

出处:《红楼梦(十二钗中妙玉的判词)》。

此为妙玉的判词,妙玉虽入空门,然却恋着宝玉,最终被劫。《红楼梦》中只说妙玉出身于“读书仕宦这家”,没有具体交代。但作者把她称为“金玉质”,且能诗会画,品性孤傲,自视高人一等,当极写其高贵。



扩展资料:

妙玉一生在佛院庵堂度过,可她尘心未尽,自从进了贾府,与岫烟情谊更深,对宝玉暗生情愫,又取中黛玉、宝钗、湘云、惜春诸钗,相与为友。

妙玉十九岁,秋,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两宴大观园,带了众女儿到栊翠庵品茶。妙玉盛情款待,茶具、茶品、选水皆体贴各人心意,另请了宝钗、黛玉去耳房里吃梅花雪茶。

宝玉不请自来,妙玉用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给他斟茶,接着寻出一只竹根大盏斟与他,取笑他“饮驴”,又嘱咐道:“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黛玉问核握嫌水,被妙玉取笑“大俗人”。

刘姥姥吃过的那只成窑杯,妙玉嫌脏不要了,宝玉便说情送给刘姥姥。是年冬,十月初雪,芦雪亭联诗,宝玉落第,李纨说喜欢栊翠庵的红梅花,罚宝玉折一枝来插瓶,并作《访妙玉乞红梅》诗。

妙玉二十岁,夏初,宝玉生日,妙玉赠生日帖,自署“槛外人”。次日,岫烟向宝玉述说妙玉自号“槛外人”“皮乎畸人”的缘故,宝玉听了如醍醐灌顶,回帖自署“槛内人”   。当时岫烟正要去找妙玉说话,而岫烟与宝玉同生日,可知暗场里岫烟也收到了妙玉的生日帖  。

妙玉二十一岁,秋,贾府抄检大观园。中秋之夜,湘云、黛玉在凹晶馆联诗,当联出“改手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的警句,二人不知如何往下接时,妙玉现身,请她们到栊翠庵中,亲自提笔续足全诗。

参考自来来源:百度百科—妙玉

没爱过苏州的人,不足以谈红楼 hwzhuwei  2020-03-01   |  446阅读  |  6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原创作者:卓语
《红楼梦》架空时空,在一片虚幻无着间,却有三个确切的城市:京城、金陵和姑苏。
京城是贾府所在地,金陵是贾府老家,姑苏是黛玉的家乡。按理说,全书的故事都发生在京城,三个城市按重要程度排位,应该京城大于金陵,金陵大于姑苏。
可事实恰恰相反。
京都文化略有体现,却不很明显,书里的京片儿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反倒是南京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如四大家族)、饮食、民俗等,随处可见。
但即便如此,也比不上苏州的重要!

本书正式开篇,第一句话便是: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有个姑苏城,城中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人世间的故事,就此展开。
01 何为“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苏州古城,确实是举世公认的人间天堂!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自春秋时期,这里就是吴国都城。其历史久远,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长期作为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特别是阊门一带,作为水陆交通交汇之处,自古就是富贵风流的繁华之地。到了明清更是万商云集,各业应有尽有,各省会馆纷列期间。物华天宝,居货山积,行人流水,灿若云锦,俨然人间乐土。
清代名画《姑苏繁华图》,《盛世滋生图》都表现这些盛况。

富贵不足奇,奇在富而能文。苏州自古文化昌隆,士子辈出,是出状元最多的地方。以明清两朝为例,共有状元202名,苏州有35名,这一个城市就占17%。
所以状元之乡、进士之乡、书画之乡、戏曲之乡,都是苏州的美誉。明清时期,苏州的经济文化发展都达到鼎盛阶段。
当然,更能令其独步天下的是园林。
园林是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唯有百业兴旺,官富民殷,又有深厚的文化艺术积累,才能生出园林。苏州的私家园林和庭院,全盛时竟达到280余处。

古典的苏州园林,告诉世人,苏州人有多么会生活。文人才子的审美情趣、清高气息,至今弥漫在园林的每个角落。诗意与雅致,浸润在苏州的骨子里。
苏州就是个梦,一个繁盛富庶、祥和安泰的乐土之梦!
02 曹雪芹到底有多爱苏州
苏州才子唐寅,有一首诗《阊门即事》:
世间乐土是吴中,
中有阊门更擅雄。
翠袖三千楼上下,
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买何曾绝,
四远方言总不同。
若使画师描作画,
画师应道画难工。
阊门和唐寅,都出现在红楼梦里。光唐伯虎,就在小说里出现五次。其他苏籍画家诗人,还有张僧繇、韦苏州、祝枝山、仇十洲。

甄士隐是全书的引线人,因为甄家是贾府的缩影,甄士隐的好了歌注是一切人的命运镜子。原书共80回,始于香菱也终于香菱。甄士隐和甄英莲,都是本书的精神内核。而他们都是苏州人。
当然这不算什么,书里的第一女主,绝代风华的林妹妹是苏州人;清高孤傲、遗世独立的妙玉是苏州人。
玲珑剔透、情坚似金的龄官是苏州人;才艺双绝的佳人慧娘是苏州人;霁月风光的晴雯,也疑似苏州人。
黛玉、妙玉、香菱、晴雯、慧娘、龄官,每个都是曼妙无双的女子,都是各自阶级里,最最最优秀出色的那个。
最关键的是,她们全都纯净无暇,不染世欲,灵魂高贵,堪称珍宝。
你说,曹雪芹得有多爱苏州?!


甄士隐家住在:
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
实际上的苏州,出阊门北行,有下塘街和山塘街。山塘街素有“七里山塘”之称,加上下塘街相接,足有十里之长。
两街之间有一条横巷,叫小邾弄,弄内有座小庙,从前确曾发生过火灾。当时先是南濠街的灯彩店失火,小和尚因为赶去观看,庙内香烛烧着了柱梁,两边火势蔓延开来,把南濠街和小邾弄烧了个精光。
甄士隐家的故事,竟然有历史底本!


第四十一回,妙玉请黛玉品茶,茶水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
姑苏名胜中,确实有个不太为人所知的去处,叫玄墓山,玄墓山下有一座圣恩寺。玄墓盛开梅花,收梅花之雪以为炎夏之饮,也是当地人的习惯。
第六十七回《见土仪颦卿思故里》写到薛蟠带来:
“有虎丘带来的自行人,酒令儿,水银灌的打金斗的小小子,沙子灯,一出一出的泥人儿的戏,用青纱罩的匣子装着;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小象,与薛蟠毫无相差。”
虎丘便是“吴中第一名胜”。唯有这灵山秀水之地,牵动了黛玉的心,令她着实大大伤感一回。

总之,在红楼梦里,京都承载讳莫如深的政治背景,南京承载世俗人情故事。
而苏州,承载的是作者的精神追求,一切真善美的所在。
03 苏州记事其一
没有深切感受过苏州,无法理解曹雪芹的情怀。没有爱过苏州的人,也不足以谈论红楼梦。
我第一次去苏州是15年前。当时在南京出差,参加司法部的培训,培训完我脱离大部队,独自买张火车票,前往向往已久的苏州。

那个时候我就20几岁,独身出门,难免有些不安全感。在苏州火车站打了的,路上就顺口问司机走的哪条路。
谁知竟惹火了司机,他马上义正言辞:”哎,小姑娘,我们苏州人,可是很文明的勒!我们可不乱拉客乱跑的啊.........你知不知道啊,我们苏州是什么地方啊?我们苏州人...............'
他说话很不客气,长篇大论教育我半天。我平生第一次见个司机这么牛,但是,一向伶牙俐齿的我,那天竟然理屈词穷!


我可以跟他解释我没恶意。可是、可是,我觉得没必然解释了,因为我的确有不信任他的意思——那时候,出租车不像现在这么规范,火车站宰客是全国通病,一路走一路跟司机斗智斗勇,也是常事。
我以为的常事,在他眼中是耻辱。

实际上,多年的法律浸淫,维护人格尊严才是我的终极理想。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士子情怀,也同样这样培养我。
在污糟糟的现实里,理想有时会被埋没,竟是这个司机提醒了我!所以在一刻,他那明显的地域自豪感,竟然令我折服了。
04 苏州记事其二
在苏州园林里行走着,放佛进入了活的红楼梦里。
拙政园一入门,先看到的一道山石屏障。绕过这假山,眼前顿时开阔起来,但见绿野遍布、莲渠萦绕,树古林深而轩台全无,一股旷远的林野之气,拂面而来。
当时我就惊在山石前了,这不就是大观园的入门景色吗?


着实很难相信,这竟是一个家宅。望不到边际的草坪、深深密密的树林,以及浑然天成的山坡沟壑······
【注】曹寅曾任过二年零八个月的苏州织造,其后由曹雪芹舅舅接任该职位。据考证,曹雪芹幼时确实在拙政园东园住过。
东园与中院,以精巧迂回的游廊为屏风,连接彼此。游廊,可以说是中国园林中最独特的艺术品。站在游廊下看风景,无论远观还是近看,与突兀兀的站在天空下,趣味绝然不同。


那天下着小雨,游人稀少,满园清脆,碧荷摇曳。我立于廊下,静观雨丝滴答,细细感受着古树参天的宁静、小桥流水的清幽,禁不住感慨:人间亦有这般去处啊!

雨滴由廊檐汇聚,很整齐的依序而下,恰成一副水帘。
原来古人的设计,精致到这种地步!大自然中的元素,草石、雨雪、霜雾,在这里都得到绝好的定位和运用。古人云:“人在丹青行,亦成丹青画”,确实,美到精妙处,就能够吸收和融化外来元素,让它也成为美的一部分。
走在这园林里,随时都能遇到黛玉。她葬花时走过的小石桥、她吟诗时倚着的漏窗、她那“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的潇湘馆(原型为翠玲珑)、专为“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留听阁......
翠玲珑

05 苏州记事其三
在留园游园时,隐隐听到某处传来戏曲演唱之声。寻声而至,离大门不远的侧楼里有个戏台,正在演昆曲《牡丹亭》的《游园》一出。

演员很专业,扮相也很俊。只听那台上唱:
“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听着听着,竟觉得有些酥醉,又有些伤怀,好似喝了一杯陈酿的美酒,不能自已了。
原来昆曲竟有这般效果!
以前一直都不喜欢它,不喜欢它拖拖拉拉的,没个抑扬顿挫。而今方才知道,原是自己错了。
在这样的深院幽庭里,终于理解了一唱三回的昆曲,终于读懂了它的细腻、委婉和内敛。
想来,当年各个院中的戏台、听轩中,不知留下过多少悲欢离合的感受和故事。怪不得曹雪芹用重墨写听戏的章回,怪不得黛玉墙外听《游园》,会听的入迷,听的伤怀不已 ..........


园中的小姐们,不就是这昆曲中的小姐们吗?能分的出彼此吗?以前我不喜欢戏中那些多思多虑、好似神经质的角色,而今亲自感受了她们的生活环境,一切就明白了——


在如此美丽、温软,且幽深的庭院里,无所事事而感情丰富的小姐们,把情怀往哪里寄托?生活在世外桃园,必须有一颗世外的心,才能享受那世外之乐。否则,世外的景反伤世间的心啊。
05 苏州记事其四
5年前我又一次去苏州,这次跟同事一起去。
我喜欢在一些人少的园子里悠悠的坐着,消磨时间,比如沧浪亭、环秀山庄这类的。
那天在环秀山庄,遇到一对苏州老夫妇,他们刚买了单反相机,正在兴奋的实验拍照。


恰好同事帮我照相,我挡住了他们取景。我想赶紧照完罢了,没想到哪位老太太上下看我,大约觉得我不算玷污这园林,就主动帮我谋划起来了。
“哎呦,这姑娘,这么漂亮勒,你要再拿把扇子呢,那才美呢。美人嘛,对,就是要很有气质的....”
她招呼她孙女把绢扇给我,又教我如何站、如何摆,如何靠着门才好看............与此同时,同事那个摄影菜鸟,也被老大爷盯上了,开始指导她站哪里拍,这样弄、那样弄。
“哎,这样才好看啊!对嘛,就是这样啊,多美啊..........”
看着这对善良又充满热情的老夫妻,我有点不好意思了——我们一对年轻人,竟然在美学上,完败给他们。
但与此同时,心里又格外的温暖而欣慰。走遍大江南北,只见游客们互相嫌弃,不拿鼻子打你就是好的了,哪有这样的?替毫不相干的人着急,只为那一个“美”字!!
这样的事情,在苏州常常发生。
苏州人,是真的爱美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4 15: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黛玉是苏州人还是扬州人?苏州和扬州属于金陵吗?宝玉是江宁人
播报文章

资讯科普菌
关注
2021-10-25 00:45
广告
林黛玉是姑苏人,不是扬州人。

林黛玉不是扬州人,她只是在扬州暂住。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在扬州担任巡盐御史,全家跟随林如海从姑苏迁居扬州。梅翰林到外地任职,全家也都跟随到了任上,所以宝琴来京城找梅翰林之子结婚扑了一个空。

林黛玉也一样,她跟随父亲到扬州任上居住。

书中第二回原文:




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

书中就写了林如海籍贯姑苏人氏,不能说,他任职维扬(扬州),全家迁到扬州就是扬州人了,黛玉和父亲还是姑苏人。

第14回,原文:

正闹着,人回:“苏州去的人昭儿来了。”凤姐急命唤进来。昭儿打千儿请安。凤姐便问:“回来做什么的?”昭儿道:“二爷打发回来的。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




林如海在扬州病故,贾琏和林黛玉护送林如海的灵柩回苏州安葬。我有一篇文章写的就是林家的祖茔在苏州香丘。

红楼梦:“香丘”在哪里?那是林家祖茔,林黛玉一抔净土掩风流

第57回,紫鹃骗宝玉说,黛玉要“回苏州家去。”

宝玉不相信,他笑道:“你又说白话。苏州虽是原籍,因没了姑父姑母,无人照看,才就了来的。明年回去找谁?可见是扯谎。”

这些都证明,林黛玉的原籍是苏州。




妙玉是苏州人。

妙玉的确是苏州人氏,她出身于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亲自入了空门,在玄墓蟠香寺出家,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

何谓金陵十二钗?

宝玉因问:“何为‘金陵十二钗正册’?”

警幻道:“即尔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一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两边二橱则又次之;余者庸常之辈便无册可录矣。”




贾宝玉是金陵人氏,从警幻仙姑说“贵省”,就是指金陵。显然,金陵是一个省,而不是一座城市。

宝玉说,“金陵极大”。可见,金陵省不只有一个金陵城,而是包括姑苏。姑苏也叫苏州。大家都知道,贾宝玉家住在金陵,可是他的老家在“江南江宁府江宁县”贾蓉捐龙禁卫的时候,写的籍贯就江宁县。可见江南江宁府江宁县也属于金陵。




籍贯苏州的林黛玉和妙玉都在十二钗正册中,说明她们都属于金陵省的人。

从历史的角度看姑苏和金陵。

扬州。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等,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




扬州自公元前5世纪吴王夫差筑城至今已近2500年的历史。因扬州有运河,漕运发达,所以林如海到扬州任巡盐御史。

姑苏,苏州。

姑苏,即苏州,古称吴,简称苏,又称姑苏、平江等。

春秋时期,姑苏是吴国的都城。姑苏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长期是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当时的金陵邑还是一座小城市。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称“苏州”并沿用至今。




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使得“姑苏”的名字家喻户晓。

金陵。

金陵是南京的古称,又称建康、应天等。今天叫南京。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

三国时期,东吴建都金陵。从此金陵成为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六朝时,人口已达28万户,是世界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从历史的角度看,姑苏比金陵开发得早。作为都城的时间也早。




扬州和金陵都是吴国建设的。

金陵是后起之秀。其地位和重要性逐渐超越苏州。金陵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脂砚斋点评:姑苏是金陵。

《红楼梦》第一回,"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甲戌侧批:是金陵。)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甄士隐住在姑苏阊门外的十里街仁清巷。香菱就出生在这里。




书中介绍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时,【甲戌侧批:……总写香菱根基,原与正十二钗无异】。香菱是姑苏人,她是金陵十二副册第一名,脂批说香菱“与金陵十二钗正钗无异”。可见姑苏人在金陵十二钗中,林黛玉是姑苏人,她是金陵十二钗正册第一名。

按照评,金陵十二钗正出之地是姑苏,即林黛玉,妙玉,香菱的家乡。因为姑苏属于金陵省,所以以省会金陵命名。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4 15: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假林黛玉—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林黛玉是贾黛玉、妙玉是甄黛玉
播报文章

淫雨小猪
关注
2020-10-18 16:24
广告
导语:

妙玉作为金陵十二钗第六位,在曹雪芹心中的地位自然不低,然而在《红楼梦》前80回中,妙玉一直处于吃瓜群众和打酱油的角色,令众多红迷百思不得其解。为何十二钗独妙玉没有名字?妙玉的真实身份又是谁?妙玉在书中的有何作用?为何能碾压贾迎春、贾探春、王熙凤等人位于正册第六位?本次将从独特的角度为您分析,妙玉究竟为何方神圣!


广告
《热血传说》正版公测,光看剧情就沦陷了
×

其实妙玉、黛玉是一个人。

妙玉才是真正的黛玉,是现实版的黛玉,而林黛玉是被绛珠仙子附体的黛玉,是带有神话色彩的黛玉,是理想版的黛玉。

那么黛玉、妙玉为什么是一个人?作者又是什么样的创作思路?下面将为各位进行详解。

一、妙玉、黛玉相似的成长轨迹和家庭背景

1、妙黛都是是苏州人士、祖上都是读书仕宦之家。

妙玉第一次出场是在林之孝的口中。

又有林之孝家的来回:“……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那日,偶又游至淮扬地面,因闻得今岁盐政点的是林如海。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本贯姑苏人氏。……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2、妙黛都是从小得病;

黛玉是自小得病。

妙在只一个女学生,并两个伴读丫鬟,这女学生年又小,身体又极怯弱,工课不限多寡,故十分省力。近因女学生哀痛过伤,本自怯弱多病,触犯旧症,遂连日不曾上学。《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红楼梦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广告
开启传奇新篇章!发现独特的8XF-f999冒险世界
×

妙玉也是自小生病。

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3、妙黛父母都早逝,由老嬷嬷和小丫头服侍;

妙玉的情况:

又有林之孝家的来回:“……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黛玉的情况:

黛玉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红楼梦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4、妙黛文墨极通,模样极好。

妙玉通文墨,相貌好。

又有林之孝家的来回:“……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广告
《2024年全国心理咨询师报考网》报考时间即将截止>>>
×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证明黛玉极通文墨。

宝玉说来了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玉。神仙似的妹妹,可见黛玉模样极好;黛玉生日,打扮地犹如嫦娥下凡。常年猎艳、见过各色美女的薛蟠居然酥倒在那里,可见黛玉模样之美。

别人慌张自不必讲,独有薛蟠更比诸人忙到十分去:又恐薛姨妈被人挤倒,又恐薛宝钗被人瞧见,又恐香菱被人臊皮──知道贾珍等是在女人身上做功夫的,因此忙的不堪。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红楼梦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但妙黛也有一个不同点:

妙玉为了治病,买替身不管用,最后亲自入空门,病好了;黛玉父母不听癞头和尚劝告,不入空门,病一直不好,终身服药。

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红楼梦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二、妙黛相似的性格

1、二人都有洁癖

妙玉是有洁癖的。在栊翠庵品茶一回中,妙玉仅仅因为刘姥姥用过了成窑杯,就要把珍贵的五彩小盖钟扔掉,说明妙玉是有洁癖的。

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收了上面的茶盏来。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品茶梅花雪绛红轩劫遇母蝗虫》

另外宝玉还和妙玉开玩笑,说客人走了,让小幺们送水来拖地。可见宝玉是知道妙玉有洁癖的,客人走了,妙玉必定要用水拖地,所以才有打水一说。

宝玉又道:“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幺儿来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妙玉笑道:“这更好了,只是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宝玉道:“这是自然的。”《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品茶梅花雪绛红轩劫遇母蝗虫》


广告
建筑从业人员注意了:二建报考条件已调整,你符合吗?
×

黛玉有洁癖吗?有。当宝玉被贾环用蜡油烫伤后,林黛玉想看看宝玉的伤,宝玉知道黛玉有洁癖就不让黛玉看,怕她嫌脏。

林黛玉只当烫的十分利害,忙上来问怎么烫了,要瞧瞧。宝玉见他来了,忙把脸遮着,摇手叫他出去,不肯叫他看──知道他的癖性喜洁,见不得这些东西。林黛玉自己也知道自己也有这件癖性,知道宝玉的心内怕他嫌脏,因笑道:“我瞧瞧烫了那里了,有什么遮着藏着的。”一面说,一面就凑上来,强搬着脖子瞧了一瞧,问他疼的怎么样。《红楼梦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2、二人都孤标傲世

妙玉判词中说,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由此可见,妙玉是孤僻,看不起别人,自以为很不错。

妙玉请黛玉宝钗喝茶的时候,黛玉因不知道茶是什么水泡的,妙玉不仅仅说黛玉是个俗人,还加了个形容词“大”字,并且还将黛玉教育了一顿。既然黛玉不知道泡茶用的是什么水,就根据这一点点的瑕疵,妙玉就全面否定了黛玉,就给黛玉下了定义,扣上了大俗人的帽子。可见妙玉孤芳自赏、我行我素到了何种程度。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品茶梅花雪绛红轩劫遇母蝗虫》


广告
北方勇士的传奇挑战,冰雪世界的沙城霸业!
×

“李纨浑名叫作‘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之人。”,她是贾府最老实忠厚的人,但是就是李纨都说:“我才看见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我要折一枝来插瓶。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连李纨都容不了妙玉,可见妙玉确实是太孤傲了。

黛玉同样也是如此,孤高自许,目无下尘。

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红楼梦第五回开生面梦演红楼梦立新场情传幻境情》



三、妙玉、黛玉都对宝玉有爱

黛玉对宝玉有爱就不说了,妙玉对宝玉有爱吗?当然有。

1、绿玉斗事件

第三十八回,妙玉请黛玉宝钗喝茶,泡妞达人宝玉如影随形般地跟过来撩妹,借光喝茶。妙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妙玉为什么用自己常用的绿玉斗给宝玉喝茶呢?是妙玉没别的茶杯非得用这个绿玉斗吗?显然不是,妙玉的杯子多的是,即使更为珍贵的杯子以妙玉的家财都能拿出来。那为什么一向有洁癖的妙玉却拿出来自用的杯子给宝玉呢?

对于有洁癖的人,就连家人用自己的东西都嫌脏。珍贵的成窑杯子宁可砸了也不给刘姥姥,可见她对自己用品的极度重视,竟然将自己常日用的茶杯给宝玉用。这是何等亲昵的行为?这只能说明妙玉爱上了宝玉。


广告
云南旅游攻略,第一次去云南必去的6个景点,完美的路线规划
×

2、赠梅事件

在第五十回,李纨罚宝玉去取红梅。宝玉果然要来一枝,“宝玉笑道:“你们如今赏罢,也不知费了我多少精神呢”。可见,宝玉和妙玉交往,是非常用心思的,妙玉是非常不好对付的,要号好脉,对症下葯,三思而后行。宝玉再入栊翠庵冷挑红雪,竟然给每个人要了一枝。宝玉乞红梅的情节中,妙玉并未现身,但按照妙玉的性格来讲,从妙玉手中乞到一支梅很不容易,连黛玉都认为不容易。但这事放在宝玉身上这件事情很容易就成功了,这只能说明宝玉妙玉非常微妙,关系很到位,甚至有一点点爱恋在里面才能成功。

李纨笑道:“也没有社社担待你的。又说韵险了,又整误了,又不会联句了,今日必罚你。我才看见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我要折一枝来插瓶。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如今罚你去取一枝来。”众人都道这罚的又雅又有趣。宝玉也乐为,答应着就要走。……李纨命人好好跟着。黛玉忙拦说:“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李纨点头说:“是。”一面命丫鬟将一个美女耸肩瓶拿来,贮了水准备插梅,因又笑道:“回来该咏红梅了。”《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3、飞帖事件

第六十二回宝玉过生日,接到了妙玉的一张贺帖,虽然没写什么特别的话语,但这个帖竟然是粉色的。在中国古代乃至当代不同的颜色往往代表不同的意思,比如蓝色表忧郁、红色代表激情、紫色代表神秘、白色代表圣洁、黑色表邪恶、黄色表优雅、绿色表生机勃勃、橙色代表温馨,灰色是颓废,那么妙玉送的粉色呢?在我国古代粉色又称绯色,杨妃色,代表爱情和男欢女爱的艳情。这在许多的古人的诗句中都有体现。

秋帐灯华翠,倡楼粉色红。相思无别曲,并在棹歌中。唐代骆宾王《棹歌行》座客香貂满,宫娃绮幔张。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唐代王维《从岐王夜宴卫家山池应教》歌鼓燕赵儿,魏姝弄鸣丝。粉色艳日彩,舞袖拂花枝。唐代李白《邯郸南亭观妓》

这些诗都是男女艳情的隐晦诗句。

曹雪芹在这里让妙玉用粉色的笺纸给宝玉祝寿,必定另有深意。


广告
华闻期货软件下载_2024正版免费下载入口
×

再看宝玉接到帖的表现,曹雪芹用了一个跳两个忙一个快,四个动词,就把宝玉得飞帖的兴奋刻画到位,点明了宝玉接到贺卡是何等的欣喜若狂。而且宝玉还非常重视怎么回帖,可见妙玉在他心中的地位。只有男孩子遇到自己的喜欢的女孩才这么重视文字的精雕细琢。这两点都在暗暗地表明妙玉与宝玉的是恋爱、情人关系。

晴雯忙启砚拿了出来,却是一张字帖儿,递与宝玉看时,原来是一张粉笺子,上面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宝玉看毕,直跳了起来,忙问:“这是谁接了来的?也不告诉。”袭人晴雯等见了这般,不知当是那个要紧的人来的帖子,忙一齐问:“昨儿谁接下了一个帖子?”四儿忙飞跑进来,笑说:“昨儿妙玉并没亲来,只打发个妈妈送来。我就搁在那里,谁知一顿酒就忘了。”众人听了,道:“我当谁的,这样大惊小怪。这也不值的。”宝玉忙命:“快拿纸来。”当时拿了纸,研了墨,看他下着“槛外人”三字,自己竟不知回帖上回个什么字样才相敌。只管提笔出神,半天仍没主意。因又想:“若问宝钗去,他必又批评怪诞,不如问黛玉去。”《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四、妙玉、黛玉互相重叠错位的判词、伏笔

1、黛玉的判词葬花吟中有妙玉的结局;

《葬花吟》众所周知,是林黛玉之死的谶语。其中看过《红楼梦》全本的清朝诗人富察明义曾经做了一首诗说道“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也证明《葬花吟》说的就是林黛玉之死。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清朝富察明义《题红楼梦20首第十八》

但是《葬花吟》中确有一句“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杜鹃可能暗指紫鹃,那么其中青灯两个字很特别,青灯指寺庙里的灯,在贾惜春的判词中有“独卧青灯古佛旁”,妙玉的曲子中有“青灯古殿人将老”,“青灯照壁人初睡”的意思是说青灯照在墙壁上,黛玉刚刚睡去。我们知道,黛玉住的是潇湘馆,而不是什么佛庙,潇湘馆是不会有青灯的,这首诗描绘妙玉还差不多。


广告
成都出发:初夏底价出行,九寨三日畅玩,380元尽享清凉!
×

2、妙玉的判词世难容中有黛玉的所作所为;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妙玉说这样吃肉,如同远古人茹毛饮血一般,很不文明。但在《红楼梦》前80回中妙玉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反倒是黛玉说过这样的话。红楼梦的第四十九回黛玉说,“他两个再到不了一处,若到一处,生出多少故事来。这会子一定算计那块鹿肉去了”。宝玉湘云吃烤肉,黛玉是反对派,所以黛玉笑道,“那里找这一群花子去!罢了,罢了,今日芦雪广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广一大哭!”。妙玉却在判词里为黛玉反对吃腥膻背了黑锅。



3、史湘云林黛玉中秋联诗,妙玉补充的诗句是妙玉的结局谶语,但是却有一句提到了宝黛爱情的结局。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其中的石指的是贾宝玉或者通灵宝玉,木当然指双木林的林黛玉,具有木属性的黛玉。宝黛的结局居然出现在妙玉的诗句里。

4、《芙蓉女儿诔》里也有妙玉的结局。

脂砚斋接连三次做了批语,点明《芙蓉女儿诔》是祭奠黛玉的诔文。

黛玉笑道:“他又不是我的丫头,何用作此语。况且小姐丫鬟亦不典雅,等我的紫鹃死了,我再如此说,还不算迟。””。《红楼梦第七十九回薛文龙悔娶河东狮贾迎春误嫁中山狼》“黄土垄中,卿何薄命。”《红楼梦第七十九回薛文龙悔娶河东狮贾迎春误嫁中山狼》在“黛玉听了,忡然变色,””《红楼梦第七十九回薛文龙悔娶河东狮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但在《芙蓉女儿诔》中却有一句“文爮匏以为觯斝兮,漉醽醁以浮桂醑耶?”这句歌词的意思是“在葫芦上写上文字,把它制作成为酒器,是为了装上过滤好的美酒吗?”,其中的“文”字表示“写上文字”,就是在“爮匏”上写上文字,当做酒器即“觯斝”。“爮匏”这是一种葫芦。这种酒器在《红楼梦》中只出现过一次,就是妙玉拿出来的。

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斑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品茶梅花雪绛红轩劫遇母蝗虫》

妙玉用的茶杯都是顶级国宝,比如成窑五彩小盖钟、官窑脱胎填白小盖碗、瓟斝、点犀?、绿玉斗和鬼脸青花瓮。



林黛玉从不用,也没钱用这么珍贵的茶杯和酒器。黛玉只用普通茶杯。同样是贾母来潇湘馆和去栊翠庵用的酒器是不一样的。

林黛玉亲自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茶来奉与贾母。王夫人道:“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林黛玉听说,便命丫头把自己窗下常坐的一张椅子挪到下首,请王夫人坐了。《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妙玉的酒器为什么会出现在黛玉的谶诗中?

5、群芳在藕香榭作菊花诗,这样描写黛玉:

黛玉放下钓竿,走至座间,拿起那乌银梅花自斟壶来,拣了一个小小的海棠冻石蕉叶杯。”。《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既然脂砚斋点明这是正写黛玉,那么壶和杯子上的图案应该是象征黛玉的。


广告
西南地区传奇玩家的盛宴,176传奇,等你来战!
×

杯子上一共有三种图案,梅花、海棠、蕉叶。其中海棠、蕉叶都是暗指黛玉,这在第十七回中有暗示。

贾政游大观园到了怡红院,见“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颗西府海棠,其势若伞,绿垂碧缕,葩吐丹砂。”,可见怡红院的院子里有海棠和芭蕉。

接着宝玉用“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扶病”来形容海棠,这和宝玉初见黛玉“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如出一辙。宝玉道:“此处蕉棠两植,其意暗蓄‘红’‘绿’二字在内。若只说蕉,则棠无着落;若只说棠,蕉亦无着落。固有蕉无棠不可,有棠无蕉更不可。”贾政道:“依你如何?”宝玉道:“依我,题‘红香绿玉’四字,方两全其妙”。宝玉住的是怡红院,他离不开的人是黛玉,那么蕉棠象征黛玉是很自然的事情。



但是脂砚斋说梅花象征黛玉却让人费解的,因为在红楼梦中红梅象征妙玉,脂砚斋为什么要做此评语?妙玉怎么会是黛玉呢?

五、作者为了告诉读者妙黛本为一人故意露出的破绽

结合妙玉与黛玉的相同以及妙黛判词、谶语的重叠错位,妙黛实际为一个人。关于这一点,作者不仅在明处通过相似性诱导读者将妙黛往一起联想,作者还通过三个方面暗处告诉读者妙黛是一个人。

1、香芋的故事

贾宝玉曾经给林黛玉讲了一个耗子精的故事。到最后那个狡猾的小耗子变成了一个美女,嘲笑其他人说你们只认得庙里的香芋,却不知林黛玉才是真正的香玉。这句话反过来理解就是你们只知道林黛玉,却不知道妙玉才是真正的黛玉。

一时小耗回报:‘各处察访打听已毕,惟有山下庙里果米最多。’……众耗忙笑说:‘变错了,变错了。原说变果子的,如何变出小姐来?’〖庚双夹:余亦说变错了。〗小耗现形笑道:“我说你们没见世面,只认得这果子是香芋,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红楼梦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广告
《复古176传奇》青春回忆,30岁玩家的召唤!
×

2、颦颦的故事

宝玉初见黛玉,给黛玉起名,宝玉说送黛玉一个妙字,其实这是作者的障眼法,意思是说宝玉送了个“妙”字给黛玉,黛玉变成了“妙”玉,宝玉还说颦颦二字极妙,既然“颦”字妙,不就是等于说颦颦就是“妙”吗?黛玉不就变成了“妙”玉吗?可见作者早就暗示给读者妙黛本为一人。

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红楼梦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3、黛玉从不吃妙玉的醋

有一件事很奇怪,黛玉很会吃醋,谁亲近宝玉,黛玉就对谁有敌意,黛玉吃宝钗金锁、冷香丸的醋,吃过史湘云金麒麟的醋,但是黛玉却从没有吃过妙玉的醋,而且还很看得开,从不恼宝玉与妙玉接触。

妙玉把自己的绿玉斗让宝玉用,黛玉不仅当场没有生气,事后也没有找宝玉的麻烦;妙玉给宝玉一个生日贺贴,宝玉居然拿去请教黛玉怎么回帖,可见宝玉知道黛玉从来不吃妙玉的醋;宝玉去乞梅,黛玉居然提倡宝玉自己去,从没有醋意。对于爱吃醋,耍小性的黛玉,很是费解。这其实是作者对读者的一种暗示。妙玉就是黛玉,自己怎么可能吃自己的醋呢?



六、妙玉才是林如海的女儿

1、林如海财产之谜

红学界其实有一个谜团,就是林如海去世,林家的丰厚遗产去哪了?贾敏出嫁的时候是贾府最发达的时候,这一点王夫人曾经向王熙凤肯定过贾敏时贾府的尊贵。

王夫人叹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从公细想,你这几个姊妹也甚可怜了。也不用远比,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象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红楼梦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既然贾敏嫁给了林如海,可见林家也一定非常富裕,以贾府权势,贾敏不可能下嫁,所以林家肯定不会比贾府差,甚至还要比贾府强。所以林如海死,黛玉会有大笔遗产继承,但是这遗产却凭空消失了。有人说是贾琏私吞的。贾琏没这个胆子,黛玉告诉贾母,贾母饶不了他;有人说黛玉带到了贾府,这更是不可能的。如果黛玉有这么大的财富,贾府有一半的财产是自己带过来的,她就不会在意贾府的奴仆对她的看法了,就不会在贾府小心翼翼的生活了。实际上黛玉一分财产没带来,在贾府等于白吃白喝,所以黛玉特别敏感,特别在意其他人的看法,在贾府说话做事没有底气。这一点黛玉曾经向宝钗提到过。

你方才说叫我吃燕窝粥的话,虽然燕窝易得,但只我因身上不好了,每年犯这个病,也没什么要紧的去处。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黛玉如此说话,可见黛玉并没有继承林如海的遗产,没有给贾府带来大笔财富,大观园也不是花的黛玉的钱建造的。那么林如海的大笔财产到哪去了?

答案是到了妙玉那里,妙玉才是林如海的女儿。如果是妙玉继承了林如海的财产,就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妙玉看不上贾府的财产。宝玉说绿玉斗是俗器,妙玉喷贾宝玉说你们贾府都未必找得出这么一个俗器来。

按理来说,女儿的母亲去世了,女儿的父亲肯定希望自己的唯一女儿留在自己的身边,因为只有女儿一个亲人了,而且父女之情往往比母女之情更深,所以贾敏死后,林如海不可能把黛玉一股脑的扔给贾母,林如海又不差雇保姆的钱,而且林如海也不会一年之内再也不见自己的女儿,甚至连女儿最后一面没见到第二年就死了,这有悖常理,只能说明送走的黛玉并不是林如海的女儿。



那么林如海的女儿去哪里了?被送走的黛玉又是谁?先让我们来顺一顺林如海女儿的走向。林如海女儿出生后天生有病,癞头和尚度她出家治病,但是林如海不肯。之后林如海为女儿寻找出家的替身,替身找了好多个,女儿的病却不见好。为此林如海为女儿修建了家庙玄墓蟠香寺,让女儿亲自带发出家,病就好了。在这段时间,权贵们看上了林家的女儿,求娶如海女儿,如海不愿意,就让女儿在庙中修行,一直不还俗并以此为借口来拒绝求婚。

所以这个女儿一直为权势所不容,在蟠香寺修炼,以避免权贵们逼亲。大家想想邢岫烟说妙玉为权势所不容,一个十岁左右的女孩怎么能为权势不容呢?肯定就是为了亲事的事情而得罪了权贵,其实就是拒婚。为了以防万一,林如海在这段时间认识了一个孤女,长相和气质很像如海的女儿,如海便认做干女儿,对外宣称是自己的女儿黛玉以掩人耳目。贾敏死后,贾母派人接如海女儿,如海一是不想女儿修炼养病半途而废,二是不想让女儿离自己远去,于是就让自己的假女儿随贾雨村进了贾府。林如海真正的女儿其实一直在蟠香寺,而且一住就是十年。

邢岫烟曾经说自己与妙玉在蟠香寺做了十年邻居。

岫烟笑道:“他也未必真心重我,但我和他做过十年的邻居,只一墙之隔。他在蟠香寺修炼,我家原寒素,赁的是他庙里的房子,住了十年,无事到他庙里去作伴。《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林如海死前,将财产早已转交给自己的亲女儿,当假女儿来奔丧时,当然什么都不能留给她了。亲生父亲死后,妙玉便到长安都中,年底师傅圆寂,告诉她不宜回乡。第二年,受王夫人邀请,妙玉进入大观园。所有的时间线都能与黛玉的时间线吻合。

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王夫人不等回完,便说:“既这样,我们何不接了他来。”林之孝家的回道:“请他,他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王夫人道:“他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就下个帖子请他何妨。”《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妙玉为什么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因为她曾经被权贵们逼过亲啊!她知道侯门公府的干事德性。她为什么不愿意去外祖母家?因为她年幼的时候癞头和尚对她说过,不能见父母以外的任何人,还不允许听到哭声,所以她找一些托词不愿意去大观园。但是由于妙玉凡心未泯,最终做了个退而求其次的决定,就是到大观园的寺庙栊翠庵中出家。最后见到了宝玉,后来一步步陷入世俗的泥潭中,最后为了挽救贾府乃至白玉,导致无暇白璧终于陷入俗世的泥淖之中。

也许你会问贾府上下难道不知道妙玉就是林如海的亲女儿吗?当然知道,所以王夫人、贾政以及贾母才对妙玉那么客气。妙玉才对贾母的喝茶习惯那么了解。



林之孝家的回道:“请他,他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王夫人道:“他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就下个帖子请他何妨。”《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品茶梅花雪绛红轩劫遇母蝗虫》

当然这个假女儿可以理解为林如海女儿的幻象,与林如海的女儿一模一样,也就是黛玉妙玉是一样的。只是生活经历不同而已。林如海一个女儿分成了两半,一半为了治病,为了避免权贵逼亲,出家修炼了,一半留在家里,不久去了贾府;一半继承了林如海财产,一半寄生在贾府;一半为宝玉流干泪,回到了天上,神仙归位,一半在俗世沉沦,为了救宝玉,不得不权贵低头;相同的是这两个一半都爱着宝玉,都是宝玉心坎上的人,她们也为宝玉付出了所有。

如果你再理解不了,可以对照《封神演义》中的苏妲己与狐狸精。狐狸精附体于苏妲己,在以后的出场之中,苏妲己就是狐狸精,狐狸精就是苏妲己,她们的所作所为不分彼此。她们是先分后合。妙黛与此类似,只不过更加复杂,是先合后分,一个出家,一个寄养贾府,之后又合于大观园,一个明处,一个暗恋,之后再分,一个到了天上当了神仙,一个在世间苦难中沉沦。

2、妙黛之于甄贾宝玉

其实妙玉黛玉的关系正如甄宝玉贾宝玉的关系一样。甄宝玉为贾宝玉传影,妙玉也为黛玉传影。甄宝玉的描写是对贾宝玉描写的有效补充,妙玉的描写也是对林黛玉故事的有效完善,其实描述妙玉的部分就是在写黛玉。但是甄贾宝玉并不是单纯的一个人,同样妙黛二人也不是单纯的一个人,二者有合的时候,也有分的时候。贾宝玉是神瑛侍者,身上有神话色彩,林黛玉是绛珠仙草,身上也有神话色彩,是作者完全杜撰的两个角色;而甄宝玉却是作者本人,是去除神话色彩的故事原型,妙玉可能也是去除神话色彩的故事原型。曹雪芹的真正恋人可能就是妙玉,小时候可能真的为治病出了家。

不管是甄宝玉还是贾宝玉,最后都在腐朽的社会制度下家败人亡,甄贾宝玉殊途同归,这便是甄宝玉送玉,甄贾宝玉合而为一,度化了理想中的贾宝玉,也度化了作者。家败之后,作者的恋人为了救她,最后屈从于社会法则,做了权贵的万物,无暇白璧陷入泥淖之中,这便是现实中情人,即妙玉,但在作者心里,恋人得不到了就如死了一般,也就是像黛玉一样为他泪尽而亡,也就是理想的恋人已经死亡,活下去的是惨痛残酷的现实恋人妙玉。

结语:

妙黛本为一人,黛玉代表理想、妙玉代表现实。所以在《红楼梦》的书中妙黛的关系就是先合后分、再合又分、最后殊途同归,在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无论是人世还是仙界,无论是现实还是理想,最终都摆脱不了爱情悲剧。

年幼时,妙玉与黛玉是一个人,后来针对怎么疗治自己的病而分道扬镳,妙玉、黛玉一分为二。作者真正的爱人妙玉去了寺庙,在佛门避世,远离俗世的喧嚣;作者杜撰出来的“女神”黛玉留在家里,在母亲去世后去了贾府,见到了自己的爱人宝玉,感受俗世的情爱。

接着妙玉、黛玉又一同进入大观园,黛玉在明处与宝玉谈恋爱,妙玉在暗处暗恋着宝玉。妙玉、黛玉合二为一。

直至贾府抄家时,妙玉、黛玉可能又一分为二,作者的“女神”黛玉本是来自于仙界的绛珠仙子,当然要泪尽回归太虚幻境,作者凡间的爱人妙玉为救宝玉,向世俗的权力低头。

一个短命夭亡令宝玉枉自嗟呀,一个委曲求全陷入世俗泥淖,令宝玉空劳牵挂。无论妙玉、黛玉最终都没能与宝玉有情人终成眷属,一个变成了水中月,一个成为了镜中花。

引文《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图片《87版红楼梦》、《北影版红楼梦》、《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1 23:42 , Processed in 2.01121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