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林黛玉【天上绛珠仙子】三生石上旧精魂晴为黛灵黛为晴魂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5 21: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咏怀古迹
- 360国学
《咏怀古迹(其三)》唐·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收起
《咏怀古迹》元·戴良
客来慎勿说姑苏,吊古令人百感俱。已讶古年尝越胆,更堪此日听《吴趋》。荒台鹿下江声咽,古木乌啼月影孤。欲问阖闾埋葬地,五湖东畔已荒芜。
收起
《咏怀古迹》清·余怀
簇簇人闻马粪香,江东风俗美诸王。莫言此巷无寻处,处处皆成马粪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5 21: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咏怀古迹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这五首诗分别吟咏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在长江三峡一带留下的古迹,赞颂了五位历史人物的文章学问、心性品德、伟绩功勋,并对这些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全诗语言凝练,气势浑厚,意境深远。

基本信息
作者
杜甫

作品名称
《咏怀古迹》

作品别名
《咏怀古迹五首》


创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
七言律诗

目录
1作者简介
2作品原文
3作品注释
4作品译文
5作品评析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老、杜陵布衣,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汉族,祖籍湖北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生于中国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死于耒阳市。今耒阳有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甫墓、杜工部祠、杜陵桥、杜陵书院等遗址,在杜甫遗址的基础上辟有杜甫

公园。历代仅杜甫墓、杜公祠题咏多达六十余首,还有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一生坎坷,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后人尊称他为“诗圣”。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折叠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折叠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

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折叠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折叠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折叠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注释
折叠其一
1. 支离:流离。

2. 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3. 羯胡:指安禄山。

4. 庾信:梁朝诗人。

折叠其二
1. 风流儒雅:指宋玉的文采和学问。

2. 萧条句:意谓自己虽与宋玉隔开几代,萧条之感却是相同。

3. 云雨:宋玉在《高唐赋》中述楚襄王游高唐,梦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临别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阳台,山名,在今四川省巫山县。

4. 最后两句:意谓最感慨的是,楚宫今已泯灭,因后世一直流传这个故事,至今船只经过时,舟人还带疑似的口吻指点着这些古迹。

折叠其三
1. 明妃:指王昭君,名嫱(音qiáng)。

2. 去:离开。

3. 朔漠:北方大沙漠。

4.省:曾经。

5. 环珮:妇女戴的装饰物。

折叠其四
1.蜀主:指刘备。

2.伏腊:伏天腊月。指每逢节气村民皆前往祭祀。

折叠其五
1. 垂:流传。

2. 宗臣:为后世所敬仰的大臣。

3. 肃清高:为诸葛亮的清风亮节而肃然起敬。

4. 三分割据:指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

5. 纡:屈,指不得施展。

6. 筹策:谋略。

7. 云霄一羽毛:凌霄的飞鸟,比喻诸葛亮绝世独立的智慧和品德。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译文
折叠其一
在长安的东北方发生了战争,使国家处在支离破碎的境地;

而我又辗转入蜀,更是居无定处的在漂泊,想为国家做出一份功劳,也归于无望。

我在三峡的楼台,留滞了不少日月;

在湘贵交界,与五溪夷人共处一起。

羯胡之人事主多变,终究不可信赖;

词客常忧乱伤时,我仍然流落外地。

抚今追惜,庾信的一生最萧条索寞;

他晚年的诗斌,惊动江关传之千里。[1]

折叠其二
默诵草木摇落深知宋玉为何悲秋;

他学问渊博文辞精采算是我老师。

相隔千秋追怀怅望叫人不免流涕;

索寞萧条我和他相似却生非同时。

江山犹在故宅仍存只有文采空留;

他的云雨楼台岂是说梦而无讽意?

最可感慨的是当年楚宫早已泯灭;

至今船夫还带疑地指点这些古迹。[2]


折叠其三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

此地还遗留明妃生活在的山村。

她一别汉宫嫁到北方的荒漠;

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

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

只有昭君的魂能够月夜归来。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

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怨恨。[3]

折叠其四
当年刘备谋攻东吴曾到达三峡;

他驾崩时也在白帝城的永安宫。

想象里仪仗旌旗仍在空山飘扬;

白玉殿在荒郊野寺中难寻影踪。

古庙的松杉树上水鹤筑巢栖息;

每年三伏腊月跑来祭祀的村翁。

诸葛武侯祠庙长年在附近为邻;

生前君臣一体死后的祭祀相同。[4]

折叠其五
诸葛亮的英名永垂人世,千古流芳;

世人所尊崇的重臣遗像,肃穆清高。

天下三分的局势,是经他策划运筹;

千百年来,他才能象鸾凤振羽云霄。

他辅佐刘备,同伊尹吕尚难分上下;

指挥从容镇定,萧何曹参不能比超。

时运不好,东汉帝业实在难于复兴;

心志虽坚,终因军务繁艰死于积劳。[5]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评析
《咏怀古迹》(共五首)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诗。作者于代宗大历元年(766),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沉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折叠其一
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开首咏怀的是庾信,这是因为诗人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首联写安史之乱起,漂泊入蜀居无定处。颔联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颈联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末联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折叠其二
这是推崇宋玉的诗。诗的前半感慨宋玉生前怀才不遇,后半则为其身后索寞鸣不平。诗是作者亲临实地凭吊后写成的,因而体会深切,议论精辟,发人深省。诗中的草木摇落,景物萧条,江山云雨,故宅荒台,舟人指点的情景,都是诗人触景生情,所抒发出来的感慨。它把历史陈迹和诗人哀伤交融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主题。全诗铸词溶典,精警切实。有人认为,杜甫之“怀宋玉,所以悼屈原;悼屈原者,所以自悼也。”这种说法自有见地。

折叠其三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这是《咏怀古迹五首》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此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可说是一个有趣的对照。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因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亦与此意相接近。究竟谁是谁非,如何体会诗人的构思,须要结合全诗的主题和中心才能说明白,所以留到后面再说。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从这两句诗的构思和词语说,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但是,仔细地对照一下之后,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说得很对。但是,有神的并不止这两个字。只看上句的紫台和朔漠,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而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想到这里,这句诗自然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佩句承前第四句。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省识,是略识之意。说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环佩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南宋词人姜夔在他的咏梅名作《疏影》里曾经把杜甫这句诗从形象上进一步丰富提高:

昭君不惯胡沙远,

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

化作此花幽独。

这里写昭君想念的是江南江北,不是长安的汉宫特别动人。月夜归来的昭君幽灵,经过提炼,化身成为芬芳缟素的梅花,想象更是幽美!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据汉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晋石崇《明君词序》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

前面已经反复说明,昭君的“怨恨”尽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

话又回到此诗开头两句上了。胡震亨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的诗句只能用于“生长英雄”的地方,用在“生长明妃”的小村子就不适当,正是因为他只从哀叹红颜薄命之类的狭隘感情来理解昭君,没有体会昭君怨恨之情的分量。吴瞻泰意识到杜甫要把昭君写得“惊天动地”,杨伦体会到杜甫下笔“郑重”的态度,但也未把昭君何以能“惊天动地”,何以值得“郑重”的道理说透。昭君虽然是一个女子,但她身行万里,冢留千秋,心与祖国同在,名随诗乐长存,是值得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壮丽的诗句来郑重地写的。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说明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的确说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的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折叠其四
作者借村翁野老对刘备诸葛亮君臣的祭祀,烘托其遗迹之流泽。诗歌先叙刘备进袭东吴失败而卒于永安宫,继叹刘备的复汉大业一蹶不振,当年的翠旗行帐只能在空山想象中觅得踪迹,玉殿虚无缥缈,松杉栖息水鹤。歌颂了刘备的生前事业,叹惋大业未成身先去,空留祠宇在人间的荒凉景象。最后赞刘备诸葛亮君臣一体,千百年受人祭祀,表达了无限敬意,发抒了无限感慨。

折叠其五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最末一篇。当时诗人瞻仰了武侯祠,衷心敬慕,发而为诗。作品以激情昂扬的笔触,对其雄才大略进行了热烈的颂扬,对其壮志未遂叹惋不已!

“诸葛大名垂宇宙”,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垂宇宙”,将时间空间共说,给人以“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具体形象之感。首句如异峰突起,笔力雄放。次句“宗臣遗像肃清高”,进入祠堂,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宗臣”二字,总领全诗。

接下去进一步具体写诸葛亮的才能、功绩。从艺术构思讲,它紧承首联的进庙、瞻像,到看了各种文物后,自然地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纡,屈也。纡策而成三国鼎立之势,此好比鸾凤高翔,独步青云,奇功伟业,历代敬仰。然而诗人用词精微,一“纡”字,突出诸葛亮屈处偏隅,经世怀抱百施其一而已,三分功业,亦只雄凤一羽罢了。“万古云霄”句形象有力,议论达情,情托于形,自是议论中高于人之处。

想及武侯超人的才智和胆略,使人如见其羽扇纶巾,一扫千军万马的潇洒风度。感情所至,诗人不由呼出“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的赞语。伊尹是商代开国君主汤的大臣,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有功,萧何和曹参,都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初的名相,诗人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而胸有成竹,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却使萧何、曹参为之黯然失色。这,一则表现了对武侯的极度崇尚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刘克庄曰:“卧龙没已千载,而有志世道者,皆以三代之佐许之。此诗侪之伊吕伯仲间,而以萧曹为不足道,此论皆自子美发之。”黄生曰:此论出,“区区以成败持评者,皆可废矣。”可见诗人这一论断的深远影响。

最后,“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诗人抱恨汉朝“气数”已终,长叹尽管有武侯这样稀世杰出的人物,下决心恢复汉朝大业,但竟未成功,反而因军务繁忙,积劳成疾而死于征途。这既是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尚品节的赞歌,也是对英雄未遂平生志的深切叹惋。

这首诗,由于诗人以自身肝胆情志吊古,故能涤肠荡心,浩气炽情动人肺腑,成为咏古名篇。诗中除了“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均是议论,不仅议论高妙,而且写得极有情韵。三分霸业,在后人看来已是赫赫功绩了,而对诸葛亮来说,轻若一羽耳;“萧曹”尚不足道,那区区“三分”就更不值挂齿。如此曲折回宕,处处都是抬高了诸葛亮。全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层层推选:如果把首联比作一雷乍起,倾盆而下的暴雨,那么,颔联、颈联则如江河奔注,波涛翻卷,愈涨愈高,至尾联蓄势已足,突遇万丈绝壁,瀑布而下,空谷传响──“志决身歼军务劳”──全诗就结于这动人心弦的最强音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5 21: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乱雨潇潇

有一个不知道你们发现了么?林黛玉和湘关系很大么?第一个就是潇湘妃子,就是湘竹的典故,就是说斑竹,古娥皇女英与舜帝泪撒湘竹的凄美爱情。第二个就是木芙蓉花,有一句诗就是。我欲因之梦寥廓,秋风万里芙蓉国,湖南别称芙蓉国,说的就是木芙蓉了。而且还是系我国湖南原产。第三个就是一种衍生,就是四川和湖南跟木芙蓉花连起来了,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有妃子名“花蕊夫人”,她不但妩媚娇艳,还特爱花。有一年她去看花,在百花中她看到一丛丛一树树的芙蓉花如天上彩云滚滚而来,尤其喜欢。孟昶为讨爱妃欢心,就命百姓在城苑上下遍植芙蓉树。待到来年花开时节,成都就“四十里如锦绣”,成都自此也就有了“芙蓉城”的美称。亡国,失夫,遗民个个典故都化用出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6 07: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榴裙萱黛①增颜色②;艾酒③蒲浆④记岁年⑤
对联
        【注解】(1)萱黛:萱草色的眉毛。萱:青黑色。黛:是一种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来画眉,所以它成为妇女眉毛的代称。(2)颜色:姿色。(3)艾酒:古俗,端午日采艾浸酒,据说饮了可以驱除邪秽。(4)蒲浆:即蒲酒,用菖蒲叶浸制的药酒。旧俗......     (本文共 263 字 )     [阅读本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6 18: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出自宋代雷庵正受的《嘉泰普灯录卷十八》

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赏析
  这两句是境界极高的佛家偈语。

  前一句,月如佛性,千江则如众生,江不分大小,有水即有月;人不分高低,有人便有佛性。佛性在人心,无所不在;就如月照江水,无所不映。任何一位众生,只要他有心学佛,他便会有佛性,任何一条江河,只要有了水,他就会有明月。

  后一句,天空有云,云上是天。只要万里天空都无云,那么,万里天上便都是青天。天可看做是佛心,云则是物欲、是烦恼。烦恼、物欲尽去,则佛心本性自然显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7 13: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台
[ 唐 ] 杜甫
原文
亭亭凤凰台,北对西康州。

西伯今寂寞,凤声亦悠悠。

山峻路绝踪,石林气高浮。

安得万丈梯,为君上上头。

恐有无母雏,饥寒日啾啾。

我能剖心出,饮啄慰孤愁。

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求。

血以当醴泉,岂徒比清流。

所贵王者瑞,敢辞微命休。

坐看彩翮长,举意八极周。

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

图以奉至尊,凤以垂鸿猷。

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

深衷正为此,群盗何淹留。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7 13: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留取清源作佛国”的出处是哪里
分享 举报
1个回答#热议# 不吃早饭真的会得胆结石吗?
湖北倍领科技
2024-09-19 · 百度认证:湖北倍领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留取清源作佛国”出自唐代佚名的《黄涅槃谶》。
“留取清源作佛国”全诗
《黄涅槃谶》
唐代 佚名
先打南,后打北,留取清源作佛国。
《黄涅槃谶》佚名 翻译、赏析和诗意
《黄涅槃谶》是唐代的一首诗词,作者为佚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先打南,后打北,
留取清源作佛国。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思考和触动深处的哲理。诗人通过简洁而富有象征性的语言,探讨了人生的困境和追求解脱的意义。
赏析:
诗词的开篇两句"先打南,后打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了人生的战斗与抗争。南与北在这里是指人生中的各种挑战和困境,诗人暗示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坚持和勇气。
随后的一句"留取清源作佛国"揭示了诗人对解脱和超越的向往。"清源"指的是清净的泉源,代表着纯净和智慧。"佛国"则是指超脱红尘的境地,追求灵性的归宿。
整首诗词以简洁有力的表达,传达了人们在纷繁世界中追求内心平静与超越的心境。通过先打南后打北,诗人告诉我们,人生中的挑战是无法回避的,但只有通过保持内心的清净和智慧,我们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解脱,达到心灵的归宿。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给人以启迪,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它表达了对人生追求、困境与解脱的深刻触动,同时也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智慧。通过这种简练而有力的描绘,诗词给予我们对人生的启示和哲理的思考。
抢首赞    评论 分享 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7 13: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雾豹文虽隐”的出处是哪里
分享 举报
1个回答#热议# 不吃早饭真的会得胆结石吗?
湖北倍领科技
2024-09-06 · 百度认证:湖北倍领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雾豹文虽隐”出自宋代姚勉的《和葛德远》。
“雾豹文虽隐”全诗
《和葛德远》
宋代 姚勉
雾豹文虽隐,同蝉蜕即仙。
伴书犹有剑,食砚岂无田。
发藻多师董,思经敢笑边。
晚成知在器,天诏正求贤。
《和葛德远》姚勉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葛德远》是一首宋代姚勉所作的诗词,它的主题是人生追求和理想的追寻。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雾豹文虽隐,同蝉蜕即仙。
伴书犹有剑,食砚岂无田。

发藻多师董,思经敢笑边。
晚成知在器,天诏正求贤。
诗意:
雾豹是一种生活在云雾之中的神秘动物,而同蝉蜕即仙则是指隐士涅槃成仙的传说。诗人通过这两个形象来表达自己隐居追求理想的心境。诗人认为,即使是在隐居的环境中,也应该时刻保持警觉和锐利的剑魄,不能放松自己。同时,即使在隐居生活中,也不能忘记务农养生的道理。诗人借用“发藻多师董,思经敢笑边”来表示自己对于学术追求的执着,即使学问不如董仲舒这样的大儒,也要有自己的追求和信仰。最后,诗人认为,真正的才华和孜孜不倦的追求,是得到上天的垂青和赐予的。
赏析:
姚勉的这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追求。诗人用雾豹和同蝉蜕即仙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隐居追求,同时也表现出自己不忘剑魄和务农的精神。诗人的学术追求和自己的信仰,也是诗歌中一个重要的主题。最后,诗人以“天诏正求贤”来表达自己对于才华和追求的信仰,也为自己的追求和信仰得到上天的垂青和认可而感到欣慰。这首诗词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意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抢首赞    评论 分享 举报收起
其他类似问题
2023-03-21豹雾隐的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8 12: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江月 - 词牌名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江月令”等。唐五代词本为平仄韵异部间协,宋以后词则上下阕各用两平韵,末转仄韵,例须同部。以柳永词《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为正体,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另有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叶韵,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仄韵,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等变体。代表作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西江月

外文名


别名
白蘋香、步虚词、江月令等


字数
五十、五十一、五十六

始兴年代
唐代

流行年代
宋代

目录
1简介
2沿革
折叠编辑本段简介
《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

正体,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以柳永《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为代表。此调始于南唐欧阳炯,前后段两起句俱叶仄韵,自宋苏轼、辛弃疾外,填者绝少,故此词必以柳词为正体。沈义父《乐府指迷》云:“《西江月》第二句平声韵,第四句就平声切去押仄韵,如平声押‘东’字,仄声须押‘董、冻’字韵,不可随意押入他韵。”其说正与柳词体合。若吴词之两段各韵,欧词之添字,赵词之不叶韵,皆变体也。前段第四句,晏几道词“晓镜心情更懒”,“更”字仄声。后段第三句,司马光词“笙歌散后酒微醒”,“笙”字平声。末句,欧阳炯词“犹占凤楼春色”,“凤”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之,余参下词。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

凤额绣帘高卷,兽镮朱户频摇。两竿红日上花梢,春睡恹恹难觉。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

好梦枉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不成雨暮与云朝,又是韶光过了。

《西江月·重九》

变体一,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叶韵。以苏轼《西江月·重九》为代表。此词两起句俱叶仄韵,欧阳炯“水上鸳鸯”词、辛弃疾“贪数明朝”词即此体也,其可平可仄与柳词同,故不复注。按欧词韵,以“力”“色”叶“衣”“眉”“期”“枝”,盖遵古韵“陌”“锡”“职”通“寘”“未”,以四支无入声也,不若苏词韵之“虞”“麌”“遇”本部三声者为合法,故采苏词为谱。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西江月·赋瑶圃青梅枝上晚花》

变体二,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以吴文英《西江月·赋瑶圃青梅枝上晚花》为代表。此与柳词同,惟前后段各韵异。周紫芝“池面风翻”词正与之合。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枝袅一痕雪在,叶藏几豆春浓。玉奴最晚嫁东风,来结梨花幽梦。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香力添熏罗被,瘦肌犹怯冰绡。绿阴青子老溪桥,羞见东邻娇小。

《西江月·月映长江秋水》

变体三,双调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仄韵。以欧阳炯《西江月·月映长江秋水》为代表。此见《尊前集》,换头句较“水上鸳鸯”词多一字,但此词押韵,又与诸家不同。按古韵从无“五歌”通“四寘”之例,此盖以“苇”“起”押“水”“里”,“多”“歌”押“河”“波”也。唐人有间押之法,采以备体。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月映长江秋水,分明冷浸星河。浅沙汀上白云多,雪散几丛芦苇。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扁舟倒影寒潭里,烟光远罩轻波。笛声何处响渔歌,两岸苹香暗起。

《西江月·夜半河痕依约》

变体四,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以赵以仁《西江月·夜半沙痕依约》为代表。此词两结句不叶仄韵,又各添三字作九字句,见周密《绝妙好词》选本。宋元人无填此者,采之以备一体。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夜半沙痕依约,雨馀天气溟濛。起行微月遍地东,水影浮起、花影动帘栊。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量减难追醉白,恨长莫尽题红。雁声能到画楼中,也要玉人、知道有秋风。

折叠编辑本段沿革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其调名有可能取自李白《苏台览古》的诗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官里人”。“西江月”调大致形成于唐五代时期,最初为民间流行歌曲,后来因为清越哀伤,转入法部道曲,在流传和发展过程中逐渐与文人创作统一,格律逐渐完善,直至最后脱离乐谱成为成熟的文学范式。

“西江月”作为词牌,最早见于唐玄宗时的《教坊记》。这一词调,源起于唐代教坊的法曲歌曲,而更可能来自于前代南朝的清商乐。唐五代时期存词数目较少,唐代吕岩所作《西江月·著意黄庭岁久》和《西江月·任是聪明志士》两首为最早可见的《西江月》,后人多认为这两首系托名所作。《敦煌曲子词》存有三首无名氏的《西江月》,《尊前集》收录五代欧阳炯《西江月·月映长江秋水》和《西江月·水上鸳鸯比翼》两词,可能是此调最早的文人作品。及至两宋,《西江月》词调的格律、音韵、句式等得以发展与统一,在内容题材和艺术形式等各方面都得以开拓与创新,依调填制的词作蜂拥而出,参与创制的词人辈出,共计156人,共填制473首(不计异名词作),占两宋词坛词人总数的11.8%,词作总数的2.6%,苏轼、辛弃疾等诸多宋词大家都有不少《西江月》词流传于世,其中不乏流传千古之佳作。

此调通用名为“西江月”,此外还有“白蘋香”“步虚词”“壶天晓”“醉高歌”“玉楼三涧雪”“晚香时候”“双锦瑟”等多个别名。“白蘋香”因欧阳炯词有“两岸蘋香暗起”句而得名;“步虚词”因程珌词而得名;“晚香时候”又叫“晚春时候”,因宋代韩淲词而得名;“江月令”因元代王行词而得名;“玉炉三涧雪”因元代丘处机词而得名;“壶天晓”因明代马守贞词而得名。“西江月”调的异名词作一般出现在南宋之后,乃是词人追求标新立异的创新之举,并不通行于词坛。此调之所以出现多个异名,既有词人喜欢别立新名标新立异之故,又有引用词中句子做调名的原因,同时还是词体功能集中的结果。一方面,与词人喜欢别立新名、标新立异有关。如“壶天晓”“醉高歌”“双锦瑟”,皆是词人在创作时追求新奇所取的异名。另一方面,词调名来源于词中句子,如“白蘋香”因末句“两岸蘋香暗起”得名,“晚香时候”是如此。此外,还是词体功能集中的结果。这点以道教词人尤甚。丘处机为宣传教义,改名为“玉炉三涧雪”。类似情况在金元道人词中很多。[1]

参考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8 20: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里贾府除夕夜喝的合欢汤,到底是什么汤?
2022-01-31 18:16:17 来源: 少读红楼  举报
0
分享至
《红楼梦》第53回写贾府过除夕,甚是隆重,摆上合欢宴,又献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

这应节令的屠苏酒自不必说,吉祥果在宋朝时就有了,不过是在水果、蜜饯之类的果子表面或雕刻或模压或印制表示吉祥的图案、花纹、诗句等,表达祝愿之意,一如我们今天平安夜买的刻字的苹果。

如意糕则是用糯米粉、面粉、芝麻为原料,制作出的如意形状的面食,后在面食表面撒上炒熟的芝麻粒,取玉如意的吉祥之意。

再说这合欢汤。既然是除夕合家团圆的合欢宴,当然少不了要喝合欢汤。

这合欢汤,可不是第38回黛玉吃螃蟹那日喝的合欢花浸的酒一般,就拿几朵合欢花熬个汤,它其实是个荤汤,合欢花在其中,更多像提香调味的类似桂芷香料的东西,同时又讨个好的口彩。



红学家周岭认为,这合欢汤除了合欢花,还要加上猪肝、猪肺、猪肉等肉类熬制,熬出的汤,肉香味美,还带有合欢花的微香和微甜。

那汤中上下浮沉,点缀其中的朵朵绯红的合欢花朵,亦让人观之顿觉秀色可餐。

也有人认为合欢汤是将鸡、鸭、猪肉等各类肉放在一起炖,故取名合欢,感觉不大可能,而且这各类不同的肉放在一起乱炖,大概味道也不会好。

还有人认为这合欢汤是用母鸡肉配上金木耳、猴头菇及百合、合欢熬煮炖制而成,其汤色浓而不浊,味道清甜甘美。

总之,这汤既名之曰合欢,汤中之菜类肉类必有多种,然后在这除夕团圆夜,自然是以菜之合来象征人的团聚之欢了。



《神农本草经》里说“合欢,主安五脏,利心志,令人欢乐无忧”;三国时的嵇康在《养生论》里也说,“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所以这疏肝解郁的合欢花,在小说里被多次提及,第38回里黛玉饮的合欢酒,53回里除夕的合欢汤,还有第76回作者更是通过湘云之口,直接点明大观园内也到处遍植合欢树。

庭烟敛夕棔(合欢树),秋湍泻石髓。

另外,曹家在繁华鼎盛时,也曾多次以合欢花酿酒:伤哉!作者犹记矮䫜舫前以合欢花酿酒乎?屈指二十年矣。

所以,这小小一树合欢,实在是曹家过往荣华富贵生活的见证者。

清末江南名医费伯雄在他的《医醇剩义》卷二中记载有解郁合欢汤的方剂,该药方具有疏肝清热,养血宁心之功效。所用具体药材为:

合欢花二钱,郁金二钱,沉香五分,当归二钱,白芍一钱,丹参二钱,柏仁二钱,山栀一钱五分,柴胡一钱,薄荷一钱,茯神二钱,红枣五枚,橘饼四钱。

费伯雄是咸丰年间的名医,名传大江南北,一生治人以万计,但是他所著医术里明确记载的解郁合欢汤,绝不会是《红楼梦》里的合欢汤,因为我们很难想象贾府这一大家子人,在除夕夜的合欢宴上,团团围了一桌子,在那里喝中药。



彼时的团圆合欢,那一年的除夕,其实是贾府最后的热闹,王子腾升了九省都检点,可是跟着贾雨村也补授了大司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四大家族的升迁喜事中,因为贾雨村,亦暗藏危机与杀机,如那丛莽深处的恶流,在不为人知的暗处激流涌动,但置身其下的人们却浑然不觉,日日欢歌笑语,歌舞升平。

在这场除夕合欢宴上,明面上的贾府依然是热闹辉煌的,到处是一派花团锦簇、爆竹声声、语笑喧阗。

寒来暑往,岁月荏苒,不觉间,又是一年除夕,惟愿现世安稳,太平永享,愿这合欢宴不散,合欢花常开,合欢酒常饮,合欢汤飘香在家家户户每一年的除夕夜。

作者:午梦堂主,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08:24 , Processed in 0.05869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