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四=====晴雯为谁点?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4
 楼主| 发表于 2024-4-21 15: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晴雯:熊廷弼 + 晴雯那蹄子是块爆炭?熊廷弼性刚负气,好谩骂,不为人下 + 谁都借扇机带双敲?靛儿说宝姑娘藏了什么?清风!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13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78】



10.16 晴雯:熊廷弼
宝玉的俏丫鬟晴雯,反面是名将熊廷弼,很多人都看出来了,早有人解过,毫不新鲜。别人说过的,我简要说;别人没说到的,我放在本文搭建的贾府朱家大框架下,与其他人物串联起来说。

第8回,“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宝玉从东北梨香院回至贾母房中,在贾母问“李奶子怎么不见?”和因枫露茶撵他乳母之间,我们看谁接的宝玉?

晴雯先接出来,笑说道:“好,好,要我研了那些墨,早起高兴,只写了三个字,丢下笔就走了,哄的我们等了一日。快来与我写完这些墨才罢!”

是晴雯先接的。前文说过李成梁二次被罢官之事,万历三十六年,熊廷弼巡按辽东,朝廷令廷弼覆勘“巡抚赵楫与总兵官李成梁弃宽奠新疆八百里,徙编民六万家于内地”之事,熊廷弼“具得弃地驱民状,劾两人罪”。但万历帝出于对李成梁的保护,对这些弹劾奏疏,都留中不发,并未治罪。所以这里“晴雯先接出来”,作为晴雯正式出场,就不是巧合了,正是吻合历史:熊廷弼在辽数年,杜馈遗,核军实,按劾将吏,不事姑息,风纪大振。

再看晴雯说的话,一幅娇憨女儿态,跃然纸上!在宝玉的丫鬟中,一看这样说话的,便知是晴雯。比如19回,李嬷嬷已告老解事出去了,又来问宝玉吃饭、睡觉等语,丫头们总胡乱答应。有个丫头说:“好一个讨厌的老货!”不必写明,肯定是晴雯,只有晴雯这样说话。李嬷嬷要吃酥酪,一个丫头道:“快别动!那是说了给袭人留着的,回来又惹气了。你老人家自己承认,别带累我们受气。”还是晴雯。又一丫头笑道:“他们不会说话,怨不得你老人家生气。宝玉还时常送东西孝敬你老去,岂有为这个不自在的。”一听这话,必是麝月。李嬷嬷道:“你们也不必妆狐媚子哄我,打量上次为茶撵茜雪的事我不知道呢。”李嬷嬷反倒指出麝月是狐媚子,耗子精,哈哈哈!

若从反面来看这些穿越时空的对话和场景描写,另有一番滋味。比如这里,李嬷嬷不骂晴雯,却骂袭人“什么阿物儿!”翻译成地球那面的读者能懂的话,就是“Shit!”这已经不是国骂了,是球骂!中国人说“汉奸”,外国读者不理解,他们的语言中可能没有这词儿,他们问你:“What?”你答:“Shit!”地球人就都懂了。自以为“会说话”的麝月,说“孝敬你老”的话,李嬷嬷却毫不领情,骂麝月妆“狐媚子”哄读者,实际也是个磨牙的耗子、偷玉的汉奸!从反面看,有很多只看正面的读者领略不到的妙处,用张孝祥的话说,就是:

“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这也是《红楼梦》作为一部巅峰作品,不可超越的原因之一:是一手二牍,一喉两歌,同时讲了正反两个故事,看似说此实则说彼。

而且书中写了几百个人物,这么多丫鬟,但这些人物一张口说话,晴雯是晴雯的口声,麝月是麝月的语气,秋纹是秋纹的腔调,作者都不必写明此话是谁说的,读者一听便知这是哪个丫头说的话。

黛玉葬花前,宝钗来了,晴雯抱怨说:“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

宝玉生日,晴雯道:“他们没钱,难道我们是有钱的?这原是各人的心,那怕他偷的呢,只管领他们的情就是。”宝玉听了,笑说:“你说的是。”袭人笑道:“你一天不挨他两句硬话蠢你,你再过不去!”

“蠢”你,有些版本是:“村”你。我认为是:“刌”你。

晴雯说话,像刀子一样,这是晴雯说话的特征。还有虾须镯那回,平儿说的,“晴雯那蹄子是块爆炭,要告诉了他,他是忍不住的,一时气了,或打或骂,依旧嚷出来不好,所以单告诉你留心就是了”,刻画了晴雯的性格特点,简直就是照着熊廷弼描写的,看《明史》中熊廷弼的列传:

“熊廷弼,字飞百,江夏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保定推官,擢御史。
廷弼身长七尺,有胆知兵,善左右射。自按辽即持守边议,至是主守御益坚。然性刚负气,好谩骂,不为人下,物情以故不甚附。”
“性刚负气,好谩骂,不为人下”,这不就是红楼梦中的晴雯吗?

物情不附,没人喜欢,是熊廷弼在朝堂官员中的状况,不断被攻讦弹劾,除了个别正直秉公的大臣,在朝堂上没几个人替熊廷弼说话。在红楼梦中,晴雯不也是这样吗?甚至有些读者也表示,不喜欢晴雯。

王善保家的说晴雯“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王夫人问凤姐:“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凤姐道:“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论举止言语,他原有些轻薄。”

即便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比不过晴雯,还是要把晴雯撵出怡红院,冤屈致死。这也是熊廷弼的结局,“终不改其强直自遂之性,致独膺显戮,慷慨赴市,耿耿刚肠,犹未尽泯。”

“惜乎廷弼!以盖世之材,褊性取忌,功名显于辽,亦隳于辽。”

明欲不亡得乎?

晴雯撕扇,是红楼经典之一。喜欢的读者,认同宝玉说的爱物,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而且认为尤物自当如此。不喜欢晴雯的读者,却认为晴雯是作孽,轻薄张狂,得意忘形,甚至上纲上线,贬低晴雯人品。这都是正面读,反面看晴雯撕扇,在说什么?

在晴雯撕扇的前一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扇子已经出现了:

宝钗道:“我怕热,看了两出,热的很。”重复强调:热!

宝玉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宝玉强调:宝钗怯热!

宝钗大怒,一反常态,冷笑说道:“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二人正说着,可巧小丫头靛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罢。”

然后宝钗指靛儿道:“你要仔细!”这话分明是说给读者的,提醒读者要仔细!除了宝钗的话,注意看宝钗的动作:指着靛儿。

靛儿这个小丫头,此前从未出现过,而且在八十回中,只出场这一次!也就是说,是作者特意设计,在此场景中,和宝钗说藏了扇子,这个角色就这一个任务。

“靛”这个字,除了这里三个“靛儿”,在八十回中,只出现过一次:78回,晴雯死后,芙蓉诔前,宝玉露出血点般大红裤子来,秋纹见这条红裤是晴雯手内针线,叹道“物件在人去了”,麝月忙也笑道:“这是晴雯的针线。”又叹道:“真真物在人亡了!”重复强调:大红裤子,晴雯针线,物在人亡!然后秋纹说:“这裤子配着松花色袄儿,石青靴子,越显出这靛青的头,雪白的脸来了。”宝玉在前只装听不见。

宝玉“装听不见”,还是说给读者的话,提醒读者别装听不见,什么?靛青的头。

麻辣隔壁的,说老子深蓝色的头!这是个非常明显的错误:青,有多义,黑色,蓝色,绿色,都是青色,前文说过。但“靛青”,只能是深蓝色,绝无黑色之意。书读到这里,我们对红楼梦中的错误,已经见多不怪了,这种错误,一看就是作者故意的,我们叫错误提醒,提醒什么?靛青。

靛,本义就是蓝、青。靛青,也叫靛蓝、蓝靛、青靛,一个意思。《荀子》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成为成语:青出于蓝。

按此错误提醒:靛,即青,谐音“清”。

“林黛玉听见宝玉奚落宝钗,心中着实得意,才要搭言也趁势儿取个笑,不想靛儿因找扇子,宝钗又发了两句话”,明显重复强调:靛儿找扇子,和宝钗的话。

我们把这些关键信息串起来看:

重复强调:热!

宝玉强调:宝钗怯热!

靛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

宝钗指靛儿道:“你要仔细!”

靛,即青。

青,不见了扇子,和宝钗说: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

“我的”:是“青”?还是“扇子”?恐怕都是。

薛宝钗指着“青”,“青”说:薛宝钗藏了“扇子”。

青:即清,清风。清风明月,在红楼中,风代表清。

所以,薛宝钗指给读者仔细看的是“清”,薛宝钗藏了“扇子”:热,怯热,用扇子,搧风。扇子是用来搧风的,风是清风。

靛儿出场,只为揭露薛宝钗:清!藏了“扇子”,藏了清风。

所以,不仅“宝钗借扇机带双敲”,红楼作者也“借扇机带双敲”!

这与我们一贯对薛家、对宝钗的解读,完全一致。用关键字法,青、风,都是满清的关键字。

扇子是用来搧风的:这话还是宝玉说的,在晴雯撕扇子前说的。宝玉是石头即作者的代言人,宝玉什么都知道,所以说对宝玉的话,对宝玉的各种明指暗示,我们看书时应格外注意。

还是那句话,不要一刀切,不能见了“风”就一概理解为“清”,也不能看到“扇子”就一刀切地认为都跟“清风”有关,不再说明。



点击下一个:晴雯撕扇,在说什么?拉拉扯扯作什么?+ 晴雯为什么跟宝玉、袭人吵?姑娘到是和我辩嘴呢?是和二爷辩嘴呢?是谁闹着要去的?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10 13:01
​赞同 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4
 楼主| 发表于 2024-4-21 15: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四=====晴雯为谁点?【坠儿偷金+】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27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虾须镯、雀金裘、凫靥裘的秘密?+ 为什么坠儿偷金?更偷到街坊家去了?怎么这么眼皮子浅?+ 平儿充什么外围的防护?召将飞符召的谁?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77】



49回,“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作者安排平儿也特意来吃胡虏肉,而且“褪去手上的镯子”,吃完后,平儿带镯子时却少了一个,左右前后乱找了一番,踪迹全无。众人都诧异,凤姐儿却笑道:“我知道这镯子的去向,我们也不用找,只管前头去,不出三日包管就有了。”让读者诧异,思考作者写平儿的镯子是怎么回事?

直到52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才交待这个镯子的事。平儿专门跑到怡红院来,避开生病的晴雯,和麝月悄悄的说此“虾须镯”,是作者给读者说的悄悄话,我们须细酌。

平儿说,“那日彼时洗手时不见了”:这个“彼时”,纯属多余。

二奶奶不许吵嚷,出了园子,即刻就传给园里各处的妈妈们小心查访。凤姐所谓的知道这镯子的去向,是疑惑邢姑娘的丫头。没想到却是怡红院的小丫头子坠儿偷起来的。

平儿强调:“宝玉是偏在你们身上留心用意”,“你们”是丫头。

平儿提到:良儿偷玉,坠儿偷金,“偷金”更偷到街坊家去了。

平儿叮嘱:千万别告诉宝玉,只当没有这事,别和一个人提起。

看平儿回二奶奶的话:我往大奶奶那里去的,谁知镯子褪了口,丢在草根底下,雪深了没看见。今儿雪化尽了,黄澄澄的映着日头,还在那里呢,我就拣了起来。二奶奶也就信了,所以我来告诉你们。

平儿还说:“你们以后防着他些,别使唤他到别处去。”

麝月道:“这小娼妇也见过些东西,怎么这么眼皮子浅?”

平儿道:“究竟这镯子能多少重,原是二奶奶说的,这叫做‘蝦须镯’,到是这颗珠子还罢了。”

要看懂平儿说的话:“究竟”这镯子!“虾须镯”!

虾须:细。虾须镯:细酌。因此须“细酌”、“究竟”这镯子!

除了“究竟”平儿的镯子,恐怕还要“细酌”晴雯病补雀金裘,宝琴所披之凫靥裘,以及这回的其它内容:比如写鼻烟时的金星玻璃,晴雯只顾看的西洋画儿;出现在潇湘馆的邢岫烟;薛宝钗诗题“咏太极图”;薛宝琴说的真真国的女孩子,西洋画上的美人,外国美人那首著名的诗“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宝玉问黛玉病情,正是有句要紧的话,宝玉挨近黛玉悄悄说:“我想宝姐姐送你的燕窝----”等等,都须细酌,大有文章,作者之笔,精妙绝伦,非细酌不可得。

认出平儿是大司马袁可立后,平儿悄悄告诉读者的这段话,也就好理解了:

平儿带的镯子,有这几个意思:

一个是表面的手腕上带的镯子,首饰之意。

一个是“司馬執兩鐲”,表示“執兩鐲”的是“司馬”。“平儿带镯子时却少了一个”,也明确平儿带的是“兩鐲”,指此人是司马。

这镯子是“金”的:“这会子又跑出一个偷金子的来了”。

这镯子是镶“珠子”的:这叫做“蝦须镯”,金子其实没多少重,“到是这颗珠子还罢了。”

除去表面的首饰之意,“究竟”平儿这镯子:有关朱、金的司马。正是揭示平儿的身份,朱明的大司马袁可立,以抗击后金著称。

那么“坠儿偷金”是怎么回事?平儿既用“良儿偷玉”作例子,前文多次说过耗子偷玉,指满清偷朱明的江山。坠儿偷金,则正好反过来,是坠儿这个丫头,偷金国之地。“偷金”与“偷玉”逻辑一致才对,因此“偷金”不宜理解为“投金”,而应理解为偷袭金国。

因为坠儿、晴雯、邢岫烟、林红玉这些角色都未解,更不便长篇大论展开,这里只解跟平儿相关的镯子事件。“虾须镯”与“雀金裘”对应,俏平儿和勇晴雯并列,六九末的这几回说的是一个整体的大谜,平儿的虾须镯只是大谜中的一部分:“雀金裘”指“却金酋”,揭示针对金国的战争,跟平儿、晴雯都有关;薛宝钗诗题“咏太极图”,揭示皇太极;真真国的女孩子,揭示外国美人薛宝琴的“女真”身份;薛宝钗说的作诗的“外国美人”,湘云问“哪一个外国美人来了?” 就是作诗的薛宝琴,就是薛宝琴说的“西洋画上的美人”,所以晴雯嗅鼻烟时只顾看西洋画儿,提醒读者注意,更用“金星玻璃”提醒,宝玉让芳官扮演“金星玻璃”、“耶律雄奴”,写明了是“野驴子”和“匈奴”,为中华之患,跳梁猖獗之小丑!宝琴所披之“凫靥裘”,指“福烨酋”,是“福临玄烨敌酋”;“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揭示“红楼梦”这本书写昨夜的“朱楼梦”,目前正处于“水国”,即金国,满清;以及“祭宗祠”,对朱明祭祀、悼念等。线索过多,一言难尽,这也是逐个解读人物不可避免的缺陷,难以进行整体解读。在认清这些反面人物后,再看书中这些事件,才容易看得更清楚。

小丫头坠儿“偷金”,更偷到街坊家去了。街坊家,看似说此:平儿或二奶奶家;实则说彼:大奶奶那里,李纨的“雪”家。注意平儿回二奶奶的话:是往“大奶奶那里”去,镯子丢在草根底下,“雪”深了没看见。所以“我”来告诉“你们”,坠儿“偷金”,在“雪”地,大奶奶那里,跟我们理解的“偷袭金国之地”一致。

麝月道:“这小娼妇也见过些东西,怎么这么眼皮子浅?”随后晴雯戳坠儿手时也骂“眼皮子又浅”,明显重复“眼皮子浅”,还有晴雯骂:“明儿我好了,一个一个的才揭你们的皮呢!”几次三番重复“皮”!结合平儿说“那日彼时洗手时不见了”,多余的“彼时”二字,比较容易看出强调:皮!“皮岛”的“皮”字。

皮岛,即椵岛,又名平岛、皮岛,是袁可立指挥的大将毛文龙用以牵制后金的基地。

八十回里唯一的“岛”字,也出现在这回:“岛云蒸大海”。

巧合吗?更巧的是,“平儿”来说坠儿偷金,平岛就是皮岛。

你们以后防着他些,为什么?既是在袁可立指挥下偷袭金国的将领,为什么又说“防着他些”?因为“坠儿小窃”,这也是宝玉强调的:气的是坠儿小窃,叹的是坠儿那样一个伶俐人,作出这丑事来。指毛文龙虽然作战勇猛,但有丑事:冒领空饷。

平儿说“别使唤他到别处去”,倒不是因为他“小窃”,而是袁可立让毛文龙就在皮岛,设立军镇,伺机从后方袭击金兵,使后金总有后顾之忧。

袁可立“情掩”的是镯子吗?其实“情掩”的是“偷金”的坠儿,毛文龙。

平儿还告诉读者,“别和一个人提起”,跟司棋偷情再三请求看出首尾的读者“千万别嚷”、“不说与一人知道”一样。

55回,“欺幼主刁奴蓄险心”,探春生气,平儿来伏侍了半天。只见秋纹走来,还是一贯的嚣张霸道,秋纹笑道:“我比不得你们,我那里等得?”说着便直要上厅去。平儿忙叫:“快回来。”秋纹回头见了平儿,笑道:“你又在这里充什么外围的防护?”

秋纹问平儿“充什么外围的防护?”当然不是在隆武时期,前文说过,反面故事时间穿越。天启年间,袁可立与孙承宗两位帝师出马,孙承宗坐镇山海关,指挥袁崇焕、祖大寿等稳固关宁一线;袁可立出镇登州、蓬莱,指挥对面的沈有容和皮岛毛文龙,沈有容打下金州,明军收复旅顺等辽南失地,从海路压制努尔哈赤。这几方相互策应,形成对金国侧后包围的水陆纵深作战态势,使努尔哈赤前后不能相顾。袁可立正是充当山海卫、天津卫以东的“外围的防护”。因这几回是写探春正文,凤姐、平儿、秋纹等只是陪衬,只侧面描画平儿之能。

59回,“绛云轩里召将飞符”:春燕娘打女儿,打了干的打亲的,袭人、宝玉都摆不平,麝月道:“如今请出一个管得着的人来管一管,嫂子就心伏口伏,也知道规矩了。”便回头叫小丫头子:“去把平儿给我叫来!平儿不得闲就把林大娘叫了来。”那婆子不知平儿的厉害,众人笑道:“你当是那个平姑娘?是二奶奶屋里的平姑娘。他有情呢,说你两句,他一翻脸,嫂子你吃不了兜着走!”那婆子听平儿撵他出去,方泪流满面央告。平儿来说,“只听各处大小人儿都作起反来了,一处不了又一处,叫我不知管那一处的是”。平儿说都作起反来了,回目中用字是“召将飞符”,是朝廷用兵符调遣兵将,这也是“符”字本义,显然平儿就是用兵符所召之将,来平息作反。符合袁可立与孙承宗平息努尔哈赤在辽东各处的作反,“关门息警,中朝宴然”。

对平儿“召将飞符”,后文还有重复强调:73回,累丝金凤事件,探春早使个眼色与待书出去了。这里正说话,忽见平儿进来,宝琴拍手笑道:“三姐姐敢是有驱神召将的符术?”对此“召将之符”,黛玉明确说“倒是用兵最精的”,明确了平儿是所召之“将”。

61回,“判冤决狱平儿行权”,柳嫂、五儿无辜蒙冤,平儿的做法,跟袁可立袁青天审案决狱的特征一致:先不按凤姐吩咐打板子、撵出去,而是“且将他交给上夜的人看守”,对众人送东西和奉承,“平儿一一的都应着”,却悄悄的来访袭人、芳官,查了个水落石出,不仅还了柳嫂、五儿清白,而且照旧去当差,将秦显家的仍旧退回。书中用了一回的篇幅细写此事,而且回目中对平儿用了“判冤决狱”,前文说过,红楼梦中描画人物,是抓特征进行特写,不是写实,更不是面面俱到,所以“判冤决狱”这个特征,和袁青天的办案风格,便能认出袁可立。否则要说司马、召将飞符,大有人在,比如熊廷弼,也做过推官、御史,但能把推官做到楷模,“判冤决狱”声名远扬,万民呼为“青天”,以此为显著特征的,只有袁可立袁大司马。



点击下一个:晴雯:熊廷弼 + 晴雯那蹄子是块爆炭?熊廷弼性刚负气,好谩骂,不为人下 + 谁都借扇机带双敲?靛儿说宝姑娘藏了什么?清风!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1-19 11: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4
 楼主| 发表于 2024-4-21 15: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儿:袁可立 + 平儿是王熙凤魏忠贤的心腹吗?为什么被凤姐打、被贾琏踢?+ 判冤决狱,司马执两镯,司马、却金,奴酋胆寒!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6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75】



10.15 平儿:袁可立
平儿是红楼梦中出现频次非常高的角色,八十回中超过五百次,当然也因凤姐是当家人出面时候多,而平儿是“凤姐的一个心腹通房大丫头”,因此不写平儿也不合适。我们从出现平儿名字的回目中,可一窥这个角色的重点:

第21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平儿不只是凤姐的“心腹”,还是“通房”丫头,通凤姐的房,也就是通贾琏的房,瞒着凤姐“救贾琏”,还说“怎么我的心就和奶奶的心一样”。从反面看,凤姐的“心腹”、陪嫁丫头只是构造正面人物关系,并非魏忠贤阉党的铁杆“心腹”,至少是在贾琏东林党和阉党之间的人物。

第44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在凤姐生日,既被凤姐打,又被贾琏踢,所以宝玉感叹平儿,“独自一人,供应贾琏夫妇二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他竟能周全妥贴,今儿还遭荼毒”。看来此人是在党争之中,夹在阉党和东林党之间,“独自供应”两方,大部分时候竟能周全,搞不好也要遭到来自两方的荼毒。

第52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前文说过,“雀金裘”反面看是“却金酋”,是抵抗金国的首领,是写“却金”的战争,不是在说一件破衣服。平儿的“镯”字有多义:

“軍法,司馬執兩鐲。【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鐲節鼓。【註】鐲,鉦也。形如小鍾,軍行鳴之,以爲鼓節。”

此人可能担任过司马,执掌军法,参与过“却金”的战争,打败过“金酋”。有人说,病补“却金酋”的是晴雯,跟平儿有什么关系?在写晴雯病补“却金酋”之前,晴雯病着,平儿专门跑到怡红院来说坠儿偷“虾须镯”,还说别告诉晴雯,“嚷出来不好”,您认为是平儿没事干随便跑过来说个话而已,跟“却金”没关系?

第61回,“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看到平儿“判冤决狱”,再结合“司马”、“却金”,以及夹在阉党和东林党之间尽力做事,却两边挨打,一下就能认出此人是袁青天,袁可立,大司马袁节寰。

前文在天启的历史中,着重介绍过两位帝师,袁可立、孙承宗,二人联手,水陆两栖,合击后金,“舳舻相接,奴酋胆寒”,打得努尔哈赤顾头顾不了腚,没法动弹。袁大司马,贵在主动,胜在战略,赢在布局。从明末李成梁以来,能对北方骑兵女真劲旅主动出击,对敌形成大兵压境之势,只有袁大司马一人,其他人要么被打的落花流水,要么修筑坚城遏制骑兵。像熊廷弼、袁崇焕、洪承畴,都排不进前三。

袁可立是出了名的“袁青天”,以“判冤决狱”著称,声名远扬:

应天巡抚李涞弹劾太守石昆玉,“擅动吴县库银”,石昆玉“以强直失当途欢”,此事属于无中生有,挟私陷害。案情惊动皇帝,且因李涞与宰辅申时行交厚,此案推来推去没人敢接。袁可立当时只是个小小推官,却敢接此巡抚、太守的大案,并且不畏权势,为廉直太守石昆玉秉笔辩冤,最终御批“应天巡抚李涞准回籍”,袁可立以七品推官把一方巡抚大员给斗回家了,从此声名远扬,成为推官楷模。

还有前述轰动朝野的江南重案,董范大案,可谓惊心动魄,甚至圣颜大怒,但袁可立不为所动,“一指顾间而变定”。袁可立审案决狱有个特点,先到下面摸清实情,拿到一线证据,准备充足才开审,所以有理有据,人所敬服。比如在涉倭案件中,地方官为了邀功,往往诬良为寇,袁可立从已判死刑的案犯中,审慎判冤,释放数百无辜渔民,传为佳话。甚至泽及琉球渔民,被官兵当作倭寇抓捕,上报战功,不料袁可立明察秋毫,审结后释放良民。

还有造反案,惊动万历帝,被巡抚朱弘谟判斩,人犯已押赴刑场,硬是被袁可立“刀下留人”。经袁可立重新审理,原来是有人说书、讲段子,此人听后意犹未尽,对人称“朕”,被人告发,不过一狂生。此案被牵连死刑的乔一琦,能左右射,运槊如飞,武勇骑射名贯三吴,后来从军报国,在萨尔浒之战中,随刘綎出兵,为游击将军,率军转战数十里。刘綎力战而亡,乔一琦义不屈节以辱国,投崖而死,成为留史名将,民族英雄,从死者四十二人,祀忠义祠,后来还被乾隆赐谥“忠烈”,“皆公再造也”。

是以袁可立审案,“民服为神”,呼为“袁青天”。

平儿出场后有戏份的戏,直到21回,“软语救贾琏”。平儿收拾贾琏在外的衣服铺盖,抖出一绺青丝来。平儿问贾琏:“这是什么?”说“我好意瞒着他来问”,回凤姐时说:“怎么我的心就和奶奶的心一样!我就怕有这些个,留神搜了一搜,竟一点破绽也没有。”因此这个凤姐表面的“心腹”,实非魏忠贤的同党,与崔呈秀这些“心腹”的心显然不一样,“瞒着”魏忠贤“救贾琏”东林党人。表面是贾琏的“爱妾”,贾琏“搂着求欢”,平儿却“夺手跑了”,平儿说了:“叫他知道了,又不待见我”,明确了此人对东林党“求欢”的态度。而且有些事也“瞒着”东林党,相帮阉党,比如16回,贾琏从苏州回来,平儿借香菱撒谎,瞒过贾琏,为凤姐收利钱银子圆了场。

贾琏说“他防我像防贼的”,反面暗示了凤姐、贾琏两方的关系。凤姐说平儿:“这蹄子认真要降伏我,仔细你的皮要紧!”贾琏笑道:“我竟不知平儿这么利害,从此倒伏他了。”还说“你两个不卯”,类似这样的话,才是阉党、东林党和此人关系的写照。看清了此人是夹在党争之中,尽量想保持中立,始终以大局为重,想尽力多做事的袁可立,则这些话从反面都好理解了。

还有兴儿告诉尤二姐的话:“那平姑娘又是个正经人,从不把这一件事放在心上,也不会挑妻窝夫的,倒一味忠心赤胆伏侍他,才容下了。”不会挑妻窝夫,一味忠心赤胆,是魏忠贤容下袁可立的原因。但从平儿真心对待尤二姐,瞒着凤姐为他弄饭菜,背着凤姐与他排解,凤姐骂平儿:“人家养猫拿耗子,我的猫只倒咬鸡。”也可看出,平儿并非魏忠贤的阉党“心腹”,魏忠贤也对袁可立的持正明显不满。

31回,湘云来了,特意带了四个戒指,说道:“袭人姐姐一个,鸳鸯姐姐一个,金钏儿姐姐一个,平儿姐姐一个。”

还有39回吃螃蟹,众人评论府里几个百里挑一的丫鬟,是平儿、鸳鸯、彩霞、袭人四个。李纨说平儿,“这两只膀子好举千斤鼎”,“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总钥匙,还要这钥匙作什么!”

把平儿在荣国府中的地位,交待得很清楚了。



点击下一个:为什么平儿不叫贾琏沾一沾?宝玉为什么给平儿赔不是?+ 林黛玉天天烦平儿,有些什么事?+ 为什么平儿咬牙骂贾雨村野杂种?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10 13: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4
 楼主| 发表于 2024-4-21 15: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宝玉为什么撵他乳母?结果如何?为什么撵了茜雪?+ 谁知李老太太来了?贵极而骄,奢侈无度 + 老去功名余白发,谁识将军百战心?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9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74】



宝玉给晴雯留了一碟子豆腐皮的包子,晴雯说,李奶奶来了看见,说“宝玉未必吃了,拿了给我孙子吃去罢”,他就叫人拿了家去了。

宝玉又问茜雪“枫露茶”,茜雪道:“我原是留着的,那会子李奶奶来了,他要尝尝,就给他吃了。”

宝玉怒道:“如今逞的他比祖宗还大了”,“撵了出去!大家干净。”说着便要去立刻回贾母,撵他乳母。

这些都是写李嬷嬷反面的李成梁,骄奢跋扈,奢糜腐败。《明史》载:“贵极而骄,奢侈无度。军赀、马价、盐课、市赏,岁干没不赀,全辽商民之利尽笼入己。”

宝玉要撵他乳母,到底撵了没有?看似经袭人劝解,没了下文,实际还是撵了李成梁。是宝玉撵的吗?是历史事实。我们往后看:

直到19回,“良宵花解语”之前,偏奶母李嬷嬷拄拐进来请安,丫鬟们只顾玩闹,十分看不过。李嬷嬷叹道:“只从我出去了,不大进来,你们越发没个样儿了,别的妈妈们越不敢说你们了。”

李嬷嬷已是告老解事出去的了,如今管他们不着,因此只顾顽,并不理他。

写的很明白:李成梁已是告老解事出去了。而且借李嬷嬷之口,谴责其后之人,“你们越发没个样儿了”!镇不住女真、蒙古。

还问宝玉吃饭、睡觉等语,也刻画了老将的耿耿忠心、拳拳之意。

然后李嬷嬷吃了给袭人留着的酥酪,被丫头们说,李嬷嬷说道:“你们看袭人不知怎样,那是我手里调理出来的毛丫头,什么阿物儿!”还说“打量上次为茶撵茜雪的事我不知道呢”。

确实,茜雪后来再没出现,照李嬷嬷说是“上次为茶撵茜雪”,鸳鸯后来也说过“去了的茜雪”,说明:茜雪确实是那次因茶被撵了。

这是个很明显的异常:宝玉说的很清楚,要撵他乳母,宝玉生气也是因李嬷嬷,怎么茜雪被撵了?宝玉要回贾母,已被袭人劝住了,即便睡醒了还要撵人,那也是撵李嬷嬷,不至于茜雪给人吃了碗茶,就把茜雪给撵了!宝玉是这样对待丫鬟的吗?且别说大丫鬟、小丫头,就是小丫头春燕的娘,在怡红院里那样闹,只要流几滴眼泪,说几句好话,宝玉都没忍心撵,何况是茜雪这样一个贴身伺候的大丫鬟?照鸳鸯说,茜雪跟鸳鸯、袭人、麝月、紫鹃、彩霞、金钏儿等都是发小,不是没人缘之人,怎会轻易被撵?看看柳五儿和彩云“盗窃的官司”,宝玉是如何包庇的!怎么可能因茶就撵了茜雪?

异常、错误一般都提醒有真事隐:被撵的其实是李嬷嬷李成梁!只是奶妈这种关系不能一撵了事,后来此角色还出现,所以变成因茶撵茜雪,给读者留一个明显的异常,一想便知。

1608年,李成梁又被弹劾罢官,有些朝臣上疏要求治罪李成梁,甚至有些言官要求置李成梁于死地。“帝素眷成梁,悉留中不下。久之卒,年九十。”万历皇帝深知李成梁武功,“师出必捷,威振绝域”,纵横北方边塞四十余年,前后镇守辽东近三十年,力压北疆各方游牧部族,屡破强豪,拓疆千里。所以对治罪李成梁的奏疏,都留中不发,下诏“以宁远伯李成梁镇辽年久有功,应得恤典,命该部从优查给。”最终只是“解任”,李成梁得以善终,活到九十高龄。

宝玉回来后,命取酥酪来,丫鬟们回说:“李奶奶吃了。”秋纹也说“谁知李老太太来了”,注意丫鬟们对李嬷嬷的称呼,是李奶奶,李老太太。对其他人怎么称呼?比如:老宋妈妈,那些老妈妈子们,“别的妈妈们越不敢说你们了”,“昨儿妙玉并没亲来,只打发个妈妈送来”。对李嬷嬷却称“李老太太”,一是言其老,二是言其资格老、辈分高,有多高?在宁荣两府,只有一个人称为老太太,就是贾母,此人资格、辈分,如贾母那般高。

拿袭人吴三桂和李成梁比较,吴三桂的舅父祖大寿之父祖承训,以随李成梁征战为荣,李成梁比祖承训还高两辈。人家是确实“老”,八十多岁还镇辽呢,“成梁复镇八年,辽左少事”。

然后就是“良宵花解语”,第二天宝玉给黛玉讲“耗子精偷玉”,20回写道“耗子精宝钗撞来”,忽听宝玉房中李嬷嬷和袭人叫嚷呢。

只见李嬷嬷拄着拐棍,在当地骂袭人:“忘了本的小娼妇!……这屋里你就作耗,如何使得!好不好拉出去配一个小子,看你还妖精似的哄宝玉不哄!”

李嬷嬷既已告老解事出去了,完全可以不必再登上舞台,这次老将军出马,是受作者之托,特来帮宝玉指出:袭人这个忘了本的娼妇,是作耗的妖精!是“偷玉”的耗子精之一。

李嬷嬷对宝玉说:“你只护着那起狐狸,那里认得我了?叫我问谁去?……把我丢在一旁,逞着丫头们要我的强!”一面说,一面也哭起来。

看到这里,不由人不伤感,李嬷嬷是问读者“那里认得我了?”读者哪里认得这个纵横北疆、威振绝域、镇辽三十年的老英雄?

“把我丢在一旁,逞着丫头们要我的强!”把“丫头”二字,改为“言官”二字再看,不就是“哭”老将李成梁最后被弹劾罢官吗?

书中特意安排荣国府的当家人凤姐出面,拉了李嬷嬷,笑道:“好妈妈,别生气!……你只说谁不好,我替你打他。我家里烧的滚热的野鸡,快来跟我吃酒去。”一面说,一面拉着走,又叫:“丰儿,替你李奶奶拿着拐棍子,擦眼泪的手帕子。”表明当家人对李嬷嬷的态度,对老将军年久功高的认可和抚慰。所以红楼梦中的话,没有白写的。

对宝玉乳母这个老嬷嬷,从不多的几次出场,按黛玉教给我们说雪雁小手炉的方法,从反面能看出:对李嬷嬷的事件描写,与老将军李成梁的史实高度吻合,东北战场,两次被弹劾罢官,甚至骄奢跋扈和“老”的特征,细节完全吻合。如果不是红楼作者有意设计成这样,很难解释这样的历史吻合,或者说巧合。

认出宝玉的乳母李嬷嬷反面是万历悍将李成梁,对“宝玉”是朱明玉玺的定位,也是一个有力的验证。所以对蔡校长言“贾宝玉,言伪朝之帝系也。宝玉者,传国玺之义也,即指胤礽”,就不能苟同了。李成梁不会“陪侍”伪朝之帝系、玉玺,李成梁逮住胤礽,只会掐死,不会喂奶。

八十回中,李成梁最后一次出场:

在57回,宝玉“眼也直了,手脚也冷了,话也不说了,李妈妈掐着也不疼了,已死了大半个了!” 李嬷嬷只说了一声“可了不得了”,“呀”的一声便搂着放声大哭起来。李嬷嬷搂着放声大哭的是什么?

李嬷嬷捶床捣枕说:“这可不中用了!我白操了一世心了!”

老去功名余白发,谁识将军百战心?



点击下一个:平儿:袁可立 + 平儿是王熙凤魏忠贤的心腹吗?为什么被凤姐打、被贾琏踢?+ 判冤决狱,司马执两镯,司马、却金,奴酋胆寒!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1-18 11: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4
 楼主| 发表于 2024-4-21 15: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11-17 11:47
李嬷嬷:老将李成梁,谁有资格做“宝玉”的乳母?+ 李嬷嬷第一句话是什么?李嬷嬷骂谁没调教?+ 李奶子怎么不见?问他作什么?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4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73】



10.14 李嬷嬷:李成梁
宝玉乳母,李嬷嬷,有个特征:很老。前文多次提过,李嬷嬷是万历悍将李成梁。在前面万历那段历史中,特意介绍过李成梁的历史,打压蒙古,遏制女真,威震辽东,谁强灭谁,分而治之,八十多岁,还在镇守辽东。在明末的几十年中,除了李成梁,还有谁更有资格做“宝玉”的乳母?我们就来看看,为什么说李嬷嬷是老将军李成梁?

书中第一次提到李嬷嬷,在第3回,宝玉第一次出场那天,“宝玉之乳母李嬷嬷,并大丫鬟名唤袭人者,陪侍在外面大床上”,“是晚,宝玉、李嬷嬷已睡了”,突出李嬷嬷是宝玉自幼之乳母,陪侍在外。

李嬷嬷第一次有戏份的正式出场在哪里?在努尔哈赤薛姨妈处,东北角的梨香院,即东北战场,辽东。

看,金钏儿首次出场也是在梨香院,却是汉奸,可见作者之笔,不拘一格,千人千面,要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刀切最要不得。

第8回,宝玉探宝钗,宝玉的奶母李嬷嬷说:“天又下雪,……我叫丫头去取了斗篷来,说给小幺儿们散了罢?”宝玉应允。李嬷嬷出去,命小厮们都各散去不提。

“天又下雪”,是此人说的第一句话,针对“雪”,“丰年好大雪”的薛家,满清。

叫丫头去取斗篷,命小厮们都散去:表现李的领导地位,总负责。

作者特意写雪雁来送小手炉,黛玉笑道:“也亏你到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让黛玉教读者,看似说此实则说彼的手法,其实这段前后,用的都是这种手法,读者要看出,别像薛姨妈一样没懂。

比如黛玉说雪雁之前:

薛姨妈给宝玉灌了最上等的酒来。李嬷嬷便上来道:“姨太太,酒倒罢了。”宝玉央道:“妈妈,我只喝一钟。”李嬷嬷道:“不中用!”还说,“不知是那一个没调教的,只图讨你的好儿,不管别人死活,给了你一口酒吃,葬送的我挨了两日骂。”

从反面看,李嬷嬷是拦阻薛姨妈,而且简直是骂薛姨妈没调教!为什么李能说薛姨妈“没调教”呢?因为李成梁把十几岁的努尔哈赤兄弟,曾收留在军帐中,“调教”过三年,后来又扶持弱小的努尔哈赤世袭父职。

黛玉说雪雁之后:

宝玉已是三杯过去,李嬷嬷又上来拦阻:注意用词“拦阻”。

黛玉看似说“那老货”李嬷嬷,实则说的很清楚:“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的也未可知。”李嬷嬷强调:黛玉说出来的话,“比刀子还尖”。

注意黛玉说的“比刀子还尖”的话:

姨妈这里是外人:当作家事、亲戚看固可,当作国事看呢?

不当在这里:这个句子没主语,主语是什么?宝玉!

宝玉、玉玺、皇权,不应当在薛姨妈处,不应当在薛家满清处。

看薛姨妈的话:“越发吃了晚饭去,便醉了,就跟着我睡罢。”

还有来时:“宝玉忙请了安,薛姨妈忙一把拉了他,抱入怀内。”

能把宝玉“抱入怀内”,“睡”宝玉的,指染指皇权,前文解释过。当然,薛姨妈对宝玉的“抱”、“睡”,跟猥亵无关,只是在反面喻指此人染指皇权,称帝之意。

所以,看似说此,实则说彼,当然吃酒也不是吃酒,甚至这些人聚在一起也是虚构的,不仅穿越了空间,而且穿越了时间:黛玉朱由检此时还没出生呢。

李嬷嬷因吩咐小丫头子们:“你们在这里小心着,我家里换了衣服就来,悄悄的回姨太太,别由着他,多给他吃。”说着便家去了。这里虽还有三两个婆子,都是不关痛痒的,见李嬷嬷走了,也都悄悄去寻方便去了。

李嬷嬷“家去了”:指李成梁遭到言官们弹劾,被罢职回家了。

接替的人呢?“不关痛痒”,自寻方便,对辽东局面把控不了,辽东边防日益废弛,为努尔哈赤的崛起提供了客观条件。

李成梁“家去了”之后,这种万事不合不顺,书中通过一个极小的事来白描:那丫头便将着大红猩毡斗笠一抖,直接往宝玉头上一合。宝玉的反应是:“好蠢东西,你也轻些儿!难道没见过别人戴过的?”黛玉提醒:“罗唆什么?”只是说宝玉,没说给读者?“我瞧瞧罢”,只是黛玉瞧,读者不瞧吗?读者不但要瞧,而且要“过来”瞧,走进场景中,仔细看:这里有什么问题?作者在说什么?

薛姨妈特意强调:“跟你们的妈妈都还没来呢。”宝玉补了一句:“有丫头们跟着。”说明宝玉的奶妈,重量级的李嬷嬷不在。宝玉说的有丫头们跟着,也明显异常:上来伺候宝玉戴斗笠的,明确写了是个“小丫头”,宝玉的八大丫鬟,居然一个都不跟随?如果有晴雯、麝月、秋纹、碧痕任何一个,能容许“小丫头”上来动手?红玉倒了碗茶,秋纹、碧痕这些大丫鬟是什么反应?上次去宁府赏梅,至少有袭人、媚人、晴雯多个大丫鬟跟着,这次就没一个跟着?说得过去吗?元宵夜宴,宝玉下席去小解,“只有麝月、秋纹并几个小丫头随着”,用了“只有”两字,贾母还说呢:“袭人怎么不见?他如今也有些拿大了,单支使小女孩子出来。”

所以这些细节笔墨,黛玉提醒“罗唆”、“瞧瞧”,跟黛玉说雪雁送小手炉一样,说的都不是表面的意思,而是“说彼”!我们不能草草看过,都须思考:作者在说什么?李嬷嬷李成梁“家去了”之后,东北“无人”!

李嬷嬷走前吩咐小丫头子们:“你们在这里小心着”,“姨太太”, “别由着他”,说的还是薛姨妈努尔哈赤,和宝玉、江山。

再如:他二人“一径回至贾母房中”,从哪里?东北角梨香院!归至“贾母房中”,归结到贾母万历,从反面思考,是否万历年间?东北之事?

贾母尚未用晚饭,知是薛姨妈处来,更加喜欢。“喜欢”?反话,发愁!下回就“顽童闹学堂”,“萨尔浒之战”了!

忽想起跟宝玉的人来,遂问众人:“李奶子怎么不见?”众人不敢直说家去了,只说:“才进来的,想有事才去了。”

辽东局面每况愈下,贾母万历帝遂问众人:“李成梁怎么不见?”作者“不敢直说‘家去了’”,只能这样写。1601年,又启用李成梁。

宝玉踉跄回头道:“他比老太太还受用呢,问他作什么!没有他只怕我还多活两日。”

宝玉三次重复强调的“他”,是谁?“问他作什么?”

还是反话:如果有李成梁,只怕“朱明江山”还多活两日。



点击下一个:宝玉为什么撵他乳母?结果如何?为什么撵了茜雪?+ 谁知李老太太来了?贵极而骄,奢侈无度 + 老去功名余白发,谁识将军百战心?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10 12: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4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16: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州林四娘,是明朝还是清朝?犬羊之恶,恒王被戮 + 为什么薛蟠在平安州被打劫?谁才是打劫的耗子?+ 为何书中再三出现“末世”?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4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83】



66回,从贾琏去平安州的路程来算,来回半月,单程六七日的马上行程,平安州应在出京向南四百里内,大概从北京到沧州的距离,到不了石家庄、山东,但比保定、天津的距离远些,而且处于从南京到北京的官道上,因为路上遇到回京的薛蟠。

薛蟠在平安州被打劫,为柳湘莲所救:“谁知前日到了平安州界,遇见一伙强盗,已将东西劫去”。看来这个“平安州”是作者故意用反语,其实不平安!官道之上,光天化日之下,强盗成伙打劫,是寇还是虏也难说,薛蟠被打劫还是打劫者?可能也是反话,薛家就是一群“打劫”的耗子,清兵多次入塞,劫掠而去,有时直劫掠到山东。不管是李自成这种强盗打劫,还是清兵入塞劫掠,对明朝老百姓来说,都是雪上加霜,天灾之下,再加人祸。

还有林四娘事件,前文说过,清初多本书中写过林四娘的故事,比如大家熟悉的《聊斋志异》,在不同书中的林四娘有一个共同特征:明末青州衡王府的宫女。而红楼梦中也是青州、恒王、林四娘,清朝并无青州王,看来红楼梦中这个好武兼好色的青州恒王,只能是明末朱家的青州衡王。

明朝册封的末代衡王朱由棷,在位十二年。甲申之难、满清占领北京后,众人劝他挑旗抗清,但朱由棷不敢冒险,反而投降了满清。清朝最初为稳定大局,都采取安抚政策。1646年五月,衡王朱由棷和弘光帝、潞王朱常淓、荆王、德王等十七人被斩首于北京菜市口。

贾政道:“谁知次年便有黄巾、赤眉一干流贼馀党,复又乌合,抢掠山左一带。恒王意为犬羊之恶,不足大举,因轻骑前剿。不意贼众颇有诡谲智术,两战不胜,恒王遂为众贼所戮。于是青州府内文武官员,各各皆谓:‘王尚不胜,你我何为?’遂将有献城之举。”

黄巾、赤眉,是用汉末的农民起义军,表示李自成、张献忠这种流贼,从作者的角度,称呼这些人是流寇,称呼满清是“虏”、犬羊、腥膻。前面说是“流贼”,后面却写“犬羊”。“犬羊”一直是汉族对北方游牧之敌的蔑称,由来已久:

比如唐诗中,杜甫的“时征俊乂入,草窃犬羊侵。愿戒兵犹火,恩加四海深。”还有如:“击革摐金燧牛尾,犬羊兵败如山死。”

比如宋诗中,陆游的“中原麟凤争自奋,残虏犬羊何足吓。”还有如:“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比如元曲中:“叱咤间净中原狐兔之尘,指顾里荡西戎犬羊之党,笑谈中定边陲蛮貊之邦。”还有罗贯中的杂剧中:“这一去,犬羊巢穴一时平,锦绣江山三箭定。”

张煌言的北伐檄文:

“昔五胡乱夏,仅一再传而灭。今东虏应谶,适二八秋之期。诚哉天道好还,况也人心思汉。

慨自李贼倡叛,神京陆沉。建酋本我属夷,屡生反侧,遂乘多难,窃踞中原。衣冠变为犬羊,江山沦于戎狄。凡有血气,未有不痛心切齿于奴酋者也……”

这是当时之人的用词说法:称李自成为贼。称满清是“东虏”、“建酋”,本我属夷,窃踞中原,也是用“窃”字,跟红楼梦中宝玉说的“耗子偷香玉”一个说法。衣冠变为犬羊,江山沦于戎狄!

所以书中抢掠山东的作乱者,表面看似流贼,反面其实指满清,而且青州衡王正是为满清所戮。说青州府文武官员,遂将有献城之举,只不过为隐真事,实际上是青州衡王本人献城降清。姽婳词意在忠义,也是正话反说,像宝玉的诗句:纷纷将士只保身,青州眼见皆灰尘。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

红楼梦中把名将写作丫鬟,司空见惯,又把林四娘这样一个宫女,写作姽婳将军,亦不足为奇。书中所用真假正反,如孙子用兵,虚虚实实,不能按表面意思死板解读。

所以简单总结一下:

这个严重天灾人祸的末世,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代明显不符,康熙朝显然不能称末世,而且这种天灾人祸,到康熙朝就结束了,并未延续到雍正、乾隆朝,而雍正、乾隆朝在严重天灾结束后蒸蒸日上,处于康乾盛世的上升阶段,显然也不能称作“末世”,可书中的“末世”再三出现: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身才。

女娲补天是天塌了,在康雍乾之时清朝没有天塌的事,明末却是天塌了。崇祯末年,不只是末世,更是千年一遇的天灾,和农民起义遍地燎原的乱世,以及满清的持续南侵致命打击,是明朝天塌的主因。

白骨如山忘姓氏:死人堆成山一样多,人们都忘了自己姓什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4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16: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末小冰河期,天灾有多严重?+ 为什么农民起义从陕北爆发?明末旱灾,千年一遇!+ 北方游牧民族情况如何?怎样渡过饥荒?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7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82】



在红楼梦开篇“女娲补天”的神话中,有天灾,有人祸。天塌了是严重天灾,水神火神大战的战争是人祸,导致的结果是“白骨如山”的人间地狱。天灾、人祸在红楼梦中不应是孤证,除了第一回甄士隐遇到的“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我们看后文中的天灾、人祸:

53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乌进孝道:“回爷的话,今年雪大,外头都是四五尺深的雪”,“回爷说,今年年成实在不好!从三月下雨起,接接连连直到八月,竟没有一连晴过五日。九月里一场碗大的雹子,方近一千三百里地,连人带房并牲口粮食,打伤了上千上万的。”

看乌进孝的话:一是四五尺深的雪;二是半年涝灾;三是碗大的雹子。一米五的雪、碗大的冰雹!乌进孝说话是不是太夸张了?或者小说用了艺术夸张的手法?

明末清初的小冰河期,实际上天灾比书中描述严重的多!书中只是点到为止,不敢如实去写,否则就写实了,太露了,不是真事隐了。

竺可桢的中国气象史资料中,中国四次小冰河期,每次都伴随着最大规模的社会动乱,分别是商末、汉末、唐末、明末,而明末清初第四次小冰河期,从1600年万历后期到康熙的百年之间,是最严重的。不只中国,这个时期世界各地都在发生大规模动乱和农民起义,遍及亚欧非洲,甚至美洲也不例外。

灾害表现为极度寒冷,《国榷》的作者谈迁,在《北游录》中记载,他从杭州坐船,由运河往北京,十月初到天津时,运河就封冻了。顺治十一年十月,吴江运河冰厚三尺多,三尺是一米!甚至出现长江结冰的记载,这在历史上都极罕见。

顺治十二年正月,福州平地积雪竟达五尺。康熙九年,浙江及江苏常州、镇江一带积雪达丈余。这可不是北方,是江浙闽地啊!

所以乌进孝说的一米五的雪、碗大的冰雹算什么?明末资料中就有“雹如碗大”、“雹大如碗钵”等记载,一点都不夸张。

1600年前后极度寒冷骤然加剧,崇祯一朝才达到灾变的高峰。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导致了明朝全国各地几乎连年遭灾。先秦晋,后河洛,继之齐鲁、吴越、荆楚、三辅,并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从万历后期到明朝灭亡,洪涝、旱灾、地震、蝗灾等自然灾害没断过,尤以旱灾和洪涝最为频繁、破坏最大。

竺可桢在《中国历史上的旱灾》中写道:“除晋和南北朝以外,雨量特别少者为明代,当时旱灾之总数各世纪之冠。”

崇祯十三年(1640年)的旱灾,属于“千年一遇”,也是中国自汉代以来最严重的旱灾。

崇祯朝的17年中,全国各地发生了14次特大旱灾,各地“饿殍遍野”、“人相食”的记载比比皆是。

《陕西通志》中记载:“熹宗天启二年至思宗崇祯二年,八年皆大旱不雨”,“崇祯六年西安旱灾,米脂大旱,斗米千钱,人相食”。

“人相食”三字,包含了多少惨绝人寰的人间灾难!

旱灾之后,必有蝗灾,祸不单行,还有瘟疫。明代后期发生了两次大瘟疫,分别在1586—1590年和1640—1644年,万历年间和崇祯末年。第二次大瘟疫,伴随着崇祯末年的持续旱灾而来,尤为严重。在这些瘟疫中,鼠疫的危害程度非常大,明清之际华北三省的死亡人口中,至少有五百万以上的人口死于鼠疫。

所以说冰河期引起的是“系列反应”,因为寒冷、旱涝、蝗灾,导致饥荒、瘟疫和农民起义。我不愿用类似“流寇”这种词,把谁逼到“人相食”的地步,都会揭竿而起。崇祯二年,官员马懋才上《备陈大饥疏》,里面讲到了陕北的天灾情况,严重程度堪称全国之最,所以农民起义从受灾最严重的陕北最早爆发。

马懋才《备陈大饥疏》摘:

最可悯者,如安塞城西有粪场一处,每晨必弃二、三婴儿于其中,有涕泣者,有叫号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粪土者。至次晨则所弃之子已无一生,而又有弃之者矣。
更可异者,童穉辈及独行者一出城外,更无踪影。后见门外之人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始知前之人皆为其所食。而食人之人亦不数日面目赤肿,内发燥热而死矣。于是,死者枕藉,臭气薰天。县城外掘数坑,每坑可容数百人,用以掩其遗骸。臣来之时,已满三坑有余,而数里以外不及掩者又不知其几矣。小县如此,大县可知。一处如此,他处可知。


那北方游牧民族情况如何呢?

北方草原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游牧民族的生产遭到摧毁,只能南迁寻求生存机会,必然形成对中原农业民族的侵略。甚至可以说,正是自然灾害逼着女真人不断进取。北方游牧民族在面对气候变冷时,适应性要明显强过农耕民族,对长期生活于冬季酷寒地域的游牧民族来说,气候转冷不是致命威胁。

在努尔哈赤正式建立后金政权之前,严重的粮食危机已经威胁到女真人,一直持续到清军进入北京为止。努尔哈赤对明朝发动战争,最初的动机很明显,就是掠夺资源,才能渡过饥荒。皇太极两征朝鲜,把朝鲜变成了藩属,一是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也是为了获取更多粮食。崇祯朝,清兵多次入塞,干什么来了?抢东西!每次都是满载而归,抢完就走,就是宝玉说的耗子“打劫”。

所以说在自然灾害、农民起义、清兵入侵这些连锁反应中,天灾是导致人祸的源头。

贾珍说:“如今你们一共只剩了八九个庄子,今年倒有两处报了旱涝,你们又打擂台。”说明水旱不收超过两成。

乌进孝道:“爷的这地方还算好呢。我兄弟离我那里只一百多里地,谁知竟又大差了。”说荣府里也是有饥荒打呢,只侧面点一下,不多写。

从厨房,也旁敲侧击地写了一两笔。61回,管厨房的柳家的道:“不知怎的,今年这鸡蛋短的很,十个钱一个还找不出来。昨儿上头给亲戚家送粥米去,四五个买办出去,好容易才凑了二千个来。我那里找去?”“倘或一声要起来,没有好的,连鸡蛋都没了。你们深宅大院,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鸡蛋是平常物件,那里知道外头买卖的行市呢。”从后文众人劝司棋的话:“柳嫂子有八个头,也不敢得罪姑娘,说鸡蛋难买是真。”是真的,不是柳嫂找借口。

“别说这个,有一年连草根子都没了的日子还有呢。”

草根子都吃没了,下一步就该出现“人相食”的惨状了。



点击下一个:青州林四娘,是明朝还是清朝?犬羊之恶,恒王被戮 + 为什么薛蟠在平安州被打劫?谁才是打劫的耗子?+ 为何书中再三出现“末世”?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0-01 20: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4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16: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金陵是宝玉故乡?+ 清康雍乾是末世?清世祖清圣祖一代不如一代?+ 宋为“前代”,明初到嘉靖为“近日”,当代是哪个朝代?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80】



7 红楼梦中,时代环境
红楼梦第一回,交待了此书来历,然后用预演法,对通部书作了一次总预演。甄士隐(真事隐),乡宦之家,书香之族,本地望族,观花修竹,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却不幸降临,丢了孩子,三月大火,听好了歌,心中彻悟,随道而去。得道升仙,是人死的委婉说法,在葬礼用词中常见,说是得道了,升仙了,不说死,是华夏文化中常见的忌讳形式。比如要说某人死前做了某事,说“生前”,用好词,不说死。比如参加葬礼,即便喝多了,说话也要注意,不能说酒没了,要说“壶重了”,本来酒没了是壶轻了,却用反义,说壶重了。这种文化现象比比皆是,比如宴席中,把鱼上面吃完了,要翻过来吃下面,不能说“把鱼翻过来”,要说“把鱼正过来”,因为打鱼人家常吃鱼,最忌讳翻船,所以不说翻,说好词、用反义,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流传至今。

注意这里说的是一个末世、乱世:

这贾雨村原系胡州人氏,原系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

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

这个民不安生的乱世,有自然灾害,水旱不收;也有人祸,鼠盗蜂起,抢田夺地,兵盗相斗,官鼠相争(红楼梦中,鼠有特指:耗子偷玉)。

这是第一回总预演,给读者交待的时代环境,不是太平之世。

第二回,用画家三染法,未写贾府,先写林家,由远及近,由小至大,先由贾雨村、冷子兴二人口中,勾勒出贾家大概。

“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雨村道:“当日宁荣两宅的人口也极多,如何就萧疏了?”此处甲戌本脂批,用了三个“末世”:“可知书中之荣府已是‘末世’了。作者之意,原只写‘末世’。此已是贾府之‘末世’了。”

注意贾雨村“罕然厉色”的那番话:

“可惜你们不知道这人来历。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者,不能知也。”----强调来历、能知!

“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皆应运而生者。”----说到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止于宋代。

“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皆应劫而生者。”----说到秦桧,止于宋代。

“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米南宫到柳永、秦观,止于宋代。

“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是从明初到嘉靖的人物。

应运而生者、应劫而生者:皆止于宋代,在重复强调“宋代”。“前代”又止于宋代,“近日”之人物,从明初到嘉靖。

用现代话说:宋为“前代”,明初到嘉靖为“近日”,请问当代是哪个朝代?

什么样的人能回答清朝?拿出你的脑电波、心电图给大家看看。

显然是明朝。这个末世、乱世,只有明末,嘉靖往后的那个世纪,才符合末世、乱世。

红楼梦中多次出现唐伯虎,还有仇十洲的《双艳图》,仇十洲也是嘉靖朝人物,擅画人物,尤长仕女,仇英死时,已到嘉靖后期了。

红楼梦中也交待了世代,先看林家世代,“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已经五世”,则黛玉为第六世。冷子兴演说,“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自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娶的也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为妻,生了两个儿子,长名贾赦,次名贾政”。也算世系,贾代善与贾代化是堂兄弟,第三代,贾珍贾珠是第五代,贾蓉贾蘭是第六代。前文讨论过林黛玉这个主角是朱明的代表,贾府也是“朱秦尤许”之“朱”,贾府和林家都是第六代,就不是巧合了,而是作者按朱家原型设计的六代。从明末看最后几代皇帝:崇祯、天启、泰昌、万历、隆庆、嘉靖,刚好在嘉靖帝,与前代皇帝形成断代,即著名的大礼议之争,官员下狱上百人,当廷杖死十六人,以嘉靖帝获胜告终。从嘉靖算到崇祯,正好是明末六代皇帝,就是红楼梦中说的“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说的便是宁国府的贾敬,嘉靖。一味好道,不理政事,从嘉靖开始,便逐渐颓堕,一代不如一代,直至崇祯亡明,黛玉葬华。

“自东汉贾复以来,支派繁盛”:贾姓贾府都是假,说的是“汉”之支派,非“胡”。

“谁知这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按清朝看,如第五代算到雍正,前之康熙庙号称“圣祖”,顺治为“世祖”,顺治入关、平南、得两京,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做梦都想却从未达到之境,怎能说一代不如一代?开国、创业者庙号才可称“祖”,比如明朝,除了太祖朱元璋,只有成祖朱棣庙号称“祖”。如第六代算到乾隆,则康乾盛世达到顶峰,怎能说是末世?怎能说一代不如一代?按明末看,才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金陵是南京的古称,早在战国,楚灭越后,楚威王欲借长江天堑为屏障以图天下,于石头城筑金陵邑,这是金陵之名最早的来源。所以贾雨村说进了石头城,就是进了南京城。

因衣冠南渡,金陵在历史上数次使汉族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金陵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数次在中原被异族占领、汉族面临覆亡之时,通常会选择金陵休养生息,立志北伐,恢复华夏。

明太祖改为应天府,所以贾雨村复职候缺,补授了金陵应天府。应天府这个地名,是明朝之名,明朝之前不叫应天府,清军占领南京后,又改成了江宁府。

有个问题需澄清一下:林如海,本贯姑苏人氏,黛玉、妙玉都是苏州人氏,为何属金陵?毕竟南京、苏州相隔四百里呢。看宝玉解释:宝玉因问何为“金陵十二钗正册”,警幻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所以红楼梦中的金陵,有两个概念:一是城市,二是地区。比如贾雨村说:“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在这句话里,金陵是地区,石头城是城市。

这如同我们现在说北京,也有城市、地区两个概念。作为城市,就是北京市;作为地区,还包括密云、延庆等地。

我们看作为地区,包括苏州的金陵地界,如下图:


不但包括扬州府、苏州府,还包括朱元璋的老家凤阳府,和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宁国府。

为何称之为南直隶?朱元璋建都应天府,以应天府、扬州府、苏州府、凤阳府、宁国府等十多个府级单位为“直隶”,就是直属之意。类似现在北京为直辖市,不归河北省管辖,只是明朝京师这个直隶要大的多。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北京周边地区为直属,又有了北直隶,简称北直;原京师改称南京,南京为留都,行双京制,原京师地区改称南直隶,简称南直,原辖区基本不变,以区别于北直隶。

所以“应天府”、“南直”,都是明朝的称谓,清朝没有“应天府”、“南直”之名。在清朝,还敢把南京周边称“南直”的人,只有两种:一是心怀故国的明朝遗民,二是活的不耐烦的人。南直,是南直隶的简称,说南边的京师直隶或南京直隶,你啥意思,想反清复明吗?



点击下一个:宝钗把玉托于掌上时:白骨如山忘姓氏 + 细谙女娲补天:天为什么塌了?水神造反,水神火神大战 + 金陵十二钗的黛玉、妙玉,为什么是苏州人?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3: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4
 楼主| 发表于 2024-4-23 07: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芙蓉女儿诔无话可说,贾宝玉悼词再恳切,也不如文中两处错误重要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4 人赞同了该文章
趣侃红楼550:空劳牵挂,多情公子作悼词,枉自嗟叹,秋怨芙蓉女儿诔

上一回讲到贾宝玉奉命作《姽婳词》,借林四娘的故事将晴雯之死的愤懑融入诗中。

林四娘的故事本来彰显的是“忠义”,贾宝玉将之改变,成为一个讽刺恒王无能连累女儿,君臣为名利所累,不如女儿忠贞的故事,借以悲悼晴雯死的冤屈。



晴雯被“毁谤”陷害排挤出怡红院。贾宝玉虽锁定具体相关人,却苦于没有证据。他失望于王夫人的“极权”,对小人推波助澜更是愤怒。

当然,有人会不齿贾宝玉无能还迁怒他人。比如多姑娘讽刺他是“没药信的炮仗”没有担当。

但贾宝玉被“父母长辈”完全控制,不能做主也是现实。

就算他成亲,以贾家的规矩,也要备受掣肘。根本不可能像薛蟠那样混不吝的为所欲为。这从贾珍、贾琏的行事也能看出一二。

贾宝玉不是不想担当,而是无能为力。

贾母、王夫人都不允许他有任何自作主张。是当时社会“父权”的彰显。不多赘述。

晴雯死了,贾宝玉借《姽婳词》反思和自我抨击。

他自比任性无能的恒王,就是对晴雯最大的忏悔。

不可否认,晴雯的悲剧,主要来自贾家人的“恶意”。《姽婳词》将其揭露抨击并不错。

贾政看了贾宝玉的诗后,虽然嘴里说着“不大恳切”,还是“口是心非”满意的,便吩咐几人回去。



贾宝玉信步在园中,见到荷塘中的芙蓉花时,又想起晴雯,记得她已去做芙蓉花神又转悲为喜。

因下午没能祭奠,便想着不如在芙蓉之前祭奠一番。

转念一想又觉太过草率,要隆重又别出心裁才能表达他与晴雯之情,摒弃世俗祭奠的成规。

于是,贾宝玉回到怡红院,“师楚人之《大言》、《招魂》、《离骚》、《九辩》、《枯树》、《问难》、《秋水》、《大人先生传》等法,或杂参单句,或偶成短联,或用实典,或设譬寓,随意所之,信笔而去,喜则以文为戏,悲则以言志痛,辞达意尽为止,何必若世俗之拘拘于方寸之间哉”,遂挥笔而成一篇《芙蓉女儿诔》,并准备了四样晴雯生前最爱之物,带着白天那个小丫头去到芙蓉之前祭奠。

《芙蓉女儿诔》是贾宝玉泣血之作,更是他明祭晴雯实祭黛玉之杰作。

后文林黛玉死后不会再有祭文,更不会像当初于水仙庵祭奠金钏儿那样嗟叹,也不至于像秦可卿死后“吐血”,只会大哀无声。

闲言少叙,《芙蓉女儿诔》作为一篇祭文,实在篇幅太长,也不用逐字逐句去解读。本文就略过具体意思,挑重点解读一下其中的伏笔和隐喻,为后文黛玉出场作铺垫。

一,开篇是序言是主要伏笔。

贾宝玉用“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讲述晴雯遭劫的世间。颇有太平盛世朗朗乾坤,另有一段《窦娥冤》发生在八月中秋前后,让人徒呼奈何。



(第七十八回)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

贾宝玉自称“浊”玉,是与晴雯出淤泥而不染对应,表达他之德薄,不配晴雯之高洁。

“群芳之蕊”是香,类似太虚幻境的群芳髓。应该是贾宝玉自制的香料,晴雯喜欢,专为她准备。

群花之蕊实则代表群花之死,隐喻晴雯之死。

群花就是百花,林黛玉是二月十二日“花朝节”的花神生日,伏笔不言而喻了。

“冰鲛之縠”是指布料,对应晴雯的女红,也可能就是手帕。

晴雯女红最佳,又给贾宝玉传递手帕给林黛玉,此“传帕之情”又隐喻到黛玉身上。

“沁芳之泉”是日常饮用之水,也是大观园沁芳溪之水,正是滋养满塘芙蓉的水源。

当日“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沁芳二字何来?就应在如今之芙蓉女儿“栖息”之沁芳泉水。

沁芳溪从潇湘馆后院奔流而出,沾染的更是林黛玉之“芬芳”。

“枫露之茗”就是枫露茶。当日茜雪因此茶被贾母逐出,是针对薛姨妈娇纵贾宝玉滥饮。

撵走茜雪,代表贾母不满金玉良姻,变相维护了“枫露茶”。

此茶为晴雯最爱,晴为黛影,影射黛玉无疑。



二,追悼晴雯生平和遭难过程

(第七十八回)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畸。

芙蓉冰清玉洁,却降临在肮脏尘世。晴雯何辜,投在贾家险恶的环境。

晴雯一生命途多舛。从小被卖掉,又被赖大家的买回来做奴婢,赖嬷嬷给贾母后再赐给贾宝玉,直到遭人诽谤被王夫人撵走而死

纵观晴雯短暂一生,经历无数坎坷让人叹息不忍。

不过,晴雯的生平介绍,有两处明显的“错误”。

首先,他说晴雯死时十六岁,肯定不对。

刚才作《姽婳词》前,众人介绍贾兰已经十三岁,贾环十五岁,贾宝玉最少十七岁。

从林黛玉当日说自己已经十五岁到如今,真正十六岁的人是黛玉才对。

晴雯、袭人和薛宝钗同岁,比贾宝玉大两岁,真正是十九岁。

《红楼梦》的年纪一直不用较真,但曹雪芹不可能刚写了贾兰、贾环的年纪,回头就写错了晴雯的年纪。只因此芙蓉女儿诔,确实祭奠的是林黛玉。

当然,作者也能“自圆其说”。前文讲到晴雯被赖大家的买来时是十岁,在贾宝玉身边五年八个月,包括赖嬷嬷、贾母那边的时间,可不就十六岁多么。

但无论如何“自圆其说”都是不对,十六岁肯定是林黛玉的年纪就对了。

其次,贾宝玉说晴雯“乡籍姓氏”不可考,这也不可全信。

晴雯十岁才来贾家,她并非如香菱那样三四岁被卖。



拐走香菱的拐子是个“扬州瘦马”的养马人,需要从小调教孩子。

晴雯被卖,袭人那样父母直卖还不同。

晴雯后来让赖大家的再买她表哥,说明她并不是父母直卖,肯定是与表哥一起在人伢子手里被转卖才行。

如此说明一件事,晴雯被卖时不会太小,否则不值钱。

她更不可能记不得父母家乡,姓甚名谁。

之所以不说是心中对父母有“怨怼”,不想说才符合晴雯的性格。

不过,当日解读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有四个丫头陪伴,分别代表“风花雪月”,推测晴雯极可能姓“封”或者“风”。

晴雯名字指好看的云纹。古人认为云纹出现要刮风,晴雯姓“封或风”的概率很大,且与她的性格贴近。而香菱的母亲也姓“封”。不提。

讲完晴雯生平,贾宝玉便借“金玉”“冰雪”“星日”“花月”对比晴雯之品性。

细看这些形容,分别突出的是薛宝钗、袭人和“小袭人”的麝月。

贾宝玉认定她们这些“袭为钗副”,皆不如晴雯。代表他心中自有一杆秤。

尽管这些人足够好,奈何他最认可“晴为黛影”的晴雯和黛玉。无关优劣。

贾宝玉借此表达与王夫人支持的金玉良姻背道而驰之意,更是他的情感底线。不接受反驳和诋毁。

随后,贾宝玉便引用大量典故,写出晴雯被造谣诟谇,逢冤惨死的真相。不脱妙玉之“太高人欲妒,过洁世同嫌”的范畴。

归根结底一句,“寿夭多因诽谤生”,《姽婳词》已经揭露和抨击了其中的丑陋,不多赘述了。



至于其他后文,需要注意贾宝玉再像当日所续《南华经·外篇·胠箧》,将房中之人作为罗列陪衬晴雯。突出对失去晴雯的不舍之情。

(第七十八回)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鼎炉之剩药犹存,襟泪之余痕尚渍。镜分鸾别,愁开麝月之奁;梳化龙飞,哀折檀云之齿。委金钿于草莽,拾翠盒于尘埃。楼空鳷鹊,徒悬七夕之针;带断鸳鸯,谁续五丝之缕?

至此,贾宝玉将晴雯之品性、之生平,之遭难、之惋惜表露的清楚。

整篇《芙蓉女儿诔》或叙或歌,围绕一个宗旨,表达对晴雯的不舍和歌颂。

全篇虽然絮絮叨叨,其实情真意切。更将这两日发生的事从头到尾讲述一遍。

既有对晴雯的愧疚,也有对晴雯荣膺芙蓉花神的欣慰。其实都是他的思念和自我安慰。

贾宝玉痴情,源于他对女儿的真心。只可惜女儿偏偏让他伤心。晴雯无辜枉死让他心痛,怡红院背后人心诡谲让他失望。

终究一切要散去,他也徒呼奈何。

《芙蓉女儿诔》不多赘述,内核与《姽婳词》一样明祭晴雯实祭黛玉,而说曹操曹操到,林黛玉的出场将一切归总于她,也是意料之中。欲知后事如何,窃看下回分解。

《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 |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发布于 2022-10-29 21:37
红楼梦(小说)
贾宝玉
林黛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4
 楼主| 发表于 2024-4-23 07: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芙蓉女儿诔被贾宝玉修改两个字,林黛玉便悚然色变,问题出在哪里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8 人赞同了该文章
趣侃红楼551:我本无缘,茜纱窗下女儿情,卿何薄命,黄土垄中公子泪

上一回讲到贾宝玉借《姽婳词》发泄心中对晴雯之死的愤懑。回来路上见到满塘荷花,就想起要祭奠晴雯一番,于是又作《芙蓉女儿诔》一篇,陈设四样晴雯生前最喜之物,以作祭祀。

《芙蓉女儿诔》师楚人之《大言》、《招魂》、《离骚》、《九辩》、《枯树》、《问难》、《秋水》、《大人先生传》等法,或杂参单句,或偶成短联,或用实典,或设譬寓,随意所之,信笔而去,喜则以文为戏,悲则以言志痛,辞达意尽为止,并不若世俗之拘于方寸之间,可谓别出心裁之作。比《姽婳词》更要恳切。



纵观《芙蓉女儿诔》全文,从晴雯的出身、经历、遭劫与贾宝玉的关系、评价都涵盖其中。

虽不免贾宝玉絮絮叨叨,终究讲得清楚明白。

尤其先有《姽婳词》为晴雯“鸣不平”,影射林黛玉日后以自我牺牲作“人参养荣丸”,再用《芙蓉女儿诔》明祭晴雯实祭黛玉,进一步诠释“晴为黛影”。

《芙蓉女儿诔》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晴雯的年纪只有十六岁根本不对。当时十六岁的是林黛玉,而晴雯与薛宝钗同岁已经过了十九。

曹雪芹刚交代完贾兰十三岁,贾环十五岁,不可能犯这样错误。“乱写”只因《芙蓉女儿诔》“明祭晴雯实祭黛玉”,为黛玉伏笔。

(第七十九回)话说宝玉祭完了晴雯,只听花影中有人声,倒唬了一跳。走出来细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满面含笑,口内说道:“好新奇的祭文!可与曹娥碑并传的了。”宝玉听了,不觉红了脸,笑答道:“我想着世上这些祭文都蹈于熟滥了,所以改个新样,原不过是我一时的顽意,谁知又被你听见了。有什么大使不得的,何不改削改削。”黛玉道:“原稿在那里?倒要细细一读。长篇大论,不知说的是什么,只听见中间两句,什么‘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这一联意思却好,只是‘红绡帐里’未免熟滥些。放着现成真事,为什么不用?”宝玉忙问:“什么现成的真事?”黛玉笑道:“咱们如今都系霞影纱糊的窗槅,何不说‘茜纱窗下,公子多情’呢?”



林黛玉突然出场,实在意料之中。

从绣春囊出现到抄检大观园,林黛玉一直悄无声息。

中秋夜的“冷月葬花魂”揭开林黛玉的死亡原因,此番从晴雯之死又给出注解。

《姽婳词》中,贾宝玉自嘲无能,愤慨众人“助杀”晴雯,实际就是林黛玉的悲剧结局。

再结合[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来看,林黛玉被迫与贾探春“外嫁身死”的结局注定无疑,而此时已经有官媒婆上门给探春说亲了。

贾宝玉此时作《芙蓉女儿诔》,是对从林黛玉的《桃花行》开始一直铺垫到如今的黛玉之死的“总结”。所有线索都清晰无误,也该黛玉出场了。

此时黛玉应该送完薛宝钗,从王夫人处回来。与众姐妹分手后,路过此处撞见贾宝玉祭奠晴雯。倒给宝玉和小丫头吓一跳,还以为是晴雯死而复生了。

林黛玉对贾宝玉的祭文赞不绝口,直呼新颖别致,可与《曹娥碑》并列了。



《曹娥碑》也是一篇著名诔文,祭奠孝女曹娥不顾牺牲,投江捞取落江父亲遗体的孝举。

但林黛玉说《芙蓉女儿诔》堪比《曹娥碑》,是借大儒蔡邕读完《曹娥碑》后,题写“黄绢幼妇,外孙齑臼”隐喻“绝妙好辞”的典故。

曹雪芹借《曹娥碑》的八字典故,真正隐喻的却是字面意思。

“黄绢”隐喻皇权,“幼妇”指黛玉父母双亡,外孙指黛玉为贾家外孙,齑臼隐喻终将为牺牲。

结合这几个字,和前文线索,就知道后文因为贾雨村的背叛和陷害,林黛玉为报答贾家养育之恩,牺牲自我为人参养荣丸,被迫与贾探春二女同嫁后,客死海外。算是重复了曹娥与林四娘的故事。

“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还要结合之前王夫人送给贾母的那道“椒油莼齑酱”。林黛玉“牺牲”背后,还是与王夫人有关。不提。

贾宝玉作诔文时也没有多加考量挥笔而就,不免没有章法随性而为。听黛玉的夸赞反而羞红脸。

古人撰写悼词并无忌讳,甚至有人专门求告悼词不惜重金,好的悼词确实可以赏析。

贾宝玉便让林黛玉“改削改削”,若有不妥的地方尽管提。

林黛玉也不客气。就像专业的遇见好课题“技痒”,指出原文“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有点问题。



“红绡帐里”适合袭人与贾宝玉有过偷试之情,晴雯“出淤泥而不染”,与贾宝玉不越雷池,“红绡帐里”不但不恰当,还唐突了。

贾宝玉一听恍然,果然使不得。便问改做什么好。林黛玉脱口而出如今他们都用“霞影纱”糊窗户,不如改做“茜纱窗下,公子多情”。

由红绡帐改做茜纱窗,意境则完全变了。由儿女亲密遐思变为红袖添香之雅事。

当日“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政评价潇湘馆“若是月下在此窗下读书,不枉虚此一生”。

“窗”一般都是书房读书的“借光”位置,也代表男儿读书“立业”,女儿红袖添香的日常风雅。

无论妻子和丫头谁人添香,都是人生风雅。远比“红绡帐里”要高级。

贾宝玉拍案叫绝,觉得如此最好,干脆把这篇诔文送出,改为林黛玉祭奠晴雯好了。

黛玉则说晴雯又不是她的丫头,如何能去祭奠,如果要是紫鹃死了还行。

曹雪芹有意借紫鹃写出黛玉,就是将此诔文与林黛玉关联。



还是要说“茜纱窗”,当日刘姥姥游览大观园,贾母说起霞影纱对潇湘馆的绿色窗纱不满,并暗示两点。

一,窗纱旧了还没换,代表林黛玉被忽视。

二,潇湘馆都是绿色,还糊绿色窗纱,代表黛玉被轻慢。

王熙凤就在旁边,贾母却吩咐王夫人给换上,是指责她没尽到舅母“照顾”的责任。

而在此之前,王夫人刚拒绝了林黛玉的奉茶。茶为茶礼,为定亲婚姻之礼的隐喻,表明王夫人不赞同宝黛婚姻。

如此再将林黛玉更改茜纱窗这个线索,与贾政、王夫人与潇湘馆的窗户的立场联系起来,就会发现林黛玉的结局已经注定。

一方面,她为了舅舅的养育之恩而牺牲。

另一方面,也因为舅母的不容而被害。

《曹娥碑》的“黄绢幼妇,外孙齑臼”的典故,和《姽婳词》林四娘的故事,都在影射这个结局。

读书人都知道《芙蓉女儿诔》肯定是“明祭晴雯实祭黛玉”,但究竟如何关联,随着这些线索展开,也有了理解。但显然还不够。



(第七十八回)宝玉道:“我又有了,这一改可妥当了。莫若说:‘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黛玉听了,悚然变色,心中虽有无限的狐疑乱拟,外面却不肯露出,反连忙含笑点头称妙,说:“果然改得好。再不必乱改了,快去干正经事罢。才刚太太打发人叫你明儿一早快过大舅母那边去。你二姐姐已有人家求准了,想是明儿那家人来拜允,所以叫你们过去呢。”

俗话说过犹不及,言多必失。如果说之前的诔文讲公子与女儿,突出晴雯与贾宝玉的关系。再将女儿改为“卿”,则完全扣到林黛玉的头上。

古人的“卿”多为第二人称,男称女为卿。贾宝玉对着林黛玉用“卿何薄命”,怎么不让林黛玉悚然变色。

林黛玉身体不好,最疑惑出此不详语言。如今悼词扣到她头上,难免多心乱想。

至此《芙蓉女儿诔》彻底成为林黛玉的悲谶,为林黛玉死后之祭奠。

当然,林黛玉日后身死并没有祭文,而是另一种祭奠的。欲知后事如何,窃看下回分解。

《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 |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发布于 2022-10-30 12: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21:26 , Processed in 0.05793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