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11
 楼主| 发表于 2024-3-4 12: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解密:天灾人祸下皇室和贾府有无建造避难所的必要?
啸风
啸风
咨询顾问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红楼梦是一个满清故事吗?显然不是,红楼梦是如假包换的晚明故事,文本表现的全部要素和满清基本上没有半毛钱关系。前文我们分析了大观园是晚明皇室为后代修建的避难所,红楼梦表现的一个重要的年代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是公元1631年,诸多重要历史人物原型基本上都是大明王朝的忠臣、重臣和明末清初重要的文人,这些已经论证过了,这个年代显然不是满清统治下的年代。大观园的建造和使用处处透露着末世前避难所的性质,避难所里贾府还建造了更加隐秘的避难所。如果大观园是满清一个贵族在北京的王爷府,可是文本里根本没有出现一个爱新觉罗家族和满族大臣的名字及类似的名字,作者根本没有必要在文本和批注里出现无数的山坡字样,也无须写的扑朔迷离三百年无人读懂。

红楼梦第一回其实已经隐喻了避难所的存在。一僧一道的历史原型就是贾府的贾政和王夫人,他们到了甄士隐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去睬他。那僧还说:“舍我罢,舍我罢!”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要进去,后来经过一番离奇遭遇,甄英莲最后终于到了贾府。这里甲戌眉批:八个字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騷人?今又被作者将此一把眼泪洒与闺阁之中,见得裙钗尚遭逢此数,况天下之男子乎?看他所写开卷之第一个女子便用此二语以定终身,则知托言寓意之旨,谁谓独寄兴于一“情”字耶!武侯之三分,武穆之二帝,二贤之恨,及今不尽,况今之草芥乎?家国君父事有大小之殊,其理其运其数则略无差异。知运知数者则必谅而后叹也。

我们接着从天灾人祸的角度简单分析明朝皇室建造避难所的必要性。

明朝末年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天灾,中国大地出现了罕见的极寒气候灾害,气象学家称这一段时期为"明朝小冰河时期"。当时整个中国的年平均气温低于正常水平,夏天大旱、大涝相继出现。《庸闲斋笔记》、《明史·五行志》等正史文献都记载了这场天灾,万历十三年明朝正经历这一场千年难遇的小冰河时期。这场天灾从万历年间起到崇祯年间发挥到极致,当时的北方因为低温袭扰,造成了大面积的粮食颗粒无收。《明史·五行志》中载:成化二十年(1484年),“京畿、山东、陕西、河南以及山西俱大旱”。红楼梦故事发生的洛阳附近也是危机重重,《豫变记略》中:崇祯三年至十七年,河南“赤地千里,野无青草,十室九空”。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在《中原生灵疏》中:黄叶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

比如公元1616年,是年春畿内、山东、河南、淮、徐,大饥。七月陕西旱,江西、广东,水。河南、淮南、扬、常、镇,蝗。七月乙未,时江西水忽涨;河南蝗蝻冰雹。广东南诏霪雨骤决。江苏六合、无锡,正月初三,天雨彩雪。浙江鄞县、慈溪、遂昌,,正月大雪,积雪坠空如倾封垛,一二尺或三尺许,山中坎陷平填七八尺,摧拉竹木无数,阴冻连旬,檐冰长短垂如银栅。安徽和县正月大(彩)雪。安庆、桐城、潜山,冬燠,桃李华。望江,春大雪,冬燠,桃李华。泗县,蝗食田苗,赤地如焚。当涂,二月,大雪弥月,深数尺,山兽落平原,人手缚之。夏,蝗蝻为灾。山西 大水。波阳,正月大雪,深四五尺。公元1618年,是年全国天气由水转寒。河北清苑、容城,春三月,风雪异常,行人有冻死者。河南西平,坑冻,结冰花。汝南、上蔡,九月雪。山西 高平,秋九月,大雨水。至十三日酉刻,大雨雪,落树俱成冰城,折伤者无算,凛烈如冬,数日方燠。陕西四月二十二日,多处大雨雹,冻死各营骡驼一千九百九十九匹头只。山东滕县,除夕雨雪。上海嘉定正月十日大雪。江苏常熟元旦,雪深三尺。句容,冬雪成冰。淮安冬多雨雪。湖南汉寿,九月二十八日午刻至申,忽大风,雪雹如碗大,旋成雪砖,平地水涌三尺。广东从化、阳春、顺德,冬十二月,大雪,甚寒。

明代自然灾害、战争导致的人口大量死亡事件,史料中常以“死者万计”、“人相食”、“饿殍相望”、“死者枕藉”等来记录。同时,"明末大鼠疫"又称明末华北鼠疫、京师大瘟疫、疙瘩瘟等不间断爆发,明朝崇祯帝在位期间中国北方出现的大鼠疫。明朝的蝗灾规模和影响也非常大。据《明史》记载:“崇祯年间,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等地相继遭遇了蝗灾。”明代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朝代。邓云特先生曾言:"明代共历二百七十六年,而灾害之烦,则竟达一千零十一次之多,是诚旷古未有之记录也。计当时灾害最多者为水灾,共见一百九十六次;次为旱灾,共见一百七十四次;又次为地震,共见一百六十五次;再次为雹灾,共见一百十二次;更次为风灾,共见九十七次;复次为蝗灾,共见九十四次。此外歉饥九十三次;疫灾六十四次;霜雪之灾十六次,则其尤次焉者也。"根据不完全统计,明代全国八种灾害的总数为6199次,其中包括了一次灾害涉及两个或多个省区的情况,因此这一数字不免有些扩大,如果减去这些重复计算的灾害次数,明代这八种灾害的发生次数也不少于5700至5800次,各个灾种来说,洪涝、旱灾、地震三种灾害均超过了1000次,而洪涝灾害更是达到2000次之多,平均每年发生洪涝灾害达7次之多。就各省区来说,北直、南直、山西、山东、陕西、湖广、浙江、河南等省区灾害频繁,其中北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092次,平均每年发生灾害近4次。

明代自然灾害中人口损失数量是非常惊人的,如永乐六年冬十月戊寅,江西"广信府上饶县疫,民死者三千三百五十余户"。正统九年冬至十年秋七月,浙江绍兴、宁波、台州三府"瘟疫大作,男妇死者三万四千余口",景泰六年五月初六日,"苏州地震,并常镇松江四府瘟疫,死者七万七千余人"。成化八年秋七月,"南直隶、浙江大风雨,海水暴溢......扬州、苏州、松江、杭州、绍兴、嘉兴、宁波、湖州诸府州县,......溺死者二万八千四百七十余人"。正德五年,"太平、宁国、安庆等府大水,溺死者二万三千余人。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崇祯十五年九月,"河决开封,城陷,......士民湮溺死者数十万人"。以上所列自然灾害死亡人数均超过了万人,其中嘉靖三十四年大地震,死亡人数达到惊人的八十三万,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冲毁农田、毁损禾稼,导致农业歉收或者绝收,形成严重饥荒。在自然灾害中,对农业生产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洪涝、旱灾、蝗灾、雹灾,其中前三者影响最为严重。严重的旱灾也使禾稼枯槁,庄稼颗粒无收。如正统三年八月,湖广德安、黄州、岳州、荆州、武昌、汉阳六府"旱乾不雨,禾稼枯槁,秋成无望"。正统二年冬十月,直隶开州滑县、河南陕州灵宝县、湖广湘乡县"久旱不雨,苗稼灾伤"。蝗灾和雹灾也会严重损害禾稼的生长。

在天灾肆虐的同时,人祸也在到处蔓延,崇祯登基第一年就赶上了陕北农民大起义。16世纪末,也就是在张居正改革后不久,全国起义暴动已成星火燎原之势。公元1588年(万历十六年),在今安徽、江西、湖北交界爆发刘汝国领导的上万农民起义;公元1599年、1604年、1606年、1622年(天启二年)浙江、福建、南京、山东均有大规模的暴动。1627年(天启七年),陕北澄县饥民暴动,由此拉开了有李自成参加和领导并于17年后推翻明王朝的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崇祯十年,杨嗣昌在《敬陈安内第一要务疏》用“星星之火”来描述方兴未艾的农动起义,称当时的破产农民“逃溃转多,饥馑荐臻,胁从弥众,星星之火,至今十九年。分之一股,各称十数万;合之股股,不啻百余万。而黄河以南,大江以北,东连庐、凤,西尽汉、延,幅员数千里之间,一任往来飘忽,生灵百亿万之命,尽遭屠戮伤残”。

天启七年,天灾不断,陕北土地异常贫瘠,接连几年粮食几乎颗粒未收,而朝廷对赋税和徭役照收不误。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部农民军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从游击作战到运动作战愈演愈烈。等到了明末,大明王朝的至少有十七位藩王被杀,还有十二位藩王被俘虏或不知所踪。这其中被杀的藩王有秦王朱存枢、楚王朱华奎、鲁王朱以派、蜀王朱至澍、肃王朱识鋐以及岷王朱企崟等。闯王李自成攻破长安之后,其手下大肆屠杀各州藩王,另一边张献忠也在屠杀藩王。据了解,有不少藩王都是全宗被杀,有的藩王不堪受辱,带着妻妾投井自杀,还有的藩王一家被沉入江河中。外患方面,后金(满清)经过萨尔浒和松锦战役等,已经由防御开始转向对明朝的进攻。

在如此的天灾人祸面前,大明王朝皇室为后代修建避难所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不但中原的皇室为子女们修建了避难所,而且即使是在京城北京的崇祯皇帝,也偷偷的把自己最珍爱的皇子隐藏在最可靠的亲戚家里,躲避即将来临的大灾难。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发布于 2023-08-17 22:02・IP 属地陕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11
 楼主| 发表于 2024-3-4 12: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解密:贾元春省去“蓼汀”是为了纪念周王朱恭枵和唐王朱聿键
啸风
啸风
咨询顾问
蓼汀花溆”的出处在红楼梦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大观园建成后,贾府宝玉随着贾政一行人为大观园各处题名。他们来到一处胜地,其他陪同的清客们说叫“武陵源”,有人说叫“秦人旧舍”。贾政和贾宝玉都觉得不妥,宝玉说:“这越发过露了。‘秦人旧舍’说避乱之意,如何使得?莫若‘蓼汀花溆’四字。”可是到了第十八回,元妃归省下舆登舟,入一石港遇港上一面匾灯,明现着“蓼汀花溆”四字。元妃看了,笑道:“`花溆‘二字便妥,何必`蓼汀‘?”

我们都知道“蓼汀花溆”的意思是水边生长着蓼草和花的意思。蓼是蓼属植物的泛称,汀指的是水边平地,水边平滩。蓼汀指的是水边长满芦苇的沙地。花溆也是指水边长满鲜花的地方。“蓼汀花溆”如果只是单纯描写景物,贾元春没有必要删除前面两个字,即使要删,为何必须是蓼汀,而不是花溆?

其实这里的蓼汀指的是蓼州和汀州的合称,历史上的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霍邱县 (今安徽霍邱县)。辖境相当今安徽霍邱县地。七年(624) 废。蓼州就是春秋史的蓼国,历史上曾经有三个蓼国—姬姓蓼国,偃姓蓼国和己姓蓼国。姬姓蓼国也称东蓼,河南固始县附近;偃姓蓼国也称舒蓼,位于安徽省境内;己姓蓼国,也称西蓼,位于南阳盆地的河南省唐河县。

姬姓蓼国位于淮河中游、今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其中心区域在今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境内,都城在今固始县东北的蓼城岗。《春秋左氏传·文公五年》记载:公元前622年,楚穆王四年,六国人反叛楚国亲近东夷。这年秋天,楚国成大心、仲归率军队灭了六国。冬季,楚国公子燮灭掉了蓼国。鲁国大夫臧文仲听到六国跟蓼国灭亡,讲:“皋陶、庭坚,忽然就没有人祭奠了。国君不修德行,民众得不到救援,伤心啊!”《春秋左传正义》言:蓼国,今安丰蓼县。蓼与六,皆皋陶后也。伤二国之君不能建德,结援大国,忽然而亡。然清代考据学者多认为蓼国乃庭坚之后,雷学淇《世本辑校》言:皋陶自出少昊,其后为六,偃姓;庭坚乃出颛顼,其后为蓼,姬姓。今人多采之,將魯文公五年(公元前622)的蓼国视为姬姓,地在河南固始。

己姓蓼国位于南阳盆地的河南南阳市唐河县以南,己姓诸侯国。己姓出自黄帝长子少皞”,祝融八姓(己、秃、彭、姜、妘、曹、斯、芈)之一。己姓之嗣飂叔安,夏朝时受封于飂(古廖字)国,故称飂(廖)叔安。廖叔安为己姓蓼国开国国君,杜预注《春秋左氏传》言:“飂,古国也。叔安,其君名。”己姓蓼国辖境约今河南省唐河县、桐柏县、湖北省枣阳市、随州市,都城在今河南省唐河县湖阳镇。专家考证,己姓蓼国,大概是在西周末年政治动荡之际,由北方迁徙而来。《春秋左氏传》对己姓蓼国略有记载:鲁桓公十一年(公元前701年),楚武王四十年,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

舒蓼国春秋时代在吴国与楚国之间,今安徽省舒城县群舒的一支。《世本》记载,群舒包括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皆为偃姓。春秋时期舒蓼沦为楚国的附庸。《春秋左氏传》载:鲁文公十二年(公元前615年),群舒背叛楚国,楚国令尹成嘉俘获舒国君主和宗国君主,并进而围攻巢国;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元年,楚国谋划讨伐群舒,在出师伐舒蓼国之时,楚国爆发内乱;鲁宣公八年(公元前601年),楚庄王因为群舒背叛楚国,伐灭舒蓼国,并正其疆界,楚庄王与吴国和越国结盟而返回。

前文提到了末代周王朱恭枵,第一代周王定王朱橚是朱元璋第五子,出生于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明史》记载,朱橚先封吴王,继封周王,是为周定王,与燕王朱棣为一母同胞,洪武十四年(1381年)就藩开封,为开封第一代周王。这个第五子在红楼梦里也有提示,第六十一回中写到,柳五儿“正走蓼溆一带”。这样九曲十八弯,正是为了暗示朱元璋第五子的意思。

朱恭枵,明太祖朱元璋十一世孙,明万历八年(1580年)农历三月初三生于开封。父周端王朱橚溱,生母李氏,为端王朱橚溱嫡长子,万历十七年(1589年),10岁受封为世子。明天启元年(1621年),袭封为周王,为明代周王府末代周王。朱恭枵从开封撤退到延津,进而逃往彰德避难。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李自成军再攻河南,二月二十五日破彰德府。朱恭枵再次出走,逃往曹州,在曹州稍作停留。曹州虽暂无战事,但非安全之地,周王家族令当地官府备船,沿大运河一路逃窜,朱恭枵身心疲惫,一病不起,三月十一日薨于舟中,时年65岁。末代周王朱恭枵应该是死于蓼州的。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二十一日薨,明弘光皇帝朱由崧,以其平生“忠弗屈,孝尽已”,追封谥号“周孝王”。

再来说说汀州,古代汀州城是闽西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它从唐代草创到明朝逐步发展为历史文化名城。“汀州”之州名为何选用汀州?这里有两种说法。一是字形说:就是说州城的河流朝南方,《临汀志》"南、丁位也。以水合丁,于文为汀。""州以汀名,盖因南流入海,取以水合汀之意"。"《福建通志·地理·汀州》"或谓天下之水皆东,惟汀水独南,南,丁位也,以水合丁为汀,故名"。还有一种字义说。旧图经云:"水际平沙曰汀。汀是水边的平地,长汀村就是长形水边平地上的村庄。州城设于长汀村,所以称汀州。

公元1644年, 崇祯帝在北京自缢, 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了 南明,同年福王朱由崧建立的 弘光政权。到了次年弘光帝被清军俘获亦死, 郑芝龙、 黄道周等人扶朱聿键于 福州登基称帝,改元为 隆武,后世称之为隆武帝,朱聿键(1602年-1646年),字长寿, 南明第二位君主,为 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 唐王 朱桱的八世孙,祖父是唐端王 朱硕熿,父为唐端王之子 朱器墭,母宣 皇后毛氏 。1646年,清军入 福建,隆武帝在 汀州被掳,绝食而亡,享年44岁。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发布于 2023-08-19 18:47・IP 属地陕西
红楼梦(小说)
红学
红楼梦人物
​赞同​
​添加评论
​分享
​喜欢
​收藏
​申请转载


赞同


分享
写下你的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11
 楼主| 发表于 2024-3-4 14: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崇光泛彩+】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60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浅析大观园里的崇光泛彩
啸风
啸风
咨询顾问
大观园建成,贾政带着贾宝玉一行到园里到处题词,红楼梦原文:

......贾政与众人进去,一入门,两边都是游廊相接。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颗西府海棠,其势若伞,绿垂碧缕,葩吐丹砂。众人赞道:“好花,好花!从来也见过许多海棠,那里有这样妙的。”贾政道:“这叫作‘女儿棠’,【庚辰双行夹批:妙名。】乃是外国之种。俗传系出‘女儿国’中,【庚辰旁批:出自政老口中,奇特之至!】云彼 此种最盛,亦荒唐不经之说罢了。”【庚辰侧批:政老应如此语。】众人笑道:“然虽不经,如何此名传久了?”宝玉道:“大约骚人咏士,以花之色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扶病,【庚辰双行夹批:体贴的切,故形容的妙。】【庚辰眉批:十字若海棠有知,必深深谢之。】大近乎闺阁风度,所以以‘女儿’命名。想因被世间俗恶听了,他便以野史纂入为证,以俗传俗,以讹传讹,都认真了。”【庚辰双行夹批:不独此花,近之谬传者不少,不能悉道,只借此花数语驳尽。】众人都摇身赞妙。一面说话,一面都在廊外抱厦下打就的榻上坐了。【庚辰双行夹批:至阶又至檐,不肯轻易写过。】贾政因问:“想几个什么新鲜字来题此?”一客道:“‘蕉鹤’二字最妙。”又一个道:“‘崇光泛彩’方妙。”贾政与众人都道:“好个‘崇光泛彩’!”宝玉也道:“妙极。”......

这里出现了崇光泛彩这四个字,所谓的崇光泛彩自苏轼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显文本的意思是海棠花鲜艳亮丽,随风舞动。“泛”字为动词,崇光泛彩,也即海棠花随风摇曳,在阳光下映着流光溢彩的色彩。

其实这里的崇光泛彩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前面分析了双悬日月照乾坤是众人牙牌令中,史湘云牙牌令中的一句看起来不起眼的话语,它来源于大唐天宝著名诗人李白的《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中的第十首,本诗是描写安史之乱后,唐王朝暂时形成了太上皇李隆基和新皇唐肃宗“双悬日月”的政治局面,历史上的安史叛兵攻破潼关,唐玄宗西逃,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这里的双悬日月值得是两个同时存在的皇帝,作者在这里把朱由崧写成双悬日月的另外一个皇帝,而当朝皇帝崇祯帝就隐去了,隐去了并不是不存在。

崇祯帝朱由检,即明思宗(1627年—1644年在位),字德约,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崇祯帝即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节俭朴素,并六下罪己诏,也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但大明王朝遭遇百年一遇的天灾导致天下大乱,加上他性格刚愎自用,用事太急农民起义猖獗的同时和关外清朝势大导致明朝的灭亡。

明末清初的史学家张岱对崇祯帝做出了很高的评价,“即古之中兴令主,无以过之”。同时,张岱也批评崇祯帝在用人方面的错误,“先帝用人太骤、杀人太骤:一言合,则欲加诸膝;一言不合,则欲堕诸渊。以故侍从之臣,止有唯唯、否否,如鹦鹉学语,随声附和已耳”。

明安宗弘光帝朱由崧是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之孙、福忠王朱常洵长子。朱由崧之父福王朱常洵是明神宗万历帝的第三子,万历帝很早就有立朱常洵为皇太子的想法,但是文官集团势力庞大,他们以“祖宗家法、人伦道统”为借口,对万历帝的“废长立幼”举动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反对。这个对立持续了十几年,最后万历帝认输。弘光帝朱由崧也失去了继承法统的机会,但是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弘光帝朱由崧始终认为是皇帝的候选人,即使到了洛阳后多年也是如此想法。后来崇祯被农民军逼死,弘光帝朱由崧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在南京称帝,实现了多年没有实现的愿望,脂砚斋称为南直召祸。

南明的弘光政权居于明朝最大财赋区江南,弘光帝朱由崧废除南京守备体制,改设京营戎政制度,以长江天险为天然屏障,以驻守长江以北的江北四镇拱卫南京。但是,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弘光帝朱由崧在战略上失策,清军军队南下,弘光帝朱由崧被俘,弘光政权迅速消亡和瓦解。

这里出现的崇光泛彩这四个字,从隐文本来看就是对崇祯帝和弘光帝的赞扬,崇祯帝的第一个字和弘光帝的第二个字组合起来就是崇光二字。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发布于 2022-09-25 10: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11
 楼主| 发表于 2024-3-4 16: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贾宝玉+安徽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60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解密:贾宝玉的末日逃亡之路指向安徽
啸风
啸风
咨询顾问
创作声明:内容包含虚构创作
我们从前面的分析里知道,红楼梦表面上一派盛世风光田园风景,暗地里却描述的是晚明到满清的社会动荡时期的历史。贾宝玉作为晚明皇室的重要成员,虽然隐身贾府,但是也难免受兵灾和叛乱之苦。洛阳城南的汝阳血泪、城北的孟津也是风雨飘摇,文本的批注里说他和甄宝玉一起沿街乞讨就是在兵祸连连、贾府破败之后。贾宝玉在经历洛阳城破,亲人死伤殆尽之后,最后逃亡去了哪里?隐文本用最复杂的文学表现形式为我们指明了一个地方-安徽。

红楼梦刚开始就有一首诗:

诗曰: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红楼梦第一回有一段很奇怪的描写,原文如下:

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霄佳节矣。士隐命家人霍启[甲戌侧批:妙!祸起也。此因事而命名。]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急得霍启直寻了半夜,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也就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那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不归,便知有些不妥,再使几人去寻找,回来皆云连音响皆无。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落,岂不思想,因此昼夜啼哭,几乎不曾寻死。[甲戌眉批:喝醒天下父母之痴心。蒙侧批:天下作子弟的,看了想去。]看看的一月,士隐先就得了一病,当时封氏孺人也因思女构疾,日日请医疗治。  

这里出现了一个名字,霍起。脂砚斋在这里批注说妙!,祸起也。这里的文本大有蹊跷和悬疑。第一,甄英莲是甄士隐的女儿,为什么让一个男仆抱着去看花灯?第二,看花灯是一家人休闲娱乐的好日子,为什么甄士隐和妻子不抱着甄英莲去?第三,即使甄士隐忙,也可以让家里的丫鬟婆子抱着甄英莲去,那些丫鬟婆子又去了哪里?其实这里是作者巧用的密写方法,红楼梦假作真时真亦假,霍起谐音祸起不过是作者的一个小小骗局,真实的霍起指的是贾宝玉逃亡的第一站是安徽的霍山。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母带着刘姥姥来到栊翠庵看妙玉说,妙玉献茶,贾母说不吃“六安茶”。六安茶自古都是因为贡品而受人们重视的,但贾母却为何不喜饮这种名贵的茶呢?这里显然是显隐文本、表里有喻的典型例子。从显文本看,六安茶属绿茶系列,不宜饭后饮用。贾母刚刚吃了酒肉,倘若立刻饮了绿茶,容易闹肚子。这个六安茶并不是“六安瓜片”,而是以“六安”地名冠名的一种名茶。隐文本的六安茶,指的是妙玉以六安责问贾母,为什么其他六个姐妹都处于富贵乡,而只有自己不得不寄居在尼姑庵里。末世里灾祸频起,表里有喻的六安在这里还有一个意思,那就是六安这个地方也是贾宝玉逃亡的一个居住地。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作者提及了“雪浪笺”。同样在第四十二回,惜春正在画画,贾宝玉说:“家中有雪浪纸,又大又托墨。”显然纸笺同源,它们都是宣纸的一种,只不过雪浪笺为小型,雪浪纸为大型。后面薛宝钗说:“那雪浪纸写字,画写意儿,或是会山水的画南宗山水,托墨,禁的皱搜。”雪浪纸无疑是安徽特产。红楼梦第五十二回提到宣石,“暖阁之中有一玉石条盆,里面攒三聚五栽着一盆单瓣水仙,点着宣石。”,贾母的花厅之上也有宣石,点着宣石布满青苔的小盆景。明计成在《园治·选石》里载:“宣石产于宁国县所属(宣城为古宁国府府治),其色洁白,多于赤土积渍,须用刷洗,才见其质。或梅雨天瓦沟下水,冲尽土色,惟斯石应旧,愈旧愈白,俨如雪山也,一种名‘马牙宣’,可置几案。”宣石是贾府中的珍玩,当然也是安徽特产。红楼梦中的宁国府,也和安徽古时江南的一个地名重名。

前面也提到,吴伟业是红楼梦是的重要增删者,吴伟业在增删红楼梦的过程中多次提到安徽的霍山和芜湖。请看以下附录,注意这里有作者一直不愿意提及的七夕,以及双悬日月等词。



附录:吴伟业所著张煌言殉节始末

七夕,余至芜湖,传檄郡邑,致书缙绅,大江南北来归者数十城。四方豪雄,往往诣军门受约束,请归杩旗相应。既降宁国,方谋直取九江,不料延乎忽弃余言,不急进攻;又师无纪律,敌人攻瑕,竟至大败。余既得报,犹口师即偶挫,未必遽登舟;即登舟,未必遽扬帆;故且退治芜湖,弹压上流。更不料延平胆怯,并瓜润弃之而走矣。余时进退维谷,不得已西趋鄱阳,欲号召九江义勇,为再举计;奈人心已散,师溃铜陵,弃舟登陆,追兵至,突围得出;顾视左右,止一僮自随焉。”其自叙如此,煌言既脱,易服变名,自英霍山中遁入天台,间关百折,得还海需;树纛鸣角,旧众稍集。闻郑氏新得台湾,兵势复振,遣客罗子慕说之出师,成功不应。未几,成功死,煌言益无所向,乃散遣其众。海中有岛名县屿,荒僻无居人,其阳多汊港,其阴皆峭壁,煌言与亲信数十人结茅其下。而风帆浪楫,出没台宁间,莫有知其处者。又畜双猿以候动静,舟未至二十里,即猿鸣木杪。后因乏食,遗至普陀告籴,踪迹始露。旧校某利赏,以夜半从山后悬藤逾岭而入,执归宁波,乃赋绝命诗曰:“海甸纵横二十年,孤臣心事竟茫然;桐江只系严光钓,震泽难回范蠡船。生比鸿毛犹负国,死留碧血欲支天;鲁戈莫挽将颓日,敢望千秋青史传?”又甬东道上诗云:“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渐将赤手分三席,特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车来浙路,怒涛岂必是鸱夷?”后戮于杭州,埋骨于南屏之阴。

发布于 2021-08-29 09:00
红楼梦(小说)
红楼梦人物
明史(史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11
 楼主| 发表于 2024-3-4 16: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仇都尉影射洪承畴+?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60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解密:第二十六回里仇都尉的原型是晚明贰臣洪承畴
啸风
啸风
咨询顾问
创作声明:内容包含虚构创作
红楼梦里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名字,仇都尉。一般人看到这个名字都是略过不提,其实这个仇都尉在明末清初的历史上曾经是叱诧风云的人物之一。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里的原文:

正说着,小厮来回“冯大爷来了”。宝玉便知是神武将军冯唐之子冯紫英来了。 薛蟠等一齐都叫“快请”。说犹未了,只见冯紫英一路说笑,已进来了。众人忙起席让坐。冯紫英笑道:“好呀!也不出门了,在家里高乐罢。”宝玉薛蟠都笑道:“一向少会,老世伯身上康健?”紫英答道:“家父倒也托庇康健。近来家母偶着了些风寒,不好了两天。”薛蟠见他面上有些青伤,便笑道:“这脸上又和谁挥拳的?挂了幌子了。”冯紫英笑道:“从那一遭把 “ 仇都尉” 的儿子打伤了,我就记了再不怄气,如何又挥拳?这个脸上,是前日打围,在铁网山教兔鹘捎一翅膀。”宝玉道:“几时的话?”紫英道:“三月二十八日去的,前儿也就回来了。”宝玉道:“怪道前儿初三四儿,我在沈世兄家赴席不见你呢。我要问,不知怎么就忘了。单你去了,还是老世伯也去了?”紫英道:“可不是家父去,我没法儿,去罢了。难道我闲疯了,咱们几个人吃酒听唱的不乐,寻那个苦恼去?这一次,大不幸之中又大幸。”

这里冯紫英提到的“仇都尉”不是别人,正是晚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贰臣洪承畴。仇字是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是洪承畴的畴音。明末清初著名官员洪承畴生于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于1616年得中进士,先后任职主事、员外郎、陕西督道参议等官。1631年升为陕西三边总督,是负责以剿为主的镇压农民军的主要统帅。虽然洪承畴先后俘获高迎祥,大败李自成。崇祯十一年九月,清军两路南下,明朝不得不从西线把主帅洪承畴调来,与孙传庭率军入卫。崇祯十二年,洪承畴调任蓟辽总督,兵败被俘,被清军俘虏,他在1642年松锦大战失败后投降满洲。洪承畴投降了满清后传檄定天下,驱赶永历帝到缅甸。洪承畴从明军统帅到满清爪牙,是不折不扣的大汉奸。洪承畴年老身退的时候才被满清封官,官职也都不大。

冯紫英说的从那一遭把 “ 仇都尉” 的儿子打伤了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是晚明士大夫对满清和洪承畴的戏谑。据野史记载,洪承畴兵败被俘后,绝食数日一心求死。满清统帅也没有办法,后来范文程献计,皇太极派孝庄前去色诱,二人完事之后,洪承畴才得以投降,为清朝出力。因此晚明士大夫才有如此讥讽之语。

在明清交接之际及后世,历史上评价史可法、洪承畴、马士英等人有一个反复的过程。满清入主中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南明政权如果没有满清介入能不能重新掌控天下?历史的长河远去,史可法等人的民族精神为后人所肯定和宣扬。他们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爱国爱民的大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不是封建社会的“愚忠”两字可概括的,洪承畴成为满清消灭起义军和南明势力的排头兵应该是不折不扣的贰臣,他们的屈节投降影响恶劣,毁坏的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他是不是使社会迅速趋于稳定?应该不应该肯定?史可法等人明知故国大势已去不可救药,仍然负隅顽抗,应该不应该予于否定? 这些都留给后来人评价了。

发布于 2021-05-29 10: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11
 楼主| 发表于 2024-3-4 16: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东平郡王影射杨鹤+】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60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解密:红楼梦里的东平郡王指的是晚明重臣杨鹤
啸风
啸风
咨询顾问
创作声明:内容包含虚构创作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红楼梦第三回和第十一回里有两个很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在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路过荣禧堂,这里有一位郡王的身影,原文说道: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醢。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这里最早出现了四大郡王里的东平郡王,显然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东西南北四个郡王都还健在,上文说的贾敬生日,南安郡王、东平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四家王爷,并镇国公、牛府等六家,忠靖侯、史府等八家,都差人持了名帖送寿礼来。可是到了后来秦可卿死了出殡路祭的时候,四个王爷的称呼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文如下:各家路祭。第一座是东平王府祭棚,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祭棚,第三座是西宁郡王祭棚,第四座是北静郡王祭棚。这里的东平郡王成了东平王府,显然这里发生了一些事情,就指的是东平郡王府成了东平王府,也就是说东平郡王因为一些事情被褫夺了郡王称号。

前面我们分析了秦可卿死去那年正好是1632年,在这年度里被罢官的明朝重臣只有杨鹤一人。崇祯初年,陕西饥荒不断,“有司不恤下”,于是农民起义成燎原之势,“由是群贼蜂起,三边饥军应之,流氛之始也。”于是杨鹤被派遣担任陕西三边总督。 杨鹤对于关中叛乱,一味主抚,采取招降的方式,但是后来农民起义军降而复叛。史载:“杨鹤总制全陕,何等事权。乃听流寇披猖,不行扑灭,涂炭生灵,大负委任。著革了职,锦衣卫差的当官旗,扭解来京究问。员缺推堪任的来用。练国事姑著降三级,戴罪剿贼自赎,如仍玩纵,定行重治不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总督杨鹤起用洪承畴救援。洪承畴领兵解围大破农民军。后来洪承畴自此崛起名声大嘈。 杨鹤被人颇多诟病,于崇祯四年被罢官,遣戍袁州,最后死于戍所。

为什么说东平郡王就是杨鹤而不是别人?因为林黛玉看到的东安郡王穆莳的穆字,就是杨鹤的杨字的偏旁,作者化木为穆,利用显隐文本隐写了一代名臣的跌宕起伏的一生和最后的悲惨命运。杨鹤的堂弟杨鹗是崇祯四年(1631)进士,儿子杨嗣昌应该在红楼梦后几十回里大有作为。杨鹗担任御史时,以才干升为顺天巡抚。京师失陷后,杨鹗回到南方,福王朱由崧当上皇帝后用他当兵部右侍郎,总督四川、湖北军务。



明史对杨鹤的记载如下:

杨鹤,字修龄,武陵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四十年擢御史,上疏请东宫讲学。时寿宁主婿冉兴让为掌家宫人梁盈女、内官彭进朝等殴辱,公主三奏不达,兴让挂冠长安门去。鹤上书言:“爱女被躏于宫奴,馆甥受挞于朝市,”叩阍不闻,上书不达,壅蔽极矣。“杨镐四路师败,鹤言:“辽事之失,不料彼己,丧师辱国。误在经略;不谙机宜马上催战,误在辅臣;调度不闻,束手无策,误在枢部。至尊优柔不断,又至尊自误。”当事恶其直,将假他事逐之,乃引疾去。

崇祯元年,进左副都御史。上言“图治之要,在培元气。自大兵大役,加派频仍,公私交罄。小民之元气伤;自辽左注、黔、蜀丧师失律,暴骨成丘,封疆之元气伤;自近绅勾党,彼此相倾,逆阉乘之,诛锄善类,士大夫之元气伤。譬如重病初起,百脉未调,风邪易入,道在培养。” 时以为名言。

关中频灾,有司不恤下。白水王二者,鸿众,墨其面,闯入澄城,杀知县。由是群贼蜂 起,三边饥军应之。当是时承平久兵无固志大吏恶闻贼曰此饥氓徐自定耳明年总督武之望死久之廷臣莫肯往者群推鹤。帝召见鹤,问方略。对曰:“清慎自持,抚恤将卒而已。” 遂拜鹤兵部右侍郎,代之望总督陕西三边军务,至则继起者益众。鹤素有清望,然不知兵。其冬。京师戒严,五镇总兵官悉以勤王行。延绥兵中进逃归,甘肃兵亦哗,惧诛,并合于贼,诚益张。帝怒,逮鹤下狱,戍袁州。

七年秋,子嗣昌擢宣大山西总督,疏辞,言:“臣父鹤以总督蒙遣已三年,臣何心复居此职。” 帝优诏答之,而不赦鹤罪。八年冬,鹤卒于戍所。

发布于 2021-05-29 10: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11
 楼主| 发表于 2024-3-4 16: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贾雨村:红楼梦里蒙诟最深的伟男子
啸风
啸风
咨询顾问
创作声明:内容包含虚构创作
红楼梦里有两个很关键的人物是被后世诟病最深的,女的是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宁国府贾蓉的妻子秦可卿,男的就是本章要讲的贾雨村。秦可卿一介低级官员的养女,嫁到豪门贵族的贾府被贾府上上下下所喜爱。但是因为显文本的诸多隐晦文字,也因为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的判词和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的曲子,被世人认为是贾府爬灰和养小叔子和导致贾府落败的罪魁祸首被长期诟病,而秦可卿背后的那位皇室公主的名声却得以保全。

贾雨村涉及的文字在红楼梦全书中确实不多,他却是最复杂最难以捉摸的人物,也是长期被诟病的红楼梦关键人物。红楼梦文本将贾雨村塑造成一个前清后浊的人,从开始抱着修身齐家平天下的理想儒生,一步步进入官场,因为对官场采取同流合污的态度,渐成贪酷之辈而屡起屡扑,最后彻底堕落成王熙凤口中那个饿不死的野杂种,甚至成为贾府被抄家的嫌疑人。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在介绍贾雨村的时候,是很详细的介绍了他的姓名和籍贯的,“姓贾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贾化,号雨村,在《孟子·尽心》有一句话:君子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然后以介绍他的籍贯和家庭出身,他的祖上是汉代贾复,属于官宦世家,但是到他的时候没落了,而现在的处境穷困潦倒,寄居于葫芦庙内,日常靠卖文写字为生,什么是卖字为生?就是春节给别人写个对联,闲来在大街上代写个书信,就靠这个赖以糊口,书里介绍得非常详细。让我们看看红楼梦里中人物怎么看到贾雨村的?甄士隐眼中的贾雨村可不是一般人,两个人认识交谈过程中,有人来拜访甄士隐,他隐慌的忙起身谢罪道:“恕诳驾之罪,略坐,弟即来陪。”情人眼里出西施,甄士隐府里的“丫鬟”娇杏眼里的贾雨村:“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林如海眼中的贾雨村更是一个儒士,不但请到家里给林黛玉做家庭教师,而且送林黛玉进神京的事也由贾雨村代劳。林如海的妹丈贾政也是一个读书人,他眼里的贾雨村更是贤人,连观赏大观园这样重要的事情上贾政都要中途停下来见贾雨村,可见贾雨村在贾政心中的地位。在我们一般人的心目中,自然是清官与清官一党,贪官与贪官沆瀣一气。但是这里也奇怪,这清如水的贾政和贪如墨的贾雨村为什么一见面就惺惜惺惺?按理二人两者是势同水火断难相容的。那么贾政到底是不是清官?贾雨村到底是不是贪官?

贾雨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和甄士隐对饮,酒酣兴浓,豪气勃发下吟出精彩绝句:时逢三五便团圆,滿把清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哪里象一个穷困寒酸、衣食无着之人的心声?我们来看看冷子兴评价贾宝玉是色鬼的时候,贾雨村罕然厉色忙止道:"非也!可惜你们不知道这人来历。大约政老前辈也错以淫魔色鬼看待了。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能知也。"紧接着贾雨村就说了一通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的大道理。去上自习分析贾雨村自己也属于自己所说的和贾宝玉一样的人物。而贾雨村被人诟病的主要有两件事情:第一是在甄英莲遇到灾祸的见死不救,第二是帮助贾赦夺取了石呆子的二十把扇子。

其实这两件案子都大有分析的必要。先看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明地里是贾雨村他不念当年甄士隐对他的旧情,把甄英莲推向了薛蟠的火坑,可是应该注意一个细节,红楼梦原文说道:雨村听了大怒道:"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来的?"因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令他们实供藏在何处,一面再动海捕文书。正要发签时,只见案边立的一个门子,使眼色儿不令他发签。雨村心下甚为疑怪,【甲戌侧批:原可疑怪,余亦疑怪。】只得停了手。即时退堂,至密室,侍从皆退去,只留门子服侍。
仔细看着这个细节,再仔细听听门子对当前四大家族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其实如此判断路葫芦案并不是贾雨村自己的意愿,可以说是他权衡再三的结果。最后在看看如此判断的结果: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就如此跟着薛蟠一家进了贾府。如果当年贾雨村秉公办事,非要把甄英莲解救出来送给甄士隐的妻子封氏,那个当外公的封肃还不知道怎么对付这个失去父亲的可怜女孩子呢?

再来看看另外一个案子,贾雨村帮助贾赦夺取石呆子的二十把古扇。石呆子的悲剧就是读书人的悲剧,他以穷酸书生的身份竟然长期藏有名贵的古扇,遇到贾赦的时候竟然以“我冻死饿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来回复,贾赦便让贾雨村讹石呆子拖欠官银,拿他到衙门问罪,顺便把扇子抄了来,送给了贾赦。一般人也认为贾赦在官场上也是利欲熏心,从夺取古扇可以看出他对穷人的骄横和对珍贵古玩的巧取豪夺。
真正的贾雨村是什么人?其实,红楼梦阅读中众人最容易达成共识的一点就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书中有很多“反面着笔”、“背面敷粉”、“正话反说”、“名贬实褒、名褒实贬”等手法。贾雨村的形象就是典型的正话反说。红楼梦第一回里,一僧一道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 甲眉在这里批注云:八个字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骚人?今又被作者将此一把眼泪洒与闺阁之中,见得裙钗尚遭逢此数,况天下之男子乎?看他所写开卷之第一个女子便用此二语以定终身,则知托言寓意之旨,谁谓独寄兴于一“情”字耶!武侯之三分,武穆之二帝,二贤之恨,及今不尽,况今之草芥乎?家国君父事有大小之殊,其理其运其数则略无差异。知运知数者则必谅而后叹也。这段文字很是慷慨激昂,但是很容易被读者忽视。贾雨村在红楼梦全书的整体结构中是一个很关键的穿线人物,在甄宝玉家里做过家庭教师,护送林黛玉一路进京,又在贾府遇到过贾宝玉,是他将这些已经解密身份的朱明后裔巧妙地联接在一起。他在审理冯渊被打死一案中,置恩人甄士隐女儿英莲的悲惨命运于不顾,将她作为讨好贾、薛两家的一件礼物呈给了薛蟠。这表面上看是利欲熏心,忘恩负义实际上如果从判断葫芦案的结果来看又是另外一个想法:甄英莲进了贾府。

再来看看他从石呆子家里抄来的古扇子,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写画真迹。其实这里的湘妃、棕竹、麋鹿、玉竹都是作者的马虎眼,所谓的湘妃、棕竹、麋鹿、玉竹指代的就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和甄英莲等人。前文的批注里说:八个字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骚人?贾雨村正是为了末世里的朱明皇室奔波劳累的英雄、孝子、仁人志士、词客骚人。贾宝玉进贾府是他在背后操办的,林黛玉进贾府也是他一手操办的,甄英莲进贾府也是他在背后运作的,当然那位跟着薛蟠一起来到贾府的甄家大小姐薛宝钗也是贾雨村背地里操作的结果。分析至此才知道,贾雨村的两个案子其实都是假的,他原来就是红楼梦里那个蒙诟最深的伟男子。

发布于 2021-05-02 18:34
红楼梦(小说)
红楼梦人物
红楼梦十二钗
​赞同​
​添加评论
​分享
​喜欢
​收藏
​申请转载


赞同


分享
写下你的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11
 楼主| 发表于 2024-3-4 17: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王士元+】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60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的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皇四子——朱三太子朱慈炤
liuhuirong 2023-04-16 发表于湖北  |  30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展开全文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深意他人不解。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这些无一不是提示读者:《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拙作《红楼隐史》16开本,分为上下两册,将会为大家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历史真相。】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这是《红楼梦》第五十二回里真真国女子的一句诗,其实隐写的是女真国吟唱“昨夜朱明亡,今宵清廷兴”。

《红楼梦》,实为“朱楼梦”,再结合贾府的帝王规制,比如宁国府九道门、比如贾府给人看病的都是“王君效” 即效力君王家的太医等等,以及红楼梦中多次出现的皇宫仪制的场景描写,不是亲身经历过的人是完全写不出来这些的,而且作者还用“衔玉而诞”、世间仅存的“补天之石”来暗示主人公宝玉的帝王继承人的身份。

作者先在《红楼梦》第十六回中特意强调:“(大观园)全亏一个老明公号山子野者,一一筹画起造。”

筹画起造者即红楼梦一书的创作者。

“明公”指朱明后裔;

“山子野”音译"三子爷”。

网友“山大王1971”参与指出:“从八卦的角度,'山子野’,重点是'山’字,在八卦中,震卦(震仰碗),为长男;坎卦(坎中满),为中男;艮卦(艮覆盂),为少男(三男)。'艮’是什么?'艮’就是'山’,'山’——'三’,既是谐音,涵义也是相通、相同,综上,得知,'山子野’就是'三子爷’,'明公山子野’就是'朱三(太)子爷’。”

原来,这奇怪的名号“明公山子野”其实是取自当时民间所称的“朱三太子爷”。

为何是“老”明公山子野呢?因为朱三太子开始创作《红楼梦》时已经六十多岁,已是花甲老人,自然是当得这个“老”字的。

后又交代贾府的四姑娘惜春执笔作画《大观园行乐图》,执笔作画《大观园行乐图》也就是创作《红楼梦》长篇小说。

这筹画起造和执笔作画正是作者自亮身份:《红楼梦》的作者就是朱三太子爷——崇祯帝的皇四子——朱慈炤!

“贾史王薛”实乃“家史王写”!

脂批郑重提示【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这是正告读者:《红楼梦》不仅是真史书,而且是非民间野史可比的王写正史!

简单介绍崇祯皇帝的三个儿子明亡后的下落。

《明史》:“庄烈帝七子:周皇后生太子慈烺、怀隐王慈烜、定王慈炯。田贵妃生永王慈炤(皇四子)、悼灵王慈焕、悼怀王及皇七子。”崇祯共有7个儿子,其中4个早夭。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崇祯送出宫的三位皇子分别是:太子朱慈烺16岁,皇三子定王慈灿13岁,皇四子永王慈炤12岁。与对待女儿的方式不同,崇祯在死前命太子、定王和永王分别藏匿于公卿贵戚家中。

《甲申传信录卷九》记载:“太子最后出,不及至成国府,而匿民间。永王、定王并至嘉定府。十九日闯入,求上及皇太子。二十日起晨,嘉定侯周奎以永、定二王入朝。闯令行君臣礼,不从,遂长揖。闯曰:'若父何在?孤必无杀意,何不出一见孤?’永王(即皇四子朱慈炤)曰:'不能面受卿辱,自缢宫中,无他往也。’......四月九日,复入朝,闯命之跪,永王不屈。'何不杀我!’闯曰:'汝无罪,姑免。’” 没想到,崇祯的国丈周奎居然主动将永王和定王献给李自成,面对李自成,年长的定王怯懦不言,而年幼的永王朱慈炤的不屈表现令人钦佩,幸运的是李自成并未加害于皇四子永王和皇三子定王。


李自成败逃出北京后,藏匿于民间的太子朱慈烺又去投奔外祖父周奎,并与长平公主是抱头痛哭在一起。公主劝太子说:"慎毋再至", 公主明白,周奎既然能把定王和永王交给李自成,也一定会再出卖太子给清朝。果然,周奎又将太子进献给清廷,并按照摄政王多尔衮的意图,一口咬定太子是假冒的,长平公主坚持说是真,被周奎打了一个耳光后也不敢再说话。太子朱慈烺被杀,凡是为太子辩护的官员、太监和锦衣卫统统被杀,就连主审此案的钱凤览也被绞死,而周奎则得到清廷的特别奖赏。

皇三子定王朱慈灿则下落不明,一直到康熙十八年三藩之乱快要平息时,被定远大将军安亲王岳乐在湘中抓获。康熙皇帝获知后说:“朕曾以此事问之在内旧太监。据云:彼时朱慈灿年甚小,必不能逸出,今安得尚存?大约是假。”便以假冒之罪将皇三子定王朱慈灿杀害。(详见《八旗通志》和《清实录》康熙朝,卷八十六,十八年十二月的记载)


最小的皇四子永王朱慈炤是兄弟姊妹中最幸运的一个,76岁的朱慈炤被捕后自述其亡国后的经历:“吴三桂与大兵杀败流贼,各自奔逸,贼中有一毛将军,携吾至河南,弃马买牛,种地年馀。当道查捕流贼甚急,彼遂抛吾而逃。时吾年甫十三,自往南行。至凤阳,遇老乡绅王某者曾为先朝御史,执手悲泣,留于其家,遂改姓王,偕其子同学读书。又数年而王病故,吾年十八九,乃渡江而南,投寺削发。后游浙,止一古刹,有馀姚人胡姓,亦宦裔,偶来寺,与我谈经论文,大诧曰:'子才学如此,何为流于空门?’乃延至其家,改易衣帽,劝蓄发。其室旁有小园半亩,茅屋数间,俾吾居其中,后又以女妻焉。此吾所以为浙人而曰王某也。”

朱慈炤先后在一位毛姓农民军将领的保护下逃到河南种了一年地。后来毛将军因清朝盘查而丢下他逃走,他只好孤身流浪,后辗转乞讨到了凤阳,因相貌不凡而被一位曾任明朝谏垣的王老乡绅发现,了解到他的皇子身份后将他收养在家,并改名为“王士元”(倒过来念即为“原是王”),从此王家人就成了皇四子的忠实保护者,这就是为什么《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母亲姓王的原因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11
 楼主| 发表于 2024-3-4 17: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解密:《飞鸟各投林》隐藏着大观园儿女的逃难地临安
啸风
啸风
咨询顾问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根据前面的解密,《枉凝眉》这个曲子暗喻的根本不是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根据诗词曲赋的提示,贾宝玉反抗了皇室的意愿和黛玉成婚了,林黛玉死了才娶了薛宝钗,《枉凝眉》如泣如诉的暗示贾珠和贾珍原配的凄美爱情,他们的姻缘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在皇室的干预下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贾珠和警幻仙姑有若干缠绵悱恻的恋情,只有在死后才如同水月镜花,看似有却只有在太虚幻境里长相厮守。

人世无常,时光短暂,到头一梦,万境皆空,佛家佛家色空三昧,看透生死,人生富贵如浮云,终归是一抷黄土,最终都是一场空。所以贾宝玉穿越而来,化身跛足道人笑道:“.......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

西面来分析第五回里红楼梦曲的最后的一折,《飞鸟各投林》云: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短命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支曲子是红楼梦曲的总结,也是大观园里众多女子悲剧命运的高度概括。世间诸法无常,最关键的结论就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红楼梦文本表里有寓,食尽鸟投林几个字有特别的含义。早在二十年代里,俞平伯和周汝昌先生就通过精心排比,悉心论证,十二句恰恰分配十二钗。他们都强调观色悟空,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便是两位皇室隐皇子人生最后的归宿。 可是当她们分析的十二个女子的结局的时候却是不对的,这些内容我们以后分析。

《金刚经》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谓的食尽鸟投林,表面上指的是贾府被抄家后,包括贾府千金妙玉在内的人眼看着家财散尽,如同鸟儿妙玉食物一样各自进了林子,其实几个字有特别的含义,这里的林暗指大观园儿女的逃难集散地-临安。

古代的临安就是现在的杭州,原为地方政权吴越国(907年~978年)的都城,宋建炎三年(1129)南宋朝廷感念吴越国王钱鏐对杭州的历史功绩,以其故里“临安”为府名升杭州为“临安府”,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定都于临安府。临安属于山多水多的地方,筑城的历史可追溯到隋朝时期,城门建设分为三个时期,隋唐筑城、南宋巅峰、明清稳固。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它的古城墙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窄,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开皇十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当时杭州只有四座城门:西北面的钱唐门,南面的凤凰门,北面的盐桥门,东面的炭桥新门。

杭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钱塘江下游、东南沿海、浙江北部、京杭大运河南端,宋人吴自牧所着的《梦粱录》对临安城有的城门有详细的记载:

旱门仅十有三,水门者五。城南门者一曰嘉会,城楼绚彩,为诸门冠,盖此门为御道,遇南郊,五辂从此幸郊台路。城东南门者七:曰北水门,曰南水门,盖禁中水从此流出,注铁沙河及横河桥下,其门有铁窗栅锁闭,不曾辄开;曰便门,曰候潮门,曰保安水门,河通跨浦桥,与江相隔耳;曰保安门,俗呼小堰门是也;曰新开门。城东门者三:曰崇新门,俗呼荐桥门;曰东青门,俗呼“菜市”;曰艮山门。城北门者三:曰天宗水门,曰余杭水门,曰余杭门,旧名“北关”是也。盖北门浙西、苏、湖、常、秀,直到江、淮诸道,水陆俱通。城西门者曰:曰钱塘门,曰丰豫门,即涌金;曰清波,即俗呼“衺门”也;曰钱湖门。其诸门内便门东青、艮山,皆瓮城。水门皆平屋。其余旱门,皆造楼阁。诸城壁各高三丈余,横阔丈余。禁约严切,人不敢登,犯者准条治罪。城内元三门俱废之,独朝天门止存两城壁,杭人犹以门称之。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于杭州进行了修缮,杭州城门名称和数量发生了变化:原来的十三座城门中清波门、涌金门、钱塘门、候潮门、艮山门、庆春门、清泰门这七个城门的名称沿用到了今天,而和宁门、清平门、天崇门合并修建了凤山门,余杭门改称武林门,永昌门因为,在附近有草桥,也被称为草桥门。在红楼梦的后三十回里,就有关于十三座城门的描写,可惜原稿迷失了。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11
 楼主| 发表于 2024-3-4 17: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霞城隐赤标里隐藏着台州+赤暇宫+】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60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解密:诗句霞城隐赤标里隐藏着台州
啸风
啸风
咨询顾问
红楼梦原文:芦雪庵即景联句诗

(凤姐:)一夜北风紧,(李纨:)开门雪尚飘。

人泥怜洁白,(香菱:)匝地惜琼瑶。

有意怜枯草,(探春:)无心饰苇苕。

价高村酿熟,(李绮:)年稔府粱饶。

葭动灰飞管,(李纹:)阳回斗转杓。

寒山已失翠,(岫烟:)冻浦不闻潮。

易挂疏枝柳,(湘云:)难堆破叶蕉。

麝煤熏宝鼎,(宝琴:)绮袖笼金貂。

光夺窗前镜,(黛玉:)香粘壁上椒。

斜风仍故故,(宝玉:)清梦转聊聊。

何处梅花笛,(宝钗:)谁家碧玉箫。

鳌愁坤轴陷,(湘云:)龙斗阵云销。

野岸回孤棹,(宝琴:)吟鞭指灞桥。

赐裘怜抚戍,(湘云:)加絮念征徭。

坳垤审夷险,(宝钗:)枝柯怕动摇。

皑皑轻趁步,(黛玉:)剪剪舞随腰。

煮芋成新赏,(宝玉:)撒盐是旧谣。

苇蓑犹泊钓,(宝琴:)林斧不闻樵。

伏象千峰凸,(湘云:)盘蛇一径遥。

花缘经冷聚,(探春:)色岂畏霜凋。

深院惊寒雀,(岫烟:)空山泣老鹗。

阶墀随上下,(湘云:)池水任浮漂。

照耀临清晓,(黛玉:)缤纷人永宵。

诚忘三尺冷,(湘云:)瑞释九重焦。

僵卧谁相问,(宝琴:)狂游喜客招。

天机断缟带,(湘云:)海市失鲛绡。

(黛玉:)寂寞对台榭,(湘云:)清贫怀箪瓢。

(宝琴:)烹茶水渐沸,(湘云:)煮酒叶难烧。

(黛玉:)没帚山僧扫,(宝琴:)埋琴稚子挑。

(湘云:)石楼闲睡鹤,(黛玉:)锦厨暖亲猫。

(宝琴:)月窟翻银浪,(湘云:)霞城隐赤标。

(黛玉:)沁梅香可嚼,(宝钗:)淋竹醉堪调。

(宝琴:)或湿鸳鸯带,(湘云:)时凝翡翠翘。

(黛玉:)无风仍脉脉,(宝琴:)不雨亦潇潇。

(李纨:)欲志今朝乐,(李绮:)凭诗祝舜尧。

前文介绍了红楼梦满纸荒唐言。文本里几乎没有一个名字,一个时间,一个地名是正确的,而诗词立却有文本所无法体现的人物真实身份和真实的关系表,同时诗词也有红楼梦故事发生的时序特征、贾宝玉逃难地理路线等。

本文简单介绍史湘云在联诗里的一句---霞城隐赤标。所谓“联句”就是两人或多人共同来作一首诗。通常的做法是:由一人先作一句开头,然后第二个人对上这句,再起一句,然后下一个人再对这句,又起一句,以此类推作下去直至作完为止。第五十回书中,大观园群芳在芦雪庵赏新雪,烤鹿肉紧接着热热闹闹地作出这首即景联句诗。这里的霞城隐赤标包含着一个很重要的地名,比其他诗句更加独特。这里借用了唐代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

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

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

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

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

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

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

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

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

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李白的诗词里有赤城霞气苍梧烟,这里出现了赤城。历史上的赤城地方不少,赤城最早可以追溯的的地名见于史记·匈奴列传》:“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汉书·匈奴传》载,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亦弃上谷之斗辟县造阳地以予胡”。第一指的是河北赤城县。《魏书·道武帝纪》:登国二年(387),“幸赤城”。《水经·沽水注》:“沽水又西南径赤城东,赵建武年,并州刺史王霸为燕所败,退保此城。城在山阜之上,下枕深隍。”即此。第二指的是浙江台州,因境内赤城山而得名。南宋陈耆卿撰《嘉定赤城志》,即以此名台州。第三指的是陕西华县西。《水经·渭水注》:“渭水又东径峦都城北,故蕃邑,殷契之所居。《世本》 曰:契居蕃。阚骃曰:蕃在郑西。然则今峦城是矣, 俗名之赤城……苻健入秦,据此城以抗杜洪。”《魏书·地理志》:郑县有“赤城”。还有最后一个地方是青海湟源县西五里。《水经·河水注》:“湟水又东径赤城北,而东入径戎峡口。”即此。

赤城来历传说不少,其一指的是赤城为蚩尤所居,本为蚩城,因音同,演化为赤城,还有因其有赤城山,“山石多赤”,城之名为赤城。赤城和赤城山的关系如何?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赤城堡,司东北二百里,其地有古赤城,相传蚩尤所居”;而赤城山条载:“赤城山,堡东五里。山石多赤。志云:古赤城在北山,坐据高险,最得形胜,盖即此山矣”。明嘉靖《宣府镇志·山川考》赤城山条载:“赤城山,在赤城堡东五里,山石多赤,故名”。

红楼梦里的赤城指的是哪里?翻看红楼梦第一回原文:

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甲戌侧批:妙!所谓“三生石上旧精魂”也。甲戌眉批:全用幻。情之至,莫如此。今采来压卷,其后可知。]有绛[甲戌侧批:点“红”字。]珠[甲戌侧批:细思“绛珠”二字岂非血泪乎。]草一株,时有赤瑕[甲戌侧批:点“红”字“玉”字二。甲戌眉批:按“瑕”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以此命名恰极。]宫神瑛[甲戌侧批:单点“玉”字二。]侍者,日以甘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

文本里赫然出现赤瑕宫字样,显然赤瑕是赤霞的谐音替代。赤城,又名霞城。因此这里的赤城指的是浙江台州。霞城之来历有“山石多赤,色如云霞”“晨日映石,红光笼城”等说。明正德《宣府镇志》中记载道:“霞城,台州有赤城山,而孙绰《天台(山)赋》有曰:‘赤城霞起以建标’,因亦名之,俱赤城堡。”浙江的天台赤城山又名“烧山”,因山上赤石屏列如城,望之如霞,故名。李白曾在《天台晓望》中写道“门标赤城霞”,东晋文学家孙绰“赤城霞起以建标”,元邑人曹文晦形容为:“赤城霞起建高标,万丈红光映碧寥。美人不卷锦秀缎,仙翁泻下丹砂瓢。”故有“赤城栖霞”之称。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发布于 2024-02-01 21:36・IP 属地陕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20:01 , Processed in 0.23833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