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9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19: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贬曹”的五个层次 (2020-04-24 15:50:09)
标签: 《红楼梦》数理研究        分类: 数理红学研究原创
                                        《红楼梦》“贬曹”的五个层次

                                           原创      皇极梅

       《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吗?
       考据派新红学,主要依据互相矛盾且来历不明的外证,证出了一个辈份不明的作者曹雪芹。
        鲁迅不姓鲁,《红楼梦 》作者姓曹吗?
        俞平伯先生说的好:一切红学都是反《红楼梦》的。
       从《红楼梦》文本内证来看,“贬曹”有五个层次,不谈说作者是曹家人,就连曹姓人也不是!

                                     第一层次:直言不讳骂曹
       连女流之辈的林黛玉,为避母名讳,念敏为密。“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骂曹操是古今十大恶者,借续《庄子》“焚符破玺”,用“庚黄”戏寅等,中国人最讲究“敬天法祖"的,作者为魏武之子孙,为何要辱没父祖呢?如此骂曹,贾家人又何必建宗祠祭祖宗呢?

                                      第二层次:含沙射影揭丑
       《红楼梦》哪壶不开提哪壶,本来若是魏武之子孙骂曹就不应该,又何必自曝家丑呢?焦大之骂,是千古之骂?”扒灰的扒灰“又何尝不是含沙射影骂曹操呢?家谱里子孙对祖宗都是歌功颂德,薛宝琴《赤壁怀古》,又何尝不是揭曹操八十三万人马全军覆没的败绩呢?
            
                                       第三层次:拐弯抹角戏谑
       《红楼梦》讲了”四个儿子“的笑话,有明眼人说隐含”自郐以下“典故。《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国的季札曾到鲁国观乐舞,对诸侯大国的乐曲都赞美了一番,但对郐国以下的曹国等不作评价。自郐以下,就是戏谑曹国不足挂齿。古人”以国为姓“,戏谑曹国等同戏谑曹姓,《红楼梦》作者应该不是曹姓人!

                                        第四层次:高屋建瓴骂槐
        《红楼梦》作者高屋建瓴、棋高一着、不留痕迹的指桑骂槐、尊刘贬曹。刘姓与曹姓结对子,有历史缘故。百家姓的每个姓氏都有堂号,后裔应各自对堂号尊崇有加。宁国府长孙媳上房挂了”燃藜图“,讲的是汉代刘向勤学的故事,刘向后裔尊祖就将堂号取名为”燃照堂“。曹操的后裔的堂号有白虎堂。白虎是祥瑞,也是曹操后裔尊崇的堂号,但是毛半仙算卦说:“戌上白虎”,白虎却是肃杀、劫数的代名词。贾府尊的是刘家的燃藜图,贬的是曹家的白虎堂尊号。《红楼梦》大写特写刘姥姥之大慧、大慈,实际上是尊刘贬曹(贾)。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与曹操初会于颖州,故刘姥姥必操颖州(阜阳)方言,说黄子、倭瓜、俺、姥姥等。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言以蔽之,尊刘贬曹。
              
                                         第五层次:重蹈覆辙合终
   《红楼梦》中作者借人物之口,谈到了“吾家运数合终”,曹家的运数如何?且终于何时呢?
1692年壬申,曹家的后台曹佳氏出生,曹寅又兼职江宁织造,曹家运气盛之始!
1727年丁未,曹家被抄家,曹家运气衰之始!应查抄大观园!
1762年壬午,曹雪芹去世,象征曹家运气亡之终!
1692年壬申------1727年丁未------1762年壬午,恰好够成了一个等差为35年的等差数列!这一数列应为曹家的运气数列,按中国古代的说法,这就是推步!
曹家运数合终,用了历史推演,重蹈曹魏亡于晋的历史覆辙,晋也为《周易》卦,卦序为35,曹家运数的等差也为35,天要灭曹!何来天佑?正应了“古今一梦尽荒唐”!
         
       《红楼梦》写了曹家,但作者如此“贬曹”,决不是曹家人,甚至不是曹姓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9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19: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四春生日”臆说 (2020-01-02 07:59:15)
标签: 《红楼梦》数理研究        分类: 数理红学研究原创
                                  《红楼梦》“四春生日”臆说
                              
                                    原创   皇极梅

   《红楼梦》有“四春”,其中贾元春、贾探春的生日在书中有明示,贾迎春、贾惜春的生日却未明言。那么贾迎春、贾惜春的生日为何时呢?妙就妙在不言中。笔者通过探索发现:贾元春生于正月初一,为元旦。探春生于三月初二,为某年上巳节。迎春生于立春日,惜春生于寒食日。
    《红楼梦》重要人物生日,一般与古代节日、节气文化风俗高度相关。贾宝玉的生日是四月二十六日。贾宝玉某年过生日时,恰巧这日“未时交芒种节”,按古俗要祭花神。其实作者隐藏了其真实意图:一是每年四月二十六日,为织造神钟山蒋公圣诞,作者暗示贾宝玉的身份只能是曹颙或曹頫。二是每年四月二十六日为炎帝圣诞,炎帝乃中华人文始祖。以此来看贾宝玉的生日设计非常绝妙。林黛玉的生日是二月十二日,每年二月十二日是“花朝节”,属“花神生日”、“百花生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作者从两人生日设计上就预示了结局:贾宝玉生于花神去的时候,祭饯花神之日;林黛玉生于花神的生日,即迎来花神之日。
     贾元春的生日为正月初一,这可是中华民族最古最大的节日,一年之首日,古代称“元旦”。上至朝廷,给天子拜年称“元旦朝贺;下至黎民,相互拜年;作者将贾元春的生日设计为正月初一,普天同庆朝贺之日,看来命贵得很,预示后来贾元春成了“贵妃”。不仅如此,贾元春生日还有更深刻隐秘文化寓意。正月初一也是弥勒圣诞,北京潭拓寺弥勒佛龛两边有一幅意味隽永的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正是作者“大施佛法”将“一干孽鬼下凡历劫”的真实之处。
     贾探春的生日为三月初二,《红楼梦》中为啥偏偏要在探春生日“开诗社”呢?其实暗示探春生于春天诗人聚会“雅集”之日即上巳节。上巳节为文人雅集的“修禊”之日。修禊的习俗来源于周朝上巳节,时间一般选在春季三月初第一个巳日即上巳日,这叫“春禊”。最著名的春禊雅集为东晋“兰亭修禊”或“兰亭雅集”,据《兰亭集序》这次雅集就发生在“永和九年三月上巳日”。上巳节应是祭奠黄帝的圣诞日,只不过后来固定为“三月三”。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其实黄帝应生于上巳。
    贾迎春、贾惜春生于何日呢?从迎春与惜春取名就可探知。
    贾迎春应生于立春日。因为立春之日要举办各种“迎春”活动,故作者暗示迎春生于立春。立春日“东郊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古代为农耕社会,立春日天子率群臣东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劝农耕,直到清末为止。尚有立春日“拜春”、“吃春饼”等习俗。
    贾惜春应生于寒食日。寒食日为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为纪念介子推而设。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寒食节到了春天有“落花”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产生“惜春”的思绪。为啥说惜春是寒食日出生的呢?有据可查最著名的要数苏轼的《寒食帖》。“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郑刚中《寒食》“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寒食无处不飞花、扫春迹,能不惜春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9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19: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脂砚斋】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脂砚斋是贾宝玉原型 (2017-12-21 00:46:53)
标签: 《红楼梦》数理研究        分类: 红楼梦研究转载
                                 脂砚斋是贾宝玉原型
                                    原创 云壑斋斋主
    研究《红楼梦》,除了小说本身以外,脂评是最可靠的资料了。前边我们已经从“作者自云”中,概括出了“作者”的几大特征,第一,必须是书中“本事”的经历者;第二,须是贾宝玉之原型。
我们先看看脂评中关于“作者”的描述.
脂砚斋知道作者是谁,只是他不明说。但同时,他又想透露点消息。, 七十六回黛玉、湘云在凹晶馆联吟,池面上月影摇荡,庚辰本夹批:“写得出。试思若非亲历其竟(境)者,如何莫(摹)写得如此!”
庚辰十八回眉批:“非经历过,如何写得出。”  
二十二回写贾政在场,宝玉“惟有唯唯而已。”庚辰夹批:“写宝玉如此,非世家曾经严父之训者,段(断)写不出此一句。”
二十六回宝玉讲:“惟有我写一张字,画一张画,才算是我的。”甲戌侧批:“谁说得出,经过者方说得出。叹叹。”
看来,脂砚斋所提供的“作者”特征,是对书中“本事”“身历其境者”、“经过者”。那么谁是“身历其境者”、“经过者”呢?答案只有一个:脂砚斋自己。
脂砚斋对书中“本事”,不但熟悉,而且还是当事人之一。甚至连作者的意图、构思,他都了如指掌。这就叫人疑惑了:脂砚斋与作者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脂砚斋既然说“作者”是“身历其境者”、“经过者”,实际上就是曲折地承认自己是作者,因为任何“本事”,他都经历过。
第十六回“贾母正心神不定,在大堂廊下伫立。”庚辰侧批:“慈母爱子写尽,回廊下伫立与‘日慕倚庐仍怅望’对景,余掩卷而泣。”同回“罪过可惜四字竟顾不得了”后,庚辰侧批:“真有是事,经过见过。”
第六回,刘姥姥来贾府,贾母吩咐:“今儿既来了瞧瞧我们,是他的好意思,也不可简慢了他。”甲戌侧批:“穷亲戚来看是好意思,余又自《石头记》中见了,叹叹!”  
二十八回宝玉向黛玉表白:“万不敢在妹妹跟前有错处。”庚辰侧批:“有是语。”在“不知怎么样才好”后批:“真有是事。”
值得注意的是,这段话是宝、黛二人的“私房话”,别人是不可能知道的。脂砚斋言之凿凿地说“有是语”,“真有是事”,亦发证明他不但是贾宝玉之原型,还是《红楼梦》之作者。
第六回王熙风对刘姥姥说:“怎好叫你空手回去呢?”甲戌侧批:“也是《石头记》再见了,叹叹!”
第三回写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甲戌本侧批:“少年色嫩不坚劳,以及非夭即贫之语,余犹在心,今闻此放声一哭。”
第十七回贾政说:“岂意得征风鸾之瑞”,庚辰侧批:“此语犹在耳。”
己卯本十七、十八回夹批:“……余三十年前目睹身亲之人,现形于纸上。使言《石头记》之为书,情之至极,言之至恰,然非领略过乃事,迷隐过乃情,即观此茫然嚼蜡,亦不知其神妙也。”
“经过者方说得出”,而自己又是“经过者”,这“说得出”者明明也是脂砚斋自己了。
脂砚斋是本书之作者,还有说得更明白的:
第一回“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蒙府本批:“因为传他,并可传我。”
同回“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甲戌侧批:“自愧之语。”
第十二回庚辰眉批:“处处点父母痴心,此书自愧而成。”
这个“自”显然指的就是批书人自己。
第五回“谁知公子无缘”,甲戌本侧批:“骂死宝玉,却是自悔。”这里将宝玉与“自”并提,可见脂砚斋不但为作者,同时还是贾宝玉之原型。
说 脂砚斋为贾宝玉之原型,决非妄断。除以上所引证据外,脂批中证据不少。  
八回写宝玉“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庚辰侧批:“批书人领至此教,故批至此,不禁放声大哭。俺先姊先(仙)逝太早,不然,余何得为废人耶?”
这条批语,将“宝玉”与“余”并列,将“贾妃”与“先姊”并列。《红楼梦》的这段描写,在局外人看来,当平平。除非自己之经历,才会“放声大哭”。
二十五回写宝玉“一头滚在王夫人怀里。”这在局外人看来,也很平常。可作为宝玉原型的脂砚斋,却控制不住感情,甲戌本侧批:“余几几失声哭出。”  
脂砚斋是贾宝玉之原型,还有一条更有力的证据。
二十二回写贾府为宝钗庆生日点戏时,庚辰眉批:“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聊聊(寥寥)矣,不怨夫!”这里脂砚斋将自己与书中人并列在一起。
二十二回并未明写谁为凤姐执笔。但《红楼梦》第二十八回,有一段宝玉为凤姐执笔的描写:
“宝玉吃了茶,便出来,一直往西院来。可巧走到凤姐儿院门前,只见风姐蹬着门槛子拿耳挖子剔牙,看着十来个小厮挪花盆呢。见宝玉出来了,笑着:‘你来的好。进来,进来,替我写个字儿。’宝玉只得跟了进来……宝玉道:‘这算什么?又不是账,又不是礼物,怎么个写法?’凤姐儿道:‘你只管写上,横竖我自己明白就是了。’
在这段话后,庚辰本侧批:“有是语,有是事。”  
脂砚为凤姐执笔,宝玉亦为凤姐执笔,脂砚是宝玉之原型无疑。  
第一部分,我们曾根据作者自云,说过《红楼梦》之“作者”,当为贾宝玉之原型。现在符合“作者”之特征的,只有脂砚斋一个。脂砚斋年长于曹雪芹,经历过书中所描写的豪华生活,《红楼梦》“作者”,除了他,没有第二个人。清裕瑞曾于《枣窗闲笔》中说:“余闻其所谓宝玉者,系指其(雪芹)叔辈某人。”此语可信。
下面我们再谈谈脂砚斋与“石兄”的关系。
《红楼梦》开头虽有“作者自云”那段文字,但并未明指“作者”是谁,与“作者”唯一有联系的是那块顽石。
这块顽石未被女娲所用,故孤零零地被弃在青埂峰下,然后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走了一遭。后又经历了“几世几劫”,“石头”就将自己的经历镌刻在自己身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  
这段描写实际上又是“作者”之自白,其意思与“作者自云全一样,也和脂砚斋的经历完全一样。我们不妨对照如下:
A 作者:一技无成,半生潦倒、自愧。
石头:无才补天,自怨自叹,悲号惭愧。
脂砚斋:自称“废人”。
B 作者:饫甘餍肥,锦衣纨裤。
石头:到“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走了一遭。
脂砚斋:书中繁华生活“实实经过”。
由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作者”、“石头”、“脂砚斋”实际上都是一个人,即《红楼梦》的作者。
有时候,脂砚斋几乎要将《红楼梦》作者之谜揭破了,只不过在此时,他不敢署脂砚斋之名。甲戌本二十七回有侧批曰:
“ 余读《葬花吟》至再三再四,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曰:‘先生身非宝玉,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玉兄之后文再批。’噫唏,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故停笔以待。”
批语中忽然出现了一个“客”,这个“客”是谁呢?脂砚斋唯恐别人不明白,在甲戌本二十八回回前又批曰:
“不言炼句炼字词藻工拙,只想景想情想事想理,反复推求悲伤感慨,乃玉兄一生天性,真颦儿不知已(己)则实无再有者。昨阻余批《葬花吟》之客,嫡是玉兄之化身无疑。余几点金成钱(铁)之人,笨甚笨甚!”
脂砚斋之用心也够良苦了,可是不管怎样,他总算拉出了这个“客”,说了几句真话,若不然,他之为《红楼梦》的作者,怕世上谁也不会知道了。
庚辰本二十一回有一大段回前总批,虽然为人所常见,但大家并未很注意它。这段话是脂砚斋作《红楼梦》的又一有力证据。  
“有客题《红楼梦》一律,失其姓氏,惟见其诗意骇警,故录于斯:自执金矛又执戈 自相戕戮自张罗。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先生恨几多。
是幻是真空历遍,闲风闲月枉吟哦。
情机转得情天破,情不情兮奈我何!”
脂砚斋评《红楼梦》时,本就“知者寥寥”,哪里会杀出一个“客”来参与批书呢?甲戌批语上说,此“客”曾与脂砚斋谈过话,现在又说“惜乎失名”,真是前后矛盾,谁也不会相信的。这个客,只能是脂砚斋自己。在这里,脂砚斋借“客”之口,说出了一个秘密:他既是《石头记》的评注者,又是《石头记》的作者。
“自执金矛又执戈,自相戕戮自张罗”,说的就是自己评注自己的作品。而且,在这首诗词里,他还承认了自己是贾宝玉之原型。“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先生恨几多”,公开将“茜纱公子”与“脂砚先生”相提并论。“情不情兮奈我何”一句,更是确指自己是贾宝玉。因为脂砚斋自己曾说过:“宝玉情不情,黛玉情情。”(己卯第十九回夹批)
脂砚斋为了让读者注意,又写道:“凡是书题者不可(不以)此为绝调。诗句警拔,且深知拟书底里。”这个“拟书底里”也就是《红楼梦》作者之谜的谜底.
脂砚斋既然“自执金矛又执戈”,所以也不得不虚拟出一位“作者”与自己并列。正因为如此,才使后世发生了很大的误解。
脂砚斋假托有一位“作者”,是基于一种理性的考虑,是“狡狯之笔”。正如他一开始就告诫读者的那样:“……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处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弊了去,方是巨眼。”
脂砚斋所作批语,有相当大一部分都没有使用作者字眼,而是自己直接露面:
“又忽作此数语,以幻弄成真,以真弄成幻,真真假假,恣意游戏于笔墨之中,可谓狡猾之至。作人要老诚,作文要狡猾”(甲戌第八回眉批)。这等于是自己之宣言。  
更有意思的是,脂砚斋有时忘了情,遂在批语里露出了真象 (或者有意露出亦未可知)。第八回写宝玉怕遇上父亲,甲戌侧批:“本意正传,实是曩昔苦恼,叹叹!”此句话,不仅表明了他不仅是作者,而且是贾宝玉之原型。
第二十回,史湘云来到贾府,宝玉听了,忙要去见,宝钗笑着:“等着,咱们两个一齐走……”脂砚斋批道:“‘等着’二字大有神情。看官闭目熟思,方知趣味。非批书人谩拟也。己卯冬夜”(庚辰眉批)。
第二十八回,庚辰眉批:“此写玉兄,亦是释却心中一夜半日要事,故大大一拽(泄)。己卯冬夜。”这绝对是以作者口吻批的。
这些批语,有力地证明了,《红楼梦》作者是脂砚斋,而非曹雪芹。曹雪芹不但在批语中数次出现,在正文里也出现。若他是“作者”,也不会有什么“狡猾之笔”了,谁还被“瞒弊了去”呢!

分享:
0

喜欢

0

赠金笔赠金笔

阅读(687)┊ 收藏(0) ┊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转载]文天祥怎样拒绝元朝忽必烈劝降而赴死?(图)
后一篇:[转载]恐怖的“牛乳蒸羊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9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19: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柳湘莲+蒋玉菡】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柳湘莲与蒋玉菡形象之比较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7-03-07 11:28:05)
标签: 《红楼梦》数理研究        分类: 红楼梦研究转载
柳湘莲与蒋玉菡形象之比较

来源:《红楼梦学刊》  作者:李鸿渊 陈莉



http://fmn.rrimg.com/fmn059/2011 ... 62f000157931262.jpg



内容提要:《红楼梦》对柳湘莲和蒋玉菡形象的塑造,虽着墨不多,但同样刻画的性格鲜明,生动传神。他们是一组在出身地位、性格特点、抗争方式、人生结局,以及与贾宝玉的关系上同中有异的的人物。同是唱戏,柳是票友,蒋是真优伶;同是侠义中人,柳是萍踪浪迹、智勇双全的游侠,蒋是有情有义的情侠;同是抗争社会,柳刚直,蒋隐忍;同是追求自由解放,柳绝望出家,蒋重获自由,摆脱了对权贵的依附。在这两个人物身上,作者寄托了与贾宝玉形象不同的男性理想与人生追求。  

关键词:红楼梦柳湘莲蒋玉菡优伶侠义贾宝玉

   

生活中的真善美,总是与假丑恶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所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也常有所谓正反之分。《红楼梦》自然也不例外。作为《红楼梦》中少有的正面男性形象,柳湘莲和蒋玉菡虽然着墨不多,但同样刻画得性格鲜明,生动传神,让人印象深刻。在他们身上,作者体现出与贾赦、贾珍、贾琏、薛蟠等人完全不同的态度,寄寓了与主人公贾宝玉不一样的男性理想与人生追求。              

一、取名与人品

柳湘莲、蒋玉菡作为作者肯定的男性形象,在性格和人品上也有不少相同的地方。这可以从作者给他们的取名上窥出一些端倪。  

柳湘莲名字中的柳是植物,湘与水有关,曹雪芹最钟爱的女子便是“水做的骨肉”,莲即是荷花。在此,不由得使人联想到周敦颐《爱莲说》中那赞美莲花的千古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所以,张新之以为:“柳”寓风流,“莲”寓洁净,“湘”寓潇湘云梦终究归空(第四十七回批)。此解颇符柳湘莲的性格、品行与结局。二知道人也说他“有古侠士风,观其姓名,其人必风姿濯濯,出污泥而不染者”(《红楼梦说梦》)。此外,还有人认为柳和荷花“这两者都是漂泊不定的角色”,暗喻柳湘莲“有着漂泊不定的人生”[1]。  

蒋玉菡的名字,更是除了甄、贾宝玉外,仅有的以玉为名的男性。“菡”,即菡萏、芙蕖,也指的是莲花。可见曹雪芹对柳、蒋二人都是很钟爱的,均以莲花为名,也代表了他们身上共有的自尊自爱,不随流俗的高洁品性。“菡”字有时作“函”,故有人以为蒋玉菡与贾宝玉之间有着神秘的联系。如王梦阮、沈瓶庵指出:“宝玉与蒋玉菡,若即若离,是一是二。蒋玉菡者,将玉函也。函者,藏也。言此美玉他人不得而有,独此人能蕴椟藏之,金屋贮之,以紫檀为匣,可谓函之固矣”(原注:玉菡住紫檀堡)[2]。不管这种说法是否符合作者原意,但红楼人名往往有着谐音、象征、比喻的意义,正是这种艺术手法,使得其名字含义充满了种种可能性,也使得其形象更为丰美。  

柳湘莲自尊自爱,所以不能容忍薛蟠把他当戏子;当他得知与他定亲的尤三姐是东府贾珍的小姨时,坚决要求索回信物,并说出“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的铮铮之言。因此,青山山农赞他是“有志之士”,认为“志士必洁其身,故呆霸王之戏,拒之甚严;志士必不乱其伦,故石狮子之喻,言之甚切。殆至鸳剑倏分,美人不作,屠刀立放,尘世皆空,然后知成仙成佛,皆从立志来也”(《红楼梦广义》)。可见,“他有突出的人格魅力,具有别的男子所没有的高洁的灵魂和特立独行的人生选择。他是一朵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 [3]。  

蒋玉菡虽是戏子,但仍秉持着自己的人格尊严。薛蟠在宝玉挨打后,曾气急败坏地对母亲和妹妹撇清道:“那琪官,我们见过十来次的,我并未和他说一句亲热话”(第三十三回)。在冯紫英的家宴上与宝玉一见如故,互换信物。这个情节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一是他在提到汗巾的来源时说是北静王“给”的,而不是“赐”的;二是他一再强调“若是别人,我断不肯相赠”。这表明他在贾府公子面前不卑不亢的态度,再和前面对薛蟠的态度一对比,可见他待人处世并不趋炎附势。不然,他从小在风尘里打滚,不会不知道薛家、贾家的熏天势焰。就像薛蟠在调戏柳湘莲时说的:“凭你有什么要紧的事,交给哥,你只别忙,有你这个哥,你要做官发财都容易”(第四十七回)。但是蒋玉菡是以志趣相投为交往标准,他不媚俗,也不奉承。因此,蒋玉菡不仅深得北静王的赏识,也得到贾宝玉的倾心相待。  

二、    票友与本行  

小说中,柳湘莲和蒋玉菡都有登台演戏的场面,不过“蒋玉菡唱小旦,柳湘莲唱小生;蒋玉菡是本行,柳湘莲是票友;蒋玉菡以做优伶为业,柳湘莲以被误认作优伶为耻”;“关键的区别是柳湘莲乃‘世家子弟’,虽然没落,但旗纛不倒;蒋玉菡则从小就入了唱戏这‘下贱行子’” [4]。二人都年轻俊美,在唱戏上都颇有天分和名气,但区别在于一个是真的,一个是假的。  

关于柳湘莲的家世,第四十七回表述得很清楚:“那柳湘莲原是世家子弟,读书不成,父母早丧,素性爽侠,不拘细事,酷好耍枪舞棒,赌博吃酒,以至眠花卧柳,吹笛弹筝,无所不为。因为年纪又轻,生得又美,不知他身份的人,都误作是优伶一类。”柳湘莲在其成长过程中遭遇到家境沦落、父母早丧的双重悲剧,迅速由一个世家子弟沦落成市井细民,这种经历对他性格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世家子弟”标榜着他曾经高贵的出身,养成了他的尊严和气度;而父母早丧和家境衰落则培养了他自由洒脱、我行我素的处事风格。  

柳湘莲最喜串戏,且串的都是“生旦风月戏文”,贾家兄弟都慕其名,希望与他交好。“串戏”对柳湘莲是一种娱乐消遣和爱好,但从更深的层次来看,出生于贵族世家的柳湘莲却偏偏自甘“下贱”,这简直就是对封建正统观念的莫大嘲讽,表明了他对自由人生的一种向往和追求。但这种新锐的思想是不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的。柳湘莲就曾经因为唱戏而被薛蟠误认作优伶,而遭过侮辱。可见,素性爽侠、不拘小节的柳湘莲虽喜串戏,但以误认优伶为耻。由此,我们可以想见以优伶为业的蒋玉菡,比柳湘莲更具悲剧性的生存处境。  

蒋玉菡打小就入了优伶这个行当,艺名“琪官”,是忠顺王府的戏子,王爷赞他“随机应答,谨慎老成”,同时还深得北静王的赏识。他唱功了得,“名驰天下”,连贾宝玉都“慕名很久”,想要见上一面。但这样一个当红得宠的名角,在第三十三回却从忠顺王府逃走了,且在城郊置地买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身为优伶的他,虽然外表风光,却是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可言的,处于一种依附的社会地位,被人瞧不起。就连“三不着两“的赵姨娘,都公然叫骂梨香院女伶芳官“不过娼妇粉头之流,我家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贵些”(第六十回)。  

优伶对于中国传统社会而言,始终是处于边缘和被驱逐的特殊群体,“卑贱者”是其坚固而残酷的社会标签。且优伶出身,大多是有着凄楚的社会背景,依附君主或权贵而生存,以供享乐和戏弄。柳湘莲面对薛蟠的调戏,可以奋起反抗,痛打泄愤;而对从小在这个行当里摸爬滚打的蒋玉菡来说,大概已是家常便饭,除了忍受,说不定还得笑脸相迎,献媚承欢。  

三、    游侠与情侠  

柳湘莲和蒋玉菡性格中都具体一定的侠义色彩。庚辰本在第二十六回写到冯紫英的一段文字,有三条眉批,其中一条提到“写倪二、紫英、湘莲、玉菡侠文,皆各得传真写照之笔”。甲戌本中,也有类似的回后批语。  

传统文化中侠义精神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有情有义。柳湘莲虽然外“冷”,其实是一个心热之人。第四十七回,宝玉拉柳湘莲到厅侧小书房中,问他这几日可到秦钟的坟上去了,湘莲说:“怎么不去?前日我们几个人放鹰去,离他坟上还有二里。我想今年夏天的雨水勤,恐怕他的坟站不住。我背了众人,走去瞧了一瞧,果然又动了一点子。回家来就便弄了几百钱,第三日一早出去,雇了两个人收拾好了。”接着还说道:“这个事也用不着你操心,外头有我,你只心里有了就是。眼前十月初一,我已经打点下上坟的花消。你知道我一贫如洗,家里是没的积聚,纵有几个钱来,随手就花的,不如趁空儿留下这一分,省得到了跟前扎煞手。”柳湘莲尽管“一贫如洗”,他还是惦记着黄泉之下的朋友,想方设法备下银子为他上坟,且不要宝玉分文,说这不过是为朋友“各尽其道”。所以,姚燮在此赞曰“小柳儿修鲸卿之坟,煞是多情”;“湘、宝二人不能忘情于故交,是同心也”。  

不过,柳湘莲的“侠”更像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中的游侠,比蒋玉菡更为狂放,更具男儿血性。他仗剑行侠,浪迹天涯,不慕权势,清高脱俗,“天天萍踪浪迹,没个一定的去处”(第四十七回),可谓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游侠,“一个徘徊在红尘边缘的游侠” [5]。柳湘莲侠骨柔肠,乐于助人。他尽管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痛打过薛蟠,可事过之后他不念旧恶。这件事是薛蟠向贾琏转述出来的:“天下竟有这样奇事。我同伙计贩了货物,自春天起身,往回里走,一路平安。谁知前日到了平安州界,遇一伙强盗,已将东西劫去。不想柳二弟从那边来了,方把贼人赶散,夺回货物,还救了我们的性命。我谢了他又不受,所以我们结拜了生死弟兄。”(第六十六回)从中我们看到一个除暴安良、惩恶扬善的侠士形象。己卯本在此批曰:“湘莲不念旧恶,故是侠人。”按理说,他非常痛恨、鄙薄薛蟠,看见薛蟠被劫,他应该幸灾乐祸,或者袖手旁观,但他居然能够抛开一己恩仇,挺身而出,仗剑相助,救人于危难之中。在答谢被拒后,骄横恣纵、倚财仗势的呆霸王不禁对柳湘莲前嫌尽消、心服口服,并打算“给湘莲寻一所宅子,寻一门好亲事,大家过起来”。这个情节充分表现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同时也是柳湘莲豪爽磊落性格的集中体现。可以说,“他是中国小说史上发射出奇异光彩的义侠人物” [6],寄托了作者对另外一个世界的渴望与追求,“他成为中国儒家治世下‘文化离轨者’的代表,这说明了侠在中国文化中成为一种象征,是对正统文化和儒家精神的一种质疑和反叛” [7]。  

蒋玉菡的侠举主要表现在对宝玉的情义上。第二十八回脂批(庚辰本、戚序本回前,甲戌本回后均有)曰:琪官虽系优人,后回与袭人供奉玉兄、宝卿得同终始者,非泛泛文也。意即贾府被抄没之后,贾宝玉、薛宝钗的生活陷于困境,是蒋玉菡和妻子袭人一直供养着他俩。由此可见,在曹雪芹笔下,蒋玉菡也是个很重情义的人。  

四、刚直与隐忍  

柳湘莲与蒋玉菡之所以让读者印象深刻,还在于他们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和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  

柳湘莲在经历父母早丧、家境沦落的双重打击后,有过“眠花卧柳,吹笛弹筝”的富家子恶习。在这个“沦落”的成长过程中,他应当是吃过不少苦头的,不过这也让他洞悉了社会的危艰,看透了人生的黑暗。这不仅培养了他有勇有谋、有胆有识的性格,也使他具有强烈的抗争意识。与贾宝玉的抗争相比,柳湘莲的抗争更为彻底,不仅有思想层面的,还有具体的行动。  

柳湘莲不仅不屈服于权势,而且蔑视权贵,视做官发财为草芥。在此不妨设想一下,只要柳湘莲稍稍投靠贾府,他肯定能平步直上,正如薛蟠所说的“有你这个哥,你要做官发财都容易”,但柳湘莲听到这话不是“甚悦”,更没有俯就,而是“心中又愧又恨”。他自尊独立,冷眼看人看事,所以贾琏等人说他“最是冷心冷面的,差不多的人,他都无情无义”,称其为“冷二郎”。其实,这是反抗污浊社会的一种表现,是经历沧桑后蔑视贵族阶级的一种人生态度。柳湘莲在思想上的叛逆最集中的表现,就在他的“读书不成”上。我们从他多才多艺的能力来看,柳湘莲读书不成肯定不是因为他脑子生的愚笨,也不是家里拿不出钱来。虽然家境沦落,但沦落还是有个过程的,不然他拿什么去“眠花卧柳,吹笛弹筝”呢?他之所以“读书不成”,主要是因为他厌恶“四书五经”,不认同封建社会的价值体系,不愿意走仕途经济的道路。

柳湘莲对封建权贵的蔑视和反叛,还表现在具体的行动上。在苇子塘痛打薛蟠,就是一个明证。在赖尚荣家的酒席上,薛蟠见到了生得俊美,又会唱戏的柳湘莲,误把他当成“风月子弟”,最终惹恼了柳湘莲,于是上演了一幕“呆霸王调情遭苦打”的喜剧。这一次他碰见敢作敢为的柳湘莲,冥冥之中就好像在为被薛蟠害死的冯渊报仇一样,让人长长地出了一口恶气。在这一事件里,湘莲的机智、豪爽、幽默也被刻画得入木三分。他一步一步,将薛蟠的嚣张气焰打了下去,使薛蟠到最后只有跪地求饶的份儿;他嬉笑怒骂,对薛蟠极尽作弄之能事,使薛蟠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看着薛蟠的狼狈像,湘莲却说“这样气息,倒熏坏了我”,表现了对薛蟠卑劣人品的极度鄙视。“这一切都表现出柳湘莲嫉恶如仇、敢于冒犯权贵的正义感和刚直性格” [8]。

与柳湘莲为摆脱封建社会给予的束缚的抗争不同,蒋玉菡想要摆脱的是自己的优伶身份和被人奴役、玩弄的地位。他所采取的是隐忍、曲折的方式,虽不如柳湘莲那样激烈和直接,但仍然具有个性解放和崇尚自由的意味,是对封建社会制度的一种挑战和反抗。之所以是这种抗争目标和方式,主要在于他的优伶身份,使他没有力量“直面惨淡的人生”。

中国的优伶,不仅女伶卑贱,男伶也一样是处于社会的最底层。男伶被世俗的男性社会所排斥,永远成为了男性社会的他者,其中突出的表现是:男性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获取社会性别身份的科举考试,男伶也和女性一样被剥夺了,更为严重的是其所生子孙,也永远不准应试。这种律法,彻底地阻止了男伶作为一个男性向外发展和扩张的能力,而且株连后世,因而其社会性别和功能日益萎缩。更为悲惨的是,中国的伦理道德制度和封建礼教使得男伶代替女性成了公共的色情欲望对象,成为王公贵族手中的玩物,既没有人身自由,更没有男性尊严可言。这就是为什么“名驰天下”的蒋玉菡,仍然要设法摆脱自己的优伶身份的根本原因。[9]

五、        出家与掌班

由于两人出身、性格不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也不一样,最后的结局自然也是迥异。

游侠是与社会保持距离的清醒的不合作者,是超然物外的逸士高人。游侠式的生活,是柳湘莲的一贯选择。而尤三姐的自尽促使他进一步警醒,更加坚决地与尘世决裂,更加彻底地摆脱世俗的羁绊,从而成为他人生道路和追求的转折点。

柳湘莲虽然选择了萍踪浪迹的生活方式,也有过“眠花卧柳”的经历,但在内心深处对爱情仍存有渴望和追求。他自言“我本有愿,定要一个绝色的女子”(第六十六回),就表明他希望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后在平安州薛、柳二人和解之后,贾琏遇见了柳湘莲,代小姨子尤三姐向柳湘莲提亲,柳湘莲盛情难却,就轻易答应了,并以“传代之宝”鸳鸯剑作为定情信物。但事情后来出现了逆转:柳湘莲向宝玉讨主意,得知尤三姐是贾珍的小姨时,断然表示“不愿意做这剩王八”,执意索回订礼,致使刚烈痴情的尤三姐横剑自尽。可怜的柳湘莲逃离了家庭,一心想要摆脱封建枷锁的束缚,却因为封建思想的束缚一手制造了尤三姐的悲剧,也毁掉了自己的自由和未来。侠士与奇女子的爱情最终还是没有逃脱封建礼教的魔掌。这是一场爱情悲剧,也是一个社会悲剧,标志着柳湘莲抗争活动的失败。最终柳湘莲万念俱灰,在跛足道人的点化下出家了。[10]

柳湘莲的出世,表现出他对这个社会的彻底绝望,是“冷面冷心”最激烈的终极外现,但这种无情之冷中又蕴含着至情之热,正如脂砚斋所说:“湘莲万根皆削是无情,乃是至情。”(戚序本第六十六回回首总批)柳湘莲的出家是无奈而又是自觉地走向沉寂,不仅是对尤三姐之死自责和救赎的需要,也是自己叛逆一生、追求一生、抗争一生,最后却一无所有的人生悲剧的写照。正如跛足道人在第一回所言“好便是了,了便是好”;亦如江顺怡所说,“柳湘莲以雄剑断万根烦恼,非出家也,亦自刎耳”(《读红楼梦杂记》)。

蒋玉菡期待摆脱忠顺王府对他的控制,渴望获得作为一个人的自由。第三十三回中,忠顺王府的长史官登门向贾府索要逃跑的蒋玉菡,最后宝玉被迫招出了他在东郊的紫檀堡置地买房。这个情节告诉我们,蒋玉菡已经开始

分享:
1

喜欢

0

赠金笔赠金笔

阅读(3650)┊ 收藏(0) ┊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转载]破解文化基因的奥秘
后一篇:寻访乾隆皇帝在长清的足迹(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9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19: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高鹗+程伟元】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统计学家读《红楼梦》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8-09-28 13:30:36)
标签: 《红楼梦》数理研究        分类: 红楼梦研究转载
     统计学家读《红楼梦》

   红学,即研究《红楼梦》的学问,而把红学作为一种事业推动和传播者则称为红学家。在统计学应用的诸多领域中,文学著作的统计分析是一个饶有趣味的分支。本文便讲一讲统计学家眼里的红楼梦。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 ... 87adc7019859496.png

一、李贤平读《红楼梦》

众所周知,《红楼梦》一书共120回,自从胡适作《红楼梦考证》以来,一般都认为前80回为曹雪芹所写,后40回为高鹗所续。然而曾经这种看法一直都饱受争议。

能否从统计上做出论证?从1985年开始,复旦大学的李贤平教授带领他的学生作了这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他们创造性地将120回看成是120个样本,然后把与情节无关的虚词出现的次数作为变量,巧妙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将120回分成两类,即前80回为一类,后40回为一类,很形象地证实了《红楼梦》不是出自同一人的手笔。

他们又进一步分析前80回是否为曹雪芹所写。这时又找了一本曹雪芹的其它著作,做了类似计算,结果证实了用词手法完全相同,断定前80回为曹雪芹一人手笔,是他根据《石头记》写成,中间插入《风月宝鉴》,还有一些别的成分。

而后40回是否为高鹗写的呢?论证结果推翻了后40回是高鹗一个人所写,而是曹雪芹亲友将其草稿整理而成,宝黛故事为一人所写,贾府衰败情景当为另一人所写等等。

这个论证在红学界轰动很大,使红学界大为赞叹。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 ... 92aa1fb85e1d6c8.png

二、安鸿志读《红楼梦》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安鸿志,退休前主要从事时间序列的分析和研究。作为一名“红楼”迷,读《红楼梦》,看红学书,话谈红楼中的一些难题,是他业余生活中最大的爱好。

利用“区间套定理”,安鸿志论证了“曹雪芹在书中藏有暗喜雍正归天的玄机”。

因为在书中的37到41回,从8月20日到8月25日,其间再无日期出现,而8月23日恰巧是雍正驾崩之日。根据这五回中是“次日”、“头天”等等时间状语,8月20日到8月25日荣国府的活动能一天天被算出来。

“雍正归天之时,正是薛宝钗所作‘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的讽喻诗《螃蟹咏》,在菊花诗会夺魁之日。因为农历只有354天,这种巧合的概率就是1/354(0.28%),所以为真的概率已经到了99.72%,这其实与利用DNA进行亲子鉴定的为真概率非常近似。”安鸿志说。考虑到曹雪芹与雍正有“抄家之仇”,这种观点便更加可信。

而通过对《红楼梦》前八十回、后四十回及其相近年代成书小说中出现的诸如“今儿、明儿、昨儿……今儿个、明儿个、昨儿个……”等土语个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统计分析,安鸿志也提出了《红楼梦》前80回与后40回绝非同一手笔的结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 ... fabe07b9fdd10a8.png

三、纪宏、袁卫读《红楼梦》

统计学家纪宏、袁卫找到了红楼梦中的一个统计学错误。

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宝玉过生日,晚上请来了林黛玉、史湘云、薛宝钗、李纨、探春、薛宝琴等在怡红院玩骰子抽签的游戏。大家围成一圈,按照摇出骰子的点数数到谁,谁就从签筒中抽出一签,按照签上要求或罚作诗,或罚喝酒。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 ... 23c2c4163f28d0.jpeg

开始时,由晴雯第一个摇装有四个骰子的罐儿。摇毕一看,是为5点,即3个1点和1个2点。然后,由摇骰子本人晴雯算起,按逆时针方向数至第5人是宝钗。由宝钗抽签、再摇、再数……依次类推。

最后一共摇了8次,点数分别为5,6,8,16,18,20各一次,19两次。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摇到点数5,6,8,16,18,19,20的概率分别为0.0031,0.0077,0.0270,0.0965,0.0617,0.0430,0.0270。也就是说,摇的8次里面,有6次都是小于0.05即5%的。而这种小概率事件对于单独的一次来说,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

而曹雪芹偏偏让它发生了。考虑到骰子没有作假的必要,那么出现这种小概率事件应作何解释?纪宏、袁卫推测曹雪芹写这回时是先确定了每一轮的人选后,再按照座次人物的顺序人为地确定摇出的点数。考虑到当时西方的概率论才刚刚起步,他们最后得出结论:曹雪芹不了解概率分布,不太懂摇骰子中的概率理论。

最后提一下,小编的大学导师陈志烨曾经在《湖湘论坛》上发表过一篇文章《<石头记>作者“曹雪芹”名霑姓高论》,贡献给红学界一个崭新的观点:曹雪芹名霑,但姓高,是高士奇的曾孙,高衡的儿子。

参考文献:

1. 聚类分析在红楼梦作者问题上的应用.百度文库

2. 中科院数学院研究员利用统计学揭秘《红楼梦》.科学网

3. 当文学遭遇数据:《红楼梦》中的统计学错误.搜狐教育

4. 《石头记》作者“曹雪芹”名霑姓高论.陈志烨.湖湘论坛

5. 百度百科

6. 历史上的今天

分享:
1

喜欢

0

赠金笔赠金笔

阅读(255)┊ 收藏(0) ┊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转载]戴不凡先生的“红学箴言”
后一篇:[转载]试论胡适《红楼梦考证》的逻辑漏洞和错误-----兼论程伟元、高鹗“《红楼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9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19: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十二戏子++】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转载]红楼十二个小戏子 (2018-09-21 01:46:30)
标签: 转载        分类: 红楼梦研究转载
原文地址:红楼十二个小戏子作者:怡红公子李广国
红楼博大,包罗万象。上至王宫侯爵,下至市井僧尼,而最为红迷津津乐道的当属书中十二个精彩纷呈的小戏子——红楼十二官。

这十二个小戏子买自苏州,自元妃省亲至五十八回戏班解散,深居梨香院(谐音离乡怨。另梨香院是当年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如今竟成了笙歌艳舞之地,可见亦贾府败亡之数)。是一群背井离乡的小人物,也注定是红楼梦中最悲惨的一群薄命人。

清代自康熙以来,伶人约定俗成以“官”为名。曹雪芹沿袭这个风俗,将十二个女孩子取名为:文官、宝官、玉官、龄官、芳官、藕官、菂官(俗本讹为药官)、蕊官、葵官、荳官、艾官、茄官。其中龄官、芳官、藕官、蕊官有独立篇章,其余皆陪衬。从名字上来看,除文、宝、玉、龄外,其余八人名字皆以植物为名。“菂”为芙蕖之实即莲子;“藕”为芙蕖根;茄为芙蕖径;葵、荳、艾亦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蕊”为花之蕊;芳”喻花之香。这些名字暗含她们本也是良家清白女儿,受生活所迫流于底层,备受欺凌,她们的命运如同其名字一样不过是淤泥中的草芥而已,这是作者别有用心之笔。切不可简单视之。

十二官以群像登场是在贾府重大庆典之日,如省亲、元宵节及祝寿等。是自家豢养的戏班,职责即娱乐豪族、彰显气派而已。她们每日演习曲文异常辛苦,这点从菂官早夭可见一斑。长期的身心压抑势必导致他们强烈的反抗情绪,所以我们看到的十二官是一群脱缰的野马,是一群恣意生长的野花,尽管她们命运多舛。

因“国丧”期内天下停乐,她们释放了,是征询个人意愿遣散了。按说这是一件天大的幸事,但除了宝、玉、龄三官外,其余皆愿意留在园中做三等丫鬟,这个异于常理的结果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也印证着黛玉葬花理论:“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可见出了园子是怎样的凶险境况。所以芳官、蕊官、藕官宁可剃了头当姑子也不愿叫干娘拉出去。

至此,小结下这些小戏子的归宿:

去者:宝官、玉官、龄官(贴旦)。

逝者:菂官(小旦)(我认为这个比龄官更接近黛玉的影子)。

留者:文官(正生),归贾母房。

芳官(正旦),进怡红院宝玉房中。

  藕官(小生),归潇湘馆黛玉房中。

蕊官(代菂官的小旦),归蘅芜院宝钗房中。

葵官(大花面),归湘云。

  荳官(小花面),归宝琴。

  艾官(外副生角),归探春。

茄官(老旦),归东府尤氏



去者值得一提的是龄官。对于这个人物按作者意图是属黛玉一类的,无论从形象到性格再到处事态度上都有相似之处。但我认为龄官的反抗意识是黛玉所没有的也不可能达到的高度。龄官本名椿龄,是十二个女戏子中最先出场的,也是十二官中戏唱的最好的一位。她的出场不多,但出场皆有上佳描写。如元妃省亲,因戏演的极好,欲追加两出。但龄官因非本角之戏而执意不从。这段描写已经将龄官不屈的性格展现尽致。重头戏“龄官画蔷”又将一个孤弱的女子的无限情愫描绘的无限凄婉。最后的“识分定”与其说是她的爱情宣言,不如说是她的当时黑暗社会阶级的控诉。这三段无疑是龄官性格的三部曲,也极强烈的描画出龄官的反抗意识。龄官最后的离去并非常人臆想的和贾蔷私配,是贾蔷接出贾府。作者写龄官的意图不是要写地位悬殊下的爱情的。从书中对贾蔷的描写来看,不过是珍、蓉之流,不可能期望他有什么真正的感情给龄官,龄官只不过是他笼中的一只玉顶金豆罢了。所以龄官的结局同样是悲惨的。

留者七人中分派归房的情况是很有戏剧性的,其间含有微妙的寓意:

1. 前面提及的八个草字辈的小戏子除菂官已死外均留园中,而其余四个均离开(文官不在大观园内)。

2. 凡重要人物所配派的小伶官,皆以男女对称为规律,如宝玉(小生)留芳官(正旦);黛玉(旦)留藕官(小生);探春留艾官(副生);贾母留文官(正生)。

3. 其余为性格正配,如宝钗配蕊官(小旦)(注“二人又都是续弦);湘云配葵官(大花面);宝琴配荳官(小花面);尤氏配茄官(老旦)。

4. 作者通篇“草灰伏线”,宝官、玉官似为宝玉名字的分身。是否是宝玉分有二身,即富贵与贫困的宝玉,抑或是有甄贾之分?!而二者在园内通常不离不弃是否意味着此时的宝玉是集正邪两赋论的矛盾统一体,不可分割。最终离开大观园是否意味着宝玉日后的出走及悬崖撒手后流离失所的窘迫处境呢,值得商榷。

5. 留于园中的可分为两类:葵官、荳官、艾官、茄官是一类,对应她们主人的命运一样是属大观园以外的或出嫁,或流落的,是另一番悲剧的集中。作者重点写的芳官、藕官、菂官、蕊官是一类,是属于大观园内的,同时也是映射书中主要人物命运的构成部分。

芳官。前人多有评论,中规中矩。如果说龄官是黛玉的影子,那么芳官则是湘云的替身。而在王夫人眼里又是晴雯一类“狐猸子”,所以这个形象兼有湘云的豪爽又有晴雯的泼辣和不屈不挠,因此有芳官的章节越显情节的嚣张,也越具有反抗意识。芳官的结局是“美优伶斩情归水月”,但这绝对不是芳官的最后结局,芳官的结局势必比做尼姑更加悲惨。

藕官、菂官和蕊官是一个重要组合,不能单独存在。作者寄情于这三个小戏子的“假凤虚凰”“真情痴理”的真内涵是隐喻宝黛钗三人的最重要、最明显的寓意。藕官与菂官因戏生情至生死不渝,菂官病逝,以蕊官续而不忘菂官。不正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吗?宝玉同黛玉原是虚配,黛逝续钗终不忘黛玉,时时心祭。在宝玉的心意中,一诚一信是最好的表现方式。这种情意,亦是全书的总精神,大命脉。

顺便说一句,很多人因故事情节设定将龄官、芳官列入情榜的又副册内,我认为不妥。红楼十二官在全书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全书中反封建、反阶级、反黑暗社会最彻底的最底层的典型代表。只有看懂十二官反映的一个阶层的境遇才能带着同情的心态品味着这十二个凄苦的小伶官的艰难命运,从而反映作者创作意图。

分享:
1

喜欢

0

赠金笔赠金笔

阅读(300)┊ 收藏(0) ┊转载原文 ┊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红楼梦》作者有七十七人以上?该有多少“被作者”?
后一篇:[转载]我又上了霍国玲的“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9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19: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树倒猢狲散】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树倒猢狲散”辨—— 从一条脂批的解读确定《石头记》初评的时间 (2017-11-18 17:07:22)
标签: 《红楼梦》数理研究        分类: 红楼梦研究转载
“树倒猢狲散”辨—— 从一条脂批的解读确定《石头记》初评的时间

                           原创   红学后人
本文已刊载于2013年第三季度的《长沙社科》,作者注。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它是华夏民族古典文学的颠峰之作。它的名字在今天已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到现在《红楼梦》的版本可能说是纷繁复杂,令人眼花潦乱。但是,细究起来,就《红楼梦》的流传版本可以简单地分为手抄本系列和印刷本系列。印刷本系列很繁杂,且没有更多讨论的必要。手抄本系列到目前为止仅有十二种。它们分别是甲戌(1754年)本、己卯(1759年)本,庚辰(1760年)本,蒙古王府本、戚蓼生序本、舒元炜序本、郑振铎藏本、红楼梦稿本、列宁格勒藏本、梦觉主人序本、杨继振藏本和程甲本。甲戌本是我们目前看到的最早的《红楼梦》文本。所谓“甲戌本”是指清乾隆朝农历甲戌年(即公历1754年)间抄写流传的一个本子。甲戌本的原名是或全称是《乾隆甲戌脂观斋重评石头记》。此书第一回第八叶后半叶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一语。由此我们知道甲戌本是一个再评本。无论怎样,在它之前应有一个“初评本”。可是,“初评本”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现在却没有存只字片语。这无疑是一种遗憾。不仅如此,我们就连“初评本”在哪一年出现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这成为“红学”中的一个悬案。由于历史资料匮乏,这一悬案至今没能解决。然而,本文试图通过对一条脂本的解读来解决这一悬疑问题。
  《红楼梦》第十三回:
  凤姐方觉星眼微朦,恍惚只见秦氏从外走了进来,含笑说道:“婶婶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婶,故来别你一别。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婶,别人未必中用。”凤姐听了,恍惚问道:“有何心愿,你只管托我就是了。”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内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咱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旦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此处甲戌本脂批:“树倒猢狲散之语全犹在耳,曲指三十五年矣。伤哉,宁不恸杀。”
  此处庚辰本脂批:“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哀哉,伤哉,宁不痛杀。”
  周汝昌先生评述:“树倒猢狲散特加‘那句’二字,是有实指。盖雪芹祖父楝亭先生常对门下座客吟诵树倒猢狲散者,本系宋人词赋之题目。楝亭引来,则指其官职荣耀是依附于另一大树。大树一倒,则家亡人散。其语似为笑谈,实则沉痛,已预知日后必有变故而家遭灾难耳。”
  此处的甲戌本和庚辰本都有这条脂批,但文字稍有差异。甲戌本是“全犹在耳”。庚辰本是“今犹在耳”。庚辰本文意更通顺。甲戌本应是抄手把“今”错抄为“全”。所以我们辩析此批从庚辰本。
  《红楼梦》文本和批语还有二次涉及“树倒猢狲散”一语。
  第一处:《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听了《红楼梦曲第十四支?收尾?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戚本脂批:二句总宁荣,与树倒猢狲散作反照)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照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合聚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甲戌本脂批:又照看葫芦庙,与树倒猢狲散反照。)
  第二处:《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贾母设谜语由贾政猜,贾母的谜面是: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蒙王本脂批:所谓树倒猢狲散是也。)
  “红学”专家吴世昌先生认为:“脂批在一七六二年一条评中说:‘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哀哉、伤哉!宁不痛杀!’这一句成语,是曹寅活着时常说的,后来变成了谶语。……脂评说三十五年前是一七二七年,即雍正五年,正是曹頫被黜之年,此时曹寅已死了十五年了,但其当年对客佛语竟成谶语,这年曹頫免职‘树倒’,次年春天被抄‘猢狲散’了。”
  吴先生的观点是:一、脂评说三十五年前是1727年,二“树倒”是指曹頫免职,三“猢狲散”是指曹家一七二八年被抄。
  吴先生此说偏颇。因为:第一,脂批并未说是1727年,这是吴先生强加给脂批的。第二,“树倒猢狲散”是一个整体,吴先生却把“树倒”割在1727年曹頫被黜,把“猢狲散”放在1728年曹家被抄。
  我们认为,可以称为曹家之“树”的人有三个,分别是曹頫、曹颙、曹寅。曹頫从雍正即位的第二年被看管到雍正五年被罢再到雍正六年被抄家是一个渐进过程,是一个时间段而非时间点。把时间点确定在1728年则三十五年后已是1763年,这时曹雪芹已快去世。所以,这条批语中的“树”应将曹頫排除,剩下曹颙和曹寅。我们知道,曹颙和曹寅分别死在1714年和1712年,这两件事都可以认为是“树倒”。因为“树倒猢狲散”一语系由曹寅经常讲出来,也因为《红楼梦》中谜语由贾母说出,而贾母一角的原型人物是曹寅的妻子,所以根据“现场关联法”判断,我们认为树倒猢狲散之“树”系曹寅的可能性最大。这样一来,1712年往后推35年则是1747年。这一年早于现存于世的《红楼梦》最早抄本——甲戌本抄写的年代即1754年。因甲戌本系重评本,是“再阅评过”的,由此我们可以推知“树倒猢狲散”这一条批语是《石头记》初评时留下的。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石头记》初评的时间是1747年。
  这样的推理符不符合逻辑呢?
  要判断上述推理的合理性,首先需要我们确定《石头记》最早成书的时间。
  《红楼梦》流传于世最早抄本甲戌本凡例曾说,作者“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厌肥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致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在“半生潦倒”之处有蒙王本脂批:“明告看者。”周汝昌先生述评:“半生,指三十岁。古时以花甲六十年为人寿之基数。”①
  ①见《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P2页
  也就是说,按脂批的提示,《石头记》初次面世是作者曹雪芹三十岁左右。也就是说曹雪芹生于1715年,三十岁左右是1745年前后。这时《石头记》已初步成书。曹雪芹把“四月二十六日是芒种节”暗指乾隆元年即1736年写进《红楼梦》,是为自己开始创作《红楼梦》的前身——旧有的《风月宝鉴》和《石头记》埋下的奠基石。曹雪芹自己说:“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凡例”中的诗也说“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样一来,我们又认为曹雪芹把乾隆十年即1745年才开始实行的“曲柄七凤金黄伞”制度写入书中是为《石头记》写作初步完成立下的一个里程碑。《石头记》在初步成书二年左右,即1747年,脂砚斋首次给它写批语。
分享:
5

喜欢

0

赠金笔赠金笔

阅读(1063)┊ 收藏(0) ┊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转载]“秦钟之死”与《红楼梦》版本的分类         &n
后一篇:[转载]“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透露了《红楼梦》的什么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9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2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金陵十二钗+年龄】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转载]红楼梦大揭秘——十二钗及贾宝玉的年龄关系 (2017-09-12 09:46:54)
标签: 转载        分类: 红楼梦研究转载
原文地址:红楼梦大揭秘——十二钗及贾宝玉的年龄关系作者:中华进步社

红楼梦大揭秘

——十二钗及贾宝玉的年龄关系

   红楼探索之旅进行到现在,尚有许多不解的难题。它们丝丝相扣,错综复杂,头绪众多,需要进一步理清。其中一个问题就是书中人物的年龄问题,多年来说法众多、莫衷一是。我认为曹雪芹在书中对人物的年龄安排理应非常精确,因为许多人物本身就是实写的,在生活中有原型,可以原样照搬。为什么不能达成共识?我觉得问题在于研究方法选择的不同。我认为解决这个难题的最佳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文本细读。也就是说,要想理清书中人物的年龄,必须从第一章开始,总结所有与年龄有关的线索,多角度、全面地考虑问题。辨清文本的真伪、矛盾发生的原因,确定线索的可靠性,从而最终判定人物的年龄关系。

   这就需要一把梳理线索的梳子,也就是首先要找出问题的切入点。非常幸运,我找到了这把梳子,它就是第六十三回袭人抽签后的一段文字:“大家算来,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他同庚,黛玉与他同辰”这里面隐藏着一条重要的信息,那就是香菱、晴雯、宝钗、袭人四人同岁。这样,有了这把梳子,我们就可以从第一回开始,逐一梳理关于书中人物的年龄线索,以此确定十二钗及贾宝玉的年龄关系。

   第一回的第一条线索是这样的文字:“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根据我们的“梳子”,由于香菱、晴雯、宝钗、袭人四人同岁,那么宝钗现在也是三岁。接下来的情节是绛珠仙草与神瑛侍者订下还泪之约,下面又有文字“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 。其中的“已有一半落尘”和“犹未全集”显然是指绛珠草和神瑛侍者还尚未下世,也就是说红楼梦的相关重要人物已经有一半下世,其中就包括比宝玉大的宝钗。此时的十二钗,若以贾宝玉的年龄衡量,就可以大致分成两半。已经下世的(年龄比贾宝玉大):李纨、凤姐、妙玉、秦可卿、元春、迎春、薛宝钗,尚未下世的:林黛玉、探春、湘云、惜春、巧姐。由于神瑛侍者是在甄英莲和宝钗“年方三岁”时下世的,我们就可以判断宝钗比宝玉大三岁。

   第二回,有这样的文字:“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交代了黛玉的年龄。接下来,有一句话“堪堪(有本作看看)又是一载的光阴”。不论是“堪堪”还是“看看”在这里的重心都指向了“又”字,应当理解为刚好、恰恰的意思。否则,作者就会写成“眼看快过一年了”,等等文字,这也是作者的细腻、高明之处。因此,在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之时,又过了一年,黛玉六岁。这样作者借冷子兴之语交代了黛玉和贾蓉的年龄关系:“这位珍爷倒生了一个儿子,今年才十六岁,名叫贾蓉”,说明贾蓉比黛玉大十岁。接下来还有一笔,仍是借冷子兴之口:“说来又奇,如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写了宝玉与黛玉和贾蓉的年龄关系(比黛玉大一二岁,比贾蓉小八九岁),为下一回做准备。还借“长名贾琏,今已二十来往了(即二十上下)。”一句,说明了贾琏比贾蓉大三到五岁、比黛玉大十三到十五岁。接下来是张如圭报喜,“次日,面谋之如海”,“已择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日程非常紧凑,说明黛玉初进贾府时才六岁。

   第三回,作者借黛玉之口交代了她与宝玉的年龄关系:“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表明宝玉比黛玉大一岁,此时七岁。这个结果证实了第二回年龄关系交代的准确(宝玉比黛玉大一二岁)。另外,作者借“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的文字,交代了雪雁的年龄比黛玉大四岁。体现了富贵人家里丫头一般比主子大的惯例,以便与其它文字贯通。
   第四回一开始,根据故事情节的继续流动,作者已经交代了贾兰的年龄:“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贾兰小宝玉两岁。后来,“如今且说雨村”之后的情节是作者的插叙,时间已经悄然改变。这段文字里面出现了门子的一句话:“老爷一向加官进禄,八九年来就忘了我了”,作者在告诉我们葫芦庙一别已经八九年。又有门子的话:“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其模样虽然出脱得齐整好些,然大概相貌,自是不改,熟人易认”说明此时香菱已经被拐九到十年,此时宝钗十二三岁(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宝玉是九到十岁。还有这样的文字:“只有薛蟠一子。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谈到了宝钗比薛蟠小两岁。而二十八回凤姐之语:“前儿薛大哥哥求了我一二年,我才给了他这方子。”,显然是作者的笔误(凤姐比宝钗大了八到九岁,应当比薛蟠大)。

   第五回开始,又继续说贾府之事。通过“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等语,已经把时间的概念渐渐模糊起来。不过仍然通过“东边宁府中花园内梅花盛开”的文字,透漏了季节(大约是冬天)。第六回“因这年秋尽冬初”另叙刘姥姥,借她之口说出了凤姐的年龄:“这凤姑娘今年大还不过二十岁罢了,就这等有本事,当这样的家,可是难得的”接下来又通过“只听一路靴子脚响,进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的文字,亮出了凤姐比贾蓉大二三岁的线索。这与第二回贾琏比贾蓉大三到五岁的梳理结果是吻合的。接下来,自第七回的送宫花开始直到第十三回都是与此相连续的情节,时间的流动速度明显放慢。其中第十一回回末和十二回里还陆续交代了时间:“这年正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 (看秦氏)、“倏又腊尽春回”(贾瑞死)、“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得病)。其中“倏又腊尽春回”和“谁知这年冬底”似有矛盾,但细读之后,发现这里是作者的分叙手法,林如海得病与看秦氏、贾瑞病的情节是同时发生的,并不存在矛盾。根据接下来的文字描写,贾琏送黛玉往扬州去后不久,就发生了秦可卿托梦、秦可卿之死的情节,这些情节也是在“这年冬底”发生的。之后在第十三回终于迎来了又一个重要线索:“江南江宁府江宁县监生贾蓉,年二十岁”。作者借助秦可卿的丧事,又一次明确了贾府重要人物的年龄关系。依据第二回所交代的黛玉和贾蓉的年龄关系(贾蓉比黛玉大十岁),以及第二三四回所交代的人物年龄关系(宝钗比宝玉大三岁,宝玉比黛玉大一岁,凤姐比贾蓉大二三岁),我们可以确定此时(秦可卿死时)的人物年龄:贾宝玉十一岁、黛玉十岁、宝钗十四岁、凤姐二十二三岁,这都是确切无疑的。其中在第十四回,作者精心埋设了一个伏笔:“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由于林如海身染的是“重疾”,他的病情不应当持续很长,因此“这年冬底”当为“这年冬天”之误写。这个伏笔的意义在于写明了林如海与秦可卿是同一年死的,并且林如海死于秦可卿之前。而贾瑞之死的时间(倏又腊尽春回), 死于看秦氏的时间之后(十一月三十日冬至),与其它情节(秦可卿之死、贾妃省亲等等)存在矛盾。而且,关键的矛盾在于“十一月三十日冬至”和“倏又腊尽春回”这两个时间,显然,这两个时间出自《风月宝鉴》,作者还未来得及修改。

   接下来又是连续的情节,直到“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的作为起来,也不消多记。” 和“一日正是贾政的生辰,宁荣二处人丁都齐集庆贺,热闹非常。”再次模糊了时间。到此,前面伏笔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第十六回有这样的文字:“贾琏与黛玉回来,先遣人来报信,明日就可到家”后来又有“琏二爷和林姑娘进府了”。根据前面“大约赶年底就回来”的伏笔,作者再次不显山不露水地明确了时间:贾政的生辰和元春的才选,都发生在与林如海与秦可卿之死的同一年。此时,贾宝玉十一岁、黛玉十岁、宝钗十四岁、凤姐二十二三岁。

   由于只是改建,而且又是元春才选后的加紧施工,第十七回的 “又不知历过几日何时,这日贾珍等来回贾政:“园内工程俱已告竣,大老爷已瞧过了,只等老爷瞧了,或有不妥之处,再行改造,好题匾额对联的。”就比较容易理解,此时的时间,虽然已经过年,但仅仅是几个月的时间。此时,贾宝玉十二岁、黛玉十一岁、宝钗十五岁、凤姐二十三四岁。作者还在这时交代了妙玉的年龄:“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

   接下来是时间的继续:“王夫人等日日忙乱,直到十月将尽,幸皆全备”、“展眼元宵在迩,自正月初八日”,随着元春的元宵省亲,时间又已经过了一年。此时,贾宝玉十三岁、黛玉十二岁、宝钗十六岁、妙玉十九岁、凤姐二十四五岁。根据第六十二回“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二月没人”、以及二十二回的“二十一是薛妹妹的生日”,可以确定宝钗的生日是正月二十一。这时,作者的详述文字已经开始,从元春省亲到二十二回薛宝钗过生日,时间才过了七天。这一回还有这样的文字:“听见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证明了我们关于宝钗年龄的推测是正确的,到正月二十一恰好是十五周岁、十六虚岁。可见,红楼梦人物的年龄也有虚岁和周岁之分。二十四回末“这红玉年方十六岁,因分人在大观园的时节,把他便分在怡红院中,倒也清幽雅静”,道明红玉十六岁,而二十七回红玉却对凤姐说:“十七岁了”,这就说明,通过人物自己表述的年龄一般是虚岁。另外,二十三回还有这样的文字:“因这几首诗,当时有一等势利人,见是荣国府十二三岁的公子作的,抄录出来各处称颂,再有一等轻浮子弟,爱上那风骚妖艳之句,也写在扇头壁上,不时吟哦赏赞”也同样证实了我们关于此时宝玉十三岁的推断是正确的。

   第二十四回,又有文字:“贾琏笑道:‘好不害臊!人家比你大四五岁呢,就替你作儿子了?’宝玉笑道:‘你今年十几岁了?’贾芸道:‘十八岁’”,十八岁减去四五岁也恰好与我们的推测吻合(宝玉十三岁)。第二十七回情节发展到了“四月二十六日”,三十七回时间已经到了“八月二十日”。而之后第三十九回刘姥姥的故事显然又有所隐喻:1、“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绫”字隐迎春)2、“原来这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这儿子也只一个儿子,好容易养到十七八岁上死了,哭的什么似的。后果然又养了一个,今年才十三四岁,生的雪团儿一般,聪明伶俐非常”,说明李纨之夫是在十七八岁上死的,还暗示了宝玉的年龄(也与梳理结果吻合——宝玉十三岁)。3、刘姥姥道:“这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名叫茗玉。小姐知书识字,老爷太太爱如珍宝。可惜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 根据甲戌本第七回的双行夹批:“设云‘情钟’。古诗云:‘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二语便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 这茗玉小姐显然是暗寓秦可卿,可见秦可卿死时十七岁。

   第三十五回:“目今傅秋芳年已二十三岁,尚未许人。”文字似有人改动,傅秋芳年龄比宝玉大太多(宝玉十三岁)。

   根据四十二回彩明念道:“八月二十五日,病者在东南方得遇花神。用五色纸钱四十张,向东南方四十步送之,大吉。”以及接下来四十三回“初二是凤丫头的生日,上两年我原早想替他做生日,偏到跟前有大事,就混过去了”,凤姐的生日是九月初二。

   四十五回出现了黛玉的话:“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根据我们的推断,此段文字为笔误。(黛玉此时只有十二岁)

   四十九回,有文字“李纨为首,余者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湘云、李纹、李绮、宝琴、邢岫烟,再添上凤姐儿和宝玉,一共十三个。叙起年庚,除李纨年纪最长,他十二个人皆不过十五六七岁,或有这三个同年,或有那五个共岁,或有这两个同月同日,那两个同刻同时,所差者大半是时刻月分而已。连他们自己也不能细细分晰,不过是“弟”“兄”“姊”“妹”四个字随便乱叫”其中凤姐的年龄显然误写(凤姐此时已经二十四五岁)。

   五十三回“当下已是腊月,离年日近”,“已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至十五日之夕”,又过了一年。此时,贾宝玉十四岁、黛玉十三岁、宝钗十七岁、妙玉二十岁、凤姐二十五六岁。

   五十六回有文字交代了甄宝玉的年龄“四人笑说:‘今年十三岁’”,甄宝玉是贾宝玉的影子,考虑到周岁和虚岁的因素,这段文字与我们的推断相符(宝玉十三周、十四虚)。此后,直到六十六回作者才交代了明确的时间:“谁知八月内湘莲方进了京”

   六十九回“那日已是腊月十二日,贾珍起身,先拜了宗祠,然后过来辞拜贾母等人。和族中人直送到洒泪亭方回,独贾琏贾蓉二人送出三日三夜方回。一路上贾珍命他好生收心治家等语,二人口内答应,也说些大礼套话,不必烦叙。”一段文字,显然“贾珍”又是笔误。

   七十回“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湘云笑道:“一起诗社时是秋天,就不应发达。如今却好万物逢春,皆主生盛”,说明时间已经是春天,又过了一年,此时,贾宝玉十五岁、黛玉十四岁、宝钗十八岁、妙玉二十一岁、凤姐二十六七岁。此回还有“明日乃三月初二日”,“次日乃是探春的寿日”,说明了探春的生日是三月初二。接着又通过“偏生近日王子腾之女许与保宁侯之子为妻,择日于五月初十日过门,凤姐儿又忙着张罗,常三五日不在家”,已经把时间推到了五月。又通过“因今岁八月初三日乃贾母八旬之庆,又因亲友全来,恐筵宴排设不开,便早同贾赦及贾珍贾琏等商议,议定于七月二十八日起至八月初五日止荣宁两处齐开筵宴,宁国府中单请官客,荣国府中单请堂客,大观园中收拾出缀锦阁并嘉荫堂等几处大地方来作退居。”及“至二十八日,两府中俱悬灯结彩,屏开鸾凤,褥设芙蓉,笙箫鼓乐之音,通衢越巷。宁府中本日只有北静王、南安郡王、永昌驸马、乐善郡王并几个世交公侯应袭,荣府中南安王太妃、北静王妃并几位世交公侯诰命。”把时间推到了八月。到七十六回“三五中秋夕”,写出了第二个关键的中秋节。


   书中关于年龄关系的最后一条重要线索出现在第七十八回,有文字:“小哥儿十三岁的人就如此,可知家学渊源,真不诬矣。”写贾兰此时的年龄是十三岁。而根据我们的分析此时宝玉十五岁,这与第四回分析出贾兰小宝玉两岁,是完全吻合的,再一次证明了作者对人物年龄的注重。

   到此我们明确了宝玉、黛玉、宝钗、妙玉、凤姐的年龄关系,十二钗中,由于李纨最大、巧姐最小,他两的年龄关系比较明确。

   通过第七十三回的文字:“黛玉、宝钗、探春等见迎春的乳母如此,也是物伤其类的意思,遂都起身笑向贾母讨情说:‘这个妈妈素日原不顽的,不知怎么也偶然高兴。求看二姐姐面上,饶他这次罢。’”我们得知宝钗的年龄要小于迎春。

   另外,通过以下文字:

   1、第二十回的文字:“二人正说着,只见湘云走来,笑道:‘二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

   2、史湘云接着笑道:“倒象林妹妹的模样儿。”(第二十二回)

   3、探春因问他:“昨日扰了史大妹妹,咱们回去商议着邀一社,又还了席,也请老太太赏菊花,何如?”(第三十九回)

   4、探春道:“林丫头刚起来了,二姐姐又病了,终是七上八下的。”(第四十九回)

   5、黛玉一面让宝钗坐,一面笑说道:“我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今日饭后无事,因欲择出数人,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可巧探丫头来会我瞧凤姐姐去,我也身上懒懒的没同他去。(第六十四回)

   6、黛玉笑道:“不但你我不能趁心,就连老太太,太太以至宝玉探丫头等人,无论事大事小,有理无理,其不能各遂其心者,同一理也,何况你我旅居客寄之人哉!”(第七十六回)

   7、探春因笑道:“你别忙中使巧话来骂人,我已替你想了个极当的美号了。”又向众人道:“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大家听说,都拍手叫妙。(第三十七回)

   我们可以感觉到四十九回“或有这三个同年,或有那五个共岁,或有这两个同月同日,那两个同刻同时,所差者大半是时刻月分而已。连他们自己也不能细细分晰,不过是“弟”“兄”“姊”“妹”四个字随便乱叫”,所形容的年龄关系。根据探春称黛玉“林丫头”又称“林姐夫”,湘云称黛玉“林妹妹”又称“林姐姐”,黛玉称探春“探丫头”,这种“随便乱叫”的情形,我判断黛玉、探春、湘云为同龄。由于黛玉生日比探春大(黛玉二月十二、探春的生日是三月初二),湘云则较黛玉、探春更小(根据第4条文字探春所称的“史大妹妹”,以及二十回、三十二回、三十八回的“林姐姐”文字)。

   另外,根据十八回中的文字:“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说明宝玉三四岁时元春尚未入宫,结合宝钗十二三岁时“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说明元春至多比宝玉大十岁,当比凤姐小一至二岁(凤姐比宝玉大十一二岁),另据凤姐大妙玉五到六岁,因此元春比妙玉大三到五岁(元春比凤姐小一至二岁)。秦可卿死时妙玉同为十七岁,但因为秦可卿是警幻之妹,当比妙玉为小(妙玉的天界身份是警幻)。四十九回的文字“李纨为首,余者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湘云、李纹、李绮、宝琴、邢岫烟,再添上凤姐儿和宝玉,一共十三个。叙起年庚,除李纨年纪最长,他十二个人皆不过十五六七岁”至少说明了迎春至多比宝钗大两岁(根据“皆不过十五六七岁”)。因此,秦可卿比迎春大(秦可卿比宝钗大三岁)。

   这样我们就可以由大到小排出宝玉和十二钗的年龄关系:李纨、凤姐、元春、妙玉、秦可卿、迎春、宝钗、宝玉、黛玉、探春、湘云、惜春、巧姐。这是作者早已经设计好的或者可以说是熟知的年龄结构(实写)。

研究年龄结构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理清了人物关系,还帮我们找出了许多的错误文字。我想,既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人物年龄和生日多为实写。那与人物年龄相差很多的文字就存在为他人所写或者作者曾经改写、改编的嫌疑。对此,由于文章中已经描述很多,我仅举一例:贾母的生日就出现了矛盾,到底是七十一回的“八月初三日”呢?还是六十二回的“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呢?根据宝钗生日的吻合我判断六十二回的“过了灯节”的生日才是与生活原型吻合的生日。另外一个理由是第三十九回有贾母的话:“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又说:“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表明贾母的年龄不超过七十四岁。而七十一回的文字是“八月初三日乃贾母八旬之庆”,“八月初三”是编的,八十岁更是飞跃的、整合了的、虚构的,显然不是贾母的真正生日年龄。因此,七十一回的文字是后改的。

分享:
0

喜欢

0

赠金笔赠金笔

阅读(725)┊ 收藏(1) ┊转载原文 ┊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转载]密码学的发展历程
后一篇:[转载]红楼漫谈——张德辉何许人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9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20: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转载]《红楼梦》中的符号人物是深入解读思想内涵的关键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7-09-24 00:12:53)
标签: 转载        分类: 红楼梦研究转载
原文地址:《红楼梦》中的符号人物是深入解读思想内涵的关键作者:至真斋主
作者:九峰真人

《红楼梦》中出现的角色人物和涉及到的历史与传说人物,有人做过统计,共出现了721个;另外提到了古代帝王23个,古人115个,后妃18个,列女22个,仙女24个,神佛47个,故事和传奇里人物13个,共262个,这两项加起来总共有983个之多。

我研究了一下,还有一部分人物,甚至很重要的角色人物没统计到。由于现存《红楼梦》内容属于原著的只有前八十回,而八十回后还会出现多少人物,那还是很不确定。因为后面发生了很多呼之欲出的故事。比如,我们可以肯定的妙玉在瓜洲渡的情节,王熙凤知命强英雄情节,贾府被查抄等重大故事场景,必定会有前文未出现过的角色人物参与进来,总数超过1000人是必然的。

这里,我只挑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四个主要人物,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这四个人物是我们把握《红楼梦》思想内涵的关键。

《石头记》的前身是《风月宝鉴》。在《红楼梦中一些风物的特殊寓意是解读思想内涵的关键》一文中,我对一些有特殊寓意的风物做了两大阵营归类。其实在人物方面也可以做这样的归类。有兴趣的读者如果根据作者的感情倾向性,对书中的人物进行阵营归类,一定会有很多惊喜发现,从而对《红楼梦》的认知有新的收获。

[转载]《红楼梦》中的符号人物是深入解读思想内涵的关键


先说贾宝玉。贾宝玉的大名究竟叫什么?作者不断地设置悬念,但始终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

例如,林黛玉进荣府时说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

这里提到贾宝玉的小名是宝玉,就留下悬念了,他的大名是什么呢?

在第十六回,秦钟的魂魄遇到索命鬼,只说他的一个朋友小名叫宝玉的,连判官都吓得惊慌失措,只怪小鬼们贸然行事,生怕带来麻烦,这要是说出大名,还不直接连阎王也得吓坏了?

在第三十一回,史湘云说道:“宝玉哥哥不在家么?”贾母回应的是:“如今你们大了,别提小名儿了。”

我们再看书中的一段情节:

贾母又问:“你这哥儿也跟着你们老太太?”四人回说:“也是跟着老太太。”贾母道:“几岁了?”又问:“上学不曾?”四人笑说:“今年十三岁。因长得齐整,老太太很疼。自幼淘气异常,天天逃学,老爷太太也不便十分管教。”贾母笑道:“也不成了我们家的了!你这哥儿叫什么名字?”四人道:“因老太太当作宝贝一样,他又生的白,老太太便叫作宝玉。”贾母便向李纨等道:“偏也叫作个宝玉。”李纨忙欠身笑道:“从古至今,同时隔代重名的很多。”四人也笑道:“起了这小名儿之后,我们上下都疑惑,不知那位亲友家也倒似曾有一个的。只是这十来年没进京来,却记不得真了。”贾母笑道:“岂敢,就是我的孙子。人来。”众媳妇丫头答应了一声,走近几步。贾母笑道:“园里把咱们的宝玉叫了来,给这四个管家娘子瞧瞧,比他们的宝玉如何?”

书中还有一段情节也提到了贾宝玉的小名:

晴雯听说,一发急红了脸,说道:“我叫了他的名字了,你在老太太跟前告我去,说我撒野,也撵出我去。”麝月忙道:“嫂子,你只管带了人出去,有话再说。这个地方岂有你叫喊讲礼的?你见谁和我们讲过礼?别说嫂子你,就是赖奶奶林大娘,也得担待我们三分。便是叫名字,从小儿直到如今,都是老太太吩咐过的,你们也知道的,恐怕难养活,巴巴的写了他的小名儿,各处贴着叫万人叫去,为的是好养活。连挑水挑粪花子都叫得,何况我们!连昨儿林大娘叫了一声‘爷’,老太太还说他呢,此是一件。二则,我们这些人常回老太太的话去,可不叫着名字回话,难道也称‘爷’?那一日不把宝玉两个字念二百遍,偏嫂子又来挑这个了!”

但是,作者始终也没说出贾宝玉的大名是什么。为什么不说?这就是不写之写,大家可以合上书本,用心思考一下历史上什么东西的别名叫宝玉呢?其实,宝玉是作者对玉玺的人格化,本不是一个具体人物,更不是谁的自传。

在古代,玉玺的民间说法就叫宝玉,大家熟悉的凌濛初《拍案惊奇》的初刻卷三十一《何道士因术成奸 周经历因奸破贼》开篇就有这样诗文:

天命从来自有真,岂容奸术恣纷纭?

黄巾张角徒生乱,大宝何曾到彼人?

这里的大宝就是玉玺,也可以说是皇权。

《红楼梦》第5回,仙曲《枉凝眉》写道:“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一个是美玉无瑕”。贾宝玉一生愚顽,怎言无暇,自古无瑕之玉只有一块,那就是和氏璧。楚国美玉和氏璧被一统天下的嬴政收为囊中之物,后打磨雕琢为传国玉玺,成为皇权的象征。传国玉玺的玺文是李斯篆书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这与贾宝玉所配之玉正面内容何其相似:“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当然,小说不能直接写出通灵宝玉就是玉玺。说到皇权,《红楼梦》正是讲明末清初那场对皇权的血腥争夺。如果直接说出玉玺二字,那么小说也谈不上真事隐了。所以,《红楼梦》中宝玉的大名就是玉玺。不管他甄宝玉还是贾宝玉,都是玉玺的人格化!

作者把玉玺人格化了,那么变成帅哥的贾宝玉,就无法携带传国玉玺的特定文字或者符号。为了完善这个缺失,作品巧妙地以贾宝玉与生俱来的一块玉上的文字来弥补。我们来看看这块通灵宝玉:

[转载]《红楼梦》中的符号人物是深入解读思想内涵的关键


《红楼梦》中,通灵宝玉的由来充满着瑰丽与传奇色彩。其原为女娲补天所剩之石,十二丈高,二十四丈见方,因自经锻炼后灵性已通,能口吐人言,被僧人施展法术后,变成扇坠大小的美玉,又被僧人施法术幻形入世,衔在贾宝玉嘴里而进入小说的情节里。

作者设置这段神奇的故事,其实是为主角贾宝玉赋予了象征意义,作者设计的是南明和清廷争夺皇权的历史。在清人高压统治下,没有人敢著书立说表达这段历史。作为有良知的文人,绞尽脑汁要为后人留下这段不让载入清人编制的《明史》或《清史》的历史,就创造性人格化,用宝、黛、钗、湘四个主角人物,代替这个不可直言的明清两个阵营争夺最后统治权的历史,形成了古今小说不可超越的《红楼梦》。当然成书的过程还要复杂,这里只就这个符号性的道具“通灵宝玉”阐述一下。

“符号性道具”,实际是让读者能够准确定位贾宝玉真实的象征意义。如果像胡适派红学家们那样,去曹家寻找贾宝玉的原型,还子虚乌有地认定曹雪芹就是把自己经历写成了书,书中的贾宝玉就是自己的代名词,那就与通灵宝玉的象征意义丝毫没有关联。或者说,通灵宝玉在小说中没有玉玺的道具意义,那就把富有灵性的美玉,只当与金锁之类俗器混为一谈,而大论“金玉缘”去了。

其实,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关于这块通灵宝玉的描述,就很容易理解作者设置此道具的意义。只要掌握了通灵宝玉的道具意义,也就能打开思路,正确理解作者作此大书的目的和作品的思想内涵。

[转载]《红楼梦》中的符号人物是深入解读思想内涵的关键


第8回“比灵通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通过贾宝玉与薛宝钗比对各自挂件,读者清楚了解到,那甄士隐梦中尚未看清的美玉正面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从抄本到刻本,不管文本多大差异,这个地方都是以“图式”表达的,以篆字的形式交代样式。“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这几个字,其实从清代传播《红楼梦》开始,当时的读者读到此处,大多都想到了大秦的传国玉玺。

我们再看通灵宝玉的反面,也是篆书,内容是“一除邪祟 二疗冤疾三知祸福”。无论是普通读者还是学者,都认同这是“通灵宝玉”的奇效功能。例如“魇魔法”一回,贾宝玉与王熙凤中了马道婆的魔法,在僧道“双真”的作法下,通灵宝玉“一除邪祟”功能发挥得神奇而自然。但是,在前八十回只展示了通灵宝玉的“除邪祟”功能,在八十回后肯定还会展示“疗冤疾”、“知祸福”功能。

然而,在通灵宝玉的背面文字上,大家都还只是对其功能众说纷纭。实际上,这背面文字作者仍然在提示通灵宝玉的玉玺和皇权象征。在明代关于印章的著作中,例如《集古印谱》等,载秦代有小玺,其文为“疢疾除永康休万寿宁”,与方以智《印章考》等书记载一致,相传此小玺一直流传到了雍正时期才不知下落。如果把秦小玺三个功能前加上序数字,“一疢疾除二永康休 三万寿宁”,再回看通灵宝玉的背面图式,“一除邪祟 二疗冤疾三知祸福”,一切尽在不言而喻之中了。这是作者再次提示我们,贾宝玉与生俱来的通灵宝玉是与玉玺有关,而与通灵宝玉有关的是贾宝玉。换言之,《红楼梦》作者就是要读者明白,贾宝玉是人格化的玉玺!

通灵宝玉正反两面,都是指向作者设计人物的含义,而不是简单的“金玉缘”游戏或者简单的通灵宝玉的功能,而是为读者打开理解《红楼梦》思想内涵的钥匙。

[转载]《红楼梦》中的符号人物是深入解读思想内涵的关键


晚清孙静庵在他的《栖霞阁野乘》中说:“宝玉非人,寓言玉玺耳!著者故明言为一块顽石矣!”他指出,《红楼梦》“所隐必系国朝第一大事”,“而非徒记载私家故实,谓必明珠家事者,此一孔之见耳”,“此书所包者广,不仅此一事,盖顺、康两朝八十年之历史”。孙静庵根本就没认为贾宝玉是作者或曹雪芹原型之类。

无独有偶,略早一些的《石头记微言》作者孙渠甫说道:“《石头记》一书,影书也!……即言钗黛之争天下也。在书面言,上,宝玉谓宝玉之人;下,宝玉谓口中所衔之玉。在底中底言,则上下混同为一,即指石头,即指舆地,即言钗、黛所争之天下也!在书底言,上,宝玉为宝玉,是天子;下,宝玉即宝玉,传国之玺。”

孙静庵和孙渠甫都谈到宝玉实乃传国玉玺。进入民国以后,宝玉是玉玺说更广泛,《红楼梦》思想基本被揭示出来。以蔡元培为代表的红学认为,《石头记》的主题是“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这基本掌握了《红楼梦》的思想内涵。只是半路杀出个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知半解的留洋博士胡适,出版了《红楼梦考证》一书,把《红楼梦》伟大的思想内涵猥琐到了一个姓曹的奴才家事上。

当今的官方红学家们继承了胡适的衣钵,把贾宝玉是传国玉玺的符号道具观点斥之为歪理邪说。因为他们不能接受贾宝玉是与皇权有关的观点,更不能接受贾宝玉是皇权人格化的创作原理。这些红学家们在曹家沟荒唐离谱的漩涡里意淫,还居然成为当今官方红楼文化附庸风雅的工具。

其实,《石头记》中,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三人,跟孙静庵、孙渠甫所说的贾宝玉一样,也不是人!作者写《石头记》一书,就是把四个东西人格化,那就是南明与清并存的一段稗史。所以,“黛钗之争天下也”这句话再进一步理解就探底了,那就是南明与北清争夺王权。对于国家整个江山社稷来说,南明是一半,还有一半,那就是北方的清与那些丧节的汉人。这一半,作者用“金”代替,在幻化成人物时,就是带着金锁的薛宝钗。南明与清形成争夺天下的两方势力和阵营。也许孙渠甫肯定知道林黛玉就是南明和明遗民人格化,薛宝钗就是清和丧节汉人人格化,但他生活在清朝,不便直说而已。“黛钗之争天下”的观点已经很深邃,无须点破“宝玉是传国之玺”。

书中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人物,也是一个带金饰物的女角史湘云,她也不是具体人物,而是历史卷宗的人格化。因为作者痛恨清人背信弃义,欺骗汉人,残酷杀戮而又不写入历史。扬州、江阴、苏州、昆山、嘉定、广州、南昌、赣州、嘉兴、海宁、济南、金华、厦门、潮州、沅江、舟山、湘潭、大同、南充……大规模屠杀就有四十多起,而在清人编的历史上,几乎没有一笔记载,即便有些地方写到事件,也是模糊不清,十分和谐,这就是清人编写的历史。所以作者用说话不清的史湘云形象,代表着历史卷宗。至于南明历史,更是不允许写上一笔,著名的《明史》文字狱案就是一例。

[转载]《红楼梦》中的符号人物是深入解读思想内涵的关键


“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附注是:“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房分共十八。都中现住者十房,原籍现居八房。”这里就是说,南明的历史清人没有写下,而让后人几乎不知道南明的存在。在很多今人的印象中,崇祯死后就是清朝,这就是清人篡改与残酷镇压的结果,经过漫长的时间,人们真的就模糊起来而接受了被篡改的历史。南明史就像三百里的阿房宫一样,被付之一炬。

所以《石头记》以空前绝后的艺术手法,巧妙而间接地记载了明清两个阵营,在那个今人几乎不知的时代争夺王权的过程和历史。

史湘云的名字含义,与很多朋友猜测的意思很接近。“史像云”——历史就像过眼烟云。这样,四号人物史湘云也是事物的人格化。当史湘云与薛宝钗亲近时,所涉及情节是倾向清人历史的内容;当史湘云与林黛玉亲近时,故事情节就是南明史内容。林黛玉评价史湘云,则是汉人对清人编纂史书的评价;薛宝钗评价史湘云,则是清人对自己编纂史书的评价。

《石头记》的背后故事,只有认为宝、黛、钗、湘都不是单纯的人,才能彻底认识作品的思想内涵。

《石头记》是一部伟大的民族主义题材作品,绝非一个曹姓奴才猥琐的家史。

————————————

校对:王华东 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欢迎关注"吴氏红学"头条号,欣赏更多吴氏红学精品文章!

分享:
0

喜欢

0

赠金笔赠金笔

阅读(298)┊ 收藏(0) ┊转载原文 ┊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转载]末世的“十一月三十日冬至”,贾瑞对凤姐起淫心大有深意
后一篇:余苗文章:从人参价格看《红楼梦》的创作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9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20: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简析贾母“掰谎记”的真实意图 (2017-03-04 00:28:05)
标签: 转载        分类: 红楼梦研究转载
原文地址:简析贾母“掰谎记”的真实意图作者:子凡
简析贾母“掰谎记”的真实意图

在《红楼梦》第五十四回描写了这样一个情节:荣国府元宵开夜宴,请了两个女先儿说书,书名叫《凤求鸾》,才开了个头,贾母便猜到了结局。还说了一大段话,凤姐戏称为“掰谎记”,众人也都笑赞道,“老太太这一说,是谎都批出来了。”贾母的掰谎记怎么说的呢?请看原文:

贾母笑道:“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作贼,难道那王法就说他是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不成?可知那编书的是自己塞了自己的嘴。再者,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小姐都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便是告老还家,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伏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答后语?”

就是这样的一段话,在不同的读者眼里表达的意思却是截然相反的。历来《红楼梦》的读者,研究者都认为贾母的这段文学批评,与对待宝黛爱情的态度不无关系。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分为两大阵营。认为贾母支持木石姻缘的“拥林派”认为,这段话暗讽薛宝钗,而认为贾母赞同金玉良缘的“挺薛派”认为这段话矛头无疑直指林黛玉。尤其是这句话,“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薛宝钗,林黛玉同为近亲姊妹,又都有姻缘之说,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莫衷一是了。

比如刘梦溪先生在博客文章《贾母对宝黛爱情的真实态度》里就这样写到:

我倾向认为,这是贾母对宝黛爱情的一次明朗的表态,而且是相当严厉的表态,即她不会选中黛玉了。当然退一步说,就算贾母批评的初衷与黛玉无涉,那么客观上,贾母所持的对婚姻恋爱的严格道德立场,对黛玉的自由爱情追求也是不利的。贾母上演这出《掰谎记》的时候,宝黛都在场,但书中没有交代他们的反应,不用说,这是《红楼梦》作者的含蓄之处。

持这种观点的人,我认为多多少少是受了续书部分的影响。即贾母,王夫人,凤姐,元春等领导阶层在宝玉婚姻问题上的看法是一致的,从家族利益及当时的择人标准角度选择薛宝钗为媳。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贾母、凤姐为代表的领导者和以元春、王夫人、薛姨妈为代表的领导者对于宝玉婚姻问题的态度是存在矛盾的,比如我的博友镜花水月在她的文章《浅议贾母对宝黛爱情的支持率有多少?》有这样的表述:
唯一可解释的就是贾母根本就没有看中宝钗!巧借张道士提亲之举,无非也是针对元妃赐婚表明自己的立场,告诉薛姨妈、王夫人等‘我老太太就是不愿意你们家的宝姑娘,有我在一天,你们就好趁早打消这些个念头,识趣的赶紧把宝钗另许人家吧,不要耽误了好年华’佩服贾母的心思周密、步步为营。
他们便将贾母的“掰谎记”看做是对薛宝钗的指责。是贾母向王夫人、薛姨妈表明自己选择林黛玉的坚决态度。这种观点未免太主观了。明显带有读者自身的好恶倾向。
解析贾母“掰谎记”的真实意图,不但要充分理解文本,还要注意作者的写作时代和写作背景。
我认为作者写贾母“掰谎记”的真实意图首先是通过贾母之口来表明作者对于当时流行的才子佳人小说的一种批评态度,申明自己所创作的小说的立场。
在《红楼梦》开篇第一回,作者开宗明义:
“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涂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
贾母的“掰谎记”可以看做是对这一段话的重申和通俗化的阐释。
第五十四回的回目就是《史太君破陈腐旧套》,贾母笑道:“这有个原故:编这样书的,有一等妒人家富贵,或有求不遂心,所以编出来污秽人家。再一等,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看魔了,他也想一个佳人,所以编了出来取乐。何尝他知道那世宦读书家的道理!”,作者同样在第一回有类似的表达:“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然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那里去有工夫看那理治之书?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我师意为何如?”

看了这些,作者借贾母之口破陈腐旧套,发乎儿女真情的写作意图还有什么可以怀疑呢?

在本回回前庚辰批曰【庚辰:首回楔子内云“古今小说千部共成一套”云云,犹未泄真。今借老太君一写,是劝后来胸中无机轴之诸君子不可动笔作书。】

在本回回末蒙批曰【会读者须另具卓识,单着眼史太君一席话,将普天下不近理之“奇文”、不近情之“妙作”一起抹倒。是作者借他人酒杯,消自己傀儡,画一幅行乐图,铸一面菱花镜,为全部总评。噫!作者已逝,圣叹云亡,愚不自量,辄拟数语,知我罪我,其听之矣。】

这些也都说明了我的这一观点。作者惯于用此一咏三叹,反复渲染的笔法。比如作者在《红楼梦》中插入了大量的诗词曲赋,脂砚斋就评曰“作者亦有传诗之意”,但是我们不可否认这些诗词歌赋在塑造人物形象,穿缀故事情节,预示人物命运等方面的作用。任何文学作品都会贯穿以作者的思想,也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的一种工具。同样贾母的“掰谎记”一方面借贾母之口书作者自己“心中块垒”,另一方面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落实到文本中,落实到贾母这个人物上,从故事情节发展的角度来说,贾母的“掰谎记”是贾母借题发挥,对当时的流言蜚语做了一次严正的澄清。
在第三十四回袭人道:“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象。”
“人多口杂,那起小人的嘴有什么避讳,心顺了,说的比菩萨还好,心不顺,就贬的连畜牲不如。”
第四十五回林黛玉说,“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
在这些话里,我们捕捉到了这样的信息:贾母对于两个玉儿的偏爱已经引起上上下下的不满;关于宝黛二人的流言蜚语已有传播。
第十九回 黛玉说“你又干这些事了。干也罢了,必定还要带出幌子来。便是舅舅看不见,别人看见了,又当奇事新鲜话儿去学舌讨好儿,吹到舅舅耳朵里,又该大家不干净惹气。”
此处庚辰双行夹批:补前文之未到,伏后文之线脉。伏后文之线脉无疑指宝玉挨打之事。而宝玉挨打正是因为宝玉之行为受到别人诟病,贾环又趁机火上浇油,夸大事实造成的。这就说明在宝黛的周围,或者说以宝玉为中心的周围无疑是有时时伺机挑动事端,诋毁宝玉形象的一股势力存在。在坠儿偷金事情发生后,就有这样的话,“前些年,良儿窃玉,现在提起来还有人称愿”云云。而围绕在宝黛周围的风刀霜剑,这个大家族内部明枪暗箭的利益纷争,贾母也是不可能没有感觉的。因此贾母说着“掰谎记”,自然而然的对这些流言蜚语做了一次澄清。
请大家细品贾母的话:
贾母笑道:“别说他那书上那些世宦书礼大家,如今眼下真的,拿我们这中等人家说起,也没有这样的事,别说是那些大家子。可知是诌掉了下巴的话。所以我们从不许说这些书,丫头们也不懂这些话。这几年我老了,他们姊妹们住的远,我偶然闷了,说几句听听,他们一来,就忙歇了。”

李薛二人都笑说:“这正是大家的规矩,连我们家也没这些杂话给孩子们听见。”

第三,我觉得还有必要解释一下一部分读者对于林黛玉的误解。
   任何一个人都是属于她所处的时代,接受那个时代对她的教育以及方方面面的影响。我们不否认有先知,有圣贤,但是这些圣人先哲也无一不带有他所处的时代的刻痕,所属的阶级的烙印。我们喜欢宝玉,黛玉,因为他们的真实,他们的领先于众人的智慧和见解,他们身上的原生态的追求自由,平等的想法,但是这些想法,这些见识并没有脱离他们所处的封建社会制度下的规范。
林黛玉自幼延师贾雨村,熟读四书。四书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这点林黛玉比贾宝玉还要强。在儒家思想的规范之下,林黛玉也是称得上知书识礼的大家闺秀的。只是她自由的思想没有像宝钗,像探春一样完全被束缚住。但是对于一些当时社会公认的公序良俗黛玉是认可的,是遵守的。这样才有了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才有钗黛的“孟光接了梁鸿案”。
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象你前日的话教导我。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

黛玉的这番话是发自真心的。钗黛之间此时的感情也是真挚的。我们只能理解为黛玉自然萌发的追求自由,追求爱情的思想与她所受到的教育和所遵守的礼制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因此,她感到痛苦,迷茫,因此百感交集,闷制风雨词。她的心灵时时受到这种未知命运的折磨。宝黛之间发乎自然的,心心相印的爱情正乎应作者开篇所述“发乎儿女真情”,这种感情和最后的悲剧结局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但是我想,宝黛之间的爱情是“发乎情,止于礼”的,是不会发展到让大家都可以明确看出来的程度,作为一个封建大家族的家长贾母更不会为成为宝黛自由爱情保驾护航的旗手。“金玉”与“木石”之间更不会发展到明刀明枪的斗争状态。从字里行间都能够读出黛钗之争的读者未免太片面,太狭隘的来看待宝黛爱情了。有把宝黛爱情看成宝黛钗三角恋爱的嫌疑。

  有感而发,信手写来,多有言不及义,逻辑混乱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23:09 , Processed in 0.07076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