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3-8 14: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声杜宇春归尽,难守潇湘啼血心——红楼梦之紫鹃
披衣闲坐养幽情 2020-04-08 | 498阅读 | 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生动、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对人物形象、性格的塑造,独具个性且相互辉映、相互交织。其中紫鹃就是位具有独特魅力的女性。
程高续本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着重塑造了紫鹃这一人物形象。此回写贾府上下忙于钗玉婚事,黛玉病危,但'上下人等都不过来,连一个问的人都没有,睁开眼,只有紫鹃一人'。紫鹃气愤主子们'狠毒冷淡',愤恨宝玉的心'真真是冰寒雪冷,令人切齿'。黛玉垂危,紫鹃'在外面床上躺着,颜色青黄,闭了眼只流泪,那鼻涕眼泪把个砌花锦边的褥子已湿了碗大一片。'当林之孝家的来传达命令时:'那边用紫鹃姑娘使唤使唤呢'。而紫鹃坚决拒绝道'林奶奶,你先请罢!等着人死了,我们自然是要出去的,那用这么……'话虽未说完,但满腔的怒火溢于言表。无限的悲哀与绝望中,紫鹃无畏的反抗精神爆发出耀眼的光芒。
黛玉在生命最后时刻,对守在病榻旁的紫鹃吐露真情:'妹妹,你是我最知心的!虽是老太太派你服待我,这几年,我拿你就当作我的亲妹妹……'又紧紧攥住紫鹃的手:'我是不中用的人了! 你服侍我几年,我原指望咱俩个总在一处, 不想我……'一声'妹妹'发自肺腑,体现了两人深厚的姐妹情谊。让人看到污浊环境中的人心的纯净,体会到冰冷之中的情感的暖意,感受到《红楼梦》中的人情美、人性美。
紫鹃作为林黛玉的丫鬟,很少有正面描写,她的故事都是围绕黛玉展开,没有自己的主线。但她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美好品性和黛玉结下了红楼中最真挚的姐妹情。
一、紫鹃的身份来历
《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荣国府,说明了紫鹃的来历。黛玉从老家只带了两个人,一是年老的奶娘王嬤嬤,另一个是年幼的雪雁。此回写到'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照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第五十七回紫鹃自叙来历时也说:'我并不是林家的人,我也和袭人、鸳鸯是一伙的,偏把我给了林姑娘使'。后来紫鹃就作为林黛玉身旁的大丫鬟,成了和平儿、鸳鸯等人相当地位的'首席大丫头'。
二、紫鹃的性格品质
《红楼梦》对紫鹃这一形象不是集中描绘,而是分散于各个章节中。把这些章节串联,可以概括出紫鹃最为突出的性格特点:忠诚勇敢、聪慧多思。
1、忠诚勇敢
紫鹃一切为黛玉着想,为她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送手炉的情节写道:'黛玉嗑着瓜子, 只抿着嘴笑。可巧黛玉的小丫头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笑问他'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会冷死了我!'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自小跟着黛玉的雪雁和后来服侍她的紫鹃形成鲜明对比,虽未出场,却借雪雁之口侧面衬托出紫鹃的忠诚体贴、细致周到。
紫鹃对黛玉的忠不仅反映在小细节中,更触碰到其心灵深处。尤其当黛玉病重时,紫鹃不仅日夜呵护照料,还对其意志加以鼓励。第八十二回'老学究讲义警顽心 病潇湘痴魂惊恶梦',黛玉料想生命即将终结,紫鹃却不断给予她精神激励,'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紫鹃的精神、人格得到净化和提升,她把自己的生活归于黛玉,所以当黛玉死后她万念俱灭,与青灯古佛相伴。相比《红楼梦》中的众多丫鬟,如精明能干、处事周全的平儿,刚强灵巧,却时常任气使性的晴雯,细致温顺却处心积虑的袭人,紫鹃的忠诚是内心的本性使然。
2、聪慧多思
紫鵑默默关注宝黛爱情,她察觉到宝玉飘来荡去的感情以及黛玉在主子们心中日已俱下的地位,惟恐黛玉受到伤害,于是用自己的'慧'试探宝玉。
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宝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一个'慧'字,足见曹雪芹对紫鹃的情感态度。紫鹃对宝玉说道:'姑娘……大了该出阁时,自然要送还林家的,终不成林家的女儿在你贾家一世不成? 所以早则明年春,迟则秋天,这里纵不送去,林家亦必有人来接的了。'试探的结果宝玉犯了'呆病',但也试出他的真情,立下誓言:'活着,咱们一起活着,不活着,咱们一起化烟,化灰如何?'
虽免不了受到主子们的斥责,但她满心欢喜,对黛玉说道:' 宝玉的心倒实,听到咱们去,就这么病起来。'并劝她趁早考虑终身大事:'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大事要紧。'同时急切直白地呼吁她:'万两黄金容易,知心一个也难求。'在真挚的语言和举手投足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紫鹃的聪慧多思及无私无畏的高尚品质。由于'试玉'的成功,紫鹃对宝黛爱情充满信心,并抓住一切时机,为促成有情人终成眷属而奔波辛苦。
三、紫鹃的命运悲剧
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说道'解脱之道,存于出世,而不存与自杀。出世者,拒绝一切生活之欲者也。彼知生活之无所逃于苦痛,而求入于无生之域。当其终也,恒干虽存,固已行如槁木,而心如死灰矣。若生活之欲如故,但不满于现在之生活,而求主张之于异日,则死于此者,固不得不复生于彼,而苦海之流,又将与生活之欲而无穷。故金钏之堕井也,司棋之触墙也,尤三姐,潘又安自刎也,非解脱也,求偿其欲而不得者也。彼等之所不欲者,其特别之生活,而对生活之为物,则固欲之而不疑也。固此书中真正之解脱,仅贾宝玉、惜春、紫鹃三人耳。'
'紫鹃' 谐音'子鹃',是鸟名也是花名,不仅反映了她对黛玉的热情,也间接暗示了黛玉的悲剧命运。第七十回中黛玉作《桃花行》预示着即将走完的人生。文末'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更突显出紫鹃这名字的隐喻之意。
黛玉泪尽而亡,香消玉殒,紫鹃则啼血哀鸣。红学家太愚先生说'紫鹃是一位秉性善良,多情而深思的丫鬟,她自始至终看见宝黛爱情的演变和惨败,于是酿成了自己长期的忧郁的情结。'黛玉死后,紫鹃对爱情、人情冷暖,甚至人生百态逐渐淡漠了,'一片酸热之心,一时冰冷','算来竟不如草木石头,无知无觉,倒也心中干净'。第一百一十八回中,伴随惜春的出家修行,紫鹃也找到余生归宿:' 如今四姑娘既要修行,我就求太太们将我派了跟着姑娘,服侍姑娘一辈子。'于是紫鹃脱离世俗'终身服侍,毫不改初',伴随黛玉的死亡而'死亡',走向解脱,实现人格精神的升华。
紫鹃形象的塑造,使林黛玉这一典型形象及宝黛爱情悲剧获得补充和照应。黛玉多疑敏感、清高孤傲,紫鹃率真坦诚、不卑不亢;黛玉娇弱美丽、冰雪聪明,紫鹃体贴温柔、聪慧过人;面对爱情,黛玉顾虑太多,面对一片痴心的黛玉,紫鹃忠诚无私,倾心相助。身着'弹墨绫薄棉袄,青缎夹背心'的紫鹃是潇湘馆中的墨竹,清幽淡雅,以其善良无私、忠诚无畏、率真聪慧成为万紫千红的大观园中品格高尚而又独具人格魅力的女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