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人间绛珠仙子绛洞花王贾宝玉&林黛玉明玉玺//灰侍者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42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煜为什么叫陈后主 都是皇帝都是亡国之君
来去一白丁 2017-02-20   |  34090阅读  |  34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李煜为什么叫陈后主,了解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李煜是没有能力治理国家的,那么李煜在诗词方面才情很高,这里说李煜叫陈后主,大家知道陈后主是什么人吗,其实陈后主即陈叔宝,和李煜并不是一个人,那么李煜和陈叔宝有什么相似之处呢?下面就随小编来看看吧。

李煜为什么叫陈后主 都是皇帝都是亡国之君

陈叔宝是南北朝时期南陈的亡国之君 ,李煜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亡国之君,都是皇帝都是亡国之君,别的没关系。

南唐后主李煜是蓝颜祸水吗? 历史上的蓝颜祸水都有谁?

是红颜祸水把。是因为国君自己的昏庸无能导致亡国的,跟女人有什么关系。类似的有商纣王、周幽王、宋徽宗。李煜是词人、陈叔宝是乐人。

李後主的魅力在於是个诗人,且又是个性格浪漫之人,至於他帅不帅不得而知,但帅的话一定会被提及。

如果不是单指君主的话,那最著名的,绝对是非三国的周瑜周美郎莫属。

都是亡国之君,且贪於女色。

陈后主(553~604年),即陈叔宝,字元秀,汉族。南朝陈皇帝。公元582—589年在位。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日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隋兵南下时,恃长江天险,不以为意。祯明三年(589年),隋兵入建康(今江苏南京),被俘。后在洛阳病死,追封长城县公。 陈朝自武帝开国,纲纪粗备,天下渐安,江南之地号称富庶。后主陈叔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即位之后耽于诗酒,专喜声色。后宫有一个美人,名叫张丽华,本为贫家之女,父兄以织席为业。后主为太子时,被选入宫,拨为东宫侍婢。当时后主的龚、孔二妃,花容月貌,皆称绝色,并承宠爱,而孔妃更盛一筹。后主曾对孔妃说:“古称王昭君、西施长得美丽,以我来看,爱妃你比她们美。” 张丽华入宫,年仅十岁,为孔妃的侍女。有一天,被后主偶然遇见,后主大惊,端视良久,对孔妃说:“此国色也。卿何藏此佳丽,而不令我见?”孔妃说:“妾谓殿下此时见之,犹嫌其早。”后主问何故,她说:“她年纪尚幼,恐微葩嫩蕊,不足以受殿下采折。”

李煜为什么叫陈后主 都是皇帝都是亡国之君

后主微笑,心里虽很怜爱,只是因为她年小幼弱,不忍强与交欢。因此做小词,以金花笺书写后送给张丽华。丽华年虽幼小,但天性聪明,吹弹歌舞,一见便会,诗词歌赋,寓目即晓。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出落得轻盈婀娜,进止闲雅,姿容艳丽。每一回眸,光彩照映左右。后主虽未曾临幸,却常把她抱置膝上,抚摩她的身体。此时张丽华芳心已动,云情雨意,盈盈欲露,引得后主益发动情。叔宝即欲染指淫狎,张丽华半推半就,惹得这位陈叔宝魂魄颠倒。一天夜里,风景融和,明亮的月光如水一般,借着酒意后主挽张丽华同寝。张丽华初承雨露,娇啼宛转,不胜羞涩。从此后两情胶漆,号称专房。

不久宣帝崩,后主正式即位,册张丽华为贵妃。当初叔陵做逆时,后主脖颈被砍受伤,在承香殿中养病,屏去诸姬,独留张贵妃随侍。后主病愈,对张丽华更加爱幸。自武帝开国以来,内廷陈设很简朴。后主嫌其居处简陋,不能作为藏娇之金屋,于是在临光殿的前面,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阁高数十丈,袤延数十间,穷土木之奇,极人工之巧。窗牖墙壁栏槛,都是以沉檀木做的,以金玉珠翠装饰。门口垂着珍珠帘,里面设有宝床宝帐。服玩珍奇,器物瑰丽,皆近古未有。阁下积石为山,引水为池,植以奇树名花。每当微风吹过,香闻数十里。后主自居临春阁,张贵妃居结绮阁,龚、孔二贵嫔,居望仙阁,其中有复道连接。又有王、季二美人,张、薛二淑媛,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等七人,都以才色见幸,轮流召幸,得游其上。张丽华曾于阁上梳妆,有时临轩独坐,有时倚栏遥望,看见的人都以为仙子临凡,在缥缈的天上,令人可望不可即。


张丽华也确是艺貌双佳,她发长七尺,黑亮如漆,光可鉴人。并且脸若朝霞,肤如白雪,目似秋水,眉比远山,顾盼之间光彩夺目,照映左右。更难得的是,张丽华还很聪明,能言善辩,鉴貌辨色,记忆特别好。当时百官的启奏,都由宦官蔡脱儿、李善度两人初步处理后再送进来,有时连蔡、李两人都忘记了内容,张丽华却能逐条裁答,无一遗漏。起初只执掌内事,后来开始干预外政。陈叔宝宠爱贵妃张丽华,“耽荒为长夜之饮,嬖宠同艳妻之孽”,到了国家大事也“置张贵妃于膝上共决之”的地步。后宫家属犯法,只要向张丽华乞求,无不代为开脱。王公大臣如不听从内旨,也只由张丽华一句话,便即疏斥。因此江东小朝廷,不知有陈叔宝,但知有张丽华。

陈叔宝热衷于诗文,因此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文人骚客,以官拜尚书令的“好学,能属文,于七言、五言尤善”的江总为首。他们这些朝廷命官,不理政治,天天与陈叔宝一起饮酒做诗听曲。陈叔宝还将十几个才色兼备、通翰墨会诗歌的宫女名为“女学士”。才有余而色不及的,命为“女校书”,供笔墨之职。每次宴会,妃嫔群集,诸妃嫔及女学士、狎客杂坐联吟,互相赠答,飞觞醉月,大多是靡靡的曼词艳语。文思迟缓者则被罚酒,最后选那些写诗写得特别艳丽的,谱上新曲子,令聪慧的宫女们学习新声,按歌度曲。歌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流传最广的有“壁户夜夜满,琼树朝朝新”十字。陈后主曾做的《玉树后庭花》如下:“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成为有名的亡国之音。君臣酣歌,连夕达旦,并以此为常。所有军国政事,皆置不问。


内外大臣专迎合为事。尚书顾总博学多文,尤工五言七言诗,溺于浮靡。后主对他很宠信,游宴时总会叫上他。顾总好做艳诗。好事者抄传讽玩,争相效尤。山阴人孔范容止温雅,文章瑰丽。后主不喜欢听别人说他的过失,孔范在这方面善于为后主饰非,因此后主对他宠遇优渥,言听计从。孔范曾对后主说:“外间诸将,起自行伍,统不过一匹夫敌,若望他有深见远虑,怎能及此?”从此带兵的将帅微有过失,就夺他们的兵权,刀笔之吏反而得势。边备因此越加松弛。此时文武懈体,士庶离心,覆亡即不远了。当时朝廷有狎客十人,以顾总为首,孔范次之。君臣生活穷奢极欲,国力却逐渐衰弱下来。

消息传入长安,正值隋文帝开皇年间。隋文帝本有削平四海之志,于是隋之群臣,争劝文帝伐陈。文帝下诏数后主二十大罪,散写诏书二十万纸,遍谕江外。有人劝文帝说兵行宜密,不必如此张扬。文帝说:“若他惧而改过,朕又何求?我将显行天诛,何必守密?”于是修建了许多战舰,命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为行军元帅,总管韩擒虎、贺若弼等,率兵分道直取江南。隋兵有五十一万八千万,东接沧海,西距巴蜀,旌旗舟楫,横亘数千里,无不奋勇争先,尽欲灭了陈朝。


陈叔宝却深居高阁,整日里花天酒地,不闻外事。他下令建大皇寺,内造七级浮图,工尚未竣,为火所焚。沿边州郡将隋兵入侵的消息飞报入朝。朝廷上下却不以为意,只有仆射袁宪,请出兵抵御,后主却不听。及隋军深入,州郡相继告急,后主叔宝依旧奏乐侑酒,赋诗不辍,而且还笑着对侍从说:“齐兵三来,周师再至,无不摧败而去,彼何为者耶?”孔范说:“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断南北,今日隋军,岂能飞渡?边将欲作功劳,妄言事急。臣每患官卑,虏若渡江,臣定做太尉公矣。”有人妄传北军的马在路上死去很多。孔范说:“可惜,此是我马,何为而死?”后主听后大笑,深以为然,君臣上下歌妓纵酒,赋诗如故。

朝廷十分有才能的将领萧摩诃丧偶,续娶夫人任氏。任氏妙年丽色,貌可倾城,与张丽华说得投机,结为姊妹。任氏生得容颜俏丽,体态轻盈,兼能吟诗做赋,自矜才色,颇慕风流。她觉得丈夫摩诃是一介武夫,闺房中惜玉怜香之事,全不在行,故心里不满。在宫里看见后主与张丽华,好似并蒂莲恩爱绸缪的样子,不胜欣羡。因此见了后主,往往眉目送情。后主只因任氏是大臣之妻,未便妄动。又因为相见时妃嫔满前,即欲与她苟合,苦于无从下手。一天,后主独遇任氏,挑逗数语,便挽定玉手,携入密室,后主拥抱求欢,任氏亦含笑相就,没有推辞,翻云覆雨,娇喘盈盈。自此任氏常被召入宫,留宿过夜,调情纵乐,做长夜欢聚。在萧摩诃面前,只说被丽华留住,不肯放归。萧摩诃是直性人,开始还信以为实,也不用心查问。后来风声渐露,才知妻子与后主有奸,不胜大怒,叹道:“我为国家苦争恶战,立下无数功劳,才得打成天下。今嗣主不顾纲常名分,奸污我妻子,玷辱我门风,教我何颜立于朝廷!”

李煜为什么叫陈后主 都是皇帝都是亡国之君

隋兵渡江,如入无人之境。沿江守将,望风尽走。后主向来懦怯,不谙军事,待到隋兵百万压境,后主才开始害怕,召萧摩诃、任忠等于内殿,商议军事。萧摩诃只是不说话。萧摩诃以后主私通其妻,全无战意。最后被擒降隋。隋军直入朱雀门。陈朝的大臣皆散走。后主身旁不见一人,只有袁宪站着没走,后主说:“朕从来待卿不薄,今众人皆弃我去,惟卿独留,不遇岁寒,焉知松柏?非惟朕无德,亦是江东衣冠道尽。”说完,遽欲避匿。袁宪劝说道:“北兵入都,料不相犯,事已至此,陛下去将何往?不若正衣冠,御正殿,依梁武帝见侯景故事。”后主不从,下榻急走:“锋刃之下,未可儿戏,朕自有计。”不知他有什么计?从宫嫔十余人,奔至后堂景阳殿,与张丽华、孔贵嫔三人并作一束,同投井中。隋兵入宫,执内侍问后主藏到哪里去了。内侍指井说:“这里。”里面漆黑一团,呼之不应,上面往下扔石头,才听到里面有求饶的声音。用绳子拉上来,士兵奇怪怎么这么重,本来以为后主体胖,出来后才发现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同束而上。隋兵皆大笑。据说三人被提上来时,张丽华的胭脂蹭在井口,后人就把这口井叫“胭脂井”。

贺若弼夜烧北掖门入,听说韩擒虎已捉住了陈叔宝,呼来视之,陈叔宝惶惧不堪,流汗股栗,向贺若弼求饶不止。贺若弼安慰说:“不要恐惧。”


晋王杨广素慕张丽华之美,私嘱高颎:“你进入建康,必找到张丽华,勿害其命。”高颎至,召张丽华来见,他说:“昔太公灭纣,尝蒙面斩妲己,此等妖妃,岂可留得?”即斩之于青溪。

后主至京朝见隋帝,文帝赦其罪,给赐甚厚。每预宴,恐致伤心,为不奏吴音。后来陈叔宝竟对文帝要求:“我还没有一个称谓,每回朝集,无法与人交谈,愿得一官号。”文帝后来叹息说:“陈叔宝全无心肝。”监者又说叔宝每日喝醉,罕有醒时。帝问饮酒几何,对曰:“与其子弟日饮一石。”文帝大惊,叹道:“随他罢,否则叫他如何过日?”杨坚是把陈叔宝作为一个皇帝来批评的,而在陈叔宝眼里,他做诗度曲才是正业,兴趣也全在这上头,而管理国家不过是他偶一为之的“副业”而已。才会在隋军兵临城下时,告急文书未曾开拆就被丢在床下;陈叔宝也完全忘却了一个皇帝起码的尊严,所以当隋军杀入宫中,他才会与张贵妃孔贵妃三人抱作一团躲在井里,以致隋文帝对一国之君如此不顾体面而大吃一惊。也许陈叔宝并不是“无心肝”,他只是从来就把自己当作一个风流才子,一个诗文骚客,亡不亡国,无所谓,皇帝的体面,更是无所谓的了。

陈后主的好日子就像玉树后庭花一样短暂,仁寿四年,死于隋大兴城,时年五十二岁。

魏征在《陈书》中评论陈后主说:“后主生深宫之中,长妇人之手,既属邦国殄瘁,不知稼穑艰难。初惧阽危,屡有哀矜之诏,后稍安集,复扇淫侈之风。宾礼诸公,唯寄情于文酒,昵近群小,皆委之以衡轴。谋谟所及,遂无骨鲠之臣,权要所在,莫匪侵渔之吏。政刑日紊,尸素盈朝,耽荒为长夜之饮?嬖宠同艳妻之孽,危亡弗恤,上下相蒙,众叛亲离,临机不寤,自投于井,冀以苟生,视其以此求全,抑以民斯下矣。”清人袁枚对张丽华的评价总还公允:“结绮楼边花怨春,青溪栅上月伤神。可怜褒妲逢君子,都是周南梦里人。”《玉树后庭花》被称为“亡国之音”。后来就有了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其实历史自有其向前的步伐,无论陈后主是否写不写“亡国之音”,隋文帝杨坚的一统大业还是要实现,而陈后主只顾享乐、不问政事的理国之举,是无法阻止历史车轮的前行的。

虽然陈后主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但是他在辞赋上确实有很高的造诣,创作出了很多辞情并茂的好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42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咏怀古迹十首(其九)生公石
[明末清初] 彭孙贻

原文
拼音版
背诵
松寒月白夜寥寥,高座空亭藓未凋。

拾果老猿随梵出,听灯山鬼避灯遥。

虚堂杉桧秋阴长,古迹齐梁世次消。

我巳忘情共顽石,不烦磨洗问前朝。

小提示:彭孙贻的《咏怀古迹十首(其九)生公石》原文内容

《谕宝二首》元稹
沉玉在弱泥,泥弱玉易沉。扶桑寒日薄,不照万丈心。
安得潜渊虬,拔壑超邓林。泥封泰山阯,水散旱天霖。
洗此泥下玉,照耀台殿深。刻为传国宝,神器人不侵。
冰置白玉壶,始见清皎洁。珠穿殷红缕,始见明洞彻。
镆铘无人淬,两刃幽壤铁。秦镜无人拭,一片埋雾月。
骥跼环堵中,骨附筋入节。虬蟠尺泽内,鱼贯蛙同穴。
艅艎无巨海,浮浮矜瀎潏。栋梁无广厦,颠倒卧霜雪。
大鹏无长空,举翮受羁绁。豫樟无厚地,危柢真卼臲。
圭璧无卞和,甘与顽石列。舜禹无陶尧,名随腐草灭。
神功伏神物,神物神乃别。神人不世出,所以神功绝。
神物岂徒然,用之乃施设。禹功九州理,舜德天下悦。
璧充传国玺,圭用祈太折。千寻豫樟干,九万大鹏歇。
栋梁庇生民,艅艎济来哲。虬腾旱天雨,骥骋流电掣。
镜悬奸胆露,剑拂妖蛇裂。珠玉照乘光,冰莹环坐热。
此物比在泥,斯言为谁发。于今尽凡耳,不为君不说。




《题三清殿后壁》白玉蟾
些儿顽石些儿水,画工撑眸几睥睨。
忽然心孔开一竅,呼吸掇来归幅纸。
白发黄冠逞神通,手把武夷提得起。
大槐宫中作蝼蚁,醒来闻此心豁喜。
芒鞋竹杖一弹指,三十六峰落眉尾。
魏王岂是中秋死,玉骨犹存香迤逦。
八百年来觅只鹤,一举直上三万里。
半杯浇湿曾孙齿,幔亭遗事落人耳。
新村渡头拽转蓬,寒猿声落青烟里。
老松今已几年梢,毛竹于今复生米。
岩上无人花自红,幽鸟自鸣鸣自止。
笑将铁笛起清风,白云飞过看无踪。
夜来月影挂梧桐,莓苔满地绿容容。
丹崖高处药炉空,洞前云深千万重。
我亦偶来还自去,一夜潇潇江上雨。
飞廉怒答满空雪,天柱峰前飞柳絮。


《书怀寄友人》黄滔
此生如孤灯,素心挑易荆
不及如顽石,非与磨砻近。
常思扬子云,五藏曾离身。
寂寞一生中,千载空清芬。


《群玉山》董居谊
浮世嚣尘不可干,漫山琮璧照人寒。
客来莫认为顽石,具眼还须作玉看。


《丫头岩》彭仲衡
前峰号龟岂是龟,近岩谓月亦匪月。
世间景幻语未真,说著丫头便痴绝。
苍然顽石自天成,道傍过者皆含情。
我来於此发浩叹,乃知有色能倾城。


《妙慧上人求颂》释正觉
妙中有慧独醒醒,历历机前自照灵。
老兔梦寒眠净魄,真犀心醉得通星。
道游刹刹参诸佛,智破尘尘出大经。
顽石点头挥麈尾,坐间华雨一番馨。


《郴江百咏并序·雕玉山》阮阅
{倍亻换山}嵝崎岖面碧霄,何曾温润似琼瑶。
一堆顽石彬江上,纵有昆刀不可雕。


《和秦寿之喜雨》王之道
云峰拥棱层,不动若顽石。
追凉困无所,何当日云夕。
挥箑汗如流,欲卧莫安席。
云头从北来,微风动疏荻。
滂沱一尺雨,旱魃惊辟易。
巾屨获暂御,尊酒容复觅。
谁怜贫长卿,空洞家四壁。
熬熬炉炭中,万物同一息。
明朝槁苗兴,农亩歌帝力。




《安兄号不动求语》释绍昙
万牛挽不回,轮槌击不破。
者样顽石头,世间无两个。


《靖康迎驾行》邓肃
女真作意厌人肝,挥鞭直视无长安。
南渡黄河如履地,东有太行不能山。
帝城周遭八十里,二十万兵气裂眦。
旌旗城上乱云烟,腰间宝剑凝秋水。
雪花一日故濛濛,皂帜登城吹黑风。
我师举头不敢视,脱兔放豚一扫空。
夜起火光迷凤阙,钲鼓砰轰地欲裂。
斯民嗷嗷将焉之,相顾无言惟泣血。
仆射何公叩龙墀,围闭相臣臣噬脐。
奇兵化作乞和歙,誓捐一死生群黎。
游谈似霁胡帅怒,九鼎如山疑弗顾。
郊南期税上皇舆,截破黄流径归去。
陛下仁孝有虞均,忍令胡骑耸吾亲。
不龟太史自鞭马,一出唤回社稷春。
虏人慕得犹贪利,干乘载金未满意。
钗钿那为六宫留,大索民居几卷地。
六龙再为苍生出,身磨虎牙恬不恤。
重城突兀万胡奴,杳隔銮舆今十日。
南门赤子日骈阗,争掬香膏自顶然。
忿气为云泪为雨,漫漫白昼无青天。
太王事狄空金帛,坐使卜年逾八百。
天听端在民心耳,苍苍谁云九万隔。
会看春风拥赭黄,万民歌呼喜欲狂。
天宇无尘瞻北极,旄头落地化顽石。


《赠阳大明》绍兴道人
阳君真确士,孝行动穹壤。
皇上怜其艰,七夕遣回往。
逡巡芭顽石,遗子为馈享。
子既不我受,吾亦不汝强。
风埃难光留,愿子志勿爽。
会当首鼠记,青云看反掌。


《玉山》杨雯
霞衣玉佩去飘飘,控鹤仙人不可招。
难信岭头顽石畔,分明有路入青霄。


《和夔门开济堂韵》李曾伯
世事纷更局面棋,滔滔逝水只东之。
几堆顽石鬼神护,一节高风今古奇。
司马岂能无战垒,卧龙祗合在筹幔
将星一落空遗恨,费尽诗人几许诗。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驱去附崑崙。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三拊当时顽石,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


《游慈溪龙虎轩》陈造
坐曹可胜劳,出郭复行役。
半年定海令,三度慈溪客。
慈溪足胜处,出秀江缭碧。
终然萦梦寐,遑此事游历。
高轩閟龙虎,表表市闤侧。
得兴不暇慵,徙倚且数刻。
洞户初推敲,阶除旋登陟。
向来攫怒势,枯干抱顽石。
乃知名实间,未易胶今昔。
尚喜诗翁碑,不受苍藓蚀。
可但神所护,人未忘翁德。
非使老眼明,斯游竟无得。


《解佩令》无名氏
一生蒙懂,世事不晓。吃茶饭、不知饥饱。坐处生根,立一似、顽石当道。任傍人、笑我虚矫。文艺不解,岂知典教。说修行、无分剖。面上尘埃,发**、身披衲袄。永长生、浩劫不老。


《赋顽石从寄中上人》刘黻
一日复一日,坐来空世尘。
清潭常见月,老木不知春。
室静佛为证,山深石作邻。
莫询门外路,风雨暗荆榛。


《谢通讲师五偈》释正觉
五月人间膏火煎,清风麈对有夤缘。
点头顽石能明证,借口虚空解讲玄。
随类佛身分百亿,出尘红卷等三千。
未闲相约蒲禅稳,作别又趋华雨筵。


《送提刑司勋》文同
同昔分符守兴元,公始仗节来武信。
因而出入在门下,未有三日不亲近。
台移希疏狱谳少,凛凛清风满墙仞。
乘闲每许陪后乘,好寺名园遍游荆
惟携茶具常幽绝,新胯珍团曾不吝。
或因议事阅书画,止用小肴并浅醖。
清欢雅兴自无厌,妓乐喧烦谁愿进。
开张胸怀脱羁检,颜色何尝形喜愠。
使威敛霁官况乐,瞥过二年如一瞬。
后同先满去涪上,数月复来为属郡。
再将厚荫蒙旧物,掩蔽不才宽责问。
同常自念性偏僻,凡取交游最精慎。
虽然众中事汎爱,仁者与亲余不忍。
生平所得无几人,既已得之心自信。
公家兄弟何磊落,一一光华如美瑾。
顾同质状似顽石,辄簉其间袭温润。
令昆强季没已久,公独康庄驰驵骏。
朝廷要人办繁剧,昨不诏书催入觐。
连城众口惜公去,不问鲵鲐与髫龀。
烟开汉沔晓光薄,雪下褒斜寒力峻。
嗟同不得送行旆,回视腰间绾双樱
灙城西北有危楼,徒望高鸿寄长韵。


《龙角岩》朱元升
本是一顽石,偶如龙角象。
至今渴仰人,便作风雷想。

送提刑司勋
[ 宋 ] 文同

原文

同昔分符守兴元,公始仗节来武信。

因而出入在门下,未有三日不亲近。

台移希疏狱谳少,凛凛清风满墙仞。

乘闲每许陪后乘,好寺名园遍游尽。

惟携茶具常幽绝,新胯珍团曾不吝。

或因议事阅书画,止用小肴并浅醖。

清欢雅兴自无厌,妓乐喧烦谁愿进。

开张胸怀脱羁检,颜色何尝形喜愠。

使威敛霁官况乐,瞥过二年如一瞬。

后同先满去涪上,数月复来为属郡。

再将厚荫蒙旧物,掩蔽不才宽责问。

同常自念性偏僻,凡取交游最精慎。

虽然众中事汎爱,仁者与亲余不忍。

生平所得无几人,既已得之心自信。

公家兄弟何磊落,一一光华如美瑾。

顾同质状似顽石,辄簉其间袭温润。

令昆强季没已久,公独康庄驰驵骏。

朝廷要人办繁剧,昨不诏书催入觐。

连城众口惜公去,不问鲵鲐与髫龀。

烟开汉沔晓光薄,雪下褒斜寒力峻。

嗟同不得送行旆,回视腰间绾双印。

灙城西北有危楼,徒望高鸿寄长韵。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42
 楼主|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贾宝玉的通灵玉上,反面写了十二个字,透露他一生三次大劫
2022-04-05 06:30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一回,提到贾宝玉的出生时,他是这么说的: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

贾宝玉衔玉而诞的奇闻,不止冷子兴这个古董商人知道,北静王也早有耳闻,秦可卿出殡一回,北静王摆了祭棚路奠,也专门问到贾政:那一位是衔宝而诞者?几次要见一见,都为杂冗所阻,想今日是来的,何不请来一会。

作为读者,我们也都知道,贾宝玉的通灵玉,虽然在他眼里,是个劳什子,因与黛玉口角,曾多次摔玉,但在贾母、王夫人等人眼中,却是个摔不得丢不得的命根子,一旦摔坏或失落,是要出事的。

因此,宝玉的通灵玉,是由贴身婢女袭人负责保管的,每到白天,拿出来穿好与他戴上,到了夜间,便小心取下来,用手帕包好塞在褥下。

就是王熙凤,在秦可卿停灵铁槛寺时,因贾母、王夫人不在身边,他也唯恐宝玉出事,尤其怕通灵玉失落,自己要担责任,所以等宝玉睡下后,她便命人拿来塞在自己枕边。



要说这件东西,有什么奇特之处呢?那癞头和尚大展幻术,将顽石变作美玉之后,曾说,“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携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

这癞头和尚在通灵玉上刻了哪些字呢?直到第八回,贾宝玉薛宝钗互换金玉观看时,我们才得详细。原来这通灵玉的正面写了八个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背面写了十二个字: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也就是说,通灵玉上一共二十个字,都不是后天人力所为,而是宝玉从一落娘胎时就有的,是先天带来的。而且,“上头还有现成的眼儿。”

贾母、王夫人之所以如此保重此物,大约皆因通灵玉正面的那八个字,意思也很明白,只要这块玉每天随身戴着,别丢了别忘了,这块玉就能保得主人健康长寿。

有这样两句吉祥话儿,又是娘胎里带出来的,虽然“连一家子也不知来历”,但显然都将其看作是有大吉之兆的宝物,常佩戴一定有好处。

那背面的十二个字呢?按那字面意思,似乎这通灵玉有某种神力,可以在关键时刻发挥巨大作用,甚至能救宝玉性命也未可知。



如果我们回到原文中,去一一找对应,那么这三件事十二个字,又分别暗示了宝玉所经历的哪几件事呢?

第一件事,我们很容易找到对应,原文第二十五回,宝玉凤姐因马道婆施法遭魔魇,眼看两人不行了,就在这紧要关头,一僧一道出场了,癞头和尚拿着那通灵玉持诵了一会,又令将其悬于门上,宝玉凤姐果然渐渐好转。

这应该就是通灵玉的第一大功能——除邪祟。甚至可以说,这是通灵玉第一次显灵,并救了宝玉性命,这也是他在尘世所经历的第一大劫。

宝玉的这一劫,根本原因,还在于赵姨娘母子与凤宝两姐弟之间的矛盾,佛家有八苦之说,其中有一苦曰“怨憎会”,大约也是宝玉造劫的主因。

第二件事,因红楼未完,我们在前八十回里,似乎找不到直接对应。红学泰斗周汝昌老先生给出的一个假设是,这个“二疗冤疾”指的是晴雯屈死后,宝玉伤悼成疾。

这个大方向是对的,但私以为宝玉即便因晴雯之死而伤悼成疾,似乎也不大可能会到了要用通灵玉持诵救命的地步,宝玉的这一大劫,更可能是指黛玉死后,宝玉受到重大打击,一病不起,奄奄一息。

原文第三十回、三十一回两回,林黛玉一次是与宝玉口角,一次是与袭人玩笑,曾两次提到自己死了,而宝玉则先后两次半玩笑半认真地说“你死了,我作和尚去。”由此可知,黛玉在他心目中的分量。



我们试想一下,日后黛玉泪尽夭亡,宝玉得知后,会有什么反应?我们从“慧紫鹃情辞试忙玉”一回,就大致可以推断出日后宝玉的反应。

紫鹃为了促成宝黛爱情,想要看看宝玉对黛玉的感情,于是假意说黛玉不日即将回苏州去,结果就惹出了宝玉的呆病,整个人立马傻了一样,怎么着都不中用,若不是紫鹃及时出现,宝玉怕是难好了。

黛玉还没死呢,只是一个回南的假消息,这个呆子便“眼也直了,手脚也冰冷了,话也不说了……已死了大半个了!”若日后听闻黛玉死亡的消息,贾宝玉会是什么反应,也就可想而知了。

闻知黛玉死后,宝玉一定比之前听闻紫鹃谎说黛玉回南的消息后的反应更加强烈,一定会人事不省,卧床不起,家人百般延医请治,皆不见效,眼看人不行了,这时候还是一僧一道恰好出场,将那通灵玉拿出持诵一回,宝玉才见好转。

这即是宝玉所经历的第二大劫,而且,这件事应该发生在黛玉死后二宝成婚之前,从二宝婚后宝玉的态度,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可知,即便他经此大劫,依然难忘他的林妹妹,这也为他后来出家埋下伏笔。

那么“三知祸福”呢?这个应该不难推断,大约与贾府败落有关了。



根据曹公在前八十回里埋的伏笔,以及脂砚斋提示,贾宝玉的通灵玉,应该丢失过。脂砚斋批语里提到过两件与贾宝玉有关的事,一件是良儿偷玉,一件是凤姐扫雪拾玉。

良儿偷玉应该是误窃(第八回脂批:“塞玉”一段又为“误窃”一回伏线),而凤姐扫雪拾玉应该是指八十回后宝玉丢玉一节,这一节又有元春省亲所点戏文之《仙缘》后脂批伏甄宝玉送玉对应。

窃以为,通灵玉的三知祸福与其忽然丢失有密切关联,它的丢失正因其知祸福,所以丢失。通灵玉有灵性,日后它预感贾府大厦将倾,而这也暗示着它尘缘将尽,因此以丢失来警示贾宝玉乃至贾府众人,贾府离家亡人散不远了。

这之后不久,贾府被抄没,贾府子孙死的死散的散,宝玉则身陷狱神庙,在经历一番离散贫苦之后,彻底顿悟了。此其所经历的人生第三大劫。

而宝玉应该也是在知祸福之后不久,选择了悬崖撒手出家为僧,而甄宝玉送玉,应是在宝玉出家之后,他将那历经一段悲欢离合世态炎凉的通灵玉,送到那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通灵玉复现顽石本来面目,上述石头记故事。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1 19:52 , Processed in 0.07181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