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3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0 09: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史湘云===宝玉】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了解公众号宣传计划
【原】红楼梦:史湘云真的是史家嫡长女吗?她口中的“我们太太”指的是谁
姜子说古书 2023-11-08   |  2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史湘云真的是史家嫡长女吗?她口中的“我们太太”指的是谁?

  文/姜子说书

  红学路上,艰难重重,呕心沥血去分析文本,斩钉截铁给出许多确定的答案,又被好多人说成过度解读。那今天就“抛砖引玉”,提出问题,等待大家各抒己见吧,咱尽量不做过多解读了!

  《红楼梦》故事里,史湘云的出身很特别,虽说是“襁褓中,父母叹双亡”,但到底是“居那绮罗丛”,贵不可言。就连林黛玉被史湘云比作戏子之后,都拿此事来怼贾宝玉。



  黛玉又道:“再你为什么又和云儿使眼色?这安的是什么心?莫不是他和我顽,他就自轻自贱了?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贫民的丫头,他和我顽,设若我回了口,岂不他自惹人轻贱呢。是这主意不是?”

  这样说来,史大姑娘自然是嫡生女,不可能是姨娘生的孩子。要不然,贾母也不能收养她好多年,袭人也没机会对着她说出“自我从小儿来了,跟着老太太,先服侍了史大姑娘几年”的话来。但只是,史湘云却对着袭人说了这样一段人生经历。

  史湘云笑道:“你还说呢。那会子咱们那么好。后来我们太太没了,我家去住了一程子,怎么就把你派了跟二哥哥,我来了,你就不象先待我了。”

  《红楼梦》故事里,保龄侯的长子生了三个儿子,史湘云之父便是长子、保龄侯史鼐是次子,忠靖侯史鼎第三子。史湘云所说的“我们太太”到底是谁呢?



  许多人说,哪有人管自己母亲叫“我们太太”的呢?可见史湘云是跟贾探春一样的庶出女。但是,在红楼世界里,无论是贾探春还是贾宝玉,都直接当面管王夫人叫“太太”,而非母亲,贾宝玉在人前提到王夫人的时候,更是以太太相称。

  此外,王熙凤则称呼王夫人为太太,称呼邢夫人为“我们太太”,而非姑妈、婆婆。没错,在红楼世界里,无论是亲生的子女,还是庶出的子女,亦或者儿媳妇,都跟下人一样称呼女主人为太太,称呼男主人为老爷,并无差异。

  因薛姨妈看见邢岫烟生得端雅稳重,且家道贫寒,是个钗荆裙布的女儿,便欲说与薛蟠为妻。因薛蟠素习行止浮奢,又恐糟塌人家的女儿。正在踌躇之际,忽想起薛蝌未娶,看他二人恰是一对天生地设的夫妻,因谋之于凤姐儿。凤姐儿叹道:“姑妈素知我们太太有些左性的,这事等我慢谋。”

  也就是说,史湘云管自己亲妈叫太太,这件事合情合理,与庶出女这事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又因着史湘云当时客居荣国府,在太太称呼前面加上我们,区别于贾家,用以代指史家,那就更加合情合理了。



  但是,作者分明说过,史湘云尚在襁褓之中,亲生父母就双双去世,怎么又说史湘云在贾府住了好几年,她母亲才没了呢?难道她母亲尚在的时候,史湘云一出生就被贾母抱养了不成?

  就算是如此,尚在襁褓之中的史湘云,又哪里谈得上和伺候她的丫鬟袭人要好,甚至于说出不害臊的话来了呢?要知道,史湘云说出“我们太太没了”之前,袭人就说了一段十年前的闺阁秘事,难道两三岁的史湘云,还能跟袭人谈论终身大事,而且还一直对此记忆深刻?若是其母死时,史湘云已经不小了,为啥又说“襁褓之间父母违”呢?



  袭人斟了茶来与史湘云吃,一面笑道:“大姑娘,听见前儿你大喜了。”史湘云红了脸,吃茶不答。袭人道:“这会子又害臊了。你还记得十年前,咱们在西边暖阁住着,晚上你同我说的话儿?那会子不害臊,这会子怎么又害臊了?”

  若说史湘云是庶出女,父亲和亲妈早逝,嫡母还在,那也没有道理把她送到史家去住了好多年。要知道,贾政让林黛玉去外祖母家的时候,就一直强调自己“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之事,换句话说,家里有嫡母的孩子,是不可能被送到别人家教养的,这是古代上流社会的规矩。

  那么,史湘云口中所说的那位太太,会不会指的是她的二婶婶呢?毕竟,史湘云没了父母之后,保龄侯史鼐就成了家中的长子,必须代替已故的长兄养育其子女,这是古代宗族的规矩,紫鹃拿林黛玉家去吓唬贾宝玉的时候,就说过这个道理。



  《红楼梦》故事里,薛宝钗和袭人在背后谈论史湘云,就说过史大姑娘在家里竟一点儿作不得主,还要半夜亲自做针线之事,宝钗口中的“他们娘儿们”指的是史家的女眷,并非娘和女儿,这也是古人用语和现代人的不同之处,史家的太太们,自然是指史湘云的二婶婶、三婶婶,史家的奶奶则是史湘云那些堂哥堂弟的妻子。

  宝钗笑道:“他们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多是他们娘儿们动手。想其形景来,自然从小儿没爹娘的苦。上次他就告诉我,在家里做活做到三更天,若是替别人做一点半点,他家的那些奶奶太太们还不受用呢。”

  《红楼梦》故事里,史湘云进贾府,老太太和太太嫌她穿得多,史湘云明明白白说出了二婶婶这个人来,而二婶婶对于史湘云来说便是“我们太太”。

  一时果见史湘云带领众多鬟媳妇走进院来。贾母因说:“天热,把外头的衣服脱脱罢。”史湘云忙起身宽衣。王夫人因笑道:“也没见穿上这些作什么?”史湘云笑道:“都是二婶婶叫穿的,谁愿意穿这些。”

  虽然书中也提到过忠靖侯史鼎的夫人,但是,作者欲湘云赴社,就写过史鼐左迁,可见,史湘云确实是跟着二叔过日子的,她的婶娘确实就是他们家的太太,但只是,她的二婶婶明明一直活着,史湘云被定亲的时候,人家也不曾没了。难道她的二婶婶是填房吗?史湘云的二叔曾经没了前妻?



  当下安插既定,谁知保龄侯史鼐又迁委了外省大员,不日要带家眷去上任。贾母因舍不得湘云,便留下他了,接到家中,原要命凤姐儿另设一处与他住。史湘云执意不肯,只要与宝钗一处住,因此就罢了。

  红楼世界的嫡庶是有着特殊寓意的设定,大概答案在冯紫英的酒令中,所谓:“女儿喜,头胎养了双生子”。史湘云先被袭人服侍几年,后来回家,大抵是金陵两甄家的故事,为了避免被说过度解读,就此打住吧!大家认为史湘云是不是史家的嫡长女呢?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红楼梦:赵姨娘夺了荣国府的家私,却被贾桂送给了芳官!难怪她会被戏子群攻

红楼梦:娇杏凭啥取代香菱成为人上人?因为她的儿子就叫贾桂!兰桂齐芳,是荣源宁演四个字

红楼梦:天下大观,歌舞团艳绝古今,更有尼姑团团长富比石崇邓通

红楼梦:林黛玉养了三只宠物,护主的被怼,撒谎的被委以重任,爱着家的却拆了家

红楼:王夫人不是反面人物,李纨和贾兰才是!兰桂齐芳不过是反讽,林黛玉早已说破真相!

+关注
undefined
姜子说古书
四大名著解读
共 4581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
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姜子说古书 > 《待分类》举报/认领
上一篇: 红楼梦:赵姨娘夺了荣国府的家私,却被贾桂送给了芳官!难怪她会被戏子群攻
下一篇: 红楼梦:作者写宝玉参禅机,写的是他的真身,与出家无关!黛玉之问,如何作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3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0 09: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通灵宝玉+】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原】红楼梦:作者写宝玉参禅机,写的是他的真身,与出家无关!黛玉之问,如何作答
姜子说古书 2023-11-08   |  3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作者写宝玉参禅机,写的是他的真身,与出家无关!黛玉之问,如何作答?

  文/姜子说书

  《红楼梦》故事里,作者写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随笔就带出禅机,更有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且看贾宝玉究竟悟出了哪些禅和子玄机?又写了哪些最能移性的诗词呢?

  宝钗看其词曰: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看毕,又看那偈语,又笑道:“这个人悟了。”

  《红楼梦》故事里,林黛玉见宝玉如此,却胸有成竹地表示,自己有办法让贾宝玉收了这个痴心邪话,且看林黛玉与贾宝玉的较量。



  黛玉道:“宝玉,我问你: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你那偈末云:'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固然好了,只是据我看,还未尽善。我再续两句在后。”因念云:“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经此一役,贾宝玉输得心服口服,再也不敢参禅悟道,推说只是一时顽话。看官听说,贾宝玉无言可答,何不以“正法难遇,中土难生,人身难得”答之?

  古人云:“中土难生”,华夏中原即中土,而贾宝玉却出生于荣国府这样的钟鼎之族、诗书礼仪之家,又在大观园紫芸轩这样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安身立命,可不就是“贵不可言”四个字吗?正邪两赋,居二爷之位,可不就是“中和”二字吗?



  那僧托于掌上,笑道:“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

  都说“人身难得”,此石自经煅炼之后,却是灵性已通,还能口吐人言,更有“知福祸”、“除邪祟”、“疗冤疾”三大灵验,岂不是贵且坚?

  虽说是“正法难遇”,但贾宝玉晓得读书是为明理,又是正邪两赋之人,其聪俊灵秀之气在万万人之上,继承的又是贾家之源、贾家之善政的基因,何尝不是遇“正法”呢?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通灵宝玉原是“受命于天”,代表华夏中土,那是“正法”中的“正法”,至坚至贵的传国玉玺。以易碎之玉言至坚之语,原来这一篇文章,不为参禅,却为道破玄机!何为玉之至坚?贾宝玉是曾经给过答案的。



  宝玉谈至浓快时,便笑道:“他只顾邀名,猛拚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拚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还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于天,他不圣不仁,那天地断不把这万几重任与他了。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并不知大义。”

  《红楼梦》故事里,作者笔下的朝廷,自然指的是皇家,就如王熙凤对刘姥姥所说的话里头的朝廷,而袭人回怼宝玉,以朝廷宫里为例,亦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凤姐儿笑道:“这话没的叫人恶心。不过借赖着祖父虚名,作个穷官儿,谁家有什么,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俗语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呢,何况你我。”

  宝玉道:“我不叫你去也难。”袭人道:“从来没这道理。便是朝廷宫里,也有个定例,或几年一选,几年一入,也没有个长远留下人的理,别说你了!”

  在《红楼梦》作者的三观里,朝廷与仁和圣是画等号的,所以,贾政字存周,是尊崇周天子以圣人治国之言,荣国府实施的更是“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的仁政,书中称呼太上皇和皇太后为老圣人,皇帝自然是圣人了。



  贾琏道:“于是太上皇、皇太后大喜,深赞当今至孝纯仁,体天格物。因此二位老圣人又下旨意,说椒房眷属入宫,未免有国体仪制,母女尚不能惬怀。竟大开方便之恩,特降谕诸椒房贵戚,除二六日入宫之恩外,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处,不妨启请内廷銮舆入其私第,庶可略尽骨肉私情、天伦中之至性。”

  《红楼梦》故事里,帝王和臣子绝非平等关系,便是父母及子女,也尊崇三纲五常那一套。《西游记》故事里,观世音菩萨也说:“众生不平等,人权高于兽权!”



  菩萨道:“唐三藏奉旨投西,一心要秉善为僧,决不轻伤性命。似你有无量神通,何苦打死许多草寇!草寇虽是不良,到底是个人身,不该打死,比那妖禽怪兽、鬼魅精魔不同。那个打死,是你的功绩;这人身打死,还是你的不仁。但祛退散,自然救了你师父,据我公论,还是你的不善。”

  《红楼梦》故事里,作者推崇的是“忠君爱国”四个字,以女嫁二夫来讽刺臣事二主,甚至忍不住感慨道:“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世人都以为作者是在说史湘云择良人,却不幸当了船妓,其实作者在说,满朝文武都失足当了贰臣,就像林四娘故事里面的桥段一样。



  恒王遂为众贼所戮。于是青州城内文武官员,各各皆谓:“王尚不胜,你我何为!”遂将有献城之举。林四娘得闻凶报,遂集聚众女将,发令说道:“你我皆向蒙王恩,戴天履地,不能报其万一。今王既殒身国事,我意亦当殒身于王。尔等有愿随者,即时同我前往;有不愿者,亦早各散。”众女将听他这样,都一齐说愿意。

  《红楼梦》故事里,歌舞疾尚且拥有一片忠义之志,那些死谏之臣又在干嘛呢?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这才是贾宝玉发出“弃国于何地”的诘问的真正原因。大抵人虽有贵贱,但真正的贵贱,定格在人品和选择上,而非以出身定贵贱。这大概是红楼与西游的共同答案。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红楼梦:赵姨娘夺了荣国府的家私,却被贾桂送给了芳官!难怪她会被戏子群攻

红楼梦:娇杏凭啥取代香菱成为人上人?因为她的儿子就叫贾桂!兰桂齐芳,是荣源宁演四个字

红楼梦:秦可卿的真身是谁?答案就在和她同时亡故的两位大人物身上

红楼梦:林黛玉养了三只宠物,护主的被怼,撒谎的被委以重任,爱着家的却拆了家

通灵宝玉是传国玉玺?还泪之说典出卞和哭玉?

+关注
undefined
姜子说古书
四大名著解读
共 4585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
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姜子说古书 > 《待分类》举报/认领
上一篇: 红楼梦:史湘云真的是史家嫡长女吗?她口中的“我们太太”指的是谁
下一篇: 自从六耳猕猴被打死后,紧箍咒就再也不起作用了,你知道为啥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3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0 10: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马皇后下葬大雨倾盆,朱元璋大怒,一个和尚说了句话,救了大家!
数字人生6688 2020-02-12   |  182阅读  |  8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青山相对出2020-02-09 01:54

历史是一个民族兴衰更替的见证,文字恰好是记录这些兴衰的载体,记载着人类文明最灿烂的篇章。历史就像一面镜子,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它都可以给与客观的真实地评价。
孝慈高皇后马秀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结发妻子,她自幼父母双亡,被滁阳王郭子兴收为养女,并且在他的主持下,嫁给了时为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从此与朱元璋风雨与共。朱元璋登基后,他顺理成章就做了皇后,并且是朱元璋唯一的皇后,她去世后,朱元璋再也没有立后。

朱元璋以前叫朱重八,出生在贫苦家庭,从小吃了上顿没下顿。大饥荒到来后,父亲、母亲、哥哥相继饿死,连个坟地都找不见。朱重八逃到寺庙里,混口饭吃。过几年,寺庙也坐不下去了,他四处化缘、风餐露宿,好不凄苦。随后参加起义军,南征北战,才打下了大明江山。
坐上皇帝以后,为了坐稳他的皇位,朱元璋杀了很多开国功臣,以至于后人对朱元璋的评价不是很高,说他十分凶残。可是他对马皇后的爱,一直都没有变。后宫美女嫔妃众多们,但在朱元璋心目中,马皇后始终占据第一位。

洪武15年(1382年)农历八月,朱元璋的皇后马氏病逝,时年51岁。马皇后下葬当天,”皇后跟我受了多半辈子苦,刚享了几年福就去了,说好了天长日久,现在你撒手人寰,这让我如何面对”。朱元璋越想越伤心,竟呜呜哭出了声。
当朱元璋还在沉浸在痛苦之中,突然电闪雷鸣,滂沱大雨,这在当时九月份的南京而言,非常反常,朱元璋大怒,马皇后与自己一世患难夫妻,岂容葬礼之上,雨淋悲惨,便找来相关官员,呵斥缘何选此不良之日进行葬礼,若说不出正当理由,立即问斩。

群臣都害怕不已,危急时刻,一位和尚站了出来,朱元璋一看,此人正是得道高僧宗泐,宗泐对朱元璋说道:“下雨天哭泣,雷鸣地发哀,西方诸衲子,同送马如来”。大意就是:下雨是老天爷在哭泣,响雷就是大地在哀嚎云端上的神仙都一起现身恭送贤良淑德的马皇后了。听了高僧的话,朱元璋觉得十分有道理,又想到了马皇后生前常常跟自己说不要滥杀无辜,回忆起贤良淑德的马皇后生前的种种作为。朱元璋便收回了自己的话,饶了众人性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3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0 10: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子吟
【作者】孟郊 【朝代】唐译文对照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标签: 情感感激唐诗三百首赞颂母爱乐府数字
译文 注释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赏析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 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百科详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3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0 10: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是鹤家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3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0 13: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红楼梦》为何要大谈仁政和恶政 (2022-03-26 16:43:29)
标签: 转载        分类: 红楼梦研究转载
原文地址:《红楼梦》为何要大谈仁政和恶政作者:周传授
           《红楼梦》为何要大谈仁政和恶政
                   周传授

    《红楼棱》第二回大谈仁政和恶政:

   “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皆应运而生者。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皆应劫而生者。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挠乱天下。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今当运隆祚永之朝,太平无为之世,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至朝廷,下及草野,比比皆是。所馀之秀气,漫无所归,遂为甘露,为和风,洽然溉及四海。彼残忍乖僻之邪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中,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内,偶因风荡,或被云催,略有摇动感发之意,一丝半缕误而泄出者,偶值灵秀之气适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亦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后始尽。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

  作者弘晓为何对仁政与恶政高谈阔论?主要是批驳乾隆帝在乾隆五年写的一首诗,此诗见于《御制诗初集》。诗云::“念予志学时,所慕君子儒。诗亦尊李杜,文亦宗韓苏。要归践履宝,圣言非我诬。即今持治柄,岂不慕唐虞。措行始知艰,虑为空言徒。裁诗铭座右,庶已日警吾。”
该诗的主题即儒家的仁政思想行不通,不过是一些空言。

  对于以上文字,我有如下的判断:
  1,“今当运隆祚永之朝”是乾隆朝。“乾”,八卦之一;“运”指运气,代乾字。“隆”,指
乾隆,内含“弘字辈”。“祚”,皇位。“永”指弘的下一辈即“永字辈”,如弘晓之子永琅。
  2,乾隆四年“弘皙案”后,乾隆帝惩处了一批宗室皇族,其中也包括了弘晓的大哥弘昌、四哥弘晈。此后,弘历便放弃先前所贯彻的“仁政”,用极端手段来维护其独裁统治,巩固皇权。
  3,铁帽子王弘晓倡导仁政,并与乾隆帝之间产生巨大的矛盾。弘历借“弘皙案”之机,此后革去弘晓的所有行政职务。
  4,弘晓用“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之语批判弘历,这是他们兄弟二人之
间决裂的重要信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3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0 20: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党向:几代红楼一场梦,一书隐史百回明200112
liuhuirong 2023-04-15 发表于湖北  |  15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2020年1月11日,又是一年,记取这个日子,是为了激励自己。四年前的灵光乍现之下一念偶生,原以为不过随手一写,三五日便休,却在渐渐触及真相后不忍放手,每每倦意丛生之时,就仿佛看到三百多年前孤灯下那个走笔不倦的身影,寒夜中那双满怀期待的眼眸,杨嗣昌的后人为了给先人洗刷冤屈,四处奔走呼号,种种磨难固然令人心酸,可是朱慈炤呢?他就连公开发声也不能,惟有将极微弱的一点点希望寄托于一本小说,所有的冤屈和悲愤都只能藏匿于《石头记》之中,希望后世有人能够读懂书中的隐意。

“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 “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这一条条血泪批注中包含了他多少辛酸无奈和殷殷期盼。不能暴露的身份、无法公开的传著,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创作,可是他却没有被绝望击倒打垮,反而是用他最大的热诚将其完成,因为他不是为自己而写,他是为众多被迫害被污蔑的不幸英魂而写,是为整个国家和民族遭受的深重苦难而写!

能坚持下来,完全是他的至诚感召了我,一日复一日,一年过去,又积累了几十万字的新发现,个中辛苦难以备述,但随着赖大等更多秘密的不断揭开,辛苦之余更感欣慰,不久前偶然在网上看到了党向先生为我的《红楼隐史》一书写的读后感《几代红楼一场梦,一书隐史百回明》,看后倍受鼓舞,感谢党向先生的长评,特地转贴在下面,在此同时也要感谢那些长久以来支持我的朋友们,谢谢你们的激励,我将继续努力!

《党向:几代红楼一场梦,一书隐史百回明》

前言

天下奇书《红楼梦》,自其问世几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被其征服,一代又一代的学人从未间断过对其研究,然而,有关《红楼梦》的一个又一个的谜团却纠缠不清,最大的谜团是作者之谜,其次是成书年代和版本之谜,再是最初的评点人脂砚斋和畸笏叟之谜,还有最重要的是书中隐藏的真事之谜。本文对以上之谜作一粗略介绍,旨在从侧面窥见不朽巨著《红楼梦》的神奇和伟大,并对最新研究成果王丽女士的《红楼隐史》对上述谜团的解答略作介绍。

一.《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它以玉黛钗的爱情故事为线索,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兴衰为背景,以精炼的语言描写展开了广阔而深远的历史画卷。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一部小说,其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让只要识字的人就能看懂,以它对人物、场景、故事等细致入微、出神入画的描写,让无数读者青睐,以它对诗词曲赋、琴棋书画、金银珠宝、花木山川、儒释道仙、经史子集等等的囊括,堪称中华文化百科全书,让无数学人仰慕,以其对家族兴盛衰落和人物命运的各自归宿的巧夺天工的艺术刻画,又堪称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使人感叹和惋惜,同时,以其充满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如梦如幻、扑朔迷离的写作笔法,令几代红学家和爱好者为之倾倒和付出毕生心血。

正如红学家冯其庸所言:“《红楼梦》是一部出名的奇书,奇就奇在从易读的一面来说,几乎是只要有一般文化的人都能读懂它;但从深奥的一面来说,即使是学问很大的人也不能说可以尽解其奥义。一部书竟能把通俗易懂与深奥难解两者结合得浑然一体,真是不可思议。也正因为如此,两百多年来,它既是风行海内的一部书,也是纷争不已的一部书”。

鲁迅先生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红楼梦》是一部人情小说,而非言情小说。周汝昌认为不仅如此,《红楼梦》更是一部中华文化小说。而端木蕻良等一些红学家更是认为,《红楼梦》的作者展开惊心动魄的历史长河的缩写,在一座小小的大观园里面容纳了整整一部《二十四史》。

《红楼梦》的伟大和不朽,使“红学”一跃而成继“甲骨学”和“敦煌学”之后的二十世纪三大显学之一。毛泽东主席曾在其《论十大关系》中说:“我国……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可见毛主席对《红楼梦》的评价之高。

二.《红楼梦》版本简介

大致说来,《红楼梦》有八十回“脂评本”系统手抄本和一百二十回“程高本”系统排印本两大系统。这两个系统之间、各版本之间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

(一)脂评本系统手抄本:

到目前为止,加上近年新发现的《卞藏脂本红楼梦》,脂评本系统手抄本共计发现十三种,这些手抄本有的是八十回本,有的是采用“程高本”系统排印本补抄的一百二十回本。而最古老、最接近作者原作的当属以下三种:

1.甲戌本:回首题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正文中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故名。存一至八、十三至十六、二十五至二十八回,共计十六回。其原本为甲戌(1694年即康熙33年?,或1754年即乾隆19年?)脂砚斋再评本。书口下部有“脂砚斋”三字,可能是脂砚斋的自用本。其正文文字在现存诸本中最早,保存的“脂批”也最多。其批语有晚至丁亥者(1707年即康熙46年?,或1767年即乾隆32年?)。原为大兴刘铨福所藏,1927年为胡适所购得,后藏美国康乃尔大学,2005年7月由上海博物馆购回国内。

2.己卯本:回首题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存第一至二十、三十一至四十、六十一至六十三、六十五至六十六、六十八至七十回。第一回首缺三分之一,第十七、十八回未分开,第十九回无回目,第六十四和六十七为补配。书内目录页有题记:“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己卯冬月定本”,故名。现藏北京图书馆。1959年发现的第五十五回下半回、五十六至五十八回、五十九回前半回属己卯本散失部分,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3.庚辰本:回首题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存一至六十三、六十五至六十六、六十八至八十回,中缺六十四、六十七两回。第十七、十八回未分开,第十九回无回目,第二十二回末破失,第七十五回缺中秋诗,第八十回无回目。目录页有题记“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庚辰秋月定本”。故称“庚辰本”。此为作者生前脂砚斋的最后一次定本。从第十二回至二十八回有大量朱笔眉批和侧批,署年己卯、壬午、乙酉和丁亥。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二)程高本系统排印本:

1791年(乾隆56年)和1792年(乾隆57年),程伟元和高鹗先后两次以木活字排印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世称程甲本和程乙本。程乙本是在程甲本的基础上修改而成。从此,手抄本逐渐隐没,一百二十回程高系统排印本程乙本开始流行。

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即以程乙本为底本,参以其它脂评本、抄本作校本,此版本50年代至70年代曾多次修订重印。直到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组织红学家以庚辰本为底本,其它脂评本、抄本及程甲、程乙本为参校本,重新校订整理出的一百二十回本印刷行世。这两种“人民文学”版《红楼梦》流播至今。

(三)《红楼梦》版本之谜:

程甲本前八十回的来源之谜,后四十回是否系他人补续之谜、及根据什么补续之谜。在印刷本行世之前,手抄本已传抄流行多年,这里面有没有作者的原始抄本?带脂评的抄本是作者原始抄本还是传抄出来的?这些手抄本的关系如何?是否存在还未发现的更早的本子?作者原计划写多少回、是否写完?是80回、100回、108回,还是120回?脂评本上的干支纪年是属康熙朝还是乾隆朝?等等。

三.《红楼梦》作者之谜

自《红楼梦》问世后的一百多年间,对其评点、研究一直未断,大致来说,对《红楼梦》文本的评论研究称作“评点派”,而透过文本寻求背后所影射的真人真事的研究称作“索引派”,评点派和索引派被称为“旧红学”。然而,《红楼梦》究竟是一部什么书、其作者是谁,在一百多年的旧红学研究期间未太在意。

一九一七年九月,索引派代表人物蔡元培推出其《石头记索引》,指出“《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并认为《红楼梦》的作者应该是明遗民,是“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以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义”,“书中红字多影朱字,朱者明也”,“宝玉有爱红之癖”,“宝玉者,传国玺之义也,言伪朝之帝系也”,十二钗等是影射清初江南名士的等等。

随后王国维推出《红楼梦评论》,虽然他以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和”文艺思想”为立足点建构起他的艺术论,并行之于《红楼梦评论》中,其主旨只是“欲念解脱”,遭到抨击,但其中最有价值的一段说:“而红楼梦自足为我国美术上之惟一大著述,则其作者之姓名与其著书之年月,固当为惟一考证之题目”。从而拉开了对《红楼梦》作者等一系列相关课题的考证。

一九二一年,胡适推出其《红楼梦考证》,首先针对一个半世纪的旧红学发起攻击,指出:“《红楼梦》的考证是不容易做的,一来因为材料太少,二来因为向来研究这部书的人都走错了道路。……他们不去搜求那些可以考定《红楼梦》的著者、时代、版本等等的材料,却去收罗许多不相干的零碎史事来附会《红楼梦》的情节。他们并不曾做《红楼梦》的考证,其实只做了许多《红楼梦》的附会”。并考证出《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他是汉军正白旗人,曹寅的孙子、曹頫的儿子,并说这是一部“自传性”的小说,写于1765年左右,但他不久去世,书未完稿,后四十回为高鹗续作。

紧接着的一九二三年,俞平伯推出他的《红楼梦辨》,举出更多理由证明“原书只有八十回,是曹雪芹作的,后面的四十回是高鹗续的”,并认为“《红楼梦》是作者的自传,是为“感叹身世”、“忏悔情孽”而作,也是“为十二钗作本传”的等等。

从此“新红学”即“考证派”红学树立,“旧红学”尤其是索引派红学式微。

一九四八年,周汝昌推出其《红楼梦新证》,采用较胡适、俞平伯更为丰富翔实的材料,论证了《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并论述了曹雪芹的生平和家世,认为《红楼梦》是作者曹雪芹的自叙传。

至此,《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乾隆朝的曹雪芹(前八十回)和高鹗(后续四十回)便在红学界普遍认可,并得到广大读者的接受,这似乎成为定论。

新红学在研究曹雪芹和脂砚斋的过程中,还衍生出“曹学”和“脂学”。

然而,随着《红楼梦》研究的不断深入,随着脂评本及大量历史文献的传播,广大的《红楼梦》普通读者和爱好者也有机会接触到曾经只有少数学者和红学专家才能见到的第一手资料,并参与到《红楼梦》研究中去。正如邓遂夫在其《红楼梦脂评校本丛书》导论“走出象牙之塔”中所言:“海内外专家学者倒是欢欣雀跃久矣,怎么就忘了普通的《红楼梦》读者呢?怎么就忘了九泉之下'一芹一脂’至今不曾'大快’的心绪和充满渴求的目光呢?”

于是,越来越多的读者和研究者开始发现谜团越来越多,如:为何脂批中多以干支纪年,而仅有一次是乾隆朝的干支纪年?为何《红楼梦》中出现过十几出戏,如《长生殿》、《续琵琶》、《西厢记》、《玉簪记》、《牡丹亭》等等,却惟独不见《桃花扇》?为何书中的元春省亲是在夜间?脂批对书中的“自鸣钟敲了四下”批为“是避讳寅字”,可为何书中出现几处寅字?为何书中很形象地借物取笑讽刺清朝男子剃头留辫的发型头式?为何脂砚斋的评批对作者的意图了如指掌,却一直搞不清脂砚斋是谁,有人说是作者的妻子,有的说是作者的堂兄,有的说是作者的叔父?还有,一直找不到曹雪芹的生父是谁等等,这些迷惑的症结就在于《红楼梦》的真正作者没有找到。

由于主流红学家力主曹雪芹就是《红楼梦》的作者,所以他们不遗余力的搜索与曹雪芹及其家世有关的史料和档案,寻找与曹雪芹有过交往的人和事。可是,一个世纪过去了,几代红学家付出了毕生精力,还是没有找到曹雪芹的生父是谁,也没有找到脂砚斋是谁,就连江宁织造曹氏家族谱系中也没有曹雪芹其人。

按胡适考证出曹雪芹的生年算,曹雪芹在五岁时就开始写《红楼梦》,他感到这不妥,于是他便想办法将曹雪芹的出生年往前考,越前越好,以让曹雪芹有一定的阅历能写出《红楼梦》。而周汝昌却说这无妨,曹雪芹没有经历祖上的繁荣盛世,但他可以听长辈讲。可这都与他们所考证的《红楼梦》为作者的自叙传相违背。

《红楼梦》中的主角贾宝玉,他十几岁时正处于家族的兴盛期,并经历了家族的由盛至衰,其生活原形就是作者自己,他是哭成《红楼梦》的。

于是,一些红学家便开始动摇,怀疑是否真有曹雪芹其人。著名红学家俞平伯晚年看到红学研究似乎走进了死胡同,临终前不无感叹地说:“我们终是上了胡适的当了”。其实,最早考证《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的胡适,起初所依据的资料是袁枚的《随园诗话》中的一条,而这一条还是转录得来的,并且转录有误。虽然这位乾隆朝主盟诗坛四十年的大才子袁枚与“曹雪芹”为同时代人。

因为真正的作者没有找到,所以官方姑且以“曹雪芹”作为《红楼梦》的作者,而研究者继续研究寻找着。近一二十年来,出现了多种《红楼梦》作者说,而呼声较高的是“洪昇、吴梅村、冒辟疆”这三人,但这三人都被否定。

《红楼梦》的高明和伟大,不仅仅在其文学本身,还在于所设的各种谜局。作者能写出如此不朽之作,他的思维、他的头脑决不是简单的,在清朝文字狱高压下,几起大的文字狱案例,已让所牵连的几百人头颅落地,作了冤魂。因此,《红楼梦》的作者是决不可能堂而皇之的将自己的大名写在作品上,也不可能轻而易举的让读者就能找到作者是谁,他一定会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地将他的真实身份隐藏在著作之中,就像他把真事隐藏在书中一样。

《红楼梦》开篇中的“此书只是着意于闺中”,“此书不敢干涉朝廷”,“将真事隐去”等,以及脂评中的“作者善用烟云模糊处”,“读此书需反着看方为会读”,“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一字不可改”等等这些暗示点拨,是在引导着读者如何去解开作者所设之谜团。第一回出现一连串的几个人“吴玉峰、孔梅溪、曹雪芹”等,和前两回出现几次的“一僧一道”,“空空道人”,“癞头和尚、跛足道人”等,其实就是书的作者的“烟云模糊处”。这些人是否就是一个人,即作者自己。“一僧一道”,是否即为“亦僧亦道”,既是僧也是道,其实都不是,而是一个儒生,即作者自己。

有一处脂批中写出“一芹一脂”,是否即为“亦芹亦脂”,即作者自己。此段脂批的落款写道“甲午八日泪笔”,实为“甲申八月泪笔”,这是否就是作者有意为之、狡猾之笔,是在引起读者对“甲申”的注意。脂批中有大量类似作法,或是正面点拨提醒,或是反面引人注意,或是“此地无银”法、“画蛇添足”法的暗示引导等等。

既然《红楼梦》将真事隐去,哪一定就存在与书中故事相似并发生过的真事,而脂批具有点拨引导作用,哪就一定要读带脂批的《红楼梦》,同时,还应读《红楼梦》之外的明清史料,方能解开所隐之事。《红楼隐史》的研究可谓是采用了评点派、索引派和考证派三管齐下的综合研究方法所得。

笔者在读《红楼隐史》之前不久,读过顾诚先生的力作《明末农民战争史》和《南明史》。顾诚先生是具有国际声誉的当代明清史专家。《明末农民战争史》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南明史》曾获国家图书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因《红楼隐史》对明末清初史料的甄别和采纳与顾诚先生的上述二书有共同之处,并持论一致,故认为《红楼隐史》的解析可信。

四.《红楼梦》大揭秘

《红楼隐史》介绍:

2018年,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的《红楼隐史》一书,采用较以往红学研究更为开阔的视角、大历史观、大文学观的方法,查阅明末清初大量史料、笔记、实录,用大量篇幅对《红楼梦》文本各章节及其作者作了深入细致的剖析,解析出《红楼梦》中的许多谜团及不为人知的历史秘密,解析出《红楼梦》的作者是明末崇祯皇帝惟一幸存并潜藏民间的四皇子永王“朱三太子”朱慈炤,以及《红楼梦》中所隐藏的创作时间,分析出《红楼梦》的一喉三歌、人物及故事的多重影射,如以一个人物影射多个历史人物,或以多个书中人物丰富一个历史人物,以故事情节影射揭露明末历史真相等等。采用多角度、时空移位、立体重叠交叉式的人物及事件影射,在不同回目场景中,其影射有所不同,这可谓作者朱慈炤在文学上的创举。

并揭示出最初的批书人脂砚斋就是作者朱慈炤自己。揭示出《红楼梦》里的大观园就是北京的紫禁城。揭秘《红楼梦》背后所隐藏的真实历史,乃是被东林党人因党争乱政而导致明亡,降清后,又在主持参与清朝官修《明史》中歪曲篡改史实的历史。剖析书中许多故事的历史根源,如书中“晴文撕扇”的故事,其实撕的就是孔尚任的《桃花扇》,因为《桃花扇》是歪曲历史、美化歌颂一些东林党人的 ,这类欺世之作朱慈炤是要批判痛挞的。

《红楼梦》的创作宗旨,既是一曲痛悼朱明覆亡、中华涂炭的国殇悲歌,也是以文存史:作为明朝宗室正统继承人的作者朱慈炤,书中的主角贾宝玉,一降生便身中赋玉,即天生的国之君主,这块本该补天的石头,无奈不能补天之塌,扶国之倾,哪他就去填地之陷,纠史之偏。家国血泪不能公开申诉,哪就借助曲折之笔,巧妙地隐藏在日常闺阁琐事中保存下来,“贾史王薛”实乃“假史王雪”和“家史王写”,以为后世留下真实的史实。

《红楼梦》的开篇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诗是作者的苦心写照,更是他内心深处一线希望之寄托,他是多么渴望后世一百年或二百年、哪怕是一千年一万年,只要有人哪怕只有一个人能设身处地的参透《红楼梦》,哪他的血泪就没有白流,良苦用心就没有白费。《红楼隐史》的作者王丽女士,可谓是三百年来第一位解得《红楼梦》真味的人,至此,朱慈炤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五.《红楼梦》研究刍议

《红楼梦》作为一部小说,具有同其它小说共通的研究方法和范畴,如创作方法、艺术价值、故事情节和结构、人物描写、语言艺术以及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等等,几百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可谓丰硕。但《红楼梦》又具有不同于其它小说的独特个性,那就是它是一部没有写完的作品,和在它的表面文字背后隐藏着许多秘密,正是这“断臂的维纳斯”和这许多秘密,才成为除文本吸引人之外的另一大吸引学人之处,才具有了其它小说没有的能够衍生出一门学问的功能。

文本研究的评点和评论与索引、考证的研究,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以促进“红学”的不断发展。自“红学”有史以来,方方面面的研究,成果显著,功不可没。

《红楼梦》这部奇书,一个关键字是“玉”,两个对立势是“善、恶”,三个互补教是“儒、释、道”,四个家族事是“贾、史、王、薛”。以此构成一个完整庞大的体系,这个体系的成立与否在提出并回答着一个帝国的成立与否。玉,作为君子和帝王的象征,是这个帝国的权力,同时又是正义和华夏正统文化的化身,善与恶在争夺着权力,正义与邪恶,一个在维护着、一个在破坏着正统文化,其较量的结果需要“儒、释、道”作出解释,解释的过程,就是善与恶相互转化的过程。从而“贾史王薛”成为“假史王雪”,正义最终是要战胜邪恶的。

《红楼梦》不止是一喉三歌(玉黛钗的爱情故事、作者朱慈炤的自叙传、以文存史),其实还有一歌,那就是以百科全书式的记录保存着华夏传统文化,以免因外来势力的破坏而断送。

《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暗示计划写一百二十回,可后四十回未写,这应该是作者有意为之,为的是能引起后人的注意,越是有更多的人、更长的时间对书感兴趣并投入研究,书中所隐藏的秘密为人解开的可能性就越大。八十回中已透露后四十回的旨意,再加上脂砚斋的评批,就如同后四十回重叠在前八十回一样,如此写法,可谓作者又一高明之处。

小说《红楼梦》作为文学艺术作品,有无影射,暂且不说,但其艺术形象的塑造是来源于现实生活,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通过取舍、提炼、加工、升华而成的,如果这一过程称为作者正向思维的创作的话,那么读者在品读作品时,将书中艺术形象还原为现实生活的过程即可称为读者逆向思维的发现,这一思维权且称为“影射”。影射虽有削足适履之嫌,也不成为艺术,但影射可以帮助理解作品和作者。

六.结语

《红楼梦》在把中国文学推上顶峰的同时,又为后世提供纠正了的历史文本,并为后世衍生出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研究在学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红楼隐史》的研究成果,应该是在以往“红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如果说《红楼梦》所隐藏的真实历史是对清朝官修《明史》中不符合事实真相的纠正和补充,那么《红楼隐史》即是对以往“红学”研究中所遇到迷惑的解析。

历史是一面镜子,如果这面镜子有扭曲,那对后世的不利影响可想而知。历史作为一门科学,应具有反思与怀疑的品质,和自我纠偏修正的功能,从而使社会不断的从文明走向文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史,归根结底,就是对文明不断求索、对真理不断追求的历史。

本文以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英文版富路特的序文中一段作为结束:“历史学家检讨过去的错误,以作将来的警戒。但同时也要忠告读者,保全有价值的事物。据此猜想,今后中国极需采取东西两方的经验。因之作历史的人,务必将所有资料,全盘托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liuhuirong > 《红楼隐史》举报/认领
上一篇: 黛玉之影——勇补孔雀裘的“兰花”晴雯是谁
下一篇: 薛宝钗的弥天大谎“金玉良缘”所影射的明末真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3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0 20: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让贾宝玉心动情牵的农户“二丫头”是谁? (2016-08-26 09:57:22)
标签: 眀朝历史 崇祯 红楼梦 人文 史话 杂谈        分类: 人文
第十五回为秦可卿送完殡,宝玉等人到了一庄户人家过夜,“凡庄农动用之物,皆不曾见过。【庚侧:真,毕真!】宝玉一见了锹、镢、锄、犁等物,皆以为奇,不知何项所使,其名为何。【甲侧:凡膏粱子弟齐来着眼。】小厮在旁一一的告诉了名色,说明原委。【甲侧:也盖因未见之故也。】宝玉听了,因点头叹道:“怪道古人诗上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正为此也。”【甲侧:聪明人自是一喝即悟。庚眉:写玉兄正文总于此等处,作者良苦。壬午季春。】一面说,一面又至一间房屋前,只见炕上有个纺车,宝玉又问小厮们:“这又是什么?”小厮们又告诉他原委。宝玉听说,便上来拧转作耍,自为有趣。只见一个约有十七八岁的村庄丫头跑了来乱嚷:“别动坏了!”【庚侧:天生地设之文。】众小厮忙断喝拦阻,宝玉忙丢开手,陪笑说道:【庚眉:一“忙”字,二“陪笑”字,写玉兄是在女儿分上。壬午季春。】“我因为没见过这个,所以试他一试。”那丫头道:“你们那里会弄这个,站开了,【甲侧:如闻其声,见其形。庚侧:三字如闻。蒙侧:这丫头是技痒,是多情,是自己生活恐至损坏?宝玉此时一片心神,另有主张。】我纺与你瞧。”秦钟暗拉宝玉笑道:“此卿大有意趣。”【庚侧:忙中闲笔;却伏下文。】宝玉一把推开,笑道:“该死的!【甲侧:的是宝玉生性之言。】再胡说,我就打了!”【庚侧:玉兄身分本心如此。】说着,只见那丫头纺起线来。宝玉正要说话时,【庚眉:若说话,便不是《石头记》中文字也。】只听那边老婆子叫道:“二丫头,快过来!” 宝玉怅然无趣。【甲侧:处处点“情”,又伏下一段后文。】


   我前面解密秦可卿时解过了秦可卿的养父“秦业”乃是暗喻“自秦始皇开始的中华封建王权基业”!秦业的爱子秦钟实为“秦种”暗喻的是“自秦始皇开始建立封建王权后的中华汉人的帝业种子。



      秦钟看到村庄丫头用纺车故意说道“此卿大有意趣”,实为汉人帝业种子的秦钟其实是在暗示这“二丫头”与汉人帝业大有关系,而且这个 “十七八岁的村庄丫头”居然是“二丫头”!前面在揭秘贾迎春时解过了“二”在红楼梦中喻指朱明皇权。



       这个村庄”二丫头”年纪十七八岁有何寓意? 为何《红楼梦》中的人物多用十七八岁?因为崇祯的年号用了十七年,可是崇祯是天启七年登基,所以皇帝当了十八年,故而隐述明亡血史的《红楼梦》中人物多用十七八岁。

     脂砚的【处处点情,又伏下一段后文】的批文更是明点作者此处寓意。“情”通“秦”,喻指政权,正是暗示这番农家描写都是与朱明政权有关,此乃朱明继承人宝玉在亡国后的一段亲身经历!



     宝玉农庄所见描写正是呼应第五回里巧姐判词前面画的“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这“庄农人家”就是画里的“荒村野店”,这摇纺车的二丫头就是画里的“纺绩的美人”巧姐朱慈炤!



     原来这个“十七八岁的村庄二丫头”就是秦可卿死后即崇祯十七年朱明亡国后被李自成的毛将军救出北京带到河南种地作了一年农庄小子的“宝二爷”----宝玉朱慈炤!




     再看朱慈炤写要离开农庄: ”宝玉却留心看时,内中并没有二丫头。【庚辰侧批:妙在不见。】一时上了车,出来走不多远,只见迎头二丫头怀里抱着他小兄弟,【庚辰侧批:妙在此时方见,错综之妙如此!】同着几个小女孩子说笑而来。宝玉恨不得下车跟了他去,料是众人不依的,少不得以目相送,争奈车轻马快,【甲戌侧批:四字有文章。人生离聚亦未尝不如此也。】一时展眼无踪。“



       其实让宝玉宝二爷真正心动情牵的是朱慈炤于崇祯十七年在河南乡村农家的劳作一段少年记忆!



     脂砚感叹【人生离聚亦未尝不如此也。】,人生时光如梭,正如这”车轻马快“一般”一时展眼无踪“,可是几十年后再回首,对于朱慈炤来说这一切却宛若就在眼前一般是那么得清晰鲜活,是那么得心动情牵。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3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0 21: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揭开清流东林党的误国亡国的真相 (2016-08-12 10:29:06)
标签: 眀朝历史 红楼梦 史话 东林党 崇祯        分类: 人文
      东林党以清流自居,实际上却是用道德礼法给政敌大扣帽子,用攻讦打击政敌,为自己谋私渔利。东林党热衷的党争造成国家的巨大内耗,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明末自万历朝起的”妖书”、”梃击”、”移宫” 三大案, 都是跟东林党争夺政治主导权密切相关。而弘光帝的继位问题,更是彻底的暴露了东林党的私心自用。因为担心福王即位后会追究东林党在三大案中的责任,所以以史可法为首的东林党捏造朱由崧不贤,反而声称品行不怎么样的明神宗之侄潞王朱常淓很是贤德,一反他们素日的伦理立场,坚决要立伦序靠后的为帝,造成极大的混乱。


  福王朱由崧的继位伦序的问题本无可讨论,正如路振飞遗书史可法:“谓伦序当在福王,宜早定社稷主”,刘城的《上阁部史公书》:“伦序应在福藩,大宝之御无可迟滞之意”。其实弘光帝时,南明仍然控制着从山西,湖南,山东以南的主要的经济生产区。如果当权的东林党史可法辈能够以大局为重拥立福王朱由崧,就不会导致军阀因为拥立之功而坐大,也不会有后来东林党不断恶意造谣以颠覆弘光朝的统治。

  正是东林党史可法等人的一心谋私,再加之门户之见,极力排斥同本有亲东林党的意向的马士英和阮大成、以及大顺和大西军的联手合作,造成了南明的分裂和混乱,直接导致了弘光朝的覆灭。



  还记得我前面揭秘甄家时说过的:甄家的二姑娘,也就是南明的第二个皇帝隆武帝是南明诸帝中最为有能力,所以朱慈炤笔下的贾母夸赞甄家二姑娘----隆武帝朱聿键道:“你们二姑娘更好,更不自尊自大,所以我们才走的亲密。”

  朱聿键改变弘光帝时的基本政策,开始联合农民军共同抗清,一度展现了少有的有“中兴”气象,朱聿键对党争有一定的清醒认识,在他的“缙绅”、“戎政”、“儒林”三篇《便览》中写道: “盖国家之治,必文武和于上,始民兵和于下。不然,立败之道也。”
  “治不独出于帝王,必与文武之贤者共之。始于得贤将相,终于得贤百职,四海兆民,方有信赖。民安则华强彝服矣。……帝王量大,则识必高。识高,必用舍公明。又何有乎东林、门户,魏党、马党之纷纷哉!呜呼,三党成,偏安矣;四党成,一隅矣!”


  隆武帝朱聿键还在考选推官策题中说:“历代之受患,莫过于群臣朋党之最大。于今两京之覆,二帝之伤,皆此故也。……朕今亦曰:‘去寇易,去党难。’然党不去,寇不驱也,审矣。”
    王世德的《崇祯遗录》记叙道:“杨嗣昌实心任事,廷臣所少,而才又足以济之。使廷臣不以门户掣肘,俾得专心办贼,未必无成。顾攻者纷纷,遂使愤郁忧危,方寸扰乱,以抵败亡。无拳无勇,职为乱阶,俱诸臣之谓乎。诗云:「无权无勇,职为乱阶」,其诸臣之谓乎!抚臣微有谋略者,朝臣必嫉之。。。。东林浙党,自万历二十二年五月,廷推阁臣。。。。宪成即谪归,讲学于东林故杨时书院。孙丕扬、邹元标、赵南星辈震愕自负,与政府每相持。科道之附一贯者有人,而宪成讲学,天下趋之。一贯持权求胜,受黜者身去,而名益高,此东林浙党所自始也。更相倾轧垂五十年,而国事遂坏。甚哉,党人之害,天下事如此。。。。闻贼陷洛阳,福王遇害。献贼陷襄阳,襄王遇害。督师杨嗣昌自谥死,自此天下大事益不可为。上忧懑不知所出,而廷臣以嗣昌死,欣然有得色,忘国徇私,幸败乐祸,任事者欲其成功,岂可得乎???”


  东林党误国不算,卖身求荣也罢了,可恨的是还利用著史权篡改历史、颠倒黑白,这天下能有几人体会的了朱慈炤的“一把辛酸泪”啊!



第三十一回:“宝玉笑道:“(湘云)还是这么会说话,不让人。”林黛玉听了,冷笑道:“他不会说话,他的金麒麟会说话。”一面说着,便起身走了。幸而诸人都不曾听见,只有薛宝钗抿嘴一笑。”

  黛玉说的其实是:“湘云实为明史,史书自然不会说话,可是编纂明史的金麒麟---黄宗羲等东林党人却会说善骗,他们因为同满清统治者沆瀣一气而得以把握着著史权和话语权,从而颠倒黑白、欺世盗名!”

  黛玉的悲愤控诉“诸人都不曾听见”,因为别人都听不懂黛玉话中真义,唯有东林党人全心全意服务的主子宝钗----即周后和满清----最是清楚不过了,所以“只有薛宝钗抿嘴一笑”,周后和满清的无限得意尽在这“抿嘴一笑”不言中。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





分享:
2

喜欢

0

赠金笔赠金笔

阅读(5661)┊ 收藏(1) ┊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与贾芸手帕传情的名似黛玉的林红玉是谁?
后一篇:破解《红楼梦》仅仅八十回的终结之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3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0 21: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红楼梦作者:不敢骂孔子,但是,差点没把儒家的祖坟掘了!隔壁西游记更狠 姜子说古书 2023-10-13 发表于上海  |  1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作者:不敢骂孔子,但是,差点没把儒家的祖坟掘了!隔壁西游记更狠!
  文/姜子说书
  《西游记》故事里,车迟国的国王信奉道教,灭佛多年,最后,取经团队路过此处,孙悟空灭了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要求国王兼听三教之言,其中的“人才”,自然是特指儒家人才。

  行者将身一抖,收了毫毛,对君臣僧俗人说道:“这些和尚实是老孙放了,车辆是老孙运转双关穿夹脊,捽碎了,那两个妖道也是老孙打死了。今日灭了妖邪,方知是禅门有道,向后来再不可胡为乱信。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
  《西游记》故事里,唐僧作为大唐的钦差,儒家的人才,却看不见“敕建宝林寺”五个大字,被孙悟空讽刺了一通,这一篇故事也是作者在暗示读者,在东土南瞻部洲华夏大地上,佛道两家都排到了儒家的后头,正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行者道:“你老人家自幼为僧,须曾讲过儒书,方才去演经法,文理皆通,然后受唐王的恩宥,门上有那般大字,如何不认得?”
  那么,儒家治国,可否平天下呢?《西游记》作者借西天如来佛祖之口,给出了答案!那是相当讽刺呀!

  如来对三藏言曰:“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杀牲。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纵无忌之辈何耶!”
  《西游记》作者的意思是,儒家虽然宣传仁义礼智,但是在先师孔圣人的有教无类之下,这里的人依旧毫无忠孝节义之心。人家还说了,表里外法那一套也没用,因为民智未开,那里的人不遵从内心,属于表演系的,而且也没有什么来自本性的敬畏之心,只有对权势和刑罚的恐惧之心。
  《红楼梦》故事里,作者一直借贾宝玉的口,说孔子是天底下第一个圣人,这也很好理解。毕竟作者是文人,是儒家出身嘛,孔夫子是华夏几千年的先师,就凭尊师重道四个字,他也不好骂的,所以,却是不敢骂,只能夸。

  但是,作者深恨儒家那一套假仁假义,所以,作者写了一个名叫贾代儒的腐儒,又借他那个假祥瑞的孙子的故事,狠狠地骂了贾代儒为首的这些“弄虚作假、以假为真”的腐儒一通。
  代儒夫妇哭的死去活来,大骂道士,“是何妖镜!若不早毁此物,遗害于世不小。”遂命架火来烧,只听镜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正哭着,只见那跛足道人从外跑来,喊道:“谁毁'风月鉴’,吾来救也!”说着,直入中堂,抢入手内,飘然去了。
  《红楼梦》故事里,作者可没少骂这个“当今之老儒”,比如借秦钟上学,写贾代儒如何敛财,又比如借贾瑞之死,讽刺贾代儒会给自己立门户拉人脉,会做表面功夫。

  当下,代儒料理丧事,各处去报丧。三日起经,七日发引,寄灵于铁槛寺,日后带回原籍。当下贾家众人齐来吊问,荣府贾赦赠银二十两,贾政亦是二十两,宁国府贾珍亦有二十两,别者族中人贫富不等,或三两五两,不可胜数。另有各同窗家分资,也凑了二三十两。代儒家道虽然淡薄,倒也丰丰富富完了此事。
  就连一向被称为老学究的贾政,都被作者拿来当做痛骂腐儒的一张王牌。且看贾政对儿子贾宝玉上学之事发表意见,是怎么借着骂儿子去骂贾代儒这些腐儒“流言混话、虚应故事、掩耳盗铃”的呢?
  贾政因说道:“你们成日家跟他上学,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倒念了些流言混话在肚子里,学了些精致的淘气。哪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都是掩耳偷铃,哄人而已。你去请学里太爷的安,就说我说了: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红楼梦》故事里,作者通过写贾瑞的不才不肖,来写贾代儒的徒有虚名,如此这般来揭儒家的短,已经够意味深长的了,偏偏又借贾宝玉骂满朝文武,把儒家人才欺世盗名的嘴脸揭了个底朝天!

  宝玉道:“那武将不过仗血气之勇,疏谋少略,他自己无能,送了性命,这难道也是不得已!那文官更不可比武官了,他念两句书汙在心里,若朝廷少有疵瑕,他就胡谈乱劝,只顾他邀忠烈之名,浊气一涌,即时拚死,这难道也是不得已!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并不知大义。”
  文死谏,武死战,皆非正死,为啥?满朝文武只顾邀名,自比忠义,是腹诽昏君之意,将来弃君于何地?弃国于何地?重忠义之名与汗马之名甚过黎民百姓与家国天下,又是哪门子的忠臣良呢?国破家亡君王死之日,这些儒家的满朝文武又在干嘛呢?林四娘一篇故事,差点没把儒家的脸打肿!

  贾政道:“谁知次年便有'黄巾’'赤眉’一干流贼余党复又乌合,抢掠山左一带。恒王意为犬羊之恶,不足大举,因轻骑前剿。不意贼众颇有诡谲智术,两战不胜,恒王遂为众贼所戮。于是青州城内文武官员,各各皆谓:'王尚不胜,你我何为!’遂将有献城之举。”
  负心多是读书人,儒家真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就连清流们自己写的《桃花扇》,也忍不住在国破家亡之际,借和尚之言,痛骂文臣武将、儒家人才,问一句:“日日争门户,今日傍哪家?”还是老子说得对,失德才讲仁义,讲仁义是图名利,自然容易成为沽名钓誉的“国贼禄鬼”。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西游记》、《桃花扇》
红楼梦作者是谁?听口气,可知来头!观立场,能晓身份
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是因为林家接连死人?看懂红楼世界的两场灭门惨案,才知道何为末世
红楼梦最有价值的一句话是什么?黛玉进贾府那天,发生了多少不得了的大事件
红楼梦为啥老把忠臣良将拉出来鞭尸呢?林四娘真的是歌舞伎吗
红楼梦:作者为啥推崇孔圣人?贾政为啥骂儿子?你真的看懂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00:56 , Processed in 0.07456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