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神瑛侍者朱慈炤=石头记作者//通灵宝玉//补天剩余石编号36501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18: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慈烺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朱慈烺(1629年2月26日~?),男,汉族,明崇祯皇帝朱由检长子。生于崇祯二年(1629年),于崇祯三年(1630年)立为皇太子。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朱慈烺

别称
献愍太子


献愍皇太子(明安宗谥)、悼皇帝(朱以海追谥)


所处时代
明朝

出生地
北直隶顺天府(位于今北京市)

出生日期
1629年2月26日(崇祯二年二月初四日)

目录
1人物简介
2生平经历
3家庭成员
4人物评价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朱慈烺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打北京,李邦华、史可法及姜曰广希望朱慈烺到成国公朱纯臣家暂避之后去南京称帝,但北京被攻破,李自成先行找到了他,李自成指朱慈烺无罪,而朱慈烺请求李自成“不可惊我祖宗陵寝”、“速以礼葬我父皇母后”及“不可杀戮我百姓”,并指现在投降的官员是不忠不义,应尽杀之。后被封为宋王。李自成败退后,吴三桂奉他还京,但朱慈烺却在乱军中失踪,潜至栾川,在老君山伪装成道人30多年,被追随而来的遗民暗中尊为皇帝,直到51岁死去。安宗追谥为献闵太子,监国鲁王朱以海追谥为悼皇帝。

折叠编辑本段生平经历
朱慈烺,男,汉族,明思宗朱由检(即崇祯帝)长子,母孝节烈皇后周氏,以崇祯二年(1629)。诏曰:“朕为帝王应天历而奉宗祧,首重元储。尤隆世嫡,朕以渺躬,嗣位丕基,祗念我皇祖皇考,集庆发祥,源深绪远。伫昌嗣续,仰慰治谋。兹荷上帝居歆,宗祊垂佑。二月初四日第一子生,系皇后周氏出,中闱开冢嫡之先。万国惬元良之祝。”

崇祯三年(1630年),册封皇太子。先数日,帝命大学士率中书官于南熏殿写篆皇太子金册金宝,并遣官祭告天地宗庙社稷于会极门,赐文官四品上武官三品上并皇亲披红纻丝。册立日,帝以戒严免升殿,百官听宣敕于午门,行十二拜礼。赐三品以上及日讲官,各花朵红一疋,三品以下,皆半红花枝用角,日讲官红全匹花枝用银,仪制署司事员外贺世铸叙劳,升光禄寺少卿,尚书李腾芳,加太子少保。

太子为人白皙而美,善应对,其足骭骨皆双,上甚爱之。

崇祯十年(1637年),礼部请太子出阁讲读,帝定于崇祯十一年行冠礼,二月出阁。太子冠礼三加,初折上巾,二远游冠,三九旎冕。太子是时年十岁矣,既行冠礼,执圭见群臣,进止不失尺寸。

帝手书太子讲官称先生,余官称官名。诸臣进讲章,帝亲加删正。钦定太子讲读侍班官四员:礼部尚书姜逢元、詹事姚明恭、少詹事王铎、屈可伸。讲读官六员:礼部侍郎方逢年、石谕德、项煜、修撰刘理顺、编修吴伟业、杨廷麟、林增志。较书官二员:编修胡守恒、检讨杨士聪。侍书官二员:中书黄应恩、朱国诏。旧制:日讲官、东宫讲官无相兼者,恐皇上与东宫同日御讲筵,致相妨也。黄应恩既充正字,又充侍书,则以淄川从外入,不谙衙门规例,而士聪系辛未,增志系甲戌一辈尤为错谬,临期,逢元罢去,侍郎顾锡畴代。

太子既出阁讲读,出居端敬殿,以方拱乾为詹事太监,邱致中为东宫伴读。其内侍则李继周、高起潜等。帝谕拱乾等:“善训太子。太子聪敏,可渐造也。”

太子于经籍,多宫中所诵习,而书法尤工,凭几操银管若飞。书成,导已朱藤一,腰玉大珰,随后左右用黄封捧之,送内阁点定。

崇祯十五年(1642年),帝日讲毕,与辅臣讲东宫事,因出黄匣内钦定官属约八条,曰:“离问亲亲,交结有司,诳吓给诱,擅作威福,言动非礼,关防欠肃,内外宜别,出入当礼。”皆御笔也。帝曰:日后太子登极,侍太子者皆从龙之人,内员之选,尤须慎之。辅臣遂奏请以年六十以上女婢事东宫,帝曰:“宫中法度严,他也不敢。”

宫禁礼重,太子既出阁,非上命不得朝后。一日帝坐偏殿,太子以出阁固,来请朝,适案上有急奏,河南寇以某月日破某城。帝叹曰:“儿见母有几,而关我耶?今后竟入朝,勿问也。”时太子年当选婚,迁居慈庆宫。慈庆宫本为熹庙懿安张皇后所居,在东华门内,端敬殿之东。太子入居,更名端本宫。以寇急,缓选妃之举。

太子既长,元旦早朝,未尝不在帝侧。有所诛赏处分,帝引之共视,每阅章疏,亦必召太子同观,教以群臣所上书,且语之曰:“凡阅科道疏,须观其立意,或荐剡市恩,或救解任德,此立意处。若铺张题面,娓娓纸上者,借耳,无为所欺也。”

翌日,帝缢于万岁山。闯贼入京,宗周、之俊献太子于闯贼。时人忆云:“太子年可十七八,履云冠,绿绨袍,白纤缟袜,风姿龙采,纤好白皙,截发类头陀,手爪似春葱,语言若震洞箫,见者疑为神仙,自非寻常佳公子所及也。”自成命太子跪。太子怒曰:“吾岂为若屈耶?”自成厉声诘责曰:“若父皇何在?”太子曰:“崩于南宫矣!”自成复曰:“汝家何以失天下?”太子曰:“我何知!百官当知之。”自成不能屈,霁色曰:“汝父在者,吾能尊养之。”太子复曰:“何不杀我?”自成曰:“汝无罪。”太子曰:“若是,则速以礼葬我父皇、母后。”自成命太子同坐饮食,太子不食,送刘宗敏营护视之。自成以礼葬烈皇帝后,太子泣,至昏夜不去。自成东出,人见太子马衔尾随后,自成战败而还,失太子。

至是,太子下落,遂不可知。

北太子者,盖云有似太子者诣周中书元振家而出,为街道所奏,继而殿中勘之,言宫中事颇合,以讯内官,莫敢认者。有一杨姓内监在旁,太子曰:“此杨某,曾侍我”。杨即诈曰:“奴婢姓张,先服侍者非我也!”又呼旧侍卫锦衣卒十人讯之,咸曰:“是永王”。有晋王者,山西从闯来,因留京师,独言其伪。于是言真者,皆下狱。刑曹郎钱凤览详讯,遂以真皇子报命。晋王抵览,览勃然语侵晋王。复廷讯之,内阁谢升执以为伪。太子曰:“某事,先生忆之否?”升默然,一揖退。凤览面叱升不臣。正阳门商民数人具疏救皇子,詈谢升禽兽无道,具疏人亦下狱。乙酉正月初十日,清廷摄政王(多尔衮)曰:“太子真伪无伤,但晋王明朝宗室、谢升明朝大臣,凤览呵晋王、百姓骂谢升,皆乱民也。”命系狱者尽杀。四月初六日,凤阳民张三聚众誓救皇子,以杨生员为谋主,生员孙三应之,俱擒杀。初十日,太子遂死。

南太子者,盖云东宫旧奄李继周、杨进朝奉南廷御札迎之。先是,吴三桂拥太子离永平,至榆河,隐逸之民间,使人导入皇姑寺。太监高起潜奔西山,太子自诣之,遂同至天津,浮海而南。而起潜奉中朝之旨,欲加弑害,其侄鸿胪序班名梦箕者曰不可,挟之渡江,因栖于苏,复转于杭。而后梦箕惧祸及己,乃密启于马士英,于是遣内竖李继周持御札召之。继周至杭,闻已诣金华,即往觅之,乃跪曰:“奴婢叩小爷头。”且云:“奉新皇爷旨,迎接小爷进京。”继周进京,先白士英,随奏弘光。太子止石城门外,弘光复遣北京张、王两内竖觇之,二竖一见太子,即抱足大恸,见天寒衣薄,各解衣以进。弘光闻之,大怒曰:“真假未辨,何得便尔!太子即真,让位与否,尚须吾意。这厮敢如此!”遂掠二竖俱死,继周亦赐酖死。有旧奄苏某云:“东宫其真,其足骭骨左右各双,谁能伪者?特慑于积威,无敢相剖耳。”

弘光(朱由崧)复召勋臣朱国弼等、阁臣马士英等、词臣刘正宗等入见武英殿,面谕同府部九卿科道辨验北来太子真伪。日午,群臣奏:“系故驸马都尉王内侄孙王之明,曾侍卫东宫,家破南奔,鸿胪寺少卿高梦箕家丁穆虎教之诈称太子。”遂投之入狱。太子于狱中遣校尉买香烛,香烛至,太子即燃火间南北向再拜,大呼“太祖高皇帝、皇考皇帝!”复再叩首,号泣数声,拭泪就坐,饮泣不已,满狱为之凄然。

有内官以密疏劝弘光曰:“东宫足骭异于常形,每骭则双,莫之能诬。”乙酉三月辛卯,呼东宫旧时詹事太监拱乾辨之,拱乾唯唯。百官集定,众拥拱乾前,王铎指示太子曰:“此何人?”太子一见,即云“方先生在”。拱乾惧,即退入人后,不敢复前,亦不敢言真伪。张孙振曰:“汝是王之明!”太子曰:“我南来,从不曾自己说是太子。你等不认罢了,何必改易姓名?”又曰:“你等不尝立皇考之朝乎!何一旦蒙面至此?”众官窃窃,有赧者、有恨者,莫之敢决。黄得功、何腾蛟均上疏为太子争,弘光有旨王之明假冒系亲口供吐,不必悬揣过虑。三月戊戌,左都李沾复会审太子于朝。及审时,沾呼“王之明”,不应。喝问何不应?太子曰:“何不呼明之王!”沾喝上拶,太子号呼皇天上帝,声彻于内。将出朝,旧东宫伴读邱致中捧持大恸。弘光闻,即令擒下,发镇抚司严讯。

有题诗于皇城曰:百神护跸贼中来,会见前星闭后开,海上扶苏原未死,狱中病已又奚猜!安危定自关宗社,忠义何曾到鼎台!烈烈大行何处遇,普天空向棘圜哀!

南北太子,一时真假难分。因钱凤览以死上疏争北太子故,多谓北太子为真。然北太子称其“从来未落贼手,止是流亡在外。”时礼部尚书黄熙胤、中书朱国诏都曾闻太子在流贼刘宗敏处,晋王亦言太子被贼裹去,同在一处。先是,公主审详形貌,全然不是太子,袁贵妃及宫女秦寿,也皆不认识。左良玉力争南太子时亦称“李贼逆乱,尚锡王封,不忍遽加刑害,何至一家反视为仇!”可见太子曾落贼手人尽皆知,故又疑北太子为假。又或云南北太子皆假,有传太子卒于乱军中。

太子下落不明,“假太子案”却频频出现,以至于史学家谈迁喟叹:“今伪太子不一,史臣执笔,何所适从哉?”但史学界普遍认为,朱慈烺并未被杀,因为当时无论李自成、吴三桂,还是清政府、南明弘光政府,都想挟太子以向敌人问罪。即使他们找到太子,也会好好待他,将他作为一张王牌。

那么,如果朱慈烺活着,他又会藏在哪里?“他潜至栾川,在老君山伪装成道人30多年,被追随而来的遗民暗中尊为皇帝,直到51岁死去。老君山下原有太子墓及碑等,四篇碑文可算铁证。”冯进宝说,1988年,崇祯太子遁迹栾川的消息首次被公之于世,人们分析碑文中的“即存一二孑遗,悉保残息于他方”及“万仞宫墙有门难进”“住世者奉祭扫于冥宸”等句,便可得出上述结论。

这些碑文的作者叫王冲如,有人说这是王承恩的化名。他受命辅佐太子,是崇祯帝的心腹大太监。《卢氏县志》中记载:“王冲如居十方院,学问渊博,笔意疏古”“语多奥衍,迥殊时下”,看来这是一位高人。

“李自成兵败至卢氏时,朱慈烺趁机潜到老君山,是有原因的。一是因为明朝皇帝常派人到栾川采挖银矿,他对这里不陌生;二是因为明朝皇帝笃信道教,如万历帝就在老君山敕建了金顶太清观,因此朱慈烺才到这里伪装成道人,以图复明。”冯进宝说,为纪念这位生不逢时的太子,如今老君山下还有太子洞。

除了众人皆知的南北太子,还有不少关于太子的传说,其中有一个:太子未死,被当年东宫讲读之一李士淳带回其老家广东省梅州市。采访到李家后人保留的东西可供参考:

1.三百多年来,在李家后人所处的梅州,都会在农历三月十九拜太阳,此举实为纪念崇祯。(明亡后,民间的确有人将崇祯帝后奉为日光菩萨或曰朱天菩萨和月光菩萨,日月合为明字。)李士淳当年也假托三月十九为太阳生日,实则偷偷纪念故国。

2.李家现存明末修建的世徳堂,其建筑竟采用皇家规格,楹联隐含“保明”二字。“围龙屋”的名称也耐人寻味,李家后人称因太子藏匿于此。

3.李家保留的一块石碑,上有“赵云阿斗兼孤命,仁贵征袍护主来”。

4.还是那块石碑,引出复明无望后,太子可能出家于附近的寺庙,现任住持称上世纪六十年代前一直供奉“太子菩萨”牌位,且历代住持陵墓区葬着唯一一位非住持,此人疑似太子。

还有一个与太子有关的元魁塔。这个貌似应该和太子无关,该塔虽是李士淳所修,修成是崇祯二年的事。

这个传说,比起其他一些已经没有任何相关文物留存,仅见于口头流传的故事,要耐人寻味些。不过有个疑问在于,当年太子落入李自成之手,其兵败后太子才开始下落不明,他是如何到李士淳手中的呢,这一段史料是空白的。翻阅李士淳的资料,却很惊讶地发现他当年也被李自成所抓关于刘宗敏处。而太子当时“自成命太子同坐饮食,太子不食,送刘宗敏营护视之”,若李士淳和同在军中的太子得见,后李自成兵败,他则趁乱带太子逃出,亦有此可能。

折叠编辑本段家庭成员
父亲:明思宗朱由检

母亲:周皇后

长平公主朱媺娖,周皇后之女,驸马周显。清顺治三年(1646年)病逝。

昭仁公主名不详,因居住于乾清宫配殿昭仁殿而得名,未封,母不详,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变时被崇祯皇帝亲手杀死,年仅六岁。

传袁贵妃生有一女,早夭;明史载有生母不详的三女,但这只是孤证,其他史料不可考。

怀隐王朱慈烜,母周皇后,崇祯二年(1629年)生,不久薨,崇祯三年(1630年)追封,五年葬于翠微山之原。

定哀王朱慈炯,母周皇后,崇祯五年八月十五生,崇祯十四年(1641年)九月十八封定王;李自成攻占北京后下落不明。

永悼王朱慈照(1633——1708)母田贵妃,崇祯十五年(1642)封永王;清兵攻入北京后在乱军中失散,隐居于民间,后被清朝捕杀。

悼灵王朱慈焕(1637——1641)母田贵妃。四岁时病死。

悼怀王朱慈灿(1637——1639)母田贵妃,崇祯十年(1637年)生,崇祯十二年(1639年)卒,追封。

悼良王,母田贵妃,三岁殇。

宁妃(1627年或1628年—1645年或1646年)太子妃,宁浤之女。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太子为人白皙而美,善应对,其足骭骨皆双,上甚爱之。——《明清遗书》

太子年可十七八,履云冠,绿绨袍,白纤缟袜,风姿龙采,纤好白皙,截发类头陀,手爪似春葱,语言若震洞箫,见者疑为神仙,自非寻常佳公子所及也。——《纤言》[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18: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乞巧
[ 唐 ] 林杰
原文 译文对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
七夕佳节,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注释
乞巧节: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旧时风俗,妇女们于这一天牛郎织女相会之夜穿针,向织女学巧,谓乞巧。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几万条:比喻多。

作者介绍

林杰
林杰(831-847)字智周,儿时非常聪明,传说六岁就能赋诗。生卒16岁。相传得病暴毙。人物生平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六 。《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18: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生殿·密誓
古代剧曲鉴赏
         (生) 妃子,朕想牵牛、织女隔断银河,一年才会得一度,这相思真非容易也。
        【集贤宾】秋空夜永碧汉清,甫灵驾逢迎。奈天赐佳期刚半顷,耳边厢容易鸡鸣。云寒露冷,又赶上经年孤另。(旦)陛下言及双星别恨,使妾凄然。只可惜人间不知天上的事。如打听,决为了相思成病。
        (做泪介) 妾想牛郎织女,虽则一年一见,却是地久天长。只恐陛下与妾的恩情,不能够似他长远。(生) 妃子说那里话!
        【黄莺儿】仙偶纵长生,论尘缘也不恁争。百年好占风流胜,逢时对景,增欢助情,怪伊底事翻悲哽。(移坐近旦低介) 问双星,朝朝暮暮,争似我和卿!
        (旦对生呜咽介)妾蒙陛下宠眷,六宫无比。只怕日久恩疏,不免白头之叹!
        【莺簇一金罗】【黄莺儿】提起便心疼,念寒微侍掖庭,更衣傍辇多荣幸。【簇御林】 瞬息间,怕花老春无剩,【一封书】 宠难凭。(牵生衣泣介)论恩情,【金凤钗】若得一个久长时,死也应;若得一个到头时,死也瞑。【皂罗袍】抵多少平阳歌舞,恩移爱更; 长门孤寂,魂销泪零; 断肠枉泣红颜命!
        (生举袖与旦拭泪介) 妃子,休要伤感。朕与你的恩情,岂是等闲可比。
        【簇御林】休心虑,免泪零,怕移时,有变更。(执旦手介)做酥儿拌蜜胶粘定,总不离须臾顷。(合)话绵藤,花迷月暗,分不得影和形。(旦) 既蒙陛下如此情浓,趁此双星之下,乞赐盟约,以坚终始。(生) 朕和你焚香设誓去。(携旦行介) (合)
        【琥珀猫儿坠】香肩斜靠,携手下阶行。一片明河当殿横,(旦) 罗衣陡觉夜凉生。(生)惟应,和你悄语低言,海誓山盟。
        (生上香揖同旦福介) 双星在上,我李隆基与杨玉环,(旦合) 情重恩深,愿世世生生,共为夫妇,永不相离。有渝此盟,双星鉴之。(生携旦介)
        【尾声】 长生殿里盟私订,(旦) 问今夜有谁折证?(生指介)是这银汉桥边,双双牛女星。

        《密誓》 一出是 《长生殿》 的中心场次。《长恨歌》 中云: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写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不能不重点描写他们于七月七日夜间在长生殿对天盟誓的情景。本剧中,李、杨爱情的发展至温泉同浴虽然已达到亲密恩爱的新境界,但在杨妃的直觉中这还不是能够让她放心、让她满足的最终结果,明皇给予她的爱情她还必须继续加固,使这一份她已拥有的爱情更加长久。怎样做到这一点呢? 玉环选定了七月七日乞巧节这一良机,她要以与明皇一同对天盟誓的形式,为她邀宠固宠作进一步的努力。
        本出开始写了织女的直接出场。根据中国古代传说,七月七日夜间,是牛郎和织女通过鹊桥渡过银河相会的日子,于是在民间形成一种风俗,这天夜晚妇女要焚香设祭并进行穿针,称为乞巧。《荆楚岁时记》 云: “七夕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剧中即根据传说和习俗,写杨妃于七夕夜晚带着宫女在长生殿设置香桌,陈列祭品,焚香祷告。织女在天界遥遥望见,便与牛郎一同前来观看,暗中保佑。作者这样描写,意在说明杨妃的乞巧活动及对爱情长久的追求,既合人情,又合天理,因而是正当的和值得赞赏的。这时,明皇来到了长生殿,他看到了杨妃的举动,这正是杨妃所期盼的。此处所选的从 【集贤宾】 到 【尾声】 的几支曲子,就是明皇和杨妃在这特定时刻特定地点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对话。
        【集贤宾】 一曲,明皇首先从牛郎织女隔断银河、一年只能有一次相会引发感慨,说起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时刻是那么短暂,而一年中除此日之外却要各守寂寞。这正触及杨妃心事,她想到牛郎织女的相思之苦,不由得凄然泪下。明皇却对杨妃的伤心感到突然,因为他本人贵为天子,养尊处优,议论牛郎、织女的不幸只是旁观者的遗憾而已,自己并不存在那样的孤苦和忧虑。当杨妃说起自己的心事时,明皇唱出 【黄莺儿】 一曲予以劝慰,以他和杨妃能够朝暮相处、不像双星那样终年分离的话来宽解她的心。但是,杨妃之心并没有得到慰解,她呜咽着对明皇所倾诉的,正是她内心深处的担忧。她身为贵妃,只能爱明皇一人,而明皇却有六宫佳丽、三千粉黛,位居帝王之尊,怎么能会用情专一? 何况随着岁月飞逝,红颜易老,一旦色衰爱弛,她的受宠岂能长久? 【莺簇一金罗】 套曲是杨妃吐露心曲之词。她想到自己被选入宫中。陪侍在君王身边固然十分荣幸,但如果能够使这种宠遇得以天长地久、白头到老,那么她就会觉得死也瞑目了。她还想到前代宫中有些曾经受宠的妃子一旦失宠,或打入冷宫,或禁闭长门,那种凄凉、那种哀苦又是多么令人伤感。套曲中的五支小曲如泣如诉,唱出杨妃对自身命运的担忧,也表达出杨妃对明皇的依赖和眷恋。这番倾诉也确实打动了明皇的心,引动了明皇的心情,他为杨妃拭泪并善言抚慰,他唱的 【簇御林】 一曲,以蜜胶拌酥、粘为一体和花迷月暗、形影难分作比喻,形容二人恩爱无比的关系。一个至尊至上的君王对一个倾国倾城的爱妃能有这样深情的表态,杨妃应该感到满足了。但是,杨妃是个极有心计、极重情爱的女子,她抓住明皇此刻爱深情浓的良机,提出了一同立誓的建议。果然,明皇毫不迟疑地同意了杨妃的请求,当即与杨妃携手走近香案,设誓定盟。
        七月七日之夜,明皇与杨妃在长生殿对天盟誓,是李、杨爱情发展的顶峰,也是此剧剧情在前半部发展的顶峰。这出戏从杨妃一人焚香到李、杨二人一同盟誓,人物情感的交流与发展写得层层深入、顺理成章。明皇一步步走进杨妃精心设计的情感之网,观者也一步步走进作者精心设计的剧情之网。当李、杨二人合唱或轮唱【琥珀猫儿坠】 一曲的时候,作品展示出作者所理想化了的爱情的境界。银河横空,凉风侵衣,明皇与杨妃遥对牛郎、织女二星一同拜祷,立下誓言,愿世世生生,共为夫妇,永不相离。二人的态度是严肃的,誓词是真挚的,杨妃的目的达到了,她的那颗忧虑重重的心平复了,她似乎获取了可以长久固结她与明皇爱情的锁钥而得到了精神的满足。于是,她对明皇深怀感激,表示要生死守定今夕的誓言。【尾声】一曲的几句唱词,唱出二人的共同信念,他们把天上的牛、女二星作为盟誓的见证人,即作为他们共同希求爱情天长地久的见证人。再次提起牛郎、织女,紧扣了七夕这特定的时辰,也增强了李、杨爱情的神圣之感。
        《密誓》 一出把李、杨爱情的发展推向了高峰,同时也为以后李、杨爱情的悲剧跌落造成了态势。盟誓是堕入爱河的男女当事人最爱玩的一种情感游戏,尤其是爱心坚挚的女人更痴迷于相信盟誓的作用。然而,盟誓真的具有固结爱情的强大力量吗?信誓旦旦的爱情承诺真的能够变成现实吗?历代已经出现的大量的爱情悲剧故事已对这样两个问题提出了怀疑。何况李、杨爱情是帝、妃之间的爱情,杨妃可以信守誓言,明皇能信守誓言吗? 即使李、杨都能信守誓言,但他们的爱情还要受到政治的、社会的、世俗的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誓言的实现也太难了。因此,此出结尾时,作者又安排牛郎、织女出场,写两位神仙看到李、杨盟誓的情形,赞扬他们的恩爱,同时也预示了他们将要遭逢的劫难。凡人当局者迷,神仙旁观者清,牛郎、织女在天宫遥望,洞察李、杨爱情只是“人世情缘顷刻时”,因而感到有些可笑了。剧中写神仙是旁观者,实际上作者洪升是旁观者,他立足于当世返视历史,深刻揭示了李、杨爱情的特点和必然以悲剧告终的内在原因。从 《密誓》 一出也可窥知作者的这种创作意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18: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生殿》中《乞巧》一折的主要情节是什么?
AVtiaoninvyou2014.10.07浏览121次其他分享举报
1个回答
ztz0210
2014.10.09
满意答案
   剧情梗概

故事描写唐玄宗宠幸贵妃杨玉环,终日游乐,将其哥哥杨国忠封为右相,其三个姐妹都封为夫人。但后来唐玄宗又宠幸其妹妹虢国夫人,私召梅妃,引起杨玉环不快,最终两人和好,于七夕之夜在长生殿对着牛郎织女星密誓永不分离。为讨杨玉环的欢欣,唐玄宗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从海南岛为杨玉环采集新鲜荔枝,一路踏坏庄稼,踏死路人。

由于唐玄宗终日和杨玉环游乐,不理政事,宠信杨国忠和安禄山,导致安禄山造反,唐玄宗和随行官员逃离长安,在四川马嵬坡军士哗变,强烈要求处死罪魁杨国忠和杨玉环,唐玄宗不得已让杨玉环上吊自尽。

杨玉环死后深切痛悔,受到神仙的原谅,织女星说:“既悔前非,诸愆可释”。

郭子仪带兵击溃安禄山,唐玄宗回到长安后,日夜思念杨玉环,闻铃肠断,见月伤心,对着杨玉环的雕像痛哭,派方士去海外寻找蓬莱仙山,最终感动了天孙织女,使两人在月宫中最终团圆。

在红楼梦中提到《乞巧》是预示元妃死因——被人溢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18: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春省亲时点的《乞巧》是出什么戏,为何伏元春之死?
yayif2018.01.27浏览97次其他分享举报
1个回答
yqhuang
2018.01.28
满意答案

关于元春之死,因为前八十回中曹公并无明笔涉及,一直以来都是个谜,至于什么时候死的,因何而死,都没有确切的定论,目前学界比较认同的是元春死于某一年的冬天,是因为宫里支持的一方势力失势而失宠,因此暴毙,这其中谜团重重,仍有许多未解之处。

我们今天不分析元春判词和曲词,我们从一出戏里看看,元春之死有什么隐秘。

元春的正传在其省亲之时,其后基本都是作为背景出场,比如贾母、王夫人逢年过节去宫里探问,元春每逢端午,元宵等几大节日,赏赐下来的东西,以及通过宫里太监的动向,我们大致可以得出元春在宫中的生活。

元春省亲时,点了四出戏,因为有脂批,历来成为研究热点,这四出戏分别是《豪宴》《乞巧》《仙缘》《离魂》,庚辰本在每一出戏文后,都有一条重要的脂批:第一出《豪宴》:《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第二出《乞巧》:《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第三出《仙缘》《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第四出《离魂》:《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我们如今只看与元春相关的一出戏《乞巧》,乞巧来自洪?N《长生殿》传奇第22出《密誓》,说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在七月七日七夕节这天,深夜祭拜牛郎织女二星,作至死不渝白头偕老的爱情誓言的故事。

我们知道,这出戏说的是历史上的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后因安史之乱,李隆基在马嵬坡被逼赐死杨玉环,最后一条白绫结束了杨玉环性命,还有一说是她死于乱军之中,乃至还有吞金自逝一说,反正最后的下场都比较凄惨。


杨玉环是唐明皇最宠爱的贵妃,生前受尽恩宠,连带整个杨家也跟着得势,她的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哥哥杨国忠官拜宰相,就连她远方的兄弟都得了高官,可谓荣华富贵权倾一时。据历史记载,杨家一族还娶了两位公主,两位郡主,唐玄宗还亲自为杨氏御撰和敕书家庙碑。

我们可以拿杨家与红楼中的贾家对照,何其相似?贾家也不发先帝御赐的各种碑匾,贾赦、贾政、贾珍、贾琏等都靠祖荫在朝中做官,连带跟靠贾府之势不断升迁的奸雄贾雨村,也是仕途顺利。还有与贾府联络有亲的四大家族,王子腾、史鼐等人,也不断升迁。

我们知道贾府从红楼一开篇就已经走下坡路了,而它能维持这最后的末世繁华富贵,跟贾元春的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有很大关系,可以说,元春封妃是贾府能够维系贵族豪奢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可以做个假设,元春封妃后也曾一度受宠,就像《乞巧》中唱道的“若得一个久长时,死也应;若得一个到头时,死也瞑。”但现实中,杨贵妃是没有与唐玄宗白头的,所以这出戏里的杨贵妃乞巧,她其实担心就是“妾蒙陛下宠眷,六宫无比。只怕日久恩疏,不免白头之叹!”

在宫里如履薄冰生存的贵妃元春,是否也有‘只怕日久恩疏,不免白头之叹’呢?更兼贵妃泪唱“妾想牛郎织女,虽则一年一见,却是地久天长。只恐陛下与妾的恩情,不能够似他长远。”这出戏里,时时流露的都是杨贵妃生恐被唐明皇疏远,生怕失宠的心理,因此选在七夕这天乞巧,其实乞的恰恰是唐明皇的一个诺言。


这一点,是否映射了宫中元妃的心境呢?之所以说《乞巧》伏元春之死,是否曹公正是借唐明皇杨贵妃至死不渝的爱情誓言,反面衬托出了元春在宫里先是受宠后又备受冷落乃至失宠失势的现实呢?且《乞巧》既伏元春之死,又谐音“蹊跷”,是否正意味着后文元春之死会有蹊跷?

另外,我们知道,七夕节牛郎织女相会,一年才得见一次,这是否又在隐喻元春一年难得见圣颜一次?以至最后被冷落,连替她“搭桥”的太监们也看人下菜碟,见到元春失势,不肯再如前般孝敬,于是我们看到红楼梦第七十二回,宫里的太监竟然刚公然到贾府打着借钱的幌子要钱,凤姐还做了一个寓意元春失势的夺锦之梦!

总之,曹公借《乞巧》这出戏,于元春省亲时唱出,其实正是在大喜之处伏大悲,看似象征爱情和团圆的七夕,象征幸福欢乐的七夕,其实真正要警醒我们的是,恩爱欢愉不过一时,生离死别不可避免,总是有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

杨贵妃死后,其家族也被清算,自此没落,联想到红楼梦里的贾府,我们不难猜出,元春死后,贾府被抄家清算,由此没落,最终落得个“家亡人散各奔腾”,“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

作者:夕四少,为你讲述不一样的红楼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18: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夕特供】长生殿 第廿二出 密誓
花小鼠 2016-05-17   |  1486阅读  |  7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清 堆绫《絮阁》戏像册·唐明皇 故宫博物院藏

《长生殿》第廿二出 密誓

【越调引子·浪淘沙】[贴扮织女,引二仙女上]云护玉梭儿,巧织机丝。天宫原不着相思,报道今宵逢七夕,忽忆年时。

【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信,银汉秋光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肠似水,佳期如梦,遥指鹊桥仙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吾乃织女是也。蒙上帝玉敕,与牛郎结为末上夫妇。年年七夕,渡河相见。今乃下界天宝十载,七月七夕。你看明河无浪,乌鹊将填,不免暂撤机丝,整妆而待。[内细乐扫乌鹊飞上,绕场飞介][前场设一桥,乌鹊飞止桥两边介][二仙女]鹊桥已驾,请娘娘渡河。[贴起行介]

【越调过曲·山桃红】【下山虎头】俺这里乍抛锦字,暂驾香辎。[合]趁天落无云滓,新凉暮飔,[作上桥介]踩上这桥影参差,俯映着河光净泚。【小桃红】更喜杀新月纤,华露滋。低绕着乌鹊双飞翅也,【下山虎尾】陡觉的银汉秋生别样姿。[做过桥介][二仙女]启娘娘,已渡过河来了。[贴]星河之下,隐隐望见香烟一缕,摇扬腾空,却是何处?[仙女]是唐天子的贵妃杨玉环,在宫中乞巧哩。[贴]生受他一片赤心,不免同了牛郎,到彼一看。[合]天上留佳会,年年在斯,却笑他人世情缘顷刻时。[齐下]

【商调过曲·二郎神】[二内侍挑灯,引生上]秋光静,碧沉沉轻烟送螟。雨过梧桐微微冷,银河宛转,纤云点缀双星。[内作笑声,生听介]顺着风儿还细听,欢笑隔花阴树影。内侍,是那里这般笑语?[内侍问介]万岁爷问,那里这般笑语?[内]是杨娘娘到长生殿去乞巧哩。[内侍回介]杨娘娘到长生殿去乞巧,故此笑语。[生]内侍每不要传报,待朕悄悄前去。撤红灯,待悄向龙墀觑个分明。

【前腔】[换头][旦引老旦、贴同二宫妇各捧香盒、纨扇、瓶花、化生金盆上]宫庭,金炉篆霭,烛光掩映。米大蜘蛛厮抱定,金盘种豆,花枝招飐银瓶。[老旦、贴]已到长生殿中,巧筵齐备,请娘娘拈香。[作将瓶花、化生盆设桌上,老旦捧香盒,旦拈香介]妾身杨玉环,虔爇心香,拜告双星,伏祈鉴祐。愿钗盒情缘长久订,[拜介]莫使做秋风扇冷。[生潜上窥介]觑娉婷,只见他拜倒在瑶阶,暗祝声声。

[老旦、贴作见生介]呀,万岁爷到了。[旦急转,拜生介][生扶起介]妃子在此,作何勾当?[旦]今乃七夕之期,陈设瓜果,特向天孙乞巧。[生笑介]妃子巧夺天工,何须更乞。[旦]惶愧。[生、旦各坐介][老旦、贴同二宫女暗下][生]妃子,朕想牵牛、织女隔断银河,一年才会得一度,这相思真非容易也。

【集贤宾】秋空夜永碧汉清,甫灵驾逢迎,奈天赐佳期刚半顷,耳边厢容易鸡鸣。云寒露冷,又趱上经年孤另。[旦]陛下言及双星别恨,使妾凄然。只可惜人间不知天上的事。如打听,决为了相思成病。

[做泪介][生]呀,妃子为何掉下泪来?[旦]妾想牛郎织女,虽则一年一见,却是地久天长。只恐陛下与妾的恩情,不能够似他长远。[生]妃子说那里话!

【黄莺儿】仙偶纵长生,论尘缘也不恁争。百年好占风流胜,逢时对景,增欢助情,怪伊底事反悲哽?[移坐近旦低介]问双星,朝朝暮暮,争似我和卿!

[旦]臣妾受恩深重,今夜有句话儿,……[住介][生]妃子有话,但说不妨。[旦对生呜咽介]妾蒙陛下宠眷,六宫无比。只怕日久恩疏,不免白头之叹!

【莺簇一金罗】【黄莺儿】提起便心疼,念寒微侍掖庭,更衣傍辇多荣幸。【簇御林】瞬息间,怕花老春无剩,【一封书】宠难凭。[牵生衣泣介]论恩情,【金凤钗】若得一个久长时,死也应;若得一个到头时,死也瞑。【皂罗袍】抵多少平阳歌舞,恩移爱更;长门孤寂,魂销泪零:断肠枉泣红颜命!

[生举袖与旦拭泪介]妃子,休要伤感。朕与你的恩情,岂是等闲可比。

【簇御林】休心虑,免泪零,怕移时,有变更。[执旦手介]做酥儿拌蜜胶粘定,总不离须臾顷。[合]话绵藤,花迷月暗,分不得影和形。

[旦]既蒙陛下如此情浓,趁此双星之下,乞赐盟约,以坚终始。[生]朕和你焚香设誓去。[携旦行介]

【琥珀猫儿坠】[合]香肩斜靠,携手下阶行。一片明河当殿横,[旦]罗衣陡觉夜凉生。[生]惟应和你悄语低言,海誓山盟。

[生上香揖同旦福介]双星在上,我李隆基与杨玉环,[旦合]情重恩深,愿世世生生,共为夫妇,永不相离。有渝此盟,双星鉴之。[生又揖介]在天愿为比翼鸟,[旦拜介]在地愿为连理枝。[合]天长地久有时尽,此誓绵绵无绝期。[旦拜谢生介]深感陛下情重,今夕之盟,妾死生守之矣。[生携旦介]

【尾声】长生殿里盟私订。[旦]问今夜有谁折证?[生指介]是这银汉桥边,双双牛、女星。[同下]

【越调过曲·山桃红】[小生扮牵牛,云巾、仙衣,同贴引仙女上]只见他誓盟密矢,拜祷孜孜,两下情无二,口同一辞。[小生]天孙,你看唐天子与杨玉环,好不恩爱也!悄相偎,倚着香肩,没些缝儿。我与你既缔天上良缘,当作情场管领。况他又向我等设盟,须索与他保护。见了他恋比翼,慕并枝,愿生生世世情真至也,合令他长作人间风月司。[贴]只是他两人劫难将至,免不得生离死别。若果后来不背今盟,决当为之绾合。[小生]天孙言之有理。你看夜色将阑,且回斗牛宫去。[携旦行介][合]天上留佳会,年年在斯,却笑他人世情缘顷刻时!

————————————————

故宫珍赏 介绍故宫珍藏 解读故宫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20: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惜春
杨通幽杨通幽〔清代〕

鲁戈莫挽东皇辙,春恨如尘心似雪。韶光冉冉若为留,枝头啼破仓庚舌。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杨通幽,字怀冰,号铁鉴,吴江人。有《溪山鹤唳集》。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f47f202c8151.aspx
杨通幽
杨通幽
杨通幽,字怀冰,号铁鉴,吴江人。有《溪山鹤唳集》。► 2篇诗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6-22 18: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黛玉死后,贾宝玉为啥要去给她守墓?你看通灵玉是啥?竟真有此石

安阳源易缘

2024-06-21 11:10河南

黛玉死后,贾宝玉为啥要去给她守墓?你看通灵玉是啥?竟真有此石

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缘分没有结局,成为很多红粉的遗恨。

不过根据曹翁散落书中的细节,宝玉在最后抛弃薛宝钗,遁入空门,去黛玉坟上给她守墓了。

这个结局留下2大疑点:

1、做和尚的戒律,第一条就是要抛情弃爱,为啥宝玉这个和尚最后的归宿,却是给黛玉守墓?做所谓的情僧呢?

2、当初一僧一道,让通灵玉幻化入世时,曾说过“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

贾宝玉度完劫后,为啥不是回归顽石形态,而是给黛玉守墓呢?


你知道吗?通灵玉不是小说虚构的石头,而是一块现实中真实存在的石头。它的真身,竟在河南!

找到这块石头,通灵玉的所有秘密,宝玉和黛玉的所有情缘,将迎刃而解。

老龟驮黛玉

第23回,宝玉和黛玉共读《会真记》,宝玉情不自禁代入张生和崔莺莺的角色,惹得黛玉杏眉倒竖,娇嗔怒骂宝玉用淫词艳曲侮辱她。

宝玉情急之下,说出一段奇奇怪怪,没情没理的话:


“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元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隔着时代的鸿沟,现代网友不理解,为啥宝玉为自己开脱,扯到什么大忘八上?

这个问题,换个古代书生,会秒懂。

龟驼碑

大忘八驮碑,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就是龟驼碑。

神仙道场,或建有大功之人的坟墓旁,才会立有此碑。


龟驼碑的典故,始于南朝陈宣帝时,慧闻禅师为躲灭佛之灾,乘船南下。途中遇风浪沉船,一个大龟赶来相救。

原来,大龟是慧闻在放生池中放生的乌龟所化,前来报恩的。

后来这段离奇经历被陈宣帝知晓,敕命为其建报恩寺,并在寺中建龟驮碑。

自此,龟驮碑的形制,被固定下来。

了解了龟驼碑的典故,再来理解宝黛的谈话,就顺畅了。

1、宝玉说的驮碑之事,就是龟驮碑。

2、龟驮碑,并非凡人能享受的。

能享受龟驼碑的,大多都是神仙。

比如武当山著名的赑屃(bixi)驮御碑,就是典型的龟驮碑。它建立在武当山,那是玄武大帝的道场。


凡人死后,能享受龟驼碑的,都是大贤近神之人。尤其女子,更要有不世之功才能匹配,什么立个牌坊之类的,远不在一个档次。

宝玉用龟驼碑的典故,就把黛玉的“德”举到很高。所以根本不存在用淫词艳曲侮辱黛玉的意思。

所以宝玉此言一出,黛玉的情绪,很快从暴怒,转为“噗的一声笑了”。

3、暴露顽石本质。

红楼是多层次的智慧大书,只看表面的人,都认为宝玉对黛玉没担当,是渣男。

其实宝玉为黛玉做的,是金银无法比拟的壮举。


为什么宝玉说要变个“大忘八”?

注意:这里写的就是“大忘八”,不是笔误“大王八”哦!就是“大忘八”!

这是什么用意呢?

乌龟的生理特点是什么?长寿!

只有活的时间够长,龟驼碑上表刻黛玉的文字、功绩,才不会忘了,才能世代流传下去。

用龟驮碑,寓意就是“勿忘”。

其实,宝玉不仅是龟,而是更长寿的顽石,这才是他的本质!

什么“宝”,什么“玉”,你以为金玉能装裱黛玉的“贤德”吗?不能,她的功绩,需要的正是朴实无华的顽石!

不忘——正是石头能提供给黛玉的价值。

石头才是更知黛玉之美的,她美在肌肤,在腠理,在肠胃,在骨髓。

匡正王夫人播下的臭名

晴为黛影,晴雯死于名节被损。

王夫人以狐媚子的臭名,将晴雯赶出大观园,又出二十两银子,让多浑虫夫妻把晴雯送去化人场焚化了。


这是挫骨扬灰的惩罚,这是把名声扬臭的手段。

80回后,黛玉的下场也是如此。

1、王夫人一派的胜利,是权和利的胜利,是风化的大溃败。

如果黛玉死后,没人为她正名,世风将急转向。

2、晴雯死后没墓更没碑。宝玉给她写了《芙蓉女儿诔》。

“诔”,就是一种墓志铭,也是死后的功德表。

黛玉死后,宝玉将把《芙蓉女儿诔》刻到龟驼碑上,世代为其传名。

这份坚守,可能报得了黛玉的启灵、启智之恩呢?

青灯古佛为伊人

贾雨村还在扬州林家时,就在郊外的智通寺,遇见一个聋肿老僧。

脂砚斋侧批:【毕竟雨村还是俗眼,只能识得阿凤、宝玉、黛玉等未觉之先,却不识得既证之后。】

脂砚斋此言,等于点明,智通寺处,有80回后的宝玉,和黛玉。

谁是宝玉?


自然是老和尚,遁入空门的宝玉!

黛玉呢?她在哪?

看智通寺在哪?

“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
【茂林深竹】,不就是黛玉住的潇湘馆吗?可惜在郊外野地,只能是黛玉的墓地!

这个聋肿老僧,就是为黛玉守墓的老和尚啊!

且看彼时的宝玉是什么状态:

【那老僧既聋且昏,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

这个老僧,聋了不能听,糊涂了没有灵,牙齿落了,不能言,舌头钝了,不能语。

等于是五感尽失,就是一块石头!一块长寿石!


这就是宝玉遁入的空门!

他的空,是让自己万事皆空,成为没有好恶的空空石碑。

只有这样的石碑,才能将红楼中的人物,不带偏见地,实录于石上!

只有这样,才能为黛玉正名:她不是宝钗等一干淫魔色女,她是贤德无上的女性之灵!

通灵玉上的刻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石头的功用,只有一个,勿忘,长寿、实录!

青埂峰的顽石历劫后,将《红楼梦》故事,辑录于石上,由空空道人传于天下,也是此意:为黛玉正名。

通灵玉原形是石鼓文碑

其实,无论通灵玉,还是顽石,都是刻字的墓碑,这就是顽石的原形!

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顽石,它们的出处都在一僧一道口中的——河南洛阳北,北邙山。


北邙山尽是富贵人墓葬,此山是土山,石头稀少,仅有的石头,都做了墓碑。

“涧底盘陀石渐稀,尽向坟前作羊虎。
谁家石碑文字灭,后人重取书年月。”
这就是北邙山的真实写照!

红楼里出现的石头和玉,都是墓碑!

有人读红楼成为高人,因为红楼有严密的逻辑链条。

那些看似不合理的细节背后,恰恰是曹雪芹苦心埋下的路牌,指引你探入一个智慧的世界。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6-23 09: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残酷真相:癞头和尚道尽甄英莲命运的四句诗,却并不是救她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他
4 人赞同了该文章
细说红楼梦054:癞头和尚的诗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已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话说甄士隐抱着女儿出门看“过会的热闹”,却见一僧一道疯癫而来。

那和尚一见英莲就哭了,说了一通“有命无运,累及爹娘”的胡话,又要士隐将女儿给他。

甄士隐自然不肯,和尚便吟诵了一首打油诗,反让士隐狐疑起来。


☞细说红楼系列054,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第一回)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要进去,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内念了四句言辞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上文就讲到僧道并非度化甄英莲而来,也不是解甄家之厄,而为度化士隐做提前伏笔。

只有将未来之事一一告之,才会在灾祸发生后诚敬开悟。

和尚说甄英莲会为甄家带来灾祸,是那个时代对女儿的“贬低”。

没有谁质问甄士隐为什么没能照顾好女儿,只说女儿是灾祸,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和尚是“大士菩萨”尚且口出恶毒,可知世人的思想何等可怕。

言归真传,和尚见甄士隐不给,便说出四句打油诗,给士隐埋下“出世”的种子。


一,娇生惯养笑你痴

是说父母疼爱儿女之心太傻。俗话说“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知多少。”

父母原意为儿女付出一切,儿女不孝的尽多。

既然如此,还不如“不生、不养、不娇、不宠”,才得自在的好。

和尚还是只站在父母角度考虑,没站在儿女角度选择。目的还是点醒甄士隐。


二,菱花空对雪澌澌

儿女与父母的情感,就像那秋天开的菱花,待到冬天雪至便败亡了。

也有另一种解释,冰凌花开而雪化,都是不得长久的意思。

这句诗还有另一层潜台词,暗示甄英莲日后化身香菱,在薛家惨死。


三,好防佳节元宵后

提醒甄士隐注意提防元宵佳节这天,女儿会出现的意外变故。

要说最狠的就是这句话。如果和尚不提醒甄士隐也罢了。就算日后出了意外,也是天灾人祸。

明明和尚提醒注意,偏偏就应验了,甄士隐日后该有多后悔?

那种懊恼和崩溃,真是“不养儿不知父母心,不失去难体会珍惜可贵”。

甄士隐在被度化出家前的“下世之兆”就源于此。


四,便是烟消火灭时

元宵佳节过后,甄家的灾祸就要临头,就像那被大火烧过后的灰烬,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一句收尾,便扣了《红楼梦》的主旨。也证明元宵节这个时间节点的重要。

后文凡是元宵节发生的故事,都将成为衰亡的重要转折。

和尚显然并不想救甄英莲和甄家。这便是“劫”的意义。

既然要度化甄士隐,就肯定要历经劫难。甄英莲作为应劫的风流冤孽最早下凡,她有她的“劫”要经历。帮不得,也救不得。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1-03 11:28・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6-23 11: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46.5 钟家台 2019-12-17   |  173阅读  |  1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再就是崇祯七年八月的汉中车箱峡诈降。《明史·陈奇瑜传》中记载:“贼见官军四集,大惧,悉遁入兴安之车厢峡,诸渠魁李自成、张献忠咸在焉。峡四山立,中亘四十里,易入难出。贼误入其中,山上居民下石击,或投以炬火,山口累石塞,路绝,无所得食,困甚。又大雨二旬,弓矢尽脱,马乏刍,死者过半。当是时,官军蹙之可尽歼。自成等见事绌,用其党顾君恩谋,以重宝贿奇瑜左右及诸将帅,伪请降。奇瑜无大计,遽许之,先后籍三万六千人,悉劳遣归农。每百人以安抚官一护之,檄所过州县具糗粮传送,诸将无邀挠抚事。诸贼未大创,降非实也,既出栈道,遂不受约束,尽杀安抚官五十余人,攻略诸洲县,关中大震。”农民军在车箱峡陷入绝境,可是负责“剿贼”的五省总督陈奇喻却轻信了李自成和张献忠的诈降谎言,特许李自成从车箱峡撤离至安全地带,然后接受招抚,可是农民军走出绝地车箱峡之后,马上就再举反旗。没几个月,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十五日,张献忠率部乘雾围攻明中都凤阳。伪装入城的农民军将士乘势四处燃火,与城外农民军主力密切配合。官军遭内外夹击,阵势大乱,朱国相自杀,4000余名守城士卒被歼。张献忠焚毁朱明皇陵,并张旗帜自称“古元真龙皇帝”。
  最后一次就是崇祯十年十二月,杨嗣昌“十面张网”的围剿计划成效显著,无路可走的张献忠于是派人重金贿赂当时担任五省总理的熊文灿,请求招安。收受了贿赂的熊文灿不但阻止了湖广巡按御史林铭球、襄阳分巡道王瑞旃和左良玉三人准备趁受降之机逮捕张献忠的图谋, 还为张献忠请官议饷,并默许他带领数万武装驻扎谷城, “(张献忠)遣可望通贿熊文灿;内有西碧玉二方,长尺余;又有径寸珠二枚。文灿遂一力担当,抚之。二月,良玉至襄阳,巡按林铭球、巡道王瑞旃欲献忠来见,执之。文灿曰:杀降不祥,力持不可。献忠恃文灿为援,益无忌,私炼士卒,铸军器,榖城诸生徐以显一见如故,教以孙吴兵法。己卯春,叛形昭著,左良玉请讨之,文灿故张露其事,且强留良玉饮饯,稽延时日,俾献忠得预为备。献忠乃得从容运器甲资粮入房山,部署已定,文灿始出令进兵,良玉恚曰:督台纵虎负嵎,使我撄之,不去必以逗遛罪我;令旗至,即冒暑进讨,遇伏大败。良玉乃列其事于朝,枢辅杨嗣昌劾之,以十一月逮文灿,付法司拟罪,至庚辰十月弃市。”杨嗣昌指出张献忠实乃诈降不可相信,但崇祯却拒不理会,默许了熊文灿对张献忠的“招抚优待”!就这样,张献忠通过诈降而得以度过危机并养精蓄锐、伺机而动。崇祯十二年五月初九,张献忠重举反旗,并将收受他贿赂的地方官吏的名字布告天下,狠狠地打了熊文灿的脸。
  诚然,“闯塌天”刘国能是真降,可张献忠不是刘国能。张献忠的诈降伎俩之所以能够屡试不爽,明军们之所以每每轻信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究其原因其实是崇祯制定的“寇亦吾赤子也,宜招抚之,不可纯剿”的错误政策导致官员们不分对象的以抚为主造成的,而崇祯朝间的三次大规模诈降事件最终将明王朝一步步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好个假从,好个贾琮!
  宝玉口中含玉是国,玉上字“莫失莫忘仙寿永昌”不是暗指玉玺吗?宝玉是天下第一印啊,印章不是爱红吗?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兵强马壮者俱可为皇帝改嫁多次,故为天下第一淫人又称天下第一印。
  警幻仙子说宝玉“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甲侧:多大胆量敢作如此之文!”】
  宝玉这天下第一淫就是天下第一印——玉玺是也。
    贾母给宝玉的雀金裘乃是隐喻宝玉实为孔雀明王,即朱明帝王。佛教明王甚多,质疑若是为了引用佛教明王,为何偏偏选了孔雀?
  这是因为孔雀是凤凰之子,这在明代的小说《封神演义》和《西游记》的第七十七回中都有阐述,可见孔雀是上古神鸟凤凰之子在明代早已成为广泛共识。
  《红楼梦》中谁是凤凰?请看第十八回“有凤来仪 臣宝玉谨题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再看第四十三回“玉钏见宝玉来,便收泪说道:“凤凰来了!””,凤凰乃是黛玉和宝玉!而且还有被比作凤凰的抗清的汉人势力:探春是‘老鸹窝里出凤凰’、赖尚荣被“捧凤凰似的”。
原来“凤凰”在《红楼梦》中狭义上隐喻黛玉崇祯和宝玉朱慈炤这两位真正的朱明帝皇,而广义上则包括了郑成功和吴三桂这些抗清的汉人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钟家台 > 《《红楼》孰著》
举报/认领


上一篇: 《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46.4

下一篇: 《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47.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0-18 12:50 , Processed in 0.08451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