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薛宝钗串演皇太极·任是无情也动谁?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16 10: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时间:2020.10.31 11:55:16 编辑:文言文之家
【诗句】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出处】唐·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二
【意思翻译】贾氏窥帘,爱韩寿的少俊; 宓妃赠枕,慕魏王的文才。
【全诗】
《无题二首》其二
.[唐].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全诗赏析】
   
        首联写景,创设意境。上句之“东风”“细雨”,传达出春天的气息,隐含生命 萌动、春心勃发之意;也给人以朦胧凄迷之感。下句的“芙蓉塘”即莲塘,乃情人相会的 处所;“轻雷”喻车声,司马相如《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像君之车音。”这约会的 莲塘和轻雷般的车声,不正是暗示了多情女子等待、切盼情人的焦虑心情么? 此联创 设意境,“妙有远神,可以意会”(纪昀语),即具有可意会、难言传之朦胧美。次联写女 子的幽居。她在室内为熏炉添香,在院中用辘轳汲水。香炉和辘轳也与情爱相关,如 南朝乐府《杨叛儿》:“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牛峤《菩萨蛮》:“玉炉冰簟鸳鸯锦,粉 融香汗流山枕。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其“香”“丝”,谐“相”“思”,此用双关烘托了 她幽居之孤寂,相思之痛苦。
       颈联暗写美好的憧憬。这里用贾氏、韩寿私相爱慕和宓 妃、曹植倾心相爱的故事,表白对真情挚爱的追求。此联贾氏赠香韩寿,暗合上联熏炉 “烧香”;甄妃留枕曹植,情思绵绵,也呼应上联的辘轳“牵丝”。此联用典描写女子春心 的萌动尤为细腻幽深。尾联反跌,抒发内心积愤。她警诫自己莫要让春心与春花争相 绽放,因为她对爱情的追求,一次次遭受挫折后,深深体会到,春心的绽放可能使之香 消玉殒,化为灰烬。这痛苦悲愤的呼喊,正是对当时束缚和扼杀男女自由爱情的罪恶 的控诉。此联联想奇异,具有动人心弦的悲剧美,真乃传世名句。李商隐的爱情诗之 所以魅力无限、撼人心魄,除了他对爱情生活深切的体验外,难道没有融入他个人沉沦 不遇的身世遭遇吗?
上一篇:“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下一篇:“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17 07: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君笺雅侃红楼】
快乐老年435 2019-02-25   |  132阅读  |  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中无闲笔。作者给每个人命名也都有相关意义。看似不过一个称呼,往往隐含了情节发展和故事走向。今天说说薛宝钗的称呼为什么是宝姑娘,而不是薛(大)姑娘、钗姑娘。这事还真大有深意。
薛姑娘不能普遍叫,钗姑娘还不好听。薛宝钗称呼宝姑娘最合适。

第一,(作者)区别薛宝琴,避免称呼上的重复。

第二,薛宝钗收买人心的手段。薛姑娘是正是称呼,官方一定如此叫。但私底下,宝姑娘更亲切,让贾家上下认同接受起来更容易,可以快速消除隔阂。

第三,宝姑娘的称呼剑指宝二爷。方便宣扬金玉良姻。贾宝玉叫宝二爷,薛宝钗叫宝姑娘,两人称呼都有“宝”,称呼有了直接联系。到最后金玉良姻修成正果,宝二奶奶一脉相承,也是作者隐喻金玉良姻必成。

第四,不排除薛宝钗在老家,亲戚之间也称呼她宝姑娘。薛家来到贾家,也就都约定俗成叫薛宝钗宝姑娘。

薛宝钗进京的宣传口号是选秀,其实纯属扯淡。薛家出身根本不可能选秀成功。一开始的目标就是金玉良姻贾宝玉。曹雪芹用个“宝”字指出此点。对薛宝钗的称呼一定不是贾家人决定的。贾家上下对初来的薛宝钗称呼就是“薛姑娘”。薛姨妈一来就宣扬金玉良姻,宝姑娘的叫法应该是薛姨妈确定。再传扬开来,一如我们从小和父母走亲戚,父母介绍时,会定一个称呼,方便亲戚呼唤。宝姑娘也就这样叫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17 22: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宝钗不喜欢富丽闲妆,为什么元春刚赐了红麝串,她立马就戴上了?
少读红楼 2024-07-16 发布于上海  |  5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宝钗不喜欢艳丽装饰,众所周知,就是她自己后来住的蘅芜苑,也是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就连贾母这个上了年纪的老人都看不过去,说太素了。
薛家又不差钱,宝钗要什么有什么,甚至她要讲究起来,比贾府三春有底气有资本的多,但为什么身为少女的宝钗,不喜欢富丽妆饰呢?
她又没结婚,可即便结了婚,像王熙凤,年龄也不大,一样可以在穿着妆容上精心打扮啊,又不是李纨,因为丈夫去世,不再适合打扮,日常只能穿素雅着淡妆。
宝玉去看宝钗一回,曹公描写宝钗的着装,有一个词用的特别好“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就是说,宝钗的日常服装,都是半新不旧的,就是屋里的门帘,都是半旧的。
薛姨妈也说过,宝钗性格古怪,不喜欢花儿粉儿,所以宫里新出的十二支宫花,薛姨妈一支都没留,让周瑞家的送给了三春、黛玉、凤姐等人。
而且,宝钗身上除了一个金锁,也没有任何佩饰,这一点,在后文她与邢岫烟对话的一段情节中也有提到,顺便宝钗自己也解释了她不喜欢富丽妆饰的真实原因。

宝钗见邢岫烟戴了一个碧玉佩,就问谁给的,邢岫烟说三姐姐给的,宝钗就提醒她,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到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
也就是说,宝钗虽然是贵族小姐,但她现在早已经不佩戴那些富丽闲妆了,比如手镯,玉佩,耳坠这些。因为“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所以我都自己该省的就省了。”
这里面透露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就是现在的薛家虽然也还不差钱,不至于连个妆饰都佩戴不起,但跟七八年之前的薛家相比,已经明显大不如前了,薛家已经衰落了。
宝钗作为薛家的主心骨和实际上的掌家人,她对家族生意和家里的出入账目,自然都是了然于心的,她是典型的务实派,这说明宝钗持家有方。
而且,自从父亲去世后,她就撑起了整个家,每天的忙碌也不允许她再佩戴那些毫无用处甚至很麻烦的闲妆,这些闲妆,在宝钗眼里,就是“没有用的东西”。
如果那个金锁不是事关宝钗终身大事,自幼就佩戴着,估计她连这个也不戴。她自己也说过,是个和尚给了两句吉利话,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

这说明什么?说明自从父亲去世,宝钗开始管理家务和家族生意之后,她就渐渐收起了少女心事,也开始成熟起来,她不再喜欢那些看着好看但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
而且,日常佩戴这些妆饰,既浪费时间,处理起家事、家族生意,行走坐卧也极不方便,所以宝钗干脆就来了个极简主义,自己穿的衣服,用的东西,住的房子,都十分简约,简约到贾母都觉得忌讳。
但这样的薛宝钗,有一个举动,却让很多人都没想到。元春端午节刚赏赐了贾府众人端午节礼,得了红麝串的宝钗,第一时间就戴到了手上。
她不是不喜欢富丽闲妆吗?她不是一直不喜欢佩戴这些沉甸甸的没什么趣儿的首饰吗?为什么元春赐了红麝串,就立马戴上了?不仅戴上了,还专门戴着各处去串门,这是为什么?
有人是这么分析的,说宝钗这是宣誓主权,在告诉其他人,尤其是黛玉,贵妃娘娘中意的是金玉良缘,不是什么木石前盟。
甚至有人说,这红麝串只有宝玉和宝钗有,宝钗这么着急戴手上到处逛,就是要让贾府所有人都看到,她和宝玉的婚事,是被贵妃娘娘认可的。

还有更离奇的分析,说这红麝串有麝香,女性戴久了容易不孕,元春这么做,显然是不想让宝钗嫁给宝玉,她真正满意的是黛玉和宝玉。
以上这些推断,稍微动动脑筋就知道,根本不靠谱。宝钗家是皇商,是做生意的,她自己也博学多识,她难道不知道麝香的功效?元春作为宫里贵妃娘娘,会公然害自己的表妹?
还有,元春赐给姊妹们的端午节礼写得很清楚,宝玉和宝钗的一样,有宫扇,有红麝串,有凤尾罗,有芙蓉簟,一共四样东西。黛玉和三春只有“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这四人是两样。
很明显,宫扇和红麝串是大家都有的两样东西,黛玉比宝玉宝钗少的,根本不是红麝串,而是凤尾罗和芙蓉簟。这两样都是床上用品,元春这个赐礼的分别,显而易见,的确是有为二宝指婚之意。
但是,既然红麝串是大家都有的,那么宝钗戴手上出去玩,自然就不能理解为是为了宣扬金玉良缘,而且,她本身是个未出阁的小姐,就是心里再想,也不可能做出那么失礼的行为来。

那宝钗既不喜欢富丽闲妆,又不是为了宣扬金玉良缘,她为什么第一时间把元春赐的红麝串给戴上了呢?
我们知道,宝钗虽然成熟稳重,很少表露少女心事,但毕竟是十四五岁的少女,她不可能一直端着,总有忘情的时候。这一点原文中,不止一次提到。
扑蝶是一次,坐在宝玉床边给他绣肚兜是一次,当着黛玉的面在母亲怀里撒娇是一次,其实这里戴红麝串也是一次。她毕竟还是天真烂漫的女孩子嘛,谁不喜欢漂亮的首饰?
而且,这个红麝串是大家都有的,戴出去自然没什么啊。以宝钗为人,如果这个红麝串只有她和宝玉有,你觉得她会戴出去吗?你觉得她会让黛玉看到吗?当然不会!
再一个,这红麝串可不是一般人送的,这是贵妃娘娘送的,如果直接就收起来,显得多没礼貌?既然是贵妃送的,那自然要戴一下,以示对送礼人的尊重。

毕竟,宝钗一家可是客居贾府,论关系,她是元春的表妹,极会做人的宝姐姐,当然不会无视元春的端午节礼,而是会公开戴一段时间。
还有一个深意,值得深思,我们知道,薛家进京有一个明显的目的,是为了送宝钗入宫待选,但后来没了下文,送宫花的情节可能暗示宝钗落选。
既然这红麝串是宫里娘娘送的,对宝钗自己来说,戴上贵妃所赐之物,一定程度上对她的落选大约也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和补偿吧?
最后,宝钗之所以戴红麝串,也是情节需要,后文曹公要通过羞笼红麝串的情节来写宝钗的身材品貌,来推进二宝此时已经浮出水面的金玉良姻,为后文二宝婚姻伏笔。
而且,这一回里,茜香罗与红麝串两件物事互相映照,按照曹公千里伏线的写法,茜香罗后文成就了蒋玉菡与袭人之事,这红麝串也许日后还会出场,还有重要作用也未可知。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关注
undefined
少读红楼
微信、微博、头条、百度、知乎全网同名——少读红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22 15: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残花
李商隐李商隐〔唐代〕

残花啼露莫留春,尖发谁非怨别人。
若但掩关劳独梦,宝钗何日不生尘。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bc94c92721b8.aspx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604篇诗文 ► 860条名句
宝钗无日不生尘,原来红楼梦薛宝钗的命运竟藏在这首诗里!
初衣胜雪2019-03-13 09:40





“残花啼露莫留春,尖发谁非怨别人。但若掩关劳独梦,宝钗何日不生尘。”唐朝李商隐《残花》


诗文漫解:花在早上啼哭留不住春天。是因为开的太早,长得太美,这岂能怨别人。
这样的委屈,就像关在寂寞里无人得见,一个人做着幽梦,就像光彩的宝钗,没有哪一天不蒙着灰尘。


初衣解诗:在《红楼梦》第62回里,园里姊妹们,因为联诗射覆找出处,都在为句子找出典,香菱对湘云说:岑嘉州五言律现有一句说“此乡多宝玉”,怎么你倒忘了?后来又读李义山七言绝路,又有一句“宝钗无日不生尘”,我还笑说他两个名字都原来在唐诗上呢。
大家都知道在红楼梦里,曹雪芹将每个女孩子的命运和性格,都精巧的掩在各种各样的诗词当中。一不留神就会错过去,但是转回头来看却发现,有无限的意趣和深沉。
李商隐这首诗写的是《残花》,一朵春天过了的花,曾经在最高的枝头等待春天,但是最美的春天没有眷顾它。就算是它在寂静的庭院里,开谢自守,也像宝钗一样,没有哪一天不被蒙尘。
这首诗是作者借花来自喻身世,自己无论挣扎与不挣扎,自己无论是在庭院里静静地开,还是爬上枝头,努力去争取,春风不来,好花开败,就像金玉掩埋在尘埃里。


但是红楼梦作者借香菱的随意一说,却点出了红楼梦重要女主人公薛宝钗的命运。
薛宝钗是怎样的命运呢?他父亲过早的去世,家道中落,有一个不成器的到处败坏钱财的哥哥,和一个孀居的母亲。她自己可以说是红楼梦里学识修养最高的女孩子。容貌像牡丹花一样的艳丽。这个女孩子唯一改变命运的途径,就是通过自己的美貌和学识,在婚配上博一记。
所以才有这上京选秀。对于许多官宦人家的子女来讲,是不愿意将自己的女儿送进宫廷的。但是薛宝钗别无选择,因为她只有这样一条窄窄的路,可能会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她具备了王妃的风范,也有着母子仪天下的稳重,但是为什么却落选了呢?
书里并没有说明。但是落选以后,小气的林黛玉多了一个竞争对手,拈酸吃醋,闹出了无尽的小小风波。
这首诗暗示了宝钗的命运,不是她心高气傲,是的确从她的姿色和才学上来讲,是配得上皇宫王府的华贵的。而且她的容貌连林黛玉都吃醋,可见这样的一朵花,开得太艳太早,也许还未得见君王面,已被杨妃遥侧目。落选是一种必然。只是可惜这样的女孩子,像宝钗蒙尘一样。没有办法显示她的雍容光彩。


李商隐这首诗,是来感叹自己的命运,无论挣扎与不挣扎,蒙尘都已经被注定。
而曹雪芹也巧用这首诗,虽然句子中改了一个字,但也他也实在是借香菱说出了这是义山(李商隐)的句子,来说明了宝钗一生都是被委屈的命运。自己所愿望的,去站往更高的地方,去绽放生命的华彩已然成为了不现实。曹雪芹对于这些没有安放在合适地方的女孩子,给予了深深的同情。
就算是薛宝钗嫁给了宝玉,也算是一种委屈和蒙尘。因为显然宝玉心里爱的不是像她这样的富贵牡丹。薛宝钗从选秀落选,就已经注定了蒙尘的命运。


那么回到李商隐的诗里来,李商隐还着重强调了一些什么呢?就是命运的强大。正是命运的强大,所以美好的东西,都不会有确定的归宿,而宝钗蒙尘,是一种现实,也是一种无奈。但是和李商隐一样。红楼梦里的薛宝钗,是在内心奋斗渴望过的。红楼梦里并没有太多明写薛宝钗的早熟,但是通读了几遍,你会发现薛宝钗小心翼翼的隐忍,压抑的自己的内心,只是希望有个更好的机会改变她的家庭和命运。
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曹雪芹用这首诗来比喻薛宝钗,是有着深层的用意的,因为薛宝钗的命运其实和李商隐也比较仿佛。都是背负着家族的命运,却又没有办法的委屈着。
“宝钗无日不生尘”,不但是红楼梦里薛宝钗的注脚,当然更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人生命运。
让我们重读这首看似香艳,确实系非常悲婉的小诗:“残花啼露莫留春,尖发谁非怨别人。若但掩关劳独梦,宝钗何日不生尘。”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李商隐诗中的美与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22 16: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读懂薛宝琴,遇见世间最真的性情
2019-11-04 14:00


一个守得住真性情的人,是不会被这个世界打败的。



作者|洞见·不雨亦潇潇

来源|洞见(ID:DJ00123987)

一夜大雪过后,大地银装素裹。

一位豆蔻少女,静静地立在落满雪花的山坡上,恍如置身琉璃世界。

站在她身后的是一个身量稍小的女孩,手里抱着一只花瓶,瓶中插着一束红梅。

一簇透着暗香的红,在一片皑皑素色里,显得尤为耀眼可人。



画中的豆蔻少女,便是被誉为「红楼第一完人」的薛宝琴。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红楼梦》中能善终的女子并不多。

薛宝琴,就是其中之一。

但她的幸运,并非天赐,而是因为她是个真正「懂情」之人。



01

历世情

薛宝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她不但读过万卷书,更行过万里路。

在别的姑娘恪守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规矩时,她早已跟随父亲各处游历。

三山五岳,江河湖海,甚至远赴异域。

她见过风光,也见过风浪。

那些旖旎斑斓与波谲云诡,不但打开了她的眼界,更开阔了她的胸襟。

从她踏进大观园的那一刻起,就仿佛为园子里注入了一道清新的活水。

其他女孩子就像生长在温室里的花朵,虽娇艳,却显得拘束;而宝琴却更像是在园中自在飞翔的鸟儿,无拘无束,轻盈灵动。

宝玉一见她,便向众人夸道:

「你们成日家只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如今瞧见她这妹子,我竟形容不出来了!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

贾母一见她,更是喜欢得不得了,逼着王夫人认她做干女儿,二话不说就把名贵稀有的凫靥裘送给了她,还特地嘱咐宝钗不要拘束她,让她爱怎样就怎样。

连一向目无下尘的黛玉,都对她极为亲热,待她如亲姐妹一般。

薛宝琴之所以能成为大观园的「团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众人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向往却未能做到的事情——天南海北的阅历,遍览世情的自由。

她的经历,像骨骼与血液一样,构成了薛宝琴的独特魅力,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

历经世情,本就是在探寻世界的真相。

见过世面的人,不会拘泥于一砖一瓦的小世界,不会臣服于琐碎的鸡毛蒜皮。

见过世面的人,会懂得登高远眺的力量,更懂得把眼光投向更广袤的世界。

你见过的世面,会为你拓开心灵的格局;你见过的世面,会成为你面对困难时的底气。



02

有才情

向外,薛宝琴有着丰富的阅历与见识;向内,她同样有着大家闺秀必备的深厚修养。

她从小读书识字,才华横溢,即便是站在黛玉、宝钗的旁边,也丝毫不逊色。

更难得的是,她的才情里,同样透着不落俗套的特别。

「无风仍脉脉,不雨亦潇潇。」

芦雪庵中争联即景诗之时,面对湘云、黛玉和宝钗,宝琴丝毫不怯,她佳句迭出,才情超然。

为红梅花赋诗时,宝琴年纪最小,但她所写之诗却被众人推为最佳,其才思之敏捷,更让宝玉「深为奇异」。

一首假托真真国女子之名的五律,写得更是潇洒磊落,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豪迈之气: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

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

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

而其一气呵成的十首怀古诗,更是她的「高光时刻」,难倒了书中众人与后世读者。

十首绝句,不仅描绘了她昔日游历过的各省古迹,还暗藏了十件日常物品。

如其中谜底为傀儡的《钟山怀古》:

名利何曾绊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既用了南齐周颙隐居钟山的典故,又传神地刻画了牵线傀儡,更有着摆脱闺阁脂粉气的不俗气象。

既是诗,又是谜,可谓巧思十足。

所谓才情,其实并非与生俱来的天赋,它更多的是来自于后天持久的知识摄入,一点一滴累积内化成生命的一部分。

有一位年轻人曾给杨绛写过一封长信,信中大篇幅地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困惑。

在回信里,杨绛一针见血地指出:「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读书就是一种最有效的沟通与输入。

没有输入,便不会有输出。

那些看起来像是天赐的灵光一现,实则是不断耕耘的厚积薄发。

我们总是高估天赋的作用,却低估了努力的价值。



03

懂人情

宝琴年纪虽小,却并非傻白甜。

她尝过冷暖,也懂得人情世故。

来到贾府后,宝琴「只住了两日,大概人物已知,又见众姊妹都不是那轻薄脂粉,故也不肯怠慢。其中又见林黛玉是个出类拔萃的,便更与黛玉亲敬异常。」

不只是黛玉,她对贾府上上下下的人都很周到。

她从家里带来石榴红绫,给宝钗和香菱一人做了一条裙子。

贾府的大总管赖大嫂子曾给宝琴送去两盆腊梅与两盆水仙,宝琴不独享,她把一盆水仙送给了黛玉,一盆腊梅送给了探春。

这两盆花,虽然并不贵重,却十分暖心,还很贴合黛玉与探春各自的性情,送得很是得体。

不仅如此,宝琴还十分低调谦逊,从不恃宠而骄,所有人与她相处起来都非常舒服。

察言观色,知晓人情,低调有礼。

这并非圆滑世故,而是一种与世界交手的能力,一种圆融平和的处世之道。

学会与世界共处,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04

真性情

懂人情世故,简单吗?不简单。

但更难的是,知世故而不世故。

宝琴最可爱与最可贵的,就在于历经世情、看惯人情后,她依旧保留着纯然的率真与豁达。

大雪天,大伙儿聚在一起吃鹿肉,只有宝琴站在一旁笑。

湘云招呼她过来吃,宝琴也不管别人怎么想,直截了当地就说:「怪脏的。」

但宝钗一劝她说鹿肉好吃,她一尝发觉味道果然不错,便立马跟着吃起来。

心直口快又天真可爱,就像孩子一样不藏机心。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里,宝钗为了打趣宝黛二人,开玩笑说下次要起个诗社,命题《咏太极图》,写五言排律,必须把「一先」韵都用完才行。

一旁的宝琴听了便立马笑说:「姐姐这不是真心起社,分明是为难人,颠来倒去,弄些《易经》上的话生填,究竟有何趣味?」

爽快又在理,任是宝钗也无法嗔怪她。

还有一次,探春在迎春屋里审问丫鬟仆妇,其他姐妹都在一旁没有出声。

这时,平儿进来了。

宝琴一见,拍手笑着说:「三姐姐敢是有驱神召将的符术!」

黛玉接着笑道:「这倒不是道家玄术,倒是用兵最精的,所谓守如处女,出如脱兔,出其不意的妙策。」

此时,两个人的玩笑话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宝钗也赶紧给她们使眼色、岔话题。

看似不完美的小瑕疵,反而更增添了宝琴的可爱。

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个生动明媚的天真少女,就像在铜墙铁壁中忽然裂了一道缝隙,光便照了进来。

她懂得何为得体,却不愿被规矩所拘囿;

她有棱有角,却不会把尖锐对准其他人;

她纯粹良善,乐观热情,不封闭,不麻木。

在污浊的世俗里,留存了真性情。

真性情,是对自己心意的坚守,也是对世间的抵御。

一个守得住真性情的人,是不会被这个世界打败的。



在《红楼梦》里,薛宝琴所占笔墨不多,甚至未入十二金钗之列。

但她的每一次出场,都叫人过目难忘,她的独特,更叫人心驰神往。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虽然隐晦,但尚算幸运的结局,也是所有人都乐见的。

宝琴之情,是方与圆的融通,玲珑剔透却不失风骨。

宝琴之情,亦是天性与世情的交合,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读懂了宝琴之情,便能明白,一个人该如何成为更好的自我。

本文作者:洞见·不雨亦潇潇洞,洞见(DJ00123987)旗下专栏作家。洞见,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1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23 09: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美吟·虞姬
[ 清 ] 曹雪芹
原文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译文
听到乌骓迎着夜风悲鸣令人断肠,恨对双瞳的丈夫有如死别的悲伤。

反复无常的黥彭得到醢刑的下场,他们不如虞姬饮剑那样忠贞坚强。

注释
虞姬:项羽的侍妾。楚汉战争的最后阶段,项羽被刘邦军围于垓下,夜闻汉军四面楚歌,感到绝望,对虞姬作悲歌说:“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也作歌相和(事见《史记·项羽本纪》)。

“肠断”句:夜闻骏马嘶鸣,令人肠断。乌骓(zhuī):史载项羽有“骏马名骓”即是。程高本改作“乌啼”,大误。如此则“夜啸风”必解成夜风如啸方通,但这一来,整句全无史实根据了。其实“啸风”是指马鸣,也常说“嘶风”。

虞兮:用项羽歌中原词。兮,啊。重瞳:指项羽。《项羽本纪》:“又闻项羽亦重瞳子(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眸子)。”

“黥(qíng)彭”句:黥布和彭越居然甘心将来被剁为肉酱而投降了刘邦。黥布、彭越原来都是项羽部将,降刘邦后,破楚有功,黥布被封为淮南王,彭越被封为梁王。后来黥布举兵叛变,被刘邦所杀;彭越野心搞分裂,也被诛,剁尸。甘受:本意为甘愿承受。这里引申为罪有应得。醢(hǎi):肉酱,这里指剁尸剐肉的醢刑。

饮剑:自刎。虞姬自刎于楚帐,当是《楚汉春秋》等书据《史记》中基本史实敷演而成的。何如:哪里比得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23 09: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虞渊[yú yuān]
播报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汉语词语展开4个同名词条
虞渊,汉语词语,读音为yú yuān,亦称“虞泉”。传说为日没处。
中文名虞渊
拼    音yú yuān
注    音ㄩˊ ㄩㄢ
别    称虞泉
目录
1释义
2出处
释义
播报
编辑
亦称“虞泉”;传说为日没处。 [1]
出处
播报
编辑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谓黄昏。
《汉书·扬雄传上》:“外则正南极海,邪界虞渊,鸿濛沆茫,碣以崇山。
《晋书·束晳传》:“亦岂能登海湄而抑东流之水,临虞泉而招西归之日?
唐 柳宗元 《杂曲歌辞》之一:“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崑仑。
郭沫若 《赠日本友人》诗:“纵有乌云遮皓月,终教红日出虞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23 09: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绥寇纪略 四库本
作者:吴伟业类型:纪事本末类简介    入清後官至国子监祭酒。该书成於顺治九年(1652)﹐原名《鹿樵纪闻》﹐记述崇祯元年陕北各股义军初起至明亡之事。全书采用纪事本末体例﹐各卷以三字为标题﹐依时序排列。分为渑池渡﹑车箱困﹑真宁恨﹑朱阳溃﹑黑水擒﹑谷城变﹑开县败﹑汴渠埝﹑通城击﹑盐亭诛﹑九江哀﹑虞渊沉等十二卷。各卷後都有论断或附记﹐以评议是非得失﹐并摘录有关奏札或传闻﹐以资参阅。《虞渊沉》卷记明末灾异﹐与全书内容不相应。又附补遗上﹑中﹑下三卷﹐为嘉庆九年(1804)後人辑本﹐分别纪崇祯朝遗闻佚事﹑死事诸臣和各地义军乡勇始末。作者从统治阶级立场记述史事﹐论断每渗透封建正统观念﹐且多为杨嗣昌﹑左良玉回护。但书中记事集中且充实﹐议论中亦有独自见解﹐卷一论起义农民政治地位的前後变化﹐卷九论李自成起义失败的重要因素等﹐都颇具见地﹐是研究明末农民起义的重要史籍之一。清代有康熙十三年(1674)邹式金刻本。後商务印书馆收入《丛书集成》初编﹐刊行於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23 09: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虞姬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重瞳指项羽。《项羽本纪》:“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黥彭”指英布和彭越。这首诗是说项羽大势已去,英布和彭越纷纷背叛项羽投靠刘邦,与其作贰臣像英布彭越后来落得个兔死狗烹剁尸剐肉的可悲下场,不如现在以身殉主守得节烈忠义。这是隐喻拥立鲁王朱以海的坚持抗清的张煌言,张煌言在朱以海死后灰心绝望,解散军队,后被满清抓捕宁死不降,被斩前赋诗“大厦已不支,成仁万事毕。”“坐而受刃”,正如诗中所写的“幽恨饮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24 18: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说红楼梦:薛宝钗的真正结局,原来第一回就写清楚了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2024 人文季美学向导
​关注他
4 人赞同了该文章
细说红楼梦074:封氏与薛宝钗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上回讲到甄士隐听了跛足道人的《好了歌》后明悟,要想保住心中眷恋的亲情家园,就要做神仙才行。

于是,他注解《好了歌》,彻底化解了心中的死结,也不回家告诉妻子,背起道士的破旧褡裢随之而去,成为其衣钵传人。


☞细说红楼系列074,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甄士隐的出家离去,于现实中就是“死了”无疑。

他已经具备“下世”征兆,断然没有活着的希望。书中让他成仙而去只是故事使然,现实中太多“甄士隐”,不要留存这般幻想。

也正是“死了”,才不需要告诉妻子,更不需要留下只言片语。否则岂有不略微安排一二?

就算顿悟,妻子何其无辜,就要被抛弃?


要知道李陵投降匈奴,他的妻子可就成了生妻,无法再嫁也不是寡妇,彻底毁却一生。这对结发妻子也太残忍了。

(第一回)封氏闻得此信,哭个死去活来,只得与父亲商议,遣人各处访寻,那讨音信?无奈何,少不得依靠着他父母度日。幸而身边还有两个旧日的丫鬟服侍,主仆三人,日夜做些针线发卖,帮着父亲用度。那封肃虽然日日抱怨,也无可奈何了。

那封肃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贻笑大方。只可怜封氏何其无辜,不但女儿丢了,家业败了,如今丈夫也一去不归,这对一个中年女人来说,真是要“逼疯”她的节奏。

一句“哭得死去活来”,证明封氏当时的悲伤和无助。可怜她接二连三的苦难。


但事已至此,“生者且偷生”,封氏只得依靠父母度日。

封肃之前算计女婿,结果剩下女儿终究不能不管,就便每日抱怨也是活该。

封氏的丈夫失踪并不是死了,她便也成了不是寡妇的生妻。

“宁娶寡妇不娶生妻”,封肃就想要将女儿再嫁也没人敢娶。何况封氏自有德行也不可能“好女嫁二夫”。

从此她只是和丫头日夜做女红,名为帮衬父母度日,实际就是赚自己的口粮。

封氏的结果至此也就定了。家破人亡后,丈夫出家而去,她留在娘家度日。


这段故事的重要,需要极为重视。

前文讲过甄士隐一家三口影射宝黛钗三人。

封氏的经历,就是未来薛宝钗的写照。

同样的家破人亡,同样投奔娘家被无情对待,同样的丈夫离家出家而去,势必也同样滞留娘家艰难度日……

总有人好奇,薛宝钗在贾宝玉离家后,会如何结果,看封氏就能知道真相。


有观点认为薛宝钗再嫁了,肯定没看懂第一回封氏身上的伏线千里。

封氏尚且有德,何况兼具停机德和齐眉举案之贤,以山中高士晶莹雪褒奖的薛宝钗呢。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2-02 10:29・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9-8 08:52 , Processed in 0.0679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