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李纨张冠李戴--枉与他人作笑谈+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29 11: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之“桃李春风”的寡妇完人李纨是谁? (2016-11-09 10:34:56)
标签: 崇祯 红楼梦 历史 明朝 朱三太子        分类: 红楼梦
(《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 作者所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本博除了解读表面文章外,更主要是揭秘背后的真历史。由于书中人物事件之间皆有关联,请看我的其他博文以助理解。)



“桃李春风”,一般指的是老师教育学生成才。李纨的父亲叫李守中,是国子监祭酒,即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最高负责人,是专门为国家培养选拔人才的。”守中“指的是恪守儒家的中庸之道,强调的是李纨的儒家的背景。李纨是一个按照封建儒家教育成长起来的‘女子无才便有德’的妇女典范。李纨在《红楼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从朱慈炤对李纨的完人的描述和给予李纨醒目的地位,李纨的原型应是作者颇为尊重的人。



“纨者,完也。”红楼梦中的一些代表封建正统的人物都不如李纨完美,譬如贾政迂腐;譬如王夫人残忍;譬如宝钗阴毒,惟有李纨才是恪守封建道德规范的真正“完人”。红楼中的人物多无字,但朱慈炤偏偏交代了李纨字“宫裁”,这其实已经是暗示了李纨具有宫廷裁治的权利,那么完人寡妇李纨是谁?



  年轻寡居的李纨,身处“膏粱锦绣”之中,却“如同槁木死灰一般”。李纨一般情况下不多说话,让人误会她是个木讷的老实人。实际上,李纨不简单,在书中只要她开口,基本都是针对凤姐的,而且言辞尖锐,虽然都是借着玩笑话说出来,却总是含讽带刺的,带着攻击性。比如凤姐夸赞红玉时说“难道必定装蚊子哼哼就是美人了?”,李纨马上当着红玉的面反驳:“都象你泼皮破落户才好!”她的锋芒都是针对王熙凤的。李纨最感兴趣并愿意为之撑腰说话的人是平儿。


  第三十九回凤姐叫平儿到大观园来取熟螃蟹,“众人又拉平儿坐,平儿不肯,李纨瞅着他笑道:“偏叫你坐!”因拉他身旁坐下,端了一杯酒,送到他嘴边。”大奶奶亲自给平儿斟酒并送到嘴边,是主动和平儿交好。

  “平儿忙喝了一口,就要走,李纨道:“偏不许你去!显见得你只有凤丫头,就不听我的话了。”说着,又命嬷嬷们:“先送了盒子去,就说我留下平儿了。”这句玩笑话,却是李纨挑战凤姐的控制权。

  那婆子一时拿了盒子回来,转凤姐的话给平儿:“说了:‘使唤你来,你就贪住嘴不去了,叫你少喝钟儿罢。’”平儿笑道:“多喝了,又把我怎么样?”一面说,一面只管喝,又吃螃蟹。”这是平儿微弱的反抗,但是却是昭示平衡正在微妙中渐渐倾斜。

  李纨揽着他笑道:“可惜这么个好体面模样儿,命却平常,只落得屋里使唤。不知道的人,谁不拿你当做奶奶太太看?我成日家和人说:有个唐僧取经,就有个白马来驮着他;刘智远打天下,就有个瓜精来送盔甲;有个凤丫头,就有个你。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总钥匙,还要这钥匙做什么?”” 正是李纨想挖墙脚孤立凤姐,这平儿的管理能力贾府上上下下谁个不服?

  后面李纨变着法又夸平儿:“凤丫头就是个楚霸王,也得两只膀子好举千斤鼎,他不是这丫头,他就得这么周到了?我还是那容不下人的?要是有一个好的守的住,我到底也有个膀臂了。”她正是想把平儿这凤姐的得力臂膀抢过来!




  李纨颇为小气,她自己作诗社的社长,却不肯出钱,于是带着姐妹们找凤姐要钱,结果凤姐的一番揭底才让大家知道了李纨原来是个大财主。第四十五回里凤姐说李纨: ““亏你是个大嫂子呢,姑娘们原交给你带着念书,学规矩针线的,他们不好,你还要劝。这会子他们起诗社,能用几个钱?你就不管了。老太太,太太罢了,原是老封君,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子,老太太、太太还是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地,各人收租子,年中分年例,又是上上分儿,你娘们主子、奴才共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带的仍旧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银子……这会子你怕花钱,调唆他们来闹我。”月钱比谁都多,经济上还要好过王夫人,却要跟凤姐要钱办诗社。

  可是聪明的李纨却拿平儿被打岔开话,反刺凤姐道:“你们听听,我说了一句她就疯了,说了两车的无赖泥腿市俗专会打细算盘分斤拨两的话出来。这东西亏他托生在诗书大官名门之家做小姐,出嫁了又是这样,他还是这么着,若是生在贫寒小户人家作个小子,还不知怎么下作贫嘴恶舌的呢,天下人都被你算计了去。昨儿还打平儿呢,亏你伸的出手来,那黄汤难道灌丧到狗肚子里去了。气的我只要给平儿打抱不平。忖夺了半日,好容易‘狗长尾巴尖’的好日子,又怕老太太心里不受用,因此没来,究竟气还未平,你今儿招我来了。给平儿拾鞋也不要,你们两个只该换一个过子才是。”

  这虽是玩笑话,但说的可够难听的,还有哪个这样说过凤辣子的?不但借着开玩笑骂了凤姐一顿,还替平儿打抱了不平,再卖好给平儿:“如何?我说必定要给你争气才罢!”这话厉害。一面表现了她的热心助人,让平儿感激她;另一方面却又挑拨了凤姐和平儿的关系,让凤姐怀疑平儿向外人抱怨她。高手啊!深藏不露的高手啊!




  第四回中写李纨“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甲戌侧批:一段叙出李纨,不犯熙凤。】”原来真相是“只犯熙凤”,脂批不过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罢了!

  这掌握着宫中裁治大权偏又同凤姐影射的大太监魏忠贤斗争不断的寡妇是谁?

  答案明摆着:天启的皇后懿安太后张嫣张宝珠是也!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7
 楼主| 发表于 2024-8-5 17: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第二个林黛玉,是贾政梦寐以求的儿媳妇,硬把悲剧活成喜剧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2024 人文季美学向导
​关注他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宁荣二公创建了京城贾家,每个人有四个儿子,成为京城贾家的八房。

贾家军功起家,势力和利益根植于军中,肯定要引起皇帝的忌惮。

从太上皇开始到皇帝,贾家已经被接连针对了两次。

二代荣国公贾代善死后,贾赦袭爵不当家,贾政无爵却当家,这事要没有皇帝同意下旨,贾家任何人也不敢胡乱安排。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的皇帝让贾赦袭爵,又赐贾政六品主事,就暗示这件事。彼时的皇帝就是后来的太上皇。

第二次就是薛家进京,京营节度使王子腾被调任九省统制。

贾府在两代执掌京营后,第三代实在不能继续掌权,便扶植了王家的王子腾作接班人。贾政因此娶了王夫人。

可新皇帝一登基,就将王子腾调离贾府掌控三代数十年的京营,说明皇帝对贾家控制京营的军权十分忌惮。

彼时的贾家,就像站在山顶悬崖边,随时有万劫不复的危险。


想要规避风险,全身而退,就要另辟蹊径,弃武从文才能“再攀高峰”。

这就是大荒山、无稽涯、青埂峰的由来。

大荒山代表权力的巅峰,无稽崖代表危机临头,青埂峰代表耕读传家。

贾家自然早意识到这点。从贾敏下嫁林如海,到贾珠迎娶李纨,以及林黛玉的木石姻缘,都是贾家弃武从文转型的重要举措。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李纨是国子监祭酒的女儿。

国子监称太学、国学。最早于元代设立。在明清时达到顶峰。

在“大学”这一西方概念传来之前,国子监一直掌管着全国的官学。

其职能便类似于教育部兼国家最高学府。

国子监的最高领导称祭酒。源于春秋时的各大学宫祭酒旧称。

李纨的父亲李守中,就曾是国子监祭酒。

李纨有此出身加持,可比林黛玉要更清贵。

林家虽是书香门第,钟鸣鼎食,但论官爵声势不如尚书令的史家,论文化根基不如摸到道德传家门楣的诗礼大家李家。


林黛玉的父亲是探花郎。

李纨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林如海也要叫一声老师。

贾母父亲是丞相首辅,文官之首,百官领袖。

在官场仕途,林如海在山脚,李守中在山腰偏上,史公在巅峰。这就是三家官场声势。

要论文气,李家最重,史家次之,林家还是垫底。

林黛玉的优势是身兼林家、贾家和史家三家之长,综合素质比李纨更强。

古代女儿教养一脉传承自母亲。贾母传贾敏传林黛玉,这就让她集齐三家之长,要比李纨更全面。

但也别因此就小看李纨。贾府抄家后,林黛玉没能嫁给贾宝玉作贾府的“补天人”,还是李纨挺身而出,教养贾兰成才复兴贾家。


尽管李纨之能只能惠及儿子一人,无法带给贾家未来全面开花的希望。且只是集中于科举。但何尝不就是贾政当初费劲为儿子娶李纨为妻的原因。

贾珠从小学习好,十四岁考中秀才入了国子监。作为要科举入仕的人,他娶国子监祭酒的女儿,不但科举之路会多出无数前辈经验被传授和借鉴。入朝为官后,无论是同期还是前后辈,都要因其国子监祭酒女婿的身份高看他一眼。也算摘掉贵族出身,祖宗荫庇的帽子,得到文官集团的认可和接纳。

贾珠既是勋贵出身,又是文化清流,何愁不能仕途顺遂,位极人臣?

只可惜,贾政费尽心血的安排,终究因贾珠英年早逝而夭折,也给了贾府弃武从文转型的沉重打击。

希望自然落在贾宝玉头上,不想他却并不是读书科举的料。

不得已,贾母才会选择木石姻缘的林黛玉。

既然贾宝玉读书科举不行,那就“好媳妇旺三代”,借林黛玉身上叠加林家、贾家和史家,一公两侯,一尚书令,一探花郎的综合素质,从子孙底层去改变贾府如今“富贵而淫”的风气。

就像女娲炼石补天,一手打造让贾家再崛起的基础。


林黛玉的优势,与李纨不同。

李纨擅长科举,看似与薛宝钗的思想相似,却绝不相同。

李纨具备系统的科举思想和培养手段。能够锻造出一个成功的科举成功之星。

薛宝钗只具备意识,强行驱赶走科举仕途之路,成功成仁不论,否则不如不读书。

林黛玉是因材施教,接受不同的思想和志向。可科举,可诗词,可文章,想要如何发展只看个人素质,更可锻造“文气”。

比较起来,李纨是立竿见影,薛宝钗是刻舟求剑,林黛玉是百年树人。

这才是木石姻缘真正的价值。

其实,李纨嫁给贾珠,李、纨、珠,也是一对木石姻缘。且“李”具“桃李芬芳”之意。注定李纨教育儿子贾兰能够成才。


当日贾宝玉题稻香村:“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能让曹雪芹用《诗》《风》《雅》赞美的人,也唯有李纨。

但李纨还是不如林黛玉。

荣禧堂作为荣国府主人的正堂,也就是正室。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是指贾家子孙人才辈出,能够满堂笏。

题写联对之人是东安郡王穆莳。穆莳者,木石也。

这就预示贾家要弃武从文转型,重点就在林黛玉才是贾家真正的救星。

只可惜他们“有眼不识真香玉”。贾家自己放弃了,也失去了真正的未来。

至于李纨教养贾兰成才,到底只是回光返照,依旧还要面对后力不济的现实。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8-05 10:41・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7
 楼主| 发表于 2024-8-8 20: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贾府真正的救命人,是那个早被踢出权力中心的可怜女人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当月知势榜影响力答主
​关注他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看懂《红楼梦》并不难,皆因所有的结果都有脉络可循,只要抓住线头就能够抽丝剥茧,并直到结局,也因此就不存在断章取义的问题,线索是一以贯之的。

比如《红楼梦》以女娲补天开篇,如果单纯只看成是个神话故事,就错过了曹雪芹设定的最重要的故事主旨。


“女娲补天”的故事都知道,祝融与共工大战,共工撞倒不周山引发天崩地裂。是人祖女娲挺身而出,炼五彩石补天,将天地恢复。

娲皇女体的形象,代表了女人能够“补天”,契合《红楼梦》以女儿为主题的核心思想。

贾府被抄家,宁荣二公势力被连根拔起,贾母死后京城八房族人以及宁荣直系树倒猢狲散,此时没有人能挽救贾府的败亡。

贾家之亡,就像不周山倒塌后的天崩地裂。

唯有真正的“女娲”,能让贾家破而后立,这才是“女娲补天”故事的关键意义。

那么,谁才是未来贾府的“女娲”?秦可卿死,林黛玉先去后死,贾探春去,王熙凤被休后死,薛宝钗成为丈夫失踪的“生妻”……贾府既没有一个挽狂澜于既倒的“英雄”,似乎也没有一个能够于废墟中“补天”的女人。

事实是如此么?肯定不是!

贾家抄家后,终究有一个女人挺身而出,完成了“女娲补天”的壮举,将贾家“破而后立”。

此人毫无疑问就是李纨。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李纨是荣国府当家人贾政的嫡长媳,贾母的长孙媳妇,先珠大爷的遗孀未亡人,贾宝玉的寡嫂,贾兰的母亲。

贾珠二十岁上一病而死,背后肯定有说法。书中类似这种“一病而死”,肯定另有原因。

古代社会医疗条件确实不如现代,但小孩子夭折率极高,成年人尤其是一个才娶妻生子的健康小伙子突然死了,必然有问题。

曹雪芹尽管没写,却从唯二的两个青年人的死给出类似答案:先被打伤,再引发并发症,一病而死。

贾瑞和秦钟是如此死亡,有理由推测贾珠也一样。不提。

贾珠的死对李纨母子来说是灭顶之灾。

从继承人的角度来说,贾珠是贾政的第一继承人,荣国公爵产第四代继承人(注:荣国府第三代开始两房继承的事,不多赘述)。

贾珠一死,贾兰是第五代,无法和第四代的贾琏一同继承荣国公第四代世袭,叔叔贾宝玉取而代之。贾兰只能自力更生。


从管家权力的角度来说,贾珠不死,李纨就是管家人,没有王熙凤的份。那时候赫赫扬扬的就是她珠大奶奶。

贾府规矩寡妇不当家,贾珠一死,李纨再不情愿也得交出管家钥匙,看着王熙凤风光无限。

从继承财富的角度来说,贾珠活着,未来整个荣国府现有的一切都是他们一家的,李纨便是未来的女主人。

贾珠更将和贾宝玉、贾兰一起平分贾政的私产。未来贾兰又继承父亲的一切。

可贾珠死了,继承人旁落成为贾宝玉。贾兰便只能代替父亲继承爷爷三分之一的私产,奶奶一半的私产。

他未来的老婆本和生活资源,全靠如今母子俩每个月二十两银子的月钱,以及年底那点分红的积攒。到贾兰结婚前也够呛能有一万两银子。

贾兰成家立业后,将与贾环一样被分出去自立门户。未来荣国府内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所以,贾珠的死让李纨母子彻底被“踢出”权力核心,可谓损失惨重。


题外话:“长房大爷”被踢出权力核心,由二爷执掌的情况,似乎是《红楼梦》一脉相承的现象。

贾珠一家是,贾赦一家是,宁国府贾敬也是二爷,史湘云也是父母死后,叔叔继承。王家更是二爷王子腾最厉害。薛家后来薛蟠不成器,自然是薛蝌顶梁。

不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如此,当今皇帝也是次子,他像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一样,夺了嫡长子义忠亲王老千岁的皇储之位,逼迫太上皇退位……不提。

李纨退出权力核心,自然唯有奉亲养子。好处是她有更多的时间教养儿子贾兰,让他避免被贾府的富贵奢侈侵蚀,富贵而淫移了性情。

八十回前的李纨是特殊的存在。她出场很多,但更多作为陪衬。

被奴才当成“大菩萨”,被王熙凤认为没有立场,却又被贾母王夫人“敬伏”她守节有德。

李纨就像活在王熙凤的阴影之下的一个可怜女人,与强势的凤姐形成极致对比。以至于很多读书人受王熙凤替李纨算账的影响,给了她一个“吝啬鬼”的标签。

更从判词“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做笑谈”,以及[晚韶华]曲子“也要阴骘积儿孙……黄泉路近”等,看作是曹雪芹在对李纨的讽刺。


更有观点认为,贾府抄家后李纨有钱见死不救,独善其身,是个无情无义的人……

以上这几个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和《红楼梦》曲子,基本都是拿人物的相同属性对比的。

比如,“到底意难平”是钗黛对比。

“三春怎及初春景”,是贾元春与贾探春同为“帝王妃”的对比。

“才自精明志自高”,“都知爱慕此生才”,是贾探春与王熙凤的“才”之对比。

“如冰水好空相妒”,“阴骘积儿孙”,“到头谁似一盆兰”,“一从二令三人木”,则是李纨与王熙凤同为贾府“儿媳妇”的对比等等。

什么叫“如冰水好”?就是指水晶和玻璃的水头和冰种。

谁是“水晶玻璃”?李纨曾说过王熙凤“真真是水晶心肝玻璃人”。

王熙凤妒忌李纨么?当然妒忌。李纨有儿子,又赚的比她多。你看她给李纨算账,一笔笔如数家珍,比自己的该清楚,可不就是“如冰水好空相妒”?

王熙凤连一个寡妇都妒忌,这件事本就是个可笑的事。但反过来更加证明李纨当时的不容易,以及她未来成就的可贵。


谁不积阴骘?也唯有王熙凤,只有她亲口说自己不相信阴司报应,说张道士提醒她多积阴骘,迟了要短命。

谁让王熙凤得了李纨的管家权后倒行逆施,导致不积阴德没有儿子。

反观李纨哪怕死了丈夫,却依旧留下了儿子傍身。有没有儿子,在古代可是衡量一个人积不积阴骘的最大口实。

古人“无后”经常被形容为“做损”,说的就是王熙凤这种不积阴骘的人。她不但没有儿子,更没有命活到晚年。

曹雪芹分明通过王熙凤与李纨的对比,将人物的经历和优劣比较出来。

李纨被作为一个“英雄”母亲的形象树立。她坚贞有德不说,更是贾府未来的“补天人”。

而曹雪芹前后给贾家准备了三个“补天人”。

第一个是秦可卿,她死后托梦王熙凤的两件事,并不能救贾家,而是在为贾家败亡后准备的“补天”资源和后路。可惜她死了。

第二是林黛玉,她的出身和胸怀、志气,从教育香菱学诗就可见一斑。有林黛玉这种媳妇在,贾府尽管抄家,仍旧能够子孙因材施教再崛起。更能破而后立步上诗书传家之路。可惜贾府“有眼不识真香玉”。


第三个才是李纨。李纨不如林黛玉,尽管她们出身类似。但林黛玉鼓励百花齐放的学习方式,李纨更擅长科举仕途。

这就导致林黛玉能够教养出一个文化昌盛的家族,李纨却只能培养出一个科举仕途的“状元”。

林黛玉的“家族”更长远。李纨的“家族”还是贾府的老路。

但就算如此,李纨在林黛玉离开死去后,仍旧成为贾府仅剩的唯一“补天人”。远比薛宝钗的作用更大。

后贾府时代,李纨没有什么独善其身。贾府肯定因“谋反”大罪被抄家。尽管主犯是宁国府,荣国府只是被牵连。但李纨母子作为嫡系,肯定逃不脱一无所有的下场。

甄士隐解读《好了歌》中,“昨怜破袄寒”就是说李纨母子在抄家后的艰难生活。

此时的李纨才体现出她作为母亲的光辉。正是她的坚持不懈和呕心沥血,令贾兰在罪臣之后没有科举资格的情况下,依旧心无旁骛努力读书。

贾府抄家若干年后等来平反机会,贾兰获得科举资格一举金榜题名,爵禄高登,才有贾家再次崛起。

这就是李纨的“补天”壮举,其中经历的艰难困苦,也唯有当事人才能知晓。

当初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给寡嫂日后居住的稻香村题对额为“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用《诗》《风》《雅》去赞美李纨作为母亲和贾家未来护道人的精神。


如此高的评价,是曹雪芹笔下第一人。

作者借用千年来颂扬的含辛茹苦母亲形象,以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荣光来塑造贾府抄家后的李纨。

李纨的荣光,一如林逋笔下的梅花,被传诵千古。

所以,她才掣得梅花篇,“竹篱茅舍自甘心”,既是淡然也是无畏,就像“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精神和胸怀在支撑她。哪有岁月静好,只有坚持不懈!

而李纨能够凤冠霞帔,在晚年母以子贵得封诰命,她享受的荣誉和声望是贾母都没有的高规格。

李纨的诰命肯定不如贾母高,但她被朝廷和民间树立的伟大母亲形象,肯定要比贾母高。

李纨让贾家破而后立的成就,堪比宁荣二公母亲生养宁荣二公建立贾家,自然就成了后贾家时代的“补天人”。

对李纨,作者站在传统女性和母亲的立场去颂扬。她与王熙凤的人生和结局对照,凸显出女人“有德”与“无德”的对立,符合那个时代的精神立场。

李纨先抑后扬,否极泰来。

王熙凤先扬后抑,乐极生悲。

不外如是。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2-19 10:23・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7
 楼主| 发表于 2024-8-11 11: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游记原版名著第一回
ANKE_ZHENG浏览4910次其他分享举报
原文... 原文 展开
1个回答
human4321
推荐于 2019.09.20
满意答案
   
西游记原版名著第一回:

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

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缯而万物否矣。

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

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故曰天开于子。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至此,地始凝结。

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又经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合。

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有词赋为证,赋曰: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

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

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二将果奉旨出门外,看的真,听的明。

须臾回报道:“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乃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小国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玉帝垂赐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

你看他一个个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抛弹子,邷么儿,跑沙窝,砌宝塔;赶蜻蜓,扑八蜡;参老天,拜菩萨;扯葛藤,编草未;捉虱子,咬圪蚤;理毛衣,剔指甲;挨的挨,擦的擦;推的推,压的压;扯的扯,拉的拉,青松林下任他顽,绿水涧边随洗濯。

一群猴子耍了一会,却去那山涧中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古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

喊一声,都拖男挈女,唤弟呼兄,一齐跑来,顺涧爬山,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但见那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冷气分青嶂,余流润翠微。潺蔽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扩展资料:
小说开头写道,东胜神洲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受日月精华,生出一石猴。之后因为成功闯入水帘洞,被花果山诸猴拜为“美猴王”。

美猴王为求长生不老,四海求师,在西牛贺洲得到菩提祖师指授,得名孙悟空,学会地煞数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可行十万八千里。

归来打败混世魔王,收复七十二洞妖王,结义六大魔王,去龙宫借兵器,得大禹定海神针(原著作“神珍”),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游记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7
 楼主| 发表于 2024-8-11 18: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纨--影射张嫣张宝珠+
【{天生的牛心古怪+西游记丑时鸡鸣//鸡唱稻香村}】【】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94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
谁吃猴儿尿?九个孝顺不孝顺,到阎王庙去烧香?+ 猴子身轻站树梢,天生的牛心古怪?孙猴“孤拐”脸,“子系”中山狼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48】



猴子身轻站树梢:我们以前解过,是把贾环的谜语大哥二哥,和贾母、贾政的谜语串起来整体解读的。贾母的这个谜语是大哥贾珠,贾兰作为亡“珠”的代表出现。我们说过红楼作者的一石多鸟是绝技,如单看这一个谜语,既然贾兰坐在这里,站在树上的不是猫、不是鸡,偏偏是猴子。“猴子”有两个意思,一是猴,二是猴之子,就是猴的子子孙孙,贾兰小顺治正是金猴的子孙。仅从字面上看,猴子身轻站树梢,还可有其它理解:猴是大闹天宫的金猴,其子孙站在木上了,轻谐音清,所以金、清在木上:表示清占了上风,明势衰弱了。所以站在木上的猴子,是金是清,正是此刻坐在贾母身旁的贾兰!这也是贾环的谜语给出两个谜底的用意之一:书中有些谜语,不只一个谜底。

贾兰来之前,有个小插曲:贾政因不见贾兰,便问:“怎么不见兰哥?”地下婆娘忙进里间问李氏。李氏起身笑着回道:“他说方才老爷并没去叫他,他不肯来。”婆娘回复了贾政,众人都笑说:“天生的牛心古怪。”

看似啰嗦,其实不然。“牛心古怪”在有些版本中写作“牛心拐孤”,其实都对,作者真正说的是“牛心孤拐”。牛心:暗指其母孝庄,孝庄属牛。孤拐:61回,厨房派了秦显的女人、司棋的婶娘,“高高的孤拐,大大的眼睛,最干净爽利的。”孤拐是颧骨。在《西游记》中,孤拐是猴子的特征,第二回猴子拜菩提祖师学艺时:“祖师道:‘你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原来那猴子孤拐面,凹脸尖嘴。”还有三十六回:“只见行者撞进来了,真个生得丑陋:七高八低孤拐脸……”猴子都没腮,孤拐脸,这是猴子跟人面貌最大的区别。所以给贾兰用“孤拐”,是暗指贾兰是猴子,与贾母说的“猴子身轻站树梢”互为提醒,互为验证。

关于猴子姓孙,红楼梦中也是沿用了《西游记》,第一回,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所以红楼梦中有“子系中山狼”的孙家,有意留下《西游记》的“子系”孙猴线索,是提醒孙猴,还是满清这家。孙、胡、猢狲,都因金猴,表示满清。

六九末,元宵夜宴,贾母说“吃猴儿尿”的笑话:

十个儿子媳妇,九个不孝顺、九个心里孝顺,没有十媳妇嘴巧。结果到阎王庙去烧香,问阎王爷,这里要注意,且不说能不能到阎王庙,中华民间拜庙烧香,哪有找阎王庙去烧香的?找阎王去求愿的?然后注意,金猴来到了阎王庙,奇怪吧?而且提醒:要拿“金”箍棒打。然后九人转而就此事求金猴,口称大圣。孙行者笑说,你们托生时,可巧我到阎王那里去,因撒了泡尿,十媳妇吃了,所以伶俐嘴乖。金猴没事老到阎王庙串门干嘛?《西游记》中猴子只去过一次阎王庙,是阳寿已尽被锁拿去的,把猴属之名一概勾之了帐,一路棒打出来的。

贾母说毕,大家都笑起来。凤姐儿笑道:“好的,幸而我们都笨嘴笨腮的,不然也就吃了猴儿尿了。”凤姐表明没吃猴儿尿。

尤氏娄氏都笑向李纨道:“咱们这里谁是吃过猴儿尿的?别装没事人儿。”尤氏等这话是对李纨说的,直指李纨吃过猴儿尿。

薛姨妈笑道:“笑话儿不在好歹,只要对景就发笑。”薛姨妈接茬,说“对景”,怎么对景?金猴就是薛姨妈努尔哈赤。

从贾母笑话来看,这阎王庙就在金猴地盘,金猴常去。类似茗烟找茗玉庙时,找到东北上的一个破庙,里面是“青脸红发的瘟神爷”,瘟神即五瘟使者,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五鬼”。阎王庙里也都是鬼,是作者丑化满清朝廷,里面都是鬼。

李纨孝庄恰是金猴的一个儿子的媳妇,不是第十个儿子的媳妇,是第八个儿子的媳妇。

九个不孝顺、九个心里孝顺,还有后面多次重复的“九”,明显指顺治,顺治排行为九。书中说到贾兰,经常用“九”的谐音:贾政第一次游园,就说给稻香村挂个酒幌,宝玉说“红杏梢头挂酒旗”。黛玉替宝玉作稻香村的诗:“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所以单从贾母笑话来看,吃猴儿尿的显然是李纨,而顺治和金猴努尔哈赤也在被骂之列。我们再到《西游记》中看个究竟:在四十五回的三清观,虎、鹿、羊三个妖怪要喝圣水,我们看谁喝了猴子尿?

虎力大仙抬一口大缸放在殿上:沙和尚却也撒了半缸。

鹿力大仙端一砂盆安在供桌之上:猪八戒溺了一砂盆。

羊力大仙把花瓶摘了花,移在中间:那行者立将起来,掀着虎皮裙,撒了一花瓶臊溺。

那些道士,抬出缸去,将那瓶盆总归一处。(混在一起了)

虎:道士舀出一钟来,喝下口去,只情抹唇咂嘴。鹿力大仙道:“师兄好吃么?”老道士努着嘴道:“不甚好吃,有些酣单之味。”

羊:羊力大仙道:“等我尝尝。”也喝了一口道:“有些猪溺臊气。”

鹿:居然没有喝!哈哈哈!

所以喝猴尿的,是虎和羊。努尔哈赤属羊,顺治属虎。

在贾母说吃猴儿尿之前,大家都挪进暖阁里了,“尤氏李纨夹着贾兰”。现在就清楚了,尤氏向李纨说的“咱们这里谁是吃过猴儿尿的?别装没事人儿”,其实是指中间夹着的小顺治,老装作没事人儿。而且前文写“尤氏李纨夹着贾兰”,就是作者有意的伏笔了。

薛姨妈接茬说“对景”,努尔哈赤也吃了猴儿尿。

贾母的笑话中一直说的是媳妇,最乖巧伶俐的媳妇,吃过猴儿尿。从努尔哈赤到顺治,满清最乖巧的媳妇,舍孝庄其谁?非李纨莫属。

所以“吃猴儿尿”的笑话,不仅是骂顺治孝庄母子和努尔哈赤,也是引导读者把红楼梦中虎、羊两个妖怪揪出来。满清那么多鬼和妖魔,为什么专要揪出虎、羊两个妖怪呢?因为努尔哈赤带头闹天宫,是罪魁祸首;顺治是首位在北京即位的满清皇帝,真正侵占中华江北江南的最大的妖怪。



点击下一个:如冰水好空相妬:王一贴的笑话在说什么?+ 为什么说疗妬汤?+ 宝钗是冷香,谁是冷香丸?桃李春风结子完 + 贾兰是什么兰?芄兰!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0-01 21: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7
 楼主| 发表于 2024-8-11 18: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冰水好空相妬,为什么枉与他人作笑談?+ 18个“顽”在写什么?同“嫂子顽”合适吗?+ 王熙凤正言弹妬意,妬妇是谁?+ 贾蓉续妻姓什么?朱秦尤许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7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50】



注意百家姓,在18回“绿玉”改“绿蠟”时,作者借宝钗之口说过“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不仅是说宝玉,也是提醒读者百家姓。在红楼梦中,多次用百家姓提供线索,比如:秦可卿死后,贾蓉续妻,在几十回里都没说这个续妻姓什么名什么,这可是贾府的长孙长媳啊。贾府里多少丫鬟下人都有名有姓,一个丫鬟司棋都写了姓秦,司棋的相好还写了叫潘又安,出来个临时演员说笑话还有姓,王道士王一贴。为何在几十回里宁愿不惜笔墨写“贾蓉的妻子,贾蓉之妻”,就是不写其姓氏呢?58回,“谁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贾母、邢、王、尤、许婆媳祖孙等,皆每日入朝随祭”,尤氏后面这个“许”,显然是贾蓉续妻,是许氏。拿百家姓一看,我们一下就明白了,“朱秦尤许”,作者为什么设计此人姓许?又为什么不敢直接写许氏?如果说秦可卿秦氏、尤氏两人还不算很明显的话,那加上许氏,在古时随便一个读过两年书的人都会意识到“朱秦尤许”,假府这个“朱”姓就藏不住了。这是典型的红楼梦写法,我们可以叫“藏头露尾巴尖儿”,就是一直藏着藏着,在极不引人注意之处,很不经意地露一点小缝儿,看书没睡着的读者就会注意到,通过露出的这点尾巴尖儿,甄别出这藏的是什么家伙。可惜有些版本,把这里的“尤、许婆媳”,校改成了“尤氏婆媳”,有些读者此时已经泪流满面了吧?如此重要的线索!整个八十回就露了这点尾巴尖儿,还让校书者给剁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好心,好心,这些校对者绝对是好心,只是看到这个“许”字觉得莫名其妙,认为贾府没有一个姓许的命妇,既没想到“朱秦尤许”,也不认为这本书跟“朱”有什么关系,当然剁了,不知者不罪。我还是那句话:不仅要选好书读,还要选好版本。

这回正在写迎春嫁的孙绍祖甚属不端,然后插入这一段王一贴插科打诨,后面又接着写孙绍祖一味好色。“孙”是孙猴、满清,百家姓“孙”后之“李”,就是宝玉和王一贴说的李纨,一直在说满清。

如冰水好空相妬:

如冰:是雪,《庄子》“肌肤若冰雪”,雪即薛家,是满清。

水:指满清,金、水是满清最主要的关键字。

好:女子。

空相:佛教用语,假象。耗子变的香玉,是假象。

妬:女得石。

如冰水好空相妬:薛家满清的女子,假扮香玉偷得玉玺。

枉與他人作笑談:王一贴与他人说笑话,便是王一贴给宝玉茗烟说的疗妬汤笑话。

后两句重点就一个“妬”字,此女最终偷得玉玺。所以最后得玉的既不是宝钗,也不是黛玉,更不是湘云,而是这个很不引人注意的、伪装得极隐蔽的耗子李纨!完全符合历史,再次超越戏剧。

对李纨的“妬”,解为耗子偷玉成功,女得石,不是孤证,书中还有另一处写“妬”。20回“王熙凤正言弹妬意”,就是宝玉说“耗子偷香玉”笑话时,“话说宝玉在林黛玉房中说耗子精,宝钗撞来”,然后写了一对耗子袭人、麝月。前文在“看似已完,实则未完”章节,以袭人、麝月为例,说明宝玉说的“耗子偷香玉”笑话,实则未完,袭人是耗子,麝月还是耗子。写完麝月就完了吗?未完!其实后面还在写耗子,整个这回一直在写偷香玉的耗子:

我们先看王熙凤弹妬始末。贾环掷骰子,一个作定了五,另一个骰子偏生转出“幺”来。然后把幺说六就拿钱,莺儿说“分明是个幺”,“前日和宝爷顽”,故意漏掉“二爷”的“二”字,宝钗用“断喝”提醒读者,贾环道:“我拿什么比宝玉呢……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宝钗忙劝他:“好兄弟……”。然后宝玉走来,提示他家凡作兄弟的都怕哥哥,宝玉想着“弟兄们……我是正出,他是庶出”。因他自幼姊妹丛中长大,亲姊妹有元春探春。这里说兄弟、弟兄们,提“二爷”宝玉,宝玉走来,提示“兄弟、哥哥”,说不是太太养的,亲姊妹有元春探春,那亲兄弟呢?也是正出,也是太太养的还有谁?大爷贾珠!贾环行三,宝玉行二,贾珠行“幺”。重复三次“幺”字,宝钗说莺儿:“越大越没规矩,难道爷们还赖你?”注意越大、爷们,最大的爷们是谁?大爷贾珠!

宝玉说贾环:“这里不好,你别处顽去。你天天念书,倒念糊涂了。”注意宝玉说这里不好!天天念书、糊涂的话,是作者说读者天天念书,这段仔细看,别糊涂。

贾环回去后被赵姨娘骂,可巧二奶奶凤姐听到了,说“环兄弟”,“还有太太老爷管他呢”,“环兄弟出来!跟我顽去”。凤姐向贾环道:“你也是个没气性的。时常说给你:要吃,要喝,要顽,要笑,只爱同那一个姐姐、妹妹、哥哥、嫂子顽,就同那个顽。”前面是用二爷宝玉出场来指出大爷贾珠,现在却安排二奶奶出场来指出大奶奶李纨!数一数,从“贾环也过来顽”,到“史大姑娘来了”,有多少个“顽”:18个!用18个“顽”字,提醒李纨的“纨”。还不算湘云来后的:只许同你顽、有人和你顽、你们天天一处顽等。爱同那一个姐姐、妹妹顽,可以;同哥哥顽,也行;同嫂子顽?合适吗?在那个“嫂溺,援之以手,权也”的年代,同嫂子顽?像话吗?凤姐说“环兄弟出来!跟我顽去”,也是把他送到后头顽去了。所以“嫂子顽”、“那个顽”,明显是“嫂子纨”!

18个“顽”,如果我们还看不出李“纨”的名字,看不出嫂子纨、那个纨,那么红楼作者只有吐血了。

凤姐说“我先打了你”,然后突然提到“恨的你哥哥牙痒,不是我拦着……”,还是用贾琏这个你哥哥,和我这个二嫂子作为提醒,贾环还有个更大的哥哥:大哥贾珠和大嫂子李纨。

一直用大爷贾珠、大哥贾珠,在提醒大奶奶、大嫂子:李纨。

所以二奶奶王熙凤弹妬的妬妇,反面不是赵姨娘,是大奶奶李纨。

此事件发生的地点有两个,虽在赵姨娘处弹妬,但主要原委却选在宝钗处,反面说的妬妇既然不是赵姨娘,则是“宝钗处”的李纨。这也与“金星将婺女争华”等相互验证。

这次用贾环提醒大哥大嫂,随后用贾环的大哥二哥谜语,提醒朱玉玺,所以贾环虽然不是主要角色,却往往在关键时候提供重要线索。

史大姑娘,大笑大说,都是在提示“大”。林黛玉笑话湘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这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着你闹‘幺爱三四五’了。”黛玉此话,是用咬舌子和重复的“爱哥哥”,在强调“二哥哥”,然后又说赶围棋,“幺爱三四五”。贾环就是赶围棋,掷骰子是“幺”,所以还是用爱哥哥、二哥哥,强调“大哥哥”,暗指“大嫂子”李纨。

湘云是咬舌子吗?后文湘云说过很多话,又作诗,抢着联诗等,看不出来是咬舌子,也再没提过湘云是咬舌子。

湘云说黛玉专挑人的不好,“指出一个人来……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黛玉听了冷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他!”

湘云“指出一个人来”,黛玉说“原来是他!”反面还是说耗子,其实这回一直在说“偷香玉的耗子精”,直至回末。

直到吃饭,“王夫人、李纨、凤姐、迎、探、惜等都往贾母这边来,大家闲话了一回,各自归寝。”这段文字才结束,看李纨!很不引人注意地出现在应有的位置:二奶奶凤姐之前。这句话是让读者看清楚:凤姐前的李纨是大奶奶、大嫂子。您看红楼梦中有一句废话没?

这给读者敲了个警钟:红楼梦中写某个角色,可能这个角色压根儿就没出场。尤其是李纨、贾兰这种隐蔽、巧偷的耗子,作者的写法也极高明,确实达到了“使人看不出、听不见”的效果。



点击下一个: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胎儿龟蛋!+ 多铎满语胎儿,四月二十六日:扬州屠城!+“为君”的药是什么?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6 17: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7
 楼主| 发表于 2024-8-19 22: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曹雪芹为什么写李纨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祭酒究竟干啥的?
元元的天下 2020-09-02   |  433阅读  |  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中,贾政当了三年学政,林如海探花郎,还说李纨的父亲国子监祭酒,可见贾府缵缨之家不是吹的。

曹雪芹为什么写李纨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祭酒究竟干啥的?
林如海

国子监祭酒究竟是干啥的?
国子监就是以前的大学,设始于元大德十年,经元明清三代,有数百年历史。明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南京国子监就有学生近万人,还有高丽和日本琉球等国留学生,可谓盛况空前。可惜正德以后日衰,到清末已是积重难返。

国子监曾是个清高的学府,国子监祭酒是个清贵的官员——京官中四品而掌印的,只有这么一个。历史上第一任国立大学校长为元朝的国子监祭酒许衡。清代翁同龢、陆润庠、王垿等都任过祭酒。做祭酒的生活,其实在颇为清闲,每月只逢六和逢一上班,去了之后,当差的站在门口喝一声短道,沏上一碗盖碗茶,他到彝伦堂上坐了一阵,给学生出出题目,看看卷子;初一、十五带着学生上大成殿磕头,此外一般没有什么事情。一个月只是八天班,相当于一周休息五天,简直不要太闲了。

曹雪芹为什么写李纨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祭酒究竟干啥的?
国子监

清代的国子监祭酒,另有两桩庄严而特殊的任务:一是每年十月初一率领属官,到午门去领来年的黄历;二是遇到日蚀和月蚀,穿了素服到礼部和太常寺去“救护”!但黄历一年只需领一次,日蚀和月蚀,更是猴年马月都难得碰到一次的事。戴璐在《藤阴杂记》中说祭酒一职“清简恬静”,当很恰当的。

曹雪芹借峨眉写须眉,乃该书隐笔之法,对于国子监的讽刺也暗含其中了。对李纨母子性格命运的描写,其实是有其父为国子监祭酒的原因。


书中李纨性格保守,不如凤姐活泼讨老太太喜欢。俩人彼此互生不满,私下权利之争就表现在,互说对方关于钱的态度上。凤姐就给她算过细账,收入颇丰,当社长就赶着来要钱,一点不大方。李纨笃行女子无才便是德,虽然是国子监祭酒的女儿,一心吝钱薄情唯图自保,自然有其父影响。

正如国子监祭酒看上去是清水衙门,实际上油水很多。清人笔记《戴斗夜谈》一书中说,像国子监的差事也都是世袭。国子监的学生成为京城十怪之一,监生作为一宗产业可以卖,也可以顶出去。从明景泰帝开始,有生员纳粟粮,纳马匹入监之例以后,国子监的门槛就变低了。此后捐监之风大开,监生就更不值钱。因此国子监监生的身份,并不为世人十分看重的。

曹雪芹为什么写李纨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祭酒究竟干啥的?
李纨

一般做官的,似乎都对祭酒这个清水官差事兴趣不大。朝廷似乎也知道众人的这种心理,所以除了特殊例外,祭酒一般当不上三年就会调迁。

查看清朝的旧例,祭酒每月的俸银是105两,一年1260两;外加办公费每月3两,一年36两,加在一起1296两,实在不算多。据汪曾祺先生文集中说,纳监的监生除了要向吏部交一笔钱,领取一张“护照”外,还需向国子监交钱领“监照”——相当于大学毕业证书。


国子监最稳当丰厚的银子收入,就是每年捐监的手续费。按照通常的标准,领取一张监照得交银一两七钱。依国子监记帐旧例,积银280两算是一个字,按千字一文计数,有一个字算一个字,平均每年约收入五百字上下。

这样算来国子监每年收入的监照银,大约有十四万两,反推即有十二三万不经过入学和考试,只需花钱购买证书,取得国子监这所大学毕业资格的人,监生之滥可见一斑。这笔银子按规定是不必上缴的,由国子监官吏皂役按份摊分,祭酒拿得最多,每一字分十两,那么一年约可收入五千银子,是其的薪水的四倍有余,相当可观。

曹雪芹为什么写李纨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祭酒究竟干啥的?
李纨和平儿

对科举制度的讽刺和控诉,也是《红楼梦》这部小说的另一条主旨线索。曹雪芹仕途不第,怀才无济补天之愤,统统融入其间。
曹公说李纨父为国子监祭酒,自以道德礼教育人,从小家教重礼让她恭谦隐忍,笃行女子无才便是德。李纨自荐为海棠诗社之社长,平日里教众姐妹做女红针线活,也做诗赋词,有大嫂为师的姿态,这自然与她家学分不开。

因庄子在《渔父篇》寓言里说孔子到处聚徒授业,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孔子后裔六十代衍圣公《题杏坛》一诗云:

“鲁城遗迹已成空,点瑟回琴想象中。独有杏坛春意早,年年花发旧时红”。

可见杏花和教育相关之意。稻香村园成片喷火的红杏,并非仅意指其压抑的欲望,应是孔子杏坛高手的隐喻,满腹才华无所施展的悲哀。李纨年纪轻轻守寡,唯将生活的全部希望寄于儿子贾兰,是否真如续书中"兰桂齐芳”重振贾家家业,尚有疑问。

曹雪芹为什么写李纨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祭酒究竟干啥的?
孔子杏坛讲学图轴(局部)

早知日后闲争气,岂肯今朝错读书。宝玉厌学,贾兰好学,这种选择在日后很现实。

曹雪芹的心情是矛盾的,既痛恨封建八股教条之学,又叹礼崩乐坏使珠玉蒙尘,所以在书中流露出前后不一致的态度,甄宝玉得悟迷途知返,贾兰终于成功,顽石贾宝玉执迷不悔,流浪天涯,得失各为天命,或许这正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妥协结果吧。

但看开篇不久,第九回【起嫌疑顽童闹学堂】贾家学堂开学一帮纨绔子弟为秦钟,乌烟瘴气大闹之时,贾兰是怎样的呢?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一人端坐念书一点不受影响。

曹雪芹为什么写李纨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祭酒究竟干啥的?
贾兰

而秦可卿托梦于凤姐时,讲到若要挽救贾家,其中之策便是多在祖茔附近,置田地房舍作祭祀产业得以保全,并设家塾在其地,靠祭产子孙可耕读以继,只要子弟多读书,书香传家方可有重振家业的机会。赖嬷嬷教育子女好学感恩,为奴之家,也从此荣耀兴旺起来。

所以据此看来,贾兰长大后或有出息,其父贾珠十四岁便中秀才,天资聪颖基因优秀,但李纨的教育以自保为目的,是否相助就难说。

第一天去义学读书,袭人对他说:"读书是极好的事,不然就潦倒一辈子,终究怎么样呢?"

可谓一语成谶。宝玉身无长技,如曹雪芹当日艰难的生活,是有白首方悔读书迟,经仕致用之学可安身立命,好文学闲浮才艺又有什么用?即无才补天之叹,或为青少年时期叛逆感觉后悔。

贾宝玉无心仕途,不喜欢《四书》《五经》,是因作者对八股文以及科举制度的厌恶之情。

宝玉最怕见父亲,因为学政老爷贾政一见面免不了要考察儿子的学业。第九回宝玉去跟父亲请安时,说要上学去,贾政的表现是:

冷笑着说他不要再提"上学"二字,让自己也羞死了,不过是去玩的借口,"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

众清客忙打圆场说他尚小不懂事,大些就好了。又把跟宝玉的三四个人唤进来,问李贵宝玉读啥书,答《诗经》,贾政责他小心侍侯,《诗经》古文等虚的不要,只把《四书》讲明背熟最要紧。

曹雪芹为什么写李纨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祭酒究竟干啥的?
贾政和贾宝玉

贾政作为父亲严肃古板有余,一点不懂爱好是天然的老师,儿童教育心理学。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搞得深仇大恨似的,天性自然的人会引起逆反心理。宝玉不喜读正经书,一来因其枯燥乏味,二来反感,父亲等越强调越读不进去。

第八回,宝玉在薛姨妈处饮酒,就着鹅掌鸭信正高兴,不料李嬷嬷一句:老爷今儿在家,提防问你的书!立刻紧张不自在起来了。宝玉畏贾政如虎,只因怕问书考学。他承担着家族振兴之望,压力山大。


宝玉一沾功课就头大如斗,特别是引发抄检大观园的导火索,竟是晴雯为帮宝玉第二天免被抽查功课,撒谎说他受惊吓装病引发的,而贾瑞之死,也和学长爷爷贾代儒的刻板迂腐分不开,贾宝玉上族中义学,一片乌烟瘴气,正是影射学道衰微之景况。

曹雪芹为什么写李纨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祭酒究竟干啥的?
贾瑞被爷爷贾代儒罚跪,不许吃饭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李商隐这句诗,代表了所有诗人的痛苦。西方艺术家的痛苦和面包有关,和爱情有关,和孤独以及尚未完成的作品有关,但和"万丈才"和"未曾开”无关,这种东西方的差异非常明显。

中国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被排挤在科举主流之外的文人,写小说戏剧等不过无奈的不甘之举,如蒲松龄同为科场失意之人,在《聊斋志异》开篇就写的是《考城隍》,希望借神明慧眼识英才。


他们往往自叹纵文学才华绝世,被世俗认为雕虫小技不入流的。正如《红楼梦》中,曹雪芹忍不住写了唯一一回宝玉的高光时刻,大观园新建成,贾政和一帮清客游园拟题词时,他妙语联珠口吐玑珠,终于露脸一回。当然和众姐妹同场赋诗作比,又显得技差一等了——这也是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闺阁女儿无缘科举,但人才济济,说明仕途科举误人众且久矣。

曹雪芹为什么写李纨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祭酒究竟干啥的?
正是诗人不幸诗家幸,倘若曹雪芹刻苦努力于八股文,以其资质功成名就并非难事,只是后世也许就看不到这本奇书《红楼梦》了……

参考书目:《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 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汪曾祺文集》人民出版社

+关注
undefined
元元的天下
共 68 篇原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7
 楼主| 发表于 2024-8-24 11: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绮的谜面,"萤"2019-12-20 11:12·木夫读红楼梦












举报

评论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7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22: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微

  贤对圣,是对非。觉奥对参微。鱼书对雁字,草舍对柴扉。鸡晓唱,雉朝飞。红瘦对绿肥。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黄盖能成赤壁捷,陈平善解白登危。太白书堂,瀑泉垂地三千丈;孔明祀庙,老柏参天四十围。

“红瘦”句:宋李清照《如梦令》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举杯”句:唐李白《月下独酌》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黄盖:《三国志·黄盖传》载,黄盖为东吴孙权将领,以“苦肉计”诈降曹军,里应外合,成就赤壁之火攻。 陈平:《汉书·陈平传》载,陈平乃汉高祖谋臣,刘邦困于白登,陈平用妙计以解围。 太白书堂:在江西庐山。李白字太白,题《庐山香炉峰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孔明祀庙:指四川成都的武侯祠。唐杜甫《古柏行》诗:“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戈对甲,幄对帷。荡荡对巍巍。严滩对邵圃,靖菊对夷薇。占鸿渐,采凤飞。虎榜对龙旗。心中罗锦绣,口内吐珠玑。宽宏豁达高皇量,叱咤喑哑霸王威。灭项兴刘,狡兔尽时走狗死;连吴拒魏,貔貅屯处卧龙归。

严滩:浙江富春江的严陵濑,汉代隐士严子陵钓鱼处。 邵圃:秦代东陵侯邵平弃官种瓜,名东陵瓜。 靖菊:陶潜采菊东篱下,谥“靖节”。 夷薇:商代末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 高皇:指汉高祖刘邦。 霸王:指西楚霸王项羽。 走狗死:《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高祖擒韩信,信曰:“狡兔死,走狗烹。” 卧龙:三国时诸葛亮隐居南阳时,人称卧龙先生。

衰对盛,密对稀。祭服对朝衣。鸡窗对雁塔,秋榜对春闱。乌衣巷,燕子矶。久别对初归。天姿真窈窕,圣德实光辉。蟠桃紫阙来金母,岭荔红尘进玉妃。霸王军营,亚父丹心撞玉斗;长安酒市,谪仙狂兴换银龟。

鸡窗:《艺文类聚》引《幽明录》载,晋代宋处宗与窗外鸡谈话,学问大进。 雁塔:唐代丰肇及第,偶于慈恩寺雁塔题名。后人效之。 秋榜、春闱: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春、秋两场考试。 乌衣巷:在今南京市。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燕子矶:在今南京市长江边。 金母:即西王母,传说汉武帝宫中饷帝以蟠桃。 岭荔红尘:唐代杨贵妃好食鲜荔枝,命岭南供送,七日限至长安。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换银龟:唐代李白进长安后,贺知章一见李白神清气朗,风度翩翩的样子,惊叹道:“此天上谪仙人也!”李白乃解金龟换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7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10: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语说文之八十四——《笠翁对韵》之“七虞”
2020-11-01 21:11
《笠翁对韵》之“七虞”

撰稿:成宇 | 主讲:成宇

上期答案

范文甫的上联分别是:“但愿人常健”“何必我千秋不老”,请问他的下联是:

何妨我独贫

但求人百病不生

正文

红对白,有对无。布谷对提壶(1)。毛锥对羽扇(2),天阙对皇都(3)。谢蝴蝶,郑鹧鸪(4)。蹈海对归湖(5)。花肥春雨润,竹瘦晚风疏(6)。麦饭豆糜终创汉(7),莼羹鲈鲙竟归吴(8)。琴调轻弹,杨柳月中潜去听(9);酒旗斜挂,杏花村里共来沽(10)。

罗对绮(11),茗对蔬(12)。柏秀对松枯。中元对上巳(13),返璧对还珠(14)。云梦泽,洞庭湖。玉烛对冰壶(15)。苍头犀角带,绿鬓象牙梳(16)。松阴白鹤声相应,镜里青鸾影不孤(17)。竹户半开,对牖不知人在否(18)?柴门深闭,停车还有客来无(19)。

宾对主,婢对奴。宝鸭对金凫(20)。升堂对入室(21),鼓瑟对投壶(22)。觇合璧,颂联珠(23)。提瓮对当垆(24)。仰高红日近(25),望远白云孤(26)。歆向秘书窥二酉(27),机云芳誉动三吴(28)。祖饯三杯,老去常斟花下酒(29);荒田五亩,归来独荷月中锄(30)。

君对父,魏对吴。北岳对西湖。菜蔬对茶饭,苣笋对菖蒲(31)。梅花数,竹叶符(32)。廷议对山呼(33)。两都班固赋(34),八阵孔明图(35)。田庆紫荆堂下茂(36),王裒青柏墓前枯(37)。出塞中郎,羝有乳时归汉室(38);质秦太子,马生角日返燕都(39)。

注释:

(1)布谷对提壶:布谷,即布谷鸟,因啼声极像“布谷”,而得名。提壶,一种鸟的名字,宋代王之道《浣溪沙·春日》中有“一声何处叫提壶”的诗句,刘禹锡诗有“池看蝌蚪成文字,鸟听提壶忆献酬”的诗句。

(2)毛锥对羽扇:毛锥,毛笔的别名。羽扇,鹅毛扇。

(3)天阙(què)对皇都(dū):天阙,天上的城池,也用以比喻都城。皇都,都城,首都。

(4)谢蝴蝶,郑鹧鸪:谢蝴蝶,北宋诗人谢逸好作蝴蝶诗,人称为谢蝴蝶。郑鹧鸪:唐代郑谷写的《鹧鸪》诗,有“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一联,诗家评为最得神韵,所以被称为郑鹧鸪。

(5)蹈海对归湖:蹈海,战国时,秦兵围困赵都邯郸,魏王派人劝说赵王,尊奉秦昭王为帝,秦兵自退。这事被围困在城中的齐国将士鲁仲连知道,说如果秦真的为帝,自己“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归湖,范蠡、文种辅佐越王勾践灭吴,范蠡功成身退,改名换姓,泛舟于五湖。

(6)花肥春雨润,竹瘦晚风疏:花朵看上去那么新鲜漂亮,那都是因为春雨的滋润;夜晚的风把竹叶吹得卷了起来,显得竹子更为瘦削。

(7)麦饭豆糜(mí)终创汉:糜,粥。东汉光武帝刘秀起兵,在饶阳遇到困难,将军冯异于滹沱河为他烧麦饭,在芜娄亭为他煮粥,使他度过难关终于创立了东汉王朝。

(8)莼羹(chúngēng)鲈鲙(lúkuài)竟归吴:典出《世说新语》。莼菜,多年生水草,可做汤吃。莼羹:一种用野菜煮成的汤。鲈脍,鲈鱼切成的丝。晋张翰,厌倦官场,见秋风起,思念起故乡的莼羹、鲈鱼脍,当即弃官而去。

(9)琴调(diào)轻弹,杨柳月中潜(qián)去听:琴调,用琴所弹奏的曲调。潜,悄悄地。在杨柳下、月光中,悄悄地去听有人把琴曲轻弹。

(10)酒旗斜挂,杏花村里共来沽(gū): 酒旗,卖酒小店门前挂的布做的招牌。杏花村,泛指卖酒的地方。沽,买酒。杏花村头斜斜地挂着酒旗,大嘲豪都来这里买酒。

(11)绮(qǐ): 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

(12)茗(míng):茶。《毛诗·草木疏》:“蜀人作茶,吴人作茗”。

(13)中元对上巳:中元,传统节日“三元”之一。即农历七月十五,是祭祀亡故亲人、缅怀祖先的日子。上巳,上巳节,在农历三月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

(14)返璧对还珠:返璧,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还珠,相传古代合浦郡盛产珍珠,许多郡守到任后尽力搜刮,宝珠竟然迁往别处。后来孟尝去做郡守,清廉自奉,宝珠又回来了。

(15)玉烛对冰壶:玉烛,白色的蜡烛。冰壶,盛冰的玉壶。中国认为:玉,象征君子的品性;冰,纯净坚硬,象征纯洁坚贞的高尚品德。

(16)苍头犀角带,绿鬓象牙梳:苍头,头发白了,代指老年男性。犀角带,即犀围,就是绣有犀角的腰带,指品官的腰带。绿鬓,头发乌黑发亮,代指年轻美貌女子。象牙梳,象牙做的梳子。

(17)松阴白鹤声相应,镜里青鸾影不孤:松柏下白鹤的鸣叫声声呼应,镜子里画着的青鸾自有镜中的影子相随。《异苑》记载,罽(jì)宾国王得到一只鸾鸟,从不鸣叫。他的夫人说:“听人说鸾鸟找到同类就鸣,何不让它照镜子试一试。”鸾鸟发现镜子里的影象,高声悲鸣,向天空奋力一飞,就死掉了。

(18)竹户半开,对牖(yǒu)不知人在否:户,门。牖,窗户。竹门半开,往屋里探视一下,不知道里面有人吗?

(19)柴门深闭,停车还有客来无:无,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柴门关得严严实实,还有没有客人停下车来要求住宿的呢?

(20)宝鸭对金凫(fú):宝鸭和金凫都是指古代用来焚香的器具。

(21)升堂对入室:古代居室建筑,室外有堂。《论语·先进》记载孔子评价子由:“由也,升堂矣,未入室也。”意思是他已经有了一定的造诣,但还不够理想。

(22)鼓瑟对投壶:鼓瑟,弹琴。投壶,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也是一种礼仪。

(23)觇(chān)合璧,颂联珠:觇,观测。合璧,日月合璧,日月同升。联珠,五星联珠,指的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与土星等五大行星排列得非常相近,就像一条美丽的珠链。合璧、联珠,都是吉祥的征兆。

(24)提瓮对当垆(lú):瓮,瓦罐。提瓮,典出《后汉书·列女传》汉代鲍宣的妻子喜欢打扮,鲍宣说:“这和我们的家境很不相称。”他的妻子于是去掉华丽的服饰,著布衣,并且自己提瓮打水。后用来形容修行妇道、甘于贫苦。垆,放置酒器的土台,这里借指酒店。当垆,指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典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25)仰高红日近:晋明帝幼时聪慧,有一天,有使者朝见,他的父亲晋元帝问他:“日与长安孰近乎?”他回答说:“长安近,不闻人从日边来。”第二天他的父亲大宴群臣,又问他“天阳和长安哪一个近?”他却回答说:“举头见日,不见长安。”

(26)望远白云孤:比喻客居他乡,思念父母。《新唐书·狄仁杰传》记载,“(狄仁杰)荐授并州法曹参军,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27)歆(xīn)向秘书窥二酉:歆向,刘歆和刘向父子,都是西汉学者。二酉,即大、小酉山,在湖南沅陵县。相传,秦时有人在此读书,在山中留下了很多的书。窥二酉,读了许多古代的藏书。

(28)机云芳誉动三吴:机云:陆机、陆云兄弟,都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芳誉,美好的声誉。三吴,是他们的家乡。

(29)祖饯三杯,老去常斟花下酒:当年饮饯行三杯酒的情景似在眼前,现在却已经在鲜花丛中喝着酒渐渐老去。祖饯,古人出行,先要祭祀路神。

(30)荒田五亩,归来独荷月中锄:出自陶渊明《归田园居》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31)苣(jù)笋对菖蒲(pú):苣笋、菖蒲,均为植物名。

(32)梅花数,竹叶符:梅花数,古代的占卜之法。相传为 宋 邵雍所作。竹叶符,汉带竹制的信符。右一半留在京师,左一半交给郡国。凡发兵用铜虎符,其余征调用竹使符。

(33)廷议对山呼:廷议,即廷臣会议,是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山呼,古代臣子祝颂皇帝的一种礼节。

(34)两都班固赋:两都,即《两都赋》,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的代表作。

(35)八阵孔明图:八阵图,古代用兵的一种阵法,为诸葛亮所创。

(36)田庆紫荆堂下茂:相传田氏三兄弟商议分家,准备把堂前的一棵紫荆树也截为三段,第二天树就枯死了。兄弟三人大惊,说:树木同株,听说要分开就死掉了,难道人还不如树吗?于是决定不再分居,紫荆树又复活了。

(37)王裒(póu)青柏墓前枯:西晋时期,王裒的父亲被晋文帝司马昭杀死,王裒在墓前号哭,墓前的柏树忽然枯萎。

(38)出塞中郎,羝(dī)有乳时归汉室:中郎,指苏武。羝,公羊。乳,生羊羔。苏武以中郎将身份出使匈奴,被扣留,苏武不肯投降,匈奴单于把他流放到北海牧羊,告诉他:“羝乳乃得归。”

(39)质秦太子,马生角日返燕都:战国末年,燕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秦国对他很无礼,于是思归故乡。向秦王恳请回乡,秦王说:“乌鸦白头,马生角,一定放你回去。”太子丹仰天而叹,乌鸦果然白了头,低头落泪;马就生出了觭角。秦王不得不放他回来。

今天我们讲《笠翁对韵》的 “七虞”,这个韵部一共有168个韵字,分别是:

于 乌 区 夫 无 殳 毋 乎 刍 卢 奴 凫 吁 朱 污 纡 迂 劬 吴 吾 呜 孚 岖 扶 芙 芜 芦 苏 驱 侏刳 呱 呼 图 垆 姑 孤 孥 巫 帑 弧 徂 拘 枢 沽 泸 炉 狐 盂 肤 臾 诛 邾 驹 驽 俘 俞 匍 姝 枯枸 栌 殂 洙 禺 竽 胡 茱 诬 轳 郛 须 俱 壶 娱 徒 株 梧 殊 涂 珠 租 荼 蚨 谀 逋 途 都 鸪 鸬屠 晡 桴 瓠 符 粗 舻 菇 菟 菩 菰 萸 蛄 趺 躯 铢 隅 雩 颅 麸 厨 喁 嵎 愉 揄 渝 湖 猢 腴 葡葫 蛛 觚 谟 趋 辜 逾 酤 酥 铺 愚 榆 瑚 瑜 稣 蒱 蒲 虞 觎 输 雏 鲈 摹 模 滹 窬 箍 膜 酴 需骷 敷 糊 蝴 龉 儒 醐 嚅 孺 濡 瞿 襦 蹰 鼯 氍 癯 衢 鸆

这个韵部和“六鱼”一样,带有“ü”韵母的韵字归入《中华新韵》的“十二齐”,还有一部分带有“u”韵母的字归入了“十四姑”。

今天我们结合“七虞”这一韵部讲一下有关典故的问题。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以及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大致包括:成语典故,如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按图索骥”等;历史典故,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等;文学典故,如晓风残月,大江东去 等;文化典故,如牛郎织女等。

和以前的韵部一样,这个韵部文中也涉及了很多的典故。我们从中挑选两个,一个是“莼羹鲈鲙竟归吴”中的“莼鲈之思”,另一个是“镜里青鸾影不孤”的“青鸾舞镜”。



“莼鲈之思”的主人公是张翰,他是个大才子,诗书俱佳,他在一首描写江南的菜花的诗中,有“黄花如散金”之句,李白极为喜爱,专门写诗称赞:“张翰黄金句,风流五百年”。张翰不仅诗写得好,还是一个典型的“吃货”,并因此留下了“莼鲈之思”典故。这个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这段话的意思是,张翰见到秋风大起,想起了家乡的两道名菜莼菜羹、鲈鱼脍,于是弃官回乡,不久朝中兵变,张翰因此躲过了一场劫难。《晋书·张翰传》中也有同样的记载。后来被传为佳话,“莼鲈之思”也就成了思念故乡的代名词。



“镜里孤鸾”的典故出自南朝宋范泰《鸾鸟诗序》:“昔罽宾王结置峻祁之山,获一鸾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能致也。乃饰以金樊,飨以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言,鸾睹形感契,慨然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绝”孤鸾三年不鸣,临镜后以为见到同类,便慨然悲鸣,展翅奋飞而死。后来这个典故演化出“镜里孤鸾”这个成语:用以比喻夫妇生离死别的悲哀。

不过还有一个关于“青鸾”的典故,但不是出自《鸾鸟诗序》,而是出自《山海经》。这个典故叫“青鸟传书”,《山海经·山经》记载“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 《山海经·大荒西经》:“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名小鵹,一名曰青鸟。” 青鸟,是吉祥之物,也称青鸾、青鸾信、青鸾翼等。汉代壁画上常见其于西王母座旁,传说西王母驾临前,总有青鸟先来报信。《艺文类聚》记载“七月七日,上(汉武帝)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有二青鸟如乌,侠侍王母旁。”西汉班固的《汉武故事》也有类似记载。因为青鸟是吉祥的信使,诗人们往往用它传达思念之情,比如李商隐的一首《无题》诗,借用“青鸟”表达了诗人与相爱之人离别的缠绵情义。是这样写的: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从上面的典故,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在诗文中恰当地运用典故,可以达到言简义丰的表达效果,但是在使用典故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下面的两个问题。一个就是同一典故常常有不同的表达,比如“莼鲈之思” ,也可以称之为张翰莼、张翰脍、张翰鲈、莼菜盐豉、莼羹、莼羹豆豉、莼羹鲈脍、鲈羹下豉、莼脍、莼鲈思、莼鲈乡思、莼鲈兴、莼鲈张翰等等,在诗词创作中,这些同意典故的不同称谓,可以为遣词造句,协调平仄、韵脚提供方便。另一个问题就是有的典故可能会有和它名称一致或相近的另一个不同的典故,比如“镜里孤鸾”和“青鸟传书”的神鸟都可以称为“青鸾”,但这是两个不同的典故,表达的意思也不相同,在使用的时候,我们就要小心辨别,避免弄错。

提到典故,我们自然要提到一位词人,这就是辛弃疾。他是以善于用典而著称的,比如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ì)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短短的22句话,130个字,却运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等五个历史人物的典故,也正是因为他的词中多用典故,因此有“掉书袋”之称。有人曾就《永遇乐》这首词给辛弃疾提意见,说用典过多,辛弃疾听后大喜,“乃味改其语,日数十易,累月犹未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辛弃疾潜心修改这首词,一天修改数十遍,竟然一个月没有改动一个字。这恰恰说明,在这首词中,用典虽多,然而这些典故却用得天造地设,它们所起的作用,在语言艺术上的效果,不是直接叙述和描写所能代替的。可见,用典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恰到好处。



我们在诗文创作中用典也应该像辛弃疾这样有精益求精的态度,力求把典故运用得恰到好处,而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学问、或为了用典而用典。

今天,我们主要讲的是诗文中用典的问题,自然我们本期的试题也和用典有关,在对联中用典也是非常常见的,如果恰当地使用典故,可以使对联妙趣横生。明代有一位“神童”叫高则诚,七岁时时候,他身穿绿袍从学塾中归家,路逢官居尚书的邻居,尚书戏弄他说:“水出蛙儿穿绿袄,美目盼兮。”他见尚书身着红袍,回答说:“落汤是子着红袍,鞠躬如也。”尚书听了,连连惊叹“后生可畏”。这个对联中的“美目盼兮”和“鞠躬如也”分别是《诗经》和《论语》中的成句,能在即景应对中迅速地引用,确实是需要学问和才气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2-4 02:22 , Processed in 0.06695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