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林黛玉【天上绛珠仙子】三生石上旧精魂晴为黛灵黛为晴魂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0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0 20: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
1、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分裂。
2、乾坤:指日、月。
3、戎马:指战争。
4、关山北:北方边境。
5、凭轩:靠着窗户。

译文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
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
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
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
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赏析
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开头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二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三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末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写景虽只二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然,毫不费力。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https://www.gushiwen.cn/authorv_515ea88d1858.aspx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36篇诗文 ► 2727条名句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猜您喜欢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先秦·诗经·国风·周南《汝坟》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895d1d7a135c.aspx
背诵拼音赏析注释译文
汝坟

诗经·国风·周南〔先秦〕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知 一作:期)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两汉·佚名《行行重行行》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cfa983aabd96.aspx
背诵拼音赏析注释译文
行行重行行

佚名佚名〔两汉〕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知 一作:期)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唐代·杜甫《旅夜书怀》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30bf1f03b349.aspx
背诵拼音赏析注释译文
旅夜书怀

杜甫杜甫〔唐代〕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0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12: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芙蓉赋 免费编辑 [url=]添加义项名[/url]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诗词




芙蓉赋,三国时曹植的词赋。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基本信息
  • 作品名称

    芙蓉赋


  • 创作年代

    三国时期



  • 文学体裁


  • 作者

    曹植







目录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览百卉之英茂[1],无斯华之独灵。

结修根于重壤[2],泛清流而擢茎。

竦芳柯以从风,奋纤枝之璀璨。

其始荣也,皦若夜光寻扶桑。

其扬辉也,晃若九阳出旸谷。.

芙蓉蹇产[3],菡萏星属[4]。

丝条垂珠,丹荣吐绿。

焜焜韡韡[5],烂若龙烛[6]。

观者终朝,情犹未足。

于是狡童嫒女[7],相与同游,

擢素手于罗袖,接红葩于中流[8]。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

[1]百卉:百草,后亦指百花。英茂:茂美。

[2]重壤(rǎng):地下,泉下。

[3]蹇(jiǎn)产:指思绪郁结,不顺畅。

[4]菡萏:荷花。

[5]焜焜(kūn):明艳貌。韡韡(wěi):光明华美貌。

[6]龙烛:烛龙神所衔之烛。

[7]狡童:姣美的少年。

[8]红葩:红花。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曹植,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搜索发现







曹植《芙蓉赋》原文及翻译 赏析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诗歌鉴赏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曹植《芙蓉赋》原文

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

结修根于重壤,泛清流而擢茎。

退润王宇,进文帝庭。

竦芳柯以从风,奋纤枝之璀璨。

其始荣也,皎若夜光寻扶桑;

其杨晖也,晃若九阳出?谷。

芙蓉蹇产,菡萏星属。

丝条垂珠,丹荣吐绿。

??韦华,烂若龙烛。

观者终朝,情犹未足。

于是狡童嫒女,相与同游,

擢素手于罗袖,接红葩于中流。

曹植《芙蓉赋》翻译

待更新

曹植《芙蓉赋》赏析

《芙蓉赋》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曹植的代表作品之一。曹植的创作以220年(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后期的诗歌则主要表达由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他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应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曹植的诗又有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曹植的诗词全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0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12: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凭孟仓曹将书觅土娄旧庄
[ 唐 ] 杜甫
原文
平居丧乱后,不到洛阳岑。

为历云山问,无辞荆棘深。

北风黄叶下,南浦白头吟。

十载江湖客,茫茫迟暮心。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
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荼蘼梦亦香的意思?b8pp41482021.08.12[url=]分享[/url][url=]举报[/url]


1个回答

芝士回答来自: 芝士回答2021.08.14


满意答案咨询官方客服
这副联是宝玉为蘅芜院提的。
蘅芜院里面是巨石数块,藤蔓处处,香草天然。豆蔻、荼靡都是带有香味的灌木,窃以为是用二者指代满园香草。吟成豆蔻说的应该是杜牧,杜诗有“豆蔻梢头二月初”,春日将临,比喻少女青春正茂。睡足荼蘼,荼蘼花开在春末夏初,意味青春已逝。吟诗,小憩,都是隐士做派,在蘅芜院草屋之内,翠蔓清风可谓相得益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0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14: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害的汉成帝暴亡“温柔乡”的赵飞燕是怎么死的?
2017-10-13 18:39:22 来源: 趣历史  举报
1
分享至
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三月十七日,汉成帝突然病逝在赵合德的“温柔乡”里。汉哀帝顺利接过大汉王朝的皇位,开始了自己传奇性的后半生。他上任后,先是平民愤地处死了赵合德,而对赵氏姐妹中的另一位成员赵飞燕,却尊其为太后,尊太后王政君为太皇太后。随后又尊自己的祖母皇太后傅氏为永信宫帝太太后,皇后丁氏为中安宫帝太后,一朝四后,也算是天下奇闻了。

赵飞燕虽然被封为太后,但她白自己的处境,她已成为王太后为首的王氏集团的眼中钉、肉中刺,如果找不到强有力的依靠,结果离赴妹妹赵合德的后尘也不远了。幸亏此时朝中的丁、傅两家新宠的外戚势力可以作为依靠。



网络配图

眼看傅家势力越来越大,赵飞燕也不放过一切向傅太后讨好的机会:傅太后寿日,她派人送去了文犀避毒箸两双、沉水香玉壶一个、流波纹无缝衫一件,还有大批珍宝,真可谓千金一掷;傅太后穷奢极欲,尤爱听歌观舞,赵飞燕便将自己的女乐送给她,还凭自己的歌舞才能亲自指导教练。

赵飞燕还有一件最卖力气的事。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夏天,汉哀帝的母亲丁太后因病死去,汉哀帝下诏把棺柩送回定陶,与他的父亲刘康葬在一起,并征发定陶附近五万人修建陵园。汉哀帝自认为尽了孝道,先祖会福佑他,但国运却毫无转机,他本人也染病在身,亡亲之痛和前程之忧使这个病弱的皇帝愁眉不展。恰在这时,司隶校尉解光等向汉哀帝推荐方士夏贺良,说他精通谶学,知道神灵预言,是孝成皇帝时宣讲《天官历包元太平经》的甘忠可的弟子。甘忠可虽因刘向劾奏他假借鬼神,诬蔑圣上而下狱死,但夏贺良继承其师遗志,私下进行教授。解光等人大力吹捧夏贺良的学说,说刘向纯属诬告,甘忠可死得冤枉,应对其弟子夏贺良大加礼遇。

汉哀帝信以为真,遂召夏贺良进宫,请他讲授如何得到神灵的帮助。夏贺良说:“木、火、土、金、水五德依次运行,周而复始。王朝受命于天,并代表着其中一德,气数尽了,必将被另一德所取代。如今,汉家历数将尽,只有再受天命,才能保住汉室,延续帝业。陛下经常生病,灾异屡有发生,这是上天对陛下的告诫!”汉哀帝忙问他有何良策,夏贺良说,当务之急是更改年号,重受天命。汉哀帝相信了夏贺良的话,改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将元年”,自称“陈圣刘太平皇帝”,把计时用的漏器由旧制一百度,刻成一百二十度,并下诏大赦天下。

“再受天命”这天,汉哀帝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其规模不亚于登基大典。仪式完全按照夏贺良设计的程序,拜天祭地,求神弄鬼,充满了神秘色彩。许多大臣颇持异议,认为夏贺良之言是胡言乱语,不足为信。



网络配图

唯独赵飞燕得知后,特意向汉哀帝呈上一道贺表,敬称汉哀帝为“陈圣刘太平皇帝”,恭维说:“天运更迭,王朝递嬗,古今至理。陛下为永安国家,改元易号,再受天命,堪称明智之举。上天将赐陛下康泰,汉祚久长,祝愿真命天子宏图大展,万寿无疆!”

赵飞燕这道贺表,使汉哀帝得到了精神上的帮助。他在一片反对声中找到了支持者。紧接着,汉哀帝下令恢复已拆除或停止祭祀的祭坛神庙七百余所,大量增加祭祀的次数。赵飞燕对此不仅极力鼓吹颂扬,还主动提出减少中宫的费用,把省下来的钱用来建庙。这件事更使汉哀帝感动,多次褒扬赵太后“贤惠”。

然而,赵飞燕的努力很快付诸东流。急于看到成效的汉哀帝因夏贺良的话并不灵验而恼怒。在朝廷大臣们的强烈要求下,他下诏将改元诏书废除,只保留大赦一项,并以反动惑众罪将夏贺良逮捕入狱,处以死刑;举荐者解光等也被革职,免除死刑,流放到敦煌郡。

弄巧成拙,尽管汉哀帝没有怪罪赵飞燕,但她的投机献媚却引来朝野上下一片“欷歔”声,她的人气和地位都以自由落体的方式呈直线下滑趋势。

更令赵飞燕雪上加霜的是,此时的顶梁柱却突然轰然倒塌了。

建平三年(公元前2年)时,帝太后(傅太后)所居的桂宫正殿发生一场大火,殿顶全部塌落,殿内用物大部化为灰烬。傅太后以为是凶兆,忙令人抢修重建。然而,这场无名火灾过后不久,傅太后便不明不白的死了。



网络配图

靠山倒了,赵飞燕悲痛欲绝,傅太后下葬汉宣帝渭陵那天,她眼中大颗大颗的眼泪流个不停。她心里很清楚。灵车远去的方向离自己的坟茔并不远了。

后来,王氏集团的代表人物王莽成了朝中的“摄政王”,他没有手下留情,先是以“谋杀罪”(谋杀皇子)把赵飞燕头上太后的帽子摘了下来,把她由“东宫”赶到“北宫”。然后,由“北宫”赶到“义陵”——去守汉成帝陵墓。按照王莽的话来说就是让这个令汉成帝绝后的“毒后”去赎罪和忏悔。

最终,赵飞燕在绝望中选择了自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0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14: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成帝
刘骜(前51年—前7年),即汉成帝,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元帝刘奭与孝元皇后王政君所生的嫡子。

汉成帝即位后,荒于酒色,外戚擅政,大政几乎全部为太后一族王氏掌握,为王莽篡汉埋下了祸根,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和铁官徒起义。

汉成帝竟宁元年至绥和二年(前33年—前7年)在位,共在位25年,终年44岁,谥号孝成皇帝,庙号统宗,葬于延陵。


生平经历
少时谨慎
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刘骜出生于长安甲馆画堂。汉宣帝很喜欢这个嫡皇孙,亲自为他取名为刘骜(骜即骏马),字太孙,经常把他放在自己身边。

黄龙元年(前49年),汉宣帝去世,刘骜的父亲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初元二年(前47年)四月,刘骜被立为太子。青年时的刘骜爱读经书,喜欢文辞,宽博谨慎。有一次元帝急诏刘骜,他不敢横越驰道(皇帝专用道路),绕了一圈迟迟才面见元帝,元帝知道了事情始末之后,非常的高兴,下令以后太子可以直接穿越驰道。

年长贪乐
随着年龄增长,刘骜开始终日沉湎于玩乐,生母王皇后也不得元帝宠幸。

建昭四年(前35年),中山哀王刘竟去世,太子刘骜前往吊丧。刘竟是汉元帝的幼弟,和刘骜游学一块长大。汉元帝望见刘骜,感动怀念刘竟,悲伤不能自止,但刘骜到了跟前却没有哀伤的表情,汉元帝很恼火地说:“哪里会有一个人不慈和仁爱却可以奉祀宗庙,作百姓父母的呢!”意思就是说刘骜不配人主。汉元帝把这番话告诉了自己的宠臣,曾被他诏令护佑太子的史丹,史丹脱下帽子向汉元帝谢罪说:“臣的确见陛下哀痛中山王,到了因为感伤而伤身的情况。早上太子准备进见,臣私自嘱咐不要哭泣,以免陛下感伤。罪在臣下,当死。”汉元帝听后,责怪的意思才慢慢消解。

元帝曾想改立宠妃傅昭仪之子,“多才艺”的山阳王刘康(汉元帝第二子,哀帝刘欣之父)为太子,因为刘骜是宣帝爱孙以及史丹力保刘骜太子之位的缘故,元帝没有付诸实施。

汉成帝

竟宁元年(前33年),汉元帝病卧后宫,傅昭仪及其儿子定陶王刘康,常在榻前侍奉,而皇后王政君和太子刘骜却难得见上皇帝一面。王政君和刘骜忧心忡忡,一筹莫展。就在这关键时刻,史丹借着贴身宠臣的身份可以直入寝殿探病,趁寝殿中只有元帝一人时,独自闯入室内,伏在元帝床前声泪俱下地为太子求情。元帝心肠软,“优游不断”,见史丹泣不成声,竟大为感动,长长叹了一口气,表示不会废黜太子。史丹听后心里有底,连连叩头请罪。汉元帝接着说:“我的病恐怕不会有好转的可能,希望你好好辅佐皇太子,不要辜负我的重托!”刘骜皇太子的地位这才稳定下来。

继承帝位
竟宁元年(前33年)五月,汉元帝刘奭崩。六月,皇太子刘骜继承皇位,是为汉成帝。刘骜的母亲王政君被尊为皇太后,从此外戚王氏家族登上了西汉的政治舞台,也为后来的王莽乱国埋下了伏笔。

外戚擅权
外戚王氏擅权之所以得以实现,与汉成帝关系非常密切,当时外戚和宦官势力不断坐大,汉成帝便采取了一系列制衡政策。

首先,汉成帝利用外戚打击宦官势力。汉成帝用明升暗降的办法任命权臣石显为长信中太仆,使其离开权力中心丧失实权,然后丞相匡衡和御史大夫张谭等人联名上疏揭露石显及其党羽过去的罪恶。石显被免官逐回家乡,死于中途,其走卒也纷纷被免官。

其次,汉成帝利用外戚和朝臣抑制另一派外戚。成帝继位,王凤首先排挤了能力强、名声大的冯昭仪的弟弟冯野王,又迫使许皇后之父许嘉引退。

再次,王凤排挤丞相王商。王商的父亲王武是汉宣帝的舅舅,堂兄王接曾任大司马车骑将军。这也是一支活跃于元、成政坛上的外戚家族。当时惟一能与王凤相抗衡的,就是王商。王商在政坛上稳步高升,不但有外戚家族的背景,而且政治识见和能力,都不在王凤之下。两人在许多问题上议论不同,关系渐渐紧张。王凤与外戚史丹合谋,派人秘密调查王商的隐私,又教唆频阳(今陕西富平)人耿定上疏诬陷王商。汉成帝觉得难以查证,可是王凤坚持要查办,成帝无奈,只得免去王商的丞相职务。王商被免相仅三日,就大口吐血,悲愤而死。其子弟亲戚有在宫中任职的,一律被赶出长安城。至此,王凤专制朝政,已没有了强大的反对派。

汉成帝的制衡政策运用的并不成功,太后王氏一族势力不断壮大,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太后王政君的七个兄弟都被封侯,老大王凤官位高至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王政君的侄子王莽也开始崭露头角,王商死后,朝中再无可以节制王氏一族的力量,这一切都为王莽篡汉创造了条件。

荒淫无道
在还未继承帝位的时候,汉成帝就已经沉湎于酒色,登基之后更肆无忌惮。汉成帝有一个男宠张放,史书上记载他“少年殊丽,性开敏”。汉成帝对他十分宠爱,平日里“与上卧起,宠爱殊绝”,还将张放提拔成中郎将,两人经常一起微服私访,汉成帝在外出游玩时假称是张放的家人,由此可见张放当时受宠的程度。

此事引起了朝臣的不满,各种言论传到了太后王政君的耳中,再加上几个国舅的煽风点火,太后就将张放以莫须有的罪名流放。汉成帝不堪思念之苦,多次召张放回京团聚,之后又迫于压力把张放放逐,据史书记载,“故常涕泣而遣之”,如此反反复复,除此之外成帝还“玺书劳问不绝”,千里传递书信;之后则顾忌宠妃赵氏姐妹不再进行;而张放则“思慕哭泣而死”。

汉成帝即位起,就花了大量金钱,建造霄游宫、飞行殿和云雷宫供自己淫乐。他最初专宠少年结发妻子许皇后,前后20年,生了一儿一女,皆夭折,这引起了王氏集团的担心无嗣,让汉成帝恩宠六宫,后来许皇后色衰,成帝便也移情别恋,开始宠爱班婕妤。班婕妤生了一个男孩,数月即夭折。班婕妤美而不艳,丽而不俗,又博通文史,知书达礼,她没有一般女子“好妒”的毛病,把侍女李平进献给汉成帝,李平又得宠幸,也被封为婕妤。汉成帝说:“当初孝武帝的卫皇后也从微贱而起。”因此赐李平姓“卫”,她就成了卫婕妤。

飞燕争宠
汉成帝时曾经有数次灾异现世,刘向、谷永等大臣皆归咎于许皇后,说是由于她“专宠”造成的。于是,许皇后的“椒房掖廷用度”被减省,甚至最后连皇帝的面也见不上了。许皇后一肚子怨气无从发泄,她的姐姐、平安侯夫人许谒背地里巫蛊恶毒诅咒后宫有身孕的妃子。此事被成帝的另一宠妃赵飞燕揭发,许谒等人巫蛊被处死,许皇后连坐被废黜,后来被赐死。

皇后的位置空缺两年,成帝有册立赵飞燕为后的想法,太后王政君以其身世低微、非侯门女为由阻拦。后由淳于长从中斡旋,汉成帝封赵飞燕的父亲为成阳侯,赵飞燕成了侯门之女,才登上了皇后的宝座。

永始元年(前16年),汉成帝立赵飞燕为皇后,同时晋赵合德为昭仪,又把昭阳殿赐给赵合德一人居住。为了感谢淳于长斡旋之功,成帝赐淳于长关内侯,不久又封为定陵侯。

燕啄皇孙
成帝为了取悦新皇后,令工匠在皇宫太液池建造了一艘华丽的御船,叫“合宫舟”。一天,成帝带着飞燕一同泛舟赏景。飞燕穿着南越所贡云英紫裙、碧琼轻绡,一面轻歌《归凤送远》之曲,一面翩翩起舞,成帝令侍郎冯无方吹笙以配飞燕歌舞。舟至中流,狂风骤起,险些将身轻如燕的赵飞燕吹倒,冯无方奉成帝之命救护,扔掉乐器,拽住皇后的两只脚不肯松手,飞燕则继续歌舞。此后,宫中便流传“飞燕能作掌上舞”的佳话。

正当赵飞燕沉浸在母仪天下的荣华与威势之中时,却失了宠。得宠的是赵合德,从小与赵飞燕一起长大,对姐姐十分尊敬,在成帝面前为她百般回护,因而飞燕的地位并未因皇帝移宠而动摇。赵氏姐妹,尤其是赵合德,专宠十年有余,但两人皆无子。

宫中有个叫曹伟能的女官,怀上了成帝的孩子,临产时,赵合德命中黄门田客拿着皇帝的诏书,毒死了曹姬,取走了婴儿,最终不知下落。后来嫔妃许美人怀孕,汉成帝暗中派御医去探视,又送给许美人三粒名贵的养身丸药,做保胎之用。许美人生了儿子以后,赵合德知道了,大哭大闹了一场,最后胁迫成帝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儿子。赵氏姐妹的残忍令人发指,而汉成帝的昏蒙也无以复加。当时有讥刺赵飞燕童谣道:“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

汉成帝结发妻子许皇后先后生下一儿一女,但不久都早夭;之后与班婕妤有一子,也早夭;后来宠幸赵飞燕、赵合德姐妹,皆无子,而赵氏姐妹迫害后宫,导致汉成帝最终绝后,皇位只能由侄子继承。

绥和元年,汉成帝册封异母弟定陶恭王刘康之子刘欣为皇太子。

移祸丞相
就在立刘欣为皇太子的第二年,即绥和二年(前7年)二月,出现了异乎寻常的天象,光耀汉王朝的火星竟然失去了往日的光采,似乎是被水浇了一样。一时间人心惶惶,都认为是皇帝将有不测,刘骜极为紧张,到处寻找破解之法。

此时一个自称善于星相的郎官贲丽粉墨登场,说此事也容易,只要找一个权重位尊的大臣作替身就行。于是丞相翟方进当即被召见,要求他为国尽忠。翟方进刚返回丞相府,刘骜的诏书就尾随而来,将翟方进斥责一通,说他丞相当得不合格,以致政事紊乱、天灾不断,要他自己看着办,翟方进只好自杀。

得到丞相的死讯,刘骜龙颜大悦,为翟方进隆重举行了葬礼,还亲临致祭,他自认为灾星已退,自己有望长命百岁了。

中风而亡
绥和二年(前7年)二月,刘骜夜宿未央宫,第二天早晨起床穿衣,准备接见辞行的楚思王刘衍和梁王刘立,谁知刚刚穿上裤袜,衣服还没能披上身,就忽然身体僵直、口不能言,中风扑倒床,动弹不得。

绥和二年三月,酒色侵骨的汉成帝在赵合德的怀抱中中风暴死于长安未央宫,孝元王太后“治问皇帝起居发病状”,赵合德畏罪自杀。

汉成帝在位25年,终年45岁。谥号“孝成皇帝”,葬于延陵(今陕西咸阳市东)。

汉成帝死后,皇太子刘欣继位,是为汉哀帝。

为政举措
重视农业
汉成帝在位时,提拔农学家氾胜之担任议郎,后其又被任命为“劝农使者”,负责“教田三辅”。氾胜之所撰的《氾胜之书》是中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农业科学专著,发展了战国以来的农学,在当时被各地广泛采用,享有很高的声誉,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采集图书
河平三年(前26年),汉成帝鉴于秘府之书多有亡散残缺,继汉武帝刘彻之后,又一次大规模地在全国范围内采访图书文献。

汉成帝下诏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又委任光禄大夫刘向总领校勘、整理采访来的书籍,命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太医监李柱国校方技,每校完一书,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做成提要,论其指归,辩其谬误,连同定本送交,由他亲自观览后定夺。这一时期的图书征集和编校文献活动,对后世的目录学、校雠学、藏书学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最早的分类法和目录《别录》、《七略》就在此间问世,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图书分类、编目工作的实践。

结好邻邦
河平四年(前25年)正月,匈奴单于来长安朝汉。同年四月,罽(jì,西域国名)遣使朝汉。

历史评价
班固:臣之姑充后宫为婕妤,父子昆弟侍帷幄,数为臣言:成帝善修容仪,升车正立,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临朝渊嘿,尊严若神,可谓穆穆天子之容者矣!博览古今,容受直辞。公卿称职,奏议可述。遭世承平,上下和睦。然湛于酒色,赵氏乱内,外家擅朝,言之可为於邑。建始以来,王氏始执国命,哀、平短祚,莽遂篡位,盖其威福所由来者渐矣!刘渊:而元成多僻,哀平短祚,贼臣王莽,滔天篡逆。
亲属成员
父母
父亲:汉高宗孝元皇帝刘奭母亲:孝元皇后王氏(王政君)
妻妾
许皇后,山东巨野人,刘骜为太子时立为太子妃,刘骜即位立为皇后,生一儿一女 ,早夭。被废,赐死。赵皇后(赵飞燕),原名赵宜主,原封婕妤,晋封皇后。尊为皇太后,后被废,自杀。赵昭仪(赵合德),原与其姐赵飞燕同封婕妤,后晋为昭仪。班婕妤(班恬),原封少使,晋封婕妤,东汉名将班超、史学家班固的姑祖母,死后葬于延陵。卫婕妤(李平),原为宫人,后封婕妤,赐姓卫。马婕妤(前),东汉名将马援的姑姑,死后葬于延陵。马婕妤(后),东汉名将马援的姑姑,死后葬于延陵。许美人,山东巨野人,许皇后的侄女,生有一子,被杀。宫人曹氏(曹伟能),生有一子下落不明,被毒害。
弟弟
二弟:刘康(定陶恭王)三弟:刘兴(中山孝王)
儿子
生有四子。皆夭折。

侄子
汉哀帝刘欣:定陶恭王刘康之子,过继给汉成帝汉平帝刘衎
后世纪念
汉成帝死葬延乡,故名延陵。延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咸阳城北5公里处渭城区周陵乡马家窑村。陵冢为覆斗形,底部周长690米,高29.2米,四阙遗迹仍然存在。陵东北500米处有班婕妤墓,俗称愁娘娘坟。形如覆斗,底部周长320米,高14米,顶边30米。有7座陪葬墓布其东翼。

延陵陵顶中央陷下一个3米深的大坑,可能是墓室被盗导致的陵顶塌落。陵冢正南有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所书“汉成帝延陵”石碑一通。

延陵东北约600米处,有汉成帝班婕妤墓,当地群众称为“愁女坟”或“愁娘娘坟”。班婕妤是汉代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姑母,她博通经史,为人端庄大方,常作赋抒发伤感之情。留传今日的还有《自悼赋》、《捣素赋》、《怨歌行》三篇。成帝死后,她以婕妤的身份守园陵,死后陪葬于延陵附近。陵高14米,呈复斗形,陵基周围曾出土云纹瓦当和其他汉代砖瓦残块。

延陵之西还有一大冢,疑为许皇后陵。许皇后是大司马车骑将军平恩候嘉女,成帝为太子时入宫为妃,即帝位时立为皇后。《汉书·外戚传》载:“后聪慧,善诗书”,得宠于成帝。赵飞燕入宫后,为了夺得皇后的宝座,便向成帝谮告许皇后,结果被册收皇后玺,废居昭台宫。缓和元年(前8年),“赐药自杀,葬延陵交道厩西”。

史籍记载
班固《汉书·卷十·成帝纪第十》
刘欣 - 西汉第十三位皇帝 免费编辑 [url=]修改义项名[/url]
所属类别 :历史人物




刘欣(前25年-前1年  ),西汉第十三位皇帝,在位7年。他是汉元帝刘奭之孙,汉成帝刘骜之侄,定陶恭王刘康之子,母丁姬,  年幼时的刘欣承袭了父位成为定陶王。由于伯父汉成帝无子嗣,在考察了中山王刘兴和定陶王刘欣后,选中了人品及学识更优越的刘欣于绥和元年(前8年)立为太子。绥和二年(前7年),汉成帝病逝,刘欣即位为帝,改元建平。  元寿二年(前1年)六月,刘欣驾崩,时年二十五岁,谥号孝哀皇帝,葬于义陵。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刘欣

  • 政权

    汉朝(汉代)

  • 前任

    刘骜

  • 继任

    刘衎

  • 出生日期

    公元前25年


  • 去世日期

    公元前1年8月15日

  • 陵墓

    义陵

  • 民族

    汉族

  • 年号

    太初元将、元寿

  • 谥号

    孝哀皇帝






目录




折叠编辑本段生平经历折叠承袭父位

刘欣,生于汉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   ,是汉元帝刘奭的孙子,定陶恭王刘康之子,母为丁姬。 阳朔二年(前23年),在父亲去世后,刘欣袭封定陶王的王位。后来一直由祖母傅太后(傅昭仪)亲自抚养长大。


折叠展露锋芒

由于刘欣的伯父汉成帝刘骜无子嗣,此时定陶王刘欣和中山王刘兴成了太子候选人。

成年后的刘欣知识渊博,爱好文辞法律。元延四年(前13年),刘欣与刘兴同时入朝。中山王只由傅陪同,而定陶王则把傅、相、中尉都带来了。成帝奇怪,就询问定陶王,他回答说:“汉朝法令规定:诸侯王朝见天子,可以由王国中官秩在二千石的官员陪同。傅、相、中尉都是国中二千石的官员,因此让他们全都来了。”成帝又命令他背诵《诗经》,他不仅能熟练地背诵,而且还能解释。另一天,成帝问中山王刘兴说:“你只由师傅一人陪同前来,有什么法令根据?”刘兴不能回答。命他背诵《尚书》,又背不下去。成帝赐饮食与他共餐,成帝已用完餐,他还在吃,吃饱才罢休。吃完起身下去,袜带松开了,他还不知道。成帝因此认为刘兴没有能力,而认为刘欣贤能,屡次称赞他的才干。


折叠立为太子

此时定陶王的祖母傅太后陪同来朝,私下馈赠成帝所宠爱的赵昭仪和皇上的舅舅骠骑将军王根,暗地为定陶王谋求太子之位。而赵昭仪和王根等人见皇上没有后嗣,也正想勾结起来作长久之计,就都极力称赞

定陶王,劝成帝立他为太子。成帝也很欣赏定陶王才能。第二年,就召定陶王刘欣进京立为皇太子。


折叠继位登基

绥和二年(前7年)三月,汉成帝病故  。四月初四日,太子刘欣继皇帝位。是为汉哀帝。尊成帝母亲皇太后为太皇太后,成帝皇后为皇太后,太皇太后下诏尊定陶恭王为恭皇。五月,立妃傅氏为皇后,母以子贵,于是尊祖母傅太后为恭皇太后,母丁姬为恭皇后。此时,外戚王莽与傅太后意见不合,辞去了大司马一职。


折叠宠幸男宠

哀帝即位之初,亲自厉行节俭,减省各项费用,政事由自己裁决处理,朝廷上下一致希望能天下大治。但由于祖母傅太后的干政,使汉哀帝办起事来力不从心,结果导致权力外移,朝风日坏。后来把精力放在专宠董贤上。

董贤原担任太子舍人。哀帝继位,董贤由太子从属升为郎官。长相美貌喜人,深得刘欣宠爱。二人经常同车同卧。董贤的妻子不仅能自由出人宫廷,父亲封侯,其他亲属也纷纷封官,甚至家仆都得到了赏赐。而董贤本人,也封为大司马。刘欣不仅给董贤在宫外附近建了一座豪府邸,甚至在义陵旁也为其建筑墓园。


折叠英年早逝

元寿二年(前1年)六月,哀帝驾崩于未央宫,年仅二十五岁。后葬于义陵  ,谥号为孝哀皇帝。



折叠编辑本段执政举措折叠政治

整治外戚王氏专权:一方面消弱王氏家族的权力,另一方面又提高他们物质待遇。但同时又把祖母傅家和母亲丁家的外戚引入朝堂,最终铲除外戚并不彻底。

设于齐国的三服官以及其他主管皇家服装的官署,由于绮罗的纺织刺绣,十分艰难,因而全部停止不再制作和向京师运送;废除二千石官员可以保荐子弟当官的任子令以及诽谤诋欺法;掖庭宫女年龄在三十岁以上的,令其出宫嫁人;官奴婢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的,免除奴婢身份,成为庶民;增加官秩在三百石以下的官吏的俸禄。主持考察的官吏残暴酷虐的,发现后即时免职。有关官员不得加重或赦免以前已作处置的旧案。博士弟子父母死,赐与归家三年的服丧期。

元寿二年(前1年)五月,正三公官分职。大司马卫将军董贤为大司马,丞相孔光为大司徒,御史大夫彭宣为大司空,封长平侯。正司直、司隶,创置司寇职,但未作最后确定。六月,哀帝驾崩于未央宫。


折叠经济

从诸侯王开始,诸侯王、列侯、公主占田各定限额。各王、列侯能在其封国占有的田地,列侯在长安及公主在各县道占有的田地,关内侯、吏民占有的田地,都不得超过三十顷。各侯王奴婢二百人,列侯、公主百人,关内侯、吏民三十人。年六十以上、十岁以下,不在此数额之中。商人都不允许占田、为吏,犯者按法论处。凡是占田与畜奴婢超过限额的,都没收入县官。但这些措施都遭到了权臣的反对,最终这条措施没实施下去。


折叠文化

汉哀帝刚继位,认为乐府的音乐都是不正经的乐歌,便下令约束乐府,裁了一半多乐工。

哀帝曾命令刘秀负责审核校对儒学《五经》。刘秀于是汇总群书,编成七略上奏,有《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


折叠民族

建平二年(前5年),乌孙王国的卑爰侵犯劫掠匈奴西部边境地区,匈奴单于派兵还击,杀死数百人,卑爰大为恐慌,派遣儿子趋逯到匈奴充当人质。汉朝得知后,派使节到匈奴责备单于,命令单于将人质归还卑爰。单于接受诏令,把趋逯送回。

建平四年(前2年),匈奴单于上书汉朝,请求明年朝见。当时哀帝正患病在身,想暂且拒绝。但在黄门郎扬雄劝说下,为了维护关系,同意了单于朝见,并厚赏了郎扬雄。当时正好单于也生病了,将朝见推迟一年。

元寿二年(前1年),匈奴单于以及乌孙大昆弥伊秩靡都到长安朝见,汉朝认为很荣耀。这时西域共有五十个王国,自译长到将、相、侯、王,都佩带汉朝颁赐的印信、绶带,共有三百七十六人。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对于汉哀帝刘欣,有众多历史学家对其做出了评价。比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经评价汉哀帝说:“哀帝即位之初,亲自厉行节俭,减省各项费用,政事由自己裁决处理,朝廷上下一致希望能天下大治。”班固对哀帝也表示惋惜,在《汉书》中评价到:“汉哀帝从为藩王到被立为太子,文辞博敏,幼有善闻。目睹汉成帝时爵禄尽入王家,权柄转入外戚之手,所以哀帝执政屡诛大臣,意图加强主威,以武帝、宣帝为法。生性不爱声色,有时看看手持角力的武戏。即位时身患瘘痹之疾,以后逐渐加重去世了。”近现代历史学家吕思勉在《秦汉史》中也有说到:“哀帝一方面在消弱王氏干政的权力,但无奈又把傅家和丁家的外戚引入朝堂,朝中没有得力的大臣,国政还在被王氏握在手中。”



折叠编辑本段轶事典故折叠再授命说

当年,成帝在位时,齐人甘忠可假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说汉朝正逢天地的一次大终结,应当重新受命于天。并把这些传授给渤海人夏贺良等。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哀帝疾病缠身,而且没有子嗣。夏贺良跑来告诉他,这是上天对陛下的警告,只有更改纪年、国号,方可一改衰颓的国运。汉哀帝听信夏贺良之言,大赦天下,改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自称“陈圣刘太平皇帝”,还把计时漏器的刻度改为一百二十度。但过了一个月后,哀帝的病情仍未好转,四方反而传来了天灾频繁的消息,夏贺良等人还想胡乱变更国家政事,被大臣们反对。不过汉哀帝这次没听信,他赶紧取消“陈圣刘太平皇帝”的称号,恢复了原本的年号,并处死了夏贺良。此前,汉哀帝连各地宗庙都给废了,于是,他不得不下诏恢复全国各地的700多座宗庙,并且在京城每日每夜地请求祖先原谅,一年内就祷告了三万七千次。


折叠断袖之癖

后期刘欣宠幸男宠董贤,经常和他形影不离地呆在一起,同卧同坐。有一次午休的时候,汉哀帝先睡醒了,他想要翻身起床,却发现睡在一边的董贤将自己的衣袖压在了身下。不愿惊醒董贤的汉哀帝,竟然拿出剪刀将自己的衣袖剪断。所以后世就有了“断袖之癖”的典故,这一典故,常用来形容男人之间的暧昧关系。



折叠编辑本段家族成员

祖父母

祖父:汉元帝刘奭

祖母:昭仪傅氏(傅昭仪)

父母

父亲:定陶恭王刘康

母亲:丁姬

后妃

皇后:傅氏,傅昭仪堂弟孔乡侯傅晏之女。

昭仪:董氏,董贤之妹。[1]







参考资料
  • 1.钱时撰 - 两汉笔记卷12 - 商务印书馆 , 1935 . 0.


董贤//断袖之癖{}】汉哀帝---汉平帝---汉孺帝//权力王莽//太皇太后王政君8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0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14: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询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刘询(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 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

巫蛊之祸,襁褓中的刘询曾下狱,后被祖母史家收养,直到汉武帝下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元平元年(前74)昌邑王刘贺被废后,霍光等大臣将他从民间迎入宫中,先封为阳武侯,于同年7月继位,时年十七岁。第二年改年号为“本始”。他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在即位前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

在对外关系上,刘询于本始二年(前72年)曾联合乌孙打击匈奴,设置西域都护府监护西域诸城各国,使天山南北这一广袤地区正式归属于西汉中央政权。

黄龙元年(前49)十二月,刘询因病死于长安未央宫,谥号孝宣皇帝,庙号中宗,葬于今天西安市南郊的杜陵。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刘询

别称
刘病已、刘次卿


次卿

所处时代
西汉

出生地
长安

出生日期
公元前91年

逝世日期
公元前49年

主要成就
铲除霍氏,设立西域都护府


主要成就
宣帝中兴,设立太仓

创建问责制度

谥号
孝宣皇帝

庙号
中宗

在位
前74年—前49年

陵寝
杜陵

特别
唯一一个遭受牢狱之灾的皇帝

卒年
42岁

目录
1人物生平
2为政举措
3家庭生活
4家庭成员
5历史评价
6轶事典故
7艺术形象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折叠巫蛊之祸
​刘病已出生数月,即逢巫蛊之祸。征和二年(前91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奸,公孙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

武帝命宠臣江充为使者治巫蛊,江充与太子刘据有隙,遂陷害皇太子,并与案道侯韩说、宦官苏文等四人诬陷太子,刘据起兵失败,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杀。

刘据的妻妾和三子一女皆死,唯独襁褓中的刘病已逃过一劫,被收系郡邸狱。[2]

巫蛊之祸后不久,汉武帝下达轮台罪己诏,开始反思挑战其执政策略,减少军事行动而将注意力更多转向富民。[14]

祸不单行

巫蛊之祸案发后,邴吉被调到京城任廷尉监,负责处理太子刘据案。邴吉知道太子是被诬陷的,怜悯刘询这个无辜的婴儿,便让忠厚谨慎的女囚胡组、郭征卿住在宽敞干净的房间哺育皇曾孙。

后元二年,武帝病,望气者说长安监狱有天子气,武帝便派遣使者,命令将监狱中人一律处死。使者夜晚到来,邴吉紧闭大门,说道:“皇曾孙在此。普通人都不能无辜被杀,何况皇上的亲曾孙呢?”邴吉大义凛然,以大无畏的气概拒不执行皇帝的旨意。到了天亮,使者无奈回去回复,武帝此时也清醒了,说:“天使之也。”于是大赦天下,皇曾孙刘病已得救了。 邴吉于是将刘病已送到祖母史良娣家里。[3]

天生异象

汉宣帝刘询
汉宣帝刘询
武帝后来下诏,将刘病已收养于掖庭,上报宗正并列入宗室属籍中,此时皇曾孙刘病已的宗室地位才得到法律上的承认。少年刘病已向东海人澓中翁学习《诗经》,他高材好学,但也喜欢游侠,斗鸡走马,游山玩水,了解了风土人情,也知道了百姓疾苦,吏治得失。

皇曾孙虽然被武帝下令召回宫中抚养,但他却更喜欢跑到宫外去远游。他屡次在长安诸陵、三辅之间游历,常流连于莲勺县的盐池一带,尤其喜欢跑到长安郊外的杜县、鄠县一带地方,去光顾杜、鄠两县之间的下杜城(后来他死后也埋在这一带地方,陵号叫做“杜陵”)。他从这些市井的游嬉当中深切体会了民间的疾苦,也获得了不少诸如辨别百姓当中的奸邪之辈、察查吏治之道的得失一类的社会经验。

《汉书宣帝纪》里说他身有“异相”,遍身上下甚至脚底都长着长毛,住在长安城南的尚冠里(长安城中里社的名称,“里”和“社”是秦汉时代的居民社会单位,相当于后世的“坊”)的时候,卧过的地方不时有光明散发出来。他每次到卖饼的店铺里去买饼,被他光顾过的店子立刻变得生意火爆,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可能是是他登基以后才出现的说法,民间有人把他描绘成一位能给生意人带来好运的财神爷。

掖庭令张贺(张汤的儿子)原是刘据的部下,他对刘病已极好,自己出钱供刘病已读书,“辅导朕躬,修文学经术,恩惠卓异”。在刘病已长大后,张贺“称誉皇曾孙,欲妻以女,安世(张贺弟弟)怒曰:‘曾孙乃卫太子后也,幸得以庶人衣食县官,足矣,勿复言予女事。于是贺止。’”张贺于是为他迎娶掖庭暴室属官许广汉女儿许平君为妻。[4][3]

折叠登基为帝
刘询
刘询
孝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昭帝崩,没有儿子。权臣霍光等议立昌邑王刘贺。但刘贺“荒淫无行,失帝王礼宜,乱汉制度”,所以只做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以霍光为首的大臣废黜了。之后,光禄大夫、给事中(内朝官)邴吉,建议把流落民间的汉武帝曾孙刘病已迎入宫中,入继昭帝大统。这时,在汉武帝的后代中,已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邴吉又极力赞扬这位18岁的皇孙“通经术,有美才,行安节和”。大臣会议同意了邴吉的提议,将这位新君奉迎入未央宫。七月,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奏议让刘病已即位。随后派宗正刘德驾车到长安尚冠里,洗沐,赐御府衣。太仆以軨猎车奉迎曾孙,就齐宗正府。庚申,入未央宫,见皇太后,封为阳武侯。已而群臣奉上玺、绶,即皇帝位,谒高庙。

本始三年(前71年)正月,皇后许平君去世。四年(前70年)二月,封外祖母为博平君,已逝的酂侯萧何的曾孙萧建世为侯;三月,立大司马霍光之女霍成君为皇后。地节元年(前69年)十一月,楚王刘延寿因谋反自杀。地节二年(前68年)三月,霍光病逝,刘询开始着手镇压霍氏集团的叛乱,将大权收归己有。地节三年(前67年)四月,立皇子刘奭为皇太子。地节四年(前66年)八月,废黜皇后霍成君。

元康二年(前64年)二月,立王氏为皇后(邛成太后);夏五月,为让百姓避讳更容易,改名刘询,之前因触讳而犯罪的人全部赦免。元康三年(前63年),封皇子刘钦为淮阳王。元康四年(前62年)二月,河东人霍徵史等谋反,后被诛杀。神爵元年(前61年)年,西羌反,四月派后将军赵充国、强弩将军许延寿攻打西羌。神爵二年(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统辖西域各国。神爵四年(前58)五月,匈奴单于派遣他的弟弟呼留若王胜之到长安朝见刘询;十一月,河南太守严延年有罪,被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犯人曝尸街头的一种刑法)。五凤四年(前54年)正月,广陵王刘胥有罪自杀。甘露二年(前52年)正月,封皇子刘嚣为定陶王;九月,封皇子刘宇为东平王。甘露四年(前50年),广川王刘海阳有罪,被废,发配房陵。

折叠病重去世
黄龙元年(前49年)冬,刘询得病,12月病重,诏命侍中、乐陵侯史高为大司马兼车骑将军,太子太傅萧望之为前将军,少傅周禄堪为光禄大夫,共同辅佐太子。十二月甲戌日,刘询因病死于长安未央宫,在位25年,享年43岁,谥号孝宣皇帝,庙号中宗。死后其子汉元帝刘奭继位,刘奭继位后于初元元年(前48年)正月辛丑日,葬汉宣帝于今天西安市南郊的杜陵。[15][1]

折叠编辑本段为政举措
折叠政治
隐忍蓄势
汉宣帝刘询
汉宣帝刘询
从昭帝年间,到昌邑王刘贺(史称汉废帝)短暂的27天,再到汉宣帝刘询即位之初,朝政差不多全部掌握在霍光手里。当时,霍家权力极大,霍光除了权倾朝野之外,他的儿子霍禹、侄孙霍云还是统率宫卫郎官的中郎将;霍云的弟弟霍山官任奉车都尉侍中,统率禁卫部队胡越骑兵;两个女婿分别担任东宫和西宫的卫尉,掌管整个皇宫的警卫;堂兄弟、亲戚也都担任了朝廷的重要职位,形成了一个盘根错节、遍布西汉朝廷的庞大的势力网。至此,霍光已经成为当时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他的权势和声望在废除了昌邑王刘贺的帝位、拥立汉宣帝之后,达到了无以复加、登峰造极的地步。

早在民间时,汉宣帝对霍光的权势和威风就有风闻。尤其在他一夜之间由一个平民变成了至高无上的皇帝之后,更领教了霍光的权威。他一即位,就明显地感觉到了朝廷内部来自霍光集团咄咄逼人的政治压力,所以在他登基之日谒见“高庙”时,霍光陪同他乘车前往,他觉得浑身上下都不自在,如“芒刺在背”。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汉宣帝心里明白,自己初即位,力单势薄,仅凭着一个皇帝的称号是不能和羽翼丰满的霍光相抗衡的,只有保持最大的克制,逐渐发展自己的势力,寻求有利时机,才能夺回属于自己的最高统治权。所以在即位伊始,当霍光表示要还政于他时,汉宣帝回绝了,他明确表示非常信任霍光,欣赏霍光的才能。请霍光继续主持朝政,并当众宣布,事无大小,先报请霍光,然后再奏知他本人。事后他还专门下诏褒奖霍光的援立之功,益封七千户。每次上朝,汉宣帝都给予霍光以极高的礼遇。汉宣帝的这一系列行为对于消除霍光对他的猜忌和提防,缓和朝廷内部潜伏的政治危机,为他的统治创造一个良好政治气氛起到了极其明显的积极作用,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免于变成“昌邑王第二”。

武帝庙乐之争
本始二年(公元前七二年)五月,即位不足两年的汉宣帝下了一道全面颂扬他的曾祖父汉武帝的诏书,要求丞相、御史与列侯(世袭的侯袭,一般为功臣或外戚及嫡系后裔)、二千石(年俸二千石的官员)、博士讨论武帝的“尊号”和“庙乐”。群臣莫不赞成,唯独长信少府(皇太后师傅)夏侯胜发表了惊人的反对意见:“ 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不宜为立庙乐。”

丞相蔡义和御史大夫田广明带头声讨夏侯胜“非议招书,毁先帝”的罪行,定性为“大逆不道”;又揭发丞相长史(丞相府秘书长)黄霸事先知道夏侯胜的观点而没有举报,犯有包庇怂恿之罪;两人都被捕入狱,判处死刑。 不过汉宣帝并没有按惯例将夏侯胜和黄霸按“大逆不道”罪处死并“夷三族”,而是长期关押。后逢大赦,出狱继续当官。

此后大臣们很快拟定方案:尊武帝的庙号为世宗庙,在庙中演奏《盛德》、《文始》、《五行》舞曲,武帝生前巡行过的四十九个郡国(约占全国郡国的一半)都建立世宗庙、像高祖(刘邦)庙和太宗(文帝刘恒)庙一样。宣帝立即批准,下令在全国实行。为庆祝这一重大决定,特地给全国成年男子普遍增加一级爵位,并赏赐酒肉。

从这起事件中,深究一番可以知道, 为武帝立庙一事确实是宣帝初即位时的一招好棋,也是其与霍光暗战中的一环。宣帝即位时虽然曾祖父已去世多年,他不可能为先帝主丧,但由于昭帝未为武帝立庙,因此宣帝以为武帝立庙的方式来宣示自己才是武帝的嫡系遗脉(戾太子是武帝的嫡长子),用来与以庶子身份即位的昭帝区别开来,显示自己才是继承武帝事业和遗志的正统,自己的继位是天经地义并且完全合法,具有不容置疑的正当性就是要用为武帝立庙的正当性来标榜自己继位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并借以提高自己的个人威信。而且也是标榜孝道,以示为武帝尽孝。因为是打着武帝的旗号,霍光也无法表示反对。当出现夏侯胜反对的局面后,宣帝顺势将其下狱,来一个下马威,进一步树立了自己的个人权威,让大臣们都不敢小瞧自己这个没有外戚撑腰,全无根基的布衣皇帝。如此既表达了对先帝的孝心,又标榜了自己的正统嫡孙的身份,初步确立了在朝廷上的威信,真是一举而三得。由此可见西汉晚期刘向说宣帝“聪明远见,制持万机”在文帝之上,绝非虚言。

平乱定鼎
肃清皇后卫子夫家族的外戚势力
肃清皇后卫子夫家族的外戚势力
汉宣帝即位后的第六年,也就是地节二年(前68),霍光去世。宣帝亲临葬礼,按皇帝葬制的规格埋葬了霍光,并加封霍光的侄孙霍山为乐平侯,以奉车都尉的官职领尚书事。与此同时,汉宣帝认为时机已到,开始亲理朝政。他重用御史大夫魏相,让魏相以给事中的身份参与朝中的机密决策,后来又提拔魏相做了丞相。继而任命邴吉为御史大夫,又委以他的岳父平恩侯许广汉以重任,逐渐把权力收归己手。

汉宣帝深知,霍光虽然死了,但霍家的势力还很大,霍家的亲属和亲信还控制着中央政府的各个机要部门,兵权也掌握在他们手中。为此,汉宣帝首先采取行动,削夺霍家把持的权力。他先解除了霍光两女婿东宫、西宫卫尉的职务,剥夺了他们掌管的禁卫军权。又把霍光的两个侄女婿调离了中郎将和骑都尉的位置,让自己的亲信担任南北军和羽林郎的统帅。最终把兵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之后,他提拔霍光的儿子霍禹为大司马,明升暗降,剥夺了他掌握右将军屯兵的实权。还对上书制度进行了改革,下令吏民上书,直接呈皇帝审阅,不必经过尚书,把霍山、霍云领尚书事的职务架空起来。通过这一系列步骤,霍家掌握的权力剥夺殆尽,权力逐渐集中在汉宣帝的手中。

面对汉宣帝全面夺权的行动,霍家集团内部惶恐不安,决定铤而走险,举行叛乱,推翻汉宣帝,保住他们的既得利益。但叛乱在严阵以待的汉宣帝面前很快瓦解了。汉宣帝大规模地镇压了霍氏集团的叛乱,将参加叛乱的人都处以极刑,并废除了霍皇后(霍光次女霍成君),在西汉朝廷中盘踞了十几年的霍家势力一朝覆灭,汉宣帝最终确立了他的绝对统治。

汉宣帝彻底清除了霍氏的势力,可以大刀阔斧的施政了。

刘询早年生活在民间,深知吏治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他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所以,他即位后,除亲自过问政事,省去尚书这一中间环节,恢复了汉初丞相既有职位又有实权的体制外,还特别重视地方长吏的选拔和考核,并下大力气整饬吏治。为此,刘询建立了一套对官吏的考核与奖惩制度。他多次下诏对二千石(郡守级官吏),实行五日一听事制度;并不定期派使者巡行郡国,对二千石官员的工作进行考察。根据考核结果,信赏必罚。他颁布诏令说:“有功不赏,有罪不课,虽唐虞犹不能化天下。”在他当政时,一大批因政绩突出的官员受到了奖励,或以玺书勉励,增秩赐金,或爵关内侯,升任九卿或三公。对那些不称职或有罪的官吏,则严惩不贷。 随着这些措施的推行,一大批“良吏”便逐渐造就而成。其中,还有许多官吏是由低级郡吏察廉晋升而来,或因明经而被提拔。

整饬吏治
刘询
刘询
宣帝时期,是官吏“久任”制发展到较为完备的时期。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把官员“久任”的实施范围由中央大臣扩大到高级地方官员。不仅侍中、尚书等参掌朝政的亲信近臣得蒙荣宠,郡太守一级的高级地方官也多有“久任”者。 汉代的郡国介于中央与县之间,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郡国守相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郡国守相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一方的安宁与否,也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所以,刘询对郡国守相的选任,十分慎重和严格,规定先由朝中大臣举荐,然后择日亲自召见考核,询问治国安邦之术。著名循吏龚遂被任命为渤海太守,就是其中一例。

其二,上述官员即便积有功劳、或有优异表现应该升迁,也不轻易提升调动,而是另外寻求对策,给良吏以物质、精神两方面的奖励和褒奖。对于亲信近臣,“至于子孙,终不改易。”结果是“枢机周密,品式备具,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也”。对于郡太守,汉宣帝坦言他们是辅助天子治国理民的关键所在,是“吏民之本”,如果时常调动变易就不会被其属下尊重,上下难以相安;如果实行“久任”制,百姓知其将长时期在职,就不敢欺罔上司,自然就会“服从其教化”。对治理地方确有优异政绩的郡太守,汉宣帝常用的奖励办法是:颁布玺书嘉奖勉励;在原有的薪俸基础上增加俸禄;赏赐金钱若干;甚至拜爵至关内侯,使之得以享受政治名誉与经济利益。如胶东相五成在“考绩”中被认为安抚了大量流民,“治有异等”,就得到了明诏褒奖,并提升其俸禄为“中二千石”,赐爵关内侯。另外一位名臣黄霸,曾经因为有过失而被贬,以八百石的官秩再度出任颍川太守,任职八年,郡中大治。宣帝下诏称扬,并给予“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秩中二千石”的额外奖赏。按照常规,郡太守的俸禄高者为“二千石”(低者可至“八百石”),而王成、黄霸实际享受的“中二千石”俸禄与朝廷诸卿持平。他们的职务尽管没有升迁,但是政绩得到肯定,待遇得以改善,利益得到保障。这不仅对当事人有安抚或激励作用,而且可以给后来人树立榜样,结果是刺激了政风吏治的改善,这些循吏或良吏执法公平,恩威并施,其统治显得“合人心”,“所居民富,所去见(被)恩”,故而得到时人好评。 史称“是故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

惩治贪腐
刘询来自民间,知道百姓对官员贪腐切齿痛恨,所以他一当政,就主张要严明执法,惩治不法官吏和豪强。一些地位很高的、腐朽贪污的官员都相继被诛杀。大司农田延年在尊立汉宣帝时,作用非凡,“以决疑定策”被刘询封为阳城侯,但因修建昭帝墓圹,趁雇佣牛车运沙之机,贪污账款3000万而被告发。有大臣为他说情,认为“春秋之义,以功覆过”,但刘询没有同意,派使者“召田延年诣廷尉”受审,拟以重罚,致使田延年畏罪自杀。

刘询不仅以执法严明著称,还以为政宽简闻名。他在任用地方官时,除启用了一些精明能干的能吏去严厉镇压不法豪强外,还同时任用了一批循吏去治理地方,从而改变了吏治苛严和破坏的现象,大大缓和了社会矛盾,安定了政治局面。由于他有过牢狱之灾的经历,所以,对冤狱他深恶而痛绝之,提出要坚决废除苛法,平理冤狱。他亲政后不久,就亲自参加了一些案件的审理。为从制度上保证执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公元前67年,还在朝廷增加了四名廷尉平一官,专掌刑狱的评审和复核,并设置了治御史以审核廷尉量刑轻重。公元前66年,又下诏废除了首匿连坐法,并下令赦免因上书触犯他名讳的人。公元前54年,他派24人到全国各地巡查,平理冤狱,检举滥用刑罚的官员。他还先后多次下令,大赦天下。

汉家制度
《汉书·元帝纪》载:宣帝的太子刘奭(汉元帝)“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汉书》这段记载,为了解汉代后期治国方针的演变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从汉武帝时开始确立的“霸王道杂之”的“汉家制度”可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国方式,宣帝刘询一语道出了其中要诀。这一制度从汉宣帝以后,始终为后世所称颂和遵循。而且中国古代各皇朝的统治者都不同程度地借鉴“汉家制度”的经验教训,以强化其统治。

在位年号
本始(4)公元前73年—公元前69年

地节(4)公元前69年—公元前65年

元康(5)公元前65年—公元前61年

神爵(4)公元前61年—公元前57年

五凤(4)公元前57年—公元前53年

甘露(4)公元前53年—公元前49年

黄龙(1)公元前49年—公元前48年

折叠军事
降服匈奴
匈奴形势
匈奴形势
自马邑之谋(前133)反击匈奴开始,汉朝历经袭破龙城、河南、高阙、定襄、河西等系列会战,终至漠北之战(前119)击败匈奴,从此奠定汉强匈弱的格局。但匈奴并未臣服,相反十几年的恢复后,声势复振,与汉争斗竟败少胜多,汉武后期有赵破奴2万骑受降城之没、李广利3万骑天山被围牺牲六七、李陵5千步兵浚稽山败没,甚至最后李广利7万铁骑燕然山全军覆没,不过匈奴惨胜犹败,内部又有不和,双方实力对比也未转换。

宣帝即位第二年(本始二年,前72),汉朝发铁骑16万余兵马,分五路攻打匈奴,这是两汉400年最大规模的一次对外骑兵出征。同时,派遣校尉常惠前往乌孙,节制乌孙骑兵5万余,与汉军东西并进,形成一个巨大的钳形攻势,夹击匈奴。匈奴畏惧汉军,惊惶西逃恰遇乌孙兵,一场激战大败而归,常惠因此封为长罗侯。

第二年(前71)冬,匈奴再袭乌孙,遇大雪,生还者不及十分之一,再加乌孙、乌桓与丁令的乘势攻击,国人亡十分之三,畜亡十分之五,国力大为削弱。不久,汉军3千骑击匈,都能捕得几千匈人而还,匈奴亦不敢报复,而且更向往与汉和不是战了。

神爵二年(前60),统治西域的日逐王先贤掸与新任单于握衍朐鞮素有矛盾,关系不睦,带着数万人投降汉朝。日逐王被封为归德侯。甘露三年(前51),呼韩邪单于亲往帝都长安,俯首称臣做北藩。

囊括西域
西汉西域都护府地图
西汉西域都护府地图
自张骞之后,七十余载汉匈相争,直至匈日逐王归降之际,汉宣帝神爵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设立,西域广袤地域正式归汉朝管辖。本始二年大捷后常惠被派再返乌孙,赏赐其有功人员。因龟兹(西域一大国)曾杀汉屯田校尉赖丹,回国途中,常惠征调西域诸国5万人马,往攻龟兹,迫其国王谢罪并交出凶手姑翼,即斩杀之。

西域历来是汉匈的第二战场。西域本匈奴势力范围,匈奴置僮仆都尉驻扎在焉耆一带,管辖西域诸国。汉武帝通西域、败匈奴、伐大宛后,声威亦远震此地,汉使往来不绝,并屯田渠犁。汉匈遂在西域形成了拉锯战,你来我往,此消彼长,情形至为复杂。武帝后期,因击匈失利和诏罢轮台之戍,汉势有所减弱,昭帝时,霍光遣傅介子计斩楼兰王,汉朝对西域的影响又有所加强。到了宣帝初年,汉匈仍以天山为界,南为汉朝势力范围,北则为匈奴。

车师属于北道,为匈奴控制,对汉朝不敬。宣帝亲政的第一年(地节二年,前68),即遣屯田渠犁的郑吉,发附近西域诸国兵1万余及屯田1500汉兵,往讨车师,击破降服之。匈奴派兵来战,郑吉领兵迎击,两军遭遇,匈奴竟害怕退去。后来,郑吉派遣300汉兵屯驻车师。

不久,南道的莎车王弟呼屠徵,杀了亲汉国王万年与汉使奚充国,自立为王,并煽动南道诸国,叛离汉朝,南道因此阻断不通。当时郑吉还在北道,恰奉宣帝派遣冯奉世正出使大宛途中。冯奉世果断行动,征发西域诸国兵15000余,进攻莎车,打下了都城,平定了南道,并把惊惧自杀的呼屠徵首级,一路传送到长安。此乃宣帝元康元年(前65)的事。冯奉世之后到了大宛国,国王对他尤其礼敬,因此还得到该国名马“象龙”,带回了长安。

西汉疆域图
西汉疆域图
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匈奴日逐王先贤掸带着数万人投降汉朝,宣帝特派郑吉,发渠犁、龟兹诸国兵5万,前往迎降,一直护送至京师长安,路上有逃亡者,即斩杀。郑吉破车师,降日逐王,声威大震西域,宣帝乃拜之为西域都护,封安远侯,兼护车师以西北道诸国。郑吉遂在西域中心,设置幕府,修筑乌垒城,距阳关2700余里,统领天山南北,汉朝号令得以正式颁行于辽阔西域。

西域都护的设置,不仅是汉朝王朝,更是华夏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从此之后,汉匈相斗七十余年,东自车师、鄯善,西抵乌孙、大宛,西域诸国尽归汉朝之列,张骞之始,郑吉之终,汉武之愿,汉宣实现。

从此以后,天山南北广袤之土、雄阔之地,终属华夏之疆、中华之域。匈奴也更加衰弱,不敢再与汉争锋西域,以前设置的僮仆都尉,也灰溜溜罢废了。

大破西羌
西陲之羌,盘踞青、陇,民风剽悍,勇猛好战,策应匈奴,扰我边疆。宣帝遣赵充国讨伐,两年完全平定,因置金城属国安置降羌,也就是西域都护设立的那一年。

武帝后期,聚居在现今青海省境内的羌族,经常向内地侵扰,攻城略地。匈奴也想联合羌人共同侵扰汉朝。面对这种形势,武帝曾提出要斩断匈奴右臂,指的正是这种联合,但派去的士兵也为羌人所败。这时,羌入又逐渐向湟水以北移动,找寻农民弃耕的地方去放牧。同时羌人各部落也有联合一致的趋向,郡县官吏也禁止不了。这时匈奴又想勾结羌人,以扩大对汉西部的侵扰。汉朝派往浩窖(今青海省大通河东岸)的军队,被羌人打败,损失甚众。

宣帝期间,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出使到了羌族,羌先零部落酋长向他表示要北渡湟水,到汉民不种田的地方畜牧。义渠安国向朝廷报告这个情况。赵充国弹劾义渠安国奉使失职。从此以后,羌人依照以前的话,擅自渡过湟水,当地汉朝的郡县长官不能禁止。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先零部落与各个羌族部落酋长二百多人“解仇交质”,订立盟约,打算共同侵扰汉朝地区。宣帝知道了这事,问赵充国如何对策,赵充国指出,羌人为患,一是羌族原来各部落互相攻击,易于控制,但近几年来他们“解仇合约”,共同反汉;二是羌族与匈奴早就打算联合;三是羌族还可能“结联他种”,即与其他种族联合。所以他提出“宜及未然为之备”的建议。过了一个多月,小月氏部落的羌侯狼何果派人到匈奴借兵,打算攻击鄯善、敦煌,以切断汉朝与西域的通道。赵充国估计事情不那么简单,需要深谋远虑。他向朝廷提出建议:一是加强军事上的边防;二是离间羌族各部落而侦探其预谋。

神爵元年(前61年)春,汉朝中央两府(丞相、御史)又推荐义渠安国出使诸羌,了解其动向。义渠安国不懂策略,一到羌部,就召集先零部落的头领三十多人,以他们都有逆而不顺之罪,全部斩首。调兵镇压先零之民,杀了一千多人。于是羌族各部及归义羌侯杨玉等都很震恐,离开其地,劫掠其他小族部落,犯汉边塞,攻城邑,杀长吏义渠安国以骑都尉身份带领三千骑兵守备羌人,被羌人所击,损失惨重。他领兵退到令居,向皇帝报告。

宣帝意欲起用赵充国平叛,但这时赵充国已七十多岁,宣帝就派遣御史大夫丙吉去问谁可以为将,赵充国很自信地回答:“无逾于老臣者矣。”宣帝又派人去问:“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赵充国答:“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意思是说,用兵不能远离战场空想,而要亲临前线观察,然后作出对策。他要求宣帝交给他任务,不必担忧。宣帝笑着答应了。

于是,赵充国虽年逾七十,仍督兵西陲,挫败羌人进犯。回来以后,三向朝廷上书,详细分析了形势,建议防事变于未然,提出了“以兵屯田”的主张,得到宣帝的赞赏。宣帝因他年老,问他:“派谁去带兵最合适呢?”他回答得很痛快:“再没有比老臣更合适的人选了。”又问:“需要多少人马?”答“百闻不如一见。臣愿立刻去金城(今兰州附近)测看地形,写出方案来。陛下把此事交给我办好了。”他就领骑兵不满万人,迅速出师,巧渡黄河,立稳阵脚,作好战斗准备。到达湟水岸边,羌人多次挑战,他坚守不出,只以威信招降,解散羌人各部落联合的计划。这时,他建议朝廷,屯田湟中(今青海省湟水两岸)作为持久之计,提出亦兵亦农,就地筹粮的办法,可以“因田致谷”,“居民得并作田,不失农业”;“将士坐得必胜之道”;“大费既省,徭役预息”等“十二便”。这对当时支援频繁的战争,减轻人民负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直影响到后世。

折叠经济
调整经策,整顿工商
昭宣时期,以“轮台诏令”为基本依据,昭帝、霍光和宣帝认真总结了武帝时期推行经济政策的经验教训,大刀阔斧地进行调整政策,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武帝时期工商业官营政策暴露出诸多弊端,昭帝时期就引起了较大非议。在始元六年(前81)召开的盐铁会议上,众臣对这些政策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导致了“罢郡国榷沽”的结果,但其他各项仍未罢除。宣帝亲政后,继续整顿这些政策,曾于地节四年(前66)九月下诏:“吏或营私烦扰,不顾厥咎,朕甚闵(悯)之。盐,民之食,而贾咸贵,众庶重困,其减天下盐贾。”由此可见,工商官营政策在昭宣时期虽然仍在执行,但经过整顿,这些政策的一些弊端,如官吏徇私枉法,贪污腐败等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了有效抑制,这有利于百姓的“休养生息”。

抑制兼并,轻徭薄赋
针对“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的现象,为制止土地兼并,刘询即位后,先后三次诏令把“赀百万者”的豪强徙往平陵、杜陵等地,而后将其土地或充为公田,或配给无地、少地的贫民。还把国家苑囿或郡国的公田,借给少地或无地的贫民耕种,使他们尽可能地摆脱地主的控制,重新变为国家的编户。 刘询继续奉行了昭帝时期的轻徭薄赋方针。公元前73年,宣帝即位不久,就免除了当年租税。后又对遭受旱灾、地震、病疾的地区,免除三年的租赋。公元前67年,他下令降低一直很高的盐价,减轻老百姓过重的负担。公元前55年,他下令减少天下口钱。公元前52年,又下令减收全国百姓算赋钱,1算减30钱。公元前51年,又再次诏令免除当年田租。 在徭役方面,也尽量减省。当时,漕运所消耗的人力很多,仅从关东向京师运谷400万斛,每年就需用6万人的劳力。他采纳大司农中丞耿寿昌的建议后,在三辅、弘农、河东、上党、太原等郡买粮,供给京师所用,一下就减省关东多半的漕卒。 在刘询的大力倡导下,各级官吏都将劝科农桑、发展生产作为首要政务。刘询还派农业专家蔡葵为“劝农使”,巡视全国,指导农业生产。在刘询统治后期,国内经济繁荣,农业连年丰收,谷价创造了汉代的最低价。

设立常平仓
五凤四年的正月,大司农中丞耿寿昌便在向宣帝奏请在边郡设立常平仓,以供给北部边防之需,减省转输漕运之费。

相关背景:“常平”源于战国时李悝在魏所行的平籴,即政府于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歉年卖出所储粮食以稳定粮价。范蠡和《管子》也有类似的思想。汉武帝时,桑弘羊发展了上述思想,创立平准法,依仗政府掌握的大量钱帛物资,在京师贱收贵卖以平抑物价。

实施方案

宣帝即位之前,往年漕运时,输谷四百万斛到京师需要动用关东漕卒六万人,耗费相当惊人。因此耿寿昌建议就近购买三辅及弘农、河东、上党、太原诸郡之谷,认为足以满足京师所需,且可将漕卒的员额减省一半;同时又奏请将海租(水产税)增加三倍。尽管早在神爵元年时,赵充国就已有趁低价在金城郡多籴谷蓄的建议,但时隔七年之后耿寿昌才将之奏请实施,并将试行的范围由金城一郡扩大到整个北边,这就足以说明,汉朝这些年来积蓄的谷物已经丰富到了足够支撑这个庞大计划的地步;而谷价的长期低迷,则说明实施这一计划的内外部条件到这时已经完全成熟。这两项条件的完备使得常平仓的设立具有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意义,一旦正式施行,成功的希望便有了相当的把握。虽然御史大夫萧望之以“阴阳之感,物类相应,万事尽然”为由,又认定耿寿昌之举实乃“费钱二万万余,有动众之功,恐生旱气,民被其灾”,因而极力反对,宣帝仍然一一照准。

耿寿昌的改革方案很快收到成效,漕事因而畅达,他便又下令在边郡各地筑造谷仓,于谷价低时加价籴(dí)入、价高时则降价粜(tiào)出,以平抑谷价,调剂各边郡的谷物供给,名曰“常平仓”。常平仓的设立,是以国家的财力为后盾、以改变市场供应量的手段来达到稳定谷价,调节市场的目的。这样既能减轻过低的谷价对中小农户的伤害,保护他们的切身利益,又使国家常年掌握着一定数量的粮食储备,能够维持边防的稳定。百姓得其便利,国家也得以安定,一举而两得。

意义
汉宣帝时期设立的“常平仓”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值的作用。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不仅使朝廷储藏粮食的大谷仓一太仓和甘泉仓都充满了粮食,而且边郡地方也,仓廪充盈。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对平抑粮食市场和巩固封建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还对边疆的粮食储备产生有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折叠文化
整理经典
宣帝继昭帝召开盐铁会议之后,又在甘露三年(前51),在石渠阁召开了盛大的儒家经学会议,讲论“五经”同异问题。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家经书就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具有法典的性质。但是,学术界,思想界对儒家经书的理解存在分歧,所以召开这次大讨论。萧望之等大臣参加评论,汉宣帝亲临会场,随时对争论问题作出裁决。经过这次讨论之后,原属民间的学派如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和谷梁《春秋》也进入官学。这种现象只有在宽松的政治条件下才有可能,而且为加强思想的进一步统一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颁行《史记》
太史公司马迁有一个女儿嫁给杨敞。杨敞在汉昭帝时期,曾官至宰相。杨敞有两个儿子,也就是司马迁的女儿给杨家生的两个儿子,大儿子杨忠,小儿子杨恽。杨恽自幼聪颖好学,他的母亲把自己珍藏着的并且深爱着的《史记》,拿出来给他阅读。杨恽初读此书,便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了,爱不释手,一字字、一篇篇,非常用心地把它读完。杨恽成年之后,还把它读了好几遍,每读一遍总是热泪盈眶,扼腕叹息。在汉宣帝的时候,杨恽被封为平通侯,这时候他看到当时朝政清明,想到他的外祖父司马迁这部巨著正是重见天日的时候,于是上书汉宣帝,把《史记》献了出来,从此天下人得以共读这部伟大的史著。

折叠编辑本段家庭生活
皇后生活
皇后生活
汉宣帝的三位皇后在西汉的整个后宫,唯独王氏能得善终,其她两位都逃脱不掉被杀害的凄惨结局。

第一任皇后许平君被投毒害死。刘病己出生数月,即逢“巫蛊事件”,刘据因受江充诬陷,为父皇汉武帝所疑,他惧祸而被迫起兵讨伐江充,兵败被迫自杀。其母卫子夫也随之上吊自杀,株连满门,幸存者也被削籍为民。当时刘病己还在襁褓之中,只是个待哺婴儿也被下令收监坐牢,五岁那年他才走出监狱,结束了牢狱生活。出狱后的刘病已来到了其在鲁地的祖母家中寄居。

元平元年(公元前七十四年)昌邑王被废后,霍光等大臣将他从民间迎入宫中,先封为阳武侯,于同年7月登上皇位,时年十九岁。

许平君是昌邑人,汉宣帝皇后,今山东金乡人。她出生在一个境遇凄惨的家庭里。许平君的父亲名叫许广汉,因被诬告“从行而盗”而受腐刑成了一个宦官,先担任过掖庭丞,后转任暴室啬夫—宫廷监狱的典狱官。就在许广汉做宫廷典狱官的时候,刘病己来到了掖庭接受文化教育,和许广汉同居一间宿舍,两人成了舍友。却不想相处日长后,许广汉和刘病己成了忘年交。很自然的,刘病已认识了同样在狱墙边长大的许平君。

结婚的第二年,小夫妻生下了一个儿子。儿子出生还不满百日,命运便展示了它令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魔力:刘询被选中,成为大汉王朝的第十任皇帝。

刘询当上皇帝后,为了迎合统揽大权的霍光和其它朝臣,但又唯独不能丢开自己的发妻,将皇后桂冠给予一个不认识的女子;在朝臣联名上书请立皇后之前,刘询发布了即位后的“初诏”。他说,“我在贫寒微薄之时,只有一把旧剑陪伴我左右,现在我虽登大位,但仍然十分想念这把旧剑,众卿能否帮我将其寻回。”诏书情真意切,字字句句表述的都是他和许平君之间的旧日情意。[5]

折叠编辑本段家庭成员
折叠长辈
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
曾祖父:汉武帝刘彻

曾祖母:卫皇后卫子夫

祖父:戾太子刘据

祖母:史良娣

父亲:史皇孙刘进

母亲:王翁须

折叠后妃
皇后

恭哀皇后许平君,许广汉之女,生汉元帝刘奭

皇后霍成君,霍光小女儿

皇后王氏(邛成太后)

妃嫔

华婕妤,生馆陶王(主)

张婕妤,生淮阳宪王刘钦

卫婕妤,生楚孝王刘嚣

公孙婕妤,生东平思王刘宇

戎婕妤,生中山哀王刘竟

折叠子女
儿子

汉元帝刘奭

淮阳宪王刘钦

楚孝王刘嚣

东平思王刘宇

中山哀王刘竟

馆陶王

(注:《汉书 外戚传第六十七上》记:“是时,馆陶王母华婕妤及淮阳宪王母张婕妤、楚孝王母卫婕妤皆爱幸。”除此处外,《汉书》中没有关于馆陶王的记载。

有人认为根据颜师古注版,馆陶公主母亲应该是华婕妤。其它版本写作馆陶王。也有人认为馆陶王确实存在,并非是馆陶公主的笔误。)

女儿

长女:馆陶公主(刘施),下嫁于永

某女:敬武公主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汉宣帝刘询杜陵
汉宣帝刘询杜陵
刘向:“中宗之世,政教明,法令行,边境安,四夷亲,单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其治过于太宗之时,亦以遭遇匈奴宾服,四夷和亲也。”[6]

班固:“孝宣之治,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政事、文学、法理之士咸精其能,至于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间鲜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也。遭值匈奴乖乱,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单于慕义,稽首称籓。功光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侔德殷宗、周宣矣!”

荀悦:“中宗明明,寅用刑名。时举傅纳,听断惟精。柔远能迩,燀耀威灵。龙荒朔漠,莫不来庭。不承祖烈。尚于有成。”

崔骃:“近孝宣皇帝明于君人之道,审于为政之理,故严刑峻法,破奸轨之胆,海内清肃,天下密如。荐勋祖庙,享号中宗。算计见效,优于孝文。”

蒋济:“宣帝受六世之洪业,继武昭之成法,四夷怖征伐之威,生民厌兵革之苦,海内归势,适当安乐时也。而以峻法绳下,贱儒贵刑、名,是时名则石显弘恭之徒,便僻危险,杜塞公论,专制于事,使其君负无穷之谤也。如此,谁果乱宣帝家哉?向使宣帝豫料柱石之士,骨鲠之臣,属之社稷,不令宦坚秉持天机,岂近于元世栋桡榱崩,三十年间,汉为新家哉?”

刘渊:“中宗孝宣皇帝搜扬俊乂,多士盈朝。是我祖宗道迈三王,功高五帝,故卜年倍于夏商,卜世过于姬氏。”

虞世南:“汉宣帝起自闾阎,知人疾苦,是以留心听政,擢用贤良。原其循名责实,峻法严令,荩流出於申、韩也。古语云:图王不成,弊犹足霸;图霸不成,弊将如何?光武仁义,图王之君也;宣帝刑名,图霸之主也。今以相辈,恐非其俦。”

司马光:“帝兴于闾阎,知民事之艰难。霍光既薨,始亲政事,厉精为治,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敷奏其言,考试功能。侍中、尚书功劳当迁及有异善,厚加赏赐,至于子孙,终不改易。枢机周密,品式备具,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及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相应,必知其所以然。常称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以为太守,吏民之本,数变易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励,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是以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7]

钱时:“宣帝亲政而以太守吏民之本,可谓知所务矣。夫太守数易,岂止下不安而已乎。是故,欲致治,非久任不可。欲久任,非择贤不可。数迁数易,如寄传舍,政何由成,化何由洽也。至有治理效则玺书勉励,增秩赐金,公卿阙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此意尤善。伯禹后稷以至康叔苏忿生之徒,皆由诸侯而入为公卿,此古制也。宣帝致中兴之治,其有以哉。惜乎!所谓良吏止汉世人物,而治亦止于汉耳。”

汉宣帝刘询杜陵
汉宣帝刘询杜陵
陈普:“不将法律作春秋,安得河南数国囚。莫道汉家杂王霸,十分商鞅半分周。斗鸡走狗登皇极,览德毛从何许来。汉室欲开新室业,王阳分合守蒿莱。渭桥夹道上瑶卮,甲馆画堂开祸基。甘露三年造新室,不斗飞燕入宫时。孝宣不召山阳守,痛在糟糠不下堂。家国莫先笞已子,汉人空识抱成王。”

赵秉忠:“后世语精明者,首推汉宣,彼其吏称民安,可为效矣!”[8]

卢弼:“汉宣帝即位,年方十八,以久在民间,习知霍氏专恣。然当霍光稽首归政,犹谦让委任,迨光殁后,始亲政事。禹、云谋逆,咸服其辜,诚不愧为中兴令主。”

吕思勉:“宣帝是个旧劳于外的人,颇知道民生疾苦,极其留意吏治,武帝和霍光时,用法都极严。宣帝却留意于平恕,也算西汉一个贤君。”[9]

折叠编辑本段轶事典故
故剑情深
汉宣帝刘询杜陵
汉宣帝刘询杜陵
终霍光之生,刘询对他都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的。就只有一件事例外,这就是立皇后。当时众公卿都认为霍光之女是最佳的皇后人选,甚至于集体上书。这时候,皇帝却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诏书:“我在贫微之时曾经有一把旧剑,如今我十分的想念它啊,众位爱卿能否为我将其找回来。”群臣揣摩上意,开始一个个请立许平君为皇后。许平君与刘询于公元前75年成婚,前74年生下后来成为汉元帝的刘奭。至此,宣帝如愿以偿。依例,皇后的父亲一定要封侯,但霍光却始终不允。后来才封了个“昌成君”。故剑情深的浪漫典故从此开始流传,这是中国历史上一道最浪漫的诏书,一道王子对贫女的许诺。

而霍光的妻子霍显一心想让女儿成君作皇后。本始三年,许平君再度怀孕,生下一个女儿,霍显命御用女医淳于衍(掖廷护卫淳于赏的妻子)在滋补汤药中加入附子,让许平君在坐月子时服用。许平君服用后不久毒发逝世。汉宣帝非常悲痛,追封她为“恭哀皇后”,葬于杜陵南园(也称少陵)。

许平君死后不久,霍成君如愿以偿当上皇后,她飞扬跋扈,挥金如土,与许后提倡的节俭、贤德完全违背。刘询装作对她千依百顺,而霍成君也没有为刘询生下子嗣。地节二年(前68),霍光去世,刘询为他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葬礼。地节四年(前66)七月,霍家发动政变未遂,招致族灭,霍光子霍禹,霍云,侄子霍山,妻子霍显都被杀或者自杀。八月,汉宣帝以阴谋毒害太子为由,废掉霍成君,令其迁往上林苑的昭台宫;十二年后的五凤四年(前54)再度令其迁往云林馆,霍成君自杀。葬于蓝田县昆吾亭东。废后诏书原文:皇后荧惑失道,怀不德,挟毒与母博陆宣城侯显谋,欲危太子,无人母之恩,不宜奉宗庙衣服,不可以承天命。呜呼伤哉,其退避宫,上玺绶有司。至此,刘询终于为发妻许平君报仇。

在刘询落难时,许平君对刘询不离不弃,当上皇后之后,细心打理后宫,而刘询能够力排众议立平君为皇后,还能为其报仇。对于许平君来说,相比班婕妤、卫子夫等人,她已是十分地幸运。

登基前异象
昭帝元凤三年正月,汉王朝发生了两灵异事件:

一、泰山、莱芜山之南发出了像是有几千人在一起的喧闸之声。百姓去看,只见有块大石自己竖了起来,此石有一丈五尺高,四十八人合围那么粗,入地有八尺深,另有三块石头作为大石的脚。大石竖起后,有几千只白色的乌鸦飞下来聚集在它旁边。

二、昌邑社庙中已经枯死倒地的树活了过来。无独有偶,上林苑管理园林的官员发现,一株枯了许多年的柳树复起,更为奇特的是,这树上的虫儿,居然能把树叶吞食出文字形状,且读之成句:“公孙病已当立”。

当时有许多人都在猜测,为什么泰山上的石头会自起立?为什么上林里的发现虫食文?有一位掌管符节的小官叫眭弘的人,因曾师从董仲舒,颇学了些经术。他推衍《春秋》大意,认为:“石头和柳树都是阴物,象征着处在下层的老百姓,而泰山是群山之首,是改朝换代以后皇帝祭天以报功的地方。如今大石自立,枯柳复生,它们并非人力所为,造就说明要有普通老百姓成为天子了。社庙中已死的树木复生,造就表示以前被废的公孙氏一族要复兴了。”眭弘也不知道逭公孙氏所在何处,就说:“我的先师董仲舒曾经说过,即使有继皇帝位并且遵守文德的君主,也不会妨碍圣人受命于天。汉家是尧的后代,有传国给他姓的运势,汉帝应该普告天下。征求贤能的人,把帝位禅让给他,而自己退位封得百里之地,就像殷周二王的后代那样,以顺从天命。”眭弘请他的担任内官长的朋友赐替他奏上此书。当时,昭帝还很年幼,由大将军霍光管理朝政,霍光很讨厌此事,就把眭弘的奏书交给廷尉。霍光上奏赐和眭弘妖言惑众,大逆不道,两人都判处死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0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15: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宣帝刘询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巫蛊之祸发生时,襁褓中的刘病已也被收系郡邸狱。后元二年(前87…查看全部内容
关注话题

管理
​分享

简介讨论精华等待回答
为什么权倾天下的霍光一死,霍氏集团就失去了与皇权相抗衡的能力?
心同野鹤
心同野鹤
看到一个UP整理的,霍光的老婆霍显没告诉他的儿子们,许平君是她杀的。 所以霍显的儿子们,从来没想过皇帝会铲除他们。 宣帝回收权力的时候,霍显的几个儿子也…阅读全文​
​赞同 3779​
​312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为什么权倾天下的霍光一死,霍氏集团就失去了与皇权相抗衡的能力?
跳舞
跳舞​
知乎十年新知答主
3081 人赞同了该回答
第一,因为霍光的后代是一群蠢材。

霍光活着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儿子和张安世的儿子在能力上对比了一下,发现自家的崽远不如人,就感慨过:霍氏世衰,张氏兴矣。

他自己都很清楚,自己的儿子是个庸人。

霍光死后,他的后代真的没有一个出色的人物,不论是儿子侄子还是女婿,都不太行。

哦对了,家里还有一个天字第一号大坑货,把整个霍氏家族往死里坑的坑王,霍显(霍光的妻子。)



第二,汉宣帝刘病己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皇帝,隐忍这一条,堪称两汉皇帝里可以排名前三的。

手段也是极其老练,和他幼年时期的遭遇有关(祖父自杀,全家死光,就自己因为年幼而免罪得活。)

汉宣帝在刚继位的时候,面对霍光是极其隐忍的,一直示弱,绝不炸毛,堪称忍者神龟。(原配皇后被害死,自己的太子被一再谋害,都一直隐忍不发,还老老实实娶了霍光的女儿。),只是暗中积攒力量。

霍光死后,汉宣帝还刻意给了超规格的哀荣,并且对霍光的一群后代,明升暗降,一步步的剥夺兵权,最后双方实力对比彻底颠倒,霍家那群蠢材意识到不对了,想谋反的时候,被汉宣帝一巴掌拍死。

汉宣帝的一系列做法,几乎可以拿出来当做封建王朝几千年来,皇帝对权臣成功翻盘的典范了!

·

PS:话说,汉宣帝其实也是霍光的女婿(手动狗头)。

·

编辑于 2023-03-07 13:25
​赞同 3081​
​463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霍光如何才能避免死后全族被诛?
歌者乐山
歌者乐山
律师
2677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案是避免不了。资治通鉴有记载,汉宣帝在霍光去世前到他家里看望,霍光上书谢恩,要求分国邑3000户给霍去病的孙子霍山,奉霍去病的祭祀。汉宣帝反应很快,当天就给霍光的儿子霍禹升官,升为右将军。君臣之间,一去一回,很有意思。霍光临死已预见全族有被诛的风险,半是试探半是请求,他这一脉如果要死,能不能放过霍去病一脉,为霍家留点香火;汉宣帝很懂政治,半是拒绝半是答应,进一步加强霍家的军权,以安霍光之心。霍光死前,应该非常担心,但无可奈何。

发布于 2019-07-22 16:02
​赞同 2677​
​417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为什么权倾天下的霍光一死,霍氏集团就失去了与皇权相抗衡的能力?
小汤圆
小汤圆
2450 人赞同了该回答
B站老海(唠点历史)有讲过

霍光两个儿子对于汉宣帝剥夺军权什么的基本没有反抗,他们以为只是正常的人事任命 皇帝要把军权收回去我还回去就是了。今天我管军 明天管教育 后天治水 都是工作嘛。

后面他们觉得不对 怎么外面都在说是我们家害死了皇后 我们没做过啊 他们老妈才说:是我干的 没想到吧 嘿嘿(老海的笑声真魔性)

他们才反应过来 汉宣帝是要整死他们家族 不过已经太晚啦

发布于 2023-12-16 17:15
​赞同 2450​
​184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如何评价汉宣帝刘询(刘病已)?
西门也静
西门也静
2423 人赞同了该回答
老刘家皇帝血统最好的证明。

老刘家的种真就是从市井里捞一个起来都是历史级的。

编辑于 2024-01-23 09:29
​赞同 2423​
​313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如何评价汉宣帝刘询(刘病已)?
水陌轻寒
水陌轻寒
徒而思天衢,既痴心不改;穷却究物理,虽无获何妨。
2318 人赞同了该回答
完美继承了老刘家的优秀基因,长在民间,居然精通帝王之术,文治不弱孝文,武功不下孝武。虽登皇位,不忘故剑情深;隐忍不发,出手一鸣惊人。唯一的缺点就是生的孩子太少,对许平君太过情深,不忍心废黜太子,即便如此,一眼看出“乱我家者,太子也”,眼光可谓毒辣,绝对是最被低估的皇帝之一。

编辑于 2024-01-28 09:02
​赞同 2318​
​200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宣帝对霍光到底是什么心态?
小楼一夜听春雨
小楼一夜听春雨
感恩大于仇恨。 麒麟阁第一功臣,葬礼规模仅次于皇帝,这是明着的,暗地里可太多了。 巫蛊之祸刘据一脉杀的就剩一个襁褓里的刘病已,丙吉多大能量能保的下这孩子…阅读全文​
​赞同 2280​
​214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汉武帝既然后悔逼死刘据,为什么还不放过刘据的孙子刘病已?
萧子峰
萧子峰
机械 经济 哲学
你去细看巫蛊之祸相关人物的背景,你会发现巫蛊之祸恐怕并不简单。就拿拯救皇曾孙的丙吉来说,其背景也很玩味。 巫蛊之祸中相关人物的背景及处理: 1.丞相公孙…阅读全文​
​赞同 1987​
​160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既然刘病已亲人皆灭,被悄悄留下,那汉武帝怎么确定那真的是自己亲曾孙呢?
哈蟆
哈蟆
无业游民
题干中有一个根本性错误,刘病已并不是被悄悄留下的,他的身份一直是明确的。 根据《汉书》记载: ……曾孙虽在襁褓,犹坐收系郡邸狱。 郡邸狱的意思是郡国在首都…阅读全文​
​赞同 1928​
​435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为什么权倾天下的霍光一死,霍氏集团就失去了与皇权相抗衡的能力?
颇牧卫霍
颇牧卫霍
爱读古代史,爱玩三国杀
cover
打个比方: 校花A美若天仙,男神A英武多金。一天他宣布,我要追校花了,你们谁也不许和我抢!周围好几个有头有脸的帅男带头发言:“您这么优秀,校花非您莫属,我们那敢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呢?” 司马师废曹芳,就好比…阅读全文​
​赞同 1720​
​244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第三十四战:霍光废帝(3)托孤五大臣
渤海小吏
渤海小吏
公众号,B站,抖音全网同名:渤海小吏
cover
七年后,前80年,刘旦这个傻蛋再次浮出了水面。 他仍然没忘了自己的梦想。 与此同时,这次他的盟友有了些力量。 昭帝的姐姐长公主,三号人物上官桑,御使大夫桑弘羊也跟着掺和了进来。 他们的目的是搞掉一把手霍光。 结…阅读全文​
​赞同 1675​
​190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 举报
为什么权倾天下的霍光一死,霍氏集团就失去了与皇权相抗衡的能力?
房昊
房昊​
文学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1419 人赞同了该回答
毕竟,霍光死后,霍家只剩一群碌碌蛀虫。
刘病已,把霍光跟霍家人分得很开。
他太知道,霍光是什么样的人。
但他更知道霍家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两手沾满了鲜血。
·1

六岁的刘病已正窝在掖庭呢,大半夜了,没法睡觉,又一次听自己的室友许广汉追忆他惨淡的人生。

许广汉觉得,自己这辈子就没顺过。

二十来岁年轻时,仗着自己有几分身手,又长得不错,混在昌邑王身边当了个郎官,还被汉武帝看中,选去做随行人员。

正志得意满呢,许广汉随行时拿错了马鞍,咔嚓就被人举报了。

许广汉满头大汗,说我真不是故意的。

办案人员瞅着他,哼哼冷笑,说天子驾前,胆敢行窃,论罪当诛。

许广汉:???

许广汉大骂特骂,说一定是有狗东西陷害老子,我是冤枉的,冤枉的!

没用,人还是被拉去死牢了。

刘病已闭着眼搭茬,说有没有可能,是你自己喝多了呢?

许广汉嚎: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刘病已裹了裹被子,懒得理他,至于为什么许广汉论罪当诛却没死,那当然是大汉对这种死刑犯还有另外一种处置方式。

你要是不想死,也行。

参见司马迁。

司马迁那是为了把《史记》写完,许广汉纯粹是怕死。

于是一刀两断,受了宫刑,许广汉再出来,就是宫里的宦者丞。

提起这茬,许广汉更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咕咚咚吞了几口酒,回头冲刘病已砸了颗黄豆,说要不是老子成婚早,有个你这般大的闺女,这辈子就绝后了!

刘病已还闭着眼,一抬手接住黄豆,顺手就塞进嘴里。

其实宦者丞也挺好的,宫里的女子模样都俊,结果又碰上大臣造反,失败之后宫里派人去搜查大臣的宅子。

许广汉很兴奋,觉着这就是自己翻身之日。

只可惜他什么都没搜出来。

但这还不是最惨的。

最惨的是他搜过的地方,又被别人搜出了罪证。

那么一口大箱子,封了上千根绳索,不知道是用来杀人还是用来当酷刑。

抄家专案组又把许广汉围了,寻思着是不是这个人要包庇造反大臣,后来想了想,一致认为许广汉没这个智商,才以搜捕不力罪问责。

许广汉:……

「要不是老子这么倒霉,岂能跟你这小屁孩共处一室?」

刘病已翻了个身,才六岁就已经口吻慵懒,像是看惯了世情开始摆烂的中年人:「这还差得远呢,我爷爷卷入谋反案,一家人全都死光光,只剩下我一个,我还从小就被人叮嘱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其实忘不忘的又有什么区别呢?总不能让我一个小孩子来重振家风,顺便大治天下吧?」

许广汉瞄他一眼,说你什么身份?

刘病已终于睁开眼,看许广汉像是在看一个傻子。

许广汉嗔了,说怎么了啊,你不就姓刘吗,老子还跟过昌邑王呢,天下姓刘的王侯多了去,当年淮南王兵败,多少姓刘的孩子跑进掖庭,谁知道你是哪个?

刘病已想说,你这年代也对不上啊。

想了想,没必要跟个酒鬼多话,小小年纪叹口气,又翻过身睡了。

只是常年跟许广汉一起住,刘病已又是个自幼摆烂的态度,春去秋来,日月如梭,长大了就跟许广汉去斗鸡走犬,除了闲来读书,最常溜到长安城郊、三辅之地浪荡。

掖庭里不管饭了,刘病已就到许广汉家蹭吃蹭喝。

许广汉的妻子对此很有意见。

许广汉倒是笑呵呵的,说病已兄弟也不容易,没爹没娘的,又只能在掖庭那种地方住,咱们家好歹也吃不穷啊。

许妻冷笑一声,说你把人当兄弟,或许人想当你女婿呢。

许广汉:???

彼时刘病已正在城郊看斗鸡。

这会儿刘病已大概十三四岁,斗鸡走犬之余,还自称游侠。

三辅之地到处都是从全国征调来的豪族,图的是个减轻地方负担,让这群狗东西别天天就知道兼并土地。

天子脚下,丢块砖都能砸到什么高官大儒、功臣权贵,地方豪族自然就收敛了。

不过这种收敛,也是对上不对下的。

真遇到什么好欺负的百姓、没后台的庄家或者是怀里一只好鸡的寻常商户,纨绔子弟都敢直接上手去抢。

刘病已眼前一亮,起身就上去拦。

开口就是家祖卫太子,谁来谁死!

刚开始的时候,纨绔子弟搞不清局势,听到有个太子头衔,还对刘病已退避三舍,但架不住刘病已一次又一次吆喝,这群人终于搞明白谁是卫太子了。

就那个被巫蛊之祸弄死的刘据啊!

死多少年了都!

还是起兵谋反而死的!

那次刘病已再跳出来,终于迎来了几记重拳,可这厮身长八尺,还确实挺能打,硬是以寡击众,又打了回去,一直打到不远处传来一声低叱。

刘病已吓了一跳。

这是许家的女儿许平君来叫许广汉和自己回家吃饭了。

见一群人正在打架,当即撸袖子上去帮忙,乃至还惊动了不远处也在斗鸡的王奉光。

老王祖上是开国功臣,如今虽然破败了,仍然说话有点分量,他瞅着这少年少女打得虎虎生风,鼻青脸肿了还能压着纨绔子弟抡拳头,不禁老怀大慰。

我大汉,风气很正啊!

遂让人收了自己的鸡,也跑去带人动手。

王奉光的女儿就在旁边,看着自家不靠谱的老爹摇头叹息。

打完之后许平君才数落刘病已,说你连把剑都没有,游哪门子侠?遇见这种事报官不行吗?

刘病已嘿嘿两声,说我又不是没报过,三辅之地的吏治已经烂透了,天子脚下的县令最难当的,到处都是权贵的门人亲戚,好不容易有能抓的豪门,人家金银珠宝送过去,宽慰宽慰这些县令的苦闷,自然也不能抓。

王奉光在旁边勃然作色,说当真如此?

王家的姑娘走过来,施施然的,还给两人行礼,回头的时候才低低跟王奉光说,早就是这样了,爹你也别多管,咱们这个家经不起折腾,大汉功臣也没有世代富贵的道理,如今的大汉官员是爹不好过问的。

王奉光嘴角抽抽,默了半天才说,刚才该多打几拳的。

许平君疑惑,又问刘病已,说那这些县令管谁呢?

刘病已哈得一笑,指着许平君说管你,管他,管没钱没势的市井小民,乡间百姓,不叫他们家破人亡,如何挣得脑满肥肠?

不知怎地,许平君觉得刘病已笑得贼悲凉。

王奉光也看出来了,挑挑眉,说这位小兄弟好气度啊,你看我这闺女,有没有兴趣成婚?

许平君:???

刘病已:???

王姑娘叹了口气,拉住王奉光,说二位莫怪,实在是我说过几次亲,每逢要出嫁时,对方都会恰巧病死,我爹才唐突如此。

刘病已想起来了,说哟,您就是那个克夫命啊!

许平君皱眉,打了一巴掌刘病已的后脑勺,说那也不是王姑娘的错啊。

刘病已捂着后脑,笑嘻嘻说:「那当然,没人敢娶王姑娘,我刘病已还是敢娶的。」

王姑娘面无表情,保持礼貌说:「倒也不必。」

刘病已深以为然,点头:我就是说我敢,破除一个封建迷信,倒也没有真娶的意思。

王奉光凑过去,说要不考虑考虑?

王姑娘转身就走,王奉光颠颠跟上,还回头让下人传话,说改日,改日斗鸡场再见啊!

刘病已也笑嘻嘻挥手招呼,再一回头,许平君冲他直翻白眼。

刘病已从背后摸索半天,也不知从哪掏出根小花来,递给许平君。

许平君:天天打架!你以为这样就能让我开心……

刘病已不等青梅说完,又把花插在她头上,撇了撇嘴:原来一点都不好看。

许平君:???

刘病已笑:有你在我面前,花还有什么好看?

许平君又皱眉,还呸了口:滚!

这大概就是许平君和刘病已的日常,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刘病已因为没爹没娘,经常被人欺负,姑娘就颠颠跑去救他。

刘病已一开始还走躺平摆烂路线,躺在地上,说不用你管啊,生死有命嘛,气的小姑娘哇哇直哭。

小姑娘说,以后再管你,我就是小狗。

下次姑娘还是来,刘病已瞅着她忍不住笑,说汪,汪汪汪。

姑娘板着脸:滚!

这样的时光总是有尽头的,少年少女长大,难免踏上茫茫前路。

那年,许平君因为长得好看,被许配给隔壁大官的公子。

刘病已老神在在的,眯起眼来,说没事,你爹娘不就觉着我没本事吗,我让他们看看是谁没本事。

许平君一脸惊恐:你要干嘛?

刘病已翻个白眼,他当然没干嘛,只是在某次公子举办的宴会上,去打了波脸。

其实刘病已除了当混混,搞学问同样也很好,过目不忘,当场就把公子怼得下不来台。

公子急了,说来人呐,把他打出去。

刘病已咧着嘴笑,一根棍子且战且走,最后街头碰见许平君,俩人并肩打了回去。

然则许平君她妈冷着脸,把俩人都骂了一顿,还指着混混说你就是配不上我女儿,任你再文武双全,这辈子都只能住在掖庭,凭什么娶她?

刘病已沉默了,他自己倒是清楚,这年头祸福都不由己,朝廷里霍光一族把持朝政,但霍光已经很老了,等他一死注定是血雨腥风。

还不如跟自己平平淡淡过一辈子。

但他也知道,这道理跟许平君她娘是讲不通的。

谁信他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人对朝堂大势的判断呢?

许广汉倒是看好这个室友,说小子,不要伤心,好姑娘有的是,以后再找吧。

刘病已看智障一样看他,说什么姑娘有我家姑娘好?

许广汉一瞪眼,说那明明是我家姑娘!

许平君私底下问他,说那你怎么想?

刘病已叹了口气,说我倒是想让你跟我私奔,但我确实没法擅离长安。

许平君想了想,嫣然一笑,说有你这句话就够了,那反正我不嫁。

刘病已眉头一动,他盯着许平君。

忽然想起了王奉光他女儿......

编辑于 2024-03-19 16:43
​赞同 1419​
​90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为什么权倾天下的霍光一死,霍氏集团就失去了与皇权相抗衡的能力?
Pluto
Pluto
此心归处是吾乡
1353 人赞同了该回答
因为蠢笨如猪呗。

霍显把皇后毒死了,这时候霍光的上策是把霍显交出去,就这都未必能善终,结果他连下策都不选,选了个十八层地狱下水道的计策:包庇老婆。

强嫁女儿给刘病已做皇后,做了皇后要是能贤良淑德还好,还暗害太子(许平君和汉宣帝唯一的儿子),想把太子弄死改立自己儿子,更是下策,纯取死之道。

霍光、霍显都没告诉家人是他们害死了许平君,等霍光死了,刘病已给霍光的儿子女婿们加官进爵(升官但剥夺军权,降低政治地位),这时候霍光的儿子女婿都知道皇帝是想收回权利,心想“没事,荣华富贵与国同休,收回权利就收回呗,反正我们也没那么大本事”

结果刘病已布局都快收网了,霍显站出来说“儿啊,皇帝不可能让咱家善终的,他那位青梅竹马,那位南园遗爱,那位故剑情深是我弄死滴!”儿女们一听这话那是麻子摸电线——麻麻了。

您老人家早半年交底我们也能来一出困兽犹斗,现在哪是困兽,困狗都比我们壮实啊,这时候军权都让皇帝收的差不多了,困狗也得犹斗一下子呗。

然后斗这么一下正好给了皇帝口实,都给老子死!

发布于 2023-03-07 13:47
​赞同 1353​
​96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第三十四战:霍光废帝(1)参赛的代价
渤海小吏
渤海小吏
公众号,B站,抖音全网同名:渤海小吏
cover
今天的这一篇,名字虽然叫做“霍光废帝”,其实两个主角。 一个是霍大人,一个是冤死太子刘据的后人,宣帝刘病己。 这两个人,向我们宗师般的展示了,当你势不如人时,你就要一直忍耐,等待,哪怕最终靠死神帮我们赢下…阅读全文​
​赞同 1237​
​89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 举报
为什么权倾天下的霍光一死,霍氏集团就失去了与皇权相抗衡的能力?
乐乐
乐乐
化学在读
霍家能出霍去病和霍光两个 已经是祖坟发大火了 霍光身后还能再出这种人 只怕他家祖坟底下得埋个大伊万吧…阅读全文​
​赞同 1193​
​21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第三十三战:霍光废帝(2)如果有可能,少说话
渤海小吏
渤海小吏
公众号,B站,抖音全网同名:渤海小吏
1152 人赞同了该文章
第三十三战:霍光废帝(2)如果有可能,少说话
霍光这句话递过来后,旁边的金日殚被逼的马上说出了自己的政治短板:"臣外国人,不如光。



都是高手,都一点就透。



金日殚是当年霍光他哥打服的匈奴休屠部王子,非常传奇的成为了武帝死后的帝国二把手,后面会细讲。



武帝驾崩后,霍光拜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成为了帝国的舵手,与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共同辅佐朝政。



注意上面的次序,很有讲究,一堆将军排到了前面。



这个时候,丞相已经排到了第四位。



因为前面三位都是录尚书事的。



还记得前面几章我们介绍的,武帝要干的宏图伟略太多,丞相已经无法领会武帝那跨时代的思路了,结果武帝不仅仅局限于拍板了,他直接把处理政事的权力拿回了自己的手中。



武帝在时,我说的比较委婉。



他不在了,我就不哆嗦了,实际就是武帝就是把相权彻底夺了。



领尚书事,意味着把控天下政务的赏罚与方向。



霍光与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之所以排在了前三位,是因为分别掌管着军权,而且三人都领尚书事。










人家都是常委。



尚书经武帝一朝后牛到了什么程度呢?



大臣有罪,由尚书弹劾。



州郡官吏入朝奏事,要面见尚书。



官吏的功劳评定升迁,要上报到尚书。



丞相若有过失,由尚书弹劾,御史大夫选任,由尚书品定高下。



就牛到这个份上。



当然,这个牛其实是武帝牛,把所有权力都抓到尚书后还是武帝点头拍板。



但武帝走人后,拍板的就变成了他选的那位周公了。



霍光之所以能排到第一顺位,除了总领尚书事外,还因为大司马大将军这个官职。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卫青出塞七百里,夜围右贤王。右贤王独与壮骑数百溃围北去。卫青俘虏小王十馀人,部族一万五千馀人,牲畜百万。



功太大了,武帝拜卫青为大将军,以统率诸将军,位在三公上,卿以下皆拜。



这是在韩信同志后,时隔80年再度常置此官职。



但武帝时的大将军,跟兵仙的那个大将军概念可不太一样了。



武帝朝夺了相权,将章奏的拆读与审议,转归以大将军为首的尚书,也就是所谓的“内朝”中,大将军为一把手。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漠北决战后,因为卫青、霍去病已经把官升到头了,武帝创意性的又在大将军前加了个大司马。



这个大司马的前身,就是太尉,当年周勃叉腰养老的那个武官最高虚衔。



太尉是朝廷的最高武职,不常置,而不置太尉时,太尉职是归丞相的。



武帝这相当于又阉了丞相一把。



霍光此时的这个大司马大将军总领尚书事,相当于抓住了整个汉帝国的军权和政权。










准确的说,他手中的权力,比当年刘邦和吕后的还要大!



因为他是皇权,相权的二合一!



他现在虽无皇帝之名,但已经在履行皇帝之实了。



丞相此时已经没有上层权力的建设权了,尚书让你干啥,你就得干啥,名义上统领百官,听着挺好听,其实就是个给尚书看门的。



不过霍光虽然变成了摄政的周公,但此时却面临着一个问题:



他并没有政治声望。



他前面这三十年仅仅是大老虎身边不显山不露水的那个小秘书。



没有一件具体的政务和战功,是这个秘书干的。



如今董事长把公司托付给了秘书,很多人不服。



武帝已经让皇权独占鳌头五十年了,所有的其他势力全都是渣渣,当年谁也惹不起他,好不容易新时代了,凭啥最终让你个秘书给截胡了!



这帮反对派中有武帝的儿子,也有托孤辅政的同志们,涵盖面比较广,不过都被霍光轻松拿下了。



之所以轻松,是因为这帮人的水平跟三十年修炼成仙的霍光比差距过大。



你曾经所付出的那些辛苦,永远不会白费。



让我们来看看这场不在一个水平的较量。





最早跳出来的,是武帝正根。



这个人叫做刘旦,武帝第三子,确切说,他并非反霍光,而是反昭帝,或者说反他爹。



因为上天似乎曾经给他开了一扇窗,但这扇窗让他自己给关上了。



公元前110年,武帝次子齐王刘闳去世,20年后,公元前91年,大哥刘据又身陷巫蛊之祸,兵败自杀。



眼瞅老爹岁数越来越大,自己本来已经没希望了的人生突然发生了大变数。



前头俩哥哥都熬没了,刘老三变成了刘老大,尤其刘老三这个排行在他刘家是有特殊意义的,刘旦认为剩余兄弟中自己年纪最长,按次序排下来,太子之位置必然归属自己。



他是这么想的,但他爹却一直没照他的剧本走。



武帝一直没有再立太子之意。



刘旦能言善辩,广有谋略,喜好招揽游侠武士,名声比较大。



不过从后面他的表现来看,这个“广有谋略”可能是个黑色幽默。



他认为自己朝“类父”的方向发展是个好选项,却不知道市场早就调转了需求。



刘旦但凡参透悟明白了武帝的政治动机,他就应该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然后人畜无害的忍着。



表现的越超脱,越无所谓,越随便被摆布,他的皇位继承权有可能才会出现。



如果说刘旦的“忍功”能有霍光的20岁水平,那么这个皇位将有一定可能落到他的手里,因为都是执行武帝政治思路,让个成年的窝囊废装门面还是比权臣辅佐少主的风险小的。



自幼并没有被武帝着重培养的他并没有大哥那样的沉稳与得体,凤子龙孙成长起来的大棚环境让他如同温室的花朵,没有受过挫折,从未尝过疾苦,也就注定受不了委屈,扛不住忍耐。



世上并非所有的东西都得围着你转,你又不是你那梦阳入腹的太阳爹。










公元前88年,武帝病重,坐不住了的刘旦派使者来到长安,向武帝上书,请求宿卫宫廷,以备不虞。



刘旦的这封上书,彻底打碎了自己的皇帝梦。



“藩王宿卫宫廷”历朝历代都是要命的罪过,武帝大怒,立斩来使,紧接着又以燕王“藏匿亡命之徒”的罪名,削掉其封国三个县邑,以此给自己这个傻儿子的痴心妄想做出了回答。



武帝因此感叹出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地理偏见:"生子应置于齐鲁之地,以感化其礼义;放在燕赵之地,果生争权之心"。



俺们家这么哏的地方都让老刘给埋汰了。



前87年二月,武帝病逝,少子刘弗陵即位。



刘旦很不满,在诏谕玺书抵达燕国时,刘旦居然说中央红头文件上的玺封比以往要小 ,因此不仅不哭丧还对燕国的大臣们说:"这次的玺书规格比以前小,恐怕是长安发生了什么变故。"于是派遣心腹前往长安,借问丧礼为名,秘密探听朝中消息。



打听半天没整出个所以然来,刘旦认为小弟得位是朝中大臣操纵的结果,于是派遣中大夫至长安上书,请于各郡国设立武帝宗庙。



宗庙社稷,自古是政权的根本象征,是皇权传承的关键证明。



过去总管子孙后代叫做“香火”,就是指必须是正根男丁传人,才有资格去祭祀祖先。



断了男丁,祖先们在底下就断供了,太可怜了。










满世界设宗庙你是什么意思?你想祭你爹你有那资格吗?你拿中央当什么呢?



搁武帝直接就让他伺候祖宗去了。



面对这个过火试探,霍光自然没有同意,不过他给了刘旦一个大台阶:赐钱三千万,增加封邑一万三千户。



霍光的意思很明显,踏踏实实的在封国享福吧,别折腾了。



刘旦收到赏赐后却大怒:“我本来应当称帝,还需要别人的什么赏赐!”










刘旦开始不知死活的暗地勾结落魄皇族刘泽等,密谋造反。



刘旦开始招集各地亡命之徒,收聚民间铜铁制造兵器,还时不时亲自出外阅兵,出入僭用天子仪仗,左右的近臣全改名为“侍中”(皇帝侍从)。



性格不咋地,智商还有问题。



造反需要极其周密的积累与部署,你手中啥都没有,找的这几个人每个都是落魄失势的小可怜,还天天嘚瑟的就怕全世界不知道你要造反一样。



霍光后来将参与密谋的刘泽拿下,录完口供后将所有涉案人员除了匪首刘旦外全部灭族。



留了刘旦一条命,霍光给出的理由是:他是先帝的孩子,要给面子。



这有两层含义。



一,凸显了自己的政治合法性,我是先帝托孤的,我感先帝的恩。



二,并非一味杀戮与斩草除根才叫巩固权力。



在政治的生态中,任何时候,当人们觉得你是个威胁时,是没有一个人会跟你谈感情的。



但如果他跟你差的太远了,根本谈不上算是个威胁时,是可以打一下感情牌的。



有些人,一辈子会犯很多相同的错误。



你的政治目的与政治声望,很多时候需要这些人做阶梯的。



这就好比高明的管理者永远会留下一些平庸甚至万人烦的员工,他们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在要劲儿的时候,末尾淘汰杀鸡儆猴用的。



侥幸生还的刘旦并没有因此而反省,作死的事,后面他还干了第二次。





刘旦这位王爷的表现本来是应该被我一笔带过的,因为水平太低。



但我最终还是把他第一次当傻蛋时的表现写了出来,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很值得延伸出来讲一讲,虽然后面的这段话我犹豫了很久。



刘旦自始至终都在把自己的欲望挂在嘴边上。



他想当皇帝,他想篡位,他把他的所有想法全都还没干就都挂在了嘴边上。



他认为他大庭广众的宣扬自己是帝国第一的继承顺位人们就会拥护他。



他认为他宣扬质疑玉玺大小,怀疑权臣密谋拥立就可以团结起来封国内的己方实力去帮自己冒诛九族的风险。



但实际上,未经修饰的表达你的欲望和想法会让你变得一览无遗。



也因此,所有人都不会敬重你、畏惧你。










人性中有一个巨大的缺憾,就是人们对外在的表现具有着巨大的相信度。



无论这个人的名声多么臭名远扬,当他对你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时候,你总会认为,这个人可能被误解了,或者说你具有圣贤的力量让他在你这从良了。



人们会被外在的表现所欺骗。



这也使得欺骗他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因为人脑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减少能量的损耗,使得自带程序中偏向于默认亲眼所见到的判断作为最后一道闸门。



如果人对亲眼所见的事事怀疑,脑子就该炸了。



这也就意味着,你从此刻立志做一个有城府的人,从来都不晚。



千万别跟刘旦这傻蛋一样,把梦里的事天天挂在嘴边。



你说的话,永远要尽可能的少。



当你话少时,你的沉默会让人感到你举重若轻。










人是害怕冷场的动物,他们会为了打破僵局把自身和弱点等等全都暴露在你面前。



要时时刻刻训练自己的谈吐。



因为贵人话语迟。



人们会对你不多的言语多加关注,甚至会揣测你每句话的含义。



这都将帮你创造出更大的权力氛围。



辩论赛的最佳辩手永远不可能是一个好的说服者。



当你闭上嘴的时候,才能让你的追随者诚惶诚恐的拜倒在你的麾下。



你越是小心地控制住你的嘴,身边人就越是无法猜测你的想法和意图,你也就会越显得是世上最靠谱的那个人。










你的所有所作所为,才会让人觉得跟着你也许真的能成。



千万别像刘旦那样,一张嘴就让人看出来这是个标准的傻蛋。

发布于 2019-06-04 11: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0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15: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宣帝刘询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巫蛊之祸发生时,襁褓中的刘病已也被收系郡邸狱。后元二年(前87…查看全部内容
关注话题

管理
​分享

简介讨论精华等待回答
简介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巫蛊之祸发生时,襁褓中的刘病已也被收系郡邸狱。后元二年(前87年)遭赦,被祖母史家抚养。汉武帝遗诏掖庭养视,并令宗正录其属籍,刘病已于是被养育于掖庭。元平元年(前74年)刘贺被废。七月,霍光等大臣将他从尚冠里住处迎入宫中,先封为阳武侯,随后即皇帝位,时年十八岁。第二年改年号为“本始”。由于刘询少时多到京都三辅了解民情,因此对百姓疾苦和吏治得失有所了解,这对他的施政有直接影响。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贤臣循吏辈出,著名的有麒麟阁十一功臣。宣帝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并重视吏治,认为治国之道应以“霸道”“王道”杂治,反对专任儒术。在对外关系上,宣帝于本始二年(前72年)联合乌孙大破匈奴,而后匈奴呼韩邪单于率众来朝称臣。神爵二年(前60年)平定西羌,并置金城安置降羌,同年设西域都护府监护西域各国,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刘询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在位期间,全国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史称“孝宣之治”,又称“孝宣中兴”,史家称西汉国力在其治下最为强盛。在以制定庙号、谥号严格而著称的西汉一朝,刘询是四位拥有正式庙号的皇帝之一。黄龙元年(前49年)十二月,刘询因病崩于未央宫,葬于杜陵,庙号中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0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15: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汉只有这四位皇帝拥有庙号,个个都称得上英明神武
2021-08-17 17:02·作家邓海春
作为我国古代的主要朝代,西汉一共享国二百一十年,先后历经了十二位皇帝的统治。和自唐朝起几乎每一位皇帝都有自己的庙号不同,西汉时期庙号的标准还是十分严格的,这就导致了十二位皇帝当中只有四位得到了庙号,被长久祭祀。那么,这四位皇帝分别是谁,都有着怎样的作为呢?


首先来说,作为西汉开国之君的刘邦自然会得到庙号,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常说“汉高祖刘邦”,但实际上刘邦的庙号是“太祖”。庙号授予的规则其实最初很简单,大体来说便是“创基立业曰‘太’、功高者‘高’、中兴者曰‘中’”和“祖有功而宗有德”。刘邦创下了大汉基业,立下了不世之功,因此被尊为太祖顺理成章。至于为何人们常称其为高祖、高帝,其实是因为他的谥号乃是“高皇帝”。

尽管在四十七岁以前不过是秦国的一个小小亭长,但刘邦准确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方向,积极地投入到了秦末的农民起义运动当中。依靠着知人善任的天赋、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绝佳的运气,刘邦在诸侯当中脱颖而出,并赢得了与西楚霸王项羽的决战。建立汉朝之后,刘邦一面陆续消灭异姓诸侯王巩固统治,一面又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治理国家,让百姓们在秦末动乱后得到了喘息之机。虽然在位期间曾经有过白登之围等失误决策,其个人品行也颇受诟病,被认为完全是“流氓皇帝”,但刘邦的历史功绩也是不容否认的。


刘邦之后,其第四子汉文帝刘恒也获得了庙号。刘恒在位期间沿用了刘邦所推崇的“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继续让人民修生养息、恢复生产。另一方面,文帝还带头提倡勤俭节约,以至于史书记载他“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也就是在位的二十多年里没有添置宫殿、花园、犬马、服装、车辇等等。

对外方面,刘恒尽力缓和与强敌匈奴的关系,以避免战争带来的人力财力损耗,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之,在刘恒的励精图治之下,汉朝的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社会矛盾也得到显著缓和,一时间天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由于在位期间的良好表现和重大贡献,文帝得到了“太宗”的庙号,他也被认为是“文景之治”局面的开创者。


文帝刘恒之后,武帝刘彻也靠着几乎堪称空前绝后的文治武功获得了“世宗”的庙号。正如上文所说,武帝之前汉朝由于坚持休养生息的国策导致对外态度一直比较软弱,而不甘心汉朝遭受不断侵扰的武帝自十六岁继承皇位就一直在积蓄力量准备主动出击。汉武帝在位期间,数次发动了对匈奴的大规模进攻,树立了大汉的国威。


文治方面,武帝尊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且兴建了官方学府“太学”、建立了人才选拔制度“察举制”,其许多举措直到两千余年后的今天仍然产生着影响。当然,汉武帝绝非一位完美的帝王,他性格急躁、穷兵黩武,留下了许多争议,但和先祖刘邦一样,他的功绩让他完全配得上获得后世长久的祭祀。


最后,武帝的曾孙宣帝刘询得到了“中宗”的庙号。结合之前提到的庙号评选规则可以看出,刘询的主要作为就是实现了西汉的中兴。武帝统治晚期,汉朝已经是元气大伤,其接班人昭帝虽在霍光等大臣的辅佐下开启了“昭宣之治”的局面,但二十一岁就英年早逝,可以说没能真正用自己的能力治理这个庞大的帝国。

昭帝去世后,宣帝被霍光选为了汉朝的新君,他幼年时期历尽苦难,后来又曾游历民间,深知百姓疾苦。登上皇位后,宣帝最为重视的就是民生,他鼓励生产,致力于减轻百姓的负担,恢复汉朝曾经强大的国力。难能可贵的是,与民休养生息并不代表宣帝就放弃了与匈奴的作战,恰恰相反,西汉的军事力量正是在其在位期间达到了顶峰。甘露三年(前51),匈奴呼韩邪单于亲自前往长安谒见宣帝,表示了臣服,这是汉武帝都未能实现的伟业。


总的来说,太祖刘邦一手建立汉朝,有着创基立业之功、太宗刘恒与民休息,为日后汉朝的强势崛起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世宗刘彻积极进取,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有着影响深远的作为。最后,中宗刘询在继承先祖基业的基础上励精图治,将西汉国力推向了顶峰,缔造了“孝宣之治”。这四位皇帝尽管性格迥异,施政的方向不同,但都称得上是杰出的帝王,他们获得庙号可谓众望所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0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15: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宣帝甘露三年,太子所幸司马良娣死,太子悲恚不乐[1]。
所属栏目: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帝乃令皇后择后宫家人子可以娱侍太子者,得元城王政君,送太子宫[2]。政君,故绣衣御史贺之孙女也[3]。是岁,生成帝于甲馆画堂,为世适皇孙[4]。帝爱之,自名曰骜,字大孙。【注文】[1] 甘露:汉宣帝的第六个年号。前53—前50年,汉朝使用 ......(本文共 916 字 )     [阅读本文] >>


推荐内容
太后与群臣议立嗣。
绥和元年春正月,上召丞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孔光、右将军廉褒、后将军朱博入禁中,议中山、定陶王谁宜为嗣者。
王莽地皇年。
有诏问丞相、大司空:“定陶共王太后宜当何居?”
红阳侯立,太后亲弟,虽不居位,莽以诸父内敬惮之,畏立从容言太后,令己不得肆意,复令光奏立罪恶:“前知定陵侯淳于长犯大逆罪,多受其赂,为言误朝。后白以官婢杨寄私子为皇子,众言曰‘吕氏少帝复出’,纷纷为天下所疑,难以示来世,成襁褓之功。请遣立就国。”
月庚申,地震,自京师到北边郡国十余处,坏城郭,凡压杀百余人。
是日,日有食之。
汉成帝元延年春正月,中山王兴、定陶王欣皆来朝。
年十月,故南昌尉江梅福上书曰:“昔高祖纳善若不及,从谏若转圜,听言不求其能,举功不考其素,陈平起于亡命而为谋主,韩信拔于行陈而建上将。故天下之士云合归汉,争进奇异,知者竭其策,愚者尽其虑,勇士极其节,怯夫勉其死。合天下之知,并天下之威,是以举秦如鸿毛,取楚若拾遗,此高祖所以无敌于天下也。孝武皇帝好忠谏,说至言,出爵不待廉、茂,庆赐不须显功,是以天下布衣各厉志竭精以赴阙廷,自衔鬻者不可胜数。汉家得贤,于此为盛。使孝武皇帝听用其计,升平可致,于是积尸暴骨,快心胡、越,故淮南王安缘间而起。所以计虑不成而谋议泄者,以众贤聚于本朝,故其大臣势陵,不敢和从也。方今布衣乃窥国家之隙,见间而起者,蜀郡是也。及山阳亡徒苏令之群,蹈藉名都、大郡,求党与,索随和,而无逃匿之意,此皆轻量大臣,无所畏忌,国家之权轻,故匹夫欲与上争衡也。士者,国之重器,得士则重,失士则轻。《诗》云‘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庙堂之议,非草茅所言也。臣诚恐身涂野草,尸并卒伍,故数上书求见,辄报罢。臣闻齐桓之时,有以见者,桓公不逆,欲以致大也。今臣所言,非特也,陛下距臣者矣,此天下士所以不至也。昔秦武王好力,任鄙叩关自鬻;缪公行伯,由余归德。今欲致天下之士,民有上书求见者,辄使诣尚书问其所言,言可采取者,秩以升斗之禄,赐以束之帛,若此,则天下之士,发愤懑,吐忠言,嘉谋日闻于上,天下条贯,国家表里,烂然可睹矣。夫以海之广,士民之数,能言之类至众多也。然其隽桀指世陈政,言成文章,质之先圣而不缪,施之当世合时务,若此者亦无几人。故爵禄束帛者,天下之砥石,高祖所以厉世摩钝也。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故诚能勿失其柄,天下虽有不顺,莫敢触其锋,此孝武皇帝所以辟地建功,为汉世宗也。今陛下既不纳天下之言,又加戮焉。夫鸢鹊遭害,则仁鸟增逝,患者蒙戮,则智士深退[13]。间者愚民上疏,多触不急之法,或下延尉而死者众。自阳朔以来,天下以言为讳,朝廷尤甚,群臣皆承顺上指,莫有执正。何以明其然也? 取民所上书,陛下之所善,试下之廷尉,延尉必曰:‘非所宜言,大不敬。’以此卜之,矣。故京兆尹王章资质忠直,敢面引廷争,孝元皇帝擢之,以厉具臣而矫曲朝[14]。及至陛下,戮及妻子。且恶恶止其身,王章非有反畔之辜而殃及室家,折直士之节,结谏臣之舌。群臣皆知其非,然不敢争,天下以言为戒,最国家之大患也。陛下循高祖之轨,杜亡秦之路,除不急之法,下无讳之诏,博览兼听,谋及疏贱,令深者不隐,远者不塞,所谓辟门,明目也。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追。方今君命犯而主威夺,外戚之权,日以益隆。陛下不见其形,愿察其景。建始以来,日食、地震,以率言之,倍春秋,水灾亡与比数,阴盛阳微,金铁为飞,此何景也[15]? 汉兴以来,社稷危,吕、霍、上官,皆母后之家也。亲亲之道,全之为右,当与之贤师良傅,教以忠孝之道。今乃尊宠其位,授以魁柄,使之骄逆,至于夷灭,此失亲亲之大者也。自霍光之贤,不能为子孙虑,故权臣易世则危[16]。《书》曰:‘毋若火,始庸庸。’势陵于君,权隆于主,然后防之,亦无及已。”
年夏月丁卯,以侍中太仆王音为御史大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1 17:08 , Processed in 1.9751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