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8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1 18: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玩世不恭的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有涉朱三太子朱慈炤...【山子野方以智+宓山子】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方以智简介
播报文章

高端财富论
关注
2021-12-08 01:13
方以智(1611~1671)

明末清初思想家、政治家。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龙眠愚者、泽园主人、浮山愚者、宓山子、鹿起山人、愚者、江北读书人等。桐城(在今安徽)人。少时参加复社活动,与陈贞慧、吴应箕、侯方域并称明季四公子。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授检讨。值父湖广巡抚方孔遭杨嗣昌嫉劾,下诏狱,乃膝行沙,苦诉得解。次年任工部观政,十五年又为定王讲官。十七年,李自成入北京,以智哭临殡宫,至东华门被执,受刑得不死,寻逃脱。南明时流离岭表,改名吴石公,卖药市中。顺治三年(1646),桂王朱由榔称帝于肇庆,有推戴功,擢中允,以瞿式耜荐,由翰林学士充经筵讲官,次年从桂王去梧州,拜礼部侍郎、东闽大学士入阁,旋挂冠离去。漂泊岭南,至平乐为清军所执,不屈。听其为僧,乃更名大智,字无可、药地、浮庐,别号弘智、药游老人、浮度愚者、极丸学人等。康熙十年(1671)赴吉安时卒。

方以智为复社领袖之一,毕生以气节、学问自许。其学博涉多通,天文、舆地、礼乐、律数、声音、文字、书画、医药、技勇之属,皆能考其源流,析其旨趣。自负要把古今中外的知识熔于一炉,发明千古不决的道理,所著《东西均》中提出“一而二,二而一”的命题,概括事务的矛盾和矛盾运动,既指出:“尽天地古今皆二”、“相应者皆极相反”,又强调“两间无不交,则无不二而一”,认为事物都是“相相胜而相成”,体现出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的观点。他还主张“未有天地,先有琉璃;人一琉璃也,物物一琉璃也”。的唯物主义思想,打破神学的创世说。他又在《物理小说》中提出“天恒动,人生恒互动,皆火之为也”,表明其宇宙观的基本观点是火的一元论。但他的思想中也隐藏有循环论,还不能脱出保守的自然科学体系,因而难于跳出形而上学的“时中”论的束缚。尽管目前学术界对其评价不一,但他仍不失为明清之际的一位有进步社会思想和唯物主义观点的哲学家。著述甚丰,主要有《东西均》、《博依集》、《浮山文集》、《通雅》、《四韵定本》、《物理小识》、《方子流寓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8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2 09: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玩世不恭的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有涉朱三太子朱慈炤...【陈德】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徐寿辉拥兵百万,霸气称帝十年,结果却被自己心腹敲碎了脑袋
www.163.com 2023-04-10 15:54
白莲教起源于佛教净土宗。江苏昆山)和尚弗拉基米尔茅子元在流行的净土会的基础上创立了一个新宗教白莲教,但被官方取缔。元朝后期,白莲教因得到元朝廷的赏赐而兴盛一时。

不过,了解元朝末年历史的人应该清楚白莲教在其中的作用。一些白莲教组织成为第一批反元势力。领袖韩山童以白莲教为纽带。据《皇明通纪法传全録》记载,韩山童宣扬:“天下大乱,弥勒佛出世,明王出世”。之后,他遇到了刘福通。
韩山童被杀后,刘福通带着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脱离包围圈,占领了颍州(今安徽阜阳)。此外,昊州(今安徽凤阳)的郭子兴等人也带着红领巾起义。徐寿辉,蕲州罗田县(今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人,攻取蕲水(今习水)称帝,国号田湾。
徐寿辉不像郭子兴,是卖布的出身,却因为魁梧的身材、不凡的相貌、勇敢的作为,享有很高的威望。值得一提的是,徐寿辉称帝后,设置了统帅军元帅府、教育部等军政机构,陈友谅担任元帅秘书。

因为徐寿辉提出了“毁富济贫”的口号,得到了贫苦农民的拥护,势力迅速增长。又因为徐寿辉的红巾军纪律严明,他们并没有杀人嫖娼。属于他们的人,都列在了户籍上,因此深得人心,队伍扩大到百万。徐寿辉先后攻占了今鄂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地。
然而,霸道称帝十年的徐寿辉,却被心腹陈友谅砸了脑袋。
正当红巾军如火如荼之时,徐寿辉手下的将领倪文君心有异曲,想要自己称帝,于是打算刺杀徐寿辉,未果,逃跑投奔了自己的前任下属陈友谅,趁机杀死徐寿辉。倪文君,并吞并了倪文君的军队,壮大了他的势力。
陈友谅一步步变强,成为江南最强。

另一方面,投奔郭子兴红领巾军的朱元璋因能力出众得到郭子兴赏识,娶了郭子兴的养女马氏。乡里招兵买马,壮大自己的实力。
离开濠州时,朱元璋带走了自己招收的新兵徐达、汤和等24名新兵,然后与南方拉开距离,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实力,而朱元璋也重视军队,因此深得民心。
不过攻下滁州城没多久,郭子兴就来了,朱元璋交出兵权,这让郭子兴非常高兴。1355年,郭子兴去世。刘福通在安徽省亳州市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开国名称为“大宋”。朱元璋被任命为左副元帅。

但入主太平后,朱元璋设立太平兴国仪元帅府,自己当元帅,任命李善长为府帅。不过,朱元璋攻下太平府(今安徽马鞍山)后,与陈友谅是邻居,于是两人产生了较量。
这时候,徐寿辉因为兵力分散,在元军面前吃亏,想要迁都隆兴。1360,徐寿辉匆匆从汉阳出发,途经陈友谅管辖的江州,但陈友谅已经不甘心不如徐寿辉了。全军覆没,陈友谅遂自称汉王。
后来陈友谅进了菜市场,把徐寿辉脑袋砸碎,然后称帝。然而根据历史记载,陈友谅登基之日不幸遭遇大风大雨,而这似乎已经预示着陈友谅的悲剧。

1363年,陈友谅与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这一战,朱元璋险些丧命,但忠臣陈德为朱元璋挡了九箭,陈友谅战死在鄱阳湖中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8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2 14: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玩世不恭的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有涉朱三太子朱慈炤...【三点会+天地会+方以智+】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三点暗含革命宗,
入我洪门莫通风;
养成锐气复仇日,
誓灭清朝一扫空。

新观点:天地会创始人是方以智

2008年11月17日 10:27凤凰文化综合【大 中 小】 【打印】

清康熙十年(1671年),足迹再未踏上过两广大地的方以智,忽然卷进一桩“粤案”而致命。凭方以智生前的声名和影响,不但事後清朝官方文书档案对粤案遍无记载,而且清初浩如烟海的民间野史笔记也无述及。

方以智的重新引起关注,缘于他着述的一本手抄本《东西均》于1962年被发现。此前,人们隐约听说过点他的一些故事,知道他是一位明末思想家和科学家,他早于鲁迅等人两百多年提出过一个汉语拉丁化(拼音化)的主张……

近半个世纪以来,方以智留下的一百多种宏富着作被不断发掘和整理,人们越来越发现这是一个被埋没了的旷世奇才。以现代的眼光看来,他的思想在当时具有相当的超前性和现代性。如他在遗着《东西均》中,把他极尽深邃驳杂的思想,竟表述为一个我们今天在电脑符号和麻将游戏中还能见到的“∴”。该着作被埋没了近三百年。

那麽,这中间是否隐藏着什麽不为人知的历史隐秘呢?

一手缔造天地会

历经十多年,在极其稀少的史料中披沙淘金,余英时为我们勾勒出方以智最後的活动踪迹︰1650年(清顺治六年),方以智在广西平乐披发出家;1652年北归,因其父方孔--奉养庐山的关系,曾两度停留江西,最後因“粤案”被捕殉难也在江西;北归後的20年间,方以智大部分时间在寺庙中埋头着述,交游甚少。只是与桐城同乡钱澄之潜去南京密会钱谦益;1667年福建武夷山之游,隐约显露了他的反清迹象。除此之外确乎难有证据证明和解释晚年的方以智为什麽会牵连进粤案,并差点遭致灭门惨祸?

由粤案的隐晦不明,让人联想起明清之际的另一桩历史疑案︰天地会(洪门)的起源之谜。

由于真实影响过中国的近现代历史进程,一百多年以来,洪门(天地会)研究一直是一门显学。但由于天地会本身留下文字资料的极少,关于它的创始人,就有郑成功说、殷洪盛说、朱洪英说、洪二和尚说等;发源地也先後有福建、广东、台湾、四川、山西等不同说法,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更为蹊跷的是︰学者们对天地会的研究也彼此牵袢、互相对立,最後竟陷入一个越研究越复杂的沼泽泥潭。如着名史家罗尔纲就曾慨叹︰“天地会问题,循环论证,终至无解”;整整一个清代,清庭对天地会的明查暗访一直没有断过,“研究”文字也汗牛充栋,但始终不得其要领……

这确实是一段堪称离奇的历史。

在当代,经由金庸等演绎,神奇的天地会再度令华人世界倾倒、痴迷。金大侠演绎的天地会,蓝本出自一个现存于大英博物馆的天地会会簿《西鲁故事》,大意为︰清顺治末、康熙初,退守台湾的郑成功为团结将士抗清,效仿梁山结义,首开金台山明远堂,与文臣武将结为异姓兄弟,随後又遣蔡德忠、马超兴、李式开、方大洪五人回大陆发展。五人拜福建莆田少林寺方丈智通为师,秘密发展会众。康熙纵火烧毁少林寺,蔡德忠等五人逃脱,辗转至襄阳万云山万云寺,投奔明亡後出家的万云龙。万云龙又结纳陈近南,在红花亭聚义,奉崇祯太子朱洪竹为王。後为清兵所败,万云龙牺牲,陈近南遣众散于各省,自行开山立堂发展……

“西鲁故事”虽有着文字依据,但早有专家指出︰这份成书于清嘉庆年间的天地会会簿,是後人附会记述,只能当成神话来看待;同样,福建莆田是否真实存在过一座南少林寺也一直遭人质疑。武侠娱乐自然等同不得历史,真实历史也不是区区武侠所能推动得了的。值得思索的是︰一段历史逝去了,但它却持续不断地让人困惑,它又是如此的让人着迷。这中间莫非有着什麽关键人物和情节的缺失?

方以智研究的重新被发掘,为解开天地会之谜提供了可能。

韦小宝“戏言”揭开“∴”真相

金庸《鹿鼎记》中“韦小宝”加入天地会时,引用了来自天地会簿史料的几句口号诗︰歌曰︰“三点暗含革命宗,入我洪门莫通风;养成锐气复仇日,誓灭清朝一扫空”,说是天地会的纪律要求。这在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尚钺主编的《中国古代通史》中也有着明确的记录。

这几句顺口溜如今很容易被人们忽略过去。因为在时隔三百多年听来,这简直就犹如儿戏和天方夜谭︰“三点”能含有什麽高深的“革命”道理?然而,回看历史往往能发现令人难以置信之处。

在遗着《东西均》中,呵佛骂儒的方以智,把他复杂深邃的思想总结为一个简明形象的“∴”;同时他强调,他的思想是极高深又极其浅显的。联想到天地会最早有个“三点会” 的别名,此“三点”莫不正是彼“ ∴ ”?方以智因其着述《通雅》被梁启超称为近世语言音韵学研究第一人,熟谙汉语通假、同音字多等特点的他,不正是巧妙地把“三点”和“∴”进行了置换和还原?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天地   方以智   浪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8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2 14: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系外行星的研究生
​ 关注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只有满清入关时找的借口是“为崇祯皇帝报仇”,反清排满杀鞑子没用过这种拙劣的口号。

天地会口号:“天父地母,反清复明。”

红花会口号:“红花老祖本姓朱,为救苍生下凡来。”

洪门口号:“三点暗藏革命宗,入我洪门莫通风,养成锐气复仇日,誓灭清朝一扫空。”

哥老会口号:“兴明绝清,顺天行道。”

天理教口号:“二八中秋,黄花落地。覆灭清廷,改天换日”。

太平天国口号:“同心戮力,扫荡胡尘,上为中华报瞒天之仇,下为百姓解倒悬之苦。”,“肃清妖胡,共享太平之乐。”

同盟会口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光复会口号:“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

武昌起义口号:“八月十五杀鞑子。”

JK党口号:“红花落满洲头,J K 解我忧愁。”

甚至刨了满清祖坟的孙殿英都不提为崇祯报仇:满清政府杀了我的祖宗三代,我就要革命报仇。孙中山先生有同盟会,有国民党,打败了满清政府。冯玉祥有军队,用枪杆子逼宫,把溥仪皇帝赶出了皇宫。我孙殿英只有革死人的命。再说满清政府入关以来大兴文字狱,对名士吕留良刨棺戮尸,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惨案。我这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满清政府大肆搜刮财宝,我盗掘陵墓,是将天下的宝物归还天下,也算是革命了。

崇祯算老几,也就满清高攀得上。哪怕是甲午中日战争,日倭在《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书》都只提明太祖不提崇祯。“卿等速起,勿为明祖所笑!”


编辑于 2023-06-20 12: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8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2 15: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天地会的来历至今成谜,还好有这些清朝原始史料  

2023-10-19 10:20  发布于:北京市




看过《鹿鼎记》,都会对天地会这个组织印象深刻。

天地会遍布全国的秘密据点,神秘的接头暗号,藏身市井、忠心耿耿的各色会众,当然还有身怀绝世武功却又风度翩翩的总舵主,具有武侠世界里一大帮派的鲜明特征。

历史上真实的天地会存在么?

的确存在。

它是如何创立的呢?

关于天地会的起源,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是郑成功、陈近南创立说。

清末,陶成章著有《教会源流考》一书,其中提到天地会的起源:“志士仁人,不忍中原之涂炭,又结秘密团体,求光复祖国,而洪门之会设也。何谓洪门?因明太祖年号洪武,故取以为名。指天为父,指地为母,故又名天地会。始倡者郑成功,继述而修整之者,则陈近南也。”



这个说法成为天地会起源的主流观点,认为天地会是洪门的别称,创始人是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被取了一个“万云龙大哥”的代号,为了纪念“万云龙”,天地会会众常自称为“万家兄弟”。

继任者是郑成功的部下陈近南,又名陈永华,字复甫,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人,其父同安县教谕陈鼎。清兵攻破福建,陈鼎自杀殉国。郑成功在厦门起兵,23岁的陈永华投奔郑成功,被其誉为“今之卧龙”,让其担任咨议参军,并担任郑成功长子郑经的老师。后来,郑克臧监国,陈永华遭冯锡范、刘国轩嫉恨排挤。康熙十九年(1680年),陈永华自请解除兵权,随后病逝。

金庸先生小说《鹿鼎记》采纳了这一观点,并将之发扬光大、广为流传。“为人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成为金庸武侠世界里最广为流传的谚语之一,与之媲美的只有“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二是“南少林”创立说。

嘉庆十六年(1811年),清朝官兵在广西东兰州武缘县搜获一本《天地会会簿》,记载了天地会的一个起源传说:

康熙十三年,西鲁国(可能是“罗刹”的谐音,俄罗斯古称)入侵国境,清朝官兵抵挡不住,张贴皇榜招募天下勇士,许诺只要是打败西鲁国,一定封侯赐爵。福建南少林寺的和尚们主动揭榜请缨,上了前线,不料回国后,康熙违背诺言,却火烧南少林。五个和尚侥幸逃脱,在广东省惠州府石城县高溪庙遇到万云龙大哥,大家一同结盟,歃血盟誓“反清复明”,组织了天地会。



因为这个高溪庙是天地会的成立地点,所以才有“地振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的天地会切口。

三是洪二和尚创立说

清朝乾隆年间福建地方官员汪志尹的《敬陈治化潭泉风俗疏》其中提到“闽省天地会,起源于乾隆二十六年,漳浦县僧提喜首创”,提喜,一名涂喜,名郑开,乳名洪,排行第二,俗称洪二和尚,乾隆二十六年在漳州府漳浦县高溪庙创立天地会,还创造了天地会的H指口诀。如“三指按住胸膛”,“接烟递茶俱用三指”的联络暗号。



三种说法莫衷一是,但是无论哪种说法更符合历史原貌,天地会都是与“反清复明”息息相关的。

天地会崇拜关羽,会诗《关圣对》:“英雄豪杰定乾坤,万里江山共一轮。争天夺国一点红,露出根机剑下亡。”

他们喝茶的仪式很有意思,若三人一起饮茶的时候,先要把茶杯摆成品字行,意思是要格外尊重二哥关云长,然后再摆成一行,意为兄弟同心,一饮而尽,称其为“桃园茶”,还要唱诗“三点暗藏革命宗,入我洪门莫通风。养成锐势从仇日,誓灭清朝一扫空。”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台湾府知府孙景燧取缔天地会,逮捕天地会领袖林爽文之叔伯,林爽文率军劫狱反抗,号称50万众响应,攻下彰化,杀台湾知府,自称盟主大元帅,建号顺天,属于天地会反清复明影响最大的一次。

起兵虽然失败,但是天地会的影响一直到辛亥革命。

孙中山先生在《孙文学说》中,回顾了天地会的历史,“洪门者,创设于明朝遗老,起于康熙时代。盖康熙以前,明朝之忠烈士,多欲力图恢复,誓不臣清,舍生赴义,屡起屡蹶,兴虏拼命,然卒不能救明朝之亡。迨至康熙之世,清朝已盛,而明朝之忠烈,残废殆尽。二三遗老,见大势已去,无可挽回,乃欲以民族主义之根苗,流传后代,故以反清复明的宗旨,结成团体,以待后有起者可藉为资助也。”对其称赞不已。

不少革命志士本身就是会党成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8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2 15: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扒共济会老对家白龙会(同易)



无咎

无咎



不必怀念我,自我走后,你们就是我。





明朝时期,有个云游的僧侣叫做罗清,他14岁入伍从军,在密云担任卫戍兵,一干就是14年,28岁时让子孙顶替了兵勇的位置,自己则潜心修行悟道。明宗成化十八年,罗清在苦修了十三年后创立了【无为教】,也叫做【罗教】。无为教认为大千世界形成于从“真空家乡”,并认同佛教中“心造一切”的说法,经他口述和弟子的记录,最后写成了《叹世无为卷》、《苦功悟道卷》、《破邪显证钥匙卷》、《正信除疑无修证自在宝卷》、《巍巍不懂泰山深根结果宝卷》这五卷六册经书。罗清此人开始时在青岛崂山传教,后因传道入狱,获释出狱后回到直隶密云一带传教布道。后来罗教又传至闽浙,因其不拘于形式的布道风格和简纯的道理,其教会对当时的底层人民影响很大。事情说到这里就要暂停一下了。究竟如何?且见下文。

我们不妨先将镜头切换一下。1600年12月31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批准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成立;从此,西方共济会的魔爪就开始伸向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天启文明。东印度公司的殖民统治使得千百万以手工为生的印度人失去生活的来源,大批人饥饿致死,仅在达卡城一个地方人口就从15万锐减至3.8万人。根据我找到的数据,“一战”的5年间(1914-1918),据统计所有参战共计死亡1669万人;而由于东印度公司的横征暴敛导致的印度大饥荒,仅仅在1770年的1年时间内就至少造成孟加拉1000万人死亡,当时孟加拉的人口总数才不过2900万而已,饿亡者的白骨铺平了全世界土地最肥沃的地区之一——恒河平原。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镜头再度切回到中国。

明朝崇祯二年(即西元1629年),陕西欠收严重爆发了大饥荒。老百姓没吃没喝,一时间连草根树皮都扒光了,好多人没办法只得去吃观音土。观音土其实就是高岭土,是一种专门制做瓷器用的陶土;可充饥,能产生饱腹感,却没有营养,食用后腹胀如鼓、难以排便,吃多了可致死。可是,即使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地方的官吏还是照常逼租催税,百姓们实在活不下去了就爆发了农民起义。同年10月,满清八旗军由蒙古人做向导穿过了喜峰口,从龙井关突破长城的封锁后,一路攻克遵化、滦州、永平、迁安等军事要塞,建州女真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威胁到了北京。还是那一年,冬天的时候有一支从甘肃调往京师的明军路过金县(今陕西省榆林地区),因为行军困乏而又长期领不到军饷,军士们的心中渐渐感到愤懑难平;事情反映到县衙并没有一个结果,这时一个人站了出来带领士兵们怒杀了当地的县官和将官,随后携众加入了起义军,这个人就是李自成。你看看,当时的明朝关外有后金可汗皇太极,关内还有李自成等起义的农民军,真是内忧外患啊!西元1642年,【洪承畴】兵败松锦之战在松山被俘,自此明朝在辽东的防线全线崩溃,只留下了宁远一座孤城。到了1644年三月,农民军一路攻占大同、宣府、居庸关,然后进犯至北京的外城,崇祯深知大势已去,次日凌晨吊死在煤山(今北京景山)的一颗歪脖子树上。紧接着四月份,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倒戈降清,李自成与吴、清联军作战失利败退西安;随后,吴三桂在一片骂声中“引清入关”。五月初二,摄政王【多尔衮】进京。五月八日许,顺治正式进京统治。此后明朝的残余势力退去江南,史称【南明】,朱由崧立帝,建号弘光。

以弘光帝为开始的整个南明朝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反清复明的历史,中华帮会的所有故事都是从这儿开始的。弘光元年三月,多尔衮派多铎移师南下进攻南明,八旗军一路策马挥鞭,很快就到了扬州城下,扬州守将兼礼部尚书【史可法】闻讯长叹:“唉,中原事不可图矣。”同年五月十日,清兵围城,【多铎】劝降,不降,史可法致《复多尔衮书》,并与副官托孤。二十四日,清军红衣大炮攻城,入夜,城破,多铎再次劝降,仍不降,遗曰:“城亡与亡,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耳!”遂壮烈就义。扬州城破,清军屠城十日,八十万居民血洒扬州,史称【扬州十日】。满清八旗军后渡长江,再破金陵(今南京),弘光帝被俘,押解北京,后杀于宣武门外柴市,不在话下。当时的清占区有一句口号叫做“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满清政府这种“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剃发易服”的残酷镇压激起了江南人民的殊死抗争,各地纷纷燃起了起义抗清、反清复明的熊熊烈焰。所以,说起今天全球轰轰烈烈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就一定要追溯回当时那个壮怀激烈的抗清年代。在当时,最为强大的反清复明力量就是以军商郑芝龙为首的郑氏集团。

【郑芝龙】小名一官,是当时有名的海盗兼海商,他信奉的是持剑经商,手下有一支相当强大的海上武装贸易集团——一官党。郑芝龙自幼随舅父从事海事贸易,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从中学习了经商之道,并且自学了【卢西塔语】和【葡萄牙语】,还入了天主教,取了教会的名字,外国人都称呼他为尼古拉·一官或者尼古拉·芝龙。顺便提一句,有一本《郑芝龙传奇》就是专门撰写郑芝龙的。郑芝龙年轻时认当时的海上巨贾李旦为义父,并“以父事之”;这个李旦是当时海外华侨的首领,认为郑芝龙能干可靠,遂“抚为义子”。李旦给了他一些资产和船只,让他行走越南线路做生意。后来郑芝龙也成为了海上通商贸易的首领,来往于中国、日本和南洋的华商华侨无不推崇郑芝龙;内客外商通商贩货,皆是使用郑氏旗号,无人不晓,无不敬重。当时郑芝龙的势力太过强大,朝廷曾经派兵追剿过,但均以失败告终,这才绥抚招安。郑芝龙不招安,又重新过起海上称雄的生活,直到隆武帝时才接受了朝廷的诏赐。一开始,郑芝龙只拥有一支水军力量,随着大量人口移居台湾和越来越多的人投奔到郑芝龙手下,郑氏集团的一官党竟然逐渐建立起一支私人军队。再到后来,这支私人军队中反清复明的陆军力量间接的发展成了【洪门(即天地会)】,而那支水军力量则经历无数曲折演变成了【清帮(即青帮)】。因为历史背景密切,行走江湖的人一并唤作为【青红帮】。

再来说这个阶段的共济会。荷兰一直是一个共济会国家,至今它的王室仍是参与【世界新秩序】的重要成员。17世纪初,荷兰已经是西方海洋经济的超级大国,他们以军事和商业复合体——荷兰东印度公司为前导,将触手伸向世界,这个军工复合体走到哪里就占领到哪里。他们先是攻占伊比利亚,在世界各处拦截外国商船;后来又在巴达维亚(就是现在的印度雅加达)建立大本营,以此向东在日本平户地区设立了商馆,向北侵占了中国澎湖和台湾。明崇祯六年(西元1633年),福建巡抚邹维琏大集舟师,任命派遣郑芝龙为“五虎将”前锋痛击荷兰人。一声令下,100艘军船和50艘特大战舰从漳州港誓师出发,在遭遇战中重挫“荷兰红夷”,名声大振。所以您请看,在那个时代华人与共济会的较量就已经开始了,也许那次海战的胜利就是第一次有记录的反“共济会”的胜利吧。

可是,为什么我们要提到这一段历史呢 ? 因为啊,当时的郑氏集团势力在海外华侨中影响巨大,这就为后来的中华帮会在海外国家渗透的一个很大的助力;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海外的华侨学会了与大陆的同胞抱团闯荡。

时植明清鼎革之际,神州震荡,天下动乱。弘光帝死后朱隶键继位,建号【隆武】,这是南明时期最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他一心励精图治,一洗前人弊端,但是实权却被郑氏家族所架空,他的谋划、决策处处受到郑芝龙的制约。隆武二年(西元1646年,即顺治三年)五月,前朝明臣洪承畴提出劝降郑芝龙的建议,并致书郑芝龙晓以利害;郑芝龙既得贝勒书,意降,拥兵不进。六月,清兵采用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术动作,分别从仙霞关、分水关进逼福闽。八月,仙霞关守将郑鸿逵弃城而逃,隆武帝逃向汀州;清军攻破汀州,将隆武帝乱箭射杀于衙堂之上。随后绍武帝继位,很快又被俘,毅然绝食而死,南明朝宣布结束。多罗贝勒兼征南大将军【爱新觉罗·博洛】许以闽粤总督和三省王爵,同年十一月十五日郑芝龙不顾儿子郑成功苦谏,北上福州归顺了满清。郑芝龙本以为降清不但可以自保家业,还可以加官进爵;不料博洛突然发兵背约,郑成功之母翁夫人(田川氏,日本籍)未能及时逃出,恐被受辱,自缢而死,郑成功时年22岁。郑芝龙后来被挟持进京,封为同安侯,授精骑呢哈番,清廷责令郑芝龙家书劝降,族中的郑芝豹、郑彩等人皆愿受降,唯独郑成功不肯受降。

【郑成功】一生抗清驱荷,忠肝义胆;若是追溯起来,今日之白龙会的先人们曾皆是他麾下之义士。话说郑成功不但不受降,反而指挥百余艘战舰会同西宁王李定国并力破敌,十二月攻漳州,漳州下属十邑俱下,又转攻泉州,大扰福州,各县望风迎降。朝廷再降郑成功,郑成功仍是不降,乃上书郑芝龙表明拒降之因:“吾父往见贝勒时已入谷中,其得全至今者,亦大幸也。万一吾父不行,天也,命也,儿唯缟素复仇,以结忠孝两全。”清廷闻析震怒,囚郑芝龙于高墙之内;摘除郑芝豹顶戴,并发配于宁古塔。革命和爱情,事业和家庭,历来是所有英雄豪杰的宿命;在国与家之间,郑成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顺治十三年,郑成功再次督师北上,一连克数城,清廷再降,仍不降,明言道:“自是抚议永绝(意思是:从这起,安抚招降的提议永远不要再跟我提起)。”顺治十八年(西元1661年),郑成功大败荷兰人收复台湾,将西方共济会的马前卒从台湾的版图上拔除,史称【明郑】。年末,黄梧向鳌拜献计“平贼五策”,当时的爱新觉罗·玄烨还小,无力主持军机朝政,包括郑芝龙之内的郑氏族人就这样被杀于北京宣武门柴市,老少无遗。明朝虽然不存在了,但是反清复明的火种一直在民间燃烧未曾熄灭,郑成功的各种事迹在民间被广为流传,凡是当时还心怀梦想、想为国家和人民做点事情的人都慕名投奔而来,后世撰有《延平王集》一书来赞扬那段悲壮的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阅。

郑成功占据厦门时,为了谋图恢复汉人江山延揽天下士子,当时有个十五六岁的进士在清军攻陷同安时逃了出来,经兵部侍郎王忠孝的引荐投奔了郑成功,这个人就是陈永华。郑成功与他纵论时事,认为此人具有一定才能:“复甫(指陈永华),你是当今在世的卧龙先生啊”,遂授予参军,以宾礼相待。历史上,陈永华厉行里甲互保,奖励教化,拔擢人才,逐级分批设立府学、州学、县学,在历史上算是个合格的教育家。据说,明郑后期朝廷镇压不断,陈永华就化名为【陈近南】,以【玄天上帝】作为掩护,聚集各方人士秘密结社,他们立下誓言:“拜天为父,拜地为母,顺天行道,剃除贪官,争天夺国,兴明绝清”,建立了家喻户晓的【反清复明天地会】。当然,关于天地会的成立在学术界有很多说法,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凿的定论,我们也不必执着于其起源的讨论。我认为金庸老先生在构想小说情节的时候还是十分注重尊从史实的,他笔下的陈家洛是一个武功盖世的侠客,但是在《鹿鼎记》中描写陈近南时则侧重于他的头脑、威信和处世之道。事实也确实如此,陈近南作为一个组织的领袖人物,武功的高低倒是次要的,重要是他的政治眼光和行事方式。严格意义来说,郑氏集团的“一官党”其实就是一个军、商、政复合体,甚至在郑芝龙执掌前期还曾一度加入过颜思齐的麾下,成为靠劫掠为生的职业海盗;直到后来,这支私人军队传到郑成功手中才正式成为一支民族力量。

言归正传,为什么300年前的郑成功可以影响力如此巨大,甚至可以影响到今天的全球格局呢 ?

我们不妨一起来缕一缕,分析一下,先来看一看一官党的机构组成:(1)、一官党下设有“五商”,就是指的五个大型的贸易公司,其贸易利润几十倍,繁荣于海上。贸易商船频繁来往于日本、越南、柬埔寨、马尼拉(菲律宾)、占城、交趾、三佛齐、咬留巴(雅加达)、马六甲,贩去黄白生丝、黑白砂糖、纱绫绸缎、瓷器珐琅和麝香土茯,换回苏木、胡椒、犀角、象牙。这一出一进得其利润,粗算一下:每泊入三千金,岁入千万计,资本雄厚,长此以往,富可敌国。(2)、下设一支私人军队——郑家军,一则用来反清复明,二则派去驱除鞑虏,海内海外,皆有口碑,广布朋友,顺应民意,出师有名,众望所归,自是一呼百应。例如:当时的西班牙征服者在菲律宾屡次大规模屠杀过华侨华商,郑成功得知菲律宾华侨的处境后十分关心,曾多次表示要出兵攻取菲律宾,给西班牙人一个教训。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可以腾出精力处理菲律宾的事情;4月,郑成功国书谴责西班牙杀戮掠夺华侨的罪行,严令其改邪归正,俯首纳贡,但西班牙人却因此又一次展开了针对华侨的大屠杀。郑成功闻讯勃然大怒,一面组织军队筹备粮草,一面暗中联络菲律宾的华侨,以便里应外合。可就在这发兵的当口,却传来了儿子郑经与奶妈私通的消息,盛怒之下的郑成功又兼患疟疾,不出两个月的时间就病死在了台湾,海外侨胞得悉后痛哭流涕,无人不追思缅怀这位大英雄。(3)、创立了根基深厚的情报机构——反清复明天地会。在当时,李自成等各路农民起义军被镇压,起义的农民四处逃窜;而且,明朝的正规军队也被冲散冲垮,因为群龙无首或隐于山林,或隐于市井无。所以,明郑时期的郑成功就成为了一枝独秀的反清力量,无论是独行的侠客、杀手刺客、市井百姓、破落的儒生还是归隐的术士,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凡是当时有心为国家出力的人都可以入会入伙,在洪门共聚大义。军商政一体化是所有秘密帮会的基础,综上三个方面,一言蔽之:总体上来说,“一官党”的性质同英国或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十分类似,但又不同于背后执掌东印度公司的共济会和光明会。

天地会 也就是【洪门】,也称【洪帮】,这个“ 洪”字取自于朱元璋的年号“ 洪武”,以示对前朝的忠义。天地会中有句藏诗被大家所熟知:“地镇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这里“三河合水”指的是珠江的三大支流 ——— 北江、西江、东江在珠三角交汇入海,因此天地会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做【三合会】。郑成功死后长子郑经继位,郑经再后就是郑克塽了;到了郑克塽执政的时候就把台湾给丢了,归顺了清廷,于是原始的天地会开始更加彻底的转向为民间的自发组织。

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从军事组织编制学的角度出发,天地会是一个结构较为松散的军事兼情报组织。为了广招人员集结天下义士,为了引起百姓的注意,天地会在各省、在各州府纷纷建立了不同名目的组织机构。有一部电影《少林五祖》,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根据少林五祖的传说记载:蔡德忠在福闽设立黑旗祖堂,名为【青莲堂】,号称【天地会】,义诗:“福建乌旗第一枝,甘肃起义始开基;彪字金兰传四海,一九江山谁敢欺”,台湾的洪门就是属于这一分支。方大洪在两广地区设立红旗祖堂,名为【洪顺堂】,号称【三合会】,在广粤的海陆丰有分支【三点会】,义诗:“广东红旗第二枝,高溪分开两湖时;寿字根基成四九,四九变化自相依”,在北美的洪门中,这一分支影响力大。

胡德帝在川滇贵设有赤旗祖堂,名为【家后堂】,号称【袍哥会】,义诗:“云南赤旗第三枝,四川起义灭胡儿;合成洪字为暗记,君臣自有太平时。”马超兴在两湖地区设立白旗祖堂,名为【参太堂】,号称【哥老会】,义诗:“湖广白旗第四枝,江南贵州共此旗;合字结拜来起义,恢复江山主登基。”李式开在江浙设立绿旗祖堂,名【宏化堂】,号称【小刀会】,在齐鲁有分支【大刀会】,义诗:“浙江绿旗第五枝,山东兄弟暗扶持;同祭此旗来起义,复转明朝团圆时”。除此之外,天地会还有分会【孝义会】、【双刀会】、【父母会】等数十个分支,纵然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朋友们请看,虽然洪门遍地开花、分支无数,但是各个地方的资源和信息却不能够得到有效共享,而且各分会间的行动也缺乏紧密有效的跨省配合;所以,这些个弊端就导致了革命运动缺乏摧枯拉朽的爆发力。康熙执政后期,天地会遭到了更加残酷的镇压,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有的天地会成员随着一波一波的移民热潮到了海外成为华侨,洪门的影响范围也就更进一步传播到大洋海外;而留在大陆的那些人,有的也被镇压冲散,四散在各地,致使帮派之间手足而不能相顾,于是各种分支分会的名目变得越来越多。大家看看海外的唐人街,但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舞狮子和洪拳,这些传统都是在那个时代流传下来的;天地会中反清复明的小分队特别多,《洪熙官》、《方世玉》这些经典电影也已经为人所熟知。

我们在前文已经提到过了,清军入关时洪承畴在松山之战中归降了清军,做了明朝的叛臣。洪承畴当时在辽东驻地有个军令承宣尉官叫做蔡九仪,为少林寺一贯禅师的高足弟子,精于少林五拳和轻功,辗转腾挪,疾如鹰隼,手段十分高强,崇祯年以武举登科入仕。1642年洪承畴兵败降清,蔡九仪一气之下离开辽东到河南嵩山少林寺拜师学艺,后来回到老家广东肇庆暗中收徒传艺,以福建泉州东岳山少林寺为基地,联络各门派忠义人士,专门从事反清复明的活动。当时天地会里有个在肇庆贩卖丝绸的商人叫做 方德 ,方德表面上是个丝绸商人,另一个身份却是一个反清复明的少林派堂主;他将儿子【方世玉】送到蔡九仪那学艺,同在蔡九仪门下学艺的还有【洪熙官】等人。时值康熙十一年间镇压频仍,朝廷得到密报派遣重兵围困泉州少林寺,洪熙官、方世玉等施术无奈秘密潜回了广东,藏身于大佛寺继续修行,而那一年(康熙十二年)正是康熙削除三藩的那一年。时年3月,玄烨逼迫【平南王】尚可喜上书辞休;8月,康熙谕令【平西王】吴三桂和【靖南王】耿精忠撤藩;11月,吴三桂起兵抗令,历史上著名的【三藩之乱】爆发。

为了匡扶先师“逐出清廷”的遗愿,洪熙官、方世玉他们利用这个大动乱的时机,广纳能人义士,帮助天地会建立地下武装。洪熙官聚众于大佛寺外,而城外西禅寺(就是今天的广州西华路第四小学,广州的朋友路过时可以看看)则由方家兄弟负责;后来行迹暴露,这一支反清复明小分队被镇压掉,不再多说。顺便一提,洪熙官发展了少林拳术,并游走四方吸收百家之精华,融汇贯通自成一派,创出了【洪拳】。【洪拳】在天地会内部代代流传不息,并且民间也多有修习者,时至今日世间中仍有说法:“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祠堂;只要有祠堂的地方,就有狮子和洪拳。”由此可见,宗族祠堂的传统和【洪拳】在华南地区和华侨中的影响是多么深远。

民 以食为天 , 纵观历朝历代 ,民饥则国家必乱 , 这个道理放诸四海皆准 。过去交通不发达,贸易运输旱路艰辛而艰险,雍正是个开明稳重的皇帝,自然明白这些道理;为此,他大设天下粮仓,畅通漕运之道,以便于南米北麦互通有无。话说雍正四年时朝廷大张皇榜,意在民间召集愿意从事漕运的人(类似于今天国家将工程承包给竞标商),有【罗教】者三人结为异姓兄弟,于杭州揭此皇榜,发愿受任。三人依年长年幼而排位:打头者翁岩,原籍山东东昌府(今山东省聊城市),秀才出身,后弃文习武于登封少林寺,雍正二年加入洪门;稍次者钱坚,原籍也是山东东昌府人士,后迁居河南经商,随翁岩加入天地会;最幼者潘清,杭州本地人。关于罗教前文已经做过铺垫,写到这里必须特别说明一下:由于兄弟三人均受教于【罗教(无为教)】,而罗教又本源自【禅宗】,其本源可以追溯至禅门达摩祖师至六祖惠能,因此那些佛教中的真理文化才能得此传道于后来的帮会文化中,而又正是这些真理文化的因素成就了今天【白龙会】中的觉悟者与星际团体的合作。后来翁、钱两位祖师先后逝世,唯潘祖一人独撑大志。潘清将天地会“替天行道”的忠义精神引入帮会,劝诫帮众,修德论道;他设立家庙,定下极为严苛的家规家法,强调入帮即是入家族,师徒如父子,一师皆师,一徒皆徒,帮中大小以资历和辈分论之,这就是【青帮】。

清帮下设朱、刘、黄、石四个寺庵和兵、刑、礼、吏、工、户六部,“六部”是具体的行政部门;而“四庵”则是学堂,类似于今天大学中设立的学院。【朱寺庵】讲授禅宗、武学和用兵之道,类似于军事学院的性质;下设兵、刑两部,类似国防部、公安或司法部的性质。【刘寺庵】讲授经商之道和财务管理,类似于经济学院的性质;下设工部,类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或财政部。【黄寺庵】讲授漕运管理、水文地理、儒学礼仪和圣贤之道,类似于行政学院、运输管理学院或轮机工程学院的性质;下设吏部与户部,类似文化部和民政部的性质。【寺庵讲】授帮规家训、礼节礼仪,类似于人文或国际关系学院的性质;下设礼部,类似外交部、文化部或教育部的性质。只一条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大码头七十二渡,小码头若干,帮中成员万万千千,一片繁荣。不但清帮家教秉持有道,立有“三准三不准”之规矩——准打不准骂、准借不准偷、准充不准赖;而且清帮做事谨慎有加,帮会族人严守“三谈三不谈”——茶社、酒肆、澡堂不谈,同道、香堂、告帮能谈。西方的共济会和光明会以特殊的握手方式来辨别会员身份,光明会则以将食指和小指伸出、其余手指收回的宗教手势来表示“向撒旦致敬”(后来被流行音乐圈错误的学用,很多无知的青年跟风效仿)。

东方的地下帮会洪门和清帮也有中华文明特有的接头手势和暗号,这个确认身份过程行话就叫做【盘道条口】;这么做的好处是,一来能够防止被小人利用,二来可以极好的保守帮会秘密。俗话说:“ 清帮一条线,洪门一大片 ”,与天地会中互称兄弟不同的是,清帮讲究的则是行会性质的拜师入帮,讲究是家法从严;清帮甚至还发展处一套自己的官僚系统,相比较而言帮派结构较洪门更加精密,确保上行下效,行动一致 。这时的共济会又在做什么呢?1759年年末,瑞典东印度公司派出卡尔王子号(Prince Carl)客轮抵达中国,船上满载着欧洲共济会的成员,他们从广东登陆上岸并举行了集会仪式;从获悉的准确情报来看,这差不多就是共济会在中国大陆公开活动的最早记载。清乾隆三十二年(即西元1767年),欧洲共济会在华开设了广东谊庐【第407分会所】,秘密讨论、分析、研究中国的国情。也就是在那时,在印度莫卧尔王朝的妥协之下,东印度公司也开始将从孟加拉地区生产的鸦片先在加尔各答出售,继而再转运贩卖到中国。操纵鸦片倾销的幕后势力是骷髅会和英国王室。

自从乾隆之后清朝就走上了下坡路,清廷以“上国”而自居,虚骄自大闭目塞听,国力日渐衰落。我们中国啊,自古以来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国家,对外来商品的需求量很小,反而是中国的茶叶、瓷器、生丝畅销于海外。当时英国向中国出口的天鹅绒、印花布亏本六成,出口的棉布织物也亏本近两成,在东印度公司与中国的整个贸易中,英国几乎没有一年是不亏本的;为了打破中国的贸易顺差,英国东印度公司阴谋决定向中国倾销鸦片。道光初年中国的年鸦片进口量仅为四千箱,到了道光十八年时已猛增至四万箱,足足扩大了10倍。时任湖光总督的林则一针见血的指出:“鸦片不禁,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道光听后决心改变这种现状。1839年6月3日,林则徐领命在广州虎门销烟,两万余箱鸦片被销毁后汇入了大海。中国的禁烟消息迅速传到了英格兰,遭到了英国共济总会的强烈反对,次年2月皇家军队成立了英军远东司令部,4月英国议会通过了战争议案,蓄势待发。1840年6月,由48艘军组成的英军舰队抵达中国海面,其中海军2000余人,陆军4000人,共计约7000人。清政府由于长期政治腐败、财政拮据、武备废弛和指挥不利以致屡战屡败,最终被迫走上谈判桌,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达成协议,规定清廷战争赔款2100万银元,并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港为通商口岸。

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清廷签订了《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中国的沿海的口岸全线开放。在这一过程中,共济会(FreeMason)也依次按照通商口岸开放的顺序,先后在上海、宁波、天津、九江、青岛、威海、南京、北京、海尔滨、成都等地建立了分会所。这些建在中国的共济会分会机构来自于欧洲各个共济会国家,他们通过教会作为掩护动活泼富于进攻的战斗精神。共产党有理想,有纪律,听命令,服指挥;打仗不是为了分钱、分地、划分势力,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不是为了占据地盘,而是为了理想、为了信念、为了主义,这样的军队还了得吗?不得了!很多人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下被感动。当时的局势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共所做的,不正是洪门之义士一直以来所敬奉的信条吗 ? “国”、“共”之间的历史太过渊源,我们的讨论不必面面俱到。总之,蒋介石后来背信弃义、出尔反尔、伤害感情、损害关系、挑战法制、践踏人权、阻碍和平进步的行为愈来愈触犯众怒,洪门对待革命党的态度也发生了质和量的改变 。

司徒美堂在洪门中人尊称为“叔父”,因其行五,人称“五叔”,他是美洲华侨社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传奇人物。他15岁加入洪门致公堂,28岁又自创安良堂,在美国的影响颇大,甚至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就任之前还曾为他担任过十年的个人法律顾问。1941年在当时的香港八路军和新四军有着自己的秘密办事处,主持工作的是廖承志同志和连冠同志。他们在得知洪门元老司徒美堂回到香港探亲的消息之后,就一直想方设法同他取得联系,并且希望让他了解一些国内局势的真相。廖承志他们很快想到一个人——宋庆龄,当时大批的民主人士都在香港避难,而宋庆龄就在其中。宋庆龄和司徒美堂在美国曾是旧交,让她帮忙接近司徒美堂,能够有效地避开特务的监视。宋庆龄以老友叙旧为由,从特务的手中把司徒美堂接了出来,同时作陪的还有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和女儿廖梦醒。宋庆龄和何香凝把抗战的真实情况向司徒美堂做了介绍,告诉他新四军和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情况,司徒美堂对中共十分钦佩。1948年4月30日,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中共中央委员会发布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其中重要一条是: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司徒美堂从联络员那里深入研究了中共的宣言,他的信几经辗转,于80多天后才送达毛 的手中,1949年1月20日 亲笔回信:“至盼先生,秉当公务,早日回国”。当司徒美堂收到毛泽东回信时又是数月,他已经身在纽约,归心似箭。《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尽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此时,解放军已经渡过长江,南京国民政府覆灭。1949年8月的一天,美国旧金山的一处寓所正被几个国民党中统特务严密的监视着,这座寓所的主人是一个年过八旬的中国老人。两个月以后的十月一日,这位老人作为全国政协代表参加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并同毛泽东 一同出现在了天安门的城楼上;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老人的身份,这是一位旅居美国70载的洪门大佬,他的名字就叫做司徒美堂。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简称为统战部)中的八大参政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革)、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而【中国致公党】的名字就赫然位列其中。

洪门在国外同有正义感的美生会(共济会)成员保持着一定紧密的合作,至今位于波士顿洪门安良堂的大门上仍然镌刻着共济会圆规与曲尺对放的标志;而对于那些真正的共济会高层,他们都是拥有纯正欧罗巴——鞅格鲁撒克逊血统的金发碧眼大鼻子的白种人,他们拥有特殊的外星血统;所以,洪门义士们同真正的西方共济会并不能相提并论,想进一步了解的朋友请参阅南京大学蔡少卿教授《洪门与共济会》、《中国近代会党史研究》、《中国秘密社会》、《秘密社会与中共早期工农运动》等著作。1949年3月18日在菲律宾共济会总会的赞助下,共济会迁到了上海市北京西路1623号,到了今天就是上海中华医学会的办公大楼,象征善恶二元性的大卫六芒星(以色列国旗的标志)纹饰赫然雕刻在这座大楼上面;或许,这就是中国境内唯一保存下来的建筑实物吧。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某部第8连进驻上海市南京路,并执行接管城防的任务,因为表现出色后来被传为“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佳话;而战士们所不知道的是,曾经有个名叫【共济会】的强大组织之前就常常活动在这条街区。1949年7月12日中财委挂牌成立,陈云同志任主任,薄一波同志任副主任。中财委成立的第七天,7月19日陈云立刻启程赶赴上海,投身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党中央和毛 的领导下,陈云精心组织、具体部署,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全国的财政统一;先后打了“ 银元之战”、“ 粮食之战”、“棉花之战”、“运输之战”、“ 抑制通过膨胀之战”,解决了“ 两白一黑”问题,稳定了金融物价,迅速扭转了财经混乱的艰难局面。由于政治环境的改变,中国共济总会很自觉地从大陆迁出,退回到香港和台湾地区。香港方面,由于在香港泄兰街兴建的雍仁会馆在二战时被炸毁,共济会于1950年迁往香港岛的坚尼地道1号。台湾方面,共济会随着国民党的败退而迁往台湾,蒋经国先生就曾经担任过会长。

我们回过头来纵观历史,你会恍然发现东西方地下帮会间的斗争其实已经至少超过有200年的历史。粗略的统计一下,共济会在全球可能具有几百万的会员,而高层会员也就是不过万余人。人们的思想总是先入为主的,我曾在文章多次提及过,现在的共济会高层已经被黑暗势力所渗透接管,而这些黑暗势力是13个血系的家族组成,每个家族中又各有一个13人议会,确切的来说,这些“光照家族”们真正的名字叫做【帝王法庭】,他们是一支起源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

埋红包0评论只看楼主

w日破天w 楼主

2016-08-06 14:35

6楼

总之,白龙会的组成既不仅仅是是洪门,也不但单单青帮,但是白龙会却开始于洪门和青帮;这是一个以人类大觉醒为基础,旨在多方参与、秘密合作的地下团体。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任何一名白龙会员都知道自己身处于白龙会中,只有高层的会员们才知道并使用这个名称;底层会员只是在为组织做事,并认为自己处其他某个名目的地下团体中。

今天,我们白龙会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至少550万名会员,其中包含120万人的黑帮组织和7-8万人的职业暗杀团,其余的则是眼线(黑话叫金手指)、数十万的智囊团和几百万的中产阶级与社会精英,会员不再局限于华人和亚裔人士;并且,白龙会的合作对象已经覆盖五角大楼、太空宇航局、世界银行等重要机构。新的世界财务制度正在被筹建,全世界有超过50个国家通过绕开法西斯集团( 美、英、法、德、意、以、日中的黑暗势力,例如:名叫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比尔德伯格集团、三边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邦储备委员会等)召开财政部长会议,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决定申请加入其中。华尔街革命就是一次标志性的运动,法西斯国家已经破产,欧盟国家将会解体,欧元兑换也会崩溃;旧的金融秩序正被拆除,全世界将会使用一种新的统一的国际性货币。

发布于 2019-06-16 2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8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3 10: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玩世不恭的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有涉朱三太子朱慈炤...【宣城市宁国府+沚水】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宣城市 - 安徽省地级市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行政区划
宣城,古称宛陵、宣州, 地处安徽省东南部,东临浙江省杭州、湖州,南倚黄山,西和西北与池州市、芜湖市毗邻,北和东北与马鞍山及江苏省南京、常州、无锡接壤,处在沪宁杭大三角的西部腰线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翼,是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和资本转移的前沿阵地,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东南沿海沟通内地的重要通道。

敬亭山、柏枧山、水西山、龙须山四山峰峦叠翠;青弋江、水阳江两水相依。宣城地处江南,楚头宣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便有"南宣北合"一说。自西汉设郡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宣城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文房四宝之乡、中国鳄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南吴尾,江南通都大邑,江南鱼米之乡。

宣城文化底蕴深厚,自西汉时起就一直是江东大郡,晋永嘉年间,首开文化昌盛之风,历经六朝, 隋、唐、宋、元、明、清诸朝文化发展,其文脉源远流长。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宣城

面积
12340平方公里

外文名
Xuancheng

人口
279.8万人(2014年)

别名
爰陵、宛陵、宣州

方言
吴语宣州片、江淮官话、中原官话

行政区类别
省辖市

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安徽省

著名景点
敬亭山、太极洞、绩溪龙川、桃花潭等

下辖地区
宣州、宁国、郎溪、广德、泾县、旌德、绩溪

机场
池州九华山机场


政府驻地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鳌峰东路31号

火车站
宣城站、泾县站、旌德火车站、绩溪北站

电话区号
0563

车牌代码
皖P

邮政区码
242000

地理位置
安徽省东南部

行政代码
341800

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市委书记
李中

市长
何淳宽

市花
杜鹃花

目录
1历史沿革
2行政区划
3地理环境
4自然资源
5人口民族
6经济概述
7社会事业
8历史文化
9风景名胜
10著名人物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宣城
宣州春秋时名爰陵,古越族聚落生息于斯。[1]

秦初正式置县。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丹阳郡郡治设在宛陵,今宣州区。

晋太康二年(281年),析丹阳郡置宣城郡。自此,宣城一直作为州、郡一级政区存在。

隋初废郡,改南豫州为宣州,不久又改称宣城郡。

唐初置宣州,中间一度改称宣城郡,以后复称宣州。

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宣州改为宁国府。

元代为宁国路所在地。

明、清为宁国府所在地。

民国三年(1914年)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芜湖道。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宣城先后属第九和第六行政督察区。

解放后,1949年5月成立宣城专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8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3 10: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宣北合” 坑了宣城?宣城是皖浙苏中心城市,却发展不起来
www.163.com 2021-03-03 21:38
安徽位于东中部之间,实际上是属于中部省份,不过,安徽却一直把自己当东部省份看待,努力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不少城市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成员。俗话说:伴着大树好乘凉,你以为伴着有钱人就能成为有钱人吗?显然不好说,安徽有些城市虽然与江浙发达城市相接,但是一样发展不好,下面说的这个城市就是了。

位于皖浙苏三省交界的宣城,知名度不高,很多人没有听说过。宣城是安徽地级市,自西汉时起就一直是江东大郡,清朝以来有“南宣北合”之说,意思是说宣城在皖南的地位与皖北重镇合肥齐名并提,安徽北边老大是合肥,南边老大是宣城,可是,宣城能跟合肥比吗?这样说不是坑宣城吗?

南宣北合是以前的说法了,现在就不一样了。宣城以前的旧称为宛陵、宣州,晋太康二年(281年)置宣城郡,1987年成为县级市,2000年成为地级市,宣城还是个年轻的城市,面积1.23万平方公里,辖一区五县代管一县级市,人口不到300万,被认定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扬子鳄之乡。

宣城是皖浙苏交界中心城市,东与浙江杭州、湖州相接,东北与江苏南京、常州、无锡接壤,江浙这五大城市都是经济发达城市,宣城能与它们为伴,可以说是有伴富人伴大款的感觉,可是,对于宣城来说,好像是捞不到什么好处啊,从宣城的经济发展就能看到了。

2020宣城GDP为1607亿元,位居安徽16市第11位,处于中下水平,许多的皖北城市都比它好,宣城跟古代比是没落了吧。当然,宣城发展不好是有许多原因的,不过,它优劣势都有,曾经有一个前市长对宣城有过这样的点评:“建市不长历史长,人口不多名人多,面积不大优势大,基础不好势头好”。

宣城距离周边大城市的距离都不到300公里,距合肥190公里,距南京150公里,距杭州230公里,这就是宣城的地理优势。不管捞没捞到好处都好,宣城的区位优势注定要走向拥抱江浙这条路,当然,不能坐定定等江浙来照顾,而是要主动融入江浙,承接东部地区产业和资本转移,这样宣城才有希望。

宣城不要和其他城市比,只和自己比就好了。现在的宣城,来居住游玩是可以的,但是工作创业显然不是好的选择。离发达城市近,很多人都去江浙沪发展了,年轻人想留下来的人不多,安于现状的人会选择留在宣城。对于这个城市,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8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3 10: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梅清
[清][公元1623年-1697年]
宣州景点 宣州特产 宣州地名网 [手机版]
梅清(1623-1697)原名士羲,字远公、渊公,号瞿山、瞿硎、梅痴,敬亭山农等,宣城人。梅氏家族到他这一辈,已经涌现出众多的名宦学士,令世人侧目,其先祖梅尧臣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重量级的大家。家学渊源,加之钟灵毓秀的宣城山水熏陶着伴随着他成长,自幼便显露与众不同之处:“尚在孺子时,束发功书史”,“英伟豁达,读书竟夜不寐。既长,以博雅负胜名”。少年时,他的诗文在江左颇负盛名,不过,他更钟情于翰墨丹青,“咏歌余,间作墨画”。梅清初期绘画题材大多取自于家乡的山,家乡的水,是家乡的山水造就了他绘画的深厚功底,是家乡的风土人情铸炼了他艺术气质。

清顺治十一年(1654)梅清中了举人,此后的他,象那个时代的士子一样,孜孜以求功名。然而,四次北上会试,均以不第告终,这时候,他多少有点心灰意冷。与此同时,又遇家道中落,“屏迹稼园,郁郁无所处”,于是,索性放弃仕途,退隐家乡,游历名山大川,全身心寄情山水书画。

康熙九年(1670),梅清与来宣城方教寺驻锡的画僧石涛一见如故,在石涛的影响下,康熙十年(1671)梅清第一次上黄山进行写生创作。第一次置身这座天下第一奇山,梅清被震摄了,他完完全全拜倒在它的脚下,此后,用他自己的话说:“游黄山后,凡有笔墨,大半皆黄山也!”他将自己毕生精力维系于黄山。

自古黄山只有猿猴和禽兽踩出来的崎岖小道,大多地方是无路可行的。梅清不畏艰险,屡次跋山涉溪,攀天都,登莲花,浸云海,沐温泉,哪里奇险哪里去。梅清以诗人的心去体味、去感受黄山之神奇,写下了许多隽永飘逸的诗篇;以画家的笔去勾勒、去渲染黄山之峻秀,画出了许多峭拔秀美的黄山风景画。梅清画黄山,更多地着力于大气磅礴的烟云和郁郁葱葱的苍松,意境空灵清远,用笔俊秀灵动,墨法苍浑。久而久之,他画黄山形成自己特殊风格,或群峰拱峙,塔立寺踞;或云海苍茫,幽谷深涧;或岩壑峻岭,石径临空;或龙蟠虬卷,鹤栖龟伏;或云盛山沉,雨意蒙蒙;或桥渡亭榭,浮图殿宇。那千状万态,变幻无穷的景物,无不活现在他的笔下。他以老辣古朴、雄奇秀润的笔致,状写清奇、清逸、清旷的画意。他以饱满的诗情作画,更以浓郁的画意赋诗,诗情画意均是他对黄山眷眷情感的凝聚和升华。《清史稿列传·文苑》称其画尤磅礴,多奇气,尝作《黄山图》,极云烟变化之胜。同时代著名学者、诗人王士祯评梅清“画山水入妙品、画松入神品”。《蚕尾续集·跋》说他:“宛陵梅渊公画松天下第一”。梅清以山水画的卓绝成就奠定了他“为明清两代山水画写生之领袖”的地位。

说到“黄山画派”的三大支柱梅清、石涛、渐江,有评价说是他们虽同属一流派,不受古法束缚,却都有鲜明的个性和艺术风格。“石涛得黄山之灵,梅清得黄山之影,渐江得黄山之质”。梅清在师法方面虽没有明确的记载,但还是可以从他的画上看出师法元代王蒙的痕迹,同时也受到黄公望、倪瓒、吴镇以及明代的沈周等一定的影响。既含有倪瓒冷逸的画风,善于师法造化,更强调自我表现意识,标榜个性。他曾自述“临摹百家祗顷刻,点染万品随生成”,还专门治下一方闲章“不薄今人爱古人”,由此可看出梅清对传统继承和学习的态度。自石涛来宣城,前后居住十余年,梅清虽长他19岁,却与他结为忘年交,引为契友,在石涛驻锡的广教寺,在梅清的书斋天延阁,他们时常一起切磋诗文画艺,早期石涛受梅清画风的影响,当代著名画家亚明先生在为梅清撰写的墓志铭文中称其“……乃石涛成功之先导也”。但是后来,梅清受石涛的影响更大一些,可以说,他们的绘画艺术中风格相处渗透,画风很有些相似。无疑,梅清以自己独特的画风创立了独领-的宣城画派,是宣城画派的领军人物。宣城画派的重要画家,则是石涛、半山和尚,梅清的儿子梅蔚、梅磊,侄孙梅庚、梅翀等。

梅清是一位集诗、书、画为一身的艺术大家,王士祯赞誉他“画样今无敌,诗名旧绝伦”,“以诗名江左”。他以诗闻名清初文坛,与施闰章、高咏等创立宣城一派,以宣城体标帜诗坛,是“宣城诗体”一派早期核心人物。除了著有诗文《天延阁集》、《梅氏诗略》,自康熙十二年(1673)起,十余年时间,他还承担了《宛陵志》、《宛陵续志》、《江南通志》、《宣城县志》等志书中的山川、人物、艺文部分的编纂修订工作。(梅清:《梅氏诗略跋》)他为我们留下了浩繁的艺术珍品,传世画作有《黄山十九景图》册、《黄山图》册、《黄山炼丹台图》轴、《西海千峰图》、《宣城二十四景图册》等,分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等处。无庸讳言,梅清的诗文与绘画对当时对后代影响之巨,明清以来无出其右。直至现代以画黄山知名的黄宾虹、张大千、汪采白、刘海粟、赖少其诸人,均可归入这一流派。



  同年(公元1623年)出生的名人:
叶封 (1623~1687) 浙江省
毛奇龄 (1623~1716) 浙江省杭州萧山
南明昭宗朱由榔 (1623~1662) 南明皇帝,永历帝 北京市西城区
朱弥钳 (1623~1662) 唐恭王,文城恭靖王 河南省南阳市
陈圆圆 (1623~1695) 秦淮八艳,中国古代十大名伎 ,中国古代十大美女 江苏省苏州
+ 更多公元1623年出生的名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8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3 10: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从于心:读石涛画语录看石涛画作
2017年02月22日08:42 |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小字号
石涛,清初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后隐蔽为僧,法名原济,号石涛,又号苦瓜和尚。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著写《石涛画语录》,又名《苦瓜和尚画语录》。

《画语录》十八章,从“画章”、“了法章”、“变化章”到最后的“资任章”条理明朗,从笔墨规则到四时、林木,从意境到具体表现法则皆有涉及。其中石涛强调“一画”理念,开篇即申明:“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强调画画要:“一画明,则障不在目而画可从心。”可见“一画”在创作中的重要性。石涛《画语录》依托佛老思想,阐明了画画的基本规律,认为掌握了中国绘画的基本规律,即可有成,同时还强调画要“从心”:“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纵有时触着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为某家也。天然授之也。我于古何师而不化之有?”认为“师古”更要“化古”。石涛画语录所传达的绘画理念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还为人所赞誉。



《云山图》轴,清,石涛绘,纸本,设色,纵45.1cm,横30.8cm。

此图轴是石涛晚年之作,此时他的山水画构图新颖大胆,出奇制胜,极尽含蓄隐约之妙。



《墨荷图》轴,清,石涛绘,纸本,墨笔,纵90.2cm,横50.4cm。

图绘欣欣向荣的荷塘景色。


清 石涛 花卉册

康熙卅八年(公元1694年),作者时年55岁
 
《石涛画语录》
画章 第一

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夫画者,从于心者也。山川人物之秀错,鸟兽草木之性情,池榭楼台之矩度,未能深入其理,曲尽其态,终未得一画之洪规也。行远登高,悉起肤寸。

此一画收尽鸿蒙之外,即亿万万笔墨,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惟听人之握取之耳。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意明笔透,腕不虚则画非是,画非是则腕不灵。动之以旋,润之以转,居之以旷。出如截,入如揭。能圆能方,能直能曲,能上能下。左右均齐,凸凹突兀,断截横斜,如水之就深,如水之炎上,自然而不容毫发强也。

用无不神而法无不贯也,理无不入,而态无不尽也。信手一挥,山川、人物、鸟兽、草木、池榭、楼台,取形用势,写生揣意,运情摹景,显露隐含,人不见其画之成,画不违其心之用。盖自太朴散而一画之法立矣。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我故曰:吾道一以贯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06:04 , Processed in 0.06909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