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3-20 17: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寿亭侯是什么意思?详细一点。
czone99972013.09.10浏览274次其他分享举报
1个回答
zh18653486065
2013.09.12
满意答案
   “汉寿亭侯”拆开为“汉”、“寿亭侯”。说“汉”是汉朝,“寿亭侯”是侯的名称。就连大名鼎鼎的罗贯中老先生也是如此之看法,这里不妨请看他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原本中的一段描写:却道曹操为云长斩了颜良,倍加钦敬,表奏朝廷封云长为寿亭侯,铸印送与关公。印文曰寿亭侯印,使张辽赉去。关公看了,推迟不受。辽曰:据兄之功,封侯何多?公曰:功微不堪领取名爵。再三推却。辽赉印回见曹公,说云长推辞不受。操曰:曾看印否?辽曰:云长见印来。操曰:吾失计较也。遂教销印匠销去字,别铸印文六字:汉寿亭侯之印,再使张辽送去。公视之,笑曰:丞相知吾意也,遂拜受之。

这个误解可以说是由来已久。早在北宋时,湖北荆门县玉泉的关将军庙里就存有“寿亭侯印”一方,直径四寸。这在洪迈的《庸斋四笔》中可见记文。另据《明史·礼志》载:洪武二十七年,地方官在南京鸡笼山建造关公庙,也称关羽为“汉前将军寿亭侯”。直到嘉靖十年(距建庙已一百三十七年)才由当地政府公开订正,改称为“汉前将军汉寿亭侯”。

之所以出现这种由来已久的把“汉寿亭侯”的“汉”视为汉朝的误解,还是缘于对历史了解的欠缺。洪迈在《庸斋四笔》中就认为荆门玉泉关将军庙中的“寿亭侯印”是伪造的,而伪造的人能出现这种失误,显然也是因不懂历史。清初的毛宗岗更认为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那段描述违反了历史常识,他不仅在书中删去了这段文字,还在评语中特别地指出:“今人见关公为汉寿亭侯,遂以为汉为国号,而直称之曰寿亭侯,即博雅家亦时有此,实之误也……汉寿亭侯,犹言汉寿之亭侯耳,岂可去汉字而以寿亭侯为名耶?”

事实上,在汉代,列侯大者食县(收受一县之赋税),侯小者食乡、亭。汉献帝曾封曹操为费亭侯,就是这种亭侯。封关羽的汉寿亭侯中的汉寿则是地名,当时的武陵郡有属县名为汉寿,旧地在今湖南的汉寿县北,正是关羽被封的地方。故此,此“汉”字是不能指为汉朝之意的,试想,若如可,那么曹操的封位不亦该是“汉费亭侯”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3-21 20: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郭都贤
家乡美--三堂街镇合水桥虎形山 七彩阳光3109 2019-05-21   |  373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我们这有两株桂花树,是明朝巡抚郭都贤亲自栽的。

桂花树长在丛林,难以将两树一齐入镜。
这两株桂花树长在桃江县三堂街镇荆竹界村虎形山水库内的虎形山上,从远处看,两株年过四百的参天大树杆粗叶茂,树冠呈球状,点饰在大山中,如同两只“虎眼”,为形似卧虎的大山添上“点眼之笔”。
荆竹界村村民郭桂华介绍,虎形山是风水宝地,明朝巡抚郭都贤祖父郭东野及两位夫人葬于此山,这两株桂花树正是护墓树。清嘉庆时期,郭都贤七世孙曾立碑保护祖墓及古树,解放前,郭家也一直有人专门保护古墓古树。他们相信,只要两株桂花树枝叶茂盛,郭氏后人就会出高官名人。而这个仅600人口的自然村里,郭氏家族出了10个博士,族人将这两株桂花树奉为“祖宗树”。
据传,这两株树曾枯死两次,每次枯死时,郭氏族上便会组织清明大祭,古树就神奇地“枯木还春”了。上世纪末,因当地群众采摘桂花,过度砍伐山林,导致两株古树叶枯枝干,急煞了郭氏族人。1991年清明节前夕,当地近千名郭氏族人及虎形山村、观音阁村和竹界村3个村,以民约方式形成族规,立下禁碑保护桂花树。禁碑上这样规定:一是禁区不准乱伐一薪一木,动一土一石,不准放牧;二是不准采、打桂花,更不准摘枝取花;三是不准砍桠枝、锯古枝;四是凡违反以上条款者按乡规民约严惩。
两株古树虽至今仍没挂牌保护,但当地郭氏家族视其为“祖宗树”,安排了族人郭金魁专门维护、治虫,让古树“怡养天年”。每逢清明节,郭氏族人都要组织祭祀。
郭都贤简历:
郭都贤(1599-1672),桃江县三堂街合水桥人。16岁中秀才,19岁中举人,23岁(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殿试高中进士。历任吏部稽勋、验封司、考功司、主事、文选司员外郎和江西巡抚等官职。都贤为官清正,吏治严明,颇有贤声。明亡落发为僧,号顽石,又号些庵和尚。性严介,风骨泠然。博学强记,工诗文,书法瘦硬,兼善绘事,写松、兰、竹尤妙。
履历
时张献忠已逼境,贼骑充斥。都贤昼夜缮守御,兵饷无措,乃大会属僚,凡官司一应供给,皆捐以助饷。左良玉屯兵九江,骄蹇观望,都贤恶其淫掠,檄归之,而募士兵为戍。会有尼之者,遂乞病,弃官入庐山。逾年,北京陷,悲愤不食。
南都建号,史可法开阃扬州,荐授以官,辞不赴。桂王立肇庆,以兵部尚书召,而都贤已祝发为道矣。先是洪承畴坐事落职,都贤奏请起用,至是承畴经略西南,以故旧谒都贤於山中,餽以金,不受;奏携其子监军,亦坚辞。都贤见承畴时,故作目眯状,承畴惊问何时得目疾,都贤曰:“始吾识公时,目故有疾。”承畴默然。
都贤笃至性,哀乐过人,严而介,风骨崭然。博学强识,工诗文,书法瘦硬,兼善绘事,写竹尤入妙。号顽道人,又号些菴先生。茹苦,无定居。初依熊开元、尹民兴於嘉鱼,住梅熟菴;已,流寓海阳,筑补山堂:前后十九年。归结草庐桃花江,客死江宁承天寺。
有女名纯贞,许字黔国公沐氏,变后,音问梗绝,遂终於家。纯贞能诗,自署曰郭贞女。
都督所著有衡岳集、止菴集、秋声吟、西山片石集、破草鞵集、补山堂集、些菴杂著等书。
都贤为官时曾写下对联:
何以副生平试清夜自思在国在家曾行几事;
不须谈特起但高身处地于今于古象个甚人。
郭都贤于明末崇祯十五年出任江西巡抚,清兵进犯湖广时,招募乡勇在袁州、吉安一线拼死抵抗清军。时明王朝朝政腐败,眼见一己之力无可回天,愤而辞官归里。明亡后,1646年在桃江浮邱观出家修道,其后20余年间往返湘鄂两省,曾参与组织了浮邱山“三千道士下洞庭”的反清复明斗争,即著名的“洞庭举事”案,失败后归隐禅林,最后客死于湖北江陵承天寺。 作为明代遗臣,其高风亮节,忠烈情操,民族气节,为后人所传颂。都贤在吏部为官时,洪承畴坐事落职入狱。他曾多方营救,极力为其辩诬,奏请免罪起用。洪深感知遇之恩,视为恩师。洪降清并获重用后,专程至桃花江拜望,执礼甚恭,郭坐厅中故作目眯状。洪惊问“何时得目疾”,郭回答说:我认识你时眼睛就瞎了。洪承略为报昔日知遇之恩,馈送都贤金钱,都贤不受。又请都贤之子出任督军,都贤仍然谢绝。不久,洪承畴残酷镇压各地农民起义及抗清活动,在长沙制造冤狱,拘禁了湖乡名士300多人,宁乡名士陶汝鼐也在其中。人们设法营救,但都没有结果。有人提议请郭都贤出面。都贤虽不想见洪承畴,但这是300多条性命呀,不能不去,都贤在长沙见到洪承畴,要洪承畴免杀无辜。洪承畴无奈,只得将那300多人全部放了。临别时,郭都贤拱手道:“多谢两朝元老。”洪惭愧地回答:“下官是千古罪人”。
折叠评价
郭都贤才气卓荦,工诗善画,著有《衡岳集》、《秋声吟》、《西山片石集》、《补山堂集》、《些庵杂著》等。其书法瘦硬苍劲,绘画善写兰竹,有“高风千古”之评。清代《中国画家大辞典》评价:“人得其片纸寸素,皆珍藏之。”
折叠作品
桃江县名胜大都有他撰写的楹联和诗作。
浮邱观祖师殿联云:
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
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玄玄北镇南天。
三堂街龙牙寺联云:
万山烟雨锁龙宫,被樵子流连,看破一盘棋局;
千古水云迷洞口,问渔郎消息,放开几片桃花。
鸣石滩联
此间少这座桥梁,辜负园林一胜;
隔岸借他家地亩,凑成邱壑双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url=]举报/认领[/url]


上一篇: 谒陶汝鼐墓

下一篇: 古诗里的十大名楼,美哉、壮哉!


荆竹界村虎形双桂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发布时间:2023-08-05 09:32浏览量:207次




  古桂。柳卫平摄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咏桂》,盛赞桂花的香气浓郁、沁人心脾、高雅脱俗,直白地表达了对桂花的喜爱。
  桂花学名为木樨,木樨科木樨属,常绿乔木或灌木。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无毛;叶片革质,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花期9至10月上旬,果期翌年3月。桂花树是重要的园林观赏花卉,花为名贵香料,并作食品香料。
  在桃江县三堂街镇荆竹界村虎形山南坡、虎形水库北岸,生长着两棵古桂。古桂树龄552年,树高10米、胸径0.71米、冠幅17米。经考证,两树皆系明代遗臣郭都贤栽植。郭都贤,字天门,桃江县人,天资聪慧、博学强识,16岁中秀才,19岁中举人,23岁殿试高中进士,历任吏部稽勋、验封司、考功司、江西巡抚等官职,是历史上杰出的才子,有“高风千古”之评。明亡后,郭都贤落发为僧,僧号顽石,居无定所,四处流连。1672年6月,郭都贤客死湖北江陵承天寺,时年72岁。后来,郭都贤子孙将其陵墓迁回故乡亲自栽植的桂花树下。
  一直以来,本地乡民对古桂极为崇敬,悉心保护着两棵古桂。1991年,当地近千名郭氏族人及附近的虎形山、荆竹界、观音阁等3个村庄的村民以民约的方式形成族规来保护古桂,并由郭晨清撰稿、郭阳篆刻,制成禁碑,埋于虎形山、荆竹界、观音阁3个村庄,至今仍在。不仅如此,2016年8月,因持续大雨,古桂南坡路基垮塌,南向树根外露;加之主干有空心朽烂及天牛等虫害,部分树枝、树叶呈现枯萎现象,长势渐趋不佳。郭氏后人及村民筹措资金为古桂建造围栏和护坡,林业部门也积极组织专家赶赴现场查勘,指导古树保护工作。经过抢救,古桂重现勃勃生机,每逢花季便香泽数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3-21 22: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探春为何在清明远嫁?因为清明还融合了古代情人节
文史之新
2019-04-08 08:52
《红楼梦》中许多重要的判词隐语都是以探春作为节点的,如“勘破三春景不长”及“三春去后诸芳尽”,而在前八十回中也有多处暗示了探春的结局,即在清明远嫁他乡。相信很多读者心中都会有一个疑问,堂堂贾家三小姐、大观园里的三姑娘,为何要选在清明节出嫁?曹公写尽了传统习俗,为何却不顾清明节不宜婚嫁这个禁忌?下面我从探春远嫁及清明习俗两个方面对此加以探讨。

探春远嫁并不是一件喜庆的事情,但又包含着希望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探春是一位精明能干志向高远的奇女子,不仅发起了海棠诗社,还进行过一番兴利除弊的大改革,只可惜生于末世的她改变不了贾府的命运,甚至就连自己的命运都改变不了。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在判词中,探春的结局早已写好,那就是于清明时节乘船远嫁他乡。在第六十三回中,探春曾抽到写着“瑶池仙品”的杏花签,上边诗句为“日边红杏倚云栽”,众人将此解读为探春未来将如元春一样成为王妃。而她出嫁的时节,也将为杏花盛开的清明时节。

探春从繁华之地,嫁到千里之外的边陲之地,就算成为王妃,也多少有一些放逐的意味(何况并不是王妃)。探春的命运,就像她在元宵灯谜中所作的那首诗一样: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离开贾府的她,宛如断线的风筝一样,再无依托,只能随风飘荡。
但探春远嫁虽不是一件喜庆的事情,却又包含着一些希望。因为贾府是一只已经死去只是未僵的百足之虫,她留在此处也只能随着贾家一同走向毁灭。同时探春还曾明言: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作为封建时代的一个弱女子,探春想要出走,唯一的途径便是出嫁。

探春
阴雨绵绵,杏花盛开,东风悠悠,百花凋谢,探春于清明出嫁将会呈现一个充满矛盾的场景。这个矛盾的场面,其实正是清明习俗的综合表现。
清明节不仅融合了寒食节,还融合了情人节(上巳节)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肌理细腻骨肉匀”的丽人云集在郊外,这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对上巳节(即三月三)的描写。上巳节是一个起源于春秋时期的传统节日,可在诗经中找到记载。春意盎然,生机勃勃,青年男女郊游踏青,自由择偶,这是我国古代的情人节。
通过《丽人行》可以断定,在杜甫所处的年代上巳节仍是一个独立节日。但我们还应注意到,几乎与杜甫同时期的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中这样写道: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发现,寒食、清明与上巳在中晚唐时期已经开始融合。清明除了祭祖扫墓的习俗,还慢慢融入了郊游踏青与谈情说爱等习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比杜甫和王维稍晚的晚唐诗人崔护写的一首情诗,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崔护写的去年今日与今日指的正是清明节。于清明时分郊游踏青的崔护偶遇了一位站在桃花下的姑娘,一年过去当崔护再次回到那个地方,桃花依旧,但伊人却并未出现。此时的清明节,已经融合了恋爱和踏青这两个元素。
实际上在今天,郊游踏青也是清明节非常重要的一项习俗。此时春天正要过去,夏天还未来临,气候舒适风景宜人,确实是非常适合郊游的日子。当然,扫墓祭祀的习俗不能丢掉。我在此处想说的是,相比鬼节,清明节不仅融合了寒食节,还融合了上巳节。因为它融合了多个节日,所以它的内涵并不单一,习俗也并不单调。

《红楼梦》中探春于清明远嫁,其实也融合了清明节的两种内涵。其一是探春作为“三春”,她的离去意味着贾府的“景不长”以及“诸芳尽”的结局。其二是探春远嫁他乡又有些重获生机的意味,离开衰败腐朽的贾家,她很可能会有一番作为。再加上古代已有在清明节谈情的传统,所以曹公安排探春在清明节出嫁并无不当之处。
【原】探春为何与清明关联密切? 少读红楼 2020-02-11   |  146阅读  |  4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里,探春是贾府三春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个,有管家大才干,是个非常有追求的女孩,判词里说她才自精明志自高,可见探春远大的人生志向。

探春理家一回,被生母赵姨娘折辱,她曾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乱说的。”由此可知,探春虽然庶出,但她自尊自重,是不甘于平凡的女子。



虽然探春有管家大才,有远大的人生理想,想成就一番事业,但她却生不逢时,生在了末世,她的判词第二句说她:生于末世运偏消。也就是说,即便你有再大的能力,但是如果你生不逢时,满腔的才干抱负依然无法施展,探春一生的命运正是如此。

仔细阅读原文,我们会发现,探春一生的命运跟一个节气有关,就是清明,原文中有多次提到探春与清明的紧密关联,也正是这个本身透着不祥的节气,暗伏了探春一生的悲剧命运。
  

第一次,探春判词。探春判词后两句为: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根据相关脂批我们知道,探春最后做了政治的牺牲品,远嫁他乡。这两句话,说的正是探春远嫁时的情节。

也就是说,探春在清明时节远嫁。为什么一定是在清明,而不是别的比较喜庆的节日呢?因为清明时节,农历来说,在三月前后。古代人,清明节有春游的习俗,春游又叫探春或寻春,也许这正是曹公给三姑娘取名探春的由来,也是探春生日为什么放在三月初三的缘故吧。



从名字到生日,探春从出生开始,就跟清明时节有了紧密的关联,这是她早已注定的命运,无论她怎么努力,都无法摆脱这种悲剧性的命运。
  

第二次,元宵灯谜。贾元春省亲回宫后的那年元宵节出了一个灯谜,让太监送到了贾府,贾母见元春高兴,就让宝玉和姊妹们也做灯谜玩耍取乐,这时候探春又做了一个暗示她命运的灯谜。

我们且看这个灯谜: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我们都知道这个灯谜的谜底是风筝,我曾在之前的文章中分析过,探春一生的命运跟三个意象有关:东风、风筝和清明。

这个灯谜的谜面意思是:清明时节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一群孩子做了风筝去放,如果一旦把线割断,那风筝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随东风飘去,再也没有任何牵住它的力量,最后去向一个未知的远方。



这个灯谜一样是探春远嫁的暗示,是她命运的谶语,贾政看了探春的谜语后,认为“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心里越想越郁闷,因为“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

这首谜语里,探春把自己比做了风筝,贾府是牵扯她的那股力量,一旦剪断,她的命运就再也跟贾府没有任何关系,生死由她,所以探春的曲词叫“分骨肉”,里面唱到:一番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探春的这个灯谜之后还有一段脂批:此探春远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致流散也,悲哉伤哉!由此可知,探春的理家大才,脂批悲的是,这么一个有大才干的人,偏偏最终要离开贾府。
  

第三次,清明放风筝。林黛玉重建桃花社一回,时在三月,正赶上探春生日,这时候正是清明前后,柳絮纷飞之时,众人就做了柳絮词,探春想了半天,只得了上半阙,宝玉补齐了下半阙,探春的这首词,也是分离和远嫁的征兆。

《南柯子》: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我们知道,众人作的柳絮词,也是她们各自命运的谶语,探春的这首词,上半阙最后一句,非常明显地暗示了她的远嫁,而宝玉续上的后半阙,似乎是暗示了探春远嫁后第二年归来省亲时的情形。

之后众人去放风筝,探春的是一个大凤凰,正要剪断时,没想到天上又来了一个凤凰风筝,结果两个凤凰风筝纠缠在了一起,后来又来了一个大喜字的风筝,结果三个风筝线都断了,于是三个风筝一起飘飘摇摇地远去了。



很明显,这是探春远嫁的前兆,而且远嫁的对象地位不低,此前,宝玉生日探春抽花签时也暗示了,她最终会是一个王妃。

综上,我们看,探春一生的命运,都跟清明这个节气有关,无论她的生日,还是姓名,都离不开清明,而清明时节,借着东风放风筝去晦气的习俗,也被曹公设定成了探春远嫁的暗示。

如果有人文红楼梦的大悲都表现在哪里,生有大才干大志向的探春,最终远嫁异乡,毫无疑问是红楼梦中最大的悲剧之一。





[url=]+关注[/url]



少读红楼
微信、微博、头条、百度、知乎全网同名——少读红楼。
3474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3-21 22: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清明特辑丨细数《红楼梦》里那些关于祭奠的情节
少读红楼 2020-02-11   |  470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适逢清明,我们今天来说说红楼梦里的几次祭奠。

  

  

黛玉葬花。说到祭奠,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黛玉葬花。黛玉葬花发生在原文第二十七回,这天正赶上芒种时节,时间是四月二十六日,这时候已经过了立夏,正是百花凋谢之时,原文说“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

  

由此可知,饯花神是当时的习俗,尤其对于生活在的大观园中的女子们来说,更是一个非常清雅有趣的活动。这样暗伏悲剧的情节,自然少不了黛玉,实际上,黛玉每年都有葬落花的习惯。


  

我们知道,宝黛共读西厢时,曾一起葬花,黛玉每年春尽之时,都会葬花,她有一个花冢,她认为那些花都是圣洁的,不愿意让它们随着流水流到外面去,流到那些污浊的地方。

  

她曾对宝玉说:“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之后两个人同葬了落花,这一次宝玉找黛玉不见,不觉到了花冢之处,“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宝玉不知道是谁,就站住往下听,不想听到了黛玉唱的《葬花吟》。

  

宝玉听完黛玉的吟唱,“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我们知道,黛玉葬花,其实感怀的正是自己飘零无依的身世,作为精神知己的宝玉,自然读懂了黛玉葬花词中的深意。


  

黛玉的《葬花吟》不仅仅唱出了自己的身世,也唱出了她在贾府面临的生存现实,以及她最终的命运结局和与宝玉的有缘无份。与其说,她是在祭奠落花,不如说是在祭奠自己的青春和爱情。

  

  

黛玉私祭。黛玉除了葬花,其实还有过一次祭奠,但这次祭奠并没有明说黛玉祭的是谁。

  

原文第六十四回,宝玉生日之后不久,有一次他“见雪雁领着两个老婆子,手中都拿着菱藕瓜果之类。”就好奇起来,因为黛玉从来不吃这些凉东西,宝玉就问雪雁要这些做什么用,于是雪雁就跟宝玉说了一番话。

  

雪雁方说道:“我们姑娘这两日方觉身上好些了。今日饭后,三姑娘来会着要瞧二奶奶去,姑娘也没去。又不知想起了甚么来,自己伤感了一回,提笔写了好些,不知是诗是词。叫我传瓜果去时,又听叫紫鹃将屋内摆着的小琴桌上的陈设搬下来,将桌子挪在外间当地,又叫将那龙文鼒放在桌上,等瓜果来时听用。若说是请人呢,不犯先忙着把个炉摆出来。若说点香呢,我们姑娘素日屋内除摆新鲜花果木瓜之类,又不大喜熏衣服;就是点香,亦当点在常坐卧之处。难道是老婆子们把屋子熏臭了要拿香熏熏不成。究竟连我也不知何故。”说毕,便连忙的去了。

雪雁不明白黛玉要这些瓜果供桌做什么用,宝玉也百思不得其解,原文有一段宝玉的心理描写:

  

宝玉这里不由的低头心内细想道:“据雪雁说来,必有原故。若是同那一位姊妹们闲坐,亦不必如此先设馔具。或者是姑爹姑妈的忌辰,但我记得每年到此日期老太太都吩咐另外整理肴馔送去与林妹妹私祭,此时已过。大约必是七月因为瓜果之节,家家都上秋祭的坟,林妹妹有感于心,所以在私室自己奠祭,取《礼记》‘春秋荐其时食’之意,也未可定。……”

也就是说,这时候是七月,是秋祭之时,宝玉这么想没错,但这一次黛玉显然不是为此设祭,至于黛玉到底祭奠的是谁,其实曹公已经通过这一回的回目告诉我们了,回目上半阙是“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后文宝玉看到黛玉写的五美吟,赞不绝口,黛玉也说出写五美吟的缘由来:“我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今日饭后无事,因欲择出数人,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可巧探丫头来会我瞧凤姐姐去,我也身上懒懒的没同他去。……”


  

联系前文可知,黛玉祭奠的正是她写的五个女子,这个女子分别是西施、虞姬、明妃、绿珠、红拂,都是命运多舛的女子,黛玉写出五美吟之后,联想到自己身世,不由得感同身受,悲痛中来,无以排解,于是想出了一个设祭祭奠她们的办法,其实是又一次祭奠自己凄苦的命运。

  

此时的宝黛之间,虽然不再有误会和不愉快,但他们之间一直若即若离,中间还多了一个一直住在贾府不走的宝钗,此时的宝黛钗三人,都一日大似一日,渐渐有了礼节的束缚,加之贾府越来越显出了颓败之相,黛玉在为自己的命运担忧,为自己不可捉摸的未来和无处安放的感情担忧,她悲叹的是自己的身世,祭奠的是自己无处安身的命运。

  

  

除了黛玉,宝玉也有过两次祭奠,第一次是祭奠金钏儿,第二次是祭奠晴雯。

  

宝玉在凤姐生日之时,瞒着众人带着茗烟就出城了。他们一口气跑了七八里路,最后去了水仙庵,宝玉就向水仙庵的老姑子借了香炉,因为找不到干净的地方,最后就到井台上去祭奠。

  

原文说“宝玉掏出香来焚上,含泪施了半礼,回身命收了去。”可知这个祭奠的仪式非常短,宝玉只是流泪施了个礼,这样就结束了,这让跟着的茗烟摸不着头脑,于是他代主子说了一大段话,这段话也恰恰说中了宝玉的心事。

  

茗烟……口内祝道:“我茗烟跟二爷这几年,二爷的心事,我没有不知道的,只有今儿这一祭祀没有告诉我,我也不敢问。只是这受祭的阴魂虽不知名姓,想来自然是那人间有一、天上无双,极聪明极俊雅的一位姐姐妹妹了。二爷心事不能出口,让我代祝:若芳魂有感,香魄多情,虽然阴阳间隔,既是知己之间,时常来望候二爷,未尝不可。你在阴间保佑二爷来生也变个女孩儿,和你们一处相伴,再不可又托生这须眉浊物了。”

宝玉回来后,碰到了金钏儿的妹妹玉钏儿,两人之间的一小段文字,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原文:宝玉陪笑道:“你猜我往那里去了?”玉钏儿不答,只管擦泪。

  

宝玉为什么单单问玉钏儿这句话呢?为什么王熙凤的生日时,玉钏儿一个人在那个哭呢?后文通过宝玉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事情的原委,原文:宝玉因……今日是金钏儿的生日,故一日不乐。庚辰本脂批说:原来为此!宝玉之私祭,玉钏之潜哀俱针对矣。


  

由此可知,宝玉私祭的对象正是金钏儿,因为金钏儿的生日跟王熙凤同一天。对于玉钏儿来说,到了姐姐生日,姐姐却不在了,所以她才会哭。这一回的回目是“不了情暂撮土为香”,可知宝玉对金钏儿还是念念不忘的,这感情里应该更多是愧疚的成分,因为正是他导致了金钏儿之死。

  

  

再说宝玉祭奠晴雯。晴雯被王夫人赶走之时,身上的病还没有好,出去后不久就病死了,宝玉听信了小丫头的言语,认为晴雯做了芙蓉花神,于是就写了一篇很长的诔文,于月下花前,专门祭奠晴雯。

  

应该说,宝玉对晴雯也是非常喜欢和看重的,虽然晴雯平时抓尖要强,喜欢跟人磨牙斗嘴,表现也不如袭人更稳重成熟,但“勇晴雯病补雀金裘”“晴雯撕扇”这几个情节,足以让宝玉铭记在心了,所以这一回的回目下半阙是“痴公子杜撰芙蓉诔”,可见宝玉用心了。


  

有人分析说,宝玉祭奠晴雯的诔文,其实是在祭奠黛玉,我不这么看,这就是一篇宝玉祭奠晴雯的祭文,只不过中间有几句话,恰好被黛玉听进了心里,结果一番修改之后,忽然成了宝黛爱情悲剧的谶语。

  

如果我们把宝玉祭奠晴雯的诔文放大了看,这就不仅仅是说祭奠晴雯和黛玉了,而可能是宝玉对大观园中众多女孩的祭奠,对她们青春逝去,终将薄命的祭奠,所以宝黛之间就“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这几句话展开了讨论,其实正是众人悲剧命运的暗示。

  

贾府祭奠。除了宝黛二人的几次祭奠,每年的清明之时,贾府也有会有祭奠,一般都是族中男丁同往家庙祭奠,原文有这样一段文字:

  

可巧这日乃是清明之日,贾琏已备下年例祭祀,带领贾环、贾琮、贾兰三人去往铁槛寺祭柩烧纸。宁府贾蓉也同族中几人各办祭祀前往。

由此可知,虽然荣宁二府子孙多纨绔,行事不堪,但对祖先的礼节,还是雷打不动,年年都要做的。每年两府里都会有人前去祭祀。宁府也设有宗祠,每年春节前后,贾母也会带领家族子孙,祭祀拜祖。

  

藕官祭奠。贾府戏班解散后,宝玉还曾发现跟了黛玉的藕官在清明之日,私自烧纸钱祭奠死了的菂官,因为两个人在戏中一直扮演夫妻,感情深厚。原文说宝玉“只见藕官满面泪痕,蹲在那里,手里还拿着火,守着些纸钱灰作悲。”

  

后来还是芳官告诉了宝玉藕官和菂官的事,这又引起了宝玉的一篇呆话出来,他让芳官告诉藕官:

  

“以后断不可烧纸钱。这纸钱原是后人异端,不是孔子的遗训。以后逢时按节,只备一个炉,到日随便焚香,一心诚虔,就可感格了。”

可见宝玉是不认同祭奠亡人时烧纸钱的,他之前在水月庵私祭金钏儿时,老姑子准备纸钱,他就没有用。按照宝玉的意思,只要你心中有那个人,即便不烧纸钱,燃几柱香,也就算是尽了心意了。

+关注
undefined
少读红楼
微信、微博、头条、百度、知乎全网同名——少读红楼。
共 3474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
赞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17: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母指黛玉配宝玉,为什么将薛宝琴送与李纨照管?历史上的真祖孙!司棋偷情:为什么在角门口?谁在大观园南角子上夜?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红楼梦贾府大观园龙蛇争玉:连载14】
(连载:庚辰本全部位置路线信息,摘录汇集)

第56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探春才要说话,人回:“大夫来了,进园瞧姑娘。”众婆子只得去接大夫。平儿忙说:“单你们,有一百个也不成个体统,难道没有两个管事的头脑带进大夫来?”回事的那人说:“有,吴大娘和单大娘他两个在西南角上聚锦门等着呢。”平儿听说,方罢了。

(大观园的西南角门:聚锦门)



探春又笑道:“可惜,蘅芜院和怡红院这两处大地方,竟没有出利息之物。”李纨忙笑道:“蘅芜院更利害。如今香料铺并大市、大庙卖的各处香料、香草儿,都不是这些东西?算起来比别的利息更大。怡红院别说别的,单只说春夏天一季玫瑰花,共下多少花?还有一带篱笆上蔷薇、月季、宝相、金银藤,单这没要紧的草花干了,卖到茶叶铺、药铺去,也值几个钱。”




第58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因又托了薛姨妈,在园内照管他姊妹、丫环,薛姨妈只得也挪进园来。因宝钗处有湘云、香菱,李纨处目今李婶母女虽去,然有时亦来住三五日不定,贾母又将宝琴送与他去照管。迎春处有岫烟,探春因家务冗杂,且不时有赵姨娘与贾环来嘈聒,甚不方便,惜春处房屋狭小。况贾母又千叮咛万嘱咐,托他照管林黛玉,薛姨妈素习也最怜爱他的,今既巧遇这事,便挪至潇湘馆来,和黛玉同房,一应药饵饮食,十分经心。

(为什么不将宝琴送与薛姨妈、薛宝钗?却送与李纨照管?真祖孙)



贾母便留下文官自使,将正旦芳官指与宝玉,将小旦蕊官送了宝钗,将小生藕官指与了黛玉,将大花面葵官送了湘云,将小花面荳官送了宝琴,将老外艾官送了探春,尤氏便讨了老旦茄官去。当下各得其所,就如倦鸟出笼,每日园中游戏。

(宝玉、黛玉:贾母两个“指与”,且正旦配小生,很明显贾母“指”黛玉配宝玉)



(清明节范围:二月下旬到三月上旬。还是告诉读者时间)

可巧这日乃是清明之日,袭人因说:“天气甚好,你且出去逛逛,省得丢下粥碗就睡,存在心里。”宝玉听说,只得拄了一支杖鞭,靸着鞋,步出院外。

因近日将园中分与众婆子料理,各司各业,皆在忙时,也有修竹的,也有乌刂树的,也有栽花的,也有种豆的,池中又有驾娘们行着船夹泥种藕。香菱、湘云、宝琴与丫环等都坐在山石上,瞧他们取乐。

宝玉也慢慢行来。宝玉便也坐下,看着众人忙乱了一回。湘云因说:“这里有风,石头上又冷,坐坐去罢。”

宝玉便也正要去瞧林黛玉,便起身拄拐辞了他们,从沁芳桥一带堤上走来。只见柳垂金线,桃吐丹霞,山石之后,一株大杏树,花已全落,叶稠阴翠,上面已结了豆子大小的许多小杏。




第59回 柳叶渚边嗔莺咤燕 绛云轩里召将飞符
  荣府内赖大添派人丁上夜,将两处厅院都关了,一应出入人等,皆走西边小角门。日落时,便命关了仪门,不放人出入。园中前后东西角门亦皆关锁,只留王夫人大房之后常系他姊妹出入之门,东边通薛姨妈的角门,这两门因在内院,不必关锁。里面鸳鸯和玉钏儿也各将上房关了,自领丫嬛、婆子下房去安歇。每日林之孝之妻进来,带领十来个婆子上夜,穿堂内又添了许多小厮们坐更打梆子,已安插得十分妥当。 (薛家登堂入室,已“在内院”,大观园南,东边角门)



莺儿应了才去时,蕊官便说:“我同你去,顺便瞧瞧藕官。”说着,一径同莺儿出了蘅芜苑。二人你言我语,一面行走,一面说笑,不觉到了柳叶渚,顺着柳堤走来。说着,来至潇湘馆中。

藕官接了,笑嘻嘻同他二人出来,一径顺着柳堤走来。莺儿便又采些柳条,越性坐在山石上编起来,又命蕊官先送了硝去再来。

这里莺儿正编,只见何婆的小女春燕走来,笑问:“姐姐织什么呢?”正说着,蕊官二人也到了。

  那春燕啼哭着往怡红院去了。急的他娘跑了去又拉他,他回头看见,便也往前飞跑。

却说春燕一直跑入院中,顶头遇见袭人往黛玉处去问安。

袭人气的转身进来,见麝月正在海棠下晾手巾

(春燕从柳堤被娘追打,进的仍是怡红院的前门,海棠为证)



第61回 投鼠忌器宝玉情赃 判冤决狱平儿情权
柳家的打发他女儿喝了一回汤,吃了半碗粥,又将茯苓霜一节说了。五儿听罢,便心下要分些赠芳官,遂用纸另包了一半,趁黄昏人稀之时,自己花遮柳隐的来找芳官。且喜无人盘问,一径到了怡红院门前,不好进去,只在一簇玫瑰花前跕立,远远的望着。

有一盏茶时,可巧小燕出来,忙上前叫住。说毕,作辞回来。

正走蓼溆一带,忽见迎头林之孝家的带着几个婆子走来,五儿藏躲不及,只得上来问好。林之孝家的问道:“我听见你病了,怎么跑到这里来?”五儿陪笑道:“因这两日好些,跟我妈进来散散闷。才因我妈使我到怡红院送家伙去。”



平儿道:“秦显的女人是谁?我不大相熟。”林之孝家的道:“他是园里南角子上夜的,白日里没什么事,所以姑娘不大相识。高高孤拐,大大的眼睛,最干净爽利的。”玉钏儿道:“是了。姐姐,你怎么忘了?他是跟二姑娘的司棋的婶娘。司棋的父母虽是大老爷那边的人,他这叔叔却是咱们这边的。”

(园里南角子:大观园南边的角门,是大观园大门西边的那个角门,是南边三个角门中最中间那个。便是鸳鸯遇到司棋偷情时,鸳鸯出园的那个角门)




(未完,连载【红楼梦贾府大观园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点击看上一文:

长安昭阳王:宁国府除夕祭宗祠,大门、大厅到正堂,贾氏宗祠位置在哪里?为什么对联反了?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1 赞同 · 0 评论文章

编辑于 2023-12-21 13:31・IP 属地陕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20: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宝琴说的外国美人是哪国的?

红楼梦
81% 知友推荐
· 3.1 万人评价
中国大陆 / 电视剧 · 剧情 · 爱情 / 1987-05-02 中国大陆上映 / 45 分钟




关注者
11
被浏览
1,622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添加评论
​分享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登录
查看全部 9 个回答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谢邀@高廷贞
3 人赞同了该回答
宝琴和凫靥裘:
从前文时间推算,薛姨妈生日是二月二十一日,宝玉生日是三月十八,“原来宝琴也是这日”。

因为二月二十一是努尔哈赤的生日,必须要藏,所以不能明说。

三月十八,讳莫如深,也是康熙的生日,这点可作为薛家宝琴是满清康熙的证据之一。

49回,宝琴和李纹、李绮、岫烟一同到贾府,贾母却做了一个奇怪之举,逼王夫人认了宝琴为干女儿,老太太要养活,为什么?

玄烨的特点之一,是由祖母孝庄抚养长大。52回,贾母赐宝玉雀金裘时,贾母犹未起来,“宝玉见贾母身后,宝琴面向里也睡未醒”,可见宝琴是跟贾母一床睡的。贾母那么疼黛玉,独女的独女,来贾府时还是个六岁的小孩,作者却从未安排跟贾母一床睡、一屋住,宝琴却随贾母生活?因为作者的设计效果是:宝琴随祖母生活,是她一个特征,宝琴就是玄烨。

王夫人认了宝琴为干女儿,那么贾母自然就成了祖母,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前文“李纨盗香”中不是说李纨才是孝庄吗?那祖母怎么成了贾母?看贾母出门的时候,把宝琴交给谁了:

58回,老太妃薨,贾母要入朝、送灵,做了安排:“李纨处目今李婶母女虽去,然有时亦来,住三五日不定,贾母又将宝琴送与他去照管。”看,贾母把宝琴交给了李纨照管!为什么?因为这才是谜底,李纨孝庄和宝琴玄烨才是历史上的真祖孙。红楼作者这种嫁接手法,移花接木,真真假假,真是瞒天过海,游刃有余。

把宝琴既不交给薛姨妈,也不交给她姐姐宝钗,却交给李纨照管。看清反面,才不会觉得这个安排怪异了。

49回,只见宝琴来了,披着一领斗篷,金翠辉煌,不知何物。宝钗忙问:“这是那里的?”宝琴笑道:“因下雪珠儿,老太太找了这一件给我的。”香菱上来瞧道:“怪道这么好看,原来是孔雀毛织的。”湘云道:“那里是孔雀毛,就是野鸭子头上的毛做的。”湘云又瞅了宝琴半日,笑道:“这一件衣裳也只配他穿。别人穿了,实在不配。”

宝钗推宝琴笑道:“你也不知是哪里来的福气。”

在芦雪广,湘云吃鹿肉时,只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那里笑。

宝琴披的这件衣服,有个不一般的名字,凫靥裘。凫,野鸭子。靥,脸上酒窝,指脸颊,比如黛玉“态生两靥之愁”。所以湘云说是野鸭子头上的毛做的,这是表面意思。读后文时注意“鸭头”。

凫靥裘:是用谐音,福烨酋。凫,福临。靥,玄烨。裘,是酋,酋长,《汉书》中指盗贼的首领。为什么说“盗贼”?因为耗子偷玉。

宝钗说宝琴的话:“你也不知是哪里来的福气”?是在提醒读者:宝琴+福气=凫靥。

所以湘云说:“这一件衣裳也只配他穿。别人穿了,实在不配。”别人不是“福”,不是“烨”,当然不配“凫靥”二字。

宝玉生日,射覆游戏时,说到“鸭头”,再进一步解释凫靥裘,是福临、玄烨两个首脑。

50回,芦雪广联诗后,咏红梅花,薛宝琴得“花”字,“花”是朱明关键字,指“华”,宝琴康熙“得华”!符合历史。

然后老太太来了,众人从惜春的“暖香坞”出来:一看四面粉装银砌,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嬛,抱着一瓶红梅。众人都笑道:“少了两个人,他却在这里等着,也弄梅花去了。”贾母喜的忙笑道:“你们瞧这山坡上,配上他的这个人品,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这梅花,像个什么?”众人都笑道:“就像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贾母摇头笑道:“那画的那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一语未了,只见宝琴背后转出一个披大红猩毡的人来。贾母道:“那又是那个女孩儿?”众人笑道:“我们都在这里,那是宝玉。”贾母笑道:“我的眼越发花了。”说话之间,来至跟前,可不是宝玉和宝琴。

贾母让读者瞧:山坡上是“雪满”,配上宝琴,凫靥裘,梅花。

众人说的双艳:宝琴,梅花。就是满清的凫靥裘,福临、玄烨。

贾母强调:衣裳,人。还是强调“凫靥”,人是宝琴,梅花。

不对啊,梅花是李纨,怎么成福临了?后面给解释了,宝琴许了梅翰林之子,梅之子就是李纨之子,贾兰,福临。

“暖香坞”对应“冷香丸”贾兰,这个真正偷玉的“极小极弱”的小耗子,隐藏得很深,几乎不露面,看不到听不到,读者要注意到。

作者特意安排先说双艳、凫靥,最后宝玉才转出。宝琴等到宝玉,康熙得了江山。算上不露面的贾兰福临,应该说:凫靥双艳,即福临、玄烨,或宝琴、梅花,后来都得到了朱明江山。

贾母说眼花,是提醒读者眼花没看清:双艳即凫靥,福临、玄烨。所以薛宝琴来京时写许配梅之子,也是答案在前的手法。

在贾母房中,薛姨妈也来了。贾母因又说及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上还好,因又细问他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薛姨妈度其意思,大约是要与宝玉求配。薛姨妈心中固也遂意,只是已许过梅家了。

看薛姨妈这话:“可惜这孩子没福,前年他父亲就没了。”

这孩子没福;

这孩子没了他父亲;

福 = 他父亲。而且,两句话用了同一个字:“没”,很明显。

宝琴玄烨的父亲福临没的早,所以这孩子没“福”,没福临。

“那年在这里,把他许了梅翰林的儿子,偏第二年他父亲就辞世了,他母亲又是痰症。”

凤姐也不等说完,便嗐声跺脚的说:“偏不巧!我正要作个媒呢,又已经许了人家。”贾母笑道:“你要给谁说媒?”凤姐说道:“老祖宗别管,我心里看准了他们两个是一对。如今已许了人,说也无益,不如不说罢了。”贾母也知凤姐之意,听见有了人家,也就不提了。

凤姐要说媒,绝不是宝玉,凤姐最懂揣摩上司心意,贾母之意宝玉配黛玉是众所周知。连贾琏的小厮兴儿都说:“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凤姐能不知?人精凤姐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在25回,凤姐说黛玉:“你给我们家做了媳妇,少什么?”指宝玉道:“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

那么凤姐说“心里看准了他们两个是一对”,宝琴跟谁是一对?贾兰。精明如凤姐,不会看不出,所以“贾母也知凤姐之意”。作者故意不说贾兰,是留给读者的作业,要读者思考,谁跟宝琴是一对?

李纨是老梅,贾兰是梅之子。福临、玄烨这对父子,在《红楼梦》中化作了贾兰、宝琴一对夫妻。注意:老太妃葬礼那近两月,宝琴在李纨处,而稻香村还藏着一个与宝琴年龄相当的年轻人:贾兰。他们同处两月,作者虽一笔不写,但读者都能看到,这便是不写之写。

现在我们就明白了,贾母又亲嘱惜春:“不管冷暖,你只画去。第一要紧,把昨日琴儿和丫头、梅花,照模照样,一笔别错,快快添上。”贾母说的还是双艳图,凫靥裘,琴儿、梅花,丫头是鸭头,鸭头就是凫靥,福临、玄烨,像湘云后来说的“这鸭头不是那丫头”。“不管冷暖”是特意提醒读者:“冷香丸”贾兰。

惜春只是出神,是作者提醒读者要出神、思考,贾母让画什么?为什么第一要紧?为什么一笔别错?解出“凫靥裘”,就都明白了。

我们也就明白了,在宝琴穿着凫靥裘出现,到50回末这段之间,作者为什么说“骚达子”?为什么在芦雪广吃鹿肉?湘云为什么说“腥膻”?是岳飞“饥餐胡虏肉”,是张煌言“大好江山,可惜沦于腥膻!”都是针对凫靥裘,福临玄烨敌酋的。

49回宝琴进京:后有薛蟠之从弟薛蝌,因当年他父亲在京时,已将胞妹薛宝琴许配都中梅翰林之子为婚,正欲进京发嫁。

但在78回姽婳词前,宝玉随父赴宴作诗回来,因得了些赏,说“这是梅翰林送的”,说明梅翰林就在都中,而且与贾府正常来往,薛家不可能不知梅家情况。几年过去了,却不提发嫁。

所以宝琴后来嫁的应该就是李纨梅家的贾兰,贾兰的结局同顺治,二十多岁死了或出家了,最终宝琴得到了贾府家产,康熙得了天下。满清薛家的宝琴,嫁梅得玉,终得天下,既符合正面故事的情理,在反面又完全符合历史。

宝琴总是跟福临一起说的“凫靥”,也有验证:70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放风筝时,看宝琴的风筝:一个大红蝙蝠!

顺便看看几个人的柳絮词:

湘云:“且住,且住,莫放春光别去。”想要留住春。

宝琴:“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春是朱明关键字,东风是满清关键字。明月梅花:月明林下美人来。都付东风满清了。

宝钗:“东风卷得均匀……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说东风是好风,上青,清。皇太极继位十年后,才改国号为清,所以说上清。

黛玉的《唐多令》,这个词牌名,以南宋刘过的《唐多令·芦叶满汀洲》为首创正体,所以又名“南楼令”。看到“芦叶满汀洲”,还用再解释“满洲”吗?黛玉说“粉堕百花洲”,是什么洲还用明说吗?

用关键字看他们的诗词,各人的立场非常清楚。

再看宝琴最著名的一首诗:

52回,宝钗说四诗四词、咏太极图,揭秘宝钗这个老八皇太极。宝琴说:“我八岁时节,跟我父亲到西海沿子上买洋货。谁知有个真真国的女孩子,才十五岁,那脸面就和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着黄头发……有人说他通中国的诗书,会讲五经,能作诗填词。因此我父亲央烦了一位通事官,烦他写了一张字,就写的是他作的诗。”

宝琴说“八岁”,暴露了康熙登基的年龄。红楼作者又是一石多鸟,也提醒读者:四诗四词,是八,皇太极的排行。古人很重视排行,以《水浒传》为例,武松的知名度可谓家喻户晓,说朱元璋可能有人不知道,说施耐庵也可能有人不知道,但说“武松武二郎”,没人不知道。武松的哥哥,那个著名的武大,叫什么名字?没人回答上来,没关系,说武大就好,无人不知,可见排行的重要。

宝钗让宝琴的丫嬛,去请湘云、香菱,“就说我们这里有一个外国美人来了,作的好诗。”湘云来笑问:“那一个外国美人来了?”

宝钗说我们这里、外国美人,湘云问读者“哪一个外国美人来了?”明指宝琴就是那个外国美人。

宝琴因念道: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
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
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
众人听了,都道:“难为他!竟比我们中国人还强。”

看地图:(此图是在网上下载的,只看海沿子)


西海沿子:西边的海沿子,宁远卫,山海关,到天津卫这个海沿。

真真国的女孩子:不就是“女真”嘛,就是外国美人薛宝琴,通中国的诗书,能作诗填词,所以这首诗就是“女真”的薛家宝琴所作。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直白到不需要解释了。点明“红楼梦”是“朱”楼,对应“水”国,朱、水分别是明清关键字。而且,“楼”在下联的对应字是“国”,则本书“朱国梦”是哪个国更清楚了。

1661年八岁的康熙登基,1662年永历帝身死国灭,所以“女真”的薛宝琴说:昨夜明、今宵清。

红楼作者明显不认为薛宝琴这个外国美人属于“我们中国人”。

薛宝琴不是“我们中国人”,也有验证:

前文说过,75回,尤氏在李纨的稻香村洗脸时,银蝶说小丫头炒荳儿:“说一个葫芦就是一个瓢!”是说李纨:葫芦,瓢,是胡虏。

注意,一个葫芦,一个瓢:一个葫芦切俩瓢,是李纨、贾兰,还有一个瓢是谁?作者给了提醒:“炒荳儿”。分给宝琴的荳官,也唤作“炒豆子”。而且,贾母参加老太妃葬礼的两个月,宝琴就住在稻香村。作者故意用这个相似的名字,提醒读者:薛宝琴是那个瓢,胡虏。



《红楼梦》这本书有多个书名,还有《石头记》、《风月宝鉴》等,渺渺真人送给贾瑞救命的镜子,就叫【风月宝鉴】,注意真人嘱咐贾瑞的话:

千万不可照正面(侧批:【谁人识得此句】下面脂批:【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只照他的背面(脂批:【记之】)!要紧,要紧!

贾瑞呢?照正面看美女,死路一条!



《红楼梦》中其它问题探讨,在以下知乎专栏:全部免费。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
www.zhihu.com/column/c_1410203949748498432

发布于 2023-10-30 12:55・IP 属地陕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3-23 19: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崇祯帝真的在煤山上吊了吗?其实这是一个圈套
2018-01-31 15:52
末代帝王中,至为刚烈者,莫过于明崇祯帝。

其抱定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人生信条,等北京城陷落,一声长叹,慨然以身殉国。

古往今来的末代帝王,惨死者很多。

且看秦二世胡亥,在被赵高杀害前,苦苦哀求“愿与妻子为黔首(普通百姓)”;

西汉平帝毫无知觉地喝下王莽精心炮制的毒酒;

东汉献帝做了多年傀儡,受尽凌辱,最后被迫“禅位”;

曹魏元帝则被弑杀于街头;

西晋怀帝被匈奴俘虏后,在宴会上“青衣侑酒”,在出猎时“执戟前导”,在羞辱中被杀;

东晋恭帝司马德文被刘裕派人用被服蒙首活闷杀;

隋炀帝杨广亡国之际,惶惶不知终日,每每揽镜自照,遇恻然泪下,称:“好头颅谁当之!”最后被三尺练巾绞死;

还有,唐昭宗与唐哀帝都惨死在朱温手下;南唐李后主被宋太宗鸩杀;北宋徽、钦二帝更被金人虐杀得惨不可言……

不得不说,最懂得苟全性命的还是元末顺帝和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尤其是溥仪,不惜出卖国家主权、投靠日本人。

和崇祯帝一样壮烈殉国的,有举火自焚的后唐末帝李从珂,有自缢于幽兰轩的金哀宗完颜守绪,有崖山之战后与大忠臣陆秀夫一同赴海的南宋末帝赵昺,他们都是人们同情和悼念的对象。

但是,有人说,崇祯帝其实并非在煤山上吊自杀的。

其证据是一部署名为聋道人所著的《遇变纪略》。

该书记载云:“十八日,……吾乡刘光禄坐守东华门,是夜五更鼓返寓,遣使密与涂公曰:‘皇上并中宫太子三鼓以轻骑逸民间’……李自成入大内,见帝踪迹,令诸将南追。……是日,知帝与太监王承恩并缢于煤山,遗有血沼一纸,皇后尸亦在宫中抬去,俱停于东华门侧棚内。”



这“聋道人”以甲申之变亲历者的身份著作《遇变纪略》,称:三月十八日,自己的同乡刘光禄负责把守东华门,当晚五更时分派人汇报御史涂必宏,说亲眼见崇祯帝与太子已于三更时分轻骑逃逸入了民间。接着,聋道人又别有深意地把自己听闻的“煤山上吊”之事的日期记录了下来。

为什么说是别有深意呢?因为崇祯皇帝是在三月十八日半夜时分出逃的,而崇祯煤山上吊的消息是在二十二日才传出的,中间隔了三四日。

那么,这两个日期有没有旁证呢?

对比一下同为甲申之变亲历者的著作。

《烈皇小识》记: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率军进入承天门,进入了皇宫,便迫不及待地搜捕崇祯帝,悬重赏,申严诛,称:“献先帝者万金,封伯爵,匿者,夷其族。”过了三天,“二十二日庚戌得先帝遗魄于后苑山亭中,与王承恩对面缢焉,先帝以发覆面。”



《甲申纪事》也记: “二十二日贼搜得先帝遗弓于煤山松树下,与内监王承恩对面缢焉。……发俱乱,内相目睹,为予言也。”

通过这两条,便知李自成的确是在十九日入城、二十二日才搜出“崇祯尸体”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崇祯皇帝真的在煤山上吊了,而煤山属皇家后苑,地方并不大,为什么李自成几十万人展开了地毯式搜查却要花了三日时间才发现尸体?

还有,这尸体真是崇祯帝本人?《烈皇小识》记“以发覆面”,即面部被长发遮盖住了,现场的人都看不清楚。

根据这两个疑点,再结合《遇变纪略》所记来看,“崇祯帝煤山上吊”之说是有可能属李自成造假,即崇祯帝早已逃出了北京城、藏匿在了民间。

要知道,李自成虽然攻陷了北京城,但如果没有崇祯皇帝确切的下落,民众向明之心不死,则李自成就没法坐稳龙庭。这也是李自成入城后为什么急吼吼地要搜捕崇祯帝的原因。可是,诚如《遇变纪略》所记,崇祯帝早于三月十八日与太子轻骑逃逸入了民间,李自成遍搜不获,只好造假,用一具“以发覆面”的尸体,谎称崇祯皇帝已在“煤山上吊”,魂归天国。

至于崇祯帝逃出北京后为何始终没有现身,主要是南京已拥立了新皇帝,而满清又风火入关,形势变化得太快,当然,也有可能是他在南逃路上死于乱军之中了。

其实,崇祯帝煤山自尽之说早已是定论,别的其他说法不过开一时之脑洞,博君一笑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3-23 19: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海棠诗社+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60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海棠诗社”的正面与反面
知道个啥
知道个啥​
高职教师
8 人赞同了该文章
《红楼梦》的第三十七回写了大观园中的诗社活动,这是有关中贵族生活的富贵、奢华之外的另一个侧面,那就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一群年轻人高雅的精神生活。这个诗社是由探春倡议成立的,但是背后也有贾芸的一份功劳。

首先是是贡献了题目。因李纨看见了下人抬着贾芸送来的两盆白海棠,遂临时起意,定当天的诗社活动以”海棠”为题。

李纨道:“方才我来时,看见他们抬进两盆白海棠来,倒是好花。你们何不就咏起他来?”

对此脂砚斋评到:

“真正好题。妙在未起诗社先得了题目。”

因了这个题目,在决定诗社的名字时,探春说:

“俗了又不好,特新了,刁钻古怪也不好。可巧才是海棠诗开端,就叫个海棠社罢。虽然俗些,因真有此事,也就不碍了。”

所以就有了“海棠诗社”这个名字。

探春的海棠之俗,看似随口一说,其实非常值得玩味。并没有哪首古典诗词给海棠贴上俗的标签,探春此话从何而来?我们不妨从这天宝玉一前一后收到的两封信说起,一封是探春倡议建立诗社的,一封是贾芸请安问好并送上海棠的。前者的叫“花笺”,后者的叫“字帖”,画面感上就有了贵贱之分,再来看文字:

“妹探谨启二兄文几: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未忍就卧,漏已三

转,犹徘徊桐槛之下,竟为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昨亲劳抚嘱已,复遣侍儿问切,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抑何惠爱之深耶!今因伏几处默,忽思历来古人,处名攻利夺之场,犹置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因一时之偶兴,每成千古之佳谈。妹虽不才,幸叨陪泉石之间,兼慕薛林雅调。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雄才莲社,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耶?若蒙造雪而来,敢请扫花以俟。谨启。”

“不肖男芸恭请父亲大人万福金安:男思自蒙天恩,认于膝下,日夜思一孝顺,竟无可孝顺之处。前因买办花草,上托大人洪福,竟认得许多花儿匠,并认得许多名园。前因忽见有白海棠一种,不可多得,故变尽方法,只弄得两盆。大人若视男是亲男一般,便留下赏玩。因天气暑热,恐园中姑娘们妨碍不便,故不敢面见。谨奉书恭启,并叩台安。男芸跪书。”

两封信文字上的雅俗之别,跃然纸上。尤其是贾芸在信中央求比自己小了好几岁的宝玉将他视为亲儿子,对此脂砚斋评到:

“皆千古未有之奇文,初读令人不解,思之则喷饭。”

曹雪芹为什么在极力赞美贵族青年们高雅的同时还要顺便嘲笑一下俗不可耐的贾芸呢?他都俗称这个样了,为什么这个高雅诗社还要以他送来的花命名呢?这里有什么深意吗?

形象地来说,每一部文学作品就像是一部话剧作品,作者是导演,读者就是台下的观众。一个高明的导演既要通过演员的对话来表现作品,同时道具的使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有时道具甚至被用来推动剧情的发展。

在海棠诗社这一节,贾芸送来的这两盆海棠花就是道具,大观园里不缺名贵花木,而为什么这两盆白色的海棠被反复提及,不仅做了诗社题目,还做了诗社名字呢?这里,作者就是想通过这两盆花来提醒读者,不要忘了这两盆花关联的贾芸其信,其人。

在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中,“ 跛足道人”送给贾瑞一面镜子,两面皆可照人,并且“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它的“背面”。评注人脂砚斋在此处的评注中也一再警示读者:”此书表里皆有喻也“。“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要紧,要紧。”

因此在这里,我们也要看正面和反面。从正面看,作者极力赞美衣食无忧者的高雅精神。雅集诗会,曲水流觞,一群人一起风雅,是历代文人们无不神往的社交方式。而探春倡导并组建诗社,则提升了贾府鼎盛时期大观园的品味:这里不单是公子小姐们的世外桃源,更是一群文青锦心绣口诗意栖居的雅致所在。

而从反面看,作者不动声色地为读者呈现了生活的另一面:像贾芸这样寒微之辈,为了生存,可以去称比自己小四五岁的宝玉为父亲,这堪比七十岁的老莱为娱亲而“诈跌”。但两者有本质的不同:老莱是愚孝,而贾芸与其说可笑,不如说令人心酸。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低三下四呢?生活的第一步是生存,要先填饱肚子之后,才能考虑精神的独立,人格的完整,在此基础上再考虑高雅的精神生活。

用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来解释一下,大观园中的公子小姐们已经到了最高层次:自我实现,而贾芸还在最底层挣扎,尊严与自我实现对他来说是另一个世界,是他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所以,探春建诗社,贾芸送海棠,“海棠诗社”的名字正反面是富贵与贫寒,连着高雅与卑俗。 正如让贾瑞送命的那面镜子,正面是不切实际的欲望,反面是残酷的现实,照正面就要了他的命,在此作者用“海棠诗社”这个名字来提醒现实的两面性、残酷性。衣食无忧者追求高雅值得赞美,而那些广大的、卑微的贫弱者更值得深切的悲悯与关怀。

编辑于 2022-05-08 18: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3-23 20: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揭秘: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上吊自杀之谜

独孤岛书屋
原创 ·
2020-03-20 11:34
+订阅


崇祯十七年(1644年)旧历三月十九日,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上吊自杀的日子。在此二十多天前,内阁大学士(类似现在的副总理或政治局委员)蒋德璟和皇上顶嘴,说了几段为时已晚,但在我看来仍然非常要紧的话,惹得皇上大怒,蒋德璟也因此丢了官。

这次顶嘴起源于对加税的不同看法。五年前,崇祯十二年春,皇上在全国范围内加派730万两白银,作为练兵费用,叫做练饷。这是崇祯即位之后的第四次大规模加税,全国人民的纳税总额至此几乎翻了一番。皇上加税确实也是出于无奈。中原一带的农民造反还没有平息,满洲又闹翻了天。就在决定加税的一个多月前,清兵在河北山东一带纵横蹂躏2000里,掳掠人口牲畜50余万,还在济南杀了一个德王。人家大摇大摆地杀了进来,又大摇大摆地满载而归,明朝的官军竟然缩作一团不敢跟人家交手。这样的兵岂能不练?练兵又怎能不花钱?不过皇上也觉得心虚,税费一加再加,老百姓方面会不会出什么问题?杨嗣昌是当时的兵部尚书,类似现在的国防部长,他办事认真,聪明干练,替皇上做了一番阶级分析。


杨嗣昌说:加税不会造成伤害,因为这笔钱是加在土地上的,而土地都在豪强手里。杨嗣昌以上次加征的剿饷为例,100亩地征三四钱银子,这不但没有坏处,还能让豪强增加点负担,免得他们钱多了搞土地兼并。这种分析听起来颇有道理。

皇上还听过另外一种支持加税的分析。崇祯十一年考试选拔御史,一位来自基层的名叫曾就义的知县也说可以加税。他说关键的问题在于地方官不廉洁,如果他们都廉洁了,再加派一些也未尝不可。皇上觉得这种观点很对心思,便将他的考试名次定为第一,又升了他的官。据说曾知县为政廉洁,他的见解想必是有感而发,在逻辑上也绝对正确。从百姓负担的角度看,腐败等于一笔额外的重税。假设真能减去这笔“腐败税”,多派一些军饷当然无妨。

有了这些分析的支持,皇上又征求了另外两位内阁大学士的意见。这二位也赞成加税。于是皇上拍板定案,加征练饷。假如是现在,决策者大概需要追问一些数字,譬如腐败造成的额外负担究竟有多重,有把握消除多少?究竟有百分之几的土地在豪强手里,又有百分之几的土地在自耕农手里?豪强们的佃户负担如何?等等。奈何帝国的最高决策者和他的顾问都不擅长定量分析。

一晃练饷征了五年,原来企图解决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加重了。官军照样不灵;清兵还在闹着;李自成更由战略性流窜转为战略性进攻,从西安向北京进军,已经走到了大同一带;杨嗣昌本人也在与张献忠的作战中失利自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需要检讨一下大政策了?这时一位叫光时亨的给事中(近似总统办公室负责监察工作的秘书)给皇上写了份奏疏,他认为,加征练饷的政策是祸国殃民的政策,应该追究倡议者的责任。

按照规矩,这份奏疏先由内阁大学士过目,替皇上草拟一份处理意见,再交皇上最后定夺。于是内阁大学士蒋德璟就替皇上草拟了一段话,大意是:以前的聚敛小人,倡议征收练饷,搜刮百姓,导致人民贫穷,种下了祸根……皇上看到这段话很不高兴,这练饷明明是他拍板征收的,蒋德璟却说什么“聚敛小人”,谁是小人?皇上把蒋德璟叫来,当面问道:聚敛小人指的是谁?

蒋德璟心里想的小人是杨嗣昌,但杨嗣昌死在岗位上,皇上对他一直心存好感,蒋德璟不敢直说。皇上心里想的小人是他自己,他怀疑蒋德璟在指桑骂槐,非要问个明白。于是蒋德璟就拉出一只替罪羊来,说他指的是前任财政部长。皇上不信,为自己辩护道:朕不是聚敛,只想练兵。

蒋德璟道:皇上当然不肯聚敛。不过那些部长的责任却不可推卸。他点出了一连串征税的数字,任何人听了都会感到这是搜刮百姓;同时他还点出了一连串兵马的数字,任何人听了都会明白练兵毫无成绩。搜刮了巨量的银子,却没有练出兵来.这究竟应该算聚敛还应该算练兵,已经不言自明了。

后边的话还长。总之是蒋德璟顶嘴,皇上震怒,蒋德璟又为自己申辩,诸位大臣替他讲情。最后财政部长主动站了出来,说本部门的工作没有做好,把责任都揽到了自己头上。皇上听了这话,火气才消了一点。

这位蒋阁老是福建人,说话口音重,不擅长争辩,但是文章典雅,极其博学。蒋德璟回家后便给皇上写了一份奏疏,进一步解释自己的思想。奏疏的大意是:现在地方官以各种名义征税,追讨拷打,闹得百姓困苦,遇到贼反而欢迎,甚至贼没有到就先去欢迎了。结果,兵没有练出来,民已经丧失了,最后饷还是征不上来。因此我想追究倡议练饷者的责任。我这样做很冒昧,我又傻又直,罪该万死。随后引罪辞职。

请注意这几句话。蒋德璟向皇帝描绘了一种反向的关系:你不是想加饷平贼么?偏偏你筹饷的规模和努力越大,百姓迎“贼”就越踊跃,“贼”也就越多。百姓投了贼,饷更没处征了。这意味着一个空头政策换来了更多的敌人和税基的永久消失。为了表达这个意思,内阁最博学的蒋阁老惹怒了皇上,并且引罪辞职。

崇祯很要面子,心里却不糊涂。与这种矛盾的心理一致,他容许蒋德璟辞了官,但不久也取消了练饷。清朝的史学家赵翼推测崇祯罢练饷的心理,说了一句很简明的话:“盖帝亦知民穷财尽,困于催科,益起而为盗贼,故罢之也。”用现代汉语更简明地表达,就是:皇帝也知道征税越多盗贼越多。

说到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皇上转了一个弯。皇上的思维原来似乎是直线的,他想多敛钱,多练兵,从而消灭反叛者。在敛第一个、第二个、甚至第七八个100万的时候,这种思维似乎还对头,银子多了,兵也多了,叛乱也开始平息了。但是这条路越往前走越不对劲。敛钱敛到第十几个100万的时候,老百姓加入叛乱队伍的速度和规模陡然上升。皇上新敛到的那些军费,新增加的兵力,还不足以镇压新制造的叛乱。如此描述这个转弯,带了点现代边际分析的味道,明朝人确实没有如此清晰地讲出来。不过他们显然意识到面前存在一个致命的拐弯。这个死弯在我们2000多年帝国的历史上反复出现,要过无数人的性命,现在又来要崇祯的命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U形山谷,从侧面看,崇祯率领着官府的大队人马一路压将下去,挤压出更多的钱粮和兵员,镇压各地的叛乱,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越往后越费劲,最后他撞到了谷底。这时候,他的努力便造成了完全相反的后果。沉重的赋税压垮了更多的农民,逼出了更多的土匪和造反者,叛乱的规模和强度反而开始上升了。

总而言之,征税的压力越大,反叛的规模越大。帝国新增的暴力敌不过新生的反叛暴力。全国形势到了这种地步,崇祯便走投无路了。在我看来,崇祯和明朝就是被这个U形弯勒死的,故称其为崇祯死弯。

李自成:谷底的硬石

在不同的地区,对不同的社会集团来说,崇祯死弯的谷底是在不同的时刻出现的。陕西是明末最早露出谷底的地方。至于确切时间,如果以推翻明朝的核心人物李自成的反叛为标志,这个谷底出现在崇祯三年(1630年)夏季的一天。在那天,一路压榨下来的官府,碰上了李自成这块硬石头。

关于发生在这一天的故事,我看到过三种说法。其中与政府催粮派款联系最为直接的说法,出自毛奇龄的《后鉴录》卷五。毛奇龄是《明史·流寇传》的撰写人,算得权威人物了。他说“自成……相推为里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李自成被村民推选为行政村的村长。明末征收税费的途径和现在差不多,也是通过村干部进行的。钱粮交不齐,拿村干部是问。毛奇龄说:“值催科急,县官笞臂,枷于市。”明朝有一套固定的催粮派款的办法,这里记载的“笞”——打板子,“枷”——戴上木枷在大街上示众,都是“催科”的常规程序。按照这种程序,逾期未完税的,每隔五天十天便要打一顿或者枷上示众一回,直到你完成政府分派的交纳任务为止。如果李自成在村子里收不齐钱粮,自己又赔不起,只好逃到一个政府逮不着的地方去。李自成正是如此。

与政府催粮派款的联系稍微间接一点的说法,是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四十二的记载:“李自成,陕西米脂县双泉堡人。……因负本邑艾同知应甲之债,逼勒为寇。”

按照这种说法,李自成也是被政府的赋税逼反的,不过中间经了当地一个叫艾同知的乡绅之手。所谓乡绅,大体是指那些退休或养病在家,有干部身份或者叫干部任职资格的地主。所谓“应甲之债”,是在支应政府派到村里的差役时欠下的债务。大概李自成为了支应官府,找艾同知借了债,恰好赶上灾年,一时还不起,被有权势的财主往死路上逼,于是反了。

从名义上说,万历年间实行一条鞭法之后,所有的乱收费乱摊派都并入了一个总数,不应该再有什么额外的支应了。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官总有办法征收额外的钱粮,更何况中央政府也没有起到好的带头作用。在偏僻一些的地方,地方政府竟敢公然签派各种额外的追索,连借口都懒得找。

关于那个谷底的故事的第三种版本,是说李自成的祖父和父亲那辈人,已经在为政府驿站养马的差役中赔累破产,李自成自幼贫穷,吃不饱穿不暖,出家当了小和尚,俗名黄来僧。稍大又给一户姓姬的人家放羊,20岁便到驿站当了驿卒(近似邮递员)。崇祯二年,因为财政困难,中央政府背不起驿站这个邮局兼招待所的巨额亏损,便下决心大规模裁减驿站。次年,24岁的李自成下岗失业。

郑廉在《豫变纪略》卷一中记载了李自成失业后的遭遇。他说,李自成在当驿卒的时候人缘很好,那年饥荒,姓艾的乡绅放贷,李自成还不起欠款,被艾家的奴仆戴上木枷,在大街上暴晒。他的驿卒哥们儿想把他移到荫凉地方,给他点水喝,艾家的人不许。李自成也不肯屈服求情。他的哥们儿按捺不住愤慨,干脆毁了木枷,拥着李自成出走城外。饥民们跟着入伙,于是就成了一支队伍。《豫变纪略》的作者郑廉被李自成的军队俘虏,在农民军中多年,这套说法可以看做造反队伍中的流行版本。

我啰啰嗦嗦地罗列了三种版本,是因为这三种版本涉及到的所有因素都对崇祯死弯的形状和谷底的位置有重要影响。譬如天灾的影响,地主的影响,政府的赋税和额外摊派的影响,严厉的追逼手段的影响,失业下岗的影响等等。

地主的影响就不必细说了,我们听过许多地主压榨农民的故事。中国历代的田租确实高得过分,常规是产量的百分之五十,如果佃户拖欠,政府也会动用专政工具帮助地主,因为田中含着皇粮。我们已经看到李自成被枷在大街上暴晒,而“枷”是政府专用的刑具,枷的出现是官府介入的标志。在勾结官府失去约束的状态中,土豪劣绅是将全社会压向崇祯死弯谷底的一股重要力量。

天灾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明末的大乱从陕西开始,这一点很有自然地理方面的道理。据说中国气候在明末进入了一个小冰河期,想必降雨区域普遍南移。从气象记载来看,就表现为陕西一带连续多年的大旱,动辄七八个月不下雨。在陕西那个靠天吃饭的地方,这意味着大面积的饥荒。明朝曾有人观察到一个现象:江南的米价从每石四五钱银子涨到每石一两五到二两银子的时候,路上就可以看到饿殍了。而在李自成造反前后,陕北的米价在每石六两到八两银子的超高价位徘徊不落,与此相应的就是饿殍遍地和大量的人相食的记载。更何况陕西不比江南,底子本来就很薄,哪里架得住这样连年的天灾。

到了这种关头,官府应该做的是救济和赈灾,绝不应该继续加税压榨。而崇祯所做的正是加税,而且催逼严厉。《明史·流贼列传》记载说:当时陕西所征的名目有新饷、间架、均输,名目恨不得每天都有增加,而且腐败的吏胥们因缘为奸,民大困。李自成在造反的第一个版本中挨县官的板子,戴枷示众,就很好地体现了官府火上浇油的作用。

按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规定,各地遭灾,地方官一定要及时报告,隐瞒不报者死。如果情况紧急,地方官有权直接开仓放粮,事后补报户部批准备案。中央政府自然更有赈灾的责任。这是合乎儒家治国理论的正式规定,但不过是一纸规定而已。据《明史·流贼列传》记载,李自成造反的那一年,兵部郎中(近似国防部的局长)李继贞曾经上奏崇祯,说延安一带饥荒,眼看老百姓都要当强盗了,他请求国库发放10万两银子赈济饥民。结果“帝不听”。皇上不听,你又能拿他怎么样?对明朝的皇帝来说,朱元璋是他们的祖宗,祖训的地位相当于如今的宪法,但皇上就是违宪了,谁又敢拿他怎么样?

话又说回来,各地的粮仓里也未必有多少粮,好多地方账面上有,实际已被那些冗官冗兵偷偷吃了黑了,或者换成糟朽的了。李自成围困开封的时候,开封的粮仓就露出了这样的黑馅,结果开封大饥,一个人单身走路经常失踪,被人像偷鸡摸狗一样悄悄杀了吃掉。我国粮食部门的黑暗有上千年的悠久传统,难道崇祯就能找到根治的灵丹妙药?

李继贞申请赈灾的10万两银子并不是大数,那几年仅仅加征辽饷这一项,陕西百姓就多掏了26万两银子。比起每年数以千万计的军饷来,比起即将发生的许多轰轰烈烈的大规模战役和高级将领的胜利或者自杀来,这些钱粮方面的小数字不过是一些没有多少人注意的零碎,但是就在这些零碎中,在人们无可奈何的官府腐败和官家冷漠中,崇祯死弯已经逼近了谷底。

我看到过一句崇祯元年农民造反前的动员口号:饿死也是死,当强盗也是死,坐等饿死,还不如当强盗死!这是非常现实的利害计算。当良民和当强盗的风险已经相等了,而当强盗活下去的希望却大得多,这就是崇祯死弯的谷底。

一般说来,赋税加重意味着皇上豢养的专政工具更加强大,老百姓造反的风险也应该随之加大。尽管从钱粮变成威慑的转化渠道腐败朽坏,严重渗漏,那一大笔钱粮总要变出一些军队和刀枪,明晃晃地逼到造反者面前,并且在心怀不满的百姓面前晃动,构成冷飕飕的威胁。可是,如果压榨过度,老百姓到了横竖也是一死的地步,风险就无法继续加大了,上述道理就失灵了。万一官府的镇压力量跟不上劲,或者外强中干,或者可以收买,让老百姓看出犯上作乱倒是一条活路,这时候,崇祯死弯就见了底。在这块地方,造反有收益,当良民却没有。造反有风险,但良民同样有,说不定还更大。这就是崇祯死弯形成的微观基础。

更深广的背景

李自成造反并非偶然。他不过是一场在时间和空间上更为深广的政府与民间冲突的一部分。统治集团垄断了所有权力,压榨老百姓,这本来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老百姓一盘散沙,根本抵挡不住,这个社会迟早要沉落到崇祯死弯的谷底。而李自成不过是一波又一波的谷底中的一块硬石头,他既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农民陈胜吴广和九百戍卒到现在的北京一带服役,大雨路断,不能按期赶到,依法当斩。这二位商量如何是好,商量的内容就是如何对付政府,不同的对策有什么样的风险和前景。继续赶路无疑是自己送死,而逃亡与造反比起来,吴广认为二者的风险差不多,仍是一个死。陈胜说天下苦于秦朝的统治已经很久了,造反倒有可能成功。于是决定造反。通过这个我们已经熟悉的计算,可以断定陈胜吴广正处于标准的崇祯死弯的谷底。而“天下苦秦久矣”,则意味着全国人民的处境离崇祯死弯的谷底不远了,这确实是造反成功的绝好条件。后来陈胜吴广对同伙做了一个动员报告,大讲众人的“谷底”处境。这大概是中国历史所记载的最早的造反动员报告。

动员报告说:大家遇雨,全都不能按期赶到了。误期就要砍头。就算不砍头,戍边的死亡率通常也有十之六七。壮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大事出大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众人赞成这个结论,于是造反,天下大乱,秦朝由此灭亡。

元朝的至正十二年(1352年)三月,陈胜吴广造反的1560年之后,李自成造反的278年之前,明朝创始人朱元璋25岁,正在安徽凤阳的一座寺院里当和尚。和李自成一样,他也是因为家里太穷才出家当和尚的。当时元朝已经用沉重的徭役和赤裸裸的腐败逼出了红巾军,官兵和造反者杀来杀去,天下已乱,官兵经常捕杀良民冒充战功。这时候朱元璋开始计算凶吉。他想入伙造反,又怕风险大。留在寺院里,又迟早要给官军捆去请赏。正在计算不清的时候,同村的哥们儿汤和托人带给他一封信。信中说,他投奔了红巾军,已经当到千户(类似现在的团长)了,劝朱元璋也去入伙。朱元璋烧掉信,犹豫了好几天,同屋的师兄悄悄告诉他,前天那信有人知道了,要向官府告发。

我们知道,这时候的朱元璋已经走投无路,接近崇祯死弯的谷底了。但是朱元璋办事很慎重,他拿不定主意,就回到村里和另外一个哥们儿商量。他的问题是:是在庙里等着人家抓呢,还是起来跟他们拼了?(8)那位哥们儿认为还是投红巾军好,但又不敢肯定,就劝他回去向菩萨讨一卦,听菩萨的。朱元璋回到寺院,发现寺院被烧光了,和尚们也跑光了。据说官军认为红巾军供奉弥勒佛,和尚也供奉弥勒佛,怕和尚给红巾军当间谍,就挨着班烧寺院。这天正好烧了朱元璋的安身之处,他没了吃饭的地方。谷底到了。

朱元璋还是讨了一卦。结果,留下是凶,逃走也是凶。和吴广当年分析的结果一样,风险相同。投红巾军呢?答案是吉。于是,这位即将埋葬元朝的人上路了,投奔红巾军去了。

还不到三百年,世道又转了一个圈,轮到朱元璋的子孙面对当年明太祖一流的人物了。

明末陕西农民造反的第一人是白水王二,时间是天启六年(1627年),比朱元璋晚275年,比李自成早三年。

那年三月,澄城知县张斗耀在大旱之年仍然催征不已,而且手段残酷,老百姓受不住了。有个叫王二的人,在山上纠集了数百人,都用墨涂黑了脸。王二高叫道:“谁敢杀张知县?”众人齐声回答:“我敢!”当时的口语与现在非常接近,这敢不敢的问答是史书记录的原话,并不是我的翻译。问答之后,这伙黑面人下山,拥入县城,守门者吓得躲在一旁。众人径直闯入县政府大院,而此时的张知县正在“坐堂比粮”——按照条文规定,坐在大堂上用刑,催逼百姓完粮纳税。黑面人各持兵器拥上公堂,张知县逃到自己在县政府大院后面的住宅里,乱民直入私宅,将张知县乱刀砍死。然后,王二等人退聚山中。明末陕西农民起义从此开幕。

在我看来,张知县死得颇为冤枉。他怎么会死呢?按照官方理论的说法,这类恶性事件根本就不可能发生。官府和百姓是一家人,他们的关系就好像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朱元璋来自贫苦大众,本人就是崇祯死弯的谷底中的一块有名的石头,很明白政府和人民的亲情是怎么回事,也很注意强调他们一家人的关系。我们知道他有赈灾方面的漂亮规定,那就是亲情的证明。按照那些漂亮的规定,坐在大堂上的张知县应该正在放粮而不是催粮。下边应该有颂声一片,怎么竟冒出一群黑脸的持刀大汉呢?谁都明白,开仓放粮是一件很得人心的事情,甚至是很有油水的事情,更何况放粮又不是放他张家的粮。难道张斗耀这家伙有毛病,不喜欢用别人的钱给自己买好,偏偏要冒险得罪人,替别人讨债么?或者他别有苦衷?

据给事中李清记载,崇祯刚即位,便严于征收钱粮,并且做了一些具体严格的规定。譬如知府不完成赋税不能升迁,知县等官员不完成赋税任务干脆就不能参加升迁前的考选。这是用胡萝卜勾引毛驴前进的政策。同时还有大棒驱赶的政策。完不成钱粮任务要降级,还要扣罚俸禄。这可不是虚张声势,松江府和苏州府的钱粮任务重,竟有扣罚俸禄数十次,降十级八级的情况。而且参与考成的完粮纳税指标不仅是正额辽饷,后来又加上了许多杂七杂八的项目。其内容之庞杂,连户部(财政部)的局长们都搞不清楚了,只能依靠具体登记办事的书手处理。

如此说来,县官催逼钱粮,根本就是中央政府和皇上逼的。工资和乌纱帽毕竟在人家手里,而不在老百姓手里。在这种情况下,知县们如何是好呢?

目前我知道的至少有三种办法。第一个办法,也是最老实或者叫最笨的办法,就是拿百姓开刀。张知县是在崇祯即位前一年被杀的,我们不好把导致张知县死亡的责任扣到崇祯头上,但崇祯实行的政策更加严厉,手段也更多,县官和百姓身上的压力更大。给事中李清有一次路过鲁西北的恩县(今山东平原县一带),亲眼看到县令催逼钱粮,将老百姓打得“血流盈阶”。他说,这里本来就是穷地方,钱粮任务难以完成,但是正饷杂项无一不考成,通过了考成才有升任科道美缺的希望,于是无人不催科(11)。中央政府设置的赏罚格局如此,张知县们面对的就是一个简单问题:你自己的前程和工资重要,还是某个欠税农民的屁股重要?

当然也有取巧的办法。既然财政部的司局长们都搞不清楚那些苛捐杂税的名目,便很有可能蒙混过关。明朝有一句描绘官场潜规则的行话,叫做“未去朝天子,先来谒书手”。天子本来是最大的,当然要朝拜,而且应该排在第一位。但书手是负责登记造账的,在没有完成钱粮任务的情况下,可以向书手行贿,让他们在账目上做手脚,“挪前推后,指未完作已完”。反正皇上和那些局长也搞不清楚。在这个意义上,书手比天子更能影响地方官的命运,自然要排在皇上前边。

我在顾山贞的《客滇述》上还看到过一个知县完成钱粮任务的高招。他说,崇祯派廖大亨当四川巡抚的时候,彭县的欠税很多,当地的知县就想了一个办法,以这些欠账作为衙役的工资,让衙役们自己去要。这显然是一个调动广大衙役追付欠款积极性的好办法。崇祯十三年(1641年)除夕前,衙役们大举追索,闹得民间怨声载道。

没想到衙役们的积极性一高,老百姓被逼到崇祯死弯的谷底了。进入正月,彭县“豪民”王纲、仁纪敲着锣召集群众,发出“除衙蠢”的倡议,众人热烈响应,将衙役们的家全部捣毁。四川的各州各县闻风而起,将彭县的“除衙蠢”运动扩充为“除五蠢”运动。其中既包括了州县的吏胥衙役,还包括了府蠢——依仗王府势力横行霸道者,豪蠢——民间恃强凌弱者,宦蠢——缙绅地主家的豪奴恶仆,学蠢——包揽词讼生事害人的秀才。在这场群众运动中,“五蠢”中被活活打死的,被扔到锅里炖烂的,被推入土窑活埋的,“不可胜记”。

这场运动在新繁、彭山等县蔓延,省会成都的城门前也聚集了众多的百姓,“呼噪城下”。官方多方抚慰,而老百姓似乎非要讨个什么说法,不肯听政府的话。于是政府派出正规军镇压,这才恢复了安定团结局面。此事的最后处理结果,是以激起民变的罪名将四川巡抚廖大亨撤职,发配边疆。

我不清楚廖大亨为人如何,但就事论事,他也怪倒霉的,完全给皇上当了替罪羊。民变的直接起因是追讨欠税,而这一条原因与崇祯的政策有关,廖大亨最多不过是执行者之一。在执行的过程中,衙蠢想必还有许多敲诈勒索多吃多拿的腐败行为,但这只能算依附性的。再说衙门中的腐败乃是明朝二百多年深厚积累的成果,廖大亨何许人,能有清除百年腐败的本事?

有意思的是,群众运动中打出了“除五蠢”旗号,这分明是反贪官不反皇帝的表白。我们的先人只要求除去旗杆上的蠢虫。并不想砍倒龙旗。衙门还是好的,但里边的蠢虫很坏。如此主张是出于自卫策略的考虑呢,还是我们祖先的真实想法呢?我认为这是他们的真实想法,因为我们在别处并没有看到什么高见。李自成似乎走得最远,他反皇帝,但他的目标是自己当皇帝,然后再像朱元璋那样制订出许多漂亮的规定,再渐渐变成具文,过二三百年再重复闹那么一场。这算不得高见。

通向谷底的路途

要把一个繁荣的社会压榨到崇祯死弯的谷底,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有步骤分阶段进行。我想用田地价格的走向作为这项工程进度的浮标。

我们知道,田地负担越重,苛捐杂税越多,田地就越不值钱。这就像开饭馆一样,除了交纳各项税费之外,三天两头来几个穿官服的横吃横喝,吃完一抹嘴走了,你还得赔笑脸,不然就给你撕一张罚款单,这样的饭馆很难赚钱,自然卖不出好价钱。这就是说,皇上的好坏,贪官污吏的多少,对土地价格影响甚大。土地价格可以近似地看做政府对百姓压榨程度的浮标。压榨越狠,价格越低。

元末明初天下大乱,人口锐减,地广人稀,田地的价格很便宜,不过一二两银子1亩。折成当时的粮价,大约值三四百公斤大米,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600元左右。明朝中期,天下承平日久,人口增加,赋税也不太重,田地的价格达到高峰,每亩能卖到50两到100两银子。折成当时的粮价,大约值一二万公斤大米,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3万元左右。后来,富于理想的好皇上弘治死了,他的顽童儿子正德皇上即位,赋税繁重,土地价格开始一路走低。据说,在正德和嘉靖之世,人们一度以田为大累赘,有拱手送人而人不肯要的。当然这不是常规,南方土地每亩一般还可以卖十两八两银子,但是政治状况对地价的影响已经很显然了。

嘉靖是在顽童正德之后即位的皇帝。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以敢骂皇帝著称,他骂嘉靖帝,说嘉靖嘉靖,就是家家皆净。与此相近,崇祯即位后老百姓中也传开了一句话,把崇祯称为重征。重征能征到什么程度呢?据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建三》中记载:“民田一亩值银七八两者,纳饷至十两。”

我没有替崇祯辩护的意思,但我得老实承认,这个数字实在太离谱了,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不可能。当时福建的粮食亩产最多三石(不到300公斤),正常年景不过卖一两银子。这可是白花花的银子,不是想印多少就印多少的票子。就算福建的粮价涨疯了,三石大米也不过卖六两银子,怎么可能收十两的饷?后来,我看到明朝刑科给事中孙承泽的一份奏疏,他向皇上描述了地方“私派”的问题。设身处地进入他所描绘的地方,我就得承认顾炎武说的十两并非不可能。孙承泽这样描绘地方官吏的处境:——忽然就下来了个发文,要取几千石豆和大米,几千束草,若干头健骡,若干条口袋,若干口铜锅,若干匹战马,送到某某部队驻地交纳。——州县没有办法,就先借用正饷送上去。可是摊派到村子里的,那就比比皆是了。所以,私派比正赋要多。

私派比正赋多,暗的比明的多,这才是要害。由此我也再一次长了教训,就是我恶习不改,经常对统治者存有幻想。说到这里,我干脆就一并承认了吧:尽管我自称没有替皇上辩护的意思,但我内心深处潜伏着对崇祯的同情。这位年轻人当了十七年皇上,满心焦虑,天天熬夜,不近女色,没完没了地批阅文件,处理他难以胜任、恐怕也没人能够胜任的天下特大号难题,动不动还要下一道罪己诏作自我批评。十七年如一日,简直就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换了我当皇上,被那许多诱惑包围着,我能像他那样严格要求自己吗?说话要凭良心,皇上可不是坏人,我愿意相信皇上,也愿意相信中央政府的种种明文规定。可是,我这样做是要犯错误的。理解中国历史和国情的关键,恰恰在于搞清楚隐蔽在漂亮文章下边的实际利害格局。没有这种格局的保障,那些规定不过表达了政府的善良愿望或者骗人唬人的企图。

我们还是接着说税收摊派和土地价格。公派私派和明税暗税征到十两银子的份上,地还能要么?按照顾炎武的说法,这时候人们的反应是:“往往相率欲弃田逃走。”这就意味着,在到达崇祯死弯的谷底之前,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那就是大面积的土地抛荒和流民的出现。流民是土匪或造反队伍的后备军,他们的出现又可以更多地制造荒地和流民,进一步压低田价。

据钱泳《履园丛话》记载,崇祯末年,盗贼四起,年谷屡荒,人们都以无田为幸运,每亩田价不过一二两银子。田的成色稍差,也有白送没人要的。(14)如果一个饭馆白送也没人要了,或者便宜得一塌糊涂,我们当然可以推测,这时候不会再有人开饭馆了,饭馆的厨师和服务员也要大规模失业了。事实上这正是明末农民的处境。我们可以看到大量户口(纳税单位)“逃亡过半”,流民遍天下的记载。

人逃走了,地也荒了,官吏和军队的数目却越来越大,他们总要穿衣吃饭。这就要求我们的父母官更加严厉地催逼那些尚未逃走的农民,把他们也逼跑。(明)杨士聪在《玉堂荟记》卷四里痛骂杨嗣昌,说他服毒自杀活该,不死也要建议砍了他的脑袋,砍了脑袋仍然死有余辜。如此痛骂就是因为杨嗣昌建议加派。他加派的兵饷,只能加于尚未造反的地方,湖广、河南、陕西、四川这些已乱的地方根本就没法加。而未乱的地方,“一日未乱,则加派一日未已”。最后闹到天下全乱,无处加派拉倒。杨士聪描述的大体是一个恶性循环,是崇祯死弯最后阶段的加速下跌。

以上说的都是农村和农业,没有涉及工商业。实际上,工商业的财富更集中,敲诈勒索起来也比较省事,而官场与乡绅联系密切,与工商业的联系却弱得多,敲诈起来的内部阻力也小得多。所以,在农村发生危机的时候,工商业的失业大军也出现了。据统计,在山东临清,73家布店中的45家,33家绸缎店中的21家,都于17世纪初被迫倒闭关门。北京门头沟的矿工曾在1603年进城示威。苏州、松江、杭州、北京和所有重要的手工业中心,几乎每年都出现市民暴动。工商业对税率和腐败的反应比农业敏锐得多,农民以肚子的忍耐程度为底线,工商业没了利润便要破产。工商业的崩溃导致农产品市场萎缩,又会加剧农村的危机。这方面的内容讲起来另是一大篇文章,在此暂且从略。

在崇祯死弯的下坡路上,明朝的官军又狠狠地踹了社会一脚。

明朝的郧阳巡按高斗枢在《守郧纪略》中记载了明末的情景和官军的表现。他说,崇祯十四年(1641年)六月,他奉命驻守郧阳。七月初,他从长沙动身,水路到达荆州,路经襄阳,八月初六进入郧阳。一路数百里的农田里都长满了蓬蒿,村落破败,没有人烟。惟有靠近城市的一些田地,还有城里人耕种糊口。

他说,在他抵达郧阳前的十几天,左良玉率领的官军路过此地,二三万官兵一涌入城,城中没有一家没有兵的。“淫污之状不可言”。住了几天大军开拔,又将城里所有人家清洗一空,十多天后他到了,竟然找不到米和菜。士绅和百姓见到他,无不痛哭流涕,不恨贼而恨兵。

高斗枢不愿细说官军的“淫污之状”,但我们可以在别处找到补充材料。李清在《三垣笔记·下·弘光》中说:左良玉的兵一半要算群盗,甚是淫污狠毒。每入百姓家勒索,用木板将人夹住,小火烧之,胖人有的能流一地油。他们抢掠来妇女,公然在大街上奸污。将她们拉到船上抢走时,有人望着岸上的父亲或丈夫哭泣,立刻被这些兵砍下脑袋来。

公平地说,左良玉的部队在明朝官军中并不是最坏的。他们烧杀抢掠,但是好歹还能打仗,这总比那些见到百姓如狼似虎,见到清兵和土匪便抱头鼠窜的家伙管点用。另外,官军抢劫百姓,明朝官府要负多一半的责任。尽管官府的税费一征再征,仍然严重拖欠军饷。士兵们被迫卖命打仗,却又缺粮断饷,抢劫起来自然理直气壮,军官们也就不敢真管——已经有许多把官兵逼反的先例。在这个意义上,官军的抢劫等于一次刮地三尺的极其凶残的高额征税,过度和违法之处,则相当于政府摊派和收税时免不了的“腐败税”,当时的正式称呼叫“陋规”、或者叫“常例”,反正都是那些按规矩必定落入贪官污吏腰包的黑钱。

明朝的官军数以百万计,这是横行天下的百万豺狼饿虎,在计算崇祯死弯及其谷底的时候无法忽略。

李自成可以抬高谷底

与官军的表现相反,李自成的军纪越来越好。高斗枢在《守郧纪略》中说:早先,张献忠和李自成每攻陷一城,就要大肆抢掠一场。到壬午(1642年)夏秋,李自成和罗汝才每得一城,则改为派“贼”防守,并且严禁抢掠,以笼络民心。

马世奇还向皇上汇报了一件意味深长的事,他说“贼”知道百姓恨什么,专门打出了“剿兵安民”的旗号,结果百姓望风投降。而“贼”进一步发放钱粮赈饥,结果老百姓把“贼”当成了归宿。(16)形势发展到这个份上,剿匪已经没有“剿兵”的旗号吸引人了,漂亮话的作用也就到头了。——漂亮话本来对安抚人心大有作用:同样是饿肚子,心里以为饿得对,饿得公道,就可能缩在家里等死;心里以为不公道,就很可能骂一声娘,拎着大棒子出门。所以林彪元帅说:“枪杆子,笔杆子,夺取政权靠这两杆子,巩固政权也要靠这两杆子。”漂亮话可以使公正的旗号高高飘扬,不公却是爆炸性很强的危险品,确实能当武器用的。

皇上听说了“剿兵”之类的事,会有什么感想呢?李清记载了崇祯和蒋德璟等内阁大学士的一段对话。

皇上听说百姓多跟着李自成跑,叹息了很久,然后说:我以前当面对河南的督抚说过,叫他们选好将领,选好官员。有了好将领,自然兵有纪律,不敢扰民。有了好官员,自然安抚百姓。百姓视之如父母,谁还肯跟着贼跑?这是团结人心,是比剿贼还要靠前的事。(17)

在明朝的干部选拔机制中,崇祯想要的“巧媳妇”究竟能不能选到,选到后如何做出无米之炊,已经是另外的问题了。我在这里想说的还是崇祯死弯,而李自成等人的出现,对崇祯死弯的谷底的高度有重大的影响。

没有李自成,谷底会比较深,非等到“反正也是一死”的时候才算到了底。有了李自成之类的强大反对势力,人们利害计算的结果顿时改变,崇祯死弯的谷底就要抬高了。李自成的力量正在发展壮大,不那么容易被消灭,反过来倒有得天下的可能,这时候入伙的风险就降低了,甚至比当流民的风险还要低了。而自己当官坐天下的利益似乎也可以列入人生预算了。此外,李自成等辈将大批官军吸引过去,闹得全国各地兵力空虚,无论是造反起义还是当土匪抢东西,风险都大幅度降低了。到了这种时刻,当然不必等到快饿死的时候再造反。这已经不是生死之间的选择,而是怎样更有利的选择,是比生死底线高出一大截的选择。

对于一无所有,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流民来说,答案是很明白的。对于躲在城里的良民来说,跟谁走的利弊恐怕还要算算清楚。这时候,李自成散布的歌谣给出了一个粗直的答案。歌曰:“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对于那些饥寒交迫的人们来说,对于那些即将被苛捐杂税和贪官污吏逼得倾家荡产的人们来说,痛痛快快地吃他娘几顿饱的,穿他娘一身暖的,不再给狗日的纳粮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世界啊!

结局

崇祯十七年(1644年)旧历三月十二日,李自成大军逼近北京西北100多公里的军事重镇宣府,巡抚朱之冯开会,号召誓死守城。而城中哄传李自成免徭役、不杀人,全城喜气洋洋,张灯结彩,点上香准备迎接。镇守太监杜勋打算带人去30里外欢迎李自成。朱之冯痛斥这位皇上的特派员没良心,杜太监嘻嘻一笑,兀自领着人走了。李自成的队伍到了,朱之冯无可奈何,亲自登上城楼,向左右下令发炮,左右默然,谁都不动。朱之冯亲自点火放炮,又被左右拉住。细看时,大炮的线孔已经被铁钉钉死。朱之冯叹道:没想到人心至此。然后仰天大哭,给崇祯写了封遗书,劝皇上收拾人心。随后上吊自杀。

五天后,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大军抵达北京,发炮攻城。十八日,崇祯在炮声中发出罪己诏,宣布取消所有加派的新饷旧饷。当晚,北京城破。十九日凌晨,崇祯自缢于皇宫后的景山脚下,时年33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3-23 20: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缘何被敌人厚葬:崇祯皇帝朱由检之死
洪博说
2016-12-26 02:13
本文原创,作者归来。
崇祯是个年号,今天则是朱由检的代号,崇祯就是朱由检,朱由检就是崇祯。他是在煤山上吊而死的,也是汉族皇帝中很悲惨的一个人,研究这个皇帝的死亡前后的时间段,就像从地窖里挖出一壶百年老酒,喝着甘冽无比,酒本身附加的故事却令人肝肠寸断,剧疼无比。

我上中学的时候,历史老师讲崇祯皇帝吊死煤山,讲李自成牺牲湖北九宫山,是带着阶级感情的,崇祯之死,轻于鸿毛,李闯王之死,重于泰山。今天作为一个学者看来,两个人的死,都带着鲜明的悲剧特征,不过,我在本文中限于篇幅,只说朱皇上的死。
朱皇上本来可以不会死的那么难看。就在他死前三天,即1644年3月16日,李自成派了一位特使坐在吊篮里进了城,这个特使原本就在故宫里工作,是个县处级太监,他因为在城外办事,被李自成抓了,李自成没有杀他,而是让他给围城中的朱皇帝捎去一封信。
这封信的大致内容是:我李自成并不想要你的江山,只想当个西北王,割让一些地盘,给我白银百万两。条件只有一个,你朱家我李家平起平坐,都是大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还可以帮助你们打败辽蕃(大清)。按当今的观点来看,这个条件够意思,不就是俩钱吗!百万两,二百万两,三百万辆,皇上不差钱呀!为啥木有谈判成功咧?原因很简单,没有人替朱皇帝说话,木有人承担这责任,所有人都在想,鸭子毛,要死一起死,我担责啦,结果还不是像袁崇焕那个蛮子一样,最后被千刀万剐。

大臣没人敢表态,崇祯皇帝自己其实也不敢表态。他有三怕,一是他怕对不起列祖列宗,这人从小就是受这教育,加上他当一把手十多年,早已把自己跟祖上皇帝标齐了。二怕手下不听使唤,他身旁尽是老奸巨猾之辈,敢说真话的都被杀了、剐了,敢担责任的都跑了;能干活有才华的都被挤兑走啦,崇祯此时,真正的孤家寡人也!第三怕是李自成说话会算数吗,这个担心是本能的。如此三怕,让大明江山社稷就此终了。他写了六个字“朕计定,另有旨。”啥意思?我的理解是,这是在赌气,去他大爷的,我与江山一起死,你们也不得好死,皇帝都没了,你们将啥也不是。你们的乌纱帽是老子批发给你的,没有了俺们朱家朝廷,你们啥也不是。
送信的走了,崇祯再次召集文臣们来开政治局会议,结果,还是昨天那个样子,大家面面相觑、一言不发,35岁的皇上气的乱蹦,文臣皆可杀也!一家大公司,面对危机,总裁手下的几十号、上百号高管,竟无一人站出来拿个主意,这肯定不是高管的错,而是公司的制度出了问题,老板这时候急,顶鸟用!一年前,朱皇帝都已尝到了制度朽败的苦果,那次是辽宁前线打仗急着用钱,国库里没有啦,皇上就找大臣们借,求爷爷告奶奶,居然只借了2万两银子。而大臣们家里有多少呢?有上亿两。李自成打进北京之后,李的手下牛金星把这帮大臣叫来开会,限一夜拿出两千万两,果然,大臣们拿出了四千万两!这是什么节奏?制度变了,保护大臣们的制度没有了,大明朝那些专整老百姓的法律失效个鳖孙了。昨天你是副国级老丈人,今天你就是平民老百姓,弄死你,也就李自成一句话的事,怕了,晚了,连个腐朽的制度你们都不捍卫啦,钱有毛用!这个道理谁都明白。

3月18日,李自成大军开始从北京城四面攻城,宣武门、彰义门都被攻克,崇祯派人上煤山上看了看,然后举行最后的晚餐,他要求老婆、儿娃们都自杀,然后自己化装成老百姓趁天黑外逃,结果,他的守城士兵说,明天验明身份证后才可放人,他回到宫中,撞响了大钟,还想召集开一次公司高管会,结果钟响多时,无一人应招呀!
“苦了百姓呀”,崇祯是个好皇帝,他很关爱他的大明子民、百姓。接下来,崇祯皇帝上吊死了。他死的那个地方,原来是个烧煤的炉渣堆积而成的假山,叫煤山。今天,北京人叫它景山,我小时候唱过一首歌,叫北京的景山上升起了金色的太阳,原唱是一位藏族女歌手叫才旦卓玛。
李闯王的大部队开进了北京城,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美滋滋的过了三天,这才想到了皇上,大明朝的皇帝哪去了?3月22日,人们找到了崇祯皇帝的死尸,用门板抬下,在煤山的脚底下用芦苇席搭了个灵棚,次日又把皇后们的尸首一并抬来,三五个太监和寺庙里两个和尚,组成了一个治丧委员会,那些常年口口声声尽忠尽孝尽节要死不得活的数百名大臣,那些副国级的几十号领导人,竟无一人是男儿,居然一个来吊孝的都没有。倒是反贼李闯王知道后,大恼,亲自下令要用帝王礼仪来埋葬他的死敌,李大王还亲自来到灵前,行了四叩首的大礼。哈哈哈,现实,有时候比电视剧更狗血!
也是悲剧,40天后,李闯王就退出了北京,如果他直接回西安弄他的大顺国,也许结局异样,他逃到了湖北,被杀害在九宫山上。
此后,悲剧一直在延伸,引清兵入关的吴三桂也反政府啦,并最终病死在湖南衡阳,他的家眷,上万人被杀,被流放,被侮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23:41 , Processed in 0.20920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