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妙玉===庄妙善太庙之中的玉通灵&不求大士瓶中露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294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附:

聂桥、徐日友先生再补充一座《红楼梦》中的寺庙庵观——牟尼院:

还有一座牟尼院。根据聂桥老师解释是杭州的天竺寺,我认为没有第二个解释。《红楼梦》书中交代:妙玉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中国其它地方没有真实的牟尼院,牟尼院只在杭州有出处。释迦牟尼是天竺人,牟尼家院在天竺;释迦牟尼就是如来佛,如来佛的家就是寺,所以牟尼院就是天竺寺。天竺寺不仅名称可解,还有观音遗迹和贝叶遗文的故事可证。杭州城西上天竺寺古有观音像和《大藏经》,天竺寺曾名看经院,可见《大藏经》地位与《贝叶经》可比。张岱的《西湖梦寻·上天竺》记载:“建炎四年,兀术入临安,高宗航海。兀术至天竺,见观音像喜之,乃载后车,与《大藏经》 并徙而北。”从此上天竺寺仅剩下观音遗迹和贝叶(大藏经)遗文。作者为不暴露地域方向,在书中刻意将上天竺寺化名牟尼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294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真情——评苏东坡和苏子由的兄弟情(周亭竹)

拾书叁年
IP属地: 广东
0.187
2019.01.04 20:55:13
字数 815
阅读 2,196
苏子由是苏东坡​的弟弟,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传》中第十章《两兄弟》也专门写了苏东坡和苏子由这两兄弟之间的感情。

​这两兄弟虽然形象各异,性格天差地别,看起来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他们对彼此的感情却比白云对蓝天,小鱼对清水的感情还要深。《两兄弟》里面一开头就写道苏子由的儿女很多,而且都是苏东坡帮助婚配的,这个“都是”就足够能反应出他们两兄弟感情十分亲密,连弟弟的婚配都是由哥哥一手操办的。就凭着林语堂先生这一句短短的介绍子由的婚姻,就能十足的表现出来他们的手足之情,实在很妙。

紧接着,又写道苏东坡用了两句诗来“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大头。”嘲笑弟弟的个子太高。就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嘲笑弟弟个子太高,诵经史时突然打伸懒腰就能撞到头,但是却充满了调皮的意味,这种就如同我们今天的“损友”,但这种能直接调侃的都是感情特别深的,所以这里就可以表现出苏东坡与苏子由的感情非常的好。

“苏东坡对子由的深情的确是非比寻常,后来,他在写给好友李常的一首诗中说:‘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这也是书中的林语堂先生所写的本章的结尾。这里巧妙的用了这两句诗做结尾,实在是妙。毫无掩饰,直接坦荡的表达了苏东坡内心对苏子由的感情至深,他愿请调至密州,与子由相距不远,觉得自己能能时刻陪伴在子由不远处,这是多么美好的兄弟情啊,让人极其感动。

苏东坡对苏子由的感情都是渗透在诗句中的。引申到后面,到了密州后,苏轼没法见到自己的弟弟子由。便写下了如今家喻户晓的以中秋为题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婢娟。”这千古流传的佳句,蕴含着苏东坡因与弟弟离别无法见面的无限思念,抒发了人有悲欢离合的哲理,暗指他离开了弟弟,想在中秋佳节与弟弟重聚的郁闷心情,却又不乏苏轼自己的豁达乐观之情。直接写诗表达对弟弟的深情,这真的是铁打的兄弟情谊啊!

苏东坡和苏子由之间浓浓的兄弟情谊表达于诗词间,体现于生活中,品味于读者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294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 免费编辑 [url=]添加义项名[/url]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诗词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此词上片写夫妻别离时间之久,诉说亲人不当别而别、当归而未归;下片转写夜晚,着意刻画妻子对月思人的孤寂与惆怅。词用飞雪似杨花和杨花似雪这两个比喻贯穿上片,结构精致,文思巧妙。全词情景交融,如一幅幽美的画卷,运用对比与类比手法,营造出一种幽深、缠绵的意境,新奇别致,感人肺腑。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


  • 别名

    少年游·去年相送


  • 作者

    苏轼



  • 作品出处

    《东坡乐府》


  • 文学体裁


  • 创作年代

    北宋







目录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少年游⑴

润州作⑵,代人寄远[1]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⑶,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⑷,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⑸,分明照、画梁斜。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折叠词句注释

⑴少年游:词牌名。

⑵润州:今江苏镇江。[2]

⑶余杭门:北宋时杭州的北门之一。

⑷“对酒”句:写月下独饮。

⑸姮娥:即嫦娥,月中女神。亦代指月。《淮南子·览冥训》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高诱注曰“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汉避文帝刘恒讳改嫦娥。


折叠白话译文

去年相送于余杭门外,大雪纷飞如同杨花。如今春天已尽,杨花飘絮似飞雪,却不见离人归来,怎能不叫人牵肠挂肚呢?

卷起帘子举起杯,引明月作伴,可是风露又乘隙而入,透过窗纱,扑入襟怀。月光无限怜爱那双宿双栖的燕子,把它的光辉与柔情斜斜地洒向画梁上的燕巢。



折叠编辑本段诗词格律

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说明: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加粗体字,表示韵脚。)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公元1074年(宋神宗七年)三月底、四月初,苏轼时任杭州通判,因赈济灾民而去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托自己对妻子王润之的思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词。

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自请外任,被调任为杭州通判。他在杭州之时远离激烈的政治争斗,无异于一种精神上的解脱。杭州天堂般美丽的湖光山色,市民与同僚对他的尊敬,僧人与歌伎对他的崇拜,都使他感到从未有过的愉快。续娶的年轻妻子和牙牙学语的儿女也使他感到天伦之乐的惬意和温暖。杭州成了他的人间天堂,每一次因公而暂时离开杭州都使他依依不舍。公元1073年(熙宁六年)冬天,他又被两浙转运使派往常、润、苏、秀等州赈济灾民,直到第二年入夏才回杭州。这是他离开杭州最长的一次,眷恋之情自然更为深切,沿途曾写有不少诗词表此衷曲,此词就是其中之一。[3]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折叠思想内容

此词上片写夫妻别离时间之久,诉说亲人不当别而别、当归而未归;下片转写夜晚,着意刻画妻子对月思人的孤寂与惆怅。词用飞雪似杨花和杨花似雪这两个比喻贯穿上片,结构精致,文思巧妙。全词情景交融,如一幅幽美的画卷,运用对比与类比手法,营造出一种幽深、缠绵的意境,新奇别致,感人肺腑。[4]


折叠赏析

此词是作者假托妻子在杭思己之作,其实是写自己的不归之感,含蓄婉转地表现了夫妻双方的一往情深。

这首词有点特别。王文诰《苏诗总案》卷十一对此词作了说明:“甲寅(熙宁七年)四月,有感雪中行役作。公(苏轼)以去年十一月发临平(镇名,在杭州东北),及是春尽,犹行役未归,故托为此词。”这就是说,此词是作者有感于行役之苦而怀恋杭州及其家小而作,可是他托以“代人寄远”的形式,即借思妇想念行役在外的丈夫的口吻来表达他的思归之情。

上片以思妇的口吻,诉说亲人不当别而别、当归而未归。前三句分别点明离别的时间——“去年相送”;离别的地点——“余杭门外”;分别时的环境——“飞雪似杨花”。把分别的时间与地点说得如此之分明,说明夫妻间无时无刻不惦念。大雪纷飞本不是出门的日子,可是公务身,不得不送丈夫冒雪出发,这种凄凉气氛自然又加深了平日的思念。后三句与前三句对举,同样点明时间——“今年春尽”,地点——“家”,环境——“杨花似雪”:杨花飘落,杨花飞舞,可是去年送别的丈夫“犹不见还家”。原以为此次行役的时间不长,当春即可还家,可此时春天已尽,杨花飘絮,却不见人归来,不能不叫人牵肠挂肚。这一段引入了《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手法,而“雪似杨花”、“杨花似雪”两句,比拟既工,语亦精巧,可谓推陈出新,绝妙好辞。

下片转写夜晚,着意刻画妻子对月思人的孤寂、惆怅。“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说的是寂寞中,思妇触景伤怀,便希望借酒浇愁,本想仿效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卷起帘子引明月作伴,可是风露又乘隙而入,透过窗纱,扑入襟怀,让她倍感凉意,只能邀月对饮,可见孤寂之甚,只有凉意侵袭,可见悲凉之至。结尾三句是说,妻子人间孤寂地思念丈夫,恰似姮娥月宫孤寂地思念丈夫后羿一样。姮娥怜爱双栖燕子,把她的光辉与柔情斜斜地洒向那画梁上的燕巢,月光给梁间幸福的双燕挥洒温柔的光辉,好生怜惜,而对于孤寂伤怀的自己,月亮却毫不在意,这就不能不使妻子由羡慕双燕,而更思念远方的亲人,那份愁苦、凄惶真令人不堪忍受。

这个思妇的所思所念,是身为征人的作者所设想的,这样作者的恋家思归之情昭然若揭。

此词艺术上的成功集中在两处:一是利用飞雪与杨花形状相似,却代表着两种不同节后的特点,互为比喻,一可以形象地表示气候由极冷到极暖,历时长久;二可以构成洁白迷蒙的景象,象征着纯真而纷乱的情思。也就是说,雪与杨花互喻,既有表情上的深度,又有形象上的美感。二是构思新巧别致。将“姮娥”与作者之妻类比,以虚衬实,以虚证实,衬托妻子的孤寂无伴;又以对比衬托法,通过描写双燕相伴的画面,反衬出天上孤寂无伴的姮娥和梁下孤寂无伴的妻子思情之孤苦、凄冷。从双栖燕反衬出单栖人已是一种纤巧的联想,而把月照梁上燕,看作是月中嫦娥只垂爱于成双成对的燕,而不顾怜空闺独守之人,就更是一种绮思妙想了,其表现力远胜于一大段思妇的内心独白。这高超的艺术手法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魂。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等。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



少年游(重阳)
作者:苏轼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https://www.gushiwen.cn/authorv_3b99a16ff2dd.aspx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3783篇诗文 ► 4814条名句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猜您喜欢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魏晋·陈琳《饮马长城窟行》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bfd9010d755d.aspx
背诵拼音赏析注释译文
饮马长城窟行

陈琳陈琳〔魏晋〕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清代·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459a494177cb.aspx
背诵拼音赏析注释译文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清代〕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唐代·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74ecdd7f533b.aspx
背诵拼音赏析注释译文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庄韦庄〔唐代〕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294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游
- 360国学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宋·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收起
《少年游·十之三·林钟商》宋·柳永
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酒容红嫩,歌喉清丽,百媚坐中生。墙头马上初相见,不准拟、恁多情。昨夜怀阑,洞房深处,特地快逢迎。
收起
《少年游·十之六·林钟商》宋·柳永
铃斋无讼宴游频。罗绮簇簪绅。施朱溥粉,丰肌清骨,空态尽天真。舞裀歌扇花光里,翻回雪,驻行云。绮席阑珊,凤灯明灭,谁是意中人。
收起
《少年游·十之九·林钟商》宋·柳永
日高花榭懒梳头。无语倚妆楼。修眉敛黛,遥山横翠,相对结春愁。王孙走马长楸陌,贪迷恋、少年游。似恁疏狂,费人拘管,争似不风流。
收起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宋·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收起
来自360国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294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钟商”是什么?
QQ315037306分享举报
仙吕调还有中吕调,请给个全面的解释、大石调等等说一首词属于某某调是怎么判断的说的详细一点吧,谁能说明白我愿再给五十分,这号我不打算用了?还有七调是如何划分的呢。

竹林梢头月?

另外,请问何以没有徵声
1个回答
360AI搜索
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林钟商是词调名,属于商音。
林钟商是词调名,属于商音。古代专指填词的格调,是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后指把前人每一种词调的作品的句法合平仄分别加以概括,从而建立的各种词调的平仄格式,每种格式有一个词牌名作为代表,如《浣溪沙》、《菩萨蛮》、《点降唇》等,作词时需要根据所选词牌的平仄格式进行,所以作词又称为填词。宫调就是律调,所以限定乐器声调的高下。宫调是以七音、十二律构成。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叫做七音,所以代歌唱声音的高低,等于西乐中的七音。黄锺,大吕、太簇,夹锺、姑洗,仲吕,蕤宾、林锺、夷则、南吕,无射、应锺叫做十二律,所以定音阶的高下,等于西乐风琴有十二级。十二律各有七音。以宫音乘十二律叫做宫,以商、角、徵、羽,变宫、变徵六音乘十二律叫做调。宫有十二,调有七十二,合成八十四宫调。但这八十四宫调只是音律的次第。隋唐燕乐是用琵琶来定律的,而琵琶只有四弦,徵弦不备。每弦七调,共二十八调。所以在唐与北宋时实际应用的只有这二十八调。到南宋时,又仅用七宫十二调。宋张炎《词源》卷上列当时所用七宫是:黄锤宫、仙吕宫,正宫、高宫、南吕宫,中吕宫,道宫。十二调是: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歇指调、越调、仙吕调,中吕调、正平调.高平调,双调,黄锺羽(近人蔡嵩云《词源疏证》云“即羽调”。和上面的黄锺羽不同)、商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294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栊翠庵喝茶,贾母和妙玉一来一往,其含义不单纯
播报文章

隔岸想你
关注
2019-08-25 19:25

贾母领着刘姥姥逛大观园时,到了栊翠庵,贾母和妙玉说要吃茶。
妙玉迎接大家,妙玉往东禅堂让,贾母说刚吃了酒肉,怕冲撞了菩萨,于是坐在外面。

妙玉亲自捧一盅茶给贾母。贾母和妙玉的对话很耐人寻味。
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
贾母说自己不吃六安茶,妙玉回答说“知道”。妙玉是如何知道贾母不吃六安茶的呢?

难道妙玉在贾府里有间谍,摸清了贾府的所有情况?
这种可能不是没有,林之孝家的对妙玉的出身能力了解得那样清楚,为了让妙玉进贾府,林之孝家的特意请示王夫人,用一张帖子,把妙玉请进来。
在妙玉进府之前,林之孝家的一定把贾府的情况一一告诉给妙玉。妙玉毕竟靠贾府供养,她了解一下贾府主要人物的性格爱好,未尝不可。
妙玉是一个聪明人,我可以不向权贵折腰,但是她也不会主动得罪权贵。所以她了解了贾母不和六安茶,因此她给贾母的茶是老君眉。

贾母听说是老君眉,才接过茶,但是她没有喝。又问是什么水?妙玉说是旧年的雨水,贾母才喝一口。如果是普通的井水,贾母不会喝。
妙玉知道贾母不吃六安茶还有一个可能,贾母来过栊翠庵。
妙玉给贾母上过六安茶,贾母喝了妙玉的六安茶,结果,贾母对这个茶不满意。或者妙玉给贾母六安茶后,贾母根本没有喝。
妙玉是聪明绝顶的女子,这次贾母再来,便没有给贾母献六安茶,而是倒了老君眉。这次贾母喝茶了。

这件事说明,妙玉并非完全脱离尘缘,她对红尘中的人情世故,也懂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294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緑窗
播报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汉语词语
绿窗,读音为lǜ chuāng,意思是绿色纱窗。指女子居室。
中文名緑窗
拼    音lǜ chuāng
目录
1解释
2出处
解释
播报
编辑
1.绿色纱窗。指女子居室。2.指贫女的居室。与红楼相对,红楼为富家女子居室。 [1]
出处
播报
编辑
唐·李绅《莺莺歌》:“绿窗娇女字莺莺,金雀娅鬟年十七。”
前蜀·韦庄《菩萨蛮》词:“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宋·张先《贺圣朝》词:“爱来书幌绿窗前,半和娇笑。”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绣帘风细,绿窗人静。”
唐·白居易《秦中吟·议婚》:“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294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香绿玉,

怡红院贾宝玉,

栊翠庵妙   玉

潇湘馆林黛玉

秋爽斋贾探春碧玉佩邢岫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294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乌衣巷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拼音 译文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标签: 情感怀古地名唐诗三百首
译文 注释 背景
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赏析
《乌衣巷》这是唐人刘禹锡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诗人当时还没到过金陵,始终对这个六朝古都怀着憧憬,正好有友人将自己写的五首咏金陵古迹诗给他看,他便乘兴和了五首。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
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 ,晚年自号庐山人,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刘胜,又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是匈奴族后裔,出生于嘉兴的新说,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定居彭城。刘禹锡为贞元九年(793)进士。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 百科详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294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玄武禅师屋壁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题玄武禅师屋壁》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主要是赞美玄武禅师壁画的精美生动,从侧面说明了禅师的高雅情趣,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学陶渊明归隐的心愿。全诗着力表现画中事物对观画者的感染力,用典贴切,艺术独到。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题玄武禅师屋壁

创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
五言律诗

作者
杜甫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3创作背景
4作品鉴赏
5作者简介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题玄武禅师屋壁

何年顾虎头,满壁画沧洲。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

锡飞常近鹤,杯渡不惊鸥。

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词句注释
⑴玄武禅师屋:是一佛寺,故址在今四川省中江县。玄武禅师是一位和尚的法号。

⑵顾虎头:晋代画家顾恺之。

⑶壁:一作"座"。沧洲:滨水的地方。古称隐士所居之地。一作"瀛洲"。

⑷红日;烈日。

⑸江海:一作"江水"。

⑹锡飞常近鹤:这是一个典故。梁时,僧侣宝志与白鹤道人都想隐居山中,二人皆有灵通,因此梁武帝令他们各用物记下他们要的地方。道人放出鹤,志公则挥锡杖并飞入云中。当鹤飞至山时,锡杖已先立于山上。梁武帝以其各自停立之地让他们筑屋居住。

⑺杯渡不惊鸥:这是画面上画的另一个典故。昔有高僧乘木杯渡海而来,于是称他为杯渡禅师。

⑻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又名匡山、匡庐。

⑼惠远:东晋时高僧,住庐山。惠,应作"慧"。

折叠白话译文
玄武庙的禅房屋壁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给顾恺之大画师留下了精彩的壁画,壁画里全是玄武山中的妙境。只见林木森森山石嶙嶙,即使赤日当空似乎也打破不了山林之气的蓊郁,青天白日下江水汩汩流向大海而去,宝志寺与白鹤观隔江而立。大概高僧就是用木杯渡将来去的吧,那仙风道骨的轻盈飘忽似乎连水上嬉戏的鸥鸟也不会被惊起。这玄武山上的玄武庙真是清幽雅致的所在,走在上山的路上浑似行走在庐山之中,连我这俗尘凡者也不禁好似有了心随惠远高僧超然物外的感受了。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杜甫入蜀后,是诗人在观赏了玄武禅师寺中的壁画后,一方面再现壁画的内容,一方面抒发观画后的感想。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折叠整体赏析
此诗以发问开始,首联借用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来赞美壁画作者的大手笔,说这满壁幽美的山水画,不知是顾恺之何年所绘,起得很不平常。顾恺之素以人物画、佛教画著称,诗人借用他当与此有关。壁画的内容画的是沧洲,这里指的是神仙居住的方外境界。

颔联两句才以精炼的语言具体地再现出壁画的内容。在壁画所显示的仙境里,红日当空,峰峦和树木笼罩着一层霭霭岚气;蓝天下,大江滚滚,入海而来。这两句写出了画中的山水,完成了上面的“沧洲”画意。寥寥十字就描绘了一幅青天赤日、江海奔流、石林山岚的雄浑图景,概括力表现力都很高。

颈联两句用典,乃是就画中的山中鹤和水边鸥而想起的古代高行得道的人的故事。因为要切合寺院中的壁画这一特点,所以连用《高僧传》中两个典故而毫不显得堆砌。本来画中或许只有景物鹤和鸥,可是在诗人丰富的想象之中,似乎这些飞禽是神仙高人们的伴侣,这些神仙高人虽在画上没有出现,而诗人却无处不暗示着他们的仙迹往来。这里,诗人的想象、用典达到了及其纯熟自然的境界。

尾联两句是作者观看壁画时的联想。诗人对着壁画,想象这是在庐山,当年惠远公在这里扎下草庐,避开乱世而独自修身养性,同时诗人回顾自己身处的现实境地,真想像当年的陶渊明一样,抛开尘世而随着惠远公游仙访道去。这里表现了一种消极出世的思想。这是因为当时杜甫因兵乱避居梓州,寄人篱下,生活窘困,前途渺茫,所以产生归隐山林的思想。

这首诗用到了很多和宗教有关的传说典故,将玄武庙中的顾恺之壁画描绘得精彩纷呈,用文字将名家之作刻画得栩栩如生。这首作品时以用典方式表现了这座庙宇的特点。这处庙宇的特点一是年代久远,二是临水而建,三是幽深寂静,四是多有隐者高人居住,这些特点全凭一墙壁画为证。光是这些素材,还不足以看不出此诗主题的最精彩处,加上一个"题玄武禅师屋壁"的题目,全诗的艺术效果就有了独到的地方。

杜甫的题画诗,一般不直接赞美画的逼真,而是将画当作活生生的现实,强调画中事物对观画者的感染力,这首诗与另一首《画鹰》都是如此。

折叠名家点评
三台文管所研究员左启:此诗为"诗圣"到三台"蓝池庙"一带游历时,抒写其见闻感受的著名诗篇。(《杜甫题壁"蓝池庙"--〈题玄武禅师屋壁〉所咏景点初探》)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举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1 16:44 , Processed in 1.34805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