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二=====蘅芜为谁香?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5-30 07: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贾迎春缧丝金凤,田系。金累丝凤。

孙绍祖,子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5-30 08: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绛珠仙子贾宝玉

神瑛侍者朱慈炤

绛珠仙子替身//分身林黛玉、史湘云、贾探春。。。

神瑛侍者分身化神:妙玉、贾惜春、贾巧姐、、、薛宝琴、

痴梦仙姑:林黛玉秦可卿

钟情大士:贾探春妙   玉

引愁金女:史湘云王熙凤

度恨菩提:贾元春贾迎春

李纨+薛宝钗+贾巧姐+贾惜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5-30 08: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孙绍祖和夏金桂成亲以后——(《红楼梦》同人文)
2020年06月21日 20:251140浏览 · 43喜欢 · 16评论

蓦地里
粉丝:1702文章:15
关注



前言:很多人看《红楼梦》,看到贾迎春被孙绍祖虐待,香菱被夏金桂虐待,总希望中山狼和河东狮结亲,就有好看的了,但是这样就不符合孙绍祖忘恩负义“中山狼”这个人设,不过究竟也没多大关系,那么我试着写一下这个文章。

河东狮喜嫁中山狼    孙家人恶虐夏家女
话说这日乃是三月初六,因贾府世交,现袭指挥孙荫后的儿子孙绍祖娶妻,下帖子宴请贾赦贾政邢夫人王夫人贾珍尤氏等,贾琏却往平安州去了,凤姐身上不好,也未去得,王夫人因想着宝玉也大了,该往外面会会亲友,涨些见识,因命他也同去,邢夫人便也携了贾琮同往。

是日,宝玉吃过午饭,漱洗毕,便往前边来,忽见鸳鸯提着什么东西进园子里,待要上前说话,又怕她不乐,只得出来,到前边见过贾母王夫人,贾母命“叫小厮们好生照护,不可吃多了酒,早些回来”,宝玉一一答应,一时林之孝家的来回车马齐备了,王夫人便扶了小丫头子同宝玉出来,宝玉前面乘马,自己坐车,望见贾赦等人过去,众人才起身行路。

不多时到了孙家,只见三间兽头大门,新油的迎光闪亮,宝玉在门外下马,邢夫人等在二门内下车,众人进去,果然张灯结彩,热闹非常,大门外阔气自不必说,自二门到内寝,铺红挂幔,两排三十六盏宫灯,都挂着牌子,无非是百年好合,夫唱妇随等吉祥口语,邢夫人等在内寝说话,已有锦香侯夫人,南安太妃,北静王妃等诰命夫人在此,大家叙话不提。

那宝玉少来外边,并不认识许多人,只觉浊臭逼人,实在不自在,幸而卫若兰冯紫英等一干故友来到,大家说说话,倒也解闷。

宝玉因说:“孙绍祖是个什么人?虽说是我们家世交,只是自老爷那一辈,便少来往,究竟不知人品如何?”

卫若兰笑道:“若说人材,自然不必说,只是年纪大了,而立之年方才娶妻,岂不可笑。”

宝玉说:“古者男子三十娶妻,女子二十出阁,也不算迟,只说他人品如何?”卫若兰便不言语。

冯紫英道:“讲究是你们世交,你也不知,更无论我们了,他家祖上与我们几家都算交好,今日过来,无非是替我们祖上还个人情罢了。”

宝玉笑道:“若是个好的,倒可相交,若不善,岂不误了一个好女儿。”

卫若兰说:“还是那个样子。。”

当下众人说话,一时黄昏宴齐,众人会座,觥筹交错,那院里搭台,请了一班弋腔小戏,演出全部的《金瓶梅》,粗俗之处不能耳闻,这是外边,内边一干夫人也有一班昆腔小戏,因请众人点戏,孙太太让了一回,只有南安太妃点了一出《送昭君》,邢夫人点了一折《跪门》,孙太太又让王夫人,王夫人推辞不过,只得点了一出《势僧》,一时宴罢,只听隐隐乐声,丫鬟来报新人到了,孙太太忙命铺了花毡,院内设下天地纸马,一时丝竹管弦声自大门进来,孙绍祖果然一表人才,虽有胡须,倒还有些少年气概,新人盖着盖头,沉稳稳一步步走来,十分端庄,众人都道,陪嫁丫头已是几个绝色的,无论新人了。一时新人拜了花烛高堂天地,入了洞房,红男绿女涌进去道喜领赏,撒帐诸事。众亲友宾客也就纷纷告辞。

却说这孙绍祖,原不过纨绔子弟,仗着家里有权有势,时常横行霸道,快马踏死平民,不当一事,就是踏死官家的男女,也不过赔几个钱罢了,孙太太又溺爱他,孙荫后时常要责打,太太总是拦着,实在拦不住,就哀哭嚎啕,叫起早死的长子来,弄得个孙荫后也无法管制,只得丢开手罢了。那孙绍祖见爹娘都不管,越发刁蛮,不单家中略有姿色的丫头姑娘尽都上手,连孙太太跟前的几个丫头都淫过,只因孙家只他一个嫡出的,大家也就不敢胡说什么,太太也竟浑然不知,那些被上手的丫头子,也有羞愤自尽的,也有恬不知耻还要往上凑的,也有无奈隐忍的,也有自赎自脱了奴籍去的,也不可胜记。

那新人是何人?不是别人,算来与薛家是老亲,也在户部挂名行商,本姓夏,田地百十顷,单有七十二顷地种桂花,京城宫里,宫外富贵人家的桂花都是他家经营,因此得了个混名“桂花夏家”,十分的富贵。这夏家七代单传,如今太爷死了,夏奶奶只有一个女儿,爱如珍宝,娇生惯养,竟是个珍宝,小名就叫金桂,颇有姿色,诗书也通晓,竟是个绝代佳人,若论起心中丘壑,虽不比凤姐,到也有七八分,又兼母亲溺爱,未免酿成个风雷一般的秉性,外是嫦娥花,内是雷公脸,在家便与丫鬟使性子,非打即骂,如今出阁,自以为是当家做主的奶奶,比不得在家温柔腼腆,须得拿出十二分的威严,才压得住下人们。

当下六礼成就,前几日还无话,那孙绍祖见金桂温柔和气,也就顺从着安静了数日,孙太太十分高兴,孙荫后也纳闷。

只过了十天半月,那孙绍祖渐次矮了势头,金桂便要将他一炮打灭,自己才能立威,这日孙绍祖又和陪嫁丫鬟宝蟾上手,二人眉来眼去,那孙绍祖竟然抓着宝蟾的手,把个宝蟾吓走了。

金桂见自己在此,他竟不避嫌疑,忍着气便说:“你既然爱她,何不与你做妾?”

孙绍祖冷笑道:“这话胡闹。”

金桂说:“你放心,我并非拈酸吃醋之辈,你就收了她如何?”

孙绍祖说:“如今倒不行。”

金桂说:“沾了她的身子又不纳宠,岂不耽误她的名节?”

孙绍祖笑道:“若是沾了她就得纳妾,岂非全府的丫头都要称姨娘了?”

金桂一听便怒气冲冲,说:“怪道你来我家提亲,眼睛不离我娘丫头,我只当你看我娘,原来色胆包天,家下老婆丫头都淫了个遍。”

正要与他辩理,孙绍祖将她一推,说:“你个醋汁子老婆拧出来的,这是我们府上,莫说是这些老妈子丫头子,就是诺大一座公府,也是我的,便是和丫头子好,也是我的丫头子,你就如此嫉妒起来。”

二人吵了几句嘴,金桂哭闹一回,茶饭不吃,装起病来,孙绍祖也有一些些羞惭之意,请医来看,说是怒火郁结,孙太太听闻,因问何故,金桂见这几日婆婆也是软的,便说起孙绍祖种种不良,对丫鬟乱上手。

孙绍祖因说:“母亲你也看见的,孩儿即使如外人所云霸道无理,在母亲面前岂有违礼越教的?”

孙太太便骂道:“无知的畜牲,能来了几日便做起妖来,我的儿子难道我还不知道!分明是你自己闹了病,反拿这话挑唆,外头人编排你男人,连你也要把个莫须有罪名安他头上,狐媚子缺了良心的东西!”

金桂不由得心里一惊,自己思忖一回,便赔笑道:“太太教训的是,原是我与他争吵,气不忿,又不敢和他吵,所以来跟太太说,其实也不过是我糊涂,太太还可怜我一人在外没个亲人,就饶了我一回吧。”

太太说:“这才是正理。”又说儿子“你也别和那些丫头子胡闹,难道你媳妇不是个美人?吃碗里瞅锅里,也不怕人笑话,若是我听说了,可不依你。”孙绍祖答应了。

自此,那金桂不觉矮了些,自想要寻个什么计策,这日对孙绍祖说:“大爷既然爱宝蟾,我与太太去说,送与你做妾如何?”

孙绍祖笑道:“你是贤惠人,你且去,叫宝蟾倒茶来。”

金桂自知他忍不住,嘱咐了几个丫头,忍着气便往上房过来,对婆婆说:“今儿天气好,我们院里种了一缸子荷花也开了,太太何不往我们那里去逛逛?”太太也乐的去,婆媳二人便过来,忽见丫头小舍儿巷里探头,见了金桂就跑,金桂喝命站住,小舍儿乃是金桂设的局,也就站住,金桂说:“你眼见太太来了,为什么不来见礼倒跑了?”

小舍儿便说:“奶奶千万别说是我说的。原是大爷让我来看奶奶可来了没有。”

太太诧异:“叫你看为什么?”小舍儿低头不语。太太便生气,说:“这也是不知道哪个人牙子手里买的丫头子,一点规矩不懂。不说便罢,我们亲自看看去。”

小舍儿忙说:“太太别去,恐怕太太生气。”

太太说:“你快说,若是不说,叫二门上的小厮拿绳子来捆你扔到马棚里去。”

小舍儿才说:“大爷要纳宝蟾姐姐做小老婆,怕奶奶不愿意,便把奶奶支出去,想着和宝蟾上了手,奶奶就不好不给了。”

金桂忙笑道:“这是什么大事!他要纳妾,莫说是一个宝蟾,便是一个嫦娥,也由他罢!”

太太登时不乐,说:“你做夫人的,男人做这等事情,你不劝他,反倒由着他的性子来,便是胡闹!常言道,妻贤夫祸少,他这样胡行乱为,明路都不过一下,真乃是不贤!难道还叫你婆婆亲自说他不成!这宝蟾我也见过,小小年纪眉眼间尽是狐媚气,找小老婆也不能找这样的。”

说的金桂也纳闷,因说:“太太你知道我是脾气秉性最好的,不敢和他吵架,莫说是劝他,便是好心提个醒儿,他还要瞪眼三分。”

太太忙说:“如此你却不和我说,定要酿的他越发坏了才肯罢手不成!妖精似的东西,专会勾引好人,快和我同去。”

二人便过来,又撞上正在探头的宝寒,骂了一顿,二人进来,上房里却没有人,也不知孙绍祖哪里去了,到了宝蟾屋里,却见宝蟾上半身躺在床上,下半身寸丝不挂倒在地上, 太太忙叫醒她来,问是何故?

(待续)

本文为我原创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5-30 08: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虾须镯、雀金裘、凫靥裘的秘密全揭秘!为什么坠儿偷金?[size=0.14]2023.1.17中华古传统文化
[size=0.18]
(接上文,平儿的身份)
49回,“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作者安排平儿也特意来吃胡虏肉,而且“褪去手上的镯子”。吃完后,平儿带镯子时却少了一个,左右前后乱找了一番,踪迹全无。众人都诧异,凤姐儿却笑道:“我知道这镯子的去向,我们也不用找,只管前头去,不出三日包管就有了。”让读者诧异,思考作者写平儿的镯子是怎么回事?
直到52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才交待这个镯子的事。平儿专门跑到怡红院来,避开生病的晴雯,和麝月悄悄的说此“虾须镯”,是作者给读者说的悄悄话,我们须细酌。


平儿说,“那日彼时洗手时不见了”:这个“彼时”,纯属多余。
二奶奶不许吵嚷,出了园子,即刻就传给园里各处的妈妈们小心查访。凤姐所谓的知道这镯子的去向,是疑惑邢姑娘的丫头。没想到却是怡红院的小丫头子坠儿偷起来的。
平儿强调:“宝玉是偏在你们身上留心用意”,“你们”是丫头。
平儿提到:良儿偷玉,坠儿偷金,“偷金”更偷到街坊家去了。
平儿叮嘱:千万别告诉宝玉,只当没有这事,别和一个人提起。
看平儿回二奶奶的话:我往大奶奶那里去的,谁知镯子褪了口,丢在草根底下,雪深了没看见。今儿雪化尽了,黄澄澄的映着日头,还在那里呢,我就拣了起来。二奶奶也就信了,所以我来告诉你们。
平儿还说:“你们以后防着他些,别使唤他到别处去。”
麝月道:“这小娼妇也见过些东西,怎么这么眼皮子浅?”
平儿道:“究竟这镯子能多少重,原是二奶奶说的,这叫做‘蝦须镯’,到是这颗珠子还罢了。”
要看懂平儿说的话:“究竟”这镯子!“虾须镯”!
虾须:细。虾须镯:细酌。因此须“细酌”、“究竟”这镯子!
除了“究竟”平儿的镯子,恐怕还要“细酌”晴雯病补雀金裘,宝琴所披之凫靥裘,以及这回的其它内容:比如写鼻烟时的金星玻璃,晴雯只顾看的西洋画儿;出现在潇湘馆的邢岫烟;薛宝钗诗题“咏太极图”;薛宝琴说的真真国的女孩子,西洋画上的美人,外国美人那首著名的诗“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宝玉问黛玉病情,正是有句要紧的话,宝玉挨近黛玉悄悄说:“我想宝姐姐送你的燕窝----”等等,都须细酌,大有文章,作者之笔,精妙绝伦,非细酌不可得。
认出平儿是大司马袁可立后,平儿悄悄告诉读者的这段话,也就好理解了:
平儿带的镯子,有这几个意思:
一个是表面的手腕上带的镯子,首饰之意。
一个是“司馬執兩鐲”,表示“執兩鐲”的是“司馬”。“平儿带镯子时却少了一个”,也明确平儿带的是“兩鐲”,指此人是司马。
这镯子是“金”的:“这会子又跑出一个偷金子的来了”。
这镯子是镶“珠子”的:这叫做“蝦须镯”,金子其实没多少重,“到是这颗珠子还罢了。”
除去表面的首饰之意,“究竟”平儿这镯子:有关朱、金的司马。正是揭示平儿的身份,朱明的大司马袁可立,以抗击后金著称。
那么“坠儿偷金”是怎么回事?平儿既用“良儿偷玉”作例子,前文多次说过耗子偷玉,指满清偷朱明的江山。坠儿偷金,也是同理,是坠儿这个丫头,偷金国之地。“偷金”与“偷玉”逻辑一致才对,因此“偷金”不宜理解为“投金”,而应理解为偷袭金国。
因为坠儿、晴雯、邢岫烟、林红玉这些角色都未解,更不便长篇大论展开,这里只解跟平儿相关的镯子事件。“虾须镯”与“雀金裘”对应,俏平儿和勇晴雯并列,六九末的这几回说的是一个整体的大谜,平儿的虾须镯只是大谜中的一部分:
“雀金裘”指“却金酋”,揭示针对金国的战争,跟平儿、晴雯都有关。
薛宝钗诗题“咏太极图”,揭示皇太极。
真真国的女孩子,揭示外国美人薛宝琴的“女真”身份。
薛宝钗说的作诗的“外国美人”,湘云问“哪一个外国美人来了?” 就是作诗的薛宝琴,就是薛宝琴说的“西洋画上的美人”,所以晴雯嗅鼻烟时只顾看西洋画儿,提醒读者注意。更用“金星玻璃”提醒,宝玉让芳官扮演“金星玻璃”、“耶律雄奴”,写明了是“野驴子”和“匈奴”,为中华之患,跳梁猖獗之小丑!
宝琴所披之“凫靥裘”,指“福烨酋”,是“福临玄烨敌酋”。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揭示《红楼梦》这本书写“昨夜”的“朱楼梦”;目前正处于“水国”,即金国,满清。
以及“祭宗祠”,对朱明祭祀、悼念等。
线索过多,一言难尽,这也是逐个解读人物不可避免的缺陷,难以进行整体解读。
在认清这些反面人物后,再看书中这些事件,才容易看得更明白。
小丫头坠儿“偷金”,更偷到街坊家去了。街坊家,看似说此:平儿或二奶奶家;实则说彼:大奶奶那里,李纨的“雪”家。注意平儿回二奶奶的话:是往“大奶奶那里”去,镯子丢在草根底下,“雪”深了没看见。所以“我”来告诉“你们”,坠儿“偷金”,在“雪”地,大奶奶那里。跟我们理解的“偷袭金国之地”一致。
麝月道:“这小娼妇也见过些东西,怎么这么眼皮子浅?”随后晴雯戳坠儿手时也骂“眼皮子又浅”,明显重复“眼皮子浅”,还有晴雯骂:“明儿我好了,一个一个的才揭你们的皮呢!”
几次三番重复“皮”字!揭“皮”,揭开“皮岛”的“皮”字,哈哈哈,红楼作者的用字,简直绝妙!“那日彼时洗手时不见了”,现在明白平儿为什么说多余的“彼时”?
皮岛,即椵岛,又名平岛、皮岛,是袁可立指挥的大将毛文龙用以牵制后金的基地。
八十回里唯一的“岛”字,也出现在这回:“岛云蒸大海”。
巧合吗?更巧的是,“平儿”来说坠儿偷金,皮岛又名平岛。
你们以后防着他些,为什么?既是在袁可立指挥下偷袭金国的将领,为什么又说“防着他些”?因为“坠儿小窃”,这也是宝玉强调的:气的是坠儿小窃,叹的是坠儿那样一个伶俐人,作出这丑事来。指毛文龙虽然作战勇猛,但作出丑事:冒领空饷。
平儿说“别使唤他到别处去”,倒不是因为他“小窃”,而是袁可立让毛文龙就在皮岛,设立军镇,伺机从后方袭击金兵,使后金总有后顾之忧。
袁可立“情掩”的是镯子吗?其实“情掩”的是“偷金”的坠儿,毛文龙。
平儿还告诉读者,“别和一个人提起”,跟司棋偷情再三请求看出首尾的读者“千万别嚷”、“不说与一人知道”一样。
55回,“欺幼主刁奴蓄险心”,探春生气,平儿来伏侍了半天。只见秋纹走来,还是一贯的嚣张霸道,秋纹笑道:“我比不得你们,我那里等得?”说着便直要上厅去。平儿忙叫:“快回来。”秋纹回头见了平儿,笑道:“你又在这里充什么外围的防护?”
秋纹问平儿“充什么外围的防护?”当然不是在隆武时期,前文说过,反面故事时间穿越。天启年间,袁可立与孙承宗两位帝师出马,孙承宗坐镇山海关,指挥袁崇焕、祖大寿等稳固关宁一线;袁可立出镇登州、蓬莱,指挥对面的沈有容和皮岛毛文龙,沈有容打下金州,明军收复旅顺等辽南失地,从海路压制努尔哈赤。这几方相互策应,形成对金国侧后包围的水陆纵深作战态势,使努尔哈赤前后不能相顾。袁可立正是充当山海卫、天津卫以东的“外围的防护”。因这几回是写探春正文,凤姐、平儿、秋纹等只是陪衬,只侧面描画平儿之能。
59回,“绛云轩里召将飞符”:春燕娘打女儿,打了干的打亲的,袭人、宝玉都摆不平,麝月道:“如今请出一个管得着的人来管一管,嫂子就心伏口伏,也知道规矩了。”便回头叫小丫头子:“去把平儿给我叫来!平儿不得闲就把林大娘叫了来。”那婆子不知平儿的厉害,众人笑道:“你当是那个平姑娘?是二奶奶屋里的平姑娘。他有情呢,说你两句,他一翻脸,嫂子你吃不了兜着走!”那婆子听平儿撵他出去,方泪流满面央告。平儿来说,“只听各处大小人儿都作起反来了,一处不了又一处,叫我不知管那一处的是”。平儿说都作起反来了,回目中用字是“召将飞符”,是朝廷用兵符调遣兵将,这也是“符”字本义,显然平儿就是用兵符所召之将,来平息作反。符合袁可立与孙承宗平息努尔哈赤在辽东各处的作反,“关门息警,中朝宴然”。
对平儿“召将飞符”,后文还有重复强调:73回,累丝金凤事件,探春早使个眼色与待书出去了。这里正说话,忽见平儿进来,宝琴拍手笑道:“三姐姐敢是有驱神召将的符术?”对此“召将之符”,黛玉明确说“倒是用兵最精的”,明确了平儿是所召之“将”。
61回“判冤决狱平儿行权”,柳嫂、五儿无辜蒙冤,平儿的做法,跟袁可立袁青天审案决狱的特征一致:先到下面摸清底细,才决狱。所以写平儿先不按凤姐吩咐打板子、撵出去,而是“且将他交给上夜的人看守”,对众人送东西和奉承,“平儿一一的都应着”,却悄悄的来访袭人、芳官,查了个水落石出。最终不仅还了柳嫂、五儿清白,而且照旧去当差,将秦显家的仍旧退回。
书中用了一回的篇幅细写此事,而且回目中对平儿用了“判冤决狱”。前文说过,红楼梦中描画人物,是抓特征进行特写,不是写实,更不是面面俱到。所以“判冤决狱”这个特征,和袁青天的办案风格,便能认出袁可立。否则要说司马、召将飞符,大有人在,比如熊廷弼,也做过推官、御史。但能把推官做到楷模,“判冤决狱”声名远扬,万民呼为“青天”,以此为显著特征的,只有袁可立袁大司马。
点击看上一文: 红楼梦,平儿为什么不叫贾琏沾一沾?宝玉为什么给平儿赔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5-30 09: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林党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东林党是明末以江南士大夫为主体、以反对贵族大地主专政为目标的中小地主政治团体。

明神宗万历年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危机四伏。万历二十二年(1594)吏部郎中顾宪成因争国本和荐阁员触怒神宗皇帝和内阁首辅王锡爵,被革职归籍无锡。聚众讲学,声望益高。万历三十二年(1604)夏,得常州知府欧阳东凤等资助,修复废弃的宋代东林书院,偕同志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讲学其中。他们裁量人物,讽议朝政。三吴“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在朝官吏也慕其风,多“遥相应合”。同年十月制定《东林会约》,召集东林大会,故被贵族大地主集团称为东林党。东林党人,是明末地主阶级中一支崛起的异军,主张改革弊政,挽救明王朝的危机。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东林党

外文名
Donglin Party

所处时期
明代晚期


领 袖
顾宪成

主要成员
李三才、左光斗、邹元标、赵南星等

主要标志
在东林书院发起大会,制定《东林会约》

目录
1基本简介
2党争
3特点
4历史意义
5历史评价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简介
明代晚期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万历三十二年(1604),被革职还乡的顾宪成在常州知府欧阳东凤、无锡知县林宰的资助下,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及其弟顾允成等人,讲学其中,“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论被称为清议。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这种政治性讲学活动,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三吴士绅”、在朝在野的各种政治代表人物、东南城市势力、某些地方实力派等,一时都聚集在以东林书院为中心的东林派周围。时人称之为东林党。明神宗朱翊钧统治后期,宦官擅权,倒行逆施,政治日益腐化,社会矛盾激化。针对这一现象,东林党人提出反对矿监税使掠夺、减轻赋役负担、发展东南地区经济等主张。他们还主张开放言路、实行改良等针砭时政的意见,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支持,同时也遭到宦官及各种依附势力的激烈反对。明末党争中,东林党的主要对立面是齐楚浙党。万历后期,双方以争国本为首,以三案为余波,相攻不已。  天启帝时期,宦官魏忠贤专政,形成明代势力最大的阉党集团,齐楚浙诸党争相依附之,对东林党人实行。天启四年(1624),东林党人杨涟因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被捕,与左光斗、黄尊素、周顺昌等人同被杀害。魏忠贤又使人编《三朝要典》,借红丸案、梃击案、移宫案三案为题,毁东林书院,打击东林党。东林著名人士魏大中、顾大章、高攀龙、周起元、缪昌斯等先后被迫害致死。齐楚浙党又造天鉴诸录,加东林以恶名,并列党人榜于全国,每榜少则百人,多至五百余人,凡列名者,生者削籍,死者追夺,朝中善类为之一空。魏忠贤还指使党羽制造《东林点将录》,将著名的东林党人分别加以《水浒》一百零八将绰号,企图将其一网打尽。天启七年明思宗朱由检即位,魏忠贤自缢死,次年毁《三朝要典》,对东林党人的迫害才告停止。但东林与阉党的斗争,一直延续到南明时期。   万历二十二年(1594),吏部文选司郎中顾宪成被削去了官籍返回了故乡无锡。他和弟弟顾允成一道倡议修复了无锡城东的东林书院。这所书院原本是宋儒杨时创立的,杨时是宋代大儒程灏、程颐两兄弟的门徒,是“二程学说”的正宗嫡传。后来的另一位宋代大儒朱熹则是杨时的弟子。顾宪成重修东林书院的时候,十分明确地宣布他是讲程朱理学的,也就是说,他是继承杨时衣钵的。

重新营建东林书院,常州知府欧阳东风和无锡知县林宰帮了很大的忙。落成之后,顾宪成与志同道合的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等人讲学其中,来听讲求学的人称顾宪成为泾阳先生,后来也有人称他为东林先生。

当时,不少怀抱道义而不被当政者所接纳的士大夫退归林野,东林书院的重建使他们找到了知音,因此都争相前来,使得“学舍至不能容”。顾宪成常说:“当京官不忠心事主,当地方官不志在民生,隐求乡里不讲正义,不配称为君子。”他的这些观点博得同志者的响应。讲学之余,他们聚在一起,用委婉的语言议论朝政,褒贬品评执政的大臣。用“君子”和“小人”去区别政治上的正邪两派。这样一来,朝中的一些官员,如孙丕扬、邹元标、赵南星等人,也与东林书院遥相应和、互通声气。他们怀着忧国忧民的意识,意在有所作为,就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势力,与他们唱反调的那一派称他们为“东林党”。东林党人号称“清流”,影响着天下的舆论。

当时,神宗长时间不上朝理政,久居深宫过着“每夕必饮,每饮必醉,每醉必怒”的生活,身边的侍者办事稍不称意“辄毙杖下”。且又极其贪婪,恨不得把天下财货都搜刮进宫中供其挥霍。把大批太监派作“矿使”、“税监”前往各地横征暴敛,搞得民怨沸腾。他把朝廷官员的任免都丢在一边,使在职的官吏无法得到升迁,空缺的职位难以及时补充。最糟糕的时候,六部的尚书只有一位,都御史10年不补。为了增置不足的内阁大臣,首辅大臣竟然上了100多道奏章请求。这样一来,就助长了朝野上下的派别纷争愈演愈烈。

与东林党政见不合的是内阁大臣王锡爵、沈一贯和方从哲等人,他们被称为“浙党”。另外还有什么“秦党”,成员都是陕西籍的官僚,还有什么“齐党”、“楚党”、“宣党”,都是以首领的籍贯命名的。“秦党”的政见与“东林党”相吻合,其他各“党”都与“浙党”声气相通,党争之风甚嚣尘上。

东林党人往往不畏强权,为民请命,大胆弹劾朝中权贵,反对“矿使”、“税监”,甚至敢于冒犯“龙颜”。当凤阳巡抚李三才受到内阁大臣论处的时候,在东林书院讲学的顾宪成就上书给叶向高、孙丕扬,称颂李三才的政绩。御史吴亮把顾宪成的信抄在邸报中,使攻击李三才的人大为恼火。

李三才任职凤阳巡抚期间,曾经查抄了太监陈增的爪牙程守训的几十万赃款及大量的奇珍异宝,并将程守训依法治罪,办了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他还在万历二十七年和二十八年,多次上疏,陈述矿税的弊害。万历三十年和三十一年,他又一再上疏反对矿税,并且提议修浚河渠、建筑水闸、防范水旱,这些主张非但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罚了5个月的俸禄。李三才在反对矿使税监的奏章中指责神宗皇帝说:“陛下宝爱珠玉,百姓也想温饱;陛下爱护子孙,百姓亦爱恋妻儿。何以陛下要拼命地聚敛财宝却不让百姓满足升斗之需呢?为什么陛下要延福万年,却不让百姓享受朝夕之欢呢?”

对于后妃干政和宦官专权,东林党人始终加以反对,哪怕是削职罢官,逮捕问罪也坚持不改。在“争国本”事件和以后发生的“梃击”、“红丸”、“移宫”三案中,东林党人都从维护皇权的立场出发,坚持反对郑贵妃、李选侍干政,公开抨击危害皇太子、皇帝的行为,主张严厉追查三案的当事人及其幕后主使者。

东林党人还在“京察大计”中力图整肃吏治。“京察”和“外察”是对官吏进行考核的两种制度。“京察”是考察在京任职的官员,每6年一次;“外察”是考核在地方上任职的官吏,每3年一次。一般是趁外官来京师朝见皇帝时给以考察。“京察”是根据官员的政绩、品行,来决定升迁、降调或罢官等奖惩。若是“京察”中被罢了官,就将终身不再起用。

万历二十一年的京察,主持者是吏部尚书孙考功、郎中赵南星和左都御史李世达,他们都比较正直不徇私情。文选员外郎吕胤昌是赵南星的外甥,都给事中王三余是赵南星的亲戚,都因考评不佳被罢黜。东林党也借此机会罢黜了一些与内阁大臣交往很深的官员。到了万历三十三年,主持“京察大计”的是东林党人都御史温纯和吏部侍郎杨时乔,就把浙党官员钱梦皋、钟兆斗等人贬谪了。但南京的“京察大计”主持者则是齐、楚、浙党主持,他们借机斥逐东林党的官员。到了万历四十五年,浙党首领又当上了内阁首辅,这一年的“京察大计”,东林党人受到很大的打击。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种朋党混争的局面,东林党人的政治主张也和他们排除异己的动机纠缠不情了,给攻击他们的人制造了口实。

东林党是明朝后期出现的以中下级官员、中下地主及知识分子为主的反对王公贵戚、权臣宦官的政治集团。他们企图以儒家正统思想挽救国家,但在强大的统治集团剿杀下,遭到重大打击。直到崇祯即位处死魏忠贤才有所抬头。后来,东林党的残余势力一直与权臣斗争,一直持续到南明的灭亡,前后达40多年。[1]

折叠编辑本段党争
神宗时期,不少怀抱道义而不被当政者所接纳的士大夫退归林野,东林书院的重建使他们找到了知音,因此都争相前来,使得'学舍至不能容”。顾宪成常说:'当京官不忠心事主,当地方官不志在民生,隐求乡里不讲正义,不配称为君子。”他的这些观点博得同志者的响应。讲学之余,他们聚在一起,用委婉的语言议论朝政,褒贬品评执政的大臣。用'君子”和'小人”去区别政治上的正邪两派。这样一来,朝中的一些官员,如孙丕扬、邹元标、赵南星等人,也与东林书院遥相应和、互通声气。他们怀着忧国忧民的意识,意在有所作为,就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势力,与他们唱反调的那一派称他们为'东林党”。东林党人号称'清流”,影响着天下的舆论。 神宗时期,神宗长时间不上朝理政,久居深宫过着'每夕必饮,每饮必醉,每醉必怒”的生活,身边的侍者办事稍不称意'辄毙杖下'。且又极其贪婪,恨不得把天下财货都搜刮进宫中供其挥霍。把大批太监派作'矿使”、'税监”前往各地横征暴敛,搞得民怨沸腾。他把朝廷官员的任免都丢在一边,使在职的官吏无法得到升迁,空缺的职位难以及时补充。最糟糕的时候,六部的尚书只有一位,都御史10年不补。当时有一个名叫袁可立的御史曾经借雷震景德门的机会连续上疏直指皇帝:  “礼祀不亲,朝讲未视,章奏不以时批答,废弃不皆录用(《睢州志》)”,终于惹怒神宗皇帝,被削职为民二十六年。首辅大臣也相继上了100多道奏章请求,帝皆不听。为了增置不足的内阁大臣,首辅大臣竟然上了100多道奏章请求。这样一来,就助长了朝野上下的派别纷争愈演愈烈。  与东林党政见不合的是内阁大臣王锡爵、沈一贯和方从哲等人,他们被称为'浙党”。另外还有什么'秦党”,成员都是陕西籍的官僚,还有什么'齐党”、'楚党”、'宣党”,都是以首领的籍贯命名的。'秦党”的政见与'东林党”相吻合,其他各'党”都与'浙党”声气相通,党争之风甚嚣尘上。[1]

折叠编辑本段特点
1.专制皇权体制外的政治结盟。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对地方行政和朝政的干预,同善会的倡行,“济世”“救民”的活动,“志在世道”的宗旨,讲学与社会实践相统一的方式,表明东林党不是一个只议论儒学不关切国事民瘼的单纯的学术流派。由于政治方面的影响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参与,以顾宪成等人为核心的专制皇权体制外的政治集团很快形成,共同的思想认识和主张是东林党这一政治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讽议朝政,裁量人物”,表现出东林党人政治主体意识的增强,从完全依附向独立自主转变,是形成独立政治人格的开始。参与型政治文化对传统依附型政治文化构成冲击,其结果将导致政治文化的变迁。  

2.反传统的思想主张。反对君主独裁,是东林党人政治上的一个突出特征。顾宪成主张“散权”,实质是削弱君权;钱一本主张“公天下以选举”辅臣,无疑有了民主的要求。关于为政的标准,高攀龙认为:“君子为政,不过因民之好恶”,以“君子之所为,直要通得天下才行得”去判定是非;主张“有益于民”,即使有损于国,也须“权民为重,则宜从民”。刘宗周对崇祯帝说“流寇本朝廷赤子”,并大胆提出皇帝应与大臣分任其咎;又从“重民命”这一思想出发,主张废掉人主的“私刑”。东林党人坚决抵制释、道二教对国家政治及学术的消极影响,因此顾宪成等人僻佛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利玛窦《中国札记》谈到众多东林党人在最初中西交流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表现出最早的开放意识。  

3.经济方面,东林领袖顾宪成不卑货殖,并认为经济人才不仅能有益于一方,而且能有益于国家的财政。高攀龙也十分关注商贸问题,认识到国家征收商税是对整个经济的破坏,指出征收商税是“夺民之财”,提出应取消白粮的钞关复税并保护铺行,体现了保护农民利益和扶植工商业发展的利民思想。从高攀龙的文集中,可以看到许多有关救荒的建议。他还认为天子不应有私财。李三才《请停矿税疏》犹如谴责万历皇帝的檄文。刘宗周提出自亲王以下各授田,宗藩“听工商自便,各从生理”,迫使宗室成员直接参与生产经营;还提出亲王常禄之外,不赐庄田。陈龙正提出招南人巨贾垦荒于畿辅、河南、山东,“累朝永不起科”,开荒者无人身依附性赋税义务,通过平买等方式向国家供粮,体现出更直接的商业目的。 

4.通得天下。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复古主义相类似,东林党人多以托古的方式提出各种有利于政治民主和经济发展的主张,抛开旧的形式,显示出一个不容于皇权的思想体系,带有近代民主、民权的色彩。东林党人思想主张的主要特点,是有了“吾辈合并为公”的相对独立的人格意识,因而他们不再事事以君主为最高权威,不再以是否对君主和国家有利为判定是非的标准,而是以“通得天下”为标准,体现出一种非君的人文主义精神。东林党人的进步思想和反抗专制的斗争实践,直接影响了明末清初思想界的启蒙运动,他们与黄宗羲等人的思想已十分接近,两者属同一体系,并有前后传承关系。[1]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意义
1.不讳言“党”及“朋党”理念的变化。东林党人对“朋”和“党”有了不同于前人的认识。他们不讳言“党”,常以“吾党”自称。在他们的语汇中,“党”,已不是“同乡”、“乡党”之意,而是“同道”、“同志”、“志同道合”之意。这一变化,显示出东林党人强烈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意识。在高攀龙、钱一本看来,小人可以有党,君子也可以有党。主张不要惧怕小人以“党”字倾君子,也没有必要以无党自命。刘宗周的认识则更进一步,他否认小人有党,而君子以同道为朋,以自绝于小人为党,将党视为正人君子的代名词,给“党”、“朋党”这一概念做了新的诠释,改变了贬义的内涵。英国近代政党辉格党与托利党在其萌芽时期,各自的名称都来源于对方的漫骂,社会在转型时期,政治文化上会有某种类似的变迁。自东林书院讲学始,由于参与者共同的思想倾向和一致的政治主张,地域界线被打破,形成了各地同道公认的领袖。这种“通乎天下”的联盟超出了以往文人结社、讲学的规模,其政治意图十分明显。领袖也不仅仅是单纯学派的领袖,如顾宪成说:“君子在朝,非君子自能在朝也,本之君子之领袖为之连茹而进也。”

2.控制国家权力的意向。英国两党曾因王位继承问题进行过长期的斗争,王位继承问题牵扯着深刻的宗教问题。明代万历朝国本问题,也影响着政局的发展方向,东林党人将立储看成天下之公事。万历十年(1582)以后的内阁,完全是皇帝的御用工具,因此东林党人与内阁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与皇帝的对抗。推举李三才入阁,即能表现出东林党人希望控制内阁的目的。李三才“诚世道所赖”,是多数人利益的代表,是政治参与的体现。

东林党希望在国家事务和体制运作中处于主要的地位,是近代因素出现后,君主权力衰落并被逐渐分解的必然过程,是民主形式发展史上的必然现象。

3.东林党人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基础。社会集团划分的根本依据是社会经济地位和利益要求。在阶级划分上,东林党人虽然属于中、小地主阶层,但确切地说应是这一阶层中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这是他们思想上接近下层群众并拥有广泛社会基础的根本原因。天启朝冤狱大兴,东林党人以“撑住乾坤”的精神行了坚决的斗争。苏州市民公开反抗黑暗的专制统治,形成了带有暴力特征的反专制的社会政治运动。这一运动的自发性表明,东林党人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2]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折叠正面评价
如被指为东林党人的 李三才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上疏道:“东林者,乃光禄寺少卿顾宪成讲学东南之所也。宪成忠贞绝世,行义格天,继往开来,希圣希贤。而从之游者……皆研习性命,检束身心,亭艺表表,高世之彦也。异哉此东林也,何负于国家哉?”(《 万历邸钞》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卷)又如“不有东林,乾坤崩塌久矣!东林岂亡明者?攻东林者亡之也。”( 汪有典《史外》卷六《高忠宪传》)  

折叠负面评价
如“时顾宪成罢归久,于 锡山创 东林书院,招集士绅讲学。其学经生之所知,绝无足听者。徒相与 臧否人物,訾国政,冀当国者闻而药之。”(《江陵纪事》)更为激烈则如:“时锡爵、一贯、赓、廷机诸辅 传灯,一二孤愤之士建言被逐,于是聚徒讲学,以道学之名号召天下。凡生长其地、宦游其地者,或实意仰高,或 葛藤相绊而靡然从之,门户之名立矣。遥制朝绅,迫挟台辅, 夷跖惟其所造。复有一二 奸雄彼此借资,门户之威炽矣。”(许重熙《宪章外史续编》)  较为客观的评价,如 夏允彝按政绩来判定东林人与攻东林者之间高下如何:“平心而论,东林中亦多败类,攻东林者间亦有清操独立之人,然其领袖之人殆 天渊也。东林之持论甚高,而于筹虏制寇卒无实着。攻东林者自谓孤立 任怨,然未尝为朝廷振一法纪,徒以 忮刻胜耳。特可谓之聚怨哉?无济国事殆同矣。”强调两派领袖的人品迥异,但也指出两派均属于于国事无补一类, 这种看法具有较大的普遍性。清代的官方言论即与夏允彝的看法相仿,《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虽宪成等主持 清议本无贻祸天下之心,而既已聚徒,则党类众而流品混,既已讲学,则议论多而是非生。其始不过一念之好名,其究也流弊所极 遂祸延宗社。 《春秋》责备贤者,宪成等不能辞其咎也。特以领袖数人,大抵风节矫矫,不愧名臣,尙为瑕瑜不掩云尔。”在肯定东林领袖为君子的同时点明东林的流弊所在。总体而言主张“东林”应对明末败势承担一定的责任。[1]

参考资料
1.东林党  . 个人图书馆 . 2017年8月26日 . [2023-10-30]
2.东林党 - 文学 - 品诗文  . 2022年7月21日 . [2023-10-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5-31 16: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林黛玉口中打秋风的母蝗虫,骂的其实是薛宝钗一家!惜春告假背后是一段血泪史
2020-12-07 22:06


题:林黛玉口中打秋风的母蝗虫,骂的其实是薛宝钗一家!惜春告假背后是一段血泪史!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前言



《红楼梦》故事里,贾母让贾惜春画的画,在《风月宝鉴》正面的名字唤作《大观园行乐图》,在《风月宝鉴》反面,却赫然写着《携蝗大嚼图》五个字,预示着贾府的大厦将倾。

自从刘姥姥来大观园打了几次秋风,不久之后,荣国府就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连贾母这个老祖宗吃的米,都没有富余了。真可谓“蝗虫过后,颗粒无收。”

所以,这一回的回目,就唤作“怡红院劫遇母蝗虫”,与“栊翠庵茶品梅花雪”对照,正是“千红一窟”四个字,是红楼诸艳的劫难,非同小可,“母蝗虫”三个字,并非林黛玉的玩笑话。



李纨见了他两个,笑道:“社还没起,就有脱滑的了,四丫头要告一年的假呢。”
姜子曾经说过,诗社即政权,“史家之摄”也!四姑娘告假,意味着贾府没有第四春,正所谓“三春过后诸芳尽,白杨村里人呜咽”。

自称母蝗虫打完秋风,整个大观园都不复存在了,一切都完结了,正应了道人那一句:“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



姜子曾经说过,贾惜春画大观园,如同作者撰写《石头记》,是亲历过一段往事之后的回忆,是大梦初醒之意。

林黛玉忙笑道:“可是呢,都是他一句话。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
《红楼梦》故事里,刘姥姥是哪一门子的姥姥?她是王家的亲戚,代表王家,而王家的老祖宗又是薛宝钗的姥姥。

而文中真正称得上“母皇虫”的人,自然是隐射皇太极的薛宝钗,刘姥姥说“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的时候,鼓着腮帮子不说话的人,正是薛宝钗。



薛蟠目不识丁,庸俗不堪,恰是“村”字。薛家与刘姥姥都来自东北角,刘姥姥是薛宝钗的分身之一。

黛玉道:“人物还容易,你草虫上不能。别的草虫不画罢了,昨儿‘母蝗虫’不画上,岂不缺了典!”
薛为杂草,蘅芜苑杂草丛生,薛宝钗自称白帝子,是长虫,薛宝钗曾经使用过“金蝉脱壳”的法子,袭人口中钻花心的虫子亦是薛宝钗。

薛蟠、薛蝌皆是虫属性,作者特意以虫字辈定义薛家,是一个“风”字,是《风月宝鉴》正面之风属性。“母蝗虫”之典,包袱在此。



上一回说书,姜子曾经说过,贾母给薛宝钗过生日,只给了二十两银子,不够请人唱戏,所以,薛宝钗亲自上场当小丑,唱了一出《山门》,惹得贾宝玉《妆疯》。

《鲁智深醉闹五台山》这出戏背后,是王熙凤口中所说的,贾宝玉顶着老太太上五台山,荣国府覆灭,通灵宝玉失踪,贾宝玉家破人亡。

薛子为孽,孽类即丑类,《红楼梦》故事里,薛宝钗出生于穿天节,她奔贾府贾宝玉而来,偷香窃玉,东施效颦,当了鬼贼,当了窃国大盗。薛宝钗以义结金兰的方式,夺了林黛玉的通灵宝玉,宁国府代替了荣国府,这才是母蝗虫打秋风的真正寓意。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5-31 16: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钗系列:薛宝钗的前身是什么? (2010-12-23 23:11:49)
标签: 文学经典 红楼梦 薛宝钗 前身 鬼怪 杂谈        分类: 不名堂随笔
《不名堂重读红楼札记》之十五


宝钗系列③ :薛宝钗的前身是什么?

       ——《<石头记>,横跨四个世纪的误读》(一)



《<石头记>,横跨四个世纪的误读》核心提示:

▲ 无人识得薛家母女都是鬼!

▲ 《金陵十二钗》正册有平儿、香菱,无宝钗、巧姐;副册代表人物为晴雯;又副册代表人物为袭人。为了“仙机”,“薄命司”大橱里的三本册籍都被曹雪芹有意做了“手脚”。

   ▲《<石头记>,横跨四个世纪的误读》第一部分共四节,此为第一节。



《石头记》三大主角,贾宝玉的前身是神瑛侍者,林黛玉的前身是绛珠仙子,那薛宝钗的前身又是谁呐?面对这一提问,估计“红学家”和普通读者一样难以确定,最多也是囫囵回答“来自太虚幻境”。

在以往的多次阅读中,不名堂主也没考虑过这一问题,脑子里只偶然闪过“宝钗太完美了,不像人”的疑惑。但“不像人”太好解释了,《石头记》里“几个异样的女子”均来自警幻仙姑麾下,用西域的话说是“天使”,用本土的谚曰是“仙子”,谁会怀疑那么完美的宝姐姐会是来自三界的另一界呢。

本次阅读的疑问肇于宝钗的“封号”——蘅芜君,突然觉得这三字让人脊背直冒冷气;且“封号”二字也古怪得让人生疑。“蘅芜君”出自李纨之口,探春认为“这个封号极好” (第三十七回),而曹雪芹已赋予探春和李纨“大观园预言家”的某些特征,这令在下不得不对“蘅芜君”另眼相看:果然,“菊花诗会”上五位诗人都取了别号,脂砚斋独独只在“蘅芜君”下夹批——“真用此号,极妙。” (第三十八回)不名堂主作速就“蘅芜苑”请教《说文解字》:蕪,薉也(薉,蕪也;荒,蕪也);苑,所以养食兽也(用来养禽兽的地方)。《说文解字》“艸部”未收“蘅”字,《现代汉语词典》“杜蘅”条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在山地里,开紫色小花。

“蘅芜君”的指向对薛宝钗极为不利:荒山野地的“君子”,有迹象表明宝姐姐来自冥界。为不伤“红学家”和广大“挺钗派”的感情,不名堂主开始搜寻有说服力的证据。很不幸地告诉各位,《石头记》里证明薛宝钗来自冥界的“线索”实在太多了,咱们先来看看曹雪芹关于“蘅芜苑”的两处描写——

一处是贾母眼中的:“说着,已到了花溆的萝港之下,觉得阴森透骨,两滩上衰草残菱,更助秋情。贾母因见岸上的清厦旷朗,便问:‘这是薛姑娘的屋子不是?’众人道:‘是。’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顽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支菊花,并两部书,茶瓯、茶杯而已。床上只挂着轻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贾母摇头道:‘使不得!……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第四十回)——记住这里的几个“关键词”:阴森透骨;衰草残菱;雪洞;供;菊花;忌讳。

一处是贾政眼中的:“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并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索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第十七至十八回)——“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像不像墓碑?“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像不像墓室被坟石包围?“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索砌盘阶”,像不像常年无人打理一任荒草孳长的乱坟堆?曹雪芹通过贾宝玉给这处建筑物命名为“蘅芷清芬”,他只是没有直接写成“横直清坟”而已。

已经非常清晰,山子野的“蘅芜苑”园林设计,几乎是全盘抄自陵墓图纸。怪不得曹雪芹要用惜春的丫鬟提醒读者:入画!

不名堂主的搜寻结果表明,“宝钗前身是鬼” 的信息最早出自“太虚幻境”,咱们来听听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的一段对话,同时领教一下曹雪芹的“金针度法”有多隐蔽,有多犀利:



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历练历练。”

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

…………

那道人道:“趁此,你我何不也去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

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这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第一回)



冤家——冤孽——孽鬼,曹雪芹通过僧道的几句对话就已偷天换日——将人民内部矛盾的“冤家”换成了敌我矛盾的“孽鬼”,且这“孽鬼”比“蠢物”宝玉先到人间,宝姐姐正好符合条件。遗憾的是,许多人已将“孽”字拆成“薛子”,但都以为单指呆霸王薛蟠,将“肌骨莹润,举止娴雅”的薛宝钗无端排除在外了——“轻视妇女”的陋习,显然被当代的这家那家带进了“红学”研究领域。

现在咱们可以下结论了:薛宝钗是来自冥界的孽鬼,并不是警幻门下的神仙。只要这个结论牢靠,《石头记》文本中的许多“鬼话”都可归位了:宝玉“胡诌”的变成标致小姐以分身法搬运“香玉”的小耗子精是薛宝钗(第十九回);刘姥姥“胡诌”的雪地里抽柴草的女鬼是薛宝钗(第三十九回);老太太斥责的“鬼不成鬼,贼不成贼”的佳人是薛宝钗(第五十四回);脂砚斋“冷香丸”处批注“以花为药,可是吃人间烟火人想得出者?诸公且不必问其事之有无,只据此新奇妙文,悦我等心目,便当浮一大白”(第七回)——“不吃人间烟火人”是鬼不是仙,“当浮一大白”之意就是“得弄明白薛宝钗的前身”,还得捎带明白“冷香丸”为何要埋在地下。

之前每每读到“那小道士也不顾拾烛剪,爬起来往外还要跑。正值宝钗等下车,众婆娘媳妇正围随的风雨不透,但见一个小道士滚了出来,都喝声叫:‘拿,拿,拿!打,打,打!’”(第二十九回)这一情节时,总不能理解作者为何要用宝钗做这群可恶妇人的代表。直到今天才“浮一大白”:鬼怕道士!这群可恶妇人里“拿,拿,拿!打,打,打!”叫得最响最发自肺腑的恐怕就是薛宝钗,这是一种下意识,曹雪芹不拿她当代表都不行。以此类推,宝钗面对死亡事件(金钏之死、尤三姐之死)所表现的冷心冷面甚至冷血,也就一概可以理解了。宝钗系列:薛宝钗的前身是什么?(欲知宝钗是只什么鬼,请看不名堂主明天解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5-31 16: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钗系列:女儿是镀金“夜叉”,母亲是本色“无常”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0-12-24 10:10:57)
标签: 文学经典 红楼梦 薛宝钗 薛姨妈 夜叉 无常        分类: 不名堂随笔
《不名堂重读红楼札记》之十六



宝钗系列④ :女儿是镀金“夜叉”,母亲是本色“无常”

       ——《<石头记>,横跨四个世纪的误读》(二)





那么,薛宝钗到底是只什么鬼呢?

《石头记》第十七至十八回,贾珍领着贾政、宝玉以及荣国府一干清客、相公为新落成的大观园“题对额”,即将离开稻香村时贾政忽然有气,喝命把宝玉“叉出去”。随后一行人就从稻香村出来。过蘅芜苑外围的沁芳溪,“忽闻水声潺湲,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贾政未发现有桥路可通,以为“不得入了”,就和贾珍说起有船无船。这里的“叉”、“溪”、“船”、“桥”、“水声潺湲”,让不名堂主想起第五回宝玉“春梦”将醒的那个“所在”——



那日警幻携宝玉、可卿闲游至一个所在。但见荆榛遍地,虎狼同群,忽尔大河阻路,黑水淌洋,又无桥梁可通。宝玉正自徬徨,只听警幻道:“宝玉再休前进,作速回头要紧!”宝玉忙止步,问道:“此系何处?”警幻道:“此即迷津也。深有万丈,遥亘千里,中无舟楫可通,只有一个木筏,乃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撑篙,不受金银之谢,但遇有缘者度之。尔今偶游至此,如堕落其中,则深负我从前一番以情悟道(按:原文‘以情悟道’四字下有着重号)、守礼衷情之言。”宝玉方欲回言,只听迷津内水响如雷,竟有一夜叉般怪物撺出,直扑而来。唬得宝玉汗如雨下,一面失声喊叫:“可卿救我!可卿救我!”



这幽于迷津、让宝玉吓得大叫的“夜叉般怪物”,经不名堂主做DNA鉴定,就是薛宝钗的前身——

夜叉,几乎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学形象,施耐庵《水浒传》有“母夜叉”,蒲松龄《聊斋志异》有《夜叉》专篇;就是《石头记》本身,曹雪芹借贾琏之口也说王熙凤是“夜叉星”。夜叉出入最频繁的地方,当数印度神话和佛教经书,《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简称《大日经》)有“夜叉八大将”:一名“摩尼跋陀罗”,译曰“宝贤”;二名“布噜那跋陀罗”,译曰“满贤”;三名“半枳迦”,旧曰“散支”;四名“沙多祁里”;五名“醯摩嚩多”,即是住雪山者;六名“毗洒迦”;七名“阿吒嚩迦”;八名“半遮罗”。(《<大日经>疏》)

好一个“住雪山者”!说 明老太太人老眼不花,“雪洞一般”有出处了。

已经无需再引述和论证,“薛宝钗”之“薛”(“雪”谐“薛”)、“宝”、“叉”两个半字都在“夜叉八大将”里出现了,芹溪居士明确告诉我们:他的小说人物薛宝钗“名出”《大日经》,系综合两大夜叉的名号而成,他自己仅仅镀了一层“金”而已;只是一不小心金粉(即脂砚斋说的“背面傅粉”)弄多了点儿,薛宝钗才显得那么美、那么胖(参见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八十一回)!

如果朋友们找不见曹雪芹的原话,咱们将就听听薛家兄妹的私房话也行——薛蟠道:“妹妹的项圈我瞧瞧,只怕该炸一炸去了。”宝钗道:“黄澄澄的,又炸他做什么?” (第三十五回)听听,曹雪芹的“镀金工艺”已得到用户的明确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凡需要镀金的东西,其内里肯定不是金子,破铜烂铁的可能性极大。印度神话里的夜叉住在地上或半空,和罗萨虽是亲眷,但相当敌对;薛宝钗这“夜叉”托生前混迹于迷津,托生后游走于亲戚家的大观园,其所作所为会否完全剔除“敌对”?结合曹雪芹所用“怪物”二字,不名堂主在此“武断”一次:后世对薛家母女特别是薛宝钗的“高看”和“提携”,完全是被表面现象蒙蔽的结果,已经背离写书人曹雪芹的本意少说也有孙行者的“一筋斗云”——十万八千里。

对了,说过女儿,他老母薛姨妈还未交代呢。有其女必有其母,曹雪芹将薛姨妈这只“母蝗虫”(黛玉语。第四十二回)定位为“大无常”,即民间纷传的“勾魂鬼”,传统的“无常”只分黑白,曹雪芹别出心裁,将“无常”分大小。读者应该记得鸳鸯三宣牙牌令时派给薛姨妈的那副牌:“左边是个‘大长五’,右边是个‘大五长’,当中‘二五’是杂七,凑成‘二郎游五岳’。”“大五长”者,“大无常”也。所以面对薛家母女“扎根”荣国府,并对心肝宝贝宝玉和黛玉表现出虎视眈眈时,上了年纪不再当家的贾母只能慨叹“这鬼抱住钟馗腿”了。(第四十回)

自然,曹雪芹得给薛姨妈选个“讲究”的出生时辰:七月(第三十六回)。不名堂主猜测,薛姨妈的准确生日应该是“七月半”——鬼节。

小说作者曹雪芹对薛姨妈的痛恨,我们看“《红楼梦》第四支”最为直接:“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消耗。”第五回这支《恨无常》,看来得重新审读了。

“荡悠悠芳魂消耗”,伏下《石头记》的另一公案,也是又一个跨世纪误读:黛玉之死,与薛家的“燕窝”和薛姨妈的“关心”大有关系。容不名堂主另文再议。宝钗系列:女儿是镀金鈥溡共驸潱盖资潜旧溛蕹b(薛宝钗必须清出“十二正钗”队伍,那么谁顶上呢?请看不名堂主明天解析)

我的更多文章:
宝钗系列:薛宝钗的前身是什么?(2010-12-23 23:11:49)
宝钗系列:女儿是镀金“夜叉”,母亲是本色“无常” 宝钗系列:“宫花”应该是宝钗落选的“纪念品”(2010-12-07 03:40:07)
说说贾母和薛姨妈短兵相接的三个回合(上)(2010-11-22 19:32:48)
曹雪芹的数字游戏和贾母的生日之谜(上)(2010-11-19 13:12:31)
花袭人是怎样置晴雯于死地的?(2010-11-01 03:56:57)
宝钗系列:女儿是镀金“夜叉”,母亲是本色“无常” 揭秘“花袭人”姓名背后的政治寓意(2010-10-22 09:50:53)
宝钗凭什么和黛玉共用一首判词?(2010-10-11 04:31:12)
宝钗系列:女儿是镀金“夜叉”,母亲是本色“无常” 曹雪芹缘何安排宝玉在黛玉生前为她作诔文?(2010-10-07 21:00:57)
曹雪芹排过《金陵十二钗》副册又副册“全名单”吗?(2010-09-16 15:09:29)
“薄命司”的大橱里到底有几册《金陵十二钗》?(2010-09-02 00:36: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5-31 17: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已推荐到草根博客,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宝钗系列:“宫花”应该是宝钗落选的“纪念品” (2010-12-07 03:40:07)
标签: 文学经典 红楼梦 薛宝钗 宫花 纪念品        分类: 不名堂随笔
《不名堂重读红楼札记》之十三



宝钗系列① :“宫花”应该是宝钗落选的“纪念品”




  【按  语】大家都知道薛姨妈一家是送宝钗“参选”才进京的,但许多读者不知道宝钗是何时落选和怎么落选的;大家也知道薛姨妈是因姐妹多年不见要和王夫人“厮守几日”才住进荣国府的,但多数读者弄不懂这“几日”怎么会有四、五年之久——而这些疑问,均缘于曹雪芹没有明写。然“没有明写”不等于没写。本次阅读,不名堂主终于从《石头记》的“书缝里”窥见了人物和事件的部分真实,现以“宝钗系列”冠名一一予以解析,欢迎同好参与讨论。





1.宝钗何时参加“宫选”的信息,不名堂主是从“宫花”这一物件获悉的。《石头记》整整用了半回文字详写“周瑞送宫花”,已经说明这种“堆纱假花”不是一般“道具”,读者已经不能对其视若无睹了。

   宫花,顾名思义就是“宫廷里的花”。这些宫花是何时到达梨香院的小说没写,薛姨妈只就来自何处、送给谁人向周瑞家的作了详细交代:“这是宫里头作的新鲜样法,堆纱花十二支。昨日我想起来,白放着可惜旧了,何不给他们姊妹们带去。昨儿要送去,偏又忘了。你今儿来的巧,就带了去罢。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两支;下剩六支,送林姑娘两支,那四支给了凤哥儿罢。”(第七回,下同)

   那么薛姨妈是几时拥有宫花的呢?是家里带来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首先宝钗不会带,薛姨妈回答王夫人的客气话时说过:“姨妈不知道宝丫头古怪呢。他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再者薛姨妈也不会带,她已然过了带假花的年龄。

   我们得注意薛姨妈话里的“新鲜样法”。最关键的是曹雪芹的回前诗“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十二花容”很容易让人想起“金陵十二钗”,但在这两句诗里显然是“十二支宫花”——“色最新”嘛,不好状“人”的。

   现在咱们换一种办法推导“宫花”是不是落选“纪念品”——宝钗本来就是为选举才进京的,有动机;宫花在她家里,有证据。那么有无“作案时间”(谨请广大“挺钗派”朋友原谅博主借用公安局专用术语,不名堂主绝无将宝姐姐当罪犯的意思)呢?有,起码“两天”!王夫人的陪房周姐姐和王夫人的儿子宝兄弟都说宝钗“两三天(这几日)”没过王夫人处了,宝钗自己说是“那种病又发了两天”。

   证明这两三天宝钗到底是“小恙梨香院”还是“宫选滑铁卢”,咱们再启用一种新方法:检验“海上方”。宝钗自称疗治“那种病”的特效药是“冷香丸”,配制这种药丸的原料既诗意又奇巧(蹊跷),要晒干了的“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夏天开的白荷花蕊、秋天开的白芙蓉花蕊、冬天开的白梅花蕊”各十二两,要“雨水这日的雨水、白露这日的露水、霜降这日的霜、小雪这日的雪”以及蜂蜜、白糖各十二钱,口服时还得“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对这六个“白”十一个“十二”,周姐姐看到的是“奇巧”,中学生小妹妹小弟弟们看到的是“诗意”,不名堂主看到的是“蹊跷”——就是按清朝的“十六两制”计,用不足四两的蜜糖水将三斤干花调配成丸药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倒是脂砚斋综合得全面,他在这节小说文字内夹批:“以花为药,可是吃人间烟火人想得出者?诸公且不必问其事之有无,只据此新奇妙文,悦我等心目,便当浮一大白。”

   “浮”上不名堂主脑际的“大白”,便是宝姐姐在忽悠她的周姐姐:这药丸根本没法配!也就是说宝钗在美妙意境和美妙言辞的“烟幕”遮盖下作了一回美轮美奂的假。

   既然宝钗可以在“海上方”上撒谎,那么同样可以将出门宫选说成养病在家——曹雪芹创造了一种叫“空谷传声”的小说写法,常常用一个“误谬”证明另一个“误谬”。再者,宫选落败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更何况宝钗又是那么稳重的一个人。





2.不名堂主认为,薛姨妈将她女儿宫选落败的纪念品“宫花”送人,是宝钗的主意,而且是匆匆忙忙第一时间送出。原因是宝钗不待见,看着心烦,“送宫花”有“送晦气”的意蕴。

   但外送的宫花,就不仅仅是“宫花”了,完全具备象征意义——那就是宝钗自己。咱们别忘曹雪芹首先是个诗人,然后才是小说家、杂家,“宫花”这么好的一个“诗眼”,一个真正的诗人是不会轻易放过的,你看他的后一句回前诗就啥都明白了——“不知谁是惜花人?”曹雪芹劳动周瑞家的走一遭,就是要让读者看看谁是“惜花人”。

   迎春、探春比较有礼貌,“他二人忙住了棋,都欠身道谢,命丫鬟收了”;惜春正和智能儿商量剃头做姑子去,“若剃了头,把这花可带在那里?”她调笑一会也“命丫鬟入画收了”;凤姐儿正和贾琏青天白日“嘿哟”,连面都未见,四支花儿让平儿送两支给了秦可卿(好在王熙凤腾不出手亲接,否则大有亵渎之意)。周瑞家的最后送给黛玉——



   谁知此时黛玉不在自己房中,却在宝玉房中,大家解九连环作戏。周瑞家的进来笑道:“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来与姑娘带。”宝玉听说,先便说:“什么花?拿来给我!”一面早伸手接过来了,开匣看时,原来是两支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支是姑娘的了。”黛玉再看了一看,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替我道谢罢。”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



“惜花人”出现了——宝兄弟!别的贾府小姐、奶奶都是叫丫头收的,唯有这位可爱又可气的“主子”亲手接了,而且本来还不是送他的!这个“无事忙”只顾如此一接,又“不料早把些邪魔招入膏肓了”(语出第五回),弄得自己最后痛失林妹妹不说,还牵动整个贾府一大家子人陷入解也解不开的“九连环”困局。

   千万不要小看这支宫花(这里的“十二”没有实质意义——“十二”参见拙文《曹雪芹的数字游戏和贾母的生日之谜》——一支就说明问题!),曹雪芹利用它说了多少事儿!





  3.在前面这节引文中,黛玉那句“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让你印象深刻吧?多数读者认定林妹妹“牙尖嘴利”就是从这句话开始的,但少人知道这是无事忙贾宝玉和作者曹雪芹的联合“栽赃”。如果有朋友认为不名堂主的这番话不好理解,现在咱们来还原周瑞家的和黛玉正常交接“宫花”的场面:林妹妹接花;宝哥哥说话,且内容不变。就这么角色置换一下,整部《石头记》以及“木石姻缘”的走向是不是都要往喜剧方向发展?

   没错,《石头记》的故事走向不可能让宝玉说“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宝玉抢先接了宫花,寓意已经显露,角色已然互换,曹雪芹只能将“设计台词”交给黛玉了,这就是他在整部《石头记》里随处可见的“曲笔”,让黛玉来宣布宝钗的被淘汰:挑剩下的宫花。

   可怜的林妹妹,就这样叫最爱她的两个男人“设计”了!不过,相对《石头记》带给后世千百亿人“大家解九连环”的终极乐趣和深度思考,绛珠仙子的委屈所换取的又何止是价值连城呐!宝钗系列:“宫花”应该是宝钗落选的“纪念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5-31 17: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曹雪芹的数字游戏和贾母的生日之谜(下) (2010-12-02 09:39:26)
标签: 文学经典 红楼梦 曹雪芹 数字游戏 贾母 年庚和生辰        分类: 不名堂随笔
《不名堂重读红楼札记》之十一

曹雪芹的数字游戏和贾母的生日之谜(下)



    (前接《曹雪芹的数字游戏和贾母的生日之谜(上)》)

   二、《石头记》里的“时空隧道”

   林黛玉一夜之间从六七岁女童“快进”至十一二岁美少女,我们看了并不会有太大疑虑,因为这是“顺时针”行为,况且初进荣国府的林妹妹,曹雪芹就是按美少女的范儿写的。但黛玉之“快进”接应的宝玉之“骤退”——“太空游”出现“负时间”问题,读者多多少少会存下疑窦,不名堂主当年初读程高本《红楼梦》时就想过:老话都说“天上一日,人间千年”,怎么到了“红楼梦”里就成了“天上数日,人间一瞬”了?而且这“一瞬”还是负数呐。

   本次再读《石头记》才知,这的确是曹雪芹有意开通的“时空隧道”——建议研究天体和研究文学的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好好查查,说不定两百多年前的曹雪芹真是天体理论“时空隧道”和小说类别“魔幻现实”的创始人呐,这比“曹操墓”更能争得国际声誉。

   回归正题。宝玉“太空游”出现逆时针的“时光倒退”,应该是为了接应小说后面的几个较大情节而设计的,比如宝玉的“芙蓉诔”(参见拙文《曹雪芹缘何安排宝玉在黛玉生前为她作诔文?》)和贾政的“姽婳谥”(敬请留意本博后续读书笔记《“姽婳将军”是贾政“册封”林黛玉的谥号》)等,少了前文的小铺垫,突然出现很难说读者不“突兀”。

   严格来说,曹雪芹的“时空隧道”是那个年代的一种先进写作方法,不属于“数字游戏”,今天之所以强行拉入,主要是后文分析贾母的生日之谜有点需要这条通道。



   三、“更年期前后的妇女生子”的寓意

   如果有人认为《石头记》出现更年期前后的妇女生子,是曹雪芹对人类生理和社会现状了解不深所致,那他肯定要被讥为“廿六”——比“十三”还“十三”。曹雪芹被谓为“杂家”,可不是眼下让方舟子一打就原形毕露的现代“假货”。

   据部分索隐派考证,“更年期前后妇女生子”可能是曹雪芹在调侃高龄怀孕的孝庄皇后。不名堂主采信这种说法,曹雪芹揶揄某位“高龄产妇”几乎是铁定的,但是不是孝庄皇后咱没发言权——这毕竟是小说背面的事,“隐笔”部分暂时不能涉足,目前咱只阅读小说正面,关心曹雪芹的“曲笔”。

   不名堂主觉得,“更年期前后妇女生子”与他“真亦假来假亦真”的创作意图有关,曹雪芹故意搞乱一些最不易出错的常识性问题,比如小说人物的年龄等“数字”,然后“自执金矛又执戈,自相戕戮自张罗”自圆其说。至于曹雪芹为啥要如此“自我折腾”,可能答案真得到“背面”找了。

   撇开“隐笔”。现在我们来看看曹雪芹是怎样为更年期妇女生子“弄乱年龄”一事自圆其说的:他将这种“弄乱年龄”名为“混叫”、“乱叫”。怕这“混乱”真的引来混乱,他在《石头记》里还专门作了两次“说明”:一处在第四十九回(按:巧了,这“回目”正好是妇女的更年期),宝琴、岫烟等四大美女汇入大观园后,“叙起年庚……他十一个人皆不过十五六七岁……连他们自己也不能细细分晰,不过是弟兄姊妹四个字随便乱叫”;一处在第二十回,宝钗、香菱、莺儿三人“赶围棋作耍”,贾环来了。

   鉴于此时的贾环是代曹雪芹“发言”,梦阮先生手下留情将这个坏小子写得十分有趣,不名堂主非常愿意引原文说话——



  贾环见了,也要顽。……一磊十个钱,头一回自己赢了,心中十分欢喜;后来接连输了几盘,便有些着急。赶着这盘正该自己掷骰子。若掷个七点,便赢;若掷个六点,下该莺儿,掷三点就赢了。因拿起骰子来,狠命一掷,一个作定了“五”,那一个乱转。莺儿拍着手只叫“么”,贾环便瞪着眼,“六七八”混叫。



十几个女孩“弟兄姊妹”随便乱叫,“乱”得有趣,“乱”得可爱,但曹雪芹的本意不是让你“审美”,而是叫你“审读”——告之“叙起年庚……随便乱叫”。贾环“瞪着眼,‘六七八’混叫”就不美了,咱们明明白白看到这是曹雪芹在“使坏”:谁见过单面“七点”、“八点”的色子?贾环叫个“二三四”就赢了,这“六七八”分明是曹雪芹让他“报大数”——也许有人会说“贾环喊的是‘总数’吧”,放心,曹雪芹早就把路堵了,两粒骰子合计为“六”正是贾环最不希望看到的。

   好一个“六七八”!既生动点染了贾环的“混”,又曲笔陈述了自己关于“数字游戏”的一些法则,还稍稍幽了粗心的读者一默,可谓“一石三鸟”。

   “叙起年庚……随便乱叫——报大数”:你看,“更年期前后妇女生子”问题不就解释清楚了?

   在这里,不名堂主郑重向芹溪居士道歉:早些时候晚晚晚生曾怀疑过先生,将《石头记》小说人物年龄视为“未密之缝”,小的们今天才领略趣味!



   四、贾母的生辰应符合“曲笔”原则

   了解了曹雪芹的前述“游戏规则”,我们再来分析贾母的生辰和年庚问题:

   (一)第七十一回“老太太八十大寿”明显“有诈”。理由:1.《石头记》里老年妇女的年龄多是作者“混乱”了的,“惯性作用”,老太太也被“波及”。2.没有迹象表明贾母要走“时空隧道”,将八十回之后的老太太寿庆场面提上来写的可能性很小。

   (二)老太太生日应是“正月廿一”。理由:1.“正月廿一”有玄机,“八月初三”无文章。2.“正月廿一”是探春说的,且黛玉、宝玉等一干人都无异议,探春和李纨在《石头记》里均有“预言家”的成分,符合“曲笔”原则,比较牢靠;“八月初三”是曹雪芹的“直笔”书写,“烟幕弹”的可能性很大,不靠谱。3.“波及面”继续扩大——既然“八十大寿”的年庚“有诈”,同时叙述的“八月初三”不会“无虞”。

   曾有许多人怀疑第六十二回探春所说的“老太太”,可能是“姨太太”之误。这一点已经可以排除:薛姨妈的生日是七月中,第三十六回已有交代。咱们总不能去了老太太多出来的一个生辰,又让姨太太拥有两个生日罢?

   朋友也许会问:既然曹雪芹都对老太太的生辰和年庚“不在乎”,你不名堂主这么“较真”作什么?本博前面已经说过:贾母的生日“有玄机”,不信你可分别代入两个日子读读第二十二回。曹雪芹的数字游戏和贾母的生日之谜(下)(完)

                                        2010.11.19-12.2 不名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02:54 , Processed in 0.32317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