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3 13: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灰吟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其他|诗词
《石灰吟》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是一位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位廉洁、正直的清官。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情。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石灰吟

作者
于谦(存在争议)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创作年代
明代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3创作背景
4作品鉴赏
5作者争议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石灰吟①

千锤万凿②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③。

粉骨碎身浑④不怕,要留清白⑤在人间。

一作:千锤万击出深山 / 千鎚万击出深山

一作:粉骨碎身全不惜 / 粉身碎骨浑不怕 / 粉骨碎身全不怕[1]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诗词注释
①.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②.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锤:锤打。凿:开凿。

③.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④.浑:全。

⑤.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折叠诗句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于是,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折叠内容赏析

书法作品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作者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折叠艺术手法
诗人在吟咏石灰时,采用了拟人化手法,这种修辞方式,把一些抽象概念表现得形象生动,把石灰人格化。对石灰赋予人的思想感情。拟人化,写出了吟咏事物的特有属性,和人的思想感情相吻合。 全诗语言简谱。诗人托物言志,通过赞美石灰,表达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为了社稷苍生不惜“粉身碎骨”的坚强意志和决心。此诗却有坚定不屈的笔意。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争议
一般认为《石灰吟》的作者为明代的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作者还存在争议,姚广孝和袁崇焕都在争议之中,有待专家考证[2][3]。

参考资料
1.石灰吟  . 语文新课程资源网 . [2016-7-18]
2.《石灰吟》的作者是谁  . 光明网 . [2016-7-18]
3.《石灰吟》作者非于谦  . 扬州日报 . [2016-7-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3 14: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3玩世不恭的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有涉朱三太子朱慈炤...【扯淡碑+崇祯假死】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00年前的石碑,名字就叫“扯淡”?有人说它证明了“崇祯假死”
2019-06-14 17:46:00 来源: 章新立生活大咖  举报
0
分享至
喜欢传统文化的朋友或许知道,如今大多的名胜古迹都受到了妥善保护,即便有古人墨宝铭文,其内容大多也是妙笔生花,文化气息浓厚;河南鹤壁淇县也有一处古迹,是一尊300年前的石碑,今天还以玻璃罩、围栏等加以保护。可就是这么一尊古碑,其名字却颇为搞笑,竟然叫做“扯淡”;乍一听,这就是现代人的口头语吗,可专家却说是“珍贵文物”。



说起这尊石碑可以追溯到明崇祯时期,碑上的字迹却是今天常用的简体楷书,而且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扯淡”二字,再有就是颇为醒目的“再不来了”四个大字,想来“扯淡碑”的名字便由来于此;再看碑文,共有111字,除了“扯淡”和“再不来了”之外,石碑正中竖刻着“泰极仙翁脱骨处”,如果从字面的意思来看,这应该是一位古代道家子弟的墓碑。说到这很多朋友要笑了,甚至会提出质疑“道教传承数千年,即便是一般的道士也不会在自己的墓碑上刻写‘扯淡’这样的词汇吧?”



当然,这种说法理论上是正确的,别说是古人高道,即便是现代普通人也做不出这么“惊世骇俗”的事,因此就有朋友怀疑这尊石碑或许是现代人所制;考古专家经过考证,这尊“扯淡碑”可谓历史悠久,至于什么时候发现的已无史可查,以目前的记载来看,其在清末民国时期就已出现。据可考证的史料来看,“扯淡碑”历经直奉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没有遭到战火破坏,最严重的一次是1948年,当时国民党军队拆炮楼,搞得声势浩大,几乎是不计后果的破坏,结果“扯淡碑”仍旧完好无损的屹立着;再往后的经历,当地老人就比较清楚了,大抵是平老坟、修水利,当时许多古之石碑被垒在水渠、水库里,“扯淡碑”却仍旧完好无损。

或许正是“扯淡碑”历尽劫难,却又能化险为夷,使当地人对这尊石碑有着一种特殊的“敬畏”;直至如今,这尊石碑除下端“处”字受损外,其他部分基本保持原貌,目前作为珍贵文物保护在摘星台公园内。其碑身高178厘米,宽86厘米,厚18厘米,碑座宽102厘米,除了“扯淡”和“再不来了”之外,石碑两面都有铭文篆刻;碑文没有标点符号,经考古专家断字解读,应为“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申访道云蒙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翁生不言寿,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其背面正中竖刻“为善最乐”,其两侧还有一副对联,右“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左“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如果根据这些内容来看,倒也符合道家子弟的口吻,虽有些遗憾悲凉,但至少用词还算文雅,正常。



奇怪的是,石碑叙述的是一个人的生平,却又故意不留姓名,没有时间;据“明末甲申访道云蒙修真”来看,其时间应该是历史上的“甲申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那么石碑的主人又是谁呢?考古专家又将注意力集中在“翁燕人水木氏”上,当然,百家姓里肯定没有“水木”,以拆字法来看,“水木”指的应该是“沐”字;可问题又来了,这个“沐”字究竟指的是谁呢?暂且放下这个问题,碑文中有“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如果按照古人的计时方法,“一十有二纪”就是144岁了;虽说历史上长寿之人不在少数,可活到144岁高龄的仍属罕见,也应该是一位当世名人了,理论上史料中应该能找到他的真实姓名才对。



可事实却是,史料中找不到所谓“沐”指的是谁,就连公元1644年能活到“144岁”的人也没有记载;正因为“扯淡碑”的扑朔迷离,也引起世人的诸多猜测。最为普遍,又最为“神奇”的就是穿越之说,理由也很简单,就因为“扯淡”二字太过口语化,颇有点像现代人的口气;再加上“再不来了”,颇有点像现代人穿越回古代,见事事不顺,仰天吼一句“老子再也不来了”。说到这或许有朋友还会举出证据,大抵认为明代不可能有“扯淡”这样的现代词汇;关于这一点倒没什么奇怪的,诸如《儒林外史》、《万历野获编》,甚至是《西游记》等,这些半白话的内容中也多出现“扯淡”二字,尤其是猪八戒这样的人物,说“扯淡”的例子不在少数。以此为据,明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扯淡”一词,而且其应用颇为广泛;自然,用这一理由来证明现代人“穿越”,似乎还不够充分。



专家还有两种推断,一说扯淡碑指的应该是崇祯皇帝;公元1644年,崇祯吊死煤山,诸多史料记载“崇祯假死”,以此推断,或许真正的“崇祯”就躲在河南云雾山。至于活到144岁,这点专家不敢下结论,历代帝王长寿的并不多;崇祯也曾是一代帝王,他若真的能活过100岁,那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当然还有另一种说法,“扯淡碑”的主人应该是忠于大明的一位臣子,在公元1644年躲进云雾山,假借道士修真以图东山再起;可眼见局势逐渐稳定,自己又144岁高龄,想来复国无望,禁不住发出“扯淡”的悲鸣。

不管怎么说,“扯淡碑”内容藏头露尾,让人遐想,以至于引得后世根据碑文的蛛丝马迹浮想联翩;虽说这些猜测大多无史可证,但却反过来增添了不少神秘感,也就成了今天淇县的一处“道家文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3 14: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块“扯淡碑”,到底是穿越者的自嘲,还是崇祯的真正归处?
麻雀工作室 2018-09-02 13:08
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的一个摘星台公园内,至今仍然可以见到一块被玻璃罩保护着的石碑,虽然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这块石碑上的字已经有些模糊了,而且碑的最底部也有了一小块断裂之处,但时光流逝,它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战争、拆迁、破坏,仍旧完好无损的屹立着,即便它原本在的地方于上世纪60年代修建农机公司,它都没有被推到,不知为何,人们保留了它,让它能够安安静静的站在农机公司的大院中,尽管那时候许多古代建筑或物品都遭到了粗暴的对待。改革开放以后,拥有历史底蕴的石碑成了炙手可热的文物,它被请进了摘星台公园,又得到了精心的修复和保护,成了游客们前来观赏的摆设。
而这块石碑坎坷的经历,大约也跟它的碑文有关,说起来,了解了它一路走来的过程,再看碑文,很是有些感慨。哦,对了,这块碑叫做“扯淡碑”,这个名字正是来源于石碑上镌刻的内容。

“扯淡碑”的正反两面都刻有文字,正面碑首横刻着四个大字“再不来了”,下面是异常醒目的“扯淡”二字,也因此这石碑有了“扯淡碑”的名字,碑正中竖刻“泰极仙翁脱骨处”,碑文写着“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申访道云蒙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翁生不言寿,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背面碑首则刻着“碑阴”二字,正中竖刻“为善最乐”,两侧刻有一联,右为“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左为“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

这块原本没什么特别的石碑,却因为“扯淡”、“再不来了”这样的内容平添了不少神秘之感,再加上墓碑明明记载了一个人的生平,却藏头藏尾,既没有刻碑时间,也没有碑主人的名字,让这块碑的来历扑所迷离,也引得后人猜测不断。

碑中提到的“明末甲申”应该就是指甲申年公元1644年,这一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被逼无奈,自缢在煤山之上,明朝也就此灭亡了,而这一事件历史上又称“甲申之变”。至于碑主人自称“水木氏”,以拆字法看,他应该姓“沐”,那这段碑文写的就是,燕人沐氏,于公元1644年来到淇县云蒙山修真,我的事迹已被载入了甲申年的史料之中,我不敢再多说了。我不喜欢提起自己的年龄,有人说我活了一十有二纪,我说,是的。这里解释一下,古代的“一纪”就相当于12年,《国语·晋语四》记载,“文公在狄十二年,狐偃曰‘蓄力一纪,可以远矣’”,也就是说有人告诉沐氏老人他活了144岁。碑文再往下的意思,大概是沐氏老人四大皆空,每日和琴棋书画为伴,在自己抱病之时,刻下了这块碑。而石碑背面的左右两联,就是说碑主人此生问心无愧,至于修行的方法嘛,没什么特别的,就在自然之间。

看起来洒脱脱的一段自白,却因为自称事迹已录入史册,且不敢说出自己的姓名,兼之老人活了144岁这样的描述,使得这位沐氏老人的身份引人遐思,后世之人根据碑文的蛛丝马迹猜测了种种可能,而这些可能又有意无意反过来增添了石碑的神秘,以至于笼罩在“扯淡碑”上的迷雾,毫无减少,反而越来越浓重了。

但世人对石碑主人的身份猜想,说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推断一,沐氏老人是崇祯皇帝,有说崇祯皇帝上吊而死不过是假象,实际上他逃到河南淇县云蒙山,最后死在了这个地方。这个说法倒跟老人不敢提起自己的名字吻合了,毕竟当时已是满清的天下,崇祯皇帝的身份肯定是说不得的。不过《明季北略》记载,1644年3月21日,崇祯帝的尸体被发现,李自成还将他和皇后的尸棺摆在东华门示众,就不知道崇祯帝假死出逃有没有什么依据可考了。

推断二,沐氏老人是明朝的某个大臣。甲申之变后,沐氏逃到云蒙山隐居修道,原本可能还抱着东山再起的念头,但后来清军入关,眼见着满清统治逐渐趋于稳定,沐氏意识到要想光复明朝是不太可能了,所以他尽管活了144岁,仍未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在死前发出绝望的悲鸣“扯淡”!这个沐氏应该是个北方人,毕竟“扯淡”一词多为北方方言。

推断三,不管这沐氏的身份是啥,总之他很有可能是从现代穿越过去的,这种说法就比较神奇了,可能是觉得“扯淡”二字太过口语化,不像古人说话作文的习惯,反倒很像一个现代人的口气,再加上“扯淡”的头上还有“不再来了”四个字,就好像一个穿越者回到古代,却很讨厌那种争名夺利的生活,离开时仰天大呼“老子再也不来了”一样。但“扯淡”两字在明清时期还挺常用的,连《儒林外史》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明朝文人沈德符的笔记《万历野获编》,记录了明朝初年到万历末年的各种制度、大事、趣闻、典故等,其中也有“扯淡”的说法,可见这也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另外,“不再来了”四个字是不是也能理解为沐氏对人世间失望,再不想转世为人的意思呢?

总之,不管人们如何猜测这块“扯淡碑”,它倒是始终安静矗立在一边,冷眼旁观着一切,石碑里的沐氏老人,估计也是看遍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才有了大梦一场空的“扯淡”想法,不如就不要执着了,放下也是一种获得。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3 15: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揭秘“扯淡碑”
culture.ifeng.com 2015-04-30
——兼谈崇祯吊死煤山之真伪
目次
一、扯淡碑介绍
二、碑文破解
三、扯淡碑揭秘
四、淇县平山一片天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有一通奇特的古墓碑,因其上有“扯淡”二字,群众称之为“扯淡碑”。扯淡碑是淇县著名文物之一。
一、扯淡碑介绍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1、扯淡碑
扯淡碑,石质,圆首,残高1.78米,宽0.86米,厚0.18米。阳面距碑边缘约二公分处有一条阴线将碑圈了起来,圆首处弓面形的弦将碑分成了两部分,上面一个弓面形,下面一个长方形。圆首弓面处横写“再不来了”。长方形正中竖写“泰极仙翁脱骨处”。
今天的扯淡碑已看不到处字,因为“处”字已经断掉。根据《朝歌乡志》、碑的构成比例、语法以及老人目睹者的证实,有处字无疑。
“泰”字右侧写“扯”,左侧写“淡”。“扯”字下面竖写“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申访道云梦修真事迹己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翁”三十二字。“淡”字下面竖写“生不言寿莫考其纪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三十二字。碑阳共刻七十七个字。
碑阴没有阴线环绕,也没标岀弓靣形。圆首处竖刻“碑阴” 二字。下面正中竖刻“为善最乐”。右侧竖刻“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左侧竖刻“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碑阴共刻34字。全碑共刻111字。
2、扯淡碑的故事
长期以来有一个民间故事在淇县广泛流传,家喻户晓,起着解释扯淡碑的作用。据传,古时候有个人叫沐怀古,他原来在朝中做大官,后来犯了死罪,临刑前其仆人代其伏法。沐怀古逃出北京之后,一直往南走,因为过不去黄河,他又回到云梦山修行。他思念亲人,怀念替他而死的仆人。于是他修了一座祖师庙,还修了一座望京楼(即八角楼)。每当怀念他们的时候,便登楼向北眺望,希望看见他们。光阴荏冉,沐怀古到了该死的时候。他发现一个问题:原以为,已经有人替自己死过了,自己就可以永远不死了。可哪里知道最终还是免不了一死。於是他感慨地说:要知现在,何必当初。让人家替自己死了,自已还得死,真是扯淡。于是他就为自己制作了这块扯淡碑。沐氏死后葬於祖师庙院中,自称泰极仙翁,並立起该墓碑,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扯淡碑。
这个民间故事的版本尽管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是相同的。
3、扯淡碑原址
扯淡碑原址在北圈门外祖师庙内,庙宇早已不存。一九五八年,《朝歌乡志》的编辑同志,根据调查及老年人回忆,在“八角楼与扯淡碑” 一节中写道:八角楼在本镇北关圈门外之西北,离门约五十余步。相传为明朝勋臣沐英后代避难隐居之所。因犯罪由燕地南逃,至云梦山学道,自称泰极仙翁。首先修祖师庙于圈门外。庙正殿西侧,又筑静室三间,以充日常养性之用。院内满载花草,其中以黄茶叶树最为珍贵。庙院之北,又筑八角楼一座,以备乘凉静坐。(还有人记得,八角楼楼门朝南,门头上方有“会真楼”三个大字。进门朝北有窗,窗上方有横额——作者注)进门勒石曰“遽觉”。楼分两层,二楼八面开窗,登之可极目四望。楼门两侧各植松树一株,以其四季长青,经岁不凋,象征人之孤傲耿直。沐氏居此,隐其姓名,只云为燕人。
沐氏死后,便葬在庙院中,并立下扯淡碑。以后祖师庙便疏於修缮了。随着时间的流逝,祖师庙房倒屋塌了。又随着时间的流逝,庙区又变成良田了。但墓塚和墓碑并没有遭到破坏。一九五四年我上初中时去看扯淡碑,扯淡碑仍安然无恙地站立在田野之中,它北靣是一个不大的墓塚。
二零零九年我们到北下关访问,老人们对祖师庙原址,扯淡碑原址,还记忆犹新。问及廊柱上有无楹联,他们说有,问及楹联内容,他们说,当时年纪小,只记上面有字,不知內容。问及门框上有无楹联,他们说记不清了。祖师庙的其他内容,他们都提供不出来了。
责任编辑:杨海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3 15: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文章】品味“扯淡碑”(陈景展)
 细雨青衫 2021-03-26   |  109阅读  |  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扯淡碑


《扯淡碑》简介

   


名称由来
      扯淡碑是河南淇县名胜之一,原在北关八角楼西祖师庙内,文化大革命时被推倒在农机公司井台上,1984年4月迁入摘星台公园,并复制完好。

      该碑无墓主人姓名,无立碑时间,碑文藏头露尾,扑朔迷离。 墓主人尚未考证,学者写了许多文章。有人说是明朝勋臣沐氏的墓碑,还有人说是明崇祯皇帝的墓碑。


碑身形制
      碑身高178厘米,宽86厘米,厚18厘米。碑座宽102厘米,高15厘米。碑圆首上端一行横字“再不来了”,下面是两个醒目大字“扯淡”。这就是扯淡碑的名称由来。

      碑阴圆首处竖刻“碑阴”2字。正中竖刻“为善最乐”4个大字。两侧各有联语一幅,右刻“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左刻“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碑阴共刻34字。全碑共刻111字。因碑上有扯淡2字,所以群众都称其为扯淡碑。该碑的奇特之处在于墓碑无墓主人姓名,无立碑时间,碑文藏头露尾,扑朔迷离。

碑文介绍
      碑首横刻“再不来了”4字。碑的正中竖刻“泰极仙翁脱骨处”7个大字,“处”字已残。“泰”字右刻“扯”,左刻“淡”。扯字下竖刻“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访道云梦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翁”2行32个字。淡字下面竖刻“生不言寿莫考其纪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2行32个字。正面共刻77个字。

经历
      扯淡碑的经历可谓坎坷,然而也侥幸。经过直奉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扯淡碑都没有遭到破坏。1948年,八角楼也被国民党的军队拆掉修炮楼了,扯淡碑仍安然无恙。大跃进的年代,平坟墓、修水利,许多石碑都被垒在了水渠上、水库里,扯淡碑也仍完好无损。20世纪60年代,淇县在扯淡碑处建淇县农机公司,扯淡碑也没有被推倒砸碎,又站在了农机公司的院中。“破四旧”时,扯淡碑就躺在了农机公司的井台上。改革开放后,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扯淡碑这个淇县的著名文物又理所当然地被请进了摘星台公园。通过修复,扯淡碑除下端断掉一个“处”字外,其他部分基本保持原貌。后来,又得到了特殊保护,外面加了玻璃护罩。

——以上资料,来自网络

一捧雪 余叔岩 - 京剧艺术大师  余叔岩  


品味“扯淡碑”

文/陈景展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县城中心,有一个摘星台公园,占地100亩。这个公园,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里面有一个独特的碑,由于显眼处有“扯淡”二字,被俗称“扯淡碑”。这个碑,原在淇县北圈门外祖师庙内。祖师庙,主要供奉玄天上帝真武祖师,庙北建两层的八角楼,名为“会真楼”。解放前,祖师庙已荡然无存,会真楼尚在。解放后,会真楼也不复存在,仅剩下“扯淡碑”。此碑后被移至农机公司院内,“破四旧”时,此碑被推倒在井台上,下端被毁。后经修复,移至摘星台公园内,供游客参观。



(河南摘星台公园内的“扯淡碑”)

        此碑正中竖刻“泰极仙翁脱骨处”7个大字,“处”字已经残掉。许多人考证此碑的主人、立碑时间以及为何立此碑等,多认为“扯淡”二字为讽刺、玩笑之语。结合全碑的文字,这“扯淡”二字应不是讽刺和玩笑,而是有极其严肃的涵义,值得世人去思量。

        在现代语言中,“扯淡”有把世事化开、放下之意,也有闲谈、犯贫、胡说、妄言、不相关等意。“扯淡”看似粗鄙,甚至于被用于呵骂,细细研味,此话却是劝人的良言。好药能治身病,好话能治心病。人生忙忙碌碌,每日奔波于红尘世界,千万般牵缠,有的烦恼来自于外界,有的来自于自身。身忙不是忙,心忙是真忙。心若忙,神就盲。没看破的,忙于世俗。入了道门的,心也没闲,忙于修道。归根结底,有什么区别?想学道的,贪于知识积累,最终伤了先天,入了迷途。盖因不能“扯淡”。如此来看,这“扯淡”二字恰是良药,可治学道人的心病。


        世事本是假,如戏一般。可是,我们总是眼泪一场又笑一场。笑也不能久,泪也不能久。梦醒之时,都是空。我们深入囹圄,心牢紧锁。过去、现在,一切心结难得解脱。不是世事困自己,是自己锁自己。或是名利牵缠,或是情感如葛藤,自己的心在世上,却转不动世上事。把假的当成真的,受百般折磨却又舍不得撕破看穿,把真的当成仇人,明知是真路却不敢面对,因为习惯了旧的生活套路。说人可怜,有时可哀。

        事情哪来真和假,世人哪有对与错,都是心头锁。如能常观世事,把“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八个字体味体味,才知道修道的可贵。

        道就在世间,经遍满于一切。人来人往、鸟语虫鸣都是经。有的人是玉石,先天根基好,后天有觉性,不堕尘牢,一心于修道求解脱。有的人是石包玉,经过人生磨难、坎坷,觉性开发,也能苦志于求道。有的石包玉更差一分,需要被动求觉悟,或经过感情失败、家庭变故、时代大变革、大灾大病等,心灰意冷,求死而不能,将死之际,或自悟,或闻听高人一两句话,觉性生出,也能扭转一生。


        许多人,世事未能看淡。如人在幻境之中,幻境之中觅真,如同在梦中一一考究哪样是真哪样是梦,不如打破大幻境。梦里,通过梦的思维,考究出来的“真”,仍是梦。

        “扯淡”就是要砸破心牢、解开心锁。万事临身,如清风拂面,不拒绝其有,不拒绝其无。又如在云海之上,雾气生足下,说其有果真有,双足游戏晃荡,又无一丝妨碍。《除欲究本》言:“富贵看成假,名利齐打破。百花林中走,一叶粘不着。”高人讲道,看病下药,有人世事未明,一位老修行就劝一求道的人去参《红楼梦》。用对了,《红楼梦》就是经。那《好了歌》和甄士隐的注解(陋室空堂),胜过千言万语。不说话,也可以是讲经。粗俗俚语大白话,也可以是经。法无贵贱,只看理上究竟不究竟。能助人解悟的、能引人走上正途的,都是正经、正法。

     刀钝石上磨,人笨世上学。学便许公学,情欲莫染着。富贵看成假,名利齐打破。百花林中走,一叶粘不着。会耍离身拳,刀枪都避过。才是道中宝,就是人难学。——[清]董清奇《除欲究本》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鬃又成霜?

  昨日黄土垅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注《好了歌》

        “扯淡碑”碑首横刻“再不来了”四个草字。想想,这是何等洒脱。这不是儿童的“恶作剧”,而是隐含跳出三界、不入轮回的大旨趣。六尘如幻,世事如梦。胎卵湿化,四生如大画纸;仙子、魔灵、人伦、畜牲、地狱、饿鬼,六道如滚盘。翻来覆去,你转成我,我转成你,何时是究竟?古仙千岁,厌世而去。(《庄子·天地》:“千岁厌世,去而上仙。”)我等垢业深重,想飞无奈身体太重,宿世积的债业未曾了,讨债的拖着尾巴、拽着后腿,飞不上去。我们想飞,没有飞的本事。古仙说“世事悠悠,不如归去”(《汉天师世家》卷三:“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真人与徐神爷同馆居,神翁曰:世事悠悠,不如归休。对曰:归则便归,何思何虑。神翁遽坐而逝。”),我们生如活马剥皮、死如生龟脱壳,生死不能自了。

      千岁厌世,去而上僊,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庄子·天地》

      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真人与徐神爷同馆居,神翁曰:世事悠悠,不如归休。对曰:归则便归,何思何虑。神翁遽坐而逝。——《汉天师世家》卷三

        “扯淡碑”碑阴正中竖刻“为善最乐”四个大字。两侧各有联语一幅,右刻“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左刻“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这32字是修道的真言。大道至简,大道甚夷。

        《水镜录》《文昌帝君阴骘文》《关圣帝君觉世训》《百药律》在“劝善”,《抱朴子·内篇》《太上感应篇》《太上经戒》等经讲“立善”: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立一千二百善;立功三千,白日登天。劝善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不必多言。修道就是修心,修心以善为根苗。没有了根苗,多魔多障。想有福报,想成大道,从培育善根灵苗开始。《太上感应篇》是修道成仙的真经,是太上老君于东汉灵帝光和二年(西元179年)正月十五日,与太极真人徐来勒、正一真人及从官千万,为仙人葛玄在天台山降示的诸品仙经之一(现天台山桐柏宫仍存有三真降经之迹)。


        “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是告诉大家修道先做人,做人的道理,无非坦荡无愧、磊落无私。头上三尺有神明,万物莫不有灵,出门对得起三光、对得起祖先、对得起父母兄弟师友同事,进门对得起灶王爷、对得起圣贤经典、对得起自己念诵的称扬的祖师。三界内外,有有形世界,有无形世界,有有形众生,有无形众生。《觉世训》说:“君子三畏四知,以慎其独。”鬼神无形,但欺神者终自吃其亏,欺鬼者终难逃恶报。盖因天道循环,其事好还。富贵者人敬畏,有权者人惮怕。贫贱者不如己,人轻欺。弱小者,人无惧,亦轻欺。最终,积恶成性,恶根难拔,如铁牛陷泥淖。贫贱、弱小者忍了你,培养了他们的善性。看似你得了便宜、逞了一时的英雄,可是,天牢难逃。冥债还是要还,割舌头、挖心肝、滚油锅、绑铁柱,自己生时给自己铸就的监牢。

        “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是告诉大家大道非虚静而不可知之,如空谷回声,非虚空而不得涵养大道,非清静而不得感应无极。空,又非顽空,故曰“虚灵自然间”。人身即是宇宙,万神不离一体。故《内丹经》曰:“自己三清,何劳上望?自己老君,何假外觅?”人与道,一念之隔。这一念,就是千生万世。一念正,人心即道;一念觉,人道无二,万妙俱在其中。一念邪,心与道就是千山万水的阻隔;一念迷,生生世世如坠云雾沧海,受万般苦恼不已。



(明崇祯皇帝)

        “扯淡碑”正面还有几行小字:“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访道云梦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翁生不言寿,莫考其纪,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翁”指“泰极仙翁”,燕人。“水木氏”,即“沐氏”。“明末”是明朝后期。“云梦”是河南鹤壁市淇县西部的“云梦山”,“访道”是指去云梦山的事由。“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甲申年,是说崇祯十七年(西元1644年)李自成入北京,崇祯皇帝自尽,明朝灭亡之事。“生不言寿”等是说仙翁在世年岁,不可考证。一纪为十二年,十二纪为144岁。立“扯淡碑”者,自谓曰:“抱病老人”,“四空门人清”,与“琴棋书画”为伴而终。



(明朝开国功臣沐英)

        《朝歌乡志》中“八角楼与扯淡碑”一节记载:“八角楼在本镇北关圈门外之西北,离门约五十余步。相传为明朝勋臣沐英后代避难隐居之所。因犯罪由燕地南逃,至云梦山学道,自称泰极仙翁。首先修祖师庙于圈门外。庙正殿西侧,又筑静室三间,以充日常养性之用。院内满载花草,其中以黄茶叶树最为珍贵。庙院之北,又筑八角楼一座,以备乘凉静坐。进门勒石曰'遽觉’。楼分两层,二楼八面开窗,登之可极目四望。楼门两侧各植松树一株,以其四季长青,经岁不凋,象征人之孤傲耿直。沐氏居此,隐其姓名,只云为燕人。”这段文字中的沐英,为明朝开国功臣。《明史》有传。沐英后代,即是“泰极仙翁”沐怀古。沐氏脱骨羽化后,葬于庙院中,并立下扯淡碑。后道观破败,变成了良田。扯淡碑在田野之中,北面为墓塚。



(李玉著《一捧雪》)

        李玉曾著有戏剧《一捧雪》,讲的就是沐怀古的故事。在《明史》《张汉儒疏稿》《新野县志》中,均有相关记载。在由新加坡电视机构与台湾创新社合作拍摄的神话电视剧《天师钟馗》中,也有一单元故事名叫《一捧雪》,讲述了沐怀古和明代著名玉杯“一捧雪”的故事。

 

(明玉一捧雪)

        看此碑,遐思悠悠。古来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都让人深省。沐怀古为逃命,临行前其仆人代其伏法。身虽逃出,但也心中惧怕。他出了北京,一直向南,却遇黄河阻拦。又回到云蒙山修道。据说,后来修建了祖师庙和望京楼,望京楼即八角楼。人在天地之间,渺如芥子。逃得出世事,可逃不出阴阳造化。千变万化,如不修道,皆难逃一死。仙翁立碑说:“再不来了”,是豪言壮语,也是对于世事、造化的厌倦。跳脱轮回,才是真道路。曰“脱骨处”,就是放下皮囊,尘归尘、土归土,一灵解脱,逍遥自在。而碑首大大的“扯淡”二字,最发人深省。如同在问:世上的人啊,你活明白了吗?世上的事啊,你看明白了吗?

2018.4.4





(戏剧《一捧雪》)

——————

使用“微信-发现-搜一搜”功能,可以根据文章标题,找到道学苑发布过的文章内容。如想收听【弘道读经会】第101期以后的音频,可以在“搜一搜”中输入“101期 壹”字样,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即可。查找其他原创文章的方法类似,如“我的心愿 陈景展”等。

需要道教经典及音频的朋友,在道学苑聊天对话框,输入经典名称即可,如“太上感应篇”、“重阳立教十五论”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细雨青衫 > 《遗产》举报/认领
上一篇: 扯淡碑与“扯淡”事
下一篇: 东方收藏 | 直隶省银行及其发行的纸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3 15: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上感应篇
编辑词条
添加义项
同义词
收藏
分享

《太上感应篇》为道教经典,内容主要是劝人遵守道德规范,时刻止恶修善自利利他。本书特别强调承负法则,道经中系统的提出承负论的观点,是在东汉的《太平经》中。行善积德福庇子孙,作恶受罚殃及子孙。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这里“太上”是指太上老君,道门至尊之称也,“太上”是无上之上的意思,是华夏最尊贵的词语。

“感应篇”是太上劝人作善之书。由此动彼谓之感,由彼答此谓之应,应善恶感动天地,必有报应也。《太上感应篇》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上至朝廷,下至民间,刊印传播者众多,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旨在劝善,简称《感应篇》,作者不详,内容融合了较多的传统民族思想,树立了人在世上的正确形象,许多内容至今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快速导航
词条图册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类别       
古籍
出现时间       
宋代
又名       
《感应篇》
书名       
太上感应篇
宗派       
道教


1基本内容
介绍
太上
主旨
理论
观念
2天道承负
3内容
思想
内涵
历史
4补遗
5现实意义
6词条图册
1基本内容编辑
介绍
《太上感应篇》是道教劝善书之一,简称《感应篇》,作者不详。

《宋史·艺文志》收录“李昌龄《感应篇》一卷”,《正统道藏》太清部有《感应篇》三十卷,题“李昌龄传,郑清之赞。”《重刊道藏辑要》有《太上感应篇集注》等,《道藏精华录百种》有《太上感应篇樾义》二卷。该文思想可上溯至天师道的《赤松子章历》等书。《太上感应篇》篇幅不长,计一千二百多字。主要借太上之名,阐述“天人感应”和“道教承负思想”。由此动彼谓之感,由彼答此谓之应,应善恶感动天地,必有报应也。”

太上
太上,是指太上老君,道门至尊之称也,“太上”二字是至高无上之义,是华夏最尊贵的词语,也就是说没有比这个更高的了。

鸿蒙未分,化元光一道,乃太上先天原始之祖炁也,称名曰道

第一化先天教主,元始天尊;

第二化玉宸道君,灵宝天尊;

第三化太清圣主,道德天尊。

太上体自然而然,在乎三清之前,象帝之先。即道也。

道祖为万法之王,玄之又玄,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即是先天一点真阳之光。以道心观天心,真阳发动处,当用之时,元神,元炁,同称谓玄元气,谓玄元神,谓玄又玄。静者为性,动为元神。

《老子想尔注》:道者,一也。散为气,聚为太上老君。

主旨

太上感应篇(4)
《太上感应篇集注》云:“太上者,道门至尊之称也,由此动彼谓之感,由彼答此谓之应,应善恶感动天地,必有报应也。”意即所谓“感应”指善恶报应,由天地神鬼根据世上人们的所作所为给以相应的奖惩。因此,开篇即以十六字“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为纲,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观念。接着指出人要长生多福,必须行善积德,并列举了二十六条善行和一百七十条恶行,作趋善避恶的标准,最后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作结。

理论
《太上感应篇》认为,“大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于是人们的作为通过天地鬼神来裁决。当人非义而动、背理而行时,就会“大则夺纪、小则夺算”,而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最终“算尽则死”,人就离开了人世;如果死有余辜,还将殃及子孙。所谓“是道则进,非道则退”,则“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避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翼。”若改恶从善,则将转祸为福。

观念

太上感应篇书影(3)
该书中的承负观念,虽然与佛教因果报应有些相似,但又与佛教观念有一定的不同。佛教认为因果通前世、今世、后世三世,该书则更强调现世与人对环境的蝴蝶效应,作恶有过的最直接后果就是肉体的消亡。修身保生是道教的哲学,现世生命形式的存在是根本,要更加重视现世,更加珍惜现实存在的生命。所以“欲求长生者”,就必须回避大大小小“有数百事”的过错,而与避恶相统一的是趋善,“善”能使人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得道成仙。因此,《感应篇》大谈行善的好处,它在道教宣扬的人生最高境界——得道成仙的理想下,竖起了一架可以登临的梯子,即现实的行善心态与落实。

2天道承负编辑
在清朝道光咸丰年间,牛树梅先生担任宁远府知府,为官清廉勤慎,政绩显赫,民众一致称颂。忽然有一天发生了大地震,全城房屋倒塌,死伤人数无算,府衙也损毁多处。先生的儿子不幸遇难,他自己的腿脚也受伤了,行走很不方便。

他感到很愤懑,就写了一篇疏文来质问府城隍爷,大意是指责城隍爷享受万民香火,却不加以保护。全城这么大,难道都是恶人吗?就连自身为官,也是问心无愧,而儿子竟然死了,自己也受了伤。难道真的是天道不足凭信,神明鉴察也有差错吗?

当日夜间,先生梦见城隍爷请他前去,按照宾主之礼坐下,对他说:「先生以文字相指责,理直气壮,可惜不能明了鬼神之道,所以请君前来一谈,以解释猜疑诽谤。凡是浩劫之成,都是由于众人积孽所导致的,绝非偶然。此次地震灾难,冥冥之中已经进行了五十年的调查、记录,凡是不应遭受灾祸的,都已移到别处,如果是近期造下新的罪孽的,又将其移过来,即便是临时也会有出入变化,绝不会漫不加察,置人民生命于不顾。」

先生说:「既然如此,难道全城中竟然没有一个好人?我和我儿子也要遭到罪谴吗?」

城隍爷说:「还有三户人家,确实难以在短期内迁走,现在都安然无恙。一家是某街的节妇,三世孀居,抚养一个小孙子;一家是某郎中,生平不卖假药,有请他看病的,即使是深夜下雨、道路泥泞,也即刻前去,尽心疗治;一家是卖油糍的老妇人和她的小孙子,全都没有遇难。先生回去查访就能找到,不会欺骗于你。先生的儿子前生孽重,是无法逃免的。就连先生本来也在劫数之内,但因居官廉慎,所以得以从宽,只是伤了腿脚。总之,神天赏罚,慎之又慎,决不偏私。既无无妄之灾,亦无幸免之理。先生勉力做个好官,将来会升到按察使的官职。」

先生辞谢,并致以歉意。醒后到处查访,果然找到了节妇和郎中,都是全家安然无恙,只不过因房屋矮小,被两侧的房屋遮挡住,所以没有发现。只有卖油糍的老妇人,经过多次查找,才在房屋椽子支撑形成的角落里发现。

向她询问,说平时在这里做生意,凡是遇到老弱残疾的,即使钱不够也卖给他们,偶尔也会施舍,不要一文钱。在地震前一两天,买油糍的人忽然增多起来,供不应求,于是带着她的小孙子夜里做油糍以备出售。地震发生后,祖孙二人被盖在倒塌的房屋下三天,就用油糍充饥,因为压力太大自己无法出去,没想到现在得以重见天日。

先生大为惊奇,从此以后深信鬼神承负的道理,更加勉力做好官,后来果然升职为四川按察使。


太上感应篇
这则故事让我们领略了天地鬼神、因缘报应的神奇可畏,实在是不可思议。为了验证这则故事的真实性,笔者特地作了一些考证。

关于牛树梅,历史上确有其人。牛树梅(1791~1875),字雪樵,号省斋,甘肃通渭人,道光二十一年进士,曾任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市)知县、茂州直隶州知州、宁远知府、四川按察使等职。《清史稿》称其「决狱明慎,民隐无不达,咸爱戴之」,当地百姓称之为「牛青天」,还为他修建了一座「德政坊」,此牌坊目前尚存,位于今四川江油市青莲镇,距今已有 150 余年的历史。牛树梅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担任宁远府知府,当时的宁远府属四川省管辖,府治西昌(今四川省西昌市,为凉山彝族自治州政府驻地)。

关于此次地震,正是发生于清道光三十年八月初七日(1850 年 9 月 12 日)夜间的西昌大地震,震级约 7.5 级。据《清史稿》载:「寻署宁远知府。地大震,全城陷没,死伤甚众。树梅压于土,获生。蜀人谓天留牛青天以劝善。树梅自咎德薄,不能庇民,益修省。所以赈恤灾黎甚厚,民愈戴之。」

3内容编辑
在西汉刘向的《列仙记》中以及各类道书中,成仙术多是外炼丹药、服食神果仙花、苦诵经文,甚至有朝一日骑龙乘鹤飞升,或是内练真气。这些成仙途径或空虚,或玄妙,都那么令人难以捉摸。而在《感应篇》中,“行善”成为成仙唯一的、现实的手段。“夫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这里的“善”,不再是《列仙传》中马师皇拯救神龙、子英善待金鲤的那种具有神话色彩的善,而是从家庭、社会人际伦理关系出发的生活准则。“不履邪径,不欺暗室”、“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等等。

《太上感应篇》原文: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伪,攻讦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自罪引他,壅塞方术。讪谤圣贤,侵凌道德。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人之私。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败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骄,苟免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护己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縠,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决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乱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负他货财,愿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

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埋蛊厌人,用药杀树。恚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於他。怨天尤人,呵风骂雨。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贪冒於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

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施与後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淫欲过度,心毒貌慈。秽食馁人,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压良为贱,谩蓦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嗜酒悖乱,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常行妒忌。

无行於妻子,失礼於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晦腊歌舞,朔旦号怒。

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裸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猎,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直。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思想

太上感应篇展示(4)
《太上感应篇》 它提倡“积德累功,慈心于物”, 强调“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则体现了儒家伦理。在儒家学说中,尤其强调五伦纲常,认为君臣、父子、夫妇的等级界限分明,而在《太上感应篇》中亦以“扰乱国政”,“违逆上命”、“用妻妾语”、“违父母训”、“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事,不敬其夫”作为恶行的准则。可以说,《太上感应篇》实际上建立的是,以儒家道德规范和佛教因果为标准的立身处世准则。

内涵
《太上感应篇》充分体现了对鬼神权威的敬畏 。该书认为天上、地上和人体内都有录人罪过、降祸福于人的神或鬼,如大地上的司过之神,天上的三台北斗神君和人身上的三尸神,它们对人的规范和约束是时刻存在的,人应该敬畏他们,对象征神鬼的日、月等物皆不可不敬,故而把“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都视作恶行;而“无故杀龟打蛇”也会引起“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历史
《太上感应篇》最初只在民间流传,南宋时始获官方重视,历经宋、元、明、清而久盛不衰。它以儒家现实的封建伦理准则,有利于规范人们的言行,特别是有助于保证国家、社会、家庭的严谨秩序,故而博得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同时,那些诚心修道者也推崇它,因为它不同于一味要求人们凝神思道,清心静虑的心灵修炼术,而是具体、现实地提出了行善得道的方式,这使得世俗道教从精神道教中分离出来,满足了人们渴望通过现实的生活方式也能到达得道成仙的人生境界的愿望。

宋理宗在卷首亲题“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八字。此后,为之作序、作注者代不乏人,影响十分广泛,乃至日本、朝鲜等国,皆有此书的流布。书中大义谓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人若想长生多福,必须行善积德。书中还列举了诸善与众恶条文,作为趋善避恶的准绳。

但在元代,《太上感应篇》既当过宠儿也当过弃儿。这就是元世祖在位前后有一场佛道论辩闹剧波及到对“伪道书”的禁毁。开始还没将它列入禁书目录,后来由于扩大了禁目范围才无从幸免。

4补遗编辑
成书时间和作者

《太上感应篇》的成书时间和作者,自古迄今说法甚多。有人认为《太上感应篇》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如清光绪年间许越身在《太上宝筏序》中说:“《感应篇》与《道德经》同出于道祖李伯阳手笔。”也有人认为其书汉代就有,毛金兰在清同治年间叙述道:“尝考洪楚产云:“《感应》一书,历汉而唐,自宋而明,敬奉已久。’”还有人认为其书成于魏晋,作者是葛洪或慕容皝。征诸史籍,这些说法或为市井侈谈,或为臆测之说,无法令人相信其真实性。

正史记载

最早著录《太上感应篇》的正史是《宋史》。《宋史·艺文志》记载:“李昌龄《感应篇》一卷”,许多人据此认定《太上感应篇》成书于宋代,作者是李昌龄,清朝人惠栋、俞樾都持此说。

在宋代,至少有两位叫李昌龄的人。

一是北宋初年做过右拾遗、字天锡的李昌龄,《宋史》卷287 有他的本传;

一是南宋初年被称为“蜀士”或“汉嘉夹江隐者”的李昌龄。

惠栋等人认为是李天锡,也就是说,《太上感应篇》成于北宋初年。当今的一些学者则认为是南宋的李昌龄,即该书成于南宋初年。事实上,这两种意见均失于考订,为史书所误,因为《宋史·艺文志》的记载是不准确的,无论是北宋初的还是南宋初的李昌龄都不曾作过《太上感应篇》。

要弄清这一点,只要注意以下的史实就行了;

一是北宋末年被宋徽宗赐封为虚静先生的正乙道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曾为《太上感应篇》作颂,其颂文讲:“人之一性,湛然圆寂。涉境对动,种种皆妄。一念失正,即是地狱。敬诵斯文,发立汗下。煨烬心火,驯服气马。既以自镜,且告来者。”这篇颂文收录在《道藏》中,题为《虚静天师颂》。

二是《太上感应篇》在北宋末年已被收录在《政和万寿道藏》中,这部《道藏》在南宋淳熙年间被太乙宫全部抄录,宋孝宗赐名为《琼章宝藏》,后来太乙宫道士胡莹微曾在《琼章宝藏》中读过《太上感应篇》。以上两点表明,在南宋之前《太上感应篇》即已成书。

三是《太上感应篇》的广泛流传是从南宋初年开始的,当时的官修和私修的目录之书也开始著录此书。而北宋的史籍中却寻不到《太上感应篇》的任何踪迹,如果此书真的成于北宋初年,以北宋统治者对道教典籍的重视及李天锡的地位,《感应篇》是不会没有影响的。这说明《太上感应篇》成书于北宋初年的可能性极小,甚至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因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太上感应篇》成书于北宋末年,在南宋初年开始广为流传。

在《红楼梦》中提及

《红楼梦》中"懦小姐不问累金凤"一回中提到贾迎春翻阅《太上感应篇》,恰好准确点出了贾迎春的为人和性格。

在《子夜》中提及

《子夜》中"吴老太爷进城"一回中提到吴老太爷以《太上感应篇》为行为准则,恰好准确点出了吴老太爷与旧社会的为人和性格。

5现实意义编辑
《太上感应篇》作为一部道教经典,它所阐扬的入世行善以求长生乃至成仙的理论,使积善成仙这一修持法门得以流行推广,从而便利民众修道。该典籍含摄了儒、道两家的主流思想,最大限度地扩充社会的行善群体,促进了人间善业的发展。《太上感应篇》作为一本道德行为手册,加之其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提倡,更是对当今创和谐社会的实践与完成有积极明确的指导作用。

《太上感应篇》,又称《感应篇》,它成书于我国北宋末年,其作者不详。它是一部篇幅很短的道教典籍,全文仅1274个字。该道经由道教基本理念、封建伦理道德规范、善恶报应说这三大素材结合而成,是三教合流较为成熟的产物。《太上感应篇》因其知名度倍受古今中外众多学者的评注,然而他们多为考究该经的形成渊源或文本特征。为此,鄙文尝试性地对《太上感应篇》的现实意义作一探讨,望大家指正。

一. 推广积善法门便利民众修道

纵观宋以前的修仙法门大致有以下情形:先秦时期主要以“养神”、“服气”、“炼气”、“饵药”、“祀祷”方法求“羽化而登仙”。至秦始皇及汉武帝,人们既贵长生不死药,亦重坛场祷祀。其后《太平经》主要推介守一存神法门。东汉张陵五斗米道重视符箓咒语。东晋《上清经》则重存守人身三丹田之三一,及存守脑部九宫之“雄一”、“雌一”。先秦至唐,人们多重视外丹,即以矿物、植物等为材料,炼化成上、中、下三种药物(多以黄白为大药),欲借外在药物来改变自身体质,去除肉质凡胎而达长生、成仙。但因服食外丹有较大副作用,唐末人们改而修炼内丹。内丹即用导引吐纳、避谷食气等方法,以人身上、中、下丹田为鼎炉,炼化后天的精、气、神,使其转与先天的元精、元气、元神合为一体,以求长生、升仙。

《太上感应篇》当然也谈长生求仙,然绝口不提修炼、服食、导引、符箓,而只言:“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1]11“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1]12虽然早在《太平经》就认为,天地之间,寿最为善,积德行善乃长寿升天的要道。也尽管积善成仙说是先由西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提出进而被《太上感应篇》所吸收的,但积善成仙的修道法门却是随着《太上感应篇》的问世与流行,才逐渐受人们重视并践行的。宋代以降,在凡俗生活中成仙了道变成一种普遍的社会取向,行善积德也演变成为一种必须的宗教实践,与其它修持方式相得益彰。如明清时期的道教修炼以行善积德为外功,认为只有多积外功,才能最终使内丹修炼有所成就。再如清末民初出现于四川西部的飞鸾教,其修持方法也是以静坐炼丹,彻悟至道为内功,而以力行善事、广积阴功为外功。[2]26-32或许是因为《太上感应篇》出现之前的积善成仙说犹如一缕轻烟般若隐若现,而其之后该修炼法门便如熊熊烈火般一览无余,方才有学者将今日道教的行善法门归始于《太上感应篇》,而无视《太平经》抑或《抱朴子内篇》。确切地说,《太上感应篇》对积善成仙的修道法门起到推广的作用,而并非其首创。该经对积善成仙法门的发扬与推广,一定程度上使道教的长生修仙术不再专属于贵族,也使修道之人可以摆脱以往服食炼养、斋醮科仪的繁缛礼节,为广大普通民众开启了相对便利的修道方式。

二. 融汇儒道思想广促人间善业

《太上感应篇》含有儒道两家思想。

第一,道之求长生、成仙,齐物畏神的思想。如经中提到道教的司功过之神:三台北斗神灵、三尸神、灶神,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世人的表现,记录人们的罪过,以让天曹依此对恶者进行处罚。

第二,儒之伦理道德规范。占有该经最大篇幅的众善诸恶之说,共列出26条善行和170条恶行,多以儒家“三纲”、“五常”之义理为判断标准,如称“忠孝友悌,正己化人”、“衿孤恤寡,敬老怀幼”、“不彰人短,不炫己长”等为善举,而判“阴贼良善,暗侮君亲”、“虚诬诈伪,攻讦宗亲”、“轻蔑天民、扰乱国政”等为恶行。俞樾评价该书说:“此篇虽道家之书,实不悖乎儒家之旨”。

第三,道家三缄其口,三善、三恶、古之慎言之说。因而《太上感应篇》所言“吉人语善、视善、行善”、“凶人语恶、视恶、行恶”等。众善诸恶中的“纵暴杀伤”、“口是心非”、“造作恶语,谗毁平人”、“贪婪无厌”、“每好矜夸,常行妒忌”等,也多来自儒道。

《太上感应篇》不仅只简单地兼容了儒道思想,更是“突出了传统宗法性宗教的宗教思想——天道承负。大大缩小了宗教界限,得以劝化更多不同社会背景的群体行善积德。

再之,《太上感应篇》流传之广,从帝王将相到渔樵耕牧,各阶级各阶层几乎都有它的信奉者。当时许多世代书香人家,尽管门口贴着“僧道无缘”的标语,但在他们的案头大都放着教导子孙的教育范本,如《太上感应篇》与《文昌孝经》等。

其次,《太上感应篇》流传之久,从北宋真宗开始,赐钱刊刻,大显于世,历代受到推崇。半个世纪以前,佛家重印了《太上感应篇》,印光法师还亲自作序褒扬。而在七八年前,福建省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又将其加以大量影印。一千多年来,这种善思想的传播也渐渐形成了以慈善为荣的社会风气。回顾中国古代慈善事业,在官办慈善事业鼎盛的宋元时期,私人慈善活动开始零星出现,如范仲俺的“义田”、刘宰的“粥局”、朱熹的社仓等。至明清时期,社会慈善事业处于巅峰状态,诸如育婴社、普济堂、同善会、清节堂等大量的民间慈善团体组织也开始涌现。素有“古今第一善书”之称的《太上感应篇》,凭其持久而广泛的影响力,对人间善业的兴起、发展、普及自当功劳不小吧。

三. 倡导除恶行善助创和谐社会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对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及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则再次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然而创和谐社会的实践已达数年之久了,社会各个领域的诸多不和谐现象仍屡见不鲜,如奢靡浪费、家庭纠纷、盗窃抢劫、巧取豪夺、贪赃枉法、毁坏生态等等。因此如何更为有效地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课题。胡锦涛总书记曾对和谐社会这一概念作过全面阐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5]。从该阐述中,我们可推知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两个内涵: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所以若能促使这些关系趋于和谐,即是在创和谐社会了,而《太上感应篇》里所竭力提倡的行善去恶思想对此有导向作用。

《太上感应篇》首先宣劝了25个善举,如:“不履邪径,不欺暗室”、“忠孝友悌,正人化己”、“济人之急,救人之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昆虫草木,犹不可伤”、“积功累德,慈心于物”等等,实则教导我们树立善信念,并以慈善之心为人处世。倘若人人之心皆慈,人间之举皆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还有什么理由不和谐呢?“行善积德”当属化解一切不和谐因素的良方。接着《太上感应篇》所竭力主张去除的170个恶行涉及世人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有关个人品行、家庭、经济、政治和对自然界的态度等,林林总总,面面俱到。该作者认为,在个人品行方面的恶行有:“以恶为能,忍作残害”、“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讪谤圣贤,侵凌道德”、“耗人货材,离人骨肉”、“乘危迫胁,纵暴杀伤”、“斗合争讼”、“贪冒于财,欺罔其上”等等;在家庭方面的恶行主要有:“抵触父兄”、“用妻妾语,违父母训”、“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等等;经商的恶行有:“短尺狭度,轻称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等等。为官的恶行有:“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妄逐朋党”等等;对待自然所犯的恶行如:“用药杀树”、“诃风骂雨”、“无故杀龟打蛇”等等。世人但凡自省,在这物欲横流、钱权至上的社会里,此中有多少恶行是我们司空见惯并且习以为常了的 呢?诸恶不除,和谐社会永远只可能存在我们口头上,或在来世的彼岸里。所以,在当今邪恶已经累行的社会时期,“惩恶除恶”必然该是创和谐的一大手段。只要人人力除身上的种种恶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则将逐渐趋于和谐。若每个人都积极响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和谐社会离我们还会远吗?

综上所述,《太上感应篇》虽生于中古,但对当时及现今广大民众修道成仙,对人间善业的发展,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创建都有不匪的现实意义,是一部极具生命活力的不老道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3 15: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上感应篇
编辑词条
添加义项
同义词
收藏
分享

《太上感应篇》为道教经典,内容主要是劝人遵守道德规范,时刻止恶修善自利利他。本书特别强调承负法则,道经中系统的提出承负论的观点,是在东汉的《太平经》中。行善积德福庇子孙,作恶受罚殃及子孙。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这里“太上”是指太上老君,道门至尊之称也,“太上”是无上之上的意思,是华夏最尊贵的词语。

“感应篇”是太上劝人作善之书。由此动彼谓之感,由彼答此谓之应,应善恶感动天地,必有报应也。《太上感应篇》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上至朝廷,下至民间,刊印传播者众多,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旨在劝善,简称《感应篇》,作者不详,内容融合了较多的传统民族思想,树立了人在世上的正确形象,许多内容至今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快速导航
词条图册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类别       
古籍
出现时间       
宋代
又名       
《感应篇》
书名       
太上感应篇
宗派       
道教


1基本内容
介绍
太上
主旨
理论
观念
2天道承负
3内容
思想
内涵
历史
4补遗
5现实意义
6词条图册
1基本内容编辑
介绍
《太上感应篇》是道教劝善书之一,简称《感应篇》,作者不详。

《宋史·艺文志》收录“李昌龄《感应篇》一卷”,《正统道藏》太清部有《感应篇》三十卷,题“李昌龄传,郑清之赞。”《重刊道藏辑要》有《太上感应篇集注》等,《道藏精华录百种》有《太上感应篇樾义》二卷。该文思想可上溯至天师道的《赤松子章历》等书。《太上感应篇》篇幅不长,计一千二百多字。主要借太上之名,阐述“天人感应”和“道教承负思想”。由此动彼谓之感,由彼答此谓之应,应善恶感动天地,必有报应也。”

太上
太上,是指太上老君,道门至尊之称也,“太上”二字是至高无上之义,是华夏最尊贵的词语,也就是说没有比这个更高的了。

鸿蒙未分,化元光一道,乃太上先天原始之祖炁也,称名曰道

第一化先天教主,元始天尊;

第二化玉宸道君,灵宝天尊;

第三化太清圣主,道德天尊。

太上体自然而然,在乎三清之前,象帝之先。即道也。

道祖为万法之王,玄之又玄,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即是先天一点真阳之光。以道心观天心,真阳发动处,当用之时,元神,元炁,同称谓玄元气,谓玄元神,谓玄又玄。静者为性,动为元神。

《老子想尔注》:道者,一也。散为气,聚为太上老君。

主旨

太上感应篇(4)
《太上感应篇集注》云:“太上者,道门至尊之称也,由此动彼谓之感,由彼答此谓之应,应善恶感动天地,必有报应也。”意即所谓“感应”指善恶报应,由天地神鬼根据世上人们的所作所为给以相应的奖惩。因此,开篇即以十六字“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为纲,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观念。接着指出人要长生多福,必须行善积德,并列举了二十六条善行和一百七十条恶行,作趋善避恶的标准,最后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作结。

理论
《太上感应篇》认为,“大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于是人们的作为通过天地鬼神来裁决。当人非义而动、背理而行时,就会“大则夺纪、小则夺算”,而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最终“算尽则死”,人就离开了人世;如果死有余辜,还将殃及子孙。所谓“是道则进,非道则退”,则“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避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翼。”若改恶从善,则将转祸为福。

观念

太上感应篇书影(3)
该书中的承负观念,虽然与佛教因果报应有些相似,但又与佛教观念有一定的不同。佛教认为因果通前世、今世、后世三世,该书则更强调现世与人对环境的蝴蝶效应,作恶有过的最直接后果就是肉体的消亡。修身保生是道教的哲学,现世生命形式的存在是根本,要更加重视现世,更加珍惜现实存在的生命。所以“欲求长生者”,就必须回避大大小小“有数百事”的过错,而与避恶相统一的是趋善,“善”能使人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得道成仙。因此,《感应篇》大谈行善的好处,它在道教宣扬的人生最高境界——得道成仙的理想下,竖起了一架可以登临的梯子,即现实的行善心态与落实。

2天道承负编辑
在清朝道光咸丰年间,牛树梅先生担任宁远府知府,为官清廉勤慎,政绩显赫,民众一致称颂。忽然有一天发生了大地震,全城房屋倒塌,死伤人数无算,府衙也损毁多处。先生的儿子不幸遇难,他自己的腿脚也受伤了,行走很不方便。

他感到很愤懑,就写了一篇疏文来质问府城隍爷,大意是指责城隍爷享受万民香火,却不加以保护。全城这么大,难道都是恶人吗?就连自身为官,也是问心无愧,而儿子竟然死了,自己也受了伤。难道真的是天道不足凭信,神明鉴察也有差错吗?

当日夜间,先生梦见城隍爷请他前去,按照宾主之礼坐下,对他说:「先生以文字相指责,理直气壮,可惜不能明了鬼神之道,所以请君前来一谈,以解释猜疑诽谤。凡是浩劫之成,都是由于众人积孽所导致的,绝非偶然。此次地震灾难,冥冥之中已经进行了五十年的调查、记录,凡是不应遭受灾祸的,都已移到别处,如果是近期造下新的罪孽的,又将其移过来,即便是临时也会有出入变化,绝不会漫不加察,置人民生命于不顾。」

先生说:「既然如此,难道全城中竟然没有一个好人?我和我儿子也要遭到罪谴吗?」

城隍爷说:「还有三户人家,确实难以在短期内迁走,现在都安然无恙。一家是某街的节妇,三世孀居,抚养一个小孙子;一家是某郎中,生平不卖假药,有请他看病的,即使是深夜下雨、道路泥泞,也即刻前去,尽心疗治;一家是卖油糍的老妇人和她的小孙子,全都没有遇难。先生回去查访就能找到,不会欺骗于你。先生的儿子前生孽重,是无法逃免的。就连先生本来也在劫数之内,但因居官廉慎,所以得以从宽,只是伤了腿脚。总之,神天赏罚,慎之又慎,决不偏私。既无无妄之灾,亦无幸免之理。先生勉力做个好官,将来会升到按察使的官职。」

先生辞谢,并致以歉意。醒后到处查访,果然找到了节妇和郎中,都是全家安然无恙,只不过因房屋矮小,被两侧的房屋遮挡住,所以没有发现。只有卖油糍的老妇人,经过多次查找,才在房屋椽子支撑形成的角落里发现。

向她询问,说平时在这里做生意,凡是遇到老弱残疾的,即使钱不够也卖给他们,偶尔也会施舍,不要一文钱。在地震前一两天,买油糍的人忽然增多起来,供不应求,于是带着她的小孙子夜里做油糍以备出售。地震发生后,祖孙二人被盖在倒塌的房屋下三天,就用油糍充饥,因为压力太大自己无法出去,没想到现在得以重见天日。

先生大为惊奇,从此以后深信鬼神承负的道理,更加勉力做好官,后来果然升职为四川按察使。


太上感应篇
这则故事让我们领略了天地鬼神、因缘报应的神奇可畏,实在是不可思议。为了验证这则故事的真实性,笔者特地作了一些考证。

关于牛树梅,历史上确有其人。牛树梅(1791~1875),字雪樵,号省斋,甘肃通渭人,道光二十一年进士,曾任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市)知县、茂州直隶州知州、宁远知府、四川按察使等职。《清史稿》称其「决狱明慎,民隐无不达,咸爱戴之」,当地百姓称之为「牛青天」,还为他修建了一座「德政坊」,此牌坊目前尚存,位于今四川江油市青莲镇,距今已有 150 余年的历史。牛树梅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担任宁远府知府,当时的宁远府属四川省管辖,府治西昌(今四川省西昌市,为凉山彝族自治州政府驻地)。

关于此次地震,正是发生于清道光三十年八月初七日(1850 年 9 月 12 日)夜间的西昌大地震,震级约 7.5 级。据《清史稿》载:「寻署宁远知府。地大震,全城陷没,死伤甚众。树梅压于土,获生。蜀人谓天留牛青天以劝善。树梅自咎德薄,不能庇民,益修省。所以赈恤灾黎甚厚,民愈戴之。」

3内容编辑
在西汉刘向的《列仙记》中以及各类道书中,成仙术多是外炼丹药、服食神果仙花、苦诵经文,甚至有朝一日骑龙乘鹤飞升,或是内练真气。这些成仙途径或空虚,或玄妙,都那么令人难以捉摸。而在《感应篇》中,“行善”成为成仙唯一的、现实的手段。“夫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这里的“善”,不再是《列仙传》中马师皇拯救神龙、子英善待金鲤的那种具有神话色彩的善,而是从家庭、社会人际伦理关系出发的生活准则。“不履邪径,不欺暗室”、“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等等。

《太上感应篇》原文: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伪,攻讦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自罪引他,壅塞方术。讪谤圣贤,侵凌道德。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人之私。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败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骄,苟免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护己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縠,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决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乱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负他货财,愿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

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埋蛊厌人,用药杀树。恚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於他。怨天尤人,呵风骂雨。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贪冒於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

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施与後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淫欲过度,心毒貌慈。秽食馁人,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压良为贱,谩蓦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嗜酒悖乱,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常行妒忌。

无行於妻子,失礼於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晦腊歌舞,朔旦号怒。

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裸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猎,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直。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思想

太上感应篇展示(4)
《太上感应篇》 它提倡“积德累功,慈心于物”, 强调“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则体现了儒家伦理。在儒家学说中,尤其强调五伦纲常,认为君臣、父子、夫妇的等级界限分明,而在《太上感应篇》中亦以“扰乱国政”,“违逆上命”、“用妻妾语”、“违父母训”、“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事,不敬其夫”作为恶行的准则。可以说,《太上感应篇》实际上建立的是,以儒家道德规范和佛教因果为标准的立身处世准则。

内涵
《太上感应篇》充分体现了对鬼神权威的敬畏 。该书认为天上、地上和人体内都有录人罪过、降祸福于人的神或鬼,如大地上的司过之神,天上的三台北斗神君和人身上的三尸神,它们对人的规范和约束是时刻存在的,人应该敬畏他们,对象征神鬼的日、月等物皆不可不敬,故而把“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都视作恶行;而“无故杀龟打蛇”也会引起“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历史
《太上感应篇》最初只在民间流传,南宋时始获官方重视,历经宋、元、明、清而久盛不衰。它以儒家现实的封建伦理准则,有利于规范人们的言行,特别是有助于保证国家、社会、家庭的严谨秩序,故而博得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同时,那些诚心修道者也推崇它,因为它不同于一味要求人们凝神思道,清心静虑的心灵修炼术,而是具体、现实地提出了行善得道的方式,这使得世俗道教从精神道教中分离出来,满足了人们渴望通过现实的生活方式也能到达得道成仙的人生境界的愿望。

宋理宗在卷首亲题“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八字。此后,为之作序、作注者代不乏人,影响十分广泛,乃至日本、朝鲜等国,皆有此书的流布。书中大义谓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人若想长生多福,必须行善积德。书中还列举了诸善与众恶条文,作为趋善避恶的准绳。

但在元代,《太上感应篇》既当过宠儿也当过弃儿。这就是元世祖在位前后有一场佛道论辩闹剧波及到对“伪道书”的禁毁。开始还没将它列入禁书目录,后来由于扩大了禁目范围才无从幸免。

4补遗编辑
成书时间和作者

《太上感应篇》的成书时间和作者,自古迄今说法甚多。有人认为《太上感应篇》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如清光绪年间许越身在《太上宝筏序》中说:“《感应篇》与《道德经》同出于道祖李伯阳手笔。”也有人认为其书汉代就有,毛金兰在清同治年间叙述道:“尝考洪楚产云:“《感应》一书,历汉而唐,自宋而明,敬奉已久。’”还有人认为其书成于魏晋,作者是葛洪或慕容皝。征诸史籍,这些说法或为市井侈谈,或为臆测之说,无法令人相信其真实性。

正史记载

最早著录《太上感应篇》的正史是《宋史》。《宋史·艺文志》记载:“李昌龄《感应篇》一卷”,许多人据此认定《太上感应篇》成书于宋代,作者是李昌龄,清朝人惠栋、俞樾都持此说。

在宋代,至少有两位叫李昌龄的人。

一是北宋初年做过右拾遗、字天锡的李昌龄,《宋史》卷287 有他的本传;

一是南宋初年被称为“蜀士”或“汉嘉夹江隐者”的李昌龄。

惠栋等人认为是李天锡,也就是说,《太上感应篇》成于北宋初年。当今的一些学者则认为是南宋的李昌龄,即该书成于南宋初年。事实上,这两种意见均失于考订,为史书所误,因为《宋史·艺文志》的记载是不准确的,无论是北宋初的还是南宋初的李昌龄都不曾作过《太上感应篇》。

要弄清这一点,只要注意以下的史实就行了;

一是北宋末年被宋徽宗赐封为虚静先生的正乙道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曾为《太上感应篇》作颂,其颂文讲:“人之一性,湛然圆寂。涉境对动,种种皆妄。一念失正,即是地狱。敬诵斯文,发立汗下。煨烬心火,驯服气马。既以自镜,且告来者。”这篇颂文收录在《道藏》中,题为《虚静天师颂》。

二是《太上感应篇》在北宋末年已被收录在《政和万寿道藏》中,这部《道藏》在南宋淳熙年间被太乙宫全部抄录,宋孝宗赐名为《琼章宝藏》,后来太乙宫道士胡莹微曾在《琼章宝藏》中读过《太上感应篇》。以上两点表明,在南宋之前《太上感应篇》即已成书。

三是《太上感应篇》的广泛流传是从南宋初年开始的,当时的官修和私修的目录之书也开始著录此书。而北宋的史籍中却寻不到《太上感应篇》的任何踪迹,如果此书真的成于北宋初年,以北宋统治者对道教典籍的重视及李天锡的地位,《感应篇》是不会没有影响的。这说明《太上感应篇》成书于北宋初年的可能性极小,甚至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因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太上感应篇》成书于北宋末年,在南宋初年开始广为流传。

在《红楼梦》中提及

《红楼梦》中"懦小姐不问累金凤"一回中提到贾迎春翻阅《太上感应篇》,恰好准确点出了贾迎春的为人和性格。

在《子夜》中提及

《子夜》中"吴老太爷进城"一回中提到吴老太爷以《太上感应篇》为行为准则,恰好准确点出了吴老太爷与旧社会的为人和性格。

5现实意义编辑
《太上感应篇》作为一部道教经典,它所阐扬的入世行善以求长生乃至成仙的理论,使积善成仙这一修持法门得以流行推广,从而便利民众修道。该典籍含摄了儒、道两家的主流思想,最大限度地扩充社会的行善群体,促进了人间善业的发展。《太上感应篇》作为一本道德行为手册,加之其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提倡,更是对当今创和谐社会的实践与完成有积极明确的指导作用。

《太上感应篇》,又称《感应篇》,它成书于我国北宋末年,其作者不详。它是一部篇幅很短的道教典籍,全文仅1274个字。该道经由道教基本理念、封建伦理道德规范、善恶报应说这三大素材结合而成,是三教合流较为成熟的产物。《太上感应篇》因其知名度倍受古今中外众多学者的评注,然而他们多为考究该经的形成渊源或文本特征。为此,鄙文尝试性地对《太上感应篇》的现实意义作一探讨,望大家指正。

一. 推广积善法门便利民众修道

纵观宋以前的修仙法门大致有以下情形:先秦时期主要以“养神”、“服气”、“炼气”、“饵药”、“祀祷”方法求“羽化而登仙”。至秦始皇及汉武帝,人们既贵长生不死药,亦重坛场祷祀。其后《太平经》主要推介守一存神法门。东汉张陵五斗米道重视符箓咒语。东晋《上清经》则重存守人身三丹田之三一,及存守脑部九宫之“雄一”、“雌一”。先秦至唐,人们多重视外丹,即以矿物、植物等为材料,炼化成上、中、下三种药物(多以黄白为大药),欲借外在药物来改变自身体质,去除肉质凡胎而达长生、成仙。但因服食外丹有较大副作用,唐末人们改而修炼内丹。内丹即用导引吐纳、避谷食气等方法,以人身上、中、下丹田为鼎炉,炼化后天的精、气、神,使其转与先天的元精、元气、元神合为一体,以求长生、升仙。

《太上感应篇》当然也谈长生求仙,然绝口不提修炼、服食、导引、符箓,而只言:“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1]11“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1]12虽然早在《太平经》就认为,天地之间,寿最为善,积德行善乃长寿升天的要道。也尽管积善成仙说是先由西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提出进而被《太上感应篇》所吸收的,但积善成仙的修道法门却是随着《太上感应篇》的问世与流行,才逐渐受人们重视并践行的。宋代以降,在凡俗生活中成仙了道变成一种普遍的社会取向,行善积德也演变成为一种必须的宗教实践,与其它修持方式相得益彰。如明清时期的道教修炼以行善积德为外功,认为只有多积外功,才能最终使内丹修炼有所成就。再如清末民初出现于四川西部的飞鸾教,其修持方法也是以静坐炼丹,彻悟至道为内功,而以力行善事、广积阴功为外功。[2]26-32或许是因为《太上感应篇》出现之前的积善成仙说犹如一缕轻烟般若隐若现,而其之后该修炼法门便如熊熊烈火般一览无余,方才有学者将今日道教的行善法门归始于《太上感应篇》,而无视《太平经》抑或《抱朴子内篇》。确切地说,《太上感应篇》对积善成仙的修道法门起到推广的作用,而并非其首创。该经对积善成仙法门的发扬与推广,一定程度上使道教的长生修仙术不再专属于贵族,也使修道之人可以摆脱以往服食炼养、斋醮科仪的繁缛礼节,为广大普通民众开启了相对便利的修道方式。

二. 融汇儒道思想广促人间善业

《太上感应篇》含有儒道两家思想。

第一,道之求长生、成仙,齐物畏神的思想。如经中提到道教的司功过之神:三台北斗神灵、三尸神、灶神,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世人的表现,记录人们的罪过,以让天曹依此对恶者进行处罚。

第二,儒之伦理道德规范。占有该经最大篇幅的众善诸恶之说,共列出26条善行和170条恶行,多以儒家“三纲”、“五常”之义理为判断标准,如称“忠孝友悌,正己化人”、“衿孤恤寡,敬老怀幼”、“不彰人短,不炫己长”等为善举,而判“阴贼良善,暗侮君亲”、“虚诬诈伪,攻讦宗亲”、“轻蔑天民、扰乱国政”等为恶行。俞樾评价该书说:“此篇虽道家之书,实不悖乎儒家之旨”。

第三,道家三缄其口,三善、三恶、古之慎言之说。因而《太上感应篇》所言“吉人语善、视善、行善”、“凶人语恶、视恶、行恶”等。众善诸恶中的“纵暴杀伤”、“口是心非”、“造作恶语,谗毁平人”、“贪婪无厌”、“每好矜夸,常行妒忌”等,也多来自儒道。

《太上感应篇》不仅只简单地兼容了儒道思想,更是“突出了传统宗法性宗教的宗教思想——天道承负。大大缩小了宗教界限,得以劝化更多不同社会背景的群体行善积德。

再之,《太上感应篇》流传之广,从帝王将相到渔樵耕牧,各阶级各阶层几乎都有它的信奉者。当时许多世代书香人家,尽管门口贴着“僧道无缘”的标语,但在他们的案头大都放着教导子孙的教育范本,如《太上感应篇》与《文昌孝经》等。

其次,《太上感应篇》流传之久,从北宋真宗开始,赐钱刊刻,大显于世,历代受到推崇。半个世纪以前,佛家重印了《太上感应篇》,印光法师还亲自作序褒扬。而在七八年前,福建省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又将其加以大量影印。一千多年来,这种善思想的传播也渐渐形成了以慈善为荣的社会风气。回顾中国古代慈善事业,在官办慈善事业鼎盛的宋元时期,私人慈善活动开始零星出现,如范仲俺的“义田”、刘宰的“粥局”、朱熹的社仓等。至明清时期,社会慈善事业处于巅峰状态,诸如育婴社、普济堂、同善会、清节堂等大量的民间慈善团体组织也开始涌现。素有“古今第一善书”之称的《太上感应篇》,凭其持久而广泛的影响力,对人间善业的兴起、发展、普及自当功劳不小吧。

三. 倡导除恶行善助创和谐社会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对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及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则再次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然而创和谐社会的实践已达数年之久了,社会各个领域的诸多不和谐现象仍屡见不鲜,如奢靡浪费、家庭纠纷、盗窃抢劫、巧取豪夺、贪赃枉法、毁坏生态等等。因此如何更为有效地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课题。胡锦涛总书记曾对和谐社会这一概念作过全面阐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5]。从该阐述中,我们可推知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两个内涵: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所以若能促使这些关系趋于和谐,即是在创和谐社会了,而《太上感应篇》里所竭力提倡的行善去恶思想对此有导向作用。

《太上感应篇》首先宣劝了25个善举,如:“不履邪径,不欺暗室”、“忠孝友悌,正人化己”、“济人之急,救人之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昆虫草木,犹不可伤”、“积功累德,慈心于物”等等,实则教导我们树立善信念,并以慈善之心为人处世。倘若人人之心皆慈,人间之举皆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还有什么理由不和谐呢?“行善积德”当属化解一切不和谐因素的良方。接着《太上感应篇》所竭力主张去除的170个恶行涉及世人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有关个人品行、家庭、经济、政治和对自然界的态度等,林林总总,面面俱到。该作者认为,在个人品行方面的恶行有:“以恶为能,忍作残害”、“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讪谤圣贤,侵凌道德”、“耗人货材,离人骨肉”、“乘危迫胁,纵暴杀伤”、“斗合争讼”、“贪冒于财,欺罔其上”等等;在家庭方面的恶行主要有:“抵触父兄”、“用妻妾语,违父母训”、“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等等;经商的恶行有:“短尺狭度,轻称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等等。为官的恶行有:“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妄逐朋党”等等;对待自然所犯的恶行如:“用药杀树”、“诃风骂雨”、“无故杀龟打蛇”等等。世人但凡自省,在这物欲横流、钱权至上的社会里,此中有多少恶行是我们司空见惯并且习以为常了的 呢?诸恶不除,和谐社会永远只可能存在我们口头上,或在来世的彼岸里。所以,在当今邪恶已经累行的社会时期,“惩恶除恶”必然该是创和谐的一大手段。只要人人力除身上的种种恶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则将逐渐趋于和谐。若每个人都积极响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和谐社会离我们还会远吗?

综上所述,《太上感应篇》虽生于中古,但对当时及现今广大民众修道成仙,对人间善业的发展,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创建都有不匪的现实意义,是一部极具生命活力的不老道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4 0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权倾朝野的赵氏家族惨遭灭门?这与赵氏孤儿有什么关系?
历史追梦者 2021-05-20 13:02
《赵氏孤儿》这个故事围绕赵氏一族惨遭灭门而展开的,讲述了赵氏家族被灭门后,剩下唯一的一个婴儿赵武,赵武长大后又恢复了赵家以往的荣耀。大家又要问历史的赵武和权倾朝野的赵盾,又有什么关系?今天小编就来讲讲赵氏家族的大起大落?

故事要从晋文公的父亲晋献公说起,晋献公作为春秋小霸,四处征战,从而晋国的领土扩大了两倍,到晋文公时期,领土在父亲的基础上又扩大了近三倍。晋献公还为了自己的宠妃骊姬,反而要加害自己的三个儿子。而公子申生自尽而亡,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为躲避追杀四处逃窜。

公元前652年,晋献公听信谗言,发兵攻打公子重耳的封地,重耳的身边有一个谋臣赵衰,跟随重耳亡狄国,晋献公一路追杀,又逃到齐国,在齐国得到齐老大的庇护,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而赵衰誓死追随重耳,于是把身边的侍女叔隗赏给了赵衰,赵衰与侍女生下一个儿子叫赵盾,一转眼就过了十二年。在齐国就待了十年。
公元前640年,齐国发生内乱,逃亡道路上非常艰辛,赵衰与自己的妻子儿子到了骨肉分离的时刻,又辗转来到卫国、经过曹国,最后来到秦国,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耳登上了国君的宝座,史称晋文公,而赵衰也成了晋文公的大功臣。

晋文公为了犒赏赵衰,把自己的亲生女儿下嫁于他,使得赵衰的也成为了晋文公身边的红人,公元628年,晋文公驾崩后晋襄公继位;相隔六年,赵衰也死了,赵衰死后长子赵盾继承了赵衰职位,成为晋国的相国。公元621年,晋襄公又驾崩了,于是立了晋襄公的七岁儿子夷皋为国君,晋国大臣一致建议夷皋的年纪太小,要求立晋文公的儿子公子雍为国君,而公子雍一直在秦国做人质。而赵盾派人在半路射死公子雍,国君还是夷皋,史称晋灵公,赵盾从此独揽大权。

晋灵公长大后,昏庸无道,滥杀群臣,赵盾数次劝谏,让晋灵公越来越觉得赵盾碍手碍脚,权力掌握在赵盾的手里。于是派人暗杀赵盾。赵盾作为人民保护伞,是晋国人民的心中英雄,连刺客都不忍心下手,从而选择自杀,赵盾虽然躲过一次次的暗杀,晋灵公还是不死心,直接刺杀赵盾,赵盾也只能四处逃亡。

老天都看不下去了,晋灵公被自己的姐夫哥赵穿杀死,赵盾才有机会回到朝廷,拥立晋文公之子黑臀为晋成公,天妒英才,一代忠良战盾劳累过度而亡,晋国相国的职位又由长子赵朔继承。
赵朔为晋国同样尽忠尽职,还取了晋成公的姐姐,公元前600年,晋成公死后,公子据继位为晋景公,同时赵家失去了国君的信任,赵朔的死敌屠岸贾成为了晋景公宠臣,在晋景公进献谗言:说晋灵公的死是赵盾密谋杀死的,和整个赵家脱不了干系。于是傍晚时分晋景公派兵包围整个赵氏家族,赵朔唯一的一个儿子赵武被程婴拼死保护下,才大难不死,这也是“赵氏孤儿”的前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4 09: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氏孤儿真实的历史故事是什么,谁能告诉我
thxc95182013.05.13浏览1766次其他分享举报
1个回答
bnpx1541
2013.05.14
满意答案
赵氏孤儿”的这段故事最早见之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赵世家》。晋景公年间,奸臣屠岸贾欲除忠烈名门赵氏。他率兵将赵家团团围住,杀掉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等全家老小。惟一漏网的是,赵朔的妻子,她是晋成公的姐姐,肚子怀着孩子,躲在宫中藏起来。赵朔有个门客叫公孙杵臼,还有一个好友叫程婴。赵朔死后,两个人聚到了一起。公孙杵臼质问程婴:“你为什么偷生?”程婴说:“赵朔之妻正在怀孕,若生下来是个男的,就把他抚养成人,报仇血恨,若是个女的,我就彻底失望了,只好以死报答赵氏知遇之恩。”不久,赵妻就分娩了,在宫中生下个男孩。屠岸贾闻之,带人到宫中来搜索,没有找到赵氏母子的藏身之处。母子俩逃脱这次劫难后,程婴对公孙杵臼说:“屠岸贾这次没找到孩子,绝对不会罢休。你看怎么办?”公孙杵臼一腔血气地问:“育孤与死,哪件事容易?”程婴回答:“死容易,育孤当然难。”公孙杵臼:“赵君生前待你最好,你去做最难的事情。让我去做容易的事情我先去死吧!”恰好程婴家中也有一个正在襁褓中的婴儿,程婴含泪采取了调包之计,将自己的孩子抱上,与公孙杵臼一齐逃到了永济境内的首阳山中。让妻子带着赵氏孤儿朝另一个方向逃去。屠岸贾闻之,率师来追。程婴无奈只好从山中出来说:“程婴不肖,无法保生赵氏孤儿。孩子反正也是死,屠岸将军如能付我千金,我就告诉你孩子的藏身之处。屠岸贾答应了。程婴领路,终于找到隐匿山中的公孙杵臼和婴儿。    杵臼当着众人的面,大骂程婴,他一边骂一边伴装乞求:“杀我可以,孩子是无辜的,请留下他一条活命吧!”众人当然不允。程婴眼睁睁地看着亲生儿子和好友公孙杵臼死在乱刀之下。    程婴身负忘恩负义,出卖朋友,残害忠良的“骂名”,偷出赵氏孤儿来到了山高谷深、僻静荒芜的盂山隐居起来。这一隐居就是十五年,就是这片人迹罕至的深山中,穿梭着一老一少的身影,就是这片世外桃源的泉林中,回荡着一老一少的对话;就是这片与世隔绝的沟谷中,积聚了一老一少的复仇力量。赵氏孤儿,终于长成了顶天立地的汉子。苍天不负有心人,程婴与赵武,在朝中韩厥的帮助下,里应外合,灭掉了权臣屠岸贾。赵氏冤情大白于天下,程婴忠义大白于天下,公孙杵臼忠烈大白于天下。最后的程婴,并未品味胜利的美酒,十数年积聚的丧子之痛,丧君之痛,丧友之痛一并袭上心头,程婴自刎而死,赵武为此服孝三年。    中国历史上如果没有这段传奇的故事,战国时代的名门望族赵氏何能复兴?何能有后来雄霸天下的赵简子赵襄子?何能有韩赵魏三分晋国?何能有后世的“三晋”称谓? 后世为纪念忠烈千秋的程婴,公孙杵臼,在藏山立庙以祀。庙曰“文子祠”以赵武之谥号赵文子命名。现存山门、牌楼、戏台、钟鼓楼。碑坊正殿、寝宫、梳洗楼等三十余处遗迹依山而建,雄伟壮观,气势万千。近年来,当地爱我论坛又在“文子祠”附近修建了“春秋战国城”,增设了群雄殿、将相府、忠烈馆、古战场等新的仿古建筑,使人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春秋战国时代风云变幻的三晋历史。    大将军屠岸贾凶暴残忍,专权误国,陷害忠诚正直的大夫赵盾,在他的怂恿下,晋国国君下令:抄斩赵氏满门。一夜之间,赵盾和他的儿子赵朔、家属、奴婢等共计三百余口,倒在血泊中,做了冤鬼。赵朔的夫人庄姬公主,因是国君的胞妹,幸免于难,被送回内宫居住,此时她已怀有身孕。    几个月以后,庄姬公主生下一个男婴,取名赵武,但这一切都逃不过屠岸贾的眼睛,他早已下令,把内宫封锁起来。庄姬公主以看病为名,把赵家的挚友、乡间医生程婴召进内宫,含泪请求程婴救孩子出宫。程婴把赵武放进药箱准备带出宫门。守将韩厥见程婴一腔正义,十分感佩,放走程婴和赵武,自己拔剑自刎。屠岸贾追查不到赵氏孤儿的下落,气急败坏,宣布要把全国半岁以内的婴儿全部杀光。    为了保全赵氏孤儿和晋国所有无辜的婴儿,程婴与退职年迈的大夫公孙杵臼商议,用假相瞒骗屠岸贾:程婴献出自己亲生儿子代替赵氏孤儿,公孙老人顶替救孤藏孤的罪名,然后由程婴亲自去向屠岸贾告发。屠岸贾听信了程婴的举报,残忍地杀死了公孙老人和“赵氏孤儿”。晋国上下目睹了这场血腥屠杀,敢怒而不敢言,人们在背后无不切齿痛骂程婴的卖友求荣。程婴面对这一切,只有强忍悲愤,默默承受。    十几年来,程婴苦心教育,把赵武培养成一个文武双全的青年。为了接近屠岸贾,他让赵武认屠岸贾为义父。终于有一天,他把真相告诉了赵武。在守边归来的大将军魏绛的鼎力相助下,赵武拔剑刺向仇人,并告之自己便是他斩不尽、杀不绝的赵氏孤儿。元代(公元1206年——公元1368年)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曾于1775年被法国著名文学家伏尔泰翻译成《中国孤儿》,在欧洲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4 10: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氏孤儿”的真实历史:从复仇的光辉到丑陋的真相!
一道知衡 2020-02-19 16:20
赵氏孤儿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
2010年陈凯歌导演拍摄的电影《赵氏孤儿》上映,广大观众通过这场跌宕起伏的影视作品了解了“赵氏孤儿”。
影视作品中的“赵氏孤儿”的故事取自《史记》记载的部分内容。
众所周知,司马迁的《史记》虽是一部有重要意义的巨著,但是跟已知的实际历史存在一些漏洞和矛盾之处。
就拿“赵氏孤儿”的历史事件来说,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记载了好几个版本。在“赵世家”一篇中记载的内容和“晋世家”中记载的内容就有明显冲突。
那么,“赵氏孤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史记 赵世家》记载了历经千险的复仇戏码
赵氏在晋国是一个重要的家族,赵衰之后的赵盾更是受到晋国重用,顶峰时期已经做到执掌一国之政的地步。但是,新继位的晋灵公十分贪玩昏庸,朝中奸臣屠岸贾与灵公私谋夺权,几次派人刺杀赵盾。后来赵氏的宗族子弟杀死晋灵公,赵盾又拥立了晋成公,晋成公更加信任赵盾,把国事全交给他处理。由此,屠岸贾对赵氏怀恨在心。
晋成公和赵盾死后,屠岸贾骗得晋景公的宠信,公然宣布赵氏当年刺杀晋灵公是大罪,应该灭族加以威慑。虽然与赵氏关系很好的韩厥阻挠,但赵盾的儿子赵朔仅仅拜托韩阙为赵氏留后,并未逃走。
随后屠岸贾带兵攻入赵氏,将赵盾的兄弟、儿子全部杀死,灭了赵氏一族。但是赵朔的妻子赵庄姬怀有身孕,她是晋公的女儿,侥幸得以逃脱后藏入晋宫中。

赵家的两个门客公孙杵臼和程婴幸免于难,他们想以死效忠赵氏,但是又寄托于赵庄姬肚子里的孩子,所以想为赵氏做出最后的努力。
赵庄姬生下儿子赵武,屠岸贾收到消息立刻前去灭口,谁知赵庄姬把孩子藏在胯下,孩子竟然在士兵搜查的时候一声不出,躲过一劫。此后,公孙杵臼将孩子藏到深山中细心照顾。程婴则对外宣布:谁给我千金,我就可以告诉他赵氏孤儿的下落。
屠岸贾的手下们立刻把钱给程婴,程婴真的带领众人来到深山中找到了公孙杵臼和一个婴儿。公孙杵臼怒骂程婴忘恩负义,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公孙杵臼和婴儿被众人杀死,而仇视赵家的势力都认为赵氏已经斩草除根,毫无延续可能。
实际上,真正的赵氏孤儿被程婴带走,秘密喂养在深山他处,被杀死的婴儿只是二人为了掩人耳目的戏码。
15年后,晋景公生病,占卜是有遗孤在作祟。韩厥立刻劝慰晋公后,脱出实情。晋公怜惜,将孩子立为赵氏后人,恢复了他的封地和爵位。众人在韩厥的推动下杀死屠岸贾,灭其族,为赵氏报了血仇。功成名就后,程婴怀念公孙杵臼,自杀而亡。

最早,晋国大夫赵衰跟随重耳流亡国外。两人在翟国时,赵衰娶了叔隗为妻,还生了一个儿子叫做赵盾,因为流亡并不稳定,赵衰把妻儿都留在翟国。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即位,史称晋文公。晋文公为了感谢赵衰的帮助,把女儿嫁给赵衰,此女史称赵姬。
赵姬与赵衰育有三子,分别是赵同、赵括、赵婴齐。赵姬知道赵衰在翟国还有一对妻女,主动要求迎他们回来。
大儿子赵盾回晋国后逐渐受到重用,为了报答自己这个“二妈”,赵盾主动向当时的晋成公申请,同样重用了赵姬所生的三个儿子。
后来赵盾的儿子赵朔迎娶晋国宗族女子庄姬,继续与晋国公族结亲,此女子史称赵庄姬,但是赵朔娶亲不久后去世,留下赵庄姬孤身一人。

公元前597年,晋国与楚国发生战争。赵盾的同父异母弟弟、赵朔的叔叔赵婴齐私自留好退路,没有帮助赵同、赵括,引起两位亲兄弟非常不满。此时又曝出,赵婴齐与侄子赵朔的遗孀赵庄姬私通,赵同、赵括二人愤怒的把赵婴齐逐出晋国。
但是,此事也引起赵婴齐的相好赵庄姬怀恨在心,因为是晋国宗族,她带领遗孤进宫说服晋景公,污蔑赵氏叛变作乱。

此时朝中与赵家有仇怨的纷纷出手,推波助澜下,赵同、赵括两个家族被晋国所灭,族人无人生还。
不久,受过赵盾恩情的韩厥劝说晋景公。整个赵氏,赵盾儿子赵朔已死,赵同、赵括被灭族,赵婴齐罪有应得不知所踪。但是,赵衰、赵盾父子对晋国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现在他们连一个祭祀的人都没有了,功臣无后,晋国会让天下人才寒心的。
晋景公思量后觉得有道理,将张庄姬之子,孤儿赵武立为赵氏后人,恢复爵位封地。

根据历史分析,赵氏孤儿赵武很有可能存在身份之谜。
首先,从韩厥等支持赵武、程婴等以死来相护来看,赵武应该是赵朔的遗腹子,是赵盾的亲孙子。
但是从赵庄姬如此恨赵同、赵括,污蔑赵氏导致他们灭族来看,赵庄姬对这位叔叔赵婴齐感情是十分深厚的,很有可能两人私通时间不短,甚至有可能在嫁给赵朔之前两人就相好。
如此憎恨赵氏,赵庄姬却保留了这个孩子。
是因为孩子是自己亲生的不舍得抛弃吗?还是因为这个孩子是赵婴齐的骨肉,必须时刻带在身边延续骨血呢?
赵朔是赵盾的儿子,与赵同、赵括血缘上有些距离,赵庄姬憎恨的是赵同、赵括,不对自己亲儿子下手也说的通。但赵庄姬没有追随赵婴齐而去,偏偏怀孕后躲藏到晋国宫中,想必除了报仇也是因为孩子的原因。由此看来,赵武到底是谁的儿子成为了一大谜团。

《左传》中记载的故事,更多的是说赵氏为什么被灭族、赵氏四兄弟的事迹。这与《史记》和影视作品中的悲愤、决绝的复仇故事有很大出入。
《史记 赵世家》中记载的故事存在主观因素。
司马迁记载赵世家的历史记事,很有可能是听赵国人的后代叙说所写。这些人叙述时,必然会美化自己的祖先,甚至一代代相传时,就已经把赵氏孤儿由叔叔和侄媳妇私通改成了仇家报复,把晋公直接立赵氏后人改成了好友死助、忍辱复仇。这样的故事会让赵国后代更加喜欢祖先的英勇和赵氏门客的忠诚,而好的传承可以激励子孙把赵国繁荣壮大。
如果相传赵氏孤儿是一个私通叔叔的女子遗腹子,晋国公可怜之下才立为后人,赵国的百万子孙必然都会引以为耻,脸上无光。
甚至对外战争时,对方如果提出此事骂阵,英勇的赵国骑兵该如何回答呢?
虽然《左传》和《史记》记载不同,但是两段历史都记载了赵武作为赵氏孤儿,没有辜负整个家族最后的希望。他逐渐掌权,成为晋国掌握国政的卿大夫,为赵氏兴起奠定了非常深厚的基础。当然,赵武不知道,他的后代赵鞅和赵襄子差点也把赵氏推向灭族,但终究赵氏成立了赵国,而这一族也有了数千年的延续。

历史的偶然性和趣味性使一个哇哇滴哭的孤儿在史书里历经了两个不同的童年,他却以一己之力影响了整个战国发展,这就是人类强大力量的体现。不从哪个角度来说,赵氏孤儿赵武的经历给人们带来不少的深刻感受,为了家族的延续,为了家族的兴衰,古代不知道有多少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更有无数人殚精竭,志向高远。虽然现代生活早已没有古代那般危险,显然有很多人仍旧把振兴家族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而这样的家族,必将能够源远流长,兴盛下去。
图/来自网络,侵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08:02 , Processed in 0.06058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