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8
 楼主| 发表于 2024-4-12 21: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尤氏集团】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重读红楼梦之——看不清的尤氏
王小鸭
王小鸭
2019-03-04 12:11:27

                  
看到第五六遍的时候,才对尤氏这个人注意起来。

先前,觉得她就是个道具人物吧,功能呢,大体就是,其一引出尤二姐、尤三姐,其二给王熙凤捧哏衬戏,其三再穿和穿和两府之间的来往,引导观众的视线罢了。

你看脂评本的头半部,她虽然进进出出的,出场次数也不少,可怎么看都是一个群众演员,先是宁府的焦点全在她的儿媳妇秦可卿身上,可卿死了丧事办得轰轰烈烈是为了让王熙凤大展身手。曹公似乎舍不得笔墨给她,一到她那,就恨不得除法再开方,名字、容貌、身世全不交代,独角戏和大特写基本没有。

待到后半部,总算有两三处难得的比较有亮点的描写,一次是四十三回上操办王熙凤生日宴会,办得体面周到,还特意将周赵二位姨娘等的银子退还。一次是贾敬暴死,她独自处理丧事,得到贾珍大赞妥当。还一次是去大观园里在李纨处,洗漱一段的描写,透着跟下人们很亲和随便。这几处描写,虽然三言两语,比起其他人物的浓墨重彩的事迹,都写得相对简单,不甚详尽,但都是很拉好感的,脂砚斋也是在批语里赞她,说尤氏的才干不是不如凤姐,德更是比凤姐高十倍。

87版《红楼梦》电视剧里,尤氏的扮演者王贵娥老师,是一位很具气质的女性,扮相古典雅致。我在网上看到很多网友写的分析尤氏性格的文章,都会配上她的美图。



大部分评者们对尤氏都是同情或赞美的,评价她善良亲和,有才干,有内秀,有德行,只是她本就是继室,人单势薄,没有子嗣,娘家也无势,管不了贾珍,只能忍气吞声随他去罢了。

我对此种评价还是有点儿疑问的,后来对尤氏留心起来不免琢磨,曹公对尤氏的设定究竟是怎样的呢?她是庸庸碌碌平平凡凡窝窝囊囊不值得一写,还是一块隐藏在腌臜中的璞玉,一棵掩在丛中不为人识的香兰? 又或者,是曹公故意为之,便让她带着宁国府的神秘和虚伪,且不说穿不点破,不赞美不批评,让观众自己猜窥?

就前八十回翻来看去,只能说,尤氏是个复杂而故意写得含糊的人物。

曹公安排笔下的众多人物,便如书中宝钗指点惜春画大观园,有主有宾,有明有暗,有露有藏,交映合围,自有丘壑。尤氏,便是藏得最好的一位。

尤氏的地位,本是不低的,就算是继室,也是宁国府的当家夫人。老公由于接班早,三十来岁就是正儿八经的贾家族长,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贾府的几个成年男子,贾珍、贾珠、贾琏、贾蓉,所配李纨、凤姐和秦可卿都是十二钗正册上的,尤氏却并没有上榜。可见她在曹公心里,是不配与这些女子们同列的。

这里有不是正室之故,但也绝不仅是个出身问题,还是魅力不够,邢岫烟那样子贫寒,香菱那般子遭遇,甚至是梨香院唱曲儿的龄官,曹公都借着宝玉之口说出钦佩来。什么爵位、家世,曹公写起来常常是褒中贬,贬中褒,越是高处往往越不济的。

十二钗众人,不论正册还是副册,个个都是有自己突出的才华、性格或与众不同的迹遇。而尤氏确实面目性格行径都模糊,不好定义。

我心目中尤氏的样貌,并不是王老师那样的,总觉得她气质太好,过于端庄了,倒是李少红版的贾妮那样子的更接近一些。

她肯定是美的,但是哪一类的美呢? 我暗自以为并不是典雅娴静纤细柔美那一类,而应是相对比较健康艳丽性感那一路,略有一点俗,外加一点憨。总之,要有一点点不那么像主子。

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是尤氏唯一一次上了回目名,曹公送她一个“独艳”的“艳”字,可见其风情。同是这一回,还有一段平儿还席,“尤氏又带了佩凤、携鸳二妾过来游玩,这二妾亦是青年娇憨女子,不常过来的,今既入了这园,再遇见湘云、香菱、方蕊一干女子,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二语不错,,,”——从这二妾身上,贾珍的偏好亦可见一斑。

她的身子骨儿想来是强健的,两府里来来回回的,从没见生过什么病,不似凤姐、李纨时常躺倒。唯一的一次生病是秦可卿治丧,可在作者如此强烈的暗示下,读者们都看出来了这分明是装病,或者说,即使是真病了,那也是心病。秦可卿是自缢而亡 ,紧跟着丫鬟瑞珠也不明不白地死了。这两条人命官司,贾珍自然是那个始作俑者,而尤氏在这其中,到底参与了几分呢?作者是不肯明说的。

一直到了抄检大观园后,惜春让她把“犯错”的入画领走,姑嫂二人言语不和,互怼起来,惜春直接说出众人都在议论你们的丑事,我可要跟宁府划清界限的话,下面书中原文是:“尤氏心内原有病,怕说这些话,听说有人议论,已是心中羞恼,只是,,,”  这“原有病”三字,瞬时把读者带回往事,可卿之死,瑞珠之死,尤氏姐妹之事,尤氏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甚至焦大嘴里,“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又是何人呢?

宁国府的腌臜事,桩桩件件哪个她不知呢? 无非就是像她中秋宴会上给老太太讲的那个笑话:“一家子养了四个儿子:大儿子只一个眼睛;二儿子只一个耳朵;三儿子只一个鼻子眼;四儿子倒都齐全,偏又是个哑吧。”  这正是她的自保之策——装聋做哑,少言避事。说她软弱,其实未必,不想得罪人罢了,看她处理贾敬丧事,该硬气的时候一点不软的。

尤氏不够进十二钗的册子,她的结局不知可否,高鹗也并不重视她,草草了了。但看前八十回,越往后尤氏的戏份是越递增的,特别是到了第75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这一回加上往前往后各半回,大约整两回,都是尤氏一路带领读者视角,写了中秋前后大概七八档子不同的事,全着落在她身上,我觉得这是整本书情节转折非常重要的一回,悲凉之气自此席卷而上,“兆”和“谶”两字就点明了起自宁府的整个家族樯倾楫摧的正式开启:

那日抄检之后,一地狼藉就由尤氏过来看凤姐写起,凤姐病着,又来到大观园看李纨,这边惜春正因为昨日之事遣入画,尤氏替入画讲情,可惜春直言:

“不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况且近日我每每风闻得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多少不堪的闲话,我若再去,连我也编派上了。”“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叫你们带累坏了?”
如前面说过的“原有病”,这段二人对话,你来我往,表面上尤氏占理,众人也向着她,可她心知肚明,实际上,惜春字字属实,所以尤氏表面上是“不好与她强争辩”,内心却受了严重的打击,府里的腌臜事早知道是瞒不住,但本以为起码表面上还维持着体面,如今惜春这样不留情面的揭开,心中百味陈杂,羞惭气恼,宁国府已经眼看大厦将倾摇摇欲坠的,惜春可以狠心抛开,她却早已深陷泥沼,又能往何处抽身呢 ?

接着本该去王夫人处,但此时恰好王夫人正招呼几个客人,原来是进京治罪的甄家偷偷派了几个女仆来送东西,尤氏知道这是请贾家帮着藏匿家产,自然是要躲开避嫌。此处侧笔、伏笔,既写匿赃,又交代了尤氏带来的嬷嬷们都看见知晓了,说得来龙去脉,那岂有不传出去之理?

于是回到李纨处,李纨也病中,说起昨夜抄检大观园,尤氏呛了一句玩笑话:“你倒问我! 你敢是病着死过去了!” 要知书中玩笑话没有一句不是真话的,估计李纨也不久矣。

在这里,有一段丫鬟伺候尤氏梳洗的描写:

李纨忙命素云来取自己的妆奁。 素云一面取来,一面将自己的胭粉拿来,笑道:"我们奶奶就少这个。奶奶不嫌脏,这是我的,能着用些。"李纨道:"我虽没有,你就该往姑娘们那里取去。怎么公然拿出你的来。 幸而是他,若是别人,岂不恼呢。"尤氏笑道 : "这又何妨。自来我凡过来,谁的没使过, 今日忽然又嫌脏了?"一面说,一面盘膝坐在炕沿上。银蝶上来忙代为卸去腕镯戒指, 又将一大袱手巾盖在下截,将衣裳护严。小丫鬟炒豆儿捧了一大盆温水走至尤氏跟前, 只弯腰捧着。李纨道:"怎么这样没规矩。"银蝶笑道:"说一个个没机变的,说一个葫芦就是一个瓢。奶奶不过待咱们宽些,在家里不管怎样罢了,你就得了意,不管在家出外,当着亲戚也只随着便了。"尤氏道:"你随他去罢,横竖洗了就完事了。" 炒豆儿忙赶着跪下。
很多人总爱引用这一段说明尤氏宽厚随和,体恤下人,没有架子,脂砚斋也在此处批了 “按尤氏犯七出之条,只不过是“过于从夫”四字,此世间妇人之常情耳。其心术慈厚宽顺,竟可出于阿凤之上。” 尤氏出身平凡,对下人的确宽厚,不讲虚礼,所以这里是李纨说 "怎么这样没规矩。" 银蝶是尤氏贴身的大丫鬟,替她教训了几句“奶奶不过待咱们宽些,在家里不管怎样罢了,你就得了意,不管在家出外,当着亲戚也只随着便了。” 其实尤氏宽厚是一,更主要是那边早已是人心涣散,如焦大所骂的,宁国府里,已经是一幅末日狂欢的癫狂凌乱了,哪里还讲得起来规矩?而尤氏此时的心思还全在刚才惜春的那番话上,所以才接着说出一句金句来:"我们家下大小的人,只会讲外面假礼假体面,究竟作出来的事都够使的了。 "——这才是这段描写的真实目的,前面那些,不过是个引子罢了。

此时宝钗又过来辞别,说母亲病了要回去住几天,"李纨听说,只看着尤氏笑。 尤氏也只看着李纨笑。” 二人心照不宣,都明白这是抄检大观园之故,宝钗要避嫌。说起来,尤氏和李纨交好,王熙凤和秦可卿交好,尤李二人好似无能,其实是看透了的,王秦二人惺惺相惜,都有才干,却是那没看透的。

宝钗这一走,正是大观园开始散场的第一步,探春过来了道: "很好。不但姨妈好了还来的,就便好了不来也使得。" 宝钗自此是出去了,正好合着以后再嫁进来。

说起昨日事,侧笔写王善保家挨打,探春又半开玩笑地说尤氏:"你别装老实了。 除了朝廷治罪,没有砍头的,你不必畏头畏尾。” 这“装老实”三个字可是好画像。

尤氏从这里出来又去见贾母,王夫人在说甄家事,又写了一大段子好复杂的吃吃喝喝事,各府有给老太太孝敬菜的旧规矩,左一样红稻米粥,右一样什么果子什么菜,正感叹家大业大规矩大呢,不料,

因见伺候添饭的人手内捧着一碗下人的米饭,尤氏吃的仍是白粳米饭,贾母问道:"你怎么昏了,盛这个饭来给你奶奶。"那人道:"老太太的饭吃完了。今日添了一位姑娘,所以短了些。"鸳鸯道:"如今都是可着头做帽子了,要一点儿富余也不能的。"王夫人忙回道:"这一二年旱涝不定,田上的米都不能按数交的。这几样细米更艰难了,所以都可着吃的多少关去,生恐一时短了,买的不顺口。"
这入不敷出,用度不支,先前凤姐琏哥那里就写了好几回,如今都直接写到了老太太的饭桌上了。真是前面冷子兴十年前就说过:“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我读到此还想,可卿丧事时尤氏“胃气痛的旧疾”果然是胡扯,要不下人哪里敢给她这饭。)

吃完饭坐车回家,几步路也是封路拦人,排场不能倒,我们跟着尤氏的视线回到宁国府,进门看见府外面停了好几辆车,“原来贾珍近因居丧,每不得游顽旷荡,又不得观优闻乐作遣。” 就又招了人在家聚赌,屋里好不热闹,尤氏居然带着银蝶一帮子人去听窗户跟儿,可见这宁府里关上门后哪有什么规矩,听得屋子里邢大舅、薛蟠等人跟娈童们污言秽语,尤氏是见怪不怪,好不淡定,(不由想到,明知珍、蓉为人,还把尤二姐三姐接上门来,居心也是细思极恐。)听到邢大舅抱怨刑夫人,悄向银蝶笑道:"你听见了? 这是北院里大太太的兄弟抱怨他呢。 可怜他亲兄弟还是这样说,这就怨不得这些人了。"——这晚间的尤氏,在外面忙乎了一天,回来在银蝶面前,怕才是真实的自己吧。

第二天是八月十四,因为有贾敬的孝未满,八月十五不能过节,贾珍提前一天家宴,尤氏心底对贾珍是厌着的,因为还要去荣府伺候老太太,提不起兴致,说,“况且又不得闲,应什么景儿。“但节还是要过的,于是八月十四宁府、八月十五荣府,尤氏还得打起精神主持,因为凤姐、李纨都病下了,只有她一个孙媳妇辈的主妇了。只是西河日下,杂草疯长,节日也掩不住这一地颓败了。这边宁府的宴会上突然听到祠堂好似闹鬼,墙下有人长叹之声,屋里扇门开阖之声,吓得大家毛发倒竖。那边荣府的宴会人员稀少,又没有凤姐讲段子调节气氛,贾赦、贾政两个不协调分子从头尴尬到尾,老太太强撑着要给孩子们一个喜乐之态,各种招呼组织,最后尤氏也只好出头,结果一个冷笑话把老太太讲睡着了。

这回还有两处写老太太的细节,一是说起甄家事情,老太太也不自在,但她说,"咱们别管人家的事,且商量咱们八月十五日赏月是正经。" 再一处,贾珍聚赌,是打着练习骑射的名头,贾赦贾政蒙在鼓里,还说好,叫宝玉他们也去练,老太太那日也问孙子们,弓箭练得怎么样了?荣府这边众人不晓得,尤氏可知道家里的荒唐事,只是还能哄着老太太几日就不知了。

往后剩下的三四回,没有一桩好事 ,“晴雯被逐而死”、“芳官等出家”、“薛蟠娶河东狮”、“迎春嫁中山狼”。凉凉。

按前面思路,八十回后,老太太若还在,或是老太太丧事,尤氏是会接着照看荣府的,她的戏份肯定还有,前面凤姐生日她归还银子就是个伏笔。各院的人她都作顺水人情结交的。凤姐得罪人的地方她是早看出来的,要说她俩个表面关系不错,其实暗地里互相看不上,尤二姐一事便是。从开篇冷子兴言语里看,贾家事败,必是从贾珍出事,贾珍一完,尤氏是怎么着都是保不住的,也许念着她前面的好处,荣府里人会帮她一二,多少不那么惨吧。

尤氏没有判词,通篇只给了个笑话,她可能也会在独守空房的夜里长叹,自己这个三品诰命夫人的一生,也不过是个笑话吧。
袁崇焕&钱龙锡东林党

尤老娘:孔有德

尤老爹:毛文龙

尤大:洪承畴

尤二姐:耿精忠尚可喜

尤三姐:吴三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8
 楼主| 发表于 2024-4-12 21: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钱龙锡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钱龙锡(1579年-1645年),字稚文,松江华亭(今上海)人,明末大臣,次辅。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钱龙锡

别名
稚文

民族



籍贯
松江华亭(今上海)

出生日期
1579年

逝世日期
1645年

目录
1人物简介
2明史记载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钱龙锡(1579年-1645年),字稚文,松江华亭(今上海)人,明末大臣,次辅。

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累官南京吏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得罪魏忠贤,被革职。

崇祯即位后以抽签方式选任阁员,龙锡第一个被抽中,依次为李标、来宗道、杨景辰。

庄烈帝时,历官礼部尚书、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李标为首辅,龙锡与刘鸿训协心辅理,朝政稍清。审理魏忠贤逆案多半由他主持,奸党分子对他恨之入骨。

钱龙锡极力举荐袁崇焕为东北关宁(今山海关,宁远)军统帅,巩固边防。等到袁崇焕杀毛文龙,他被弹劾为与袁崇焕同谋越权擅杀大臣等多罪。遂托病辞官归乡。当时的魏忠贤余党聚谋污蔑袁崇焕为逆首,钱龙锡等为逆党,1630年袁崇焕被杀害后,钱龙锡因袁案受到牵连被判为死罪,经一些大臣极力向明思宗崇祯帝陈述求情,才免其死罪,但也被关押。结果钱龙锡被长期关押在狱。后发配戍守定海卫。福王时复官归里。不久病逝。

折叠编辑本段明史记载
钱龙锡,字稚文,松江华亭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屡迁少詹事。天启四年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明年改南京吏部右侍郎。忤魏忠贤,削籍。

庄烈帝即位,以阁臣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皆忠贤所用,不足倚,诏廷臣推举,列上十人。帝仿古枚卜典,贮名金瓯,焚香肃拜,以次探之,首得龙锡,次李标、来宗道、杨景辰。辅臣以天下多故,请益一二人,复得周道登、刘鸿训,并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明年六月,龙锡入朝,立极等四人俱先罢,宗道、景辰亦以是月去。标为首辅,龙锡、鸿训协心辅理,朝政稍清。寻以蜀寇平,加太子太保,改文渊阁。

帝好察边事,频遣旗尉侦探。龙锡言:"旧制止行于都城内外,若远遣恐难委信。"海寇犯中左所,总兵官俞咨皋弃城遁,罪当诛。帝欲并罪巡抚朱一冯。龙锡言:"一冯所驻远,非弃城者比,罢职已足蔽辜。"瑞王出封汉中,请食川盐。龙锡言:"汉中食晋盐,而瑞籓独用川盐,恐奸徒借名私贩,莫敢讥察。"故事,纂修实录,分遣国学生采事迹于四方,龙锡言"实录所需在邸报及诸司奏牍,遣使无益,徒滋扰,宜停罢。"乌撒土官安效良死,其妻改适沾益土官安边,欲兼有乌撒,部议将听之。龙锡言:"效良有子其爵,立其爵以收乌撒,存亡继绝,于理为顺。安边淫乱,不可长也。"帝悉从之。明年,帝以漕船违禁越关,欲复设漕运总兵官。龙锡言:"久裁而复,宜集廷臣议得失。"事竟止。廷议汰冗官,帝谓学官尤冗。龙锡言:"学官旧用岁贡生,近因举人乞恩选贡,纂修占缺者多,岁贡积至二千六百有奇,皓首以殁,良可悯。且祖宗设官,于此稍宽者,以师儒造士需老成故也。"帝亦纳之。言官邹毓祚、韩一良、章允儒、刘斯琜获谴,并为申救。

御史高捷、史褷既罢,王永光力引之,颇为龙锡所扼,两人大恨。逆案之定,半为龙锡主持,奸党衔之次骨。及袁崇焕杀毛文龙,报疏云:"辅臣龙锡为此一事低徊过臣寓。"复上善后疏言:"阁臣枢臣,往复商确,臣以是得奉行无失。"时文龙拥兵自擅,有跋扈声,崇焕一旦除之,即当宁不以为罪也。其冬十二月,大清兵薄都城。帝怒崇焕战不力,执下狱,而捷、褷已为永光引用。捷遂上章,指通款杀将为龙锡罪,且言祖大寿师溃而东,由龙锡所挑激。帝以龙锡忠慎,戒无过求。龙锡奏辩,言:"崇焕陛见时,臣见其貌寝,退谓同官'此人恐不胜任'。及崇焕以五年复辽自诡,往询方略,崇焕云:'恢复当自东江始。文龙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去之易易耳。'迨崇焕突诛文龙,疏有'臣低徊'一语。臣念文龙功罪,朝端共知,因置不理。奈何以崇焕夸诩之词,坐臣朋谋罪?"又辩挑激大寿之诬,请赐罢黜。帝慰谕之,龙锡即起视事。捷再疏攻,帝意颇动。龙锡再辩,引疾,遂放归。时兵事旁午,未暇竟崇焕狱。

至三年八月,褷复上疏言:"龙锡主张崇焕斩帅致兵,倡为款议,以信五年成功之说。卖国欺君,其罪莫逭。龙锡出都,以崇焕所畀重贿数万,转寄姻家,巧为营干,致国法不伸。"帝怒,敕刑官五日内具狱。于是锦衣刘侨上崇焕狱词。帝召诸臣于平台,置崇焕重辟。责龙锡私结边臣,蒙隐不举,令廷臣议罪。是日,群议于中府,谓:"斩帅虽龙锡启端,而两书有'处置慎重'语,意不在擅杀,杀文龙乃崇焕过举。至讲款,倡自崇焕,龙锡始答以'酌量',继答以'天子神武,不宜讲款'。然军国大事,私自商度,不抗疏发奸,何所逃罪?"帝遂遣使逮之。十二月逮至,下狱。复疏辩,悉封上崇焕原书及所答书,帝不省。时群小丽名逆案者,聚谋指崇焕为逆首,龙锡等为逆党,。更立一逆案相抵。谋既定,欲自兵部发之,尚书梁廷栋惮帝英明,不敢任而止。乃议龙锡大辟,且用夏言故事,设厂西市以待。帝以龙锡无逆谋,令长系。

四年正月,右中允黄道周疏言龙锡不宜坐死罪。忤旨,贬秩调外,而帝意浸解矣。夏五月大旱,刑部尚书胡应台等乞宥龙锡,给事中刘斯琜继言之,诏所司再谳。乃释狱,戍定海卫。在戍十二年,两遇赦不原。其子请输粟赎罪,会周延儒再当国,尼不行。福王时,复官归里。未几卒,年六十有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8
 楼主| 发表于 2024-4-12 21: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的尤氏,看似平淡的背后蕴藏着不凡的智慧
2018-07-16 14:25
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尤氏,是小说中宁国府的当家大奶奶,不少人都觉得她是一个很平庸的女人,就连王熙凤也说她是“锯嘴的葫芦”。其实不是这个样子的,尤氏的处处不争、低调温顺其实显露出的正是她超乎旁人的不凡智慧。尤氏不像王熙凤出身金陵王氏,就是同一辈分的李纨,她的出身也并不低,所以说,尤氏相当于其他太太奶奶们来说,从出身这一块的确是矮了一大截。尤氏的父亲大约是个芝麻绿豆的小官,家中略有些许微博的财产,所以才能与高门大族的贾府攀上亲,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尤氏嫁给了贾珍做填房少奶奶。



相对于凤姐的处处张扬,尤氏显得格外低调,因为她的原生家庭并不好,所以,她没有凤姐那样,可以在丈夫面前撒泼打滚的底气。贾珍是贾氏的一族之长,但是平日里却是无恶不作、无所不为,空袭着三品威烈将军,却没什么文韬武略。贾珍的父亲贾敬又是一个常年离家在道观修行的道士,所以没有父亲管束的贾珍更加肆无忌惮。而尤氏加入贾府多年,却始终未有生养,只有一个继子,也不过是情面上的关系。所以,没有母家的依靠也没有儿子傍身的尤氏不敢太过随性。从这一点来说,尤氏的确很平淡,在众多命妇群中一点儿都不显眼。



但是,尤氏其实又有大智慧,首先尤氏很有才干。这么大的一个侯门公府,如果当家的女主人没有过人的才干,这个大家族的日常内务是无法正常运转的。所以,或许尤氏多年理家,才干和能力肯定不会太低,也或许就是因为有才干,才能被贾珍一直器重。比如,贾敬猝死的时候,她的一系列做法就非常妥当,连贾珍都对此赞不绝口。再比如,凤姐过生辰时,贾母单单委托尤氏办理,并且也办理的比较体面。所以,你能说尤氏没有一点才干么?



尤氏其实很能忍,她知道自己的优势并不多,所以她努力孝顺长辈,对贾母等人毕恭毕敬地行子侄礼,和几个堂妯娌也相处的比较不错,就是对待奴仆也从来都是多恩少罚的。所以,贾府的奴仆都不太把这个大奶奶放在眼里,而尤氏始终奉行着息事宁人、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尤氏还很善良,凤姐过生日悄悄退回了赵周二位姨奶奶的银子,也是善事一桩。所以说,尤氏的情商还是比较高的,只不过表现的随和谦卑而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8
 楼主| 发表于 2024-4-13 10: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癞头和尚的话,甄林两家都不信,为何薛家信了?
无论林家还是薛家,乃至贾家都信癞头和尚的,甄家比这三家更信。因为,癞头和尚就是甄宝玉。贾家与甄家是贾家的世交老亲,肯定是信甄家的。林家、薛家都是贾家的亲戚,当然也信甄家。所以,大家都信癞头和尚的。

问题是,癞头和尚真的是甄宝玉吗?为什么?

薛宝钗知恩图报,感激冷香丸
宝钗曾经告诉周瑞家的,自己从小得了“那种病”,不知花了多少银子,吃了多少药都不见好。“后来还亏了一个秃头和尚”诊断出宝钗的病根,说是从娘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这个秃头和尚“就说了一个海上方,又给了一包药末子作引子,异香异气的”。宝钗吃了这个异香异气的海上方儿,病发时吃一丸就好了。

书到此处,脂砚斋批注道:“卿不知从那里弄来,余则深知是从放春山采来,以灌愁海水和成,烦广寒玉兔捣碎,在太虚幻境空灵殿上炮制配合者也。”脂砚斋这则批注可谓惊天动地,道明了“冷香丸”的来历,揭秘了《红楼梦》故事真正的时代背景。

广寒玉兔,说的就是朱元璋的大明王朝。玉,是朱元璋之“璋”,璋是半圭,圭就是白玉,一种祭祀礼器,国之祥瑞,朱元璋字国瑞。赤瑕,便是白玉上一点朱红。广寒玉兔,说的就是月亮,“明月”在《红楼梦》中指代的就是明朝。

太虚幻境说白了,就是朱家太庙,因为,“金陵十二钗”其中的一个隐喻,说的是朱家在北京的十二座帝陵。南明时期,北京只有十二陵,所以,大明最后一个皇帝,曾经的桂王朱由榔就要求吴三桂将他押到北京,死在北京去见“十二帝”。冷香丸以各种十二炮制而成,因而是太虚幻境出品。

所谓“冷香丸”,就是《红楼梦》中所说的“仙缘”,“香缘(橼)”,典出《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

方在娠时,太后常梦一黄冠,自西北来,至舍南麦场,取白药一丸臵太后掌中,有光起,视之渐长,黄冠曰:此美物可食,太后吞之觉,以告仁祖,口尚有香气。明日,上生,红光满室。

白色,就是冷色,也就是说,朱元璋的母亲陈氏太后吃下了神仙送给她的“冷香丸”,便有了后来的明朝。朱元璋认为,明朝是火德王运,所以,薛宝钗是从娘胎里带出了一股“热毒”。如此说来,薛宝钗到底是朱元璋,还是他母亲陈氏太后?其实都不是,薛宝钗所象征的,是朱家皇统正脉,所以,她便是靠吃“冷香丸”而遍体生香,领衔金陵十二钗。

薛宝钗之所以把冷香丸当做养命之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个方子是个“海上方儿”。所谓“海上方儿”,暗指的是疑似逃往海上的建文帝。据载,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小燕四儿”打进北京城,朱允炆落发为僧逃出南京城,后又疑似逃往海外。做不成大明皇帝,头顶就没了光明,岂不就是“癞头”和尚?

朱允炆是朱元璋指定的皇位继承人,是太子朱标之子。朱元璋做皇帝后,给各家亲王确定了辈分,太子一脉的辈分就是正宗皇统。但是,“小燕四儿”却篡夺了皇统,到薛宝钗这时,朱家已经不是正脉“冷香丸”的后代了。

但是,薛宝钗却相信“秃头和尚”,一发病就吃冷香丸,那就是只信朱家正统,不服“小燕四儿”这家。所以,薛宝钗知恩图报,相信了癞头和尚。那么,秃头和尚就是癞头和尚吗?

林黛玉吃着养荣丸,却不信癞头和尚
黛玉刚进荣国府,见到外祖母后,便说起了“人参养荣丸”。林黛玉为何在这个当口说“养荣丸”呢?原来,养荣丸养的是荣国府。荣国府中有人得病,动辄吃人参,王熙凤还隐瞒人参,害死了贾瑞。“人参养荣丸”,养的就是荣国府。

林黛玉对外祖母说:“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癞头和尚像度化甄英莲那样,要把林黛玉化去出家,林如海、贾敏都不愿意。于是,癞头和尚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

父母不信癞头和尚,林黛玉更是不信,说癞头和尚这番话是“疯疯癫癫”的,这个疯和尚所说的话都是“不经之谈”,林家没有一个人理睬癞头和尚。既然不理睬,林黛玉为何要吃“人参养荣丸”呢?其实,林家还是信了。

林黛玉见过了贾母等人,便在老嬷嬷的引领下,去见舅舅舅母,来到荣禧堂时,便看见了“荣穆王”。荣穆王,隐藏在“荣禧堂”、“穆莳”、“东安郡王”之中,是第十二代桂林靖江王朱履祜的谥号。也就是说,荣国府就是桂林靖江王府。

靖江王是朱元璋所封大哥朱兴隆的子孙,因而,“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这副隐藏着明朝符码的对联落款便是这样写的“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同乡,即为“同香”,就是薛宝钗“冷香丸”之香。朱元璋与大哥朱兴隆,都是陈氏太后的亲儿子。

但是,到了南明时期,荣穆王之子第十二代靖江王朱亨嘉却谋逆篡夺了朱家皇统。顺治二年(1645年),朱亨嘉在靖江王城称帝,以“洪武”为年号。庚辰本中没有“林黛玉”,只有“林代玉”,也就暗喻了桂林靖江王取代了朱家皇统。

吃着养荣丸,靠养荣丸维系生命,却说癞头和尚疯疯癫癫的,反倒篡夺了癞头和尚的皇统,“林代玉”不是忘恩负义又是什么呢?

贾母是信癞头和尚的,听说林黛玉吃这个药,便说:“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说贾母信癞头和尚,还有一个小细节为证。栊翠庵品茶时,妙玉敬上了成化窑五彩茶盅,贾母问也不问便来了一句:“我不吃六安茶”。

贾母这句话有两层寓意,其中之一就是不承认当时的朱家皇统。五成窑五彩茶盅,暗喻的是朱佑樘,也就是弘治皇帝所在成化年间所经历的苦难。朱佑樘的兄弟朱佑杬被封在了安陆,而朱佑杬的儿子朱厚熜在正德帝死后继承了皇位,朱家皇统七弯八拐,早就不是“天香”正统了。所以,贾母不吃“六安茶”,也就是不承认来自安陆的朱厚熜。

癞头和尚就是甄宝玉,贾宝玉幻想成为甄宝玉
元妃省亲点戏时,点到了一出《仙缘》,脂砚斋批注“伏甄宝玉送玉”。因而,几乎所有读者都猜想,恐怕在八十回书之后便会有一个情节,甄宝玉把贾宝玉送回了家,或者,把贾宝玉丢失的通灵宝玉送了回来。其实,这样解读是上了脂砚斋的大当。

第一回书“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开头部分写的就是“甄宝玉送玉”。

书中说,一僧一道在青埂峰下遇到了一块石头,这块石头想去红尘中享受一番荣华富贵。“那僧”便答应了他的要求,“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然后,把这块美玉送到了凡尘之中。

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路过青埂峰,见到了曾经在“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走了一遭的石头,这块石头已经记下了尘世故事,就是“石头记”。奇怪的是,空空道人看过石头记后,便又化作了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石头说,“石头记”的故事“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失落无考。其实,石头所去之地,就隐藏了“朝代纪年,地與邦国”,说的就是明朝靖江王城。而所谓的情僧,就是朱亨嘉的儿子石涛。

桂林靖江王城是朱元璋敕造,按照藩王的规制,仿南京皇城以石头修筑,就是《红楼梦》中的“金陵”,是靖江王的“都中”。王城之中,就有一座石头峰,便是书中青埂峰的原型。石涛原名叫做朱若极,因父亲篡夺皇统而遭到缢杀,城破之日,一个太监将他隐藏在雪洞之中逃过一劫,后来就到了全州湘山寺出家。薛宝钗的住处就是“雪洞”,“金钗雪里埋”说的就是这段历史。恐怕,石涛就是批书人之一。

《红楼梦》经历了几个人之手而成书,书成之后,一僧一道又出现在甄士隐的故事之中。甄士隐半梦半幻,跟随一僧一道来到太虚幻境,见到了通灵宝玉。而到了幻境大门边时,“那僧”却夺过通灵宝玉,把它交割给警幻仙姑。后来,这块通灵宝玉又被送到尘世之中,就是贾宝玉落草时,空中所衔的“雀卵”。

这么一大段故事,其实就是讲的“甄宝玉送玉”。“那僧”就是甄宝玉,甄宝玉就是癞头和尚。所谓癞头,就是大明失去了光明,那就是到了南明时代了。南明,其实就是“难明”,大明没了光明。薛宝钗所遇之“秃头和尚”,是传说中建文帝落发为僧逃亡海外的寓意,其实,都是“癞头和尚”。

癞头和尚就是甄宝玉,江南甄家四次接驾,说的是南明经历了被承认的四代皇帝。每一个皇帝登基,当地臣民岂不都要“接驾”一次?

贾宝玉是十分渴望成为甄宝玉的,当甄家的人来到荣国府时,贾宝玉便犯了魔怔,自己把自己想象成了甄宝玉。这段魔怔故事,其实就是照应“林代玉”,桂林靖江王朱亨嘉做梦都想当皇帝,做梦都想继承大明皇统。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无论是“金玉”还是“木石(穆莳)”,都说的是朱元璋家与桂林靖江王之间的关系。因而,无论是甄家、林家、贾家、薛家,都是因为“癞头和尚”而享受了荣华富贵,他们都是笃信“那僧”的。

但是,有人却在和尚“癞头”之后忘恩负义,篡夺皇统。即便是“林家”篡位,但也是打着“洪武”旗号,骨子里还是信癞头和尚的。因而,书中任何一家都相信癞头和尚,因为,谁都想做皇帝。



《红楼梦》中癞头和尚的话,甄林两家都不信,为何薛家信了?
《红楼梦》中,癞头和尚的话,甄林两家都不信,为何薛家信了?

  我爱好红楼,爱好历史,欢迎关注清扬的头条号,谢谢!

  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是两位高人,他们只有在剧情需要出现的时候才会出现。甄英莲三岁的时候,和尚对着抱女儿的甄士隐说:“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说完,就要士隐把英莲给她,甄士隐半生只得这么一个宝贝女儿,自然没有给他。

  林黛玉自小多病,会吃东西就要吃药,名医不停,病情不变。她三岁时,和尚到林家,说要化她出家,林如海夫妇没答应,和尚还补刀说舍不得她出家,这一辈子的病都不会好,若要好,一定得不许见哭声,也不许见外姓亲友,之后,疯疯癫癫,说了不少不经之谈。林黛玉自然没有出家。

  宝钗从胎中带了热毒,吃药无数,白花许多银子也不见效。后来来了一个秃头和尚,说这胎里热毒相当强,幸而宝钗先天壮,吃普通药没用,得吃他的方子,于是给了薛家一个海上方,给了一包异香异气的药末子作引子,发时吃一丸就好了。据说和尚还给了个金锁,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薛家錾上了,素来不爱花儿粉儿的宝钗天天带着这沉甸甸的,在贾府四处晃着。

  看起来,这和尚也挺忙的,后来宝玉和凤姐被魇,也是他来江湖救急,题主问及,为什么他的话,甄林两家不信,而薛家信了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

  子不语怪力乱神,甄士隐也好,林如海也罢,那都是学识渊博的读书人,在他们眼里,这什么命啊运的,这什么神怪之类的事情,都不是可信的,最起码得讲出道道来,他们才会真心佩服。薛家生意人,求的不一样,所以和尚的话,他们愿意相信。

  当然最关键的是,和尚的话对他们是好是坏,影响着他们的决定。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隐士,达官贵人,商贾之家,都一样。和尚要舍英莲,和尚要让林黛玉出家,且不说这两人都只有一个女儿,就算是有十个八个,人家也未必舍得。这心肝宝贝入空门,谁放得下心?看看妙玉,都是先找替身,实在危及性命了,才修行,那都是没有剃度,还要带发呢。和尚到人家家里,要把人家女儿带走,这不挖人心肝嘛。所以,甄林两家不同意,也是正常得很。

  薛家不一样,和尚到薛家,不但不要宝钗出家,还送上好药方,还送金锁,还送吉利话——白送的东西谁不要?何况药还吃得不错,金锁的预言也非常好,得有玉的才可婚姻,贫民,平民百姓,谁家有这东西?能有的,自然都是上等人家,宝钗嫁谁都是赚的。

  和尚的话是不是真的,金锁的事情到底是谁操纵的,并不重要,对于薛家来说,能带来利益的好事,那就做。于是,大观园里,到处充斥着和尚的话。深受其害的宝玉,梦中都要高喊不要金玉良缘,只要木石前盟。

  可惜,命定的事情,谁也无法改变,宝玉始终娶不到他心心念念的林妹妹,而宝钗,嫁了宝玉,也并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终究是没有谁能有十全十美的人生,哪怕是有和尚光环的加持,宝钗也一样落得个薄命的结局。(文/宛如清扬)

《红楼梦》中癞头和尚的话,甄林两家都不信,为何薛家信了?
《红楼梦》是一本现实与虚幻交错写法的古典小说,现实以宝黛钗爱情为主要线索,叙述以贾家为主的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虚幻线索从小说开篇一僧一道携灵石下凡,化为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历练人间温柔乡,苦辣辛酸皆有,最后又以通灵宝玉归隐本位而告终。

其间,这开篇提到的一僧一道也贯穿全篇小说,于关键时刻显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这一僧一道指的就是癞头和尚和跛足道士。他们在文中出现了很多次。

起始出现在甄士隐的梦境里,在他的生活中也出现过,黛玉和宝钗的生活同样闪过僧和道的身影。

癞头和尚的话,甄家林家都不信,而薛家却信了,原因有:

1.具体情况不同,应对的心境也不同

甄士隐遇上癞头和尚是抱着三岁女儿英莲在街上玩耍的时候,癞头和尚看到英莲大哭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舍我罢!舍我罢!”

甄士隐且当疯话,年过半百才生下这一女儿,自是疼爱得不行,让他舍送女儿出家,那是不可能的。

林如海同样是如此的心境,女儿黛玉天生不足之症,自出娘胎就服药,三岁遇上癞头和尚要化黛玉出家,否则疾病难好,一生不许听到哭声,不能见除父母外的外姓亲友。

“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同样作为老来得女,林家的独苗,林如海自是舍不得黛玉出家的。

因为独女和父母的宠爱,甄家林家都当癞头和尚是疯话。

而薛宝钗也因天生热毒症,老也不见好,遇上癞头和尚时并没有叫她出家,而是赠以奇妙的“海上方”,以很多种花蕊加上节气之日雨水和阳光研制,一副药配制成功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足可见药的精贵,药效也相当不错,“他说发了时,吃一丸就好。倒也奇怪,这倒效验些。”

癞头和尚还送给宝钗一副金锁,上面刻着八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这与宝玉的通灵宝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很配,最终促成金玉良缘的缔结。

癞头和尚的赠与都给宝钗带来了好处,治病且结良缘,薛家怎会不相信呢?

2.思想维度不同,接纳新事物的态度不同

甄士隐一乡绅,“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

而林如海乃前科探花,升至兰台寺大夫。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已经五世。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从上面可见,甄士隐和林如海都是书香门第,性情淡然,不在意功名利禄,心思简单或者孤高,对癞头和尚的告诫没有多想。

而薛家之祖曾是“紫薇舍人”,天子近侍之臣,负责起草诏令参决奏表,既有文采又有超级政治权力。后改做皇商,为朝廷皇宫贸易通商,金陵第一富商。

薛家能文能仕更能行商,是甄家和林家所缺乏的。行商的人比较容易吸收和接纳新事物新思想,头脑灵活思想多维度,对于癞头和尚的话语自然会听取和反思,有价值的必定会吸纳。

3.不管有无听取癞头和尚的告诫,最终结局都是悲剧

假若甄士隐听取了癞头和尚的话,香菱的经历会不会要好些?换做林如海能听从,黛玉的结局是不是就不会如此悲惨?

其实听与不听,她们的命运都不会有多大多好的改变。

文中癞头和尚和跛脚道士参与的事件很多,然而带来益处的没几件事,除第二十五回宝玉和王熙凤中了赵姨娘请来的马道婆的巫蛊,被癞头和尚跛脚道士持通灵宝玉诵经解开,还有一百一十五和一百一十六回通灵宝玉丢失,宝玉神魂失所人事不知,已经预备后事的时候,癞头和尚来还玉叫醒了宝玉,然后经过昏迷梦游苏醒康复,给予宝玉参加举人考试的时间和机会,虽然中举第七名,但这只是宝玉要完成的任务,并非宝玉所需要和喜欢的事情。

其他的如癞头和尚送给病重的贾瑞“风月宝鉴”镜子,加快了贾瑞的死亡;尤三姐刎剑殉情,柳湘莲心灰意冷梦游一场,癞头和尚就在旁边,只叫柳湘莲绝然断发出家;一百一十七回和尚反复纠缠和索取还玉的万两银子,令宝玉决然再次归玉斩断尘缘。

香菱被拐被卖,葫芦僧判葫芦案,被夏金桂和薛蟠欺辱,终难产而死,“菱花空对雪澌澌”。黛玉哭不干的泪水和一生面对的都是外人,金玉良缘摧毁了木石姻缘,“花开花落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绝唱,这些悲剧岂是一僧一道就能扭转过来的!

曹公意图通过这些悲剧鞭挞封建制度的黑暗和吃人的本质。

红楼梦的结尾和开文呼应,宝玉被一僧一道带走,回归大荒山青埂峰下。这块灵石从二十年前的空空之心,如今却要在漫长岁月中,不断萦想爱和人性的篇章。

《红楼梦》中癞头和尚的话,甄林两家都不信,为何薛家信了?
薛宝钗的虽然难但还能做到,但林黛玉和英莲的试问换作哪家能做?

《红楼梦》中癞头和尚的话,甄林两家都不信,为何薛家信了?
从甲戌本的一僧一道的仙风道骨,到其他版本的瘌头和尚和跛脚道人,有没有人想过这是为什么吗?

单独拿出红楼梦里一句话,谁也解释不清楚。

《红楼梦》中癞头和尚的话,甄林两家都不信,为何薛家信了?
可以讲,在《红楼梦》中,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关键时候出现一下推动一下情节的发展,这两人就是红楼梦整部故事穿起来很好的线索呀。

我们来看看他俩和甄家以及林家和薛家产生怎样的纠葛:

甄士隐曾经在一个夏日炎炎的午后做过一个梦,梦到了太虚幻境和两个人,这算是三个人第一次打照面,但是当时的甄士隐不懂得两人的意思,所以当两人再次出现,要把甄士隐的女儿抱走,并给甄士隐说这孩子“有命无运,累及父母”,也就是说她命好运不好,会给父母带来很大的麻烦,抱走了就不必有这些矛盾了,但老年得子的甄士隐如何舍得,舍得舍得,因为不舍,所以最终什么都不得,造成家里的悲剧,妻离子散家亡败,最终选择了出家。

林家呢,林妹妹小时候,家里也来了这两人,要把林妹妹带走,也说林妹妹一生坎坷多病,不带走也会对家里不好,但是同样老年得子的贾敏以及林如海如何舍得,自然也就不信他们的胡说了,把孩子留下来,黛玉还没成人,父母就去世了,可见命运多舛啊。薛家薛宝钗也是生来带病的,但是两人并没有说要把宝钗带走,而是让薛家打一个金锁带着,且按照他们的方式制作冷香丸,这些花钱费事的方式,只要对人好,对大户人家来讲,是不费事的,所以就接受了两个仙人的建议,为薛宝钗置办一切。

综上,也就知道缘由了。

蒲鱼荷 • 2022-12-02 08:50:28 • 生活 •  514 •  0 •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8
 楼主| 发表于 2024-4-13 10: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独艳理亲丧+尤氏】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人物安排规律:贾府儿媳妇都是皇帝?贾府小姐也都是皇帝?
2023-11-11 11:14:44 来源: 长安昭阳王 陕西  举报
5
分享至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94】

(接上文,明末皇帝)

8.2 贾府皇帝

《红楼梦》假装写女儿的笔墨,但实际上在贾府里,作者安排人物有这么个规律:女人是皇帝,男人是宗室。即儿媳妇们都是皇帝,小姐们都是皇帝,贾府的男人们反倒不是皇帝,而是朱明宗室,就是朱明的那些王。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嘉靖,因为整天跟道士们胡羼,如用女演员则正面情节不合适,所以用贾敬来扮演嘉靖。

前文算过林家世代,黛玉是第六世,贾府也正好是六代,这个六世、六代不是巧合,正是明朝的“末世”六代,书中多次强调“末世”,我们来看看明朝的“末世”六代皇帝。

作者是对每个红楼角色采用类似素描“画像”的手法,紧紧抓住每个历史人物的几个显著特征来画。在《红楼梦》中,这六代皇帝每人的特征很明显,对照上节总结过的那些皇帝特点,可以看得清楚。注意作者对历史人物并非完全照搬,因清朝文字狱,绝不敢照搬写实,甚至要故意移花接木、故布疑阵。

8.2.1 贾敬:嘉靖

特征是:好道,死于服食丹药。不上朝,纲纪驰矣。

书中的贾敬也是完全不理家事,“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馀者一概不在心上”,也是死于服食丹药。

“末世”、“六代”始于嘉靖,嘉靖朱厚熜之父朱祐杬不是皇帝,正好在六代前断代。

“贾敬”谐音便是“嘉靖”,很直白,最好认,所以判词中说: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

放在嘉靖皇帝身上一看,这些话再合适不过了。

8.2.2 尤氏:隆庆

特征是:能干,宽仁,待下宽,淫丧。

尤氏的性格,简直就是隆庆帝朱载坖的写照。

其能干、宽仁,通过一件事就能看出来:

43回,贾母让尤氏料理凤姐生日,尤氏的精明和处事圆通一下就显露出来了。尤氏不仅把平儿、鸳鸯、彩云的银子退还了,把周、赵二位姨娘的银子也退还了。

尤氏道:“你们可怜见的,那里有这些闲钱。凤丫头便知道了,有我应着呢。”二人听说,千恩万谢的方收了。

尤氏因悄骂凤姐道:“我把你这没足厌的小蹄子!这么些婆婆、婶子来凑银子给你过生日,你还不足?又拉上两个苦瓠子作什么?”

所以尤氏还银,不是势利,而是了解两位姨娘的处境,是可怜见的苦瓠子,没有这些闲钱。

事情虽小,一叶知秋,其精明不让凤姐,但其宽仁之心却是凤姐望尘莫及的。

尤氏待下人宽,作者也是用两个小事刻画的淋漓尽致:

第7回,焦大醉骂。尤氏、秦氏都道:“偏又派他作什么!放着这些小子们,那一个派不得?偏要惹他去。”凤姐道:“我成日家说你太软弱了,纵的家里人这样,还了得了!”

对下人,作者用了个“惹”字,凤姐说“太软弱”。尤氏叹道:“你难道不知这焦大的?”并交代了原委。以尤氏的精明,是没手段处理这下人吗?作者是在有意刻画尤氏待下人宽而已。

75回:小丫嬛炒豆儿捧了一大盆温水,走至尤氏跟前,只弯腰捧着。银蝶笑道:“说一个个没机变的,说一个葫芦就是一个瓢!奶奶不过待咱们宽些,在家里不管怎样罢了,你就得了意,不管在家、出外,当着亲戚也只随着便了。”尤氏道:“你随他去罢,横竖洗了就完事了。”

银蝶说“待咱们宽”,尤氏说“随他去罢”,两句话就把这个特征刻画出来了。

顺便指出这里一个明显的“错误”提醒:

前文解李纨时,解读过一个葫芦、一个瓢,指出李纨他们是胡虏。注意银蝶的话:“当着亲戚也只随着便了”。

读者要问自己:李纨是“亲戚”吗?当时有“亲戚”在吗?

尤氏和李纨是妯娌,同尤氏和凤姐的关系一模一样,什么时候成“亲戚”了?

贾府里人所共知的亲戚是谁家?薛家!看前一回抄检大观园时,是怎么写的:

凤姐因向王善保家的道:“我有一句话,不知是不是。要抄检的原是咱们家的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检抄不得的。”王善保家的笑道:“这个自然,岂有抄起亲戚家来。”凤姐点头道:“我也这样说呢。”一头说,一头到了潇湘馆内,黛玉已睡了,忽报这些人来……

说的很明白:薛大姑娘,是亲戚家。

银蝶说李纨是胡虏,是亲戚。看似“错误”,当看清楚李纨这个耗子、胡虏的时候,银蝶说的这个“亲戚”,就是对“葫芦”、“瓢”的注解和强调,与前文“金星将婺女争华”的解读完全一致。

注意:薛大姑娘是亲戚,黛玉不是!众人正说着不检抄亲戚家,却到了潇湘馆,显然黛玉“原是咱们家的人”。

说黛玉是自家人,也不是孤证。第35回,贾母道:“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

贾母说“我们家四个女孩儿”,显然是三春和黛玉,因元春已是皇妃,不是女孩儿。而且如说元妃还不如宝丫头,那是大不敬的话,不能这样说,贾母说话不会没分寸。

作者为了指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里包括黛玉,特别让宝玉指点读者:“宝玉勾着贾母,原为赞林黛玉的,不想反赞起宝钗来。”

作者为什么要一而再地强调这点呢?是要读者不要把黛玉看作和薛宝钗一样的亲戚、外人,而是贾家人的自家人!这点重要。

隆庆帝还有一个特征:淫丧。

对尤氏的淫,不像秦可卿那样,明确指出了,而是写得比较隐晦,但仔细看还是很明显,也举两个例子:

一是柳湘莲的名言:“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尤氏显然是不干净。

二是第74回,抄检大观园后,“矢孤介杜绝宁国府”。惜春道:“古人曾也说的,‘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教你们带累坏了我?”尤氏心内原有病,怕说这些话。听说有人议论,已是心中羞恼激射,只是在惜春分中不好发作。

尤氏不清白,心内原有病,怕听有人议论。后来到了李纨房中,作者还强调了两次:

“因见尤氏进来,不似往日和蔼可亲,只呆呆的坐着。”

“尤氏出神无语。”

写尤氏出神,也是让读者出神思考:原因何在?淫。

看出了尤氏是隆庆帝,再看“死金丹独艳理亲丧”,就能看得更透彻,确是“亲丧”,“独艳”也非常贴切。因嘉靖帝虽有皇子八人,但成活的只有隆庆朱载坖和景王朱载圳,朱载圳却比嘉靖死的还早,且无子撤藩了,所以嘉靖帝这个“亲丧”,确是剩朱载坖独自料理。而且,尤氏“将所有的道士都锁了起来”,是作者明确用朱载坖逮捕所有方士、道士的历史事件,提醒读者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


尤氏:独艳理亲丧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8
 楼主| 发表于 2024-4-13 10: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妙玉之谜:贾母为何不敢进东禅堂,栊翠庵茶具究竟是什么寓意?
原创2023-02-02 09:14·绿野萍踪01
妙玉之谜(二):贾母为何不敢进东庵堂,栊翠庵茶具究竟是什么寓意?

上一篇文章揭秘妙玉,说的是这个人物的身世来历。本文继续解读妙玉,揭秘这个人物的故事背后深藏的南明秘史。南明十八年,妙玉十八岁。妙玉在元妃省亲前出现,照应的就是“二十年来辨是非”,预示南明“虎兔相逢大梦归”,从而终结了“红楼梦”。

那么,妙玉下落究竟如何,她将演绎什么样的红楼结局呢?这其中的玄机,早就隐藏在栊翠庵各种奇怪的茶具之中。


贾母为何不敢进东庵堂,为何不吃六安茶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是妙玉的正文,神秘的妙玉在这回书中揭开神秘的面纱,正式登场亮相。而引出妙玉者,是“洗劫”怡红院的刘姥姥。第四十二回书中,林黛玉说刘姥姥:“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林黛玉为何这样说刘姥姥?刘姥姥又为何是“母蝗虫”呢?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史太君两宴大观园,合府上下几乎给予了十分的热情,款待这个来自王家庄的村姥姥。刘姥姥也不客气,遍游大观园,还向贾惜春索要了大观园全图,睡在了贾宝玉的床上。林黛玉十分不满刘姥姥的所作所为,就叫她“母蝗虫”。

母蝗虫,其实是“母皇虫”。《孔子家语·执辔》中说:“風为虫”,《红楼梦》中的虫,就取宋·朱熹《六先生画像·濂溪先生》:“風月无边,庭草交翠”之意,在刘姥姥的故事中,隐藏了一段大明皇宫搜孤救孤的历史。这段历史,以妙玉的一件茶具为引子,暗伏在栊翠庵的故事之中。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这天吃过茶,便带着刘姥姥来到了栊翠庵,妙玉出了迎接。到了院中,贾母见花木繁盛,便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贾母一面说,一面往东禅堂而来。到了东禅堂,妙玉笑着往里让,贾母却不进去,说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

这个细节,进一步交代了妙玉的来历和故事背景,花木,隐喻的是祖贯凤阳的明朝木字辈的皇帝。朱家皇统至朱允炆时,便从太子朱标家迁转到燕王朱棣家,到南明时期,总共轮转了三代六朝木字辈的皇帝,大明、南明均亡于“木字辈”。这其中,就有成化五彩小盖钟所隐伏的明孝宗朱佑樘,以及被嘉靖皇帝追谥的朱佑杬。

月,在合体字中一般是“肉”意思,贾母吃肉不敢见菩萨,暗喻的是另外一段历史,也就是以荣国府象征的靖江王在南明时期篡夺了大明皇统。这段历史我已经解读过多次,也隐藏着一段“搜孤救孤”的南明历史。菩萨,就是指的观音菩萨。上一篇文章说到,妙玉来到都中,是因为这里有观音遗迹和贝叶遗文,观音菩萨在《红楼梦》的故事中是“泗州大圣”,暗喻的是朱元璋。

禅,谐音蟾,隐伏后文书中凹晶馆联诗中的“宝婺”、“银蟾”,以及夏金桂的丫鬟宝蟾,这些意象暗喻的都是月,也就是大明。

代表荣国府“史太君”的贾母因为吃肉,不敢见“观音遗迹”,也就是“兴隆街的大爷”这家不敢面对大明祖庙。妙玉即“庙宇”,当然深知其中原委,便在东庵堂外给贾母献茶。书中写道,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

贾母并未接茶,而是无头无脑地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不吃六安茶”。妙玉回了一句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红楼梦》文本故事中,这是贾母、妙玉第一次见面,为何就对上了暗语呢?这则暗语,其实说的是明孝宗的异母兄弟,封在安陆州的兴献王朱佑杬,也就是明世宗朱厚熜的父亲。六安,是一则以秋千格为谜格的灯谜,谜底颠倒过来就是“安陆”。朱厚熜即嘉靖皇帝,宁国府贾敬即“嘉靖”。

宁国府是东府,其一象征是朱家皇统。贾母既不敢进东庵堂,又不屑进东庵堂,这是南明时期争夺皇统,谁都不服谁,从而在藩王大火并中葬送了南明。

贾母、妙玉心照不宣,她们将继续演绎大明搜孤救孤的历史。


六安茶暗喻大明之亡,海棠花寓意大明南明
贾母不吃六安茶,不受南明皇统节制,但却没有忘记是朱楼中人。老君眉,暗示了史太君身份,史太君即“始太君”。《红楼梦》中的“秦”,暗说的就是“始皇帝”,江南秦家,说的是朱家的始皇帝。眉,就是茶品梅花雪之“梅”,妙玉在玄墓蟠香寺集梅花之雪,带到了栊翠庵,象征了朱家皇统来到了南明时期。

六安,还有一层更深刻的隐喻,出自《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元至正四年(1344年),朱重八家连遭三丧,父亲仁祖、大哥朱重四(朱兴隆,兴隆街的大爷)、母亲陈氏太后都在这一年相继去世。十七岁的朱重八与叔父料理毕后事,便与三哥商量,遵从仁祖遗愿出家皇觉寺。没想到,入寺五十天后,因饥荒而断了僧粮,朱重八外出逃荒。一路之上,有各种传奇奇遇。这天,朱重八:

及行至六安,逢一老儒负书箧力甚困,上闵其老,谓曰:我代翁负。老儒亦不让。偕行至朱砂镇共息槐树下,老儒谓上曰:我观贵相非凡,我善星历,试言汝生年月日为推之。上具以告,老儒默然良久,曰:吾推命多矣,无如贵命。愿慎之,今此行利往西北,不宜东南,因历告以未然事,甚悉。

妙玉出家很早,其实,仁祖早就有意尚在怀抱中经常患病的朱重八舍给佛寺。在很小的时候,朱重八就遇到了林黛玉、香菱故事中的神秘和尚,这个和尚以手摩顶,第二天病就好了。这件事也记载于《明实录》中,地点是朱家东檐之下,贾母不进东庵堂,也暗喻了“濠之钟离东乡”,朱元璋出生地。妙玉的师父会演先天神数,不就是朱重八在六安遇到的神秘老儒吗?儒、孺谐音,妙玉及其师父的隐喻,原本出自《明实录》。


说妙玉排名金陵十二钗第六位,对应的是大明第六代皇帝明孝宗朱佑樘,只是其身份隐喻的一部分,大明太祖高皇帝的谥号中,也有一个“孝”字。

历史极其巧合的是,甲申年朱家连遭三丧,大明却亡于甲申年,一年正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百年前,朱重八十七岁)。因而,贾母不吃“六安茶”的另一层隐喻,就是朱楼中人不愿意看到大明灭亡。而且,“家事消亡首罪宁”,“曹雪芹”认为,来自安陆的嘉靖是“败家的根本”。

不过,我怀疑《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被清朝篡改过,哪有这么巧合的事?而且,其中说朱元璋父亲朱世珍年龄,简直是驴唇不对马嘴。当然,这只是一种质疑,与《红楼梦》故事丝丝入扣,恐怕又是《明实录》未被篡改的证据吧。

妙玉献老君眉,捧出的是成化五彩小盖钟。这件茶具有一个托盘,名叫“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前面的文章中解读过,《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中的“金”,都是明朝的寓意符码。云龙,说的是安息于梅花山边的大明“老君”,朱元璋属龙。雕,是“周隹”,朱元璋说他们家与周武王是一家人,先祖曾分封到“邾”。隹,暗喻的是带头篡夺大明皇统的燕王朱棣。


海棠,就是后文书中晴雯夭风流之后,“阶下好好的一株海棠花,竟无故死了半边”中的海棠,以及大观园中的海棠诗社。海棠之意,出自即将在下文中讲到的苏轼。苏东坡曾经做过《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首诗中的崇光、香雾、月,红妆等等意象,全部写进了《红楼梦》中,寓意大明即将灭亡。

高烛,影射“高朱”,是大明太祖高皇帝的隐喻。《韩非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说的是“高明”:

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

栊翠庵的故事中,大明“尚明”,但到了妙玉凹晶馆联句时,大明就不明了。所以,大观园中的海棠树便死了一半。

有一定书法造诣的朋友,尤其是习学北碑的朋友,一定知道《张黑女墓志》。在这篇铭文中,有这样一句:“不因举烛,便自高明”。《张黑女墓志》本名《张玄墓志》,因避玄烨之讳而以张玄之字“黑女”名之,康熙就在《红楼梦》中出现过多次。明中期以后(以张瑞图为代表),书家引碑入帖,北碑得以广泛推崇,开启了明末以来一代书风。“曹雪芹”中,不乏书法大家,《张黑女墓志》大有可能曾经在“曹雪芹”手里。


举烛之烛谐音“朱”,《红楼梦》中以晴雯(多浑虫灯姑娘)写“灯”,这是一盏无芯灯(吴新登)、昏惨惨之灯,象征大明不明,最终毁于灯火——司马光在《类编》中说,灯,烈火也。《红楼梦》最后一把大火,是康熙(玄烨)点燃的。“燈”中藏豆,暗喻曾经出痘的康熙。《红楼梦》故事,终结于康熙元年(1662年,壬寅虎年),后面的文章中,将从妙玉的角度,解读这段南明毁于“灯”的历史。

朱元璋出生于夤夜,此夜必然点灯,晴雯之“晴”,古字作“夝”,多姑娘是“夕夕姑娘”,夜晚到来就得点灯。《明实录》中记载,这一夜“红光满室”,“自后,夜数有光,邻里遥见,惊以为火,皆奔救,至则无有,人咸异之”。大明太祖高皇帝,就是“高明”。海棠花死了一半,浑多虫灯姑娘变成一盏无芯灯,那就是“难明(南明)”。

栊翠庵不仅是茶具透出种种神秘,就是这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也是整个大明历史的缩影。“填金云龙献寿”,遥对元妃夤夜省亲,暗示了“高明”的诞辰。


成化五彩小盖钟是何寓意,怎样演绎大明皇宫搜孤救孤戏码
《红楼梦》中,总写吃茶,这是因为,“曹雪芹”之一的八大山人,也就是大明宁王始祖朱权就是大茶道家。茶,又谐音“查”,妙玉正文中的“茶”就是要查找“孤”。故而,妙玉的《世难容》曲中就有这样一句:“天生成孤僻,人皆罕”。庚辰本也留有批注说:“妙玉真清洁高雅,然亦怪谲孤僻甚矣”。

孤,指的是皇帝,而不是说的妙玉品格。栊翠庵演绎的搜孤救孤,搜的是皇帝,救的也是皇帝。

五彩,照应的是开篇故事,女娲炼五色石补天。通灵宝玉,也是五彩美玉,象征朱家“金木水火土”五行字辈。小盖钟,取“盖”上之八,羊下之“皿”为蛊虫,这是《左传》中说的。钟,繁体有两写:鍾、鐘,用于茶具酒器者,是“鍾”。故而,“小盖钟”以重八寓意其嫡派子孙,是“小”字辈。《说文解字》:“小,物之微也。从八。”这其中的寓意,也就不必多说了。

成化,指的是明宪宗朱见深的成化年间。在这期间,大明皇宫就上演了一处为期六年的“搜孤救孤”大戏码,万贵妃搜孤,宫中宫女救孤,搜的是明孝宗朱佑樘,救的也是这位归葬于北京十二陵的大明第六代皇帝。金陵十二钗其中之一寓意,就是大明十二陵,妙玉排名第六,又亮出成化五彩小盖钟,她就有明孝宗的隐喻。


朱见深宠幸万贵妃,但万贵妃没有生养,因而十分惧怕别的嫔妃宫娥怀上龙种,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一旦知道别的宫娥嫔妃怀有身孕,万贵妃就想方设法堕胎。“榴花开处照宫闱”,也就暗喻了这段历史。

宪宗皇帝偶尔宠幸了给皇帝管钱的宫女纪氏,纪氏便怀了“孤”。万贵妃知道后,立即派宫女张敏前去堕胎。张敏不忍,谎称纪氏长的是瘤子,这个“孤”便得以在万贵妃的严密监控下悄悄地来到了朱楼之中。随后,万贵妃想尽一切办法搜孤,要整死这个皇子。张敏联络宫中之人,将“孤”四处收藏,终于在朱佑樘六岁的时候,张敏在给朱见深梳头时说出了这个宫廷机密。

朱见深找出了朱佑樘,立即封其为皇太子,并把皇位交给了为大明带来“弘治中兴”的孝宗皇帝。因为救孤,纪氏却在宫中暴亡 ,门监张敏也吞金自杀。后文书中,尤二姐被胡太医以虎狼药堕胎,然后吞金自尽,从另一个侧面暗藏了这段大明宫廷的搜孤救孤案。妙玉最终的结局,恐怕也是因为搜孤救孤。抄检大观园,也暗藏了大明搜孤救孤的一段真实历史。

万贵妃如果不是残害皇家后裔,则有机会成为皇后。如此,无论哪个嫔妃宫女生下的皇子,都得叫她母后。刘姥姥被黛玉骂成“母蝗虫”,其实,万贵妃才是真正的“母皇虫”。

妙玉以成化五彩小盖钟给史太君奉老君眉,暗示在成化之后,南明时期的两段搜孤救孤历史。妙玉这是在“托孤”。但是,贾母却把象征成化年间搜孤救孤戏码的五彩小盖钟交给了刘姥姥。史太君是“始太君”,她已无力挽救大观园的危局。那么,刘姥姥能完成贾母转托的救孤使命吗?一个“母蝗虫”,只会搜孤,怎么可能救孤呢?


瓜分爮斝与杏犀乔皿,这是什么古怪的茶具?
贾母、刘姥姥吃过六安茶,后来,贾宝玉还让妙玉把成化五彩小盖钟送给了刘姥姥。有解读者说,妙玉嫌脏,不要这件名贵的茶具了。刘姥姥后来以这件茶具为巧姐赎身,救了王熙凤的女儿。这样解读,我觉得与原文寓意不符,刘姥姥救巧姐,完全用不上成化五彩小盖钟,而是与栊翠庵另外两件茶具有关。

妙玉在东庵堂外托孤已毕,便拉了宝钗、黛玉的衣襟,请她们去东庵堂耳房内吃剃己茶,宝玉也悄悄跟了进去。大家都吃了肉,为何这几位就不怕冲了菩萨呢?这是因为,宝钗、黛玉、宝玉三人就是要冲罪泗州大圣。

耳房,早就出现在荣禧堂的东侧,是王夫人的居室,原来,王夫人并不是贾政的正室夫人,是侧室扶正。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荣国府隐写的是靖江王城,荣禧堂中就隐藏着“荣穆王”,荣穆王是实际之藩的第十二代桂林靖江王。其子朱亨嘉在南明时期,也就是顺治二年时,废除大明太祖以下的所有帝号、年号,篡夺“洪武”年号,在靖江王城自称监国,也就是做了大明的代理皇帝。称帝当年,即洪武278年。


朱亨嘉之所以篡夺洪武年号,是因为朱元璋在《朱氏世德碑》中,把靖江王一世祖朱兴隆贬为“孟兄”。孟兄,就是庶出长兄。朱兴隆原本就是朱家嫡长子,应当继承仁祖之龙衣,朱亨嘉就是依据其家世,自己扶正了自己,他就是“王府人”。妙玉把宝钗、黛玉、宝玉请到耳房,是“庙宇”在警示其真实身份。

朱亨嘉谋反,篡夺皇统,被隆武帝活捉于王城。城破之日,一个太监把他三岁的孤子朱若极隐藏在王城中的雪洞之中。这个得救的王子,就是后来自称苦瓜和尚的清初四僧之一,也是“曹雪芹”之一的大画家石涛。于是,妙玉的在这段故事中,就出示了两件古怪的茶具:瓜分爮斝、杏犀乔皿。

“瓜分”爮斝之“瓜分”,分的是刘姥姥所说酒令中的大倭瓜(花儿结了个大倭瓜),倭瓜就是南瓜,寓意南明藩王争夺皇统。石涛自号苦瓜和尚,他们家就参与了分瓜,因而尝到了苦果。妙玉把瓜分爮斝递给了宝钗,这件茶具上的题款就隐藏着苏轼的“雪堂”。宝钗的住房就是“雪洞”,刘姥姥救巧姐,救的就是石涛。

石涛为何被隐喻为巧姐呢?其原因是石涛在《庚辰除夜诗》题跋中,说他生于除夕之夜。这一夜天亮之后,就是大年初一。冷子兴因此说:这就奇了。奇了,就是奇巧之意(乞巧)。所以,巧姐生于乞巧节,其实说的是石涛生日。贾惜春是大观园的画家,从小便要做“孤子”,也是刘姥姥救巧姐,救的就是石涛这个“孤子”。刘姥姥游大观园,索要大观园全图,竟然是察看地形,以便“救孤”?


杏犀“乔皿”,乔皿是一个字,上乔下皿。这件茶具又是什么意思呢?杏,即“日边红杏倚云栽”之杏,黛玉以此茶具饮茶,对应其“潇湘妃子”雅号。但是,潇湘妃子并不是说黛玉如娥皇女英那样嫁与帝王,二女侍一夫,林黛玉能干吗?黛玉也是孤傲的品性,她既隐喻了被隆武帝缢杀的朱亨嘉,又兼具出家于全州湘山寺的石涛身份。

林黛玉是来自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草,她原本就姓朱。西方灵河,指的就是广西两条发源于灵渠的河,也就是靖江王城外的漓江,全州湘山寺下的湘江。湘江流经的区域,古代一般称之为潇湘。石涛的父亲一度称帝,还有“平帝”的谥号,隐藏,他就是“日边红杏”。

《说文解字》解读犀,是这样说的:“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豕,从牛”。南徼,即南方边界,“曹雪芹”借此说的是东南靖江王。上一篇文章中说过,靖江王城建在北宋铁牛寺原址,铁槛寺、牟尼院,就暗藏了铁牛寺。犀牛两只角,《红楼梦》借喻为最后两代靖江王都自称监国,都被缢杀。


贾元春的判词“虎兔相逢大梦归”,有一个版本是“虎兕相逢大梦归”,我觉得都说得通。顺治七年(1650年,永历四年),石涛的堂叔,末代靖江王朱亨歅被大明叛将孔有德缢杀,靖江王结束了长达二百八十年的历史。

这一年是农历庚寅年,也就是虎年,孔有德属虎。犀牛遇到两只虎,就是“虎兕相逢大梦归”。桂林靖江王是大明藩王,也是“虎兔相逢大梦归”。

“乔皿”这个特意造出来的字,寓意大明皇统的迁转。书中的“小燕四儿”隐喻燕王朱棣,这是大明皇统第一次变迁。搜孤救孤之后,朱佑樘的异母弟朱佑杬之子朱厚熜继承堂兄朱厚照之位,不认朱佑樘为皇父,而把自己的父亲弄进了大明“庙宇”,改太宗为成祖,是大明皇统的第二次被“乔”。靖江王朱亨嘉篡夺皇统,试图彻底改写历史,把大明皇统弄到自己家,于是,引发血案,因而是“乔皿”。


小结:靖藏本批注是妙玉的结局吗
在妙玉不断展示各种古怪茶具之时,靖藏本有一则批注,道是:“妙玉偏辟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州渡口劝惩不哀哉屈从红颜固能不枯骨各示□”。这则靖本眉批,被视为妙玉的结局。假如真是如此,那么,妙玉究竟还将演绎什么样的结局故事呢?靖本眉批到底应当如何断句、补白,其中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玄机呢?

写到这里,本文便要打住了。但是,妙玉之谜却远未揭开。栊翠庵东庵堂耳房内的几件茶具,还没有讲完,妙玉的结局也远未到来,后文书中还将出场,继续演绎红楼终局故事。如此,妙玉之谜就只能“且听下文分解”了。下一篇文章,将接着栊翠庵奇怪的茶具,接着揭秘妙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8
 楼主| 发表于 2024-4-13 11: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九连环 第1单元 第5节 朱慈炤《石頭記》全本(昭告天下)5 《红楼梦》第五回 游幻境 指迷 十二钗 饮仙醪 曲演 紅楼梦
脂硏石頭記
脂硏石頭記
解剖音韵固体物理民法统计量子力學模拟电路实变函数拓扑解石頭記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九连环 第1单元 第5节
朱慈炤《石頭記》全本(昭告天下)5
《红楼梦》第五回 游幻境 指迷 十二钗
饮仙醪 曲演 紅楼梦
第五回 開生面夢演紅樓夢  立新場情傳幻境情

【䝉回前批:春困葳蕤拥绣衾,恍随仙子别红尘。

问谁幻入华胥境?千古风流造孽人。

万种豪华原是幻,何尝造孽,何是风流?

曲终人散有谁留,为甚营求?只爱蝇头!

一番遭遇几多愁,点水根由,泉涌难酬!】


  却说薛家母子在荣府中寄居等事略已表明,此回则暂不能写矣。【甲戌侧批:此等处实又非别部小说之熟套起法。】
  如今且说林黛玉【甲戌眉批:不叙宝钗,反仍叙黛玉。盖前回只不过欲出宝钗,非实写之文耳,此回若仍续写,则将二玉高搁矣,故急转笔仍旧至黛玉,使荣府正文方不至于冷落也。今写黛玉神妙之至,何也?因写黛玉实是写宝钗,非真有意去写黛玉,几乎又被作者瞒过。】

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甲戌侧批:妙极!所谓一击两鸣法,宝玉身份可知。】

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甲戌侧批:此句写贾母。】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甲戌侧批:此句妙,细思有多少文章?!】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 参商。

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甲戌侧批:总是奇峻之笔,写来健拔,似新出一人耳。甲戌眉批:此处如此写宝钗,前回中略不一写,可知前回迥非十二钗之正文也。欲出宝钗便不肯从宝钗身上写来,却先款款叙出二玉,陡然转出宝钗,三人方可鼎立。行文之法又一变体。】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脂批:此書所写乃汉唐史事。唐人皆喜:体丰圆面,故有此语。薛宝钗外貌像外国胡人。伏薛宝琴是外国人】人多谓黛玉所不及。【甲戌侧批:此句定评,想世人目中各有所取也。按黛玉、宝钗二人:一如姣花;一如纤柳,各极其妙者。然,世人,性分甘苦:不同之故耳。【余喜者:黛玉也。朱慈炤】】

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脂批:随分从时四字:有微嘲之意】,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甲戌侧批:将两个行止摄总一写,实是难写,亦实系千部小说中未敢说写者。】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甲戌侧批:此一句是今古才人通病,如人人皆如我黛玉之为人,方许他妒。此是黛玉缺处。】宝钗却浑然不觉。【甲戌侧批:这还是天性,后文中则是又加学力了。】那宝玉亦在孩提之间,况自天性所禀来的一片愚拙偏僻,【甲戌侧批:四字是极不好,却是极妙。只不要被作者瞒过。】视姊妹弟兄皆出一意,并无亲疏远近之别。【甲戌侧批:如此反谓“愚痴”,正从世人意中写也。】其中因与黛玉同随贾母一处坐卧,故略比别个姊妹熟惯些。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甲戌侧批:八字定评,有趣。不独黛玉、宝玉二人,亦可为古今天下亲密人当头一喝。甲戌眉批:八字为二玉一生:文字之纲。】

这日不知为何,他二人言语有些不合起来,黛玉又【甲戌侧批:“又”字妙极!补出近日无限垂泪之事矣,此仍淡淡写来,使后文来得不突然。】气的独在房中垂泪,宝玉又【甲戌侧批:“又”字妙极!凡用二“又”字,如双峰对峙,总补二玉正文。】自悔言语冒撞,前去俯就,那黛玉方渐渐的回转来。
  因东边宁府中花园内:梅花盛开,【甲戌侧批:元春消息动矣。】贾珍之妻:尤氏,乃治酒,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赏花。

是日,先携了:贾蓉之妻,二人来面请。贾母等,于早饭后:过来,就在 会芳园【甲戌侧批:随笔带出,妙!字意:可思。】游顽,先茶后酒,不过皆是宁荣二府女眷家宴小集,并无别样新文、趣事:可记。【甲戌侧批:这是第一家宴,偏如此草草写。此如,晋人:倒食甘蔗,渐入佳境一样。】

《晋书·文苑传·顾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描写越来越好。


  一时宝玉倦怠,欲睡中觉,贾母命人好生哄着,歇一回再来。贾蓉之妻秦氏便忙笑回道:“我们这里有给宝叔收拾下的屋子,老祖宗放心,只管交与我就是了。”

又向宝玉的奶娘、丫鬟等道:“嬷嬷、姐姐们,请宝叔随我这里来。”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甲戌侧批:借贾母心中定评。】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脂批:平语暗透褒贬】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甲戌侧批:又夹写出秦氏来。】见他去安置宝玉,自是安稳的。
  当下秦氏引了一簇人来至上房内间。宝玉抬头看见一幅画贴在上面,画的人物固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图》,也不看系何人所画,心中便有些不快。【甲戌眉批:如此画联,焉能入梦?】又有一幅对联,写的是: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甲戌双行夹批:看此联极俗,用于此则极妙。盖作者正因古今王孙公子,劈头先下金针。】

  及看了这两句,纵然室宇精美,铺陈华丽,亦断断不肯在这里了,忙说:“快出去!快出去!”秦氏听了笑道:“这里还不好,可往那里去呢?不然往我屋里去吧。”宝玉点头微笑。

有一个嬷嬷说道:“那里有个叔叔往侄儿房里睡觉的理?”【脂批:又一个明眼人】秦氏笑道:“嗳哟哟!不怕他恼。他能多大呢,就忌讳这些个!上月你没看见我那个兄弟来了,【甲戌眉批:伏下秦钟,妙!】虽然与宝叔同年,两个人若站在一处,只怕那个还高些呢。”【甲戌侧批:又伏下一人,随笔便出,得隙便入,精细之极。】

宝玉道:“我怎么没见过?你带他来我瞧瞧。”【甲戌侧批:侯门少年纨绔活跳下来。】众人笑道:“隔着二三十里,往那里带去,见的日子有呢。”说着大家来至秦氏房中。刚至房门,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甲戌侧批:此香名“引梦香”。梦甜香】袭人而来。宝玉觉得眼饧骨软,连说:“好香!”【甲戌侧批:刻骨、吸髓 之情景,如何想得来,又如何写得来?进房如梦境。】

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甲戌侧批:妙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其联云:云:

    嫩寒 锁梦 因春冷,【甲夹批:艳极,淫极!】
    芳气 笼人 是酒香。【甲夹批:已入梦境矣。】【脂批:二句淫极,讥刺:笼人、媚术=袭人媚人】



  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甲戌侧批:设譬调侃耳,若真以为然,则又被作者瞒过。】【{武则天武曌//昭告天下}】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同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脂批:句句皆是讽刺:故意写错寿昌,影射泰昌朱常洛】

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宝玉含笑连说:“这里好!”【脂批:摆设就合着他的意。】秦氏笑道:“我这屋子大约神仙也可以住得了。”说着亲自展开了西子浣过的纱衾,移了红娘抱过的鸳枕,【甲戌侧批:一路设譬之文,迥非《石头记》大笔所屑,别有他属,余所不知。】于是众奶母伏侍宝玉卧好,款款散了,只留袭人、【甲戌侧批:一个再见。】媚人、【甲戌侧批:二新出。【无端多出一人,不过取其贬义:工具人袭人魅惑】晴雯、【甲戌侧批:三新出,名妙而文。】麝月【甲戌侧批:四新出,尤妙。看此四婢之名,则知历来小说难与并肩。】四个丫鬟为伴。【甲戌眉批:文至此不知从何处想来。】

狐媚子袭人=媚人明·沈德符 《野获编·鬼怪·京师狐媚》:狐之变幻,传纪最伙,然独盛於京师…… 齐、赵、梁、宋之间,尚时作媚惑,过江则绝不闻。周金莲、洪承畴。

秦氏便分咐小丫鬟们,好生在廊檐下看着猫儿、狗儿:打架。【甲戌侧批:细极。俗语称作两个妖精打架:傻大姐檢绣春囊第73回】【}阉党东林党西洋花点子}】
  那宝玉刚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甲戌侧批:此梦文情固佳,然必用秦氏引梦,又用秦氏出梦,竟不知立意何属?惟批書人知之。】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甲戌侧批:一篇《蓬莱赋》。】宝玉在梦中欢喜,想道:“这个去处有趣,我就在这里过一生,纵然失了家也愿意,强如天天被父母师傅打呢。”【甲戌侧批:一句忙里点出小儿心性。】正胡思之间,忽听山后有人作歌曰:

    春梦随云散,【甲戌双行夹批:开口拿“春”字,最紧要!】
    飞花逐水流。【甲夹批:二句比也。】
    寄言众儿女,
    何必 觅闲愁。【甲夹批:将通部人:一喝。】

  宝玉听了是女子的声音。【甲戌侧批:写出终日与女儿厮混最熟。】歌声未息,早见那边走出一个人来,蹁跹袅娜,端的与人不同。有赋为证:

  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靥笑春桃兮,云 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蛾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羡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 加 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应惭西子,实愧王嫱。奇矣哉,生于孰地,来自何方?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

【甲戌眉批:按此書凡例本无赞赋闲文,前有宝玉二词,今复见此一赋,何也?盖此二人乃通部大纲,不得不用此套。前词却是作者别有深意,故见其妙。此赋则不见长,然亦不可无者也。】

  宝玉见是一个仙姑,喜的忙来作揖问道:“神仙姐姐,【甲戌侧批:千古未闻之奇称,写来竟成千古未闻之奇语。故是千古未有之奇文。】不知从那里来,如今要往那里去?也不知这是何处,望乞携带携带。”那仙姑笑道:“吾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是也。【甲戌侧批:与首回中甄士隐梦景一照。】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因近来风流冤孽,【甲戌侧批:四字可畏。】缠绵于此处,是以前来访察机会,布散相思。今忽与尔相逢,亦非偶然。此离吾境不远,别无他物,仅有自采仙茗一盏,亲酿美酒一瓮,素练魔舞歌姬数人,新填《红楼梦》【甲戌侧批:点题。盖作者自云所历不过红楼一梦耳。】仙曲十二支,试随吾一游否?”宝玉听说,便忘了秦氏在何处,【甲戌侧批:细极。】竟随了仙姑,至一所在,有石牌横建,上書“太虚幻境”四个大字,两边一副对联,【甲戌侧批:士隐曾见此匾对,而僧道不能领入,留此回警幻邀宝玉后文。】乃是: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甲戌双行夹批:正恐观者忘却首回,故特将甄士隐梦景重一滃染。】

  转过牌坊,便是一座宫门,上面横書四个大字,道是“孽海情天”。又有一副对联,大書云: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宝玉看了,【甲戌眉批:菩萨天尊皆因僧道而有,以点俗人,独不许幻造太虚幻境以警情者乎?观者恶其荒唐,余则喜其新鲜。有修庙造塔祈福者,余今意欲起太虚幻境以较修七十二司更有功德。】

心下自思道:“原来如此。但不知何为‘古今之情’,何为‘风月之债’?从今倒要领略领略。”

倒,古=月。今=風。之情=亡清金。

宝玉只顾如此一想,不料早把些邪魔招入膏肓了。【甲戌侧批:奇极妙文。】当下随了仙姑进入二层门内,至两边配殿,皆有匾额对联,一时看不尽许多,惟见有几处写的是:“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夜怨司”、“春感司”、“秋悲司”。【甲戌侧批:虚陪六个。】看了,因向仙姑道:“敢烦仙姑引我到那各司中游玩游玩,不知可使得?”仙姑道:“此各司中皆贮的是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尔凡眼尘躯,未便先知的。”宝玉听了,那里肯依,复央之再四。仙姑无奈,说:“也罢,就在此司内略随喜随喜罢了。”宝玉喜不自胜,抬头看这司的匾上,乃是“薄命司”【甲戌侧批:正文。】三字,两边对联写的是: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宝玉看了,便知【甲戌侧批:“便知”二字是字法,最为紧要之至。】感叹。进入门来,只见有十数个大橱,皆用封条封着。看那封条上,皆是各省的地名。宝玉一心只拣自己的家乡封条看,遂无心看别省的了。只见那边橱上封条上大書七字云:“金陵十二钗正册”。【甲戌侧批:正文题。】宝玉问道:“何为‘金陵十二钗正册’?”警幻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宝玉道:“常听【甲戌侧批:“常听”二字,神理极妙。】人说,金陵极大,怎么只十二个女子?如今单我家里,上上下下,就有几百女孩子呢。”【甲戌侧批:贵公子口声。】警幻冷笑道:“贵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下边二橱则又次之。余者庸常之辈,则无册可录矣。”宝玉听说,再看下首二厨上,果然写着“金陵十二钗副册”,又一个写着“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宝玉便伸手先将“又副册”橱开了,拿出一本册来,揭开一看,只见这首页上画着一幅画,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 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 有几行字迹,写的是:

    霁月 难逢,彩云 易散。【脂批:以霁月、彩云:二鬟,衬之乃:大讽喻】

  心比 天高,身为 下贱。【脂批:却是实话】
    风流 灵巧 招人怨。
    寿夭 多因 毁谤生,
    多情 公子 空牵念。【甲戌双行夹批:恰极之至!“病补雀金裘”回中与此合看。】

  宝玉看了,又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

    枉自温柔和顺,
    空云似桂如兰。
    堪叹优伶有福,
    谁知公子无缘。【甲戌双行夹批:骂死宝玉,却是自悔。】

  宝玉看了不解。遂掷下这个,又去开了“副册”橱门,拿起一本册来,揭开看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書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甲戌双行夹批:却是咏菱妙句。】
    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甲夹批:拆字法。桂:夏金桂】
    致使香魂返故乡。

  宝玉看了仍不解。便又掷了,再去取“正册”看。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

  可叹停机德,【甲戌夹批:此句薛。】
  堪叹咏絮才,【甲戌夹批:此句林。】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甲戌双行夹批:寓意深远,皆非生其地之意。】

  宝玉看了仍不解。【甲戌眉批:世之好事者争传《推背图》之说,想前人断不肯煽惑愚迷,即有此说,亦非常人供谈之物。此回悉借其法,为众女子数运之机。无可以供茶酒之物,亦无干涉政事,真奇想奇笔。】

待要问时,情知他必不肯泄漏,待要丢下,又不舍。遂又往后看时,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

    二十年来辨是非,【是作者朱慈炤,非指元春、袁崇焕、夏完淳】
    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甲夹批:显极。】
    虎兔相逢大梦归。【脂批:东北犬虎=清金。月宫玉兔=明朱】
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

    才自精明志自高,
    生于末世运偏消。【甲戌双行夹批:感叹句,自寓。】
    清明涕送江边望,
    千里东风一梦遥。【甲夹批:好句!】

  后面又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曰: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后面又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后面忽见画着个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其書云:

    子系中山狼,
    得志便猖狂。【甲夹批:好句!女真结局】
    金闺花柳质,
    一载赴黄粱。

  后面便是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

    堪破三春景不长,
    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卧青灯古佛旁。【甲夹批:好句!女真结局】

  后面便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其判曰:

    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脂批:拆字法,似与一哭二闹三上吊是一对也,伏凤姐后文自缢】

【甲夹批:拆字法。一哭二闹三上吊=檢,魏忠贤死于朱由检。】
    苦向金陵事更哀。

  后面又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其判云:

    势败休云贵,
    家亡莫论亲。【甲戌双行夹批:非经历过者,此二句则云纸上谈兵。过来人那得不哭!】

【脂批:血泪凝此史语】


    偶因济刘氏,
    巧得遇恩人。

  后面又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

    桃李春风结子完,
    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
    枉与他人作笑谈。【甲戌双行夹批:真心实语。】

  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宝玉还欲看时,那仙姑知他天分高明,性情颖慧,【甲戌眉批:通部中笔笔贬宝玉,人人嘲宝玉,语语谤宝玉,今却于警幻意中忽写出此八字来,真是意外之意。此法亦别書中所无。】恐把仙机泄漏,遂掩了卷册,笑向宝玉道:“且随我去游玩奇景,【甲戌侧批:是哄小儿语,细甚。】何必在此打这闷葫芦!”【甲戌侧批:为前文“葫芦庙”一点。】
  宝玉恍恍惚惚,不觉弃了卷册,【甲戌侧批:是梦中景况,细极。】又随了警幻来至后面。但见珠帘绣幕,画栋雕檐,说不尽那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更见仙花馥郁,异草芬芳,真好个所在。【甲戌侧批:已为省亲别墅画下图式矣。】又听警幻笑道:“你们快出来迎接贵客!”一语未了,只见房中又走出几个仙子来,皆是荷袂蹁跹,羽衣飘舞,姣若春花,媚如秋月。一见了宝玉,都怨谤警幻道:“我们不知系何‘贵客’,忙的接了出来!姐姐曾说今日今时必有绛珠妹子【甲戌侧批:绛珠为谁氏?请观者细思首回。】的生魂前来游玩,故我等久待。何故反引这浊物来污染这清净女儿之境?”【甲戌眉批:奇笔:摅奇文。作書者:视女儿珍贵之至,不知今时女儿可知?余为作者痴心一哭,又为近之自弃自败之女儿一恨。】

宝玉听如此说,便吓得欲退不能退,【甲戌侧批:贵公子不怒而反退,却是宝玉天分中一段情痴。】果觉自形污秽不堪。

警幻忙携住宝玉的手,【甲戌侧批:妙!警幻自是个多情种子。】向众姊妹道:“你等不知原委:今日原欲往荣府去接绛珠,适从宁府所过,偶遇宁荣二公朱元璋朱棣之灵,嘱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甲戌侧批:这是作者真正一把眼泪。昭明太子朱慈炤】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幸仙姑偶来,万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甲戌侧批:二公真无可奈何,开一觉世觉人之路也。】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兄弟之幸矣。’如此嘱吾,故发慈心,引彼至此。先以彼家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终身册籍,令彼熟玩,尚未觉悟。故引彼再至此处,令其再历饮馔声色之幻,或冀将来一悟,亦未可知也。”【甲戌侧批:一段叙出宁、荣二公,足见作者:深意。】
  说毕,携了宝玉入室。但闻一缕幽香,竟不知其所焚何物。宝玉遂不禁相问,警幻冷笑道:“此香尘世中既无,尔何能知!此香乃系诸名山胜境内初生异卉之精,合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名‘群芳髓’。”【甲戌侧批:好香!梦甜香】宝玉听了,自是羡慕而已。大家入座,小丫鬟捧上茶来。宝玉自觉清香异味,纯美非常,因又问何名。警幻道:“此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此茶名曰‘千红一窟’。”【甲戌侧批:隐“哭”字。】宝玉听了,点头称赏。因看房内,瑶琴、宝鼎、古画、新诗,无所不有,更喜窗下亦有唾绒,奁间时渍粉污。壁上也见悬着一副对联,書云:

    幽微 灵秀地,【甲戌双行夹批:女儿之心,女儿之境。】
    无可 奈何天。【甲戌双行夹批:两句尽矣。撰通部大書不难,最难是此等处,可知皆从无可奈何而有。】

  宝玉看毕,无不羡慕。因又请问众仙姑姓名:一名痴梦仙姑,一名钟情大士,一名引愁金女,一名度恨菩提,各各道号不一。少刻,有小丫鬟来调桌安椅,设摆酒馔。真是: 浆满泛玻璃盏,玉 号 斟琥珀杯。更不用再说那肴 之盛。宝玉因闻得此酒清香甘冽,异乎寻常,又不禁相问。警幻道:“此酒乃以百花之蕊,万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凤乳之麯酿成,因名为‘万艳同杯’。”【甲戌侧批:与“千红一窟”一对,隐“悲”字。】宝玉称赏不迭。
  饮酒间,又有十二个舞女上来,请问演何词曲。警幻道:“就将新制《红楼梦》十二支演上来。”舞女们答应了,便轻敲檀板,款按银筝。听他歌道是:

“开辟盤古開天闢地 鸿䝉……”【甲夹批:故作 顿挫 摇摆。林黛玉摇摇的】

  方歌了一句,警幻便说道:“此曲不比尘世中所填传奇之曲,必有生旦净末之则,又有南北九宫之限。此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偶成一曲,即可谱入管弦。若非个中人,【甲戌侧批:三字要紧。不知谁是个中人。宝玉即个中人乎?然则石头亦个中人乎?作者亦系个中人乎?观者亦个中人乎?】不知其中之妙。料尔亦未必深明此调,若不先阅其稿,后听其歌,翻成嚼蜡矣。”【甲戌眉批:警幻是个极会看戏人。近之大老观戏,必先翻阅角本。目睹其词,耳听彼歌,却从警幻处学来。】说毕,回头命小丫鬟取了《红楼梦》原稿来,递与宝玉。宝玉接来,一面目视其文,一面耳聆其歌曰:【甲戌眉批:作者能处,惯于自站地步,又惯于陡起波澜,又惯于故为曲折,最是行文秘诀。】

  [红楼梦引子]开辟鸿䝉,谁为情种?【甲戌侧批:非作者为谁?余又曰:“亦非作者,乃石头耳。”】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甲戌侧批:“愚”字自谦得妙!】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甲戌双行夹批:读此几句,翻厌近之传奇中必用开场副末等套,累赘太甚。甲戌眉批:“怀金悼玉”,大有深意。】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甲戌眉批:语句泼撒,不负自创北曲。北明祭屈】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脂批:既言仙字非人间凡品指绛珠仙草也】一个是美玉无瑕。【脂批:宝玉一生愚顽怎言无瑕?实指和氏璧也(按:批语被紅线划了几道线) 】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须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宝玉听了此曲,散漫无稽,不见得好处,【甲戌侧批:自批驳,妙极!】但其声韵凄惋,竟能销魂醉魄。因此也不察其原委,问其来历,就暂以此释闷而已。【甲戌眉批:妙!设言世人亦应如此法看此《红楼梦》一書,更不必追究其隐寓。】因又看下道:

  [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袁崇焕。【脂批:此句触眼:袁崇焕,命删去另改,畸笏叟】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甲夹批:悲险之至!】

 [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鄯 鄯善,原名楼兰。汉昭帝元凤四年改楼兰为鄯善。故城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南。


  [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甲戌侧批:意真辞切,过来人见之不免失声。】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甲戌眉批:悲壮之极,北曲中不能多得。】

  [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甲戌侧批:妙卿实当得起。】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甲戌侧批:绝妙!曲文填词中不能多见。】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甲夹批:至语。】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喜冤家]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甲戌双行夹批:题只十二钗,却无人不有,无事不备。】

 [虚花悟]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闻说道儒,西方宝树唤婆娑释,上结着长生果道。【甲夹批:末句、开句、收句。】

  [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甲戌侧批:警拔之句。】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甲戌眉批:过来人睹此,宁不放声一哭?】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甲夹批:见得到。】

  [留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 狠舅王仁奸兄贾蓉贾蔷,戎羌!【史筆骂尽无情人】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晚韶华]镜里恩情,【甲夹:起得妙!】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锈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腰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甲戌侧批:六朝妙句。】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甲戌侧批:深意他人不解。】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甲戌双行夹批:是作者具菩萨之心,秉刀斧之笔,撰成此書,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收尾·飞鸟各投林]【甲戌双行夹批:收尾愈觉悲惨可畏。】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甲戌侧批:二句先总宁荣。】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末108回:便知无情薛宝钗贾雨村一干人】

欠命的,命已还;【有还泪的,亦有还命的,故言欠血,指茜血也】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甲戌侧批:将通部女子一总。】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甲夹批:又照看“葫芦庙”。与“树倒猢狲散”反照。】

  歌毕,还要歌副曲。【甲戌侧批:是极!香菱、晴雯辈岂可无,亦不必再。】警幻见宝玉甚无趣味,因叹:“痴儿竟尚未悟!”那宝玉忙止歌姬不必再唱,自觉朦胧恍惚,告醉求卧。警幻便命撤去残席,送宝玉至一香闺绣阁之中,其间铺陈之盛,乃素所未见之物。更可骇者,早有一位女子在内,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甲戌侧批:难得双兼,妙极!】正不知何意。忽警幻道:“尘世中多少富贵之家,那些绿窗风月,绣阁烟霞,皆被淫污纨绔与那些流荡女子悉皆玷辱。【甲戌侧批:真极!】更可恨者,自古来多少轻薄浪子,皆以”好色不淫“为饰,又以”情而不淫“作案,此皆饰非掩丑之语也。好色即淫,知情更淫。是以巫山之会,云雨之欢,皆由既悦其色,复恋其情所致也。【甲戌侧批:“好色而不淫”,今翻案,奇甚!】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印人’也。”【甲戌侧批:多大胆量敢作如此之文!甲戌眉批:绛芸轩中诸事情景由此而生。】

宝玉听了,唬的忙答道:“仙姑差了。我因懒于读書,家父母尚每垂训饬,岂敢再冒‘淫’字?况且年纪尚小。不知‘淫’字为何物。”警幻道:“非也。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甲戌侧批:说得恳切恰当之至!】此皆皮肤淫滥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甲戌侧批:二字新雅。】‘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甲戌侧批:按宝玉一生心性,只不过是体贴二字,故曰“意淫”。】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今既遇令祖宁荣二公剖腹深嘱,吾不忍君独为我闺阁增光,见弃于世道,是特引前来,醉以灵酒,沁以仙茗,警以妙曲,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甲戌侧批:妙!盖指薛林而言也。】字可卿者,许配于汝。今夕良时,即可成姻。不过令汝领略此仙闺幻境之风光尚如此,何况尘境之情景哉?而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说毕便秘授以云雨之事,推宝玉入房,将门掩上自去。
  那宝玉恍恍惚惚,依警幻所嘱之言,未免有儿女之事,难以尽述。至次日,便柔情缱绻,软语温存,与可卿难解难分。因二人携手出去游顽之时,忽至一个所在,但见 i 遍地,狼虎同群,迎面一道黑溪阻路,并无桥梁可通。【甲戌侧批:若有桥梁可通,则世路人情犹不算艰难。】正在犹豫之间,忽见警幻后面追来,告道:“快休前进,作速回头要紧!”【甲戌侧批:机锋。点醒世人。】宝玉忙止步问道:“此系何处?”警幻道:“此即迷津也。深有万丈,遥亘千里,中无舟楫可通,只有一个木筏,乃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撑篙,不受金银之谢,但遇有缘者渡之。尔今偶游至此,设如堕落其中,则深负我从前谆谆警戒之语矣。”话犹未了,只听迷津内水响如雷,竟有许多夜叉海鬼将宝玉拖将下去。吓得宝玉汗下如雨,一面失声喊叫:“可卿救我!”吓得袭人辈众丫鬟忙上来搂住,叫:“宝玉别怕,我们在这里!”
  却说秦氏正在房外嘱咐小丫头们好生看着猫儿狗儿打架,忽听宝玉在梦中唤他的小名,【甲戌侧批:云龙作雨,不知何为龙,何为云,何为雨。】因纳闷道:“我的小名这里从没人知道的,他如何知道,在梦里叫出来?”正是:
  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

【脂批:古有女娲令妲己祸害商汤。今时便有个可卿秽乱贾府,非怨警幻刻意筹谋,乃末世必有之轮回也。此回:刘妪一进荣国府,可知,亦是:隠筆初始也】

发布于 2023-07-28 16:12・IP 属地河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8
 楼主| 发表于 2024-4-13 11: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宣===昭告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8
 楼主| 发表于 2024-4-13 11: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两只“金麒麟+”】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的两只“金麒麟”
脂硏石頭記
脂硏石頭記
解剖音韵固体物理民法统计量子力學模拟电路实变函数拓扑解石頭記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史姑娘的女婿:真是一表人才,和史姑娘直是:天设地造的一对。”

凤姐迎上去问道:“史姑娘来了吗,这会子在哪儿呢?”几个人叽叽喳喳道:“可不是来了,都在宝二爷那里呢。”凤姐含笑不语,转身回房去了。

原来,史湘云和夫君成婚:已有年余,早嚷着要来看看众姐妹和宝玉。他夫婿拗不过他,陪他同来賈家探望,来时带了诸多礼物。凤姐命人收了,又预偹了酒筵:为二人掸尘。

黛玉、探春、李纨、宝玉和众丫頭,在怡紅院:笑语喧哗,和史湘云:说的好不热闹。

宝玉見卫若蘭:穿着赤色如意麒麟貼里云錦,束着玉色斑花长穗宫绛,足登黑缎尖翘朝靴。生的气度英武,丰姿俊雅,星目传神,魁梧潇洒,好个才貌佳郎,恰与湘云是佳偶妙对。又見卫若蘭志气不凡,快人快语,性情与湘云有几分相似,宝玉久闻卫若蘭:既容仪伟丽,且少时敏智,决略机断,不修小節,勇而有谋,府中室宇宏丽,家财丰积,自己倒成了:愚陋而寡识之人,便和他聊叙多时,更觉此人:言谈爽快,识見不俗。

两只“金麒麟”=孔子写春秋西狩获麟的典故。金麒麟=经清經史 麒=經 麟=史 麒为經 麟为史。

卫若蘭也喜宝玉:待人真纯,只寥寥几句,两人遂成好友,一同到院子里:谈笑。

李纨笑道:“怨不得枕霞妹子,这般喜气盈腮,原来得了个如意仙郎。”

湘云一付洋洋得意道:“这话我爱听,也不用遮遮掩掩的,你们若不服气,也得一个佳郎我瞧瞧。”

发布于 2023-09-03 12:13・IP 属地河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8
 楼主| 发表于 2024-4-13 11: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33+三十三+甲戌本+】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1694年甲戌本(朱由检33岁:玄烨33年)凡例
脂硏石頭記
脂硏石頭記
解剖音韵固体物理民法统计量子力學模拟电路实变函数拓扑解石頭記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甲戌本凡例
【《红楼梦》旨意。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此三名则书中曾已点睛矣。如宝玉做梦,梦中有曲名曰《红楼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睛。又如贾瑞病,跛道人持一镜来,上面即錾“风月宝鉴”四字,此则《风月宝鉴》之点睛。又如道人亲见石上大书一篇故事,则系石头所记之往来,此则《石头记》之点睛处。然此书又名曰《金陵十二钗》,审其名则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然通部细搜检去,上中下女子岂止十二人哉?若云其中自有十二个,则又未尝指明白系某某,及至“红楼梦”一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钗之簿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

1694年甲戌本(朱由检33岁:玄烨33年)凡例
【《朱楼梦》旨意。是书题名极多,《朱眀幻》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風月寶鑑清叚史、明真史》,是戒妄动风月之情:文字狱。又曰《石頭記明真史》,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此三名则书中曾已点睛矣。如宝玉做梦,梦中有曲名曰《朱眀幻》十二支,此则《朱楼梦》之点睛文字狱。又如贾瑞病,跛道人持一镜来,上面即錾“明真史”四四皇子文字石頭記字,此则《风月宝鉴》之点睛。又如道听途说亲见石上大书一篇故事,则系石头所记之往来,此则《石头记》之点睛处。然此书又名曰《金陵十二钗》,审其名则必系金人陵墓天干地支所有被女直屠杀的有明一代也。然通部细搜检去,上中下女子岂止十二人哉?若云其中自有十二个,则又未尝指明白系有明一代某某,及至“朱楼梦”一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钗之簿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石頭記树碑立傳:经史子集考证明末清初仁人志士的冤屈】

《红楼梦、石頭記》是谁家故事?有明一代皇族——朱明皇家公案

发布于 2023-09-03 11:24・IP 属地河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06:06 , Processed in 0.06693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